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里滑坡的综合治理(论文文献综述)
刘自强,马洪生,杜毅,牟云娟[1](2020)在《综合勘察方法在米亚罗3号隧道出口滑坡中的应用及治理措施研究》文中提出通过采用无人机航拍、地质调查、钻探、物探、测试、试验等相结合的综合勘察方法,查明了米亚罗3号隧道滑坡形态、范围、覆盖层厚度、基岩面、滑动带位置等滑坡结构及特征参数。采用航拍和地质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准确查明了滑坡形态和范围;钻探和物探所获取的基岩面、滑动带、地层岩性等地质参数基本一致,为后续治理设计提供了有力数据支撑。在滑坡勘察和综合治理设计中,采用综合勘察方法有利于节约造价,提高勘察质量和效率。
陈皓[2](2019)在《茂县团结村滑坡前缘抗滑桩工作性态检测评估与加固措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茂县团结村四川岷江电化有限公司厂区西面边坡防治工程为依托,通过资料收集、现场调查、检测及监测的方法,深入分析滑坡及既有抗滑桩的变形破坏特征,然后基于理论计算,对不同破坏情况下的抗滑桩工作性态进行评估,最后对抗滑桩的加固措施进行研究。论文主要取得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成果:(1)对各抗滑桩的截面尺寸、桩身预应力锚索状况、桩板墙的变形破裂进行了调查及素描。检测发现,抗滑桩实际截面尺寸小于原设计截面尺寸(平均减少9.46%);桩身预应力锚索已全部失效;滑坡南端4#桩和滑坡北端16#~22#桩的桩板墙变形破裂较滑坡中间部位5#~15#桩更为严重。(2)2018和2019年,分别采用全站仪对抗滑桩桩顶位移进行了监测。监测发现,2018年6月强降雨后,抗滑桩桩顶位移迅速增大;在应急治理措施实施后,抗滑桩桩顶位移速率迅速降低;2019年监测发现,桩顶位移基本保持不变。(3)2019年初,采用数显角度仪对所有抗滑桩的倾斜角度进行检测,并采用伺服加速度计测斜仪对抗滑桩桩身倾斜进行动态监测。检测及监测发现,5#桩以南的抗滑桩,倾斜相对较小、平均约4°;5#桩以北的抗滑桩,倾角约为10°。据监测成果,在应急抢险加固后抗滑桩倾斜角度基本不再增加,表明应急抢险加固后的抗滑桩体系处于基本稳定状态,仍具有一定的抗滑能力。(4)桩身混凝土取芯检测、桩身全景图像检测和声波测试成果表明,检测的2根抗滑桩,实际桩长(22.0m、22.4m)均小于原设计桩长(26.0m);桩体内部出现裂缝,抗滑桩处于带裂工作状态。(5)建立了抗滑桩不同破坏状况对应的力学模型,分析了抗滑桩在设计工况下的抗滑能力,并评估了截面尺寸不足、桩长不足、预应力锚索失效和桩身开裂等问题对抗滑桩抗滑能力的影响,在检测及评估的基础上得出抗滑桩系统处于危险状态的结论。(6)在对抗滑桩加固措施适宜性评价的基础上,提出了对抗滑桩进行桩前锚固段岩土体注浆加固、桩体补强接长相结合的加固方案。
李焕焕,倪万魁,张延磊[3](2017)在《基于抗滑桩内力计算方法——“K”法的滑坡稳定性预警判据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发现部分采用抗滑桩工程治理后的高速公路滑坡支护结构失效现象时有发生,而公路沿线工程治理后滑坡的稳定性监测评估工作仍没有切实可行的技术标准。针对抗滑桩失效现象,基于抗滑桩内力计算方法——"K"法,通过理论方法试算建立了抗滑桩桩顶位移与桩身最大弯矩、桩径、锚固段长度、悬臂端长度和地基系数之间的关系式,并运用已有文献中的设计实例验证了该公式的合理性,误差在合理范围内。该公式为初等函数组合而成,易于运用到预警系统中。针对具体的抗滑桩设计方案,输入相关参数,可得出桩顶最大位移值,并将其作为判据,结合监测资料对滑坡进行预警预报。
王小龙[4](2014)在《捆绑式抗滑桩力学特性的研究》文中认为目前,抗滑桩作为滑坡治理工程中被广泛应用的抗滑支挡结构,其抗滑效果在工程中是得到认可的。但当前所采用的抗滑桩结构各自存在着优缺点,在对这些优缺点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捆绑式抗滑桩,其综合考虑了矩形截面单桩抗弯性能好和钻孔灌注桩机械化施工等抗滑桩的优点。鉴于捆绑式抗滑桩作为一种新型的抗滑支挡结构,其还没有在工程当中被广泛的采用。针对建筑基础桩工程,很多省市的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已经明文规定不许采用人工挖孔。对人工挖孔抗滑桩来说,因为其安全性,同基础桩工程一样逐渐被禁止采用是十分可能的。而捆绑式抗滑桩以其优越性势必会在滑坡治理工程中大放光彩。本文主要对捆绑式抗滑桩的力学特性进行了研究,完成的主要内容和成果如下:①通过对目前广泛采用的几种抗滑桩缺陷的分析来突出对比捆绑式抗滑桩所显现出的优越性,对捆绑式抗滑桩的结构形式、施工方法以及其可设计的截面组合形式作了简单分析介绍,然后在数据量化的基础上,对双孔捆绑式抗滑桩与一般常用抗滑桩在截面面积相同的条件下对其抗弯性能做了对比分析。②采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双孔捆绑式抗滑桩和矩形截面单桩进行三维数值模拟,通过对不同截面面积、不同桩长下的实体模型进行计算,分析捆绑式抗滑桩随着截面面积以及桩长变化,其力学特性所发生的变化,同时在力学特性方面对捆绑式抗滑桩和矩形截面单桩进行比较分析,由此加深对捆绑式抗滑桩力学特性的认识,且证实捆绑式抗滑桩在抗弯性能方面的优越性。③结合工程实例,考虑桩和岩土体的共同作用,采用有限元三维数值模拟,结合现有的抗滑桩研究理论,研究了捆绑式抗滑桩在水平荷载作用下桩身的受力特性。分析了桩间距、嵌固深度以及截面尺寸在不同组合下,捆绑式抗滑桩的力学特性所受到的影响,进而分析了抗滑桩设计影响因素。④通过模糊层次综合评判方法对捆绑式抗滑桩和矩形截面单桩进行力学特性方面的综合评判。首先建立抗滑桩力学特性的模糊层次综合评价模型,其次对抗滑桩力学特性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和评价,并将这些影响因素作为综合评判的评价指标,然后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纵向确定各种影响因素对抗滑桩力学特性的重要程度,最后横向综合评判捆绑式抗滑桩和矩形截面单桩的力学特性。通过对评判结果的分析,初步证实了捆绑式抗滑桩在力学特性方面的优越性。
