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欧洲何以抗艾滋病(论文文献综述)
晋继勇,郑鑫[1](2021)在《美国与世界卫生组织的互动关系——一种历史的分析》文中研究表明作为世界卫生组织最大的资金捐助国,美国与世界卫生组织如何互动关乎该组织全球卫生治理功能的发挥。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美国与世界卫生组织的关系急转直下,特朗普政府史无前例地做出了断供世界卫生组织资金乃至退出该组织的决定,标志着美国与世界卫生组织互动关系的重大转变。通过对历史的分析可以发现,在与世卫组织互动的过程中,美国拥有更大的行动自由度,将卫生问题作为谋求国家利益的手段。在意识形态利益、经济利益及卫生安全利益的驱动下,美国与世界卫生组织的关系经历了冷战时期的控制与合作(1946—1978)、南北斗争时期的疏离与对抗(1979—1993)、冷战后共建卫生伙伴关系(1993—2016),以及特朗普政府时期的削减与退出(2017—2020)四个阶段。历史经验表明,美国对世界卫生组织的政策从来不是只考虑单一的卫生治理因素,而是与美国不同时期不同的利益重点密切相关。拜登政府上台之后做出的重返世界卫生组织的决策亦不例外。
何伊文[2](2021)在《从翻译批评理论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道编译 ——以《东洋经济周刊》对《财新周刊》新冠专题的日译为例》文中研究指明
高云峰[3](2020)在《“一带一路”倡议下知识产权保护区域合作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自2015年正式进入实施阶段以来,合作成果卓着。然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众多、国情各异,政治、文化、经济、宗教差异明显。同时,中国企业技术要素输出带来的专利海外保护等问题使得“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伴生知识产权保护合作的内在需求。随着合作逐渐深入到制度层面,一带一路沿线各国转型发展以及中国企业知识产权移出催生一带一路沿线知识产权保护规则一体化需求,然而一带一路沿线知识产权保护合作规则缺失、差异化明显,各国规则合作意愿不强严重制约合作的发展,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合作已成当务之急。由此,存在两个需要考量的问题:第一,一带一路沿线知识产权保护合作规则缺失和差异性可能导致的各国收益差异或一定程度的利益失衡是否与当下以TRIPS协定为核心的国际知识产权制度困境具有同质性;第二,一定程度的利益失衡能否成为阻却“一带一路”倡议下知识产权保护合作实施及规则建构的重要因素?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社会文化巨大差异并且缺乏美欧发达国家权力作用因素的背景下,中国如何建构一带一路知识产权保护合作规则,以及如何实施“一带一路”倡议下知识产权保护合作是本文要解决的问题。本文依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展开写作。首先,在提出问题阶段,提出一带一路沿线知识产权保护合作规则建构不足、差异较大可能引发一定程度利益失衡的现实。其次,本文在分析问题部分分为三个层面:第一,建构“一带一路”倡议下知识产权保护合作的话语权;第二,一带一路知识产权保护合作的基本矛盾研判;第三,在收益差异的客观情势下,一带一路沿线各国依据理性选择仍然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倡议下的知识产权保护合作;最后,本文在解决问题阶段探讨一带一路区域知识产权保护合作规则建构,以及一带一路倡议下知识产权保护合作的实施进路及中国企业海外知识产权利益的保护。本文除绪论外,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一带一路沿线知识产权区域和双边条约的实证分析,进而梳理总结出一带一路沿线知识产权保护合作的复杂性、差异性及可能导致的利益失衡问题,这是本文逻辑展开的起点。首先,本部分对一带一路沿线区域自由贸易协定和双边自由贸易协定中的知识产权条款、中国缔结的自由贸易协定知识产权条款进行了分析梳理、归纳总结。其次,在前述归纳总结基础上,提出一带一路沿线知识产权保护合作规则存在的不足。最后,提出一带一路沿线现有知识产权保护合作规则不足的背后是利益失衡的实质;并指出现有的知识产权保护合作态势已经不能满足各国转型发展和平衡发展需求,以及“一带一路”倡议下知识产权保护合作中也可能存在的收益差异,即利益失衡的问题。第二部分是针对一带一路沿线知识产权保护合作利益失衡的理论分析,为一带一路沿线知识产权保护合作规则的建构和实施提供理论指引。首先,本部分从话语权理论出发,揭示当今国际知识产权话语权由美欧发达国家和地区主导且服务于其利益的实质,进而提出一带一路知识产权话语权建构的问题。其次,本部分运用辩证分析及动态利益平衡理论对一带一路沿线知识产权保护合作基本矛盾进行了分析,指出现有基本矛盾是创新能力不足无法满足各国转型发展需求,保护和培养创新能力以及维系创新与传播的相对动态平衡始终是知识产权保护合作的重要功能。最后,本部分运用国家理性选择理论分析指出即使存在收益差异的客观现实,各国也能基于获得绝对收益而积极参与合作;同时,亦强调不应混淆一带一路沿线各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客观差异与当今国际知识产权制度不公平不合理造成的人为差异之间的本质区别,从而提出基于客观差异性现实不应追求绝对的发展平衡。第三部分探讨了如何建构“一带一路”倡议下知识产权保护合作规则。首先,本部分在反思现有国际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不足及一带一路知识产权保护合作差异性和规则合作缺失的基础上,立足法律内部视角,指出规则建构应当确立可持续发展原则和相对动态利益平衡的正当性基准。