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历史之新——浅析20世纪90年代历史小说的文体革命(论文文献综述)
何平[1](2021)在《新生代:文学代际或90年代的文学年轮——作为“新生代”的邱华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现在能够查到邱华栋最早发表的小说是《作家与小偷》,这篇写于1985年的短小说收入在他1989年出版的小说集《别了,十七岁》(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指出邱华栋的这个写作起点,其意义并不是表明以邱华栋个人写作年龄,在同时代的人里有多资深,而是提醒1985年对于整个中国当代文学的意义非同一般。1985年是"新小说"的1985年,"第三代"诗歌的1985年,也是先锋戏剧的1985年。1985年,虽然邱华栋生活在新疆天山脚下的边地小城,
冯译萱[2](2021)在《阿城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谈及“寻根”,阿城似乎成为一枚标志符号,而这一成就的高峰,却一叶障目般消弭了其多元的意义。众所周知,阿城的相关研究几乎是伴随着《棋王》的横空出世而渐入高潮,一直延续至今。然而,除杨肖着有一本《阿城论》的专着外,大部分均为评论文章、硕士论文,至今未有以阿城为对象的博士研究论文。通过对此前的研究文论进行梳理,可以明显发觉,学者们对阿城的创作研究带有明显的局限性,存有许多空白和不足。例如,研究资料的局限性:多集中于早期的小说,而忽视了后期影视剧本、艺术对谈、学术着作等,如古代造型学研究《洛书河图》《昙曜五窟》。还有七十年代末至八十年代初,阿城发表于期刊杂志的零散文字的考察,如本人认为对其创作研究极为重要的一篇影视评论《生活理想与审美理想》。研究文献的局限性导致了对创作者观念的部分误读,为此,本文也将担当起对阿城进一步完整而立体化研究的使命。本文以阿城至今发表的文本作品、访谈演讲为基础,补充以阿城于八十年代初发表的部分零散文字,对以往研究打捞梳理,在其经历、思想、文字间,勾连环环相扣的趋同内涵,构造出作家本身创造性、传承性、历史性和文化性的特质。通过阿城文学创作与美术、音乐、电影间的互渗交融,观照其文本丰富的艺术素养,并通过对其文论思想的考察,说明他对传统的执着,根源意图是对文化多样性的守卫,是对文化得以自由发展的空间的开拓,为了尽可能对阿城做出较为完整、全面的系统性研究。本论文除绪论和结语外,共分为了四大章节。第一章意在探究阿城的文化观念,对其创作做纵向的历史梳理。通过梳理阿城的人生轨迹和经历,从家庭背景、到成长中汲取的知识结构、从知青经验到美国生活,展现阿城文化思想的形成,理解他始终以文化为母题的创作。同时通过辨析阿城与“寻根文学”的纠葛,说明阿城创作的心理机制:他所主张的文化“寻根”,在历史语境中实则是变革现实的理想,带有守卫文化多样性的价值,与其他寻根作家予以对比,更可挖掘他内在文化精神的“底气”。从阿城映照现实的文化观,我们可有理由引申至否定《棋王》是一部道家文化之作;思考其创作观,更可明确小说中长久以来被忽视的“自然主义”创作特质。第二章主要阐明其文学创作与美术、音乐、电影之艺术方式间的勾连转化,遵循着不同艺术的某些共同规律,阿城在小说中将美术的感知、笔法、审美蕴化为语言的表现工具;通过四字组合、标点符号、休止等手法构建强烈的节奏,通过重复、叠音、对仗的手法显现诗歌般的旋律;并将电影的蒙太奇叙事方式、镜头语言、声画合一的手法融会贯通到文字的书写,使其文字练就出丰富多样的艺术特质。第三章内容,主要对阿城小说的艺术特征做以提纲挈领的分析,从新笔记文体、“古”化的语言风格、诗意的叙事表现予以深入研究,在重顾传统文学范式的同时,说明其创作是对深化“中国特色”文学立于世界文化之林的有益尝试。第四章则对阿城迄今为止的文论话语深入分析,探讨其始终秉持的“自由观”——是制约的自由与同情的自由,即孔子所言“随心所欲不逾矩”的自由与“仁者”的自由。同时理解阿城对“巫”文化的热忱,乃至成为他对艺术、文学、乃至传统文化谱系认知理论的一脉重要来源。试图说明阿城对多样性文化的“自觉内化”:对传统的追根溯源,对知识结构的差异强调,甚至对渐近失落的原儒文化、萨满文化的打捞,无一不证明着对渐近消逝的文化的寻回,贯穿其思想的内在理路。
郑晓锋[3](2020)在《媒介生态与百年中国文学语言变革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文学是一种语言的艺术。在百年中国文学的现代性历程中,语言变革无疑是最直观、最明显的因素。所谓百年中国文学的现代性,其基础表征就是文学语言的现代性。百年来中国文学发展最重要的成就之一就是成功建构了现代汉语规范化意义上的汉语语言系统——即以白话文为中心的汉语语言体系的确立与强化。但由于传统的“重内容轻形式”的研究倾向,对文学语言作为符号性媒介的本体性研究很容易被忽略;再者,白话文在百年中国文学的发展中几乎成了定型状态,研究者更多地是从静态视角探究文学语言问题,而没有将其放在百年中国文学发展的一个动态视域中加以考察,从而无法深入研究百年中国文学思想层面的变化;此外,文学语言审美层面的动态演变也有待挖掘。本文以“媒介生态”为切入点,在关注文化媒介生态、政治媒介生态、经济媒介生态、技术媒介生态等宏观维度的基础上,再从文字、报刊、图像、网络等微观视角出发,探究百年中国文学语言变革和发展的原动力,以期勾勒出一个连续性的百年中国文学语言发展的历史图景。所谓“媒介生态”,其最初来源于20世纪60年代前后北美的Media Ecology研究,这与20世纪末中国本土兴起的媒介生态学研究有着本质的区别。北美Media Ecology的一个基本特征就是对人与传播媒介的关系研究,立足点是人,强调媒介对人类、人类文化或人类社会的影响,带有明显的“人类中心主义”倾向;而中国本土的媒介生态学所要遵循的原则和最终旨归是建立人—媒介—社会—自然系统的和谐关系及实现媒介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其出发点是媒介。但同时我们应看到二者的联系,因为北美Media Ecology所关注的人与媒介的关系,这也是中国媒介生态学研究的重要一隅,所以,对于北美的Media Ecology,我们不仅要看到它的差异性,也要看到其长处,对其有益的研究方法和成果要加以合理的批判和吸收,以充分地运用到我国的媒介生态学研究上来。至于北美Media Ecology和中国媒介生态学之间的差异,北美Media Ecology认为“人是条鱼”,生活在媒介环境构筑的“水”中,它重点研究媒介对人的影响,“它试图找出媒体迫使我们去扮演什么角色,媒体如何构建我们所看到的,为什么媒体让我们如此这样地感觉和行动”;而中国媒介生态学认为“媒介是条鱼”,生活在社会生态系统的“水”中,这一系统由文化的、政治的、经济的、技术的等生态因子构成,且以媒介及媒介的存续环境(媒介之间、媒介与社会之间)为研究中心。这种以“媒介”为中心的媒介生态理论,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预先的理论视域。