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校科研管理创新的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娄玉芳[1](2021)在《大数据技术背景下的高校科研管理工作创新》文中提出在介绍大数据概念,分析当前高校科研管理工作现状和问题的基础上,论述了大数据背景下高校科研管理工作的创新路径。认为当前高校科研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科研管理观念比较落后;对科研管理队伍疏于管理;科研数据共享体系有待完善。针对这些问题,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改善科研管理现状:优化科研管理观念;建立稳定的高素质的科研管理队伍;建立并完善科研管理的数据资源共享体系。
周笑梅[2](2021)在《新型智库发展优化研究 ——以地方社科院实践为例》文中提出智库是国家软实力的表征。自国家启动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以来,新型智库建设取得了显着成效,但智库的政策咨询水平和服务社会能力,与现阶段国家的综合国力及国际地位仍明显不相称。制约智库发展的突出困境在于:在新型智库最重要的关系中,智库与政府双向维度同时存在深层体制改革的阻滞,且彼此复杂纠缠。一方面,这种制约呈现为相应的国家制度供给不足与治理理念、治理方式滞后,另一方面,新型智库在对自我重塑的能动把握上也存在观念滞后、行动迟滞、内部机制创新不足。内外部因素的复杂交错,致使新型智库依然受制于传统治理结构与组织结构,难以支持智库转型所需要的决策研究范式及运营模式的现代跃迁,因而也难以全面达成自身应有的职责担当,在整体上呈现深层结构性矛盾。如果将对这一矛盾的分析,单纯指向智库内部机制,或单纯指向政府制度供给,都难以有效解释问题的深层归因和回应问题的复杂性。本文试图将对这一矛盾的分析,置于国家治理现代化总体背景中,对其进行整体性系统性研究,以期更全面深入地理解与认知新型智库发展的内外部环境,并从中探寻其发展的深层结构性影响因素,进而系统探索对其发展优化更具应用价值的实践对策。这是本文研究的基本问题。新型智库建设关系到国家治理的核心问题,即政府决策的科学性与决策效率,关系到由国家决策体制改革、国家治理体系创新等因素共同构成的国家治理现代化。中国当前在国内国际复杂局势中,同时面临重大机遇与挑战,而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对人类经济社会结构及运行模式深刻复杂的改变与形塑,则使这种机遇与挑战空前放大,进而使智库对国家及政府决策能力的重大影响进一步突显,作为决策体制改革及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环节,新型智库的良性发展成为意义重大的现实与理论问题。在国家治理总体架构下,存在三个对新型智库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的基本维度:国家的制度供给、智库的内部治理、智库的外部关系。这三个维度既决定着智库的发展模式与发展空间,同时也都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因素与重要环节。本文主要依据国家治理、参与式治理、网络化治理、决策过程参与等理论,基于“国家制度供给-智库内部治理-智库外部关系”的研究框架,通过对国内外智库发展经验较为系统的考察,以31个省市自治区省级地方社科院为核心研究案例,分别在三个基本维度下展开深入系统研究,以剖析新型智库发展中的结构性问题及其影响因素,并对其未来发展提出优化路径及对策。在形成对新型智库发展状况及问题判断时,本文做了一定数量国内外实践案例的实证分析,特别是以31个省级地方社科院为核心研究案例详细开展了相关研究。结合学术文献研读及理论资源支撑,基于以上综合考察与研究,提出了相应的新型智库发展优化对策:第一,在政府维度,加大力度扭转突出的制度供给不足问题,加强对新型智库发展的制度供给和赋权。新型智库发展制度供给体系应包括:决策过程参与保障制度、机构主体重塑保障制度、智库市场化运行保障制度、智库现代传播保障机制等内容。第二,在智库内部治理维度,探索法人治理结构改革,并在清晰战略目标定位前提下,对智库的研究机制、管理机制、运营机制等进行系统创新。第三,在智库外部关系维度,围绕新型智库发展所形成的重要外部关系,以激活主体能量与活力为前提,建构政府主导、智库发挥重要作用的网络化治理合作伙伴关系。在三个基本维度分别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一些整体性政策建议:优化国家对新型智库建设的总体布局,持续培育现代政治文明;在秉持稳步渐进改革原则的同时,加快提升新型智库发展相关立法层次,以强大的国家立法保障并规范新型智库发展;合理布局新型智库发展体系,以建立和形成有效保障各类智库均衡而充满活力发展的资源配置模式,维护不同类型智库共同构成的整体国家知识资源及决策智慧宝库;积极回应大数据时代要求,推动新型智库信息平台基础设施整体升级,制定并实施涵盖政府、智库、企业及社会的互联互通、共建共治共享的知识管理及数据库网络,为建立国家智慧决策模式做足准备,以提高国家治理效能,进一步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
吴欣达[3](2021)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中俄高等教育国际合作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辽宁省高校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世界各国国际化的发展,高等教育国际合作已经成为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必然趋势。2013年我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为中俄两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使中俄两国高等教育的对外开放迎来了新的格局。中俄两国通过高等教育国际合作为双方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且辽宁省作为与俄罗斯合作具有地缘优势的省份之一,研究辽宁省与俄罗斯高等教育国际合作具有一定的意义。本文运用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对中俄高等教育国际合作进行研究,特别是对辽宁省与俄罗斯高校合作做了重点的研究。通过研究辽宁省与俄罗斯高校合作在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和科学研究三个维度的现状,研究发现在人才培养合作方面存在学生交流数量偏少、学生交流的学科分布不均、普遍存在语言障碍、合作办学层次低,数量少、境外办学合作匮乏、对外汉语推广和文化传播有待加强等问题。在教师国际交流方面引进俄罗斯专家和教师数量偏少、教师出国交流数量偏少、教师出国选派的学科分布不均衡、教师联合开发课程较少等问题。在科研合作中存在科研保障体系建设不够完善、缺少有影响力的合作平台,科研合作项目偏少、科研团队建设缺乏自主创新、教师科研意识和积极性不高的问题。针对以上问题笔者对辽宁省与俄罗斯高校合作提出了优化的对策如下:首先,在人才培养上需要加强学生交流,增加俄罗斯学生来华留学的吸引力、打破留学生以文学学科为主的选择,使学科分布更加合理、加大中小学开设俄语课,提高学生俄语基础能力、提高辽宁省中俄合作办学层次,增加办学数量、对接“一带一路”倡议,积极开展与俄罗斯的境外办学、发挥孔子学院的带动作用,加强对外汉语的推广和文化传播等对策建议。其次,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加强辽宁省引智工作、加大国家公派教师留学力度、鼓励多学科教师出国留学、增加教师联合开发课程,加强国际化课程建设等对策。最后,辽宁省与俄罗斯高校科学研究合作需要加强科研保障体系建设、建立高水平国际联合实验室或研究中心、加强科研创新,提高教师科研意识和积极性等对策进一步推进辽宁省高校与俄罗斯高校的国际合作。为今后进一步加强中俄高等教育国际合作提供一定借鉴和参照。