朱荣跃,代树林,成铭[5](2013)在《吉林省柯岛组砂岩边坡破坏机制和治理措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以延图高速公路中里滑坡治理为依托,研究分析地层岩性、地质环境等对柯岛组砂岩边坡稳定性的影响,研究表明:柯岛组砂岩中的凝灰质成分易形成软弱泥化夹层,成为潜在滑动面,在开挖卸荷和地下水作用下,易发生沿潜在滑动面的顺层滑动或蠕滑破坏;边坡治理方案应首选抗滑桩,必要时可在滑坡体前缘设置抗滑挡墙;还可采取削坡与压脚工程,并采用植被护坡、地表排水、坡体裂隙封闭等方式防止地表水入渗。
郑金秀[6](2012)在《镇坪县宝塔梁滑坡稳定性分析与评价》文中提出滑坡作为一种多发性的地质灾害,危害性极大,不仅给人民生命安全带来了威胁,而且对财产、环境、资源等具有破坏性。因此加强滑坡稳定性和治理的研究迫在眉睫。本文以宝塔梁滑坡为研究对象,通过现场勘查和室内外实验等手段对该滑坡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在充分研究该区的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和气象特征的基础上,通过定性和定量方法对宝塔梁滑坡作了较深入地研究,较详细分析了其形态特征、物质组成特征,并确定了滑坡的岩土物理力学参数和安全系数,分析了影响该滑坡稳定性的因素,认为水是影响宝塔梁滑坡的主导因素,人类工程活动是影响其稳定性的重要因素。通过工程地质分析法、极限平衡法,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宝塔梁滑坡进行稳定性评价,再结合数值模拟FLAC3D软件建立地质模型,模拟该滑坡稳定性状态。将宝塔梁滑坡稳定性理论分析的结果与模拟结果综合分析后,确定该滑坡稳定性差。综合宝塔梁滑坡特征及稳定性评价结论,并结合较成熟的滑坡防治技术,提出三种滑坡治理方案。经过方案比选,得出的治理方案以预应力锚索格构工程和排水工程为主,辅以局部削方、护坡工程、锚杆格构和滑体变形监测的治理方案。研究所得结论不仅对宝塔梁滑坡的防治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而且对类似地区的滑坡灾害治理具有借鉴意义。
申永江[7](2009)在《边坡工程中抗滑桩的效果评价与优化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抗滑桩是滑坡治理中主要的工程措施之一,已在边坡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但是,抗滑桩的设计仍然存在诸多问题,结果还存在一些不确定性,尤其是双排抗滑桩的设计,更加不成熟。本文以现场监测和数值模拟分析为主要研究手段,结合现场调查和理论分析方法,研究抗滑桩与岩土体的相互作用机理,探索定量评价抗滑桩抗滑效果的方法,研究抗滑桩截面尺寸和桩间距的合理取值,分析桩项连接方式和桩排距对双排桩内力分布的影响。为抗滑桩合理设计和效果评价提供理论支持。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分析土拱效应的存在条件和作用范围,系统研究矩形桩桩间土拱效应的形成发展过程,总结土拱效应的主要影响因素,揭示抗滑桩与岩土体相互作用的规律。(2)探索抗滑桩安全性评价方法。提出抗滑桩安全度和工作状态的概念,通过监测数据来计算抗滑桩的内力分布和剩余下滑力的方法。(3)根据合理拱轴线理论,运用结构力学方法,推导抗滑桩桩间距和桩截面尺寸的计算公式,对桩间距和桩截面尺寸的合理取值进行探讨。(4)总结目前双排抗滑桩设计中采用的几种桩顶连接方式,研究各种桩顶连接方式时前后排抗滑桩的弯矩和剪力分布以及侧向位移的分布,对比分析桩顶连接方式对内力和侧向位移分布的影响。(5)对双排抗滑桩的桩排距进行研究,分析桩排距对悬臂式双排桩、预应力锚索双排桩和带连系梁双排桩内力分布的影响,研究带连系梁双排桩中连系梁的截面尺寸和长度对内力分布的影响,探讨滑坡推力在悬臂式双排桩和带连系梁双排桩上的分配。通过上述内容研究,论文取得了以下一些创新成果:(1)提出两种基于抗滑桩的监测数据计算其内力分布的方法。一种由抗滑桩的侧向位移和钢筋的应力监测数据来推导其内力分布,另一种为直接由抗滑桩的侧向位移计算其内力分布。后一种方法依据测斜数据,运用正交多项式作最小二乘拟合位移曲线,推导出抗滑桩的侧向位移函数,再根据欧拉-伯努利梁理论得到抗滑桩的内力分布。(2)提出一种定量评价抗滑桩抗滑效果的方法。运用抗滑桩安全度和工作状态来评价抗滑桩的抗滑效果。通过监测数据直接计算抗滑桩的安全度,并得到抗滑桩的工作状态。(3)建立了抗滑桩截面尺寸和桩间距的计算模型,提出一种综合确定抗滑桩截面尺寸和桩间距的方法。(4)系统研究了双排桩的桩项连接方式对前后排抗滑桩内力和侧向位移分布的影响,提出前后排相连为桩顶连接的合理方式。(5)系统研究了桩排距对双排抗滑桩内力的影响,提出了计算作用于双排桩上滑坡推力的方法,给出了桩排距的合理取值。
