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复方葶苈注射液对野百合碱诱发肺动脉高压大鼠的作用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牛征,张轩语,付敏,姚丽[1](2021)在《中药防治肺动脉高压研究现状及创新药物研发》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肺动脉高压为恶性肺血管疾病或临床综合征,发病机理涉及复杂的生物学过程和多种分子机制,临床仍缺乏有效治疗药物。尽管单靶点药物的联合应用可有效改善其临床症状,但不能阻止病程进展,且价格昂贵,药物不良反应问题一直未能解决。中药因多成分协同作用、多靶点发挥药效、多途径整合调节疾病的特点,在肺动脉高压的治疗中发挥独特优势,具有良好应用前景和创新药物开发潜力。本文旨在全面系统地梳理近30年中药防治肺动脉高压的研究进展,分析创新药物研发的瓶颈及策略,以期为肺动脉高压的创新药物研发提供有益参考。
姜岑[2](2020)在《基于核转录因子LXR研究木防己汤干预肺动脉高压右心衰模型大鼠的作用机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基于核转录因子LXR多靶点调控特点,从改善心功能及调节水液代谢等角度,探索经典方剂木防己汤治疗肺动脉高压右心衰的作用及机制,为该方治疗右心衰提供科学依据,丰富支饮的现代科学内涵。方法:采用SD大鼠颈背部野百合碱注射建立肺动脉高压右心衰模型,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木防己汤低剂量组、木防己汤高剂量组、西药呋塞米对照组,分别实施相应干预。(1)观察记录大鼠一般情况;(2)超声心动图检测肺动脉压力相关指标:肺动脉压力(P)、肺动脉压力与速度比值(P/V)、肺动脉血流加速时间(PA-AT)和肺动脉血流加速时间与射血时间比值(PA-AT/ET);(3)心脏超声检测心功能基本指标:心率(HR)、心输出量(CO)、每搏输出量(SV)、射血分数(EF)、右心室内径(RV)、右心房内径(RA)、舒张期左心室内径(LVIDd)、收缩期左心室内径(LVIDs)、舒张末期容积(EDV)和左室短轴缩短率(FS);(4)ELISA检测血清神经内分泌因子BNP、Ang II、Ren水平;(5)HE染色观察大鼠心、肾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Masson染色观察大鼠心肌纤维化改变;(6)免疫组化法测肾集合管AQP2表达;(7)TUNEL染色法检测大鼠心肌细胞凋亡情况;(8)q RT-PCR、Western blot检测心脏组织LXRα、NF-κB、TNF-αm RNA及蛋白表达水平。(9)采用SPSS22.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一般情况: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精神差、反应迟钝、毛色晦暗、呼吸急促、进食较少、大小便少、胸腹部有积水等;经各组药物干预后,大鼠在精神状态、食量摄入、皮毛色泽度、呼吸状态、胸腹部积水、排便次数与性状等方面均有明显改善,其中木防己汤高剂量组改善更为显着。(2)肺动脉压力: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肺动脉压力(P)、肺动脉压力与速度比值(P/V)、肺动脉血流加速时间(PA-AT)和肺动脉血流加速时间与射血时间比值(PA-AT/ET)改变明显(P<0.05),提示肺动脉高压右心衰模型建立成功;与模型组比较,木防己汤高剂量组、呋塞米组肺动脉压力(P)显着降低(P<0.01);木防己汤高剂量组肺动脉压力与速度比值(P/V)、肺动脉血流加速时间(PA-AT)和肺动脉血流加速时间与射血时间比值(PA-AT/ET)显着升高(P<0.05),作用优于呋塞米组。(3)心脏超声: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右心房内径(RA)和右心室内径(RV)显着增大(P<0.001),舒张期左室内径(LVIDd)增大(P<0.05),收缩期左室内径(LVIDs)、舒张末期容积(EDV)增大(P<0.01);与模型组比较,木防己汤高剂量组和呋塞米组SV明显增大(P<0.01),木防己汤低、高剂量组以及呋塞米组RV、RA均明显减小(P<0.001);木防己汤低剂量组和呋塞米组EDV减小(P<0.05)。(4)血清神经内分泌因子水平ELISA检测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BNP增高,血管紧张素Ⅱ含量增高(P<0.05),肾素含量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木防己汤低剂量组和呋塞米组BNP、Ang II、肾素水平降低(P<0.05)。(5)心肌组织病理学结果:HE染色结果提示,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心肌纤维出现自溶,肌纤维断裂、卷曲、排列紊乱、心肌细胞核固缩,有淋巴细胞、巨噬细胞浸润;与模型组比较,各药物干预组肌纤维排列较整齐,淋巴细胞浸润明显减少,心肌细胞核固缩、破裂减少,其中木防己汤高剂量组改善更为显着。Masson染色结果显示,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心肌细胞间纤维组织明显增生,胶原沉积;与模型组比较,各药物干预组心肌间纤维胶原沉积均不同程度减少。(6)肾脏组织病理学结果:HE染色结果提示,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肾脏组织肾小球损伤,体积减少,肾小管部分上皮肿胀、坏死、脱落,肾小管内出现管型等;与模型组比较,各药物干预组组肾小球和肾小管结构不同程度改善,肾小管上皮肿胀、坏死等明显减少。(7)免疫组化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肾脏组织AQP2阳性集合管数目明显减少(P<0.01);与模型组比较,木防己汤高剂量组肾脏组织AQP2阳性集合管数目升高(P<0.01)。(8)心肌细胞TUNEL染色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心肌细胞凋亡明显增加(P<0.001);与模型组比较,木防己汤高剂量组心肌细胞凋亡数明显减少(P<0.001)。(9)心肌组织LXRα,NF-κB和TNF-αm RNA和蛋白表达水平:q RT-PCR检测结果提示,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LXRαm RNA表达降低、NF-κB m RNA和TNF-αm RNA较对照组表达升高;与模型组比较,木防己汤高剂量、低剂量组模型大鼠LXRαm RNA的表达不同程度升高,而NF-κB m RNA和TNF-αm RNA表达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WB检测显示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LXRα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01),NF-κB和TNF-α蛋白水平显着升高(P<0.001);与模型组比较,木防己汤高(P<0.01)、低剂量组(P<0.05)LXRα蛋白表达升高,NF-κB和TNF-α蛋白水平在木防己汤低剂组(P<0.05)木防己汤高剂量(P<0.001)显着降低。结论:1.本研究选用野百合碱成功复制大鼠肺动脉高压右心衰模型,符合慢性右心衰急性加重心血管循环病理生理特征。2.木防己汤可改善肺动脉高压右心衰大鼠心功能、降低肺动脉高压,改善心脏组织损伤和纤维化,以及肾脏病理组织损伤,同时还可调节BNP、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水平的效应,整体作用优于呋塞米干预。3.木防己汤在蛋白水平上调心肌组织LXRα表达,进而抑制了NF-κB以及下游TNF-α表达,减少心肌细胞凋亡、心肌纤维化和心室肌重塑等,是木防己汤改善心衰作用效果的机制之一。
