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氨纶熔法纺丝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曹佳玉[1](2021)在《针织物脱散性能测试方法研究及防脱散针织服装开发》文中研究表明针织面料风格独特、质地柔软,具有良好的弹性、抗皱性、延伸性及透气性。但针织物由于其结构特点而具有脱散性,既影响产品的美观性又缩短其使用寿命,不利于针织产品的应用拓展。熔纺氨纶由TPU切片(热塑性聚氨酯)纺丝而成,在热处理条件下熔纺氨纶熔融粘结,将针织面料中的线圈“锁死”,可以改善面料的脱散性。本课题首先对针织物脱散性能的测试方法展开研究,以未经定型、经160℃30s和160℃90s定型的三种锦纶/熔纺氨纶平针添纱织物作为对比,探讨合适的脱散性能测试方法,并确定合理的取样方式以及脱散性能表征指标。实验结果表明:单向拉伸法测试时,试样受横向拉伸比纵向拉伸更容易发生脱散,但拉伸过程中试样的颈缩和卷边现象对测试产生不利影响,而且实验对试样边缘的裁剪要求较高。顶破法测试过程中的切口位置(切口与试样圆心的距离)、切口方向(试样上垂直于切口的半径与线圈纵行的夹角)以及仪器弹头的曲率均对测试结果有较大的影响,在YG026MB-250型电子织物强力机上用顶破法测试含氨纶的平针添纱织物纵向脱散性能的最佳取样方式为切口距离试样圆心10mm,切口方向为0°或180°。此外,当试样上的切口位置和方向一定时,选用小曲率弹头有利于快速获取实验结果。在实际应用中可以结合边缘纱线脱散法和顶破法分析纬编针织物的脱散性。其次,本课题对锦纶/熔纺氨纶平针添纱织物的热定型工艺进行研究,探讨热定型的温度和时间对织物脱散性能的影响。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热定型的温度和时间均对织物的脱散力有显着影响,基于此采用正交组合设计实验建立了试样织物的脱散力与定型温度和定型时间之间的回归模型,所得的回归方程拟合度较高。通过回归方程求得试样织物的最佳定型工艺为170℃,87s,此定型条件下的织物在顶破法测试中纵向不发生脱散,边缘纱线脱散法测试中横向脱散力为150.86c N。再次,本课题利用熔纺氨纶在无缝针织圆机上编织了不同面纱原料、地纱原料的单面添纱织物,并且在面纱和地纱原料相同的前提下改变织物的组织结构以及织物中的氨纶含量,结合顶破法和边缘纱线脱散法测试分析织造工艺参数对织物脱散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与平针织物相比,在采用顶破法测试集圈织物等一类只能沿逆编织方向脱散的织物的脱散性能时,织物的编织方向会影响试样切口方向的选取。切口方向为180°的试样发生脱散时的织物延伸率小于切口为0°的试样,且测试结果相差较大。因此,为统一测试条件本文对顶破法的取样方式进行了调整,将试样的切口方向定为180°。织造工艺参数(氨纶含量、线圈指数以及面纱摩擦系数等)对织物的脱散性能有一定的影响,并且由于氨纶含量、线圈指数等参数的改变会导致织物的厚度与密度的变化,进而影响织物中熔纺氨纶的熔融粘结效果。另外不同熔纺氨纶在热定型时的粘结效果不同,同种熔纺氨纶与不同面纱原料之间的粘结效果也不同。因此,在实际生产中需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制定含熔纺氨纶织物的热定型工艺。最后,本课题设计了3款防脱散无缝针织服装,设计从服装的外观效果以及充分利用无缝针织圆机的编织特点两方面综合考虑,并结合组织结构以及熔纺氨纶的应用改善服装的脱散性。然后选择其中两款服装在SM8-TOP2 MP型无缝针织圆机进行编织制作。
赵希蒙[2](2020)在《智能制造企业的成本优化分析 ——以华峰氨纶为例》文中认为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与强国之基,但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我国的制造业开始面临着“大而不强”的问题与挑战。针对德国的“工业4.0”战略,我国政府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发展规划,一场以“迈向中高端”为目标的产业升级在全国各地不断深入推进,推动我国的传统制造业进入智能制造时代。浙江省华峰氨纶股份有限公司近年来一直积极响应国家的政策号召,改变原有的生产模式与日常运营模式,在“两化融合”的基础上推动公司自动化、智能化与信息化的建设,致力于建造“智能工厂”。通过智能制造的生产模式,应用当前人工智能与现代制造技术,公司实现了一场生产模式与思维模式的重大变革,在大幅度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逐步的优化其产品的成本结构,促进了公司成本管理效率与效益的双重提升。华峰氨纶作为国内氨纶行业规模最大的制造商,化纤行业“智能制造”与“绿色制造”的优秀示范企业,在成本上打造了绝对的优势。本文以华峰氨纶为例,基于价值链的成本管理角度,探索该企业在智能制造的生产模式之下,在产品的研发、采购、生产等环节,于自动化、智能化等方面及成本管理上的业务实践。通过优化工艺流程、更新技术设备、整合成本管理信息系统、打造循环经济等,将成本控制落实到供产销等各个环节上去,以此优化原材料成本,降低人工成本和能源动力成本等,并与同行业公司新乡化纤、泰和新材在成本数据上进行对比分析。华峰氨纶经智能制造打造的成本优势能够给同行业公司的经营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并给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带来一定的启示。
