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长安大学学报(建筑与环境科学版)2004年第21卷总目次(论文文献综述)
王阮[1](2021)在《数字人文视域下口述历史档案资源知识发现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数字人文在中国学界方兴未艾。数字人文对知识生产方式的改变,好比在学术圈这个相对平静的湖水中投进一颗石子,泛起的涟漪会波及整个学术领域[1]。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国家“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纲要》指出:文化遗产保护工程需加快文物藏品数字化保藏,推进数字故宫、数字敦煌、数字丝绸之路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数字博物馆建设[2]。在数字化浪潮中,人文活动在数字技术赋能下跨界融合,借助数字技术耕读人文知识,变革传统的人文研究范式,并赋予人文研究以新的活力。数字人文正在引领中国社会文化空间的数字化转型,身处数字环境的人们对历史档案文化的知识需求也愈加强烈。《全国档案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在有效推进档案资源体系建设过程中鼓励开展口述历史档案、国家记忆和城市(乡村)记忆工程、非物质文化遗产建档等工作。口述历史档案作为历史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与纽带,以记录时代变革、填补记录空缺、保护人类文化遗产等价值和功能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高度关注。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世代相传,随着时间的洗淘,诸多珍贵的文化遗产已经失传或濒临灭亡。199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启动世界记忆工程项目,旨在通过国际合作与应用数字技术抢救世界范围内正在逐渐老化、损毁、消失的文献记录。有关口述历史档案的研究最早可追溯至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口述历史研究室的建立。虽然从启动时间看,我国研究起点较美国晚了近30年,无论理论基础还是实践进展都缺少资源深度开发和知识挖掘,尚处于起步成长阶段。但作为中华文化的守护者和传承者,我国拥有相当丰富且数量庞大的人文资源亟待挖掘。在数字人文的大背景下,如何借助数字人文技术方法检索、利用浩瀚繁杂的口述历史档案资源,将其蕴含的丰富内部事实、数据和知识展现出来,实现口述历史档案资源知识发现具有迫切性和必要性。同时,如何对口述历史档案资源进行深度知识组织、知识关联、知识聚合与知识发现,为用户提供知识服务,也将成为当下及未来档案资源开发利用的研究重点。基于此,本文以口述历史档案资源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口述历史档案、知识发现的追本溯源,综合运用文献分析、专家访谈、实证研究等方法,结合口述历史档案资源特征与属性,架构数字人文视域下口述历史档案资源知识发现框架,探究数字人文视域下口述历史档案资源知识发现核心内容,构建口述历史档案资源本体与知识图谱并进行实例可视化展示,深入揭示口述历史档案资源知识元,将其蕴含的人、地、时、事等复杂内容关系予以揭示,辅助和支撑人文学者进行研究,为口述历史档案资源实践应用提供可操作性指导,实现口述历史档案资源多维知识发现。具体来说,核心内容包含4个部分。第3章数字人文视域下口述历史档案资源知识发现逻辑框架本章首先对口述历史档案资源知识发现需求进行分析,对口述历史档案资源知识发现目标进行概述,梳理口述历史档案资源知识发现流程及体系结构。然后,解析口述历史档案资源知识发现构成要素、功能要素、构成要素及功能要素关系,架构数字人文视域下口述历史档案资源知识发现框架。最后,对框架主要模块作用进行解构,包含知识组织的描述与揭示作用,知识关联的存储与链接作用,知识发现的多维挖掘作用。第4章口述历史档案资源本体构建口述历史档案资源纷繁浩杂,如何将零散杂乱的口述历史档案资源组织起来,就需要借助本体来实现。鉴于目前本领域尚未发现可复用的口述历史档案资源本体,故而需要自建本体,这也是本领域的创新之处所在。本章作为第五章的铺垫,通过构建口述历史档案资源本体呈现口述历史档案领域知识认可的概念及概念间的相互关系,从知识组织维度实现口述历史档案资源知识表示,并利用Protégé工具辅以实例可视化展示,验证了本文构建的口述历史档案资源本体具有良好的可操作性与实用性,为第五章口述历史档案资源知识图谱构建提供组织结构基础。第5章口述历史档案资源知识图谱构建本体只是从组织层面实现口述历史档案资源描述与揭示,而知识图谱是基于关联层面实现口述历史档案资源深度聚合。本章首先提出口述历史档案资源知识图谱框架设计构想,包含模式层和数据层,模式层既可以从口述历史档案资源本体解析、本体与图数据库的映射规则以及关系界定入手;也可以直接从口述历史档案资源数据源抽取所需要素。数据层包含信息抽取和知识融合两部分。然后介绍知识图谱存储和绘制工具。最后,基于第四章口述历史档案资源本体结构,引入实验数据源,采用目前主流的Neo4j图数据库构建口述历史档案资源知识图谱进行实例可视化展示,从知识关联维度实现口述历史档案资源深层聚合,构筑口述历史档案资源知识网系,实现知识关联,为第六章口述历史档案资源多维知识发现奠定关系主线。第6章口述历史档案资源多维知识发现本章在第五章口述历史档案资源知识图谱实例展示的基础上,基于知识图谱洞悉口述历史档案资源深层关系,从多维视角深入挖掘口述历史档案资源潜藏的丰富内部事实。具体包含:基于项目整体概况的知识发现、基于事件主题关系的知识发现、基于社会网络关系的知识发现以及基于时空网络关系的知识发现。既可以细致展现出口述历史档案资源间人、地、时、事之间的知识关联,又可以探求涉及同一主题或具有相关关系的多个口述历史档案资源之间的隐性关系,方便领域学者进行后续研究,以佐证本研究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综上所述,本研究在数字人文大背景下,将以本体和知识图谱为代表的数字人文技术方法“引介”口述历史档案研究,实现了口述历史档案资源领域本体和知识图谱构建新突破,同时借助实例可视化展示,将人、地、时、事等内容特征及其相互关系予以细粒度描述,从事件、时空以及社会网络关系等层面实现口述历史档案资源深层挖掘与多维知识发现,不仅丰富了多元学科理论与研究方法,而且还推进了口述历史档案资源实践创新。在“技术驱动+知识发现”的催化反应下,为口述历史档案资源深度开发提供了借鉴与可行指导,同时也对口述历史档案资源知识发现及可视化具体实施提供了可操作性框架参考,切实推动了口述历史档案资源知识组织、知识关联、知识发现与知识服务。
朱静怡[2](2021)在《基于AHP与SD法的城市公园景观评价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时代的发展,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城市环境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城市公园作为最贴近人们生活的城市绿地,对于提高城市环境质量和居民生活品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在追求城市公园建设数量和效率的同时,景观雷同的现象屡见不鲜。对城市公园进行景观评价有助于提高景观质量,优化游客游赏体验,为更好地管理和改善公园景观提供参考依据。首先,本文通过研究城市公园景观评价相关理论,从游客需求的角度出发,构建了一套基于AHP与SD法的城市公园景观评价模型,并运用该模型对杭州市太子湾公园、花港观鱼公园以及柳浪闻莺公园进行景观评价,结合定性分析检验模型合理性,为城市公园景观评价提供切实可行的方法。第一步,以观赏需求、生态需求和活动需求为准则层,景观形象、空间组织等6项指标为子准则层,景观丰富度、景观协调性等18项指标为因子层,构建城市公园景观评价指标体系;第二步,咨询专家意见,运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各评价因子权重;第三步,运用语义差异法(SD)选取因子层18项指标对应的形容词对设计问卷,对公园使用者进行调查,分析问卷结果;第四步,结合AHP得出的权重对SD法得分结果进行加权计算,将最终得分进行百分化处理,得出三个城市公园的最终得分,并结合实地调研分析结果合理性。这样一套结合了专家权重和使用者感受的评价模型,使得评价结果更具专业性和科学性。其次,基于景观评价模型得出三个城市公园的景观评价结果如下:花港观鱼公园(89.38)>柳浪闻莺公园(87.94)>太子湾公园(82.54)。该结果显示,游客对三个城市公园景观的整体评价较高,其中得分最高的公园是花港观鱼公园,该公园作为杭州市最知名公园之一,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结合实地调研,笔者认为评价结果与实际相符,验证了基于AHP与SD法的城市公园景观评价模型的合理性。再次,以得分最低的太子湾公园为例,对景观评价结果进行分析,基于游客的观赏需求、生态需求和活动需求笔者分别提出了相应的景观提升建议:(1)优化空间结构,彰显景观特色;(2)增加乡土树种,提高物种多样性;(3)挖掘文化内涵,丰富活动空间,完善公共设施。最后,结合研究结果和实地调研,笔者总结出以下几点城市公园景观设计与提升建议:(1)注重因地制宜,凸显特色主题;(2)合理配置植物,平衡生态系统;(3)设计以人为本,丰富休闲空间;(4)挖掘文化内涵,提升公园品质。本文构建的基于AHP与SD法的城市公园景观评价模型可为其他城市公园的景观评价提供参考,该套模型具有一定的普适性,但由于研究对象的选取具有一定的地域性,其他地域城市公园的适用性有待进一步验证。
苏振强[3](2020)在《厕所革命背景下景区公共厕所设计研究》文中提出2020年我国的人均GDP突破一万元美金,经济的快速增长让我国早早进入万元美金社会,人们从物质生活逐渐转向精神生活的追求,旅游的需求与日俱增。2019年旅游业对于GDP综合贡献已达到10.94万亿元,占比GDP总量11.05%。景区公共厕所在旅游服务的提升中占据关键的一环,随着厕所革命的不断深入发展,旅游厕所的建设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文章回顾了公共厕所的发展历史以及厕所革命的发展历程,从根源处认识公共厕所的内涵要义和发展特点。带着从设计的角度研究公共厕所问题的初心,经过文献收集、案例分析和实地调研,总结了国内外旅游厕所的建设现状和设计特色。以此为基础,结合针对调研过程中的问题分析,文章从建筑学的角度围绕人体、环境和文化的命题探讨景区公共厕所的设计策略。本文主要分为第一章是绪论,对景区公共厕所建设的背景进行阐述,界定了论文的相关概念、研究范围、探讨的目的与意义,并对国内外的公共厕所建设现状和理论现状进行梳理,提出本文的研究框架。第二章是基础研究,阐述了公共厕所的发展历史和厕所革命的发展历程,并分析了景区人群的特点和景区公共厕所的设计特性,对景区公共厕所相关设计理论进行梳理与建构。然后选取近期国内外景区公共厕所的优秀案例进行分析整理,了解和总结景区公共厕所的设计方法。第三、四、五章是论文的核心部分,分别从景区公共厕所的规划布局、建筑设计和技术设计三个方面来深入探讨景区公共厕所的设计策略。第六章是设计实践部分,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对花山岩画景区游客中心公共厕所进行设计上的探讨实践。最后是论文的结论部分。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和分析,归纳出对景区公共厕所有价值的设计策略,为今后厕所革命的发展提供理论上的支持和同类型的设计项目提供参考和借鉴。
