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Zhongguancun Going Ahead(论文文献综述)
吴兴堂[1](2020)在《轨道交通网络特性及时刻表协调优化》文中研究说明作为国民经济的大动脉和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骨干,城市轨道交通以其运输能力大、快速正点和环境友好等特点,近年来得到了蓬勃发展,在北京、上海等特大型城市的公共交通客运量占比均已超过50%,运营里程及完成客运量均居世界第一。目前,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环境日趋复杂,呈现出运营网络化和超大规模客流常态化等新特征。为此,迫切需要研究在保障运行安全前提下,如何提高轨道交通网络的乘客出行效率,从而有效提升运营效率。本文从网络化角度针对轨道交通出行路径、轨道交通网络特性、时刻表优化展开研究,具体工作如下:1、考虑乘客出行换乘特性,研究轨道交通网络出行路径选择问题。考虑乘客出行换乘对广义出行费用的影响,分别从网络拓扑角度和数据驱动角度出发,提出了结构路径算法和基于混合高斯聚类的乘客出行路径算法来计算乘客的出行路径。其中结构路径算法以无权L空间模型为基础,乘客从最短路径和最小换乘路径中选择出行路径,该算法从结构角度融合了换乘行为,为准确刻画网络拓扑结构打下基础;后者以增广有权L空间模型基础,考虑乘客出行阻抗和有效路径规则得到有效路径集,再对乘客刷卡数据进行聚类,得到每条有效路径被选择的概率,该算法以较低的计算复杂度有效的保证了路径结果的精度。2.考虑乘客出行路径特征,对轨道交通网络特性展开研究。考虑城市轨道交通网络乘客出行路径特征,首先针对网络乘客出行的便捷性,提出拓扑结构效率指标来刻画乘客在网络中出行的速率;进一步针对节点中心性,提出节点占有率指标来表征每个节点在全网出行路径中所占的比例;最后对于网络鲁棒性,提出路径损坏率和出行路径长度调整率刻画在随机故障和特定攻击下网络性能的演化特征。通过对不同的城市轨道交通网络数据进行算例仿真和对比实验,分析了各城市轨道交通的网络特性并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3.基于城市轨道交通网络三层结构,提出基于客流传播特性的网络负载均衡优化方法。针对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线路网络、列车资源和乘客需求三层结构,从宏观角度对网络的交通动态特性进行研究,并建立列车容量受限下面向不同乘客出行路径模式的城市轨道交通客流传播动态模型。以该模型为基础进一步提出时间效率和最大平均列车负载率来刻画乘客出行速率、列车运行间隔与交通性能之间的演化关系,揭示网络交通从自由态到拥挤态再过渡到饱和态的演变规律,并对给定客流下的发车间隔进行优化以保证系统的出行效率和负载压力达到均衡。通过对多个城市轨道交通网络进行算例仿真验证了网络交通状态与客流需求和列车资源的演化机理,并且给出一定客流下的最优发车间隔,有效保证了网络的宏观交通性能。4.考虑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运营成本和服务质量,提出面向动态负载均衡的线路时刻表优化方法。针对客流需求时变特性,以降低乘客的等候时间和运营能耗、提升乘客舒适度和列车资源利用率为目标,设计保障列车资源利用率和车内拥挤度水平的平均最大负载偏移量指标,建立面向负载均衡的最优能耗时刻表多目标优模型。针对该模型特点设计基于模拟退火的粒子群算法来对该模型进行求解,并通过实际线路数据及乘客刷卡数据进行算例仿真,结果表明优化后时刻表能分别降低等候时间5.14%、运营能耗14.68%、平均最大负载偏移量69.69%,有效提升了时刻表的整体性能。5.考虑城市轨道交通网络乘客换乘协调,提出基于节点中心性的网络时刻表加权协调优化方法。针对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异质性,以降低全网乘客换乘等候时间和提升全网时空连通度为目标,提出以车站中心性为权值的换乘时间指标,建立基于节点中性的加权协调时刻表优化模型。进一步设计基于模拟退火的粒子群算法,并以城市轨道交通网络的实际运行时刻表数据及线路结构数据进行算例仿真,结果表明优化后的时刻表能够降低12.97%平均换乘等候时间,提升6.12%的耦合对数目,有效的提升了网络的交通效率和连通性。
万峰[2](2020)在《基于多方式影响域与吸引强度的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客流预测》文中指出在城市空间规划和大数据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精细化城市管理对轨道客流预测有了新要求,如何建立起快速响应、便捷精准的客流直接预测模型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从空间视角出发,利用大数据分析手段与空间建模技术,研究基于多方式影响域与吸引强度的轨道站点客流直接预测方法与模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分析了轨道交通客流特性与出行需求,根据轨道出行过程分析了轨道客流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提炼出在空间视角下进行轨道客流预测的关键问题,包括轨道客流相关的空间数据获取与分析处理、站点多方式影响域及吸引强度研究、空间视角下的客流预测建模,并形成了相应的研究思路与框架。(2)根据轨道交通相关空间数据的来源与特点进行数据获取,对影响站点客流的空间要素进行表征和量化,并基于Jaro-Winkler算法及空间叠加法实现多源数据融合与集成,提高数据的可用性和规范性;对处理得到的相关空间数据进行多尺度分析,为模型构建奠定数据基础。(3)基于空间要素的分布特性及可用数据特点,运用基于阈值的高德点阵分布法来研究直接影响域,以及基于空间数据抽样的灰色距离衰减模型来研究间接影响域,并给出相应算法;在此基础上,研究形成了站点多方式吸引强度模型,给出了模型的计算方法并进行了分析,为建立客流直接预测模型提供条件。(4)考虑客流影响要素在不同空间层次上的异质性与依赖性,提出了将全局特征与局部特征进行综合考虑的站点客流直接预测建模方法。基于空间集成数据构建了客流影响因素的原始指标,结合站点多方式吸引强度模型对原始指标进行重构,分析了重构指标的空间特性与数据特征,在此基础上进行特征变量选择,构建了双层空间视角下的混合地理加权回归(MGWR)模型,并与全局回归(GR)模型、地理加权回归(GWR)模型进行了预测效果的对比分析。(5)以北京地铁为案例,对本文研究方法进行验证分析。图80幅,表44个,参考文献76篇。
