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观察

更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观察

一、更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疗效观察(论文文献综述)

郑文[1](2021)在《头面部带状疱疹及并发症临床特征与中医证型探讨》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收集武汉市第一医院皮肤科近2年发生于头面部的带状疱疹住院患者的病历资料,总结归纳头面部带状疱疹的流行病学特点及相关并发症的临床症状、体征、中医证型规律及中西医治疗情况,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武汉市第一医院皮肤科病房2018年10月一2020年10月收住院的头面部带状疱疹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纳排标准筛选患者,对其一般资料(性别与年龄、发病诱因、合并基础疾病),临床表现(发病情况、受累神经、首诊误诊情况),并发症情况(带状疱疹性眼病、Ramsay-Hunt综合征的临床症状、体征)及中西医结合治疗情况进行整理,并电话随访了解患者预后情况,结合国内外文献,总结该病及其并发症的流行病学特点及治疗疗效。结果:本次研究共纳入220例头面部带状疱疹患者。(1)累及三叉神经的有169例(169/220,76.8%),其中三叉神经第一支(眼支)受累最多,有145例(145/220,65.9%),累及面神经、颈神经的分别有31例(31/220,14.1%)、67例(67/220,30.5%)。(2)220例头面部带状疱疹患者中,男女比例1:1.12,女性患者比男性患者多;169例三叉神经带状疱疹患者中,男女比例为1:0.82,男性患者更多。(3)54例患者(24.5%)发病前有明确诱因,以劳累诱发疾病为主(35/220,15.9%),其次为上呼吸道感染、长期系统使用糖皮质激素或者免疫抑制剂、肿瘤、外伤等。(4)伴有基础疾病史的有159例,占72.3%。按照系统分类,主要合并循环系统(85/220,38.6%)、内分泌系统(38/220,17.2%)、消化系统(40/220,18.2%)、呼吸系统疾病(26/220,11.8%),而泌尿系统疾病、结缔组织病、恶性肿瘤等也并不少见,无基础疾病者有61例,占27.7%。(5)在220例患者中,有111例(51%)疼痛与皮疹同日出现,93例(42%)疼痛出现在皮疹之前,最短间隔1天,最长间隔10天,平均3.44±2.16天。(6)202例(91.8%)皮损为普通型,15例(6.81%)为出血型,3例(1.4%)为坏疽型。(7)60例(27.3%)首次就诊于其他科室,包括眼科、耳鼻喉科、急诊、神经内科、中医科、骨科、社区医院等。(8)眼部带状疱疹145例,有75例(50%)疼痛与皮疹同日出现,63例(43%)疼痛出现在皮疹之前,9例(6%)出现皮疹、水疱后才出现疼痛;伴有眼部症状的患者有72例(72/145,49.7%),合并结膜炎58例(40.0%),角膜炎32例(22.1%),葡萄膜炎8例(5.5%),其他并发症包括角膜溃疡、巩膜炎、青光眼、白内障、眼压升高等。有12例患者诉患眼遗留不同程度的视力下降,3例患者因慢性复发性眼部并发症于眼科治疗超过半年时间。结论:(1)带状疱疹的发病率与年龄呈正相关。(2)三叉神经,尤其是眼支在头面部带状疱疹患者中最多见。(3)眼部带状疱疹常常出现结膜炎、角膜炎、葡萄膜炎等眼部并发症,治疗不充分可能引起其复发,严重时影响视力,早期治疗疗效较好。(4)对于伴有其他神经系统症状的患者需要警惕多颅神经病,应全面体检,完善检查,及时治疗,以防止这种常见疾病的严重并发症。(5)非皮肤科的临床科室接诊不明原因单侧皮肤疼痛或头痛、牙痛、喉咙痛的患者应考虑带状疱疹的可能性。

王汉雄[2](2021)在《采用红光照射与更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患者的临床效果》文中指出目的探讨带状疱疹患者采用更昔洛韦与红光照射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沈阳市苏家屯区中心医院皮肤科收治的带状疱疹患者3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50例。对照组采用更昔洛韦对患者进行静脉滴注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高能窄谱光动力治疗仪对患者进行红光照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水疱结痂、疼痛缓解以及疼痛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更昔洛韦与红光照射治疗带状疱疹患者可快速缓解临床症状,有效减轻疼痛。

王玉玲,冯晓琪,向丽萍[3](2021)在《口服糖皮质激素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影响的Meta分析》文中提出目的:系统评价口服糖皮质激素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发生率和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检索2009年1月1日至2019年11月2日发表在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WANFANG DATA)、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及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中关于糖皮质激素治疗带状疱疹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结果:共纳入22项RCTs,涉及2265例带状疱疹患者,结果显示,糖皮质激素组能够有效降低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发生率[(RR=0.33,95%CI (0.24,0.44),P<0.00001)],且合并血压升高、胃部不适、皮肤不适、精神神经症状等不良反应与常规治疗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37、0.59、0.41、0.37)。结论:糖皮质激素治疗带状疱疹对PHN发生情况方面明显低于常规治疗,而在不良反应方面,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由于研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本研究结果仍需要更多的多中心、大样本、双盲的高质量RCTs支持。