周怡晟[4](2020)在《“放管服”改革背景下高校科研经费管理流程优化研究 ——以上海H高校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不断深化,国家对科技创新的重视程度日益提升。“放管服”改革也被列为当今科研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高校作为我国科研事业发展的重要场所,如何将“放管服”系列政策落实,如何接住、接好下放的权利,减除烦苛、冗余的管理流程对资金使用效益和正常科研活动的束缚,释放科研活力,建设新形势下服务型管理模式已成为现阶段各个高校管理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本文以上海市H高校为例,结合笔者工作经验,研究高校在“放管服”改革探索中采取的报销流程优化、财务秘书制度等一系列措施取得的成效,找出科研经费管理流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背后原因,探索改进办法。本研究首先论述了研究背景与意义、相关概念、文献综述;其次,以流程管理理论为核心理论,委托代理理论、协同治理理论为理论基础对高校科研经费的投入与支出规模、管理模式、政策变迁、基于“放管服”政策的流程管理特点进行深入分析;然后,研究高校在“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方面的探索。本研究发现高校在经费认领环节存在开票及入账周期长、预算编制粗放的问题;在经费使用环节存在退单率高、审批繁琐、集中报销、预算控制乏力的问题;结题环节存在人工审核效率低、结题不结账的问题;对贯穿管理全流程的信息化建设则存在系统问题频发,大量数据“沉睡”无法挖掘的问题。分析背后原因主要是:管理思维固化,缺少服务意识;流程设计未以整体优化为核心;全流程管理缺少监督机制,内部控制乏力;现有专业队伍无法满足管理需求;信息化水平不高,制约跨部门系统交互与数据整合。最后,本研究提出在流程管理的理念层面应该更新科研经费管理理念,深化制度建设;在流程设计层面重新优化了科研经费管理的重点流程;在流程运行保障层面加强财务秘书专职团队建设,推进科研经费管理信息化建设,完善财务管理内控制度,丰富财务政策宣传渠道和服务指导方式。
李贞[5](2020)在《X大学纵向科研经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优化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国家科技经费投入的持续增长,以及我国民众参与监督意识的增强,科研活动越来越受国家及公众的关注,同时国家多次出台科研经费管理的指导意见,为了统一科研经费管理,配合科研活动的开展,对高校纵向科研经费管理的研究,体现了高校科研经费管理行为的正确性,推进高校科研经费管理体制的完善和创新,提高高校纵向科研经费使用效率,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在借鉴科研管理相关理论和发达国家科研基金管理经验的基础上,综合国内外研究现状,采用比较研究、文献研究、案例分析、访谈调查等方法,比较深入的研究了X大学的纵向科研经费管理体系,通过对比X大学、Y科技大学与Z交通大学三所高校在纵向科研经费管理办法上的差异,找到了部分X大学纵向科研管理办法中存在的问题,如校内依据的管理办法落后、结余经费管理办法过于松散、预算调整复杂等。同时通过对X大学校内财务、审计、科研各部门人员的访谈,得到了一些X大学纵向经费管理上的问题,并分别从预算、内部管理、审计决算几个模块对问题进行梳理,在分析问题产生原因的基础上,根据X大学科研经费垂直管理体制的目标和原则,并依据对国家最新政策的分析和借鉴国外在预算、内部管理、审计、决算等的有效办法,提出了针对X大学纵向经费管理的预算、内部管理、审计决算几方面提出具体优化建议,主要包括简化预算流程、设置科研财务秘书岗位、完善信息化内部管理平台、增强各部门间的沟通、简化经费审批流程、减少不必要的审查、加强审计方面的技术支持、建立合理的审计结果公示制度、强调科研过程及结果的验收考核、结余经费的处置办法等。文章最后根据提出的优化建议设计了一系列的保障措施以促使建议能够正常的运行。本文在以了解X大学纵向科研经费管理现状的基础上,认识到科研经费管理制度以及学校科研经费管理各个模块管理的合理化科学化的重要性,其是实现科研经费效益最大化的重要途经,也是避免高校科研经费腐败事件发生的重要办法,通过对现有问题的优化能够很大程度上提升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益。
贾温新[6](2020)在《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科研项目管理问题与对策研究》文中指出经济的发展刺激科学技术的不断提升,而科学技术反过来又能影响社会生活。近年来,为激励科学技术发展国家对科技研发费用投入逐年上升,科学研究在促进科学技术发展和改善居民生活的作用日益突出,医院不仅停留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水平,而且正在逐步朝向医疗、教学、科研三者相结合的方向发展,科研项目管理工作在指导医院科研方向和提高医院综合实力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医院研究氛围日益浓厚,科研项目管理工作也需要创新发展。科研项目是医院科研水平发展的基础,对医院科学研究水平有直接影响,对培养人才、建设学科都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为例,分四章对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科研项目管理进行分析。第一章是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文章运用整体性治理理论、新公共管理理论、目标管理理论、项目管理理论、激励理论,明确界定科研项目、项目管理、科研项目管理基本概念。第二章是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科研项目管理现状分析,首先介绍医院大环境概况,其次是医院科研项目管理工作的现状包括科研项目基本情况和管理制度,最后分析医院科研项目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包括管理过程信息不对称;缺乏科研经费报销监管;横向项目管理混乱;重立项轻过程;科研档案保存不当。第三章在了解当前医院科研项目管理工作的问题后主要从四管理机构、管理体制、管理机制和信息系统四个方面找到问题的原因。第四章针对问题和问题分析从科研项目管理角度提出几点建议:提高主动服务意识;健全科研项目管理机构机制与体制;培养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完善多渠道的科研管理信息系统和平台。