谢蕾[3](2020)在《基于肺血管重构探讨“饮瘀同治”的复方葶苈子汤对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大鼠模型的干预机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观察探讨“饮瘀同治”的复方葶苈子汤对低氧性肺动脉高压(hy poxic 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HPH)大鼠肺血管重构的关系,针对HPH的发病机制,探索有效防治方法,为临床应用提供一定的试验依据。方法:在常压低氧的条件下根据彭公永等方法复制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大鼠模型。将健康雄性SD大鼠50只,分为正常组、HPH模型组、强的松组、中药中、高剂量组,各组10只,分别于每日给药后放入低氧舱8小时,连续干预21天后根据孙波等改良右心导管术测大鼠平均肺动脉压力(mean Pulmonary artery pressure,m PAP)并记录。后取相同部位肺组织,行HE染色及弹力纤维染色,观察肺血管病理形态变化,并检测大鼠肺组织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onnective tissue growth factor,CTGF)、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m RNA表达及光密度(IOD)值。结果:1.低氧1周后,造模组大鼠出现不同程度的精神欠佳,毛发杂乱,呼吸稍促,口鼻分泌物增加,少动少食,表明在低氧的情况下大鼠的一般情况及进食均受到影响。2.与正常组比较,HPH模型组大鼠m PAP明显升高,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成功复制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大鼠模型。3.HE染色及弹力纤维染色:HPH模型组大鼠肺血管管壁明显增厚,中膜平滑肌细胞增生,管腔狭窄明显,内皮细胞的连续性破坏,管腔内见弹力纤维增生及受损,出现了肺血管重构的特征。4.大鼠肺组织CTGF、TGF-β1 m RNA表达:与HPH模型组比较,正常组、强的松组、中药中、高剂量组均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大鼠肺组织CTGF、TGF-β1表达的IOD值:与HPH模型组比较,正常组、中药中、高剂量组均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低氧造模致大鼠肺动脉压力升高,“饮瘀同治”的复方葶苈子汤可降低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大鼠的肺动脉压力。2.低氧致大鼠肺血管管壁增厚,管腔变窄,出现肺血管重构特征;“饮瘀同治”的复方葶苈子汤可下调大鼠肺组织CTGF及TGF-β1m RNA的表达,起到抑制甚或部分逆转肺血管重构的作用。
吴周烨[4](2020)在《基于MicroRNA-130a靶向调节Gax探讨复方薤白胶囊对肺动脉高压血管重构的作用》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基于MicroRNA-130a靶向调节Gax探讨复方薤白胶囊对肺动脉高压血管重构的作用。方法:1.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6组:对照组,模型组,阳性药物对照组,复方薤白胶囊低、中和高剂量组。对照组大鼠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其他组大鼠腹腔注射野百合碱(MCT)(60 mg/kg)建立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PAH)模型。在建模的第二天通过胃内给药,连续21天,对照组和模型组大鼠给予生理盐水,阳性药物对照组大鼠每日服用硝苯地平0.02g/kg;复方薤白胶囊低中高剂量组大鼠每天分别给予0.67g/kg、1.0g/kg、1.32g/kg。通过观察血流动力学参数和右心肥厚指数评估PAH。苏木精和伊红染色及透射电镜观察肺组织的病理特征和超微结构。免疫组织化学检测PCNA蛋白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PCNA和细胞色素C、Caspase-3、Caspase-9的表达。实时荧光定量检测miR-130a及Gax mRNA表达。2.分离培养原代大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ulmonary artery smooth muscle cells,PASMCs)。低氧培养PASMCs,采用不同浓度的复方薤白胶囊提取液干预细胞,分别在培养6h、12h、24h检测细胞增殖情况。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复方薤白胶囊干预后PASMCs 细胞周期,凋亡情况。Western blot 检测 PCNA、bcl-2、caspase-3、caspase-8、caspase-9、Gax蛋白的表达。实时荧光定量检测miR-130a及Gax mRNA表达。3.明确复方薤白胶囊通过干预miR-130a靶向调节Gax,来调节PASMCs细胞增殖。采用RNA干扰技术,转染miR-130a模拟物(mimic)或miR-130a抑制剂(inhibitor)后,予复方薤白胶囊提取液干预,实时荧光定量检测miR-130a及Gax mRNA的表达,MTT法检测PASMCs细胞增殖情况,Western blot检测Gax蛋白的表达。进一步,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试验,验证Gax与miR-130a的靶向关系。采用RNA干扰技术,沉默Gax表达,予复方薤白胶囊提取液干预PASMCs,实时荧光定量检测Gax mRNA的表达,MTT法检测PASMCs增殖情况,Western blot检测PCNA、Gax蛋白的表达。结果:1.模型组的mPAP和RVSP值显着高于对照组(P<0.01),表明PAH模型成功建立;复方薤白胶囊治疗后,各个治疗组的mPAP、RVSP及RVHI均显着下降(P<0.01或P<0.05)。H&E染色结果显示,经过治疗后,肺血管壁增厚程度明显减轻,管腔增大,肺组织炎症、纤维增生等病变程度也相应减轻。透射电镜结果观察肺组织超微结构显示,经过治疗后,肺组织超微结构不同程度显示出平滑肌细胞增殖减少,内皮细胞减少,线粒体结构改善,胶原纤维减少等表现。免疫组化检测肺组织PCNA表达,模型组的PCNA阳性细胞百分比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各个治疗组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Western blot检测肺组织蛋白表达,经过治疗后PCNA的表达水平不同程度下降,而Cytochrome C,Caspase3和Caspase9的表达则不同程度上升(P<0.01或P<0.05)。实时荧光定量检测大鼠肺组织miR-130a及Gax mRNA表达,模型组的大鼠肺组织miR-130a表达显着上升(P<0.01),GaxmRNA的表达显着下降(P<0.01);经过复方薤白胶囊药物干预后,各组miR-130a表达显着下降(P<0.01或P<0.05),Gax mRNA表达显着上升(P<0.01)。2.大鼠原代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培养经过鉴定,可鉴定培养的细胞为肺动脉平滑肌细胞。缺氧24小时后,低氧培养的PASMCs增殖最为显着(P<0.01),复方薤白胶囊提取液可抑制PASMCs的增殖,抑制效果呈现出浓度依赖。流式细胞仪分析显示,低氧组细胞G1期细胞百分比下降,S期细胞百分比上升;药物干预组的G1期细胞百分比上升,S期细胞百分比下降。流式细胞仪检测凋亡水平结果显示,与正常组相比,低氧组PASMCs调亡细胞比率显着降低(P<0.01);经过复方薤白胶囊提取液干预后,低氧干预的PASMCs凋亡细胞率增加。Western blot检验PCNA、bcl-2蛋白,在低氧组的表达水平显着高于对照组,经过药物干预以后,药物干预组的PCNA及bcl-2蛋白表达水平显着下降(P<0.01);caspase3、caspase-8、caspase-9、Gax在低氧组的表达降低,经过药物干预以后,表达上升(P<0.05或P<0.01)。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显示,低氧组PASMCs的miR-130a表达显着上升(P<0.01),Gax mRNA表达显着下降(P<0.01);经过药物干预后,miR-130a表达显着下降,Gax mRNA表达显着上升(P<0.05或P<0.01)。3.转染miR-130a mimic或miR-130a inhibitor后,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Gax mRNA的表达水平与miR-130a呈现相反趋势。转染miR-130a mimic,对于PASMCs增殖有促进作用;转染miR-130a inhibitor,对于PASMCs增殖起到抑制作用;低氧组PASMCs的增殖水平显着升高(P<0.01),经过复方薤白胶囊干预PASMCs后,低氧+药物组、低氧+药物+miR-130a mimicNC组、低氧+药物+miR-130a inhibitor NC组、低氧+药物+miR-130a inhibitor组的增殖水平均显着降低,其中低氧+药物+miR-130a inhibitor组最低;而低氧+药物+miR-130a mimic组增殖水平则上升。