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创业者的角色转换(论文文献综述)
潘燕萍,刘晓斯,邱天财[1](2021)在《边界管理视角下女性创业者的角色显着性对创业行为的影响机制——基于多案例的比较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女性创业者的家庭角色既可阻碍又可促进创业行为。立足于中国情境,从工作-家庭角色边界管理视角深入挖掘女性创业行为的独特性。通过多案例的比较分析,总结了"家庭偏重型""两者兼顾型"以及"工作偏重型"三种不同类型角色显着性的女性创业者,并通过角色边界的弹性与渗透性、家庭支持、角色冲突与角色增益等内容分析,剖析了角色显着性认同的差异性对女性的商机识别与开发、创业韧性的发展等创业行为的作用机制。本结论对角色理论、创业韧性和女性创业者研究与实践都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于馨博[2](2021)在《代际传承情境下家族企业继承者角色转换与跨代创业行为研究》文中指出代际传承情境下,家族企业将创业式传承作为解决"传承难"和"转型难"的独特路径,然而目前对于继承者在跨代创业过程中的心理机制研究还缺乏理论探讨。本文基于角色理论,聚焦家族企业继承人从管理者向领导者的转化过程中,继承者社会角色属性变化的影响,梳理继承人角色转换动态过程中角色转换困境的成因,构建基于角色理论的家族企业继承人的跨代创业理论模型。据此,本文基于代际传承情境下家族企业继承人社会角色属性转化视角,解释其跨代创业行为的社会心理机制,对理解继承人创业行为和行动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崔杰[3](2021)在《裂变创业拼凑过程研究——基于软件创业企业的多案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裂变创业是重要的创业模式,是产业集群构建与发展的重要力量。裂变创业者在母体积累的手头资源为创业活动提供了重要基础。但如何对这些手头资源进行拼凑利用尚未可知。本研究聚焦于裂变创业的具体过程,通过理论抽样得到5家软件裂变创业企业样本,采用叙事案例研究和扎根研究进行深入分析,建构出裂变创业拼凑过程的理论模型。研究发现:(1)裂变创业拼凑的具体过程包括资源加工及资源库建构、资源拼凑行为与结果两个主要过程,其中资源拼凑行为与结果包含外部诱因、资源拼凑行为导向、资源拼凑行为方式、资源拼凑结果等步骤;(2)裂变创业不同阶段,创业者资源拼凑行为导向和资源拼凑行为方式的重点都不相同,裂变创业学习期以先动拼凑为主,创建期以先动拼凑和模仿拼凑为主,发展期以战略拼凑为主;(3)先动拼凑、模仿拼凑、战略拼凑三种拼凑分别能够帮助裂变创业者解决眼前问题、快速适应角色以及提升内生动力,证明创业拼凑是裂变创业的一种有效战略。研究结论对现有裂变创业与创业拼凑理论进行了一些细节补充,也进一步阐述了手头资源与继承资源的关系,以及先前经验如何作用于拼凑行为。
李怡欣,赵文红,郭菊娥,张旭[4](2021)在《从学者到创业者:决策逻辑对学术创业过程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学术创业者如何实现从学者到创业者的角色转换从而更好地进行创业活动是一个值得深入探索的问题。以三位学术创业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叙事分析的定性研究方法,考察了学术创业者自身的决策逻辑对其创业过程的影响。研究发现:(1)因果逻辑和效果逻辑会同时作用于学术创业过程的每个阶段,二者相互协调能够实现优势互补;(2)学术创业不同阶段的主导逻辑会随着不确定性的变化而发生变化,高校的科研实力与资源支持能够促使创业者使用效果逻辑进行决策;创业者的自我效能和先前经验能够促使其采用因果决策逻辑;(3)学术创业过程中创业者的决策逻辑维度展现出不一致性,即使在使用因果逻辑进行决策时,创业者对意外事件也不会采取回避态度。以上结果不仅丰富了学术创业和效果理论的理论研究,而且对学术创业实践具有指导意义。
