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4类食品质量总体良好

我省4类食品质量总体良好

一、我省4类食品质量总体较好(论文文献综述)

左豪[1](2020)在《XDWL集团供应链型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因顺应供给侧结构改革浪潮,我国冷链物流行业在国家利好政策的推动下受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关注。为促进行业发展,中央和地方政府相继出台了冷链方面的诸多政策,冷链物流进入快速发展期,相关技术的不断完善,但行业整体水平处于初级阶段的问题仍很突出。分析贵州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发展现状,冷链物流基础设施设备不完善、产地“预冷”意识缺乏、冷链物流标准化程度不高,这些问题反映出贵州省的冷链物流行业还属于起步阶段,面临着巨大挑战。如何整合战略发展建设完善的冷链物流一体化体系,发展壮大贵州省冷链物流产业成为XDWL集团助力贵州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围绕冷链物流在农产品方面的发展情况,综合考虑整个过程中相互衔接产生的问题,以加快推进贵州农产品流通现代化,大力推动贵州农业农村产业纵向发展,通过冷链物流体系建设,搭建现代化农产品冷链仓储物流体系,实现农产品产后分级、包装、预冷、冷藏运输,解决农产品销售中的突出问题,打通农产品供应链并完善农产品流通体系,从而健全农产品产销稳定衔接机制。通过企业战略有关的理论作为本文有力的理论基础支撑,战略分析方法使用了外部环境分析包括宏观(PEST分析法)环境和微观(行业和市场)环境进行分析;内部环境分析包括企业资源、企业文化、企业能力分析进行研究。战略制定与选择的工具上使用SWOT分析法,详细剖析XDWL集团在优势、劣势、机会、威胁(挑战)具体的四个方面发展冷链物流的四种战略组合,得出SO扩张战略组合较为适合XDWL集团冷链物流的发展,对采用供应链型冷链物流发展战略理顺了思路。以供应链型冷链物流带动相关各个产业板块的发展和转型升级及运输业态的改变,同时实现“商贸与智慧物流”是XDWL集团冷链物流必由之路。依据发展战略确定了战略定位、战略目标和战略布局,通过确定发展的时间和方向,更加清晰了战略路线和布局。本文对于国有企业推动贵州农业发展及相关产业板块的结构进一步优化调整,促进农民提高生产率增加更多的收益,帮助贵州打赢脱贫攻坚实现伟大中国梦均具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提出供应链型冷链物流在发展中所需的各种保障机制,针对国内国有企业的发展问题进行梳理,对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发展能够产生一定的参考作用。

魏新刚[2](2020)在《兰州市市售补钙类食品营养标签符合性监测研究》文中认为目的:通过对兰州市售补钙类食品营养标签信息的采集和钙含量的实验室检测,了解市售的补钙类食品营养标签标示现状、钙含量的标示值与实测值的符合情况,为指导和规范补钙类食品营养标签标示和食品监管部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本研究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和方便抽样的方法,在兰州市的六个区/县(安宁区、榆中县、西固区、城关区、红古区、永登县)的超市、食品或保健食品零售店采购178份补钙类普通食品和43份保健食品。利用Excel 2003建立食品标签信息数据库,随机抽取30%的样品,核查录入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后。食品标签标示信息及内容依据GB28050-201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保健食品管理办法》和《保健食品标识与产品说明书的标示内容及其标示要求》规定,进行标签合格性的评价及分析,采用SPSS25.0统计软件分析各类食品营养标签标示率、正确率之间的差异。参考国标方法探索并建立火焰原子吸收法测钙的最佳实验方法,对该方法进行回收率、检出限和精密度检测,判断该方法的可靠性及准确性。并根据国标推荐方法对铁、锌和维生素D的含量进行实验室检测,比较食品营养标签标示值与实验室检测值之间的差异,计算允许误差范围是否符合《通则》规定的钙、铁、锌以及维生素D含量的允许误差范围。结果:(1)本研究共采购221份样品,其中乳类及其制品、饼干类、饮料类、其他类共4类178种补钙类普通食品和43种补钙类保健食品。所有食品营养标签标示率是100%,补钙类普通食品和保健食品的标示正确率分别为91.6%和95.3%。正确率较高的两种食品为饮料类和乳类及制品类,分别是97.0%、96.1%。标示正确率最低的是其他类食品,仅为82.1%。(2)178份补钙类普通食品中有84.3%营养标签采用标注更多营养成分的格式,其次有7.3%的采用附有外文的格式,6.7%的采用附营养声称或营养功能声称格式。43种补钙类保健食品营养标签都以文字格式标示,在功效成分及含量的标示形式上,74.4%以表格形式标示,25.6%以文字形式标示。(3)178份补钙类普通食品标签中能量和四类核心营养素(“1+4”)标示率为100%,“1+4”标示正确率分别为92.7%和92.1%。“1+4”的NRV%标示率为93.8%,正确率为100%。钙元素标示正确率为95.5%,除钙外其他营养成分标示正确率为88.1%。(4)178种补钙类普通食品标签中,营养声称的标示率是28.1%,乳类及其制品类食物声称标示率最高。营养声称中含量声称标示最多的三种营养素是钙、蛋白质、铁。营养成分功能声称标示率为20.2%,标示合格率88.9%,标示较多的三种营养素依次是钙、维生素D、锌。(5)钙元素测定的实验条件(火焰原子吸收法):波长为422.67nm,灯电流为4mA,能量为58,垂直位置燃烧头高度36.74mm,水平位置燃烧头高度为11.36mm。乙炔流量为2.5L/min、空气流量为10L/min。钙元素的线性范围为0-18mg/L,样品加标回收率(高、中、低浓度)为97.50%-102.03%、97.60%-103.41%、89.76%-95.12%,检出限CL为0.018mg/L。高、中、低样品精密度RSD为0.58%、0.35%、1.23%。铁和锌元素的加标回收率是92.16%-96.55%、95.20%-101.38%,铁和锌元素的RSD分别为2.0%-2.4%、1.1%-2.9%,均小于5%,三种检测方法具有良好的精密度,可以准确检测补钙类食品中钙、铁、锌的含量。(6)补钙类普通食品钙、铁、锌标示含量的符合率分别为92.7%、95.2%、90.2%,保健食品中钙、铁、锌含量符合率为100.0%、87.5%、88.9%。其中乳类及其制品类、饼干类和饮料类三种食品中钙、铁、锌含量符合性较高,其他类补钙类食品含量符合性较低。由于未规定钙含量的最大限制,在补钙类普通食品和保健食品中,钙含量超过其180%标示值的分别占10.7%和67.4%。(7)补钙类保健食品维生素D中的含量主要是以D3为主,而在普通食品中,主要是D2。221份补钙类食品中,标示维生素D含量的保健食品有29份,普通食品38份,其中乳类及制品类和保健食品标签中维生素D的标示最多,补钙类保健食品含量符合规定的有26份,符合率为86.66%,而补钙类普通食品,维生素D含量符合的有34份,符合率为89.47%。结论:(1)兰州市售补钙类食品的营养标签标示率和正确率高,尤其是乳类及其制品类、饼干类和补钙类保健食品。其他类的标示正确率较低,主要是补钙类方便食品和零食等。标签主要存在强制标示的内容不全,可选择标示的内容不准确,营养声称和营养成分功能声称的标示以及声称用语不符,标示率较低等问题。(2)兰州市售补钙类食品钙含量标示值与检测值符合性较高,主要是乳类及其制品和补钙类保健食品。而在补钙类食品中,铁、锌元素的符合率较钙符合率低,尤其是补钙类保健食品,需要相关食品监督管理部门加强监管,进一步规范食品标签标示。(3)在补钙类食品的营养标签中,维生素D的总体标示率较低。保健食品的营养标签中标示的维生素D含量与实际检测值符合程度较高,补钙类普通食品维生素D含量的符合性较低。需要在保健食品监管中,加强对标示的各营养成分含量的监测力度。

