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军事会计的确认基础

论军事会计的确认基础

一、论军队会计确认基础(论文文献综述)

李燕杰[1](2020)在《政企关系对我国地方政府会计信息披露的影响研究》文中提出伴随改革开放后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国内外经济活动日益频繁,经济往来日益密切,国际间贸易壁垒逐渐消除。国内外投资者对于我国政府会计信息披露的关注力度越来越大,政府会计信息披露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因此,在经济全球化的新形势下,原有的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的政府会计制度无法满足需要。本文对基于对政府会计信息披露的分析,有利于进一步完善我国政府会计相关理论研究内容,也能够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有效推动我国会计体系的发展完善;同时,从信息使用者角度研究政府会计信息披露,为政府会计信息披露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能够为政府人员提供全新的思路去考虑政府会计信息的披露内容、披露方式,有利于构建完善有效的信息披露体系,推动我国信息公开的程度,最终推动社会的整体进步。以美国华盛顿市为例,介绍美国地方政府会计信息披露的发展现状、披露内容以及披露特点。以北京市政府会计信息披露的现状出发,研究分析北京市政府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容、形式、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对政府会计信息披露的影响因素对比分析,寻找国外政府会计信息披露的可借鉴的内容。最终根据当前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意见与建议。基于政企关系角度的政府会计信息披露研究,使地方政府发现到现阶段政府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发现信息披露中存在的缺陷,从而作为受托方的政府能够通过对于问题、缺陷的正确判断,实施有效的问题解决措施,进行更加有效、合理的信息披露,并保证政府会计信息披露质量,公开政府的政务信息;有助于提高我国公共资源的调配效率,进行更好的资源配置;能够推动政府财务报告体系的完善,助力我国政府财政制度改革;有助于更加清晰的了解地方政府的资产负债情况,从而提前应对可能的财务风险。

许世林,施博闻[2](2019)在《军队引入权责发生制的改革研究》文中指出自2019年1月1日起,《政府会计制度》在全国范围内正式实行。这次改革构建了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适度分离并适当衔接的会计核算模式,是一次里程碑意义上的改革。但是同样作为国家的重要部门,军队在这方面的改革就显得比较落后,会计上已经出现了许多与实际信息需求不适应的现象。从以这些不适应的现象为着眼点,分析当前军队会计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其中原因。借鉴政府会计改革的先进理念与具体做法,尝试引入权责发生制这一会计基础对军队会计进行系统的改革,并设计了完整的核算流程,给出了部分重要的会计报告的参考格式。

姚珍江[3](2019)在《B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体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经济责任审计是我国政治生态背景下特殊的审计类型,是我国现行权力运行机制下审计理论和方法的创新,这是一个具有“拟人化”特征的综合审计系统。中国经济正快速发展,国有企业的改革也进入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历史时期,国有企业经济责任审计将成为国家治理的审计重点。在国家实行审计全覆盖和加强国有企业监管的国家形势下,审计机关对国有资产,国有资源和国有企业经济责任负责人履职情况全面覆盖“审计”,促进全面覆盖“审计”,突出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完善要解决的经济责任审计结果,促使审计机构完善国有企业的经济责任审计体系,提高国有企业的审计质量和水平,更好地发挥国家审计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中的重要作用。目前,缺乏完善的经济责任评价指标体系,也没有制定统一的有公信力的评价标准国有企业领导干部任职期间履行经济责任的绩效进行科学、全面、合理的评价。同时,负责监管国有企业的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也难以发挥他的作用。在此背景下,由于B国有企业所属农业行业的特殊性,选取B国有企业经济责任审计为例,根据现有研究理论,全面分析B国有企业实际情况,构建一套适用于农业行业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的经济责任审计的评价体系,提供更全面、科学的审计评价。本文首先阅读国外绩效审计的研究成果和国内最新经济责任审计的文献,确定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搞清楚经济责任及经济责任审计相关概念和所需要用到的理论基础,为后文的研究做准备;其次介绍了B国有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的评价体系现状,分析其评价体系得出其体系存在评价指标设置不合理、缺少指标权重等问题;之后根据最新颁布的《规定》、B国有企业的行业特点、企业上级要求确定审计内容,使用层次分析法选取定性和定量指标构,通过专家打分结果计算确定各层指标权重,构建可以更科学、更全面、可操作性强的B国有企业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体系,再使用此套评价体系对B国有企业L同志任职期间的经营实际数据、管理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得出领导人员的经济责任履责情况。最后部分,说明本文得出的结论和研究结论对未来国有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经济审计的意义。