宋健彪[3](2019)在《纺织品除油效果评价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合成纤维含有大量的油剂对染色性能影响很大,为了防止织物出现难以去除的色花、色淀、硅油斑等疵病,保证染色效果,通常在染色前要选择合适的除油剂去除织物上的油剂,并对除油剂的除油效果进行评价。目前常用的除油效果评价方法是在织物上滴加黑机油等混合油剂,然后通过人眼观察判断除油前后油污的去除程度,用沾色灰色样卡进行评级,人为误差较大,结果不能量化,并且不能对原有织物上残留油剂的去除程度进行评价,局限性很大。本文以涤纶/氨纶混纺针织布作为研究对象,创新性的通过定量分析纺织品残留油剂的方法,进行除油效果评价,结果客观准确,能很好适用于纺织企业的应用评价中。本文首先对涤纶/氨纶混纺针织布的残留油剂进行定性分析。采用索氏提取法,用石油醚提取织物上的油剂,对提取效率进行了研究。运用红外光谱法、硅酸镁柱色谱分离法和表面活性剂鉴别法对提取物进行分析,确定提取物含有矿物油、二甲基硅油、阴离子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确定除油目标为与合成纤维结合牢固的矿物油和硅油。分别使用亨斯迈厂家的高效除油剂S1以及其他厂家的除油剂S2和S3进行除油处理,得到纺织品S1,S2和S3。实验结果显示,空白涤纶/氨纶混纺针织布的提取率为2.60%,精密度RSD%为2.52%,纺织品S1,S2和S3的提取率分别为1.26%,1.87%,1.74%。本文第三部分研究了纺织品提取物中矿物油的定量检测方法。以四氯化碳为洗脱剂,提取物溶液过硅酸镁极性吸附柱,再用红外光谱法,以波数为2930cm-1的吸光度检测矿物油含量,对实验方法进行了验证,得到矿物油的线性方程为y=0.0075x+0.0017,R=0.9998,线性范围为10mg/L100mg/L,精密度RSD%为2.23%,回收率为84.38%94.19%。实验结果显示,空白织物及纺织品S1,S2,S3的矿物油含量分别为1.07%,0.56%,0.65%,0.73%。除油剂S1对矿物油的去除效果最好。本文第四部分研究了纺织品中硅油含量的定量检测方法。采用二氧化硅重量法,通过浓硫酸和过氧化氢的高温消解方式使纺织品转变为澄清透明的溶液,硅油转变为二氧化硅,再过滤残留物,马弗炉高温灼烧,对实验方法进行了验证。方法精密度RSD%为1.22%,回收率为87.9%92.3%。实验结果显示,空白织物及纺织品S1,S2,S3的硅含量分别为0.26%,0.10%,0.17%和0.18%。除油剂S1对硅油的去除效果最好。
苏艳艳[4](2018)在《丙纶/标准熔纺氨纶针织物的加工工艺探讨与性能研究》文中认为为了响应ISO14001环境方针,创建资源更加节约型、环境更加友好型企业,熔融纺丝以设备投资少、投产周期短、生产流程简单、产量高、成本低,尤其是无污染等优势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成为目前各大厂商竞相研究、投资的热点。随着我国政府对节能减排要求的不断提高,熔纺氨纶技术由于具有经济、环保的生产工艺和独特的产品性能等优势,有望成为今后氨纶发展的方向。本课题首先采用由苏州富莱克斯公司提供的22.2dtex标准型熔纺氨纶(以下简称熔纺氨纶)与市面上某品牌相同规格的低温干法氨纶进行性能对比。对熔纺氨纶裸丝与低温干法氨纶裸丝的拉伸性能和弹性回复性能进行了测试与分析,结果表明:经过纺丝工艺改进后的熔纺氨纶的综合力学性能较优;低温干法氨纶的断裂强力、断裂伸长率和模量均低于改进后的熔纺氨纶,而弹性回复率优于改进后的熔纺氨纶。同时对上述氨纶试样的热性能进行了测试,即DSC测定和在不同温度下加热处理后的强力及拉伸回弹性能测定,为含熔纺氨纶针织物的热定形工艺探究提供参考依据。其次,将相同规格而纺丝工艺不同的三批22.2dtex熔纺氨纶裸丝分别与83.3dtex丙纶色丝进行了交织,探讨了熔纺氨纶的编织性能,及其在针织圆机上较优的织造工艺参数。实验结果表明:圈长比相同时,织物内氨纶含量相同,织物回弹性随线圈长度的增加而降低;当面纱丙纶的线圈长度不变,改变丙纶与氨纶的圈长比时,织物回弹性同时受到氨纶含量与氨纶延伸率两方面的影响。论文就22.2dtex熔纺氨纶在针织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及氨纶纱筒的成形质量方面的问题提出了建议。编织过程中,试样筒子卷绕密度偏小,筒管松软,以及部分筒子存在重叠丝、塌边、乱纱等疵点。对于熔纺氨纶丝试样,输纱棍的材质也会影响织造的顺利与否。最后,本课题对所织丙纶/熔纺氨纶针织物的后整理工艺进行了探讨,采用单因子及正交实验方法,探讨热定形温度、热定形时间和热定形的扩幅率对丙纶/熔纺氨纶针织物的热定形效果的影响,并得出了丙纶/熔纺氨纶针织物的较佳热定形工艺:110℃、65s80s、扩幅率3%6%。同时对比了含熔纺氨纶与含干法氨纶针织物光坯的性能,为熔纺氨纶及其面料的应用推广提供依据。
周序霖[5](2018)在《基于结构表征的氨纶粘弹性研究及其使用安全性分析》文中认为氨纶由于微相分离结构和大量氢键的存在,使得它有着诸多优异的性能,比如优秀的耐候性、耐腐蚀性、低温柔顺性以及高弹性回复率。因此,氨纶在纺织、生物、医疗、物理、国防等领域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在不同的应用场景,氨纶需要符合相对应的使用条件才能保证相关元件运行的准确性、可靠性和安全性。众所周知,高分子材料的性能和它的结构息息相关,而结构又与制备高分子材料的原材料种类、原料比、工艺流程等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本文利用干法纺丝法制备出不同纺丝原液浓度和不同混合扩链剂比的氨纶,通过多种表征手段来研究这两个制备因素对氨纶结构的影响,并基于结构研究氨纶的粘弹性,为相应的应用领域选择最佳制备条件,以保证氨纶在使用过程的安全可靠性。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选择分子量为1800的聚四氢呋喃二醇(PTMG)作为软段,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乙二胺(EDA)和1,2-丙二胺(1,2-PDA)为硬段,通过干法纺丝制备出五种纺丝原液浓度分别为28%、30%、32%、34%、36%的氨纶,并且制备出五种混合扩链剂(EDA:1,2-PDA)摩尔比为3.4:1、4.5:1、6.3:1、10:1、21:1的氨纶。2)利用红外光谱测试(FTIR)、X射线衍射测试(XRD)、差示扫描量热测试(DSC)、原子力显微镜测试(AFM)、小角X射线散射(SAXS)对氨纶的微观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1)随着纺丝原液浓度从28%增大到36%,氨纶的氢键化指标、微相分离程度、结晶度都会逐渐增大。(2)随着混合扩链剂比从3.4增大到21,氨纶的氢键化指标、微相分离程度、硬段间的距离、硬段的回转半径都会逐渐增大。3)研究纺丝原液浓度和混合扩链剂比对氨纶应力松弛和蠕变的影响,结果表明:(1)氨纶的总应力松弛率随着纺丝原液浓度或混合扩链剂比的增大而减小。