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1241例中学生心理健康调查(论文文献综述)
李家梁[1](2021)在《中学生校园欺凌过程中保护者角色与心理安全氛围的关系研究 ——以西宁市中学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校园欺凌问题是威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大安全隐患之一,不仅受到我国相关教育部门的高度重视,也在世界范围内进行广泛研究。保护者作为校园欺凌发生时唯一的积极角色,其行为对改变欺凌事件走向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探究保护者行为的心理因素,有助于为今后针对性培养保护者角色以及降低校园欺凌危害打好基础。本研究采用半结构访谈法对10名中学生进行资料收集,结合已有研究成果确定影响保护者行为倾向和心理安全氛围的因子,使用《校园欺凌角色问卷》《一般效能感问卷》和自编《中学生校园欺凌保护者行为倾向问卷》、《校园欺凌心理安全氛围问卷》和对青海省西宁市10所中学的1500名中学生调查研究。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自编《中学生校园欺凌保护者行为倾向问卷》各项拟合指标良好,符合心理测量学的标准,可以作为有效问卷使用。(2)自编《校园欺凌心理安全氛围问卷》各项拟合指标良好,符合心理测量学的标准,可以作为有效问卷使用。(3)西宁市中学生校园欺凌总体状况良好,其中保护者角色占比重最高,达47.2%,欺凌者、被欺凌者角色占比分别为6.6%、7.6%。发生校园欺凌场所的前三位是学校周围、卫生间和教室,分别占比为36.6%、21.7%和16.8%。(4)西宁市中学生校园欺凌心理安全氛围现状总体良好。校园欺凌心理安全氛围在是否住校、是否担任班干部、是否为独生子女、家庭情况等变量上存在显着差异。(5)西宁市中学生保护者行为倾向总体良好。保护者行为倾向在性别、是否担任班干部、是否为独生子女等变量上存在显着差异。(6)保护者行为倾向与心理安全氛围在总分及各个维度上均存在显着正相关。心理安全氛围总分、家庭支持、同伴支持、个体认知可以正向预测保护者行为倾向。(7)自我效能感在中学生心理安全氛围对保护者行为倾向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即中学生心理安全氛围可以通过自我效能感对保护者行为倾向产生影响。
汪姗姗[2](2021)在《应对方式在童年期虐待与医学生抑郁症状关联的作用及性别差异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了解童年期虐待,应对方式和医学生抑郁症状的关联,分析不同应对方式在童年期虐待与抑郁症状关联中的中介作用,并探讨可能存在的性别差异。方法本研究于2019年11月至2019年12月选取合肥、安庆的2所医学院校,进行基线调查,收集有效问卷7623份,并于2020年5月至2020年6月开展随访调查,收集有效问卷6879份。排除基线有抑郁症状者,本研究共将5504人纳入分析。采用儿童期虐待问卷(Childhood Trauma Questionnaire,CTQ),应对方式问卷(Copying Style Questionnaire,CSQ)和流调中心抑郁量表(Center for Epidemiologic Studies-Depression,CES-D)分别评价童年期虐待经历,应对方式以及医学生抑郁症状。采用Epi Data 3.1建立数据库,SPSS 23.0对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运用Spearman相关分析童年期虐待、多种应对方式和抑郁症状的关联;调整年龄、性别、家庭居住地、独生子女与否、父母受教育程度、自评家庭经济状况等因素,通过自举(Bootstrap)程序和PROCESS软件检验不同应对方式在童年期虐待与医学生抑郁症状关联的中介效应。结果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童年期虐待与解决问题和求助的应对方式存在负向关联(P<0.001),与自责、幻想、退避、合理化和抑郁症状正向相关(P<0.001)。解决问题和求助的应对方式与抑郁症状负向相关(P<0.001),自责、幻想、退避和合理化的应对方式与抑郁症状存在正向关联(P<0.001)。在调整年龄、性别、家庭居住地、独生子女与否、父母受教育程度、自评家庭经济状况等因素后,Bootstrap检验结果显示,总人群中,解决问题、自责、求助和幻想的应对方式在童年期虐待与抑郁症状的关联中起到中介作用,中介效应比例分别是8.38%、13.95%、3.55%和2.32%;男生中,调整年龄、家庭居住地、独生子女与否、父母受教育程度、自评家庭经济状况等因素后,解决问题、自责和退避的应对方式在童年期虐待与抑郁症状的关联中起到中介作用,中介效应比例达9.76%、11.16%和9.92%;而在女生中,调整年龄、家庭居住地、独生子女与否、父母受教育程度、自评家庭经济状况等因素后,解决问题、自责、求助和幻想的应对方式在上述关联中起到的中介效应比例分别是7.73%、14.41%、4.12%和2.65%。在情感虐待、躯体虐待、性虐待、情感忽视、躯体忽视和抑郁症状的关联中,均有不同的应对方式起到一定的中介效应。结论不同应对方式在童年期虐待和医学生抑郁症状的关联中起中介作用,并存在一定的性别差异,需采用性别特异性的方法来有效地帮助医学生改善与童年期虐待相关的抑郁症状。
教育部[3](2020)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文中研究表明教材[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
王博晨[4](2020)在《心理虐待对中学生网络欺凌的影响 ——黑暗人格和负性认知情绪调节策略的中介作用》文中提出本研究通过半纵向研究探讨了中学生网络欺凌的特点及其与心理虐待、负性认知情绪调节策略和黑暗人格的关系。通过整群抽样的方式,选取北京某区两所中学的初一学生进行施测。在2018年11月进行前测(T1),间隔六个月,在2019年5月进行后测(T2),共收集有效问卷571份。结果发现:(1)在负性认知情绪调节策略、黑暗人格和网络欺凌上存在性别差异;在心理虐待、黑暗人格和网络欺凌上存在家庭类型差异;(2)交叉滞后分析的结果表明,T1时刻的负性认知情绪调节策略可以预测T2时刻的马基雅维利主义和精神病态;(3)负性认知情绪调节策略和精神病态在心理虐待和网络欺凌的关系间起链式中介作用。(4)潜在转变分析的结果表明,中学生根据网络欺凌的发生频率可以划分为“高发型”和“低发型”,两种类型之间会发生转变,认知情绪调节策略中的责难他人、重新关注计划和理性分析是预测中学生网络欺凌行为发生转变的影响因素。本研究结果提示我们,家庭作为儿童社会化的第一场所,家长更应重视心理虐待的不良影响,端正自身的教育态度,给予孩子足够的尊重与自主。此外,那些通过形成反社会行为模式来应对虐待的中学生是更有可能参与网络欺凌的人。在家庭环境和个体的遗传素质相对难以改变时,认知情绪调节对于网络欺凌预防的重要性得以体现。对于青少年而言,网络欺凌行为可以通过引导和教育来重塑对于负性压力事件的认知和应对方式,从而得到较好的解决。
