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编辑也应重视语音的学习(论文文献综述)
李洁[1](2021)在《自然拼读法在农村小学英语中的行动研究》文中认为
王园园[2](2020)在《基于微信公众号的国际汉语教学资源建设与使用调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国际汉语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建设如火如荼。微信公众号以其自身所具有的操作流程便捷、推送形式多样、交流互动及时等特点,可作为国际汉语教学资源的重要载体。本研究主要调查了基于微信公众号的国际汉语教学资源建设和使用情况。首先,文章基于国际汉语数字化教学资源的狭义定义筛选出符合标准的180个微信公众号,并从开发主体、更新频率、内容分类、呈现格式、语言、适用对象等方面对微信公众号国际汉语教学资源建设情况进行考察。考察发现,微信公众号国际汉语教学资源内容丰富,包括语言要素类、言语技能类、考试类、中国文化类、教师发展类等;呈现形式多样,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关注用户需求,更新迅速。但与此同时也存在资源内容不均、更新频率不固定、语言类型较少、内容繁杂、质量不高、趣味性较低等不足。在使用调查中发现,教师对公众号国际汉语教学资源的关注度较高,但多关注我们已经熟知的公众号,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优质教学资源的浪费。留学生对微信公众号国际汉语教学资源的关注度远不及教师,但留学生表现出强烈的期待。教师和留学生都期待公众号推出实用性强、主题明确、具有科学性、系统性的资源内容。同时,基于微信公众号国际汉语教学资源建设情况,以及教师和留学生对公众号教学资源的使用和期待情况,文章从公众号建设的专业性、针对性、语言多样性、发展均衡性等方面对公众号国际汉语教学资源的开发提出建议。从提高重视度,加强引导性,提高自主学习意识等方面对教师和留学生对公众号国际汉语教学资源的使用提出建议。最后,基于公众号国际汉语教学资源建设情况的考察,筛选出国际汉语教学优质公众号,为师生的使用提供参考。
候淑慧[3](2019)在《越南留学生汉语普通话塞音和塞擦音的产出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结合前期调查、访谈及录音听辨实验,运用语音声学分析的方法,借助SPSS统计软件,分别从VOT、送气时长、GAP、浊音间隔、韵母时长五个方面,考察了越南留学生在单音节、双音节和句子三种语境中对汉语普通话塞音和塞擦音的习得情况,得出以下结论:1.汉语普通话塞音和塞擦音是越南留学生习得的一大难点,尤其是塞擦音。在我们的调查中,偏误率最高的是:zh、ch、c、q、k这五个音。在发音方法偏误上,越南留学生常将同部位送气音和不送气音相混,尤其是将送气塞擦音发成不送气音;将清塞音发成浊塞音。在发音部位上,主要是将舌尖前音与舌尖后音、舌尖音与舌面音相混,将塞音、塞擦音发成擦音。同一塞音/塞擦音的知觉与产出偏误率没有表现出完全一一对应的关系,但趋势基本一致。2.越南留学生塞音和塞擦音的VOT、送气时长,除个别音外,与汉语母语者差异较大,尤其表现在塞擦音方面。差异体现为:送气音的VOT和送气时长均值,小于汉语母语者,而不送气音方面大于汉语母语者。这说明越南留学生对“送气与不送气”范畴化知觉敏感度低,此种情况在塞擦音单音节中最明显,其次是双音节,再次是句子语境中。3.越南留学生在塞音和塞擦音的声韵格局方面与汉语母语者差别较大。此差异主要表现为:越南留学生不送气音的声韵比值大于汉语母语者,而送气音的声韵比值小于汉语母语者。声韵比例的不合理,是导致其发普通话“越南腔”的原因之一。4.越南留学生塞音和塞擦音的闭塞时长整体上均大于汉语母语者。5.越南留学生不送气塞音/塞擦音在双音节和句子语境中的浊音间隔均大于汉语母语者。送气音双音节中,越南留学生的浊音间隔小于汉语母语者,而在句子中,大于汉语母语者。6.导致越南留学生偏误的原因主要是汉—越音系之间对立性区别特征不同。比如,越南留学生对于送气音与不送气音的知觉敏感度低,汉语拼音方案与越南语拉丁字母对应的实际音位不同,且越南语中无塞擦音、无舌尖后音。