王少飞[8](2008)在《重庆奉节大坪滑坡稳定性分析及评价》文中指出滑坡是一种自然地质体灾害,一旦滑动,可摧毁坡下的建筑物和道路等,危及人们生命财产安全。影响滑坡稳定性的因素很多,如岩性、构造、地下水、降雨、地震和人为活动等,其研究方法也由定性分析向定量分析逐渐发展。大坪滑坡位于重庆巫溪至奉节高速公路K46+800~K47+400段,奉节县桥湾村梅溪河左岸(东岸),距长江与梅溪河汇合处向北约2km处,表层土体由第四系全新统滑坡堆积体(Q4del)、崩塌堆积体(Q4col+dl)粘土、粘土夹块碎石和块石土组成,厚度10.50~25.60m。大坪滑坡为三个滑坡组成的滑坡群,平面形态均呈舌状,总面积约20万m2,总体积约287.8万m3,为一特大型古滑坡。巫溪至奉节高速公路从滑坡体中部经过,所以必须对此滑坡的稳定性进行分析后进行必要的加固,以保证道路的安全。大坪滑坡体是长江三峡工程库区近坝库段的大型滑坡体之一,地处亚热带暖湿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湿润,雨量充沛,因此三峡水库畜水与雨水对此滑坡的稳定性有很大的影响。本文在仔细分析了此滑坡地质环境背景后,对影响大坪滑坡稳定性的因素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影响滑坡稳定性的因素有地层岩性、地形地貌、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气象、地震活动、人类活动等。考虑到三峡水库畜水位的变化与降水为此滑坡的主要影响因素,通过极限平衡原理(不平衡传递系数法)对其稳定性做了分工况分析,结果表明库区水位的变化与降雨对此古滑坡有很大的影响,极易使其产生滑塌。再结合数值模拟方法(FLAC3D),在不同工况下分析滑坡的变形情况、位移情况、应力分布特征与滑坡潜在滑面的搜索,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当水位下降时,滑坡的塑性区剪应变集中带基本贯通整个滑坡体,滑坡处于极限平衡状态,此时滑坡可能产生失稳破坏。依据以上对大坪滑坡的稳定性分析之后,提出两种方案对大坪滑坡进行综合治理,然后从有效性、经济与施工工艺方面比选一种方案对大坪滑坡进行治理。
李梅[9](2006)在《边坡案例推理稳定性评价系统及治理措施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边坡是人类生存及工程活动最重要的自然地质环境之一。由于边坡稳定性受多方面因素影响,而各因素具有主观和客观上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故传统的评价方法用于边坡稳定性分析,结果并不十分理想。边坡工程常依赖于经验,故充分挖掘和利用大量的其稳定状况已被研究清楚的边坡实例,研究开发基于案例推理(Case-based Reasoning,CBR)的边坡稳定性综合智能评价系统,对工程边坡稳定性评价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工程实用价值。 对有失稳隐患的实际边坡工程,应采取合适的治理措施。针对目前国内外边坡治理设计对优化设计普遍重视不够的现状,建立抗滑桩优化设计模型,进行边坡治理优化设计系统开发与应用研究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经济价值。 论文分成两部分,开展了从边坡稳定性评价到治理优化设计的一体化系统研究。第一部分将案例推理技术引入边坡稳定性评价中,建立和开发基于案例推理的边坡稳定性评价系统。第二部分深入分析了抗滑桩优化设计理论,建立了抗滑桩优化设计模型,开发了抗滑桩设计与优化设计系统。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1) 简要地介绍了论文研究工作的目的和意义,系统地阐述了现有的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边坡治理措施和抗滑桩优化设计的研究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论文的研究思路和内容。 (2) 探讨了CBR的基本原理、推理流程、常用的案例的表示方法、案例库的组织索引方法、案例的检索理论、相似度计算方法和案例的调整学习方法。提出了边坡案例的表示模型和调整模型,运用Access数据库表示边坡案例并建立了边坡案例库。建立了边坡案例的索引和检索新模型:首先运用遗传算法来优化搜索边坡各影响因素的权重;其次运用动态聚类技术索引案例库,缩小下一步案例检索的空间,提高检索效率;接着运用类比分析的改进的距离计算公式和神经网络计算相似度,检索与目标案例最接近的库中源案例。提出了边坡的CBR稳定性评价系统的设计思想、设计流程并开发了程序;运用边坡工程实例对CBR稳定性评价系统进行了检验,结果验证了系统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3) 论述了普通抗滑桩和锚拉桩的基本设计计算理论和过程,开发了抗滑桩设计程序。应用遗传算法结合神经网络优化、粒子群优化和非线性优化的优化方法,分别建立了普通抗滑桩和锚拉桩的三种优化设计模型,开发了抗滑桩优化设计系统。最后运用云南祥临公路两个边坡工程实例对抗滑桩优化设计系统进行了应用,抗滑桩单项优化分别节约直接投资30.89%和2.86%,验证了三种优化模型和系统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孙红月[10](2005)在《含碎石粘性土滑坡的成因机理与防治对策》文中研究表明边坡是山地丘陵区工程建设的基本地质环境,确保边坡安全是人类生活与工程活动的基本要求。但由于大量工程建设地处复杂的地质环境条件区,边坡失稳时有发生,滑坡灾害成为山地丘陵区工程建设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在我国南方地区,含碎石粘性土滑坡是最主要的滑坡类型,如浙江省19912000年间调查过的979处滑坡中有80%就是此类滑坡。