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玉米自交系愈伤组织的诱导及再生(论文文献综述)
石月红[1](2021)在《玉米体细胞胚胎发生相关基因ZmLBD24的克隆及功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玉米(Zea mays L.)是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在我国粮食安全中占有重要的战略地位。随着人们对玉米需求量和品质要求的不断提升,快速有效地创制玉米新种质、选育玉米新品系已成为当今玉米育种工作的首要任务。转基因技术、基因编辑等生物育种技术虽已成为国际玉米育种的前沿和核心,但仍受限于遗传转化过程中对受体基因型的依赖。体细胞胚胎是理想的玉米受体材料,深入探究体细胞胚胎发生的分子机理,发掘体细胞胚胎发生相关基因并解析其功能,对玉米稳定高效的遗传转化系统的建立具有重要意义。Y423是本实验室选育的能形成体细胞胚胎且具有高遗传转化效率的玉米骨干自交系,本研究基于对Y423体胚发生过程中转录组分析的基础之上,对转录显着变化的基因ZmLBD24(GRMZM2G075499)进行克隆并解析其在体细胞胚胎发生过程中的作用。研究结果如下:1.从玉米骨干自交系Y423中成功克隆到657bp的ZmLBD24基因编码序列,其编码218个氨基酸的多肽,多重序列比对分析表明ZmLBD24含有LOB基因家族的保守结构域,且与拟南芥中的At LBD16氨基酸同源性最高。2.表达模式分析表明ZmLBD24基因在以玉米幼胚、根、茎节及叶片为外植体诱导愈伤发生过程中均呈上调表达趋势,且在Ⅱ型愈伤中表达量最高。3.启动子元件预测分析发现,该基因的启动子中包含光响应元件、激素响应元件、应激响应元件及组织特异性调控元件,表明ZmLBD24基因可能参与玉米生长发育和胁迫响应过程。4.筛选得到纯合At LBD16突变体lbd16(SALK_040739C);成功构建表达载体p CAMBIA3301-ZmLBD24,并转化野生型拟南芥及纯合突变体拟南芥lbd16;获得了49个拟南芥过表达株系及5个拟南芥恢复株系。同时对野生型、突变体、过表达及恢复系进行愈伤形成能力测定,结果表明过表达株系形成愈伤的能力极显着高于野生型,突变体极显着低于野生型,恢复系可以恢复突变体以叶片为外植体形成愈伤的能力,初步说明:玉米ZmLBD24基因能提高拟南芥愈伤的形成能力,间接表明ZmLBD24在玉米体细胞胚胎形成过程中的促进作用。5.亚细胞定位分析初步表明ZmLBD24蛋白定位于细胞核。6.酵母双杂实验结果初步表明ZmLBD24蛋白与Zmb ZIP65蛋白间存在互作关系,ZmLBD24蛋白与Atb ZIP59蛋白间存在互作关系。转基因ZmLBD24的过表达株系中At FAD-BD基因上调表达,并筛选得到5个ZmLBD24蛋白的候选互作蛋白。
耿婉莹[2](2020)在《ZmSec14p基因的玉米遗传转化及体细胞胚胎发生遗传研究》文中认为玉米(Zea mays L.)是世界上重要的农物之一,种植面积广泛。随着需求量的不断增长,急需提高玉米的产量。玉米分子育种的快速发展,使得这种需求成为现实,尤其遗传转化技术的应用,将许多功能基因转入玉米改良目标性状。所以不断寻找优良遗传转化受体、研究其发生的遗传学规律,利用优良受体进行功能基因的遗传转化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实验室前期选育出玉米抗冷自交系W9816,从中克隆了冷响应基因ZmSec14p(accession no.KT932998),并证明了其抗冷功能。玉米自交系Y423是本实验室选育的高体细胞胚胎诱导材料。在此基础上,本研究优化Y423体细胞胚胎诱导体系、遗传转化体系,进行了ZmSec14p基因的遗传转化、并对Y423体细胞胚胎发生进行了遗传分析。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优化了Y423体细胞胚胎发生体系。当继代培养天数为16天,继代培养次数为T3代时体细胞胚胎的发生率最高。当继代培养基中甘露醇浓度达到7.5g/L时,可将Ⅲ型愈伤组织转化成Ⅱ型胚性愈伤组织。在Y423成熟种子中成功诱导出胚性愈伤组织并分化成苗。2.优化了农杆菌介导的Y423遗传转化体系并进行了ZmSec14p基因的遗传转化。