徐河娜(SEO HANA)[4](2018)在《韩国本土汉语学习网站比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今“汉语热”现象风靡世界,中国的影响力已触及到韩国的方方面面,尤其是中韩两国自古以来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交往密切,当今中国更是韩国最大的经济贸易伙伴。除此之外,韩国重视与中国的全方位交流和合作,同时当今汉语在全球经济贸易及文化交流领域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加之中国文化研究价值近年来逐渐被世界认可,所以韩国汉语网络教育市场近十年来呈现飞速增长的趋势。虽然韩国网络通信手段先进,但在网络教育理念与创新教学方法方面依然相对保守单一,韩国本土汉语学习网站的相关研究文献也比较少。因此目前网络汉语教育只能作为一种辅助传统面对面教育的补充教学形式,难以得到广泛认可和推广,阻碍其进一步持续发展。针对这一现象,本文选择较有代表性的三家韩国汉语学习网站作为研究对象,从单向型与双向型汉语学习网站两个层面,对韩国汉语学习网站的现状进行对比评估分析,探究韩国地区网络汉语教学优势与不足,对韩国汉语学习网站的未来发展提出自己的见解。本文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和比较研究法,考察韩国汉语学习网站教学形式、教学内容和网站管理的现状,尤其是对网站进行评估调查,总结韩国汉语学习网站存在的优势和不足,并从网站的不足层面给出有效的建议。研究调查结果显示:第一,韩国汉语学习网站的特点是单向型网站的教学视频质量比较稳定,能为自学者提供高品质的教学素材;第二,双向型网站的实时教学,教学形式灵活、趣味性和师生互动性较强,能为不同水平和学习目的的韩国汉语学习者提供更加多样的选择。但两种网站的固有教学模式都存在一定的不足,因此对几种网站进行深入探究,分析对比其优缺点,从而对其进行整合和优化,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因此,笔者从两种网站的未来改进方面提出了几点自己的见解,包括教学辅助功能的多样化、设计自主学习支持环节、重视学习者反馈信息以及运用网络自身的优势,强化网络教学的现场感和高效的时间安排等。希望本研究能够为韩国汉语学习者在选择汉语学习网站时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帮助,同时为海外本土汉语教学网站的研发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熊婷[5](2015)在《赵元任与对外汉语教学》文中认为赵元任的一生博学多才,在众多研究领域中尤以语言学方面的造诣最高,他立足于语言的本体研究,用现代科学的方法对现代汉语的语音、语法、语调、方言等诸多方面进行研究,着作十分丰富。他是二十世纪震惊中外语言学界的大家,作为我国语言学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他被称为我国的“语言学之父”。本文将在赵先生的美国汉语教学实践活动基础上,重点针对他对当代对外汉语的贡献和启示进行探讨。本篇论文一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主要说明本篇论文选题的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本文的创新之处、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措施。第二章开始进入本论文的主体部分,介绍赵元任先生语言观与对外汉语教学的关系。主要讲述了赵元任先生语言观的形成,学习经历、语言天赋和结构主义的影响都为他踏上汉语研究和汉语教学之路打下基础。第三章考察了赵元任先生的对外汉语教学实践活动。分早期、中期、后期三个时期来探析其教学活动。早期从初次教白话文和初次教文言文两个方面来探讨;中期是其教学的高峰期,赵元任主持了中文培训班,使汉语教学达到了空前的规模;后期则梳理了其定居美国之后的汉语教学活动。第四章总结了赵元任先生的汉语教学实践活动对当代对外汉语教学的贡献和启示。在贡献上,一是引领了美国汉语教学史上的“白话文运动”;二是编写了一系列完备的对外汉语教学教材。在启示上,笔者主要讨论了其对外汉语教学观和对外汉语教学法给当代汉语教学的启示。第五章是结论部分。通过对赵先生海外教学实践活动的梳理,明确其在对外汉语教学上的贡献,归纳其汉语教学的经验和方法,希望可以对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师有所帮助。