戴文红[7](2020)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的地方高校科研管理再造研究 ——以浙江某高校为例》文中研究说明科学研究是高校的主要服务功能之一,对高校的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科研管理作为高校科研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着科学研究开展的有序性、高效性。因此,在建设“双一流”高校的大背景下进行高校科研管理研究也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的主要研究目的是探究“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科研管理的新要求,对照新要求提出“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地方高校科研管理建设的对策。对地方高校来说,“双一流”建设有别于“211工程”、“985工程”等传统高校建设项目,它打破了身份固化的现状。因此,在此建设机遇下,进行科研管理研究可助力地方高校“双一流”建设。本文以浙江某高校为具体的研究对象,采用文献研究法、访谈法、比较研究法等研究方法对科研管理进行研究。首先,通过分析探索出“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科研管理的5点新要求:第一,编制科研规划,重优势创特色的学科支持模式;第二,强化组织策划能力,科研管理高效率;第三,拥有一流的科研队伍与管理队伍;第四,服务社会需求,加强科研成果转化;第五,注重分类评价,优化科研评价管理。在此探索基础上,本研究对浙江某高校科研管理进行现状分析,发现该校就提高科研管理效率和效果等方面采取了一些措施,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依旧存在一些问题,例如:科研队伍存在结构性矛盾、优势学科建设投入不够、缺乏国家级科研平台、科研信息平台管理滞后、科研绩效考核不合理等。产生相应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科研管理者工作理念陈旧,利用科研信息平台的主动性低、部门间及部门院系间协同性不够、科研团队组建不理想、建设经费不足等。在“双一流”建设高校科研管理新要求及浙江某高校科研管理现状分析的探讨下,利用“流程再造理论”和“新公共管理理论”等两大理论体系,针对“双一流”建设背景下的地方高校科研管理建设提出了5点对策:一是对高校科研管理流程再造;二是构建专业化科研管理队伍;三是加强科研团队建设;四是重视知识产权保护、提高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五是建立以高质量成果为导向的分类评价制度。本文提出的对策可为地方高校建设符合“双一流”高校发展的科研管理提供一定的理论和实践依据。
张咪[8](2020)在《地方高校青年教师科研发展困境及其策略研究 ——以Y大学为例》文中提出地方高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主要力量之一,对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在加速地方高校发展的同时,也使其暴露出一系列问题,如高校扩招一方面可提升广大学生的受教育程度,另一方面却不得不增加原有的师资队伍,使得青年教师的比重显着增加,在一定程度给青年教师带来巨大的教学科研压力。作为高校主要的学术群体之一,青年教师的发展尤其是科研发展状况直接影响到自身专业化发展,影响地方高校的综合实力与竞争力,甚至影响目前人才培养质量及高等教育质量。青年教师理应增强自身学术能力,为高校的人才培养贡献力量,但由于地方高校场域的局限,加之自身科研水平相对薄弱,青年教师似乎很难完成这一重要使命。故而,如何通过提升青年教师的科研实力,促进其健康成长,成为地方高校壮大自身力量、实现稳步发展的关键之所在。本研究旨在通过访谈调查,对Y大学青年教师的科研发展状况进行了解,对其科研发展中面临的窘迫困境进行现实审视,在此基础上综合分析造成此种现象的原因,提出促进青年教师科研发展、改变其科研水平薄弱现状的相应对策,从而有效促进高校青年教师的科研发展,增强其自身学术能力,进一步提升地方高校的综合实力与竞争力。总体来看主要包括以下五部分内容:第一部分,首先是对本研究的缘起及意义进行阐述,在综合梳理国内外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研究思路与方法,在此基础上对本研究的理论基础与相关概念进行分析与界定。第二部分,主要针对本研究的研究方式与研究过程进行说明,包括对质性研究中研究对象的选取、访谈提纲的设计、研究资料的收集、研究资料的处理过程及研究的成文反思进行陈述。第三部分,从访谈调查研究中总结出地方高校青年教师科研发展中面临的主要困境:科研时间缺乏,精力投入有限;课题申请困难,科研经费短缺;传帮指导乏力,合作意识弱化;职称晋升不易,评价指标单一等困境。第四部分,从主观与客观两方面来分析青年教师科研发展困境产生的原因,主观因素主要包括科研意识不强,认知存在偏差;科研动机多元,功利思想严重;科研经验不足,科研能力薄弱;客观原因主要包括科研环境纷繁复杂;学科层次参差不齐;管理机制尚不完善;评价考核体制僵化;科研团队管理不善;薪资收入缺乏保障。第五部分,提出促进青年教师科研发展的相关措施,具体而言包括坚定学术理想信念,端正自身科研动机;创新科研管理理念,完善科研管理制度;加强科研团队建设,彰显科研团队精神;运用多种培养方式,激发教师科研潜力;深耕学科专业建设,提升总体科研实力;全面加强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科研氛围。
徐滢璐[9](2020)在《我国高校基金项目档案管理研究》文中指出科学研究事业的发展对提升国家综合竞争力、丰富国家战略性资源具有重要意义。科研项目是为了开展特定的科学研究而从事的一系列活动,相关管理工作对项目的顺利开展至关重要,基金项目档案管理不仅可以完整地记录科学研究的原貌,还能有序整合科学数据,为后世验证科学成果、创新科学发展起到积极作用。高校作为科学研究的主力军,在承担基金项目的过程中产生大量档案,当前亟需更为科学高效的方案支撑相关管理工作。因此,本文立足于高校基金项目档案管理现状,针对管理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一定建议,旨在为进一步提高高校基金项目档案管理水平、支撑科学研究事业发展提供理论借鉴。文章主要分为3部分,包括研究综述、概念界定及理论分析和核心研究部分。研究综述部分主要针对科研档案管理、科技计划项目档案管理和基金项目档案管理3个主题梳理了国内外的研究情况,总结其中的研究特点,为整体研究工作奠定基础;概念界定及理论分析部分主要界定了基金项目、高校基金项目档案、高校基金项目档案管理3个核心概念,并分析了项目管理理论和文件周期理论的内容及在本文中的运用情况;核心研究部分首先分析了高校基金项目档案的内涵、类型、构成、特点、价值与功能,其次阐述了高校基金项目档案管理主体的构成、责任、特点,并结合实际提出完善措施;再次从微观视角分析了高校基金项目档案管理的基本流程,发现存在计划管理、重复管理、管理侧重点及资源加工与关联等方面的问题,并逐一提出相关建议;最后从宏观视角阐述了高校基金项目档案管理面临的政策、技术、资金等外部环境,并从各个方面为改善环境提供理论方案。
李凤营[10](2020)在《地方高校科研质量绩点管理模式改进研究 ——以B大学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必须把科技创新摆在核心位置,作为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引领和重要动力。地方高校在普通本科高校中发挥着重要的积极作用,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科研绩点制管理模式因其较强的可操作性和能够营造公平、公正、公开的科研环境,受到地方高校的普遍认可,在地方高校中得到了广泛使用,在科研管理工作中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因过分量化导致了不利于科研团队的形成、科研功利化、违背科研规律等现象的产生。这就亟需建立一种新型科研管理模式来适应地方高校科研工作的发展。为了使本文的研究建立在牢固的根基上,本文对所涉及的地方高校、高校科研、高校科研质量、高校科研质量管理等概念进行了界定,分析了地方高校科研质量管理的主旨、结构、功能等,提出了以五大理念为导向,坚持以人为本,以全面质量管理为工具,建立了地方高校科研质量管理体系。并针对上述管理理念,提出了地方高校科研质量管理创新思路,分析了科研绩点的内涵与特点、科研绩点与科研工作量的关系等内容。为了掌握获得地方高校科研质量的现实情况,本文采取案例研究的方式,通过对B大学绩点制科研管理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索地方高校绩点制科研管理改革的可能方向。