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三峡库区斜坡节理岩体地基与主拱台共同作用的三维数值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李建林,黄天柱,张恒宾,邓华锋[1](2022)在《卸荷岩体力学试验研究进展与展望》文中研究说明卸荷岩体力学试验是卸荷岩体力学理论研究的基础,也是模拟分析工程岩体开挖卸荷变形稳定的主要手段之一.随着岩土工程试验设备和相关测试技术的发展,卸荷岩体力学试验技术与方法取得了明显的进步.本文分三个方面系统回顾和分析了卸荷岩体力学试验的重要研究进展及不足:在室内岩石三轴卸荷试验方面,主要介绍了岩石常规三轴卸荷试验和多源测试技术、多场耦合三轴卸荷试验和室内真三轴卸荷试验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在工程岩体开挖卸荷模型试验方面,分析了模型试验在边坡工程与地下工程开挖卸荷模拟中的研究进展;在工程岩体现场开挖卸荷试验方面,介绍了现场真三轴试验系统的研制与应用进展情况,以及现场监测技术在工程岩体开挖卸荷变形与稳定分析中的研究进展.最后,结合卸荷岩体工程发展需求和卸荷岩体力学试验中所存在的不足,对卸荷岩体力学试验将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分析展望.
张凌晨[2](2021)在《固液耦合作用下边坡渐进破坏模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李帅[3](2021)在《系统锚杆与格构梁体系支护边坡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朱蕾[4](2021)在《公路边坡多参量稳定性评价新方法》文中研究表明
高开丰[5](2021)在《鄂西南泥灰岩中顺层软弱夹层抗剪强度特性研究及工程应用》文中提出
仉文岗,孟凡胜,卢志堂,何昌杰,李建新,文海家[6](2021)在《含缺陷空间变异性岩体裂纹扩展的近场动力学模拟》文中研究说明天然岩体内部含有微裂纹,其裂纹的发展贯通机制一直是岩石力学研究的热点问题。此外,岩体物理力学参数的空间变异性,也会影响其强度及破坏演化过程。本文采用了一种新的随机近场动力学方法(RPD),并对含缺陷岩体单轴压缩下的裂纹发展进行模拟,该方法结合了近场动力学方法在模拟裂纹发展及随机场方法在表征材料参数空间变异性方面的优势,使所建模型更接近真实岩体状态。利用MATLAB编程并依托含单一倾斜预制裂缝模型进行了计算程序的准确性验证。结果表明,所采用的随机近场动力学方法可以很好地模拟裂纹发展过程,预制裂缝倾角对后续裂纹发展有较大影响。此外,不考虑岩体物理力学材料参数空间变异性的存在时,会大大低估裂纹发展速度。
杨皓然[7](2021)在《缓倾顺层红层软岩切坡失稳机制及预控措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红层地层分布广泛,特别是西南及中部地区。随着水利、交通等工程建设的与日俱增,山区及库岸红层边坡切坡失稳案例屡见不鲜。统计西南地区80例红层滑坡案例,发现滑坡数量最多的岩层倾角主要集中在15°~25°之间,即为缓倾顺层滑动破坏。因此,弄清缓倾顺层红层软岩切坡失稳机制,采取相应的预控措施,对防灾减灾具有重要意义。鉴于此,本文以现场调查和理论分析为基础,结合室内物理模型试验及数值分析,开展缓倾红层软岩切坡失稳机制及预控措施研究。具体研究工作及成果如下:(1)通过现场调查及理论研究,划分了缓倾红层坡体的结构类型,归纳了缓倾红层边坡变形破坏模式,总结了失稳主控因素(包括坡体几何特征、地层岩性、结构面特征、切坡开挖、降雨及地震等),推导了缓倾顺层边坡切坡下松动区滑移范围的相应计算公式。(2)通过物理模型试验,揭示了缓倾顺层边坡分级切坡卸荷下坡体破坏模式、位移变形规律及应力调整特征。结果表明:切坡后坡体破坏模式为典型的拉裂-滑移式破坏;坡体变形主要由切坡阶段的卸荷变形及静置阶段的蠕滑变形两部分组成;坡内应力随切坡进程不断调整,总体呈现下降趋势。(3)通过数值分析,探讨了岩层倾角、厚度及切坡坡比对缓倾顺层红层边坡稳定性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层面倾角愈大坡体稳定性愈低;岩层厚度愈大坡体稳定性愈低;切坡坡比愈小坡体稳定性愈高。