当农杆菌侵染Y423玉米愈伤组织热激时间为3min,热激温度为42℃时,再生植株阳性转化效率最高。利用此种方法侵染幼胚和愈伤组织共获得131株阳性苗,阳性率分别为4.21%和6.11%。在共培养基中加入150mg/L半胱氨酸时,可以有效地提高转化率。3.不依赖于组培的遗传转化体系的研究。授粉16小时后利用花粉管通道法将ZmSec14p基因转入到Y423中,转化率为0.67%,显着高于8小时(转化率为0.22%)和12小时(转化率为0.31%)。利用农杆菌介导法侵染花丝、花药以及授粉后合子,成功获得阳性植株,转化率分别为0.63%、0.12%和0.52%,且这三种方法中侵染花丝的染菌率最低。4.Y423体细胞胚胎发生的遗传分析。以体细胞胚胎发生材料Y423与不易于组织培养的自交系MO17杂交,以授粉双亲、F1代与F2代的幼胚进行愈伤组织诱导,研究体细胞胚胎发生的遗传规律:初生愈伤组织的诱导率与基因型无关。愈伤组织的诱导受多基因性状控制,F1代体细胞胚胎的发生具有杂种优势,F2代发生表型分离。
杨春玲[3](2020)在《不同玉米自交系芽再生能力评估》文中研究指明玉米是重要的粮食作物,遗传转化是玉米基础研究和遗传改良的重要技术手段。外植体的芽再生能力会直接影响玉米遗传转化效率。玉米芽再生能力通常会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基因型和培养基是其中重要的因素。目前实验室常用的遗传转化受体材料B104、A188等材料存在着农艺性状差,生长缓慢等问题。因此,我们需要筛选一些再生能力优良的玉米自交系,为建立高效遗传转化体系提供更多可供选择的优良受体。本研究将三种培养基体系(N6、MS1、MS2)的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Callus induction medium,CIM)和分化培养基(Shoot induction medium,SIM)两两组合,形成了共计九种培养体系。通过比较不同培养体系上实验材料的愈伤组织诱导率、愈伤组织类型、出苗率、出苗时间等指标,筛选出了能最大限度发挥材料再生潜力,且适用于大多数待筛选自交系的培养基组合体系:MS1-CIM/MS2-SIM。该体系所诱导出的愈伤组织多为II型愈伤组织,状态良好,适合长期继代培养,不仅可以最大化发挥玉米自交系幼胚的芽再生能力,还可以缩短出苗时间,且诱导出的再生苗的形态更加正常。这为玉米的遗传转化体系提供了一种新的具有普遍适应性且组培效果好的培养基体系。本研究还以常用的玉米组培材料A188和B104为对照,对92份来自不同地区的玉米自交系的幼胚的芽再生能力进行评估,以期筛选到芽再生能力高的材料。通过比较初级愈伤组织诱导率、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率、绿芽分化率、单块愈伤组织出苗率、出苗率等5个组培性状,评估所筛选材料的芽再生能力。最终筛选出了16份出苗率高于或近似于B104的玉米自交系,其中有6份自交系材料的出苗频率也高于A188的最高出苗频率,芽再生能力最高的材料其出苗频率可达246.67%,为玉米遗传转化体系的改进提供了更多优良的受体材料。并对材料的初级愈伤组织诱导率、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率、II型愈伤组织诱导率、绿芽分化率、出苗率、单块愈伤组织出苗率等性状的统计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绿芽分化率、单块愈伤出苗率与材料总出苗频率有显着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675、0.635,为今后材料评估提供了参考。