熊延椿,王彦长[5](2020)在《大学生向创业者角色转换阶段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指出大学创业带动就业是缓解就业压力的重要措施,而适合创业的大学生去创业才能提高创业成功率。从微观角度分析研究大学生向创业者角色转换过程机制,文章首先界定大学生创业者和大学生创业者角色特征内涵,并根据已有研究成果归纳出大学生创业者的角色特征。将大学生向创业者角色转换归纳为三个阶段:认知阶段、认同阶段和信念阶段,分析三个阶段具体转换的内在机理和大学生创业者角色特征演变过程,随后分析角色转换过程中个体和外部影响因素。最后为国家、高校以及个人促进角色的转换提出建议。
黄婷婷[6](2020)在《转型经济背景下私营企业家角色身份、政策注意力与创业导向》文中研究说明国内外经营环境急剧变化的冲击,使得私营企业“一劳永逸”以图保持竞争优势的做法难以为继,严峻的内外形势给私营企业提出了创业的要求。众多创业企业的成功案例表明,企业通过积极创业以求变,以此能够为企业注入新的动力、构建新的竞争优势。然而根据对企业的现实观察,有些企业在创业意愿的表达上仍相差迥异。揭示这种差异形成的原因及其实现过程,一直是公司创业领域学者讨论的关键议题。创业导向作为公司创业领域的核心构念之一,刻画的是企业从事创业活动的强度。近年来对于创业导向前置因素的讨论中,企业家特性与认知因素的预测作用日渐受到重视。一方面,结合身份理论讨论企业家特定角色身份的作用,为创业导向的前因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解释。另一方面,最新的企业家注意力研究开始关注“政策注意力”这一概念。学者认为,转型经济体政府出台的支持性政策中往往蕴含着大量的创业机会,企业家对于此类利好性政策保持高度的关注,有利于企业有效地识别机会,促进公司创业行为。然而,既有研究仍存在三点不足。第一,角色身份与创业导向间的内在作用机制仍处于“黑箱”状态。第二,绝大多数的政策注意力研究聚焦于其对企业的影响,而对其前因的探索明显不足。第三,由于缺乏特定角色身份的权威测量工具,大多创业领域的身份研究采用定性的分析方法,而基于更广泛的角色身份框架的实证研究发展受到掣肘。弥合上述研究缺口,对于揭示公司创业的影响因素以及影响过程具有重要意义。第一,特定的角色身份能够调整企业家的注意力焦点,进而影响企业创业导向,因此在深入讨论企业家角色身份与创业导向间的内在作用机制时,有必要考虑企业家认知层面的注意力配置问题。第二,在考虑政策注意力配置的前因时,企业家角色身份的“感知过滤”作用,能够为如何增加企业家对创业机会敏感度的问题提供创新的理论解释。第三,私营企业家作为企业决策最重要的主体,在讨论企业战略决策问题时有必要对企业家层面的因素加以关注,企业家角色身份能够为公司创业行为提供创新且有力的解释。由于本文探讨以机会的识别和利用为本质的创业问题,依据对角色身份内涵中机会识别的考虑,本研究聚焦两类角色身份(发明者、开发者)讨论创业导向的动因。通过整合角色身份理论和注意力基础观,本研究提出:(1)两类角色身份能够激励企业家遵循身份内含的行为预期采取积极的创业行为,从而提高企业创业导向;(2)转型经济体中政策法规蕴含大量资源和机会,企业家政策注意力能够有效提高创业导向;(3)两类角色身份能够增加企业家对于政策性机会的敏感度,并引导企业家在政府政策方面的注意力配置;(4)两类角色身份能够通过影响企业家认知,进而影响企业创业导向,政策注意力在两类角色身份和创业导向间起中介作用。本研究利用私营企业调查的问卷数据,以Stata14.0和SPSS20.0为分析工具进行回归分析。实证结果均支持上述假设,且中介效应检验结果表明,政策注意力在发明者-创业导向间起完全中介作用,在开发者-创业导向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上述研究结论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首先,通过构建企业家特征(角色身份)—企业家认知(政策注意力)—创业导向的研究框架,打开了角色身份与创业导向间作用机制的“黑箱”;第二,关注特定角色身份,对于微观层面的注意力配置的动因研究有着创新意义。同时,在宏观政策法规与创业导向间奠定微观基础,丰富了注意力基础观在创业领域的情境化运用。第三,对特定角色身份的测量和实证研究做了有益的示范,有助于未来公司创业领域学者奠定角色身份研究的实证基础。研究也对管理实践具有启示意义。第一,对解答私营企业创业意愿的提升问题具有重要意义;第二,揭示企业家关注支持性政策的重要性,启示管理者重视企业家身份构建以引导注意力配置;第三,启示政策制定者积极引导企业家在政策方面的注意力以促进私营企业发展。