其次,就法律规则构建的外部动态视角,应当遵循的路径为,不断挖掘和完善符合沿线国家共同的规则,对于超TRIPS条款可以先设置为任择性规则或概括性规则,再逐渐向强制性规则和具体规则过渡。最后,本部分提出未来我国有可能会遵循高低两个标准的文本路径拓展知识产权协定,但无论哪个版本都应在坚持原有的稳定条款基础上突出核心利益条款和中国知识产权条款文本的建设重点,包括稳定范式、核心条款遴选、最惠国待遇及国民待遇条款的设置、贸易协定中的知识产权条款与投资协定知识产权条款的协调以及商号、商誉和原产地名称若干术语的界定和澄清问题。最后一个部分探讨了在规则建构基础上一带一路知识产权保护合作的实施路径。首先,本部分运用知识产权保护坐标系的方法将知识产权保护逻辑的各个要素予以呈现,并基于全球价值链视角阐释一带一路知识产权保护合作在国家层面和企业层面面临的挑战与问题。其次,阐释了中国政府层面一带一路知识产权保护合作的实施路径,并基于一带一路沿线的复杂性和差异性提出柔性合作模式。最后,阐述中国企业在实施一带一路知识产权保护合作中海外知识产权利益的保护问题。
梁晓燕[4](2020)在《WTO框架下国际劳工标准的多边化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探讨了近年来自由贸易协定(FTA)中劳工条款泛滥的影响。它回顾了一种关于美国和欧盟劳工条款有效性的相对较新的实证研究形式。这样做有助于找出政策制定者在这些条款的重要性上的言辞与在实践中取得的成就之间的巨大差距。然后审查大西洋两岸的改革努力,发现这些努力也存在重大缺陷。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国际劳工标准问题已成为近年来的热门话题。亦是在新一轮的世界贸易组织(World Trade Organization,简称WTO)多边谈判中的调解难点。随着中国2001年12月11日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并成为发展中成员之一,国家劳工标准问题亦对我国充分履行加入世贸组织提出了不小的考验。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前,劳工标准问题就被WTO所关注。这类政策因为一个国家的对外活动从而影响其他贸易伙伴的利益,进而引起贸易争端,它的本质是政府考虑国内社会保险政策。所以,在美国等发达国家的促进下,劳工标准问题逐渐成为世贸组织成员之间争论的核心,这类社会政策问题进而有国际化的趋势。2001年世贸组织多哈部长级会议,提议的贸易和竞争政策问题尤其强调了劳工问题。即使劳工问题它并未明确纳进去多边贸易谈判,却获得了实质性进展。在美国与智利、约旦、新加坡、签订的自由贸易协定中,劳动标准已经是条款之一。这些将不可避免地促进多边贸易领域中与贸易有关的劳工标准程序。本文首先讲述国际劳工标准的发展模式演进与多边化可能,着重介绍了贸易协定中劳工条款的两个主要支持者,即美国和欧洲联盟(欧盟),解释了它们的模式是如何运作的,并指出了主要的局限性和缺点;其次为WTO法引入国际劳工标准的理论分析,国际劳工标准与国际贸易的内在联系,及WTO判例对国际劳工标准的支持,如美国诉巴西案、南非案为例;再次为WTO引入国际劳工标准的模式,如扩张解释例外条款和PPM;最后为WTO框架下引入劳工标准的制度设计及为WTO引入国际劳工标准的中国应对。
马诗雯[5](2020)在《合成生物学的伦理学反思 ——一种责任伦理视角》文中研究指明合成生物学是新兴生物科学技术中具有重大潜力的一个分支领域。它旨在通过重新设计和改造现有的生物系统,或者从头设计与构建新的生物部件、装置和系统,进一步加深我们对自然和生命本质的理解,在此基础上,生产和发展出有利于人类美好生活的生物技术产品。合成生物学在生物能源与生物医药等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和应用价值,因此受到科学技术界和企业界的广泛重视。然而,由于合成生物学涉及对生物系统和生物体的操作,因而存在着潜在的风险与伦理问题。正因如此,合成生物学自诞生起,就引起学界对其伦理问题的极大的关注。合成生物学的伦理研究,就是为了在追问合成生物学的伦理问题及其产生的语境的基础上,探讨如何规范和促进合成生物学的负责任发展。基于这一背景,文章将责任伦理学作为探讨合成生物学的基本理论框架。首先,文章在对合成生物学的学科内涵及其哲学思想进行概述的基础之上,追问合成生物学为什么会产生伦理问题。借助于“构物致知”与“构以致用”这两种技术研究范式,分析了合成生物学的主要特征,讨论了合成生物学集科学、技术与工程一体化的学科特点。其次,通过对汉斯·尤纳斯(Hans Jonas)和汉斯·伦克(Hans Lenk)的相关责任伦理思想进行概括与分析,从“责任”这一核心概念出发,构建了合成生物学的责任伦理研究框架,围绕责任伦理可以为合成生物学研究带来怎样的启示,为什么要开展合成生物学的负责任创新等问题展开讨论。第三,深入合成生物学的伦理问题,针对合成生物学两类不同的伦理问题,即概念性与非概念性的伦理问题,区分不同的责任类型。文章将概念性的伦理问题与合成生物学的“叙事”和“隐喻”相结合,指出对合成生物学的伦理担忧与关于合成生物学的不同叙事视角和叙事方式,比如“隐喻”的运用相关。而这些伦理担忧和争议实际上主要是一种对未来风险的“推测”和“预设”。合成生物学的非概念性伦理问题,包括安全性、风险与机遇的公平分配等,与其他技术伦理学问题相比,并不是全新的问题。因此,有必要根据其不同的伦理类型有针对性地开展责任伦理的研究。第四,根据合成生物学责任伦理研究的理论框架,要求以前瞻性的责任视角看待合成生物学的发展,因此对合成生物学未来发展方向的预测和展望离不开相关的技术评估。除了考虑风险评估外,对一些概念性的伦理争议还应当借鉴远景评估的模式。在此基础上,对于合成生物学实践当中的责任问题,有必要将合成生物学的伦理监管及其责任体系结合在一起加以分析,依据不同的责任主体,尝试提出合成生物学伦理监管的责任体系,就相关责任归属问题进行了探讨。