吴洋[4](2020)在《西安城市雾霾演进与治理研究(1912-2019年) ——兼与英国伦敦雾霾的历史比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工业发展带来技术革新与社会文明进步的同时,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也遭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坏。城市雾霾是工业经济发展的产物,英国伦敦雾霾与西安城市雾霾都具有工业化进程中雾霾城市的典型特征,通过比较分析两地雾霾的历史演进特征、空间区域分布、污染源、危害性、民众认知态度、治理措施及取得成效等,找寻工业作为城市雾霾的主要驱动因素,以期为我国城市雾霾的治理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历史镜鉴,为铸就与工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可持续发展之路进行必要的学术探索。本文首先从自然地理的角度分别对伦敦和西安两地特殊的地形地貌及气候条件进行了分析,包括西安所在的风成黄土、风场作用、季风条件、盆地地形、降水量等因素以及伦敦特殊的气候条件和地形地貌等,并概述了中外其他爆发雾霾的典型城市所具有的特殊自然地理条件,阐述了自然环境对雾霾生成的重要作用。雾霾的爆发除了特殊的自然因素作用之外,人为因素是重要的环节。西安与伦敦均是在工业化进程中出现的雾霾问题,在以煤炭为能源基础的前提下,两地工业发展迅猛发展,城市雾霾相伴而生。伦敦雾霾从初现期、持续期到爆发期的历史演进及空间分布呈现出一定特征,针对雾霾问题英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治理措施,其成功经验表明政府监管力度、民众参与程度、科学技术投入是英国城市雾霾治理的三要素。煤炭资源的动力保障及清末民国时期政府出台政策、实地考察、工业西迁等开发西北的战略举措成为西安近代工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建国以来煤炭运输条件的提升为工业生产提供了便利,西安市工业经济从过渡期、奠基期逐渐发展成为具有相当规模的现代化工业体系,西安城市雾霾的历史发展脉络从古代以沙尘为主的“风霾”、“灰霾”现象到建国以来以煤烟型污染为主的城市雾霾,1949年至20世纪90年代初期随着西安市工业及家庭燃煤量的攀升,城市雾霾表现出空间区域分布及年代季节变化的特征,针对这一时期的城市雾霾问题,西安市所采取的治理措施包括政府层面的综合治理及企业层面如发电厂作为重污染企业的减排措施等。近三十年来西安城市雾霾呈现出复合型污染以及范围扩大、程度加剧的新特征,城市空气污染源的复杂多样性、空气质量的年度及季节变化、雾霾空间分布及主要污染行业等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针对西安市近三十年来城市雾霾的新特征,一系列治霾新措施相继出台,通过对我国雾霾治理路径及英国提升空气质量的方式进行分析,可以看出我国雾霾治理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雾霾是一种空气污染现象,存在严重的危害性。伦敦与西安雾霾爆发后对人类生命与健康、城市交通运行、动植物与农作物生长、建筑物外观、全球气候及经济发展等都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危害性,中外其他典型城市在雾霾发生后也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对于城市雾霾这一空气污染问题,民众对其也产生了一定的认知度。伦敦社会对雾霾的认知经历了从曲解到了解的转变过程,西安民众对雾霾则是从盲从转向清晰,可以看出两地民众对雾霾的认知度存在一定的差异性。纵观两地的城市雾霾问题,存在众多异同点。在经济结构与环境问题的辩证关系、污染源与雾霾高发季、人与环境的互动作用以及科学技术与城市雾霾的双重关系这四个方面两地存在一定相似性;民众的认知度与参与度、雾霾引发的社会问题、所处自然地理环境、雾霾发生的经过及后果、两地雾霾发生时间段均有所差异。从目前我国社会经济建设的实际情况来看,今后我国经济发展模式仍然是以高耗能的工业经济为主导,煤炭依然是现在及未来我国主要燃料来源,因此雾霾的治理任重而道远;从自然地理、燃料结构、群体意识、人地关系四个方面文末对西安雾霾的发展趋势做了预测,对未来西安市雾霾治理的自身优势做了分析,并提出雾霾所带来的积极效应,例如推动科技进步与产品研发、提升民众环保理念等。在环境保护成为人类共同使命的今天,在“建设美丽中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时代,我们期待“繁荣”与“清洁”和谐共生,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会更加美丽。
王建国[5](2020)在《“长安八水”历史地理研究》文中指出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水是一座城市兴起与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之一,是城市兴衰变迁的根本。研究一座城市的历史,其水系变迁与水环境演变,是历史地理学者关注的热点。诚如我国着名水利史专家周魁一曾言,“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中国历史是一部水利发展史,研究中国历史必须研究水利史。”历史时期,西安水生环境曾呈现出“八水绕长安”优美和谐状态,促进了汉隋唐王朝的强盛,并影响后世千年历史。本文由“长安八水”发展变迁入手,通过探究与之构成的水生环境、水利系统、人地关系、都市变迁等,对“长安八水”进行了系统化、长时段、专题性研究。本文共分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第二部分主体部分,包括第一至第五章;第三部分,为结语与思考。绪论。主要论述了论文选题的缘由及意义;对相关概念进行了说明;回顾了涉及到与本专题研究相关的学术史,并进行了评述;简要介绍了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第一章,先秦时期的“长安八水”与早期文明。论述了关中自然地理环境,“长安八水”的自然水文状况;从源流、名称、水系等探讨了“长安八水”的发展变迁;历史时期主要受地质,外加气候、人类活动等因素影响,“长安八水”中的其它原本各自流向渭水的七水又出现交汇,变迁;结合“长安八水”,探讨了华夏文明的起源。认为今灞桥、蓝田、临潼三区县交会处是华夏族形成的核心地带,灞河、浐河、渭河交汇处,50公里为半径的区域是华夏源脉所在地,西安东郊的灞河沿岸是华夏民族发祥地之一。通过对丰水、镐水及其与丰镐二京关系的探讨,认为良好的水利环境,促使了早期都城在此崛起。周人立都于丰镐,既控制水陆交通要道,又利用“长安八水”中的涝水、沣水、滈水、潏水等提供的水源,开挖人工渠系引沣水与灵沼,使国都四面环水,形成天然屏障,既护卫了都邑安全又确保了地下水源;丰镐二京大量池沼的存在,更是其良好水生环境的有力证明。秦国动用全国之力,引泾水东流开凿郑国渠,有力地促进了关中农田水利事业的发展,使“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强,卒并诸侯”,为开创秦朝大一统奠定了强有力的基础。第二章,由渭水贯都到“八水六渠”。通过论述秦建都咸阳到渭水贯都,认为这是对关中自然地理环境及周边水环境综合考量的结果。秦咸阳到渭水贯都,对渭水南北水利及其池泉进行了有效的利用,确保了国都的用水及其优良生态环境的建构。西汉王朝围绕“长安八水”,先后兴建了漕渠、六辅渠、白渠、灵轵渠、成国渠、樊惠渠等六大渠系,形成“八水六渠”大的水网结构。秦汉国都正位于这个农田灌溉网和大的水网中央。国都长安引“长安八水”中的潏水、交水入城,并开凿昆明池进行调蓄,比较完美地解决了都市用水。“八水六渠”良好水生环境的构建,也成为后世在长安建都王朝或政权着力向往和重建的典范。第三章,魏晋北朝“长安八水”与隋唐“八水九渠”的建构。魏晋北朝时期,长安失去了全国政治中心的地位,但是在此建都立权的统治者,仍十分重视水利环境的构建。如引渭水疏修漕运,引泾水整饬郑白渠,引泾渭之水修富平堰、成国渠,引潏水开南山漕渠等。这一时期,“长安八水”中的渭、泾、潏三水主要在发挥作用,原因是其水量稳定,便于引流。隋唐时期,统治者重视兴修水利,国都长安水生环境良好,并达到前所未有的兴盛。特别是“八水九渠”水利系统和水环境的建构,促进了“八水”与都市发展的良好互动,满足了国都发展的水利之需,为隋唐王朝的兴盛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第四章,宋元明清时期“长安八水”的变迁与渠系。通过梳理史料,分析认为宋元时期,“长安八水”中的渭水、泾水、浐水、灞水河道变迁主要集中在下游,涝水西合甘水北注于渭。这一时期,引浐水入城,修复唐末废弃的龙首渠部分渠段,供给城内水源。宋元时期,通过对引泾水的三白渠、丰利渠、王御史渠修整,构建了泾水农田水利灌溉渠系统。明代,通过引“长安八水”中的浐水、皂水(潏河之下游),建构都市水利,引泾水之广惠渠、通济渠,构成了都市近郊的农田水利系统。清代井灌高速发展,这是与“长安八水”提供的地下水源及构建的水环境不无关系。第五章,民国“长安八水”与建国后的都市治水。民国统治者通过引“长安八水”之潏水修西龙渠,开洋井,引沣水建自来水厂等,进行都市水利的新探索,但是由于资金、战争等内外原因,基本都以失败告终。然而,这样的探索为后世西安都市水利开发利用与发展积累了的宝贵经验。这一时期通过疏引“长安八水”或其支流,修成“关中八惠”,代表了民国时期关中水利建设的最高成就,极大地促进了关中农田水利事业的发展。新中国成立后,对“长安八水”的治理与利用齐驾并驱,并不断探索西安都市治水用水的新方式。利用渭、浐、灞、沣、皂等解决了自来水问题;“引汉济渭”缓解关中渭河沿线城市和工业缺水问题;特别是“八水润西安”规划的提出与实施,对恢复重现昔日“八水绕长安”盛景,开启都市治水新篇章,构建西安、关中优良水生环境,推进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和关中平原城市群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结语与思考。通过对“长安八水”的专题性论述,认为:以“长安八水”构筑的大的流域文明,是华夏源脉之一;自然地理因素,包括气候、水文、生物、地形、地质等是影响“长安八水”发展变迁的主要因素,这在地质时期与历史早期特别明显。人类的行为与影响是起一定的助推、支配作用的,特别是统治者,决策者;“八水”与开渠系和谐互动才能构建良好的城市水生环境。历史时期对“长安八水”的利用表现为秦汉“八水六渠”;隋唐“八水九渠”;元明“八水四渠”;清“八水二渠”;民国开“关中八惠”,引潏水修西龙渠,引沣水建自来水厂的探索等;历史时期“长安八水”变迁最大的是潏水,利用最多的也是潏水,其次是渭水、沣水、浐水、泾水、灞水;长时段来看,历史时期长安(西安)都市居民的主要用水方式为凿井汲水;“长安八水”的地域范围是周秦汉隋唐政治中心之所在。三千多年的发展过程是一个选择、超越、优化的过程,这个过程始终与“长安八水”建构的水生环境相关联,并以图最终达到二者的最佳契合。
