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打响黄埔军校品牌 增添文化名城魅力(论文文献综述)
欣文[1](2021)在《古蜀新都 香城宝地》文中研究指明这是一座镌刻着2800年悠久历史的文化名都,桂湖花香不断,宝光禅音不绝,素有"天府明珠、香城宝地"之美誉。新都有着2800年悠久历史,远有北宋梅挚、明代杨升庵,近有川将王铭章、作家艾芜,时间长河在这里积淀了深厚底蕴。一位名人、一首名曲、一座名镇,往往可以极大地提升一座城市的品牌。
唐朝海[2](2020)在《广州抗战史迹公众体验质量评价及提升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抗战史迹是物化的历史,是历史记忆的载体,不仅可以弘扬民族精神、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更是人们吸取精神文化的良田,同时也是遗产文化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今旅游业不断蓬勃发展形势下,抗战史迹的利用应顺应体验经济时代发展潮流,游客在抗战史迹游览过程中的体验质量影响因素类型、因素影响程度及构建一个客观科学的抗战史迹公众体验质量评价方法,这些都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的研究问题。抗战史迹公众体验质量评价是一个多学科、综合性的研究问题,本研究拟通过文献调研法、实地调查法、问卷调查法、计算机辅助模拟发、实证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以经济体验学、心理体验学、景观美学、环境行为学为理论基础,以广州抗战史迹为研究对象,以公众体验为研究主体,提出了广州抗战史迹公众体验质量的影响因素,构建了广州抗战史迹公众体验质量评价体系,同时提出了相应的提升策略。研究结论显示:(1)广州抗战史迹公众体验质量影响因素维度分为文化体验、景观体验、活动体验、设施体验;(2)抗战史迹公众体验质量评价体系为4个基准层,9个次基准层以及31个评价因子。基准层权重排序:文化体验>景观体验>活动体验>设施体验,次基准层权重排序:精神文化>环境空间>科技展示活动>景观元素>基础设施>社会经济条件>表演活动>管理设施>自然条件。31个评价因子中,排在前五的分别是爱国主义教育、抗战历史了解、空间类型、多媒体互动类型、遗址建筑与构筑物,其中爱国主义教育占比最大。最后提出评价指标评分标准及建立计算模型公式。通过评价体系的实证研究,得出评价体系的可行性。同时在实证研究中发现目前影响广州抗战史迹体验质量存在的不足,并针对性的提出五个提升策略,包括:(1)文化主题体验提升策略;(2)景观体验提升策略;(3)活动体验提升策略;(4)提供优质基础设施和服务体验策略;(5)加快完善史迹保护措施策略。本文研究最终得到四个方面成果,分别是(1)确定公众体验评价影响因素;(2)构建公众体验质量评价体系;(3)公众体验评价体系实证及应用;(4)提出公众体验提升策略。
温文静[3](2020)在《广州“设计之都”视觉形象设计研究》文中指出UNESCO“设计之都”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立的“创意城市网络”下的一个主题网络,致力于以设计作为主要驱动力,推动创意设计产业发展的多个城市联结起来,在相互促进中共赢发展。广州已具备申报“设计之都”的基础与优势条件,适逢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机遇期,广州申都对于城市自身和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广州“设计之都”视觉形象设计与广州申都和城市建设密切相关,充分发挥视觉形象设计在广州“设计之都”建设中的作用,在品牌形象的树立和城市文化的传播中实现价值提升。本文运用资料搜集、实地调研、文献查阅、数据整理等研究方法,结合多学科的理论研究,深入对象分析并提出设计方案。理论研究方面,探讨广州申报“设计之都”的意义和可行性,广州“设计之都”视觉形象设计是广州申都的重要环节,对广州申都基础的梳理,能为视觉形象的设计提供原料。在广州“设计之都”的建设中,视觉形象设计的价值亦在城市的文化发展、品牌建构、艺术表现和精神传播方面充分体现。设计实践方面,对国内外典型“设计之都”视觉形象的定位方向、设计形式和传播方式进行比较研究,总结优秀经验,启发广州“设计之都”视觉形象设计。梳理广州城市视觉形象设计的发展与现状,从广州城市视觉形象与“设计之都”视觉形象两者的联系和区别中,明确设计定位方向。从历史文化、现代发展、设计特色、发展规划目标四个层面深掘城市特色,定位广州“设计之都”视觉形象,提炼核心理念。传统文化、现代都市、设计产业和设计教育是广州“设计之都”的四大特色,以此划分设计方案的主题板块,从标志、色彩、辅助图形等视觉要素的设计中体现出来,包括针对广州“设计之都”申报与建设中不同场合的视觉应用要素的设计。最后就广州“设计之都”视觉形象的传播方法展开探讨,制定切实可行的形象传播策略。文章为广州“设计之都”视觉形象建设提出了设计方案和实践策略,对广州“设计之都”的形象建设和品牌塑造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周月琴[4](2020)在《武冈民艺研究》文中提出作为交通要塞的武冈,曾一度十分繁华,民间艺术种类丰富,工艺精湛,现仍遗留多处古建筑、传统工艺与多种传统用具,装饰雕刻更是极具地方特色。笔者侧重于对武冈民间现存古迹和传统工艺的研究,对现存古迹的图案、工艺进行剖析,对民间传统工艺的制作材料、制作工序、装饰等进行深入调查,对其在工艺上所进行的改良创新及所蕴含的文化内涵进行深入探究。本文以武冈民艺的的特征和功能为研究重点,运用到文献研究法、田野调查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武冈民艺的地方文献、民间艺人的访谈交流及实物进行整理和分析。