一、接地系统电感的三维有限元计算(论文文献综述)
苏鹏飞[1](2021)在《高速铁路站内轨道电路绝缘节烧损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高速铁路站内轨道电路绝缘节是保证站内轨道电路正常工作的重要基础设备,站内因其复杂的线路和诸多连接线,仍然采用机械绝缘节来完成轨道电路的隔离,绝缘节故障会导致轨道电路串码,影响列车的正常运行。本文以绝缘节烧损现象作为主要研究问题,首先通过电接触理论和Hertz接触理论计算轮轨接触电阻。然后通过计算轮轨间电压和相应电弧的温度对绝缘节的烧损能力定量、定性分析绝缘节烧损问题。最后通过建立列车综合接地系统找出解决绝缘节烧损问题的方法。具体内容如下:(1)轮轨接触电阻的计算。针对现有研究当中存在轮轨接触电阻计算不够精确,致使分析轮轨电弧相关参数存在误差的问题。本文首先提出了利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分析轮轨宏观接触面积,并综合Hertz接触理论和电接触理论的轮轨接触电阻计算方法,从而分析出了不同荷载工况对轮轨接触电阻的影响规律。(2)接触斑电压计算。针对现有研究中没有准确找到轮轨电压最大值点的问题,本文类比滚动接触理论建立了轮轨接触斑点上的电流密度方程,确定接触斑上最易产生电弧的电流密度最大值点;最后综合列车泄流电流、轮轨接触电阻以及相关参数,获得不同牵引电流泄流时在轮轨接触斑点处产生的电压大小。(3)绝缘节烧损计算。为了准确找出绝缘节烧损的机理,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首先,本文对不同电压等级所产生的电弧的温度进行计算,并找出电弧温度随着距弧柱中心处距离的变化规律;然后,通过对绝缘节材料的绝缘性能分析,计算得到在不同温度下绝缘节的碳化率;并利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了绝缘节材料的传热模型,分析不同温度作用在绝缘节表面时绝缘节的升温情况。(4)解决方案的研究。本文在PSpice软件中建立了列车综合接地系统的仿真模型,分析计算了在不同牵引等级下列车泄流电流的大小,通过两种改进方式确定了有效的绝缘节烧损解决方案,为现场解决绝缘节烧损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有效的改进措施。结果表明:荷载工况对轮轨接触电阻有不可忽视的影响。牵引电流通过轮轨接触泄放到钢轨上的电流越大,电弧高温区域越大,并且证明了绝缘节烧损故障是由于低等级电弧多次作用才出现,通过本文的改进措施能够有效的解决绝缘节烧损问题。
杨二乐[2](2021)在《牵引电机高频轴电流建模及抑制方法研究》文中认为城市轨道交通具有快速、便捷、运量大和运输效率高的特性,已经成为城市公共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广泛采用变频牵引系统,由牵引变流器产生的共模电压引起严重的电机轴承电蚀问题,增加了电机检修及维护成本,威胁轨道交通系统的安全运行。对地铁牵引电机的轴电流问题开展建模及仿真预测,并提出有效抑制策略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工程意义。本文针对地铁变频供电系统中牵引电机轴电流建模、参数提取、系统仿真及抑制措施开展了研究,具体内容如下:首先针对轴电流集中参数模型及模型参数提取展开研究。建立了牵引电机轴电流的集中参数模型,设计了电机杂散电容、轴承油膜电容、共模电阻及共模电感的测试方案和参数提取方案;设计了牵引电机轴电压测试方案;搭建了牵引电机轴电流的仿真分析模型,对比仿真与实测的共模电流和轴电压来验证模型的准确性。其次围绕轴电流高频模型及参数提取进行研究。针对集中参数模型电机端口阻抗频率特性在高频段与实际不符的情况,基于电机阻抗频谱测试,提出一种轴电流高频模型并设计了参数提取方案。搭建了牵引电机轴电流的仿真分析模型,验证了模型的共模电流及轴电压时域波形,并与轴电流集中参数模型进行对比,分析了两种模型的适用场合,分析表明当频率小于共模阻抗第一个谐振频率时,在误差允许范围内,采用集中参数模型也可以满足需要,但是当频率高于共模阻抗第一个谐振频率时,应当采用高频模型。然后对地铁牵引系统轴电流进行建模和仿真分析。建立了计及接地系统的牵引电机轴电流等效电路,搭建了地铁牵引电机变频供电系统轴电流仿真模型,以异步调制方式为例,分析油膜击穿对共模电压、共模电流、轴电压、轴电流的影响及低速下轴电流的特点,分析表明在油膜击穿和低速运行下流过轴承的电流较大,严重威胁轴承寿命和系统的稳定运行。考虑接地参数对轴电流的影响,分析表明安规电容、机壳保护电阻、汇流排至车轨间电感对轴电流的影响较小。最后基于屏蔽原理对轴电流的抑制方法进行研究。分析了静电屏蔽对电火花放电(Electric Discharge Machining,EDM)轴电流和转子接地轴电流的抑制原理,并设计了端部屏蔽与槽口屏蔽两种轴电流抑制方案,通过ANSYS有限元仿真软件计算采取屏蔽措施前后的电机杂散电容,并通过MATLAB仿真验证了通过屏蔽措施抑制轴电流的有效性。对比两种屏蔽措施的抑制效果和屏蔽体的重量,结果表明端部屏蔽的方案优于槽口屏蔽的方案。
王舒瑾[3](2021)在《中低速磁悬浮列车碳纤维车体接地系统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低速磁悬浮列车凭借其运行安全、舒适性高、节能环保的优点以及“转弯半径小、爬坡能力强”的技术优势,成为近年来城市轨道交通方面的新兴产业。然而,磁悬浮列车电气结构复杂,质量较大,如何实现轻量化是现有中低速磁悬浮列车面临的最主要问题。采用先进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对车体结构进行优化替代,在有效降低车体重量的同时,也提高了列车运行的平稳性。但车体材料改变后,其导电、导磁与导热性也随之大幅降低,无法实现原有金属车体的接地功能,需重新设计一套适用于中低速磁悬浮列车碳纤维车体的接地系统并验证其有效性。本文首先介绍了中低速磁悬浮列车的三种接地技术,对其保护原理和保护功效进行了详细分析,总结了系统中接地方式的选择依据、搭接目的与搭接方法,并对常用接地导体阻抗进行公式推导,总结分析了中低速磁悬浮列车接地系统理论知识,为后续接地系统设计奠定理论基础。其次,本文从车体接地设计角度出发,分析了碳纤维复合材料车体结构对列车运行产生的影响,为了消除不良影响,弥补车体接地功能的缺陷,以最小公共阻抗原则理论设计了两种整车嵌入式金属接地网方案,以此满足等电位连接、零电位基准、电荷泄放途径等需求。其后将金属接地网与整车接地设计结合,形成功能完备的接地系统。最后,本文介绍ANSYS Maxwell软件的阻抗计算原理,理论与仿真计算出金属接地网的阻抗参数,得到整车接地系统阻值,将其与接地标准对比确定了方案的可行性。同时为评估金属接地网的防护性能,对设备故障时的网间电压差进行仿真分析,发现该电压差将不会对其它设备造成干扰;对雷击发生时车体表面电流密度与车内电磁场分布进行仿真研究,分析列车顶部金属防护层材质及厚度对雷电间接效应防护效果的影响,验证了两种金属接地网的雷电防护功能。总结评估两种方案接地网的防护效能,为磁悬浮列车碳纤维车体设备故障与雷电防护设计提供一定理论参考意义。