最后,基于我国合成生物学伦理监管的相关法规与条例,提出了合成生物学研发行为的基本伦理原则和伦理规范,针对合成生物学研发人员提出了相应的社会责任和行动规范建议。讨论如何在责任伦理的指导下促进我国合成生物学研发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卢周来[6](2019)在《盗窃者?“盗火者”?》文中指出历史上,美国曾鼓励、奖赏甚至立法保护那些从英国"盗取"纺织技术的人,美国把这些人当作国家崛起过程中的英雄——从人所不齿的盗窃者,到人所敬佩的普罗米修斯式的"盗火者",这个过程里,发生了什么?如今,于科技领域走在全世界前列的美国,又如何利用专利保护制度,在技术流动之时,获取巨额利润;有时,他们干脆封死了流动之路。专利、知识产权等流动的背后,盗窃者和"盗火者",该如何区分?或许,这背后,站着一个更大的正义。
高良敏,齐腾飞[7](2019)在《存与续:东非传统医学的叙述与实践》文中研究说明本文通过研究东部非洲传统医学,从"存与续"两方面探讨其与现代医学互动的张力。东非的传统医学具有与地方社会文化相匹配的疾病因果观、代理人体系、药物体系、重大疾病/健康议题的应对方式。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呈现对立、并存和博弈三层关系意涵。传统医学不仅在东非历史上,并且在当下仍旧发挥着重要作用,其文化韧性可促进民族自觉,从而带动地方和国家发展。
潘玉[8](2019)在《沟通“不确定性”:转基因议题的知识建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00年以来,转基因议题逐渐转变为全球性的社会公共议题,引发广泛关注。转基因技术与应用迅速发展的同时,社会各方对转基因的争论从未终止,科学的“不确定性”特征突显。相对于其他公共议题的知识构建,科学议题有其特殊性:一方面,由于科学议题造成的风险与“不确定性”,媒介场域中的各利益相关者都可能会传达有效信息之外的信息,造成科学认知的混乱;另一方面,社会公众由于知识结构与个人经历的局限,很难直接对某一科学知识进行全面、深入地了解。因而,公众对于转基因议题的科学认知与理解往往更容易受到媒介场域的影响,媒体在转基因议题的知识建构中承担重要作用。由此,本研究通过对转基因这一科学争议中的“不确定性”进行综合而深入的考察,帮助社会各方更好地理解科学知识内涵,参与科学决策,从而缓解当前日趋矛盾的科学争议。媒体通过转基因议题的知识表征,可以更好地发挥其社会功用,为科学的“不确定性”沟通提供知识对话空间与传播平台,在一定程度上化解与规避转基因所引发的科学风险,从而减缓社会公共危机。同时,转基因议题的知识建构过程反映出科学议题的知识表征特征、实践规律与协商机制的转向,研究试图从理论层面完善与扩展科学知识传播内涵与理论框架。本研究较全面地论述了媒介与科学知识建构的关联性研究,搭建了媒介建构科学知识、引导科学理性的阐释框架,体现了科学传播领域的现实关切与理论关照,赋予该研究领域一定的创新性。本研究基于知识社会学视角,围绕科学的“不确定性”这一核心话题,就转基因议题的“不确定”语境及其要素研究、“不确定性”呈现内容研究、“不确定性”沟通意义研究、“不确定性”管理研究逻辑,探究转基因议题的知识建构过程——转基因议题的知识表征、知识实践、知识争论与知识共享。研究分为四大部分:第一,转基因议题的“不确定性”语境考察。“不确定”语境有哪些要素?呈现出怎样的语境特征?第二,转基因议题的话语变迁与知识实践研究。基于“不确定性”语境特征,从历时性维度,研究选择中美媒体关于转基因议题的媒体报道为研究文本进行梳理与总结,进而探讨不同社会语境下转基因议题的媒体“注意周期”与空间互动特征;从共时性维度,研究就议题内容、消息来源、话语立场与知识属性四个方面考察转基因议题的媒体框架与知识实践过程。第三,转基因议题的知识争论研究。依据反思冲突、化解冲突、超越冲突的研究逻辑,探讨不同相关利益主体如何围绕科学争议的“不确定性”展开知识的协商与对话?媒体在其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采用哪些话语修辞策略?科学与社会之间如何达成知识对话与共识?第四,转基因议题的知识共享与“不确定性”管理探究。如何反思风险社会的转基因科学知识的生产与传播?怎样完善与提升社会公众对转基因科学知识的理解?进而对我们反思科学知识传播的理念与模式有何启示?研究试图通过对上述研究问题的探讨,考察转基因议题的话语实践,并基于更宏观地社会语境,思考科学与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与影响。研究以转基因这一争议性科学议题为研究对象,选择2000-2018年期间的媒体报道本文进行话语分析、对比分析与个案探究。通过阐释转基因议题的话语建构特征反映科学议题的知识建构过程。转基因议题的知识实践最终目的是为了使社会各相关利益主体更好地理解科学知识,并在科学话语的互动协商中将专业的科学知识进行整合,形成日常化的、已被社会接受的“公共知识”,进而参与到科学知识的再生产与“不确定性”管理过程中。因此,在一个日益多元化社会中,不同文化、价值观之间的争议与冲突的释放与调试需要科学的对话与理解,完善与提升社会公众的科学素养以加强科学知识理解,搭建基于科学议题的“知识联盟”可实现转基因这一争议性科学议题传播的知识共享与理解,探索和推动多样化社会讨论与科学对话方式的形成,以消除知识间的差异与不对等,管理争议性知识建构过程中的科学“不确定性”,进而助力科学决策的制定与完善。