王萌[3](2020)在《预制清炸大麻哈鱼调理食品的开发及品质研究》文中提出大麻哈鱼为黑龙江特色水产,但其精深加工程度较低,开发大麻哈鱼调理食品可丰富鱼类调理食品种类,填补大麻哈鱼调理食品的空白。本文以大麻哈鱼为研究对象,筛选出适用于工业化生产的预调理清炸大麻哈鱼的腌制工艺、油炸工艺、微波复热工艺加工工艺参数,并研究了冷冻贮藏期间鱼肉的品质变化、薄荷提取物对鱼肉的抑菌、抗氧化效果以及风味物质变化。具体研究内容与结果如下:通过测定水分含量、嫩度和感官质量研究了不同调味料添加量对预调理清炸大麻哈鱼品质与风味的影响,结果表明腌制工艺最适参数为食盐添加量1.2%,白醋添加量2.0%,料酒添加量2.0%,生抽添加量1.8%,黑胡椒粉添加量0.20%,此条件下的鱼肉具有较高的水分含量与适中的剪切力值,且感官评价总体可接受性得分最高(p<0.05)。通过测定水分含量、出品率、嫩度和感官质量研究不同油炸温度、油炸时间、微波复热功率、微波复热时间对预调理清炸大麻哈鱼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预调理清炸大麻哈鱼的油炸工艺最适参数为油炸温度160℃,油炸时间100 s;复热工艺最适参数为微波复热功率720 W,微波复热时间120 s。对生肉以及贮藏0、1、2、3和4月的预调理清炸大麻哈鱼进行了电子鼻测定,并使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表明预调理清炸大麻哈鱼的主要挥发性物质为醛类、酮类、醇类、酸类、烷烃类以及芳香族化合物。油炸对于风味的影响主要是具有腥味的醛类物质含量的降低。在贮藏期间,随着脂质氧化以及微生物的繁殖,其主要风味物质逐渐发生变化,其中冻藏1-2月影响其风味的主要物质为辛醛、α-蒎烯、β-月桂烯、D-柠檬烯等;冻藏3月影响其风味的主要物质为1,6-辛二烯-3-醇、(E,E)-2,4-癸二烯醛、环庚二烯;冻藏4月影响其风味的主要物质为乙醇、庚醛、2,4-辛二烯醛、乙酸、3-庚酮等。通过分别测定贮藏0、1、2、3和4月的预调理清炸大麻哈鱼菌落总数、过氧化物值、硫代巴比妥酸值、色度、剪切力、感官质量,结果发现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鱼肉各方面品质逐渐下降,进而导致感官评价总体可接受性显着降低(p<0.05)。贮藏0月时,对照组鱼肉的a*值为14.12,贮藏4月时降低至5.51,发生显着变色(p<0.05)。贮藏0月时,对照组鱼肉的剪切力值为85.63 N,贮藏4月时降低至63.56 N,发生显着软化(p<0.05)。贮藏3月时,添加量为0.06%薄荷提取物处理组的菌落总数为4.62 lg CFU/g,显着低于(p<0.05)对照组5.17 lg CFU/g;添加量为0.06%薄荷提取物处理组的硫代巴比妥酸值为1.98 mg MDA/Kg,显着低于对照组2.37 mg MDA/Kg(p<0.05)。结果表明薄荷提取物的添加对预制调理清炸大麻哈鱼有较好的抑菌、抗氧化效果。

张卫[4](2019)在《跟随时间的脚步 回望2019年食品行业点滴变化(上篇)》文中指出时间总是过得这么快,不经意间,2019年已经接近尾声,令不少人都开始感叹"时间都去哪了?"但无论时间过得有多快,它依然记录下了国家以及我们自己发生的点点滴滴的变化。在2019年,我国食品行业的哪些新变化被时间记录下来了?下面让我们分上下两期,分别从政策法规篇、地方新闻篇、行业动态篇、食安事件篇四个篇章,来回顾一下2019年的中国变化。

王志伟[5](2019)在《纸基食品接触材料中邻苯二甲酸酯迁移特征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邻苯二甲酸酯(Phthalic acid easters,PAEs)被大量用于塑料的增塑剂和软化剂,由于加工助剂、淋膜材料、油墨、再生纸浆等材料的引入,导致纸基食品接触材料可能有增塑剂类有害物质溶出并迁移到食物中,造成食品安全隐患。本学位论文针对纸基食品接触材料中邻苯二甲酸酯增塑剂的迁移特征开展研究,包括以下三部分内容:(1)利用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了 23种PAEs,在优化的色谱质谱条件实现了 23种PAEs 分离,PAEs 的线性范围为 0.02 mg/L~1.0mg/L(其中 DINP 和 DIDP 为 0.1 mg/L~5.0mg/L),相关系数R2≥0.997,检出限为0.01 mg/kg~0.05 mg/kg,定量限为0.033 mg/kg~0.167mg/kg。对橄榄油食品模拟液进行精密度实验,6次平行测定值相对标准偏差RSD≤10%,说明本方法精密度良好。对橄榄油食品模拟液进行加标实验:PAEs分别加标 0.025mg/kg,0.1 mg/kg,0.25 mg/kg(其中 DIDP 和 DINP 分别加标 0.125mg/kg,0.5mg/kg,1.25mg/kg),加标回收率为84.0%~112.0%,说明本方法准确度良好。(2)利用牛皮纸袋作为纸基食品接触材料,研究了米粉、奶粉和橄榄油在恒温箱和微波加热情况下PAEs的迁移规律。分别在80℃恒温箱中加热2小时与微波炉中档(800W)加热3分钟,发现橄榄油迁移量较高,比奶粉、米粉等更适合作为研究纸基食品接触材料中PAEs迁移过程的食品模拟物,说明在微波加热情况下纸制品中的PAEs迁移量更大、迁移速度也更快。此外,实验发现在样品前处理中乙腈更适合作为塑化剂的提取剂。(3)编写了适用于纸基食品接触材料中23种邻苯二甲酸酯的含量和迁移量测定方法的地方标准草案。建立了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纸基食品接触材料中23种PAEs含量及迁移量的标准方法,以油性食品(植物油)为模拟液,DINP、DIDP的定量限为0.167mg/kg、检出限为0.05mg/kg,其余21种PAEs的定量限为0.033mg/kg、检出限为0.01mg/kg。而以非油性食品为模拟液(物),DINP、DIDP的定量限为0.067mg/kg、检出限为0.02mg/kg,其余21种PAEs的定量限为0.013mg/kg、检出限为0.004mg/kg。所建立的方法具有较好的精密度与准确度,可以满足纸基食品接触材料中PAEs含量和迁移量的测定要求。