黄金欢[4](2020)在《动车组列车车内磁场仿真与分析》文中研究说明高速铁路凭借其运行速度快、正点率高、经济效益好等一系列优点成为各国重要的运载工具,是当今世界铁路发展的共同趋势。随着列车运营速度的增大,功率的不断增加,车内的低频磁场进一步引发关注。动车组车内低频磁场的来源主要包括高达几百安培甚至上千安培的牵引电流以及列车车底的大功率设备等。因此,本文采用建模仿真与实际试验相结合的方式对车内磁场进行研究,详细分析车内低频磁场的分布规律和具体数值,最后分析了车内空间对磁场测量的影响。首先,动车组列车的牵引电流大部分经钢轨和回流线回流至牵引变电所,其中一小部分回流电流在车体间或接地碳刷间形成回流,可能会对车内电磁环境和接地碳刷的正常工作产生影响。因此,本文基于CRH2型和CRH380AL型动车组的接地方式以及车体主电路,采用ANSYS Simplore仿真软件建立了两种动车组的车体回流等效电路仿真模型。依据仿真结果得到了两种不同车型动车组的工作接地点电流、保护接地点电流和车体回流的具体数值和分布规律。基于动车组车体回流的研究结果,本文对动车组牵引电流、钢轨回流以及车体回流在动车组车内产生的磁场进行研究。采用ANSYS Maxwell电磁仿真软件建立动车组车体有限元模型进行仿真,得到车内磁场的分布规律以及具体数值。结果表明不同车型的车内磁场强度虽有大小区别,但是其空间分布特性是一致的,表现为在动车组车厢内风挡处磁场强度最大、车窗附近磁场大于远离车窗处磁场、并且靠近车厢底部横截面磁场大于远离车底横截面的磁场强度。此外,本文还通过动车组车内磁场的实际测量,获取了动车组在不同工况下车内工频磁场的具体数值。将仿真结果与测试数据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仿真与测量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进一步验证了仿真的可行性。最后,在动车组车内空间磁场测量过程中,车厢内环境会对测量天线的天线系数产生影响,进而影响最终测试结果。因此,本文采用建模仿真的方法研究车内环境对天线系数产生的影响。通过建立测试天线和动车组车厢模型,模拟实际测试过程进行仿真,并对仿真结果进行数据分析,最终得到了车内环境对磁场测量的影响这一不确定度因子值。
赵晓雨[5](2020)在《雷击作用下通信杆塔电气参数的仿真计算与验证》文中研究表明雷电脉冲威胁着通信基站的稳定运行,雷击作用下通信基站杆塔的精确电气参数,是针对通信基站设备抵御雷击能力分析研究中的重要电气参数依据,对精细化基站设备防护规格的制定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电磁场有限元原理,使用实际通信基站铁塔参数建立了模型,仿真计算了通信基站铁塔的电气参数。根据铁塔部件连接特点,考虑不同规格和位置,对角钢塔外自感和部件间互感进行了有限元仿真分析,并对仿真结果进行了实验测试验证。获得了角钢部件的材料、规格、位置等影响因素与其自感值、互感值的变化关系,以及不同铁塔内部结构连接情况与铁塔总电感值的变化关系。应用已被验证的仿真计算结果,建立了雷电流电路模型、基站铁塔电路模型和基站铁塔与电源线缆的耦合电路模型,进一步对铁塔内部以及铁塔接地系统的分流特性进行了仿真分析研究。有限元仿真结合实验验证结果表明,在雷电流频率为10kHz-50kHz范围内,角钢部件电感值变化微弱;在固定雷电流频率、材料电导率、磁导率下,铁塔角钢部件的自感值与长度成正比,两平行角钢部件的互感值与间距成反比;单层铁塔中横杆结构对铁塔自感参数影响微弱,而省去斜杆结构后,铁塔自感值明显增大,由此针对不同塔型可省去斜杆建模并进行电感修正;电路仿真结果显示:雷击作用下铁塔内部结构各处的电流分布由部件自身电感值与连接关系共同决定,绝大多数横杆上无电流分布,主杆与斜杆的电流分布由上而下逐层递减,并在每一层中表现出部分对称分布关系;由避雷针、三角塔、电源线缆组成的通信铁塔接地系统中,塔体与三芯交流供电线缆每根线芯的电流分布比例为12.3:1:1:1,雷电流主要的泄放途径是塔架主体。
杨芷宁[6](2020)在《基于SF6动态击穿特性的GIS壳体暂态环流特性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GIS的广泛应用及其设备智能化的推进,由隔离开关操作条件下产生的壳体暂态环流及其产生的高频瞬态电场干扰成为影响GIS变电站安全可靠运行的重要因素。在特快速暂态现象(VFT)的研究中,壳体暂态环流的研究涉及较少,人们尚不清楚GIS开关操作对壳体暂态环流的影响。因此开展GIS开关操作条件下壳体暂态环流的研究,可有效填补VFT研究的空白,同时对保证GIS智能变电站的二次设备正常工作、保护检修人员人身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本文开展隔离开关操作条件下基于SF6动态击穿特性的GIS壳体暂态环流特性的研究。论文分析了壳体暂态环流计算步骤。分析表明SF6在GIS隔离开关操作条件下的动态击穿特性及GIS壳体高频阻抗是精确计算壳体暂态环流的难点。为此,论文重点对上述问题开展研究。分析了SF6动态击穿特性与击穿场强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包含集肤效应、涡流损耗在内的温度场-流场-涡流场-电场多物理场耦合动态击穿特性计算模型,并采用回归分析法得到SF6动态击穿特性。为计算GIS壳体高频阻抗,在分析GIS高频阻抗特性基础上建立GIS壳体高频阻抗三维场计算模型,计算了耦合电容,耦合电感等参数。最后根据SF6动态击穿特性建立SF6重燃模型,采用ATP-EMTP软件计算了壳体暂态环流,并对壳体暂态环流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分析了壳体暂态环流的产生机理,讨论了载流母线、壳体与地面之间的耦合对壳体暂态环流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利用高频传输线分布参数理论建立了壳体暂态环流计算等效电路,分析了壳体暂态环流计算步骤。