本论文基于大量滑坡实例的调查分析和监测试验,围绕含碎石粘性土滑坡的成因机理与防治对策展开系统的研究工作。 本文以大量含碎石粘性土滑坡的现场调查和变形破坏过程监测为基础,分别对坡面堆载诱发型滑坡、坡脚开挖诱发型滑坡和自然斜坡型滑坡的成因机制、影响因素和变形破坏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在此基础上,通过数值模拟和物理模拟,对滑坡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力学作用机制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对滑坡治理工程的作用方式和效果进行了全面评价。 通过深入的现场调查和室内模型试验,揭示了含碎石粘性土边坡中的地下水渗流管道系统。我国南方地区雨水充沛,在地下水渗流的长期作用下,含碎石粘性土边坡中往往形成管道状地下水排泄系统。通过对含碎石粘性土滑坡的地质调查、地下水位监测和抽水试验,揭示了松散堆积土边坡中地下水管道系统的发育特征,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室内模型试验再现了地下水渗流管道系统的形成过程。 通过对大量含碎石粘性土滑坡的深入研究,揭示工程活动引起的边坡水文地质条件的改变是此类滑坡发生的主要原因。边坡坡面堆载一方面直接使边坡沿潜在滑面的下滑力增大,另一方面又使路基土产生压缩变形而破坏松散土中的地下水排泄系统,使坡体中的地下水位提高,从而进一步增大下滑力。坡脚开挖不仅减小滑坡的抗滑力,而且开挖面附近的局部坍塌破坏还会导致地下水渗流管道的破坏而引起地下水位的抬升,使边坡的整体稳定性进一步降低。而自然斜坡的失稳,主要是斜坡区水文地质条件的改变和长时间的持续降雨,地表水的大量入渗导致地下水入渗量超过了坡体中原有排泄系统的排泄能力,从而使坡体中的地下水位上升、斜坡稳定性降低。 采用弹塑性接触模型非线性有限元分析方法,模拟了滑坡变形破坏的力学过程,揭示了滑动面上法向应力和摩擦力的分布规律及与滑面强度参数的关系,分析了滑面摩擦阻力发挥与滑动变形的关系,为滑坡稳定性评价提供了新的方法;揭示了滑体沿滑面的滑动位移具有差异性滑动的变形非协调现象,为分析地表变形和滑坡解体过程奠定了新的理论基础。 对含碎石粘性土滑坡的不同治理措施进行了系统研究。分析计算了地表和地下排水对提高滑坡稳定性的效果;采用数值方法模拟了抗滑桩的力学作用,用物理模型模拟了锚固边坡在地下水渗流作用下的变形破坏过程。通过对含碎石粘性土滑坡的成因机理分析和不同治理措施的研究,提出此类滑坡的治理应以治水为主,即防止此类滑坡发生的经济有效的治理措施就是降低滑坡体中的地下水位,在此基础上再结合滑坡的具体情况,辅以其它如砍头压脚和抗滑工程等措施,从而达到经济有效地防治滑坡的目的。关键词:岩土工程,滑坡,含碎石粘性土边坡,地下水管道排泄系统,渗流场, 物理模拟,数值模拟,弹塑性接触模型,治理措施
二、中里滑坡的综合治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里滑坡的综合治理(论文提纲范文)
(1)综合勘察方法在米亚罗3号隧道出口滑坡中的应用及治理措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滑坡概况 |
2 滑坡勘察方法的选取和统计 |
2.1 勘察方法的选取 |
2.2 勘察工作统计 |
3 勘察数据分析 |
3.1 地质调查和无人机拍摄数据分析 |
3.2 钻探数据分析 |
3.3 物探数据分析 |
4 滑坡综合治理措施 |
4.1 设计参数确定 |
4.2 综合处治措施 |
5 结语 |
(2)茂县团结村滑坡前缘抗滑桩工作性态检测评估与加固措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抗滑桩的应用及发展 |
1.2.2 抗滑桩工作性态评估研究现状 |
1.2.3 抗滑桩加固技术的发展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第2章 滑坡工程地质特征 |
2.1 自然地理条件 |
2.1.1 位置与交通状况 |
2.1.2 气象条件 |
2.2 工程地质环境条件 |
2.2.1 区域地质背景 |
2.2.2 工程地质条件 |
2.3 滑坡变形特征及已有治理措施 |
2.3.1 2010-2011年变形特征 |
2.3.2 2011年治理措施 |
2.3.3 2018年雨季变形特征 |
2.3.4 2018年应急抢险措施 |
第3章 抗滑桩工作性态检测 |
3.1 桩身截面尺寸调查 |
3.2 预应力锚索及桩板墙破坏情况调查 |
3.2.1 预应力锚索破坏情况 |
3.2.2 桩板墙破裂情况 |
3.3 桩顶位移监测 |
3.3.1 监测概述 |
3.3.2 监测成果分析 |
3.4 桩身倾斜检测 |
3.4.1 检测仪器与原理 |
3.4.2 检测成果分析 |
3.5 桩身钻孔检测 |
3.5.1 桩身混凝土取芯钻进检测 |
3.5.2 桩身钻孔全景图像检测 |
3.6 声波测试 |
3.6.1 测试原理与仪器 |
3.6.2 测试过程 |
3.6.3 声波测试成果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抗滑桩工作性态评估 |
4.1 设计工况下的抗滑能力 |
4.1.1 评价指标的计算 |
4.1.2 锚拉桩的内力计算 |
4.1.3 锚拉桩的抗滑能力分析 |
4.2 截面尺寸对抗滑能力的影响 |
4.2.1 截面尺寸对5#桩抗滑能力的影响 |
4.2.2 截面尺寸对12#桩抗滑能力的影响 |
4.2.3 截面尺寸对16#桩抗滑能力的影响 |
4.2.4 截面尺寸对抗滑能力的影响分析 |