20世纪后半叶以来,随着信息传播技术的提高,媒介在文学活动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已然有学者将之推至“文学四要素”之外“第五要素”的高度,媒介及媒介文化成了文化研究的重要内容。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西方语言论转向对我国文艺创作和文学批评的影响,使得文学语言的符号媒介性功能逐渐受到学界的高度重视,不再将之视为一种应有的静态之存在,而是一种通过动态变革演化而来的;它也不再仅是一种纯粹的工具性存在,而且还是一种“有意味”的形式本体。文学语言作为一种媒介符号,它的历史变革势必会受到其所依存的媒介生态的影响。再者,从文学理论发展的整体趋势来看,“向内转”和“向外突”是其发展的两种基本路径,前者强调文学研究对文学文本的重视,而后者则强调打破文学的固有边界,把文学研究拓展为文化研究。对文学语言本身的研究属于文学研究中的“内部研究”,而探讨文学语言变革所受制的外在媒介生态因素属于“外部研究”,挖掘内在文学语言与外在媒介生态之间的微妙关系,这种将内部和外部研究联系起来的做法,不失为一种方法论上的创新。文学媒介和文学语言有着天然的联系。首先,文学语言本身就是一种媒介符号;其次,除文学语言以外的其他文学媒介都是文学语言的承载媒介,比如书籍、报刊、电子书、文学网站、文学广播和文艺类影视等等。不同的媒介形式,就会有不同的文学语言形式。随着媒介在文学活动中地位的演变和提升,百年来文学语言也经历了不同的变革。整体上呈现为由文言到白话、由高雅到通俗、由静态到动态、由符号到图像、由单一到多元等趋势的异变。全文共分为导论、正文、余论三大部分,导论部分主要是对本文的理论视域、选题缘由及思路、研究现状、研究价值和意义予以介绍,在对已有文献分析的基础上,肯定了现有研究成绩,但也存在不足,比如对于现代汉语白话形态的理所当然认同致使对语言的研究长期处于被忽视的处境,已有成果多于静态的叙写而非动态层面的规律演变之探究,文学语言多为工具性存在而非对象性指称,文学语言研究的理论深度不够,等等。然而,文学活动中媒介作用的增强和文学语言的媒介性,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视角——媒介生态,因为文学语言从根本上来说就是一种媒介符号,它是微观媒介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生成、存在和演变不仅受到其他微观媒介(如书籍、期刊、报纸、广播、影视、互联网等)的影响,还受到文化媒介生态、政治媒介生态、经济媒介生态、技术媒介生态等外在媒介生态的宏观建构,这就为我们从媒介生态维度研究近百年文学语言的变革提供了可行性契机。正文部分一共六章。分别从百年来中国文学语言作所经受的不同时期的明显的媒介生态为特征分章展开。第一章针对本文研究的理论视域和方法论原则——媒介生态,作一详细的梳理和介绍。所谓媒介生态,即媒介的存在场域,既包括媒介本身的存在状态,亦包括媒介所受制的外在因素。文学语言作为一种符号媒介,是该场域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而媒介生态的整体性、多样性、互动性、平衡性、循环性,又对文学语言的存在和演变产生了重要影响。媒介生态主要分为宏观和微观两大层面,而宏观意义上的媒介生态又是通过微观层面的媒介生态而对文学语言的变革产生直接的作用和影响。第二章是从晚清文学语言变革所受到的显着的文化媒介生态入手,主要包括晚清白话文运动和五四白话文运动两大显着的文化现象。从晚清黄遵宪提出“语文合一”①的观点开始,以封建士大夫为代表的维新派意识到民众思想启蒙对于挽救国家和民族命运的重要性,而思想启蒙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打破传统文言的隔阂,推行通俗易懂的白话文,新的白话语和白话文体开启了文学创作新的表达方式,促成了以白话小说为主的文学文体的勃兴。这一时期西方现代报刊理念的引入激发了国人的办报意识,中国现代报刊业开始起步,为晚清白话文运动提供了必要的媒介传播平台,打造了全新的社会舆论空间,因之而出现了王韬的“报章体”、梁启超的“新民体”、欧化语中的新名词等新的语言形式,促发了“诗界革命”、“小说界革命”、“文界革命”等文体革新运动。明显来看,以文字改革为中心的晚清白话文运动是在文化媒介生态发生变化之际而发生的文学语言改革行为,但语言媒介符号所处的政治媒介生态、经济媒介生态、技术媒介生态、受众媒介生态等也出现了新情况,在这种合力下,晚清文学语言开始由文言文向白话文过渡。而20世纪初五四白话文运动前后带来了中国文学语言的历史性变革。这一时期的语言变革及其新文体实践,直接带来了中国文学发展的现代化转型。与晚清白话文运动不同的是,五四前后的白话文运动、国语运动则对中国现代文学语言的形成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在新的社会语境下,其对传统文学语言的改造和新文学文体的生成更具革命性、彻底性,经过陈独秀、胡适、钱玄同、鲁迅等五四白话文运动倡导者的努力,白话文终于取代了文言文在传统文学中的正统地位,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历史书写的合法性语言。第三章主要是从文学语言变革受到的典型的政治媒介生态出发。从20世纪30年代中国左翼作家联盟①的成立到改革开放前夕,这一时期文学(语言)发展所受制的政治媒介生态作用渐趋明显,以1949年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是在第一次国共合作决裂之后,中国国内政权主要呈国民党、共产党两大党派对峙局面,中共为争夺社会话语权、树立政治威信和打破国民党的“文化围剿”,以“左联”为代表的文学阵营开展普罗文学运动,推行文艺大众化,最重要一方面就是文学语言向人民大众靠拢的通俗化运动。1938年毛泽东在《论新阶段》中又提出了中国文学及文学语言的“民族形式”改造问题,提倡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的文艺形式;后期主要表现为新中国成立之后,这一时期的国家政权实现了统一,经历长期动乱的中国社会百废待兴,文化资源的重置和控制是其重要方面,从第一次文代会规定文学写什么、怎么写、为谁服务,到十年文革政治对文化(文学)的强势干预,都从根本上左右了新中国文学语言的书写模式,文学由于表征的优势、作为文化资源的稀缺性等满足权力实现的条件,在相当长的历史语境中被建构成为一种文学权力。总的来说,随着新中国的成立,文学语言所存在的政治媒介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在这一语境下,新中国之后的文学语言建设则是由党和国家实施的自上而下的文化行为,是政治媒介生态主导下的文学语言变革,集中表现为文艺在“二为”方向指向下的政治性、民族性、通俗性言说,并在建国前十七年文学中取得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成就,引发了中国文学发展的当代转向。