张虹[6](2014)在《应用型本科院校现代汉语课程教学改革探究》文中指出应用型本科院校要根据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需要改革现代汉语课程,根据不同的能力培养目标,设置不同侧重的现代汉语课程;调整教学内容,针对不同专业的需要,由以教材为本转变为以实际应用为本;优化教学方法,加强基础理论教学与实践应用相互融合;恰当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多角度多层次地提供各种教学手段;加强尤其适用于应用型教学的现代汉语语料库建设。改革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现代汉语教师提出了挑战,也提供了机遇。
王凯[7](2014)在《词汇,英语学习的灵魂——高中英语词汇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其策略》文中指出词汇是英语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想学好英语,学生必须掌握一定量的词汇。而到了高中,学生往往会面临词汇学习的瓶颈,常常因词汇识记而感到劳累,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王昌盛[8](2012)在《如何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文中认为当今,英语教育正处于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进程中。如何使我们的学生获得英语素质的全面提高,是摆在我们每一个英语教育工作者面前的紧迫任务。新英语大纲明确指出:初中英语教学的目的是通过听、说、读、写的训练,使学生获得英语基础知识和初步运用英语的能
韩小梅[9](2012)在《浅谈初中生英语听力训练策略》文中研究指明用英语进行交流的前提是理解并听懂别人所说的内容。根据对人们交流活动所用时间的统计,听的时间占30%。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听"比"说"更重要。要想有效地交际,首先就要提高听的能力。要提高听力水平,没有技巧,没有训练是不行的。听力越早练越好,听力教学是整个初级中学英语教学的基础和关键。
智红霞[10](2012)在《单音动词的双音化效应 ——以征战类动词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单音动词的双音化是汉语动词发展史中的一个重大变化。目前学界对于这一发展过程及其影响的研究还尚未深入展开。本文以征战类动词为例,采用历时研究与共时研究相结合、定量统计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单音节动词的历时演变、双音化的类型和过程、双音化的效应等问题进行较为全面的考察和分析。全文共分六章,各章内容概括如下:第一章概述了本文的研究对象、研究现状、研究方法以及语料来源等问题。第二章和第三章对单音节征战类动词的历时发展进行了详细考察。通过对语料的定量统计和定性分析考察了“战”组、“征”组、“攻”组、“侵”组、“夺”组、“胜”组、“败”组共七组同义类聚的22个单音节动词的历时发展情况。所考察的内容主要包括单音动词所构成的基本论元结构、述谓功能的强弱、及物性的高低、黏附性的变化等方面。这22个单音动词同义组内部成员之间句法语义共性多,跨组成员之间也相互关联,共处于征战这一语义场中。第四章对单音动词双音化的类型和过程进行了考察。主要包括并列式组配方式的考察和动补式“战胜”等词汇化过程的考察。并列式双音词多为相邻生成,其三种组配方式同义组配、类义组配、反义组配在数量、成词能力、动词性的强弱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同义组配是并列式的最优选的组配模式。早期形成的动补式经历了词汇化的过程。“战胜”等词汇化过程与汉语小句整合的连续统“复句>复杂谓语句>简单句”相一致,体现了汉语词汇双音化的一条基本路径。