王波,郭睿,曹馨元,刘霞,马瑞娟,丁黎,郝雁杰,徐平,黄文华[4](2021)在《多糖蛋白联合更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的效果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观察多糖蛋白联合更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更昔洛韦胶囊,观察组则在口服抗病毒药物的基础上联合多糖蛋白片,治疗周期均为1周,评价治疗效果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5.00%,明显增高对照组的84%(P<0.05);观察组VAS评分疼痛评分为(2.04±0.68)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59±1.0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糖蛋白联合更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效果显着,值得推广使用。

张劲东[5](2020)在《335例肝经郁热型带状疱疹的回顾性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收集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皮肤科病房住院患者病例,归纳整理带状疱疹的发病规律和治疗手段,为临床进一步优化带状疱疹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提供参考。材料与方法:以回顾病例的方式,通过收集2018年7月至2019年6月于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皮肤科病房住院的带状疱疹患者病例,录入患者数据,并建立数据库,主要包括:一般资料(住院号、姓名、性别、年龄、既往史等);临床资料(发病季节与节气、首发症状、皮损部位与经络分布、舌象与脉象、实验室检查等);治疗用药(中药汤剂、中成药、西药使用情况、外治法等);疗效(住院时间、结痂时间、疼痛明显缓解时间、治疗前后的皮损评分、治疗前后的疼痛评分等)。结果:1.一般资料:共录入患者病例335例,其中男性128例,女性207例,男女比例1:1.6,女性多于男性;患者年龄最小为23岁,最大为90岁,平均年龄为(62.09±12.89)岁,61-70岁患者人数最多,40岁以前男性多于女性,40岁以后女性多于男性;57.9%的患者至少患有1种慢性基础疾病,以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多见。绝大部分患者为首次发病。2.临床资料:本病四季发病,以秋季最多,占28.3%;发病节气以立秋至处暑及立冬至小雪最多,均占6.6%;首发症状以皮疹、疼痛同时发生最多,占50.4%,70岁以下随着年龄增加,越容易先疼痛后出疹;胸胁部为受累最多的部位,占14.1%,足少阳胆经为皮损分布最多的经络,占22.3%;住院患者舌质以红舌最多,占94.9%,苔质以黄苔为主,占51.3%,脉象以滑脉为主,占64.2%;92.8%的患者免疫功能紊乱。3.治疗情况:全部患者均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中医治疗包括中药汤剂、中成药,西医治疗包括抗病毒药、止痛药、营养神经药物、免疫调节剂、糖皮质激素,并结合外治法。4.疗效:本次研究335例患者,平均住院天数为(10.64±1.77)天,平均结痂时间(6.35±1.45)天,平均疼痛明显缓解时间为(8.28±2.13)天。住院时间、结痂时间、疼痛明显缓解时间均与年龄成正相关。治疗后皮损评分为(6.30±1.44)分,治疗后疼痛评分为(7.04±0.19)分,治疗后较治疗前皮损及疼痛评分均有明显降低。本次研究中,治愈者8例,显效者202例,有效者115例,无效者10例,总有效率97%。结论:1.本研究肝经郁热型带状疱疹,中老年人为主,女性比男性多。大部分合并一种或多种慢性基础疾病。2.发病最多的部位是胸胁部,发病最多的经络是足少阳胆经。3.中药治疗以清热、活血祛瘀、止痛为主,使用中药以苦、寒为主,中药归经以肝、心经为主。4.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皮损症状,促进皮损愈合,减少疼痛程度及持续时间。本病预后良好,但年龄越大,皮损恢复以及疼痛好转所需时间越多,因此对于年龄较大者可以适当延长住院时间。

傅得佳[6](2019)在《干扰素联合更昔洛韦治疗儿童带状疱疹疗效及安全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干扰素联合更昔洛韦治疗儿童带状疱疹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6年1月~2018年1月接受治疗的70例儿童带状疱疹患儿资料进行研究,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将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观察组采用干扰素、更昔洛韦联合治疗,对照组单用更昔洛韦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资料统计显示,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4.29%(33/35),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80.00%(28/35),两数据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炎性因子IL-6、IL-10均优于对照组,各项数据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个月提示,观察组患儿后遗神经痛42.86%(15/35),对照组后遗神经痛51.43%(18/35),两数据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VAS评分(3.9±1.0)分,对照组VAS评分(5.5±1.4)分,两数据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干扰素联合更昔洛韦治疗儿童带状疱疹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中借鉴。