第四章主要是从改革开放后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文学(语言)所受到的经济媒介生态作用渐强的角度来说的,多重利益追求和文学理想带来了文学语言的多元化呈现。新时期以来随着党和国家政策上的调整,我国文化建设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集中表现为对“十年文革”造成的冤假错案的拨乱反正、重新探讨和确立文艺和政治的关系、确立文艺创作新“二为”方针等方面,文化领域开始朝着良性的、健康的方向发展。随着国家社会发展经济重心的确立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这一时期文艺创作的一个显着特点是经济导向性增强,文学格局开始由建国前三十年“一体化”向多元化发展,文学语言呈现出政治话语、精英话语、通俗话语等三大主方向演变,并在市场经济的导向下发生着多种可能性。第五章主要讨论的是新世纪以来,随着技术媒介生态在文学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文学语言呈现出了图像化、类型化、跨语体、碎片化、互动性、颠覆性、消遣性、审美性缺失等特征。新世纪的文学格局较20世纪后半期相比,发生了重大变化,随着我国消费社会的逐步形成和以互联网技术为支撑的网络文学的蔚为大观,传统官方主流文学和社会精英文学的势力范围正在急剧减缩,并在新的社会形势下寻求突破和转型;而菁芜杂存的网络文学在新的社会语境下得到了快速发展,并在广播、影视、互联网等媒介技术的进一步助推下,大有独霸天下之势。新的文学形态势必会呈现出新的语言形式,而新世纪文学语言的种种特征,就是文学语言在媒介技术的支撑下的多样化呈现。第六章主要是对百年来中国文学语言发展所受制的受众媒介生态和其他媒介生态作一简单介绍。此两种媒介生态参与了各个时期的文学语言建设,且是不可或缺的因素,它们共同促成了中国文学语言的百年转变,这也是它们的合力性使然。但因二者与前几个分期所受到的鲜明的媒介生态相比,显得稍微次要了一些,故单章给予简单的介绍,以此说明它们并非缺席,以此体现构成百年中国文学语言发生变革的媒介生态的完整性。结论部分主要回答了从媒介生态视角审视百年中国文学语言发展,它到底发生了何种动态变革。从19世纪后半叶的晚清白话文运动开始,先后经历了五四白话文运动、国语运动、“文艺大众化”讨论、“民族形式”建设、农村新通俗小说试验、工农兵创作方向、新时期文学语言的“话语解放”,再到新世纪文学语言的图像化、类型化等转向,是近百年来中国文学语言发展和变革的基本路径。因此,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百年中国文学的发展史也是百年中国文学语言的变迁史。总的来说,文学语言作为媒介符号,影响其变化的因子有很多,整体上可分为包括以“媒介”为中心的文化媒介生态、政治媒介生态、经济媒介生态、技术媒介生态、受众媒介生态和其他媒介生态,这些宏观因素通过影响媒介介质而对微观上的文学文体和文学语言发生作用,这是由文学所在的具体社会历史语境决定的,语境不同,各种因素作用力的强弱也会有所不同,它们所关注的着力点也会不同。在这些媒介生态的组成中,除了媒介技术对文学(语言)能带来直接的影响之外,其他五个都是间接影响因子。当然,如此区分只是理论上辨析的需要,在实际的文学实践中,对文学(语言)的影响往往是它们合力的结果。比如新时期以来,党和国家在文化领域政策上的改革对社会传播媒介和载体媒介的影响,是文学语言发生变革的政治媒介生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和商品经济竞争机制的逐步形成,则是文学语言发生变革的经济媒介生态;文化政策的宽松和西方文学思潮的涌入则是文学语言发生变化的文化媒介生态;文学传播所依赖的媒介技术的革新则是文学语言发生的技术媒介生态;文学生产在市场价值规律的调节下开始关注和重视读者的文学需求,导致作家必须创作读者喜闻乐见的文学作品,受众在文学活动中的地位上升,即受众媒介生态对文学产生影响。此外,影响媒介传播的地区发展差异、自然交通状况等也是文学语言发生变革的其他生态因子。因此,全篇以一种历时性叙述路径,以文学语言所受影响的典型的媒介生态而分阶段行文,即是处于此种考虑。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文学语言的发展并不是孤立的,而是与文化的、政治的、经济的、技术的、受众的等媒介生态息息相关。
王蕾[4](2020)在《文学内外的求索:韩少功创作思想的追求》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韩少功,作为新时期中国文坛上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湖南作家,他凭借对现实人生的真切体验以及对文学创作地不断深入,通过近半个世纪的文化实践和审美反思,使自己的文学创作呈现出独具特色的艺术魅力和丰富的思想内涵,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力。论文试图去解读韩少功文学创作思想的形成过程和价值追求,以及在具体的创作指向中把握他独特的精神世界。韩少功的精神世界丰富而深邃,这其中,鲁迅、沈从文以及捷克作家米兰·昆德拉成为了韩少功创作思想形成的精神向导。因此,论文将通过上述几位作家与韩少功的精神联结,分别从韩少功的文化启蒙、文学寻根、文学思想建构的开放性与多样性等方面来进行阐释和论证,以深度剖析韩少功创作思想的追求。具体来说,韩少功创作思想的形成是在他坚持不懈的人文关怀、独辟蹊径的思维方式以及知行合一的文化实践之中完成的。因此,论文的四个章节也将从上述几个维度来进行展开。论文的第一章将主要分析韩少功创作思想的形成缘由。第一部分以韩少功人生历程中的四个主要阶段为时间纵轴,阐释韩少功创作思想形成的具体路径。韩少功丰富的人生体验以及文学创作过程中所面临的特定文化语境,既是他独特的创作心理和写作方式形成的重要来源,也是他创作思想形成的外部条件。第二部分将具体解读韩少功对公共知识分子身份的自我定位。第三部分将侧重分析韩少功创作思想形成的构成之源、主要内涵和突出特征。一方面他受“经世致用”、“敢为人先”湖湘文化的浸染,以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坚守着公共知识分子的精神之责。另一方面,鲁迅、沈从文、米兰·昆德拉的文学理论对韩少功创作思想的形成也起到了关键性的精神导向作用。第二章到第四章将对韩少功创作思想的“构成之源”及价值追求的具体表现作详细的论述。第二章将集中论证韩少功在鲁迅精神指引下文化“启蒙”意识的自觉形成。本章的第一节将鲁迅生存意义上的价值选择“火与剑”式的激烈批判与韩少功“中和”式的坚持与抵抗进行比较,分别从不同的历史语境中阐释他们对自我文化身份的认同及价值立场的坚守。第二节将对鲁迅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和韩少功笔下知识青年的人生轨迹和前途命运进行关注,试图去审视不同时代背景下知识群体生存境遇的异同。章节的最后,对鲁迅与韩少功在文化“启蒙”过程中的具体表现方式进行比较,将“国民性”批判作为鲁迅与韩少功的精神联结,重点突出韩少功对鲁迅现实主义批判精神的继承与开拓。