杨婧[9](2017)在《《人民日报》艾滋病报道中的道德教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道德教育是艾滋病防治的重要举措,大众传播是道德教育的重要载体,因而在艾滋病报道中应开展道德教育。在艾滋病的宣传报道中,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贯穿其中,在内容和原则上具有统一性。研究《人民日报》艾滋病报道中的道德教育问题,能够丰富道德教育的内涵,为艾滋病的防治提供道德力量。社会公德是指人们在社会公共生活中应当遵守的道德准则和规范。在现实生活中,艾滋病患者/感染者会因“病耻感”感受到不公与失衡,遭遇到“陌生人”的歧视和冷漠,影响他们正常的公共生活。《人民日报》在艾滋病报道中提倡利他的交往方式,引领公正的社会风尚,有助于营造艾滋病防治的公正环境,提供艾滋病防治的公德力量。职业道德是指人们在职业活动中所应遵循的具有职业特征的道德要求和行为准则。由于医护工作者会面临“爱自己”还是“爱他人”的困惑,艾滋病患者/感染者则常遭遇“就业难”的困境,《人民日报》在报道艾滋病时注重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医方要有治无类、慎言守密;患方要遵纪守法、平等就业。这对降低艾滋病防治的职业风险,维护艾滋病患者的就业权利等大有裨益。家庭美德是调节家庭内部成员及与家庭生活密切相关的人际关系的行为规范。目前,我国存在“性观念”混乱的现象,艾滋病患者/感染者的后代和身患艾滋病的儿童常常生活在困苦之中。《人民日报》在艾滋病报道中倡导忠诚、责任、亲情等理念,呼吁建立平等相爱的夫妻关系,形成和谐互爱的亲子关系,有利于筑牢艾滋病防治的首道防线,夯实艾滋病防治的教育基础。个人品德是通过社会道德教育和个人自觉的道德修养所形成的稳定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习惯。在艾滋病的预防、控制、治疗的过程中,道德压力会给患者带来内忧外患,道德缺失会加速疫情传播。《人民日报》在报道艾滋病时,大力倡导自强不息、奋进不止、平等友善、宽容守信等道德规范,有益于实现个人的自我完善,推动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的建设。探究《人民日报》艾滋病报道中的道德教育问题,对我们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运用思想政治教育大众传播载体,坚持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原则等,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田冬霞[10](2016)在《对跨国人体研究剥削议题的伦理审视》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人体研究全球化的勃兴,跨国人体研究中发展中国家人类受试者遭受滥用与剥削的隐忧引发社会关切。跨国人体研究具有三个特殊性:其一,跨国人体研究不一定满足发展中国家的健康需要及优先性设定;其二,风险完全由发展中国家人类受试者承担;其三,研发成功产品可及性存在不确定性。基于发展中国家缺乏完备的人体研究法规及有效的伦理审查机制,引发了安慰剂对照试验中医疗照顾之双重标准、知情同意实效性之质疑以及试验的公平受益等涉及剥削议题之持续二十多年的激战与论辩。当代北美生命伦理学者对于跨国人体研究剥削议题的探讨成果较为丰硕,本研究首先重点解读了其中五位重要代表人物的剥削观及立场。艾伦?沃特海默在粗略的剥削定义基础上,依据被剥削者是否受益区分伤害性剥削与互利性剥削;依据被剥削者同意与否划分同意式剥削与非同意式剥削,其认为应当禁止伤害性、非同意式剥削;然而,当跨国人体研究属于同意互利式剥削应得到允许。安吉拉?巴兰廷则对艾伦的结论进行限制,提供了一个以评估剥削强度的互利式交易分析框架,旨在探讨减少而非完全消除互利性交易中的剥削。詹妮弗?霍金斯基于批驳研究者义务之医学模型,认为研究者没有为受试者提供最佳医疗照顾的义务,仅具有一个好撒马利亚人之不完全义务。当未履行该义务时,构成了一种非伤害性剥削。安德鲁?西格尔基于康德主义,认为跨国人体研究存在三种剥削形式,其一,涉及破坏或干扰人类理性能力的剥削,即知情同意有效性相关的剥削;其二,对人格尊严贬损式剥削,通常源自于试验申办者与试验受试者之间贫富差距与权力上的不平等;其三,涉及到侵犯行善义务的剥削。第三种剥削是跨国人体研究中最为普遍的剥削形式,侵犯行善义务存在两种道德错误:剥削与冷漠。剥削表现为A对B的基本需要漠不关心的同时,利用B的不利处境进行交易并从中受益。有些跨国人体研究不仅对东道国民众紧迫健康需要无动于衷而且获益于这种不利处境时构成剥削。有些跨国人体研究虽未构成剥削但却冷漠对待东道国民众紧迫的健康需要。露丝?麦克林基于脆弱性的剥削观,对跨国人体研究中可能涉及剥削的五种代表性情况进行了分析,强调了在预防、减少和避免剥削中,发展中国家的自主能动性的作用。基于马克思主义理论视角对北美学者观点的优势与限度进行了总体评判,虽然北美学者皆持非马克思主义的剥削观与程度不一的可允许剥削立场,其中最为极端的是沃特海默的立场。北美学者观点的根本缺陷在于聚焦微观分析,限于交换领域与交换正义等。本研究提出马克思式可允许剥削观:基于当前发展中国家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和发展水平,在全面慎思考量下,允许为了公民更为重要的人权利益、满足国家健康需要的自愿互利式剥削。然而,解放全人类,追求人类全面自由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有着强大的批判精神与进取精神,消除剥削是必然目标。针对这一议题,本研究分析了北美学者们应对跨国人体研究剥削的解决思路及策略。伊曼纽尔等驳斥了合理可及性要求,诉诸宽泛利益观与发展中国家自主权,提出公平利益框架(公平利益、合作伙伴关系与透明性三原则);约翰?兰登教授则在对公平利益框架的精辟驳斥下,提出人类发展路径;安吉拉?巴兰廷重视与关切发展中国家贫困群体的基本需要,提出最大最小化原则与国际人体研究税的策略;涛慕思?博格基于全球正义理论的高度提出远见卓识的创新策略——健康影响力基金。这些见解启发我们,对于跨国人体研究伦理争论本质是全球秩序不公正所造成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健康不平等的又一体现,需要寻求全球正义理论的指导。最后,从治理的视角出发,阐明跨国人体研究治理与全球健康治理的内在联系,指出跨国人体研究治理的目标——跨国人体研究应当为全人类健康服务,而非仅为世界上少数发达国家及其富裕公民健康服务。以全球治理与国家治理的良性互动之实践路径,迈向更为公平公正的跨国人体研究。