(2)分析n=2的广义Maxwell模型参数得知,纺丝原液浓度或者混合扩链剂比越大的氨纶具有更大的平衡弹性模量和更小的粘滞系数。(3)通过拟合氨纶在不同应变下广义Maxwell模型的参数,得到了可以预测50%500%应变范围内应力松弛过程的公式。(4)纺丝原液浓度或混合扩链剂比越大的氨纶,蠕变应变水平越小,蠕变回复率也越高。4)研究了纺丝原液浓度和混合扩链剂比对氨纶动态粘弹性的影响,利用时温等效原理叠加出氨纶的储能模量E′和损耗模量E′′的主曲线,研究结果表明:(1)纺丝原液浓度越大的氨纶,力学损耗就越小。(2)随着混合扩链剂比的增大,主曲线跨越的频率逐渐减小,并且在相同的频率下,储能模量和损耗模量随扩链剂比的增大而增大。(3)分子量分布随着混合扩链剂比的增大而变窄,混合扩链剂比越大的氨纶含有相同松弛时间的链段运动单元的数量更多或者“浓度”更大,使得混合扩链剂比越大的氨纶粘弹性对频率更敏感,而对温度的敏感性更低。5)对氨纶的使用进行安全性分析,根据氨纶的实际应用场景要求来选择合适的制备条件,例如当氨纶运用在需要保持尺寸稳定性的领域时,应该选择纺丝原液浓度为36%、混合扩链剂比为21的制备条件来生产氨纶。这样才能保证生产出更可靠、更安全的产品。
林巧巧[6](2018)在《PA/PU偏心皮芯复合长丝的制备与性能研究》文中指出偏心皮芯复合纤维因两组分在横截面上不对称分布以及性能与结构差异,经牵伸和热处理后,会由于两组分的收缩差而发生自卷曲,主要应用在丝袜、床上用品、长毛绒玩具,运动服装等方面。在目前国内外研究报道中,偏心皮芯复合纤维组分大多是PET和PA、纤维规格也是以多孔粗旦为主,产品主要满足一般服用弹性织物的生产。为了开发具有更好的弹性回复率和更加轻薄、亲肤的产品,满足高档连裤袜、内衣等的需求,需对组分优选、制备工艺和产品性能评价等方面作更深入的研究。为此以PA为皮、PU为芯,采用复合熔融纺丝技术制备PA/PU偏心皮芯复合长丝。重点分析了PA、PU的化学结构、热稳定性以及流变性能,系统地研究了纺丝工艺对纤维截面、力学性能的影响,并重点考察了牵伸工艺和热处理条件对纤维热收缩和卷曲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为产品开发和产业化生产提供了一定的参考。采用FT-IR、H-NMR、DSC、TG、熔体流动速率测定仪、毛细管流变仪和旋转流变仪等分析仪器,对纺丝原料的结构和性能进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所选择的原料PU是以聚酯型聚氨酯为主,含有少量聚醚型聚氨酯。PA6为结晶型聚合物,PU为无定型聚合物,且PA6的热稳定性好于PU。经过热处理后,PU的相对黏度下降很大,容易发生热降解,给纺丝造成一定难度。流变性能测试结果表明,PA6、PU熔体均为典型的非牛顿流体,且PU的流动性能比PA6好,但流动性能差异较大。由旋转流变仪可知,当温度为230℃时,PU复数黏度随着热处理时间的延长而下降较小。但当温度超过260℃后,PU黏度随着时间的延长而下降较大,热降解较为严重,因此要严格控制好纺丝温度及熔体停留时间。UDY-DY纺丝工艺过程及纤维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按流变仪所测出的表观黏度比设计复合组件是合理的,大大改善了长丝截面粗细均匀情况。另外纺丝工艺参数的选择对复合长丝的制备至关重要,对于PA/PU偏心皮芯复合纤维而言,纺丝温度应选择265℃,复合比为50:50,此时纤维截面清晰,无相互覆盖,可纺性较好。随着纤度的增大,复合长丝的可纺性提高,断裂强度变小,断裂伸长率增大。随着牵伸倍率的增大,热定型温度的升高,复合长丝的断裂强度变大,断裂伸长率减小。采用热收缩率、卷曲形貌、卷缩率、卷曲模量以及卷曲稳定性等方法评价牵伸工艺(牵伸倍率和热定型温度)、热处理条件(热处理温度和热处理时间)对PA/PU偏心皮芯复合长丝热收缩性能和卷曲性能的好坏。由热收缩性能和卷曲性能测试结果可知,收缩率、卷曲性能随着牵伸倍率的增大、热定型温度的降低、热处理温度的升高和热处理时间的延长而变大。当干热处理温度140℃,热处理时间1020 min时,卷缩率达到21.3%,卷曲模量为7.9%和卷曲稳定性为89.5%,此时纤维具有较好的卷曲性能。实验结果可为企业对自卷曲纤维的后处理提供一定的指导意义。
刘贤友[7](2017)在《基于如意现有设备的氨纶干法纺丝工艺与产品升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基于济宁如意氨纶现有的生产设备和生产工艺,研究了氨纶干法纺丝工艺的相关参数与产品性能关系,通过干法纺丝工艺参数的变化,找出影响氨纶干法纺丝性能的主要工艺参数,以期为氨纶产品的提升奠定基础。分析了干法纺丝工艺中影响氨纶性能的主要因素,包括纺丝速度、纺丝温度和纺丝风量等。针对不同的产品要求,特别需要关注的是纺丝速度、纺丝温度和纺丝风量,以及三者间的有效平衡,研究如何合理选择工艺参数,使干法纺丝溶剂DMAc蒸发彻底,形成较好的微相分离效果,提高氨纶产品性能。其次,在制定干法纺丝工艺参数时,还应注意纺丝生产的稳定性、安全性以及产品成型等因素。同时,卷绕工艺参数对氨纶产品性能也有较大的影响。由于如意氨纶现有聚合设备、纺丝设备存在较大的局限性,因此提出了济宁如意氨纶的转型升级的必要性、基本定位和规划;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如意宁夏银川项目,提出未来如意氨纶转型升级方案,以新技术、新装备、新工艺全新规划了银川如意12万吨高性能差别化氨纶项目,分析了新项目可行性和经济效益情况。
李燕[8](2017)在《基于氨纶纤维生产现状的济宁如意氨纶公司产业升级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氨纶纤维是一种性能优异、具有超高弹性的化学纤维,被喻为纺织品的“工业味精”。近几年,中国氨纶企业盲目扩张产能,造成了国内氨纶市场上常规品种供大于求,但是关键设备、核心技术、主要原料仍需进口,单位产品能耗居高不下,产品品质又无法和国际知名品牌相抗衡,因此,国内众多氨纶厂家生存空间越来越小。本文基于济宁如意氨纶公司年产3500吨氨纶生产线规模小、设备相对落后、仅生产常规品种等的现状,研究了氨纶公司的产业升级改造问题。首先,结合市场需求,做好产品定位。本文分析提出了公司实行技改的措施与方案,应新建一条聚合实验线。实验线投产后,不仅开发出具有高附加值、差别化的粗旦系列新产品,避免常规产品的恶性竞争,而且,公司年产能由3500吨提升到6000吨,从而降低了产品的固定分摊费用,降低了单位产品能耗。其次,优化工艺路线,提升产品品质。本文提出了聚合、纺丝工艺优化措施,并分析了工艺调整前后聚合原液的可控性、纺丝生产的稳定性以及产品理化指标的提升、AA%的提高、废丝量的减少。最后,做好节能降耗,降低生产成本。本文整理、分析和提出了公司实行严格生产管理、制定精细化操作和对生产系统进行节能技术改造的方案和措施,节能降耗方案实施后,年生产原料和能源成本均大幅降低。总之,通过分析研究,说明济宁如意氨纶公司老生产线的产业升级改造,是必要的。本论文阐述了本公司在开发新产品、完善氨纶生产工艺、节能降耗等方面提出的一些措施、方法以及成果,研究成果对其它氨纶生产厂家具有借鉴作用。