第三章将“寻根”作为本章的论述基点。沈从文对“生命优根”的执着追寻,对韩少功的文学“寻根”起到了重要的指引作用。第一节将对“寻根”母题进行简要探析,解读传统寻根视域下“优根”与“劣根”之选所产生的不同文化意义,并分析“寻根”视域下湖湘文化与巫楚文化的联系与区别。第二节与第三节将分别论述沈从文的“乡下人”寻根与韩少功的“外乡人”寻根,在比较他们各具特色的“寻根”路径中,重点分析韩少功新时期文学“寻根”所产生的时代意义。第四章将重点分析韩少功在米兰·昆德拉小说理论指引下个人创作思想的建构以及具体表达。八十年代中期,韩少功译介捷克作家米兰·昆德拉作品《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至中国内地并引起强烈反响,韩少功本人也深受昆德拉创作思想的影响。从对“存在”的找寻、文体试验的践履,到拒绝“媚俗”坚守住公共知识分子应有的价值立场……韩少功在政治与文学的复杂关系中一次次智慧地完成生命的独行之路,“倔强”地守候一份人文知识分子的“初心”。总之,本论文意在超越以往有关韩少功研究的单一路径和思维范式,主要采用综合归纳与比较分析、微观研究与宏观阐述结合一体的方法,对韩少功的文学实践和创作思想的价值追求做全面的阐释与解读,并以此为基点,借以能够拓宽学界对韩少功研究的路径。如此,或许能够获得更多的学术空间和理论启示。
查艳红[5](2020)在《《小孩月报》的文体探索与晚清书面语变革(1875—1881)》文中认为近年来一些研究者开始着力从传教士相关文献的角度来探讨近现代语言文字与文学中的异域资源。这些研究更有利于厘清白话从古至今的发展脉络,也有利于加深当前对现代白话文复杂形成过程的认识。传教士报刊文体也成为研究晚清书面语变革的重要对象,综合目前研究成果来看,多数研究多集中于概览和梳理,对于个案的研究尚显不足,有待进一步深化和细化。笔者发现《小孩月报》这份创办于19世纪70年代的儿童期刊在晚清中文报刊中率先开启了运用官话作为报刊主要文体的尝试,因此,本论文以《小孩月报》这份杂志作为研究对象,考察刊物的文体探索以及在晚清以降的书面语变革中所处的位置和意义。论文分为五部分。绪论部分介绍论文的研究意义,相关研究现状,以及研究方法和框架,并对本文使用的“文体”的概念作了界定。第一章对《小孩月报》在晚清传教士中文报刊文体变革的背景中进行具体定位。第二章分析《小孩月报》的通俗性需求,探讨传教士将书面语贴近通行口语即官话的尝试,呈现该杂志对于官话的运用情况与其文体的过渡特征。首先展现19世纪中后期传教士对官话的讨论和学习的脉络,呈现报刊文体新变的背景;其次,将这份杂志的前两期《小孩月报志异》与第三期作对比,考察官话行文的缘起和初期的面貌。接着考察该杂志刊载的《天路历程摘要》如何对1865年宾为霖官话译本小说《天路历程》进行改写,体现此阶段官话书面语形态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最后,分析官话行文的困境与文体杂糅特征的关联。第三章考察传教士“言文一致”的追求如何推动官话的书写向更加书面化的方向推进。首先分析报刊文体中的欧化特征如何丰富了汉语的词汇量,扩大了汉语的表现力。其次,这种欧化特征表现在报刊中的诗歌、寓言等文学作品当中,使得其中的文体呈现出一种迥异于古白话的面貌,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报刊作品中官话的书面语形态向更加严密、丰富和雅驯的方向发展。结语部分,总结本文研究内容,并试图在19世纪传教士语言文字事工的背景中讨论这一刊物的影响。一方面,它提供的经验不但在此后的文字事工中为其他传教士所借鉴,而且还为中国近代民族白话报刊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实践经验;另一方面,这份刊物对于报刊文体的探索也参与并促进了晚清书面语变革的进程,为现代白话文的塑形和发展提供了某种参照。
刘红霞[6](2020)在《论张炜的追寻叙事》文中认为追寻是人类历史永恒的话题,张炜对这一话题情有独钟,追寻叙事成为他大量文本的鲜明特色。本文的目的就在于探析张炜追寻书写的渊源,归纳其人物的多样追寻姿态,阐发其追寻叙事的审美特征。从而在张炜连贯的追寻叙事中,揭示其对精神高原的不懈追寻,并指出其对中国当下社会的重要启示。第一章,坚守与交汇——张炜追寻叙事的本体渊源。通过作家少年丛林游荡、中年奔走大地的独特生活体验,说明张炜追寻叙事的感情基调,进而探求时代的文化语境对张炜思想价值选择的影响,突出时代语境变化对张炜追寻品格的巨大塑造。最后以齐鲁文化的内部差异性入手,揭示张炜的追寻书写,在思想层面对齐鲁文化的多方面接受与运用。第二章,直行或偏离——多样姿态的追寻叙事。通过细读文本,归类总结张炜笔下人物不同的追寻姿态,主要有逃离与游荡、冥思与坚守、摇摆与分裂三大姿态,并通过人物追寻的原因、方式、结果等进一步细化人物追寻的不同面貌。在作家对人物不同选择的爱憎情感中,感悟作者对高尚精神坚定不移的追寻。第三章,诗性与变幻——追寻叙事的审美特征。致力于探析张炜追寻叙事的审美诉求。主要从诗意氛围营造、叙事视角变换、人物独语运用三个典型叙事特征入手,具体分析张炜独特的美学表达,及其对完整、诗意呈现人物追寻历程的独特意蕴。结语部分,总结张炜追寻叙事内在的连贯一致性,突出张炜巨大创作体量中对精神高原的守望。客观评价张炜不懈的精神追寻在当代社会的价值,积极肯定其对当代社会发展的深远意义。
李瑶[7](2020)在《建国以来初中语文教材中革命文化选文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当前我国进入新时代,国家加大力度弘扬中华文化,加之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将“弘扬革命文化”列入“传承中国文化”的课程之中。语文本就承担着立德树人的任务,这种教育以语文教材为依托,以教材中的具体选文为载体。且当前存在着将革命文化选文过度解读为纯思想教育的现象存在,因此,对初中语文教材中革命文化选文的研究有着必要意义。本研究立足于课程政治学和朱绍禹语文教材观,对建国以来人教社发行的十一套初中语文教材中革命文化选文展开研究,提出四个待解决的问题:(一)不同版本教材选编的革命文化选文情况如何?(二)不同版本教材中革命文化选文篇目的共同特点和变动特点怎样?(三)影响革命文化选文的因素有哪些?(四)通过分析,十一套教材中革命文化选文的变迁在编制和使用方面给我们的启示有哪些?针对这四个问题,笔者主要用到文献分析法、量化统计法、文本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结合前人的研究展开此次对革命文化选文的研究。笔者首先通过量化统计法对十一套教材中革命文化选文的总篇目、共有篇目、独有篇目和保留篇目进行统计与分析,以图表形式直观呈现,再从不同要素入手对革命文化选文进行文本分析研究,从选文文体、选文作者和选文内容倾向三个方面比较分析并总结革命文化选文选编的共同特点和变化特点。主要结论有:革命文化选文共同特点是(一)以男性现当代作家为主;(二)以散文为主,兼顾其他文体;(三)以革命时期的男性英雄人物和集体事件凸显革命精神。革命文化选文变动特点主要是(一)革命文化选文篇目遵循“少中求精”,即虽革命文化选文数量呈下降态势,但选编的是具有经典性的作品,“文质兼美”的选文标准;(二)选文文体趋向均衡发展,具体表现在散文变化曲折、诗歌后来居上、小说逐渐消失和实用类文本受到重视四个方面;(三)选文作者表现为“一少二多一增加”,即民主战士减少、现当代作家增多、新闻工作者增多和非专业作者的增加;(四)选文内容更加重视彰显时代特色、宣扬革命精神。之后笔者从政治、社会和语文课程标准三个层面分析了影响革命文化选文变动的因素,并对革命文化选文的编制和使用提出了一些建议。在编制方面可以增加叙述女性革命人物的选文;增加叙述人民群众的选文;增加戏剧文体的选文;调整选文比重;保证选文与时俱进;符合学生身心发展。在使用方面建议一线教师做到重视该类选文、调整教学方式以及深挖教学资源。