(4)通过正交设计方法,分析了层面倾角、岩层厚度及切坡坡比对于坡体稳定影响的敏感性主次及最不利因素水平组合方案。结果表明:因素敏感性主次为切坡坡比>层面倾角>岩层厚度;最不利于坡体稳定的因素水平组合方案为层面倾角20°,岩层厚度2m,切坡坡比1:0.5。(5)对比研究了普通抗滑桩及让压型抗滑桩的预控性能。结果表明:未采用支护措施下,坡体稳定性系数为1.47;普通抗滑桩支护后,坡体稳定性系数从1.47上升至1.74;让压型抗滑桩支护后,坡体稳定性系数上升至1.78,说明让压型抗滑桩预控性能良好,且在相同安全支护的前提下,让压型抗滑桩的桩身尺寸较小,可降低工程加固成本。
杨钊[8](2021)在《锚杆的抑损止裂效应分析及锚固界面的剪切滑移模型》文中提出通过总结相关研究成果发现,在岩石工程运用锚杆支护本质上是让锚杆(索)同各类裂隙发生作用。主要体现在:(1)锚杆可以一定程度上抑制围岩微裂隙的萌生和发展。(2)在边坡治理工程中进行锚固,可以防止已有裂隙失稳扩展和抑制弯曲变形中微裂隙萌生发展。(3)拉拔力作用下锚杆锚固界面微裂隙萌生发展。然而目前针对岩石工程中锚杆与裂隙发生作用的解析研究还没有完全成熟,故通过损伤与断裂力学理论与实证展开研究,创新点和研究成果如下:(1)在前人研究基础上推导出考虑地下工程围岩开挖卸载发生损伤时的端头锚固和全长锚固锚杆锚固圆形洞室解析解。参数分析表明,当锚杆锚固端进入塑性区后,再增加锚杆长度对于支护效果没有明显提升。当锚杆长度足够时,减小锚杆间距比增长锚杆角度更有效。(2)结合损伤力学可以反映围岩剪切刚度在塑性区随围岩径向深度逐渐变化的过程,突破了前人研究时在塑性区将围岩剪切刚度假定为一常数的障碍,改进了地下工程全长锚固锚杆的受力模型。通过算例分析得出:考虑围岩损伤在相同情况下会使全长锚杆的轴力大于前人假定岩体为理想弹塑性的情况。(3)结合围岩损伤并根据锚固力大小简单地将锚杆等效成各类约束,将喷层等效为梁进行分析。通过工程案例分析得出:锚固力的大小是保持巷道稳定的关键。但塑性区围岩损伤较大时,锚喷支护即使能发挥较强支护效果,加固后的围岩强度还是小于围岩损伤程度较低时的情况。(4)通过权函数理论提出一种边缘裂隙在集中力作用下的应力强度因子表达式,运用在关键张裂缝和危岩主控结构面的锚固止裂分析中。结合工程案例,对锚固止裂效应和方法的可用性进行了分析和论证,阐明了锚固止裂效应的机制是通过锚固力让裂隙的应力强度因子减小,变相增加岩石的断裂韧度。引入损伤力学分析了锚索对于板裂结构边坡弯曲失稳的抑损止裂作用。(5)在研究界面剪切刚度劣化规律的基础上,确定了锚筋-锚固剂界面(下文称为第一界面)的随机微裂隙强度服从Weibull类分布,在此基础上提出了Weibull族类统计损伤力学剪切滑移模型,并通过试验数据进行了验证。该模型不仅适用于各类第一界面,对于锚固剂-地层界面(下文称为第二界面)也适用。
刘飞[9](2021)在《降雨条件下柳林森泽边坡稳定性分析及加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滑坡灾害是在我国境内发生最多的地质灾害,滑坡发生后不仅可能会对人们的财产和生命安全造成威胁,而且可能对国家重要的设施造成破坏给国家带来无法估量的损失。而在引起滑坡发生的因素中,降雨是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本文以柳林县森泽边坡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边坡进行地质勘查,了解边坡的地质情况和水文情况,查询当地气象资料了解当地的降雨情况。采用Geo Studio软件模拟边坡在不同降雨类型、不同降雨强度和长期持续性降雨条件下边坡的渗流状况并分析其稳定性变化情况,并依据此对边坡进行加固。通过上述研究,本文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边坡在不同类型的降雨情况下,边坡内部的孔隙水压力会随着降雨逐渐增大,边坡的安全系数都随着降雨逐渐减小。在边坡上部的孔隙水压力变化幅度最大,从边坡上部到边坡下部,孔隙水压力增长的幅度逐渐变小。大体上,每一种降雨类型下,边坡上、中、下监测点位置的孔隙水压力变化趋势一致,边坡的孔隙水压力和安全系数在每一时刻的变化幅度大小与该时刻的降雨强度大小成正相关。