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生物理素质的分析和评价(论文文献综述)
李培宇[1](2021)在《课程思政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实践路径研究》文中提出课程思政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实施是顺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础教育发展需求,是高中物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渠道,是发挥高中物理课程应有育人效力的不二法门,也是提升物理教师思政育人工作能力和高中生思政素质的重要途径。课程思政式的高中物理教学就是充分依循教育政策指引,充分发掘物理课程内在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将物理教学的各个环节有机融入思政元素,将物理教学打造成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浑然天成的有机整体。要实现物理教学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除了需要对课程本身进行思政内容的开发设计,还要进一步盐融于汤般浸润到物理教学全过程。因此,本研究以此为出发点展开理论和实践的探索。首先在搜集、整理与分析相关课程思政文献的基础上进行本课题研究的理论建构,尝试梳理归纳出课程思政的内涵、原则、必要性等。其次,以此为基础进行课程思政在高中物理教学的理论探讨,进一步依据杜威的道德教育论、社会学习理论和建构主义理论等为基础构建出课程思政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实施的“核心概念剖析+思政要素”、“情景习题编制+思政要素”和“科学思维渗透+思政要素”三条路径。并对三条路径进行具体解释,绘制具有可操作性的流程图。再次,以路径一和路径二为辅助,以路径三为教学主线进行教学设计,并将教学设计实施于实际的教学中。最后,通过结合李克特量表设计出测量学生在政治认同、道德品质和物理兴趣的提升情况的问卷,并布置习题检测知识掌握和问题解决的程度。利用SPSS24.0进行数据分析,得出结论、反思不足,提出优化路径的教学建议。实验研究表明,本课题提出的课程思政实施路径对学生思政素质和物理兴趣的提升具有积极效果,并且在知识掌握以及科学思维能力培养等方面也取得了良好结果。由于该路径尚未成熟,在教学中存在一些欠佳之处,针对这些欠缺提出教学建议有三。其一,增强思政情景创设环节的描述,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其二,鼓励展示思维环节的主动表达,发挥学生课堂主体性。其三,加深知识与思政元素的本质联系,发挥升华环节的思政效用。同时,在整体研究过程在也发现出了不足和遗憾。第一,研究样本不足。第二,研究时间较短。第三,实践应用不足。这也为后继课程思政深入研究的学者提供了思路和方向。
王纲[2](2021)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视域下第二课堂的学生行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我国新时代的高等教育发展背景下和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变化中,思想政治教育承担了前所未有的任务,是坚持社会主义教育方向的重要教育领域。大学生第二课堂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登上高校教育舞台,经过三十多年发展,成为集思想政治教育、校园文化传承、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管理载体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教育手段。随着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学科的发展,大学生第二课堂作为思想政治教育重要途径的作用和意义日益明确,其理论基础、顶层设计、制度建设、组织保障等方面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第二课堂以实践性、灵活性、隐蔽性、多样性等特点在人才培养中承担着思想政治教育阵地的重要角色。人的发展是长期的过程,是复杂因素的结果,教育作为一种人类活动,对其结果的评价是历史性、世界性的难题,特别是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中,如何对人的思想、品格、素质等隐性特质的评价使得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成为研究的重点和难点。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既是面向思想政治教育本体的外在测评判断体系,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对思想政治教育评价的研究主要解决评价的理论基础、指标体系和应用价值等问题。在思想政治教育评价理论和方法的长期探索中,已经形成了比较成熟的认识论和方法论,然而在当今信息和数据的时代,社会和学生对评价有了更多的述求和期待,如同人类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每位科学家以追求和证实因果关系为毕生志愿,思想政治教育评价也必须回答这一“百年树人”的难题。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出,实践是认识世界的方法,也是人的本质特征。第二课堂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活动,也是学生认识世界、认识社会、认识自我的实践活动,要认识实践这一过程导致的结果,必须从认识实践这一过程入手。思想政治教育是解决思想内化与外化的方法和途径的科学,行为是思想外化的最直接表现,探索思想政治教育如何影响学生的行为的规律和特征,能直接回答思想政治教育的结果。“知、情、意、行”是心理学研究的四个基本领域,认知、情绪、意志最终都会通过行为进行表现,也只有行为才能真正被外界和自我感知和认识。综合以上理论基础和指导,本文在思政教育评价的视角下,进行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的研究,掌握新时期背景下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的形态、规律、影响等特征,探索行为研究用于思政教育评价及学生评价的途径与方法。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评价重点是对学生思想素质的评价,对学生思想素质的评价转化为对学生第二课堂行为的评价,对第二课堂行为的评价必须依靠具有说服力的参照体系,最具有说服力的参照体系是学生的成长发展,因此,在把握学生第二课堂行为规律和特征的基础上,理论和实践论证行为与学生成长发展的关系是本文的重点。学生第二课堂行为纷繁复杂,这是在以前的思想政治教育评价研究中,人们难以涉足的原因之一。而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不但为我们提供了研究行为这一复杂现象的基础和数据,也为我们提供了思路和分析方法,符合了当今社会对论证的科学化、数据化、显性化思维方式的要求和期待,进而将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引入到教育学、社会学研究的常用思路和方法领域。当然在当今数据为王的时代中,人们对教育研究的新制度主义、绩效主义的倾向,使哲学、社会学界对以数据研究和归纳研究为方法的因果关系推导和评价体系多有批判,吸取这些批判研究的精华,注重理论论证和实验的严谨,以行为物理研究方法为基础,建立符合逻辑理论的数学模型和关系,体现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本色,从而使第二课堂行为研究成为思想政治教育评价研究的有益补充和支撑。本文第一章主要介绍在思想政治教育评价视域下,学生第二课堂行为研究的目的和意义,以及本研究的思路和创新点。第二章介绍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研究的理论基础,从理论分析上解决为什么行为研究可以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成效评价的有机组成部分。第三章是在理论框架下对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的现实分析,形成适合这一特定教育活动的行为研究理论。第四章介绍建立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研究的一般规律和原则框架,讨论行为研究的一般范式。第五章以实际案例和数据为基础介绍如何运用以上原理呈现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的基本情况,并分析行为对学生成长发展的影响。第六章阐述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的思政教育评价价值,在此基础上提出思政教育评价体系的构建思路和工作机制。