Western blot检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低氧组的Gax蛋白水平显着降低(P<0.01);复方薤白胶囊干预后,低氧+药物组、低氧+药物+mimic NC组、低氧+药物+inhibitor NC组、低氧+药物+miR-130a inhibitor组Gax蛋白表达水平均显着升高(P<0.01),并且在低氧+药物+miR-130a inhibitor组的表达水平最高;低氧+药物+miR-130amimic组表达水平显着降低(P<0.01)。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结果验证了 Gax是miR-130a的靶基因,表明二者有直接靶向作用关系。进一步通过siRNA-Gax转染细胞,予复方薤白胶囊干预后,与对照组比较,低氧组PASMCs的GaxmRNA表达水平显着降低(P<0.01);低氧+药物组、低氧+药物+siRNA NC对照组的Gax mRNA表达水平均有所升高;低氧+药物+si-Gax组表达水平则进一步降低。MTT实验结果显示,低氧组PASMCs的增殖水平显着升高(P<0.01);经过复方薤白胶囊干预后,低氧+药物组、低氧+药物+si-NC组的增殖水平显着降低;低氧+药物+si-Gax组增殖水平显着上升。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低氧组Gax蛋白表达水平显着降低(P<0.01),PCNA蛋白水平明显升高(P<0.01);复方薤白胶囊干预后,低氧+药物组、低氧+药物+si-NC组Gax表达水平显着升高,PCNA表达水平显着降低(P<0.05或P<0.01);而低氧+药物+si-Gax组的Gax的表达水平明显下降(P<0.01),PCNA表达水平显着升高(P<0.05)。结论:1.复方薤白胶囊对于PAH大鼠治疗有效,可以改善其临床症状;降低肺动脉压、右心室压,改善右心肥厚;改善肺血管重构,改善肺组织有关血管的超微结构;抑制PCNA的表达,促进细胞色素C、Caspase-3、Caspase-9的表达;降低肺组织miR-130a的表达,升高Gax mRNA的表达。2.成功分离培养大鼠原代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复方薤白胶囊对于低氧培养的PASMCs细胞具有改善增殖、改善细胞周期、促进凋亡的作用;可以降低PCNA、bcl-2蛋白水平,提高caspase-3、caspase-8、caspase-9、Gax表达水平;可以降低miR-130a表达水平,升高Gax mRNA表达水平。3.细胞转染及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结果显示,Gax是miR-130a的靶基因。miR-130a可以抑制Gax mRNA的表达,miR-130a对于低氧培养的PASMCs增殖有促进作用,Gax对于低氧培养的PASMCs增殖有抑制作用。复方薤白胶囊通过干预miR-130a靶向调控Gax,发挥对于PASMCs的增殖抑制作用。4.复方薤白胶通过干预miR-130a靶向调控Gax,抑制肺动脉平滑肌细胞的增殖,达到改善肺血管重构、降低肺动脉高压的作用。
康睿男,李宜珊,张舒婷,施熠炜[5](2019)在《中药在防治肺动脉高压中的作用及其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肺动脉高压是以持续和显着的肺动脉压力升高并最终导致右心衰竭和死亡为主要特征的难治性临床病理生理综合征。目前治疗肺动脉高压的药物只能通过单一机制而不能通过多途径、多靶点来发挥作用,且价格昂贵。近年来,中药治疗肺动脉高压及肺源性心脏病的实验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与一些西药相比,中药温和持久、不良反应少且价格低廉,因此具有潜在的优势和开发的价值。
高路,李绍旦,刘毅,杨明会[6](2017)在《中药防治肺动脉高压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肺动脉高压(PH)是一种致死性的难治性病理生理状态,临床治疗中多种西药虽然昂贵,也不能有效降低PH病人病死率,而且药物可引起各种不良反应。中医药治疗肺动脉高压古已有之,中药含有多种有效成分,具有多途径、多环节、多靶点调节肺动脉压力的优点,在保护肺血管内皮细胞、抗炎、抗平滑肌增殖等方面有一定效果,并且安全价廉,目前已有单味中药、中药注射剂、复方中药等多种制剂进入临床,具有广泛应用前景,有望对肺动脉高压的防治发挥重要作用。
许莹[7](2016)在《中药芪苈强心减轻大鼠肺动脉高压导致右心衰竭的机制研究》文中提出目的:观察中药苗苈强心(Qiliqiangxin,QLQX)胶囊对野百合碱(Monocrotaline,MCT)诱导的大鼠肺动脉高压致右心衰竭(Right ventricular failure due to 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PAH-RVF)的治疗作用。方法:将雄性Sprague-Dawley(SD)大鼠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Vehicle+Saline组)、PAH-RVF组(MCT+Saline组)、QLQX治疗组(MCT+QLQX组)。MCT60mg/kg一次性腹腔注射诱导PAH-RVF模型。每周称量大鼠体重,2周后MCT+QLQX组每天给予1g/kg苗苈强心溶液灌胃。4周后行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右心导管法测量右心室收缩压(Right ventricular systolic pressure,RVSP);取心肺组织,计算右心指数、右心/体重、心重/体重、肺重/体重;心肺组织予H&E及马松染色进行组织学观察;RT-PCR法检测心脏心房钠尿肽(Atrial natriuretic peptide,ANP)、脑钠尿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胶原Ⅰ(CollagenⅠ)、胶原Ⅲ(CollagenⅢ)、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 activated receptor γ,PPARγ)mRNA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心和(或)肺组织凋亡相关蛋白包括B细胞淋巴瘤2(B cell lymphoma 2,Bc12)、Bc12相关X蛋白(Bcl2 associated X,Bax)、经切割的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Cleaved-Cysteinyl aspartate specific proteinase,Cleaved-caspase3)/Caspase3、p27,纤维化相关蛋白包括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 3(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 3,TIMP3)、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beta,TGF-β)、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eptidase 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eptidase 9,MMP9),常见信号通路相关蛋白如PPARγ、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辅激活因子-1α(Peroxisome proliferator activated receptor gamma coactivator-1alpha,PGC-1α)、磷酸化蛋白激酶 B473(Phosphorylated protein kinase B,p-Akt473)/总蛋白激酶B(Total protein kinase B,t-Akt)、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Phosphorylated extracellular signal regulated kinases,p-Erk)/总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Total extracellular signal regulated kinases,t-Erk)、磷酸化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1177(Phosphorylated endothelial nitric oxide synthase,p-eNOS1177)/总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total endothelial nitric oxide synthase,t-eNOS)的表达水平。结果:野百合碱腹腔注射后,大鼠体重下降;RVSP、心重/体重、右心/体重及肺重/体重增加;心脏炎性细胞浸润,心肌细胞排列紊乱。