张雨彤[8](2020)在《抒情传统的赓续:80年代抒情小说研究》文中提出新文学从诞生之日起,就与社会现实和政治紧紧缠绕在一起。一方面文学同中国现代社会有着无法彻底割离的联系。鸦片战争以来,特别是五四以后,新文学所肩负在思想领域启发民智、救亡图存等使命关系到国家、民族走向的重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中国文学带着浓重的政治色彩模仿苏俄文学的路子,其后伴随越来越重的功利意识服务于现实政治,作家创作自主性受到极大的压抑,小说文体本身的丰富性被有意地窄化。70年代末80年代初,伤痕文学、反思文学仍旧没能彻底摆脱僵化的文学创作模式,作家有意无意地寻求突破却“言不尽意”,但其中依旧闪现小说文体变革的因子。另一方面,近代以来,在被迫挨打的背景下,中国文化失去自信心,一直被笼罩在向西方学习的阴影之下。无论是五四时期对西方文学的大量译介,还是人生派、象征派、新月派的文学创作,都呈现出所谓文学的现代性转向。特别是80年代,由于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和文学走向世界的诉求,再一次把文学的现代性追求推向一个新的历史阶段。而先锋的文学实验和先锋派文学话语,把80年代的文坛变成西方现代文学的实验场。但是文学的现代性始终是无法割裂传统的,中国文学的现代性一定是中国文化基因的现代性,是融合中国传统文化和世界文化的现代性。鲁迅、郁达夫、废名、沈从文、萧红等作家踏出现代抒情小说的创作之路。及至80年代,汪曾祺、何立伟、史铁生等作家的创作在前人的基础上进一步继承中国传统文学中的抒情要素,也为中国当代文学传统的建立和当代文学的融合式发展奠定基础。与此同时,在中国走向世界这一语境下,马原、王蒙、残雪等作家大量借鉴西方现代主义小说的创作经验,特别是注重对文学外在形式的探索,在80年代形成对中国文学传统的冲击。但是文学绝不仅仅是一个形式的问题,到80年代后期的先锋昙花一现,很快就衰落,这从另一个方面说明离开与中国本土文化要素的融合,西方的文化是没有根基的文化。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特意强调“全党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其中“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重要的不是话语讲述的年代,而是讲述话语的年代。在当下语境对80年代抒情小说进行研究,大而言之,将文学作为文化的要素来说,对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传承、对于新时期中国文化的建构和文化自信的建立、以及中国文化走向“一带一路”都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小而言之,对于80年代抒情小说的研究不仅有益于丰富当代小说创作的健康发展、更有益于中国当代文学学科建设、当代文学史研究、当代文学经典评价以及中国文学传统的继承与发扬。本文第一部分主要从抒情传统与中国文学、80年代抒情小说发展状况两个维度对抒情传统与80年代抒情小说进行分析。中国抒情文学传统发源于《诗经》、《楚辞》,深刻影响各个不同的文学体裁。现代抒情小说由鲁迅开源,并在郁达夫、沈从文、萧红等人的共同努力下踏出一条清晰的路径。80年代抒情小说经历发轫期、自觉期两个阶段,贾平凹、史铁生、铁凝等作家纷纷投身其创作,通过立足本民族文学资源的方式探索出突破僵化小说创作模式的有效途径。其中汪曾祺的散文化小说、何立伟的诗化小说在文体上表现突出,林斤澜的“怪味小说”风味独特。第二部分对80年代抒情小说的话语特征进行分析。80年代抒情小说对文化的关注和书写表明文学审美的求异性和对个人主体性的追寻。在“走向世界”的热潮下,中国文学需要在保有民族性的同时融合各国优秀文学要素,80年代抒情小说注重表现民族性,用中国人的表达方式书写本国故事。在文坛上刮起学习西方现代小说进行文体实验的热风之时,它能够在灵活化用外国小说创作技巧的同时,着眼于本民族抒情文学传统,使用传承已久的技巧和经验进行文体探索。“抒情”是中国文学的面向之一,80年代抒情小说表现人道主义、张扬人权话语,积极进行“话语突围”。第三部分研究80年代抒情小说的艺术特征。80年代抒情小说作家分外重视语言的精心雕琢,在作品中所使用的是描述性、音乐性的诗化语言。他们常使用文白杂糅的句式和对仗、通感等修辞手法,还引用方言展现原滋原味的地域文化,带给读者意味无穷的哲思。统一、完整的意象、意境、氛围的营造使得80年代抒情小说具有古典美。淡化的情节、人物性格和时代背景是它对特殊时期小说创作模式的有力反拨。80年代抒情小说还运用诗性思维建构文本,以自觉的文化意识对本民族文化进行描绘和挖掘。第四部分分析80年代抒情小说的价值并对其进行反思。80年代抒情小说继承中国抒情文学传统,使得中国抒情文学脉络得以接续并得到进一步发展。中国现代抒情小说发展的宝贵经验在80年代抒情小说创作中得以借鉴和发扬,使得抒情小说呈现明显的源流。对地方风土民情的悉心描绘令中国色彩斑斓的地域文化在小说中得以生动地展现和保存。但80年代抒情小说亦存在陷入趣味迷宫、语言晦涩造成阅读障碍等不足之处,需要研究者和读者去辩证地看待和分析。
汪禄应[9](2020)在《瞿秋白“文腔革命”的汉语规划思想——侧重于梁启超“文体革命”的比较》文中认为瞿秋白"文腔革命"以梁启超"文体革命"为起点。如果说,梁启超"文体革命"是在文言与旧式白话所构成的旧式文体条件下所完成的一项"旧瓶装新酒"式的文学革命,那么瞿秋白"文腔革命"则是在新式白话已经取得相当成绩的新环境下所倡导的一项以"现代口语"为本位旨在"彻底实行白话"并"全面规划、建设和发展"未来汉语的新一轮文学革命。比起"文体革命",瞿秋白"文腔革命"的"口语本位"理论与实践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第一,有更远大的汉语规划建设理想,要创建"新中国文"。第二,有更深入的汉语革新措施,确立了"口语本位"意识。第三,有更普遍的文学革命投入,建立了"普通话"同盟军。