王伟[4](2020)在《玉米高效遗传转化受体材料的筛选》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遗传转化技术已经成为生物学研究的重要手段之一,玉米高效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对于玉米在生物学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玉米高效遗传转化体系的构建可以从优化培养体系、构建高效遗传转化载体、筛选高效受体材料等方面入手。本研究对实验室收集的64个玉米自交系进行了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实验,实验过程中取材以及侵染阶段的操作步骤均参考本实验室最常用的实验方法;实验过程中使用的培养体系是本实验室之前筛选出的适用于大多数玉米自交系的培养体系。本研究在对所有玉米自交系进行完整的遗传转化实验以后,对转化效率和获得绿苗所用培养时间进行了统计分析,筛选出了113、130和166(具体材料名称见补充表1)三种可用于玉米高效遗传转化体系构建的受体材料,其转化效率分别为11.99%、8.78%和9.09%,对照材料B104和Z31的转化效率分别是13.16%和10.39%,三种材料的转化效率与对照材料没有明显差距;三种材料获得绿苗所用组织培养时间分别是51天、48天和45天,自交系B104和Z31的培养时间分别是55天和52天,三种材料的组织培养时间均较对照材料有所缩短。在本研究中,为了找出遗传转化过程中主要性状与转化效率之间的关系,在实验过程中,按照组织培养的时间顺序对所有自交系的瞬时转化率、初级愈伤组织诱导率、稳定转化率、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率进行了统计分析,发现(1)当材料的瞬时转化率或稳定转化率很低时,材料可直接淘汰;(2)当材料具有高水平的初级愈伤组织诱导能力或胚性愈伤组织诱导能力时,不能代表该材料具有高水平的转化效率;(3)胚性愈伤组织诱导能力较低的材料有可能具有高效的转化效率。本研究分析了基因型对于瞬时转化能力、初级愈伤组织诱导能力、稳定转化能力、胚性愈伤组织诱导能力四个性状的影响程度,发现瞬时转化能力、稳定转化能力、胚性愈伤组织诱导能力三个性状受基因型的影响十分明显,而初级愈伤组织诱导能力受基因型的影响程度很低,在以后的实验中可以不再把初级愈伤组织诱导能力作为评价玉米自交系转化效率的参考依据。
殷榕[5](2020)在《玉米自交系成熟胚的芽再生能力的研究》文中指出组织培养是玉米遗传转化的基础。玉米幼胚因其容易诱导胚性愈伤组织、易于芽再生的特点成为玉米组织培养中主要使用的外植体。然而玉米幼胚的取材严重受到发育时期及生长季节的限制。选取玉米成熟胚作外植体操作更为简单、取材时期不受限制,可以克服幼胚在获取时间、气候和环境上的局限,因而更具应用前景。但是玉米成熟胚的芽再生困难,主要受到基因型、培养基类型、外植体的处理方式、植物激素等因素的影响。为了优化玉米成熟胚芽再生的实验体系,本研究选取6份玉米自交系材料(CML493、CIMBL8、Cy72、JY01、Ye478和K12),取其成熟胚为外植体,通过研究两种不同类型培养基和三种不同切胚方式对初级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不同浓度植物激素在胚性愈伤组织诱导和再生过程的影响以及三种不同浓度甘露醇对玉米成熟胚培养中褐化的影响,优化并建立了高效的玉米成熟胚再生体系。主要研究成果如下。以MS培养基为基础培养基诱导形成愈伤组织的效率高于N6培养基;以胚轴为外植体更容易诱导形成愈伤组织,愈伤组织诱导率可以达到100%;在继代培养基中添加1.5mg L-12,4-D和6mg L-1Dicamba时,诱导形成胚性愈伤组织的效果最佳,其中,自交系CML493的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率最高为88.89%。同时对胚性愈伤组织进行形态观察发现愈伤组织颜色淡黄、结构疏松、表面较干燥,而且有显着的球状颗粒突起结构,组织切片分析发现胚性愈伤组织的细胞排列整齐、细胞数量多、细胞质浓而且布满大量分裂的细胞,用0.5%苏丹红染色后呈现深红色,并检测到胚胎发育相关基因SOMATIC EMBRYOGENESIS RECEPTOR-LIKE KIN、BABY BOOM和LEAFY COTYLEDON2在胚性愈伤组织和非胚性愈伤组织中表达水平的差异。在继代培养基中添加20g L-1甘露醇能有效地将愈伤组织褐化率降低到19.44%;在分化培养基中添加2mg L-1TDZ和6mg L-1ZT时可以有效地提高芽分化率,JY01的芽分化率最高可达到43.33%。总之,本研究所建立的成熟胚高效芽再生体系对建立高效玉米遗传转化体系提供了重要数据,奠定了良好基础。