首先对国内外的研究述评进行了整理,确定武冈民艺考察的重点。然后对武冈民艺的自然地理和民俗地理进行归纳总结。接着在大量的田野考察完毕之后对武冈市民艺的类别进行了整理,将民居建筑、生活用具和生产活动归纳为实用与物质生活类,对武冈现存的古建筑、传统生活用具和农耕渔猎用具进行了整理。将祭祀娱教、游艺竞技、装饰美化归纳为审美与精神生活类,对武冈的传统工艺进行了工序的整理与分类。第四五章则是从民俗学、人类学、心理学、工学等角度对田野考察资料及文献资料进行综合整理分析,总结归纳武冈民艺的功能与特征。从材料、构思以及器物的适用性总结民艺的实用功能,通过分析装饰的纹样与工艺总结武冈民艺的审美功能;武冈民艺特征可将其归纳为艺术特征、科技特征以及民俗特征,艺术特征又分为概括与象征的造型特征、对称与均衡的构成特征、丰富与协调的色彩特征,科技特征则主要是可遵循原理的科学特征与艺人娴熟的技术特征,民俗特征则是传统观念中的阴阳五行观念、巫术观念、伦理观念在武冈民艺中的体现。第六章笔者对武冈民艺的发展进行了论述,根据考察所见从建筑民居、民间工艺、传统工具的现状进行了总结最后,发觉武冈民艺现状不容乐观,急需保护和传承,最后结合自身所学与所感对武冈民艺的走向提出了几点自己的看法。
李春华[5](2020)在《广州城市形象对外传播研究 ——基于在穗外籍人士的调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发展,城市数量激增城市化水平提高。城市不仅是一个区域,一个空间形态,还是一个中心,是周边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人口集中、商业发达、居民以非农业人口为主,是当今社会重要的竞争主体,良好的城市形象可以增强城市竞争力,直接影响国家形象的建构,因此研究城市形象塑造与对外传播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城市形象是一个多元系统,包括政府形象、企业形象、市民形象、窗口形象、建筑形象、环境形象、文化形象、发展形象等一系列子系统,各个子系统之间相互支撑、相互影响,共同形成完整的城市形象。据第27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数(GFCI27)在中国深圳和韩国首尔同时线上发布的结果可知,粤港澳大湾区中共有三个城市跻身全球金融中心20强,香港排名第6位,深圳排名第11位,广州排名第19位,其中广州是国内一线城市中上升最快的城市。在新的时期,机遇与挑战并存,广州在注重城市经济建设的同时,要更加重视城市国际形象的塑造和传播,提升自身国际竞争的软实力。本文在粤港澳大湾区背景下,以可沟通城市为目标,从在穗外籍的“他者”视角出发,分析影响广州城市形象对外传播的影响因素和存在的问题,探索在新的背景下广州城市形象对外传播的途径和策略。本文以在穗外籍人士对广州城市形象的感知评价为研究内容,综合运用传播学、新闻学、社会学等理论,通过在穗外籍人士的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对广州城市形象的对外传播现状进行深入分析,从可沟通城市理论的层面提出了促进外籍人士的广州城市认同感、地方感、满意度以及价值感等建议;从“他者”视角提出广州城市形象在跨文化传播中的差异化传播建议以及结合整合城市营销传播思维打造广州城市品牌,做好城市危机公关以及城市危机的风险管控。通过上述建议,以期提高广州在粤港澳大湾区的竞争力,在世界大都市的知名度、影响力和竞争力,同时也为粤港澳其他城市甚至内地城市的城市形象对外传播提供参考和借鉴思路。
刘琳婕[6](2020)在《广州绿道系统中的文化景观呈现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文化景观作为一种新的世界遗产类型,是指特定的文化群体为改变生存环境与自然互动创造出的成果,是在社会、经济和文化等因素作用影响下持续进化的人与自然的共同的作品,承载着独特的地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审美价值。广州近几十年因城市化经济发展规模效应的影响,城市人口日渐增加,带来对城市绿道公共空间的需求量的增长和品质要求。另一方面,广州建成绿道景观同质化问题较为严重,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广州有着较多承载着宝贵历史印记的文化景观,因建成环境的无序扩张而被蚕食变得孤岛化,乡村地区的文化景观则因人口减少而日渐凋零的现象益增。绿道作为可以连接现代和传统、城市和乡村景观的桥梁,拥有与各类文化景观整合呈现以推进城市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沿线经济发展、提升景观审美体验品质以及应对多种城市化问题的潜能和前景。本文基于风景园林史学与风景园林美学相结合的研究视角,对广州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呈现进行研究,通过实地调查和文献梳理,以多学科交叉综合的理论研究方法构建研究框架,从推进城市整体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与提升景观审美体验三个角度切入,将广州绿道系统的进一步完善建设与文化景观空间环境的保护活化相结合,探讨其具体实现路径和对策。论文首先通过对广州文化景观的类型、发展现状和建成绿道所存在的现实问题进行分析梳理,概括出广州绿道系统与文化景观的现状关系中的主要问题:生态绿道沿线文化景观生态优势待彰显,郊野绿道可加强与主要产业发展的关联,都市绿道对文化景观历史环境维护较少。然后提出从生态、经济和审美三个角度搭建研究框架,探索广州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整合呈现的具体策略,以统筹回应当前的多种现实问题。