李志刚,张泉,何诗宁[7](2020)在《家庭触发型裂变创业的模式分类——扎根理论方法的探索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从家庭嵌入视角和裂变创业动机出发,运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根据问题导向和理论抽样原则,选取六位裂变创业者作为研究样本,得出了"基于创造财富改善家庭""基于增值资产递升家庭""基于缩短距离凝聚家庭""基于均衡时间回归家庭""基于对接文化传承家庭""基于冲破禁锢创新家庭"六个主范畴,在此基础上凝练出"家庭触发型裂变创业"这一核心范畴,构建了家庭触发型裂变创业的模式分类模型,提出了财富主导、角色转换和观念交互三种典型的家庭触发型裂变创业模式,并具体阐述了其作用机理。研究结果拓展并丰富了裂变创业动机的类型和框架,深化了创业动机知识体系。
王艳[8](2019)在《技术创业者角色转换的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技术创业者作为“双创”的主力军,在我国转变经济发展结构、构建创新型国家的关键阶段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他们作为拥有新知识、高技术、科研能力强的高素质创业者,技术成果转化产生的社会效益更是高于普通创业的成效。但是,高技术创业企业占比低和初创企业失败率高的现实表明,科技人员创业的活力尚未被完全激发,技术创业者管理企业的成效并不理想。技术创业者囿于传统的价值观、思维模式和工作习惯,没有形成转型的意识,加上知识和能力的限制,他们通常缺乏从事商业领域的经验与技能,转型为成功管理者并不容易,因此探究技术创业者角色转换的影响因素以及它们的作用路径,帮助创业者转型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国内符合条件的技术创业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回顾技术创业、角色冲突、角色转换等相关理论,发现目前对创业者的成长研究较为匮乏,针对技术创业者主体的角色转换研究更是寥寥无几,且没有立足中国情境的理论。因此,使用扎根理论开展定性研究,构建国内技术创业者角色转换的影响因素模型。本研究使用扎根理论方法开展对国内技术创业者角色转换的影响因素研究。首先,确定10位符合条件的技术创业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深度访谈和网络、期刊、媒体报道等渠道收集一手资料和二手资料,对收集的资料进行编码分析,遵循开放式编码、主轴编码和选择性编码的过程,得到了512个概念和36个副范畴、9个主范畴以及1个核心范畴。然后依据典范分析模型并结合访谈资料,分析归纳各个主范畴和核心范畴之间的逻辑关系,构建出技术创业者角色转换影响因素模型,并依据编码结果和访谈资料对该模型进行了阐释:技术创业者的个体传记特征是角色冲突的前因,个体感知到角色冲突后产生转型的心理意识,其中个体对转型的收益和成本的评估对此过程起到调节作用,然后转型心理意识作为中介促进个体采取试错反思行为,创业团队、社会参照规范作为外部情境因素对此过程进行调节,接着通过试错学习和反思学习促进成功转型,而外部环境则在整个角色转换过程中都起到调节作用。最后,本研究给出了增强技术创业者的转型心理意识、充分发挥创业服务机构的作用、加强政策层面的制定与执行等对策建议,以促进技术创业者的成功转型。文章的最后总结了本研究在技术创业者角色转换方面取得的成果,同时提出了本研究的不足和对未来研究方向。
周琪航[9](2019)在《方太集团二元组织式代际传承实现机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家族企业由来已久,广泛存在于全球各地,其组织形式也非常有特点,对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我国,私营企业的合法地位不断得到政策性的保障,生存环境不断得到改善,是在改革开放以后,随着这些私营企业的不断成长,其在国民经济中扮演角色的重要性也越来越突显出来。而家族企业在这些私营企业中占了很大一部分的比例。目前,我国相当一部分的家族企业面临着一个共同的问题:企业的第一代创业者已经到了退休退位的年龄,完成企业一、二代之间的交接班迫在眉睫。