杨瑞霞,王芳,王飞娟,晋亚楠[7](2019)在《干扰素联合更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后遗神经痛、炎性因子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究干扰素联合更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后遗神经痛、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西安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于2016年9月至2018年2月治疗带状疱疹患者88例临床资料,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案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44例。对照组采用更昔洛韦治疗,研究组采用干扰素+更昔洛韦治疗。观察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后遗神经痛、疼痛评分、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C反应蛋白(CRP)]变化以及免疫蛋白情况。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3. 18%)高于对照组(77. 27%),后遗神经痛发生率(4. 55%)低于对照组(18. 1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研究组的疼痛评分(1. 36±0. 15分)低于对照组(3. 68±1. 22分),IL-6水平(197. 75±20. 82 pg/ml)低于对照组(360. 14±20. 78 pg/ml),IL-10水平(178. 36±10. 28μg/ml)高于对照组(153. 79±10. 22μg/ml),CRP水平低于对照组,免疫球蛋白M(Ig M)、免疫球蛋白A(Ig A)含量含量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着差异(P> 0. 05)。结论采用干扰素联合更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能够有效提高临床疗效且缓解疼痛,同时还可有效调整炎性因子的水平,提高患者的免疫能力,进而改善症状,促进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王莹莹[8](2019)在《更昔洛韦联合复方三维B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及其对外周血T淋巴细胞水平的价值体会》文中认为目的研究更昔洛韦联合复方三维B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及其对外周血T淋巴细胞水平的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8月本院收治的100例带状疱疹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且按照随机数字原则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50例,对照组50例。两组患者均进行药物治疗,其中观察组患者采用更昔洛韦联合复方三维B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阿昔洛韦咀嚼片及甲钴胺片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进行检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状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无显着差异(P> 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差异和CD4+/CD8+水平均增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更昔洛韦联合复方三维B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显着,且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徐荻茹,高西,陈宇[9](2019)在《更昔洛韦与阿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的Meta分析》文中提出目的采用Meta分析比较更昔洛韦注射液(GCV)与阿昔洛韦(ACV)注射液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方法检索时间始于建库、截至2018年6月的Pubmed、EMBASE、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WanFang Data、重庆维普(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纳入随机对照研究(RCT)文献,应用Cochrane风险偏倚评估工具评价纳入文献质量,使用RevMan 5. 3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共纳入25篇文献,GCV治疗组1 394例,ACV治疗组1 333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静脉输注GCV治疗带状疱疹优于静脉输注ACV,其总有效率(Z=10. 75,P <0. 01)、止痛时间(Z=8. 76,P <0. 01)、止疱时间(Z=8. 74,P <0. 01)和结痂时间(Z=7. 40,P <0. 01)差异均有显着统计学意义。结论静脉输注GCV治疗带状疱疹疗效优于静脉输注ACV。

任盛超,赵卫东,李敏[10](2018)在《阿糖腺苷与更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对比分析》文中认为目的比较阿糖腺苷与更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4月铜陵市疾控中心医疗部皮肤科门诊收治的带状疱疹患者68例为研究对象,按照就诊顺序单双号分为治疗组36例,对照组32例,治疗组给予阿糖腺苷静脉注射治疗;对照组给予更昔洛韦静脉注射治疗;两组患者均给予甲钴胺片、转移因子口服液、a-干扰素凝胶等基础治疗。连续治疗14天,比较两组患者水疱止发时间,结痂时间,疼痛缓解时间以及发生不良反应和治疗结束后发生遗留疼痛的例数。结果阿糖腺苷治疗组水疱止发时间、结痂时间、疼痛缓解时间均小于更昔洛韦治疗组[(5.02±0.36)d vs(7.01±1.03)d;(8.15±1.05)d vs(10.58±1.33)d;(6.13±0.36)d vs(8.05±0.61)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和遗留疼痛例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糖腺苷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优于更昔洛韦,其结痂、止疱时间短,疼痛缓解时间短,值得临床推广。

二、更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疗效观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更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头面部带状疱疹及并发症临床特征与中医证型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表
前言
1 资料
    1.1 病人来源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
        1.2.2 中医证型标准
        1.2.3 头面部带状疱疹并发症的诊断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研究内容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2.1.1 年龄与性别
        2.1.2 发病诱因
        2.1.3 基础疾病
    2.2 并发症情况
        2.2.1 疼痛与皮疹发生情况
        2.2.2 皮疹分型
        2.2.3 首诊科室
        2.2.4 受累神经分布
        2.2.5 并发症的临床表现
    2.3 治疗
        2.3.1 抗病毒治疗
        2.3.2 糖皮质激素
        2.3.3 中医辨证论治
        2.3.4 物理治疗
3 讨论
    3.1 一般情况
    3.2 并发症表现
    3.3 治疗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综述 带状疱疹及其并发症的中西医治疗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2 自拟临床信息采集表
致谢