王玲[3](2019)在《创业生态系统下网络特性对新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创业生态系统是提高区域创业活动水平和促进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策略,能够带来丰富的创业机会和资源,促进多主体间网络关系的搭建,从而为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提供支持性的创业环境。近年来,创业生态系统如何促进新企业生存和成长成为学术界和实业界共同关注的问题。创业生态系统是由企业、政府、投资机构、大学和科研机构以及中介机构等主体构成的复杂网络,嵌入在网络中的各个主体之间相互联系,彼此依赖。新企业能够借助创业生态系统下主体间的网络关系解决资源瓶颈和合法性缺失等问题,从而成功开发创业机会以改善创业产出。可见,创业生态系统的网络关系对新企业绩效至关重要。立足于现实和理论背景,本文提出如下四个研究问题:(1)创业生态系统的网络具有哪些特性?(2)创业生态系统下新企业如何利用网络特性提升绩效?(3)创业生态系统下新企业如何通过网络拼凑行为提升绩效?(4)不同类型的吸收能力在网络拼凑与新企业绩效间关系中发挥何种作用?为了回答以上研究问题,本研究在提炼创业生态系统的网络特性的基础上,构建创业生态系统下网络特性、网络拼凑、吸收能力与新企业绩效的关系模型,揭示创业生态系统的网络特性对新企业绩效的影响机理。具体而言,本文通过系统梳理相关理论和已有研究,总结并推导出创业生态系统的网络特性,提出“网络特性-行为-能力-新企业绩效”的预设模型;通过选取北京中关村和深圳湾创业广场中的4家新企业进行案例分析进一步探索核心构念维度,即创业生态系统下的网络特性主要包括关系异质性、关系多重性和关系变化性,网络拼凑根据网络加工程度不同可分为利用现有网络进行资源拼凑、重组现有网络进行资源拼凑和利用现有网络创造新的网络进行资源拼凑。在此基础上,基于社会网络理论、社会认同理论和知识基础观以及创业生态系统及其网络、资源拼凑和吸收能力的相关研究,构建创业生态系统下“网络特性-网络拼凑-吸收能力-新企业绩效”的理论模型。随后,本文依据理论模型中变量间的关系论述并提出相关研究假设,通过向北京中关村和深圳湾创业广场中的新企业大规模发放调查问卷,最终得到163家新企业的326份有效问卷,采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 24.0和AMOS 24.0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因子分析、相关性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等,得到假设检验结果。本文共提出17条研究假设,其中,14条研究假设得到了数据支持,3条假设未通过实证检验。据此,本文提出最终的研究结论。本文结合理论分析、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多种分析方法,得到如下研究结论:(1)创业生态系统网络关系具有异质性、多重性和变化性;(2)关系异质性、关系多重性和关系变化性均对新企业绩效具有积极影响;(3)关系异质性、关系多重性和关系变化性均对网络拼凑具有积极影响;(4)网络拼凑对新企业绩效具有积极影响;(5)网络拼凑分别在关系异质性、关系多重性和关系变化性与新企业绩效间关系中具有中介作用;(6)网络拼凑积极影响潜在吸收能力和实际吸收能力;(7)潜在吸收能力和实际吸收能力均对新企业绩效具有积极影响;(8)潜在吸收能力在网络拼凑与新企业绩效关系间具有中介作用。综上所述,本研究提出创业生态系统的网络特性,揭示创业生态系统的网络特性对新企业绩效的影响机理,研究发现创业生态系统的网络特性作用于网络拼凑,进而影响新企业绩效,而潜在吸收能力是网络拼凑向新企业绩效转化的关键路径。研究具有一定的创新之处和理论贡献。(1)本文针对社会网络理论及创业生态系统网络的研究缺口提出创业生态系统的网络特性并开发其量表,有利于拓展社会网络理论的情境边界。本文从网络的视角出发,以创业生态系统下新企业为研究对象,采用理论分析和探索性多案例研究的方法总结和提炼创业生态系统的网络特性并对其量表进行开发。本文提出创业生态系统的网络特性主要包括关系异质性、关系多重性以及关系变化性。在此基础上,结合关系异质性、关系多重性及关系变化性的已有研究,开发创业生态系统的网络特性的测量量表并应用于本文的实证研究中,从而有助于弥补社会网络理论对创业生态系统下新企业网络特性的解释空白,拓展社会网络理论的情境边界。(2)本文立足于资源拼凑的相关研究,剖析网络拼凑的维度,有助于打开网络拼凑行为的内核。基于网络拼凑的理论缺口,本研究通过系统梳理资源拼凑的研究文献,总结资源拼凑的内涵、核心要素、类型以及相关研究,为探索网络拼凑的核心维度提供理论依据。对网络拼凑的内涵及相关研究进行整理和总结,结合创业生态系统的共生性(网络结构、治理机制和共享逻辑)及网络拼凑的内涵,论述创业生态系统下新企业的资源拼凑方式以网络拼凑为主。通过理论分析以及对创业生态系统下4家新企业的案例材料进行编码分析以提炼网络拼凑的三个维度,根据网络的加工程度不同将网络拼凑划分为利用现有网络进行资源拼凑、重组现有网络进行资源拼凑以及基于现有网络创造新的网络进行资源拼凑,打开网络拼凑行为的内核,并发现新企业结合自身资源禀赋和不同类型的创业机会开发选择适合的网络拼凑方式。本研究结合经文献梳理和案例分析提炼所得的网络拼凑维度,在Senyard,Baker和Davidsson(2009)编制的资源拼凑经典量表的基础上,将资源拼凑的题项归纳到网络拼凑的3个维度上,并对相关题项进行修改和完善,经有效性检验得到量表的信度和效度良好,最终形成网络拼凑的量表。将量表应用在本文的实证研究中以检验创业生态系统下网络特性、网络拼凑、吸收能力与新企业绩效间的关系。一方面通过剖析网络拼凑的维度在一定程度上打开网络拼凑的内核,另一方面,弥补现有研究中网络拼凑的测量量表及相关实证研究的缺失,为未来网络拼凑的深入探究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3)本文基于网络视角构建创业生态系统下网络特性、网络拼凑、吸收能力与新企业绩效的关系模型以揭示创业生态系统下新企业绩效提升的内在机理。本研究从网络视角出发,基于社会网络理论、社会认同理论和知识基础观以及创业生态系统及其网络、资源拼凑和吸收能力的相关研究,遵循“特性-行为-能力-结果”的经典研究范式,构建创业生态系统下网络特性、网络拼凑、吸收能力与新企业绩效的关系模型。具体而言,本文的研究思路分为两个部分,其一,为揭示创业生态系统的网络特性对新企业绩效作用机理,本文构建创业生态系统的网络特性(关系异质性、关系多重性和关系变化性)、网络拼凑与新企业绩效间的关系模型,分别探讨创业生态系统的网络特性(关系异质性、关系多重性和关系变化性)与新企业绩效间关系、网络拼凑与新企业绩效间关系、网络特性与网络拼凑间关系以及网络拼凑在网络特性与新企业绩效关系间的中介作用;其二,旨在打开网络拼凑对新企业绩效影响的黑箱,本文构建网络拼凑、吸收能力与新企业绩效的关系模型,分析吸收能力与新企业绩效间关系、网络拼凑与实际吸收能力间关系以及潜在吸收能力在网络拼凑与新企业绩效间关系中的中介作用。综上,本研究通过构建网络特性、网络拼凑、吸收能力与新企业绩效间关系模型弥补已有文献中对网络特性、网络拼凑、吸收能力与新企业绩效间关系的研究空白,并揭示创业生态系统下新企业绩效提升的内在机理。