这些家族企业的代际传承成功与否不仅是关系到其自身的存活与发展,还会对我国国民经济能否持续健康稳定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子承父业”是目前我国家族企业普遍会采用的代际传承方式。本文采用单案例纵向研究的方法,以具有典型家族企业代际传承特点的企业方太集团作为研究对象,本案例研究主要采用了人员访谈、文献资料、档案记录、实地考察这四种不用的数据收集方法,目的是通过多样化的资料和研究信息来源可以对案例研究的数据进行互相补充和交叉验证。在构念测度上,因为本文是尝试用二元组织理论的视角来解析代际传承过程的,所以本案例采用了三个构念测度:新业务传承测度、领导者能力测度、企业治理现代化程度测度。同时将方太集团的代际传承过程重点划分为三个阶段来研究:代际传承导入期,代际传承变革期,和代际传承全面掌控期。案例的研究采用内容分析法,首先对收集到的各类资料进行文本化的描述,其次对文字材料进行数据编码用来识别核心的构念,然后对涌现出来的主体进行分析,找出不同主体之间的内在联系,最后进行信度与效度的保证。通过本文的案例研究,主要得到如下核心的结论观点:得到基于二元组织的家族企业代际传承假设模型,该模型引入企业一代创新能力和企业二代创新能力,以基于二元组织理论的探索式、维持式两个维度的探索式新业务传承和维持式新业务传承作为业务单位的选择,同时引入了企业治理现代化程度这个调节变量,来最终影响企业的传承决策,该模型从二元组织的角度来分析解释代际传承的实现过程。得到了企业的一、二代创新能力的强弱与企业是倾向于选择探索式业务传承还是倾向于选择维持式业务传承之间的关系,以及企业治理现代化程度的高低对企业一、二代的创新能力与企业选择探索式业务传承和维持式业务传承的影响正负相关性。另外,在对方太案例的代际传承过程进行分析之后,在家族企业接班人的选取,代际传承过程中的矛盾化解,代际传承过程中的用人制度等方面也能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
杨雅斯[10](2018)在《高校文科生创业成长的反思研究 ——基于自我叙事的视角》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创业对于社会经济增长的贡献愈加显着,各国政府纷纷将创新和创业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在日前结束的十九大上,国家总理李克强提出:要进一步深化和发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发展战略,创业成为解决就业问题、改善民生问题的重要路径。高校大学生作为国家未来的中流砥柱,政府也出台了许多政策来扶持与鼓励大学生创业,以期创业带动就业。而自己作为众多创业大学生中的一员,本文试图将自己的创业成长实践转化和升华为理论,运用自我叙事的方法进行创业研究,论文资料的来源主要是笔者的创业实录、日常反思及周围人对笔者的创业评价,基于对创业的热情,用自我叙事的研究方法将自己两年多的创业经历写出来,进而全方位阐释文科生创业的制约因素并给出相应的对策建议。本研究不仅是通过叙事研究对自己创业成长的一场深刻反思,总结自身的创业经验以及提升自己的创业理念,更是希望本次研究通过对制约文科生创业的多重因素分析,总结并提炼相应的对策和建议,给更多的文科大学生创业带来些许启示。
二、创业者的角色转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创业者的角色转换(论文提纲范文)
(1)边界管理视角下女性创业者的角色显着性对创业行为的影响机制——基于多案例的比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文献综述 |
1.1 边界理论 |
1.2 工作-家庭角色的边界管理 |
1.3 角色显着性 |
2 研究设计 |
2.1 研究方法 |
2.2 案例选择 |
2.3 数据收集 |
2.4 数据编码 |
3 研究发现 |
3.1 家庭偏重型 |
3.2 两者兼顾型 |
3.3 工作偏重型 |
3.4 角色显着性的动态转化 |
4 讨论 |
5 研究总结 |
5.1 理论贡献 |
5.2 实践启发 |
5.3 研究不足及展望 |
(2)代际传承情境下家族企业继承者角色转换与跨代创业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理论分析框架 |
1.1 角色理论 |