赵网[4](2019)在《会计权责发生制改革对军队会计的启示》文中研究说明我国的企业会计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会计制度逐步完善,特别是《新会计准则》实施以来,使会计制度得到了标志性的进步。本文从会计制度改革中的权责发生制改革入手,对军队会计由收付实现制逐步转向权责发生制进行总结分析,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丁峰[5](2017)在《埃及宪法变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宪法变迁是宪法基础理论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宪法源于历史,宪法变迁离不开历史视域。宪法变迁是宪法成长和宪法演进的运动,体现为有形变迁与无形变迁的结合。埃及作为中东北非地区最早开始立宪探索的重要国家,一直担当着宪法变迁“先行者”的角色。本文试图弥补学术研究的薄弱,系统梳理埃及百年宪法变迁史,并进行深入的总结与反思。除导论和结束语外,全文共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早期现代化时期埃及的宪法初创”,着重论述这一时期埃及宪法通过后发外源型的现代化模式从无到有的萌生过程。埃及作为历史悠久的文明交往中心,在1798年拿破仑入侵后,开始进入早期现代化时期。法国的短暂占领使埃及第一次受到西方近代文明的强烈冲击,迪万制在埃及得以建立。阿里的仿欧改革,力图建立现代国家管理机构,吸纳融合了欧洲先进的思想和理念。随后,赛义德、伊斯梅尔大力推进欧化改革,协商会议的建立为埃及代议制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苏伊士运河的开凿,使得埃及财政状况日趋恶化,列强趁此机会在埃及成立“混合法庭”和“欧洲内阁”,建立“双重监督”制度,埃及国家主权丧失,君主独裁制度陷入深刻危机。1879年“民族法案”正式通过,明确体现了代议制的原则,规定了议会内阁制,埃及宪政发展出现了质的飞跃。1882年基本法虽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宪法,但在埃及宪法变迁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英国占领埃及后颁布了组织法,进行代议制的改革,政党在埃及出现,并开始政治参与。1922年,英国被迫承认埃及名义上的独立,1923年宪法是埃及早期现代化进程中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宪法。但宪法实施过程困难重重,新旧交替,几度存废,甚至出现了首次“宪法危机”。埃及宪法初创尽管步履蹒跚,还是艰辛向前。第二部分“变革时期埃及的宪法革新”,重点围绕七月革命后在纳赛尔主义影响下埃及宪法的制定和更迭,试图充分展现变革时期埃及的宪法变迁状况。本文认为,政治革命是宪法变迁的原动力。1952年七月革命后,以纳赛尔为首的自由军官组织以保卫宪法的名义控制开罗,最终迫使法鲁克国王逊位。1923年宪法最终被废弃。革命指导委员会为巩固政权发布了1953年过渡时期临时宪法声明,宣告帝制终结。纳赛尔在与纳吉布的争权斗争中获胜,并形成威权政治下的绝对统治,即纳赛尔主义,包含纳赛尔集权主义、纳赛尔民族主义和纳赛尔社会主义。在三月危机后,1956年宪法在全民公投中高票通过。1958年埃叙联合后,纳赛尔以阿联总统的身份在大马士革颁布《阿拉伯联合共和国临时宪法》,进一步扩充了总统的权力。纳赛尔社会主义在1964年宪法中得以充分体现。而1967年第15号授权法案与1969年的宪法第94号修正案集中反映了纳赛尔时期总统独大、议会弱小、一党专政为特征的威权政治发展到了极致。变革时期埃及的宪法变迁重在革故鼎新,可谓特色鲜明。第三部分“转型时期埃及的永久宪法及其修正”,主要分析萨—穆时代的宪法变迁状况。本文认为,萨达特继任总统后,开展纠偏运动,推动社会的全面转型,为了巩固自身的统治在匆忙中制定的1971年永久宪法,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新宪法为萨达特推行政治与经济改革提供了法律依据。萨达特于1980年进行永久宪法的首次修正。萨达特遇刺后,继任者穆巴拉克稳健转型,在保持政治稳定的前提下稳步推进民主化进程,加强宪政民主合法性。穆巴拉克迫于内外压力分别于2005年、2007年进行两次宪法修正。转型时期埃及的宪法变迁重在“修正”,三次宪法修正案的出台折射出萨—穆时代政治改革与政治动荡的矛盾与冲突,发人省思。第四部分“一·二五革命后埃及的宪法危机”,重点分析了宪法危机的演进和成因。2010年起始的“阿拉伯之春”横扫整个中东地区,穆巴拉克于“一·二五”革命后下台,埃及陷入动荡。军方主导下的修宪,先后发布《宪法宣言》,提出“超宪法原则”扩张权力,修正《宪法宣言》争夺制宪权,遂引发埃及的宪法危机。在民众的呼声下埃及出现了史上首位民选总统,而穆尔西通过两次“宪法声明”盲目扩权,进一步加剧了宪法危机。最终在军方的干预下,穆尔西下台,埃及再次陷入激烈冲突。临时总统曼苏尔在军方的支持下颁布过渡时期宪法声明,并主持制定了新宪法,2014年初,埃及新宪法公投通过,国防部长塞西参选总统并当选。本文认为,埃及宪法危机是其宪制内部诸多矛盾交互运动的必然结果,其实质是在社会抗争大背景下,埃及军方、穆兄会、世俗派等政治和宗教势力围绕着宪改和权力分配进行的一场尖锐的权力斗争。第五部分“埃及宪法变迁的主要方式和特色”。纵观埃及宪法变迁史,其宪法变迁的方式集中表现为“宪法革新”、“宪法修改”和“宪法解释”三种形式。埃及宪法变迁在公投公决和军人主导等方面颇具特色。埃及宪法变迁也引发我们诸多反思,如何处理西方宪政模式与培育民族宪法文化的关系,如何加强宪法监督并维护宪法的稳定与权威,如何看待公投民主的合法性与相对性,以及如何理性对待埃及百年教俗冲突和军方威权统治等问题,仍是一个重要的时代课题。因此,全面总结埃及宪法变迁的经验和教训,不仅可以丰富宪法变迁的理论研究,且对于准确把握埃及当前的政治转型及其未来发展尤显紧迫,亦可为我国政治改革在抵御国际风险和避免国内社会动荡等方面提供必要的借鉴和启示。