唐诗奇[10](2019)在《《大家》(1994—2018)研究》文中提出《大家》创刊于1994年,是云南人民出版社主办的大型文学期刊。《大家》的发展历程与中国后新时期文学期刊的变革紧密相连、互为映照。通过对《大家》的具体研究,有助于我们重返历史情境,对《大家》的发展历程进行整体性的把握。同时,以《大家》为载体,文学史与文学期刊的互动将得到具象地呈现,有助于对90年代以来文学的发展流变进行考察。第一章对《大家》创刊、停刊、复刊的发展历程进行细致地梳理,从整体上把握《大家》的发展历程。与此同时,通过分析创刊号的办刊定位、办刊宗旨以及期刊策划,凸显《大家》的崛起对于90年代市场转型期的纯文学期刊的重要参考价值。深入90年代的历史文化语境,试图呈现《大家》独特的品牌形象的建构过程及意义。第二章主要论述《大家》的“先锋”立场。“先锋”在《大家》中呈现出驳杂多义的特点,这也是90年代文学多元话语空间的生成使然。以《大家》为载体,对先锋派作家的转型、新生代作家的崛起以及世纪末的“跨文体实验”等现象进行具体深入的考察,以此把握90年代以来“先锋”精神的嬗变,并对《大家》的“先锋”立场进行阐释与反思。第三章引入皮埃尔·布尔迪厄关于文化生产场域的相关理论,细致地对“大家·红河文学奖”及其历次改版进行考察,试图呈现《大家》在政治场和经济场的相互作用下被塑形的过程,厘清《大家》刊物定位与办刊理念的变化轨迹,以探究《大家》在新世纪以来不断失落的原因。第四章则论述《大家》与云南文学之间的互动关系。《大家》的创刊从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云南主流的“边地与民族”的创作模式,为云南文学引入全国乃至世界级的高标准。《大家》对云南文学的态度呈现出阶段性的变化,对这种变化趋向进行考察和反思,探究《大家》与云南文学之间的复杂关联。考察《大家》中云南文化想象的建构,亦是对《大家》特质的另一种解读。
二、历史之新——浅析20世纪90年代历史小说的文体革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历史之新——浅析20世纪90年代历史小说的文体革命(论文提纲范文)
(1)新生代:文学代际或90年代的文学年轮——作为“新生代”的邱华栋(论文提纲范文)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2)阿城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阿城的文化观念探究 |
第一节 父与子、经验与记忆——阿城文化思想形成 |
1.1.1 家庭的隐性濡染 |
1.1.2 知识结构与文化选择 |
1.1.3 知青记忆与文化反思 |
1.1.4 旅美生活与文化回望 |
第二节 从蔚然成风的“寻根文学”到径自的文化寻根之路 |
1.2.1 文学史回望:缘起寻根 |
1.2.2 争鸣与辨析 |
1.2.3 变革现实的“寻根”理想——以《生活理想与审美理想》为例 |
第三节 文化与创作:现实价值、历史接续、自然主义 |
1.3.1 映照现实的文化价值观 |
1.3.2 历史断裂下的文化接续 |
1.3.3 从“现实主义”到“自然主义” |
第二章 美术、音乐、电影与小说的多元融合 |
第一节 小说的美术性 |
2.1.1 散落的美术形迹 |
2.1.2 线性生长与骨法 |
2.1.3 无画处成妙境 |
2.1.4 光影间的画面语言 |
第二节 小说的音乐性 |
2.2.1 生活的音符 |
2.2.2 结构的旋律性 |
2.2.3 可读的节奏 |
2.2.4 对位法曲式 |
第三节 小说的电影性 |
2.3.1 电影是一种生活方式 |
2.3.2 从“电影人”到“电影观” |
2.3.3 电影化叙事 |
2.3.4 景别:小说的镜头语言 |
2.3.5 声画合一 |
2.3.6 从《芙蓉镇》到《刺客聂隐娘》:阿城电影剧本创作 |
第三章 阿城创作的艺术特征 |
第一节 化传统为现代——新笔记文体 |
3.1.1 另一种文化复归意识 |
3.1.2 《遍地风流》的笔记特征 |
3.1.3 样本集纳的功能意义 |
第二节 “古”化语言 |
3.2.1 字词的复位性 |
3.2.2 半文言风貌 |
3.2.3 民与俗的活泼生命 |
第三节 意象、氛围、生命 |
3.3.1 阿城的诗性观 |
3.3.2 表于意象,融于氛围 |
3.3.3 文字是感觉的诗意流露 |
3.3.4 伦理生活的诗意情怀 |
第四章 阿城文论话语建构 |
第一节 自由境界的学思 |
4.1.1 随心所欲不逾矩的价值认同与精神共鸣 |
4.1.2 限度、维度、超越 |
4.1.3 “同情”是自由的根基 |
第二节 巫文化视角 |
4.2.1 艺术起源论 |
4.2.2 中国造型的幻象源头 |
4.2.3 “巫”与文化基因 |
第三节 多样性景观 |
4.3.1 世俗关怀到人文视角 |
4.3.2 映照中西的文化之思 |
4.3.3 认识论的思辨色彩 |
结语 |
附主要参考文献 |
致谢 |
(3)媒介生态与百年中国文学语言变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选题缘起及内容 |
第二节 研究文献综述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研究价值 |
第一章 媒介生态:透视百年中国文学语言变革的一个维度 |
第一节 “媒介生态”关键词解读 |
第二节 从媒介生态视角研究百年中国文学语言变革的可行性 |
第三节 百年中国文学语言研究的媒介生态内涵 |
第二章 文化媒介生态主导下文学语言的文白转变(1887年—20世纪20年代) |
第一节 晚清白话文运动与与中国文学书面语言改革 |
一、晚清思想启蒙运动与文学语言改革 |
二、晚清文言白话化进程 |
三、晚清白话报与白话文小说的兴起 |
第二节 五四白话文运动、国语运动与文学语言变革 |
一、新文化运动与中国现代报刊业的发展 |
二、五四白话文运动与中国现代文学话语建构 |
三、国语运动与民族语言统一实践 |
第三章 政治媒介生态主导下文学语言通俗化进程(20世纪30年代——1976年) |
第一节 “新文言”与语言大众化之间的矛盾 |
一、现代白话规范建构初期的文学语言乱象 |
二、文学语言的阶级属性与大众接受困境 |
第二节 “文艺大众化”讨论与“大众语”理论建构 |
一、“大众语”——一种新的文学语言形态 |
二、“大众语”的建构路径 |
第三节 “民族形式”论争语境下的文学语言问题 |
一、时代政治变革与近代以来中国文学语言嬗变 |
二、五四新文学语言与“民族形式”建设 |
三、民间语言与“民族形式”建设 |
四、“民族形式”与文学语言的民族书写 |
第四节 文学语言大众化与农村新通俗小说创作 |
一、文学语言大众化与农村新通俗小说的流行 |
二、新通俗问题小说与“赵树理现象” |
三、新通俗抒情小说与“荷花淀派” |
第五节 “二为方针”与文学话语的政治言说 |
一、政治媒介生态主导下的文艺建设导向 |
二、“二为方针”与文学话语的工农兵方向 |
三、“文化大革命”——文学话语的极左化运动 |
第四章 经济媒介生态渐变下文学语言的多语混成(1978年——20世纪末) |
第一节 新时期政治媒介生态宽松下的“话语解放” |
一、文艺领域的拨乱反正 |
二、关于文艺和政治的关系的讨论 |
三、第四次“文代会”与文艺发展的新导向 |
第二节 多元文学格局与文学语言的多样化 |
一、政治话语与主流文学语言的导向性 |
二、精英文学与文学语言雅化 |