分析表明隔离开关操作过程中SF6动态击穿特性对壳体暂态环流的计算最为关键。从而确定了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2)分析了SF6动态击穿过程,根据SF6击穿特性与击穿场强之间的关系,建立了考虑温度场-流场-涡流场-电场耦合的隔离开关操作条件下SF6击穿特性的求解模型。为求解SF6动态击穿问题,采用动网格划分技术解决触头开距变化问题。为得到开关操作方式、操作速度等对SF6击穿特性的定量影响规律,采用回归分析法得到了SF6动态击穿电压函数关系表达式,并对函数的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3)在分析不同结构GIS阻抗耦合特性的基础上,建立了GIS壳体高频阻抗三维场计算模型,计算了耦合电容和耦合电感等阻抗参数。(4)在得到SF6动态击穿特性的基础上,根据SF6动态击穿电压函数关系表达式建立了SF6重燃模型,结合GIS壳体高频阻抗的求解,在ATP-EMTP软件中建立了壳体暂态环流求解模型。并对壳体暂态环流结果进行了频谱特性分析。讨论了GIS外壳半径、相间距离、接地电阻等参数对壳体暂态环流的影响规律,并根据此提出了减小壳体暂态环流的建议。论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隔离开关操作过程中,SF6气体临界击穿电压为受到动静触头间隙SF6气体流场分布及气室场域内场强分布共同影响的动态变化过程。临界击穿电压会随触头开距的增加而增大,介质击穿电压特性曲线陡度会随着开关操作速度增加而增大。(2)550k V GIS壳体暂态环流值与110k V GIS壳体暂态环流值分布特性相同,两种电压等级下相-地环流均呈现出进、出线套管处大于壳体中部的环流分布特点。(3)壳体暂态环流频率成分丰富,其频率成分主要有9.5MHZ、13.8MHZ和32MHZ高频成分分布,与实测VFTO频率成分7.5MHz、14.5MHz和36.5MHz频率分布相近。(4)根据壳体暂态环流影响因素的计算分析,减小相间距离、增大接地电阻值、缩短接地点距离等方法可以有效降低壳体暂态环流值。论文的创新点如下:(1)分析了SF6气体密度与临界击穿场强之间的关系,将临界击穿场强的求解转换为对SF6气体密度分布的求解,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考虑温度场-流场-涡流场-电场耦合的隔离开关操作条件下SF6击穿特性的求解模型。(2)采用动网格技术对触头开距变化问题进行网格划分,从而解决了动态击穿问题的求解。(3)建立考虑高频传输线分布参数理论在内的GIS壳体暂态环流计算模型,并将壳体阻抗特性求解转换为运用三维“场”计算的方法对GIS壳体、母线、地面耦合电容、电感的求解。
李俊豪[7](2020)在《交流供电制式对地铁隧道接地系统感应电压电流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截至2019年底,我国累计40个城市投入运用城市轨道交通达6730.27公里,新增运营线路共计968.77公里,创历史新高,这表明城市轨道交通正处在蓬勃发展的阶段。随着城市范围的扩展与城际地铁的发展,直流牵引供电地铁由于运行速度较慢而越来越无法满足现在与未来的需求。为了解决直流牵引供电地铁面临的诸如杂散电流等一系列问题,采用工频单相交流供电的新型交流牵引供电地铁应运而生。虽然交流电对埋地管线的电化学腐蚀作用较少,但其隧道结构钢筋交流感应过电压将对埋地弱电电缆的绝缘层造成损坏,并且会通过水、油、气管道侵入居民生活设施,对设备及人身安全造成危害。因此,在考虑结构钢筋感应电流电压的影响因素下对交流牵引供电地铁接地系统的研究是很有必要的。本文首先利用CDEGS软件对地铁钢轨模型进行搭建。在矿山法隧道基础上对交流和直流牵引供电进行对比仿真,分析两种情况下钢轨电压电流、结构钢筋感应电流电压的分布情况。研究发现交流牵引供电下的结构钢筋电流远远大于直流牵引供电下的结构钢筋电流。这是由于交流供电制式下,牵引电流可以通过空间电磁耦合传入周边隧道结构钢筋中,在结构钢筋中产生感应电流。因此针对交流牵引供电下的地铁接地分析中,结构钢筋中的感应电流电压是不可忽视的问题。接着本文对牵引回流系统中增加贯通地线对钢轨电压电流及结构钢筋的影响进行研究,分析在直接供电方式、带回流线的直供方式及在带回流线的直供方式下增加贯通地线三种供电制式下的牵引回流分布规律,对比结构钢筋感应电流电压的变化。研究发现交流牵引供电下的地铁回流系统中,带回流线的直供方式能有效降低钢轨电位,而增设贯通地线对降低钢轨电压电流和结构钢筋的感应电压和感应电流的作用非常有限。然后本文根据盾构区间盾构管片中结构钢筋的特点,研究结构钢筋电气连接与否对其感应电流的影响。这一部分首先根据地铁隧道内接触线、钢轨和回流线的空间位置关系,计算结构钢筋的互感及互感电动势。在计算结构钢筋自感与电阻后利用Simulink仿真软件计算出结构钢筋的感应电流。研究发现结构钢筋不进行电气贯通时其感应电流更小。接着利用CDEGS仿真软件研究结构钢筋电气贯通长度不同时钢轨电流电压和结构钢筋电流电压的变化趋势。研究发现结构钢筋不进行电气贯通时,其电流是不连续的,并且小于全线贯通时的电流,据此可推荐盾构管片分段隔离,即对盾构区间不做处理。最后本文根据所有的研究内容,提出了一种适用于交流牵引供电下地铁的接地方案,可对地铁的设计施工提供帮助。
刘彬[8](2020)在《配网线路接地故障时跨步电压影响因素的仿真与试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一直以来因配网架空线路接地导致的人身伤亡事故频繁发生,而随着线路长度持续增长,穿越高密度人群区域的问题无可避免,配网线路接地故障引发的安全隐患愈加突出。跨步电压是表征故障发生后触电危害程度的关键参量,一方面它受配电系统结构影响,另一方面它也和接地环境、触电状态密不可分。因此,建立考虑地上地下综合影响的跨步电压计算模型,研究综合因素影响下跨步电压分布特性并提出相应的防护措施,具有重大的意义。本文首先推导了不同电力系统单相接地故障下入地电流与跨步电压求解的耦合模型,并通过算法实现了模型的计算。