裴欣[6](2020)在《近代以来西安城市规划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代以来的一百八十年间,西安城市经历了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社会政治经济也实现了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型发展。近现代城市发展的主要动力是工业革命的发展,工业革命不仅带来了技术变革,更是带来了政治变革和城市变革。城市规划是对城市未来发展的计划,是人类积极主动建设改造城市的活动,对城市发展产生重大影响。作为城市发展先导的城市规划,自近代以来,从思想理论和规划实践两个层面,逐步实现了从萌芽到形成完善并继续发展的历史过程,至现当代形成成熟完整的城市规划编制和实施的现代化转变,并由此引发了西安城市社会经济的现代转型。本文从历史地理学角度,以城市近代化为主线,从近代以来西安城市规划演变切入,复原民国时期及建国后西安历次城市规划形成的过程,对城市规划各要素及其作用进行了综合分析,探究西安作为内陆城市其城市规划制定及实施的影响因素。本文以时间为经,以历次规划为纬,大体上分为民国时期与当代时期两个阶段来研究近代以来西安城市规划演变的过程。综观民国时期西安的城市发展及规划建设情况,可以将民国时期西安的城市规划分为萌芽时期、形成与完善时期以及继续发展时期三个阶段。民国前期西安城市空间格局的初步变化和城市规划文件的形成主要从辛亥革命后至陪都西京确立之前,也可以称之为前陪都时期,出现了萌芽性质的两部城市规划文件,其一是民国十六年(1927年)的《陕西长安市市政建设计划》,其二是民国二十年(1931年)的《陕西省民国二十年建设事业计划大纲》。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开始至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止的十余年间,是民国时期西安城市规划的形成与完善时期,主要是在筹备建设陪都西京时期。这一时期西安先后出现了多部城市规划方案,既有民间拟议,也有官方擘划。民间拟议包括季平的《西京市区分划问题刍议》和易俗社孙经天《西京市政建设计划之准则》。官方擘划则包括《西安市三年行政计划》、《陕西省建设厅二十二年至二十四年行政计划》、《西京市分区计划说明》、《西京规划》等。尤其是《西京规划》的出台,标志着近代西安形成了现代意义上完整的城市规划方案。民国时期西安城市规划的继续发展是在抗日战争胜利以后。随着抗战的结束和战后城市恢复建设的开展,《西安市分区及道路系统计划书》随之编制完成。这部规划借鉴了当时西方主流规划思想,颇具时代意义。当代西安城市规划发展演变在新的历史时期出现了新特点。这一时期我国的现代城市规划体系开始逐步建立,从开始全盘引入苏联模式到逐步接受西方的城市规划理论和方法,至结合实际形成具有自身优势特点的规划方案,当代西安城市规划发展一波三折。西安的城市发展和建设一直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有了统一的安排和指导。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西安总共编制了四轮城市总体规划方案,即《西安市1953-1972年城市总体规划》、《1980-2000年西安市城市总体规划》、《1995-2010年西安市城市总体规划》和《2008-2020年西安市城市总体规划》。在这几次城市总体规划的指导下,西安改变了近现代时期的城市面貌,从消费型城市发展成为工业城市,进入了现代化都市发展的新时期。通过历史时段研究、比较研究等方法对近代以来西安城市规划演变过程的分析,总结了近代以来西安城市规划的特征,指出这一时期西安城市规划的历史继承和过渡时期的转型变革双重特点。同时总结了近代以来西安城市规划思想的演变,分析了城市规划落实的影响因素。专门之人才、具体之计划、充裕之财力、科学理论之指导是西安城市规划建设主要影响因素。其中政治因素是西安城市规划制定和实施的最为突出的动力因素,西安城市规划的制定和实施大多有赖于国家政策的支持和地方政令的推行。最后,把西安的城市规划置于全球史背景下进行探讨,更加凸显近代以来西安作为世界古都的城市规划特点,为西安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提供参考。
赵丽娜[7](2020)在《四川省自助旅游流网络结构特征及重心轨迹演变》文中研究说明旅游业在社会经济发展的驱动下已成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强力臂肘。物质生活水平显着提高的背景下,伴随着消费的转型升级人们对旅游的需求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大众观光式旅游,旅游个性化需求增加,旅游者的流动轨迹也日显多元性与复杂性。而“4G”时代成熟,使得人们的生活同网络产生了密不可分的联系,大量旅游信息汇聚于网络平台。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推动大数据广泛运用于社会研究各个领域,同样为旅游研究提供了更多可能性。针对旅游流的相关研究一直都是旅游地理研究中的核心内容,受到国内外广大旅游学者的关注,研究成果丰富成熟。通过对旅游流网络结构研究文献梳理发现,大多针对发达地区城市群旅游流和入境旅游流网络结构研究,而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研究成果薄弱。本文以四川省自助旅游流作为研究对象,利用“火车头采集器”采集携程网中2009、2012、2015、2018年四个时间节点的关于四川省自助旅游有效网络游记1240篇,以1240篇游记中旅游者的旅行轨迹作为原始研究数据。在社会网络分析的理论框架下,利用Ucinet6.6和ArcGis10.3软件,从时间和空间2个方面,从节点特征、整体网络结构及重心轨迹3个维度探讨四川省自助旅游流网络结构特征及重心轨迹的演变。结果表明:(1)旅游节点增速经历了由快至缓的过程,2012-2015年是四川省旅游高速发展的阶段,2018年旅游范围稳定。通过中心性指标分析发现,节点位置差异明显,分布不均衡,位于中心地位的旅游节点主要有青羊区、武侯区、都江堰市、峨眉山市、乐山市中区,这些节点均位于成都平原经济区,川西北生态经济区后期旅游发展速度较快,其旅游节点的旅游发展水平提升显着,但川东北、川南、攀西地区始终位于四川省自助旅游流网络的边缘区域,严重依赖核心节点的带动。(2)四川省自助旅游流整体网络结构联系逐渐加强,整体网络结构发展趋向均衡,但仍然存在明显的核心—边缘结构,多数旅游节点需要依靠核心旅游节点产生旅游流联系。该网络结构存在明显的内部节点凝聚的特征,并形成三大旅游系统。(3)旅游流网络整体由不均衡性显着向趋向均衡转变,成都市处于强核心的位置,西北部地区重要性凸显,东西部旅游发展空间差异显着,旅游流扩散方向由南—北转向东—西方向,旅游流集聚由趋向分散向趋向集聚转变。基于此,对四川省各区域旅游协调发展提出相应的优化意见,望对四川省旅游发展规划能提供参考借鉴。
甘子成[8](2019)在《基于马克思主义精神生产理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马克思主义精神生产理论是关于人类精神生产实践规律的科学总结,是唯物史观的重要内容,对人们的精神生产实践活动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发展是以物质生产为基础,具有实践性、人本性、自由性、观念性和创新性,体现出精神生产实践的普遍特征,是精神生产实践的具体形态之一。在坚定不移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自信,以及迫切需要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多维背景下,运用马克思主义精神生产理论探究和指导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尝试运用历史与逻辑相结合、文献研究、社会实践调查、定性分析和跨学科研究等方法对该论题进行研究。马克思主义精神生产理论是本论文的理论基础。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近代资产阶级国民经济学和德国古典哲学中的精神生产理论是最先系统化的精神生产理论。但是,它们都明显存在着片面化、绝对化的缺陷。其中,近代资产阶级国民经济学中的精神生产理论只是从物质生产、财富增长的角度分析精神生产实践,存在“见物不见人”的不足;而德国古典哲学中的精神生产理论只是从人的本质发展的角度探索精神生产实践,存在“见人不见物”的不足。马克思、恩格斯在资本主义社会急剧变迁和弊端明显暴露的背景之下,以唯物辩证法、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作为立足点,对过去的思想材料进行批判地吸收,既从物质生产角度又从人的发展角度进行探索分析,构建起了系统的、科学的精神生产理论。马克思主义精神生产理论确定了精神生产是人类重要的社会实践形式,是人类重要的认识活动,是人类本质属性的根本体现;表明了精神生产是社会全面生产的子系统之一,与物质生产、人自身生产紧密相联系,是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各个环节不断运行的过程,具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互作用的结构体系;阐释了精神生产具有以社会意识形态、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等为中心的形态范畴。马克思主义精神生产理论具有方法论的本质,对于人们解决精神生产实践的问题具有普遍指导意义。列宁、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不仅以马克思主义精神生产理论为方法依据解决了一系列重大的社会精神生产问题,同时进一步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精神生产理论的向前发展,形成了新的理论成果。