韩悦[3](2021)在《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物理模型教学研究》文中指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我国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这是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是教育现代化的发展目标,这也是当今“核心素养”教育体系的最终目标。纵观物理学的发展历程,物理模型的构建与探究几乎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版)》也对物理模型的构建与掌握提出了具体要求。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来说,物理模型教学不但能够帮助他们构建物理学科思维,更能有效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此可见,物理模型教学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手段,核心素养背景下的高中物理模型教学是培养二十一世纪新型人才的有效手段。因此,在新时代背景下,我们应该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为根本目的,积极寻找改进高中物理模型教学应用的策略,不断充实和完善高中物理模型教学体系。为此,本文先梳理了物理模型教学的相关文献,以此为研究重点,利用问卷调查法探究了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物理模型教学存在的问题与解决策略,继而通过实际教学案例说明怎样在物理模型教学中融入核心素养的培养,希望可以为其他教育工作者的物理模型教学提供一些参考。
王婷[4](2021)在《基于STEAM理念培养中学生物理创新素养的实践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技术革命、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对每个国家来说都即是机遇,也是挑战。在此背景下,当机器逐步取代简单、重复性的劳动力,以“创造性”为核心的创新素养将成为人才培养的关键要素。培养能够应对快速变化社会所需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当代教育的使命所在。STEAM教育以其跨学科融合特征及对高素质人才培养的独特价值受到各国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开创了科学技术教育的新型模式和创新人才教育的新范式。融合STEAM教育理念为物理课堂教学改革带来新活力,通过项目式学习、工程思维让学生学会以整合的视角去认识物理学科,培养学生物理创新素养。本研究通过文献分析梳理了有关STEAM教育、创新素养、创造力等方面的文献,并利用文献计量分析工具对STEAM教育领域近十年的研究趋势进行可视化研究。在此基础上,对STEAM教育的演变及创新素养构成要素进行分析,找出STEAM教育理念与创新素养培育的契合性。借鉴国内外有价值的STEAM课程并结合现有教学模式,设计出基于STEAM理念的《火星探测项目》单元课程。采用《青少年科学创造力测试》量表和《威廉斯创造力倾向》量表测试结果和数据,研究实施融合STEAM教育理念的物理课程对学生物理创新素养的影响。创新素养与创新品格(创造性人格)和创新能力相关,创造性倾向与人格、性格、态度相关。研究表明:虽然学生的科学创造力水平在短时间内并未呈现出显着差异,但在独创性分数方面实验前后显着差异。融合STEAM教育理念的物理单元综合课程对学生的独创性水平有一定的正向促进作用。传统物理教育融合STEAM教育理念,树立跨学科教育理念、基于项目式学习理念,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品格和能力。
束婷婷[5](2021)在《中学化学普通育人价值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学科育人是基础教育的关键问题,学科育人的价值取向、价值内容与价值实践关系着人的发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学科育人存在两种价值取向,即学科普通育人和学科专业育人,二者分别以促进人的一般发展和专业发展为目的,满足人作为普通大众和专门人才的发展需要。基础教育是面向全体青少年的、以培养和提高他们的国民素质为目的的教育,在性质上属于普通教育,基础教育阶段学科育人的价值取向应以普通育人为主,即通过学科教学促进人的一般发展,培养和提高人们进行任何广泛活动都需要的共同、基本素养。然而,当前中学化学教学实践在一定程度上偏离普通育人,表现出专业育人取向,即化学教学的目标、内容和方式主要服务于人的专业发展而不是一般发展,导致中学化学育人价值内容移位以及价值实践失范。以专业育人为主要价值取向的中学化学育人,一方面难以从根本上实现化学学科对于满足学生一般发展需要的意义和价值,另一方面,过度的专业化学习甚至可能造成知与行、知识与生活、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的对立。针对中学化学育人价值取向偏差、价值内容移位及价值实践失范等问题,本文认为,应对化学学科作为价值客体的意义、学生作为价值主体的发展需要以及二者之间的价值关系,进行系统、深入地分析和论证,厘清学科普通育人和学科专业育人两种育人价值取向的关系与差异,从而在此基础上基于基础教育阶段学生的发展需要,理解和把握中学化学育人价值内容及其实践问题。基于此,全文围绕中学化学育人的价值取向、价值内容和价值实践三个方面的内容展开。首先澄清并论证基础教育为何应以普通育人为主要价值取向,再基于学生一般发展需要、化学学科特征以及中学化学课程标准,建构中学化学普通育人价值体系的具体内容,最后针对当前中学化学育人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困境,提出中学化学普通育人价值实现的可能路径。各部分涉及的具体问题及得出的结论阐述如下:第一部分:澄清并论证中学化学教学应以普通育人为主要价值取向,即第一章。教育价值取向对教育实践活动起着引导、调节和驱动作用,基础教育学科育人价值取向关系着学科育人实践的有效性和合理性。第一章首先在阐释学科育人、学科普通育人和学科专业育人等基本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基础教育应以学科普通育人为主,促进人的世界观、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发展与完善。接着,从历史、理论和现实三个方面对中学化学普通育人的必要性进行了论证。从历史背景来看,清末引入西学,行分科教学,中国教育发生了“由通到专”的转型,但后来教育政策总体上又呈现出“由专到通”的回归,近些年国家已从根本上确立了基础教育的普通育人取向;从教育理论层面来看,不同于高等教育、职业教育以促进人的专业发展为旨归,基础教育学科育人旨在满足人的一般发展,面向人的日常生活;从中学化学育人实践的现实状况来看,学科普通育人取向并未真正落实,学科专业育人取向仍在很大程度上支配着中学化学育人实践,导致化学学科教学在满足学生发展需要、教学内容选择和教学过程组织等方面发生了一系列偏差,与日常生活脱节。总体而言,根据对历史趋势、理论要求和现实问题三个方面的分析,都表明中学化学应以普通育人为主。第二部分:分析、建构并阐释中学化学普通育人价值内容,即第二、三章。在明确中学化学应以普通育人为主要价值取向的基础上,本文综合采用理论研究、内容分析和专家评估三种方法建构中学化学普通育人价值的内容体系。中学化学普通育人价值的分析包括对学生主体需要的分析和对化学学科客体属性的分析。基于普通育人应发展和完善人的世界观、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观点,研究首先根据化学学科内容和方法论的特征,初步提出中学化学普通育人价值体系的建构假设。然后,根据对中国、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和日本五个国家中学化学课程标准的内容分析,进一步细化和调整中学化学普通育人价值体系,并以此设计专家咨询量表,邀请专家对价值内容进行评估与评价,从而根据专家评估结果及意见调整框架内容,形成中学化学普通育人价值体系的完整内容。根据第二章形成的中学化学普通育人价值体系的建构结果,第三章分别从世界观、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三个维度对中学化学普通育人价值体系中的价值内容及其价值要素展开论述。其中,价值内容包括物质观、变化观、宏观-微观思维、模型思维、系统思维、辩证思维、理性决策、科学行动和绿色生活九个方面;每项价值内容又分别包含2~3个具体的价值要素,如物质观包括物质组成观、物质结构观和物质性质观三个要素。第三部分:调查反思当前中学化学普通育人价值实践的问题与困境,并相应地提出促进普通育人价值实现的可能路径,即第四、五章。为了解和把握当前中学化学普通育人价值实践的现状,第四章就育人理念、育人方式和影响因素三个方面,访谈十位中学化学教师。根据对访谈结果的分析,中学化学教师基本将普通育人作为应然的教育价值取向,但由于缺乏对中学化学普通育人价值及其实现方式的系统、深入的认识,导致实然的价值取向表现出专业育人的特征,造成中学化学普通育人价值实践中价值主体地位的缺失、价值关系模糊和价值内容空泛等问题。第五章针对中学化学普通育人价值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与困境,从优化育人理念、转变育人方式和提升育人环境三个方面,分别阐释了改进中学化学普通育人价值实践的可能路径,以期为回归合理的教育价值取向提供参考。