其中入地电流计算结果与专业的电力系统仿真软件计算结果误差小于3%,跨步电压计算结果与专业电磁场仿真软件计算结果误差小于5%,跨步电压的计算结果与实验测试结果误差不超过10%,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所建模型解决了现阶段接地故障分析需在不同领域的仿真软件中来回人工切换,以及难以综合考虑电力系统、人体回路与地中电磁场相互影响下的跨步电压分析问题,该模型也解决了现有计算手段难以求解单相断线两端非金属接地故障下的入地电流与跨步电压问题,耦合模型为后续跨步电压影响因素分析与特殊工况下的研究提供了基础。进一步搭建了跨步电压分析比例试验平台,结合试验与仿真分析了不同人体触电面积、人脚陷入土壤深度、人体阻抗、接地线长度与埋深状态对跨步电压的影响。基于耦合模型分析了不同土壤环境参数的影响,并结合耦合模型与有限元软件分别分析了经接地装置接地、经混凝土杆塔接地与断线经两端接地三种特殊接地工况下的跨步电压影响规律,特性分析可为跨步电压风险评估与防护研究提供参考和依据。最后针对配电线路接地故障发生在农田中的特殊工况,开展了典型黏土含水率与土壤电阻率的测试实验,建立了水分渗透影响下的农田土壤电阻率模型。基于所建电阻率模型,结合耦合模型与有限元软件研究了水中不同接地状态、水田尺寸、水位与水分饱和层厚度等因素对农田跨步电压的影响规律,并针对直接接地故障、经接地装置接地故障与经混凝土塔接地故障三种工况提出了对应的跨步电压降险防护方法。
王璐璐[9](2019)在《基于DCAT牵引供电系统的地铁杂散电流治理技术》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地铁系统得到迅速发展。在实际应用中,钢轨作为回流装置使得地铁系统在运行过程中普遍存在杂散电流问题,其影响地铁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并腐蚀周围的金属管线。因此研究基于直流自耦变压器(direct current auto-transformer,DCAT)牵引供电系统的地铁杂散电流治理方案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与研究:本文首先总结了国内外地铁杂散电流的研究现状,建立了地铁杂散电流分布模型,通过微元法确定其数学解析式并进行仿真研究。与此同时分析了地铁回流系统参数对杂散电流分布的影响,为杂散电流治理方案奠定理论基础。在上述模型的基础上,研究了用于治理杂散电流的DCAT牵引供电系统。分析DCAT系统的组成部分及工作原理,并推导DCAT系统杂散电流分布的数学模型。通过DCAT系统与现有系统的对比验证了 DCAT系统对杂散电流的治理有所成效。针对DCAT牵引供电系统的应用特点,提出DCAT变换器的拓扑结构及工作原理,并重点研究了 DCAT变换器电路参数的设计方法及其直流侧电容的均压效果。仿真结果表明DCAT变换器可以实现良好的电容均压效果及开关器件的零电流开通关断。最后,设计并构建了小容量地铁轨道电位模拟装置(rail potential dynamic hardware emulator,RP-DHE),以再现地铁列车的动态电气行为并作为DCAT的动态测试及功能性验证平台。在此基础上搭建了小容量DCAT牵引供电系统实验样机,包括DCAT装置与RP-DHE装置。实验结果与理论和仿真结果一致,验证了DCAT系统可以降低轨道电位的作用幅值与作用区间,从而对杂散电流的治理有所成效。
党彤[10](2019)在《配电网接地故障的人身安全评估方法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我国电力系统的不断发展,之前由放射型架空线路为主导的结构变为电缆线路为主导的结构,同时架空线路由单一的放射型转变为多种类型组合的结构(多电源供电、环网闭环运行),这些改变不仅对传统继电保护装置提出了新的要求,而且也导致配电网对地电容容量大幅增加,接地故障的电流也大幅增加。传统的配电网多考虑供电可靠性、设备安全等约束,但随着配电网在城市内的密度越来越高,广泛的分布在人群聚集的区域+电容电流越来越大,发生人身安全事故的可能性也响应增高,因此在考虑配电网运行与规划的同时,有必要更多考虑配电网的人身安全约束。本文主要对在配电网发生单相接地故障和断线加接地故障时的人体受到的跨步电压进行分析,具体内容包括对发生单相接地故障和断线加接地故障时的接地故障特性和相关电气量进行分析,并且对断线加接地故障进行PSCAD仿真;之后分析了人体安全理论、人体可耐受跨步电压和实际产生的跨步电压的公式、影响跨步电压因素的随机性,并对发生接地故障时产生的跨步电压进行了基于ANSYS软件的有限元分析,并引入人体受伤概率的概率密度函数,对在不同情况下配电网发生接地故障时的人身安全距离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能够降低跨步电压的具体措施。为配电网的人身安全分析提出了新的分析思路。
二、接地系统电感的三维有限元计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接地系统电感的三维有限元计算(论文提纲范文)
(1)高速铁路站内轨道电路绝缘节烧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高速铁路绝缘节烧损研究现状 |
1.2.1 高速铁路绝缘节烧损研究现状 |
1.2.2 轮轨接触研究现状 |
1.2.3 电弧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2 轮轨接触电阻的计算及分析 |
2.1 轮轨接触电阻概述 |
2.2 轮轨接触电阻相关理论 |
2.2.1 轮轨Hertz接触理论 |
2.2.2 电接触理论 |
2.3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2.3.1 有限元软件介绍 |
2.3.2 材料模型的选取 |
2.3.3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2.4 轴重对接触电阻的影响 |
2.5 横移量对接触电阻的影响 |
2.6 小结 |
3 轮轨接触电压计算 |
3.1 轮轨接触概述 |
3.2 轮轨电流密度相关理论 |
3.3 算例计算 |
3.4 轮轨电弧电压分析 |
3.5 小结 |
4 绝缘节烧损机理 |
4.1 电弧相关理论 |
4.1.1 电弧的产生 |
4.1.2 电弧的特性 |
4.2 轮轨电弧计算 |
4.2.1 电弧温度场的确定 |
4.2.2 电弧两极位置的确定 |
4.3 绝缘节烧损计算 |
4.3.1 绝缘节材料特性 |
4.3.2 理论计算升温 |
4.3.3 有限元仿真分析 |
4.4 小结 |
5 解决方案的研究 |