李忠杰[4](2019)在《改革开放40年中国创新发展的一面旗帜》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北京中关村是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第一个高新技术园区,也是第一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40年前,它从海淀起步,伴随着改革开放不断发展,并在全国改革开放和创新发展大局中发挥着重要的引领和示范作用。2013年9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第9次集体学习选择在中关村举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关村已经成为中国创新发展的一面旗帜,面向未来,要加快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军。本文详细回顾了中关村的创新发展历史,总结了经验和启示,阐释了其对于全国实施改革开放战略、科教兴国战略、创新驱动战略、人才强国战略、依法治国方略等方面的重要启迪性意义。
王红星[5](2019)在《北京银行科技金融业务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科学技术是社会前进的助推器,是国家强大的动力,是企业成长的根基,是创新驱动发展的源泉;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对于经济发展起着强大的助推作用,科技与金融的结合是促进生产力发展最为活跃的要素,倘若没有金融对于科技创新的有效对接,科学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就不会改变,经济增长的动力就无法完成“创新驱动”的转变,国民经济的发展将会一直停留在粗放型、低层次的水平。因此,必须将科技和金融这两种最为重要的生产力要素相结合,加强金融对于科技产业的扶持能力,提高金融资源对于科技创新的配置效率,而科技金融便是解决该问题的有效手段。于是,国家便将大量的金融资源投向科学院、高校以及各项技术研究所等科研院所,以促进科学技术的研究与开发,但是却忽视了众多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创新能力,李克强总理提出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就充分印证了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创新潜力,在我国科技创新道路中也发挥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尤其是在当下流行的IT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移动通信技术等领域。然而,科技型企业却面临着“融资无路、借贷无门”的现象,融资代价高、融资门槛高的问题比比皆是。虽然政府、风投机构、借贷公司、银行等社会机构给予了科技型企业或多或少的帮助,但是都有各自的局限性。由于商业银行作为我国金融市场的主体,拥有着大量的社会闲置资金,科技金融资源较为丰富、发展潜力较高。所以,本文主要从商业银行角度出发,研究商业银行科技金融业务的发展状况。众所周知,商业银行的经营风格以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为主,而科创企业的生产经营具有高风险性、缺乏抵押物等特点,双方之间的利益冲突显而易见,科技型企业自然而然成为了商业银行的惜贷对象。如此一来,如何平衡商业银行和科技型企业之间的冲突和差异、加强商业银行对于科创企业的支持,既保证银行资金的安全、又能使科创企业获得融资就变得非常关键。鉴于此,本文选取国内科技金融业务发展较为典型的北京银行作为案例分析对象,重点对北京银行科技金融业务的发展内容进行分析。首先,对国内外有关科技金融业务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和总结,洞察国内外对于科技金融研究的最新动态。在梳理文献的过程中不断引入经济学者的相关理论作为支撑,使得本文的研究内容更加具有说服力;其次是案例介绍部分,着重介绍北京银行科技金融业务的两种模式:信贷经营模式和投贷联动模式,并从市场定位、服务体系、产品设计、盈利方式、风险防范、退出方式等六个方面对这两种模式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将硅谷银行的科技金融业务纳入研究范围进行国内外对比分析,引入招商银行和浦发银行科技金融业务进行同行业对比分析,发现北京银行存在着投贷联动缺乏独立性、和风投机构存在利益冲突、风险隔离机制不完善、行权退出渠道不牢固等问题,为此笔者给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供其改进和完善。与此同时,笔者对于目前的投贷联动业务模式进行了创新拓展,打造出“投贷联动+线上供应链金融”的运营模式,这是本文的一大亮点。最后,根据本文的研究情况,笔者为北京银行投贷联动业务的开展提出九年发展规划,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马文良[6](2019)在《中关村创新之夜:致敬新时代,致敬创新者!》文中指出从1978到2018,40年弹指一挥间。历史不会忘记那些为中关村创新发展继往开来、勇于革新的开拓者和耕耘者,他们的精神将永远传承下去,永远激励着后人奋进。2018年12月8日晚,以"致敬新时代,致敬创新者"为主题的"中关村创新之夜"活动在华熙LIVE五棵松·M空间举行。几代中关村人欢聚一堂,共同回顾海淀40年来走过的坚持创新发展的中关村之路,传承发扬中关村可歌可泣的创新精神,矢志凝聚全区上下创新创业路上"合伙人"的智慧力量,合力吹响新时代再创业再出发的响亮号角,把海