努尔艾力·阿卜杜外力[6](2021)在《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能力培养策略研究》文中指出2014年《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的发布,拉开了我国新一轮高考综合改革的序幕。浙江和上海作为第一批试点省市,2017年完成了首批新高考。北京、天津、山东、海南四地紧接着成为第二批试点省市,2017年启动高考改革,2020年进行了首次考试。在新高考改革试点进行、逐步推广阶段有必要对其进行相应的研究。新一轮高考改革的显着特征之一是对学生能力培养的要求比较高,改革的主要思想之一是实现学生“知识”考核向“能力”考核的转化,打破应试教育的顽瘴痼疾,突出人才选拔和培养的时代性。正确把握新高考的能力培养要求,及时调整教学方向,有利于促进高中生更好地发展。新高考背景下,学生能力的培养要落实到具体的学科教学上。各学科要结合自身特色,通过学科教学支撑学生能力的提升。物理是一门逻辑思维性、应用性较强的自然科学基础学科,物理教学在学生能力培养方面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本文对新高考相关国家政策、学业水平考试说明、新课程标准、高考评价体系等文献资料进行分析,结合物理学科特点,凝练出新高考能力培养要求的核心要点,包括理解能力、推理论证能力、模型建构能力、创新能力和实验探究能力等五项能力。在此基础上进行了高中物理教学现状调查,了解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能力培养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存在的问题主要有:教师教学观念更新不够透彻,未能顺应新高考能力取向;学生能力提升意识不足,主动性不强;学生能力培养的课堂落实比较难,缺乏有效的提升措施;基于能力培养的教学方法与策略有待改进;物理学习中学生能力不强,有待进一步提高。根据高中物理教学调查结果,提出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能力培养策略:一是转变教学观念,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二是分解能力培养目标,推进能力培养的课堂落实;三是优化教学方法与策略,有效提升学生能力。综合运用提出的能力培养策略,选取高中物理中《向心力》和《质点与参考系》两个教学内容,以培养学生能力为主要教学目标进行教学设计,说明能力培养策略的具体实施过程。本文探索了新高考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能力培养策略,希望对新高考试点省市高中物理一线教学工作者有一些帮助,对全国即将启动新高考的省市高中物理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引导他们进行更加有效的高中物理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能力。
刘欣倩[7](2021)在《TPACK视域下卓越中学物理教师的培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进入21世纪,新兴技术飞速发展,教师知识结构也随时代所需在不断改变。从美国教育学家舒尔曼提出PCK(学科教学知识)的概念以来,国际上很多学者对此开展了很多研究,PCK(学科教学知识)也被业界认为是评价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但是如何将技术融入到课堂中缺少相关研究理论的支撑。2005年,美国学者马修·科勒和庞亚·米什拉在PCK(学科教学知识)概念的基础上首次加入技术知识,提出了教师TPACK的理论。此框架被国外众多教育研究部门和机构认可并加以应用。另外,为了培养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我国教育部正式启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以此深化我国教师教育发展与改革,该计划既对高师院校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对未来的教师队伍也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因此,基于以上两点分析,从培养符合国家发展的优秀卓越中学物理教师的目的出发,我们有必要根据教师TPACK理论,探析卓越中学物理教师的培养策略及实施路径。本研究基于TPACK的视角,从培养卓越中学物理教师的目的出发,一方面对国内几所优秀师范大学的培养方案进行了对比研究,主要从人才培养目标、学分比例、专业课程设置、教学实践环节等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在物理学(师范)专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中,物理专业课程的设置覆盖广度仍然需加以扩大,涉及现代工业发展、科技进步的主要近现代物理理论,例如固体物理等课程需要加强。同时,高师院校要合理调配教师教育实践环节,把握好理论与实践的有机关系。另一方面,借鉴已有研究者的研究成果,笔者编制了 TPACK视域下卓越中学物理教师发展现状问卷,调查了华中师范大学257名物理学(师范)毕业生的发展现状。调查问卷各维度下的得分表明:受访教师整体发展较好,但部分教师存在对物理课程标准的深度与要求理解相对匮乏,缺乏国际先进教学理念和难以兼顾实践探究与实际教学等问题。基于以上研究,本文提出了卓越中学物理教师职前职后发展的培养策略、实施路径。即通过确定与时俱进的卓越中学物理教师培养目标、卓越中学物理教师实践理念和创建生态化卓越中学物理教师培养环境,来建设高效卓越中学物理教师培养实践体系,完善动态化卓越中学物理教师反馈体系,提升深度化卓越中学物理教师培养服务。最后,笔者对本次研究进行了反思与展望,以期能进一步深入探索卓越中学物理教师发展研究。
喻歆航[8](2021)在《基于问题的学习在高一物理课堂的教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1世纪是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社会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高。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学校教育,然而在传统教学思想和升学压力的影响下,高中物理课堂的教学仍然采用“教师讲授,学生听讲”的传统教学模式,这种模式下的学生自主探究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都无法得到有效的发展,因此学校教育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为了有效解决这个问题,本文尝试将“基于问题的学习”模式引入到高一物理课堂教学中,让学生通过对问题的探究与解决,学习问题背后的物理知识,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物理学习效率。本文主要研究的是如何将“基于问题的学习”模式应用在高一物理课堂教学中。首先通过查阅文献了解“基于问题的学习”相关的理论与研究现状;其次根据当前高一物理课堂中应用问题教学时所存在的问题提出研究重点,即探索基于问题的学习在高一物理课堂的教学模式;建立基于问题的学习在高一物理课堂的教学评价体系;探究基于问题的学习对高一学生学习物理的影响。通过研究,旨在能在一定程度上发展基于问题的学习模式,寻找出高一物理课堂教学中基于问题的学习与传统教学的最佳结合方式,为今后高中物理教师采用这一教学模式提供具体的指导,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通过分发学生问卷和教师问卷调查基于问题的学习在高一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情况,并对问卷结果进行统计与分析,得出结论。