闫洪新[6](2016)在《军队会计报告改革问题研究》文中认为会计报告是指会计主体将会计信息提供给相关使用者,同时将受托责任履行情况予以反映。军队会计作为政府会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政府会计报告的相关理论和实践对军队会计报告必然要产生深刻影响。近年来,习主席提出了"把有限经费用在刀刃上""把宝贵的军费用在备战、止战和赢战上"等一系列重要指示,实现这些指示要求必须在财务科学化、精细化、效益化管理上有所突破,更要加强会计理论的深入研究。此外,军队资产改革、行政消耗性费用改革、经费预算与资金收付相分离改革等会计环境不断变化。环境的变化对军队会计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挑战也越来越大。正是这样的环境和背景,将极大地推动军队会计报告改革并产生深远影响。军队会计报告在军队会计提供财务信息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加强对其改革研究,有利于推动军队会计改革顺应我国政府会计改革的发展趋势,拓展军队会计理论前沿,丰富军队会计理论内容,对于提高军费保障效益、促进军队现代后勤全面建设深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论文共包括以下六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主要是对本文选题的背景、动机和意义进行阐述,对当前国内外有关军队会计和军队会计报告内容的现状进行分析研究,并概括了本文研究的内容方法和创新点。第二部分,理论基础及概念界定。总结分析军队会计报告改革的基本理论,简要介绍军队会计领域相关概念,为论文研究提供理论支撑。第三部分,军队会计报告现状。依据法规要求和部队实际,分别从军队会计报表、军队预算执行情况报告和军队会计分析三个方面介绍了当前会计报告现状。第四部分,现行军队会计报告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阐述了军队会计报告在目标、编报基础、报告内容以及报告体系四个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剖析了问题成因。第五部分,军队会计报告改革的对策建议。本部分为本文的重点内容,重点从总体原则、基本模式等方面宏观设计出军队会计报告改革的基本思路,然后从军队会计报表体系、科目设置、报表要素等报告内容,以及跟踪落实相关措施等方面探讨军队会计报告改革的措施办法。第六部分,结论和局限。根据前几部分的研究,得出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最后总结研究过程中存在的局限性。本文主要采用规范研究的方法。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尝试从以下两个方面创新:一是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阐明理论概念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军队会计报告与公共受托责任、财政透明度、新公共管理理论三者之间的关系,继而提出了军队会计报告改革的基本思路。二是构建了军队会计报告"双轨制"模式。借鉴地方会计尤其是政府会计研究成果,将政府会计"双轨制"改革模式的理念引入到军队会计报告制度创新之中,并结合军队实际情况设计了一套理论性、针对性和实践性较强的"双目标"、"双主体"、"双基础"的"双轨制"会计报告创新方案,为推进军队会计全面改革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齐轶,杨少春,袁力[7](2015)在《协同视域下基于军队预算管理的会计制度改革研究》文中提出科学把握军队预算管理与会计制度的内在关系是军队财务管理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要解决的重要命题。随着当前政府预算管理与会计改革的不断发展,军队预算管理改革的逐步深化,现行军队会计制度与预算管理存在诸多不适应。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应以协同思维分析军队预算管理与会计制度改革的理论基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这将为加快推进全面建设现代后勤步伐提供理论支撑和政策支持。