二、欧洲何以抗艾滋病(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欧洲何以抗艾滋病(论文提纲范文)
(1)美国与世界卫生组织的互动关系——一种历史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美国对外政策的工具———冷战与卫生治理(1946—1978) |
1.1世卫组织的创建:参与与怀疑并存(1946—1949) |
1.2东西斗争的加剧:受控制的世卫组织(1949—1956) |
1.3美苏关系的缓和:根除疾病的合作(1957—1978) |
二、疏离与对抗———南北斗争与卫生治理(1979—1993) |
2.1初级卫生保健:治理理念的疏离 |
2.2卫生产品管理:治理实践领域的分歧 |
2.3世卫组织会费限制:政治问题的龃龉 |
三、伙伴关系的构建———安全压力下的卫生治理(1993—2016) |
3.1传染病应对机制的合作 |
3.2世卫组织改革中的美国因素 |
四、削减与退出:特朗普政府的世卫组织政策(2017—2020) |
五、结论 |
(3)“一带一路”倡议下知识产权保护区域合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评述 |
三、研究方法 |
四、论文基本框架 |
第一章 “一带一路”倡议下知识产权保护区域合作的现实 |
一、一带一路沿线知识产权保护区域合作实证分析 |
(一)一带一路沿线知识产权保护合作现实考量 |
(二)中国双边知识产权保护合作现实 |
二、一带一路沿线知识产权保护区域合作规则不足之表征 |
(一)一带一路沿线自由贸易协定知识产权条款的阙如 |
(二)一带一路沿线自由贸易协定知识产权条款的软性特征 |
(三)一带一路沿线自由贸易协定知识产权条款的差异性 |
(四)一带一路沿线个别国家自由贸易协定知识产权条款的不稳定性 |
三、一带一路沿线知识产权保护合作规则不足背后利益失衡实质 |
(一)知识产权保护合作阙如与各国发展需求之间失衡 |
(二)知识产权保护差异性与平衡发展之间失调 |
第二章 “一带一路”倡议下知识产权保护合作利益失衡的理论分析 |
一、“一带一路”倡议下知识产权保护合作话语权建构 |
(一)话语的权力本质 |
(二)国际知识产权制度话语权实践 |
(三)国际知识产权制度话语权解析 |
(四)“一带一路”倡议下知识产权保护合作话语权的建构路径 |
二、“一带一路”倡议下知识产权保护合作基本矛盾研判 |
(一)“一带一路”倡议下知识产权保护合作辩证分析 |
(二)基于相对公平正义与动态利益平衡理论之分析 |
三、“一带一路”倡议下知识产权保护合作国家理性选择考量 |
(一)基于混合博弈理论之国家行为分析 |
(二)基于集体行动理论之国家行为分析 |
(三)“一带一路”倡议下知识产权保护合作收益差异性辨析 |
第三章 “一带一路”倡议下知识产权保护区域合作规则建构 |
一、“一带一路”倡议下知识产权保护区域合作规则建构的内部视角 |
(一)现有知识产权保护合作规则的反思 |
(二)“一带一路”倡议下知识产权保护区域合作规则建构考量要素 |
二、“一带一路”倡议下知识产权保护区域合作规则建构外部视角 |
(一)“一带一路”倡议下知识产权保护区域合作规则建构路径 |
(二)“一带一路”倡议下知识产权保护区域合作规则建构重点 |
三、“一带一路”倡议下知识产权保护区域合作之中国规则体系化建设 |
(一)一带一路沿线区域和双边自由贸易协定知识产权条款综述 |
(二)中国缔结的自由贸易协定知识产权条款文本评析 |
(三)“一带一路”倡议下知识产权保护规则中国文本建设的重点 |
第四章 “一带一路”倡议下知识产权保护区域合作实施路径 |
一、知识产权保护区域合作逻辑及其展开 |
(一)知识产权保护区域合作的基本逻辑 |
(二)全球知识产权价值链视角下的一带一路知识产权保护合作 |
二、中国政府“一带一路”倡议下知识产权保护区域合作的实施路径 |
(一)规则建设层面实施路径 |
(二)合作谈判层面实施路径 |
(三)合作方式层面实施路径 |
三、中国企业海外知识产权利益保护 |
(一)中国企业海外知识产权利益保护方式 |
(二)中国企业海外知识产权保护不足 |
(三)中国国企业海外知识产权保护建议与对策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4)WTO框架下国际劳工标准的多边化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
1、研究目的及意义 |
2、国内研究现状及问题 |
3、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一、国际劳工标准的发展模式演进与多边化可能 |
1.1 多边国际劳工标准发展模式的双边化 |
1.2 欧盟与美国FTA劳工标准条款的比较 |
1.3 WTO国际劳工标准多边统一化的可能 二、WTO法引入国际劳工标准的理论分析 |
2.1 国际劳工标准与国际贸易的内在关联 |
2.2 WTO协定约文对国际劳工标准的包容 |
2.3 WTO判例实践对国际劳工标准的支持 |
2.3.1 南非案 |
2.3.2 美国诉巴西案 |
2.3.3 案件评析 三、WTO引入国际劳工标准的模式 |
3.1 司法模式 |
3.1.1 扩张解释例外条款 |
3.1.2 PPM |
3.2 条约立法模式 |
3.3 国际软法模式 四、WTO框架下引入劳工标准的制度设计 |
4.1 发展中国家优惠待遇保障机制 |
4.2 与其他国际组织的协调机制 |
4.3 争议解决中的适用法律机制 五、WTO引入国际劳工标准的中国应对 |
5.1 中国劳动法修改中的国际劳工标准考量 |
5.2 中国FTA中的国际劳工标准条款评析 |
5.3 中国对WTO引入国际劳工标准的基本立场 |