从学生调查问卷结果可知当前高一学生物理问题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无法构建有效问题系统,解决问题能力差,小组讨论表面化形式化,课堂效率不高等。从教师调查问卷结果可知当前物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不能有效引导学生,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难以兼顾创新思维的培养,填鸭式教学为主体导致课堂效率低下等。针对调查所反映出的问题,从教学准备、课堂实施、课后反思三方面给出基于问题的学习在高一物理课堂教学中应用的优化策略。在优化策略的基础上建构基于问题的学习在高一物理课堂教学的模式,并对各个环节进行具体阐述。建构了基于问题的学习在高一物理课堂的教学模式后,将高一物理课堂教学课型分为概念课、规律课、实验课、复习课这4种常见课型,分析四种课型的不同特点以及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特点,将构建的模式分别应用在四种课型中,再进行不断总结和反思,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以期基于问题的学习在高一物理课堂的实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通过研究可见基于问题的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同时也对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升有较大的作用。
王思博[9](2021)在《基于核心素养的物理模型建构系统性思考》文中认为2017年颁布的《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将物理学科的核心素养定义为“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四个维度。在科学思维中,物理模型建构是组成其四要素之一。当前学术界主要专注于从复杂的物理情境中抽象出理想化的物理模型,却缺少由理想物理模型逐步转化到复杂物理情景的思考。对于物理模型进行多方面思考往往能取得与众不同的效果,使模型建构过程更具有系统性。模型建构不但要符合“由实践到理论,再由理论到实践”的人类认知规律,更要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本文基于2017年新课改对高中生能力和素质的要求,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出发点,基于教材所建构的一般物理模型为核心,立足于整个高中物理,结合物理模型建构系统性教学过程的各个要素,提出物理模型建构系统性教学策略。首先,通过问卷调查法对学生的模型建构信息进行收集,通过访谈法了解模型建构在教师教学中的应用情况。其次,笔者对师生模型建构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梳理、归类和分析。再次,在模型建构系统性为目的、原则的指导下,查阅相关的教育学、数学和心理学等相关学科的系统性理论,综合相关的理论思想,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核心素养下的物理模型建构系统性教学策略,最后是对理论思想和模型建构系统性教学的实践研究部分。本文通过《电磁感应切割类模型》案例,展示以单一模型为核心,对物理模型建构的系统性教学。虽然我国学者顺应新课改趋势,已着手物理模型建构的研究,但研究时间相对较短,对该问题的重视程度仍不够,且相关研究缺乏系统性。鉴于上述情况,本文提出了核心素养下的物理模型建构系统性教学策略。具体内容包括:第一步题库的建设和开发;第二步问题界定;第三步整理逻辑树。希望建构一套系统的教学策略,培养学生的模型建构能力,为一线教师提供一套教学模板,并为后续研究者对模型建构系统性研究提供参考。
姚梦真[10](2021)在《试论美学视角下中学物理教学中的“美育化育” ——以力学部分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在基础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为缓解中学生“物理恐惧”现象,响应“大美育”观念,本文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立足中学物理课程,将物理学作为美学客体,开发物理学中的美学元素,同时以提升物理教师美学素养为切入点,探讨在中学物理教学中自然融入美育的教学模式。本文在美学、美育与心理学相关内容的基础上,以格式塔心理学美学、美育原理、美育心理学为指引,先通过文献研究理清了中西方美学、美育以及美育相关心理学理论的发展脉络,对物理美学与物理美育追本溯源。再结合物理学科特点,提出了中学物理教学“美育化育”教学模式,阐明了中学物理教学“美育化育”教学模式的内涵以及其“情感性”、“过程性”、“自主自发性”三个特点,介绍了中学物理教学“美育化育”教学模式两部分六阶段十一步骤的具体实施流程。两部分分别是课下教学准备与课上教学过程,在课下教学准备部分中,在物理教师提升美学素养阶段探讨了用美感的态度看物理、在实用的科学的态度下体会物理乐趣两种途径以提升物理教师对美的感受;在开发美学元素阶段界定了物理学中美学元素的基本内涵,规定了美学元素选取开发的原则以及应用的依据,例举了经典物理力学部分的美学元素;在设定观展目标阶段,提出了“以美启智”、“以美促劳”、“以美化德”三大类教学目标并进行细分阐述。在课上教学过程部分中,在“分享‘学习藏品’”这一阶段提出了教学过程优化、激发学生全身本质力量、适当加“丑”、调配“真善美”配比四条措施以期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做到美育化育,并提出了创设分享情境、阶梯式展现分享藏品、探究式分享互动三个具体实施步骤;在晋升“新收藏家”阶段提出了学生自主回味欣赏和学生交流分享两个步骤;最后是评价学习效果阶段,该阶段直接反馈于后期课下教学准备部分。通过对中学生以及教师进行问卷访谈,了解中学生物理学习兴趣现状以及中学物理教学中美育融合情况。基于所得情况,设计物理教学“美育化育”教学模式的教学案例,并进行教学实践。学生的物理兴趣与物理选考态度的转变结果表明,中学物理教学“美育化育”教学模式可以提升学生物理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物理学习动机。论文最后对本研究做了总结与反思,通过对学生选考物理的态度,以及学生物理学习兴趣的调查表明,中学物理教学“美育化育”教学模式可以有效地将美育融入物理教学,对物理教学有着积极的辅助作用。同时也认识到美学之精深、物理美育化育之任重道远。
二、学生物理素质的分析和评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学生物理素质的分析和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课程思政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实践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实施课程思政有助于深化物理课程改革 |
1.1.2 实施课程思政有利于提升物理教师思政工作水平 |
1.1.3 实施课程思政有效于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思路 |
1.4 研究综述 |
1.4.1 关于课程思政内涵的研究 |
1.4.2 关于课程思政价值的研究 |
1.4.3 关于课程思政必要性的研究 |
1.4.4 关于课程思政原则的研究 |
1.4.5 关于课程思政路径的研究 |
1.4.6 研究述评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课程思政 |
2.2 理论基础 |
2.2.1 杜威的道德教育论 |
2.2.2 社会学习理论 |
2.2.3 建构主义理论 |
第三章 高中物理教学中开展课程思政的理性审视 |
3.1 课程思政的内涵 |
3.1.1 课程思政的概念界定 |
3.1.2 课程思政的基本特征 |
3.2 高中物理课程中的思政元素探析 |
3.2.1 从《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看物理课程的思政元素 |
3.2.2 从《普通高中课程方案》看物理课程的思政元素 |
3.2.3 从《普通高中课程标准》看物理课程的思政元素 |
3.2.4 高中物理课程思政元素结构图谱 |
3.3 课程思政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显现方式 |
3.3.1 课程思政在物理实验教学中的显现方式 |
3.3.2 课程思政在物理概念教学和物理规律教学中的显现方式 |
3.3.3 课程思政在物理问题解决教学中的显现方式 |