李京,曹喆[8](2013)在《论军队会计风险的类型、成因及防范》文中研究说明军队会计风险表现为固有风险、技术风险、控制风险、职业道德风险等类型,导致其发生的主要因素有军队会计法规体系不完善、会计核算方法有局限、会计环节存在不确定性、会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会计主体对会计风险认识不足等。为有效防范军队会计风险,可以从增强风险意识、建立预警机制、强化职业道德、完善内控制度等四个方面着手进行。

安丽娜[9](2011)在《推进我国人力资源会计应用问题研究》文中提出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进入21世纪后,世界高新技术不断发展,其革命和进步的浪潮已经把企业的生存发展从自然资源竞争和资本资源竞争推向了人力资源的竞争,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正受到知识经济的巨大冲击。知识、人才作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强大动力,其作用正在日益增强。因此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会计学也正面临着从物本主义转向人本主义的深刻变革。人力资源会计作为会计学的一个新兴领域和崭新分支,应用于实务的呼声越来越高。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研究我国人力资源会计应用的相关问题就显得犹为重要。国外已将人力资源会计作为一个重要的人力资源管理方法,在我国的一些企业财务报告中,人力资源会计信息也有一些披露,但披露程度明显不足。目前国内对人力资源会计的探讨仅限于单独的、小范围探讨,没有形成有组织的广泛探讨。探讨的内容也仅限于对人力资源会计的概念范畴的探讨以及对人力资源会计必要性的探讨,很少涉及具体应用方面的问题。我国会计理论界和实务界对人力资源会计应用问题研究不足,也尚未形成有效的解决途径。本文是基于推进我国人力资源会计应用开展的研究,旨在探讨我国人力资源会计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探索有效的解决方案,以期能够推动我国人力资源会计的应用。本文共分为五大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国内外研究情况综述、研究思路和人力资源会计基础理论。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力资源会计无论是对政府、企业还是社会公众,其重要性均日益突出。在第一部分,笔者首先分析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然后按照人力资源会计的国内外研究情况进行了综述,说明了本文的研究思路,最后介绍了本文用到的人力资源会计基础理论。第二部分是我国人力资源会计的应用现状,在这一部分中,笔者首先采用抽样分析方法,对15家企业在近3年财务报告中关于人力资源会计的应用情况进行了基本分析,并选取了华谊兄弟和东软集团两家企业,对其财务报告中人力资源会计的应用现状进行了详细介绍。最后,对我国人力资源会计的总体应用状况进行了总结。第三部分是推进我国人力资源会计应用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笔者结合本文第二部分的现状分析,对我国人力资源会计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并对这些问题产生的具体原因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力求找到阻碍人力资源会计在我国推广应用的原因。第四部分是推进我国人力资源会计应用的对策,笔者针对第三部分中提出的问题及原因,提出了有关推进我国人力资源会计应用的具体对策,以期对推进我国人力资源会计的应用有所帮助。第五部分是对全文的总结,笔者对本文所论述的内容进行了总结,并展望了我国人力资源会计未来的发展。本文采用了抽样分析法、案例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和归纳分析法等研究方法,提出了通过外部资产评估机构及企业内部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来解决人力资产的计量难题,将人力资源以人力资产科目确认并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和逐步开展人力资源会计试点以切实推进人力资源会计应用等设想。但是由于时间仓促,加上本人理论和实践经验有限,文中难免有错误与疏漏之处,敬请指正。

