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常州高新区新批合同外资(论文文献综述)
姜克芳[1](2017)在《后全球危机环境下中国城市工业园区的转型与再生 ——基于分工演进的视角》文中研究表明后全球危机时代工业园区转型——这一伴随工业园区成立而生的历史命题——面临新的国际国内环境,各种园区转型有关问题、现象与讨论频现。进一步的,如何理解工业园区转型这一命题的内在逻辑,从而厘清园区转型的纷繁现象,实现理论与众多现象的统一就成为问题的关键。这就要求我们回答园区为什么要转型?转型的本质是什么?如何转型?等问题。沿着这一思路,本文运用新兴古典经济学的理论,从分工演进的视角演绎出工业园区转型的理论解释,进而形成统纳导向分析与路径建构的分析框架,从导向分析入手具体分析了工业园区转型面临的时代价值、现状问题、国际经验与在地实践,从局部干预入手构建了四个维度的转型路径。文章得出两个层面的主要结论。(1)认为园区转型是内生于社会分工自发演进过程之中,园区转型的过程既是分工深化的过程。在园区转型的过程中,存在园区转型-分工深化-生产率提升-园区转型的内在加速循环,而人们、企业等基于专业化经济与交易费用两难冲突的折衷则是这一循环的微观逻辑。进一步的,在分工演进的循环中还包含着制度演化的循环,既园区转型-制度演化-内生交易成本降低-园区转型的加速循环,这一加速循环以人们、企业关于转型预期收益与当下交易费用两难冲突的折衷为微观逻辑。总体上,认为园区转型就是两个加速循环不断演进的过程,核心人们、企业(不完全理性的微观主体)围绕两对两难冲突的决策。(2)认为园区转型的路径是对两个加速循环的局部干预。园区转型作为一个具有整体性逻辑存在的自发演进过程,转型路径是对人们两难折衷的有效干预,通过对专业化经济、交易费用、转型收益预期、当下交易费用的影响实现对人们决策的干预,从而影响加速循环的过程。文章的章节安排如下:第一章,对研究基本情况的概述,包括研究背景、基本概念、既有研究评述、研究意义、目的、内容、思路、方法与架构。认为当下工业园区转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产城融合”代表的物质空间转型研究、以“区域创新系统”代表的产业集群升级研究、以“社会资本”代表的创新体制机制研究三个方面。第二章,对工业园区转型的经济学解释,包括对分工理论的溯源、工业园区产生与转型的理论解释、研究的分析框架。认为工业园区是一种带有空间集聚效应的组织创新,它本身会作用于决定社会分工水平的专业化经济与交易费用之上。而园区转型是内生于社会分工自发演进过程之中的,存在不断加速的循环效应,专业化经济与交易费用的两难冲突是这一循环的微观逻辑。从实际分析层面,则存在分工演化与制度演化两个加速循环以及两对两难冲突。第三章,对工业园区转型时代价值与现状问题的分析。认为工业园区应当成为国家创新驱动战略的微观实践主体,而当下工业园区面临的形势变化与传统发展模式之间则有着明显的矛盾存在。第四章,对工业园区转型国际经验与在地实践的总结。从国际经验来看,工业区逐步转向生态工业园、科学园,同时面向创新的生产综合体、品质卓越的宜居空间、有吸引力的营商环境则是共同的发展趋势与特征。从在地实践来看,存在土地产权盘活变革代表的供给侧变革、研发孵化职能引入等指示的创新体系建立、政府职能变化显示的制度优势构建、功能复合利用展示的综合化发展趋势四个方向的变革经验。第五章,运用前述理论框架创造性的建构出四个维度的转型路径,包括产业结构优化、创新环境驱动、体制变革引领和空间复合发展。认为这四个维度的转型路径都是以对两对两难冲突的影响,实现对个人、企业决策的干预,进而推动分工演化与制度演化的加速循环。第六章,文章的结论、创新点与讨论。从工业园区转型理论及分析框架、导向分析结果、路径建构结果等方面提出本文的主要结论。
戴源[2](2008)在《确立高新目标 坚持科学发展 努力在“二次创业”中实现更大突破——常州高新区16年发展历程的回顾与思考》文中研究指明16年来,常州高新区从无到有,自小到大,从昔日的一片田野发展成为一个生气勃勃、充满活力的高新技术先导区、现代制造业基地和现代化新城区,各项经济指标每年都以20%~30%的高速度增长。经过16年的发展,既有斐然成绩,也有宝贵经验,但与全国先进开发区相比,我们也清醒地看到自身所存在的问题与差距。
张艳[3](2008)在《我国国家级开发区的实践及转型 ——政策视角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开发区建设是我国在特定环境背景下的一项战略选择。经过20多年的发展,开发区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成就,但也伴生着一系列的问题。基于当前开发区发展理论的不足与实践的困惑,本文以国家级的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作为主要研究对象,进行深入的实证研究,并基于实证结论展开规范性讨论。中国的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分别源自国际上的出口加工区和科技园区模式,借鉴了它们的一些成熟的经验和做法,又因特殊的国情而带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国际分工理论和创新理论分别为出口加工区和科技园区的存在提供了理论基础,这也决定了经济技术开发区与高新区在发展方式上应该存在本质的差别。开发区的发展,是外部环境作用力、自身禀赋作用力和地方政府作用力这三种基本动力复合作用的结果。