肺小动脉中膜厚度及其占管壁直径的百分比及肺纤维化程度增加;在蛋白水平,肺组织p27、PPARγ、PGC-1α、Bax/Bcl2、p-eNOS1177/t-eNOS 下降,TGF-β、MMP2、MMP9、TIMP3、p-Erk/t-Erk表达增加。马松染色可见心脏纤维化程度加重;心脏ANP、BNP、CollagenⅠ、CollagenⅢ的 mRNA 水平上升,PPARγ下降;在蛋白水平,心脏 PPARγ、PGC-1α表达降低,TGF-β、MMP2、MMP9、TIMP3、Bax/Bcl2、p-Erk/t-Erk、Cleaved-caspase3/Caspase3上升,p-Akt473/t-Akt无明显变化。给予苗苈强心治疗后,与MCT+Saline组相比,大鼠体重无明显变化;RVSP、右心/体重、心重/体重及肺重/体重减少;心脏炎性细胞浸润减轻,心肌细胞排列整齐。肺小动脉中膜厚度及其占管壁直径的百分比、肺组织纤维化程度均减少;肺组织蛋白水平,p27、PPARγ、Bax/Bcl2 表达增加,TGF-β、MMP2、MMP9 表达减少,PGC-1α、p-eNOS1177/t-eNOS、p-Erk/t-Erk无明显变化。马松染色示心脏纤维化减轻;在mRNA水平,心脏组织 BNP、CollagenⅠ 下降,PPARγ上升,ANP、CollagenⅢ无明显变化;在蛋白水平,心脏PPARγ表达增多,TGF-β、MMP2、MMP9、Bax/Bcl2、Cleaved-caspase3/Caspase3 下降,PGC-1α、p-Erk/t-Erk、p-Akt473/t-Akt表达水平无明显变化。结论:1.芪苈强心能够降低肺动脉高压致右心衰竭大鼠的右心室收缩压,促进凋亡,减轻纤维化,抑制肺组织重构。2.芪苈强心能够减轻肺动脉高压致右心衰竭大鼠右心的凋亡和纤维化程度,改善心室重构。目的:探索芪苈强心改善大鼠肺动脉高压导致右心衰竭的分子机制。方法:1.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Vehicle+Saline组、Vehicle+QLQX组、MCT+Saline组、MCT+QLQX 组、MCT+QLQX+PPARγ 激动剂(agonist)组、MCT+QLQX+PPARγ抑制剂(inhibitor)组。MCT一次性腹腔注射建造肺动脉高压导致右心衰竭模型。2周后给予苗苈强心及PPARγagonist/inhibitor,四周后右心导管测定RVSP;计算右心指数、右心/体重、心重/体重、肺重/体重;心肺组织予H&E及马松染色进行组织学观察;Western blot法检测PPARγ、心肺凋亡相关蛋白Bax、Bcl2、纤维化相关蛋白TGF-β水平。2.分离原代乳大鼠心肌细胞,苯肾上腺素(Phenylephrine,PE)诱导心肌肥大模型,分别给予芪苈强心及PPARγ agonist/inhibitor,RT-PCR法检测ANP、BNP水平,免疫荧光法测量心肌细胞大小的变化;分离原代SD大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重组人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B(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BB,PDGF-BB)诱导增殖,分别给予苗苈强心及PPARγ agonist/inhibitor,EdU法检测细胞增殖。结果:1.比起单用芪苈强心,共同给予PPARγ agonist并不能进一步降低肺动脉高压致右心衰竭大鼠的RVSP、右心/体重、心重/体重、肺重/体重、肺小动脉中膜厚度及其占管壁直径的百分比、心肺组织纤维化、心肺TGF-β蛋白、心脏组织Bax/Bcl2蛋白表达以及升高肺组织Bax/Bcl2的表达;而共同给予PPARγ inhibitor则逆转了芪苈强心对肺动脉高压致右心衰竭大鼠的上述治疗作用。2.细胞水平,PE诱导心肌细胞面积增大,ANP、BNP水平上升;芪苈强心.减少心肌细胞面积,降低ANP、BNP水平;共同加入PPARγ agonist并不能进一步减小心肌细胞面积、降低ANP、BNP水平;共同加入PPARγ inhibitor,芪苈强心的上述作用被抑制。PDGF-BB刺激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芪苈强心可降低EdU阳性细胞数;共同加入PPARγ agonist并不能进一步降低EdU阳性细胞数;共同加入PPARγ inhibitor则逆转上述改变。结论:1.芪苈强心通过增加心肺中的PPARγ水平改善心室重构,从而改善大鼠肺动脉高压导致的右心衰竭。2.芪苈强心通过PPARγ减轻PE诱导的心肌肥大、抑制PDGF-BB诱导的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
苏琛[8](2013)在《以Rho/ROCK信号通路为靶点探讨麻杏芎葶合剂干预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大鼠模型的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建立低氧性肺动脉高压(HPH)大鼠模型,探讨HPH形成的病理机制,观察具有宣肺逐瘀化痰法的麻杏芎葶合剂对HPH大鼠肺动脉压增高和血管结构重建的干预作用。并通过观察rock-1基因及蛋白在HPH大鼠肺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探讨Rho/ROCK信号传导通路对低氧性肺动脉高压的调控作用及麻杏芎葶台剂对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干预的分子机制。方法:Sprague-Dawley大鼠50只,雌雄各半,随机均分为正常组、HPH模型组和法舒地尔对照组、中药中剂量组、中药高剂量组。采用常压间断低氧法:(10±0.5)%O2,每天间断低氧6-8小时,每周缺氧6天,持续3周,建立大鼠HPH模型。每日放入低氧舱前给药:法舒地尔组腹腔注射10mg/(kg·d)盐酸法舒地尔注射液;中药中剂量组给予10g/kg-d麻杏芎葶合剂药液灌胃;中药高剂量组给予20g/kg·d麻杏芎葶合剂药液灌胃;正常组、HPH模型组按每100g体重1ml的生理盐水灌胃。在第21天测定各组大鼠平均肺动脉压力(mean pulmonary artery pressure, mPAP)、平均颈动脉压力(mean cervical arterial pressure, mCAP)、右心肥厚指数(righ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 index, RVHI);观察光镜下肺小动脉的形态学改变,利用图像分析计算血管壁厚度占外径的百分比(WT%)、管壁面积占血管总面积的百分比(WA%)及管腔面积与管总面积的百分比(LA%)。测定肌型动脉、部分肌型动脉和非肌型血管所占比例及肌型肺小动脉中膜细胞核密度,观察肺血管结构重建情况。在证实HPH建模成功后,应用Real time PCR、Westen bolt等技术,以分子生物学方法测定各组大鼠肺组织中Rho激酶ROCK-1基因及蛋白的表达量,并测定各组大鼠肺组织中Rho激酶底物——MBS Thr-697位的磷酸化的表达情况。结果:(1)低氧21天后,HPH模型组大鼠mPAP、RVHI、WT%、WA%。LA%、肌型动脉、部分肌型动脉和非肌型血管所占比例、肌型肺小动脉中膜细胞核密度分别为(30.27±1.47)mmHg、(41.41±3.71)%、(55.23±3.07)%、(83.12±5.90)%、(16.88±1.74)%、(57.26±0.26)%、(17.46±2.78)%、(25.28±3.07)%、(9.41±1.90),与正常组(16.14±0.38)mmHg、(24.65±1.85)%、(33.41±3.65)%、(54.23±4.61)%、(45.76±3.23)%、(7.88±0.83)%、(25.76±2.05)%、(66.36±3.65)%、(7.05±1.37)比较均有差异(P均<0.05)。(2)低氧21天后大鼠mPAP、RVHI、WT%、WA%、LA%、肌型动脉、部分肌型动脉和非肌型血管所占比例、肌型肺小动脉中膜细胞核密度,法舒地尔组大鼠分别为(18.85±0.65) mmHg、(30.24±1.82)%、(38.15±2.96)%、(68.49±4.16)%、(31.50±3.53)%、(12.49±0.65)%、(36.58±2.55)%、(50.94±2.96)%、(13.13±2.61);中药中剂量组大鼠分别为(21.61±0.38)mmHg、(28.19±1.67)%、(43.12±3.61)%、(65.49±4.15)%、(34.51±3.38)%、(20.71±0.21)%、(30.86±2.03)%、(48.43±3.61)%、(11.28±1.08);中药高剂量组大鼠分别为(23.25±1.19)mmHg、(27.6411.55)%、(44.5313.76)%、(69.9014.22)%、(30.10±3.37)%、(20.77±0.19)%、(29.08±2.57)%、(50.15±3.76)%、(7.26±1.68):以上三组分别与HPH模型组(30.27±1.47)mmHg、(41.41±3.71)%、(55.2313.07)%±(83.12±5.90)%、(16.88±1.74)%、(57.26±0.26)%、(17.46±2.78)%、(25.28±3.07)%、(9.41±1.90)比较均有差异性(P均<0.05)。