戚晓燕[6](2019)在《云南省食品添加剂使用与安全监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些年不断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是对职能部门执政管理能力的严峻考验,而其中有一些食品安全问题是由不规范使用食品添加剂引起的。食品安全的很多问题固然与我国食品工业尚处于快速发展时期,许多方面仍不完善有关,但政府的监管没有完全落到实处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论文详细阐述了我国食品添加剂的发展历程、食品添加剂管理的法规与标准,简述了美国、日本、欧盟有关食品添加剂及其管理的相关法规。以云南省2016年食品安全国抽数据为样本,分析了食品添加剂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结果。研究表明:与食品添加剂有关的不合格项目,超剂量使用是主要的因素,其次是超范围使用;在添加剂种类方面,防腐剂和甜味剂问题较严重,其次是着色剂(色素),膨松剂、漂白剂和抗氧化剂。这一结果揭示了添加剂问题的普遍性,监管部门应高度重视食品添加剂监管。从完善我国食品添加剂监管体系,提高食品添加剂监管的有效性出发,结合云南省2016年食品安全国抽数据,对云南省食品添加剂的使用与监管状况展开问题研究,从中概括出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引发这些问题的原因,监管食品添加剂使用中暴露出的主要问题有:法律法规存在缺陷,缺乏对食品添加剂法律法规的体系化建设;安全标准体系存在缺陷,GB2760不完善,有些产品标准指标不全;政府监管能力不足;社会监管力量参与度不高,行业协会没有发挥好引导与监督作用;企业检测能力及诚信守法意识不强。针对管理中的存在问题与不足,论文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包括:健全食品添加剂安全法规体系,加大违法处罚力度;完善食品添加剂标准体系建设;加大食品安全监管投入,提升监管效能;加强食品添加剂知识的宣传普及;培育使用者的社会责任感;引入并发挥第三方组织专业、高效的作用;建立食品添加剂风险预警机制。

解丽[7](2019)在《怒江漆油成分研究与现状调查及云南部分食品安全地方标准跟踪评价》文中指出[目的](1)本文采用索氏提取法和气相色谱-质谱法等手段系统研究了云南怒江不同品种漆树籽中油脂成分及市售食用漆油的成分,考察了不同制油工艺对漆树籽中油脂成分与市售食用漆油成分的影响。在掌握漆油营养成分的基础上对怒江食用漆油进行调查,了解漆油食用现状及功效,为制定漆油的食品安全地方标准提供科学依据,也为漆油综合开发利用与合理食用提供理论基础和参考依据。(2)全面了解部分《云南省食品安全地方标准》在云南省的执行情况及应用现状,评估标准指标或技术要求的科学性和适用性,为有关标准制定部门推进标准的贯彻实施及标准修订提供意见和建议,同时为制定漆油及其他食品的食品安全地方标准提供借鉴基础。[方法](1)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测定云南怒江不同品种漆树籽提取的油脂及市售食用漆油的成分与理化指标,分析评价漆树籽中油脂及市售食用漆油的营养价值。(2)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确定研究现场和对象,通过问卷调查了解人群人口学特征及漆油食用情况,通过医学体检获取调查对象的基础健康数据。利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卡方检验、秩和检验、秩相关分析、多重线性回归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对全省16个州市中从事食品生产企业人员、食品监督监管人员、检验/检测人员、食品相关科研专家等食品安全地方标准相关人员进行问卷调查,收集调查对象基本情况、对《标准》的一般性评价、标准技术评价、意见和建议等信息。利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白漆树籽油脂中总脂肪含量为(7.57±0.250)g/100g,黑漆树籽油脂中总脂肪含量为(11.60±0.1000)g/100g。白漆树籽油脂与黑漆树籽油脂中亚油酸、棕榈酸、油酸等5种脂肪酸含量最多,总量达到97%以上。白漆树籽油脂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79.08%,黑漆树籽油脂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73.45%。市售食用白漆油与市售食用黑漆油主要脂肪酸有棕榈酸、油酸、硬脂酸;市售食用白漆油中含棕榈酸64.63%,市售食用黑漆油中含棕榈酸70.47%。市售食用白漆油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26.98%,饱和脂肪酸含量为72.21%,市售食用黑漆油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18.70%,饱和脂肪酸含量为80.63%。白漆树籽油脂中亚油酸含量为63.20%,黑漆树籽油脂中亚油酸含量为58.67%。市售食用白漆油中亚油酸含量为7.38%,市售食用黑漆油中亚油酸含量为1.25%。白漆树籽油脂与黑漆树籽油脂的酸值分别为2.6mg/g、2.5mg/g,均<3mg/g,过氧化值无明显差异。市售食用白漆油的碘值为31.2g/100g,明显低于市售食用黑漆油的53.2g/100g。市售食用白漆油的酸值为16.6mg/g>3mg/g。市售食用白漆油的皂化值高于市售食用黑漆油。市售食用白漆油与市售食用黑漆油中的污染物限量总砷、总铅含量及真菌毒素限量中黄曲霉毒素B1的含量符合国家标准。(2)共调查1260名怒江居民,其中男性845人(67.1%),女性415人(32.9%);调查对象年龄12~90岁,平均年龄40.6岁;调查人群中有食用漆油习惯者1139人(90.4%),日均食用量为0.099(0.033,0.143)g;不同民族的日均食用量有差别(P<0.05),不同性别、年龄、婚姻状况、职业、文化程度的人群食用量无差别。研究对象中绝大部分有食用漆油的习惯,食用10年以上的人群占93.6%。平均食用频率为0.25-0.75次/周。食用漆油的种类包括白漆油、黑漆油、混合漆油和其他漆油,食用白漆油802人(70.4%),食用黑漆油506人(44.4%),无食用漆油习惯者121人(9.6%);研究对象中少部分人不食用漆油的首要原因为过敏,其次为不喜欢。共有3.5%的研究对象食用漆油后出现过不适反应,主要表现为皮疹,其次为哮喘和喉头水肿,以及便秘、身体发热及颜面水肿。身体脂肪率、内脏脂肪指数及BMI同漆油食用量均存在正相关关系(P<0.05)。腰围、收缩压与舒张压、坐月子时间、分娩后下地/工作时间同漆油食用量无相关关系。女性漆油食用量、身体脂肪率高于男性。职业是身体脂肪率、内脏脂肪指数、腰臀比、BMI的影响因素。年龄是收缩压的影响因素。(3)《云南省食品安全地方标准》跟踪评价中知晓率最高的《标准》是《餐具、饮具集中消毒服务单位卫生规范》(94.9%),最低的是《食品中展青霉素的测定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27.5%)。知晓《标准》的调查对象对《葡萄烈酒标准》、《酸角糕标准》、《餐具、饮具集中消毒服务单位卫生规范》满意度、整体可操作性、内容合理性评价较高,对《昌宁红茶标准》、《食品中对羟基苯甲酸酯类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食品中富马酸二甲酯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食品中展青霉素的测定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干制三七花标准》、《干制三七茎叶标准》满意度、整体可操作性、内容合理性评价均一般。[结论](1)漆树籽油脂品质、脂肪酸组成及含量与市售食用漆油有差别,漆树籽中油脂质量高于市售食用漆油,且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明显高于市售食用漆油,可考虑改善加工工艺从而提高漆油的利用价值。(2)怒江居民漆油食用率较高,且研究对象普遍认为漆油可以促进产后恢复、增强免疫力和舒筋活血,尤以促进产后恢复为主。部分人群认为漆油还有消炎、去疲劳和通透全身的作用。但目前居民食用的漆油饱和脂肪酸含量高,建议居民食用漆籽皮、核分离后漆核提取的漆树种子油,其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对人体健康有益。(3)《云南省食品安全地方标准》制定和发布以后,有必要对从事食品监管、检验、生产加工等工作的人员加大培训力度,对社会公众加大宣传力度,使食品安全标准得到真正的贯彻实施;针对不同的《标准》,调查对象从不同角度提出了一些修改意见和建议,值得有关标准制定部门重视。(4)本研究掌握了怒江漆油的成分及人群食用现状,同时了解了云南省部分食品安全地方标准执行情况及应用现状,为制定漆油的食品安全地方标准提供了基础资料和科学依据。