由于在不同开发区中三种动力的强弱表现各不相同,也就导致了开发区发展实践的多样性和差异性。本文依据影响开发区发展的作用力的不同,对不同类型的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进行了详细的个案分析,展现了开发区发展实践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并揭示了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在发展实践中的趋同性。进而从产业发展、空间拓展、社会发展和管理体制等方面对开发区建设运行的特征进行了分析、归纳和总结。本文认为,这些客观状态和表现,是开发区这一特定的、在政策驱动下实践运行的结果。从公共政策的视角来看,开发区政策取得了一些预期的效果,但也存在相当程度的政策失效。这既与开发区实践本身的政策逻辑有关,也与制度背景环境所引致开发区政策执行的异化有关。研究最后建议,基于政策连贯和政策聚焦的原则,对开发区政策进行调整:淡化空间类型及经济类型的指向,构建“专业化园区+研发孵化”的发展格局;在政策资源的使用上“聚焦”于研发、创新及创业活动。
吴乐[4](2007)在《江苏省外商投资环境的实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国际资本流动呈现出新的趋势和特点。投资环境作为国际直接投资的外部条件,其发挥作用的范围相当广泛,对投资国、受资国和整个世界都会产生深刻的影响。因此,对一个国家(地区)的投资环境进行科学地评价是投资者进行正确投资决策以及受资者对症下药地改善投资环境、加大引资力度的参考依据。江苏省是我国的经济大省,也是我国吸引外资的主要省份之一,这与其具有相对良好的投资环境密切相关。文章从受资方的角度对江苏省外商投资环境进行了实证研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认识和了解江苏省投资环境的状况,以便有针对性地改善投资环境,吸纳更多外资,同时也可以通过评价并结合外资利用的发展目标来引导投资,调整产业结构,优化经济环境。文章从投资环境已有研究成果的回顾着手,对投资环境的理论基础、定义、分类、构成因素、基本特征、一般作用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等方面进行了综述。然后根据投资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的设置原则和评价标准,构建了地区投资环境评价指标体系。随后结合全国31个省市以及江苏省内13个城市的相关数据,运用因子分析、聚类分析法对江苏省外商投资环境进行了横向比较分析以及类型划分。结论是江苏省外商投资环境在沿海九省市投资环境中排名第二,具有两大优势(市场前景广阔;教育科技水平较高)和两项劣势(第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交通、通讯条件有待进一步改善),并且从投资环境所处发展阶段的角度可以将其划分为四个类型(趋于成熟型、特殊型、成长型、幼稚型)。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文章根据投资环境综合性、动态性、差异性的特征,分别对江苏省总体外商投资环境和不同类型投资环境提出了改善对策,中心思想即贯彻强化优势、弥补不足这一条主线,促进投资环境逐渐走向成熟稳定。文章最后展望了本课题未来的研究方向。
奚良[5](2007)在《论武进高新区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文中认为本文以武进高新区为研究对象,运用产业集群相关理论特别是波特的钻石模型,并借鉴相关成功案例的经验,对武进高新区产业发展目标和产业集群进行具体的分析和探讨。文中首先介绍了武进高新区的发展概况和主要问题,指出了研究产业集群的重要意义。其次,对产业集群相关理论和成功案例进行了介绍和分析,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对武进高新区产业集群进行指导和借鉴。第三,通过对武进高新区产业现状描述和发展阶段分析,面临竞争态势的分析,形成武进高新区“三大产业、九大行业”的发展目标组合,并且用详实的材料分析武进高新区激光视盘播放机产业形成产业集群和竞争优势的典型例子,揭示了产业和区域只有通过产业集群才能形成竞争对手所无法模仿和摧毁的竞争优势。本文在最后结合武进高新区的实际,提出了武进高新区形成产业集群必须进行创新,包括投资环境创新、管理体制创新和产业发展创新。
刘立新[6](2006)在《各路资本闯武进》文中认为资本实际上已经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血液,也是抑制很多地区进一步发展的关键因素。特别是各地设立的各种高新区、开发区,只有作为资本的载体,才具有真正的市场意义,对经济才有真正的促进作用。武进,作为一个区,其招商引资力度之大、成果之丰体现了武进人的超前意识。同时,新阶段的“招商引资”更应该是“选商选资”,因地制宜,有重点、有针对性,从而打造区域经济发展的特色之路。
刘立新[7](2006)在《各路资本闯武进》文中研究指明资本实际上已经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血液,也是抑制很多地区进一步发展的关键因素。特别是各地设立的各种高新区、开发区,只有作为资本的载体,才具有真正的市场意义,对经济才有真正的促进作用。武进,作为一个区,其招商引资力度之大、成果之丰体现了武进人的超前意识。同时,新阶段的“招商引资”更应该是“选商选资”,因地制宜,有重点、有针对性,从而打造区域经济发展的特色之路。