曾韬[9](2016)在《氨纶制备条件对性能影响及其制备和使用的安全性分析》文中提出氨纶是一种常见的合成纤维,已被广泛应用于纺织、服装、体育器材以及医疗领域。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常会发生一些因其力学失效而产生的安全事故,为了从本质上改善这一情况,实现氨纶材料的本质安全化,本文通过改变干法纺丝氨纶过程中牵伸比、甬道风量、甬道温度等三个制备条件,制备了三种不同系列的氨纶,并对其微观结构、力学性能及应力松弛性能进行了表征和测试。主要研究如下:(1)选用聚四亚甲基醚二醇(PTMG)和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为制备原材料,乙二胺(EDA)为扩链剂,N,N-二甲基乙酰胺(DMAc)为溶剂,通过改变牵伸比、甬道风量、甬道温度等制备条件制得12组氨纶样品。(2)选用已制备的12组氨纶样品,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表征其微观结构、X射线衍射测试仪测定其结晶度、万能材料试验机测试其力学性能,研究了不同的制备条件对氨纶的微观结构以及断裂伸长率、断裂强力、300%弹性回复率等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牵伸比从1.05上升到1.2时,氨纶样品断裂伸长率逐步降低,断裂强力逐渐增加,300%弹性回复率则先增加后降低,当牵伸比为1.1时,氨纶300%弹性回复率达到最大值;当甬道风量从630 m3/h升高到750 m3/h时,氨纶的断裂伸长率逐渐增大,断裂强力逐渐减小,300%弹性回复率不断增大;当甬道温度从242℃上升到250℃时,氨纶的断裂伸长率逐渐增大,断裂强力逐渐减小,300%弹性回复率先增大后减小,当甬道温度为248℃时,氨纶300%弹性回复率达到最大值。(3)选用已制备的12组氨纶样品,采用万能材料试验机进行一系列的应力松弛实验,研究了不同的制备条件对氨纶应力松弛率的影响、氨纶3h内应力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伸长率及拉伸速率对氨纶应力松弛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牵伸比、甬道风量、甬道温度等3种制备条件对氨纶的国标应力松弛率基本无影响;应力松弛时间延长到3h后,氨纶的应力经历了急速下降、平稳且缓慢下降、趋于相对稳态值三个阶段;在伸长率小于300%的情况下,伸长率对氨纶的应力松弛性能无明显影响;当拉伸速率在小于500mm/min时,拉伸速率对氨纶应力松弛性能基本没有影响;氨纶的实际使用过程中,为了最大程度的消除氨纶应力松弛性能带来的负面影响,最好在使用前将氨纶拉伸至预设形变并保持一段足够长的时间(大于3小时),即可减少因氨纶应力松弛引发的失效乃至安全事故。(4)对干纺氨纶制备过程中的危险源进行了全面的识别并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措施,提高了氨纶制备过程的安全性;选取断裂伸长率、断裂强力、300%弹性回复率以及制备过程中的能耗为评价指标,对制得的12组氨纶样品进行评分,并参考安全经济学原理,综合选取出当牵伸比为1.1,甬道风量为690 m3/h,甬道温度为244℃时制备的氨纶各项综合性能最佳,成本合理,提高了氨纶使用过程的安全性。
梁斌,吕利平,李航[10](2016)在《氨纶生产工艺技术研究进展》文中认为综述了目前世界上生产氨纶的四种主要工艺技术,包括熔融氨纶法、干法氨纶法、湿法氨纶法和化学纺丝法。以代表性企业的生产方法为基础,比较了各种工艺的优缺点,将纺丝速度、氨纶纤度、溶剂、工艺成熟度、工艺流程长度、工艺流程管理及维修难度、环境问题和总投资成本等影响投资者投资的因素详细成列于表,并对干法氨纶法和熔融氨纶法做了详细的比较,预测了氨纶生产工艺未来发展的主要趋势。
二、氨纶熔法纺丝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氨纶熔法纺丝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针织物脱散性能测试方法研究及防脱散针织服装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无缝针织技术的发展现状 |
1.3 针织物的防脱散方法 |
1.3.1 改变组织结构或结构参数 |
1.3.2 涂层处理 |
1.3.3 引入低熔点原料 |
1.4 熔纺氨纶的发展现状 |
1.5 防脱散面料的研究进展 |
1.6 针织物脱散性能的测试方法 |
1.7 课题研究目的及研究内容 |
1.7.1 研究目的 |
1.7.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针织物脱散性能测试方法研究 |
2.1 试样织物的制备 |
2.2 纬编针织物的脱散 |
2.3 单向拉伸法 |
2.3.1 实验仪器与测试方法 |
2.3.2 测试结果分析 |
2.4 顶破法 |
2.4.1 实验仪器与测试方法 |
2.4.2 实验方案 |
2.4.3 测试结果分析 |
2.5 边缘纱线脱散法 |
2.5.1 实验仪器与测试方法 |
2.5.2 测试结果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热定型工艺对织物脱散性的影响研究 |
3.1 试样织物的制备 |
3.2 熔纺氨纶的熔点测试 |
3.3 热定型因素分析 |
3.3.1 测试方法 |
3.3.2 定型温度 |
3.3.3 定型时间 |
3.4 正交组合设计试验 |
3.4.1 实验设计 |
3.4.2 结果分析 |
3.4.3 最优值求解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织造工艺对织物脱散性能的影响研究 |