叶丽丽[8](2019)在《河南省粮食生产与消费结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指出近几年中央一号文件、国家粮食局文件多次提到,粮食供给问题由总量不足转为结构性矛盾,因此粮食的生产结构需要进一步优化,减少粮食低端和无效的供给,增加有效和中高端供给,增强粮食产品供需结构的匹配度和适应性。河南省作为粮食生产大省、加工大省和消费大省,准确把握粮食生产结构调整方向是化解河南省现有粮食生产与粮食消费结构失衡的根本,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需要。本文基于对国内外粮食生产与消费相关问题研究的基础上,依据消费结构理论、需求层次理论、消费函数理论和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理论,运用文献资料分析法和调查研究法对河南省1978-2017年期间的粮食生产与消费结构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将河南粮食生产与消费结构的情况划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粮食生产被动适应粮食消费刚性需求阶段。第二阶段为粮食生产结构积极调整适应粮食消费结构变化需求阶段。第三阶段为粮食生产结构主动适应粮食消费结构性需求阶段。第四阶段为粮食生产结构主动适应粮食消费功能性需求阶段。河南省在粮食生产方面取得显着成绩,主要体现在粮食产量大幅度的提高,粮食生产规划布局科学,要素投入机制逐渐完善,农户种粮收入增加,种粮积极性得到了较大的提高等方面。但是河南省粮食生产结构调整滞后于粮食消费结构的升级,长期下去,就造成了粮食生产结构与粮食消费结构的脱节,优质专用粮食供不应求,普通粮食供过于求,粮食作物品种散而杂且产需错位的现象。产销失衡的原因有科技人才支撑力度不够,难以形成规模经营,加工流通环节机制不畅,资源环境对粮食绿色生产的影响等。为了促进河南粮食生产结构适应消费结构的升级,需要推进粮食供给体制的创新,在保证粮食安全的基础上优化粮食种植结构,引导粮食不同用途之间的专业生产和合理消费,加大对农户生产优质专用粮食的帮扶和引导。对粮食的生产从源头优化,对粮食的消费合理引导,才能更好的促进河南粮食生产与消费结构协调发展。

史丽洁[9](2019)在《山西省太原市儿童休闲食品消费现状调查与分析》文中指出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稳步攀升,居民的生活水平和饮食结构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休闲食品作为一类常见食品出现在了我国广大人民的日常生活中,更以其口味佳、包装新颖等特点深受广大儿童群体的喜爱。然而,部分休闲食品卫生质量不合格、过量摄入休闲食品导致的儿童肥胖及营养摄入不均衡等问题也引起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在这一背景下,本文以太原市七所中小学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实地考察、调查问卷、SPSS数据分析等方法,深入调查其休闲食品消费现状,挖掘问题,分析原因。为进一步推动我市乃至我省儿童饮食健康,完善儿童食品管理体制尽一份力。调查数据显示,当前太原市儿童普遍存在休闲食品消费频率高、摄入量大、消费时间地点不合理、偏爱限制级休闲食品人数较多、食品安全知识匮乏等突出问题。进一步研究发现,儿童针对休闲食品的消费行为,除受到年龄、喜好、文化认知水平等自身因素影响之外,还与家庭、学校、媒体以及社会等多方面因素紧密相关。由此,笔者认为,要解决儿童休闲食品消费中的问题,不仅要强化孩子本身的自控和认知能力,更要充分发挥家长、学校、社会的监督引导作用,并就此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段丽栗[10](2019)在《政府购买食品监督抽检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成都市A县为例》文中认为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之后我国进入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阶段,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服务型政府成为必然。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有利于转变政府职能,拓宽公共服务供给渠道,对活跃市场经济具有重要意义。成都市在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过程中,对食品抽检提出了新要求,成都市A县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进行了积极的响应,确保了任务的圆满完成。笔者通过访谈发现A县在政府购买食品监督抽检服务上取得了一定成功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问题,从“利益相关者”角度出发主要表现为:政府部门服务意识仍不够强,工作调整与社会的发展不相匹配;第三方食品检验检测机构面临着行业整体“小、乱、散、弱”的问题;公众及社会其他组织对共治食品安全问题的主体意识不强等。根据“新公共管理理论”“服务外包理论”“治理理论”对这些问题进行成因分析,主要是因为:在我国政府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型的过程中,基层政府部门在工作模式、人员技能、心理及观念认识等方面都存在适应性差的问题;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中,我国的第三方食品检验检测机构的发育还很不成熟;在从社会管理向社会治理迈进的过程中,多元主体参与社会共治的理念也还未形成。为寻求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笔者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借鉴了国内外政府在购买食品监督抽检服务方面做得较好的经验,总结归纳主要有以下3个方面的措施:一是完善的法律保障体系以及配套的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措施;二是健康、有序的第三方食品检验检测行业的发展;三是多途径调动其他社会主体参与食品安全治理的积极性。因此,为逐步提升A县政府购买食品监督抽检服务绩效,笔者建议:一要加强公务员队伍的建设,推进基层政府职能转变进程,提升政府服务的能力;二要构建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法律体系,并完善政府购买食品监督抽检服务的配套政策;三要加强对政府购买食品监督抽检服务的履约督促及后评价管理;四要大力发展并规范第三方食品检验检测行业;五要培育买方市场,鼓励多主体多形式参与服务供给;六要加强政府的信息公开,调动多元主体参与政府购买食品监督抽检服务行为的监督管理。从文章结构来看,本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引言以及第一章,介绍选题的背景、意义,国内外相关的研究现状,本研究的思路、方法和创新点,相关的主要概念及理论基础;第二部分为第二章以及第三章,以成都市A县政府购买食品监督抽检服务现状为出发点,通过访谈法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在相关理论的基础上进行问题成因分析;第三部分为第四章以及第五章,通过借鉴国内外政府购买食品监督抽检方面的经验,提出逐步提升A县政府购买食品监督抽检服务绩效的对策;第四部分为结论部分,主要提出笔者通过本研究得出的一些结论。政府购买食品监督抽检服务,解决了基层政府食品监督抽检任务重、难度大的问题,丰富了政府提供食品安全公共服务的途径,同时,促进了第三方食品检验检测行业的发展,符合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要求。本文的研究,旨在丰富和充实我国政府在购买食品监督抽检服务上的实践研究,为政府购买类似公共服务提供一定的借鉴价值。