1.2 家族企业继承者角色转换过程 |
2 角色冲突:家族企业继承者角色转换失效困境生成的机制 |
2.1 家族企业继承人角色冲突来源 |
2.2 角色冲突视角下家族企业继承者角色转换失效 |
3 继承者角色转换失效、权威合法性与跨代创业 |
3.1 继承者角色转换失效与继承者权威合法性 |
3.2 继承者权威合法性与跨代创业 |
3.3 角色转换失效、权威合法性与跨代创业 |
3.4 角色学习与角色认知的调节作用 |
4 研究设计与实证分析 |
4.1 研究设计 |
4.1.1 样本选择 |
4.1.2 变量设计 |
4.2 统计性描述 |
4.3 假设检验 |
5 结语 |
(3)裂变创业拼凑过程研究——基于软件创业企业的多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文献回顾 |
(一)裂变创业及其创业过程 |
(二)创业拼凑及其过程要素 |
(三)裂变创业与创业拼凑 |
三、研究方法设计 |
(一)研究方法 |
(二)理论抽样与案例企业背景介绍 |
(三)调研过程及资料来源 |
(四)数据编码与数据分析 |
1. 开放式编码。 |
2. 主轴编码。 |
3. 选择性编码。 |
四、研究发现 |
(一)裂变创业学习期 |
(二)裂变创业创建期 |
(三)裂变创业发展期 |
(四)跨案例比较分析 |
五、研究结论与贡献 |
(一)研究结论 |
(二)理论贡献与实践启示 |
(三)不足与展望 |
(4)从学者到创业者:决策逻辑对学术创业过程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文献回顾 |
1.1 学术创业 |
1.2 决策逻辑 |
2 理论框架 |
3 研究设计 |
3.1 样本选取 |
3.2 研究方法与资料收集 |
3.3 决策逻辑编码 |
4 样本分析 |
4.1 学术创业阶段过程描述 |
4.2 研究发现 |
(1)因果逻辑和效果逻辑会同时作用于学术创业的每个阶段 |
(2)不同阶段的主导逻辑会随着不确定性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
(3)决策逻辑的维度展现出不一致性 |
5 主要研究结论与启示 |
5.1 主要研究结论 |
5.2 研究价值与理论启示 |
5.3 研究局限与不足 |
(5)大学生向创业者角色转换阶段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相关概念界定 |
(一)大学生创业者 |
(二)大学生创业者角色特征 |
二、大学生向创业者角色转换阶段研究 |
(一)创业和创业者角色认知阶段 |
(二)创业和创业者角色认同阶段 |
(三)创业和创业者角色信念阶段 |
三、大学生向创业者角色转换影响因素研究 |
(一)个体因素 |
(二)外部环境因素 |
四、结论与建议 |
(6)转型经济背景下私营企业家角色身份、政策注意力与创业导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研究目的 |
第三节 研究意义 |
第四节 研究方案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角色身份理论 |
第二节 注意力基础观 |
第三节 创业导向 |
第四节 文献回顾小结 |
第三章 理论分析与假设 |
第一节 企业家角色身份与创业导向 |
第二节 政策注意力与创业导向 |
第三节 企业家角色身份与政策注意力 |
第四节 政策注意力的中介作用 |
第四章 研究设计 |
第一节 样本与数据 |
第二节 变量测量 |
第三节 计量模型设定 |
第五章 实证检验 |
第一节 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二节 相关性分析 |
第三节 回归分析 |
第四节 稳健性检验 |
第六章 讨论与结论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理论贡献 |
第三节 实践启示 |
第四节 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作者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7)家庭触发型裂变创业的模式分类——扎根理论方法的探索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 引 言 |