陈津波[7](2018)在《电商物流末端配送对住区设计的影响研究》文中指出随着互联网经济的发展,电子商务的普及,电商物流末端配送服务(即快递),应运而生,作为一种新兴的城市服务行业,随着我国商业格局的改变,得以高速发展,并且成为智慧化城市服务功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文共分为九章。第一章论述了电商物流末端配送服务研究的必要性,提出了论文的研究对象为北京市居住社区的物流末端配送的服务网点和配套设施。第二章梳理了国内外电商物流末端配送服务行业的发展历程和现状,进行一系列对比,分析了我国网购人群的物流末端配送行为特征喜好及智能快递柜简介。第三章调研及总结了北京市物流末端服务网点的数量和分类,对各类服务网点分布规律进行分析。第四章到第六章,分别对北京市居住区电商物流末端配送的人工自提点、室外智能快递柜、室内智能快递柜的现状进行调研,从空间、交通组织、细节构造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总结。第八章、第九章对现状调研中发现的问题,分别在规划层面和建筑层面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和建议。第九章对电商物流末端配送服务为住区设计带来的影响和矛盾进行总结,并对以后的发展提出设计展望。本论文从研究内容上来说,主要是针对居住社区中的物流末端配送服务设施,对居住区规划布局和居住建筑入口等建筑内部空间的影响,从研究方法上来说是基于现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研究领域上来说,结合物流行业相关知识,从另外的视角,来重新认识和探讨住区设计,是对目前相关研究的有利补充。
杜兴翠[8](2018)在《基于生态学视角的工业园区产学研合作影响因素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今社会,工业园区已经成为众多国家和地区大力发展高技术产业和现代化工业的有效载体。基于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新形势,工业园区的重要性愈加凸显。作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科技创新的主战场,工业园区的持续发展不仅能为自身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而且能够加快所在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带动区域经济健康、持续发展。其中,产学研合作是工业园区实现技术突破,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推动工业园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此,从不同角度对我国工业园区产学研合作进行深入研究,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从生态学视角,基于生态群落理论,研究我国工业园区产学研合作影响因素。首先通过借鉴自然生态系统的生物种群构建原理,分析工业园区产学研合作中各核心主体的生态位,并进一步总结工业园区产学研合作的种群布局规律。其次,选取硅谷和新竹两个国际典型的工业园区做案例分析,分析总结两个工业园区产学研合作的种群布局特点,并在此基础上归纳出工业园区产学研合作影响因素。然后,以中关村示范区为例,运用DEA-Tobit两步法对中关村示范区产学研合作影响因素进行回归分析,提炼出核心影响因素。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在众多影响因素中,企业技术吸收能力和金融机构贷款支持对中关村示范区产学研合作效率有显着的正向影响;企业规模、企业研发经费支出以及政府资金支持对中关村示范区产学研合作效率存在明显的负向影响。最后,根据上述理论及实证研究结果,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包括适度控制企业规模、实施积极的人才引进与保留政策、转变政府资金投入形式等等。上述研究,有助于推动我国工业园区产学研合作能力和效率的提升,使工业园区内外的技术链、人才链、资金链、政策链高效融合,推动工业园区持续健康发展。
晓莹[9](2015)在《符号:中关村》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关村已经转变为一个符号,一个概念,一种情怀,释放出更大的能量,指引中国科技前进的未来。"宇宙中心"?"中国硅谷"?"高科技产业园区"?……中关村,这个位于北京城西北角,与北大清华毗邻,与皇家园林颐和园挨着的"小村子",在很多人看来似乎从来就没与"乡土"二字沾亲带故,一出生就高高在上地成为引领整个中国IT产业发展的"擎天柱",大有"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惊喜感和神秘元素。但与"硅谷"一词由企业家Ralph Vaerst创造而来不同,"中关村"名字的由来历史感浓厚,可以追溯到明清时期,范围也在历史的变
吴良镛,陈保荣,毛其智[10](2013)在《“中关村现象”与中关村“科学城”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自1950年代以来,特别是近20年来,以核能利用、微电子技术、航天技术、生物工程、新材料研制等为标志的一系列重大技术革命,推动了科学文化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深刻地改变着世界的面貌,也对人类社会生活,对城市建设的发展,提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新的国家科学技术政策,各国生产力的重新分布,产生了一批以科学研究、科学实验及高技术产业相结合为特征的新型城市或地区,通常泛称为"科学城"。在进行"我国城市结构与形态发展规律研究"这一课题中,对"科学城"的建设与发展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就城市本身而言,新学科的发展,新技术的应用,新企业的涌现,新市场的开拓,对城市原有的布局结构和形态,也提出了按照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而进一步发展和演变的独特要求。因此,我们将"科学城"的研究作为一个子课题,拟从研究北京市西北郊文教科研区的发展入手,在借鉴国内外有关理论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剖析"中关村现象"的实质,初步探讨中关村地区发展模式的构成及西北郊文教科研区今后的结构形态,以作为有关方面在建设发展中国式"科学城"实践中的参考。