艾丽曼·阿布来孜[6](2020)在《农杆菌介导的玉米高效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及CgbHLH001转基因玉米株系的鉴定》文中认为玉米是世界重要的粮食、饲料作物,也是现代食品、医药和化学工业的重要原料。而干旱则是影响玉米生长发育并导致产量和质量下降的最主要的环境因素。传统玉米育种技术由于周期长且难以维持玉米的产量等问题,一直无法满足社会需求。因此利用转基因技术选育耐旱玉米新品种具有重要的意义。农杆菌介导的基因转化法是目前广泛应用于玉米等农作物的遗传转化方法,与其他转基因方法相比具有成本低、外源基因单拷贝插入、稳定遗传等优点。基于此,本研究拟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将来自盐生植物灰绿藜的耐旱转录因子CgbHLH001(碱性螺旋环螺旋转录因子)基因转入优良玉米自交系中,同时对遗传转化体系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优化,旨在建立高效稳定的农杆菌介导的玉米遗传转化体系,并创制耐旱转基因玉米新种质,为选育耐旱玉米品种、加快我国转基因玉米研究与产业化进程提供依据。本研究主要获得了如下研究结果:1.不同基因型玉米幼胚诱导愈伤组织实验结果表明,本实验选取的四个玉米自交系基因型间形成愈伤的能力差异不大,各玉米自交系幼胚均能诱导出初级愈伤组织。诱导愈伤组织最适2,4-D浓度为2.0或2.5 mg/L;最适分化培养基为MS+0.5 mg/L VB1(维生素B1)+0.5 g/L CH(水解酪蛋白)+30 g/L蔗糖+1.38 g/L L-pro(L-脯氨酸)+4 mg/L 6-BA;最适生根培养基为1/2 MS+30 g/L蔗糖+0.5 mg/L IBA;筛选抗性愈伤组织的草铵膦(PPT)临界浓度为9 mg/L;筛选转化苗的PPT临界浓度为0.8 g/L。2.基于玉米幼胚的分化体系进一步优化了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体系并获得了抗逆基因CgbHLH001的转基因植株。分别转化了三种植物表达载体:CgbHLH001基因过表达载体、CgbHLH001基因干扰载体以及空载体,结果显示,当农杆菌菌液OD600=0.6,浸染时间25 min时得到自交系JH089转化过表达载体的较佳条件,该条件下获得的再生植株经PCR鉴定获得1株CgbHLH001过表达的JH089株系;当农杆菌菌液OD600=0.8,浸染时间15-20min时得到自交系JH089转化干扰载体的较佳条件,该条件下共获得3株PCR阳性的CgbHLH001 RNAi的JH089株系;当农杆菌菌液OD600=0.8,浸染时间30 min时得到自交系3604转化干扰载体的较佳浸染条件,该条件下获得1株PCR阳性的CgbHLH001 RNAi的新自3604株系。实验结果表明,不同玉米自交系的遗传转化效率有明显差异,其中自交系JH089较容易获得转化植株。3.利用农杆菌介导对玉米自交系JH089的种子萌动胚进行遗传转化条件的优化。结果显示,浸染时间和浸染的菌液浓度对出苗率均有一定的影响,合理的菌液浓度和浸染时间的组合对提高出苗率及转化率具有重要作用。与此同时,对玉米自交系JH089也进行了茎节愈伤组织的诱导,其愈伤诱导的最佳培养基为MS+0.5 mg/L VB1+0.5 g/L CH+30 g/L蔗糖+1.38 g/L L-pro+3.4mg/L Ag NO3+2.5 mg/L 2,4-D。
王磊[7](2019)在《玉米幼胚胚性愈伤组织诱导能力候选基因GRMZM2G038183的功能初探》文中研究说明玉米基因功能研究是玉米品种改良的重要基础,系统地分析单个基因的功能或基因之间的功能互作,是未来几年研究的重点。植物遗传转化技术不仅被用于研究基因的功能,还被用于提升作物品质和抗性。玉米的遗传转化需要建立快速高效的玉米遗传转化体系,而目前玉米转化体系主要建立在18-599R、C01、B104、A188和HiII等少数能高效诱导胚性愈伤组织的优良转基因受体材料的基础上,我国的大多数骨干自交系由于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率能力差仍不能直接作为转化的受体,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我国转基因育种和功能基因研究的快速发展。