在完善生态文明建设方面,提出通过回归绿道概念的生态环境保护内涵,结合时代发展推进生态系统的协调和促进绿道沿线景观要素风貌的多元共融,回应当前广州绿道建设中城乡绿道生态职能区分不明确、绿地和文化景观“破碎化”、景观风貌杂乱等现状问题。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角度,引入经济学中城市化研究成果,提出从结合产业发展进行绿道游径选线、依据景观资源优势发展绿色经济和适应技术发展所带动的需求变化三个方面,促进城乡经济发展“在集聚中走向平衡”;并提出在广州绿道系统文化景观呈现过程中,结合区域发展目标改善城市环境,响应城市双修和乡村振兴的政策支持,推进公众参与和社区建设,以增进建设共识提升绿道系统环境的正面效益;在完善建设过程中,加强政府对优化绿道系统的政策支持、引入市场的参与合作以提升有续运营和尊重专家对完善公共环境的价值引导,以优化绿道建设运行方式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在提升景观审美体验方面,先对审美客体即绿道系统中的文化景观的审美文化特征进行概括提炼,然后结合主体审美结构层次分别从生理层次、心理层次和社会文化层次切入,对绿道系统的可达性、绿道景观多样性和文化性进行优化路径探析;最后从改善审美活动的条件方面,提出提升广州绿道系统的关键节点的景观品质、凸显主要游径的主题序列和完善绿道系统与文化景观的网络关联,提升景观审美主体和客体之间对话交融的可能性。
王浩任[7](2019)在《纪录片对广州城市形象的传播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作为一种影像文本,纪录片与生俱来的真实特性就注定了其与城市、城市形象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新时代下研究纪录片与广州城市形象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将纪录片与广州城市形象传播相结合,以包含广州元素的纪录片作为研究对象,并选取皮尔斯的符号学理论作为基础,主要运用文本分析法研究纪录片中的广州城市符号,以及符号中传播的广州城市形象,具有一定的创新性。绪论部分首先阐述了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其次,对纪录片领域、城市形象领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并界定了纪录片和城市形象等基础概念;再次,介绍了研究目标和研究方法;最后说明了本研究的创新和难点所在。正文的第一章,首先对搜集到的包含广州元素的纪录片进行分类整理,总结出现阶段的纪录片类型。在此基础上,分别探究了这些纪录片的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渠道和传播效果,并阐述了纪录片与城市形象的内在联系。正文的第二章以皮尔斯的符号观为视角,探讨了纪录片中存在的广州饮食符号、广州历史文化符号、广州商业符号、广州关于非洲的符号和广州人物符号,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归纳了新世纪以来的广州城市形象,包括“‘食在广州’的城市形象”、“‘历史文化名城’的城市形象”、“‘千年商都’的城市形象”、“‘巧克力之城’的城市形象”、“励志、温情、包容的城市形象”。同时,从编码与解码的角度阐述了纪录片中的意义生产与形象构建,并对纪录片中符号的选取与呈现进行批判性分析。正文的第三章在前文的基础上,认为纪录片在传播城市形象的过程中,在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渠道、传播效果等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并在最后从大众传播模式的角度,提出了设立城市形象传播的专门机构、加强传播者之间的协作、充分运用新媒体平台、推进大型活动与城市形象传播的深度融合等建设性意见。结语部分论述了纪录片传播城市形象的重要性,并总结全文,最后对纪录片与城市形象传播提出了个人的思考与见解。
刘磊[8](2017)在《广州珠江水系江心洲景观规划设计与利用策略研究》文中指出江心洲是身处江河之中、由泥沙淤泥而成、四面环水且平水期高出水面、整体形态与地质条件较为稳定的沙滩陆地。因其四面环水,又有周期性的营养物质补充,在早期社会常常被用作农业生产用地。进入现代社会后,城市用地快速扩张,在滨江区土地已无法满足城市发展需求的情况下,江心洲开始进入政府和开发商的视野。江心洲地理位置特殊,拥有良好的生态资源与景观资源,但也存在生态敏感、形态不稳定、周期性变化等问题。国内外已经有一些江心洲被开发利用于城市旅游、城市休闲、邮轮码头、仓储用地、水利工程建设、生态保育等方面,但仍有大部分江心洲还处于自然生长状态,在未来面临被开发、被改建。本文以广州市珠江水系54个江心洲为研究对象,对其基本情况进行了分析和整理。广州珠江水系江心洲具有丰富的景观资源,主要表现为自然风貌优良、历史遗迹众多、田园水乡氛围浓郁、工业文明显着。但江心洲现状功能较为单一,定位缺乏特色,参与到城市发展、城市建设的程度与其丰富的资源数量和资源类型不相匹配,在面对进一步的开发利用时,其交通条件也迫切需要进一步改良。综合以上问题,本文以保护江心洲生态环境为前提条件,提出生态型江心洲、产业型江心洲和综合型江心洲三种开发利用模式。生态型江心洲以生态保护为核心任务,延伸出生态保育、生态旅游和生态休闲三种利用策略。产业型江心洲以促进城市经济发展、产业进步为主要任务,延伸出港口基地和产业园区两种利用策略。综合型江心洲开发程度高、功能集中,但对生态环境干扰较大,因此本文建议广州市不再开发新的综合型江心洲,仅对现有的几处江心洲进行优化提升和拓展开发。在制定合理的利用策略后,本文对江心洲景观规划设计的重点要素进行了研究。江心洲的景观规划设计首先需完善交通系统,其中包括增加对外交通设施、组织内部路网及完善公共交通体系三个层次。其次要为江心洲营造稳定的地形条件,通过弹性的景观设计手法,在顺应河流规律的同时保证江心洲地形的稳定和人群活动的安全。最后需打造鲜明的洲岛特色,从适应自然环境、延续历史文脉、反映地域文化三个方面着手,并为制定准确合理的功能定位,以最大程度发挥江心洲的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和生态价值。