王剑[8](2006)在《基于聚集经济的FDI区位选择研究》文中指出自跨国公司诞生之日起,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问题就为学术界所关注,并且随着国际资本流动的日益频繁,跨国公司在世界经济发展中核心地位逐渐确立,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剖析开始成为理论研究的热点,并据此对FDI的区位选择进行解释。然而,在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化的今天,企业间的国际竞争更趋激烈,为适应竞争形势的需要,跨国公司在国际生产的地点选择上着眼于产业链的整合,国际直接投资也随之呈现出新的空间分布特征,即在次国家一级层面甚至更低层次的地区单元高度聚集,传统的国际经济学理论难以做出令人满意的解释。本文基于聚集经济的分析框架,结合产业经济学和地理经济学等领域的相关理论,从新的角度重新审视FDI的区位选择问题,并对FDI的空间聚集现象作多方位的实证考察,揭示FDI聚集的深层规律性特征,从中得出一些有价值的理论发现和政策建议。FDI在中国的总体分布呈现东、中、西渐次递减的态势,东部地区集中了全国绝大部分的外商投资企业,广东、江苏、上海等地形成了较具规模的FDI聚集区,为追逐聚集经济的外部性利益,新建外资企业继续定位于这些地区,在因果循环的作用过程中,FDI的地区分布差异进一步扩大,Granger因果检验证实了FDI的聚集存量与新进流量的因果循环作用。省际层面的计量分析也显示FDI的聚集效应显着存在,并且聚集效应对FDI地区分布的影响力有所强化,聚集效应在地区间也存在较大差异,东部地区的外资企业已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对FDI的聚集引力更为突出,而中西部地区的聚集效应则相对较弱。聚集经济主要表现为产业层面的经济现象,即由于同类产业或上下游关联产业在特定地点高度集中所形成的产业聚集。笔者构建了一个基于产业聚集的FDI区位选择模型,探讨产业聚集对外资企业定位决策的作用机制,结合产业特性将FDI的聚集问题向深层次延伸,提出若干理论假说。在此基础上,以江苏省制造业外资企业的数据资料对FDI在江苏的分布情况进行实证研究,着重分析产业聚集对FDI区位选择的影响,对聚集效应的产业异质性作了详细的检验。在两位数行业代码的外资企业样本中,估计了产业聚集对FDI定位的作用程度、聚集效应的历史趋势以及单个行业的聚集倾向。在三位数行业代码的外资企业样本中,对FDI的产业聚集特征作了进一步的验证,同时考察产业的规模经济特征和科技含量特征对产业聚集效应的影响,从中得出丰富的经验结论。外商直接投资具有地理性聚集的特征,并呈现出显着的国(地区)别效应(即来源地效应)。投资者按相同来源国(地区)进行聚集是外资企业在中国大陆地理性聚集的一种主要形式。本文以江苏省的外资企业数据为样本,应用企业地理定位选择的计量模型(Conditional Logit Model和Nested Logit Model)对外资聚集的国(地区)别效应进行深入的实证研究。结论显示,外资企业的地理性聚集具有高度的母国(地区)聚集(即来源地聚集)倾向,非母国(地区)的一般性外资聚集对投资者定位决策的影响力较弱。动态角度的观察显示,来源地聚集对外资企业区位选择的吸引力显着上升,而一般性外资聚集逐渐表现出负的外部性。此外,国(地区)别效应在不同来源地企业之间存在着异质性问题,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FDI聚集,国(地区)别效应在作用程度上是不同的。外资企业的规模异质性决定了对外投资的市场能力差异,例如风险承受能力、与东道国政府的谈判博弈能力以及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等,不同规模的外资企业对待聚集定位的倾向由此发生分化,从而形成FDI地区聚集的规模效应。中小型企业由于自身实力上的局限,对外投资的空间聚集特征更为明显,大型跨国公司往往是FDI聚集的始作俑者,而不是单纯的聚集跟随者,对外投资的聚集倾向相对较弱,甚至有可能做出避开竞争者聚集区的定位决策。文中以一个简化的博弈模型阐明了FDI聚集的规模效应成因,并以江苏省电子通信业中的台资企业为例,通过严谨翔实的计量检验证实了理论模型中的假说。
熊国平[9](2005)在《90年代以来中国城市形态演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90年代以来我国有着新的经济社会背景,城市形态演变呈现新的特征,有着新的动力和机制,及时总结,对城市理论是有益的补充和完善。城市形态演变研究的实践性强,直接关系到城市发展规模、城市发展方向、城市功能组织、城市交通组织、城市绿地系统等方方面面,在目前我国城市扩展迅速、规划实践空前发展的情况下,开展此项研究对规划管理和编制实践均有重要的实践价值。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城市形态研究的综述,指出由表及里,层层深入是本研究观察问题的基本途径;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不断循环反复,逐步提高是本研究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以人为本是本研究判断问题的基本标准。