3.4 高中物理教学中实施课程思政的影响因素 |
3.4.1 实施对象的感知价值 |
3.4.2 课程内容的呈现质量 |
3.4.3 授课方式的推陈出新 |
3.4.4 社会环境的榜样影响 |
3.4.5 实施主体的传道素养 |
第四章 高中物理教学中实施课程思政的路径探索 |
4.1 高中物理教学中课程思政实施的原则 |
4.1.1 内容开发特色性原则 |
4.1.2 元素融入有机性原则 |
4.1.3 教学过程以人为本原则 |
4.2 路径一“核心概念剖析+思政要素”的路径设置 |
4.2.1 “核心概念剖析+思政要素”路径的理论支撑 |
4.2.2 “核心概念剖析+思政要素”路径的基本设置 |
4.2.3 典型案例设计:以“运动的描述”一章为例 |
4.3 路径二“情景习题编制+思政要素”的路径设置 |
4.3.1 “情景习题编制+思政要素”路径的理论支撑 |
4.3.2 “情景习题编制+思政要素”路径的基本设置 |
4.3.3 典型习题设计:以“相互作用”为例 |
4.4 路径三“科学思维渗透+思政要素”的路径设置 |
4.4.1 “科学思维渗透+思政要素”路径的理论支撑 |
4.4.2 “科学思维渗透+思政要素”路径的基本设置 |
4.4.3 典型案例设计:《牛顿第三定律》教学设计 |
第五章 课程思政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路径实践研究 |
5.1 实验研究设计 |
5.1.1 路径选取及应用说明 |
5.1.2 研究目的 |
5.1.3 研究假设 |
5.1.4 研究变量 |
5.1.5 研究对象及内容 |
5.1.6 实验测量工具 |
5.2 问卷的编制 |
5.2.1 问卷编制的依据 |
5.2.2 《高中物理教学培养学生思政素质问卷》的编制 |
5.2.3 问卷的信度与效度检验 |
5.3 实验过程及结果分析 |
5.3.1 实验过程 |
5.3.2 实验结果分析 |
5.3.3 实验结论与反思 |
5.4 教学建议 |
5.4.1 增强思政情景创设环节的描述,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
5.4.2 鼓励展示思维环节的主动表达,发挥学生课堂主体性 |
5.4.3 加深知识与思政元素的本质联系,发挥升华环节的思政效用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附录一 高中物理教学培养学生思政素质问卷 |
附录二 后测习题作业 |
作者简介 |
伊犁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导师评阅表 |
(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视域下第二课堂的学生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1.1.1 问题缘起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研究现状综述 |
1.2.1 研究成果概览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外研究现状 |
1.2.4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价 |
1.2.5 国内外研究发展态势 |
1.3 概念的厘清 |
1.3.1 高校第二课堂 |
1.3.2 高校第二课堂学生行为 |
1.3.3 思想政治教育评价 |
1.4 论文的研究思路与研究框架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框架 |
1.5 论文的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1.5.1 研究方法 |
1.5.2 创新点 |
第二章 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研究的理论建构 |
2.1 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研究的理论基点 |
2.1.1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下的行为本质 |
2.1.2 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中的行为意义 |
2.1.3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下行为与思想关系 |
2.1.4 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行为理论 |
2.2 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研究的理论支点 |
2.2.1 心理学关于行为研究的理论支撑 |
2.2.2 教育学关于第二课堂的核心理论 |
2.3 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研究的理论切入点 |
2.3.1 思想政治教育的评价理论 |
2.3.2 新时代第二课堂建设的政策及其思想 |
2.3.3 网络与信息数字技术的相关理论 |
2.3.4 定性定量的教育研究相关理论 |
第三章 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的现实分析 |
3.1 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的产生与发展 |
3.1.1 行为产生发展机制 |
3.1.2 影响行为的因素 |
3.1.3 行为影响的因素 |
3.2 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的现实形态 |
3.2.1 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的发展 |
3.2.2 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现实形态的原因 |
3.3 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的评价 |
3.3.1 第二课堂学生行为评价的现状 |
3.3.2 第二课堂评价现状的原因 |
第四章 大学生第二课堂行为研究方法论 |
4.1 研究的理论框架 |
4.1.1 量化研究的优势与局限 |
4.1.2 行为的统计物理研究 |
4.1.3 因果关系的误区 |
4.2 第二课堂学生行为描述数据类型与属性概念 |
4.2.1 第二课堂学生行为过程描述数据 |
4.2.2 学生成长发展数据类型与属性概念 |
4.3 行为研究设计 |
4.3.1 第二课堂的课程设计 |
4.3.2 学生行为的数据记录采集 |
4.3.3 学生行为数据的求证与评价 |
4.4 团中央“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的借鉴与对比 |
第五章 大学生第二课堂行为研究实践案例 |
5.1 案例数据概况 |
5.1.1 行为数据的基本情况 |
5.1.2 学业成绩基本情况 |
5.1.3 毕业去向 |
5.1.4 职业发展状态 |
5.1.5 学生综合素质测评数据 |
5.2 案例数据的数据挖掘分析 |
5.2.1 行为状况统计学分析 |
5.2.2 行为与学生发展的关系分析 |
5.2.3 基于机器学习技术的数据研究 |
第六章 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的思想政治教育评价应用 |
6.1 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的思想政治教育评价价值 |
6.1.1 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状况的观测价值 |
6.1.2 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状况的判断价值 |
6.1.3 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状况的预测价值 |
6.2 基于第二课堂行为的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指导思想 |
6.2.1 树立“大思政”格局的理念 |
6.2.2 巩固增强获得感的内容创新理念 |
6.2.3 强化信息技术同步的形式创新理念 |
6.3 基于第二课堂行为的思想政治教育评价的原则 |
6.3.1 精准教育原则 |
6.3.2 数据研究原则 |
6.3.3 评价反馈原则 |
6.3.4 行为评价思想的反思 |
6.4 基于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的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机制 |
6.4.1 第二课堂组织工作机制 |
6.4.2 第二课堂过程管理机制 |
6.4.3 第二课堂评价导向机制 |