钱成[9](2016)在《略谈“四个名城”背景下泰州文化旅游发展之途径——以姜堰区溱湖景区为分析对象》文中提出作为旅游产业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如今,寻求文化享受已成为当前旅游者的一种风尚。近年来,泰州市委市政府提出,要围绕"四个名城"建设,将泰州打造成为国内一流的旅游目的地。作为泰州旅游产业中最具知名度、最受游客青睐的溱湖景区,通过文化途径,发展文化旅游,拓展、提升自身旅游产业,能够打响泰州文化旅游品牌,推动全市旅游业做大做优做强。
谢丽娟,刘小勇[10](2016)在《广州塑造城市文化品牌的SWOT分析及路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城市之间的竞争已经逐步由资源竞争转向资本、技术竞争,最终走向文化竞争。广州要迈向国际化大都市,不仅要在经济、科技等硬实力建设下功夫,还要在文化和品牌等软实力建设上下功夫,不仅要"以文化论输赢",还要"以文化论未来"。借助SWOT分析法,将广州市文化品牌发展战略与自身建设的内部资源和外部环境有机地结合起来,并对这些因素展开综合分析,探讨广州塑造城市文化品牌的可行路径。
二、打响黄埔军校品牌 增添文化名城魅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打响黄埔军校品牌 增添文化名城魅力(论文提纲范文)
(1)古蜀新都 香城宝地(论文提纲范文)
文化积淀增添城市发展动力 |
“新旅游·潮成都”的新都实践 |
(2)广州抗战史迹公众体验质量评价及提升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广州抗战史迹价值及保护利用问题 |
1.1.2 关于史迹公众体验质量评价问题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概念 |
1.3.1 抗战史迹 |
1.3.2 广州抗战史迹 |
1.3.3 体验 |
1.3.4 公众体验 |
1.4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
1.4.1 国内外文化遗址发展历程 |
1.4.2 国内外公众体验质量评价研究现状 |
1.5 研究的关键问题 |
1.6 研究内容 |
1.6.1 相关理论研究综述 |
1.6.2 广州抗战史迹公众体验质量评价体系构建 |
1.6.3 广州抗战史迹公众体验质量评价实证研究 |
1.6.4 广州抗战史迹公众体验提升策略 |
1.7 研究方法 |
1.7.1 文献调研法 |
1.7.2 实地调查法 |
1.7.3 问卷调查法 |
1.7.4 计算机辅助模拟法 |
1.7.5 实证研究法 |
1.8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广州抗战史迹公众体验质量评价体系构建 |
2.1 相关理论基础 |
2.1.1 体验经济理论 |
2.1.2 心理体验理论 |
2.1.3 景观美学理论 |
2.1.4 环境行为学理论 |
2.2 评价目的与原则 |
2.2.1 评价目的 |
2.2.2 评价原则 |
2.3 影响因素分析 |
2.3.1 文化体验因素分析 |
2.3.2 景观体验因素分析 |
2.3.3 活动体验因素分析 |
2.3.4 设施体验因素分析 |
2.4 评价指标框架构建 |
2.5 评价指标选择及评价标准 |
2.5.1 德尔菲法 |
2.5.2 评价标准 |
2.6 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
2.6.1 层次分析方法思路和流程 |
2.6.2 评价指标权重总体分析 |
2.6.3 基准层权重分析 |
2.6.4 次基准层权重分析 |
2.6.5 评价指标权重分析 |
2.7 评价指标分值设定及计算模型 |
2.7.1 评价指标分值设定 |
2.7.2 模糊计算模型 |
2.8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广州抗战史迹公众体验质量评价实证研究 |
3.1 广州抗战史迹背景概况 |
3.1.1 社会经济政治现状分析 |
3.1.2 相关政策法规指导 |
3.1.3 自然条件分析 |
3.2 广州抗战史迹现状调查 |
3.2.1 调研范围与内容 |
3.2.2 调研思路与方法 |
3.2.3 广州抗战史迹历史沿革 |
3.2.4 广州抗战史迹分布及类型特征 |
3.2.5 广州抗战史迹保护利用状况特征 |
3.2.6 典型案例分析---以广州十九路军淞沪抗日阵亡将士陵园为例 |
3.3 广州抗战史迹公众体验现状满意度调查问卷 |
3.3.1 调查对象 |
3.3.2 问卷基本情况 |
3.3.3 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
3.3.4 调查统计结果分析 |
3.4 广州抗战史迹公众体验质量现状存在问题 |
3.5 评价体系实证分析 |
3.5.1 广州抗战史迹公众体验质量现状评价指标分析 |
3.5.2 广州抗战史迹公众体验质量评价体系应用 |
3.5.3 广州抗战史迹公众体验质量评价权重检验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广州抗战史迹公众体验质量提升策略建议 |
4.1 文化主题体验提升策略 |
4.1.1 区分史迹主题主次关系 |
4.1.2 明确公众体验主题 |
4.2 景观体验提升策略 |