二、 相关研究评述 |
1.创业动机研究 |
2.家庭视角的创业动机研究 |
3.裂变创业视角的创业动机研究 |
4.既有文献评述 |
三、 研究设计 |
1.研究方法与理论抽样 |
(1)研究方法。 |
(2)理论抽样。 |
2.资料收集与分析 |
(1)资料收集。 |
(2)资料分析。 |
四、 资料译码过程 |
1.开放性译码 |
2.主轴译码 |
(1)基于创造财富改善家庭。 |
(2)基于增值资产递升家庭。 |
(3)基于缩短距离凝聚家庭。 |
(4)基于均衡时间回归家庭。 |
(5)基于对接文化传承家庭。 |
(6)基于冲破禁锢创新家庭。 |
3.选择性译码 |
五、 家庭触发型裂变创业的三种典型模式 |
1.家庭触发型裂变创业的财富主导模式 |
2.家庭触发型裂变创业的角色转换模式 |
3.家庭触发型裂变创业的观念交互模式 |
六、 主要结论与未来展望 |
1.主要研究结论 |
2.与既有理论的对话 |
3.未来研究展望 |
(8)技术创业者角色转换的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提出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3.1 技术创业的相关研究 |
1.3.2 创业者角色冲突的相关研究 |
1.3.3 创业者角色转换的相关研究 |
1.3.4 文献述评 |
1.4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第2章 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创业 |
2.1.2 技术创业者 |
2.1.3 技术创业者的角色转换 |
2.1.4 创业者与管理者的比较 |
2.2 技术创业理论 |
2.2.1 技术创业的定义与分类 |
2.2.2 技术创业与学术创业 |
2.2.3 技术创业的影响因素 |
2.3 角色冲突理论 |
2.3.1 角色概念 |
2.3.2 角色冲突概念及分类 |
2.3.3 角色冲突的来源与影响 |
2.4 角色转换理论 |
2.4.1 角色转换的内涵 |
2.4.2 角色转换的影响因素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研究设计与模型构建 |
3.1 研究方法 |
3.1.1 扎根理论简介 |
3.1.2 扎根理论研究流程 |
3.1.3 扎根理论的适用性 |
3.2 研究对象选取 |
3.3 数据收集 |
3.3.1 深度访谈 |
3.3.2 二手资料 |
3.4 范畴提取与模型构建 |
3.4.1 开放式编码 |
3.4.2 主轴编码 |
3.4.3 选择性编码 |
3.4.4 模型构建 |
3.4.5 理论饱和性检验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技术创业者角色转换影响因素模型阐释 |
4.1 模型阐释 |
4.1.1 编码结果分析 |
4.1.2 技术创业者角色转换影响因素模型分析 |
4.2 对策建议 |
4.2.1 增强技术创业者的转型心理意识 |
4.2.2 充分发挥创业服务机构的作用 |
4.2.3 加强政策层面的制定与执行 |
4.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9)方太集团二元组织式代际传承实现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结构与方法 |
一、研究结构 |
二、研究方法 |
三、本文的重难点和创新点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家族企业的相关概念 |
第二节 家族企业代际传承过程的相关理论模型 |
一、“三环模式”与“四阶段模型”(盖尔西克) |
二、七阶段接班模型(Longenecker&Schoen) |
三、企业家庭发展模型(兰斯贝格) |
四、三层次代际传承模型(斯达弗若) |
五、四阶段角色调整模型(海德勒) |
第三节 关于二元组织的概念和定义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第一节 方太案例介绍 |
一、方太简介 |
二、方太代际传承面临的选择题 |
三、方太的代际传承 |
第二节 方太代际传承的特点 |