王树义,李明,任润林[10](2011)在《论军队预决算与会计核算的协调发展》文中认为军队预算、决算和会计核算,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共同在军队财务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要推动军队财务管理创新发展,应构建具有我军特色的"PPBE"系统,实现军队会计"准则化、全程化、独立化",同时,要积极探索军队会计决算的新方法,建设军队预算、决算、核算自动化和网络化平台,实现军队预决算和会计核算的协调发展。

二、论军队会计确认基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军队会计确认基础(论文提纲范文)

(1)政企关系对我国地方政府会计信息披露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外文献回顾
        1.3.2 国内文献回顾
        1.3.3 文献评述
    1.4 新政府会计准则
    1.5 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思路
    1.6 研究方法
    1.7 论文的创新点
第2章 基于政企关系的地方政府会计信息披露概述
    2.1 政府会计信息的含义
    2.2 会计基础核算方式比较
    2.3 我国政府财务会计信息披露主体与使用者需求分析
    2.4 政企关系的相关研究
        2.4.1 政企关系的度量方式
        2.4.2 政企关系的经济后果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国外政府会计信息披露的分析
    3.1 美国地方政府会计信息披露发展及现状
        3.1.1 联邦政府政府会计信息披露与州和地方政府会计信息披露
        3.1.2 美国地方政府会计信息披露的发展历程
        3.1.3 美国地方政府会计信息披露现状
        3.1.4 2018年美国华盛顿特区政府会计信息披露情况
    3.2 华盛顿特区政府会计信息披露分析
        3.2.1 美国政府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容
        3.2.2 美国政府会计信息披露的特点
    3.3 美国政企关系的研究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北京市政府会计信息披露现状研究
    4.1 北京市政府会计信息披露的整体现状
        4.1.1 北京市政府会计信息公开披露目标
        4.1.2 会计信息主动公开情况
        4.1.3 北京市政府会计决算信息披露情况
    4.2 北京市政府会计信息披露的存在的问题
        4.2.1 信息披露侧重于“内部人”需求
        4.2.2 披露的政府会计信息真实性欠缺
        4.2.3 信息披露监督履行不到位
    4.3 北京市政府会计信息披露的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4.3.1 缺乏统一完备的政府会计准则体系
        4.3.2 披露时间受制度约束且政府缺乏主动公开意识
        4.3.3 缺乏完善的监督协同机制
    4.4 我国地方政府与国有企业的关系以及结构调整的必要性问题分析
        4.4.1 我国地方政府与其他国有企业经济合作关系的主要特殊性
        4.4.2 产权制度改革滞后
        4.4.3 现代企业制度需继续完善
        4.4.4 国有资产的管理体制仍存在的问题
    4.5 小结
第5章 地方政府会计信息披露优化的研究及探索
    5.1 政府会计信息披露体系的构建
        5.1.1 我国政府财务会计披露模式选择
        5.1.2 我国政府财务会计信息披露体系设计
    5.2 完善地方政府会计信息披露制度保障
        5.2.1 建立地方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
        5.2.2 建立地方政府会计信息披露工作制度
    5.3 加强监督协同机制建设
    5.4 对我国政府会计信息披露的建议
        5.4.1 政府转变信息披露理念
        5.4.2 丰富政府会计信息披露内容与形式
        5.4.3 完善政府信息反馈机制
        5.4.4 健全政府会计信息审计制度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3)B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企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内容的研究
        1.2.2 国企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研究
        1.2.3 国企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方法的研究
        1.2.4 文献述评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相关基础理论概述
    2.1 理论基础
        2.1.1 委托代理理论
        2.1.2 权力制衡理论
        2.1.3 利益相关者理论
    2.2 相关概念
        2.2.1 经济责任及经济责任审计
        2.2.2 经济责任审计的内容
    2.3 国企领导人经济责任审计发展历程
第三章 B国有企业领导人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的现状及问题
    3.1 B企业的基本情况
    3.2 B国有企业领导人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体系现状
    3.3 B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存在的问题
        3.3.1 评价指标设置不合理
        3.3.2 缺乏合理的评价标准
        3.3.3 评价方法不完善
        3.3.4 指标权重缺失
        3.3.5 审计评价过于概括
第四章 B国有企业领导人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体系构建
    4.1 界定审计内容
    4.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4.3 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的选取
        4.3.1 评价指标选取依据
        4.3.2 构建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
    4.4 B国有企业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权重确认
        4.4.1 建立层次分析结构模型
        4.4.2 构建判断矩阵及计算指标权重
    4.5 B国有企业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标准
第五章 B国有企业领导人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体系的应用
    5.1 被审计对象任期内企业的状况
    5.2 B国有企业领导人经济责任综合评价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B