因此研究玉米幼胚诱导胚性愈伤组织的功能基因、揭示其作用的分子机制具有重要意义。课题组前期利用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和QTL定位共同检测到一个可能参与植物激素信号传导来调控玉米愈伤组织的形成的基因GRMZM2G038183,本研究进一步通过候选基因关联分析、拟南芥T-DNA插入突变体和玉米EMS突变体,拟南芥过表达等方式初步验证候选基因GRMZM2G038183在拟南芥和玉米幼胚胚性愈伤组织诱导过程中行使的生物学功能,旨在解析GRMZM2G038183基因和玉米幼胚胚性愈伤组织诱导能力的关系。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在198份玉米自交系中成功克隆了GRMZM2G038183的编码序列,序列长度在2873-3300 bp之间。该基因在198份玉米自交系中共检测到318个多态性位点,包括256个SNP和62个InDel。GRMZM2G038183与玉米幼胚愈伤组织诱导率进行关联分析,结果表明在P<0.01水平下,多态性位点S10和S2688与愈伤组织诱导率显着关联。S10为1 bp的InDel,GRMZM2G038183在5份含B73的低诱导率材料中编码的蛋白为含有UBA-like domain(DUF1421)的521个氨基酸的序列,而在5份含18-599R(18R)的高诱导率材料中由于存在S10,导致在第一个外显子上出现1个新的终止密码子,使编码蛋白序列变为38个氨基酸,缺失了DUF1421,从而导致蛋白功能失活,由此推测GRMZM2G038183负向调控玉米胚性愈伤组织的形成。2.GRMZM2G038183在拟南芥中的同源基因AT4G28300的T-DNA插入突变体(T83)的愈伤组织形成能力与野生型无显着差异,这说明缺失At4G28300基因后,拟南芥愈伤组织的诱导并不受影响,证明At4G28300不参与愈伤组织的形成。拟南芥Ler中过表达来源于18R中的GRMZM2G038183,T1代植株的愈伤组织诱导能力与野生型没有明显差异,这说明来源于玉米的GRMZM2G038183(18R)不参与拟南芥愈伤组织诱导过程。3.从国内玉米突变体库获得GRMZM2G038183的EMS突变体,命名为ems183(背景为B73,突变类型为stop gain)。幼胚的愈伤组织诱导结果显示,在玉米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上,B73和ems183都不能形成胚性愈伤组织,表明GRMZM2G038183(B73)可能不参与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或该基因可能还存在其它家族成员,并与GRMZM2G038183存在功能冗余。亚细胞定位显示GRMZM2G038183位于细胞膜和叶绿体膜。4.为了进一步验证GRMZM2G038183的功能,构建了GRMZM2G038183的玉米过表达载体ZM183-CUB和CRISPR/Cas9敲除载体ZM183-CPB,用于遗传转化玉米。目前已获得转过表达载体ZM183-CUB的9个T0代植株的种子。同时,构建了GRMZM2G038183(B73)-AN101的过表达载体,用于后期转化Ler拟南芥。
王婷婷[8](2019)在《玉米自交系掖478和TY4幼胚不定芽再生体系的优化》文中提出玉米幼胚是玉米组织培养中最常用的外植体,它被广泛的应用于科研工作中。优化玉米幼胚的组织培养体系,对于构建高效遗传转化体系具有重要意义。组织培养体系的优化可以从培养基的种类、添加的激素种类、添加的激素浓度等因素研究。优良玉米自交系掖478和TY4的组织培养都表现出愈伤组织诱导容易而绿苗分化较难的特点。在本研究中,首先对两种自交系分别在常用的三种培养基(N6培养基、改良N6培养基、MS培养基)上培养14 d后,统计II型愈伤组织诱导率。结果显示,自交系Ye478的最适培养基为N6培养基,自交系TY4的最适培养基为MS培养基。在此基础上,在愈伤组织诱导阶段分别添加不同浓度(0 mg·L-1、1 mg·L-1、2 mg·L-1、3mg·L-1)的外源激素Dicamba,统计胚性愈伤诱导率等性状,以此筛选最适激素浓度。