5.3.1 参与范本条款制定 |
5.3.2 明确WTO国际劳工标准须与贸易相关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
(5)合成生物学的伦理学反思 ——一种责任伦理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2. 合成生物学何以成为伦理学的研究对象 |
2.1. 什么是合成生物学? |
2.1.1. 人类认识生命的里程碑: 从分析还原到合成建构 |
2.1.2. 合成生物学的研究内容 |
2.2. 合成生物学的研究范式 |
2.2.1. “构物致知”的合成生物学 |
2.2.2. “构以致用”的合成生物学 |
2.3. 合成生物学的本质 |
2.3.1. 合成生物学的特征 |
2.3.2. 科学、技术还是工程? |
2.4. 本章小结 |
3. 合成生物学责任伦理研究的理论框架 |
3.1. 汉斯·尤纳斯的“形而上学”责任伦理 |
3.1.1. 未来导向的伦理学 |
3.1.2. 责任伦理的理论论证 |
3.1.3. 责任伦理对合成生物学研究的启示 |
3.2. 汉斯·伦克的责任伦理体系 |
3.2.1. 责任类型的划分 |
3.2.2. 明晰责任类别对合成生物学研究的启示 |
3.3. 负责任创新的责任伦理基础 |
3.3.1. 负责任创新的概念及内涵 |
3.3.2. 合成生物学的负责任创新 |
3.4. 本章小结 |
4. 合成生物学的伦理问题与责任 |
4.1. 合成生物学的概念性伦理问题 |
4.1.1. “扮演上帝”的伦理争议 |
4.1.2. 合成生物学对生命概念的挑战 |
4.1.3. 合成生物实体的道德地位 |
4.1.4. 合成生物学对人类尊严的挑战 |
4.2. 合成生物学的非概念性伦理问题 |
4.2.1. 生物安全风险 |
4.2.2. 生物安保风险 |
4.2.3. 新物种的挑战 |
4.3. 合成生物学的伦理问题与“叙事” |
4.3.1. 围绕合成生物学的不同叙事视角 |
4.3.2. 联想、科学想象与共情 |
4.3.3. 合成生物学叙事中的隐喻及其伦理意涵 |
4.4. 针对不同的伦理问题应该树立不同的责任观 |
4.5. 本章小结 |
5. 负责任地发展合成生物学 |
5.1. 合成生物学的未来展望 |
5.1.1. 合成生物学的风险评估 |
5.1.2. 合成生物学与远景评估 |
5.2. 合成生物学的伦理监管及其责任体系 |
5.2.1. 合成生物学的伦理监管原则 |
5.2.2. 合成生物学伦理监管的责任体系 |
5.3. 我国合成生物学研发的伦理与行动规范建议 |
5.3.1. 合成生物学研发行为应遵循的基本伦理原则 |
5.3.2. 合成生物学研发行为应遵循的伦理规范 |
5.3.3. 合成生物学研发人员应承担的社会责任 |
5.3.4. 合成生物学研发人员的行动规范建议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盗窃者?“盗火者”?(论文提纲范文)
一 |
二 |
三 |
四 |
(7)存与续:东非传统医学的叙述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一、问题缘起 |
二、研究方法与概念辨析 |
三、存:东部非洲的传统医学图景 |
(一)神灵观与医疗实践 |
(二)巫术观、禁忌观与医疗实践 |
(三)神的疾病与应对 |
(四)传统医学的代理人与药物实践 |
四、续:东部非洲仍坚持使用的传统医学 |
(一)对立关系 |
(二)并存关系 |
(三)博弈关系 |
五、传统医学促进民族自觉 |
六、结语 |
(8)沟通“不确定性”:转基因议题的知识建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转基因议题的发展与影响 |
第一节 研究缘起:作为社会公共议题的科学知识传播 |
一、科学知识传播的演变与实践 |
二、“科学媒体化”:转基因议题的媒体呈现 |
三、转基因议题带来的“不确定性”沟通与知识争论 |
第二节 文献综述:转基因议题、沟通“不确定性”与知识传播 |
一、科学知识传播中的转基因议题研究 |
二、媒体与转基因议题的“不确定性”沟通研究 |
三、媒体与科学家、社会公众的关系探讨 |
四、转基因议题的知识建构研究 |
第三节 理论工具:理解科学的知识社会学取向 |
一、作为知识的转基因议题 |
二、科学知识与社会的互动关系 |
三、语境成为科学知识传播的重要变量 |
第四节 研究意义与研究目的 |
一、研究意义与价值 |
二、研究目的与内容 |
第五节 研究方法与设计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文本选择与说明 |
第二章 转基因议题的知识表征与“不确定性”语境 |
第一节 转基因议题的演变逻辑与知识特征 |
一、转基因议题的演变逻辑 |
二、转基因议题的知识构成要素及特征 |
第二节 转基因议题的多元知识争论 |
一、转基因技术与产品的安全性问题 |
二、转基因的引进与商业化推广问题 |
三、转基因技术与产品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影响问题 |
第三节 转基因议题的“不确定性”语境特征 |
一、科学技术自身的“不确定性” |
二、被媒体建构的科学“不确定性” |
三、被各相关利益主体认知的科学“不确定性” |
第三章 转基因议题的知识实践与“不确定性”呈现 |
第一节 中美转基因议题的媒体报道趋势变化 |
一、我国转基因议题的“注意周期” |
二、美国转基因议题的“注意周期” |
三、中美转基因议题的空间互动 |
第二节 我国转基因议题的媒体框架与知识实践 |
一、议题内容与分布:经济与全球化议题占据主导 |
二、消息来源:科学专家成为重要信源 |
三、话语立场:先“挺”后“反”的话语实践 |
四、知识属性: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生产呈现不对等特征 |
第三节 转基因议题的科学“不确定性”呈现 |