(4)会计权责发生制改革对军队会计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1 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
    1.1 会计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的区别
    1.2 会计收付实现制的优点和缺点
    1.3 会计权责发生制的优点和缺点
2 军队会计采取收付实现制的现状
3 实行军队会计制度改革的必要性
4 军队会计执行权责发生制的阻碍
5 军队会计权责发生制改革的建议
    5.1 采用稳步推进的方式
    5.2 军队会计的权责发生制改革应先选择适当的范围
    5.3 加大业务技能培训
    5.4 做好权责发生制改革的宣讲工作
    5.5 军队会计改革要充分考虑本国国情

(5)埃及宪法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0.1 选题缘起与研究价值
    0.2 宪法变迁的理论构建
    0.3 国内外研究动态述评
    0.4 研究思路与创新之处
    0.5 研究方法
第一章 早期现代化时期埃及的宪法初创
    1.1 历史悠久的文明交往中心
    1.2 欧化改革与宪制萌生
        1.2.1 法国的短暂占领与埃及迪万制的设立
        1.2.2 穆罕默德·阿里的仿欧改革与咨议会的建立
        1.2.3 伊斯梅尔的欧化改革与协商会议的运行
    1.3 财政危机与宪法应对
        1.3.1 “双重监督”与“欧洲内阁”
        1.3.2 1879年“民族法案”的出台
        1.3.3 1882年基本法的制定
    1.4 殖民统治与政党出现
        1.4.1 英国主导的代议制改革
        1.4.2 埃及政党的出现及政治参与
    1.5 立宪政治与宪法危机
        1.5.1 围绕1923 宪法制定的争斗
        1.5.2 立宪君主制政体的创制
        1.5.3 1923宪法和1930年宪法的存废
第二章 变革时期埃及的宪法革新
    2.1 七月革命后宪法的废立
        2.1.1 1923年宪法的“被保卫”和被废除
        2.1.2 1953年过渡期临时宪章与帝制终结
        2.1.3 1954年宪法草案无疾而终
    2.2 纳赛尔集权主义与1956 年宪法
        2.2.1 “三月危机”中的权力争斗
        2.2.2 1956年宪法的制定与主要内容
    2.3 纳赛尔民族主义与1958 年埃叙联合宪法
        2.3.1 纳赛尔民族主义与埃叙联邦的组建
        2.3.2 1958年埃叙联合宪法的特色与存废
    2.4 纳赛尔社会主义与1964 年宪法
        2.4.1 纳赛尔的社会主义理论
        2.4.2 1964 年宪法的社会主义和集权主义属性
    2.5 授权法案与1964 年宪法第94 条修正案
        2.5.1 1967年第15 号授权法案
        2.5.2 1964年宪法第94条修正案
第三章 转型时期埃及的永久宪法及其修正
    3.1 1971年永久宪法的制定与特色
        3.1.1 纠偏运动与永久宪法的制定
        3.1.2 永久宪法的主要特色
    3.2 萨达特的政治转型与永久宪法首次修正
        3.2.1 萨达特时期的政治转型
        3.2.2 1980年永久宪法的首次修正案
    3.3 穆巴拉克的政治民主化与宪法修正
        3.3.1 穆巴拉克的政治民主化改革
        3.3.2 2005年永久宪法的第二次修正
        3.3.3 2007年永久宪法的第三次修正
第四章 “一·二五”革命后埃及的宪法危机
    4.1 “一·二五”革命爆发
        4.1.1 阿拉伯之春
        4.1.2 埃及“1.25 革命”
    4.2 军方主导修宪引发宪法危机
        4.2.1 发布《宪法宣言》
        4.2.2 提出“超宪法原则”扩张权力
        4.2.3 修正《宪法宣言》争夺制宪权
    4.3 穆尔西扩权修宪加剧宪法危机
        4.3.1 两次“宪法声明”盲目扩权
        4.3.2 2012年宪法的主要特点与影响
    4.4 曼苏尔过渡政府修宪纾困
        4.4.1 2014年宪法的制定与公投
        4.4.2 新宪法的结构和主要内容
        4.4.3 新宪法的显着特点
        4.4.4 新宪法在重要制度变迁上有承继有新规
    4.5 埃及宪法危机的困局与成因
        4.5.1 埃及宪法危机的困局
        4.5.2 埃及宪法危机的成因
第五章 埃及宪法变迁的主要方式和特色
    5.1 埃及变迁方式的主要方式
        5.1.1 宪法革新
        5.1.2 宪法修改
        5.1.3 宪法解释
    5.2 埃及宪法变迁的两大特色
        5.2.1 军人政权主导宪法变迁
        5.2.2 公投制宪与修宪渐成常态
结束语 关于埃及宪法变迁若干问题的反思
    一、如何处理西方宪政模式与培育民族宪法文化的关系
    二、如何避免工具性修宪以维护宪法的稳定与权威
    三、如何看待公投民主的合法性与相对性
    四、如何理性对待埃及百年教俗冲突
    五、如何辩证看待埃及军方威权政治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致谢