第五章对单音动词的双音化效应进行了考察。单音动词的双音化效应的研究主要从两个方面展开,一是双音化对单音动词的影响,二是单双音节动词的差异比较。双音化对单音动词的影响体现为单音动词在黏附性、及物性、语义、语音等方面的变化。单双音节动词之间的差异在句法、语义、韵律组配、语体色彩等方面都有体现。这种差异既有总体的倾向性又体现了个体的差异性。总体倾向是双音动词指称性和作主宾语等非述谓成分的能力强于单音节动词,单音节动词的动作性和带宾语、带补语、同时带宾语和补语、作补语、重叠、用于紧缩句等述谓用法的能力强于双音节动词。单双音节动词在述谓用法和非述谓用法上形成鲜明的对比。语义上双音节动词较单音动词明确,对单音动词的句法语义功能进行了分化。双音动词的语义抽象性强于单音节动词。单双音节动词的差异在汉语历时和共时的发展中都有体现,二者差异的总体倾向一致,但在具体表现上也存在差异。在汉语历时的发展中,单双音节动词的指称能力在发生一些变化,汉语动词和名词之间词类差异的显着度在增强。古代汉语中双音节作定语多为“V之N”格式,部分双音节动词经历了及物性增强的变化。近代汉语中单音节动词同时带宾语和补语有“动+补+宾”和“动+宾+补”两种语序,在现代汉语共同语中只有“动+补+宾”一种语序。单双音节动词在句法上的诸多差异是语义、韵律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第六章对全文进行了总结,指出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和今后继续研究的设想。
二、编辑也应重视语音的学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编辑也应重视语音的学习(论文提纲范文)
(2)基于微信公众号的国际汉语教学资源建设与使用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理论基础 |
1.4.1 移动学习模式 |
1.4.2 泛在学习理论 |
1.4.3 建构主义理论 |
1.5 已有研究述评 |
1.5.1 数字化教学资源研究现状 |
1.5.2 国际汉语数字化教学资源研究和开发现状 |
1.5.3 微信公众号应用于教学的研究现状 |
1.5.4 已有研究局限与进一步研究空间 |
2.微信公众号作为国际汉语教学资源的定性、定类、定位 |
2.1 微信与微信公众号 |
2.2 国际汉语数字化教学资源的界定 |
2.3 微信公众号的教学资源属性 |
2.4 微信公众号国际汉语教学资源分类 |
2.5 微信公众号作为资源的教学定位 |
2.5.1 微信公众号教学资源对教师的作用 |
2.5.2 微信公众号教学资源对学生的作用 |
3.基于微信公众号的国际汉语教学资源建设情况 |
3.1 公众号国际汉语教学资源开发主体 |
3.2 公众号国际汉语教学资源更新频率 |
3.3 公众号国际汉语教学资源语言类型 |
3.4 公众号国际汉语教学资源呈现格式 |
3.5 公众号国际汉语教学资源内容 |
3.6 公众号国际汉语教学资源适用对象 |
3.7 公众号国际汉语教学资源建设成就与问题 |
3.7.1 公众号国际汉语教学资源建设成就 |
3.7.2 公众号国际汉语教学资源建设存在的问题 |
4.基于微信公众号的国际汉语教学资源使用情况 |
4.1 调查对象和方法 |
4.1.1 调查对象 |
4.1.2 调查工具与方法 |
4.2 教师和留学生使用公众号国际汉语教学资源情况分析 |
4.2.1 教师使用公众号国际汉语教学资源情况分析 |
4.2.2 留学生使用公众号国际汉语教学资源情况分析 |
4.3 教师和留学生对公众号国际汉语教学资源建设期待调查结果与分析 |
4.3.1 教师对公众号国际汉语教学资源建设期待调查结果与分析 |
4.3.2 留学生对公众号国际汉语教学资源建设期待调查结果与分析 |
4.3.3 小结 |
5.讨论与建议 |
5.1 微信公众号国际汉语教学资源开发建议 |
5.1.1 增强公众号作者和编辑的专业性,高校应发挥更大力量 |
5.1.2 建设语言多样化,内容国别化的公众号国际汉语教学资源 |
5.1.3 加强公众号国际汉语教学资源建设的针对性 |
5.1.4 面向师生需求,避免公众号资源低水平重复建设 |
5.2 对教师和留学生使用公众号国际汉语教学资源的建议 |
5.2.1 对教师使用公众号国际汉语教学资源的建议 |