6.4.4 第二课堂支持保障机制 |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3)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物理模型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第四节 研究目的与内容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核心素养与物理模型概念及理论 |
第一节 核心素养理论 |
一、核心素养概念与内涵 |
二、物理学科核心素养概念与内涵 |
第二节 物理模型理论 |
一、物理模型概念 |
二、物理模型分类 |
三、物理模型特点 |
四、物理模型功能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核心素养背景下的物理模型教学内涵 |
第一节 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物理模型教学概念 |
一、物理模型教学概念 |
二、促进核心素养发展的物理模型教学概念 |
第二节 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物理模型教学优点 |
一、有利于物理观念和思维的发展 |
二、有利于探究精神和责任态度的养成 |
三、有利于知识的迁移与灵活运用 |
四、有利于教育的改革与创新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物理模型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 |
第一节 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物理模型教学情况调查问卷 |
一、高中生物理模型学习情况调查问卷 |
二、高中教师物理模型教学情况调查问卷 |
第二节 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物理模型教学存在问题及成因探析 |
一、学生缺乏知识储备,对物理模型的认识片面 |
二、教师缺乏系统培训,物理模型教学频率较低 |
三、教师忽视对学生的模型构建引导 |
四、物理模型教学缺乏软硬件支撑资源 |
五、物理模型教学缺乏全面的评价体系 |
第三节 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物理模型教学改进措施及建议 |
一、夯实学生理论基础,重新审视物理模型及其作用 |
二、加强教师物理模型教学能力培养 |
三、加强模型构建引导,营造学生主体新课堂 |
四、丰富物理模型教学软硬件支撑资源 |
五、完善物理模型教学制度,形成全面的评价体系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物理模型教学案例 |
第一节 针对不同物理模型的教学案例 |
一、针对对象模型的教学案例——以质点模型为例 |
二、针对过程模型的教学案例——以自由落体模型为例 |
第二节 核心素养背景下的高中物理模型教学注意事项 |
一、物理模型教学应与其他教学方式并存 |
二、物理模型教学中理论知识与构建方法同等重要 |
三、要用发展的眼光辩证看待物理模型 |
四、要注意物理模型的适用范围和条件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4)基于STEAM理念培养中学生物理创新素养的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1.1 《普通高中课程方案》的要求 |
1.1.2 传统物理教育的局限 |
1.1.3 STEAM教育的兴起 |
1.2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思路 |
1.3.3 相关概念界定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STEAM教育国外研究现状 |
2.1.1 美国相关研究 |
2.1.2 英国相关研究 |
2.1.3 澳大利亚相关研究 |
2.2 STEAM教育国内研究现状 |
2.2.1 研究概况 |
2.3 关于创新素养的研究现状 |
2.3.1 创新素养相关概念 |
2.3.2 创新素养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3章 理论基础 |
3.1 STEAM教育理论基础 |
3.1.1 建构主义理论 |
3.1.2 多元智能理论 |
3.1.3 情境认知主义 |
3.2 创新素养理论基础 |
3.2.1 吉尔福特创造性要素 |
3.2.2 创造性投资理论 |
第4章 基于STEAM理念的物理教学设计理念探讨 |
4.1 STEAM教学理念深度研究 |
4.1.1 跨学科性理念 |
4.1.2 情境性学习理念 |
4.1.3 多阶段性 |
4.1.4 运用工程思维 |
4.2 STEAM理念下物理课程模式设计探讨 |
4.2.1 现有STEAM教学模式 |
4.2.2 基于STEAM教育理念的物理教学模式图 |
4.2.3 适用范围 |
第5章 基于STEAM理念物理课程实践案例 |
5.1 课程性质和定位 |
5.2 教学案例设计 |
5.2.1 单元教学流程框架图 |
5.2.2 单元教学案例设计 |
5.3 教学模式反思与调整 |
第6章 基于STEAM理念物理课程对创新素养培养实验研究 |
6.1 研究对象 |
6.2 研究问题和假设 |
6.3 实验设计 |
6.3.1 研究工具 |
6.3.2 研究过程 |
6.4 研究结果 |
6.4.1 前测分析 |
6.4.2 后测分析—《青少年科学创造力测验》 |
6.4.3 研究结果分析和讨论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威廉斯创造力倾向测量表 |
附录B 青少年科学创造力测验 |
附录C 中学生科学创造力测量量表使用手册 |
致谢 |
(5)中学化学普通育人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及意义 |
第二节 概念界定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第四节 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一章 化学普通育人价值及其立论依据 |
第一节 学科育人及其价值取向 |
一、学科育人 |
二、学科普通育人与学科专业育人 |
三、基础教育学科育人价值取向 |
第二节 历史依据:由“专”向“通”转向的历史必然性 |
一、1902—1912:专业育人主导,满足“实业”之用 |
二、1912—1949:普通育人显现,以“智识”为目标 |
三、1949—1978:专业育人反弹,“以生产为纲” |
四、1978—1988:回归普通育人,要求“德”“智”“体”全面发展 |
五、1988—至今:普通育人为主,聚焦“素质”“素养” |
第三节 理论依据:基础教育应面向人的日常生活 |
一、教育“回归生活世界” |
二、教育应实现“生活教育” |
第四节现实依据:学科专业育人导向的教学偏差 |
一、偏重专业发展需要,忽视一般发展需要 |
二、着重学科逻辑,偏离学生发展逻辑 |
三、重视学术性认识活动,缺乏日常性认识活动 |
第二章 中学化学普通育人价值体系的建构 |
第一节 理论研究:分析与建构 |
一、化学学科内容的独特性 |
二、化学学科方法论的独特性 |
三、中学化学普通育人价值体系建构假设 |
第二节 内容分析:互证与充实 |
一、分析目的及对象 |
二、分析方法及过程 |
三、中学化学普通育人价值体系的调整 |
第三节 专家评估:检验与优化 |
一、评估方法及过程 |
二、评估结果及优化 |
三、中学化学普通育人价值体系的完善 |
第三章 中学化学普通育人价值的内容体系 |
第一节 世界观 |
一、物质观 |
二、变化观 |
第二节 思维方式 |
一、宏观—微观思维 |
二、模型思维 |
三、系统思维 |
四、辩证思维 |
第三节 行为方式 |
一、理性决策 |
二、科学行动 |
三、绿色生活 |
第四章 中学化学普通育人价值实践的现状调查 |
第一节 调查设计 |
一、调查目的 |
二、调查方法 |
三、调查对象 |
第二节 调查分析 |
一、育人理念分析 |
二、育人方式分析 |
三、影响因素分析 |
第三节 问题反思 |
一、价值主体地位的缺失 |
二、价值关系模糊 |
三、价值内容空泛 |
第五章 中学化学普通育人的价值实现 |
第一节 优化育人理念,促进育人质量全面提升 |
一、厘清价值关系,重申育人取向 |
二、审思价值原理,明确育人机制 |
三、完善价值认识,丰富育人内容 |
第二节 转变育人方式,保证育人价值有效落实 |
一、转化教学目标,由知识走向价值 |
二、整合教学内容,由重专业走向重生活 |
三、优化教学活动,由重学术走向重日常 |
第三节 提升育人环境,保障育人实践良性循环 |
一、创设良好的管理环境,提升育人能力 |
二、营造积极的人文环境,强化反思意识 |
结语 |
附录 |
附录一 中学化学普通育人价值内容及要素的效度评价量表 |