马克思主义精神生产理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发展的具体应用是本论文的落脚点,是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体现。尽管马克思、恩格斯所生活的时代还没有形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但是他们对古代文学、史诗、诗歌、音乐、戏剧、绘画、宗教、习惯和风俗等的探讨,实质已经涉及到了今天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所包含的具体内容。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宝贵的财富,能够给予人们物质支持和为人们提供精神养分,在现代化进程中有必要对其传承和发展进行研究。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发展属于精神生产的具体形态范畴之一,它体现出精神生产以物质生产为基础的特点,体现出精神生产以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为目标的特点,体现出与精神生产的观念性、自由性和创造性具有相互契合的特点,所以运用马克思主义精神生产理论分析和指导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发展存在可行性和必要性。以马克思主义精神生产理论作为基础,可以把握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发展具有以环境基础为依托、以社会力量为驱动、受自内生力量作用的历史合力系统;可以充分肯定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发展具有促进物质发展、精神发展和人的发展等多维的社会价值;可以深刻洞悉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发展受环境变迁、社会作用力变化以及自身局限性制约的挑战;可以收获到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发展应该遵循精神生产规律的方法启示。
史煜[9](2019)在《影像记忆中的20世纪西安明城区建筑特征演变研究》文中提出自鸦片战争遭遇西方武力冲击,中国渐从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型,延续千年的传统建筑体系从沿海至内陆城市渐次发生近现代化演变。西安作为中国内陆传统城市典型代表与华夏文化生发繁荣之地,经历了20世纪来持续变革求新以及社会文化价值观念的转变,在取得城市现代化建设巨大成就同时,也面临因明城区大片历史街区建筑消失与城市记忆难以承续的现状。在当前中国城市建设从经济指标“量”的扩张转向历史文化与环境生态“质”的彰显之际,学界对西安都城时代的关注逐步转向对城市近现代发展变迁的研究。鉴于建筑是城市最基本的物质组成,本文选择以20世纪来西安明城区不同时段所生发新建筑作为中西文化碰撞交融的具体产物,以西安从传统向近现代城市的发展历史为线索,利用影像文本“客观纪实性”功能再现建筑形态特征,呈现与解析明城区建筑演进历程,为西安建设国际化大都市以及再塑古城历史文化风貌的探索实践提供借鉴。首先,立足影像与建筑文化研究方向,将建筑影像与历史文本相结合作为还原城市记忆的基本载体,在以人为主体、建筑为客体所形成的城市记忆框架中,以西安明城区建筑发展历史为线索,搜集整合20世纪来(1900-2010)不同历史时期典型的建筑影像文本,将其置于中国近现代社会发展的时空背景中进行分期、分类及演变研究。其次,以建筑学、城市规划学与历史地理学等学科在西安城市建筑方面的相关研究成果为参照,将清末(1900-1911)、民国(1912-1949)与共和国(1949-2010)三个典型时期建筑影像文本进行分类对比,以“图文”互证方式还原西安明城区建筑发展演变历程,借助图像学与现象学等研究方法进行解读,揭示演变特征、规律及综合动因。再次,利用凯文·林奇“城市意象五要素”(道路、边缘、区域、节点、地标)作为体验与认知城市的一种方法,对应分析20世纪不同时段西安城市代表性建筑,尝试还原与建构近现代西安城市记忆。近现代西安传统建筑是顺应时代发展与社会现实需求,从“模仿搬用”到“选择吸收”西方先进建筑形式与技术的演进历程,展现了不同历史阶段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城市主体审美与价值观的转变,也是传统建筑体系融合西方文化不断做出权衡与选择的实践过程。以城市记忆的“整体性、时代性、延续性与建构性”为原则,对20世纪以来西安明城区建筑状况进行分析、归纳与总结:(1)“体用”原则上中西“折衷”建筑特征的延续性在西安城市近现代化转型历程中,城市发展渐从传统社会的闭守走向近现代的开放,在继承传统建筑文化“体”对西方建筑形式、材料、结构等因素“用”的基础上,传统建筑主体地位逐步被削弱而日趋式微。是在政治与军事因素主导下,从清末“洋风”模仿建筑到民国以不同程度的中西“折衷”特征为主、兼有少量几何形式特征工业化建筑,经历共和国初期“苏化”因素影响,又从单一国家性建筑逐步走向现代化探索与多元化发展历程,建筑是“自上而下”非自然发展路径,以“局部-整体-简化-创新”不同程度中西“折衷”建筑特征的渐变为其发展规律。(2)传统建筑文化承续及创新的矛盾性与表面性作为历史文化积淀深厚的西北区域重镇与传统内陆城市,近代“洋风”模仿、中西“折衷”建筑到建国10周年经典的“传统”复兴建筑,在改革开放后1990-2010年代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出现以房地产商业开发与以旧城拆迁改造为手段的城市化建设,带来明城区商业化、功能化的大尺度的现代建筑在明城墙内外无序耸立,因其与西安历史文化缺乏关联而影响古城整体建筑风貌。近年来,西安明城区依旧以在建筑上附加传统元素与佩戴仿古头饰屋顶作为体现古都风貌的手法,令人深感传统建筑传承与创新层面缺乏文化关联呈现出的矛盾心态与形式的表面性。(3)城市建筑演变缺乏历史文化承续性与整体观伴随20世纪以来西安城市建筑特征近现代化演变历程,西安明城区多数历史街区风貌逐步被科技文明所打造的功能化、商业化与符号化的新建筑所替代与消解,建筑景观的汰换更新导致历史特色被抹除失去城市记忆载体,而社会生活方式的改变也在加速城市记忆的缺失,不利于获得古城西安作为精神家园应有的历史文化认同感与归属感。基于城市记忆与建筑影像的互动同构关系再现西安明城区建筑特征演变历程,省察急躁功利的赶超式与风貌式城市建设行为,汲取东西方城市近现代化发展正反经验,以期在健全城市建设评估与民众参与的监督管控机制,重拾城市文化自信、再塑城市历史风貌,将西安建成生态宜居的家园,肩负起“国家文化形象”的城市职能与使命。
王献水[10](2016)在《土司遗址的活态保护 ——以老司城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土司制度是指元明清时期中央政府在我国西北、西南边疆民族地区实行任用当地豪强使其世袭统治地方的政治制度。土司制度既是“因俗而治”的政治统治智慧的体现,也是中原汉文化对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文化的扩张。而这种文化的交融直接产生了多姿多彩的土司文化,土司遗址作为土司文化的载体以其突出价值与普遍意义被世界所公认,而永顺老司城遗址、唐崖土司城址和海龙囤遗址三处遗址为其中完整性和真实性最好的遗址。2015年7月由三者共同组成的我国“土司遗址”正式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的验收成为我国第48处世界文化遗产,因此对其的保护需要以活态保护的角度来进行。文章共分为三个部分,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为绪论部分,主要对活态保护理念和土司制度与文化及论文的相关概念进行阐述,对活态保护理念从来源到发展体系及最后的评估体系做了详细的论述,是文章的基础。第二章到第四章为论文的主体部分,即以活态保护理论为基础对永顺老司城遗址进行细节性的评估,从文物保护工程、协调地区经济、非物质文化遗产、考古工作等三大方面的内容进行具体评估与分析。第五到第六章为论文的第三部分,第五章为对唐崖土司城址和海龙囤遗址的活态保护的可行性进行分析,旨在探讨活态保护理论的普遍性。第六章为结论部分,包含对现有理论及实践的思考。
二、长安大学学报(建筑与环境科学版)2004年第21卷总目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长安大学学报(建筑与环境科学版)2004年第21卷总目次(论文提纲范文)
(1)数字人文视域下口述历史档案资源知识发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口述历史档案研究现状 |
1.3.2 知识发现研究现状 |
1.3.3 研究现状述评 |
1.4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1.5 创新点 |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口述历史档案 |
2.1.2 口述历史档案资源 |
2.2 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理论 |
2.2.1 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含义 |
2.2.2 档案信息资源开发意义 |
2.2.3 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原则 |
2.3 本体理论 |
2.3.1 本体概念 |
2.3.2 本体分类 |
2.3.3 本体构建流程 |
2.3.4 本体在档案领域的应用 |
2.4 知识发现理论 |
2.4.1 知识发现定义 |
2.4.2 知识发现过程 |
2.4.3 知识发现方法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数字人文视域下口述历史档案资源知识发现逻辑框架 |
3.1 数字人文视域下口述历史档案资源知识发现需求分析 |
3.1.1 数字人文时代的必然要求 |
3.1.2 口述历史档案资源开发需求 |
3.2 数字人文视域下口述历史档案资源知识发现目标与体系架构 |
3.2.1 口述历史档案资源知识发现目标 |
3.2.2 口述历史档案资源知识发现流程及体系结构 |
3.3 数字人文视域下口述历史档案资源知识发现框架 |
3.3.1 口述历史档案资源知识发现构成要素 |
3.3.2 口述历史档案资源知识发现功能要素解析 |
3.3.3 口述历史档案资源知识发现要素及功能关系 |
3.3.4 口述历史档案资源知识发现框架构建 |
3.4 数字人文视域下口述历史档案资源知识发现框架主要模块作用解构 |
3.4.1 口述历史档案资源知识组织的描述与揭示作用 |
3.4.2 口述历史档案资源知识关联的存储与链接作用 |