4.3 锚固深度对抗滑能力的影响 |
4.3.1 锚固深度为9m时的抗滑能力 |
4.3.2 锚固深度为10m时的抗滑能力 |
4.3.3 锚固深度为11m时的抗滑能力 |
4.3.4 锚固深度为12m时的抗滑能力 |
4.3.5 锚固深度对抗滑能力的影响分析 |
4.4 锚索失效对抗滑能力的影响 |
4.4.1 锚索失效后抗滑桩内力计算 |
4.4.2 锚索失效对抗滑能力的影响分析 |
4.5 桩身开裂对抗滑能力的影响 |
4.5.1 裂缝宽度对抗滑能力影响的研究方法 |
4.5.2 裂缝宽度对抗滑能力的影响分析 |
4.6 抗滑桩工作性态鉴定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抗滑桩加固措施研究 |
5.1 直接加固措施 |
5.1.1 预应力锚索加固 |
5.1.2 桩身注浆加固 |
5.1.3 桩身主筋补强加固 |
5.1.4 桩体接长 |
5.2 间接加固措施 |
5.2.1 桩周岩土体注浆加固 |
5.2.2 格构锚固 |
5.2.3 排水设施加固 |
5.3 加固措施适宜性评价 |
5.4 抗滑桩加固方案研究 |
5.4.1 加固方案选择 |
5.4.2 桩前锚固段注浆加固 |
5.4.3 桩体补强接长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及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3)基于抗滑桩内力计算方法——“K”法的滑坡稳定性预警判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理论推导 |
2 工程实例 |
3 结语 |
(4)捆绑式抗滑桩力学特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抗滑桩的发展历史及研究现状 |
1.2.2 抗滑支挡方式的研究现状 |
1.2.3 抗滑桩效果评价研究现状 |
1.2.4 捆绑式抗滑桩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
2 捆绑式抗滑桩及其优缺点 |
2.1 现存抗滑桩的优缺点 |
2.1.1 矩形截面单桩的优缺点 |
2.1.2 钻孔灌注桩的优缺点 |
2.1.3 门式抗滑桩的优缺点 |
2.2 新型支挡结构—捆绑式抗滑桩简介 |
2.3 双孔捆绑式抗滑桩的优缺点 |
2.4 本章小结 |
3 捆绑式抗滑桩力学特性数值模拟分析 |
3.1 数值模拟方案 |
3.2 ANSYS 模型建立 |
3.2.1 计算模型 |
3.2.2 计算参数 |
3.3 受力分析 |
3.4 位移分析 |
3.4.1 桩顶位移对比 |
3.4.2 桩身位移变化规律 |
3.5 应力、应变对比分析 |
3.5.1 应变对比分析 |
3.5.2 应力对比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4 捆绑式抗滑桩与岩土体共同作用下的受力分析 |
4.1 引言 |
4.2 工程背景 |
4.2.1 工程简介 |
4.2.2 滑坡稳定性评价 |
4.2.3 岩土设计参数 |
4.3 数值模拟方法 |
4.3.1 计算所用的强度准则 |
4.3.2 计算方法 |
4.3.3 计算方案 |
4.4 计算结果分析 |
4.5 设计影响因素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5 抗滑桩力学特性模糊综合评判研究 |
5.1 模糊数学的定义描述 |
5.2 抗滑桩力学特性综合评判流程研究 |
5.3 综合评判的模糊估计 |
5.3.1 建立因素集 |
5.3.2 建立权重集 |
5.3.3 建立评价集 |
5.3.4 确定隶属度 |
5.4 抗滑桩力学特性评判指标 |
5.4.1 综合评价的因素辨识 |
5.4.2 捆绑式抗滑桩力学特性影响因素评估 |
5.4.3 矩形截面单桩力学特性影响因素评估 |
5.5 综合评判对比分析 |
6 结论与建议 |
6.1 主要结论 |
6.2 进一步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5)吉林省柯岛组砂岩边坡破坏机制和治理措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柯岛组砂岩的分布及主要成分 |
2 柯岛组砂岩边坡稳定性影响因素和破坏机制分析 |
2.1 柯岛组砂岩边坡稳定性影响因素的影响机制分析 |
1) 地层岩性的影响 |
2) 区域地质环境的影响 |
3) 水的影响 |
4) 开挖卸荷的影响 |
2.2 柯岛组砂岩边坡破坏机制分析 |
3 柯岛组砂岩滑坡体治理措施 |
4 工程实例 |
4.1 滑坡体概况 |
4.2 稳定性评价 |
4.3 治理措施 |
4.4 治理效果 |
5 结论 |
(6)镇坪县宝塔梁滑坡稳定性分析与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 |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地质背景及特征 |
2.1 地理位置 |
2.2 地形地貌 |
2.3 地层岩性 |
2.4 水文地质条件与气象特征 |
2.4.1 水文地质条件 |
2.4.2 气象特征 |
2.5 地质构造 |
2.6 岩土体物理力学性质 |
2.7 地震及新构造运动 |
2.8 人类工程活动 |
3 宝塔梁滑坡特征与影响因素 |
3.1 宝塔梁滑坡基本特征 |
3.1.1 空间形态特征 |
3.1.2 滑坡平面特征 |
3.1.3 滑坡剖面特征 |
3.1.4 滑体特征 |
3.1.5 滑面特征 |
3.1.6 滑床特征 |
3.2 宝塔梁滑坡的类型 |
3.2.1 滑坡分类概述 |
3.2.2 宝塔梁滑坡类型 |
