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驱动注塑机前景广阔

电驱动注塑机前景广阔

一、电气驱动式注塑机前景广阔(论文文献综述)

卫锦尧[1](2018)在《渔船冷冻鱼块码垛机械臂的设计与实验分析》文中提出随着远洋渔业的日益发展,渔船的专业化、标准化、现代化程度的要求也不断提升。当前,将传统渔船逐渐转化为水产品捕获、加工、速冻、冷藏于一体的多功能渔船已经成为一种不可抵挡的趋势。尤其是渔船冷藏系统,冷冻鱼块加工完成后,由渔船工作人员将冷冻鱼块在冷藏舱码垛整齐。人工码垛工作强度大、工作效率不高,工作环境恶劣,导致船员的健康损害,迫切需要设计一套冷冻鱼块码垛机械臂,来完成冷藏舱内冷冻鱼块的自动化码垛,实现机器换人。本文根据渔船冷冻鱼块码垛的工作要求,确定了冷冻鱼块码垛机械臂的构型,设计了专用机械臂末端执行器,选用恰当的伺服电机,设计了安全报警模块和防潮电加热模块,增加码垛机械臂的稳定性。通过对多种控制方案的比较,确定了PC+运动控制卡的开放式控制系统方案。在完成总体设计后,运用D-H方法对码垛机械臂进行运动学分析,而后针对渔船冷冻鱼块码垛的功能需求,通过调用库函数实现码垛机械臂软件初始化、参数设置、运动控制、自动码垛、系统监控和安全警报等功能。本文最后论述了渔船冷冻鱼块码垛机械臂运动控制、安全报警以及自动码垛实验。实验结果表明,码垛机械臂各项性能良好,能够满足预定设计要求。

于群[2](2018)在《航空发动机叶片自动装配控制系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根据航空发动机叶片传统装配的特点,基于串联机器人的叶片自动装配系统平台,并结合工业机器人的诸多优势设计了一套可在理论上实现叶片自动化装配的控制系统,该控制系统要求装配过程中的机械手按照预定的空间运动轨迹运动,从而控制叶片的自动装配。串联机器人因其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易控制及运动空间大等优异特性,在装配系统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平台机械手充分发挥了根据叶片及轮盘的位置变化来自动调整其定位点的位置和姿态的功能,对叶片的成功装配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本文以三自由度机械手控制系统为研究对象,可编程控制器西门子S7-200为主要控制单元,永磁同步电机为伺服电机,按照装配平台对机械手的运动要求编写运行程序,最终实现了对机械手的控制要求,提高了机械手装配叶片的工作效率。为了研究系统参数变化和负载干扰等因素对机械手底部旋转控制系统单元的高精度定位的影响,本文采用模糊控制理论与传统PID控制理论相结合的控制方法,建立了永磁同步电机电流环模糊PI控制器,从而使PID参数可根据误差和误差变化率的大小而产生动态变化,避免了复杂的参数调试过程,同时使系统具有自适应调整能力。通过对机械臂与底座、关节和手部之间的电机进行MOTION仿真,确定和优化机械手臂最终设计方案,控制系统采用PLC控制器,驱动系统采用永磁同步电机的设计方案。为了校核所选材料满足使用要求,本文利用有限元软件对装配平台机械手臂的主要部件进行静力学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合金钢的强度和刚度可满足装配平台的工作要求。在确保平台具备其正常运作所需强度、刚度及可靠性的条件下,利用MATLAB软件下的Simulation功能对机械臂关节连杆进行运动学仿真,这为合理规划机械手的空间运动轨迹提供了理论基础。

何永辉[3](2017)在《纯电动汽车再生制动控制策略及模糊PID控制器设计》文中研究说明由于环境问题和能源短缺,电动汽车成为世界各国研究的热点。目前,车辆续驶里程短是纯电动汽车存在的主要技术问题之一。因此,为了提高纯电动汽车的续驶里程,本文设计了具有再生制动功能的纯电动汽车控制器,并对再生制动控制策略和控制方法进行了研究。其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概括如下:1.分析了电动汽车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再生制动的控制原理,建立了永磁直流电机再生制动过程的状态空间模型。通过仿真和实验研究,分析总结了各种再生制动控制策略的特点,针对纯电动汽车,提出了制动力分配及电机恒定充电电流控制策略。实验结果证明,该控制策略可在实现能量回收的同时,有效抑制电机电流峰值。2.设计了纯电动汽车能量回收控制器。控制器主要包括3个部分:主回路、控制电路和控制软件。主回路部分以一台双向升/降压DC/DC变换器为核心,实现了能量的双向流动和升降压控制;控制电路由以DSP(数字信号处理器)芯片为核心的电路板和相应的外围电路构成;控制软件实现了纯电动汽车的驱动和再生制动。3.在对模糊控制理论和PID控制研究的基础上,分析和设计了纯电动汽车再生制动的模糊PID控制器。4.进行了不同行驶工况下的模糊PID控制器和PID控制器的对比实验,以及电动汽车续驶里程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模糊PID在响应速度、稳态精度等性能指标上均优于PID控制器。续驶里程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模糊PID控制再生制动回馈电流时,可使纯电动汽车的续驶里程提高5.8%。

沈彬[4](2016)在《基于西门子PLC及S120的滑模变结构控制在汽车内饰热压包边设备上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介绍了选用Siemens PLC和S120伺服控制器在汽车内饰热压包边设备中软件和硬件的设计。热压包边设备是汽车内饰生产的专用设备,其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了产品的生产质量、生产效率及管理成本。顾名思义,热压和包边是设备工艺过程中两大特点。在热压包边的过程中,上框架带着上胎膜快速往下运动,整个下压过程分为加热位置和合模位置,加热工艺的目的是将产品表面的胶水激活,然后进行快速合模,合模完成后,打开模具,所有安装在胎膜上的气缸滑块对产品的四周进行快速包边。由于不同胶水的特性相差很大,胶水激活温度和激活后失效的时间也都不同,所有整个合模过程必须在工艺要求的时间内完成。而且在快速合模的时候需要保证上模和下模的间隙,合模的位置必须保证包边滑块能够自由伸出且不会与其他机械位置干涉,合模位置同时不能因为过压而导致产品面被压坏。本文介绍的设备运动控制系统由同步伺服电机构成,通过控制同步电机来控制设备上下台面和左右平移台面的运动,目前传统的PID控制方法对设备运动的速度要求和重复位置精度都有限,容易受到环境因素的制约,所以研究新型的控制算法的意义是非常关键。本文以设计一台两工位红外伺服热压设备为例,设备的基本运动有,上框架上下合模运动,整个行程是1100mm,下框架左右平移运动,工位行程930mm,中框架前后平移运动,工位行程700mm。所有的动作都由伺服电机完成,这里通过热压包边设备的工作原理及机械构造,并且结合相关的热压包边工艺,进一步揭示了热压设备的电气控制原理。我们通过对设备中同步伺服电机进行理想化条件的建立,得到基本方程,然后在对其进行数学建模。可以知道现在主流的电机厂商都采用矢量控制方式去控制电机,所以根据矢量控制方法,我们通过Clark变换将电机的三相静止坐标转换成转子的两相正交的转子坐标系,这样再将励磁电流和转矩电流进行解耦控制,选取适合的滑模面和建立相应的滑模控制率,最后通过李雅普诺夫第二定律验证滑模控制率在有限时间内收敛至零,与此同时,在实际应用控制中也与传统的PID控制进行对比,发现其控制的结果能更好地达到控制要求。综上所述,本文提出的滑模变结构控制方法在热压包边设备的整体稳定性和控制性能方面有很好的应用,相对于传统的PID算法有着更好应用价值。