首先从城市内部结构的急剧变化和外部轮廓的迅速扩展两个方面归纳了90年代以来我国城市形态演变的总体特征,指出两者互相关联、互为因果,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其次从90年代以来新的社会经济背景出发,建立了信息化、全球化、知识经济和快速城市化与城市形态演变的基本联系,在新的时代背景中考察城市形态的动态演变。分析了推动城市形态演变的内在动力,分别为经济增长、功能调整、新的消费需求等,外在动力分别为快速交通、行政区划的调整等,指出城市形态演变是内外动力共同作用的结果,体现出了城市形态演变的复杂性。揭示了推动城市形态演变的机制,分别为市场机制、产业进化机制、投资机制和调控机制,认为无形的机制的综合作用引起了城市形态有形的变化。城市形态演变的机制并不是一个线性的具有明显因果关系的过程,而是一个非线性的多因素多层面的交织耦合过程。同时,各机制之间存在着相互反馈,机制之间的相互联系与作用,体现出了城市形态演变的综合性。基本总结了90年代以来我国城市形态的演变,指出外延跳跃是城市形态演变的主要形式,以产业空间为中心的新空间主导城市形态的演变,人文关怀和人地和谐将是城市形态演变的主要方向,认为这既是中国转型期的特色,也适应于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发展。还从形态的协调性,形态的成长性,形态的生态性,形态的经济性等方面初步提出合理形态的评价标准,为规划编制和管理提供有益的参考,最后指出了本研究的不足和今后研究的方向。
尹擎,龚荫成,崔烨[10](2004)在《发展“一区多园”优势 加大利用外资力度——扬州市园区开发探讨与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如何发挥园区优势,加大利用外资力度,是发展地方经济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运用区域经济理论,通过纵向、横向的对比进行分析研究,探讨扬州市园区开发的优劣势及其对扬州市经济发展的影响熏并提出对策。
二、常州高新区新批合同外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常州高新区新批合同外资(论文提纲范文)
(1)后全球危机环境下中国城市工业园区的转型与再生 ——基于分工演进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研究概述 |
1.1 研究背景 |
1.1.1 后全球危机时代中国城市工业园区角色转变的宏观背景 |
1.1.2 城市工业园区自身转型升级的客观趋势 |
1.2 基本概念界定 |
1.2.1 后全球危机时代 |
1.2.2 工业园区 |
1.3 城市工业园区转型的研究进展与评述 |
1.3.1 工业园区转型研究的四方面内容 |
1.3.2 工业园区转型研究的三个方向 |
1.3.3 小结 |
1.4 研究目的、内容和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意义 |
1.5 研究设计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方法 |
1.5.3 研究架构 |
第二章 相关理论的梳理与总体解释框架构建 |
2.1 分工理论的回顾与述评 |
2.1.1 分工理论的缘起与发展脉络 |
2.1.2 贸易理论的发展:从外生比较优势到内生比较优势 |
2.1.3 报酬递增的解释:规模经济与专业化经济之辩 |
2.2 工业园区转型:基于分工演进的理论解释 |
2.2.1 园区产生:空间集聚与组织创新 |
2.2.2 园区转型:内生于分工自发演进的过程 |
2.2.3 转型现象:多尺度分工演进的叠加 |
2.3 总体分析框架构建 |
2.3.1 从两难冲突看导向分析的基础性作用 |
2.3.2 从局部干预剖析转型路径的合理性依据 |
第三章 工业园区发展的当代使命与现实挑战 |
3.1 工业园区发展的当代使命:国家创新驱动战略的微观载体 |
3.1.1 国家战略与工业园区使命的历史脉络 |
3.1.2 后全球危机时代国家发展模式的转型 |
3.1.3 工业园区作为国家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微观主体的时代使命 |
3.2 工业园区的转型问题与挑战:形势变化与传统模式的矛盾 |
3.2.1 后全球危机时代面临的形势变化 |
3.2.2 中国城市工业园区面临的转型问题 |
第四章 工业园区转型的国际经验与重要转向 |
4.1 工业园区转型的国际经验:趋势与特征 |
4.1.1 由工业区向生态工业园、科学园转型 |
4.1.2 面向创新的生产综合体 |
4.1.3 品质卓越的宜居空间 |
4.1.4 具有吸引力的营商环境 |
4.2 工业园区发展的重要转向:多维度的改革实践 |
4.2.1 土地产权盘活变革代表的供给侧变革 |
4.2.2 研发孵化职能引入等指示的创新体系建立 |
4.2.3 政府职能变化显示的制度优势构建 |
4.2.4 功能复合利用展示的综合化发展趋势 |
第五章 工业园区转型的路径建构 |
5.1 路径一:产业结构优化 |
5.1.1 以“腾笼换鸟”实现产业结构的主动调整 |
5.1.2 以存量空间交易制度构建企业的进入退出机制 |
5.1.3 小结:产业结构优化加速分工与制度演化的干预机制 |