5.1 降低绝缘节烧损几率方案概述 |
5.2 模型的建立 |
5.2.1 电路仿真PSpice软件 |
5.2.2 仿真模型建立 |
5.3 不同接地方式下泄露电流计算 |
5.3.1 改进接地方式 |
5.3.2 持续改进接地方式 |
5.4 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2)牵引电机高频轴电流建模及抑制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轴电流形成原因 |
1.1.2 变频供电下轴电流的危害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轴电流产生机理 |
1.2.2 轴电流等效电路模型 |
1.2.3 轴电流模型中参数确定方法 |
1.2.4 轴电流抑制方法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2 电机轴电流集中参数模型研究 |
2.1 电机轴电流集中参数模型 |
2.2 电机杂散电容测试及提取 |
2.2.1 电机杂散电容测试方案 |
2.2.2 电机杂散电容提取 |
2.3 电机轴承油膜参数测试与提取 |
2.3.1 电机轴承油膜参数测量 |
2.3.2 电机轴承油膜参数提取 |
2.4 电机共模电阻与共模电感测试与提取 |
2.5 模型验证 |
2.6 本章小结 |
3 电机轴电流高频模型研究 |
3.1 电机轴电流高频模型 |
3.1.1 现有的轴电流模型 |
3.1.2 改进的轴电流高频模型 |
3.2 高频模型参数测试 |
3.2.1 整机端口测试 |
3.2.2 拆机端口测试 |
3.3 高频模型参数提取 |
3.4 电机轴电流高频模型的验证 |
3.4.1 端口阻抗频率特性验证 |
3.4.2 共模电流与轴电压时域验证 |
3.5 集中参数模型与高频轴电流模型对比 |
3.6 本章小结 |
4 地铁牵引电机系统轴电流分析 |
4.1 地铁牵引电机轴电流等效模型 |
4.2 地铁牵引电机轴电流的仿真计算 |
4.3 接地系统参数对轴电流的影响 |
4.3.1 安规电容对轴电流的影响 |
4.3.2 车体保护电阻和电感对轴电流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5 基于静电屏蔽的轴电流抑制方法研究 |
5.1 静电屏蔽抑制轴电流原理 |
5.1.1 静电屏蔽对EDM电流的抑制原理 |
5.1.2 静电屏蔽对转子接地电流的抑制原理 |
5.2 屏蔽方案 |
5.2.1 无静电屏蔽时电机杂散电容计算 |
5.2.2 屏蔽方案 |
5.3 端部屏蔽方法及抑制效果 |
5.3.1 端部屏蔽方法 |
5.3.2 端部屏蔽对杂散电容的影响 |
5.3.3 端部屏蔽对两种类型轴电压的抑制效果 |
5.4 槽口屏蔽方法及抑制效果 |
5.4.1 槽口屏蔽方法 |
5.4.2 槽口屏蔽对杂散电容的影响 |
5.4.3 槽口屏蔽对两种类型轴电压的抑制效果 |
5.5 两种方案的对比 |
5.6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中低速磁悬浮列车碳纤维车体接地系统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中低速磁悬浮列车的发展 |
1.2.2 复合材料在载运工具上的应用 |
1.2.3 国内外列车接地技术参考标准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2 中低速磁悬浮列车接地系统理论分析 |
2.1 磁悬浮列车接地技术研究 |
2.1.1 保护接地 |
2.1.2 工作接地 |
2.1.3 电磁兼容接地 |
2.2 接地方式 |
2.2.1 单点接地 |
2.2.2 多点接地 |
2.2.3 混合接地 |
2.2.4 接地方式的选择 |
2.3 搭接 |
2.2.1 搭接的目的 |
2.2.2 搭接的类型 |
2.4 导体阻抗特性分析计算 |
2.5 本章小结 |
3 磁悬浮列车碳纤维车体接地系统设计 |
3.1 碳纤维复合材料对列车的影响 |
3.1.1 对电气设备性能的影响 |
3.1.2 对故障电流的影响 |
3.1.3 对雷击电流的影响 |
3.2 金属接地网设计 |
3.2.1 接地参考平面设计 |
3.2.2 接地导体设计 |
3.2.3 雷击防护设计 |
3.3 整车接地系统设计 |
3.4 本章小结 |
4 磁悬浮列车接地系统阻抗分析 |
4.1 仿真软件与模型建立 |
4.1.1 阻抗计算方法分析 |
4.1.2 三维有限元模型搭建 |
4.2 接地网阻抗理论与仿真计算 |
4.2.1 混合材料车体接地网阻抗 |
4.2.2 纯碳纤维车体接地网阻抗 |
4.2.3 考虑搭接电阻的仿真计算 |
4.3 整车接地系统阻值计算 |
4.4 本章小结 |
5 磁悬浮列车接地网防护性能仿真分析 |
5.1 接地网故障电压防护仿真 |
5.1.1 混合材料车体接地网仿真 |
5.1.2 纯碳纤维车体接地网仿真 |
5.2 接地网雷电效应防护仿真 |
5.2.1 确定雷击路径 |
5.2.2 车体表面电流密度及内部电磁场 |
5.2.3 车体材质对于内部线缆的影响 |
5.2.4 铜箔厚度对于内部线缆的影响 |
5.3 两种接地网的防护效果对比 |
5.4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动车组列车车内磁场仿真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高速动车组车体电流研究现状 |
1.2.2 高速动车组车内磁场研究现状 |
1.2.3 车内环境对磁场测量的影响研究现状 |
1.3 论文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
2 动车组接地系统及模型建立 |
2.1 动车组接地系统 |
2.1.1 接地系统分类 |
2.1.2 车体接地方式 |
2.2 CRH2和CHR380AL型车的接地系统 |
2.2.1 CRH2型车接地系统和车体主电路 |
2.2.2 CRH380AL型车接地系统 |
2.3 模型建立与仿真参数 |
2.3.1 模型建立 |
2.3.2 模型参数 |
2.4 本章总结 |
3 动车组车体回流分布研究 |
3.1 正常工况下工作接地电流 |
3.2 正常工况下保护接地电流 |
3.3 正常工况下车体回流电流 |
3.4 本章总结 |
4 高速动车组车内磁场仿真及测试试验 |
4.1 MAXWELL仿真软件介绍 |