二、Zhongguancun Going Ahead(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Zhongguancun Going Ahead(论文提纲范文)
(1)轨道交通网络特性及时刻表协调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2 预备知识 |
2.1 轨道交通网络建模及性能指标 |
2.2 轨道交通列车运行图 |
2.3 本章小结 |
3 基于换乘特性的网络出行路径算法 |
3.1 问题描述 |
3.2 基于换乘的结构路径算法 |
3.3 基于混合高斯聚类的出行路径算法 |
3.4 算例仿真 |
3.5 本章小结 |
4 基于出行路径的轨道交通网络特性 |
4.1 问题描述 |
4.2 考虑换乘特性的网络拓扑效率评估 |
4.3 基于节点占有率的关键车站识别 |
4.4 网络鲁棒性评估及其指标 |
4.5 算例仿真 |
4.6 本章小结 |
5 基于客流传播特性的网络负载均衡优化 |
5.1 问题描述 |
5.2 客流传播动态模型及均衡优化 |
5.3 仿真算例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面向动态负载均衡的线路时刻表优化 |
6.1 问题描述 |
6.2 面向动态负载均衡的最优能耗时刻表优化建模 |
6.3 求解算法设计 |
6.4 仿真算例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7 基于节点中心性的网络时刻表加权协调优化 |
7.1 问题描述 |
7.2 面向换乘协调的网络时刻表优化建模 |
7.3 求解算法设计 |
7.4 仿真算例分析 |
7.5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成果 |
(2)基于多方式影响域与吸引强度的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客流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轨道交通客流预测研究现状 |
1.2.2 空间数据应用研究现状 |
1.2.3 轨道站点影响域研究现状 |
1.2.4 研究现状总结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2 轨道客流的影响要素及客流预测问题分析 |
2.1 轨道交通客流特性与需求 |
2.1.1 轨道交通客流特性 |
2.1.2 轨道出行需求及过程 |
2.2 空间要素对轨道客流的影响分析 |
2.2.1 轨道站点客流的主要影响因素 |
2.2.2 相关要素对轨道客流量的影响分析 |
2.3 空间视角下的客流预测问题与本文研究思路 |
2.3.1 空间视角下的站点客流预测问题 |
2.3.2 本文客流预测的研究思路 |
2.4 本章小节 |
3 多源空间数据采集处理与多尺度分析 |
3.1 空间数据来源与获取 |
3.1.1 空间数据来源 |
3.1.2 电子地图POI数据获取 |
3.1.3 互联网数据获取 |
3.2 空间数据融合与集成 |
3.2.1 空间数据融合 |
3.2.2 空间数据集成 |
3.3 空间数据多尺度分析 |
3.3.1 空间多尺度描述 |
3.3.2 电子地图POI数据分析 |
3.3.3 城市交通数据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轨道交通站点多方式影响域及吸引强度研究 |
4.1 影响域界定及研究内容分析 |
4.2 多方式影响域的研究方法 |
4.2.1 基于空间模型的方法 |
4.2.2 基于数据模型的方法 |
4.2.3 模型适用性分析 |
4.3 基于空间模型的直接影响域研究 |
4.3.1 步行接驳特征及阈值分析 |
4.3.2 步行影响域研究 |
4.4 基于数据模型的间接影响域研究 |
4.4.1 间接接驳特征分析 |
4.4.2 自行车接驳的距离衰减模型及影响域研究 |
4.4.3 公交接驳的距离衰减模型及影响域研究 |
4.5 多方式影响域研究结果分析 |
4.6 站点多方式吸引强度研究 |
4.6.1 直接吸引强度研究 |
4.6.2 间接吸引强度研究 |
4.7 本章小结 |
5 双层空间视角下的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客流预测 |
5.1 双层空间视角描述及研究内容分析 |
5.2 客流影响因素分析与指标构建 |
5.2.1 客流形成机理与影响因素分析 |
5.2.2 基于吸引强度的客流影响指标重构 |
5.3 重构指标探索性分析 |
5.3.1 指标空间分布特征 |
5.3.2 指标空间依赖性与异质性分析 |
5.3.3 指标数据相关性与共线性诊断 |
5.4 双层空间视角下的客流预测建模方法 |
5.4.1 特征变量选择方法 |
5.4.2 客流预测建模方法 |
5.4.5 模型预测流程及评价方法 |
5.5 模型训练与结果评价 |
5.5.1 变量确定与模型构建 |
5.5.2 GR模型训练 |
5.5.3 GWR模型训练 |
5.5.4 MGWR模型训练 |
5.5.5 模型训练结果评价 |
5.6 本章小节 |
6 案例分析 |
6.1 案例情况与分析过程 |
6.2 多方式影响域确定及吸引强度计算 |
6.2.1 多方式影响域确定 |
6.2.2 多方式吸引强度计算 |
6.3 站点客流预测 |
6.3.1 模型输入数据确定 |
6.3.2 客流预测结果 |
6.4 本章小节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工作 |
7.2 主要创新内容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乘客出行行为调查问卷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创业生态系统下网络特性对新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现实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现实意义 |
1.2.2 理论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综述 |
2.1 理论基础 |
2.1.1 社会网络理论 |
2.1.2 社会认同理论 |
2.1.3 知识基础观 |
2.2 创业生态系统研究综述 |
2.2.1 创业生态系统的相关研究 |
2.2.2 创业生态系统网络的相关研究 |
2.2.3 创业生态系统的研究述评 |
2.3 资源拼凑研究综述 |