张华[5](2014)在《迭代学习控制的初态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为了解决工程系统中的跟踪期望轨迹问题,前人做了很多研究,并提出一系列解决方法,迭代学习控制的被提出,是为了实现被控系统在有界时间和误差范围内能够跟踪期望轨迹,迭代学习控制在具有重复作业特性的被控系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迭代学习控制的系统的初始状态是迭代学习的重要研究内容,迭代学习控制的初始状态对于迭代学习控制律的收敛性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对迭代学习控制的初始状态的研究对于迭代学习控制和该算法在实际工程的应用有十分重要的实用性意义。本文所做的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基于传统的迭代学习控制理论提出一种新的可变增益学习控制算法,并增加了对系统初态的迭代学习律讨论,利用算子理论证明了在非线性系统中存在初态偏移时经过迭代学习后,输出仍能跟踪期望轨迹,对该可变增益的学习律的收敛性进行严格的数学证明,得到了谱半径形式的学习律收敛充分条件,因此可以解决非线性系统中可变学习增益迭代学习控制的初态偏移问题。最后在注塑机注射速度控制系统中与增益不可变迭代学习算法进行比较,仿真结果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2、针对一类带有传感器故障的非线性系统提出了一种新的迭代学习控制算法,该算法在任意初态条件下,结合开环D型迭代学习律,设计一个随迭代次数增加而缩短的时间段,在这个时间段控制器对状态偏差进行修正,使系统跟踪误差收敛到与初态误差无关的界内,仅由系统自身不确定性和干扰决定。进而基于λ范数理论选取适当的控制增益,抑制传感器故障带来的跟踪误差,并给出了控制算法的一致收敛性和误差的有界性证明。3、针对在实际的工业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一类具有状态时滞和控制时滞的非线性系统,在系统存在初始偏差和输出误差扰动条件下,提出了一类带有遗忘因子的闭环PD型迭代学习控制律,并增加了对初始状态的学习,利用λ范数理论和Bellman-Gronwall不等式,给出了闭环跟踪系统批次误差有界的迭代学习控制律的学习增益存在的范数形式的充分必要条件,最后分析了该种迭代学习控制律的一致收敛性。该方法解决了初始状态误差对系统的影响,保证了系统对任意有界期望输出的有效跟踪。最后利用在工业实际生产过程中常见的机械臂跟踪控制系统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了算法的有效性。

张丁[6](2013)在《连接套海量制造工艺及自动化生产装备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通过温挤压成型实验,研究了M32的钢筋连接套筒在不同温度挤压成型的挤压力的变化,硬度的大小,以及零件表面质量等,发现在600°C-800°C之间挤压完成的工件中,无论是表面氧化程度,还是挤压力的大小,在加热到550°C-640°C时完成的工件是最好的。经过与标准件比较,用温挤压成型工艺生产出来的连接套套筒满足使用要求,所以通过温挤压来生产套筒是可行的。基于成形工艺的研究,总结了连接套多工位挤压成形工艺模具的设计基本原则和方法,提出了适用于间歇式送料机械手的具有模块化单元模具的三工位挤压模具的结构特点与设计要点,并完成了连接套挤压工艺以及模具设计,阐述了其工作原理、主要零部件特征及功能,从而确定了连接套海量制造工艺过程。根据三工位连接套制造工艺与模具的要求,完成了连接套间歇式送料机械手传动机构的设计,对其中主要的传动部件进行了计算设计,解决了送料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且对与其相互配合的外部设备,如对适合与机械手送料频率的加热炉的计算选型,对上料装置,下料装置的设计等。针对传统温挤压应力设计方法存在计算复杂、应力体现不直观等不足,根据弹性力学基本方程,利用ANSYS有限元软件,分析组合模具中作用在工件上的凹凸模应力分布以及机械手主要接触和受力部分的应力分布。结果表明最大应力都在许用应力范围内。建立三工位间歇式送料机械手的运动形式,研究了主机滑块与送料机械手的运动规律,并用时序设计的方法规划其运动,达到自动化生产线各部件协调运作,互不干涉的目的。