4.2 动车组三维模型建立与仿真 |
4.2.1 车体三维有限元模型建立 |
4.2.2 正常工况下车内磁场分布特性 |
4.3 动车组车厢内磁场测试 |
4.3.1 测试内容及测试方法 |
4.3.2 测试结果与分析 |
4.4 本章总结 |
5 车内环境对车内空间磁场测量的影响 |
5.1 车内空间磁场的测量原理 |
5.1.1 车内磁场的测量方法 |
5.1.2 环形天线工作原理 |
5.1.3 测量过程的环境因素分析 |
5.2 三维模型建立与仿真 |
5.2.1 环天线模型建立与仿真 |
5.2.2 车厢模型建立与仿真 |
5.3 环境对车内磁场测量的影响分析 |
5.3.1 测量不确定度及其评定方法 |
5.3.2 车内环境对磁场测量的影响评估 |
5.4 本章总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索引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5)雷击作用下通信杆塔电气参数的仿真计算与验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和主要存在的问题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2 基站铁塔部件仿真研究 |
2.1 基站铁塔概述 |
2.2 Maxwell软件简介 |
2.2.1 软件介绍 |
2.2.2 软件电磁场仿真计算原理 |
2.2.3 软件操作流程 |
2.3 铁塔部件自感仿真 |
2.3.1 影响部件自感的因素 |
2.3.2 角钢材料磁导率对自感的影响 |
2.3.3 雷电流频率对自感的影响 |
2.3.4 部件肢宽对自感的影响 |
2.3.5 部件长度对自感的影响 |
2.4 角钢互感仿真研究 |
2.4.1 部件长度对互感的影响 |
2.4.2 部件间位置对互感的影响 |
2.5 角钢部件电阻仿真 |
2.6 本章小结 |
3 基站铁塔仿真研究 |
3.1 仿真建模 |
3.1.1 移动通信基站铁塔简介 |
3.1.2 铁塔整体模型的建立 |
3.1.3 铁塔单元模型的建立 |
3.2 铁塔结构对其电感的影响 |
3.2.1 横向连接对铁塔自感的影响 |
3.2.2 斜向连接对铁塔自感的影响 |
3.3 三角塔主支撑三导体模型仿真计算 |
3.4 铁塔电阻仿真计算 |
3.5 本章小结 |
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1 实验回路基本原理 |
4.1.1 实验平台简介 |
4.1.2 电感测量原理 |
4.2 角钢部件自感实验测试 |
4.2.1 实验方法 |
4.2.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3 角钢互感实验测试 |
4.3.1 实验方法 |
4.3.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4 三角塔自感实验测试 |
4.4.1 实验方法 |
4.4.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电气参数模型在雷击铁塔分流特性研究的应用 |
5.1 三角塔电流分布仿真分析 |
5.1.1 模型建立 |
5.1.2 铁塔主杆电流分布 |
5.1.3 铁塔横杆电流分布 |
5.1.4 铁塔斜杆电流分布 |
5.2 交流供电线缆电流分布仿真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成果 |
致谢 |
(6)基于SF6动态击穿特性的GIS壳体暂态环流特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全文英文缩写及主要符号表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VFT研究现状 |
1.2.2 壳体暂态环流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壳体暂态环流产生机理及其等效电路分析 |
2.1 壳体暂态环流产生机理分析 |
2.1.1 GIS设备简介 |
2.1.2 壳体暂态环流的产生机理 |
2.2 壳体暂态环流等效电路的建立 |
2.2.1 传输线理论 |
2.2.2 高频耦合分析及等值电路的建立 |
2.3 壳体暂态环流计算难点分析 |
2.3.1 壳体暂态环流的计算思路分析 |
2.3.2 SF_6动态击穿特性的求解 |
2.3.3 高频壳体阻抗的精确求解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隔离开关操作条件下SF_6动态击穿特性研究 |
3.1 开关操作条件下SF_6击穿过程分析 |
3.1.1 击穿过程分析 |
3.1.2 SF_6击穿判据 |
3.2 多物理场耦合的SF_6击穿模型的建立 |
3.2.1 损耗计算 |
3.2.2 气室流场计算模型 |
3.2.3 动态过程的模拟 |
3.2.4 电场计算模型 |
3.3 动态击穿结果及影响因素分析 |
3.3.1 计算结果分析 |
3.3.2 基于回归分析的计算结果的拟合处理 |
3.3.3 影响因素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GIS壳体高频暂态阻抗计算 |
4.1 GIS壳体阻抗特性分析 |
4.1.1 阻抗特性的表征 |
4.1.2 多导体的电容系数与部分电容 |
4.1.3 多导体的自电感与互电感 |
4.2 GIS壳体高频阻抗的计算 |
4.2.1 电容计算静电场原理 |
4.2.2 电感计算电磁场原理 |
4.2.3 壳体阻抗计算模型建立 |
4.3 GIS壳体阻抗计算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壳体暂态环流计算及影响因素分析 |
5.1 壳体暂态环流仿真模型建立 |
5.1.1 母线的等效 |
5.1.2 隔离开关模型的等效 |
5.1.3 接地装置模型的等效 |
5.1.4 VFTO波等效处理 |
5.1.5 其他元件模型等效参数 |
5.1.6 壳体环流计算模型建立 |
5.2 壳体暂态环流计算模型建立及结果分析 |
5.2.1 壳体暂态环流计算结果 |
5.2.2 壳体暂态环流计算结果分析 |
5.3 壳体暂态环流影响因素分析 |
5.3.1 外壳半径对壳体暂态环流的影响 |
5.3.2 壳体距地高度对壳体暂态环流的影响 |