附录二 访谈提纲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6)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能力培养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一)新一轮高考改革能力取向更加显着 |
(二)新时代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目标要求 |
二、文献综述 |
(一)国内文献综述 |
(二)国外文献综述 |
三、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一、主要概念界定 |
二、理论基础 |
(一)加德纳的理解教育理论 |
(二)皮亚杰的建构主义理论 |
(三)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 |
第三章 新高考能力培养要求分析 |
一、新高考相关政策及其能力要点 |
(一)基于能力培养的政策分析 |
(二)政策中的能力核心要点整合与凝练 |
二、《普通高中物理学业水平考试说明》分析 |
(一)《考试说明》中的能力要求分析 |
(二)《考试说明》能力要点凝练 |
三、《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分析 |
四、《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分析 |
五、新高考能力培养要求核心要点凝练与内涵分析 |
(一)能力要求核心要点凝练 |
(二)能力要点内涵分析 |
第四章 能力培养目标下的高中物理教学现状分析 |
一、问卷设计 |
(一)教师问卷 |
(二)学生问卷 |
二、问卷调查的实施 |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
(一)教师问卷的分析 |
(二)学生问卷的分析 |
四、调查结论 |
(一)教师教学观念更新不够透彻,未能顺应新高考能力取向 |
(二)学生能力提升意识不足,主动性不强 |
(三)学生能力培养的课堂落实比较难,缺乏有效的提升措施 |
(四)基于能力培养的教学方法与策略有待改进 |
(五)物理学习中学生能力不强,有待进一步提高 |
第五章 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能力培养策略 |
一、转变教学观念,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
二、分解能力培养目标,推进能力培养的课堂落实 |
(一)有效介入能力目标 |
(二)分解能力目标 |
三、优化教学方法与策略,有效提升学生能力 |
(一)联系生活实际,注重过程,提高理解能力 |
(二)加强思维训练,增强论证意识,提升推理论证能力 |
(三)增强简化意识,善于抽象类比,培养模型建构能力 |
(四)鼓励独立思考,引导发散思维,推进创新能力的提升 |
(五)激发学习兴趣,增强问题意识,提高实验探究能力 |
第六章 基于学生能力培养的高中物理教学设计 |
一、《向心力》教学设计 |
(一)教学准备 |
(二)教学过程 |
(三)教学设计评析 |
二、《质点与参考系》教学设计 |
(一)教学准备 |
(二)教学过程 |
(三)教学设计评析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一、研究总结 |
二、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教师调查问卷 |
附录二 :学生调查问卷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
(7)TPACK视域下卓越中学物理教师的培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TPACK是技术与教师教育整合的核心 |
1.1.2 信息技术与物理教育深度融合的必要性 |
1.1.3 TPACK发展对卓越中学物理教师培养提供新视角 |
1.2 研究现状 |
1.2.1 TPACK理论研究现状 |
1.2.2 卓越中学物理教师培养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设计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核心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分析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1.1 学科教学知识的概念界定 |
2.1.2 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的概念界定 |
2.1.3 “卓越中学物理教师”的概念界定 |
2.2 理论基础分析 |
2.2.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2.2.2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
第三章 TPACK视域下高师院校卓越中学物理教师培养方案对比研究 |
3.1 人才培养目标对比分析 |
3.2 课程与教学对比分析 |
3.2.1 学分比例对比分析 |
3.2.2 专业课程对比分析 |
3.3 课程实践对比分析 |
3.4 高师院校卓越中学物理教师培养方案研究分析小结 |
第四章 TPACK视域下卓越中学物理教师发展现状研究 |
4.1 研究问题 |
4.2 研究设计 |
4.2.1 研究对象 |
4.2.2 问卷设计 |
4.3 研究结果与分析 |
4.3.1 信效度分析 |
4.3.2 调查结果基本信息数据分析 |
4.3.3 TPACK视域下卓越中学物理教师发展现状数据分析 |
4.4 研究小结 |
第五章 TPACK视域下卓越物理教师培养策略及实施路径探析 |
5.1 职前高师院校卓越中学物理教师的培养策略与实施路径 |
5.1.1 职前卓越中学物理教师培养策略 |
5.1.2 职前卓越中学物理教师培养实施路径 |
5.2 职后高师院校卓越中学物理教师培养的培养策略与成长路径 |
5.2.1 职后卓越中学物理教师培养策略 |
5.2.2 职后卓越中学物理教师成长路径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反思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TPACK视域下卓越中学物理教师培养调查问卷 |
致谢 |
(8)基于问题的学习在高一物理课堂的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历史及现状 |
1.2.1 国外研究及现状 |
1.2.2 国内研究历史及现状 |
1.2.3 相关文献综述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基于问题的学习教学模式概述 |
2.1 基于问题的学习的内涵 |
2.1.1 基于问题的学习的定义 |
2.1.2 基于问题的学习的特点 |
2.1.3 几种教学方法的比较 |
2.2 基于问题的学习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 |
2.2.1 建构主义理论 |
2.2.2 人本主义理论 |
2.2.3 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 |
2.2.4 基于问题的学习与新课程理念 |
2.3 基于问题的学习教学模式与高一物理的契合性 |
第三章 基于问题的学习在高一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现状调查分析 |
3.1 研究对象 |
3.2 问卷调查 |
3.2.1 学生问卷 |
3.2.2 教师问卷 |
3.2.3 问卷效度 |
3.2.4 问卷发放与回收 |
3.2.5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第四章 基于问题的学习教学模式在高一物理课堂教学中的优化策略及模式建构 |
4.1 课前准备策略 |
4.1.1 钻研备课,全面预设问题 |
4.1.2 整体着手,构建问题系统 |
4.1.3 结合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
4.2 课堂实施策略 |
4.2.1 引导学生构建问题系统 |
4.2.2 适当加入,提高小组合作效率 |
4.2.3 灵活运用推进性问题 |
4.2.4 灵活多变,巧妙处理课堂意外 |
4.2.5 建立评价标准,正确进行评价 |
4.3 课后反馈策略 |
4.3.1 提高自身素质,从容应对学生问题 |
4.3.2 加强合作交流,共同进步 |
4.3.3 更新教学理念,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
4.4 基于问题的学习物理教学模式在高一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建构 |
4.4.1 基于问题的学习物理教学模式的建构 |
4.4.2 基于问题的学习物理教学模式各环节的设计 |
4.5 基于问题的学习在高一物理课堂教学的评价体系 |