王春惠[5](2020)在《初中生亲子冲突处理策略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及干预研究》文中提出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历来受到普遍关注,这是因为与心理健康相关的事件发生会给青少年自身及其家庭带来重要的影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会受到家庭、学校、社会的影响,家庭中亲子关系的好坏将严重影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状况,而亲子冲突的发生会直接影响亲子关系,亲子冲突会给亲子关系带来消极的影响,产生严重的后果,但是,亲子冲突也能提高青少年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涉及到亲子冲突处理策略。亲子冲突处理策略是亲子双方对亲子冲突进行控制所采取的措施,青少年在处理与父母的矛盾时态度更积极,可以使青少年更好地适应社会,从而改善其心理健康状况。因此,本文在前人相关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亲子冲突处理策略进行研究,深入探讨心理健康的影响机制,了解社会适应的作用,自编团体辅导方案对初中生的亲子冲突处理策略进行干预,探讨通过改变消极亲子冲突处理策略来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研究一通过使用《青少年亲子冲突处理策略问卷》《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MMHI-60)》《少年儿童社会适应量表》对山东省潍坊市、济宁市五所初中学校的三个年级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共回收1360份有效问卷,并进行数据分析,以此探讨青少年亲子冲突处理策略、社会适应、心理健康的现状以及三者间的关系。研究二利用研究一的数据,筛选出12名被试,将被试随机分成两组,对6名实验组学生使用自编的团辅方案进行团体辅导,共进行7次活动,对照组不采取任何干预方式。该研究通过改变初中生在亲子冲突发生时处理与父母冲突的方式,改变其消极认知,缓解亲子紧张状况,从而改善初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研究显示:初中生在亲子冲突处理策略的使用及心理健康状况上均不存在显着的性别差异,在年级上有显着差异;社会适应在性别和年级上均存在显着差异,女生社会适应能力较男生要强,初二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有待提高;初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总体较好;亲子冲突处理策略以消极和积极为主的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存在显着差异;亲子冲突处理策略、心理健康、社会适应两两显着相关,社会适应在亲子冲突处理策略和心理健康间起中介作用;本研究的干预方案能有效增加青少年积极亲子冲突策略的使用,减少消极亲子冲突处理策略的使用,并对心理健康产生积极的影响;干预后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心理健康的维度和总分上存在显着差异,但是对照组的前后测均不存在显着差异,由此可知干预方案对亲子冲突处理策略能产生效果,并对心理健康产生影响。本文研究亲子冲突处理策略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及社会适应在两者间的中介作用,通过改变初中生的亲子冲突处理策略的认知来影响其心理健康水平,根据研究的结果给出针对性的建议,给予学生处理亲子冲突的指导,提升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陈芳[6](2020)在《太极拳教学对高中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人们对于健康的需求达到了新的水准,中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其心理健康问题需要引起高度重视。文章以太极拳教学对高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为研究对象,重点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实验法和数理统计法进行研究。以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为教学内容,根据实验需要,随机选取哈尔滨市第三中学高一某班学生作为实验对象,在教学实验前对第一次所测数据进行统计,将该班学生分为高分组与低分组按照预定教学内容进行8周、每周2课时,每次40分钟的太极拳教学。在实验前后分别对不同心理健康水平的学生进行两轮SCL—90量表测试,所有测试数据通过Excel表格统计完成后用SPSS25.0软件进行处理,组内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组间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的方法对比分析太极拳教学对处于不同心理健康水平的高中学生总体心理健康水平及其各个具体方面的影响。希望研究结果能在丰富相关研究内容的同时,为改善当前高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开辟一个新途径,也为当前高中学校体育课程的开展提供一些参考。通过教学实验以及实验前后数据分析发现:与实验前相比较,实验后该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总均分有非常显着性下降(P<0.01),抑郁症状、焦虑症状、精神病性症状以及其它症状因子得分显着降低(P<0.05);高分组学生心理健康量表总均分有非常显着的改善(P<0.01),焦虑症状因子分降低非常显着(P<0.01),躯体化症状、抑郁症状、精神病性症状以及其它症状因子分降低显着(P<0.05);高分组男生心理健康量表总均分和其它症状因子分下降非常显着(P<0.01),抑郁症状、敌对症状因子分下降显着(P<0.05);高分组女生心理健康量表总均分和躯体化症状因子分下降非常显着(P<0.01),焦虑症状和精神病性症状因子分降低显着(P<0.05);低分组学生心理健康量表总均分有显着性降低(P<0.05),但具体各项因子得分下降不显着(P>0.05)。结合实验结果和高中生生理机能与心理发展规律分析得出以下结论结论:(1)通过8周的太极拳教学实验,高中生的整体心理健康状况得到改善,心理健康水平总体得到提高;(2)8周太极拳教学对拥有较低心理健康水平的高中生的改善作用非常显着,对心理健康状况处于正常水平的高中生也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作用;(3)8周太极拳教学对心理健康水平较低的男高中生的睡眠和饮食状况有非常显着的改善作用,对抑郁症状有显着的改善;女高中生躯体化症状有非常显着性改善,对焦虑症状和精神病性症状有显着改善作用。