首先以B大学为个案进行了实证分析,在分析了地方高校B大学科研质量管理历程的基础上,概括了B大学绩点制科研质量管理模式的实施宗旨、实施过程、保障措施,并结合B大学部分院系的调研,利用科研成果数据对比了绩点制科研质量管理模式实施前后的效果,对B大学绩点制科研质量管理模式实施进行了灰色关联分析,通过问卷调查研究,发现了B大学绩点制管理科研模式实施后的成效,发现绩点制科研质量管理模式很大程度上提升了B大学的科研质量,整体上说是科研质量管理的可行方向。但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些影响高校科研管理的问题,因此有必要对当前绩点制科研管理模式做出改进。基于这一定位,本文通过编制、发放、回收问卷等程序,按照从宏观影响因素、微观影响因素、环境影响因素对问卷结果进行了统计,通过对统计结果的分析进一步探寻B大学实施绩点制科研管理存在的问题,集中表现为重数量轻质量、不利于科研团队形成、违背科研规律、科研全过程管理不到位、科研环境不理想、科研与人才培养脱节、不能持续产出高水平科研成果等,为改进绩点制科研管理模式提供了方向。本文提出建立科研绩点银行制管理模式以解决地方高校实施绩点制科研管理存在的上述问题,相应地对科研质量管理的绩点银行制模式的生成、科研质量管理的绩点银行制理论模型和科研绩点银行模式的组织结构进行了论述后,具体对操作层面内容进行探讨。包括科研绩点认定方法的有效改进、建立科研绩点银行的运行机制、科研绩点银行环境的保障三个方面内容。从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共同建立了科研绩点银行制科研管理模式。
二、高校科研管理创新的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校科研管理创新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大数据技术背景下的高校科研管理工作创新(论文提纲范文)
一、 大数据技术理论分析 |
1. 大数据技术的含义 |
2. 大数据技术的特征 |
二、 高校科研管理工作的现状和问题 |
1. 科研管理观念有待转变 |
2. 科研管理队伍疏于管理 |
3. 科研数据共享体系有待完善 |
三、 大数据技术在高校科研管理工作中的应用 |
1. 为高校科研观念转化提供数据支持 |
2. 为打击学术不端行为提供了技术支持 |
3. 为提高高校科研管理效率提供了平台 |
四、 高校科研管理工作的创新路径 |
1. 转变科研管理观念 |
2. 建立稳定的高素质的科研管理队伍 |
3. 建立并完善科研管理的数据资源共享体系 |
五、 结 语 |
(2)新型智库发展优化研究 ——以地方社科院实践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缘起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的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相关研究 |
(二)国内相关研究 |
(三)研究现状评析 |
三、研究思路与论文结构 |
(一)研究思路 |
(二)论文结构 |
四、研究的方法 |
(一)案例研究法与网络调研法 |
(二)参与式观察与深度访谈 |
(三)比较研究法 |
五、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 |
(一)可能的创新点 |
(二)有待改善之处 |
第一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一、概念界定 |
(一)智库与新型智库 |
(二)社科院与地方社科院 |
二、理论基础 |
(一)治理理论 |
(二)公共政策理论 |
(三)制度供给理论 |
(四)知识管理理论 |
第二章 新型智库发展的实践逻辑 |
一、新型智库发展的政策背景与战略目标 |
(一)新型智库发展的政策背景 |
(二)新型智库发展的战略目标 |
二、新型智库实践需求的三个基本维度 |
(一)新型智库实践需求的政府维度:制度供给 |
(二)新型智库实践需求的自身维度:内部治理 |
(三)新型智库实践需求的关系维度:主体互动 |
三、新型智库实践需求三个基本维度的关系 |
(一)三个基本维度的内在关系 |
(二)三个基本维度在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中的关系 |
(三)三个基本维度在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关系 |
第三章 新型智库发展成效、困境及归因:地方社科院案例研究 |
一、案例选择的典型意义 |
(一)五种主要智库类型比较 |
(二)地方社科院智库的特殊性与代表性 |
二、地方社科院智库的历史演进 |
(一)地方社科院智库初步发展阶段(1949-1979年) |
(二)地方社科院智库稳步探索阶段(1980-1999年) |
(三)地方社科院智库快速发展阶段(2000 年至今) |
三、地方社科院新型智库发展的基本成效 |
(一)地方社学院新型智库决策影响力提升 |
(二)地方社科院新型智库传播影响力提升 |
(三)地方社科院新型智库社会影响力提升 |
四、地方社科院新型智库发展的深层困境 |
(一)地方社科院新型智库的身份困境 |
(二)地方社科院新型智库的资政困境 |
(三)地方社科院新型智库的资金困境 |
(四)地方社科院新型智库的人才困境 |
五、地方社科院新型智库发展的影响因素 |
(一)制度供给维度的制约 |
(二)内部治理维度的制约 |
(三)外部关系维度的制约 |
第四章 智库发展的国内外实践经验镜鉴 |
一、国外智库发展经验 |
(一)国外智库的国家制度供给 |
(二)国外智库的内部治理机制 |
(三)国外智库的外部关系建构 |
二、国内智库发展经验(地方社科院以外的案例研究) |
(一)中国社科院——国情调研中的智库科研管理机制创新 |
(二)国经中心——理事会模式的智库内部治理探索 |
(三)人大国发院——跨学科研究中的智库组织结构创新 |
第五章 新型智库发展优化之政府维度:制度供给 |
一、新型智库发展的国家制度供给体系 |
(一)政治环境根本支撑 |
(二)决策参与保障制度 |
(三)机构体制改革制度 |
(四)市场运行保障制度 |
(五)舆论引导保障机制 |
二、加强新型智库发展的国家制度供给 |
(一)优化国家总体战略布局 |
(二)健全决策参与制度保障 |
(三)加强机构重塑制度保障 |
(四)强化市场运行制度保障 |
(五)提升舆论引导机制保障 |
第六章 新型智库发展优化之自身维度:内部治理 |
一、探索新型智库法人治理结构 |
(一)法人治理结构改革国家相关政策 |
(二)国外法人治理结构发展脉络溯源 |
(三)国内事业单位相关改革基本经验 |
(四)法人治理结构的智库适应性探讨 |
(五)新型智库法人治理结构改革对策 |
二、创新新型智库内部治理机制 |
(一)新型智库战略目标清晰定位 |
(二)新型智库决策研究机制优化 |
(三)新型智库科研管理机制创新 |
(四)新型智库知识管理机制拓新 |
(五)新型智库现代运营机制强化 |
第七章 新型智库发展优化之关系维度:主体互动 |
一、新型智库与政府的关系 |
(一)共同培育智库与政府协同研究机制 |
(二)共同营造智库与政府沟通交流平台 |
(三)共同打造智库与政府人员互动通道 |
二、新型智库与媒体的关系 |
(一)积极支撑新闻媒体深度政策宣传 |
(二)紧密结合网络媒体推动品牌传播 |
(三)完善自身媒体建设拓展潜在关系 |
三、新型智库与公众的关系 |
(一)以公众为智库营养源泉 |
(二)恰当参与公共舆论引导 |
(三)成为政府与公众的纽带 |
四、新型智库与同行的关系 |
(一)拓展国内同行合作关系 |
(二)拓展国际同行合作关系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致谢 |
(3)“一带一路”倡议下中俄高等教育国际合作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辽宁省高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现实意义 |
三、核心概念界定 |