陈明东[7](2013)在《液压挖掘机动臂下降势能回收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液压挖掘机是一种高能耗、高排放的工程机械。随着各国施工项目的不断增多,液压挖掘机的用量也在逐年增加,因此,研究液压挖掘机的节能技术对减少常规能源消耗和改善环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液压挖掘机工作过程中,各机械臂的升降都比较频繁,而机械臂的下降速度主要是靠调节主阀节流口开度来控制,如果能将机械臂的下降势能进行回收并加以利用,可进一步提高液压挖掘机的整机节能效果。目前,液压挖掘机机械臂势能回收技术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液压开式回路能量回收系统的开发,其系统都存在一定程度的节流损失和旁通损失。本文结合863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新型混合动力工程机械关键技术及系统开发”,根据液压挖掘机动臂的实际作业工况,对液压挖掘机动臂下降势能回收技术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并取得了如下创新性成果。1.提出并设计了一种新型液压挖掘机动臂闭式回路势能回收系统。采用模糊PI自整定控制算法控制永磁无刷直流电动机,实现液压动力系统的变转速容积调速控制,使系统的输入功率与负载所需功率完全匹配,无节流损失和溢流损失,提高了能量回收系统的运行效率和节能效果。2.基于闭式回路动臂势能回收系统的工作原理以及对系统各构成环节运动规律的分析,建立了系统的数学模型和仿真模型,提出了动臂势能回收系统的控制策略。通过仿真研究,对挖掘机动臂变负载(铲斗盛装不同重量负载)运行各工况下动臂液压缸活塞的运行速度、蓄能器压力及液压缸大小腔压力的变化特性进行了分析。3.通过自主开发的闭式回路动臂势能回收系统试验平台对仿真结果进行了验证试验,并对其系统的运行效率及系统节能效果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所提出的闭式回路动臂势能回收系统运行稳定,与原车阀控动臂液压系统相比,运行效率较高,节能效果显着。此外,本文还进行了以下研究工作:1.对液压挖掘机各执行机构的可回收能量分布进行了分析。以某公司8吨级液压挖掘机为对象建立了各执行机构、液压系统及系统能量损耗模型,采用仿真和实验测试相结合的方法,对液压挖掘机工作过程中各执行机构的能量消耗情况和可回收能量所占比重进行了研究,为发掘系统的节能潜力和找到能量回收研究的主攻方向提供了理论依据。2.基于闭式回路动臂势能回收系统的节能机理,对系统在不同工况运行时各动力元件之间的能量转换关系进行了分析,以8吨级液压挖掘机为设计对象,对闭式回路动臂势能回收系统的主要元件进行了参数匹配。3.建立了永磁无刷直流电动机的数学模型,对电机的调速性能及抗干扰性能进行了仿真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动态控制品质,比较适用于闭式回路动臂势能回收系统的变转速容积调速控制。

霰学会[8](2013)在《迭代学习控制的自适应算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自适应迭代学习控制综合了迭代学习控制与自适应控制策略思想,兼具了迭代学习控制对于重复跟踪系统的有效控制和自适应算法在解决不确定非线性系统问题上的优势,该控制方法已在理论上得到了越来越多学者的广泛研究,而且在实践应用上也取得了一定的发展。本文所做的研究工作如下:(1)针对一类参数未知的周期非线性时滞系统的输出跟踪控制问题,设计了一种周期自适应迭代学习控制算法。该方法利用信号置换的思想重组系统,并在假设未知时变参数和参考输出的周期具有已知最小公倍数的情况下,将时滞以及其他不确定的时变项合并为一个周期性的辅助时变参数新变量,进而用周期自适应算法来估计该辅助量。通过构造Lyapunov-Krasovskii复合能量函数,证明系统所有闭环信号是有界的,且系统输出跟踪误差收敛。最后仿真实例验证了该控制算法的有效性。(2)针对一类输入饱和的不确定非线性时滞系统的控制问题,提出了一种周期自适应补偿学习方法。利用信号置换思想重组系统,将时滞时变项合并为一个辅助参数,设计周期自适应学习算法估计该辅助量,并利用饱和补偿器补偿超出饱和限的部分,由此构成整个控制器。基于Lyapunov方法证明了系统的收敛性和闭环信号的有界性。常见机械臂的力矩控制仿真进一步验证了所提算法的有效性。(3)针对一类不确定高阶周期非线性系统的跟踪控制问题,在控制方向未知的情况下,借助Nussbaum增益函数和傅里叶级数展开,提出了一种鲁棒自适应学习控制方法。引入Nussbaum函数,通过回避使未知控制方向的难题得以成功解决;利用双曲正切函数的性质,为参数估计值设定了估计界,保证了学习算法的鲁棒性。理论分析表明该控制器能够保证系统闭环信号有界,且系统误差能够渐近收敛于零。最后通过构造数值实例,仿真结果进一步表明了所提控制算法是有效可行的。

袁媛[9](2012)在《西门子公司工业品新疆市场营销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以投资驱动为主要特征的中国经济发展,造就了“中国制造”的世界影响力,同时从崛起到觉醒的中国制造业,面向优化升级、安全生产、节能降耗等内生的需求开始觉醒。“十二五”期间,中国更是以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以及大力发展服务业为核心之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国家在工业领域投入的不断加大,使得我国整体工业水平保持着较高的增长速度。中国工控网存量市场研究表明,截止2010年自动化存量市场规模已超过4千亿人民币,存量市场将带动新一轮的市场发展[1]。近年来中央大力支持新疆的经济建设,在此背景下,新疆整体工业水平有了明显提高,自2001年西门子工业部在新疆设立办事处以来,业务量一直在稳步增长,尤其是2010年新疆工作会议召开以后,各大目标客户纷纷加大在新疆的投资力度,工业自动化与驱动产品的市场需求潜量进一步激发。也正因如此,新疆的工控市场出现了群雄逐鹿的局面,主要国外竞争品牌逐步加大在新疆市场上的营销力度,国产品牌的品质和性能也在不断改善,对于产品应用最为广泛的西门子来说,机遇与挑战并举。如何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依旧保持自身优势,抢占市场份额,这是西门子公司现在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从新疆地区宏观环境入手,分析了该地区工业自动化市场的需求现状和特点,剖析了西门子主要对手的竞争能力,深入分析了西门子公司新疆联络处的内部环境和营销现状,然后结合科特勒的6P营销组合理论并联系西门子公司的实际情况,提出了西门子公司新疆联络处未来的市场营销策略:产品策略、价格策略、渠道策略、促销策略、公共关系策略和政治权利策略。希望能发掘西门子公司自身的竞争优势,进行市场策略调整,对其开发新疆的工业自动化市场提供一定的帮助。