3.3 宝塔梁滑坡稳定性影响因素 |
3.4 小结 |
4 宝塔梁滑坡稳定性分析评价 |
4.1 宝塔梁滑坡稳定性分析方法概述 |
4.2 定性分析 |
4.3 极限平衡理论概述 |
4.3.1 简化毕肖普法的基本原理 |
4.3.2 传递系数法的基本原理 |
4.3.3 简布法的基本原理 |
4.3.4 瑞典条分法的基本原理 |
4.4 宝塔梁滑坡稳定性的极限平衡法计算 |
4.4.1 计算方案 |
4.4.2 计算参数 |
4.4.3 简化毕肖普法对滑坡进行稳定性计算 |
4.4.4 传递系数法对滑坡进行稳定性计算 |
4.4.5 瑞典条分法对滑坡进行稳定性计算 |
4.4.6 计算结果及评价 |
4.5 宝塔梁滑坡稳定性的数值模拟 |
4.5.1 FLAC3D 简介 |
4.5.2 FLAC3D 处理问题的一般步骤 |
4.5.3 FLAC3D 模型的建立 |
4.5.4 模型物理力学参数的选取 |
4.5.5 模拟结果及分析 |
4.6 宝塔梁滑坡稳定性综合评价 |
4.7 小结 |
5 滑坡治理方案分析 |
5.1 滑坡治理目标及原则 |
5.2 滑坡治理方法概述 |
5.3 滑坡治理方案优选 |
5.4 滑坡治理方案设计概述 |
5.4.1 总体工程布置 |
5.4.2 治理工程方案设计 |
6 结论和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7)边坡工程中抗滑桩的效果评价与优化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抗滑桩国内外应用现状 |
1.2.2 抗滑桩设计理论的研究现状 |
1.2.3 抗滑桩效果评价研究现状 |
1.2.4 双排抗滑桩的研究现状 |
1.3 抗滑桩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1.4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4.1 研究目标 |
1.4.2 主要研究内容 |
2 桩间及桩后土拱效应研究 |
2.1 土拱效应产生的条件 |
2.2 土拱效应的影响因素 |
2.3 土拱效应的发展特征 |
2.3.1 有限元分析模型 |
2.3.2 土拱效应的形成 |
2.3.3 土拱效应的发展过程 |
2.4 本章小结 |
3 抗滑桩抗滑效果的评价方法研究 |
3.1 抗滑桩的工作状态 |
3.2 抗滑桩内力的计算 |
3.2.1 抗滑桩截面弯矩的计算 |
3.2.2 抗滑桩内力分布的计算 |
3.3 滑坡剩余下滑力的反演 |
3.3.1 优化反演分析的基本原理 |
3.3.2 反演分析结果的检验与评价 |
3.4 计算实例 |
3.4.1 工程概况 |
3.4.2 抗滑桩的内力计算 |
3.4.3 抗滑桩所受滑坡剩余下滑力的反演 |
3.4.4 抗滑桩工作状态的综合评价 |
3.5 本章小结 |
4 抗滑桩截面尺寸和桩间距的合理取值 |
4.1 土拱的力学分析 |
4.2 抗滑桩合理桩间距的计算 |
4.2.1 只考虑桩间土拱时桩间距的计算 |
4.2.2 只考虑桩后土拱时桩间距的计算 |
4.2.3 同时考虑桩间土拱与桩后土拱时桩间距的计算 |
4.3 实例分析 |
4.3.1 杭金衢高速公路K103滑坡概况 |
4.3.2 K103滑坡区域的水文地质条件 |
4.3.3 滑坡应急治理工程前后的稳定性分析 |
4.3.4 桩间距合理取值的确定 |
4.4 本章小结 |
5 双排抗滑桩桩顶连接方式的优化设计 |
5.1 桩顶连接方式 |
5.2 分析方法与计算模型 |
5.2.1 双排桩桩顶连接方式的数值模拟方法 |
5.2.2 数值分析的三维有限元模型 |
5.3 桩顶连接方式对双排桩侧向位移和内力分布的影响 |
5.3.1 不同桩顶连接方式双排抗滑桩的侧向位移 |
5.3.2 不同桩顶连接方式双排抗滑桩的弯矩 |
5.3.3 不同桩顶连接方式双排抗滑桩的剪力对比 |
5.4 合理桩顶连接方式的选择 |
5.5 实例分析 |
5.5.1 桩顶为同排相连的实例分析 |
5.5.2 桩顶为前后排相连的实例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6 双排抗滑桩桩排距的优化设计 |
6.1 桩排距对双排抗滑桩内力的影响研究 |
6.1.1 有限元分析模型 |
6.1.2 计算结果分析 |
6.2 连系梁对双排抗滑桩内力的影响 |
6.3 滑坡推力在前后排抗滑桩上的分配 |
6.3.1 悬臂式双排桩中滑坡推力的分配 |
6.3.2 带连系梁双排桩中滑坡推力的分配 |
6.4 双排抗滑桩桩排距的合理取值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8)重庆奉节大坪滑坡稳定性分析及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滑坡稳定性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2 大坪滑坡研究意义及研究内容 |
1.2.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2 研究内容 |
2 重庆奉节大坪滑坡地质环境背景 |
2.1 自然地理概况 |
2.2 大坪滑坡的地质条件 |
2.2.1 地形地貌 |
2.2.2 地层岩性 |
2.2.3 地质构造 |
2.2.4 水文地质条件 |
2.3 三峡工程水库调度运行方式 |
2.4 地震 |
2.5 大坪滑坡的特征 |
2.5.1 滑坡概况 |
2.5.2 滑体特征 |
2.5.3 滑带(滑面)特征 |
2.5.4 滑床特征 |
2.5.5 滑体中地下水特征 |
2.5.6 滑坡变形特征 |
3 大坪滑坡形成原因与破坏机制 |
3.1 滑坡形成原因 |
3.2 影响滑坡稳定性的因素分析 |
3.3 滑坡形成机理分析 |