(一)高等教育国际化 |
(二)高等教育国际合作 |
四、文献综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五、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比较研究法 |
(三)问卷调查法 |
(四)访谈法 |
第二章 中俄高等教育国际合作的理论基础 |
一、高等教育国际化理论 |
二、推拉理论 |
三、知识流理论 |
第三章 中俄高等教育国际合作的政策与实践 |
一、提升人才培养的国际竞争力 |
(一)扩大中国学生赴俄罗斯留学规模 |
(二)扩大俄罗斯学生来华留学规模 |
(三)加大中外合作办学改革力度 |
(四)推进联合培养项目 |
(五)推进境外办学 |
(六)优化汉语国际传播 |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
(一)加大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 |
(二)选派教师出国交流 |
三、加强科学研究合作 |
(一)建立联合研究中心或实验室 |
(二)联合推进科学研究项目 |
(三)成立中俄高校联盟 |
(四)鼓励承办国际学术会议 |
第四章 辽宁省与俄罗斯高校国际合作的现状 |
一、辽宁省与俄罗斯高校国际合作的概述 |
(一)辽宁省与俄罗斯高校学生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概述 |
(二)辽宁省与俄罗斯高校教师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概述 |
(三)辽宁省与俄罗斯高校科研合作的概述 |
二、辽宁省与俄罗斯高校校际合作现状调查研究 |
(一)调查的目的 |
(二)调查对象的选择 |
(三)调查的设计 |
(四)调查的实施 |
(五)调查数据的统计方法 |
(六)调查结果与分析 |
第五章 辽宁省与俄罗斯高校国际合作的问题 |
一、辽宁省与俄罗斯高校学生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问题 |
(一)学生交流数量偏少,人数增长不稳定 |
(二)学生交流的学科分布不均衡 |
(三)学生交流普遍存在语言障碍 |
(四)中俄合作办学层次低,数量少 |
(五)境外办学合作匮乏 |
(六)对外汉语推广和文化传播有待加强 |
二、辽宁省与俄罗斯高校教师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问题 |
(一)引进俄罗斯专家和教师数量偏少 |
(二)教师出国交流数量偏少 |
(三)教师出国选派的学科分布不均衡 |
(四)教师联合开发课程较少 |
三、辽宁省与俄罗斯高校科研合作的问题 |
(一)科研保障体系建设不够完善 |
(二)两国缺少有影响力的合作平台,科研合作项目偏少 |
(三)科研团队建设缺乏自主创新,教师科研意识和积极性不高 |
第六章 优化辽宁省与俄罗斯高校国际合作的对策 |
一、辽宁省与俄罗斯高校学生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对策 |
(一)加强学生交流,增加俄罗斯学生来华留学的吸引力 |
(二)打破留学生以文学学科为主的选择,使学科分布更加合理 |
(三)加大中小学开设俄语课,提高学生俄语基础能力 |
(四)提高辽宁省中俄合作办学层次,增加办学数量 |
(五)对接“一带一路”倡议,积极开展与俄罗斯的境外办学 |
(六)发挥孔子学院的带动作用,加强对外汉语的推广和文化传播 |
二、辽宁省与俄罗斯高校教师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对策 |
(一)加强辽宁省引智工作 |
(二)加大国家公派教师留学力度 |
(三)打破以文学学科为主的教师选派,鼓励多学科教师出国留学 |
(四)增加教师联合开发课程,加强国际化课程建设 |
三、辽宁省与俄罗斯高校科研合作的对策 |
(一)加强科研保障体系建设 |
(二)建立高水平国际联合实验室或研究中心 |
(三)加强科研创新,提高教师科研意识和积极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一带一路”倡议下中俄高等教育国际合作调查问卷(教师卷) |
附录二 “一带一路”倡议下中俄高等教育国际合作调查问卷(学生卷) |
附录三 “一带一路”倡议下中俄高等教育国际合作访谈提纲 |
附录四 |
个人简历 |
致谢 |
(4)“放管服”改革背景下高校科研经费管理流程优化研究 ——以上海H高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研究背景 |
(二)问题的提出 |
二、核心概念界定 |
(一)高校科研经费 |
(二)高校科研经费管理 |
(三)“放管服”改革 |
(四)流程优化 |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综述 |
(二)国内研究综述 |
(三)研究述评 |
四、研究方法与论文框架 |
(一)研究方法 |
(二)论文框架 |
五、研究意义与创新 |
(一)研究意义 |
(二)研究创新 |
第二章 “放管服”政策引导下的科研经费管理 |
一、理论基础 |
(一)委托-代理理论 |
(二)流程管理理论 |
(三)协同治理理论 |
二、我国高校科研经费管理模式 |
(一)经费投入与支出规模 |
(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责任到人”的管理模式 |
三、我国科研管理政策的发展历程 |
(一)监管政策框架确立期(2006-2010) |
(二)监管制度改革探索期(2011-2015) |
(三)“放管服”改革深化期(2016-今) |
四、基于“放管服”政策的流程管理特点 |
(一)以流程优化为核心 |
(二)以提升工作成效和服务满意度为目标 |
(三)以专业团队和信息化技术为工作赋能 |
第三章 H高校科研经费管理“放管服”改革探索 |
一、个案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代表性 |
(一)H高校概况 |
(二)H高校科研经费管理体制 |
(三)H高校科研经费规模 |
二、H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简政放权” |
(一)简化预算编制科目,下放预算调剂权限 |
(二)提高间接费比例,加大间接费中绩效支出激励力度 |
(三)取消劳务费比例限制,明确劳务费的开支范围 |
(四)下放差旅费、会议费管理权限 |
三、H高校科研经费的“规范管理” |
(一)修订和补充科研经费管理相关文件 |
(二)推行院系财务秘书制度 |
(三)改进报销流程,启用“网上预约投递式报账” |
(四)积极探索信息化建设新路径 |
(五)完善内控制度,防范风险 |
(六)改进结转结余资金留用处理方式 |
四、H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优化服务” |
(一)推行院系财务秘书制度 |
(二)推行“财务服务宣传月”活动 |
(三)推行财务联络员制度 |
(四)开设微信公众号服务 |
(五)财务大厅设立“一站式”咨询服务柜台 |
第四章 H高校科研经费管理流程优化的的调查分析 |
一、调查设计 |
(一)问卷设计 |
(二)访谈设计 |
二、调查实施 |
(一)问卷调查实施 |
(二)访谈实施 |
三、整体满意度 |
四、各环节满意度 |
(一)经费认领流程 |
(二)经费使用流程 |
(三)经费结题流程 |
(四)财务秘书制度满意度 |
(五)财务服务工作满意度 |
(六)跨部门协作与信息平台满意度 |
第五章 H高校科研经费管理流程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一、科研经费管理流程存在的问题 |
(一)认领流程的入账慢、预算编制粗放问题 |
(二)使用流程的退单率高、审批繁琐、集中报销、预算控制问题 |
(三)结题流程的人工审核效率低、结题不结账问题 |
(四)管理信息系统问题频发,大量数据“沉睡”无法挖掘 |
二、科研经费管理流程存在问题的原因 |
(一)管理思维固化,缺少服务意识 |