二、我省4类食品质量总体较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省4类食品质量总体较好(论文提纲范文)

(1)XDWL集团供应链型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1.2.1 农产品冷链物流运输
        1.2.2 冷链物流技术
        1.2.3 农产品冷链物流的运作模式
        1.2.4 冷链物流网络优化研究
        1.2.5 国内外文献述评
    1.3 研究方法和内容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内容
第2章 相关理论概述
    2.1 冷链物流相关概念界定
        2.1.1 冷链物流相关概念
        2.1.2 冷链物流特点
    2.2 供应链相关理论基础
    2.3 联合经营战略理论
        2.3.1 一体化战略
        2.3.2 企业集团战略
        2.3.3 企业人才战略
    2.4 战略管理相关方法
        2.4.1 PEST分析法
        2.4.2 SWOT分析法
第3章 XDWL集团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内外部环境分析
    3.1 公司简介
        3.1.1 公司的基本情况
        3.1.2 公司主要经营业务
    3.2 宏观环境(PEST分析法)
        3.2.1 政治环境
        3.2.2 经济环境
        3.2.3 技术环境
        3.2.4 社会环境
    3.3 行业及市场环境分析
        3.3.1 行业发展情况及趋势
        3.3.2 省内整体环境
        3.3.3 现状分析
    3.4 内部环境分析
        3.4.1 企业资源分析
        3.4.2 企业文化分析
        3.4.3 企业能力分析
    3.5 SWOT分析法
        3.5.1 优势(strength)
        3.5.2 劣势(weakness)
        3.5.3 机遇(opportunity)
        3.5.4 威胁与挑战(threat)
        3.5.5 SWOT分析矩阵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供应链型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战略制定与实施
    4.1 战略定位和目标
        4.1.1 战略定位
        4.1.2 战略目标
    4.2 战略布局
        4.2.1 区域冷链网格化
        4.2.2 网状冷链物流体系
        4.2.3 产地共配体系
        4.2.4 冷链设施合理配置
    4.3 战略选择
        4.3.1 纵向一体化战略
        4.3.2 差异化路线
    4.4 战略规划实施要点
        4.4.1 打造冷链物流综合体
        4.4.2 组建冷链车队
        4.4.3 不断深化冷链加工环节
        4.4.4 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
        4.4.5 构建贵州农产品大数据平台
第5章 供应链型冷链物流发展战略实施的保障措施
    5.1 融合专业化保障
    5.2 整体标准化保障
        5.2.1 整体运作标准化
        5.2.2 差异化即标准化
    5.3 信息技术保障
    5.4 重视人才关心人才
        5.4.1 引进和培养人才方面
        5.4.2 留住人才方面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2)兰州市市售补钙类食品营养标签符合性监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食品标签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 技术路线图
    1.5 创新点
第二章 兰州市补钙类食品营养标签基本情况
    2.1 材料与方法
        2.1.1 材料
        2.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2.1.3 质量控制
        2.1.4 统计方法
    2.2 研究结果
        2.2.1 一般情况
        2.2.2 营养标签标示率与正确率
        2.2.3 营养成分表的格式
        2.2.4 强制标示内容
        2.2.5 可选择标示内容
        2.2.6 营养标签错误内容
    2.3 讨论
第三章 兰州市补钙类食品钙、铁、锌含量符合性监测
    3.1 材料与方法
        3.1.1 仪器与试剂
        3.1.2 实验方法
        3.1.3 样品测定
        3.1.4 样品标示值核查
        3.1.5 质量控制
    3.2 研究结果
        3.2.1 仪器检定
        3.2.2 实验条件
        3.2.3 标准曲线
        3.2.4 加标回收率
        3.2.5 检出限
        3.2.6 精密度
        3.2.7 不同消解方法的比较
        3.2.8 钙、铁、锌标示值符合情况
        3.2.9 不同种类钙、铁、锌标示值符合性分析
    3.3 讨论
第四章 兰州市补钙类食品维生素D含量符合性监测
    4.1 材料与方法
        4.1.1 仪器与试剂
        4.1.2 实验方法
        4.1.3 样品测定
        4.1.4 质量控制
    4.2 研究结果
        4.2.1 线性范围
        4.2.2 样品回收率
        4.2.3 灵敏度和精密度
        4.2.4 维生素D标示值符合情况
    4.3 讨论
第五章 结论及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3)预制清炸大麻哈鱼调理食品的开发及品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2 大麻哈鱼简介
    1.3 调理食品概述
        1.3.1 调理食品简介
        1.3.2 水产类调理食品概述
    1.4 水产类调理食品加工关键技术
        1.4.1 品质控制
        1.4.2 贮藏特性
        1.4.3 风味分析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1.6 主要研究内容
2 预制调理清炸大麻哈鱼腌制工艺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与仪器
        2.2.1 实验材料
        2.2.2 实验仪器
    2.3 实验方法
        2.3.1 清炸大麻哈鱼制作方法与工艺要点
        2.3.2 腌制工艺实验方法
        2.3.3 测定指标
    2.4 数据处理
    2.5 结果分析
        2.5.1 食盐添加量对预调理清炸大麻哈鱼品质的影响
        2.5.2 白醋添加量对预调理清炸大麻哈鱼品质的影响
        2.5.3 料酒添加量对预调理清炸大麻哈鱼品质的影响
        2.5.4 生抽添加量对预调理清炸大麻哈鱼品质的影响
        2.5.5 黑胡椒粉添加量对预调理清炸大麻哈鱼品质的影响
    2.6 本章小结
3 预制调理清炸大麻哈鱼加热工艺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与仪器
        3.2.1 实验材料
        3.2.2 实验仪器
    3.3 实验方法
        3.3.1 油炸工艺实验方法
        3.3.2 复热工艺实验方法
        3.3.3 测定指标
    3.4 数据处理
    3.5 结果与分析
        3.5.1 油炸温度对预制调理清炸大麻哈鱼品质的影响
        3.5.2 油炸时间对预制调理清炸大麻哈鱼品质的影响
        3.5.3 微波功率对预制调理清炸大麻哈鱼品质的影响
        3.5.4 微波时间对预制调理清炸大麻哈鱼品质的影响
    3.6 本章小结
4 预制调理清炸大麻哈鱼风味物质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材料与仪器
        4.2.1 实验材料
        4.2.2 实验仪器
    4.3 实验方法
        4.3.1 电子鼻测定
        4.3.2 GC-MS测定
    4.4 数据处理
    4.5 结果与分析
        4.5.1 预制调理清炸大麻哈鱼电子鼻测定结果
        4.5.2 预制调理清炸大麻哈鱼挥发性风味物质变化
        4.5.3 预制调理清炸大麻哈鱼挥发性风味物质分析
        4.5.4 预制调理清炸大麻哈鱼挥发性风味物质主成分分析
    4.6 本章小结
5 预制调理清炸大麻哈鱼贮藏品质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材料与仪器
        5.2.1 实验材料
        5.2.2 实验仪器
    5.3 实验方法
        5.3.1 样品处理
        5.3.2 菌落总数测定
        5.3.3 POV测定
        5.3.4 TBARS测定
        5.3.5 剪切力测定
        5.3.6 色度测定
        5.3.7 感官评价
    5.4 数据处理
    5.5 结果与分析
        5.5.1 薄荷提取物对鱼肉贮藏期间菌落总数的影响
        5.5.2 薄荷提取物对鱼肉贮藏期间过氧化物值的影响
        5.5.3 薄荷提取物对鱼肉贮藏期间硫代巴比妥酸值的影响
        5.5.4 薄荷提取物对鱼肉贮藏期间剪切力的影响
        5.5.5 薄荷提取物对鱼肉贮藏期间色度的影响
        5.5.6 薄荷提取物对鱼肉贮藏期间感官质量的影响
    5.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4)跟随时间的脚步 回望2019年食品行业点滴变化(上篇)(论文提纲范文)