(3)各组间mCAP比较未见显着性差异(P均>0.05)。(4)HPH模型组大鼠肺小血管管壁明显增厚;出现明显肺小动脉重构特征:内皮细胞连续性破坏,血管内皮呈立方形或柱状突向血管腔,甚至坏死脱落,中膜平滑肌细胞肥大、增生,管腔变小。与HPH模型组比较,法舒地尔干预组、中药中、高剂量组大鼠肺小血管管壁较薄,管腔变宽,血管平滑肌细胞的肥大、增生程度以及内膜的增厚明显减轻。(5)经低氧干预三周(21天)后,HPH模型组大鼠Rho激酶ROCK-1mRNA (2.680±0.061)与正常组大鼠(1.094±0.051)比较增高,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法舒地尔组、中药中、高剂量组大鼠Rho激酶ROCK-1mRNA(1.66110.0.90)、(2.03510.078)、(1.96210.066)较正常组(1.094±0.051)均增高,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较HPH模型组大鼠(2.680±0.061)均降低,差别亦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6)应用Western印迹法检测,HPH模型组ROCK-1蛋白表达较正常组增加(P<0.05),经法舒地尔、麻杏芎葶合剂干预过的法舒地尔组、中药中、高剂量组ROCK-1蛋白表达较正常组升高(P<0.05),较HPH模型组有不同程度降低(P<0.05)。(7)免疫印迹结果显示,HPH模型组P-MYPT1蛋白表达较正常组增加(P<0.05),经法舒地尔、麻杏芎葶合剂干预过的法舒地尔组、中药中、高剂量组P-MYPT1蛋白表达较正常组升高(P<0.05),而较HPH模型组有所降低(P<0.05)。结论:(1)麻杏芎葶合剂可以减轻低氧引起的肺动脉压力的增加,改善右心室肥厚,肺血管结构重建,对低氧性肺动脉高压有明确防治、干预作用。(2) Rho/ROCK信号传导通路与HPH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麻杏芎葶合剂对低氧性肺动脉高压的干预作用,与其能调控Rho/ROCK信号传导通路,抑制肺血管Rho激酶的合成和表达有关。(3)按照传统中医理论,麻杏芎葶合剂的立方、配伍及药理分析,可知麻杏芎葶合剂具有宣肺、肃肺、泻肺、化痰、利水、活血之功效,全方将宣肺逐瘀化痰法融为一体,切中低氧性肺动脉高压的中医辨证病机,有确切疗效。
曲妮妮[9](2010)在《肺心舒对野百合碱诱导肺心病肺动脉高压大鼠影响的药效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是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80%~90%由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引起,已引起医学界的广泛重视。肺动脉高压是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发病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其产生及严重程度明显影响着COPD和肺心病的病程及预后。肺血管构型重塑是造成肺血管阻力持续升高和肺动脉高压发生、发展的主要原因。如何降低肺动脉高压,逆转肺血管重塑是当前肺心病或肺血管病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肺动脉高压的发生涉及细胞异常、分子介质和遗传因素等多个途径,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成纤维细胞和血小板等多种细胞异常参与其形成,多种血管活性物质的失衡促进其发生,遗传因素在其发病中也起重要作用。目前对肺动脉高压肺血管重塑机理的研究深入到细胞因子、信号转导通路的层面,但对这些细胞因子信号转导的研究多是在单一因子水平进行,对因子之间的级联通路的研究尚未完全明了。因此各种细胞生长因子在肺动脉高压及肺血管重构过程中的作用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肺动脉高压的治疗上,目前尚无较成熟的治疗药物和措施,而中医药治疗肺心病肺动脉高压在临床工作中显示出了独特的优势,中医理论研究认为久病肺虚为肺心病发病的重要前提,感受外邪为其发病主要的诱发因素,疾病的发生发展与肺、脾、肾、心的关系密切,脏腑功能失调是加重病情、病程进展的主要原因,痰浊与瘀血交阻是肺心病肺动脉高压的主要病理基础,本虚与标实是其病机的主要特点。虚、痰、瘀贯穿疾病的自始至终。本研究针对病机,总结张静生导师多年临床经验,结合现代药理研究,采用益气、活血、化痰法,拟定中药复方肺心舒,用于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动脉高压症,并通过观察肺心舒对野百合碱致肺心病肺动脉高压大鼠肺血管内皮功能、肺血管重塑的影响以及肺心舒对野百合碱致肺心病肺动脉高压大鼠肺组织血管中VEGF、TGF-β1/Smad4传导通路分子表达的影响两个层面,从整体、器官、分子等不同水平,从形态学、病理学、功能、代谢等多方面探讨野百合碱诱导大鼠肺心病肺动脉高压的部分发病机制以及肺心舒干预肺心病肺动脉高压的可能的起效途径和作用靶点,为中药复方制剂治疗肺心病肺动脉高压的深入研究,也为抗肺动脉高压新药的开发提供一定的理论和实验依据。充分体现中医药的作用优势。材料与方法:1肺心舒对野百合碱致肺心病肺动脉高压大鼠肺血管内皮功能及肺血管重塑的影响本课题选用野百合碱(MCT)诱导的大鼠慢性炎性肺动脉高压动物模型,模拟肺心病急性发作期肺动脉高压。选用105只健康雄性Wister大鼠,按随机法均分为7组,即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肺心舒高剂量组、肺心舒低剂量组、肺心舒预防组、西药对照组、中西药联合组。每组15只。第1天,空白对照组皮下注射生理盐水2ml/kg,其余6组均腹腔注射野百合碱60mg/kg制模。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于第2-30天每日一次蒸馏水10ml/kg灌胃;预防组第2-30天每日一次肺心舒煎剂(生药量1.4g/ml)10ml/Kg灌胃。中药高、低剂量组、西药对照组、中西药联合组于第2-15天每日一次蒸馏水10ml/Kg灌胃;第16-30天肺心舒高、低剂量组每日一次肺心舒煎剂高剂量(生药量5.6g/ml)、低剂量(生药量1.4g/ml),10ml/Kg灌胃。西药对照组每日一次硝苯地平20mg/kg,10ml/Kg灌胃。中西药联合组每日一次硝苯地平20mg/kg+肺心舒煎剂(生药量1.4g/ml)10ml/Kg灌胃。通过对各组大鼠的一般情况与生存率、体重变化情况、肺动脉压(mPAP)及右室压(RSVP)、右心指数[RV/(LV+S)]和右室/体重(RV/BW)比、血ET-1和NO水平、肺血管病理形态学变化(采用HE染色及病理图象分析系统观察肺小动脉形态学改变及对肺小动脉管壁厚度与血管外径百分比(T/D)、管壁面积与血管面积(W/V)百分比进行统计学分析)的研究,观察肺心舒对肺心病肺动脉高压模型大鼠整体形态、生理、病理形态学、功能、代谢等方面的影响。数据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采用SPSS 15.0统计学软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各组间两两比较采用LSD法,以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2肺心舒对肺心病肺动脉高压模型大鼠肺组织VEGF、TGF-β1/Smad4传导通路分子表达的影响通过免疫组织化学观察研究,结合半定量分析技术,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Smad4在各组大鼠肺血管中表达情况;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法(RT-PCR)检测VEGFmRNA、TGF-β1mRNA、Smad4 mRNA在肺组织中的表达水平。进一步从免疫组化及分子生物学层面探讨肺心病肺动脉高压的部分发病机制及肺心舒的部分药效机制。结果:1肺心舒对野百合碱致肺心病肺动脉高压大鼠肺血管内皮功能及肺血管重塑的影响。大鼠一般情况观察结果显示:MCT造模组腹腔注射1周后与空白对照组比较不同程度地逐渐出现活动减少,倦卧,食量减少,第2周末开始出现毛发枯糙,活动明显减少,体重下降,甚至出现喘息,第3周末更趋严重,鼻部及唇周紫绀,甚至出现严重右心衰竭、死亡,各药物干预组均可不同程度的改善MCT模型大鼠精神状态、毛发色泽、呼吸、活动、食量、体重等状况,肺心舒预防组和高剂量组明显优于西药组,尤以中药预防组效果显着,表明肺心舒可明显改善模型大鼠的整体状态、提高生存率。