3.4 小结 |
4 滑坡稳定性分析 |
4.1 滑坡滑动模式简述 |
4.2 滑坡稳定性分析方法概述 |
4.3 极限平衡理论概述 |
4.4 滑坡稳定计算 |
4.4.1 不平衡传递系数法的计算原理 |
4.4.2 计算结果与评价 |
4.4.3 小结 |
5 滑坡稳定性的FLAC~(3D) 模拟 |
5.1 FLAC~(3D) 的简介 |
5.2 FLAC~(3D) 模型的建立 |
5.3 力学参数的选取 |
5.4 FLAC~(3D) 的模拟分析 |
5.5 滑坡稳定性敏感因素分析 |
5.6 小结 |
6 大坪滑坡治理方法分析 |
6.1 滑坡的防治理基本理论 |
6.2 大坪滑坡治理方案设计 |
6.3 方案比选 |
6.4 建议 |
7 结论 |
7.1 结论 |
7.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9)边坡案例推理稳定性评价系统及治理措施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边坡稳定研究现状 |
1.2.2 边坡支挡结构研究现状 |
1.2.3 抗滑桩优化研究现状 |
1.3 论文研究思路和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基于案例推理技术及边坡案例表示模型 |
2.1 引言 |
2.2 CBR基本原理 |
2.2.1 案例的表示 |
2.2.2 案例库的组织索引 |
2.2.3 案例的检索 |
2.2.4 相似度计算 |
2.2.5 案例的修改 |
2.2.6 案例的学习存储 |
2.3 边坡破坏类型和影响因素分析 |
2.3.1 边坡破坏类型 |
2.3.2 边坡稳定性分类 |
2.3.3 边坡影响因素分析 |
2.3.4 因素权重的确定方法 |
2.4 边坡案例表示 |
2.5 边坡案例调整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边坡案例检索模型研究 |
3.1 动态聚类法组织索引案例库 |
3.2 遗传算法优化权重 |
3.2.1 遗传算法简介 |
3.2.2 案例属性权重优化 |
3.3 基于类比分析的检索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边坡CBR稳定性评价系统及其应用 |
4.1 引言 |
4.2 系统设计思想与流程 |
4.3 系统设计界面与实例应用 |
4.3.1 系统设计界面 |
4.3.2 实例应用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抗滑桩设计理论 |
5.1 引言 |
5.2 普通抗滑桩设计与计算 |
5.2.1 概述 |
5.2.2 抗滑桩设计应满足的要求 |
5.2.3 刚性桩与弹性桩的区分 |
5.2.4 弹性桩桩轴挠曲微分方程 |
5.2.5 弹性桩计算的 K法 |
5.2.6 弹性桩计算的m法 |
5.2.7 地基系数为梯形变化时的处理 |
5.2.8 刚性桩的内力计算 |
5.2.9 抗滑桩滑动面以上受荷段内力和变位计算 |
5.2.10 桩侧应力复核 |
5.3 锚拉抗滑桩设计计算方法 |
5.3.1 概述 |
5.3.2 概述变形协调计算法 |
5.3.3 桩身内力、位移计算 |
5.4 抗滑桩结构设计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优化设计理论 |
6.1 引言 |
6.2 粒子群优化算法 |
6.3 改进的遗传算法优化算法 |
6.4 非线性优化方法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抗滑桩优化设计模型 |
7.1 遗传算法优化模型 |
7.1.1 正交试验设计样本 |
7.1.2 BP网络对抗滑桩优化非线性关系的表达 |
7.1.3 遗传算法优化模型 |
7.1.4 普通抗滑桩优化设计模型 |
7.1.5 锚拉桩优化设计模型 |
7.2 粒子群优化模型 |
7.2.1 普通抗滑桩优化设计模型 |
7.2.2 锚拉桩优化设计模型 |
7.3 非线性优化模型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抗滑桩优化设计系统开发简介 |
8.1 系统开发及简介 |
8.2 系统各部分开发流程 |
8.3 系统各部分主界面简介 |
8.4 系统要求 |
8.5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抗滑桩优化设计系统实例应用 |
9.1 工程实例一(普通抗滑桩优化设计) |
9.1.1 工程描述 |
9.1.2 稳定性评价 |
9.1.3 优化设计 |
9.2 工程实例二(锚拉桩优化设计) |
9.2.1 工程描述 |
9.2.2 稳定性评价 |
9.2.3 优化设计 |
9.3 结果分析 |
9.4 本章小结 |
第十章 结论与展望 |
10.1 结论 |
10.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成果与发表论文情况 |
A 学术论文 |
B 科研项目 |
致谢 |
(10)含碎石粘性土滑坡的成因机理与防治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含碎石粘性土滑坡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滑坡研究现状 |
1.2.1 滑坡调查方法的研究现状 |
1.2.2 计算分析方法的研究现状 |
1.2.3 参数反分析的研究现状 |
1.2.4 数学模型及数值模拟技术的研究现状 |
1.2.5 水的作用机理研究现状 |
1.2.6 各类统计类比方法和非线性方法的引入 |
1.2.7 数据库及专家系统方法 |