3.4.3 口述历史档案资源知识发现的多维挖掘作用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口述历史档案资源本体构建 |
4.1 口述历史档案资源知识组织原则 |
4.2 口述历史档案资源元数据标准选择 |
4.3 口述历史档案资源元数据抽取 |
4.4 口述历史档案资源本体模型设计 |
4.4.1 术语词表构建 |
4.4.2 确认类的等级体系,定义类和属性 |
4.4.3 充实、修正本体 |
4.4.4 本体模型转换 |
4.5 口述历史档案资源本体实例化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口述历史档案资源知识图谱构建 |
5.1 口述历史档案资源知识图谱框架设计 |
5.2 模式层组织 |
5.2.1 本体解析 |
5.2.2 本体与图数据库规则映射 |
5.2.3 关系界定 |
5.3 数据层组织 |
5.3.1 信息抽取 |
5.3.2 知识融合 |
5.4 知识图谱存储与绘制 |
5.5 口述历史档案资源知识图谱实例化 |
5.5.1 数据准备 |
5.5.2 口述历史档案资源知识图谱模式层组织 |
5.5.3 口述历史档案资源知识图谱数据层组织 |
5.5.4 口述历史档案资源知识图谱存储与绘制 |
5.5.5 口述历史档案资源知识图谱可视化 |
5.6 本章小节 |
第6章 口述历史档案资源多维知识发现 |
6.1 基于项目概况的知识发现 |
6.1.1 整体—局部分布 |
6.1.2 项目—时间分布 |
6.1.3 项目—地点分布 |
6.2 基于事件主题关系的知识发现 |
6.2.1 事件—项目关系的知识发现 |
6.2.2 事件—时间关系的知识发现 |
6.2.3 事件—地点关系的知识发现 |
6.3 基于社会网络关系的知识发现 |
6.3.1 基于口述项目本身的社会关系 |
6.3.2 基于口述项目内容的社会关系 |
6.4 基于时空网络关系的知识发现 |
6.4.1 基于社会关系的人物空间分布分析 |
6.4.2 基于任职经历的人物时空迁移轨迹分析 |
6.5 本章小节 |
第7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局限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2)基于AHP与SD法的城市公园景观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环境有待改善 |
1.1.2 环境质量受到重视,公园建设有待加强 |
1.1.3 城市公园千篇一律,景观质量有待提高 |
1.1.4 景观审美差异明显,评价体系有待完善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2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研究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城市公园 |
2.1.2 景观评价 |
2.1.3 层次分析法(AHP) |
2.1.4 语义差异法(SD)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景观美学理论 |
2.2.2 景观生态学理论 |
2.2.3 环境心理学理论 |
2.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2.3.1 国外研究进展 |
2.3.2 国内研究进展 |
2.3.3 小结 |
2.4 本章小结 |
3 研究对象与评价方法 |
3.1 研究对象的选择 |
3.1.1 杭州市概况 |
3.1.2 杭州市城市公园发展现状 |
3.1.3 研究对象选取 |
3.2 研究评价的方法 |
3.3 本章小结 |
4 城市公园景观评价模型 |
4.1 城市公园景观评价模型的构建原则 |
4.1.1 科学性 |
4.1.2 系统性 |
4.1.3 可操作性 |
4.2 城市公园景观评价模型的构建依据 |
4.3 城市公园景观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4.3.1 指标的选取 |
4.3.2 城市公园景观评价指标体系 |
4.3.3 城市公园景观评价指标描述 |
4.4 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 |
4.4.1 专家意见咨询及判断矩阵构建 |
4.4.2 各项指标相对权重计算及一致性检验 |
4.4.3 各项指标综合权重计算及确定 |
4.5 语义差异法景观评价 |
4.5.1 评价者选取 |
4.5.2 语义差异法问卷调查 |
4.5.3 景观评价数据整理 |
4.6 本章小结 |
5 城市公园景观评价实例研究 |
5.1 调研计划 |
5.1.1 调查问卷设计 |
5.1.2 评价者选取 |
5.1.3 调研时间及地点 |
5.2 太子湾公园实例调查与分析 |
5.2.1 公园概况 |
5.2.2 数据调查与处理 |
5.2.3 景观评价结果分析 |
5.3 花港观鱼公园实例调查与分析 |
5.3.1 公园概况 |
5.3.2 数据调查与处理 |
5.3.3 景观评价结果分析 |
5.4 柳浪闻莺公园实例调查与分析 |
5.4.1 公园概况 |
5.4.2 问卷调查与处理 |
5.4.3 景观评价结果分析 |
5.5 综合对比分析 |
5.5.1 观赏需求 |
5.5.2 生态需求 |
5.5.3 活动需求 |
5.6 本章小结 |
6 基于景观评价结果的太子湾公园景观提升建议 |
6.1 太子湾公园景观评价结果分析 |
6.1.1 观赏需求 |
6.1.2 生态需求 |
6.1.3 活动需求 |
6.2 太子湾公园景观提升建议 |
6.2.1 基于观赏需求,优化空间结构,彰显景观特色 |
6.2.2 基于生态需求,增加乡土树种,提高物种多样性 |
6.2.3 基于活动需求,挖掘文化内涵,丰富活动空间,完善公共设施 |
6.3 本章小结 |
7 结语 |
7.1 主要结论与讨论 |
7.2 研究创新 |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公园景观评价预调研打分问卷 |
附录二 专家意见征询表 |
附录三 |
附录四 公园景观评价打分问卷 |
作者简历 |
(3)厕所革命背景下景区公共厕所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厕所革命 |
1.1.2 旅游业的发展 |
1.1.3 卫生观念与需求的转变 |
1.2 基本概念辨析 |
1.2.1 厕所相关概念 |
1.2.2 景区相关概念 |
1.3 研究的对象、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的对象 |
1.3.2 研究的目的 |
1.3.3 研究的意义 |
1.4 国内外公共厕所建设现状与研究综述 |
1.4.1 国外公共厕所建设现状 |
1.4.2 国内外公共厕所研究现状综述 |
1.5 研究内容、方法和框架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5.3 研究框架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基础研究 |
2.1 公共厕所历史概述 |
2.1.1 国外公共厕所发展历史 |
2.1.2 国内公共厕所发展历史 |
2.2 厕所革命 |
2.2.1 厕所革命的发展概况 |
2.2.2 厕所革命的发展趋势 |
2.3 景区服务人群特点 |
2.3.1 景区服务人群的组成 |
2.3.2 景区服务人群的需求 |
2.3.3 景区服务人群的行为 |
2.4 景区公共厕所的设计特性 |
2.4.1 服务性 |
2.4.2 多样性 |
2.4.3 体验性 |
2.4.4 生态性 |
2.5 景区公共厕所的设计理论基础 |
2.5.1 人体工程学 |
2.5.2 环境行为学 |
2.5.3 在地性设计 |
2.6 景区公共厕所案例调研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景区公共厕所的规划布局 |
3.1 景区公共厕所规划布局的原则 |
3.1.1 游客人性化原则 |
3.1.2 景区适应性原则 |
3.1.3 环境协调性原则 |
3.2 景区公共厕所规划布局的影响因素 |
3.2.1 游客生理特点 |
3.2.2 游客空间聚集 |
3.2.3 游客时间聚集 |
3.3 景区公共厕所规划布局的方法 |
3.3.1 景区厕位总数 |
3.3.2 景区公共厕所的服务半径 |
3.3.3 景区公共厕所的选点 |
3.3.4 景区公共厕所规划布局的弹性应对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景区公共厕所的建筑设计 |
4.1 景区公共厕所建筑设计原则 |
4.1.1 以人为本原则 |
4.1.2 环境相融原则 |
4.1.3 文化呼应原则 |
4.2 景区公共厕所的内部空间设计策略 |
4.2.1 功能设计 |
4.2.2 平面布局 |
4.2.3 流线组织 |
4.2.4 空间营造 |
4.2.5 细节设计 |
4.2.6 标识系统 |
4.2.7 无障碍设计 |
4.3 景区公共厕所的外部形态设计策略 |
4.3.1 与地域气候相容的特征风格 |
4.3.2 与地域环境相容的形态设计 |
4.3.3 与地域资源相容的在地建构 |
4.4 适应文化的景区公共厕所文化气质设计策略 |
4.4.1 塑造公共空间 |
4.4.2 贴合场所文化 |
4.4.3 回应地域特征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景区公共厕所的生态技术设计 |
5.1 生态技术设计原则 |
5.1.1 环境友好原则 |
5.1.2 资源节约原则 |
5.1.3 因地制宜原则 |
5.2 生态技术设计方法 |
5.2.1 通风防臭 |
5.2.2 生态冲厕 |
5.2.3 再生能源 |
5.2.4 绿化设计 |
5.2.5 污水处理 |
5.3 景区生态公共厕所 |
5.3.1 生态厕所的概述 |
5.3.2 景区生态公共厕所的设计方法 |
5.3.3 景区生态公共厕所的实际应用 |
5.4 数字技术在景区公共厕所规划布局中的运用 |
5.4.0 数字技术在公共厕所的发展概述 |
5.4.1 数字导航设计 |
5.4.2 用户信息反馈与共享 |
5.4.3 公厕数字管理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景区公共厕所设计实践 |
6.1 设计实践缘起 |
6.2 项目概况 |
6.3 花山岩画景区公共厕所规划布局 |
6.4 花山岩画景区公共厕所建筑设计 |
6.4.1 景区建筑群外部形态的整体设计 |
6.4.2 景区公共厕所内部空间设计 |
6.4.3 融入地域环境的文化氛围 |
6.5 花山岩画景区公共厕所技术设计 |
6.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国内外景区公共厕所案例调研汇总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4)西安城市雾霾演进与治理研究(1912-2019年) ——兼与英国伦敦雾霾的历史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雾霾城市的地理环境 |