2.3.1 资源拼凑的内涵及核心要素 |
2.3.2 资源拼凑的类型 |
2.3.3 资源拼凑的相关实证研究 |
2.3.4 创业生态系统下的网络拼凑 |
2.3.5 资源拼凑的研究述评 |
2.4 吸收能力研究综述 |
2.4.1 吸收能力的内涵 |
2.4.2 吸收能力的维度 |
2.4.3 吸收能力的测量 |
2.4.4 吸收能力的相关实证研究 |
2.4.5 吸收能力的研究述评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案例研究的理论模型构建 |
3.1 模型预设 |
3.2 案例研究设计 |
3.2.1 研究方法 |
3.2.2 案例选取 |
3.2.3 数据收集及信效度保障 |
3.2.4 数据编码与分析 |
3.3 基于案例分析的构念内涵及维度探索 |
3.3.1 网络特性内涵及维度探索 |
3.3.2 网络拼凑内涵及维度探索 |
3.3.3 吸收能力内涵及维度探索 |
3.4 基于案例分析的理论模型构建 |
3.4.1 网络特性、网络拼凑与新企业绩效 |
3.4.2 网络拼凑、吸收能力与新企业绩效 |
3.4.3 理论模型构建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研究假设的提出 |
4.1 网络特性与新企业绩效:网络拼凑的中介作用 |
4.1.1 关系异质性与新企业绩效 |
4.1.2 关系多重性与新企业绩效 |
4.1.3 关系变化性与新企业绩效 |
4.1.4 网络拼凑与新企业绩效 |
4.1.5 关系异质性与网络拼凑 |
4.1.6 关系多重性与网络拼凑 |
4.1.7 关系变化性与网络拼凑 |
4.2 网络拼凑与新企业绩效:吸收能力的中介作用 |
4.2.1 潜在吸收能力与新企业绩效 |
4.2.2 实际吸收能力与新企业绩效 |
4.2.3 网络拼凑与潜在吸收能力 |
4.2.4 网络拼凑与实际吸收能力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实证研究设计 |
5.1 问卷设计 |
5.2 数据收集与样本特征 |
5.2.1 数据收集 |
5.2.2 样本特征 |
5.3 变量测量 |
5.4 问卷的有效性检验 |
5.4.1 信效度的检验方法 |
5.4.2 网络特性量表的信效度检验 |
5.4.3 网络拼凑量表的信效度检验 |
5.4.4 吸收能力量表的信效度检验 |
5.4.5 新企业绩效量表的信效度检验 |
5.5 同源方法偏差检验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实证分析与结果讨论 |
6.1 描述性统计与相关性分析 |
6.2 实证分析 |
6.2.1 网络特性对新企业绩效的影响机理检验 |
6.2.2 网络拼凑对新企业绩效的影响机理检验 |
6.3 结果讨论 |
6.3.1 网络特性对新企业绩效的影响机理分析 |
6.3.2 网络拼凑对新企业绩效的影响机理分析 |
6.4 对新企业/创业者的启示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研究不足与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与项目情况 |
致谢 |
(5)北京银行科技金融业务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科技金融范畴界定研究 |
1.2.2 商业银行科技金融业务发展现状研究 |
1.2.3 商业银行科技金融业务存在问题研究 |
1.2.4 商业银行科技金融业务模式创新研究 |
1.2.5 商业银行科技金融业务风险控制研究 |
1.2.6 文献述评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创新与不足 |
1.4 本章小节 |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依据 |
2.1 科技金融相关概念界定 |
2.1.1 科技金融 |
2.1.2 投贷联动 |
2.1.3 供应链金融 |
2.2 科技金融相关理论体系 |
2.2.1 金融期权理论 |
2.2.2 商业银行经营理论 |
2.2.3 伯格洛夫融资理论 |
2.2.4 中小企业生长周期理论 |
2.2.5 风险调整资本收益理论 |
2.3 本章小节 |
第三章 北京银行科技金融业务发展情况介绍 |
3.1 我国科技金融发展现状 |
3.1.1 我国科技型企业融资需求现状 |
3.1.2 我国银行业科技金融供给现状 |
3.2 北京银行科技金融业务案例简介 |
3.2.1 北京银行简介 |
3.2.2 北京银行科技金融业务发展历程 |
3.2.3 北京银行科技金融信贷业务简介 |
3.2.4 北京银行科技金融投贷联动业务介绍 |
3.3 本章小节 |
第四章 北京银行科技金融业务对比分析 |
4.1 北京银行科技金融业务内部对比分析 |
4.1.1 北京银行科技金融传统信贷业务分析 |
4.1.2 北京银行科技金融投贷联动业务分析 |
4.1.3 本节小节 |
4.2 北京银行与硅谷银行科技金融业务对比分析 |
4.2.1 运行模式对比 |
4.2.2 市场定位对比 |
4.2.3 服务组织对比 |
4.2.4 收入来源对比 |
4.2.5 风险控制对比 |
4.2.6 行权退出对比 |
4.2.7 本节小节 |
4.3 北京银行科技金融业务同行业对比分析 |
4.3.1 发展规模对比 |
4.3.2 市场定位对比 |
4.3.3 运行模式对比 |
4.3.4 服务体系对比 |
4.3.5 产品设计对比 |
4.3.6 经济效益对比 |
4.3.7 本节小节 |
4.4 北京银行科技金融业务优势与劣势分析 |
4.5 本章小节 |
第五章 北京银行科技金融业务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
5.1 问题分析 |
5.1.1 北京银行自身局限性 |
5.1.2 投贷联动缺乏独立性 |
5.1.3 银行和风投利益冲突 |
5.1.4 风险隔离机制不完善 |
5.1.5 行权退出渠道不牢固 |
5.2 原因分析 |
5.2.1 股权投资体系不全,投贷复合人才缺乏 |
5.2.2 银行风投理念不同,风险收益无法平衡 |
5.2.3 缺乏有效收入来源,业绩考核压力较大 |
5.2.4 市场投资体系不完善,轻资产流转不便 |
5.3 本章小节 |
第六章 北京银行科技金融业务优化对策分析 |
6.1 银行层面 |
6.1.1 加强产品创新,建立核心品牌 |
6.1.2 扩充投贷组织,培养投贷专家 |
6.1.3 搭建多方联保,加强机构合作 |
6.1.4 优化资金来源,强化风险隔离 |
6.2 政府层面 |
6.2.1 扩充政府担保基金,建立风险分担机制 |
6.2.2 拓宽银行投资权限,加强专利立法保护 |