在对4种不同类型的降雨对边坡的影响研究中,中心型降雨结束后,边坡的安全系数最小。(2)边坡在不同强度的降雨情况下,模拟了降雨强度为15 mm/d、30 mm/d、50mm/d、100 mm/d和150 mm/d时在48小时内边坡的情况,得出降雨强度越大,边坡内各位置的孔隙水压力越大,当降雨强度为15 mm/d时,在48小时降雨后边坡上部的孔隙水压力为-160 k Pa,当降雨强度为150 mm/d时,48小时降雨后边坡上部的孔隙水压力为-20 k Pa,边坡上部的孔隙水压力大幅增高。降雨强度越大,在经过相同的降雨时间后入渗到边坡内的雨水量更多,土体含水量更高,导致土体的基质吸力下降更快,相应边坡内部土体的抗剪强度下降更多,所以边坡在降雨强度越大的情况下在相同时间内产生更大的水平位移,边坡安全系数更低,更容易失稳。在100 mm/d和150 mm/d的大暴雨情况下,降雨48小时后,边坡安全系数分别为0.99和0.94,表明边坡在这种情况下已经失稳。(3)边坡在长期持续性降雨的情况下,通过分析降雨强度为30 mm/d时在12天内边坡的变化情况。得出随着降雨时间的增加,边坡内的孔隙水压力明显升高,但是在第8天之后的变化很小,说明降雨在开始后的一段时间内会对边坡内部有明显影响,但之后对边坡内部的影响减小。随着降雨时间的增加,安全系数在降雨刚开始的一段时间内下降很快,但之后逐渐变缓。(4)根据模拟结果,边坡在自重情况下的安全系数为1.093,在150 mm/d的大暴雨情况和30 mm/d的长期持续性降雨情况下边坡的安全系数都小于1,这三种情况下的安全系数都小于《滑坡防治工程勘察规范》(GBT32864-2016)中规定的边坡稳定安全系数,对边坡采用既能对边坡深层岩土体加固,又能对坡面保护的锚杆格构梁复合支护形式来加固边坡,对加固后的边坡在自重情况下、150 mm/d的大暴雨工况和30 mm/d的长期持续性降雨情况下模拟,模拟结果显示边坡的安全系数得到大幅提升,且都满足规范中边坡稳定安全系数的要求。所以边坡的加固措施合理。
薛德敏[10](2021)在《黏性土滑坡渐进破坏机理与桩土相互作用离心模型试验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线路工程、机场、水利矿山等基础设施建设区域向更为复杂的艰险山区不断拓展,工程滑坡灾害频发,处治滑坡的抗滑桩工程屡见不鲜。一般而言,滑坡的变形破坏具有渐进破坏特征,这一过程与整治滑坡的抗滑桩之间的相互作用非常复杂。当前学术界普遍采用物理模拟和数值模拟方法来研究渐进破坏滑坡机理和桩土相互作用,而相关的理论分析和计算方法仍在不断探索中,仍需要更深入的研究。本文以“概化离心模型试验现象和数据分析→理论方法建立和理论公式推导→理论与试验结果检验分析→典型工程案例应用分析”为研究思路,以未加桩和加桩黏性土滑坡为研究对象,以离心模型试验和理论分析为研究手段,对黏性土滑坡渐进破坏机理和桩土相互作用进行深入研究。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通过黏性土滑坡的离心模型试验,再现了破裂面的初始形成、发展至贯通全过程,揭示出空间上破裂面土体抗剪强度随剪应变差异性弱化是滑坡渐进变形破坏的根本原因。据此试验现象,利用剪切位移与抗剪强度参数的“三段式”线性关系,基于变形协调提出了一种新的考虑位移与破裂面土体抗剪强度参数关系的滑坡动态稳定性评价方法,即修正传递系数显示解法。该方法中确立了残余强度和残值剪切位移的计算公式,获得了滑坡渐进变形破坏全过程中破裂面土体抗剪强度参数的空间变化特征,使得滑坡稳定性计算结果的物理意义更加明确,而且更加符合实际,从而有助于提高滑坡监测预警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2)考虑桩后坡面倾角的影响,依据莫尔-库伦强度理论,建立了黏性土滑坡内抗滑桩桩后线性破裂面倾角计算公式;依据最大主应力旋转理论,采用莫尔圆坐标平移方法,推导和建立了基于竖向土拱效应的抗滑桩桩间主动土压力系数和桩间主动土压力解析式,然后以桩间主动土压力为边界条件修正了基于水平土拱效应的Ito桩后侧向土压力解析式;与离心试验实测结果和前人结果相比,本文理论解更接近于离心试验实测结果,证明了本文理论解的正确性。本文计算方法可为单排桩桩后推力设计提供理论依据。