5.2.2 对留学生使用公众号国际汉语教学资源的建议 |
5.3 国际汉语教学优质公众号推荐 |
5.3.1 国际汉语教学优质公众号确立标准 |
5.3.2 优质微信公众号推荐 |
6.结语 |
6.1 研究总结 |
6.2 研究创新点 |
6.3 研究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3)越南留学生汉语普通话塞音和塞擦音的产出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背景 |
1.3 文献综述 |
1.4 研究方法和意义 |
第二章 实验设计 |
2.1 发音人 |
2.2 发音材料 |
2.3 录音过程 |
2.4 发音分析软件及测量项目 |
第三章 塞音产出的声学分析 |
3.1 单音节发音 |
3.2 双音节发音 |
3.3 句子发音 |
第四章 塞擦音产出的声学分析 |
4.1 单音节发音 |
4.2 双音节发音 |
4.3 句子发音 |
第五章 塞音和塞擦音的偏误分析 |
5.1 偏误类型 |
5.2 偏误特点 |
5.3 偏误原因 |
5.4 面向越南留学生进行汉语语音教学的思考 |
第六章 结语 |
6.1 本文研究结论 |
6.2 本研究的贡献 |
6.3 本研究存在的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被试基本信息 |
附录二 塞音/塞擦音单音节听辨表 |
附录三 塞音/塞擦音双音节听辨表 |
附录四 塞音/塞擦音单音节发音表 |
附录五 塞音/塞擦音双音节发音表 |
附录六 塞音/塞擦音句子发音表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
致谢 |
(4)韩国本土汉语学习网站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范围及方法 |
一、研究范围 |
二、研究方法 |
第三节 相关研究综述 |
一、网络教学的相关研究 |
二、汉语学习网站的相关研究 |
三、网络教学评估的相关研究 |
第二章 韩国网络教育市场现状和汉语教育现状 |
第一节 韩国网络教育市场现状 |
一、韩国网络教育市场规模 |
二、网络教育使用领域 |
第二节 韩国汉语教育市场现状 |
一、传统汉语教育 |
二、网络汉语教育 |
第三章 韩国本土汉语学习网站介绍 |
第一节 “文井我中国语”汉语学习网站 |
一、教学形式 |
二、教学内容 |
三、网站管理 |
第二节 “中国谈”汉语学习网站 |
一、教学形式 |
二、教学内容 |
三、网站管理 |
第三节 “Langdy”汉语学习网站 |
一、教学形式 |
二、教学内容 |
三、网站管理 |
第四章 韩国本土汉语学习网站的比较分析 |
第一节 韩国本土汉语学习网站教学形式的比较分析 |
一、网站教学形式分析原则 |
二、网站教学形式比较分析 |
三、分析小结 |
第二节 韩国本土汉语学习网站教学内容的比较分析 |
一、网站教学内容分析原则 |
二、网站教学内容比较分析 |
三、分析小结 |
第三节 韩国本土汉语学习网站管理的比较分析 |
一、网站管理分析原则 |
二、网站管理比较分析 |
三、分析小结 |
第五章 韩国汉语学习网站总体评估 |
第一节 单向型汉语学习网站的总体评估 |
一、单向型汉语学习网站的优势 |
二、单向型汉语学习网站的不足 |
第二节 双向型汉语学习网站的总体评估 |
一、双向型汉语学习网站的优势 |
二、双向型汉语学习网站的不足 |
第六章 关于发展韩国汉语学习网站的建议 |
第一节 单向型汉语学习网站的参考建议 |
一、教学辅助功能的多样化 |
二、设计自主学习支持环节 |
三、重视学习者反馈信息的利用 |
第二节 双向型汉语学习网站的参考建议 |
一、教师充分运用自身的优势进行教学 |
二、弱化心理距离感,强化网络教学现场感 |
三、提高单位时间的学习效率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赵元任与对外汉语教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论文选题的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分析 |
1.3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1.4 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