三、大众文学与文学语言通俗化 |
第五章 技术媒介生态主导下新世纪文学语言变革与展望 |
第一节 新媒介革命与新世纪文学格局调整 |
第二节 新世纪文学语言的图像化转向 |
一、文学语言图像化的可能性 |
二、文学语言:“文字的没落”到“图像化转向” |
第三节 类型小说与文学语言的类型化 |
一、新世纪文学语境与网络类型小说的兴起 |
二、网络类型小说与小说语言的类型化 |
第四节 “跨文体”写作与多种文学语言的并用 |
一、“跨文体”理论及写作现象 |
二、多种文学语言的混用 |
第五节 新世纪文学语言的其他特征 |
第六章 余论 |
第一节 受众媒介生态与百年中国文学语言的动态演变 |
第二节 其他媒介生态对百年中国文学语言变革的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评闼及答辩情况表 |
(4)文学内外的求索:韩少功创作思想的追求(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 |
四、研究价值 |
第一章 韩少功创作思想的形成及知识分子身份的定位 |
第一节 韩少功创作思想的形成路径 |
一、走向文学:启蒙、困惑与寻找 |
二、南下海岛:寻找“自由” |
三、回归自然:进步的回退 |
四、“知青”岁月的回望:记忆的价值 |
第二节 韩少功知识分子身份的定位 |
一、从“士”到“现代知识分子” |
二、韩少功:公共知识分子的身份定位 |
第三节 韩少功创作思想的构成之源及其内涵、特征 |
一、韩少功创作思想的构成之源 |
二、韩少功创作思想的内涵:仍有人仰望星空 |
三、韩少功创作思想的精神特质:不确定性和实践性 |
第二章 困乏时代下的文化“启蒙” |
第一节 鲁迅与韩少功的价值立场比较 |
一、鲁迅:一个“异数”的存在 |
二、韩少功:坚持与抵抗 |
三、“在”而“无所属”之下的价值抉择 |
第二节 对知识分子/知识青年命运的关注与审视 |
一、从“呐喊”到“彷徨”的知识分子 |
二、从“日夜书”到“修改过程”的知识青年 |
三、特殊历史语境下对知识群体命运流转的审视与思索 |
第三节 “破”与“立”之间的文化探索 |
一、鲁迅的“摧毁”与“重塑” |
二、韩少功的“反思”与“重构” |
三、“摧毁-重塑”与“反思-重构”中的文化探寻 |
第四节 困乏时代的沉思者 |
一、“国民劣根性”书写下的现实主义批判精神 |
二、韩少功对“审美化人生信仰”的开拓 |
第三章 回返路径中的“寻根”之思 |
第一节 “寻根”母题的透视 |
一、“寻根”母题探析 |
二、“寻根”视域下的巫楚文化 |
第二节 沈从文:“乡下人”的回望 |
一、自我寻找之路——巫楚文化浸染的“乡下人” |
二、故土难舍之沈从文的“精神还乡” |
三、人类远景的凝眸之“自为生命”的坚守 |
第三节 韩少功:“外乡人”的回溯 |
一、回返路径中的“外乡人” |
二、对“初心”的回溯之“实践还乡” |
三、东方文化的寻找与重造 |
第四节 “敢为人先”的寻根之思 |
一、“乡下人的实践还乡”与“外乡人的精神还乡” |
二、韩少功:敢为人先的寻根人 |
第四章 “遇见”昆德拉:思想构建的开放性和多样性 |
第一节 诗与思:存在视野下的沉思 |
一、叩问存在 |
二、语言“勘探”下的存在 |
三、诗意栖居背后的“存在” |
第二节 诗与史:文学的“泛政治化”基色 |
一、“政治”与“泛政治化”意识的指向 |
二、文学与政治的“相遇” |
三、“泛政治化”记忆的书写 |
第三节 、拒绝“媚俗”的价值立场表达 |
一、何谓“媚俗”? |
二、韩少功对“媚俗”的拒绝及实践表达 |
三、“不确定性智慧”下的“出世之心”与“入世之事” |
余论(兼结语) 一个独行的智者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5)《小孩月报》的文体探索与晚清书面语变革(1875—1881)(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第三节 概念界定、研究方法及研究框架 |
第一章 晚清传教士中文报刊文体变革中的《小孩月报》 |
第一节 19世纪传教士的中文报刊实践概述 |
第二节 《小孩月报》的编辑理念与“文字传教”的策略性转向 |
第三节 “杂志”定位与文学专栏的设置 |
第二章 报刊文体的通俗性需求:以“官语”“浅文”行文 |
第一节 19世纪中后期传教士的“官话”讨论与报刊文体新变 |
第二节 《小孩月报志异》与官话行文的初貌 |
第三节 《天路历程摘要》连载:对宾为霖官话译本的改写 |
第四节 杂糅文体与官话行文的困境 |
第三章 “言文一致”的追求:官话书面化的进一步发展 |
第一节 欧化特征:新词与新语法结构的创造 |
第二节 赞美诗译本:汉语诗歌的新形式 |
第三节 寓言故事栏目:增强官话书面语的表现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小孩月报》目录 |
后记 |
(6)论张炜的追寻叙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坚守与交汇——张炜追寻叙事的本体渊源 |
第一节 个人经历的映射 |
第二节 时代语境的塑造 |
第三节 齐鲁文化的培育 |
第二章 直行或偏离——多样姿态的追寻叙事 |
第一节 逃离与游荡 |
第二节 冥思与坚守 |
第三节 摇摆与分裂 |
第三章 诗性与变幻——追寻叙事的审美特征 |
第一节 诗意氛围的营造 |
第二节 叙事视角的变换 |
第三节 人物独语的穿插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建国以来初中语文教材中革命文化选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1.1 国家加大力度弘扬革命文化 |
1.1.2 语文课程标准越来越重视革命文化 |
1.1.3 革命文化选文的价值 |
1.2 研究问题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概念界定 |
1.4.1 初中语文教材 |
1.4.2 革命文化 |
2 文献综述 |
2.1 初中语文教材发展概况 |
2.2 研究现状 |
2.2.1 有关“初中语文教材选文”的研究 |
2.2.2 有关“革命文化”的研究 |
2.2.3 有关“语文教材中革命文化选文”的研究 |
2.3 研究现状评析 |
3 理论基础 |
3.1 课程政治学 |
3.2 朱绍禹语文教材观 |
3.2.1 语文教材编制观 |
3.2.2 语文教材价值观 |
3.2.3 语文教材使用观 |
4 研究方法与内容 |
4.1 研究方法 |
4.1.1 文献分析法 |
4.1.2 量化统计法 |
4.1.3 文本分析法 |
4.1.4 比较分析法 |
4.2 研究内容 |
5 研究结果与分析 |
5.1 选文篇目统计与分析 |
5.1.1 总体篇目统计与分析 |
5.1.2 共有篇目统计与分析 |
5.1.3 独有篇目统计与分析 |
5.1.4 保留篇目统计与分析 |
5.2 选文要素统计与分析 |
5.2.1 选文文体统计与分析 |
5.2.2 选文作者统计与分析 |