李孟奇[7](2020)在《初中生偶像崇拜和心理韧性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应对方式的中介效应》文中研究说明中学时期尤其是初中阶段,是个体身心各方面剧烈变化和发展的时期,该阶段偶像崇拜对青少年个体的自我价值体系的构建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个体采用何种倾向的偶像崇拜,拥有什么水平的心理韧性,都会对应对方式的选择以及心理健康水平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因此,探讨初中生的偶像崇拜、心理韧性、应对方式及其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对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在过往文献研究的基础之上,采用问卷的方式对河南省600余名的初中生进行调查,探讨初中生偶像崇拜、心理韧性、应对方式、心理健康的特点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初中生偶像崇拜在监护人类别上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在其它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监护人类别为父母双方的初中生,偶像崇拜的理智程度更强。(2)初中生心理韧性在性别上的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但是在年级上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除此之外,心理韧性在监护人类别变量和班干部变量上的差异也存在统计学意义。(3)初中生应对方式的两个维度在性别和年级上的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4)初中生心理健康总体在性别和年级上的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但是偏执因子、心理不平衡因子和人际关系紧张敏感因子在性别上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适应不良因子、心理不平衡因子和学习励感因子在年级上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5)初中生偶像崇拜的理智程度越强,越倾向于采用问题解决的应对方式,其心理健康的水平就会越高;初中生心理韧性水平越高,越倾向于采用问题解决的应对方式,其心理健康的水平就会越高。(6)应对方式作为中介变量而存在,偶像崇拜和心理韧性既可以直接影响心理健康,也可以通过应对方式的中介作用间接影响心理健康,两者对心理健康直接影响的作用都要大于间接影响的作用。
任梓荣[8](2020)在《青海藏族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现状及促进研究》文中指出积极心理品质是积极心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Hillson等人于1999年首次提出“Positive Personality”,在此之后Seligman又使用不同的词汇对积极心理品质进行了界定。孟万金和官群通过对中国大学生的测量认为,中国大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主要包括六大维度:智慧和知识维度、勇气维度、人性维度、公正维度、节制维度和超越维度。青海省地处我国西部,是典型的多民族地区,大学生作为各民族成员的骨干与精英,他们的积极心理品质情况关系着民族未来的发展,利用积极心理干预手段提升少数民族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为民族发展、地区稳定具有现实意义。因此,本研究以藏族大学生为代表,利用《中国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问卷》对青海省1200名藏族大学生进行调查,了解积极心理品质现状。通过SCL-90测试筛选出60名得分在90-160分的学生作为被试群体,以积极心理学为理论背景进行团体心理干预,探索积极心理学干预对藏族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提升作用。为今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一定的实践指导。通过对藏族大学生现状调查研究表明:(1)《中国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问卷》对西部少数民族大学生具有良好的适用性,总的积极心理品质的Cronbachα系数为0.918,分半信度为0.828;(2)藏族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总体上表现良好,且认知维度(44.01±6.35)>情感维度(42.83±5.35)>人际维度(39.21±4.82)>超越维度(38.48±5.38)>节制维度(36.92±5.06)>公正维度(33.81±4.67);(3)藏族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总体水平在性别上、是否独生子女方面存在显着差异,男生得分显着高于女生得分(p<0.01),独生子女得分显着高于非独生子女得分(p<0.01);(4)藏族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总体水平在专业上、生源地中、父母亲受教育程度中、家庭经济状况中、学习模式中不存在显着差异;(5)积极心理干预对藏族民族大学生整体积极心理品质具有提升作用,在情感维度(p<0.01)、人际维度(p<0.01)、超越维度(p<0.01)前后差异明显。积极心理干预对藏族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同样具有促进作用:8周的积极心理干预对总体积极心理品质水平、人际维度水平、公正维度水平、节制维度水平和超越维度水平具有显着提高,而对于认知维度水平和情感维度水平上略有提升但不显着。
闫卓敏[9](2020)在《山东省普通高校大学生自主支持感与锻炼行为关系研究 ——基本心理需要的中介作用》文中指出近年来,大学生身体素质持续下降、视力合格率不高、肥胖检出率持续上升等问题反映出青少年身体素质下降趋势并未得到根本性扭转。体育锻炼作为提高大学生身体素质的重要手段得到普遍认可,为促进大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了解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及影响因素显得尤为重要。因此,以自我决定理论为基础,针对如何有效促进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这一问题,充分考虑大学生所处环境和其参与体育锻炼间的相互影响,探索大学生自主支持感与锻炼行为间的关系,并检验基本心理需要是否在其中起中介作用。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以及逻辑分析法,通过调查山东省普通高校的在校大学生体育锻炼情况及锻炼过程中的自主支持感及基本心理需要满足程度,分析自主支持感、基本心理需要及体育锻炼行为间的关系。得出如下结论:(1)山东省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育锻炼的自主支持感水平、基本心理需要满足程度以及体育锻炼行为得分均高于理论中值,处于中间水平。