第一节 伦敦的地理位置与气象特征 |
第二节 西安的地形地貌及气象条件 |
一、地理位置与地貌特征 |
二、气候特征及降水条件 |
第三节 地理因素对城市雾霾的影响 |
一、地理环境与伦敦雾霾的关系 |
二、地理环境助推西安雾霾发生 |
第四节 主要雾霾城市的地理特征 |
一、洛杉矶特殊地理因素促成雾霾的形成 |
二、北京地理环境加剧雾霾的严重程度 |
小结 |
第二章 伦敦城市雾霾的历史探究 |
第一节 英国煤炭资源的空间特征 |
一、英国煤炭资源形成的地质条件 |
二、英国煤炭资源的空间格局 |
第二节 伦敦雾霾的历史回顾 |
一、伦敦雾霾爆发的主要成因 |
二、伦敦雾霾的历史演进及空间特征 |
第三节 伦敦城市雾霾的政府治理及民众应对 |
一、早期环保人士的反烟斗争 |
二、政府对空气污染的治理模式 |
三、民间团体参与雾霾治理 |
四、科技进步提升空气监测水平 |
小结 |
第三章 西安工业化进程中的雾霾态势 |
第一节 清末民国时期西安工业起步的条件 |
一、煤炭资源是能源保障 |
二、政府对西安工业经济的开发 |
第二节 建国以来西安工业发展的历史进程 |
一、煤炭运输条件的提升为工业生产提供便利 |
二、西安市工业发展的历史轨迹 |
第三节 西安市雾霾的历史演进 |
一、民国前西安市空气质量概况 |
二、民国时期西安空气质量良好 |
三、1949年至20世纪90年代初西安城市雾霾的特征 |
第四节 西安市城市雾霾治理的举措 |
一、限煤运动的开展 |
二、发电厂的废气减排措施 |
三、城市雾霾的综合治理 |
小结 |
第四章 近三十年来西安雾霾呈现的新特征 |
第一节 西安城市雾霾近三十年来变化趋势 |
一、近三十年来我国雾霾问题总体概述 |
二、20世纪90年代西安市雾霾的变化特征 |
三、近二十年来西安市雾霾的变化趋势 |
第二节 近三十年来西安雾霾的阶段性特征 |
一、雾霾呈现复合型特征 |
二、雾霾程度加剧,范围扩大 |
小结 |
第五章 近三十年来西安雾霾的治理及成效 |
第一节 西安市近三十年来雾霾治理的新举措 |
一、政府加大治理力度 |
二、加强污染源的治理 |
三、扩建城市绿地面积 |
四、企业配合,科技支撑 |
五、能源转型、产业升级 |
第二节 中英两国改善空气质量的路径对比 |
一、近三十年来我国雾霾治理的历程 |
二、英国对城市空气质量的关注 |
三、我国雾霾治理的不足之处 |
第三节 伦敦与西安雾霾的治理成效 |
一、伦敦雾霾治理成效显着 |
二、西安雾霾的治理成效 |
小结 |
第六章 城市雾霾的危害性 |
第一节 雾霾危害性概述 |
第二节 国外主要城市雾霾事件及其危害程度 |
一、美国洛杉矶城市雾霾带来的危害 |
二、美国多诺拉镇及其他城市的遭遇 |
三、日本城市雾霾及其危害性 |
四、其他地区雾霾的爆发及负面影响 |
第三节 伦敦雾霾的危害性 |
一、对人类生命健康的威胁 |
二、对建筑物及动植物的损害 |
第四节 西安雾霾的负面影响 |
一、对人体带来健康风险 |
二、对城市交通造成负面影响 |
三、对农作物造成破坏 |
四、雾霾造成经济损失 |
小结 |
第七章 城市雾霾的认知度 |
第一节 从曲解到了解——伦敦社会对雾霾的认知 |
第二节 伦敦雾霾时代的文学书写与历史记忆 |
第三节 从盲从到清晰——西安民众对雾霾的认知过程 |
一、我国公众对城市雾霾的总体认知 |
二、西安市民众对雾霾的认知态度 |
三、了解民众认知有益于政府开展雾霾治理 |
第四节 西安与伦敦对雾霾认知度的差异 |
小结 |
第八章 城市雾霾的中外异同 |
第一节 两地城市雾霾的相似之处 |
一、经济社会结构与环境问题的辩证关系 |
二、人与环境关系的普遍性 |
三、空气污染源及雾霾高发季的一致性 |
四、城市雾霾与科学技术的双重关系论 |
第二节 伦敦与西安雾霾问题呈现的差异性 |
一、经历过程及后果的差异 |
二、民众参与度形成鲜明对比 |
三、地理环境的空间差异 |
四、雾霾发生时间段不同 |
五、伦敦雾霾引发社会问题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科研成果 |
(5)“长安八水”历史地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和研究意义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相关概念的说明 |
一、长安八水 |
二、水环境 |
三、水生环境 |
四、水利系统 |
第三节 学术史回顾 |
一、相关研究概述 |
二、简要评述 |
第四节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主要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先秦时期的“长安八水”与早期文明 |
第一节 关中自然地理及水环境概述 |
一、关中自然地理环境概述 |
二、“长安八水”自然地理概况 |
第二节 “长安八水”与华夏源脉 |
一、华夏文明起源的既往认识 |
二、“长安八水”与华夏族生存的自然环境 |
三、“长安八水”与华夏源脉 |
第三节 丰水、镐水与丰镐二京 |
一、丰水、镐水 |
二、丰水、镐水与丰镐二京 |
三、丰镐二京的池沼 |
第四节 泾水与郑国渠的开凿 |
一、先秦时期的泾水 |
二、郑国渠与泾水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由秦渭水贯都到西汉“八水六渠” |
第一节 秦建都咸阳与渭水贯都 |
一、从栎阳到咸阳 |
二、渭水贯都 |
第二节 渭水南北的池泉利用及渭河三桥 |
一、渭水南北的凿井用水 |
二、引渭水之兰池的建设及利用 |
三、其他池泉 |
四、渭河三桥 |
第三节 “长安八水”的提出与西汉长安都市水利 |
一、司马相如《上林赋》与“长安八水”的提出 |
二、潏水——长安城主要的供水之源 |
三、昆明池与长安都市水利 |
第四节 西汉“长安八水”与“六渠”的兴修 |
一、渭水水运与漕渠 |
二、泾河水运与白渠、六辅渠、樊惠渠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魏晋北朝“长安八水”与隋唐“八水九渠”的构建 |
第一节 魏晋北朝时期的“长安八水” |
一、魏晋北朝时期“长安八水”的史料记载 |
二、魏晋北朝时期“长安八水”与水利工程 |
第二节 隋唐时期“八水”变迁与“九渠”的兴修 |
一、隋唐时期“长安八水”的历史概况 |
二、隋唐时期“九渠”的兴修 |
第三节 “八水九渠”与国都长安的供排水系统 |
一、隋唐长安的供水系统 |
二、隋唐长安的排水系统 |
三、“八水九渠”与隋唐长安都市水利系统评价 |
第四节 隋唐“长安八水”与其他渠系的凿疏 |
一、泾水与三白渠的疏修 |
二、渭水与成国渠的复兴及其他渠系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宋元明清时期“长安八水”的变迁与渠系 |
第一节 宋元时期“长安八水”变迁及其城周水利系统的构建 |
一、宋元时期的“长安八水” |
二、泾水与农业水利系统的构建 |
三、浐水与都市水利再复苏 |
第二节 明代“长安八水”变迁及其渠系系统 |
一、明代的“长安八水” |
二、泾水与西安府近郊农田水利的构建 |
三、浐水、潏水与西安府城市水利系统的构建 |
第三节 清代“长安八水”的利用及井泉的发展 |
一、清代“长安八水”的变迁 |
二、龙首渠、通济渠的废毁与都市凿井汲水的发展 |
三、清代井灌的发展与引“长安八水”小型农田水利的兴起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民国时期“长安八水”与建国后的西安水利建设 |
第一节 民国“长安八水”的利用与发展 |
一、民国时期的“长安八水” |
二、通济渠的整修与都市凿井汲水的新发展 |
三、民国“关中八惠”与农田水利的复兴 |
第二节 建国后“长安八水”的利用与西安水利建设 |
一、建国后“长安八水”的利用与渠系的全面复兴 |
二、“引汉济渭”与“八水润西安”规划的提出 |
本章小结 |
结语与思考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6)近代以来西安城市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意义 |
一、选题缘由 |
二、选题意义 |
第二节 学术史回顾 |
一、城市规划的相关研究 |
二、近现代城市史相关研究 |
三、近代以来西安城市规划相关研究 |
第三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资料介绍及研究思路和方法 |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
二、资料介绍 |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一章 西安城市近代化的地理基础与历史背景 |
第一节 西安的地理环境特征 |
一、地理位置 |
二、地貌特征 |
三、气候特征 |
四、河流与水文 |
第二节 西安城市近代化的历史背景 |
一、古代西安的城市建设和规划 |
二、西安城市近代化发展的社会经济基础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民国前期西安城市规划的萌芽(1912-1932年) |
第一节 民国前期西安城市空间格局的初步变革 |
一、晚清时期西安城市格局概况(1840-1911年) |
二、民国前期西安城市的初步发展(1912-1926年) |
三、国民政府初期西安城市格局发展演变(1927-1931年) |
第二节 民国前期西安城市规划的萌芽 |
一、《陕西长安市市政建设计划》 |
二、《陕西省民国二十年建设事业计划大纲》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民国中期西安城市规划的形成与完善(1932-1945年) |
第一节 民国中期西安城市规划的发展概况 |
一、民间之拟议 |
二、官方之擘划 |
第二节 民国时期西安第一部现代都市规划——《西京规划》 |
一、《西京规划》出台的背景 |
二、《西京规划》的出台过程 |
三、《西京规划》的主要内容 |
四、《西京规划》的规划者群体 |
五、《西京规划》的实施情况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民国后期西安城市规划的继续发展(1945-1949年) |
第一节 民国后期西安城市规划的提出 |
一、民国后期西安城市发展的现状 |
二、战后西安城市规划出台的背景 |
第二节 战后西安城市规划——《西安市分区及道路系统计划书》 |
一、《西安市分区及道路系统计划书》的主要内容 |
二、规划的实施情况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当代西安第一轮城市总体规划(1953-1972年) |
第一节 建国初期西安城市规划发展概况 |
一、建国初期西安城市建设的逐步恢复 |
二、建国初期三部都市计划的制定 |
第二节 西安城市总体规划(1953-1972年)的制定 |
一、西安城市总体规划(1953-1972年)编制的背景 |