(二)流程设计未以整体优化为核心 |
(三)全流程管理缺少监督机制,内部控制乏力 |
(四)现有专业队伍无法满足管理需求 |
(五)信息化水平不高,制约跨部门系统交互与数据整合 |
第六章 优化高校科研经费管理流程的建议 |
一、更新科研经费管理理念 |
(一)管理理念应从“管理”走向“服务” |
(二)财务职能应从会计核算转型为决策支撑 |
二、优化科研经费管理流程,强化过程管理 |
(一)认领流程的税票、预算模板、智能凭证优化 |
(二)使用流程的预算控制、信息采集、电子审签优化 |
(三)结题流程的结余经费管理、项目信息互享优化 |
三、加强财务秘书专职团队建设 |
(一)强化财务秘书专业能力培训 |
(二)建立财务秘书工作考评机制 |
四、推进科研经费管理信息化建设 |
(一)重视培养财务与信息方面的复合型人才 |
(二)拓展系统功能,建立信息共享平台 |
(三)立足“大数据”分析,支持管理决策 |
五、完善财务管理内控制度 |
(一)细化管理全流程各归口的岗位职责 |
(二)设立财务稽核,实现全业务的内控监督 |
六、丰富财务政策宣传渠道和服务指导方式 |
(一)拓宽财务政策宣传渠道 |
(二)探索精准化财务服务实施路径 |
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X大学纵向科研经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境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评述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2章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科研经费管理的相关概念界定 |
2.1.1 高校纵向科研经费 |
2.1.2 科研经费管理 |
2.2 科研管理相关理论 |
2.2.1 全面预算理论 |
2.2.2 委托代理理论 |
2.2.3 绩效评价理论 |
第3章 X大学纵向科研经费管理现状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3.1 X大学及省内部分高校纵向科研经费管理现状 |
3.1.1 选取Y、Z两所高校的原因 |
3.1.2 各高校基本情况 |
3.1.3 各高校科研经费及科研能力分析 |
3.2 三所大学科研经费管理制度比较分析 |
3.2.1 资助方面 |
3.2.2 预算方面 |
3.2.3 内部管理方面 |
3.2.4 决算方面 |
3.2.5 小结 |
3.3 X大学纵向科研经费管理存在的问题 |
3.3.1 科研项目预算管理不到位 |
3.3.2 经费实际支出与预算存在较大偏差 |
3.3.3 科研设备共享欠缺 |
3.3.4 审计工作部分功能缺失 |
3.3.5 绩效评价体系不健全 |
3.3.6 现存问题汇总 |
3.4 X大学纵向科研经费管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
3.4.1 科研经费预算编制不太科学 |
3.4.2 科研经费管理制度不够合理 |
3.4.3 审计力量及结果披露不足 |
3.4.4 绩效考核及决算部分功能缺失 |
第4章 X大学纵向科研经费管理优化建议 |
4.1 政策分析及国外先进经验 |
4.1.1 国家最新科研经费管理政策分析 |
4.1.2 国外高校先进纵向科研经费管理经验 |
4.2 纵向科研经费管理预算模块优化 |
4.2.1 简化预算编制总体思路 |
4.2.2 简化预算的具体措施 |
4.3 纵向科研经费管理内部管理模块优化 |
4.3.1 设立科研财务助理岗位 |
4.3.2 完善校内纵向项目经费管理平台 |
4.3.3 搭建部门间沟通平台 |
4.3.4 简化审批流程 |
4.4 纵向科研经费管理审计模块优化 |
4.4.1 加强审计技术支持 |
4.4.2 结合科研实际进行科研经费审计 |
4.4.3 建立合理的审计结果公示制度 |
4.5 纵向科研经费管理决算模块优化 |
4.5.1 科研项目验收过程考核 |
4.5.2 科研成果验收考核 |
4.5.3 结余经费管理办法优化 |
第5章 X大学纵向科研经费管理优化保障措施 |
5.1 完善X大学科研经费管理的思想保障 |
5.1.1 加强政策法规宣传 |
5.1.2 提高各级思想认识 |
5.2 完善X科研经费管理的人员保障 |
5.2.1 树立正确的科研和行政管理间的关系 |
5.2.2 增设科研财务管理助理岗位 |
5.2.3 提升科研经费管理队伍水平 |
5.3 优化经费管理办法 |
5.3.1 健全X大学科研经费管理办法 |
5.3.2 建立X大学科研信用管理制度 |
第6章 结论与不足 |
6.1 研究结论 |
6.2 不足之处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访谈大纲 |
(6)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科研项目管理问题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研究背景 |
2.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1.国外研究现状 |
2.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研究内容 |
2.研究方法 |
(四)创新与不足 |
1.本文的创新点 |
2.不足之处 |
一、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一)概念界定 |
1.科研项目 |
2.项目管理 |
3.科研项目管理 |
(二)理论基础 |
1.整体性治理理论 |
2.新公共管理理论 |
3.目标管理理论 |
4.项目管理理论 |
5.激励理论 |
二、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科研项目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一)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概况 |
1.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概况 |
2.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科研基本情况 |
3.内蒙古医科大学与附属医院的关系 |
(二)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科研项目管理工作现状 |
1.科研项目基本情况 |
2.科研项目管理制度 |
(三)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科研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 |
1.管理过程信息不对称 |
2.缺乏科研经费报销监管 |
3.横向项目管理混乱 |
4.重立项轻过程 |
5.科研档案保存不当 |
三、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科研项目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管理机构不健全 |
(二)管理体制不完善 |
(三)管理机制不合理 |
(四)信息系统不完善 |
四、完善医院科研项目管理工作的对策与建议 |
(一)可资借鉴的国内外经验 |
1.可资借鉴的国内经验 |
2.可资借鉴的国外经验 |
(二)对策与建议 |
1.健全科研项目管理机构体制与机制 |
2.提高主动服务意识 |
3.培养高素质的人才队伍 |
4.完善多渠道的科研管理信息系统和平台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双一流”建设背景下的地方高校科研管理再造研究 ——以浙江某高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1.研究背景 |