5.3.3 接地电阻对壳体暂态环流的影响 |
5.3.4 接地点距离对壳体暂态环流的影响 |
5.3.5 相间距离对壳体暂态环流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附录 |
(7)交流供电制式对地铁隧道接地系统感应电压电流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家铁路与城市轨道交通接地系统研究现状 |
1.2.2 交流制供电下城市轨道交通研究现状 |
1.3 本课题研究内容 |
第2章 交流牵引供电下的地铁概述及建模 |
2.1 交流牵引供电下的地铁概述 |
2.1.1 国家铁路 |
2.1.2 城市轨道交通 |
2.1.3 交流制供电下城市轨道交通 |
2.1.4 交流牵引供电地铁与国家干线铁路的区别 |
2.2 地铁隧道建模 |
2.2.1 CDEGS软件简介 |
2.2.2 轨道等效模型研究 |
2.2.3 隧道等效模型的研究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矿山法下隧道感应电压电流研究 |
3.1 矿山法隧道简介 |
3.2 交流与直流分别供电时的回流分布研究 |
3.2.1 电流仿真分析 |
3.2.2 电压仿真分析 |
3.3 交流制下不同供电制式仿真研究 |
3.3.1 不同供电制式下牵引回流分布研究 |
3.3.2 结构钢筋感应电流电压的分布规律 |
3.4 回流分布影响因素研究 |
3.4.1 供电电流的影响 |
3.4.2 土壤电阻率的影响 |
3.4.3 机车位置的影响 |
3.5 结构钢筋接地方式研究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盾构法隧道感应电压电流的研究 |
4.1 地铁施工盾构法简介 |
4.2 盾构法下隧道模型及参数 |
4.2.1 盾构法隧道模型 |
4.2.2 隧道模型简化 |
4.3 互感及感应电动势、感应电流的计算 |
4.3.1 互感公式及计算方法 |
4.3.2 结构钢筋有效焊接时互感及电动势的计算 |
4.3.3 结构钢筋不进行有效焊接时互感及电动势的计算 |
4.4 感应电流计算 |
4.4.1 钢筋自感的计算 |
4.4.2 感应电流计算 |
4.5 盾构区间结构钢筋电气连接方案研究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接地方案分析 |
5.1 贯通地线的论证分析 |
5.1.1 钢轨对信号系统的影响分析 |
5.1.2 贯通地线接地效果分析 |
5.1.3 贯通地线回流效果分析 |
5.1.4 贯通地线的接地功能分析 |
5.1.5 贯通地线的迷流危害 |
5.1.6 取消贯通地线 |
5.2 接地方式的研究 |
5.2.1 接地方式对结构钢筋感应电压和感应电流的影响规律 |
5.2.2 结构钢筋与钢轨相连时电位与电流分布规律 |
5.2.3 结构钢筋分段对其电位与电流分布的影响 |
5.3 接地方式的确定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一、发表的论文 |
二、参与的科研项目 |
(8)配网线路接地故障时跨步电压影响因素的仿真与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2 配网线路接地故障与跨步电压研究现状 |
1.2.1 配网线路接地故障电流研究现状 |
1.2.2 跨步电压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配网线路接地故障下电路电场耦合建模与分析 |
2.1 不同接地故障下的序网分析 |
2.1.1 短路接地 |
2.1.2 断线电源侧接地 |
2.1.3 断线负荷侧接地 |
2.1.4 断线两端接地 |
2.2 复杂土壤环境中的地表电位计算 |
2.2.1 计及土壤水平分层的点电位计算 |
2.2.2 单端接地故障下的土壤工频参数计算 |
2.2.3 两端接地故障时的土壤工频参数计算 |
2.3 接地故障下的电场与电路计算的耦合模型 |
2.3.1 基于电力系统与电场耦合的入地电流计算 |
2.3.2 考虑人体回路影响的跨步电压计算 |
2.4 模型验证 |
2.4.1 基于专业仿真软件的验证 |
2.4.2 基于比例实验的对比验证 |
2.5 不同中性点接地方式下的入地电流特征 |
2.5.1 中性点不接地时入地电流特征 |
2.5.2 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时入地电流特征 |
2.5.3 中性点经小电阻接地时入地电流特征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配网线路接地故障下跨步电压影响因素分析 |
3.1 配网线路跨步电压比例试验验证 |
3.1.1 试验方案设计 |
3.1.2 试验设备组成 |
3.2 人体触电状态对跨步电压的影响试验与仿真分析 |
3.2.1 人脚等效触电圆盘半径影响 |
3.2.2 人脚陷入土壤深度影响 |
3.2.3 人体电阻影响 |
3.3 架空线接地状态的影响试验与研究 |
3.3.1 接地线长度影响 |
3.3.2 接地线埋深影响 |
3.4 线路下土壤环境参数的影响研究 |
3.4.1 土壤表层电阻率影响 |
3.4.2 土壤表层厚度影响 |
3.5 架空线不同接地型式的跨步电压分布特性 |
3.5.1 经钢筋混凝土杆塔接地 |
3.5.2 经接地装置接地 |
3.5.3 断线两端接地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配网线路接地故障下农田的跨步电压分析与防护研究 |
4.1 考虑农田水分渗入的土壤电阻率分布研究 |
4.1.1 典型黏土不同水分下的电阻率测试 |
4.1.2 土壤水分分布特性 |
4.1.3 农田水分影响下的电阻率分布模型 |
4.2 农田跨步电压分布特性研究 |
4.2.1 不同接地状态下的影响研究 |
4.2.2 农田基础参数的影响特性研究 |
4.3 农田跨步电压防护分析 |
4.3.1 针对断线直接落地的降险防护研究 |
4.3.2 针对经接地装置接地的防护研究 |
4.3.3 针对混凝土杆塔跨步电压防护研究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9)基于DCAT牵引供电系统的地铁杂散电流治理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杂散电流分布模型的研究 |