5.2 路径二:创新环境驱动 |
5.2.1 以创新载体引入构建新兴产业孵化链 |
5.2.2 以平台型创新主体建设完善区域创新系统 |
5.2.3 小结:创新环境驱动加速分工与制度演化的干预机制 |
5.3 路径三:体制变革引领 |
5.3.1 以“政区合一”推进园区政府职能完善 |
5.3.2 以制度创新推动园区服务的精细化与市场化 |
5.3.3 小结:体制变革引领加速制度演化的干预机制 |
5.4 路径四:空间复合发展 |
5.4.1 以功能混合提升园区的经济活力 |
5.4.2 以精明增长实现园区的美丽宜居 |
5.4.3 小结:空间复合发展加速分工演化的干预机制 |
第六章 总结与讨论 |
6.1 主要结论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问题与展望 |
致谢 |
主要参考文献 |
插图和附表清单 |
附录一 半结构性访谈调研提纲 |
附录二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2)确立高新目标 坚持科学发展 努力在“二次创业”中实现更大突破——常州高新区16年发展历程的回顾与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艰难创业、负重拼搏, 经济社会发展成绩斐然 |
回顾历史、展望未来, 总结经验 |
认清差距、明确思路, “二次创业”争取更大成绩 |
(3)我国国家级开发区的实践及转型 ——政策视角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 研究背景 |
1.1 国家战略层面科学发展观的树立 |
1.2 开发区正遭遇越来越多的质疑 |
1.3 对开发区宏观调控的力度在加大,但未来发展的方向和思路井不明确 |
2 研究对象界定 |
3 既有研究概况 |
3.1 关于开发区总体发展的研究 |
3.2 关于开发区发展所涉各专业领域的研究 |
3.3 总体评述 |
4 本文的研究目的及研究设计 |
4.1 研究目的 |
4.2 研究基础 |
4.3 研究视角 |
4.4 研究结构与内容安排 |
第1章 开发区的渊源 |
1 经济技术开发区与出口加工区(Export Processing Zones,EPZs) |
1.1 出口加工区的发展实践 |
1.2 中国经济技术开发区政策 |
1.3 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特定性 |
2 高新区与科技园区(Science Parks,SPs) |
2.1 世界范围科技园区的发展实践 |
2.2 中国高新区的设立 |
2.3 高新区的特定性 |
2.4 与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比较 |
3 开发区与产业集群理论 |
3.1 产业集群的主要特征 |
3.2 开发区建设产业集群的重要性 |
3.3 开发区产业集群的形成机理 |
4 小结 |
第2章 全国开发区发展概况 |
1 区位分布 |
1.1 经济技术开发区 |
1.2 高新区 |
1.3 两类开发区的综合分布 |
2 发展历程 |
2.1 经济技术开发区 |
2.2 高新区 |
3 现实状况 |
3.1 总体绩效:两类开发区均取得了显着的经济成就 |
3.2 分类比较:高新区与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同质化表现 |
3.3 分区域比较:东部地区开发区总量占绝对优势,但在增长质量上的优势并不显着 |
3.4 个体差异:个体经济规模差异大,但经济规模与技术创新能力的相关性不明显 |
4 小结 |
第3章 开发区案例研究:发展动力的多样性与区域差异 |
1 开发区发展的基本动力 |
1.1 外部环境作用力 |
1.2 自身禀赋作用力 |
1.3 地方政府作用力 |
2 经济技术开发区实践案例分析 |
2.1 外资主导型 |
2.2 国企转制推动型 |
2.3 依托重点项目型 |
2.4 立足资源优势型 |
2.5 偶发机遇型 |
3 高新区实践案例分析 |
3.1 强禀赋型 |
3.2 政府强力推动型 |
3.3 城市环境相关型 |
3.4 国家科技政策驱动型 |
3.5 军工企业嫁接型 |
4 小结及引申 |
4.1 小结 |
4.2 引申 |
第4章 开发区建设运行模式 |
1 产业发展 |
1.1 开发区产业发展的一般特征 |
1.2 开发区产业集群建设 |
2 空间拓展 |
2.1 开发区空间拓展的一般特征 |
2.2 开发区空间拓展与城市空间的关系 |
2.3 开发区空间拓展过程中的城市规划调控 |
3 社会发展 |
3.1 开发区建设作为一种特殊的城市化方式 |
3.2 开发区人口构成特征 |
3.3 开发区社会空间矛盾 |
4 管理体制 |
4.1 多样化的体制类型 |
4.2 开发区管理体制的运作 |
4.3 开发区管理体制的发展趋势 |
5 小结及引申 |
5.1 小结 |
5.2 引申 |
第5章 开发区政策过程及政策效果 |
1 开发区政策过程分析 |
1.1 精英式的政策形成 |
1.2 渐进式的政策方案 |
1.3 缺失的政策评估 |
2 开发区政策效果的诉求 |
2.1 开发区的政策逻辑 |
2.2 开发区的政策执行 |
3 开发区政策效果考察 |
3.1 预期目标的实现程度 |
3.2 开发区政策的成本分析 |
3.3 一些预期之外的负面效果 |
4 小结 |
第6章 政策变迁与开发区转型 |
1 开发区转型的方式与目标 |
1.1 方式选择——政策变迁 |
1.2 开发区转型的目标 |