4.1 试样织物的设计与制备 |
4.1.1 原料选择 |
4.1.2 原料性能测试 |
4.1.3 组织结构设计 |
4.1.4 上机参数 |
4.1.5 染色工艺 |
4.2 织物结构参数以及回弹性测试 |
4.2.1 测试方法 |
4.2.2 结果与分析 |
4.3 织物脱散性能测试 |
4.3.1 测试方法改进 |
4.3.2 试样脱散性能测试与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防脱散无缝针织服装的设计与制作 |
5.1 无缝针织服装款式设计 |
5.1.1 无痕内衣套装 |
5.1.2 瑜伽运动套装 |
5.1.3 法式连衣裙 |
5.2 无缝针织服装制作 |
5.2.1 原料选择 |
5.2.2 程序设计 |
5.2.3 后道工序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实验原始数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2)智能制造企业的成本优化分析 ——以华峰氨纶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方法 |
1.3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
1.3.1 创新点 |
1.3.2 不足之处 |
2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2.1 文献综述 |
2.1.1 智能制造概念的相关研究 |
2.1.2 智能制造生产模式的相关研究 |
2.1.3 智能制造与成本控制的相关研究 |
2.1.4 文献评述 |
2.2 理论基础 |
2.2.1 战略成本管理理论 |
2.2.2 价值链成本管理理论 |
3 案例公司背景介绍 |
3.1 发展历程 |
3.2 组织架构 |
3.3 主营业务 |
3.4 主营产品的成本构成 |
4 华峰氨纶智能制造生产模式的驱动因素 |
4.1 宏观环境因素 |
4.1.1 产业政策号召智造 |
4.1.2 大智移云提供技术支持 |
4.1.3 劳动力成本持续上升 |
4.2 行业背景因素 |
4.2.1 行业需求分析 |
4.2.2 行业竞争分析 |
4.3 经营风险因素 |
4.3.1 市场波动风险 |
4.3.2 内部管理风险 |
4.3.3 宏观政策变动风险 |
4.4 现行成本管理模式 |
5 华峰氨纶基于智能制造与成本优化的业务实践 |
5.1 研发环节铸造竞争壁垒 |
5.1.1 加大研发力度提升技术支持 |
5.1.2 工艺设备创新提高生产效率 |
5.2 采购环节优化原材料成本 |
5.2.1 优化采购流程 |
5.2.2 强化仓储管理 |
5.3 生产环节精细车间管理 |
5.3.1 控制系统优化工艺流程 |
5.3.2 机器代人降低人工成本 |
5.3.3 信息系统规范管理全程 |
5.3.4 精益生产保证挖潜增效 |
5.4 绿色制造降低动力成本 |
5.4.1 节能减排降本增效 |
5.4.2 标准处理三废问题 |
5.4.3 技改优化能源成本 |
6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纺织品除油效果评价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纺织品及纺织助剂简述 |
1.1.1 纺丝纺纱助剂 |
1.1.2 前处理助剂 |
1.1.3 印染助剂 |
1.1.4 后整理助剂 |
1.2 合成纤维 |
1.2.1 涤纶 |
1.2.2 锦纶 |
1.2.3 腈纶 |
1.2.4 氨纶 |
1.3 合成纤维油剂 |
1.4 纺织品除油剂及其应用 |
1.4.1 纺织品除油剂 |
1.4.2 纺织品除油剂的除油原理 |
1.4.3 纺织品除油剂的开发设计 |
1.4.4 纺织品除油剂的应用工艺 |
1.5 纺织品除油效果评价方法的研究现状 |
1.6 目前纺织品除油效果评价方法的不足 |
1.7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
1.8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
1.9 论文创新点 |
第二章 纺织品油剂的提取和定性分析 |
2.1 引言 |
2.2 实验原理 |
2.3 实验部分 |
2.3.1 实验主要试剂与仪器 |
2.3.2 纺织品油剂的提取 |
2.3.3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定性分析 |
2.3.4 表面活性剂类型的鉴别 |
2.3.5 提取物柱色谱分离试验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纺织品提取效率研究 |
2.4.2 纺织品索氏提取精密度测试结果 |
2.4.3 纺织品索氏提取测试结果 |
2.4.4 纺织品提取物红外光谱分析 |
2.4.5 纺织品提取物离子类型鉴别结果 |
2.4.6 提取物柱分离组分红外光谱分析结果 |
2.5 本章小结与创新性 |
2.5.1 本章小结 |
2.5.2 创新性 |
第三章 提取物中矿物油的定量分析 |
3.1 引言 |
3.2 实验原理 |
3.3 实验部分 |
3.3.1 实验仪器及试剂 |
3.3.2 硅酸镁吸附柱的制备 |
3.3.3 标准溶液的制备 |
3.3.4 样品溶液的制备 |
3.3.5 提取物中矿物油含量的测定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四氯化碳溶剂对测定结果的影响 |
3.4.2 比色皿对测定结果的影响 |
3.4.3 硅酸镁吸附剂对矿物油检测的影响 |
3.4.4 矿物油检测方法的线性范围 |
3.4.5 精密度试验 |
3.4.6 样品加标回收率试验 |
3.4.7 纺织品矿物油含量检测结果 |
3.5 本章小结与创新性 |
3.5.1 本章小结 |
3.5.2 创新性 |
第四章 纺织品中硅油的定量分析 |
4.1 引言 |
4.2 实验原理 |
4.3 实验部分 |
4.3.1 实验仪器及试剂 |
4.3.2 二氧化硅重量分析法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定量滤纸空白试验 |
4.4.2 可溶性硫酸盐对检测的影响 |