政策法规篇
    国务院
    农业农村部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财政部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人社部
    交通运输部
    教育部
    生态环境部
    文化和旅游部
    自然资源部
    商务部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中国人民银行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地方新闻篇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5)纸基食品接触材料中邻苯二甲酸酯迁移特征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表
第1章 绪论
    1.1 邻苯二甲酸酯增塑剂简介及使用现状
    1.2 食品接触材料中邻苯二甲酸酯的检测方法
        1.2.1 检测方法
        1.2.2 迁移实验
    1.3 本论文研究内容
        1.3.1 研究的意义和内容
        1.3.2 研究的技术路线
第2章 邻苯二甲酸酯增塑剂的GC-MS分析方法
    2.1 前言
    2.2 实验部分
        2.2.1 材料
        2.2.2 仪器、试剂
        2.2.3 样品前处理
        2.2.4 气相色谱、质谱条件
        2.2.5 实验方法
        2.2.6 质量控制
    2.3 GC-MS法的评价
        2.3.1 GC-MS法的检出限和线性范围
        2.3.2 GC-MS法准确度的评估
        2.3.3 GC-MS法精密度的评估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纸基食品接触材料中邻苯二甲酸酯增塑剂迁移特征
    3.1 前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材料
        3.2.2 试剂与仪器
        3.2.3 实验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食品模拟物对增塑剂迁移的影响
        3.3.2 加热方式对增塑剂迁移的影响
        3.3.3 样品前处理方法对增塑剂迁移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纸基食品接触材料中邻苯二甲酸酯的测定和迁移量测定的地标草案
    4.1 前言
    4.2 标准制定的技术内容和确定依据
        4.2.1 标准制定的技术路线
        4.2.2 标准编制原则
    4.3 纸和纸制品中邻苯二甲酸酯测定的标准草案
        4.3.1 标准适用范围
        4.3.2 规范性引用文件
        4.3.3 测定原理
        4.3.4 试剂和材料
        4.3.5 仪器和设备
        4.3.6 分析步骤
        4.3.7 结果计算
        4.3.8 重现性
        4.3.9 定量限与检出限
    4.4 纸和纸制品中邻苯二甲酸酯迁移量测定的标准草案
        4.4.1 标准适用范围
        4.4.2 规范性引用文件
        4.4.3 测定原理
        4.4.4 试剂和材料
        4.4.5 仪器和设备
        4.4.6 分析步骤
        4.4.7 结果计算
        4.4.8 重现性
        4.4.9 定量限与检出限
    4.5 方法的线性范围和检出限
    4.6 方法的准确度
    4.7 方法的精密度
    4.8 实验室间方法验证
    4.9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结论
    5.2 研究工作的创新点
    5.3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6)云南省食品添加剂使用与安全监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食品添加剂管理相关研究综述
        1.2.1 我国食品添加剂监管的历史沿革
        1.2.2 国外食品添加剂监管研究综述
        1.2.3 国内食品添加剂监管研究综述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1.4 论文的创新性
第二章 国内外食品添加剂安全监管的法律法规
    2.1 食品添加剂的定义及分类
    2.2 我国的食品添加剂监管法规
        2.2.1 食品安全监管的含义和目的
        2.2.2 食品添加剂使用的基本要求
        2.2.3 重要的法律法规和标准
        2.2.4 我国食品添加剂管理的发展过程
    2.3 国外食品添加剂的安全监管体系
        2.3.1 美国
        2.3.2 日本
        2.3.3 欧盟
第三章 云南食品添加剂使用与安全监管现状分析
    3.1 云南省2016年食品安全国检抽检基本情况
    3.2 云南省2016年食品国抽数据与同期国家数据对比
    3.3 抽检不合格涉及食品添加剂的情况
        3.3.1 食品添加剂不合格占比情况
        3.3.2 不合格食品生产企业情况
        3.3.3 不合格食品的食品添加剂种类及产品类别分析
        3.3.4 几类不合格食品的不合格项目分析
        3.3.5 食品添加剂不合格项目分析
    3.4 食品添加剂使用存在的问题分析
        3.4.1 违法使用非法添加物
        3.4.2 超范围和超量使用食品添加剂
        3.4.3 违反食品添加剂的标识规定
第四章 食品添加剂政府监管存在问题
    4.1 法律法规存在缺陷
        4.1.1 多为概括式规定,缺乏具体的监管标准与操作细则
        4.1.2 违法处罚威慑力不足
        4.1.3 立法布局不尽协调
    4.2 安全标准体系存在缺陷
        4.2.1 使用标准(GB2760)不完善
        4.2.2 质量规格标准不全
        4.2.3 标准制定过程中食品添加剂风险评估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有待提高
    4.3 政府监管部门能力不足
        4.3.1 监管模式有缺陷、多为事后监管
        4.3.2 政府机构监管人员不足
        4.3.3 基层检测能力不足
    4.4 社会监管力量参与度不高
        4.4.1 行业协会没有发挥行业引导与监督作用
        4.4.2 媒体的一些夸大、虚假宣传导致自身公信力不高
        4.4.3 消费者缺乏正确的食品添加剂知识及维权意识不强
    4.5 企业检测能力及诚信守法意识不强
        4.5.1 企业自检自控能力弱
        4.5.2 企业违法添加
第五章 加强监管有效性对策研究
    5.1 整合完善食品添加剂安全法规体系,加大执法处罚力度
    5.2 完善食品添加剂标准体系建设
        5.2.1 严格食品添加剂新品种的安全性审核
        5.2.2 加强使用标准、产品标准、检测标准的制修订
    5.3 加大食品安全监管投入,提升监管能力
        5.3.1 提升基层检测能力
        5.3.2 增加监管人员配置,加强队伍建设
        5.3.3 加强对食品添加剂和食品生产企业的监管力度
    5.4 重视食品添加剂知识的宣传普及工作
        5.4.1 加强舆论的正确引导
        5.4.2 做好消费者相关知识普及及参与工作
    5.5 培育食品添加剂使用者的社会责任感
        5.5.1 加强企业诚信管理,建立针对企业的政府监管部门联合评价系统
        5.5.2 发挥行业协会的监督及约束作用
    5.6 引入并发挥第三方组织专业、高效的作用
    5.7 建立食品添加剂风险预警机制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7)怒江漆油成分研究与现状调查及云南部分食品安全地方标准跟踪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前言
    1.1 漆树资源概述
    1.2 漆籽资源研究现状
        1.2.1 漆籽简介
        1.2.2 漆蜡
        1.2.3 漆油
        1.2.4 油脂提取与分析
    1.3 云南省内漆树资源概况
    1.4 食品安全标准重要性
    1.5 食品安全标准跟踪评价现状
    1.6 研究目的与意义
        1.6.1 研究目的
        1.6.2 研究意义
        1.6.3 研究内容
        1.6.4 技术路线
2 怒江漆油成分研究与现状调查
    2.1 引言
    2.2 怒江漆籽油及市售食用漆油营养成分测定
        2.2.1 材料与方法
        2.2.2 实验方法
        2.2.3 结果与分析
        2.2.3.1 漆树籽中油脂脂肪酸组成及含量分析
        2.2.3.2 市售食用漆油脂肪酸组成及含量分析
        2.2.3.3 漆树籽中油脂的质量指标结果与分析