2 赵元任语言观与对外汉语教学的关系 |
2.1 赵元任语言观的形成 |
2.2 赵元任语言观与其对外汉语教学的关系 |
3 赵元任的对外汉语教学实践活动 |
3.1 早期对外汉语教学活动 |
3.1.1 首次教白话文(1922-1924) |
3.1.2 首次教文言文(1938-1941) |
3.1.3 小结 |
3.2 中期(高峰期)对外汉语教学活动(1941-1946) |
3.2.1 主持中文培训班 |
3.2.2 教学过程及效果 |
3.2.3 小结 |
3.3 后期对外汉语教学活动(1947-1963) |
4 赵元任对对外汉语教学的贡献及启示 |
4.1 对对外汉语教学的贡献 |
4.1.1 引领美国汉语教学史上的“白话文运动” |
4.1.2 编写完整的对外汉语教材 |
4.2 对对外汉语教学的启示 |
4.2.1 赵元任教学理念对当代对外汉语教学的启示 |
4.2.2 赵元任教学方法给当代对外汉语教学的启示 |
5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
致谢 |
(6)应用型本科院校现代汉语课程教学改革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根据不同的能力培养目标设立不同侧重的现代汉语课程 |
二、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 |
1. 调整教学内容 |
2. 优化教学方法 |
3. 恰当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 |
4. 加强现代汉语语料库建设 |
(7)词汇,英语学习的灵魂——高中英语词汇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其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一、当前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
1.学生无法正确使用所学的词汇 |
2.学生学习词汇的动力不足 |
3.学生自学能力较弱 |
三、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中存在问题的改进策略 |
1.重视语音教学, 打牢词汇学习基础 |
2.指导学习方法, 提高学习效率 |
(8)如何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论文提纲范文)
一、坚持课前三分钟口语训练 |
二、加强语音训练 |
三、设计多种形式的课堂交际活动, 增加学生课内“说”英语的机会 |
(一) 复述。 |
(二) 创设语境, 让学生表演对话内容。 |
(三) 讨论。 |
四、学英语歌, 背诵英语顺口溜 |
(9)浅谈初中生英语听力训练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一、选择适合初中学生的听力教材 |
二、采用先进的听力设备 |
三、使用科学、有效的听力教学方法 |
1. 做好听力训练前的“热身”准备。 |
2. 培养学生“用心听”的好习惯。 |
3. 训练中要做到“精听”和“泛听”相结合。 |
4. 在听力训练中渗透西方文化意识的培养。 |
(10)单音动词的双音化效应 ——以征战类动词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对象 |
1.2 研究现状 |
1.2.1 关于单双音节词语差异的综合研究 |
1.2.2 关于单双音节动词差异的研究 |
1.2.3 关于动词双音化对汉语发展影响的研究 |
1.2.4 关于单音节词语双音化过程的研究 |
1.3 本文所采用的汉语史分期和语料来源 |
1.3.1 本文所采用的汉语史分期 |
1.3.2 语料来源 |
1.4 本文的结构安排和研究方法 |
1.4.1 本文的结构安排 |
1.4.2 本文的研究方法 |
2. “战”组、“攻”组、“征”组征战类动词的历时发展考察 |
2.1 “战”组单音节征战类动词 |
2.1.1 单音动词“战”的历时发展考察 |
2.1.2 单音动词“斗”的历时发展考察 |
2.1.3 单音动词“争”的历时发展考察 |