(2)山东省普通高校大学生基本心理需要及分维度在年级上存在显着差异,在性别、专业、生源地、家庭经济状况上不存在差异。自主支持感及分维度在年级上存在差异,自主支持感及信息氛围支持感和健身情境支持感在性别上存在差异,信息氛围支持感在家庭经济状况上存在差异。体育锻炼行为及分维度在性别、专业上存在差异,锻炼频率在年级上存在差异,但体育锻炼行为在生源地和家庭经济状况上不存在显着差异。(3)大学生自主支持感、基本心理需要和体育锻炼行为两两之间呈正相关。自主支持感对基本心理需要及体育锻炼行为有正向影响,基本心理需要对体育锻炼行为有正向影响。(4)自主支持感和基本心理需要均可正向预测体育锻炼行为,结构方程模型显示:基本心理需要在自主支持感及体育锻炼行为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且在自主支持感分维度信息氛围支持感与体育锻炼行为、健身情境支持感与体育锻炼行为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但在制度设施支持感与体育锻炼行为之间不存在中介效应。并提出相应建议:(1)强化大学生“课堂+课余”体育锻炼督促管理,创造有利于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一切有利条件。(2)不断深化体育教学改革,突出学生主体地位。(3)激发大学生体育锻炼动机,引导大学生科学锻炼,养成良好锻炼习惯。
李雯[10](2019)在《农村中学生认知融合、认知情绪调节策略与睡眠质量之间的关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睡眠不仅是人类基本且重要的生理现象,而且它与人类的生理、心理、日常生活等都息息相关。睡眠质量的影响因素复杂多样,且目前对人类的睡眠质量研究,主要涉及情绪、压力、认知以及生理等方面,并获得了一定的成果。为了提高人们的睡眠质量,睡眠相关问题的研究也得到了广乏的关注,然而我们国内对于中学生睡眠相关问题的研究在广度、深度等上都较薄弱一些。从已有的文献资料看,认知和情绪都是影响睡眠质量的重要因素。不同的认知模式以及情绪状态都会对睡眠产生很大的影响。而睡眠质量低下也会影响中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学业压力也会直接导致学生的情绪状态不稳定,这就造成了一个恶性循环。所以对于中学生的睡眠质量问题,可以从内因着手,探究中学生的认知模式,以及情绪调节的方式对于睡眠质量的影响。因此本研究选取了,农村中学的初中生作为研究对象,探究睡眠质量、认知融合和认知情绪调节策略三者间的关系,并试图验证认知情绪调节策略在睡眠质量和认知融合间的中介作用。本研究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认知融合问卷、认知情绪调节策略量表对盐城市大丰区三所农村初中的625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且使用多种软件进行了数据分析,研究结果如下:1、农村中学生在认知融合上的总分为27.22± 11.56,且在男女生和是否独生子女上都有显着差异。2、农村中学生在在使用情绪调节策略时使用最多的是接受因子。3、农村中学生中存在睡眠问题的有206人,占总人数的33%,且睡眠质量中的日间功能障碍因子在性别上存在显着差异,睡眠持续时间因子在年级上存在显着差异。4、农村中学生认知融合、认知情绪调节策略和睡眠质量存在两两相关。5、积极重新关注、理性分析、沉思、灾难化以及认知融合可以显着预测睡眠质量。6、认知融合不能直接影响农村中学生的睡眠质量,但可以通过情绪调节策略间接影响农村中学生的睡眠质量,而认知融合通过消极认知情绪调节策略间接影响农村中学生的睡眠的效应值占总效应的四分之三。由以上结果,可以得出认知情绪调节策略以及认知融合均可以影响睡眠质量,且认知情绪调节策略在认知融合与睡眠质量间起到中介作用。
二、1241例中学生心理健康调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1241例中学生心理健康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1)中学生校园欺凌过程中保护者角色与心理安全氛围的关系研究 ——以西宁市中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引言 |
二、研究目的 |
三、研究假设 |
四、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第二章 文献综述及基本理论 |
一、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一)校园欺凌的相关研究 |
(二)保护者角色的相关研究 |
(三)心理安全氛围的相关研究 |
二、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
(一)校园欺凌的相关研究 |
(二)保护者角色的相关研究 |
(三)心理安全氛围的相关研究 |
(四)保护者角色与心理安全氛围的研究 |
三、理论基础 |
(一)自我效能理论 |
(二)旁观者干预理论 |
四、已有研究的启示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方法 |
(一)文献法 |
(二)问卷法 |
(三)访谈法 |
三、研究工具 |
(一)《欺凌角色行为量表》 |
(二)自编《中学生校园欺凌保护者行为倾向问卷》 |
(三)自编《校园欺凌心理安全氛围问卷》 |
(四)《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 |
第四章 保护者行为倾向、心理安全氛围问卷的编制 |
一、核心概念界定 |
(一)校园欺凌 |
(二)保护者 |
(三)心理安全氛围 |
二、《中学生校园欺凌保护者行为倾向问卷》编制 |
(一)研究目的 |
(二)初测问卷编制 |
(三)研究对象 |
(四)研究结果 |
(五)研究结论 |
三、《校园欺凌心理安全氛围问卷》编制 |
(一)研究目的 |
(二)初测问卷编制 |
(三)研究对象 |
(四)研究结果 |
(五)研究结论 |
第五章 研究过程及结果 |
一、西宁市中学生校园欺凌现状 |
(一)中学生校园欺凌角色比例状况 |
(二)中学生校园欺凌发生场所 |
(三)保护者角色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 |
二、西宁市中学生校园欺凌心理安全氛围现状 |
(一)西宁市中学生校园欺凌心理安全氛围总体情况 |
(二)校园欺凌心理安全氛围在性别上的差异 |
(三)校园欺凌心理安全氛围在是否住校上的差异 |
(四)校园欺凌心理安全氛围在是否为班干部上的差异 |
(五)校园欺凌心理安全氛围在是否为独生子女上的差异 |
(六)校园欺凌心理安全氛围在家庭情况上的差异 |
三、中学生保护者行为倾向的影响因素 |
(一)保护者行为倾向总体情况 |
(二)保护者行为倾向在性别上的差异 |
(三)保护者行为倾向在是否住校上的差异 |
(四)保护者行为倾向在是否为班干部上的差异 |
(五)保护者行为倾向在是否为独生子女上的差异 |
(六)保护者行为倾向在家庭情况上的差异 |
四、中学生心理安全氛围与保护者行为倾向的关系 |
(一)心理安全氛围与保护者行为倾向的相关关系 |
(二)心理安全氛围对保护者行为倾向的回归分析 |
(三)心理安全氛围与保护者倾向的方差分析 |