4.2.1 区域性规划提升策略 |
4.2.2 建设纪念性场所,完善抗战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
4.2.3 营造逼真景观体验空间 |
4.3 活动体验提升策略 |
4.3.1 实行数字化建设,构建网络宣传平台 |
4.3.2 充分利用抗战史迹,组织相关的公祭、拜谒等纪念活动 |
4.3.3 激发游客活动参与策略 |
4.4 提供优质基础设施和服务体验策略 |
4.4.1 完善配套设施,注重抗战纪念品开发 |
4.4.2 提供优质服务体验 |
4.5 加快完善史迹保护措施策略 |
4.5.1 保护技术路线 |
4.5.2 已登记为文物类的抗战史迹保护策略 |
4.5.3 未定级为文物的抗战史迹保护措施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广州抗战史迹现状一览表 |
附录B 广州抗战史迹公众体验质量评价体系指标选取专家意见咨询表 |
附录C 广州抗战史迹公众体验体验问卷调查 |
致谢 |
附件 |
(3)广州“设计之都”视觉形象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 |
1.2 研究背景 |
1.2.1 关于“设计之都” |
1.2.2 关于“设计之都”视觉形象设计 |
1.3 研究现状 |
1.3.1 对“创意城市网络”和“设计之都”的研究 |
1.3.2 对“设计之都”视觉形象设计的研究 |
1.3.3 对城市视觉形象设计的研究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5.1 研究对象与界定 |
1.5.2 研究内容 |
1.5.3 研究方法 |
1.5.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广州申报“设计之都”的意义与可行性 |
2.1 “设计之都”的主要内容 |
2.1.1 “设计之都”的由来与定位 |
2.1.2 “设计之都”的基本要素 |
2.2 广州申报“设计之都”的重要意义 |
2.2.1 有助于扩大产业优势和人才储备,带动城市经济发展 |
2.2.2 有助于丰富文化多样性,提升城市品牌形象 |
2.2.3 有助于促进中心城市建设,打造以人为中心的宜居城市 |
2.2.4 有助于构建设计共同体,提升设计的社会价值 |
2.3 广州“设计之都”视觉形象与广州申都的关系 |
2.3.1 广州申报“设计之都”的基础与优势 |
2.3.2 广州申报“设计之都”的劣势与挑战 |
2.3.3 广州“设计之都”视觉形象与广州申都的相互作用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广州“设计之都”视觉形象设计的内涵与价值 |
3.1 “设计之都”视觉形象设计的内涵 |
3.2 广州“设计之都”视觉形象设计的价值 |
3.2.1 文化价值 |
3.2.2 品牌价值 |
3.2.3 艺术价值 |
3.2.4 传播价值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广州“设计之都”视觉现象设计的定位与表现 |
4.1 全球典型“设计之都”视觉形象建设对广州的启示 |
4.1.1 国内外“设计之都”视觉形象建设分析 |
4.1.2 国内外“设计之都”视觉形象设计经验 |
4.2 广州“设计之都”视觉形象设计定位与原则 |
4.2.1 广州城市视觉形象设计发展与现状 |
4.2.2 广州“设计之都”视觉形象的定位要素 |
4.2.3 广州“设计之都”视觉形象的核心理念 |
4.2.4 广州“设计之都”视觉形象设计的原则 |
4.3 广州“设计之都”视觉形象设计构思与表现 |
4.3.1 广州“设计之都”视觉形象设计元素提取 |
4.3.2 广州“设计之都”视觉形象基础要素设计 |
4.3.3 广州“设计之都”视觉形象应用要素设计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广州“设计之都”视觉形象的传播策略 |
5.1 政策推广策略 |
5.2 树立品牌特色 |
5.3 整合新旧媒介 |
5.4 搭建公共关系 |
5.5 开展宣传活动 |
5.6 使用宣传物料 |
5.7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附录 |
(4)武冈民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述评 |
第四节 研究的思路及方法 |
第五节 研究的重难点及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武冈民艺地理论 |
第一节 武冈民艺的自然地理 |
一、山川气候 |
二、物产资源 |
第二节 武冈民艺的民俗地理 |
一、岁时节令 |
二、婚庆丧葬 |
三、巫术祭祀 |
四、生产活动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武冈民艺类别论 |
第一节 实用和物质生活类 |
一、民居建筑 |
二、生活用具 |
三、生产活动 |
第二节 审美和精神生活类 |
一、祭祀娱教 |
二、游艺竞技 |
三、装饰美化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武冈民艺功能论 |
第一节 武冈民艺的实用功能 |
一、材料的契合性 |
二、构思的可行性 |
三、器物的适用性 |
第二节 武冈民艺的审美功能 |
一、丰富的装饰纹样 |
二、精湛的建筑工艺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武冈民艺特征论 |
第一节 武冈民艺的艺术特征 |
一、概括与象征的造型特征 |
二、对称与均衡的构成特征 |
三、丰富与协调的色彩特征 |
第二节 武冈民艺的科技特征 |
一、实用严谨的科学特征 |
二、纯熟精湛的技术特征 |