2 政策调整方案设计 |
2.1 政策调整的原则 |
2.2 政策调整的主要思路 |
2.3 政策调整的主要内容 |
3 原政策区的后续发展 |
3.1 战略方向:从“政策区”回归“城市功能区” |
3.2 空间重构实施要点 |
3.3 产业重构实施要点 |
3.4 相关制度保障 |
结论 |
1 研究的主要结论 |
1.1 开发区的历史渊源 |
1.2 开发区的发展实践 |
1.3 开发区政策分析及转型 |
2 研究的创新点 |
3 研究的不足之处与进一步的发展方向 |
3.1 不足之处 |
3.2 进一步的发展方向 |
附录 |
主要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4)江苏省外商投资环境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思路及重点、难点 |
1.4 创新之处 第2章 投资环境的基本理论与研究现状 |
2.1 投资环境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1 国际贸易理论 |
2.1.2 区位理论 |
2.1.3 国际直接投资学 |
2.2 投资环境的定义 |
2.3 投资环境的分类 |
2.4 投资环境的构成因素 |
2.5 投资环境的基本特征 |
2.6 投资环境的作用 |
2.7 投资环境的研究现状 |
2.7.1 国外研究现状 |
2.7.2 国内研究现状 |
2.7.3 对投资环境研究现状的评价 第3章 投资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3.1 构建投资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 |
3.2 投资环境的评价标准 |
3.3 地区投资环境评价指标体系 第4章 江苏省外商投资环境的评价 |
4.1 江苏省外商投资环境的现状评估 |
4.2 江苏省外商投资环境的优劣分析 |
4.2.1 数据来源和分析方法 |
4.2.2 结果分析 |
4.3 江苏省外商投资环境的类型划分 |
4.3.1 聚类分析 |
4.3.2 四类投资环境的基本特征 第5章 优化江苏省外商投资环境的政策建议 |
5.1 总体外商投资环境的优化 |
5.2 不同类型外商投资环境的优化 第6章 研究结论及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附录 |
(5)论武进高新区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意义 |
1.2 理论综述 |
1.2.1 韦伯的工业区理论 |
1.2.2 地域生产综合体理论 |
1.2.3 增长极理论 |
1.2.4 比较优势理论 |
1.2.5 马歇尔的产业区 |
1.2.6 波特的竞争优势和产业集群理论 |
1.3 研究方法与思路 |
1.4 论文结构框架 |
1.5 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2章 产业集群成功案例分析 |
2.1 硅谷和新竹园的经验 |
2.2 意大利专业化产业区和浙江民营企业群落发展的经验 |
2.3 苏州 IT产业集群的经验 |
第3章 武进高新区产业发展目标分析和产业集群分析 |
3.1 武进高新区产业现状和发展阶段分析 |
3.1.1 产业现状分析 |
3.1.2 发展阶段分析 |
3.2 武进高新区面临的竞争态势分析 |
3.3 武进高新区产业发展目标组合 |
3.4 激光视盘播放机产业发展及现状 |
3.5 武进高新区激光视盘播放机产业集群分析 |
3.5.1 生产要素 |
3.5.2 需求条件 |
3.5.3 相关与支持性企业 |
3.5.4 企业战略、企业结构和同业竞争 |
3.5.5 政府 |
第4章 武进高新区促进产业集群的对策 |
4.1 投资环境创新 |
4.2 管理体制创新 |
4.3 产业发展创新 |
第5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7)各路资本闯武进(论文提纲范文)
资本助力, 投资项目遍地开花 |
“三城、三区、一中心”搭建投资平台 |
“大合唱”拓宽招商路 |
(8)基于聚集经济的FDI区位选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言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文献述评 |
1.2.1 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的文献述评 |
1.2.2 企业聚集理论的文献述评 |
1.2.3 FDI聚集现象的文献述评 |
1.3 研究的对象、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目的 |
1.3.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的内容、方法和创新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论文创新 |
第二章 FDI区位选择的一般规律 |
2.1 FDI区位选择的传统影响因素 |
2.1.1 市场规模 |
2.1.2 劳动成本 |
2.1.3 开放度 |
2.1.4 基础设施 |
2.1.5 政治风险 |
2.1.6 政策激励 |
2.1.7 人文因素 |