1.2.8 滑坡预报研究现状 |
1.2.9 滑坡防治的研究现状 |
1.3 目前存在的问题 |
1.4 本文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含碎石粘性土边坡坡面堆载诱发型滑坡 |
2.1 上三公路1~#滑坡 |
2.1.1 场区工程地质条件 |
2.1.2 滑坡特征 |
2.1.3 滑坡成因及稳定性分析 |
2.2 上三公路3~#滑坡 |
2.2.1 滑坡区工程地质条件 |
2.2.2 滑坡特征 |
2.2.3 滑坡成因分析 |
2.2.4 滑坡稳定性分析 |
2.2.5 滑坡的形成机制 |
2.3 上三公路5~#滑坡 |
2.3.1 滑坡区工程地质条件 |
2.3.2 滑坡特征 |
2.3.3 滑坡稳定性分析 |
2.3.4 滑坡的形成机制 |
2.4 堆载诱发型滑坡的共性特征 |
第三章 含碎石粘性土边坡坡脚开挖诱发型滑坡 |
3.1 上三公路2~#滑坡 |
3.1.1 滑坡区工程地质条件 |
3.1.2 滑坡特征及成因 |
3.1.3 滑坡稳定性分析 |
3.2 上三公路4~#滑坡 |
3.2.1 滑坡区工程地质条件 |
3.2.2 滑坡特征及成因 |
3.2.3 滑坡稳定性分析 |
3.3 上三公路6~#滑坡 |
3.3.1 场区工程地质条件 |
3.3.2 滑坡结构与变形破坏特征 |
3.3.3 滑面强度参数试验与反分析 |
3.4 龙丽一级公路龙游官家滑坡 |
3.4.1 滑坡区工程地质条件 |
3.4.2 滑坡区的水文地质条件 |
3.4.3 滑坡特征 |
3.4.4 滑坡成因分析 |
3.4.5 滑坡稳定性分析 |
3.5 330国道复线瓯青公路小旦滑坡 |
3.5.1 滑坡工程地质条件 |
3.5.2 滑坡变形破坏发展过程 |
3.5.3 滑坡的变形破坏机理分析 |
3.6 开挖诱发型滑坡的共性 |
第四章 含碎石粘性土自然型滑坡 |
4.1 下山村滑坡 |
4.1.1 地质环境条件 |
4.1.2 滑坡特征及成因分析 |
4.1.3 滑坡稳定性分析 |
4.2 五度山滑坡 |
4.2.1 地质环境条件 |
4.2.2 滑坡特征 |
4.2.3 滑坡稳定性分析 |
4.3 基本认识 |
第五章 滑坡变形破坏机制的数值模拟 |
5.1 堆载诱发型滑坡变形破坏机制的数值模拟 |
5.1.1 计算模型选择 |
5.1.2 理想弹性体模型分析 |
5.1.3 弹塑性模型分析 |
5.1.4 DP材料的接触算法模型分析 |
5.2 坡脚开挖诱发型滑坡变形破坏机制的数值模拟 |
5.2.1 计算模型选择 |
5.2.2 理想弹性体模型数值分析 |
5.2.3 弹塑性模型数值分析 |
5.2.4 弹塑性材料接触模型数值分析 |
5.3 基本认识 |
5.3.1 堆载诱发型滑坡成因机制数值模拟的基本认识 |
5.3.2 坡脚开挖诱发型滑坡成因机制数值模拟的基本认识 |
第六章 含碎石粘性土边坡中地下水渗流方式与作用机制的物理模拟 |
6.1 含碎石粘性土边坡中地下水渗流方式的物理模拟 |
6.1.1 物理模型制作 |
6.1.2 物理模拟过程 |
6.2 边坡地下水渗流作用下的变形破坏试验 |
6.2.1 边坡地下水渗流试验方法 |
6.2.2 地下水渗流引起边坡破坏的过程 |
6.2.3 地下水渗流对锚索预应力及坡体应力的影响 |
6.3 物理模型试验获得的主要认识 |
第七章 含碎石粘性土滑坡的防治对策 |
7.1 地表排水与地下排水措施 |
7.1.1 官家滑坡的治理对策 |
7.1.2 五度山滑坡的治理对策 |
7.2 去除致滑因素,恢复原貌措施 |
7.3 地表排水与护坡加抗滑桩措施 |
7.3.1 2~#滑坡的治理对策 |
7.3.2 4~#滑坡的治理对策 |
7.4 地表排水与卸荷加抗滑桩措施 |
7.4.1 治理方案分析 |
7.4.2 治理工程设置 |
7.4.3 滑坡治理效果 |
7.5 前缘堆载反压加抗滑桩 |
7.6 大型地下排水洞加抗滑工程措施 |
7.6.1 治理方案分析 |
7.6.2 治理措施决策 |
7.6.3 排水工程对提高滑坡稳定性的作用 |
7.6.4 滑坡治理效果 |
7.7 工程治理措施影响地下水动态的数值模拟 |
7.7.1 渗流模型 |
7.7.2 模型的参数取值 |
7.7.3 成果分析 |
7.8 抗滑桩加固作用的数值分析 |
7.9 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中里滑坡的综合治理(论文参考文献)
- [1]综合勘察方法在米亚罗3号隧道出口滑坡中的应用及治理措施研究[J]. 刘自强,马洪生,杜毅,牟云娟. 路基工程, 2020(05)
- [2]茂县团结村滑坡前缘抗滑桩工作性态检测评估与加固措施研究[D]. 陈皓. 成都理工大学, 2019(04)
- [3]基于抗滑桩内力计算方法——“K”法的滑坡稳定性预警判据研究[J]. 李焕焕,倪万魁,张延磊.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2017(01)
- [4]捆绑式抗滑桩力学特性的研究[D]. 王小龙. 重庆大学, 2014(01)
- [5]吉林省柯岛组砂岩边坡破坏机制和治理措施研究[J]. 朱荣跃,代树林,成铭. 铁道建筑, 2013(07)
- [6]镇坪县宝塔梁滑坡稳定性分析与评价[D]. 郑金秀. 西安科技大学, 2012(03)
- [7]边坡工程中抗滑桩的效果评价与优化设计[D]. 申永江. 浙江大学, 2009(08)
- [8]重庆奉节大坪滑坡稳定性分析及评价[D]. 王少飞. 西安科技大学, 2008(12)
- [9]边坡案例推理稳定性评价系统及治理措施优化研究[D]. 李梅. 武汉理工大学, 2006(12)
- [10]含碎石粘性土滑坡的成因机理与防治对策[D]. 孙红月. 浙江大学, 20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