第三节 武冈民艺的民俗特征 |
一、阴阳五行说 |
二、巫术观 |
三、伦理观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武冈民艺的发展论 |
第一节 武冈民艺的现状 |
一、建筑民居的保护现状 |
二、民间工艺的传承现状 |
三、传统工具的生存现状 |
第二节 武冈民艺的走向 |
一、保护和发掘武冈民艺 |
二、推动武冈民艺的发展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发表的论文及作品 |
后记 |
(5)广州城市形象对外传播研究 ——基于在穗外籍人士的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研究目的及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第三节 研究框架和方法 |
一、研究框架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研究创新点与不足 |
本章小节 |
第二章 文献综述及理论视角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 |
一、城市与城市形象涵义界定 |
二、城市国际形象与对外传播 |
三、国外城市形象研究综述 |
四、国内城市形象研究综述 |
第二节 理论视角 |
一、可沟通城市理论 |
二、“他者”理论视角 |
三、城市形象整合营销传播理论 |
本章小节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第一节 问卷设计与开发 |
一、问卷设计 |
二、问卷开发过程 |
第二节 问卷构成与分析 |
一、问卷构成情况 |
二、问卷收集分析 |
第三节 维度界定与研究假设 |
一、维度界定与框架构建 |
二、问卷研究假设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在穗外籍人士对广州城市形象的感知评价 |
第一节 广州城市形象的感知评价影响因子分析 |
一、在穗外籍受访者基本情况介绍 |
二、在穗外籍受访者媒介使用情况 |
三、广州城市形象的感知评价具体分析 |
四、对广州城市形象综合评价分析 |
五、在穗外籍受访者个人因素的差异性分析 |
第二节 在穗外籍人士的深度访谈 |
一、在穗外籍人士的广州城市认同感 |
二、在穗外籍人士的广州城市地方感 |
三、在穗外籍人士的广州城市满意度 |
四、在穗外籍人士的广州城市价值感 |
第三节 调查研究所得结论 |
一、个人因素是影响变量,对外传播需考虑差异性 |
二、形象传播缺乏底蕴,突出历史文化传播 |
三、整体开放程度较高,“千年商都”形象深刻 |
四、社交媒体渗透率高,本土媒体渗透率有限 |
本章小节 |
第五章 广州城市形象对外传播建议 |
第一节 多维度激活可沟通城市 |
一、搭建对外传播平台,增加外籍人士交流机会 |
二、传播内容凸显城市特色,增强外籍人士的地方认同感 |
三、构建城市信息网络,促进外籍人士的地方依赖 |
第二节 转变对外传播思路 |
一、多向立体传播途径,展示城市形象内涵 |
二、丰富对外传播主体,培养关键意见领袖 |
三、尊重跨文化差异性,精准触及目标受众 |
第三节 整合城市营销思维打造广州城市品牌 |
一、全媒体整合营销,打造城市品牌IP |
二、积极举办品牌活动,持续增加“曝光度” |
三、做好城市形象公关,有效应对城市风险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一) 调查问卷 |
附录 (二) 访谈提纲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6)广州绿道系统中的文化景观呈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相关研究现状 |
1.2.1 绿道研究概况 |
1.2.2 文化景观研究概况 |
1.2.3 现有研究述评 |
1.2.4 进一步深化研究的对策与思路 |
1.3 研究对象与内容 |
1.3.1 研究对象的时空范围 |
1.3.2 核心概念内涵讨论 |
1.3.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目标和研究方法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框架图 |
第二章 广州绿道系统与文化景观的现状分析 |
2.1 广州当前建成绿道的主要问题 |
2.1.1 生态型绿道:生态优势待维护和彰显 |
2.1.2 郊野型绿道:功能类型差异化待提升 |
2.1.3 都市型绿道:需提升可达性和安全性 |
2.2 广州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的主要类型 |
2.1.1 纵横古今的广州遗址景观 |
2.1.2 生机盎然的广州场所景观 |
2.1.3 依山靠水的广州聚落景观 |
2.3 广州绿道系统与文化景观的现状问题 |
2.3.1 生态环境保护:生态型绿道文化景观周边生态资源待重视 |
2.3.2 社会经济关联:郊野型绿道与沿线生态产业关联性待加强 |
2.3.3 景观审美体验:都市型绿道对文化景观历史环境维护较少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的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呈现策略 |
3.1 回归绿道概念的生态保护内涵 |
3.1.1 凸显绿道系统的生态特征 |
3.1.2 维护文化景观的生态环境 |
3.1.3 理清城乡绿道的生态职能 |
3.2 结合城市发展推进生态系统的协调 |
3.2.1 推进景观生态廊道的构建 |
3.2.2 彰显文化景观之间的关联 |
3.2.3 延展各类景观资源的功能 |
3.3 促进沿线景观风貌要素的和谐共融 |