2.1.8 货币汇率 |
2.2 FDI地区分布的新趋势:聚集 |
2.2.1 聚集的含义 |
2.2.2 FDI全球分布的聚集趋势 |
2.2.3 FDI聚集的外在特征 |
2.3 FDI聚集的国际案例 |
2.3.1 美国硅谷高科技产业FDI聚集 |
2.3.2 印度班加罗尔软件业FDI聚集 |
2.3.3 英国伦敦金融服务业FDI聚集 |
2.3.4 马来西亚槟榔屿电子产业FDI聚集 |
2.4 FDI聚集的规律性特征 |
2.4.1 产业聚集 |
2.4.2 国别聚集 |
2.4.3 中小企业聚集 |
2.4.4 空间演化 |
第三章 FDI聚集机制的理论分析 |
3.1 产业聚集的形成诱因 |
3.1.1 成本节约 |
3.1.2 分工深化 |
3.1.3 知识溢出 |
3.1.4 自然禀赋 |
3.2 FDI的聚集机制 |
3.2.1 经济因素 |
3.2.2 非经济因素 |
3.3 FDI聚集的形成模式 |
3.3.1 核心企业带动 |
3.3.2 配套产业奠基 |
3.3.3 地理优势诱导 |
3.3.4 产业内外对接 |
3.3.5 资源禀赋引致 |
3.3.6 园区载体推进 |
3.4 FDI聚集的案例分析——北京星网国际工业园 |
3.4.1 园区背景介绍 |
3.4.2 跨国公司聚集的起因 |
3.4.3 跨国公司的聚集模式 |
3.4.4 聚集成功的关键因素 |
3.4.5 启示 |
第四章 FDI的地区分布特征 |
4.1 FDI的地区分布概况 |
4.1.1 总量的地区分布 |
4.1.2 行业的地区分布 |
4.1.3 分来源地的地区分布 |
4.1.4 开发区中的FDI |
4.2 FDI的地区聚集特征 |
4.2.1 总量聚集特征 |
4.2.2 行业聚集特征 |
4.2.3 国别聚集特征 |
4.2.4 研发聚集特征 |
4.3 FDI聚集的典型地区 |
4.3.1 东莞 |
4.3.2 苏州 |
4.3.3 北京 |
4.3.4 天津 |
4.3.5 浦东 |
第五章 聚集经济对FDI区位选择的总体影响 |
5.1 基本分析 |
5.1.1 定性分析 |
5.1.2 统计分析 |
5.2 面板数据检验 |
5.2.1 变量和数据说明 |
5.2.2 计量方法说明 |
5.2.3 计量结果 |
5.3 GRANGER因果检验 |
5.3.1 变量和数据说明 |
5.3.2 计量方法说明 |
5.3.3 计量结果 |
5.4 结论与启示 |
第六章 FDI区位选择、产业聚集与产业异质 |
6.1 基本分析 |
6.1.1 定性分析 |
6.1.2 统计分析 |
6.2 理论建模与假说 |
6.3 计量检验 |
6.3.1 变量和数据说明 |
6.3.2 计量结果 |
6.4 结论与启示 |
第七章 FDI地区聚集的国(地区)别效应 |
7.1 基本分析 |
7.1.1 定性分析 |
7.1.2 典型案例——太仓德资聚集 |
7.1.3 统计分析 |
7.2 一个简化的理论模型 |
7.3 计量检验 |
7.3.1 计量模型说明 |
7.3.2 变量选取和数据说明 |
7.3.3 计量结果 |
7.4 结论与启示 |
第八章 企业规模、市场能力与FDI地区聚集 |
8.1 基本分析 |
8.1.1 定性分析 |
8.1.2 统计分析 |
8.2 基于创新能力的博弈模型 |
8.3 计量检验 |
8.3.1 变量和数据说明 |
8.3.2 计量结果 |
8.4 结论与启示 |
第九章 FDI聚集的空间演化 |
9.1 FDI聚集的空间外溢效应 |
9.1.1 空间计量模型介绍 |
9.1.2 变量和数据说明 |
9.1.3 计量分析与模型比较 |
9.1.4 结论与启示 |
9.2 FDI聚集的动态演化机制 |
9.2.1 FDI聚集的作用力 |
9.2.2 FDI聚集的动力机制 |
9.2.3 FDI聚集动态演变的例证 |
9.3 FDI聚集的演化经济学分析 |
9.3.1 理论假说 |
9.3.2 总体的演化特征及解释 |
9.3.3 行业层面的进一步分析 |
9.3.4 结论与启示 |
第十章 基于聚集经济的引资战略 |
10.1 引资政策的历史变迁 |
10.1.1 第一代FDI政策——规制性政策 |
10.1.2 第二代FDI政策——激励性政策 |
10.1.3 第三代FDI政策——综合配套性政策 |
10.2 促进FDI聚集的国际经验——爱尔兰的案例 |
10.2.1 人力资源培养 |
10.2.2 促进对外联系 |
10.2.3 配套政策激励 |
10.2.4 扶持本土企业 |
10.2.5 创新体系建设 |
10.3 制约FDI聚集的主要问题 |
10.3.1 开发区规划不合理 |
10.3.2 地区间过度竞争 |
10.3.3 国内配套产业基础薄弱 |
10.3.4 落后地区缺乏聚集条件 |
10.4 聚集经济导向的引资策略 |
10.4.1 整治各类工业园区,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
10.4.2 调整优惠政策内容,发挥政策引导作用 |
10.4.3 完善配套产业体系,强化聚集的根植性 |
10.4.4 地方政府协调合作,实现区域错位发展 |
10.4.5 依托本地优势资源,打造特色产业聚集 |
10.4.6 各级政府因势利导,引领聚集发展路径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9)90年代以来中国城市形态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作者简介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范畴 |