高东强[10](2012)在《基于层合速凝原理的陶瓷件快速制造设备及材料成型研究》文中指出陶瓷材料具有耐高温、耐腐蚀、强度高、硬度大、抗氧化等优点,陶瓷材料的直接成型已经成为快速成型技术的研究热点和发展方向之一。由于陶瓷件的快速成型技术在国内外尚处于起步阶段,现有工艺及设备大都存在造价高、材料性能要求高、制件质量差等缺点,目前仍未有专门用于陶瓷件生产的快速成型设备。为解决以上难题,陕西科技大学提出了层合速凝成型陶瓷件的技术,本课题就是以该理论为基础,并结合陶瓷材料和石蜡的特性,设计出一种新的陶瓷件快速成型装置,该装置适用于以陶瓷为成型材料,石蜡为支撑及粘结材料的快速成型制造。将该装置与啄木鸟DX3017型雕刻机进行配合工作,加工出的产品理化性能优异,品种丰富,得到了国内行业专家、政府领导和消费者的一致好评。该设备的成功研制对陶瓷产品快速生产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该陶瓷件快速成型机的加工过程是建立在层合速凝成型的基础上,其加工步骤为:首先用Pro/E建立零件的三维实体模型,然后利用分层软件对该模型进行分层处理,从而把该三维实体切成一片片的二维截面轮廓,随后把这些信息传送到机床,指引成型运动。前期工作完成之后,分别在盛放陶瓷浆料以及石蜡浆料的料斗内加注材料,开启加热装置同时启动搅拌装置。然后在铺料台上铺一层石蜡,待石蜡凝固后,由计算机发出指令控制刻刀在石蜡板上刻出零件截面形状,并由吹风装置吹走石蜡碎屑,清空镂空部分,再铺一层陶瓷浆料,用刮板将多余的浆料刮走,镂空部分被陶瓷浆料填充。重复上述步骤,逐层叠加,形成实体。最后取出实体,进行排蜡、烧结,即可得到陶瓷件。本课题主要取得了以下创造性成果:1.以层合速凝技术为理论基础,结合陶瓷快速成型的工作原理,对陶瓷快速成型设备的机械部分进行了设计、计算和选取,最终确定了该设备的机械系统结构。2.利用目前国内应用较广的大型三维软件Pro/E对所设计的机械系统部分进行了建模及装配,并通过该软件的三维仿真模块对其实际的运动规律进行了模拟,验证了该设计的合理性。并且利用了大型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铺料台在加工过程中的变形进行分析,根据分析的结果对铺料台结构进行优化,优化后的铺料台结构在满足运动规律的前提下工作精度大大提高。3.设计完成了陶瓷件快速成型机"IPC+PMAC"的控制系统。在比较分析几种开放式数控系统的基础上,结合陶瓷件快速成型机的控制要求,提出"IPC+PMAC"的控制方案,配以交流伺服控制系统,搭建了陶瓷件快速成型机的控制系统。对系统电气驱动部件如主轴变频器、交流伺服驱动器、交流伺服电机等进行了计算选取,设计完成了硬件系统连接图。交流伺服系统的控制性能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零件的加工精度,因此,本文建立了交流伺服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在经典控制理论的基础上,运用Matlab/SIMULINK对进给交流伺服控制系统进行了PID仿真分析,得出了系统的响应曲线,并分析得出了系统的稳态误差。为了使系统得到更好的性能,利用PEWIN软件对系统进行了调试仿真。4.搭建了陶瓷件快速成型机的数控系统软件部分,采用模块化的设计思路,对程序的上载和下载,系统的PMAC插补模块,PMAC的PLC,和数据采集分别作了分析。5.结合现有的控制系统硬件,设计了另一种采用西门子S7-200PLC对陶瓷快速成型机的进行控制的控制方案,并成功地实现了该设备的运动控制要求。至此该陶瓷快速成型机的样机已经成功研制完成,从调试运行的实验结果分析可得,整个系统的管理和控制任务能比较顺利地完成,达到了预期的效果。6.利用快速成型设备按照层合速凝技术原理制备了95Al203陶瓷凸轮件及性能测试样品并进行了性能测试。SEM显微结构表明:断面颗粒较均匀,晶粒尺寸在4μm左右,晶粒呈短柱状。层间间隙已经消失,样品烧结为一体,且具有一定的增韧效果。一体成型的95氧化铝陶瓷样品SEM显微结构表明,晶粒分布较均匀,晶粒呈短柱状,晶粒尺寸为3μ m左右;通过相关性能测试,快速成型设备制备的样品性能与一体成型的95氧化铝陶瓷样品的性能基本一样,差别较小;因此快速成型制备陶瓷部件方法是可行的。在对样机进行加工实验的过程中也发现了不少不足之处:样机运行过程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有待提高;样机加工的效率有待优化;与雕刻机的配合功能有待完善,数据传输有待改进等等。

二、电气驱动式注塑机前景广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电气驱动式注塑机前景广阔(论文提纲范文)

(1)渔船冷冻鱼块码垛机械臂的设计与实验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2.1 国外发展现状
        1.2.2 国内发展现状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1.3.1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1.3.2 论文创新点
    1.4 论文的结构安排
第二章 码垛机械臂的总体设计
    2.1 总体设计方案
    2.2 机械臂构型选择
        2.2.1 机械臂的功能要求
        2.2.2 机械臂结构类型确定
    2.3 末端执行器的设计
        2.3.1 末端执行器结构的设计
        2.3.2 末端执行器驱动方式的选择
    2.4 电机选型
        2.4.1 各关节力矩计算
        2.4.2 各关节电机功率计算及电机的选型
    2.5 安全报警模块
        2.5.1 超声波安全报警检测系统
        2.5.2 超声波传感器电路设计
        2.5.3 安全报警电路设计
    2.6 防潮电加热模块
        2.6.1 电加热器功率选择及选型
        2.6.2 电加热器的连接与应用
    2.7 控制器单元
        2.7.1 控制方案的选择
        2.7.2 运动控制卡的选择
        2.7.3 运动控制卡介绍
    2.8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运动学分析
    3.1 引言
    3.2 机械臂运动学基础
        3.2.1 位置描述
        3.2.2 姿态描述
        3.2.3 末端执行器位姿描述
    3.3 运动学分析
        3.3.1 D-H坐标系建立
        3.3.2 正运动学分析
        3.3.3 逆运动学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码垛机械臂软件设计
    4.1 软件开发环境介绍
    4.2 机械臂控制程序设计
        4.2.1 程序总体设计
        4.2.2 软件初始化功能
        4.2.3 参数设置功能
        4.2.4 运动控制功能
        4.2.5 自动码垛功能
        4.2.6 状态监控功能
        4.2.7 安全报警功能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码垛机械臂实验
    5.1 运动控制实验
    5.2 安全报警实验
    5.3 自动码垛实验
        5.3.1 渔船摇晃的影响
        5.3.2 模拟码垛实验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2)航空发动机叶片自动装配控制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数字化装配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工业机械手的研究现状及应用领域
    1.4 永磁同步电机的研究现状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叶片自动装配控制系统平台设计分析
    2.1 叶片自动装配平台总体研究
        2.1.1 叶片自动装配平台总体设计分析
        2.1.2 叶片自动装配平台总体工作原理
    2.2 装配平台机械臂手结构设计
        2.2.1 机械臂手设计原则和类型对比
        2.2.2 机械臂手工作原理
    2.3 机械臂手控制系统设计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机械手控制系统设计
    3.1 可编程控制器
        3.1.1 可编程控制器的概述
        3.1.2 可编程控制器的应用领域
        3.1.3 可编程控制器的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
        3.1.4 机械手控制器的选型
    3.2 机械手控制检测元件
        3.2.1 旋转编码器
        3.2.2 光电传感器
    3.3 机械手控制要求及算法分析
        3.3.1 机械手控制要求
        3.3.2 机械手程序设计算法分析
    3.4 机械手程序设计
        3.4.1 机械手叶片抓取系统动作流程
        3.4.2 机械手控制程序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机械手旋转运动控制系统研究
    4.1 机械手底座控制系统
        4.1.1 底座伺服电机数学模型
        4.1.2 同步电机矢量控制及模糊电流环控制器设计
    4.2 模糊控制的永磁同步电机电流环控制器研究
        4.2.1 PID控制与模糊控制
        4.2.2 电流环模糊PI控制器设计
        4.2.3 模糊PI控制器仿真实现
    4.3 机械臂各关节运动分析
        4.3.1 机械臂运动模型
        4.3.2 机械臂运动轨迹输出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机械手强度、刚度分析及末端轨迹仿真
    5.1 叶片装配平台典型部件强度与刚度分析
        5.1.1 机械臂装置典型部件的强度与刚度分析
        5.1.2 机械手装置典型部件的强度与刚度分析
    5.2 机械手末端阻抗PD控制
        5.2.1 机械手阻抗模型
        5.2.2 PD控制器设计
        5.2.3 机械手PD控制仿真
    5.3 本章小结
结论
附录Ⅰ 机械手控制程序
附录Ⅱ 机械手末端阻抗轨迹仿真程序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含录用)的学术论文