3.3.1 绿道游径规划与文化景观格局相应 |
3.3.2 绿道景观形式与文化景观风貌相衬 |
3.3.3 绿道景观功能与文化景观资源相合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呈现策略 |
4.1 助力城乡经济发展在“集聚中走向平衡” |
4.1.1 结合产业发展进行绿道游径规划 |
4.1.2 适应技术发展调整绿道设施供应 |
4.1.3 依据景观资源优势发展绿色经济 |
4.2 增进建设共识以提升绿道系统正面效应 |
4.2.1 宏观:结合区域发展,促进绿道对生态产业的带动 |
4.2.2 中观:结合城市双修,改善文化景观空间环境品质 |
4.2.3 微观:结合社区建设,推进公众参与绿道景观优化 |
4.3 调整绿道建设运行方式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
4.3.1 加强政府对优化绿道系统的政策支持 |
4.3.2 尊重专家对完善公共环境的价值引导 |
4.3.3 增加市场的参与合作以提升有续运营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提升景观审美体验的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呈现策略 |
5.1 彰显广州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的审美文化特征 |
5.1.1 延续广州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的地域技术特征 |
5.1.2 展现广州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的社会时代精神 |
5.1.3 传承广州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的人文艺术品格 |
5.2 依据主体审美结构层次完善绿道系统与文化景观 |
5.2.1 依据主体审美生理层次提升绿道系统的可达性 |
5.2.2 依据主体审美心理层次提升绿道景观的多样性 |
5.2.3 依据主体审美社会文化层次提升景观的文化性 |
5.3 改善绿道系统与文化景观中审美活动发生的条件 |
5.3.1 提升广州绿道系统的关键节点的景观品质 |
5.3.2 凸显广州绿道系统中主要游径的主题序列 |
5.3.3 完善广州绿道系统与文化景观的网络关联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7)纪录片对广州城市形象的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二、相关研究综述 |
(一)纪录片综述与概念界定 |
(二)城市形象综述与概念界定 |
(三)纪录片中的城市形象研究 |
(四)纪录片中的地区/区域形象研究 |
(五)城市形象宣传片中的城市形象研究 |
(六)关于广州城市形象的研究 |
三、研究目标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目标 |
(二)研究方法 |
四、研究创新点与难点 |
(一)创新点 |
(二)难点 |
本章小结 |
第一章 纪录片与广州城市形象:融合共生 |
第一节 包含广州元素的纪录片的类型分析 |
一、人文社会纪录片:聚焦城市中的人与事 |
二、美食纪录片:解密广州“味道” |
三、历史文化纪录片与理论文献纪录片:探寻广府人的文化记忆与精神品格 |
第二节 包含广州元素的纪录片的传播过程分析 |
一、传播者:官方为主,民营为辅 |
二、传播内容:多元丰富的广州城市图景 |
三、传播渠道:线上线下全面开花 |
四、传播效果:多因素共同作用 |
第三节 纪录片与城市形象的联系 |
一、纪录片中的城市形象 |
二、城市形象中的纪录片 |
三、纪录片在城市形象传播中的作用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纪录片中的广州城市形象分析——基于皮尔斯符号学视野 |
第一节 符号化的广州城市形象 |
一、皮尔斯符号观的概述 |
二、纪录片中的广州城市形象与符号分析 |
第二节 纪录片中的意义生产与形象构建 |
一、编码与解码 |
二、编码:意义的生产 |
三、解码:形象的构建 |
第三节 纪录片中广州符号选取与呈现的批判性分析 |
一、饮食符号的选取与呈现略强于其他符号 |
二、现代符号的呈现相对偏少 |
三、海外公众与广州历史文化符号间的隔阂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纪录片传播广州城市形象的困局与未来展望 |
第一节 纪录片传播广州城市形象的困局 |
一、政府招标纪录片偏少,广州城市中心难以定位 |
二、传播内容过于雷同与集中,且创作思维模式化 |
三、传播渠道的潜力未充分挖掘 |
四、本地官方媒体影响力偏弱,传播效果削减 |
第二节 发掘“城市文化资本”:广州城市形象传播的未来展望 |
一、设立城市形象传播的专门机构 |
二、加强各传播者间的协作,共同助力城市形象传播 |
三、充分运用新媒体平台,打造立体化的传播格局 |
四、推进大型活动与城市形象传播的深度融合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参阅纪录片列表 |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8)广州珠江水系江心洲景观规划设计与利用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城市滨水空间不断开发对江心洲产生压迫 |
1.1.2 广州珠江江心洲的保护规划工作逐步启动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1.3.2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1.4 概念范围界定 |