进一步参数分析表明:抗滑桩桩后侧向土压力随桩间距增大而减小,随桩宽增大而增大,随桩后坡面倾角增大而显着增大,随桩土界面粗糙度增大而增大,由此建议了在抗滑桩工程设计中1)应在滑坡中心剖面附近采用较小桩间距,而在坡体两侧采用较大桩间距;2)可以适当加大桩宽,减少桩数;3)应适当放缓桩后坡面坡度;4)可以适当增大桩土界面的粗糙度。(3)建立了有限桩排间距和半无限桩排间距两种情况下桩顶无连梁的双排桩受力分析模型。考虑了排间土体抗力的影响,结合修正的Ito塑性理论、Winkler弹性地基梁理论和土体强度理论,推导和建立了有限桩排间距下基于竖向土拱效应的前后两排桩桩间非极限主动土压力系数和桩间非极限主动土压力解析式;然后建立了基于桩后竖向土拱效应和水平土拱效应的前后两排桩桩后非极限侧向土压力解析式。半无限桩排间距下前后排桩桩后侧向土压力解析式和单排桩一致。本文理论解与离心试验实测值对比结果表明两者土压力分布形式较为相似,数值误差为1.08%~12.2%,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本文理论计算方法的合理性和适用性。本文理论计算方法可以为桩顶无连梁的双排桩桩后滑坡推力的合理分配设计提供理论依据。(4)考虑桩-桩的变形和受力协调,提出了通过设定前排与后排桩桩后侧向土压力比、桩身位移比、双排桩桩后侧向土压力和与单桩桩后极限侧向土压力比、滑坡安全系数Fs四个指标的阈值来综合确定桩顶无连梁的双排桩合理桩排间距的方法。该方法以滑坡安全系数Fs大于1.0为充分必要条件,通过图解方式获得了离心模型对应的原型土坡中双排桩合理桩排间距为6~22 m。(5)考虑变形和桩土相互作用的影响,基于本文提出的修正传递系数显示解法,建立了单排或桩顶无连梁的多排抗滑桩工程后效应评价方法。典型抗滑桩工程实例研究结果表明:攀枝花机场填筑体滑坡前、中、后三排抗滑桩滑坡推力分担比为1:0.26:2.96,桩排受力差异大,彼此协同抗滑能力差,单桩受力远大于设计值,在滑坡蠕滑变形→匀速变形→加速变形→临界变形演化过程中滑坡安全系数Fs逐渐减小;八渡次级滑坡第一、第二、第三排抗滑桩滑坡推力分担比为1:1.18:1.09,桩排受力较为一致,单桩受力小于设计值,考虑抗滑桩设计抗力贡献的次级滑坡安全系数Fs为1.105,与设计安全系数1.1基本一致。上述两个案例分析结果与现场情况一致,说明运用本文方法检验单排或桩顶无连梁的多排抗滑桩桩后设计滑坡推力的合理性以及量化加桩后的滑坡动态稳定性是可行的。
二、三峡库区斜坡节理岩体地基与主拱台共同作用的三维数值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三峡库区斜坡节理岩体地基与主拱台共同作用的三维数值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卸荷岩体力学试验研究进展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室内岩石三轴卸荷试验 |
1.1 常规三轴卸荷试验 |
1)应力路径对岩石卸荷力学特性的影响 |
2)卸荷速率对岩石卸荷力学特性的影响 |
3)时间效应对岩石卸荷力学特性的影响 |
1.2 多源测试技术在岩石卸荷力学试验中的应用 |
1)超声波测试技术在卸荷力学试验中的应用 |
2)声发射技术在卸荷力学试验中的应用 |
3)CT扫描技术在卸荷力学试验中的应用 |
1.3 岩石多场耦合三轴卸荷试验 |
1.4 岩石真三轴卸荷试验 |
2 工程岩体开挖卸荷物理模型试验 |
2.1 边坡工程岩体开挖卸荷模型试验 |
2.2 地下工程岩体开挖卸荷模型试验 |
3 工程岩体现场开挖卸荷试验 |
3.1 工程岩体现场真三轴卸荷试验 |
3.2 开挖卸荷岩体工程现场监测 |
4 结论与展望 |
(6)含缺陷空间变异性岩体裂纹扩展的近场动力学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理论方法及程序验证 |
1.1 近场动力学理论 |
1.1.1 基本理论概述 |
1.1.2 本构关系 |
1.2 随机场理论 |
1.3 程序验证 |
1.4 计算流程 |
2 结果讨论 |
2.1 预制裂缝倾角的影响 |
2.2 变异系数的影响 |
2.3 水平波动范围的影响 |
2.4 竖向波动范围的影响 |
3 结论 |