(6)军队会计报告改革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美军会计及会计报告研究
        1.2.2 我军会计及会计报告研究
        1.2.3 文献评述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点
2 理论基础及概念界定
    2.1 基本理论
        2.1.1 公共受托责任理论
        2.1.2 新公共管理理论
        2.1.3 财政透明度理论
    2.2 相关概念界定
        2.2.1 政府会计
        2.2.2 军队会计
        2.2.3 军队会计报告
        2.2.4 军队会计报告的主体
3 军队会计报告现状
    3.1 军队会计报表
        3.1.1 军队会计报表的构成
        3.1.2 军队会计报表的种类
        3.1.3 军队会计报表的报送要求
    3.2 军队预算执行情况报告
    3.3 军队会计分析
4 现行军队会计报告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4.1 存在的主要问题
        4.1.1 会计报告目标模糊
        4.1.2 编报基础存在局限
        4.1.3 会计报告内容不全面
        4.1.4 会计报告体系不完整
    4.2 军队会计报告存在的问题根源剖析
        4.2.1 军队会计报告反映内容与信息使用者需求不够一致
        4.2.2 军队会计报告发展未与各项财务改革实现配套衔接
        4.2.3 军队会计法规制度更新速度滞后于时代发展
5 军队会计报告改革的对策建议
    5.1 把握改革的总体原则
        5.1.1 经验借鉴与自主创新相结合
        5.1.2 统一指导与灵活运用相协调
        5.1.3 整体推进与分步实施相伴随
    5.2 构建改革的基本模式
        5.2.1 会计报告的"双目标"
        5.2.2 会计报告的"双主体"
        5.2.3 会计报告编报的"双基础"
    5.3 完善和充实军队会计报告内容
        5.3.1 改进会计报表要素
        5.3.2 调整和增设部分会计科目
        5.3.3 完善会计报表体系
        5.3.4 丰富会计报表附注内容
    5.4 跟踪和落实相关配套措施
        5.4.1 加强技术手段的研发应用
        5.4.2 健全会计监督与考评制度
        5.4.3 建立报告签证监督制度
        5.4.4 加强专业人才教育和培训
6 结论和局限
    6.1 本文研究结论
    6.2 本文研究局限
参考文献
后记

(7)协同视域下基于军队预算管理的会计制度改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问题的提出
    (一)政府预算管理与会计改革的不断发展
    (二)军队预算管理改革的不断深化
    (三)现行军队会计制度难以适应预算管理的需要
二、军队会计制度与预算管理协同的理论透视
    (一)受托责任:军队预算管理与会计制度改革的逻辑起点
    (二)绩效导向:军队预算管理与会计制度改革的关键环节
    (三)协同推进:军队预算管理与会计制度改革的重要保证
三、我军现行会计制度与预算管理协同发展的问题分析
    (一)军队会计核算制度与预算管理协同不够
    (二)军队会计报告制度与预算管理协同不够
    (三)军队会计监督制度与预算管理协同不够
四、基于我军预算管理的会计制度改革的对策建议
    (一)逐步完善军队会计核算制度
    (二)逐步优化军队会计报告制度
    (三)逐步改进军队会计监督制度