(3)纯电动汽车再生制动控制策略及模糊PID控制器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电动汽车技术现状
        1.2.1 电动汽车技术
        1.2.2 再生制动技术
    1.3 本课题的意义和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纯电动汽车再生制动控制策略研究
    2.1 纯电动汽车基本结构
    2.2 再生制动结构
    2.3 储能装置特性
    2.4 电机驱动控制研究
        2.4.1 电动汽车电机特性及分类
        2.4.2 电机驱动控制分析
    2.5 再生制动原理
    2.6 电机再生制动控制策略分析
        2.6.1 永磁直流电机再生制动状态空间模型
        2.6.2 电枢电流和回馈电流分析
        2.6.3 电机再生制动控制策略分析
    2.7 制动力分配策略
    2.8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DSP的控制器设计
    3.1 DSP简述
        3.1.1 DSP发展及特点
        3.1.2 DSP系统的设计步骤
    3.2 控制器主回路设计
    3.3 控制电路设计
        3.3.1 TMS320LF2407A DSP简介
        3.3.2 外围电路设计
    3.4 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模糊PID控制器设计
    4.1 PID控制
    4.2 模糊控制
        4.2.1 模糊控制的基本原理
        4.2.2 模糊控制器结构
    4.3 模糊PID控制器的设计
        4.3.1 模糊PID控制器原理
        4.3.2 模糊变量和论域
        4.3.3 隶属函数的确定
        4.3.4 控制规则表
        4.3.5 输出信息的模糊判决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纯电动汽车再生制动实验研究
    5.1 实验对象及内容
    5.2 再生制动过程实验研究
        5.2.1 电机恒定充电电流制动实验
        5.2.2 制动能量回收-PID控制器和模糊PID控制器对比实验
        5.2.3 车辆续驶里程实验
    5.3 实验结论
    5.4 本章小结
总结与展望
    论文总结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4)基于西门子PLC及S120的滑模变结构控制在汽车内饰热压包边设备上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汽车内饰行业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汽车内饰自动化设备发展的现状
    1.3 自动化控制方法
        1.3.1 PLC控制技术
        1.3.2 现场总线控制技术
        1.3.3 PID控制技术
        1.3.4 智能仪器仪表技术
    1.4 滑模控制理论概述
        1.4.1 模控制理论的发展
        1.4.2 滑模控制意义
    1.5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汽车内饰工艺介绍
    2.1 搪塑工艺介绍
        2.1.1 搪塑工艺概述
        2.1.2 搪塑工序流程
    2.2 发泡工艺介绍
        2.2.1 发泡工艺概述
        2.2.2 发泡工序流程及分类
    2.3 阴模工艺介绍
        2.3.1 阴模工艺概述
        2.3.2 阴模工序流程及主要参数
    2.4 热压包边工艺介绍
        2.4.1 热压包边工艺概述
        2.4.2 热压包边主要特性及缺陷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热压包边设备的结构设计
    3.1 热压包边设备的发展
    3.2 热压包边设备的种类
        3.2.1 真空覆膜热压设备
        3.2.2 伺服力矩热压热备
        3.2.3 气动热压包边热备
    3.3 双工位红外加热成型设备的结构设计
        3.3.1 双工位红外加热设备结构
        3.3.2 加热模具结构分析
    3.4 模具滑块结构设计分析
        3.4.1 直线进给运动和直线包覆运动的复合运动
        3.4.2 直线进给运动和旋转包覆运动的复合运动
        3.4.3 多个包边机构的联动机构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热压包边设备的控制系统
    4.1 设备电气原理设计
        4.1.1 主电源回路设计
        4.1.2 安全回路设计
        4.1.3 控制回路设计
        4.1.4 驱动回路设计
    4.2 设备硬件控制系统
        4.2.1 PLC控制系统的介绍
        4.2.2 S120 伺服系统的介绍
    4.3 设备软件系统设计
        4.3.1 SIMATIC硬件组态和编程环境
        4.3.2 PLC程序结构
        4.3.3 TIA人机界面组态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控制器算法的实现
    5.1 引言
    5.2 同步电机的数学模型
        5.2.1 永磁同步电机的基本方程
        5.2.2 永磁同步电机的数学模型
    5.3 永磁同步电机的控制方法
        5.3.1 矢量控制坐标系变换
        5.3.2 同步电机矢量控制方法
    5.4 基于快速终端滑模永磁同步电机电流鲁棒控制
        5.4.1 电流控制器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5.4.2 基于快速终端滑模的电流鲁棒控制器设计
    5.5 实际应用结果分析
        5.5.1 常规条件下电流控制动态响应试验
        5.5.2 外部干扰条件下电流动态响应试验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本文工作的总结
    6.2 工作的不足以及未来的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5)迭代学习控制的初态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迭代学习控制概述
    1.2 初始状态问题概述
    1.3 迭代学习控制的初态问题研究现状
    1.4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
第二章 迭代学习控制的基本原理以及研究现状
    2.1 迭代学习控制的基本原理
    2.2 迭代学习控制的研究内容和研究现状
        2.2.1 学习律研究
        2.2.2 收敛速度的研究
        2.2.3 迭代学习算法的稳定性与鲁棒性研究
        2.2.4 故障系统的迭代学习控制研究
        2.2.5 时滞系统的迭代学习控制研究
        2.2.6 迭代学习控制的应用
    2.3 小结
第三章 初态偏移非线性系统跟踪控制的迭代学习算法
    3.1 引言
    3.2 问题描述
    3.3 收敛性证明
    3.4 仿真实例
    3.5 小结
第四章 传感器故障非线性系统的快速抑制初态误差迭代学习控制
    4.1 引言
    4.2 问题描述
    4.3 收敛性证明
    4.4 仿真实例
    4.5 小结
第五章 带有遗忘因子任意初值时滞系统的迭代学习控制
    5.1 引言
    5.2 问题描述
    5.3 收敛性证明
    5.4 仿真实例
    5.5 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6)连接套海量制造工艺及自动化生产装备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产品的背景
        1.1.1 钢筋连接套筒的发展前景
        1.1.2 钢筋连接套筒的特点
        1.1.3 钢筋连接套筒的技术特点
    1.2 课题研究产品的相关技术
        1.2.1 近净成型技术
        1.2.2 近净成型技术的优点
        1.2.3 挤压技术
        1.2.4 挤压加工的优点
        1.2.5 挤压工艺的分类
        1.2.6 挤压工艺流程
        1.2.7 挤压发展的前景
    1.3 工业机械手
        1.3.1 发展概况
        1.3.2 工业机械手在生产中的应用
        1.3.3 机械手的组成
    1.4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目的意义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本课题的主要目的及意义
第2章 温挤压成型工艺的确定
    2.1 连接套海量制造工艺的选定
    2.2 温挤压成型工艺实验方案拟定
    2.3 坯料尺寸的计算
        2.3.1 工件加热后尺寸计算
        2.3.2 挤压件体积
        2.3.3 挤压前(镦后)挤压坯料的体积
        2.3.4 墩粗前坯料的尺寸
    2.4 挤压力的计算
        2.4.1 挤压变形程度的计算
        2.4.2 挤压力计算
        2.4.3 墩粗力计算
        2.4.4 冲孔力的计算
    2.5 挤压设备的选用
    2.6 连接套筒温挤压成型的实验条件与实验过程
        2.6.1 模具的设计
        2.6.2 润滑剂的选择
        2.6.3 加热设备的选择
    2.7 测温仪的选择
    2.8 实验过程
        2.8.1 实验结果分析
        2.8.2 温度变化的差异分析
        2.8.3 挤压力与挤压温度变化关系
        2.8.4 硬度分析
    2.9 实验总结
    2.10 从坯料到成品各工位尺寸的变化
    2.11 本章小结
第3章 挤压模具的设计及 ANSYS 应力分析
    3.1 确定模具的作用
    3.2 挤压模具设计基本要求
    3.3 反挤压凸模设计
        3.3.1 反挤压工作环境注意的问题
        3.3.2 反挤压凸模结构设计
    3.4 反挤压凹模设计
        3.4.1 反挤压凹模设计原则
        3.4.2 反挤压凹模设计
    3.5 墩粗模具设计
    3.6 冲孔模具设计
        3.6.1 冲孔凸模设计
        3.6.2 冲孔凹模设计
    3.7 组合模具的 ANSYS 应力分析
        3.7.1 组合模具有限元分析
        3.7.2 平衡方程
        3.7.3 几何方程
        3.7.4 物理方程
        3.7.5 模型建模及有限元分析
    3.8 本章小结
第4章 加热设备的选择
    4.1 加热方式的类型
    4.2 感应加热设备的选取
        4.2.1 毛坯感应加热的三种方式
        4.2.2 毛坯加热效率的研究
        4.2.3 中频加热炉的选取
        4.2.4 节能型 JZ-200/4 中频透热炉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送料机械手方案选择
    5.1 机械手的座标型式与自由度
    5.2 机械手的手部结构方案选择
    5.3 机械手的手腕结构方案选择
    5.4 机械手的手臂结构方案选择
    5.5 驱动方案的选择
        5.5.1 机械手机械驱动机构的选择
        5.5.2 顶料机构采用气压驱动
    5.6 机械手的主要关键参数
    5.7 机械手的技术参数列表
        5.7.1 用途
        5.7.2 设计技术参数
    5.8 本章小结
第6章 送料机械手总体结构设计及其协调运动研究
    6.1 机械手手抓设计
    6.2 机械手手爪夹紧力的计算
    6.3 机械手的传动原理
    6.4 主要数据及计算过程
    6.5 手臂升降动作的气缸尺寸设计与控制
        6.5.1 气缸的尺寸设计
        6.5.2 尺寸设计
        6.5.3 尺寸校核
    6.6 模具下顶料机构的设计
        6.6.1 顶料气缸尺寸设计
        6.6.2 尺寸校核
        6.6.3 机械手升降气缸运动控制方式
        6.6.4 顶料机构升降气缸控制方式
        6.6.5 气缸传动工作原理图
    6.7 自动生产线上料、下料传送机构与功能设计
        6.7.1 上料传送
        6.7.2 出料传送
    6.8 机械手送料过程中问题解决
        6.8.1 机械手送过过程中的定位精度和夹取对中精度
        6.8.2 温挤压完成后挤压件粘贴在凸模上
        6.8.3 工作过程中的模具冷却与预热
    6.9 机械手主要部件的 ANSYS 应力分析
        6.9.1 机械手有限元分析
        6.9.2 分析结果
    6.10 机械手与主机各部件的协调运动关系研究
    6.11 机械手传动机构运行论述
    6.12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致谢