(7)缓倾顺层红层软岩切坡失稳机制及预控措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选题依据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红层软岩力学性质 |
1.2.2 缓倾边坡破坏模式及影响因素 |
1.2.3 物理模型试验与数值模拟 |
1.2.4 坡体防控措施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缓倾红层边坡破坏模式及受控因素研究 |
2.1 概述 |
2.2 缓倾红层边坡岩体结构特征 |
2.3 缓倾红层边坡失稳主控因素 |
2.3.1 内部主控因素 |
2.3.2 外部主控因素 |
2.4 缓倾红层边坡变形破坏模式 |
2.4.1 拉裂-滑移式 |
2.4.2 压剪-滑移式 |
2.4.3 拉裂-崩落式 |
2.4.4 拉裂-倾倒式 |
2.5 缓倾顺层边坡滑移范围的确定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缓倾顺层红层软岩边坡切坡模型试验研究 |
3.1 概述 |
3.2 工程概况 |
3.2.1 工程背景 |
3.2.2 研究区域状况 |
3.2.3 地层岩性 |
3.2.4 岩体物理力学性质 |
3.3 模型试验原理 |
3.3.1 相似原理 |
3.3.2 相似判据推导 |
3.4 模型试验设计 |
3.4.1 相似比设计 |
3.4.2 相似材料设计 |
3.5 模型试验测试方案及方法 |
3.5.1 测试方案 |
3.5.2 测试方法及设备 |
3.6 含软弱泥岩夹层边坡切坡模型试验结果分析 |
3.6.1 坡体形态特征分析 |
3.6.2 坡体变形规律分析 |
3.6.3 坡体应力调整分析 |
3.7 无软弱泥岩夹层边坡物理模型试验结果分析 |
3.7.1 坡体形态特征分析 |
3.7.2 坡体变形规律分析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缓倾顺层红层软岩边坡切坡数值模拟研究 |
4.1 概述 |
4.2 FLAC~(3D)有限差分软件及计算方法 |
4.2.1 有限元强度折减法 |
4.2.2 Interface层面模拟法 |
4.3 模型建立及参数设置 |
4.3.1 基于Midas-GTS的 FLAC~(3D)边坡模型的建立 |
4.3.2 岩体及接触面物理力学参数的确定 |
4.3.3 切坡影响因素及计算方案 |
4.4 计算结果及分析 |
4.4.1 层面倾角对切坡稳定性影响分析 |
4.4.2 岩层厚度对切坡稳定性影响分析 |
4.4.3 切坡坡比对切坡稳定性影响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缓倾顺层红层软岩边坡稳定性影响因素敏感性分析 |
5.1 概述 |
5.2 正交试验设计方法 |
5.2.1 正交原理 |
5.2.2 正交表格性质 |
5.3 正交试验方案 |
5.3.1 试验因素及水平确定 |
5.3.2 正交表格设计 |
5.4 正交设计结果分析 |
5.4.1 极差分析 |
5.4.2 方差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缓倾顺层红层软岩边坡预控方法研究 |
6.1 概述 |
6.2 缓倾顺层红层软岩边坡常见防控方法 |
6.3 让压型抗滑桩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
6.4 让压型抗滑桩预控性能数值模拟分析 |
6.4.1 模型及接触面建立 |
6.4.2 普通抗滑桩防控性能分析 |
6.4.3 让压型抗滑桩预控性能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8)锚杆的抑损止裂效应分析及锚固界面的剪切滑移模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全长锚固锚杆加固工程解析解研究 |
1.3.2 全长锚固锚杆的理论解析力学模型 |
1.3.3 全长锚固锚杆的数值模拟研究 |
1.3.4 端锚加固工程解析解研究 |
1.3.5 锚杆的抑损止裂效应及锚固界面损伤的剪切滑移模型 |
1.4 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 |