(四)人口学变量、心理安全氛围与保护者行为倾向的方差分析 |
五、中学生自我效能感在心理安全氛围与保护者行为倾向间的中介作用 |
(一)自我效能感与心理安全氛围、保护者行为倾向之间的相关分析 |
(二)自我效能感在心理安全氛围与保护者行为倾向间的中介效应 |
第六章 讨论与分析 |
一、西宁市中学生校园欺凌现状分析 |
二、中学生保护者角色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分析 |
三、西宁市中学生校园欺凌心理安全氛围现状分析 |
(一)校园欺凌心理安全氛围在是否住校上的差异分析 |
(二)校园欺凌心理安全氛围在是否为班干部上的差异分析 |
(三)校园欺凌心理安全氛围在是否为独生子女上的差异分析 |
(四)校园欺凌心理安全氛围在家庭情况上的差异分析 |
四、西宁市中学生保护者行为倾向分析 |
(一)保护者行为倾向在性别上的差异分析 |
(二)保护者行为倾向在是否为班干部上的差异分析 |
(三)保护者行为倾向在是否为独生子女上的差异分析 |
五、保护者行为倾向与心理安全氛围的关系分析 |
(一)保护者行为倾向与心理安全氛围的相关关系分析 |
(二)心理安全氛围对保护者行为倾向的回归分析 |
(三)人口学变量、心理安全氛围与保护者行为倾向的方差分析 |
六、中学生自我效能感在心理安全氛围与保护者行为倾向间的中介作用分析 |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
一、研究结论 |
二、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访谈提纲 |
致谢 |
个人简历 |
(2)应对方式在童年期虐待与医学生抑郁症状关联的作用及性别差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语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前言 |
2 对象与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6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和科研实践 |
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科研论文 |
致谢 |
综述 童年期不良经历健康效应的调节因素研究进展 |
一、ACEs的健康效应 |
二、ACEs与健康结局关联的调节因素 |
三、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调查问卷 |
(4)心理虐待对中学生网络欺凌的影响 ——黑暗人格和负性认知情绪调节策略的中介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文献综述 |
1.1 网络欺凌 |
1.1.1 网络欺凌概念的界定 |
1.1.2 网络欺凌的特点 |
1.1.3 网络欺凌的实施媒介 |
1.1.4 网络欺凌的类型 |
1.1.5 网络欺凌的理论 |
1.2 心理虐待 |
1.2.1 心理虐待概念的界定 |
1.2.2 国内对儿童心理虐待现象的研究现状 |
1.2.3 心理虐待的测量 |
1.3 黑暗人格 |
1.3.1 黑暗人格的定义和特征 |
1.3.2 黑暗人格与大五人格 |
1.3.3 黑暗人格的测量 |
1.4 认知情绪调节策略 |
1.4.1 认知情绪调节策略的概念 |
1.4.2 认知情绪调节策略的影响因素 |
1.4.3 认知情绪调节的测量 |
1.5 各主要变量间的关系 |
1.5.1 心理虐待和网络欺凌的关系 |
1.5.2 心理虐待和黑暗人格的关系 |
1.5.3 黑暗人格和认知情绪调节的关系 |
1.5.4 心理虐待和认知情绪调节的关系 2 问题提出 |
2.1 当前研究不足 |
2.2 问题提出 |
2.3 研究假设 |
2.4 研究程序 |
2.5 技术路线 |
2.5.1 半纵向研究(Half-longitudinal design)的有中介效应的交叉滞后分析 |
2.5.2 潜在转变分析 |
2.6 研究意义 3 中学生心理虐待、负性认知情绪调节策略、黑暗人格和网络欺凌的特点分析 |
3.1 研究方法 |
3.1.1 研究对象 |
3.1.2 研究工具 |
3.1.3 施测过程和数据处理 |
3.2 结果 |
3.2.1 描述性统计结果 |
3.2.2 中学生心理虐待的特点分析 |
3.2.3 各主要变量在性别上的差异 |
3.2.4 各主要变量在家庭类型上的差异 |
3.2.5 负性认知情绪调节策略、黑暗人格、网络欺凌在心理虐待阴性、阳性上的差异 |
3.3 讨论 |
3.3.1 心理虐待的特点 |
3.3.2 负性认知情绪调节策略的特点 |
3.3.3 黑暗人格的特点 |
3.3.4 网络欺凌的特点 4 中学生心理虐待、负性认知情绪调节策略、黑暗人格和网络欺凌的关系 |
4.1 研究目的 |
4.2 研究方法 |
4.2.1 研究工具 |
4.2.2 数据处理 |
4.3 结果 |
4.3.1 中学生负性认知情绪调节策略和黑暗人格的关系 |
4.3.2 相关分析 |
4.3.3 中学生心理虐待、负性认知情绪调节策略、黑暗人格和网络欺凌的关系 |
4.4 讨论 |
4.4.1 负性认知情绪调节策略和黑暗人格的时序关系 |
4.4.2 心理虐待、负性认知情绪调节策略、黑暗人格和网络欺凌的关系 5.中学生网络欺凌行为发生的类别与转变分析 |
5.1 研究目的 |
5.2 研究方法 |
5.2.1 研究工具 |
5.2.2 数据处理 |
5.3 结果 |
5.3.1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
5.3.2 中学生网络欺凌行为的发生率 |
5.3.3 潜在转变分析结果 |
5.3.4 潜在转变分析的影响因素 |
5.4 讨论 |
5.4.1 中学生网络欺凌行为的发生率特点 |
5.4.2 中学生网络欺凌行为的分类及转变特点 |
5.4.3 认知情绪调节策略对中学生网络欺凌的影响 6.综合分析与讨论 |
6.1 综合讨论 |
6.2 研究创新点 |
6.2.1 理论创新点 |
6.2.2 方法创新点 |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7.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 儿童心理虐待量表(部分) 附录B 网络欺凌问卷(部分) 附录C 黑暗人格特质问卷(部分) 附录D 负性认知情绪调节策略问卷(部分) 附录E 正性认知情绪调节策略问卷(部分)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清单目录 致谢 |
(5)初中生亲子冲突处理策略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及干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2 文献综述 |
2.1 亲子冲突及其处理 |
2.1.1 亲子冲突处理策略的概念 |
2.1.2 亲子冲突及处理策略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2.2 心理健康 |
2.2.1 心理健康的定义 |
2.2.2 心理健康的研究现状 |
2.3 社会适应 |
2.3.1 社会适应的概念 |
2.3.2 社会适应和心理健康的关系 |
2.3.3 社会适应的相关研究 |
2.4 干预研究 |