(7)液压挖掘机动臂下降势能回收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液压挖掘机节能研究发展概况
        1.2.1 液压系统改进的节能研究
        1.2.2 发动机-液压系统-负载的功率匹配研究
        1.2.3 液压挖掘机混合动力技术
    1.3 液压挖掘机能量回收技术研究现状
        1.3.1 电力式能量回收系统
        1.3.2 液压式能量回收系统
        1.3.3 现有液压挖掘机动臂势能回收技术存在的主要问题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及内容安排
    1.5 本章小结
第2章 液压挖掘机可回收能量分析
    2.1 液压挖掘机系统组成
    2.2 液压挖掘机可回收能量仿真分析
        2.2.1 液压挖掘机系统仿真模型的建立
        2.2.2 系统仿真与结果分析
    2.3 液压挖掘机可回收能量实验分析
        2.3.1 实验综述
        2.3.2 实验测试结果及分析
    2.4 节能对策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液压挖掘机动臂闭式回路势能回收系统
    3.1 动臂工作过程能量损耗分析
    3.2 液压挖掘机闭式回路系统应用
    3.3 动臂闭式回路能量回收系统的提出
        3.3.1 系统结构及原理
        3.3.2 与传统液压挖掘机动臂液压系统比较
    3.4 闭式回路动臂势能回收系统设计
        3.4.1 设计对象分析
        3.4.2 液压系统参数选择
        3.4.3 电气动力系统设计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闭式回路动臂势能回收系统数学模型及仿真研究
    4.1 永磁无刷直流电机数学模型及动态特性
        4.1.1 永磁无刷直流电机数学模型
        4.1.2 永磁无刷直流电机转速控制方法
    4.2 闭式回路动臂势能回收系统数学模型
        4.2.1 蓄能器数学模型
        4.2.2 主控制阀——液压泵环节数学模型
        4.2.3 液压管路流量连续性方程
        4.2.4 动臂液压缸环节的数学模型
    4.3 系统仿真模型建立
    4.4 系统控制策略
    4.5 仿真试验及结果分析
        4.5.1 仿真参数设定
        4.5.2 闭式回路动臂变负载上升/下降仿真研究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闭式回路动臂势能回收系统试验研究
    5.1 试验综述
        5.1.1 试验目的
        5.1.2 试验台构成及各部件功能
        5.1.3 试验台控制系统介绍
        5.1.4 系统软件介绍
        5.1.5 试验台选用仪器及数据处理
    5.2 试验方案
    5.3 闭式回路势能回收系统动臂速度控制性能试验
    5.4 动臂变负载上升/下降时系统的压力和速度特性
    5.5 闭式回路动臂势能回收系统功率特性试验
        5.5.1 试验测试及计算方法
        5.5.2 功率测试试验结果及分析
    5.6 闭式回路动臂势能回收系统节能效果分析
        5.6.1 原车动臂上升/下降试验综述
        5.6.2 原车阀控动臂液压系统上升/下降功率特性
        5.6.3 闭式回路动臂势能回收系统节能评价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论文的创新工作与研究成果
    6.2 对未来工作的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加的科研项目
致谢