4.4.3 马弗炉灼烧时间 |
4.4.4 残余物质红外光谱分析 |
4.4.5 不同纤维纺织品消解情况对比 |
4.4.6 精密度试验 |
4.4.7 回收率试验 |
4.4.8 样品测试结果 |
4.5 本章小结与创新性 |
4.5.1 本章小结 |
4.5.2 创新性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4)丙纶/标准熔纺氨纶针织物的加工工艺探讨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熔纺氨纶研究现状及前景 |
1.3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标准熔纺氨纶丝的性能 |
2.1 氨纶丝的结构和性能 |
2.2 丙纶纤维的结构与性能 |
2.3 标准型熔纺氨纶裸丝的力学性能测试 |
2.4 标准型熔纺氨纶裸丝的热力学性能测试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丙纶/标准型熔纺氨纶针织物的织造性能研究 |
3.1 织造过程的影响因素 |
3.2 织物的织造工艺 |
3.3 织造问题及分析 |
3.4 试织结果与分析 |
第四章 丙纶/标准型熔纺氨纶针织物的热定形工艺研究 |
4.1 织物前处理 |
4.2 织物热定形 |
4.3 热定形结果与分析 |
第五章 丙纶/标准型熔纺氨纶针织物生产工艺实例 |
5.1 大样工艺一 |
5.2 大样工艺二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课题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纱线及织物测试原始数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情况 |
致谢 |
(5)基于结构表征的氨纶粘弹性研究及其使用安全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氨纶结构与性能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氨纶粘弹性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4 研究的方法和内容 |
1.5 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氨纶的制备及研究方法 |
2.1 引言 |
2.2 氨纶的原料选择及制备过程 |
2.2.1 原料的选择 |
2.2.2 氨纶的制备过程 |
2.3 氨纶的结构表征测试 |
2.3.1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测试(FTIR) |
2.3.2 X射线衍射测试(XRD) |
2.3.3 差示扫描量热测试(DSC) |
2.3.4 原子力显微镜测试(AFM) |
2.3.5 小角X射线散射测试(SAXS) |
2.4 氨纶的性能表征测试 |
2.4.1 拉伸性能测试 |
2.4.2 动态力学分析测试(DMA) |
2.4.3 应力松弛测试 |
2.4.4 蠕变测试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氨纶结构与拉伸性能的研究及使用安全性分析 |
3.1 引言 |
3.2 结构表征与拉伸性能测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纺丝原液浓度对氨纶微观结构的影响 |
3.3.2 纺丝原液浓度对氨纶拉伸性能的影响 |
3.3.3 混合扩链剂比对氨纶微观结构的影响 |
3.3.4 混合扩链剂比对氨纶拉伸性能的影响 |
3.3.5 氨纶拉伸性能对其使用安全性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氨纶的静态粘弹性研究 |
4.1 引言 |
4.2 静态粘弹性测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氨纶小应变应力松弛研究 |
4.3.2 氨纶大应变应力松弛研究 |
4.3.3 氨纶宽应变范围的应力松弛预测 |
4.3.4 氨纶低应力蠕变研究 |
4.3.5 氨纶静态粘弹性对其使用安全性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氨纶的动态粘弹性研究及使用安全性分析 |
5.1 引言 |
5.2 动态粘弹性测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纺丝原液浓度对氨纶动态粘弹性的影响 |
5.3.2 混合扩链剂比对氨纶动态粘弹性的影响 |
5.3.3 基于主曲线混合扩链剂比对氨纶动态粘弹性的影响 |
5.3.4 不同混合扩链剂比氨纶松弛时间谱的研究 |
5.3.5 基于主曲线族对氨纶动态粘弹性研究 |
5.3.6 氨纶动态粘弹性对其使用安全性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创新点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6)PA/PU偏心皮芯复合长丝的制备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复合纤维 |
1.2.1 复合纤维的发展历程 |
1.2.2 复合纤维的分类及特点 |
1.2.3 偏心皮芯复合纤维 |
1.3 聚氨酯纤维 |
1.3.1 聚氨酯纤维的制备 |
1.3.2 熔纺聚氨酯纤维 |
1.4 熔纺聚氨酯类复合纤维 |
1.5 研究目的、意义及内容 |
第二章 原料切片性能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原料与试剂 |
2.2.2 仪器与设备 |
2.2.3 试验表征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PA、PU的化学结构 |
2.3.2 PA、PU的热性能 |
2.3.3 PA、PU的相对黏度 |
2.3.4 PA、PU的流变性能 |
2.3.5 PU的热降解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PA/PU偏心皮芯复合长丝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原料 |