6.2.3 完善资本市场体系,加快股权交易流转 |
6.3 北京银行投贷联动模式创新拓展研究 |
6.4 本章小节 |
第七章 展望与结论 |
7.1 研究展望 |
7.2 主要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附件 |
(6)中关村创新之夜:致敬新时代,致敬创新者!(论文提纲范文)
序篇 |
第一篇章:创业·使命 |
第二篇章:创造·奋斗 |
第三篇章:创新·梦想 |
结篇 |
(7)电商物流末端配送对住区设计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背景 |
1.1.1 宏观背景——电子商务大量普及 |
1.1.2 中微观背景——电商物流配送末端现状 |
1.2 论文涉及概念、研究对象及范围 |
1.2.1 涉及概念 |
1.2.2 研究对象 |
1.2.3 研究范围 |
1.3 论文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论文研究方法 |
1.4.1 文献资料研究整理 |
1.4.2 实地调研与访谈 |
1.4.3 分类比较分析 |
1.5 相关研究 |
1.6 论文的研究框架 |
第2章 国内外电商物流末端配送行业发展状况 |
2.1 我国电商物流末端配送行业发展状况 |
2.1.1 我国电商物流末端配送行业发展历程 |
2.1.2 我国电商物流末端配送行业发展现状 |
2.1.3 我国电商物流末端配送模式 |
2.1.4 我国电商物流末端配送服务与住区设计相关政策法规 |
2.2 国外发达国家电商物流末端配送行业发展状况 |
2.2.1 美国、加拿大电商物流末端配送行业发展状况 |
2.2.2 英国、德国等欧洲国家电商物流末端配送行业发展状况 |
2.2.3 日本电商物流末端配送行业发展状况 |
2.2.4 国内外电商物流末端配送行业发展差异及原因分析 |
2.3 中国网购客户物流末端配送服务的行为特征 |
2.3.1 收取快递模式选择喜好 |
2.4 智能快递柜简介 |
2.4.1 智能快递柜一般尺寸 |
2.4.2 智能快递柜收取件模式流程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北京市电商物流末端配送服务概况 |
3.1 北京市电商物流末端配送基本分类 |
3.1.1 按照接收快递主体分类 |
3.1.2 按照接收快递的位置分类 |
3.1.3 按照物流末端配送的经营主体分类 |
3.2 北京市电商物流末端配送服务点整体概况 |
3.2.1 北京市电商物流末端配送人工自提服务点概况 |
3.2.2 北京市物流末端配送智能快递柜发展概况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北京市居住区物流末端配送人工自提点调研 |
4.1 北京市居住区物流末端配送人工自提点概述 |
4.1.1 物流末端配送人工自提点分类 |
4.1.2 北京市居住区人工自提点数量及布局 |
4.2 物业代收类自提点调研 |
4.2.1 新型居住区物业代收现状调研(以万柳区域为例) |
4.2.2 老旧居住区物业代收现状调研(以中关村部分区域为例) |
4.2.3 新旧居住区物业代收对比 |
4.3 电商企业自主经营的自提点调研 |
4.3.1 京东自提点 |
4.3.2 顺丰自提点 |
4.3.3 电商及物流企业人工自提点比较 |
4.4 与便利店和社区商业合作经营的自提点 |
4.4.1 建筑空间要求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北京市居住区室外智能快递柜现状调研 |
5.1 北京市室外智能快递柜概述 |
5.2 北京市居住区室外智能快递柜位置调研 |
5.2.1 室外智能快递柜安放位置 |
5.2.2 室外智能快递柜服务半径 |
5.3 室外智能快递柜的组合空间 |
5.4 室外智能快递柜与交通组织 |
5.4.1 室外智能快递柜与车行交通 |
5.4.2 室外智能快递柜与人行交通 |
5.5 室外智能快递柜相关细节构造 |
5.5.1 遮阳防雨 |
5.5.2 夜间照明 |
5.5.3 土建基座 |
5.5.4 颜色与外观 |
5.5.5 广告标识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北京市居住建筑室内智能快递柜现状调研 |
6.1 北京市居住建筑室内智能快递柜概述 |
6.1.1 北京市居住建筑室内智能快递柜位置分类 |
6.2 与入口大堂相结合的室内智能快递柜 |
6.2.1 与入口大堂相结合的室内智能快递柜的空间布局 |
6.2.2 与入口大堂相结合的室内智能快递柜现状问题 |
6.3 与地下车库相结合的室内智能快递柜 |
6.4 与门卫室或物业管理空间相结合的室内智能快递柜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居住区物流末端配送服务规划设计建议 |
7.1 居住区物流末端配送服务综合规划发展建议 |
7.1.1 统一规划布局物流末端配送服务网点 |
7.1.2 信报箱升级与快递柜结合 |
7.2 居住社区物流末端配送公共服务设施设计建议 |
7.2.1 室外智能快递柜选址建议 |
7.2.2 室外智能快递柜行业标准 |
7.3 居住区物流末端配送服务发展展望 |
7.3.1 智能快递机器人 |
7.3.2 智能快递无人机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居住建筑物流末端配送服务空间设计建议 |
8.1 居住建筑物流末端配送服务空间发展建议 |
8.2 居住建筑入口门厅物流末端配送空间智能化升级 |
8.2.1 日本居住建筑“宅配”系统参考与启示 |
8.2.2 居住建筑入口门厅智能化物流配送空间设计建议 |
8.3 居住建筑地下车库物流末端配送服务空间设计建议 |
8.3.1 地下车库物流末端配送服务空间现状改造建议 |
8.3.2 大型智能快递柜技术发展 |
8.3.3 地下车库物流末端配送服务空间设计展望 |
8.5 本章小结 |
第9章 物流末端配送服务影响下的住区设计 |
9.1 矛盾总结 |
9.1.1 新型科技与落后的建筑硬件的矛盾 |
9.1.2 新型科技与老旧的行为习惯的矛盾 |
9.1.3 新型科技与迟缓的建筑设计的矛盾 |
9.2 行业壁垒 |
9.3 未来已来 |
9.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
附录 B |
附录 C |
附录 D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8)基于生态学视角的工业园区产学研合作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1.2.1 研究方法 |