2.5 本研究的创新 |
2.5.1 研究内容的创新 |
2.5.2 研究方式的创新 |
3 研究意义和研究假设 |
3.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3.1.1 研究目的 |
3.1.2 研究意义 |
3.2 研究假设 |
4 初中生亲子冲突处理策略、社会适应、心理健康的现状及关系研究 |
4.1 研究目标 |
4.2 研究方法 |
4.2.1 研究工具 |
4.2.2 研究对象 |
4.2.3 测试过程 |
4.2.4 统计分析方法 |
4.3 结果分析 |
4.3.1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
4.3.2 亲子冲突处理策略调查结果分析 |
4.3.3 中学生心理健康调查结果分析 |
4.3.4 初中生社会适应调查结果分析 |
4.3.5 不同性质亲子冲突处理策略对心理健康的影响的差异性分析 |
4.3.6 亲子冲突处理策略、社会适应与心理健康的相关分析 |
4.3.7 中介效应分析 |
4.4 结论 |
4.5 讨论 |
4.5.1 亲子冲突处理策略、社会适应和心理健康的性别年级差异分析 |
4.5.2 亲子冲突处理策略、社会适应和心理健康的关系讨论 |
5 初中生亲子冲突处理策略的干预研究 |
5.1 研究目的 |
5.2 研究假设 |
5.3 研究方法 |
5.3.1 理论基础 |
5.3.2 研究工具 |
5.3.3 被试选择 |
5.3.4 研究过程 |
5.4 团体辅导方案 |
5.5 团体辅导方法 |
5.6 结果 |
5.6.1 青少年亲子冲突处理策略干预结果分析 |
5.6.2 中学生心理健康干预结果分析 |
5.7 效果评估 |
5.7.1 团辅效果分析 |
5.7.2 团辅活动中的态度评价 |
5.7.3 干预方案分析 |
5.8 结论 |
5.9 讨论 |
6 结论 |
7 讨论 |
7.1 亲子冲突处理策略、社会适应、心理健康特点及关系 |
7.1.1 亲子冲突处理策略、社会适应和心理健康的特点 |
7.1.2 亲子冲突处理策略、社会适应和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 |
7.2 关于亲子冲突处理策略干预的讨论 |
7.2.1 干预的总体效果 |
7.2.2 干预效果评价 |
7.3 不足与建议 |
7.3.1 研究的不足 |
7.3.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心理测量手册 |
附录2 团体心理辅导活动一览表 |
附录3 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反馈表 |
致谢 |
(6)太极拳教学对高中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何为健康 |
2.2 何为心理健康 |
2.3 心理健康问题的国际研究现状 |
2.4 我国高中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相关研究 |
2.4.1 我国高中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调查研究 |
2.4.2 我国高中生心理健康影响因素的相关分析研究 |
2.5 体育运动对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 |
2.6 太极拳运动对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 |
第3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问卷调查法 |
3.2.3 实验法 |
3.2.4 数理统计法 |
第4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
4.1 实验前后整体测试结果 |
4.2 高分组实验前、后测试结果 |
4.2.1 高分组实验前男、女生测试结果 |
4.2.2 高分组实验后男、女生测试结果 |
4.2.3 高分组男生实验前、后测试结果 |
4.2.4 高分组女生实验前、后测试结果 |
4.3 低分组实验前、后测试结果 |
4.3.1 低分组实验前男、女生测试结果 |
4.3.2 低分组实验后男、女生测试结果 |
4.3.3 低分组男生实验前、后测试结果 |
4.3.4 低分组女生实验前、后测试结果 |
4.4 研究结果的分析 |
4.4.1 躯体化症状分析 |
4.4.2 抑郁症状分析 |
4.4.3 焦虑症状分析 |
4.4.4 敌对症状分析 |
4.4.5 精神病性症状分析 |
4.4.6 其它症状分析 |
4.4.7 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恐怖、偏执症状分析 |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7)初中生偶像崇拜和心理韧性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应对方式的中介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际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偶像崇拜的相关研究 |
2.1.1 偶像崇拜的界定 |
2.1.2 偶像崇拜的研究现状 |
2.2 心理韧性的相关研究 |
2.2.1 心理韧性的界定 |
2.2.2 心理韧性的研究现状 |
2.3 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 |
2.3.1 应对方式的界定 |
2.3.2 应对方式的理论综述 |
2.4 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 |
2.4.1 心理健康的界定 |
2.4.2 中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现状 |
2.5 偶像崇拜、心理韧性、应对方式和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研究 |
2.5.1 偶像崇拜和应对方式之间关系 |
2.5.2 心理韧性和应对方式之间关系 |
2.5.3 偶像崇拜和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 |
2.5.4 心理韧性和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 |
2.5.5 应对方式和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 |
3 研究目的与假设 |
3.1 研究目的 |
3.2 研究假设 |
4 研究方法 |
4.1 研究对象 |
4.2 研究工具 |
4.2.1 偶像崇拜结构问卷 |
4.2.2 应对方式量表 |
4.2.3 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 |
4.2.4 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 |
4.3 研究程序 |
4.4 统计处理 |
5 研究结果 |
5.1 初中生偶像崇拜、心理韧性、应对方式及心理健康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影响因素 |