3.2.2 仪器与设备 |
3.2.3 纺丝 |
3.2.4 牵伸与热定型 |
3.3 试验表征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偏心皮芯复合UDY长丝的可纺性 |
3.4.2 牵伸倍率对复合DY长丝性能的影响 |
3.4.3 热定型温度对复合DY长丝性能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PA/PU偏心皮芯复合长丝的热收缩及卷曲性能评价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试验样品 |
4.2.2 仪器与设备 |
4.3 测试方法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偏心皮芯复合纤维的卷曲机理 |
4.4.2 复合纤维的热收缩性能 |
4.4.3 复合纤维的卷曲性能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基于如意现有设备的氨纶干法纺丝工艺与产品升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 |
1.1.1 氨纶纤维的发展概况 |
1.1.1.1 世界氨纶纤维的发展 |
1.1.1.2 中国氨纶纤维的发展 |
1.1.2 氨纶纤维结构及性能 |
1.1.2.1 氨纶纤维结构 |
1.1.2.2 氨纶纤维性能 |
1.1.3 氨纶纤维主要生产工艺 |
1.1.3.1 氨纶干法溶液纺丝 |
1.1.3.2 湿法溶液纺丝 |
1.1.3.3 熔融纺丝 |
1.1.3.4 化学反应法纺丝 |
1.1.3.5 四种不同纺丝方法流程图 |
1.1.4 济宁如意氨纶的氨纶生产工艺 |
1.2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意义 |
1.3 本章内容小结 |
第二章 氨纶干法纺丝聚合工艺与如意氨纶聚合工艺 |
2.1 间歇聚合干法溶液纺丝 |
2.1.1 间歇聚合干法溶液纺丝流程简介 |
2.1.2 间歇聚合干法溶液纺丝流程特点 |
2.2 连续聚合干法纺丝 |
2.2.1 连续聚合干法溶液纺丝流程简介 |
2.2.2 连续聚合干法溶液纺丝工艺特点 |
2.3 济宁如意氨纶的聚合工艺 |
2.3.1 济宁如意氨纶的聚合工艺 |
2.3.2 济宁如意氨纶主要产品品种 |
2.4 如意氨纶聚合工艺技术的横向比较 |
2.4.1 国内外氨纶聚合技术的发展现状 |
2.4.2 如意氨纶聚合技术的现状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氨纶干法纺丝技术与如意氨纶纺丝技术设备 |
3.1 氨纶干法纺丝过程 |
3.2 如意氨纶干法纺丝甬道结构 |
3.2.1 干法纺丝甬道示意图 |
3.2.2 如意现有氨纶干法纺丝设备的甬道结构及特点 |
3.2.3 如意现有喷丝板的微孔结构 |
3.3 济宁如意氨纶干法纺丝拉伸和卷绕技术与设备 |
3.4 如意氨纶干法纺丝设备与技术的横向比较 |
3.4.1 氨纶纺丝技术的发展 |
3.4.2 济宁如意氨纶纺丝技术的现状于行业对比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济宁如意氨纶纺丝工艺与产品性能 |
4.1 实验用的相关测试仪器及方法 |
4.1.1 仪器 |
4.1.2 测试方法 |
4.2 纺丝温度对氨纶性能的影响 |
4.2.1 实验条件 |
4.2.2 纤维性能测试 |
4.2.3 结果与讨论 |
4.3 纺丝热风风量对氨纶性能的影响 |
4.3.1 实验条件 |
4.3.2 纤维性能测试 |
4.3.3 结果与讨论 |
4.4 纺丝卷绕速度对氨纶性能的影响 |
4.4.1 实验方案 |
4.4.2 实验方案及纤维性能测试指标 |
4.4.3 结果与讨论 |
4.5 纺丝上下回风比例对氨纶性能的影响 |
4.5.1 实验条件 |
4.5.2 实验方案及纤维性能测试指标 |
4.5.3 结果与讨论 |
4.6 卷绕参数TDR、GDR、OFR对氨纶性能的影响 |
4.6.1 卷绕参数说明及示意图 |
4.6.2 TDR对氨纶性能的影响 |
4.6.3 GDR与OFR |
4.6.4 结果与讨论 |
4.7 关于纺丝工艺参数的选择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如意氨纶技术转型升级研究 |
5.1 如意氨纶产品分析和转型升级的动因 |
5.1.1 氨纶产品市场需求分析 |
5.1.2 国内氨纶发展形势分析 |
5.1.3 如意氨纶产品转型的动因 |
5.2 如意氨纶聚合技术转型升级研究 |
5.2.1 如意氨纶现有聚合技术的局限性 |
5.2.2 如意氨纶现有聚合配方的局限性 |
5.3 如意氨纶纺丝技术转型升级研究 |
5.3.1 如意氨纶纺丝技术的局限性 |
5.3.2 如意氨纶拉伸和卷绕技术的局限性 |
5.4 如意氨纶转型升级研究 |
5.4.1 现有的如意氨纶的转型升级定位 |
5.4.2 未来如意氨纶转型升级规划 |
5.4.3 未来如意氨纶转型升级项目方案规划 |
5.5 转型升级的投资与效益分析 |
5.5.1 建设投资估算 |
5.5.2 项目主要财务评价指标 |
第六章 结果与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基于氨纶纤维生产现状的济宁如意氨纶公司产业升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氨纶基本概况与国内外生产现状的分析 |
1.1 氨纶基本概况 |
1.1.1 氨纶的生产工艺 |
1.1.2 氨纶的性能 |
1.1.3 氨纶的主要规格及其用途 |
1.2 氨纶国内外生产现状 |
1.2.1 世界氨纶制造背景 |
1.2.2 世界氨纶生产能力情况 |
1.2.3 世界主要生产商扩能、发展动向 |
1.2.4 中国氨纶发展现状 |
第二章 济宁如意氨纶公司的生产特点与优劣势分析 |
2.1 济宁如意氨纶公司生产特点 |
2.1.1 济宁如意氨纶公司简介 |
2.1.2 济宁如意氨纶公司生产工艺 |
2.1.3 济宁如意氨纶公司产能情况 |
2.1.4 济宁如意氨纶公司原料、辅助原料的来源 |
2.1.5 济宁如意氨纶公司产品质量在行业中的位置 |
2.2 济宁如意氨纶公司优劣势分析 |