1.2.2 杂散电流防护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2 地铁杂散电流与轨道电位分布建模 |
2.1 地铁系统的组成 |
2.1.1 地铁供电系统 |
2.1.2 地铁回流系统 |
2.2 地铁杂散电流建模分析 |
2.2.1 地铁杂散电流分布模型 |
2.2.2 列车牵引计算 |
2.2.3 仿真分析 |
2.3 回流结构参数对杂散电流影响 |
2.3.1 钢轨纵向电阻的影响 |
2.3.2 钢轨与排流网过渡电导的影响 |
2.3.3 变电所距离的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3 DCAT牵引供电系统及其杂散电流抑制效果分析 |
3.1 DCAT牵引供电系统 |
3.2 轨道电位分析 |
3.3 杂散电流分析 |
3.4 线路压降与损耗分析 |
3.5 仿真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4 直流自耦变压器(DCAT)关键理论研究 |
4.1 DCAT拓扑结构与原理分析 |
4.1.1 DCAT拓扑结构 |
4.1.2 DCAT原理分析 |
4.2 电路参数设计与电容均压效果分析 |
4.2.1 电路参数设计 |
4.2.2 电容均压效果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5 DCAT牵引供电系统硬件实验方案设计 |
5.1 地铁轨道电位硬件模拟装置 |
5.1.1 地铁轨道电位硬件模拟方案 |
5.1.2 地铁轨道电位硬件模拟方案的实现 |
5.1.3 仿真分析 |
5.2 DCAT牵引供电系统硬件实验平台 |
5.2.1 DACT实验验证 |
5.2.2 RP-DHE实验验证 |
5.2.3 DCAT牵引供电系统实验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本文主要结论和创新点 |
6.2 后续研究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10)配电网接地故障的人身安全评估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3 论文的主要工作 |
第2章 面向人身安全评估的配电网接地故障过程分析 |
2.1 面向人身安全分析的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特性分析 |
2.1.1 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分析 |
2.1.2 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分析 |
2.1.3 中性点经小电阻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分析 |
2.2 面向人身安全分析的配电网单相断线加接地故障特性分析 |
2.3 基于PSCAD的断线加接地故障仿真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人身安全理论分析和跨步电压的有限元分析 |
3.1 人体触电及人身安全理论分析 |
3.1.1 配电网接地故障所能导致的人身安全威胁 |
3.1.2 人体电阻分析 |
3.1.3 人体可承受的安全电流与安全电压分析 |
3.2 跨步电压及其影响因素的随机性分析 |
3.2.1 配电网接地故障时产生的跨步电压分析 |
3.2.2 人体可承受的跨步电压分析 |
3.2.3 影响跨步电压因素的随机性分析 |
3.3 跨步电压的有限元分析 |
3.3.1 有限元分析技术概述 |
3.3.2 配电网接地故障跨步电压的有限元仿真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人身安全风险评估和人体安全距离分析 |
4.1 人体受伤概率和人身安全距离分析 |
4.2 配电网接地故障的人身安全距离分析 |
4.2.1 不考虑配电网保护动作的人身安全距离空间特性分析 |
4.2.2 不考虑配电网保护动作的人身安全距离分析 |
4.2.3 考虑配电网保护动作的人身安全距离时间特性分析 |
4.3 人体产生跨步电压的防控措施 |
4.3.0 降低发生故障概率 |
4.3.1 减小故障处的接地电流 |
4.3.2 减少故障持续时间 |
4.3.3 改善影响跨步电压的其他因素 |
4.3.4 加强安全教育及设置合理的警示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四、接地系统电感的三维有限元计算(论文参考文献)
- [1]高速铁路站内轨道电路绝缘节烧损的研究[D]. 苏鹏飞. 兰州交通大学, 2021(02)
- [2]牵引电机高频轴电流建模及抑制方法研究[D]. 杨二乐.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2)
- [3]中低速磁悬浮列车碳纤维车体接地系统设计研究[D]. 王舒瑾.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2)
- [4]动车组列车车内磁场仿真与分析[D]. 黄金欢.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3)
- [5]雷击作用下通信杆塔电气参数的仿真计算与验证[D]. 赵晓雨.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6]基于SF6动态击穿特性的GIS壳体暂态环流特性的研究[D]. 杨芷宁. 武汉理工大学, 2020(08)
- [7]交流供电制式对地铁隧道接地系统感应电压电流的影响研究[D]. 李俊豪.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7)
- [8]配网线路接地故障时跨步电压影响因素的仿真与试验研究[D]. 刘彬.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7)
- [9]基于DCAT牵引供电系统的地铁杂散电流治理技术[D]. 王璐璐. 北京交通大学, 2019(01)
- [10]配电网接地故障的人身安全评估方法研究[D]. 党彤.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