2.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1.国内研究现状 |
2.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内容及方法 |
1.研究思路 |
2.研究主要内容 |
3.研究方法 |
二、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一)相关概念 |
1.科研管理 |
2.高校科研 |
3.高校科研管理 |
(二)理论基础 |
1.流程再造理论 |
2.新公共管理理论 |
三、“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对高校科研管理的新挑战 |
(一)“双一流”建设 |
(二)“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科研管理的新要求 |
1.编制科研规划,重优势创特色的学科支持模式 |
2.强化组织策划能力,科研管理高效率 |
3.拥有一流的科研队伍与管理队伍 |
4.服务社会需求,加强科研成果转化 |
5.注重分类评价,优化科研评价管理 |
四、“双一流”建设背景下浙江某高校科研管理的现状分析 |
(一)浙江某高校的基本概况 |
1.基本概况 |
2.科研管理机构的设置 |
3.科研管理部门政策法规 |
4.近三年科研情况 |
(二)“双一流”建设背景下浙江某高校科研管理的举措及成效 |
1.“双一流”建设背景下浙江某高校科研管理的举措 |
2.“双一流”建设背景下浙江某高校科研管理取得的成效 |
五、“双一流”建设背景下浙江某高校科研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分析 |
(一)浙江某高校科研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
1.科研队伍存在结构性矛盾 |
2.优势学科建设投入强度不够 |
3.缺乏国家级科研平台 |
4.科研信息平台管理滞后 |
5.科研绩效考核不合理 |
(二)原因分析 |
1.科研管理者工作理念陈旧,利用科研信息平台的主动性低 |
2.部门与部门之间、部门与院系之间工作协调性不够 |
3.科研团队的组建不理想 |
4.高校建设经费不足 |
5.学校对学院绩效考核监管不到位 |
六、“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地方高校科研管理建设的对策 |
(一)以“双一流”建设为导向对高校传统科研管理流程进行再造 |
1.以“双一流”建设为导向,对高校科研管理流程进行再造的意义 |
2.以“双一流”建设为导向,对高校传统科研管理流程再造的方式 |
(二)以“双一流”建设为导向构建专业化科研管理队伍 |
1.运用新公共管理理论,优化科研管理队伍结构 |
2.以“双一流”建设为导向,加强科研管理队伍的专业化建设 |
(三)以“双一流”建设为导向加强科研团队建设 |
1.创建三大类科研创新团队 |
2.通过人才引育,壮大科研团队的队伍 |
(四)以“双一流”建设为导向重视知识产权保护、提高科技成果转化能力 |
(五)以“双一流”建设为导向建立以高质量成果为导向的分类评价制度 |
七、结论与展望 |
(一)结论 |
(二)展望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8)地方高校青年教师科研发展困境及其策略研究 ——以Y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缘起 |
1.1.2 研究意义 |
1.2 已有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进展 |
1.2.2 国外研究进展 |
1.2.3 已有研究述评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理论基础 |
1.4.1 教师专业发展理论 |
1.4.2 “ERG”需要理论 |
1.5 核心概念界定 |
1.5.1 地方高校 |
1.5.2 高校青年教师 |
1.5.3 青年教师科研发展 |
第二章 研究方式与研究过程 |
2.1 研究对象的选取 |
2.2 访谈提纲设计 |
2.3 研究的基本过程 |
2.3.1 进入现场收集数据 |
2.3.2 分析数据——三级登陆编码 |
2.4 研究的成文反思 |
2.4.1 效度 |
2.4.2 推广度 |
2.4.3 研究者 |
2.4.4 研究结果 |
2.4.5 研究伦理 |
第三章 地方高校青年教师科研发展面临的主要困境 |
3.1 科研时间缺乏,精力投入有限 |
3.2 课题申请困难,科研经费短缺 |
3.3 传帮指导乏力,合作意识弱化 |
3.4 职称晋升不易,评价指标单一 |
第四章 地方高校青年教师科研发展问题的成因分析 |
4.1 主观层面 |
4.1.1 科研意识不强,认知存在偏差 |
4.1.2 科研动机多元,功利思想严重 |
4.1.3 科研经验不足,科研能力薄弱 |
4.2 客观层面 |
4.2.1 科研环境纷繁复杂 |
4.2.2 学科层次参差不齐 |
4.2.3 管理机制尚不完善 |
4.2.4 评价考核体制僵化 |
4.2.5 科研团队管理不善 |
4.2.6 薪资收入缺乏保障 |
第五章 地方高校青年教师科研发展的推进策略 |
5.1 坚定学术理想信念,端正自身科研动机 |
5.2 全面加强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科研氛围 |
5.3 深耕学科专业建设,提升总体科研实力 |
5.4 创新科研管理理念,完善科研管理制度 |
5.5 加强科研团队建设,彰显科研团队精神 |
5.6 运用多种培养方式,激发教师科研潜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9)我国高校基金项目档案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3.1 科研档案管理研究现状 |
1.3.2 科技计划项目档案管理研究现状 |
1.3.3 基金项目档案管理研究现状 |
1.3.4 相关研究述评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创新点 |
2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依据 |
2.1 概念界定 |
2.1.1 基金项目 |
2.1.2 高校基金项目档案 |
2.1.3 高校基金项目档案管理 |
2.2 理论依据 |
2.2.1 项目管理理论 |
2.2.2 文件生命周期理论 |
3 高校基金项目档案客体研究 |
3.1 高校基金项目档案的内涵 |
3.2 高校基金项目档案的类型与构成 |
3.2.1 高校基金项目档案的类型 |
3.2.2 高校基金项目档案的基本构成 |
3.3 高校基金项目档案的特点 |
3.4 高校基金项目档案的价值与功能 |
3.4.1 高校基金项目档案的价值 |
3.4.2 高校基金项目档案的功能 |
4 我国高校基金项目档案管理主体研究 |
4.1 管理主体构成 |
4.2 管理主体责任 |
4.3 管理主体特点 |
4.4 完善高校基金项目档案管理主体的措施 |
5 我国高校基金项目档案管理流程研究 |
5.1 高校基金项目档案管理的基本流程 |
5.1.1 高校基金项目档案的形成 |
5.1.2 高校基金项目档案的收集 |
5.1.3 高校基金项目档案的整理 |
5.1.4 高校基金项目档案的鉴定 |
5.1.5 高校基金项目档案的保管 |
5.1.6 高校基金项目档案的开发利用 |
5.2 高校基金项目档案管理流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5.2.1 顶层设计:计划管理问题 |
5.2.2 管理环节:重复管理问题 |
5.2.3 管理内容:管理侧重点问题 |
5.2.4 管理深度:资源加工与关联问题 |
5.3 完善高校基金项目档案管理流程的措施 |
5.3.1 科学制定管理计划 |
5.3.2 综合集成管理环节 |
5.3.3 平衡把握管理力度 |
5.3.4 深度挖掘信息资源 |