2.2.1 济宁如意氨纶公司优势分析 |
2.2.2 济宁如意氨纶公司劣势分析 |
第三章 济宁如意氨纶公司的产业升级改造 |
3.1 开发差异化新产品 |
3.1.1 粗旦丝市场调研及开发 |
3.1.2 粗旦丝生产实验线组建、技改 |
3.1.3 开发粗旦丝纸尿裤专用氨纶系列产品 |
3.1.4 研发粗旦黑色丝系列产品 |
3.1.5 研发的粗旦氨纶系列产品分类汇总分析 |
3.2 改进工艺,提高产品品质 |
3.2.1 聚合物品质提升措施 |
3.2.2 纺丝质量提升措施 |
3.2.3 改进工艺前后,生产稳定性以及产品品质对比分析 |
3.3 节能降耗措施与成果分析 |
3.3.1 节约生产原料措施与成果分析 |
3.3.2 节能技改项目 |
3.3.3 节能降耗小结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济宁如意氨纶公司未来发展方向分析 |
4.1 设备技改项目 |
4.2 未来产品研发、设计方案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氨纶制备条件对性能影响及其制备和使用的安全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氨纶的制备方法与性能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氨纶的制备方法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氨纶的力学性能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3 氨纶的应力松弛性能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氨纶制备和使用过程的安全性分析指标 |
1.3.1 氨纶制备过程的安全性分析指标 |
1.3.2 氨纶使用过程的安全性分析指标 |
1.4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
1.4.1 本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2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氨纶的制备及表征测试实验 |
2.1 前言 |
2.2 实验 |
2.2.1 氨纶制备实验 |
2.2.2 氨纶表征与测试实验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制备条件对氨纶微观结构及力学性能影响研究 |
3.1 前言 |
3.2 实验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牵伸比对氨纶的结构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
3.3.2 甬道风量对氨纶的结构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
3.3.3 甬道温度对氨纶的结构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氨纶的应力松弛性能研究 |
4.1 前言 |
4.2 实验 |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3.1 不同制备条件对氨纶丝应力松弛性能的影响 |
4.3.2 时间对氨纶应力松弛性能的影响 |
4.3.3 伸长率对氨纶应力松弛性能的影响 |
4.3.4 拉伸速率对氨纶应力松弛性能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氨纶的制备及使用过程的安全性分析 |
5.1 前言 |
5.2 氨纶制备过程的安全性分析 |
5.2.1 化学性危险源的分析及应对措施 |
5.2.2 物理性危险源的分析及应对措施 |
5.3 氨纶使用过程的安全性分析 |
5.3.1 最佳牵伸比条件的选择 |
5.3.2 最佳甬道风量条件的选择 |
5.3.3 最佳甬道温度条件的选择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展望与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答辩委员会对论文的评定意见 |
(10)氨纶生产工艺技术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氨纶生产工艺 |
1. 1 熔融氨纶法 |
1. 2 干法氨纶法 |
1. 3 湿法氨纶法 |
1. 4 化学纺丝法 |
2 工艺优缺点比较 |
3 结论 |
四、氨纶熔法纺丝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针织物脱散性能测试方法研究及防脱散针织服装开发[D]. 曹佳玉. 东华大学, 2021(09)
- [2]智能制造企业的成本优化分析 ——以华峰氨纶为例[D]. 赵希蒙.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2020(07)
- [3]纺织品除油效果评价方法研究[D]. 宋健彪.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4]丙纶/标准熔纺氨纶针织物的加工工艺探讨与性能研究[D]. 苏艳艳. 东华大学, 2018(01)
- [5]基于结构表征的氨纶粘弹性研究及其使用安全性分析[D]. 周序霖. 华南理工大学, 2018(12)
- [6]PA/PU偏心皮芯复合长丝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 林巧巧. 浙江理工大学, 2018(06)
- [7]基于如意现有设备的氨纶干法纺丝工艺与产品升级研究[D]. 刘贤友. 青岛大学, 2017(01)
- [8]基于氨纶纤维生产现状的济宁如意氨纶公司产业升级的研究[D]. 李燕. 青岛大学, 2017(02)
- [9]氨纶制备条件对性能影响及其制备和使用的安全性分析[D]. 曾韬. 华南理工大学, 2016(02)
- [10]氨纶生产工艺技术研究进展[J]. 梁斌,吕利平,李航. 广州化工, 20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