二、规划的内容 |
三、规划实施情况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当代西安第二轮城市总体规划(1980-2000年) |
第一节 西安城市总体规划(1980-2000年)的出台 |
一、西安城市总体规划(1980-2000年)出台的背景 |
二、西安城市总体规划(1980-2000年)出台的过程 |
第二节 西安城市总体规划(1980-2000年)分析 |
一、西安城市总体规划(1980-2000年)的主要内容 |
二、规划的实施情况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当代西安第三轮城市总体规划(1995-2010年) |
第一节 西安城市总体规划(1995-2010年)的出台 |
一、西安城市总体规划(1995-2010年)出台的背景 |
二、西安城市总体规划(1995-2010年)出台的过程 |
第二节 西安城市总体规划(1995-2010年)分析 |
一、西安城市总体规划(1995-2010年)的主要内容 |
二、西安城市总体规划(1995-2010年)的实施情况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当代西安第四轮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年) |
第一节 西安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年)的出台 |
一、西安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年)出台的背景 |
二、西安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年)出台的过程 |
第二节 西安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年)分析 |
一、西安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年)的主要内容 |
二、西安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年)的实施情况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比较视野下的西安城市规划研究(1912-2020年) |
第一节 民国时期西安历次城市规划比较研究 |
第二节 当代西安历次城市规划比较研究 |
第三节 西安与国内其他城市之比较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结论 |
一、近代以来西安城市规划的特征 |
二、近代以来西安城市规划思想演变 |
三、近代以来西安城市规划落实的影响因素 |
四、关于西安城市规划的一些思考 |
参考文献 |
附录: 近代以来西安城市规划资料选辑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7)四川省自助旅游流网络结构特征及重心轨迹演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 相关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2 相关理论 |
3 四川省自助旅游流网络结构评价体系的构建 |
3.1 旅游流网络结构的思路 |
3.2 旅游流网络结构指标体系 |
3.3 旅游流重心模型 |
4 案例地概况 |
4.1 四川省概况 |
4.2 四川省旅游发展现状 |
4.3 研究区域和节点的界定 |
5 四川省自助旅游流网络结构特征分析 |
5.1 数据的采集和处理 |
5.2 四川省自助旅游流网络节点特征演变分析 |
5.3 四川省自助旅游流整体网络特征演变分析 |
6 四川省自助旅游流网络重心轨迹演变分析 |
6.1 重心移动距离与方向 |
6.2 标准差椭圆 |
6.3 偏心距离与方向 |
7 分析总结、影响因素与优化建议 |
7.1 分析总结 |
7.2 影响因素 |
7.3 优化建议 |
8 结论与讨论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创新 |
8.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8)基于马克思主义精神生产理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以及意义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一)关于马克思主义精神生产理论研究 |
(二)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发展研究 |
(三)关于马克思主义精神生产理论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发展相结合研究 |
(四)研究现状总体分析 |
三、研究思路、重点、难点、创新点以及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重点 |
(三)研究难点 |
(四)研究创新点 |
(五)研究方法 |
四、相关概念界定 |
(一)精神生产 |
(二)马克思主义精神生产理论 |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 |
(四)传承和发展 |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精神生产理论:人类精神生产规律的科学总结 |
一、马克思主义精神生产理论的思想渊源 |
(一)近代资产阶级国民经济学中的精神生产理论 |
(二)德国古典哲学中的精神生产理论 |
二、马克思主义精神生产理论的建构和发展 |
(一)立足于资本主义高速发展的建构条件 |
(二)由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轨迹 |
(三)走向科学性的三维考察 |
(四)与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的创新发展 |
三、马克思主义精神生产理论的基本内容 |
(一)对精神生产基本属性的规定 |
(二)对精神生产结构体系的阐释 |
(三)对精神生产形态范畴的概括 |
(四)对精神生产理想目标的确定 |
四、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精神生产理论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发展的逻辑关系 |
一、马克思主义精神生产理论对精神生产具有普遍的指导性 |
(一)对意识形态建设的指导性 |
(二)对文艺发展的指导性 |
(三)对科技发展的指导性 |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发展具有精神生产的属性 |
(一)具有精神生产的受动性 |
(二)具有精神生产的实践性 |
(三)具有精神生产的人本性 |
(四)具有精神生产的观念性、自由性和创造性 |
三、马克思主义精神生产理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发展研究的基础 |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经验启示 |
(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要求 |
四、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发展的历史合力因素 |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发展的环境作用力 |
(一)自然环境的基础性影响 |
(二)人文环境的生态滋养效应 |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发展的社会作用力 |
(一)人的精神需要的驱动作用 |
(二)物质生产发展的决定作用 |
(三)受众群体的支撑作用 |
(四)文化交往的促进作用 |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发展的内生作用力 |
(一)代表性传承人的引领作用 |
(二)对社会发展具有能动效应 |
(三)与经济发展存在不平衡关系 |
四、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发展的社会价值 |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发展的物质价值 |
(一)为传统社会生产生活提供重要的物质资料 |
(二)为现代经济新业态发展提供资源力量 |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发展的精神价值 |
(一)具有满足个体精神需要的作用 |
(二)蕴含推动社会交往发展的功能 |
(三)具备提升国家文化自信的意义 |
三、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发展的当代问题 |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发展受环境变迁的挑战 |
(一)受环境日益开放的挑战 |
(二)受环境开发和破坏的挑战 |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发展受社会力量变化的冲击 |
(一)受社会经济基础变革的冲击 |
(二)受人的需要物质化偏向的冲击 |
(三)受信息技术广泛应用的冲击 |
(四)受保护措施不完善的冲击 |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发展受自身问题与特性的制约 |
(一)受传承人断层与减少的制约 |
(二)受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特殊性的制约 |
(三)受对人全面发展价值潜藏性的制约 |
(四)受对社会发展可能产生负面效应的制约 |
四、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遵循精神生产规律: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发展的路径 |
一、保护和改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发展的环境基础 |
(一)贯彻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新理念 |
(二)抢救和保护传统古村落 |
(三)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风气 |