第四章 转基因议题的知识争论与“不确定性”沟通 |
第一节 反思冲突:转基因议题的知识生产困境 |
一、“挺转”、“反转”之争背后的冲突性科学话语 |
二、转基因议题的理性冲突与多元对话 |
三、冲突性科学话语开启“不确定性”沟通的可能性 |
第二节 化解冲突:转基因议题传播的修辞策略 |
一、修辞资源:运用科学理论与论证依据 |
二、修辞工具:引入专业身份与知识背景 |
三、修辞技巧:使用数据/实例 |
四、修辞手段:诉诸于权威声誉 |
第三节 超越冲突:科学与媒体的冲突与合作 |
一、媒体在转基因议题传播中的角色功能 |
二、科学家与媒体的互动关系 |
三、科学家与媒体的知识对话与沟通 |
第四节 转基因议题的科学“不确定性”沟通 |
第五章 转基因议题的知识共享与“不确定性”管理 |
第一节 由“专业知识”到“公共知识”:转基因议题的知识共享 |
一、新的科学概念与转基因议题的勾连关系 |
二、由“科学问题”向“社会公共议题”的构建 |
三、转基因议题的知识协商与共享 |
第二节 由“知晓”到“理解”:公众科学素养的完善与提升 |
一、跨越公众与科学之间的知识鸿沟 |
二、打破公众与专家之间的专业壁垒 |
三、建立公众与政府之间的对话关系 |
第三节 “知识联盟”:转基因议题的“不确定性”管理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9)《人民日报》艾滋病报道中的道德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一)理论依据与意义 |
(二)应用价值 |
(三)国内外研究情况 |
二、研究方法 |
(一)文献法 |
(二)逻辑与历史相统一 |
三、创新点与不足 |
(一)主要创新点 |
(二)不足之处 |
第一章 《人民日报》艾滋病报道中的道德教育概述 |
一、艾滋病报道中开展道德教育的必要性 |
(一)道德教育是艾滋病防治的重要举措 |
(二)大众传播是道德教育的重要载体 |
二、艾滋病报道中开展道德教育的统一性 |
(一)道德教育内容的统一性 |
(二)道德教育原则的统一性 |
第二章 《人民日报》艾滋病报道中的社会公德教育 |
一、艾滋病报道中开展社会公德教育的原因 |
(一)“病耻感”的不公与失衡 |
(二)“陌生人”的歧视与冷漠 |
二、艾滋病报道中社会公德教育的主要内容 |
(一)交往方式的利他教育 |
(二)社会风尚的公正教育 |
三、艾滋病报道中开展社会公德教育的意义 |
(一)营造艾滋病防治的公正环境 |
(二)提供艾滋病防治的公德力量 |
第三章 《人民日报》艾滋病报道中的职业道德教育 |
一、艾滋病报道中开展职业道德教育的原因 |
(一)“爱自己”与“爱他人”的困惑 |
(二)“劳动权”与“就业难”的博弈 |
二、艾滋病报道中职业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 |
(一)医方:有治无类、慎言守密 |
(二)患方:遵纪守法、平等就业 |
三、艾滋病报道中开展职业道德教育的意义 |
(一)降低艾滋病防治的职业风险 |
(二)维护艾滋病患者的职业权利 |
第四章 《人民日报》艾滋病报道中的家庭美德教育 |
一、艾滋病报道中开展家庭美德教育的原因 |
(一)“性观念”的迷茫与混乱 |
(二)“下一代”的困惑与痛苦 |
二、艾滋病报道中家庭美德教育的主要内容 |
(一)夫妻关系的平等相爱教育 |
(二)亲子关系的和谐互爱教育 |
三、艾滋病报道中开展家庭美德教育的意义 |
(一)筑牢艾滋病防治的首道防线 |
(二)夯实艾滋病防治的教育基础 |
第五章 《人民日报》艾滋病报道中的个人品德教育 |
一、艾滋病报道中开展个人品德教育的原因 |
(一)道德压力带来内忧外患 |
(二)道德缺失加速疫情传播 |
二、艾滋病报道中个人品德教育的主要内容 |
(一)自强不息,奋进不止 |
(二)平等友善,宽容待人 |
三、艾滋病报道中开展个人品德教育的意义 |
(一)实现个人自我完善 |
(二)推动“三德”建设开展 |
第六章 《人民日报》艾滋病报道中的道德教育启示 |
一、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启示 |
二、对运用思想政治教育大众传播载体的启示 |
三、对坚持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原则的启示 |
参考文献 |
附件 1 《人民日报》艾滋病报道(1983——2016 年) |
附件 2 《人民日报》开展社会公德教育的部分艾滋病报道 |
附件 3 《人民日报》开展职业公德教育的部分艾滋病报道 |
附件 4 《人民日报》开展家庭美德教育的部分艾滋病报道 |
附件 5 《人民日报》开展个人品德教育的部分艾滋病报道 |
附录 |
致谢 |
(10)对跨国人体研究剥削议题的伦理审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第一节 研究的缘起与选题意义 |
一、人体研究全球化的兴起与剥削的隐忧 |
二、跨国人体研究伦理审视之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相关核心术语的界定与研究主题 |
一、相关核心术语的界定 |
二、研究主题之限定 |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动态评析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第四节 论文研究基本框架、创新与不足 |
一、论文研究基本框架 |
二、论文的创新点与局限 |
第一章 人体研究伦理学、基本原则与历史教训 |
第一节 人体研究伦理学与伦理理论 |
第二节 人体研究伦理的基本原则 |
第三节 人体试验黑暗史与历史教训 |
第四节 人体研究的国际和国家伦理准则 |
第二章 跨国人体研究剥削议题的激战与论辩 |
第一节 跨国人体研究伦理争论的背景:三个国外经典案例 |
案例一:预防母婴HIV传播的短期AZT随机对照试验 |
案例二:甲型肝炎灭活疫苗贺福立适(Havrix)试验 |