        2.2.3.4 市售食用漆油理化指标结果与分析
        2.2.4 小结
    2.3 怒江漆油食用现状及功效调查
        2.3.1 研究内容与方法
        2.3.2 结果
        2.3.2.1 调查对象人口学信息
        2.3.2.2 漆油的食用现状
        2.3.2.3 特殊人群漆油食用情况及作用
        2.3.2.4 漆油的作用及知晓途径
        2.3.2.5 漆油食用量同慢性病指标的关系
        2.3.3 讨论
        2.3.3.1 怒江居民食用漆油现状
        2.3.3.2 漆油功效调查
        2.3.3.3 漆油食用量同慢性病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2.3.3.4 慢性病指标的其他影响因素分析
    2.4 小结及建议
3 云南部分食品安全地方标准跟踪评价
    3.1 引言
    3.2 研究内容与方法
    3.3 结果
        3.3.1 九项云南省食品安全地方标准知晓率比较
        3.3.2 《云南省食品安全地方标准葡萄烈酒》(DBS 53/011-2013)跟踪评价
        3.3.3 《云南省食品安全地方标准昌宁红茶》(DBS 53/012-2013)跟踪评价
        3.3.4 《云南省食品安全地方标准酸角糕》(DBS 53/013-2013)跟踪评价
        3.3.5 《云南省食品安全地方标准食品中对羟基苯甲酸酯类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DBS 53/014-2013)跟踪评价
        3.3.6 《云南省食品安全地方标准食品中富马酸二甲酯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DBS 53/015-2013)跟踪评价
        3.3.7 《云南省食品安全地方标准食品中展青霉素的测定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DBS 53/016-2013)跟踪评价
        3.3.8 《云南省食品安全地方标准干制三七花》(DBS53 /023-2017)、《云南省食品安全地方标准干制三七茎叶》(DBS 53/024-2017)跟踪评价
        3.3.9 《云南省餐具、饮具集中消毒服务单位卫生规范》(DBS53 /026-2017)跟踪评价
    3.4 讨论
    3.5 小结及建议
4 结论
5 创新点
6 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8)河南省粮食生产与消费结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1. 国外文献综述
        2. 国内文献综述
        3. 研究述评
    (四) 研究内容及方法
        1. 研究内容
        2. 研究方法
    (五)可能的创新点
二、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一)相关概念
        1. 粮食
        2. 粮食消费结构
        3. 粮食生产结构
        4. 粮食安全
    (二)理论基础
        1. 消费结构理论
        2. 需求层次理论
        3. 消费函数理论
        4. 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理论
三、实现河南省粮食生产与消费协调发展的必要性
    (一)促进河南粮食产业经济发展
    (二)推动河南粮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三)纾解粮食供给与群众美好生活需要之间的矛盾
    (四)推进河南农业四优四化发展
四、河南省粮食生产与消费结构变迁的演进历程
    (一)满足吃得饱的粮食刚性供给阶段(1978-1990 年)
        1. 河南省粮食生产情况
        2. 河南省粮食消费情况
        3. 结论
    (二)满足吃得好的粮食种植结构调整阶段(1991-2000 年)
        1. 河南省粮食生产情况
        2. 河南省粮食消费情况
        3. 结论
    (三)满足吃得健康的种植结构优化阶段(2001-2010 年)
        1. 河南省粮食生产情况
        2. 河南省粮食消费情况
        3. 结论
    (四)满足吃得营养便利的粮食品质优化阶段(2010-2017 年)
        1. 河南省粮食生产情况
        2. 河南省粮食消费情况
        3. 结论
    (五)河南省粮食生产与消费结构分析
        1. 粮食生产结构被动适应粮食消费刚性需求
        2. 粮食生产结构积极调整适应粮食消费结构变化需求
        3. 粮食生产结构主动适应粮食消费结构性需求
        4. 粮食生产结构主动适应粮食消费功能性需求
五、河南省粮食生产与消费结构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一)河南省粮食生产与消费结构存在的问题
        1. 粮食数量供给与质量需求的不协调
        2. 粮食作物品种散而杂且产需错位
        3. 粮食作物不同用途之间分配不协调
        4. 粮食产业的初级加工与市场的中高端需求不协调
    (二)河南省粮食生产与消费结构存在问题的成因
        1. 科技人才支撑力度不够
        2. 小农户生产与大市场消费的困境
        3. 加工流通环节机制不畅
        4. 资源环境对粮食绿色生产的制约
六、促进河南省粮食生产适应消费的对策建议
    (一) 大力推进“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
    (二)健全粮食绿色生产投入机制
    (三)在确保粮食安全基础上优化粮食种植结构
    (四)积极引导粮食不同用途之间的合理消费
    (五)大力推进主食产业化
七、结论与展望
    (一)研究结论
    (二)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9)山西省太原市儿童休闲食品消费现状调查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前言
1.研究现状及目的
    1.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相关概念界定
        1.3.1 休闲食品
        1.3.2 儿童
        1.3.3 身体质量指数(BMI)
        1.3.4 趋避性
2、研究设计
    2.1 研究对象
        2.1.1 总体研究对象描述
        2.1.2 样本对象选择及选择原因
    2.3 研究思路
    2.4 研究方法及内容
        2.4.1 研究方法
        2.4.2 研究内容
    2.5 问卷调查的设计与发放
        2.5.1 问卷调查的编制
        2.5.2 问卷调查的效验
        2.5.3 问卷调查的发放与回收
        2.5.4 数据的处理与统计
3、结果与分析
    3.1 儿童休闲食品的消费现状分析
        3.1.1 样本人口统计学基本情况
        3.1.2 消费频率分析
        3.1.3 休闲食品购买人分析
        3.1.4 消费数额分析
        3.1.5 消费时间分析
        3.1.6 消费地点分析
        3.1.7 购买动机分析
        3.1.8 购买渠道分析
        3.1.9 消费种类分析
        3.1.10 儿童食品安全知识的掌握情况分析
        3.1.11 儿童获取食品安全知识的渠道分析
    3.2 儿童休闲食品消费的影响因素分析
        3.2.1 自身因素的影响分析
        3.2.2 家庭因素的影响分析
        3.2.3 学校因素的影响分析
        3.2.4 社会因素的影响分析
4、讨论
    4.1 儿童休闲食品消费存在的问题
        4.1.1 我市儿童休闲食品消费不良行为普遍存在
        4.1.2 休闲食品行业乱象丛生
        4.1.3 家长的责任缺失
        4.1.4 学校教育的不足
        4.1.5 社会问题
    4.2 导致儿童休闲食品消费问题的原因
        4.2.1 儿童自身的原因
        4.2.2 行业方面的原因
        4.2.3 家长方面的原因
        4.2.4 学校方面的原因
        4.2.5 社会方面的原因
5.建议
    5.1 进一步建立完善儿童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及相关配套制度
    5.2 强化政府职能,加大监管力度
    5.3 加快行业转变步伐,推进儿童休闲食品行业良性发展
    5.4 全面提升家长的食品安全素养
    5.5 家校联合的综合干预模式是建立儿童健康饮食行为的关键
    5.6 加强媒体行业自律,规范电视广告审批制度
6、结论
7、研究创新与不足
    7.1 本研究的创新点
    7.2 本研究中的不足
参考文献
Abstract
附件
致谢