血流动力学指标测定、病理形态学观察及血中ET-1和NO指标检测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的mPAP、RVSP、RV/(LV+S)、RV/BW均明显增高;结合HE染色并病理图像分析,光镜下观察肺小动脉壁明显增厚,平滑肌增生肥厚明显,内膜增生和炎性细胞浸润,管腔明显狭窄,腺泡内肺微小动脉肌型化,血管周围炎性细胞浸润明显,肺血管损伤明显,内皮细胞变性肿胀,突向血管腔内,甚至坏死脱落;管壁厚度与血管外径百分比(T/D)、管壁面积与血管面积(W/V)百分比明显增高;血浆ET-1水平显着升高,血清NO水平显着降低,表明肺心病肺动脉高压模型复制成功。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以上指标明显改善,说明各治疗组药物均能不同程度的降低大鼠肺动脉压、右室压、右心室重量,改善内皮功能、逆转肺血管重塑,中药各组及中西药联合组均优于西药组,组间比较以预防组与中西药联合组效果更好,且均优于中药高、低剂量组。中药高剂量组有优于低剂量组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结果表明:肺心舒对MCT大鼠肺动脉高压有一定预防保护作用,中药预防和中西药联合治疗效果较显着。其可能的机制为:通过保护血管内皮功能、减少细胞外基质中生长因子(如转化生长因子β)等的生成,防止肺血管重构,改善肺血流动力学状态,以减低右心室的后负荷,改善右心功能,从而逆转肺动脉高压。2肺心舒对肺心病肺动脉高压模型大鼠肺组织VEGF、TGF-β1/Smad4传导通路分子表达的影响免疫组化检测结果显示:显微镜下可见阳性表达为棕黄色颗粒。在空白对照组肺组织中肺小动脉血管内皮细胞、部分的动脉壁的平滑肌细胞、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肺泡内渗出的巨噬细胞和支气管的上皮细胞均呈弱阳性表达,模型组TGF-β1、VEGF、Smad4表达广泛,呈强阳性表达;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TGF-β1、VEGF、Smad4阳性表达都有不同程度的抑制,结合蛋白半定量分析结果可见:模型组肺组织血管中TGF-β1、VEGF、Smad4表达显着高于空白对照组;各治疗组中TGF-β1、VEGF、Smad4表达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少,肺心舒预防组、肺心舒高、低剂量组和中西药联合组TGF-β1、VEGF、Smad4表达与西药组比较显着降低;但肺心舒预防组与高、低剂量组和中西药联合组组间比较,以预防组与中西药联合组的表达降低明显,且优于高、低剂量组,预防组与中西药联合组组间比较无显着差异。高、低剂量组间无显着性差异。说明中药预防与中西药联合用药效果显着。逆转录聚合酶链法(RT-PCR)检测结果显示:VEGFmRNA、TGF-β1mRNA、Smad4 mRNA蛋白半定量分析结果可见在空白对照组VEGFmRNA、TGF-β1mRNA、Smad4mRNA在肺组织中基因转录表达水平很低,模型组VEGFmRNA、TGF-β1mRNA、Smad4mRNA表达明显增强,两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VEGFmRNA、TGF-β1mRNA、Smad4mRNA表达水平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说明各治疗组大鼠肺组织VEGFmRNA、TGF-β1mRNA、Smad4mRNA表达水平均受不同程度抑制,与西药组比较,预防组与肺心舒高、低剂量组和中西药联合组其表达水平降低明显,而以预防组与中西药联合组有更显着降低;肺心舒高剂量组略优于低剂量组,但中药高、低剂量组间比较无显着性差异。结果表明,VEGF、TGF-β1及Smad4参与了MCT诱导大鼠肺心病肺动脉高压的发生,并且VEGF和TGF-β1、Smad4相互作用参与肺动脉高压及肺血管重塑,肺心舒能明显抑制肺心病肺动脉高压大鼠肺组织、血管中VEGF、TGF-β1、Smad4蛋白含量及mRNA的表达,从免疫组化和分子生物学层面显示了肺心舒降低肺心病肺动脉高压的发生和发展程度的部分机制。结论:1腹腔一次性注射野百合碱(60mg/kg)成功复制肺心病肺动脉高压模型,并模拟肺血管重塑的病理改变。模型大鼠内源性内皮素-1(ET-1)表达增加、一氧化氮(NO)表达减少并与肺动脉血压增高和右心肥厚并存。VEGF、TGF-β1及Smad4参与了MCT诱导大鼠肺心病肺动脉高压的发生与发展,并且VEGF和TGF-β1、Smad4相互作用参与了肺动脉高压及肺血管重塑,TGF-β1促进VEGF的表达,且受Smad4的调控。2肺心舒对MCT诱导肺心病肺动脉高压大鼠有一定预防保护作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与降低大鼠血浆ET-1,增加NO表达,保护血管内皮功能,减少细胞外基质中转化生长因子β的生成,从而防止肺血管重构,改善肺血流动力学状态,改善右心功能有关;可能通过对VEGF和TGF-β1的表达及其Smad4蛋白信号转导通路的抑制调节,阻止肺血管重塑,降低肺动脉高压,延缓病情进展。3肺心舒预防治疗和中西药联合治疗肺心病肺动脉高压效果较显着。体现了中医药预防治疗及中西药联合治疗肺心病肺动脉高压的优势,充分展示了中医“治未病”思想在肺心病防治过程中应用的广阔前景。为中医多角度、多中心、多靶点防治肺心病肺动脉高压提供思路和方法。
吴建新,杨玲玲,袁国林,钮荣祥[10](2009)在《“心脉隆”抗野百合碱性肺动脉高压的作用及机制探讨》文中提出目的观察心脉隆注射液抗野百合碱(MCT)致大鼠肺动脉高压(PH)及对血管内皮舒缩因子内皮素(ET)和一氧化氮(NO)含量变化和影响。方法给SD大鼠一次腹腔注射MCT60mg/kg,复制PH模型,3周后用心脉隆注射液进行治疗,连续8天,然后用孙波法测定肺动脉压,用放免测定法和比色分析法分别测定血浆中ET及NO的含量。结果MCT所致大鼠肺动脉高压和右心室肥大模型效果确切,平均肺动脉压升高、右心室/心脏重量比、肺湿/干重比值增大,与对照组相比,P<0.001[(20.47±1.22)∶(11.02±1.21)];使用心脉隆治疗后,肺动脉压有所降低,与模型组相比P<0.05(12.31±1.12)∶(18.47±1.32),血浆中ET明显升高,NO下降(P<0.01)。结论MCT造成肺动脉高压模型效果确切,心脉隆注射液对MCT所致的肺动脉高压有一定的对抗作用,同时使血浆中NO明显升高而ET下降,说明心脉隆注射液降低肺动脉高压与其保护血管内皮作用有关。
二、复方葶苈注射液对野百合碱诱发肺动脉高压大鼠的作用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复方葶苈注射液对野百合碱诱发肺动脉高压大鼠的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中药防治肺动脉高压研究现状及创新药物研发(论文提纲范文)
1 防治肺动脉高压中药研究现状 |
1.1 防治肺动脉高压的单味中药 |
1.2 防治肺动脉高压的中药有效成分及有效部位 |
1.3 防治肺动脉高压的中药复方 |
2 防治肺动脉高压创新药物研发的瓶颈及策略 |
(2)基于核转录因子LXR研究木防己汤干预肺动脉高压右心衰模型大鼠的作用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1 研究背景 |
2 研究思路 |
理论研究 |
1 现代医学对心衰的认识 |
1.1 右心衰发病机制认识 |
1.2 右心衰的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 |
1.3 右心衰临床检测指标 |
2 祖国医学对心衰的认识 |
2.1 心衰常见的病因病机 |
2.1.1 外感内伤导致心衰 |
2.1.2 阳虚是心衰的基本病理 |
2.1.3 “虚”“瘀”“水”是心衰的病理特点 |
2.2 心衰常见的治法 |
2.2.1 益气温阳 |
2.2.2 消饮利水 |
2.2.3 化瘀通络 |
3 痰饮病与右心衰 |
3.1 痰饮理论概述 |
3.2 “支饮”与右心衰 |
3.2.1 “膈间支饮”与右心衰 |
3.2.1.1 心肺脾是膈间支饮的主要病位 |
3.2.1.2 阳虚饮停夹热是膈间支饮的病变之一 |
3.2.1.2.1 阳虚饮停是膈间支饮的病机常态 |
3.2.1.2.2 夹热是膈间支饮的病机变态 |
4 木防己汤与右心衰 |
5 中西医治疗心衰的关联认识 |
实验研究 |
实验一 木防己汤干预肺动脉高压右心衰模型大鼠作用研究 |
1 实验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实验药物及试剂 |
1.2.1 实验药物 |
1.2.2 实验试剂 |
1.2.3 主要溶液配制 |
1.3 主要实验仪器 |
2 实验方法 |
2.1 药物制备 |
2.2 肺动脉高压右心衰大鼠模型建立 |
2.3 分组方法与给药方法 |
2.3.1 实验分组 |
2.3.2 给药方法 |
2.3.3 标本采集 |
2.4 观察指标与方法 |
2.4.1 大鼠一般情况观察 |
2.4.1.1 大鼠死亡情况 |
2.4.1.2 大鼠心脏指数 |
2.4.2 超声心动图检查 |
2.4.3 血清BNP、AngⅡ、肾素含量测定 |
2.4.4 组织形态学检测 |
3 统计方法 |
4 结果 |
4.1 各组大鼠一般情况观察 |
4.1.1 大鼠死亡情况 |