(2)采用红光照射与更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患者的临床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1.3 治疗方法
    1.4 临床评价
    1.5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有效率比较
    2.2 两组水疱结痂、疼痛缓解以及疼痛消失时间比较
    2.3 两组VAS评分比较
3 讨论

(3)口服糖皮质激素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影响的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和方法
    1.1 纳入标准
    1.2 排除标准
    1.3 检索策略
    1.4 文献筛选与资料提取
    1.5 文献质量评价
    1.6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检索结果
    2.2 纳入研究的基本特征和质量评价
    2.3 Meta分析结果
        2.3.1 PHN发生情况
        2.3.1. 1 以用药剂量梯度的不同为亚组后PHN发生情况的Meta分析
        2.3.1. 2 以不同随访时间区分亚组后PHN发生情况的Meta分析
        2.3.2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的Meta分析
3 讨论

(4)多糖蛋白联合更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的效果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1.3 治疗方案
        1.3.1 对照组:
        1.3.2 观察组:
    1.4 评价指标[4]: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2组患者疗效比较:
    2.2 2组患者VAS评分比较:
    2.3 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3 讨论

(5)335例肝经郁热型带状疱疹的回顾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综述 带状疱疹的中西药治疗进展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致谢

(6)干扰素联合更昔洛韦治疗儿童带状疱疹疗效及安全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1.2 方法
    1.3 评价指标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有效率比较
    2.2 两组治疗前、后炎性因子水平比较
    2.3 两组后遗神经痛率及VAS评分比较
    2.4 两组不良反应情况比较
3 讨论

(7)干扰素联合更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后遗神经痛、炎性因子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疗效评价[5]
    1.4 检测方法
    1.5 观察指标
    1.6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2.2 两组患者疼痛情况比较
    2.3 两组患者炎性因子水平比较
    2.4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2.5 两组比较后遗神经痛发生情况
    2.6 两组患者免疫球蛋白含量比较
3 讨论
4 结论

(8)更昔洛韦联合复方三维B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及其对外周血T淋巴细胞水平的价值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2.2 治疗后两组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的变化情况比较
    2.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3 讨论

(9)更昔洛韦与阿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的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文献检索
    1.2 文献纳入与排除标准
    1.3 文献质量评价
    1.4 数据提取
    1.5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文献检索结果
    2.2 纳入研究的质量评价
    2.3 GCV与ACV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比较
        2.3.1 总体有效率见图2a。
        2.3.2 止痛时间见图2b。
        2.3.3 止疱时间见图2c。
        2.3.4 结痂时间见图2d。
    2.4 敏感性分析
    2.5 发表性偏倚
3 讨论

(10)阿糖腺苷与更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对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治疗方法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水疱止发时间、结痂时间、疼痛缓解时间比较
    2.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2.3 治疗后两组患者发生遗留神经痛比较
    2.4 两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比较
3 讨论

四、更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疗效观察(论文参考文献)

  • [1]头面部带状疱疹及并发症临床特征与中医证型探讨[D]. 郑文.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1(09)
  • [2]采用红光照射与更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患者的临床效果[J]. 王汉雄.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21(04)
  • [3]口服糖皮质激素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影响的Meta分析[J]. 王玉玲,冯晓琪,向丽萍. 湖南中医杂志, 2021(02)
  • [4]多糖蛋白联合更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的效果观察[J]. 王波,郭睿,曹馨元,刘霞,马瑞娟,丁黎,郝雁杰,徐平,黄文华. 宁夏医学杂志, 2021(02)
  • [5]335例肝经郁热型带状疱疹的回顾性分析[D]. 张劲东.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20(02)
  • [6]干扰素联合更昔洛韦治疗儿童带状疱疹疗效及安全性研究[J]. 傅得佳.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19(09)
  • [7]干扰素联合更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后遗神经痛、炎性因子的影响[J]. 杨瑞霞,王芳,王飞娟,晋亚楠.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9(15)
  • [8]更昔洛韦联合复方三维B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及其对外周血T淋巴细胞水平的价值体会[J]. 王莹莹. 临床研究, 2019(07)
  • [9]更昔洛韦与阿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的Meta分析[J]. 徐荻茹,高西,陈宇. 皮肤科学通报, 2019(01)
  • [10]阿糖腺苷与更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对比分析[J]. 任盛超,赵卫东,李敏. 安徽医学, 2018(08)

标签:;  ;  ;  ;  ;  

更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观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