1.5 本文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5.1 本文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1.6 主要创新点 |
2 地下工程中全长锚固锚杆的抑损止裂效应分析 |
2.1 概述 |
2.2 全长锚杆锚固地下工程抑损止裂解析解 |
2.2.1 锚杆加固后的围岩等效物理力学参数 |
2.2.2 锚固前后损伤变量的定义及演化方程 |
2.2.3 锚杆调动围岩自承载能力系数 |
2.2.4 锚杆调动围岩自承载能力系数的计算 |
2.3 算例分析 |
2.3.1 对比分析 |
2.3.2 围岩参数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围岩损伤对全长锚固锚杆受力的影响 |
3.1 概述 |
3.2 围岩损伤影响下的巷道全长锚杆受力分析 |
3.2.1 损伤变量的定义及演化方程 |
3.2.2 考虑围岩损伤的圆形巷道解析解 |
3.2.3 全长锚固锚杆受力分析 |
3.3 算例分析 |
3.3.1 脆性损伤下算例分析 |
3.3.2 连续损伤下的算例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地下工程中端头锚固锚杆的抑损止裂效应分析 |
4.1 概述 |
4.2 端锚加固地下工程的等效方法 |
4.3 端锚加固地下工程的损伤演化方程 |
4.4 端锚锚固地下工程解析解 |
4.4.1 端锚锚固端处在弹性区 |
4.4.2 端锚锚固端处在塑性区 |
4.5 工程案例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5 锚喷支护在围岩损伤影响下的加固效应 |
5.1 概述 |
5.2 四种锚喷模型 |
5.2.1 高锚固力情况下的锚喷力学模型 |
5.2.2 低锚固力情况下的锚喷力学模型 |
5.2.3 锚固力不稳定情况下的锚喷力学模型 |
5.2.4 高锚固力情况下一根锚杆脱出的锚喷力学模型 |
5.3 工程案例分析 |
5.3.1 四种模型的对比分析 |
5.3.2 工程案例一 |
5.3.3 工程案例二 |
5.4 本章小结 |
6 锚索(杆)在边坡治理工程的止裂效应分析 |
6.1 概述 |
6.2 裂纹的应力场分析 |
6.2.1 张开(Ⅰ)型裂纹的锚固前后应力场分析 |
6.2.2 滑移(Ⅱ)型裂纹的锚固前后应力场分析 |
6.2.3 锚索锚固力随时间损失的模型 |
6.2.4 Ⅰ型裂纹的锚固应力分析 |
6.2.5 Ⅱ型裂纹的锚固应力分析 |
6.3 顺层岩质边坡后缘张裂缝的锚固止裂分析 |
6.3.1 锚固力作用下的临界深度分析 |
6.3.2 工程实例分析 |
6.4 其余不利情况下的岩质边坡后缘张裂缝锚固止裂分析 |
6.4.1 周边修筑建筑工程的影响 |
6.4.2 周边地下工程爆破的影响 |
6.4.3 预应力锚索预应力随时间损失的影响 |
6.5 经典案例-湖北秭归链子崖T11 张裂缝锚固止裂分析 |
6.6 岩质边坡危岩锚固的止裂分析 |
6.6.1 锚索锚固下的危岩稳定性断裂力学分析方法 |
6.6.2 工程案例分析 |
6.7 细长岩层层状边坡的锚固止裂分析 |
6.7.1 细长层状边坡的力学模型研究概述 |
6.7.2 锚固软岩细长直立层状边坡的止裂模型 |
6.7.3 直立层状边坡锚固止裂算例 |
6.7.4 锚固细长顺层岩质边坡的止裂模型 |
6.7.5 顺层边坡溃屈弯曲工程案例 |
6.8 本章小结 |
7 考虑锚固界面损伤的剪切滑移模型 |
7.1 概述 |
7.2 FRP锚杆第一界面损伤剪切滑移模型 |
7.2.1 FRP锚杆第一界剪切滑移模型概述 |
7.2.2 FRP筋锚杆拉拔过程中剪切刚度变化规律 |
7.2.3 FRP筋锚杆的损伤剪切滑移模型 |
7.2.4 模型应用-基于荷载传递法的锚杆传力分析 |
7.2.5 试验与算例分析 |
7.3 锚杆第一界面完全解耦的三参数WEIBULL统计损伤剪切滑移模型 |
7.3.1 第一界面完全解耦的剪切滑移模型概述 |
7.3.2 第一界面完全解耦的统计损伤剪切滑移模型 |
7.3.3 案例验证与分析 |
7.3.4 参数分析 |
7.4 高温影响下的第一界面修正WEIBULL统计损伤剪切滑移模型 |
7.4.1 高温影响下的第一界面剪切滑移模型概述 |
7.4.2 改进的修正Weibull热损伤锚固第一界面剪切滑移模型 |