2.2 “攻”组单音节征战类动词 |
2.2.1 单音动词“攻”的历时发展考察 |
2.2.2 单音动词“击”的历时发展考察 |
2.2.3 单音动词“打”的历时发展考察 |
2.3 “征”组单音节征战类动词 |
2.3.1 单音动词“征”的历时发展考察 |
2.3.2 单音动词“伐”的历时发展考察 |
2.3.3 单音动词“讨”的历时发展考察 |
3. “侵”组、“夺”组、“胜”组、“败”组征战类动词的历时发展考察 |
3.1 “侵”组单音节征战类动词 |
3.1.1 单音动词“侵”的历时发展考察 |
3.1.2 单音动词“袭”的历时发展考察 |
3.2 “夺”组单音节征战类动词 |
3.2.1 单音动词“夺”的历时发展考察 |
3.2.2 单音动词“取”的历时发展考察 |
3.2.3 单音动词“略”、“掠”的历时发展考察 |
3.3 “胜”组单音节征战类动词 |
3.3.1 单音动词“胜”的历时发展考察 |
3.3.2 单音动词“克”、“捷”、“赢”的历时发展考察 |
3.4 “败”组单音节征战类动词 |
3.4.1 单音动词“败”的历时发展考察 |
3.4.2 单音动词“破”的历时发展考察 |
3.4.3 单音动词“输”的历时发展考察 |
3.5 单音节征战类动词句法语义特征小结 |
4. 征战类动词的双音化类型和过程 |
4.1 并列式双音节动词的组配方式考察 |
4.1.1 同义语素组配的并列式征战类双音节动词 |
4.1.2 类义语素组配的并列式征战类双音节动词 |
4.1.3 反义语素组配的并列式征战类双音节动词 |
4.1.4 并列式双音动词的构成与相邻原则 |
4.1.5 并列式双音动词的竞争机制 |
4.2 动补式“战胜”的双音化过程考察 |
4.2.1 语义的高度关联性与“战”、“胜”的共现 |
4.2.2 句法严密化与“战”、“胜”的组合 |
4.2.3 “而”的消失与“战胜”的粘合 |
4.2.4 重新分析与“战胜”的融合 |
4.2.5 “战胜”的双音化共性和个性 |
4.3 小结 |
5. 单音节征战类动词的双音化效应考察 |
5.1 双音化对单音动词的影响 |
5.1.1 双音化与单音动词黏附性的变化 |
5.1.2 双音化与单音动词及物性的变化 |
5.1.3 双音化与单音动词语义、语音的变化 |
5.2 单双音节动词之间的差异 |
5.2.1 单双音节动词的非述谓用法差异 |
5.2.2 单双音节动词的述谓用法差异 |
5.2.3 单双音节动词的语义差异 |
5.2.4 单双音节动词与单双音节组配时的韵律组配差异 |
5.2.5 单双音节动词语体色彩差异 |
5.3 小结 |
6. 结语 |
6.1 本文的研究结论 |
6.2 本文的创新之处 |
6.3 本文的不足及今后的研究设想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四、编辑也应重视语音的学习(论文参考文献)
- [1]自然拼读法在农村小学英语中的行动研究[D]. 李洁. 淮北师范大学, 2021
- [2]基于微信公众号的国际汉语教学资源建设与使用调查[D]. 王园园.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1)
- [3]越南留学生汉语普通话塞音和塞擦音的产出实验研究[D]. 候淑慧. 暨南大学, 2019(02)
- [4]韩国本土汉语学习网站比较研究[D]. 徐河娜(SEO HANA). 中央民族大学, 2018(01)
- [5]赵元任与对外汉语教学[D]. 熊婷. 重庆师范大学, 2015(12)
- [6]应用型本科院校现代汉语课程教学改革探究[J]. 张虹. 文教资料, 2014(35)
- [7]词汇,英语学习的灵魂——高中英语词汇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其策略[J]. 王凯. 新课程学习(上), 2014(08)
- [8]如何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J]. 王昌盛. 快乐阅读, 2012(26)
- [9]浅谈初中生英语听力训练策略[J]. 韩小梅. 甘肃教育, 2012(18)
- [10]单音动词的双音化效应 ——以征战类动词为例[D]. 智红霞. 华中师范大学, 20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