1.2.2 研究内容和框架 |
1.2.3 创新点 |
第2章 相关研究综述 |
2.1 生态学理论及在经济领域的运用 |
2.2 工业园区产学研合作研究综述 |
2.2.1 产学研合作研究 |
2.2.2 工业园区产学研合作研究 |
2.3 基于生态群落理论的工业园产学研合作研究综述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生态群落理论的工业园区产学研合作主体生态位分析 |
3.1 工业园区产学研合作的生态学隐喻 |
3.2 工业园区产学研合作主体的生态位分析 |
3.2.1 企业生态位分析 |
3.2.2 高校生态位分析 |
3.2.3 科研机构生态位分析 |
3.2.4 政府生态位分析 |
3.2.5 中介服务机构生态位分析 |
3.2.6 金融机构生态位分析 |
3.3 基于生态群落理论的工业园区产学研合作种群布局 |
第4章 基于生态学视角的国际典型工业园区产学研合作种群布局及影响因素分析 |
4.1 美国硅谷案例分析 |
4.2 台湾新竹科学工业园区案例分析 |
4.3 影响因素总结 |
第5章 基于生态学视角的“中关村示范区”产学研合作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5.1 “中关村示范区”产学研合作种群布局分析 |
5.2 理论假设 |
5.3 研究方法及数据来源 |
5.3.1 研究方法 |
5.3.2 数据来源 |
5.4 中关村示范区产学研合作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5.4.1 中关村示范区产学研合作效率评价 |
5.4.2 中关村示范区产学研合作影响因素分析 |
第6章 结论及对策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2 对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研究成果清单 |
致谢 |
(9)符号:中关村(论文提纲范文)
“中官村”,这儿原先竟是太监的养老庄园 |
一字之差,跨越新旧思想交替的“关口” |
宇宙中心,这个“村子”还真大 |
拒绝忧患,有战略更有情怀 |
(10)“中关村现象”与中关村“科学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中关村现象” |
1.1 历史的回顾 |
1.2“中关村现象” |
(1) 以自然科学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机构为中心 |
(2) 以学科齐全的高等院校为主体 |
(3) 以智力、知识、信息的高度密集为特征 |
(4) 以“大院”式布局为主的城市建设模式 |
(5) 以高技术开发与风险企业的萌生为地区开发的新动力 |
1.3“中关村现象”的背景与本质 |
1.3.1“中关村现象”的背景 |
(1) 优美的自然环境与悠久的历史 |
(2) “功能分区”思想指导下的城市布局规划 |
(3) 以城市总体及分区规划作为建设的依据 |
(4) 新技术发展洪流的冲击 |
(1) 中央领导的积极倡导 |
(2) 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 |
(3) 有关单位的积极行动 |
1.3.2“中关村现象”的本质 |
1.4 矛盾与展望 |
1.5 小结 |
2“中关村模式” |
2.1 国外“科学城”模式浅析 |
2.2 对“中关村模式”的探索 |
2.2.1 现状模式 |
2.2.2 现状模式的优势与不足 |
2.3 中关村地区的发展模式 |
2.3.1 已制定的建设规划和发展设想 |
(1) “已基本摆满, 需另谋出路”———《北京市城市建设总体规划 (1982~2000) 》 |
(2) “综合配套, 就地平衡”———《北京市西北郊分区土地使用控制规划 (1985~2000) 》 |
(4) “内部挖潜为主, 适当向外扩展”———以中关村为中心的各单位具体建设计划 |
(5) “万众瞩目, 但迟迟不能上马”———海淀镇改建规划和北京市西北亚中心的规划与建设 |
2.3.2 中关村地区的发展模式 |
(1) 发展模式与支持系统 |
(2) “中关村模式” |
(1) 核心区 |
(2) 大文教科研区 |
(3) 进一步发展的模式 |
2.4 对中关村“科学城”的评述 |
3 对中关村“科学城”的问题讨论及建议 |
3.1 对中关村地区近期建设发展中若干问题的讨论 |
3.1.1 关于土地使用规划问题 |
(1) 关于西北郊的环境容量 |
(2) 关于土地的使用模式 |
(3) 关于本区近期的向外扩展 |
(1) 向外发展 |
(2) 现有文教科研区内部挖潜、充实提高 |
3.1.2 关于“科学城”的建筑文化与环境艺术质量问题 |
3.2 近期规划的实施 |
3.2.1 信息与交往条件的改善 |
3.2.2 城市亚中心的一期建设工程 |
3.2.3 地区环境的综合治理工程 |
3.3 规划和实施的重要条件 |
四、Zhongguancun Going Ahead(论文参考文献)
- [1]轨道交通网络特性及时刻表协调优化[D]. 吴兴堂.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3)
- [2]基于多方式影响域与吸引强度的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客流预测[D]. 万峰.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3)
- [3]创业生态系统下网络特性对新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D]. 王玲. 吉林大学, 2019(02)
- [4]改革开放40年中国创新发展的一面旗帜[J]. 李忠杰. 社会治理, 2019(05)
- [5]北京银行科技金融业务发展研究[D]. 王红星. 石河子大学, 2019(01)
- [6]中关村创新之夜:致敬新时代,致敬创新者![J]. 马文良. 中关村, 2019(01)
- [7]电商物流末端配送对住区设计的影响研究[D]. 陈津波. 清华大学, 2018(04)
- [8]基于生态学视角的工业园区产学研合作影响因素研究[D]. 杜兴翠. 北京理工大学, 2018(07)
- [9]符号:中关村[J]. 晓莹. 中国青年, 2015(04)
- [10]“中关村现象”与中关村“科学城”研究[J]. 吴良镛,陈保荣,毛其智. 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 201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