(8)迭代学习控制的自适应算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迭代学习控制简介
    1.2 迭代学习控制的基本原理
    1.3 迭代学习控制的研究内容
    1.4 自适应算法及其用于迭代学习控制的研究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第二章 自适应迭代学习控制概述
    2.1 自适应迭代学习控制的研究背景
    2.2 自适应迭代学习控制的研究意义
    2.3 自适应迭代学习控制的基本原理
    2.4 研究内容和研究现状
    2.5 小结
第三章 非线性时滞系统的周期自适应学习跟踪控制
    3.1 引言
    3.2 问题描述
    3.3 控制律设计
    3.4 收敛性证明
    3.5 实例仿真
    3.6 小结
第四章 输入饱和系统的自适应补偿学习控制
    4.1 引言
    4.2 问题描述
    4.3 控制律设计
    4.4 收敛性证明
    4.5 实例仿真
    4.6 小结
第五章 控制方向未知的非线性鲁棒自适应学习控制
    5.1 引言
    5.2 问题描述
    5.3 相关定义与引理
    5.4 控制律设计
    5.5 收敛性证明
    5.6 实例仿真
    5.7 小结
主要结论与展望
    主要结论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9)西门子公司工业品新疆市场营销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结构框架与研究方法
        1.3.1 结构框架
        1.3.2 研究方法
2 工业品营销相关理论综述
    2.1 工业品营销理论基础
        2.1.1 工业品的概念与基本特征
        2.1.2 工业品营销的概念与特点
        2.1.3 影响工业品客户采购的因素
    2.2 国内外工业品市场营销研究现状
        2.2.1 国外工业品市场营销相关研究
        2.2.2 国内工业品市场营销相关研究
        2.2.3 研究评述
3 西门子工业品新疆市场营销环境分析
    3.1 外部环境分析
        3.1.1 宏观环境分析
        3.1.2 新疆工业品市场的特点
        3.1.3 新疆工业品市场竞争态势分析
    3.2 内部环境分析
        3.2.1 西门子工业业务领域简介
        3.2.2 乌鲁木齐联络处基本情况
        3.2.3 西门子工业品经营优劣势分析
    3.3 环境综合评价
        3.3.1 外部环境综合评价
        3.3.2 内部环境综合评价
4 西门子公司工业品新疆市场需求分析
    4.1 目标市场确定
    4.2 需求潜量分析
    4.3 重点客户分析
        4.3.1 中石油克拉玛依石化公司
        4.3.2 新疆八一钢铁有限公司
        4.3.3 新疆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5 西门子公司工业品新疆市场营销策略选择
    5.1 产品策略
        5.1.1 多元化的产品种类
        5.1.2 本土化的生产标准
        5.1.3 集成化的行业解决方案
        5.1.4 深入细致的品牌推广
    5.2 价格策略
        5.2.1 一般价格策略
        5.2.2 大客户价格策略
        5.2.3 代理商价格策略
    5.3 渠道策略
        5.3.1 销售渠道差异化
        5.3.2 渠道设置扁平化
        5.3.3 与分销商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5.3.4 拓展网络营销渠道
    5.4 促销策略
        5.4.1 销售人员推销
        5.4.2 广告媒体促销
        5.4.3 展会促销
    5.5 公共关系策略
        5.5.1 加强与客户的沟通
        5.5.2 与重点客户结成战略联盟
        5.5.3 建立顾客关系营销的支持系统
        5.5.4 继续推进社会公益活动
    5.6 政治权利策略
        5.6.1 政府合作
        5.6.2 紧跟政策导向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10)基于层合速凝原理的陶瓷件快速制造设备及材料成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快速成型技术的概念及原理
    1.2 快速成型技术的特点
    1.3 快速成型技术的研究现状
        1.3.1 国外快速成型技术发展现状
        1.3.2 国内快速成型技术发展现状
    1.4 快速成型技术的发展趋势
    1.5 快速成型技术面临的问题
    1.6 快速成型技术的成型方法
    1.7 陶瓷件的成型方法
        1.7.1 注浆成型法
        1.7.2 可塑性成型法
        1.7.3 压制成型法
    1.8 陶瓷件的快速成型方法
        1.8.1 层合速凝快速成型技术原理
        1.8.2 基于石蜡速凝特性的层合速凝快速成型技术
    1.9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10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1.10.1 课题的来源
        1.10.2 课题研究内容
    1.11 本章小结
2 陶瓷件快速成型机机械系统设计及制造
    2.1 陶瓷件快速成型机机械系统设计
        2.1.1 陶瓷件快速成型机工作原理
        2.1.2 陶瓷件快速成型机铺料系统
        2.1.3 陶瓷件快速成型机料斗的设计
        2.1.4 陶瓷件快速成型机机架及雕刻系统
        2.1.5 工作台水平和竖直运动装置的设计
    2.2 陶瓷件快速成型机零部件的选取计算
        2.2.1 丝杠的计算校核
        2.2.2 齿轮的计算
        2.2.3 步进电机的选择
    2.3 陶瓷快速成型机的制造
    2.4 本章小结
3 陶瓷件快速成型机的仿真设计
    3.1 利用Pro/E进行仿真的设计过程
    3.2 三维实体模型的建立与虚拟装配
    3.3 仿真设计
    3.4 陶瓷件快速成型机铺料系统的运动学仿真结果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陶瓷快速成型机铺料台的有限元分析
    4.1 有限元简介
    4.2 Ansys简介
    4.3 铺料台的有限元分析
        4.3.1 铺料台的受力分析
        4.3.2 铺料台的有限元静力分析
    4.4 结果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基于PC的控制系统的硬件结构设计
    5.1 基于层合速凝技术的陶瓷件快速成型机控制原理
    5.2 陶瓷件快速成型机控制系统方案
    5.3 基于PC的开放式数控系统
        5.3.1 基于PC的开放式数控系统的功能模式
        5.3.2 陶瓷件快速成型机控制系统的硬件构成
        5.3.3 PMAC可编程多轴运动控制卡
        5.3.4 伺服系统的选择
        5.3.5 检测元件的选择
        5.3.6 变频器的选择
        5.3.7 系统控制方式的选择
        5.3.8 伺服电机的选取
        5.3.9 陶瓷件快速成型机接线原理图
        5.3.10 陶瓷件快速成型机接线图
        5.3.11 PMAC卡内存及I/O地址
    5.4 本章小结
6 伺服系统建模与仿真
    6.1 伺服系统数学模型的建立
        6.1.1 工作台数学模型
        6.1.2 交流伺服电机数学模型
    6.2 PID控制器
    6.3 PID控制原理
    6.4 PID参数整定与控制系统仿真
        6.4.1 SIMULINK简介
        6.4.2 PID参数整定与系统仿真
    6.5 本章小结
7 陶瓷件快速成型机数控系统PID调试
    7.1 PMAC卡的PID伺服滤波器
    7.2 PMAC卡的PID控制算法
    7.3 PMAC双反馈系统
    7.4 PMAC的PID参数校正
    7.5 本章小结
8 陶瓷件快速成型机数控系统软件设计
    8.1 数控系统软件设计功能要求
    8.2 数控系统软件结构
    8.3 PMAC卡的通讯
    8.4 PMAC的参数变量
    8.5 PMAC的运动插补模块
    8.6 PMAC的PLC
    8.7 PMAC的数据采集
    8.8 本章小结
9 基于PLC的控制系统硬件结构设计
    9.1 可编程序控制器PLC概述
        9.1.1 可编程序控制器PLC的概念
        9.1.2 PLC的基本结构
        9.1.3 PLC的基本类型
    9.2 西门子S7-200 PLC简介
        9.2.1 西门子S7-200 PLC的功能概述
        9.2.2 西门子S7-200 PLC的特点
        9.2.3 西门子S7-200 PLC的工作原理
        9.2.4 S7-200 PLC的系统配置
        9.2.5 西门子S7-200 PLC的编程语言
        9.2.6 Step 7-Micro/WIN编程软件简介
        9.2.7 西门子S7-200 PLC的程序结构
    9.3 步进电机驱动器的选取
        9.3.1 步进电机驱动器DL-025
        9.3.2 步进电机驱动器DM320C
        9.3.3 步进电机驱动器M542
    9.4 设计陶瓷快速成型机的PLC控制系统
        9.4.1 PLC控制系统设计原则
        9.4.2 雕刻机改进部分的工艺要求
        9.4.3 控制要求
        9.4.4 PLC的I/O分配及其控制程序
    9.5 小结
10 利用层合速凝技术制备陶瓷样品
    10.1 Al_2O_3陶瓷的分类、性能及应用
    10.2 Al_2O_3陶瓷生产工艺
    10.3 课题实验工艺流程
    10.4 实验过程
        10.4.1 实验原料及仪器设备
        10.4.2 配方组成
        10.4.3 蜡板料的制备
        10.4.4 95Al_2O_3陶瓷凸轮件的图形设计与编程
        10.4.5 成型过程
        10.4.6 排蜡
        10.4.7 烧结
    10.5 性能测试
        10.5.1 烧结线收缩率测定
        10.5.2 坯体密度与烧结密度
        10.5.3 抗折强度测试
        10.5.4 SEM测试
    10.6 实验结果分析
        10.6.1 SEM分析
        10.6.2 两种成型工艺制得95氧化铝样品瓷坯性能比较
    10.7 本章小结
11 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附录A
附录B
附录C
附录D