第三节 案例研究方法介绍 |
第四节 案例资料数据收集 |
第四章 分析和讨论 |
第一节 研究过程 |
一、数据收集 |
二、构念测度 |
三、阶段划分 |
四、数据编码 |
五、信度与效度保证 |
第二节 案例描述 |
第三节 案例讨论 |
第四节 案例启示 |
第五章 结论及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的主要工作和结论 |
第二节 研究不足之处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本研究的案例访谈提纲概要 |
致谢 |
(10)高校文科生创业成长的反思研究 ——基于自我叙事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一、导论 |
(一)论文研究的背景 |
(二)国内外对高校文科生创业教育叙事研究现状综述 |
1、国外研究现状 |
2、国内研究动态 |
3、国内外关于高校文科生创业意向的研究 |
4、国内外关于高校文科生创业影响因素的研究 |
(三)论文研究的方法 |
1、自我叙事研究法 |
2、个案访谈研究法 |
(四)论文研究的意义 |
1、理论意义 |
2、实践意义 |
(五)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二、自我创业成长叙事及启示 |
(一)创业的动机与启动 |
1、一个突如其来的想法 |
2、满足基本的生存需要 |
3、追求自己的人生价值 |
4、一次意外的机会转型 |
(二)独立自主创业阶段 |
1、选址引发的矛盾 |
2、招生遇到的困难 |
3、创业与学业间的矛盾 |
4、调整创业者的心态 |
(三)合作性创业阶段 |
1、面临转型问题 |
2、选择二次创业 |
三、高校文科生创业的特征及制约因素 |
(一)高校文科生创业的特征 |
1、非技术性 |
2、创意性 |
3、天然属性 |
(二)高校文科生创业的制约因素 |
1、环境因素 |
2、政策因素 |
3、教育因素 |
4、个性因素 |
四、高校文科生创业成长发展的建议 |
(一)完善创业环境,国家政策扶持 |
(二)改善高校氛围,创造创业环境 |
1、构建创业教育体系,加强创业教育 |
2、塑造优秀创业文化,扶持学生创业 |
(三)强化创业意识,发挥自身优势 |
(四)规避自身劣势,善于取长补短 |
1、提高自身素质,努力学习拓宽知识面 |
2、明确创业计划,积极做好创业前期准备 |
3、积极锻炼心境,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
4、顺利角色转换,处理好创业与学业关系 |
五、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Abstract |
致谢 |
四、创业者的角色转换(论文参考文献)
- [1]边界管理视角下女性创业者的角色显着性对创业行为的影响机制——基于多案例的比较分析[J]. 潘燕萍,刘晓斯,邱天财. 管理案例研究与评论, 2021(05)
- [2]代际传承情境下家族企业继承者角色转换与跨代创业行为研究[J]. 于馨博. 工业技术经济, 2021(10)
- [3]裂变创业拼凑过程研究——基于软件创业企业的多案例研究[J]. 崔杰. 外国经济与管理, 2021(05)
- [4]从学者到创业者:决策逻辑对学术创业过程的影响[J]. 李怡欣,赵文红,郭菊娥,张旭. 科学学研究, 2021(04)
- [5]大学生向创业者角色转换阶段及影响因素研究[J]. 熊延椿,王彦长. 铜陵学院学报, 2020(04)
- [6]转型经济背景下私营企业家角色身份、政策注意力与创业导向[D]. 黄婷婷. 浙江财经大学, 2020(07)
- [7]家庭触发型裂变创业的模式分类——扎根理论方法的探索研究[J]. 李志刚,张泉,何诗宁. 经济管理, 2020(02)
- [8]技术创业者角色转换的影响因素研究[D]. 王艳.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02)
- [9]方太集团二元组织式代际传承实现机理研究[D]. 周琪航. 浙江工商大学, 2019(12)
- [10]高校文科生创业成长的反思研究 ——基于自我叙事的视角[D]. 杨雅斯. 山西农业大学, 201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