4.5.1 教学评价的指导思想 |
4.5.2 教学评价遵循的原则 |
4.5.3 教学评价的方式 |
4.5.4 教学内容的评价 |
第五章 基于问题的学习教学模式在高一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
5.1 基于问题的学习的概念教学 |
5.1.1 高一物理概念的教学 |
5.1.2 基于问题的学习的概念教学设计 |
5.1.3 设计总结与反思 |
5.2 基于问题的学习的规律教学 |
5.2.1 高一物理规律的教学 |
5.2.2 基于问题的学习的规律教学设计 |
5.2.3 设计总结与反思 |
5.3 基于问题的学习的实验教学 |
5.3.1 导入新课,问题串体现问题情境 |
5.3.2 知识建立,问题串突出问题本质 |
5.3.3 学生实验,问题串强调重点 |
5.3.4 设计总结与反思 |
5.4 基于问题的学习的复习教学 |
5.4.1 常规复习课模式的分析 |
5.4.2 基于问题的学习的复习课设计 |
5.4.3 设计总结与反思 |
第六章 研究总结 |
6.1 研究成果 |
6.1.1 了解基于问题的学习在高一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情况及问题 |
6.1.2 提出基于问题的学习在高一物理课堂教学中应用的优化策略 |
6.1.3 建立基于问题的学习在高一物理教学的应用模式 |
6.1.4 分析了基于问题的学习教学模式在高一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
6.1.5 构建了基于问题的学习教学模式在高一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多元评价体系 |
6.2 研究反思 |
6.3 研究成功与不足 |
6.3.1 研究的成功之处 |
6.3.2 研究的不足 |
6.4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基于问题的学习在高一物理课堂的教学研究”调查问卷(学生) |
附录B “基于问题的学习在高一物理课堂的教学研究”调查问卷(教师) |
致谢 |
(9)基于核心素养的物理模型建构系统性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问题的背景 |
1.社会经济发展对人的综合素质的要求 |
2.新课程标准对物理教学的新要求 |
3.高中物理模型教学的必要性 |
(二)国内外研究概况 |
1.国外研究现状 |
2.国内研究现状 |
3.已有研究的启示 |
(三)研究的目的 |
(四)研究的意义 |
1.研究的理论意义 |
2.研究的实践意义 |
(五)研究内容和方法 |
1.研究内容 |
2.研究方法 |
二、课题的理论综述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1.核心素养与物理核心素养 |
2.模型建构与模型建构的系统性 |
3.物理模型的分类 |
(二)课题的理论基础 |
1.布鲁纳知觉与归类理论 |
2.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
3.系统科学理论 |
三、物理模型建构能力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
(一)问卷调查法对高一学生物理模型建构能力分析 |
1.调查对象 |
2.调查问卷的设计 |
3.两个班物理模型建构能力情况统计 |
4.调查结论 |
(二)一线教师对于物理模型建构的认识 |
1.访谈内容 |
2.访谈结果汇总 |
3.访谈结论 |
四、核心素养下的物理模型建构系统性教学策略 |
(一)物理模型建构方法 |
1.抽象与概括 |
2.等效与代替 |
3.假设与验证 |
4.类比与推理 |
(二)物理模型建构系统性教学策略 |
1.题库的建设和开发 |
2.问题界定 |
3.整理逻辑树 |
五、《电磁感应切割类模型》系统性教学案例设计及分析 |
(一)基础分析阶段 |
(二)设计阶段 |
(三)案例小结 |
六、结论与展望 |
(一)结论 |
(二)建议 |
(三)不足 |
(四)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高中物理建模能力调查问卷 |
附录B 教师访谈提纲 |
致谢 |
(10)试论美学视角下中学物理教学中的“美育化育” ——以力学部分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 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素质教育的要求 |
1.1.2 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
1.1.3 科学教育的要求 |
1.1.4 时代发展的要求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方法 |
第2 章 理论基础 |
2.1 物理教学中融入美育的美学支持 |
2.1.1 西方美学的源流 |
2.1.2 中国美学源流 |
2.1.3 美的本质与客体 |
2.1.4 美感 |
2.2 物理教学中融入美育的美育理论支持 |
2.2.1 中西方美育思想源流 |
2.2.2 美育的特点 |
2.2.3 美育的原则 |
2.3 物理教学中融入美育的心理学支持 |
2.3.1 美育心理学 |
2.4 经典力学的体系结构 |
2.4.1 经典力学体系发展 |
2.4.2 高中力学体系结构 |
第 3 章 中学物理教学“美育化育”教学模式的理论探讨 |
3.1 中学物理教学“美育化育”教学模式内涵 |
3.2 中学物理教学“美育化育”教学模式特点 |
3.3 中学物理教学“美育化育”教学模式实施流程 |
3.3.1 提升美学素养 |
3.3.2 开发美学元素(以力学部分为例) |
3.3.3 设定“观展”目标 |
3.3.4 分享“学习藏品” |
3.3.5 晋升“新收藏家” |
3.3.6 评价学习效果 |
第4 章 中学物理教学中美育融合现状研究 |
4.1 中学生学生物理学习兴趣现状调研 |
4.1.1 问卷设计与实施 |
4.1.2 初中生物理学习兴趣现状调研结果 |
4.1.3 高中生物理学习兴趣现状调研结果 |
4.1.4 中学生物理学习兴趣现状调研结果分析 |
4.2 中学物理教学过程融合美育现状教师访谈 |
4.2.1 访谈的目的与意义 |
4.2.2 访谈的内容及分析 |
第5 章 高中力学教学中美育融合的实践研究 |
5.1 高中力学教学中“美育化育”教学案例设计 |
5.1.1 《珠峰测量背后的秘密——自由落体运动》“美育化育”教学设计 |
5.1.2 《惯性系统的根基——牛顿第一定律》美育化育教学设计 |
5.2 教学实践结果分析 |
5.2.1 学生对物理选考态度对比 |
5.2.2 学生的物理兴趣对比 |
第6 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研究创新 |
6.3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高中生物理学习兴趣现状调查问卷 |
附录B 高中物理教师教学中美育融合现状访谈记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 |
致谢 |
四、学生物理素质的分析和评价(论文参考文献)
- [1]课程思政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实践路径研究[D]. 李培宇. 伊犁师范大学, 2021(12)
- [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视域下第二课堂的学生行为研究[D]. 王纲.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3]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物理模型教学研究[D]. 韩悦. 牡丹江师范学院, 2021(08)
- [4]基于STEAM理念培养中学生物理创新素养的实践研究[D]. 王婷.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5]中学化学普通育人价值研究[D]. 束婷婷. 华中师范大学, 2021(02)
- [6]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能力培养策略研究[D]. 努尔艾力·阿卜杜外力. 喀什大学, 2021(07)
- [7]TPACK视域下卓越中学物理教师的培养研究[D]. 刘欣倩. 华中师范大学, 2021(02)
- [8]基于问题的学习在高一物理课堂的教学研究[D]. 喻歆航.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9]基于核心素养的物理模型建构系统性思考[D]. 王思博. 辽宁师范大学, 2021(09)
- [10]试论美学视角下中学物理教学中的“美育化育” ——以力学部分为例[D]. 姚梦真.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