4.1.2 大鼠心脏指数变化 |
4.2 各组大鼠肺动脉压力观察 |
4.3 各组大鼠心脏彩超观察 |
4.4 各组大鼠血清BNP、ANGⅡ、肾素含量的影响 |
4.5 各组大鼠心脏组织损伤观察 |
4.6 各组大鼠肾脏组织观察 |
5 小结 |
实验二 木防己汤干预肺动脉高压右心衰模型大鼠的机制研究 |
1 实验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实验药品及主要试剂 |
1.3 主要实验仪器 |
1.4 主要试剂配制方法 |
2 实验方法 |
2.1 造模方法 |
2.2 分组方法与给药方法 |
2.2.1 分组方法 |
2.2.2 给药方法 |
2.2.3 标本采集 |
2.3 观察指标与方法 |
2.3.1 心肌组织细胞凋亡测定 |
2.3.2 大鼠肾脏AQP2蛋白表达免疫组化检测 |
2.3.3 大鼠心脏组织LXRα、NF-κB、TNF-α蛋白表达水平检测 |
2.3.4 大鼠心脏组织LXRα、NF-κB、TNF-αm RNA表达水平检测 |
3 统计方法 |
4 结果 |
4.1 各组大鼠心肌细胞凋亡情况 |
4.2 各组大鼠肾脏组织AQP2的表达情况 |
4.3 各组大鼠心肌组织LXRα、NF-κB、TNF-αm RNA表达情况 |
4.4 各组大鼠心肌组织LXRα、NF-κB、TNF-α蛋白表达情况 |
5 小结 |
讨论 |
1 实验方案确立依据 |
1.1 动物模型建立及评价 |
1.2 阳性对照药物选择依据 |
1.3 实验各部分设计关联 |
2 木防己汤组方用药阐析 |
2.1 木防己汤配伍原理 |
2.2 木防己的临床运用探讨 |
2.3 石膏的作用解析 |
3 木防己汤对肺动脉高压右心衰模型大鼠药效作用探讨 |
3.1 木防己汤对右心衰模型大鼠心功能的影响 |
3.2 木防己汤对右心衰模型大鼠神经内分泌激素水平影响 |
3.3 木防己汤对右心衰模型大鼠心肌细胞凋亡及心肌组织纤维化的影响 |
3.4 木防己汤对右心衰模型大鼠肾脏组织的影响 |
4 木防己汤对肺动脉高压右心衰模型大鼠作用机制探讨 |
4.1 NF-κB与心衰 |
4.2 LXR与心衰 |
4.3 木防己汤对LXR介导的NF-κB-TNF-α信号通路的影响 |
4.4 木防己汤对AQP2的影响 |
5 木防己汤改善肺动脉高压右心衰动物模型上述指标相关性分析 |
结论 |
特色与创新 |
问题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综述 肝脏X受体在心力衰竭中的作用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成果 |
(3)基于肺血管重构探讨“饮瘀同治”的复方葶苈子汤对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大鼠模型的干预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 |
引言 |
第一部分 材料与方法 |
1.实验材料 |
1.1 实验动物及实验条件 |
1.2 实验药品 |
1.3 主要实验试剂 |
1.4 主要实验仪器 |
2.实验方法 |
2.1 实验动物分组 |
2.2 模型制备 |
2.3 一般情况观察、给药及肺动脉压力测定 |
2.3.1.观察一般情况 |
2.3.2 给药方法及剂量 |
2.3.3 肺动脉压力测定 |
2.4 实验动物处理、取材及标本制备 |
2.4.1 苏木素-依红(hematoxylin-eosin,HE)染色 |
2.4.2 弹力纤维染色 |
2.4.3 定量PCR检测 |
2.4.4 免疫组化检测 |
3.统计学分析 |
第二部分 结果 |
1.大鼠一般情况 |
2.大鼠mPAP的变化 |
3.大鼠肺血管组织学改变 |
4.大鼠肺组织CTGF、TGF-β1m RNA表达结果 |
5.大鼠肺组织中 CTGF、TGF-β1 表达的 IOD 值结果 |
第三部分 讨论 |
1.低氧性肺动脉高压与肺血管重构相关因子的关系 |
1.1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与肺血管重构的关系 |
1.2 转化生长因子-β1与肺血管重构的关系 |
2.强的松对低氧性肺动脉高压肺血管重构的作用 |
3.中医对低氧性肺动脉高压病因病机的认识 |
4.复方葶苈子汤的组成及方义分析 |
5.复方葶苈子汤的现代药理学研究 |
6.“饮瘀同治”的复方葶苈子汤对大鼠一般情况的作用 |
7.“饮瘀同治”的复方葶苈子汤对大鼠mPAP的干预作用 |
8.“饮瘀同治”的复方葶苈子汤对大鼠肺血管重构的干预作用 |
9.问题与展望 |
第四部分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综述:低氧性肺动脉高压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4)基于MicroRNA-130a靶向调节Gax探讨复方薤白胶囊对肺动脉高压血管重构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
1. 肺动脉高压现代研究进展 |
1.1 肺动脉高压概述 |
1.2 肺动脉高压与肺血管重构 |
1.3 肺动脉高压与MicroRNA-130a |
1.4 现代医学治疗进展 |
2. 肺动脉高压中医药研究进展 |
2.1 肺动脉高压中医概述 |
2.2 肺动脉高压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 |
2.3 通阳宣痹方——复方薤白胶囊与肺动脉高压 |
第二部分 复方薤白胶囊对肺动脉高压大鼠肺血管重构的影响 |
2.1 实验材料 |
2.2 实验方法 |
2.3 实验结果 |
2.4 讨论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部分 复方薤白胶囊对大鼠原代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 |
3.1 实验材料 |
3.2 实验方法 |
3.3 实验结果 |
3.4 讨论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部分 复方薤白胶囊通过干预MicroRNA-130a调控Gax减少大鼠原代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机制研究 |
4.1 实验材料 |
4.2 实验方法 |
4.3 实验结果 |
4.4 讨论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部分 总体讨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中药在防治肺动脉高压中的作用及其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中药单体 |
1.1 白藜芦醇 |
1.2 川芎嗪 |
1.3 雷公藤甲素 |
1.4 葛根素 |
1.5 三七总皂苷 |
2 单味中药提取物 |
2.1 丹参 |
2.2 黄芪 |
2.3 稳心草 |
2.4 红景天 |
2.5 粉防己 |
3 中药制剂 |
3.1 灯盏花素注射液 |
3.2 银杏达莫注射液 |
3.3 疏血通注射液 |
4 中药复方 |
4.1 复方薤白胶囊 |
4.2 通心络胶囊 |
4.3 加味血府逐瘀汤 |
4.4 丹葶肺心颗粒 |
5 结语 |
(6)中药防治肺动脉高压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中药干预肺动脉高压 |
1.1 单味中药治疗肺动脉高压 |
1.2 中药注射剂治疗肺动脉高压 |
1.3 中药复方制剂治疗肺动脉高压 |
2 存在问题及解决策略 |
(7)中药芪苈强心减轻大鼠肺动脉高压导致右心衰竭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对照 |
第一部分 中药芪苈强心减轻大鼠肺动脉高压导致的右心衰竭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第二部分 芪苈强心通过PPARY减轻大鼠肺动脉高压导致的右心衰竭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 |
致谢 |
(8)以Rho/ROCK信号通路为靶点探讨麻杏芎葶合剂干预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大鼠模型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缩略词简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宣肺逐瘀化痰法对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大鼠的干预作用——血液动力学和病理学研究 |
1.1 材料和方法 |
1.1.1 实验材料 |
1.1.2 实验方法 |
1.1.3 统计学分析 |
1.1.4 技术路线图 |
1.2 结果 |
1.2.1 大鼠的一般情况与死亡情况 |
1.2.2 大鼠血流动力学mPAP和mCAP的变化 |