(8)论军队会计风险的类型、成因及防范(论文提纲范文)

一、军队会计风险的主要类型
    (一) 军队会计固有风险
    (二) 军队会计技术风险
    (三) 军队会计控制风险
    (四) 军队会计职业道德风险
二、军队会计风险的成因分析
    (一) 军队会计法规体系不完善
    (二) 军队会计核算方法有局限
    (三) 军队会计环节存在不确定性
    (四) 会计主体对会计风险认识不足
    (五) 军队会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三、军队会计风险的防范措施
    (一) 增强风险意识, 深化军队会计风险认识
    (二) 建立预警机制, 提高军队会计信息质量
    (三) 强化职业道德, 提升军队会计人员独立性
    (四) 完善内控制度, 强化军队会计监督机制

(9)推进我国人力资源会计应用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2.3 文献述评
    1.3 研究思路
        1.3.1 研究框架
        1.3.2 研究创新
    1.4 人力资源会计基础理论
        1.4.1 人力资源会计的概念
        1.4.2 人力资源会计的任务
2 我国人力资源会计应用的现状分析
    2.1 我国人力资源会计总体应用现状探析
    2.2 典型企业人力资源会计应用现状分析
        2.2.1 华谊兄弟人力资源会计应用现状
        2.2.2 东软集团人力资源会计应用现状
    2.3 我国人力资源会计应用现状总结
        2.3.1 人力资源未作为资产要素确认
        2.3.2 人力资源未进行会计计量
        2.3.3 人力资源会计信息披露不充分
3 推进我国人力资源会计应用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剖析
    3.1 推进我国人力资源会计应用存在的问题
        3.1.1 人力资产的确认科目存在争议
        3.1.2 人力资产的计量属性难以确定
        3.1.3 人力资源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容难以统一
    3.2 推进我国人力资源会计应用存在问题的原因剖析
        3.2.1 人力资产确认与计量难题的原因剖析
        3.2.2 人力资源会计信息披露难题的原因剖析
4 推进我国人力资源会计应用的对策
    4.1 实现人力资产确认与计量方面的对策
        4.1.1 加强人力资源会计的理论研究
        4.1.2 推进人力资产评估的实现
    4.2 完善人力资源会计信息披露方面的对策
        4.2.1 完善会计准则,规范人力资源会计信息的披露
        4.2.2 提高企业对人力资源会计信息的重视度
        4.2.3 发挥社会公众在信息披露中的督促作用
    4.3 推进人力资源会计应用的关键举措
        4.3.1 发挥高素质会计人才的带动作用
        4.3.2 开展人力资源会计应用试点工作
5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10)论军队预决算与会计核算的协调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一、军队预决算与会计核算功能透析
二、军队预决算与会计核算的相互关系
三、军队预决算与会计核算的改革发展

四、论军队会计确认基础(论文参考文献)

  • [1]政企关系对我国地方政府会计信息披露的影响研究[D]. 李燕杰.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0(06)
  • [2]军队引入权责发生制的改革研究[J]. 许世林,施博闻. 南昌航空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4)
  • [3]B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体系研究[D]. 姚珍江. 长沙理工大学, 2019(07)
  • [4]会计权责发生制改革对军队会计的启示[J]. 赵网.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9(02)
  • [5]埃及宪法变迁研究[D]. 丁峰. 湖南师范大学, 2017(01)
  • [6]军队会计报告改革问题研究[D]. 闫洪新. 东北财经大学, 2016(06)
  • [7]协同视域下基于军队预算管理的会计制度改革研究[J]. 齐轶,杨少春,袁力. 财务与金融, 2015(03)
  • [8]论军队会计风险的类型、成因及防范[J]. 李京,曹喆. 市场周刊(理论研究), 2013(08)
  • [9]推进我国人力资源会计应用问题研究[D]. 安丽娜. 东北财经大学, 2011(07)
  • [10]论军队预决算与会计核算的协调发展[J]. 王树义,李明,任润林. 军事经济研究, 2011(04)

标签:;  ;  ;  ;  ;  

论军事会计的确认基础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