5.1.1 初中生偶像崇拜的影响因素 |
5.1.2 初中生心理韧性的影响因素 |
5.1.3 初中生应对方式的影响因素 |
5.1.4 初中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 |
5.2 初中生偶像崇拜、心理韧性、应对方式及心理健康之间的相关分析 |
5.3 初中生偶像崇拜、心理韧性、应对方式及心理健康的回归分析 |
5.3.1 初中生偶像崇拜和指向问题解决应对方式对心理健康的回归预测 |
5.3.2 初中生偶像崇拜和指向情绪应对方式对心理健康的回归预测 |
5.3.3 初中生心理韧性和指向问题解决应对方式对心理健康的回归预测 |
5.3.4 初中生心理韧性和指向情绪应对方式对心理健康的回归预测 |
5.4 结构方程模型 |
6 分析与讨论 |
6.1 初中生偶像崇拜、心理韧性、应对方式及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分析 |
6.1.1 初中生偶像崇拜的影响因素分析 |
6.1.2 初中生心理韧性的影响因素分析 |
6.1.3 初中生应对方式的影响因素分析 |
6.1.4 初中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分析 |
6.2 初中生偶像崇拜、心理韧性、应对方式及心理健康的关系分析 |
6.2.1 相关分析 |
6.2.2 回归分析 |
7 结论与建议 |
7.1 研究结论 |
7.2 教育意义 |
7.3 本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8)青海藏族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现状及促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及基本理论 |
一、积极心理学的内涵 |
(一)积极心理学的贡献 |
(二)积极心理学的人本主义取向 |
(三)积极心理学的哲学基础 |
二、积极心理品质的内涵 |
(一)积极的认知品质 |
(二)积极的情绪情感品质 |
(三)积极的心态 |
三、积极心理干预 |
(一)积极心理干预的定义 |
(二)积极心理干预的基本策略 |
(三)积极心理干预的理论模型 |
四、积极心理的国外发展趋势 |
(一)积极心理学的国外发展趋势 |
(二)积极心理品质的国外发展趋势 |
(三)积极心理干预的国外发展趋势 |
(四)积极心理干预对积极心理品质影响的国外发展趋势 |
五、积极心理的国内发展趋势 |
(一)积极心理学的国内发展趋势 |
(二)积极心理品质的国内发展趋势 |
(三)积极心理干预的国内发展趋势 |
(四)积极心理干预对积极心理品质影响的国内发展趋势 |
六、理论基础 |
(一)积极心理学的理论基础 |
(二)积极心理干预的理论基础 |
(三)积极心理品质的理论基础 |
七、已有研究的启示 |
第二章 研究设计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目的及假设 |
三、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四、研究方法 |
(一)文献法 |
(二)问卷法 |
(三)实验法 |
五、技术路线 |
六、研究工具 |
七、《中国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量表》在青海省藏族大学生人群适用性分析 |
(一)探索性因素分析 |
(二)验证性因素分析 |
(三)问卷的信度检验 |
(四)问卷的效度检验 |
八、研究过程 |
九、数据处理 |
第三章 藏族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现状研究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程序 |
三、研究对象 |
四、藏族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各维度总体现状 |
五、藏族大学生总体积极心理品质及各维度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性分析 |
(一)不同性别藏族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差异分析 |
(二)不同专业藏族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差异分析 |
(三)独生子女藏族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差异分析 |
(四)藏族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生源地差异分析 |
(五)藏族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父母受教育程度差异分析 |
(六)藏族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家庭经济状况差异分析 |
(七)藏族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学习模式差异分析 |
第四章 积极心理团体促进实验 |
一、被试选取 |
二、实验目的 |
三、团体辅导的实验设计 |
四、实验变量 |
(一)自变量 |
(二)因变量 |
(三)无关变量的控制 |
五、积极心理团体辅导方案设计 |
六、积极心理团体辅导的实施 |
七、积极心理干预结果分析 |
第五章 分析与讨论 |
一、藏族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整体状况 |
二、积极心理品质水平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分析 |
(一)总分及各维度在性别上的差异分析 |
(二)总分及各维度在专业上的差异 |
(三)总分及各维度在是否是独生子女上的差异 |
(四)总分及各维度在生源地水平上的差异分析 |
(五)总分及各维度在父母受教育程度上的差异分析 |
(六)总分及各维度在家庭经济状况上的差异分析 |
(七)总分及各维度在学习模式上的差异分析 |
三、培养藏族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对策 |
(一)培养积极的自我认知 |
(二)体验积极的情绪情感 |
(三)培养积极的特色教育 |
(四)改变现有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
(五)创建积极的校园环境 |
四、研究结论 |
五、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山东省普通高校大学生自主支持感与锻炼行为关系研究 ——基本心理需要的中介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1.1 大学生体质下降趋势未得到根本性扭转 |
1.1.2 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状况亟待改善 |