6 我国高校基金项目档案管理环境研究 |
6.1 高校基金项目档案管理的政策环境 |
6.1.1 我国现存高校基金项目档案管理相关政策及特点 |
6.1.2 全方位完善我国高校基金项目档案管理政策体系 |
6.2 高校基金项目档案管理的技术环境 |
6.2.1 我国高校基金项目档案管理技术环境概况 |
6.2.2 推进我国高校基金项目档案管理集成化、精细化、智能化 |
6.3 高校基金项目档案管理的资金环境 |
6.3.1 我国高校基金项目档案管理的资金状况 |
6.3.2 多渠道拓宽我国高校基金项目档案管理资金来源 |
7 结语与展望 |
7.1 结语 |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致谢 |
(10)地方高校科研质量绩点管理模式改进研究 ——以B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地方高校科研管理质量亟待提升 |
(二)地方高校科研绩点管理模式需要改进和完善 |
(三)地方高校科研管理理论与实践研究的双重体会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概念界定 |
(一)地方高校 |
(二)高校科研 |
(三)高校科研质量 |
(四)高校科研质量管理 |
(五)科研绩点制 |
(六)科研绩点银行制 |
五、创新之处 |
(一)探索了基于五大发展理念的高校科研质量管理理论 |
(二)改进了“科研绩点”的计算方法 |
(三)建立“绩点银行制”的科研质量管理模式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一、关于高校科研质量管理文献计量分析 |
二、关于高校科研质量管理内涵与意义研究 |
三、关于高校科研质量管理体系研究 |
四、关于高校科研质量评价与管理研究 |
五、关于绩点制科研质量管理文献研究 |
六、文献述评 |
(一)关于高校科研管理内容及特征研究 |
(二)关于高校科研质量管理研究 |
(三)科研质量管理研究存在的问题 |
第二章 地方高校科研质量管理理论基础 |
一、五大发展理念 |
二、人本管理理论 |
三、全面质量管理理论 |
第三章 地方高校绩点制科研质量管理实施概况及进展 |
一、地方高校科研质量管理的基本体系 |
(一)地方高校科研质量管理的主旨 |
(二)地方高校科研质量管理体系的结构 |
(三)地方高校科研质量管理体系的功能 |
二、地方高校B大学科研质量管理概述 |
(一)B大学简介 |
(二)B大学科研质量管理历程 |
(三)B大学科研质量管理效果 |
三、地方高校B大学绩点制科研质量管理模式目标设计 |
(一)绩点制科研质量管理概述 |
(二)关于B大学对学术型教师的目标设计 |
(三)关于B大学对教学单位的目标设计 |
(四)关于B大学科研绩点的量化评价 |
四、地方高校B大学绩点制科研质量管理模式氛围营造 |
(一)精神层面加强统一思想 |
(二)营造良好的学术生态环境 |
五、地方高校B大学绩点制科研质量管理模式保障 |
(一)激励措施 |
(二)督促举措 |
(三)保障制度 |
第四章 地方高校绩点制科研质量管理实施过程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一、地方高校B大学科研质量现状调查设计 |
(一)调查问卷编制 |
(二)调查问卷发放 |
(三)调查问卷回收分析 |
二、地方高校B大学科研质量存在的问题 |
(一)重数量轻质量问题 |
(二)不利于科研团队形成 |
(三)存在违背科研规律的现象 |
(四)科研全过程管理不到位 |
(五)科研环境不理想 |
(六)科研与人才培养脱节 |
(七)不能持续产出高水平科研成果 |
三、地方高校B大学科研质量管理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
(一)对科研质量的评价导向不科学 |
(二)科研发展定位中功利化追求导向明显 |
(三)高校三大职能之间未能协调发展 |
(四)可持续发展和共享发展落实不到位 |
(五)科研管理队伍专业化水平低 |
四、地方高校B大学绩点制科研质量管理模式的实证分析 |
(一)B大学绩点制科研质量管理的灰色关联分析 |
(二)B大学绩点制管理科研模式实施过程的归因分析 |
第五章 地方高校科研绩点银行制设计 |
一、科研质量管理的绩点银行制设计理念 |
二、科研质量管理的绩点银行制设计背景 |
(一)科研绩点银行生成背景 |
(二)科研绩点银行生成过程 |
三、科研质量管理的绩点银行制基本目标与存在优势 |
(一)科研绩点银行制设计的主要目标 |
(二)科研绩点银行制设计的优势分析 |
四、科研质量管理的绩点银行制过程设计 |
(一)科研绩点银行运行机制设计 |
(二)科研绩点银行管理功能设计 |
第六章 地方高校科研绩点银行制实施策略 |
一、明确科研绩点银行模式的绩点类型 |
(一)显性科研绩点与隐性科研绩点 |
(二)个人科研绩点与集体科研绩点 |
(三)岗位科研绩点与自由科研绩点 |
(四)普通科研绩点与奖励科研绩点 |
(五)元科研绩点 |
二、建立科研绩点银行模式的绩点认定规则 |
(一)科研工作业绩点认定原则 |
(二)科研工作业绩点认定程序 |
(三)科研工作业绩点的质量等级确定 |
(四)科研工作业绩点的总量计算方法 |
三、科研绩点银行模式的组织结构 |
(一)科研绩点银行管理委员会 |
(二)科研绩点银行专家咨询委员会 |
(三)科研绩点银行综合业务中心 |
(四)科研绩点银行网络管理中心 |
四、实施科研绩点银行的运作管理 |
(一)科研绩点银行帐户管理 |
(二)科研绩点银行业务类型 |
(三)科研绩点银行操作流程 |
五、支持科研绩点银行的环境保障 |
(一)科研绩点银行模式的业务环境要求 |
(二)科研绩点银行模式的管理环境支持 |
(三)科研绩点银行模式的信息化环境支持 |
六、地方高校科研绩点制银行模式推广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地方高校科研质量管理调研问卷 |
附录二 :绩点制科研质量管理模式灰色关联分析调查问卷 |
附录三 :绩点制管理科研模式实施过程的归因分析调查问卷 |
附录四 :科研工作业绩点制银行章程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四、高校科研管理创新的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大数据技术背景下的高校科研管理工作创新[J]. 娄玉芳. 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03)
- [2]新型智库发展优化研究 ——以地方社科院实践为例[D]. 周笑梅. 吉林大学, 2021(12)
- [3]“一带一路”倡议下中俄高等教育国际合作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辽宁省高校为例[D]. 吴欣达. 沈阳师范大学, 2021(12)
- [4]“放管服”改革背景下高校科研经费管理流程优化研究 ——以上海H高校为例[D]. 周怡晟. 华东师范大学, 2020(03)
- [5]X大学纵向科研经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优化研究[D]. 李贞. 西安理工大学, 2020(12)
- [6]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科研项目管理问题与对策研究[D]. 贾温新.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0(08)
- [7]“双一流”建设背景下的地方高校科研管理再造研究 ——以浙江某高校为例[D]. 戴文红. 广西师范大学, 2020(06)
- [8]地方高校青年教师科研发展困境及其策略研究 ——以Y大学为例[D]. 张咪. 山西大学, 2020(12)
- [9]我国高校基金项目档案管理研究[D]. 徐滢璐. 南京大学, 2020(02)
- [10]地方高校科研质量绩点管理模式改进研究 ——以B大学为例[D]. 李凤营.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