四、电气驱动式注塑机前景广阔(论文参考文献)

  • [1]渔船冷冻鱼块码垛机械臂的设计与实验分析[D]. 卫锦尧. 浙江海洋大学, 2018(07)
  • [2]航空发动机叶片自动装配控制系统研究[D]. 于群.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2018(05)
  • [3]纯电动汽车再生制动控制策略及模糊PID控制器设计[D]. 何永辉. 长安大学, 2017(07)
  • [4]基于西门子PLC及S120的滑模变结构控制在汽车内饰热压包边设备上的应用[D]. 沈彬. 上海交通大学, 2016(03)
  • [5]迭代学习控制的初态问题研究[D]. 张华. 江南大学, 2014(01)
  • [6]连接套海量制造工艺及自动化生产装备关键技术研究[D]. 张丁. 河北科技大学, 2013(06)
  • [7]液压挖掘机动臂下降势能回收技术研究[D]. 陈明东. 吉林大学, 2013(08)
  • [8]迭代学习控制的自适应算法研究[D]. 霰学会. 江南大学, 2013(S1)
  • [9]西门子公司工业品新疆市场营销策略研究[D]. 袁媛. 新疆大学, 2012(01)
  • [10]基于层合速凝原理的陶瓷件快速制造设备及材料成型研究[D]. 高东强. 陕西科技大学, 2012(12)

标签:;  ;  ;  ;  ;  

电驱动注塑机前景广阔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