1.1.3 自我决定理论为促进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提供指导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2 理论基础及相关概念界定 |
2.1 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1 自我决定理论 |
2.1.2 社会生态系统理论 |
2.2 相关概念界定 |
2.2.1 体育锻炼行为 |
2.2.2 自主支持感 |
2.2.3 基本心理需要 |
3 文献综述与研究假设 |
3.1 体育锻炼行为相关研究 |
3.2 自主支持感的相关研究 |
3.3 基本心理需要的相关研究 |
3.4 体育锻炼行为、自主支持感及基本心理需要间的关系 |
3.5 基本心理需要的中介作用 |
3.6 研究假设及理论模型 |
3.6.1 研究假设 |
3.6.2 理论模型 |
4 研究对象与方法 |
4.1 研究对象 |
4.2 研究方法 |
4.2.1 文献资料法 |
4.2.2 问卷调查法 |
4.2.3 数理统计法 |
4.2.4 逻辑分析法 |
5 研究结果 |
5.1 山东省普通高校大学生基本心理需要主要情况 |
5.1.1 大学生基本心理需要的总体情况 |
5.1.2 大学生基本心理需要人口统计学变量的差异分析 |
5.2 山东省普通高校大学生自主支持感主要情况 |
5.2.1 大学生自主支持感的总体情况 |
5.2.2 大学生自主支持感人口统计学变量的差异分析 |
5.3 山东省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主要情况 |
5.3.1 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的总体情况 |
5.3.2 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的人口统计学变量的差异分析 |
5.4 山东省普通高校大学生基本心理需要、自主支持感、体育锻炼行为的两两相关分析 |
5.4.1 自主支持感与基本心理需要的相关关系 |
5.4.2 基本心理需要与体育锻炼行为的相关关系 |
5.4.3 自主支持感与体育锻炼行为的相关关系 |
5.5 检验研究假设 |
5.5.1 自主支持感与基本心理需要的关系 |
5.5.2 基本心理需要与体育锻炼行为的关系 |
5.5.3 自主支持感与体育锻炼行为的关系 |
5.5.4 基本心理需要中介效应检验 |
6 分析与讨论 |
6.1 大学生基本心理需要、自主支持感及体育锻炼行为的分析讨论 |
6.1.1 基本心理需要总体情况及人口统计学差异 |
6.1.2 自主支持感总体情况及人口统计学差异 |
6.1.3 体育锻炼行为总体情况及人口统计学差异 |
6.2 基本心理需要、自主支持感及体育锻炼行为间的关系分析 |
6.2.1 自主支持感同基本心理需要的关系分析 |
6.2.2 基本心理需要同体育锻炼行为的关系分析 |
6.2.3 自主支持感同体育锻炼行为的关系分析 |
6.3 大学生体育锻炼中基本心理需要的中介效应分析 |
7 结论与建议 |
7.1 结论 |
7.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10)农村中学生认知融合、认知情绪调节策略与睡眠质量之间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问题提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认知融合 |
2.2 认知情绪调节策略相关研究 |
2.3 睡眠质量相关研究 |
2.4 睡眠质量与认知情绪调节策略 |
2.5 认知情绪调节策略与认知融合 |
2.6 睡眠质量与认知方式 |
2.7 现有研究的不足 |
3 研究设计 |
3.1 研究目的 |
3.2 研究的假设 |
3.3 研究对象 |
3.4 研究工具 |
3.5 问卷施测过程 |
3.6 数据分析工具 |
4 结果 |
4.1 农村中学生认知融合的总体情况 |
4.2 农村中学生认知情绪调节策略总体情况 |
4.3 睡眠质量总体情况 |
4.4 农村中学生认知融合、认知情绪调节策略和睡眠质量的关系研究 |
4.4.1 认知情绪调节策略与睡眠质量的相关分析 |
4.4.2 认知融合与睡眠质量的相关分析 |
4.4.3 认知情绪调节策略与认知融合的相关分析 |
4.5 认知融合、认知情绪调节策略与睡眠质量的回归分析 |
4.6 认知融合、认知情绪调节策略和睡眠质量的路径分析 |
5 讨论与建议 |
5.1 认知融合、认知情绪调节策略和睡眠质量总体情况分析 |
5.2 认知融合、认知情绪调节策略和睡眠质量相关关系讨论 |
5.2.1 认知情绪调节策略与睡眠质量的相关关系讨论 |
5.2.2 认知融合与睡眠质量的相关关系分析 |
5.2.3 认知情绪调节策略与认知融合的相关关系分析 |
5.3 认知融合、认知情绪调节策略与睡眠质量回归关系讨论 |
5.4 认知融合、认知情绪调节策略和睡眠质量内在关系讨论 |
5.5 教育建议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四、1241例中学生心理健康调查(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学生校园欺凌过程中保护者角色与心理安全氛围的关系研究 ——以西宁市中学为例[D]. 李家梁. 青海师范大学, 2021(02)
- [2]应对方式在童年期虐待与医学生抑郁症状关联的作用及性别差异研究[D]. 汪姗姗. 安徽医科大学, 2021
- [3]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J].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06)
- [4]心理虐待对中学生网络欺凌的影响 ——黑暗人格和负性认知情绪调节策略的中介作用[D]. 王博晨.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3)
- [5]初中生亲子冲突处理策略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及干预研究[D]. 王春惠.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2)
- [6]太极拳教学对高中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实验研究[D]. 陈芳.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01)
- [7]初中生偶像崇拜和心理韧性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应对方式的中介效应[D]. 李孟奇. 武汉体育学院, 2020(08)
- [8]青海藏族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现状及促进研究[D]. 任梓荣. 青海师范大学, 2020(06)
- [9]山东省普通高校大学生自主支持感与锻炼行为关系研究 ——基本心理需要的中介作用[D]. 闫卓敏.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2)
- [10]农村中学生认知融合、认知情绪调节策略与睡眠质量之间的关系研究[D]. 李雯. 扬州大学,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