7.4.3 模型验证与算例分析 |
7.5 锚杆锚固第二界面统计损伤力学模型 |
7.5.1 概述 |
7.5.2 工程案例验证分析 |
7.6 模型应用-锚筋低应力脆断裂分析 |
7.7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9)降雨条件下柳林森泽边坡稳定性分析及加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研究现状 |
1.2.2 降雨对边坡稳定性研究现状 |
1.2.3 边坡支护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第2章 区域地质环境 |
2.1 气象水文 |
2.2 地形地貌 |
2.3 地层岩性 |
2.4 地质构造 |
2.5 水文地质条件 |
2.6 地质灾害 |
第3章 降雨入渗及稳定性判别理论 |
3.1 饱和-非饱和渗流理论 |
3.1.1 达西定律 |
3.1.2 渗流微分方程 |
3.1.3 定解条件 |
3.2 土水特征曲线及其模型 |
3.2.1 土水特征曲线基本概念 |
3.2.2 土水特征曲线模型 |
3.3 降雨入渗基本理论 |
3.4 边坡稳定性理论 |
3.4.1 非饱和土抗剪强度理论 |
3.4.2 常见的极限平衡法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边坡稳定性数值模拟分析 |
4.1 GEOSTUDIO软件简介 |
4.2 边坡模型和相关参数 |
4.2.1 边坡模型几何形态 |
4.2.2 相关参数的选取 |
4.2.3 边坡边界条件设置与边坡初始状态 |
4.2.4 降雨工况的设计 |
4.2.5 边坡稳定性评价标准 |
4.3 降雨类型对边坡稳定性影响 |
4.4 降雨强度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 |
4.5 长期持续性降雨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边坡加固技术方案设计 |
5.1 边坡加固措施方案的确定 |
5.2 锚杆设计理论 |
5.2.1 锚杆锚固力的计算理论 |
5.2.2 锚杆钢筋截面积计算 |
5.2.3 锚杆安设角的确定 |
5.2.4 锚杆锚固段长度计算 |
5.2.5 锚固间距的确定 |
5.3 格构梁设计理论 |
5.3.1 格构梁设计计算常用的地基计算模型 |
5.3.2 格构节点荷载分配方法 |
5.3.3 格构截面配筋设计 |
5.4 边坡加固技术参数设计 |
5.4.1 锚杆锚固力计算 |
5.4.2 锚杆结构设计 |
5.4.3 格构受力计算 |
5.4.4 格构配筋设计 |
5.5 边坡加固后稳定性模拟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10)黏性土滑坡渐进破坏机理与桩土相互作用离心模型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滑坡渐进破坏机理研究现状 |
1.2.2 渐进式滑坡稳定性分析研究现状 |
1.2.3 抗滑桩与滑坡体相互作用研究现状 |
1.2.4 当前研究中主要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滑坡渐进破坏机理离心模拟研究 |
2.1 引言 |
2.2 滑坡渐进破坏离心模型试验方案设计 |
2.2.1 试验设备及技术指标 |
2.2.2 模型设计及相似比 |
2.2.3 量测仪器布置 |
2.2.4 试验加载方式 |
2.3 滑坡离心模型试验结果分析 |
2.3.1 滑坡宏观变形破坏特征 |
2.3.2 位移和应变分析 |
2.3.3 土压力分析 |
2.3.4 土压力集中效应分析 |
2.3.5 土体强度应变弱化效应分析 |
2.4 考虑位移发展的滑坡动态稳定性评价 |
2.4.1 改进的传递系数显示解法 |
2.4.2 离心机土坡模型动态稳定性评价 |
2.5 离心机土坡模型渐进破坏机理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单排抗滑桩桩土相互作用离心模拟研究 |
3.1 引言 |
3.2 离心模型试验方案设计 |