二、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发展的过程要素 |
(一)提升主体力量 |
(二)提高成果品质 |
(三)增强媒介作用 |
(四)突出重点平台建设 |
(五)培育社会需求力量 |
三、科学对待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发展的独特性 |
(一)尊重“活态性” |
(二)尊重个性差异 |
(三)辩证分析存在的局限性 |
四、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9)影像记忆中的20世纪西安明城区建筑特征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论文研究背景 |
1.1.1 西安城市建筑近现代演发 |
1.1.2 近代西安影像文本的生发 |
1.2 论文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1.3 论文研究现状 |
1.3.1 近现代西安城市建筑研究 |
1.3.2 近现代西安城市及建筑影像 |
1.3.3 城市记忆的研究与实践 |
1.4 研究对象界定 |
1.4.1 研究时间界定:1900-2010年 |
1.4.2 研究空间界定:以西安明城区为空间界限 |
1.4.3 研究对象界定:20 世纪以来西安明城区所生发新建筑 |
1.5 研究方法与内容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内容 |
1.5.3 研究框架 |
2 “建筑影像-城市意象-城市记忆”的逻辑关联 |
2.1 建筑影像:城市记忆的载体 |
2.1.1 影像的内涵及其特征 |
2.1.2 影像文本的阐释 |
2.1.3 影像文本的选择 |
2.1.4 影像文本的价值 |
2.2 城市意象:显现的城市记忆 |
2.2.1 意象的概念及特征 |
2.2.2 城市意象要素的应用 |
2.2.3 城市意象理论的探索 |
2.2.4 城市意象理论的借鉴 |
2.3 城市记忆:内化的城市意象 |
2.3.1 记忆的概念及其特征 |
2.3.2 城市记忆三要素及其建构 |
2.3.3 城市记忆的所指及特征 |
2.3.4 城市记忆的保存与延续 |
2.4 “建筑影像-城市意象-城市记忆”的互动生成结构 |
2.5 小结 |
3 清末西安“洋风”模仿建筑的生发(1900-1911) |
3.1 西北重镇的历史机遇 |
3.1.1 “两宫西狩”与清末新政发布之地 |
3.1.2 清末西安影像文本的生发 |
3.1.3 欧美及日本人眼中的西安 |
3.2 “洋风”模仿建筑的生发 |
3.2.1 教会建筑“洋风”的先导 |
3.2.2 洋务军事工业的创立 |
3.2.3 城墙城门建筑与行宫内的“洋风” |
3.3 内陆传统城市地域风貌 |
3.3.1 坚固的城防体系 |
3.3.2 严整的空间布局 |
3.3.3 延续的建筑风貌 |
3.4 公共建筑近代化萌芽 |
3.4.1 近代城市功能的增加 |
3.4.2 近代文教建筑的创设 |
3.4.3 近代寺观建筑的衰落 |
3.5 小结 |
4 民国西安“中西折衷”建筑的创发(1912-1949) |
4.1 国内外战争期间:短暂而有限的城市发展 |
4.1.1 持续的战火饥荒与“陪都”西京建设 |
4.1.2 城市生活与建筑影像的丰富 |
4.1.3 “洋风”模仿到“中西折衷”建筑 |
4.2 北洋政府时期:持续的灾乱致使城市发展滞缓(1912-1926) |
4.2.1 战争对城市的影响 |
4.2.2 公共建筑的初创 |
4.2.3 医疗建筑的建立 |
4.2.4 文教建筑的近代化发展 |
4.3 南京政府时期:“陪都”西京建设促进经济繁荣(1927-1945) |
4.3.1 开发西北与“西京”建设 |
4.3.2 市政交通建筑的发展 |
4.3.3 军工商业建筑的初创 |
4.3.4 文教建筑持续发展 |
4.4 国内外战争频发:动荡变局导致城市发展衰败(1945-1949) |
4.4.1 抗战时期城市遭受重创 |
4.4.2 战后城市发展快速萧条 |
4.4.3 建筑行业发展走向衰落 |
4.5 小结 |
5 共和国西安建筑现代化的探索实践(1949-2010) |
5.1 共和国时期的城市建设环境 |
5.1.1 计划经济时期的城市风貌 |
5.1.2 城市建筑的阶段性发展 |
5.1.3 影像文本从政治化到多元 |
5.2 工业化建设时期:“生产型”城市建筑的发展(1949-1978) |
5.2.1 经济恢复期与“一五”期间的建筑成就(1949-1957) |
5.2.2 大调整时期城市建设萎缩(1958-1966) |
5.2.3 文革与“三线”建设时期城市建设停滞(1966-1978) |
5.3 市场经济转型期:“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城市建筑增长(1978-1999) |
5.3.1 改革开放时期建筑渐趋起步(1978-1989) |
5.3.2 “旧城拆迁改造”时期建筑的突变(1990-1999) |
5.3.3 城市化加速时期明城区建筑的杂糅(2000-2010) |
5.4 小结 |
6 西安城市建筑近现代化演进分析(1900-2010) |
6.1 农业经济背景下建筑近代化的布局与特征 |
6.1.1 “洋风”模仿搬用时期的建筑(1900-1911) |
6.1.2 “传统”革新求变时期的建筑(1912-1931) |
6.1.3 “现代”初创繁荣时期的建筑(1932-1945) |
6.1.4 战争导致发展停滞时期的建筑(1945-1949) |
6.2 建筑近代化的演进规律与动因 |
6.2.1 新建筑布局与发展规律 |
6.2.2 新建筑演进的综合动因 |
6.3 计划经济背景下建筑现代化的布局与特征(1949-1978) |
6.3.1 “苏化”时期“社会主义民族形式”的建筑(1949-1957) |
6.3.2 大调整时期“新的民族形式”的建筑(1958-1966) |
6.3.3 文革与“三线”建设时期的建筑(1966-1978) |
6.4 市场化与“旧城改造”背景下建筑的布局与特征(1978-2010) |
6.4.1 改革开放初期全面复苏的建筑(1978-1989) |
6.4.2 经济转型时期去旧布新的建筑(1990-1999) |
6.4.3 城建加速时期国际化多元化建筑(2000-2010) |
6.5 建筑现代化的演进规律与动因 |
6.5.1 新建筑布局与发展规律 |
6.5.2 新建筑演进的综合社会动因 |
6.5.3 新建筑演进的影响因素 |
6.6 小结 |
7 20 世纪西安城市建筑演进的文化反思 |
7.1 从传统走向近现代的探索历程 |
7.1.1 政治军事因素的主导 |
7.1.2 地域交通因素的制约 |
7.1.3 经济技术因素的影响 |
7.1.4 文化观念因素的转变 |
7.1.5 城市建设管控与监督机制的不力 |
7.2 近现代城市建筑文化的省视 |
7.2.1 城市规划建设与建筑景观的异化 |
7.2.2 国际化大都市与再塑国家文化形象 |
7.2.3 对21 世纪城市发展的展望 |
7.3 小结 |
8 结语 |
8.1 研究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后续研究工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10)土司遗址的活态保护 ——以老司城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依据及意义 |
第二节 相关概念阐述与学术综述 |
(一)静态、动态到活态的保护理念衍变 |
(二)土司、土司制度与土家族文化的延展 |
(三)土司遗址的“活态保护” |
(四)老司城遗址的概述 |
第三节 论文创新点与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性” |
第一节 老司城遗址文物保护工程的指导原则 |
(一)遗址价值与申遗标准的契合 |
(二)文保工作与申遗原则贯彻 |
(三)考古、文保与展示工程的协同 |
(四)遗产地精神 |
(五)原材料与原工艺的回归 |
(六)可持续发展原则 |
第二节 协调地区经济合理利用 |
(一)居民满意度及地区经济协调 |
(二)防止过度旅游开发 |
第三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化” |
第一节 老司城地区梯玛信仰现状 |
第二节 摆手舞 |
(一)湘西地区摆手舞传承情况 |
(二)老司城地区摆手舞现状 |
第三节 老司城地区茅古斯传承现状 |
第四节 老司城地区年俗及现状 |
第五节 老司城地区哭嫁习俗 |
第六节 老司城遗址非物质文化遗存“活态化”试论 |
(一)内容的关联性 |
(二)操作的可行性 |
(三)文化的独特性 |
第四章 考古工作的活态化 |
第一节 考古工作在“活态保护”前期的基础作用 |
第二节 考古工作活态化在活态保护体系中期的关键作用 |
第三节 考古工作在活态保护后期的强化作用 |
第四节 小结 |
(一)明确考古工作在各阶段的定位 |
(二)提升文保展示意识 |
第五章 唐崖与海龙囤遗址的活态保护 |
第一节 唐崖土司城址及海龙囤遗址概述 |
(一)唐崖土司城概述 |
(二)海龙囤概述 |
第二节 土司遗址活态保护试论 |
(一)唐崖土司城址活态保护试论 |
(二)海龙囤活态保护试论 |
第三节 小结 |
第六章 结语 |
第一节 分清主次 |
第二节 加强管理 |
第三节 学科综合 |
第四节 深化研究 |
第五节 合理利用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长安大学学报(建筑与环境科学版)2004年第21卷总目次(论文参考文献)
- [1]数字人文视域下口述历史档案资源知识发现研究[D]. 王阮. 吉林大学, 2021
- [2]基于AHP与SD法的城市公园景观评价研究[D]. 朱静怡. 浙江大学, 2021(01)
- [3]厕所革命背景下景区公共厕所设计研究[D]. 苏振强.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4]西安城市雾霾演进与治理研究(1912-2019年) ——兼与英国伦敦雾霾的历史比较[D]. 吴洋. 陕西师范大学, 2020
- [5]“长安八水”历史地理研究[D]. 王建国. 陕西师范大学, 2020
- [6]近代以来西安城市规划研究[D]. 裴欣. 陕西师范大学, 2020
- [7]四川省自助旅游流网络结构特征及重心轨迹演变[D]. 赵丽娜. 四川师范大学, 2020(08)
- [8]基于马克思主义精神生产理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发展研究[D]. 甘子成.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9]影像记忆中的20世纪西安明城区建筑特征演变研究[D]. 史煜.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6)
- [10]土司遗址的活态保护 ——以老司城为例[D]. 王献水. 湖南师范大学, 20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