案例三:玻利维亚Surfaxin试验 |
第二节 随机对照试验的基本原理与分期 |
一、随机对照试验的基本原理与基本概念 |
二、临床试验的分期 |
第三节 跨国人体研究的特殊性与伦理问题 |
一、跨国人体研究的特殊性 |
二、跨国人体研究的伦理问题 |
第三章 跨国人体研究剥削议题:北美学者的剥削观与立场 |
第一节 艾伦?沃特海默的剥削观与可允许剥削立场 |
一、剥削理论的真值条件与可允许剥削原则 |
二、国际临床试验中剥削问题的分析 |
三、对艾伦?沃特海默剥削观的评判 |
第二节 安吉拉?巴兰廷的剥削观:互利性剥削分析框架 |
一、互利性剥削分析框架 |
二、互利性剥削框架模型的应用与立场 |
三、对安吉拉?巴兰廷剥削观的评价 |
第三节 詹妮弗?霍金斯的剥削观:研究者好撒马利亚人之义务视角 |
一、詹妮弗?霍金斯剥削观的论证思路 |
二、对詹妮弗?霍金斯剥削观的评价 |
第四节 安德鲁?西格尔的剥削观:康德主义之行善义务的视角 |
一、康德式的剥削观与跨国人体研究中的三种剥削形式 |
二、行善与跨国人体研究 |
三、对安德鲁?西格尔的剥削观的评判 |
第五节 露丝?麦克林的剥削观:基于脆弱性剥削观与避免剥削立场 |
一、基于脆弱性的跨国人体研究剥削观 |
二、跨国人体研究可能存在剥削的五种代表性情形 |
三、对露丝?麦克林剥削观的评价 |
第六节 马克思主义视域下北美学者的剥削观:总体评判 |
一、北美学者的剥削观及立场的共同点与理论价值 |
二、当代北美学者剥削观的局限性:基于马克思主义的视角 |
第四章 在不公正的世界公平地实施跨国人体研究 |
第一节 基于驳斥合理可及性:公平利益框架 |
一、公平利益框架提出的缘由:合理可及性的问题 |
二、公平利益框架模型与泰国甲肝疫苗案例分析 |
三、对公平利益框架理论的评判 |
第二节 基于矫正正义:人类发展路径 |
一、人类发展路径的提出:对公平利益框架的激烈驳斥 |
二、人类发展路径的内容与应用 |
三、对人类发展路径的评判 |
第三节 罗尔斯式最大最小化原则之进路:国际人体研究税 |
一、最大最小化原则的内涵与辩护 |
二、最大最小化原则的实现措施——国际人体研究税 |
三、对最大最小化进路的评判 |
第四节 博格的全球正义理论视角:健康影响力基金 |
一、博格论跨国人体研究的伦理争论 |
二、跨国人体研究“道德悖论”的解决方案:健康影响力基金 |
三、对健康影响力基金的评述 |
第五节 跨国人体研究伦理争论:寻求全球正义理论的指导 |
一、当前跨国人体研究关于正义论争的混淆与历史发展 |
二、超越国际伦理指南:全球正义理论的审视 |
第五章 走向更公平正义的跨国人体研究:全球治理的视角 |
第一节 全球健康治理与跨国人体研究全球治理 |
一、全球健康治理的兴起 |
二、跨国人体研究全球治理 |
第二节 在跨国人体研究的伦理规制方面:知识支持与制度支撑 |
一、为广大发展中国家研究伦理能力建设提供知识支持 |
二、发展伦理审查委员会审查能力的战略行动:SIDCER认证 |
三、国际临床试验注册协作平台 |
第三节 发展中国家药物可及性:治理历程、典型案例与意义 |
一、发展中国家药物可及性:治理历程 |
二、南非医药专利争端案件与多哈宣言:示范意义 |
三、第三类疾病药物研发与治理的特定方法:伙伴关系的意义 |
第四节 跨国人体研究全球治理:挑战与应对策略 |
一、跨国人体研究全球治理所面临的挑战 |
二、跨国人体研究全球治理的应对策略 |
第六章 走向更公平正义的跨国人体研究:国家治理的视角 |
第一节 国家健康治理与跨国人体研究:基于中国的视角 |
一、国家健康治理与健康中国2020战略 |
二、我国医药科研优先性的设定与跨国人体研究国家治理的目标 |
第二节 完善规制跨国人体研究的相关制度与机制 |
一、我国人体研究规范运作监管体系的发展历程与局限 |
二、改进我国人体研究规范运作监管体系的建议 |
第三节 改革与完善当前我国对跨国人体研究的伦理审查体系 |
一、我国伦理委员会运作与建设现状 |
二、提升跨国人体研究伦理审查实效性的建议 |
第四节 跨国人体研究的多元治理与国家治理及全球治理的互动 |
一、推动我国跨国人体研究“单中心治理”向“多元治理”转型 |
二、跨国人体研究:国家治理与全球治理的相互促进 |
结语:迈向为人类健康服务的跨国人体研究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相关学术论文 |
后记 |
四、欧洲何以抗艾滋病(论文参考文献)
- [1]美国与世界卫生组织的互动关系——一种历史的分析[J]. 晋继勇,郑鑫. 太平洋学报, 2021(08)
- [2]从翻译批评理论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道编译 ——以《东洋经济周刊》对《财新周刊》新冠专题的日译为例[D]. 何伊文.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
- [3]“一带一路”倡议下知识产权保护区域合作研究[D]. 高云峰. 吉林大学, 2020(03)
- [4]WTO框架下国际劳工标准的多边化路径研究[D]. 梁晓燕. 暨南大学, 2020(04)
- [5]合成生物学的伦理学反思 ——一种责任伦理视角[D]. 马诗雯.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1)
- [6]盗窃者?“盗火者”?[J]. 卢周来. 天涯, 2019(06)
- [7]存与续:东非传统医学的叙述与实践[J]. 高良敏,齐腾飞. 社会学评论, 2019(05)
- [8]沟通“不确定性”:转基因议题的知识建构研究[D]. 潘玉.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9)
- [9]《人民日报》艾滋病报道中的道德教育研究[D]. 杨婧. 安徽医科大学, 2017(01)
- [10]对跨国人体研究剥削议题的伦理审视[D]. 田冬霞. 中山大学, 20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