1.4.1 相关概念界定 |
1.4.2 研究范围界定 |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2 江心洲基础研究概述 |
2.1 江心洲的形成原因 |
2.1.1 三类浅滩的形成分析 |
2.1.2 江心洲的形成分析 |
2.2 江心洲河型的形成条件及分布 |
2.2.1 江心洲河型的形成条件 |
2.2.2 江心洲河型的分布 |
2.3 江心洲的特点 |
2.3.1 空间独立,生态敏感 |
2.3.2 周期性变化 |
2.3.3 形态不稳定 |
2.4 江心洲的类型 |
2.4.1 根据形成条件 |
2.4.2 根据平面形态 |
2.4.3 根据所处区位 |
2.4.4 根据空间位置 |
2.4.5 根据组团关系 |
2.4.6 根据淹没时间 |
2.5 江心洲的现有利用方式 |
2.5.1 农业用地与农业旅游 |
2.5.2 城市公园 |
2.5.3 风景名胜区 |
2.5.4 码头、工厂、仓库 |
2.5.5 公共活动中心 |
2.5.6 水利工程基地 |
2.5.7 自然保护区 |
3 广州珠江水系江心洲现状分析 |
3.1 环境概述 |
3.1.1 珠江概况 |
3.1.2 广州珠江概况 |
3.2 江心洲概况 |
3.2.1 江心洲简介 |
3.2.2 面积与岸线 |
3.2.3 总体环境面貌 |
3.2.4 周边水质状况 |
3.3 景观资源 |
3.3.1 自然风貌资源 |
3.3.2 历史文化古迹 |
3.3.3 田园水乡风光 |
3.3.4 工业风貌建筑 |
3.3.5 小结 |
3.4 现状功能 |
3.4.1 根据用地结构 |
3.4.2 根据主导功能 |
3.4.3 小结 |
3.5 交通环境 |
3.5.1 对外交通设施 |
3.5.2 内部道路状况 |
3.5.3 公共交通服务 |
3.5.4 小结 |
3.6 沿岸景点分布 |
3.7 整体评价与问题分析 |
3.7.1 整体资源评价 |
3.7.2 开发利用价值 |
3.7.3 主要问题分析 |
4 广州珠江水系江心洲景观规划设计与利用策略探讨 |
4.1 规划设计原则 |
4.1.1 整体性原则 |
4.1.2 生态性原则 |
4.1.3 安全性原则 |
4.1.4 地域性原则 |
4.1.5 可持续发展原则 |
4.2 规划设计目标 |
4.3 江心洲开发利用的模式与要点阐述 |
4.3.1 利用模式分类 |
4.3.2 生态型江心洲 |
4.3.3 产业型江心洲 |
4.3.4 综合型江心洲 |
4.4 江心洲规划设计的重点及策略探讨 |
4.4.1 完善的交通系统 |
4.4.2 稳定的地形条件 |
4.4.3 鲜明的洲岛特色 |
5 实践案例——大蚝沙湿地公园景观规划设计 |
5.1 项目背景和区位 |
5.1.1 项目背景 |
5.1.2 区位分析 |
5.2 场地现状分析 |
5.2.1 现状功能 |
5.2.2 交通环境 |
5.2.3 地形水体 |
5.2.4 植被状况 |
5.2.5 建筑及构筑物 |
5.3 规划目标和设计原则 |
5.3.1 规划目标 |
5.3.2 设计原则 |
5.4 总体布局与设计思路 |
5.4.1 总体布局 |
5.4.2 剖面入手,营造舒适岸线空间 |
5.4.3 延续现状肌理,改善植物种植 |
5.4.4 引入活动项目,控制开发强度 |
5.4.5 完善交通系统,组织游览路线 |
5.4.6 优化基础设施,提升游览体验 |
6 讨论与结论 |
6.1 讨论 |
6.2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9)略谈“四个名城”背景下泰州文化旅游发展之途径——以姜堰区溱湖景区为分析对象(论文提纲范文)
一、文化旅游的基本定义 |
二、文化旅游的现实需求 |
三、泰州旅游产业的现状与发展要求 |
四、溱湖景区文化旅游发展的相关途径 |
五、推进溱湖特色地域文化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发展 |
1. 明确文化开发定位 |
2. 拓宽文化旅游空间 |
3. 注重不同文化需求 |
4. 开发原创演艺项目 |
5. 开发多功能业态模式 |
四、打响黄埔军校品牌 增添文化名城魅力(论文参考文献)
- [1]古蜀新都 香城宝地[J]. 欣文. 艺术市场, 2021(11)
- [2]广州抗战史迹公众体验质量评价及提升策略研究[D]. 唐朝海.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5)
- [3]广州“设计之都”视觉形象设计研究[D]. 温文静. 广东工业大学, 2020(02)
- [4]武冈民艺研究[D]. 周月琴.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5]广州城市形象对外传播研究 ——基于在穗外籍人士的调查[D]. 李春华.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6]广州绿道系统中的文化景观呈现研究[D]. 刘琳婕.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6)
- [7]纪录片对广州城市形象的传播研究[D]. 王浩任.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2)
- [8]广州珠江水系江心洲景观规划设计与利用策略研究[D]. 刘磊. 华南农业大学, 2017(08)
- [9]略谈“四个名城”背景下泰州文化旅游发展之途径——以姜堰区溱湖景区为分析对象[J]. 钱成. 泰州学术, 2016(00)
- [10]广州塑造城市文化品牌的SWOT分析及路径研究[J]. 谢丽娟,刘小勇. 城市观察, 201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