3.2.1 模型尺寸及材料 |
3.2.2 量测仪器布置 |
3.2.3 试验加载方式 |
3.3 离心模型试验结果分析 |
3.3.1 滑坡宏观变形破坏特征 |
3.3.2 位移和应变分析 |
3.3.3 土压力分析 |
3.3.4 土拱效应分析 |
3.3.5 桩身变形及受力分析 |
3.4 单排抗滑桩桩后侧向土压力计算 |
3.4.1 桩后土拱效应存在区域的确定 |
3.4.2 考虑竖向土拱效应的桩间主动土压力系数公式推导 |
3.4.3 考虑竖向土拱效应的桩间主动土压力公式推导 |
3.4.4 考虑水平土拱效应的桩后侧向土压力解析式 |
3.4.5 单排桩桩后侧向土压力离心模型试验验证 |
3.4.6 抗滑桩桩后设计滑坡推力计算 |
3.4.7 桩后侧向土压力参数影响简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双排抗滑桩桩土相互作用离心模拟研究 |
4.1 引言 |
4.2 离心模型试验方案设计 |
4.2.1 模型尺寸及材料 |
4.2.2 量测仪器布置 |
4.2.3 试验加载方式 |
4.3 离心模型试验结果分析 |
4.3.1 桩土坡宏观变形破坏特征 |
4.3.2 桩排侧向土压力规律分析 |
4.3.3 土拱效应和合理桩排间距分析 |
4.4 双排桩桩后推力分配理论研究 |
4.4.1 双排桩受力分析模型 |
4.4.2 有限桩排间距下前排桩桩间主动土压力系数公式推导 |
4.4.3 有限桩排间距下前排桩桩间主动土压力公式推导 |
4.4.4 有限桩排间距下前排桩桩后侧向土压力解析式 |
4.4.5 有限桩排间距下后排桩桩后侧向土压力公式推导 |
4.4.6 半无限桩排间距下双排桩桩后侧向土压力公式推导 |
4.4.7 双排桩桩后侧向土压力离心模型试验验证 |
4.4.8 双排桩室内大比例尺模型试验验证 |
4.5 合理桩排间距值的确定方法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滑坡抗滑桩工程后效应评价 |
5.1 抗滑桩工程后效应评价方法 |
5.2 攀枝花机场填筑体滑坡抗滑桩工程后效应评价 |
5.2.1 攀枝花机场填筑体滑坡特征概述 |
5.2.2 地表位移监测结果 |
5.2.3 单排抗滑桩工程后效应评价 |
5.2.4 多排抗滑桩工程后效应评价 |
5.3 八渡滑坡抗滑桩工程后效应评价 |
5.3.1 八渡滑坡复活特征概述 |
5.3.2 开挖后预加固桩工程后效应评价 |
5.3.3 开挖后三排抗滑桩工程后效应评价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主要结论 |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四、三峡库区斜坡节理岩体地基与主拱台共同作用的三维数值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卸荷岩体力学试验研究进展与展望[J]. 李建林,黄天柱,张恒宾,邓华锋.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01)
- [2]固液耦合作用下边坡渐进破坏模型研究[D]. 张凌晨. 湖北工业大学, 2021
- [3]系统锚杆与格构梁体系支护边坡技术研究[D]. 李帅. 绍兴文理学院, 2021
- [4]公路边坡多参量稳定性评价新方法[D]. 朱蕾. 湖北工业大学, 2021
- [5]鄂西南泥灰岩中顺层软弱夹层抗剪强度特性研究及工程应用[D]. 高开丰. 绍兴文理学院, 2021
- [6]含缺陷空间变异性岩体裂纹扩展的近场动力学模拟[J]. 仉文岗,孟凡胜,卢志堂,何昌杰,李建新,文海家. 工程地质学报, 2021(03)
- [7]缓倾顺层红层软岩切坡失稳机制及预控措施研究[D]. 杨皓然. 重庆交通大学, 2021
- [8]锚杆的抑损止裂效应分析及锚固界面的剪切滑移模型[D]. 杨钊. 北京交通大学, 2021
- [9]降雨条件下柳林森泽边坡稳定性分析及加固研究[D]. 刘飞. 太原理工大学, 2021(01)
- [10]黏性土滑坡渐进破坏机理与桩土相互作用离心模型试验研究[D]. 薛德敏. 成都理工大学,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