5.2.3 选文内容倾向统计与分析 |
5.3 革命文化选文变动归因分析 |
5.3.1 政治因素 |
5.3.2 文化因素 |
5.3.3 课程标准对选文的直接影响 |
6 研究结论与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1.1 革命文化选文共同特点 |
6.1.2 革命文化选文变动特点 |
6.2 研究建议 |
6.2.1 课程标准制定建议 |
6.2.2 革命文化选文选编建议 |
6.2.3 革命文化选文使用建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十一套教材革命文化选文篇目、作者及文体汇总 |
致谢 |
(8)抒情传统的赓续:80年代抒情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选题缘起和概念界定 |
0.2 相关问题研究概况 |
0.3 研究意义与理论价值 |
1 抒情传统与80年代抒情小说 |
1.1 抒情传统与中国文学 |
1.1.1 抒情传统发源于古代文学 |
1.1.2 抒情传统作用于现代小说 |
1.2 80年代抒情小说发展现状 |
1.2.1 8 0年代抒情小说概述 |
1.2.2 8 0年代抒情小说的多彩面貌 |
2 80年代抒情小说的话语表征 |
2.1 8 0年代抒情小说的生成语境 |
2.1.1 在新启蒙话语中向文化领域延伸 |
2.1.2 在“走向世界”呐喊中坚守传统 |
2.2 8 0年代抒情小说的言语空间 |
2.2.1 立足本民族资源的文体探索之路 |
2.2.2 未完成的文学现代性的持续衍进 |
3 80年代抒情小说的艺术特质 |
3.1 描述性、音乐性的诗化语言 |
3.2 统一、完整的意象、意境、氛围 |
3.3 淡化的情节、人物性格和时代背景 |
3.4 明显的诗性思维和自觉的文化意识 |
4 80年代抒情小说的价值与反思 |
4.1 8 0年代抒情小说的价值 |
4.1.1 抒情传统和抒情小说的延续 |
4.1.2 当代小说民族性的新发展 |
4.2 8 0年代抒情小说的反思 |
4.2.1 阅读障碍和趣味迷宫的客观效果 |
4.2.2 抒情的怪圈和无法主流化的结局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9)瞿秋白“文腔革命”的汉语规划思想——侧重于梁启超“文体革命”的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一、“第三次文学革命”:“文腔革命”主张的提出 |
二、“文体革命”:“文腔革命”的“起点” |
(一)革命的本质趋同:推动“话语主体的扩大与下移” |
(二)革命的目标一致:启蒙、解放和武装“下层民众” |
(三)革命的倡导者志趣相投:办报生涯与政治生涯同步 |
三、汉语规划:“文腔革命”的高度 |
(一)有更远大的汉语规划建设理想:创建“新中国文” |
(二)有更深入的汉语革新措施:确立“口语本位”意识 |
(三)有更普遍的文学革命投入:建立“普通话”同盟军 |
(10)《大家》(1994—2018)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第一章 《大家》的历史沿革 |
第一节 《大家》的发展历程 |
一、《大家》的创刊过程 |
二、停刊与复刊 |
三、《大家》的现在进行时 |
第二节 创刊号的定位、宗旨及意义 |
一、刊物定位:“大师”与“大众”的理想境界 |
二、办刊宗旨:名家·先锋·新锐 |
三、《大家》创刊的时代意义 |
第三节 《大家》品牌形象的建构 |
一、斗风车的“堂·吉诃德” |
二、“白领丽刊”:精准定位与精品意识 |
三、“大家文学奖”:诺贝尔情结的外化 |
第二章 《大家》的“先锋”立场 |
第一节 昔日“先锋”今又来 |
一、“先锋”立场的确立 |
二、历史的“逃亡”与当下的“失语” |
三、反思“纯文学”语境下的先锋写作 |
第二节 “联网四重奏”与新生代作家 |
一、缘起:作为策划的“联网四重奏” |
二、新生代作家:90年代的“先锋” |
三、“联网四重奏”规约下的生产要素 |
第三节 跨文体实验 |
一、新散文:散文的先锋运动 |
二、凸凹文本:“有意味的形式”如何可能? |
第三章 《大家》的暖昧与危机 |
第一节 “大家·红河文学奖”的处境 |
一、首届“大家文学奖”与《丰乳肥臀》风波 |
二、池莉获奖与“池莉热” |
第二节 从改版看《大家》的“位移” |
一、面向市场的“改版潮”(1998年) |
二、“网络转型期”的改版(2007年) |
三、复刊号的改版(2013年) |
四、突出“青年性”的改版(2017年) |
第三节 反思:危机与出路 |
一、文学期刊的边界意识 |
二、像认识博物馆一样认识文学期刊 |
第四章 《大家》与云南文学 |
第一节 云南的文学生态 |
一、两个传统、四代作家 |
二、《大家》的边缘与力量 |
第二节 《大家》与云南文学的互动 |
一、创刊初期:不拒绝、不主动(1994—2003) |
二、从反思到推动(2004—2018) |
第三节 《大家》中云南文化想象的建构 |
一、“我的故乡,我的城市”:于坚散文对昆明形象的建构 |
二、《大家》中的“云南想象” |
结语 |
附录 |
附录一: “联网四重奏”作家作品统计表 |
附录二: “大家·红河文学奖”历届获奖情况统计表 |
附录三: 《大家》(1994—2018)栏目变更表 |
附录四: 李巍访谈录 |
附录五: 王干访谈录 |
附件六: 潘灵访谈录 |
参考文献 |
学术成果 |
致谢 |
四、历史之新——浅析20世纪90年代历史小说的文体革命(论文参考文献)
- [1]新生代:文学代际或90年代的文学年轮——作为“新生代”的邱华栋[J]. 何平. 当代作家评论, 2021(06)
- [2]阿城论[D]. 冯译萱. 吉林大学, 2021(01)
- [3]媒介生态与百年中国文学语言变革研究[D]. 郑晓锋. 山东大学, 2020(09)
- [4]文学内外的求索:韩少功创作思想的追求[D]. 王蕾.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5]《小孩月报》的文体探索与晚清书面语变革(1875—1881)[D]. 查艳红.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0)
- [6]论张炜的追寻叙事[D]. 刘红霞.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7]建国以来初中语文教材中革命文化选文研究[D]. 李瑶.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7)
- [8]抒情传统的赓续:80年代抒情小说研究[D]. 张雨彤. 辽宁大学, 2020(01)
- [9]瞿秋白“文腔革命”的汉语规划思想——侧重于梁启超“文体革命”的比较[J]. 汪禄应. 中文学术前沿, 2020(02)
- [10]《大家》(1994—2018)研究[D]. 唐诗奇. 云南大学, 201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