(10)政府购买食品监督抽检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成都市A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二)国内外文献综述
    (三)研究思路、方法和创新之处
一、主要概念及理论基础
    (一)主要概念
    (二)理论基础
二、A县政府购买食品监督抽检服务现状
    (一)A县食品监督抽检任务情况
    (二)A县政府购买食品监督抽检服务概况
    (三)A县政府购买食品监督抽检服务流程
三、A县政府购买食品监督抽检服务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一)A县政府购买食品监督抽检服务存在的问题
    (二)A县政府购买食品监督抽检服务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四、政府购买食品监督抽检服务的经验借鉴
    (一)国外经验借鉴
    (二)国内经验借鉴
    (三)政府购买食品监督抽检服务经验评述
五、逐步提升A县政府购买食品监督抽检服务绩效的对策
    (一)加强队伍建设,推进基层政府职能转变进程
    (二)完善政策支撑,构建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立法保障
    (三)强化履约监督,建立健全评估管理及监督体系
    (四)规范行业秩序,促进第三方食品检验检测机构健康发展
    (五)培育买方市场,鼓励多主体多形式参与服务的供给
    (六)推进信息公开,形成社会共治食品安全问题的局面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访谈对象编码表
附录2 :访谈提纲
致谢

四、我省4类食品质量总体较好(论文参考文献)

  • [1]XDWL集团供应链型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战略研究[D]. 左豪. 湘潭大学, 2020(02)
  • [2]兰州市市售补钙类食品营养标签符合性监测研究[D]. 魏新刚. 甘肃中医药大学, 2020(12)
  • [3]预制清炸大麻哈鱼调理食品的开发及品质研究[D]. 王萌. 哈尔滨商业大学, 2020(12)
  • [4]跟随时间的脚步 回望2019年食品行业点滴变化(上篇)[J]. 张卫. 中国食品, 2019(24)
  • [5]纸基食品接触材料中邻苯二甲酸酯迁移特征的研究[D]. 王志伟. 集美大学, 2019(04)
  • [6]云南省食品添加剂使用与安全监管研究[D]. 戚晓燕. 昆明理工大学, 2019(05)
  • [7]怒江漆油成分研究与现状调查及云南部分食品安全地方标准跟踪评价[D]. 解丽. 昆明医科大学, 2019(06)
  • [8]河南省粮食生产与消费结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 叶丽丽. 河南工业大学, 2019(02)
  • [9]山西省太原市儿童休闲食品消费现状调查与分析[D]. 史丽洁. 山西农业大学, 2019(07)
  • [10]政府购买食品监督抽检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成都市A县为例[D]. 段丽栗. 西南政法大学, 2019(08)

标签:;  ;  ;  ;  ;  

我省4类食品质量总体良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