1.2.3 大鼠右心室肥厚的变化 |
1.2.4 大鼠肺小血管光镜下形态学的改变 |
1.2.5 大鼠肺小血管形态学的图像分析结果 |
1.3 讨论 |
1.3.1 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形成机制 |
1.3.2 动物模型造模评价 |
1.3.3 阳性对照药选择 |
1.3.4 低氧造模对肺动脉血管收缩及血管结构重建的影响 |
1.3.5 麻杏芎葶合剂对肺动脉血管收缩及血管结构重建的影响 |
1.4 小结 |
2 以Rho/ROCK信号通路为靶点宣肺逐瘀化痰法对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大鼠模型干预作用的分子机制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实验材料 |
2.1.2 实验方法和步骤 |
2.1.3 统计学分析 |
2.2 结果 |
2.2.1 Ct值分析 |
2.2.2 PCR产物的特异性分析 |
2.2.3 麻杏芎葶合剂对HPH大鼠肺组织ROCK-1 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 |
2.2.4 麻杏芎葶合剂对HPH大鼠肺组织ROCK-1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 |
2.2.5 麻杏芎葶合剂对HPH大鼠肺组织Rho激酶活性指标MBS磷酸化水平的影响 |
2.3 讨论 |
2.3.1 Rho/ROCK信号传导通路与HPH形成的相关性 |
2.3.2 麻杏芎葶合剂通过Rho/ROCK通路干预HPH的机理 |
2.4 小结 |
3 麻杏芎葶合剂对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干预作用的中医认识 |
3.1 中医对低氧性肺动脉高压的认识 |
3.1.1 病名文献回顾 |
3.1.2 病因、病机与治法 |
3.1.3 目前中医防治HPH药理研究现状 |
3.2 麻杏芎葶合剂的配伍组成及药理研究 |
3.2.1 麻杏芎葶合剂的立法及组方方义分析 |
3.2.2 麻杏芎葶合剂的相关药理研究 |
3.3 宣肺逐瘀化痰法对低氧性肺动脉高压的疗效及机理探讨 |
3.4 小结 |
4 结论 |
5 特色与创新点 |
5.1 研究内容新 |
5.2 研究思路新 |
5.3 研究方法和实验设计具有现代中医特色 |
6 问题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综述 Rho/ROCK信号通路在HPH发病机制中的研究进展 |
1.1 低氧性肺动脉高压概述 |
1.2 Rho/ROCK信号通路正成为PAH病因学研究的的一个新靶点 |
1.2.1 Rho/ROCK信号通路概述 |
1.2.2 Rho/ROCK信号通路与HPH相关性的研究现状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科研及获奖情况 |
(9)肺心舒对野百合碱诱导肺心病肺动脉高压大鼠影响的药效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 |
综述二 肺心病肺动脉高压的发病机制与治疗进展 |
正文 |
实验研究 |
实验一 肺心舒对野百合碱致肺心病肺动脉高压大鼠肺血管内皮功能及肺血管重塑的影响 |
前言 |
材料和方法 |
1 实验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实验药品及制备 |
1.3 主要试剂 |
1.4 主要仪器及设备 |
2 实验方法 |
2.1 实验动物的饲养 |
2.2 动物分组 |
2.3 肺心病肺动脉高压大鼠模型制备 |
2.4 给药方法 |
2.5 观测内容 |
2.6 血液标本抽取 |
2.7 标本收集 |
2.8 病理形态学观察 |
2.9 统计学方法 |
实验结果 |
1 实验大鼠一般情况与生存率 |
2 实验各组大鼠体重变化情况 |
3 肺心舒对大鼠肺动脉压及右室压的影响 |
4 肺心舒对大鼠右心指数、右室/体重比的影响 |
5 肺心舒对大鼠肺血管病理形态学的影响 |
6 肺心舒对大鼠血浆ET-1和血清NO水平的影响 |
分析讨论 |
结论 |
实验二 肺心舒对肺心病肺动脉高压模型大鼠肺组织血管中VEGF、TGF-β1/Smad4传导通路分子表达的影响 |
前言 |
材料和方法 |
1 实验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饲养环境 |
1.3 实验饲料 |
1.4 动物分组 |
1.5 实验药物 |
1.6 主要试剂 |
1.7 主要仪器设备 |
2 实验方法 |
2.1 肺心病肺动脉高压大鼠模型制备 |
2.2 给药方法 |
2.3 标本收集 |
2.4 组织病理蜡块及切块的制备方法 |
2.5 免疫组化染色流程 |
2.6 RT-PCR操作流程 |
2.7 统计学方法 |
实验结果 |
1 肺心舒对肺动脉高压大鼠肺血管中TGF-β1蛋白表达的影响 |
2 肺心舒对肺动脉高压大鼠肺血管中VEGF蛋白表达的影响 |
3 肺心舒对肺动脉高压大鼠肺血管 Smad4 蛋白表达的影响 |
4 肺心舒对大鼠肺组织TGF-β1mRNA表达的影响 |
5 肺心舒对大鼠肺组织中 Smad4mRNA 表达的影响 |
6 肺心舒对大鼠肺组织中 VEGF mRNA 表达的影响 |
分析讨论 |
结论 |
中医理论研究 |
一 祖国医学对肺心病的认识渊源 |
1 对肺心病中医病名及证候特点的认识 |
2 对于肺心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
3 对肺心病证候分类及治疗的认识 |
4 对肺心病转归及预后的认识 |
二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中医病因病机探析 |
1 久病肺虚为肺心病发病的重要前提 |
2 感受外邪为其发病的主要诱发因素 |
3 脏腑功能失调是加重病程进展的主因 |
4 痰浊与瘀血交阻是肺心病肺动脉高压的主要病理基础 |
5 本虚与标实是其病机的主要特点 |
三 慢性肺原性心脏病肺动脉高压的治法探讨 |
1 注重整体观念,辩证论治 |
2 治病必求于本,当先实本 |
3 肺心舒立法组方原则及现代研究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心脉隆”抗野百合碱性肺动脉高压的作用及机制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材料与方法 |
结 果 |
1.动物一般情况: |
2.mPAP的测定及肺湿/干重比的观察: |
3.血浆中ET和NO含量变化: |
讨 论 |
四、复方葶苈注射液对野百合碱诱发肺动脉高压大鼠的作用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中药防治肺动脉高压研究现状及创新药物研发[J]. 牛征,张轩语,付敏,姚丽.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21(03)
- [2]基于核转录因子LXR研究木防己汤干预肺动脉高压右心衰模型大鼠的作用机制[D]. 姜岑.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20
- [3]基于肺血管重构探讨“饮瘀同治”的复方葶苈子汤对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大鼠模型的干预机制[D]. 谢蕾. 湖南中医药大学, 2020(03)
- [4]基于MicroRNA-130a靶向调节Gax探讨复方薤白胶囊对肺动脉高压血管重构的作用[D]. 吴周烨.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8)
- [5]中药在防治肺动脉高压中的作用及其研究进展[J]. 康睿男,李宜珊,张舒婷,施熠炜. 临床与病理杂志, 2019(08)
- [6]中药防治肺动脉高压的研究进展[J]. 高路,李绍旦,刘毅,杨明会.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7(19)
- [7]中药芪苈强心减轻大鼠肺动脉高压导致右心衰竭的机制研究[D]. 许莹. 南京医科大学, 2016(01)
- [8]以Rho/ROCK信号通路为靶点探讨麻杏芎葶合剂干预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大鼠模型的机制研究[D]. 苏琛.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3(06)
- [9]肺心舒对野百合碱诱导肺心病肺动脉高压大鼠影响的药效机制研究[D]. 曲妮妮.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10(04)
- [10]“心脉隆”抗野百合碱性肺动脉高压的作用及机制探讨[J]. 吴建新,杨玲玲,袁国林,钮荣祥. 医学研究杂志, 20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