一、城市形态的概念 |
二、研究的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综述 |
二、国内研究综述 |
第三节 研究主旨、方法及框架 |
一、研究主旨 |
二、技术路线 |
三、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相关理论 |
一、经济学的理论 |
二、政治和社会学的理论 |
三、可持续发展的理论 |
四、小结 |
第三章 90 年代以来城市形态演变的特征 |
第一节 内部结构的急剧变化 |
一、结构趋势明显,专业中心逐步形成 |
二、商业块状集聚,新的商务区逐步形成 |
三、居住由同质到分异,由分散到集聚 |
四、工业优先增长,向开发区集聚 |
五、城市空间快速垂直增长,天际线的日益丰富 |
第二节 外部轮廓的快速扩展 |
一、用地持续快速扩展,城市形态多变 |
二、向交通设施靠近,沿交通轴线扩展 |
三、区域群体空间发展,城市空间区域化 |
第三节 小结 |
第四章 90 年代以来的经济社会发展新背景对城市形态演变的影响 |
第一节 迅速融入全球化进程 |
一、城市体系的水平结构向垂直结构转化 |
二、城市商务区形成 |
三、新的外向型产业空间兴起 |
第二节 信息化不断渗透到各个领域 |
一、促进城市用地的相互兼容 |
二、新的信息产业空间兴起 |
三、虚拟空间成为新的城市空间形式 |
四、促进管理机构的集聚和城市空间的扩散 |
第三节 知识经济的影响开始显现 |
一、促进城市用地构成的变化 |
二、新的知识型的城市空间兴起 |
第四节 进入和经历快速城市化阶段 |
一、大城市及以大城市为中心的都市区(圈)优先增长 |
二、促进新城的建设 |
第五节 小结 |
第五章 城市形态演变的动力变化 |
第一节 经济快速粗放增长 |
一、经济快速增长促进城市快速扩展 |
二、经济粗放增长引起城市外延低效扩展 |
第二节 功能迅速调整 |
一、引起用地结构变化 |
二、区域功能增强促进商业或商务区形成 |
三、导致新空间出现 |
第三节 新的消费需求不断涌现 |
一、小汽车迅速增加 |
二、住宅建设不断增长 |
三、旅游休闲快速发展 |
第四节 快速交通方式兴起 |
一、高速铁路初现端倪 |
二、城市轨道交通逐步发展 |
三、高速公路快速增加 |
四、城市快速路不断发展 |
第五节 行政区划调整明显增多 |
一、优化中心城市的结构 |
二、促进多中心城市、组合城市的形成 |
第六节 小结 |
第六章 城市形态演变的机制分析 |
第一节 市场机制逐步完善 |
一、土地市场日渐成熟 |
二、房地产市场蓬勃发展 |
第二节 产业进化机制主导 |
一、产业结构调整迅速 |
二、产业不断升级 |
三、产业组织方式向集聚集群发展 |
第三节 投资机制多元 |
一、国际资本外在促进 |
二、民间资本内在推动 |
三、政府资本示范引导 |
第四节 调控机制多样 |
一、规划引导 |
二、政策指导 |
第五节 小结 |
第七章 城市形态演变的基本总结 |
第一节 外延跳跃是城市形态演变的主要形式 |
一、内涵外延复合,以外延增长为主 |
二、渐进跳跃共存,以跳跃扩展为主 |
三、开发区是跳跃扩展的主要载体 |
第二节 以产业空间为中心的新空间主导城市形态的演变 |
一、多种新空间并起 |
二、开发区为主体的新产业空间主导 |
第三节 人文关怀和人地和谐将是城市形态演变的主要方向 |
一、人文关怀是城市形态演变的新理想 |
二、人地和谐是城市形态演变的新追求 |
第四节 小结 |
第八章 城市合理形态的讨论 |
第一节 形态的协调性 |
一、与规模的协调 |
二、与功能的协调 |
第二节 形态的成长性 |
一、适应空间生长 |
二、适应结构生长 |
第三节 形态的生态性 |
一、尊重和利用自然 |
二、完善的绿地系统 |
三、多中心的城市结构 |
第四节 形态的经济性 |
一、符合城市发展方向 |
二、节地、节水、节能,集中、集聚、集约发展 |
三、高效使用设施 |
第五节 小结 |
第九章 结论与讨论 |
一、基本结论 |
二、主要创新与特色 |
三、需要继续研究的问题 |
主要参考文献 |
图目录 |
表目录 |
四、常州高新区新批合同外资(论文参考文献)
- [1]后全球危机环境下中国城市工业园区的转型与再生 ——基于分工演进的视角[D]. 姜克芳. 南京大学, 2017(04)
- [2]确立高新目标 坚持科学发展 努力在“二次创业”中实现更大突破——常州高新区16年发展历程的回顾与思考[J]. 戴源. 中国经贸, 2008(11)
- [3]我国国家级开发区的实践及转型 ——政策视角的研究[D]. 张艳. 同济大学, 2008(04)
- [4]江苏省外商投资环境的实证研究[D]. 吴乐. 江苏大学, 2007(09)
- [5]论武进高新区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D]. 奚良. 河海大学, 2007(05)
- [6]各路资本闯武进[J]. 刘立新. 中国民营科技与经济, 2006(12)
- [7]各路资本闯武进[J]. 刘立新. 新财经, 2006(12)
- [8]基于聚集经济的FDI区位选择研究[D]. 王剑. 东南大学, 2006(04)
- [9]90年代以来中国城市形态演变研究[D]. 熊国平. 南京大学, 2005(04)
- [10]发展“一区多园”优势 加大利用外资力度——扬州市园区开发探讨与研究[J]. 尹擎,龚荫成,崔烨. 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