结果显示掖478的最适Dicamba浓度为3 mg·L-1,TY4的最适Dicamba浓度为2 mg·L-1。在分化阶段对两种自交系分别添加不同浓度(0 mg·L-1、3 mg·L-1、5 mg·L-1、7 mg·L-1)的Zeatin外源激素,统计绿苗分化率等性状,以此筛选最适激素浓度。结果显示Zeatin浓度5 mg·L-1为自交系掖478分化培养的最适浓度,Zeatin浓度3 mg·L-1为自交系TY4分化培养的最适浓度。在培养过程中发现,两种自交系在添加外源激素Zeatin的分化培养基培养与对照培养基培养相比,能够提前两周生长出绿苗植株,缩短了分化出苗的时间。总之,本研究通过基本培养基比较并对培养过程的外源激素Dicamba和Zeatin的最适浓度进行筛选,优化了玉米自交系掖478和TY4的芽再生体系,这一结果为进一步构建高效遗传转化体系奠定了基础。
曹士亮[9](2013)在《BcWRKYⅡ基因对玉米的转化及提高玉米抗逆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玉米(Zea mays L.)在我国的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2012年全国玉米产量为20812万吨,产量超过稻谷产量383万吨,成为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干旱、盐碱和低温等逆境环境胁迫因子是玉米生长的主要限制因素,严重影响玉米产量。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将外源抗逆相关基因导入玉米来提高玉米的抗逆性,进而选育出玉米抗逆品种已经成为当前玉米基因工程育种的一个热点,应用前景十分广阔。本研究以黑龙江省重点应用和改良的玉米自交系为材料,优化了玉米未成熟胚和茎尖再生体系,分别以农杆菌介导的胚性愈伤组织转化法、农杆菌介导的离体茎尖转化法、农杆菌介导的茎尖原位转化法和花粉管通道法将来源于耐旱植物厚叶旋蒴苣苔(Boea crassifolia)的转录因子BcWRKYⅡ基因转化自交系,并对转基因植株进行了分子检测和生理检测,获得遗传稳定的转基因品系。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优化了玉米幼胚和茎尖再生体系通过对基因型、激素配比等条件的优化建立了玉米幼胚再生体系和茎尖再生体系,为遗传转化的研究奠定了基础。玉米幼胚再生体系:基因型郑58,诱导培养基:N6盐+120mg/L肌醇+500mg/L L-pro+500mg/L CH+2mg/L2,4-D+10mg/L AgNO3+30g/L蔗糖+6.5g/L琼脂,pH5.8;继代培养基N6+2mg/L2,4-D+15g/L甘露醇。分化培养基:N6盐+120mg/L肌醇+690mg/L L-pro+30g/L蔗糖+6.5g/L琼脂+2.0mg/L6-BA, pH5.8o茎尖再生体系为:基因型K10,诱导培养基MS+1.0mg/L2,4-D+2.0mg/L6-BA;丛生芽分化培养基:MS+0.5mg/L6-BA+1.0mg/L IB A2、明确了愈伤组织和茎尖分生组织对筛选物的敏感性研究了愈伤组织和茎尖分生组织对筛选物的敏感性。愈伤组织对筛选抗生素的敏感性顺序依次是:遗传霉素G418>巴龙霉素Par>卡那霉素(Kan)>新霉素(Neo)。在抗性愈伤筛选中,遗传霉素的适宜浓度为15~30mg/L,巴龙霉素Par的浓度为30~50mg/L, PPT筛选的适宜浓度为3~5mg/L。茎尖对各种抗生素的敏感性顺序与愈伤组织相同,在筛选过程中,遗传霉素的适宜浓度为15~30mg/L,巴龙霉素Par的浓度为30~50mg/L, PPT筛选的适宜浓度为1~3mg/L。3、优化了不同遗传转化方法的试验条件。农杆菌介导的愈伤组织转遗传化条件:基因型郑58,农杆菌菌液浓度为OD600=0.8,乙酰丁香酮浓度为200μmol/L,真空处理时间为5min,平均抗性愈伤率为抗性愈伤率为12.55%:农杆菌介导的离体茎尖遗传转化的条件:基因型K10,农杆菌菌液浓度为OD600=0.8、乙酰丁香酮浓度为150μmol/L,真空处理25min,平均抗性苗率为34.00%;农杆菌介导的茎尖原位转化的条件:基因型郑58、真空处理时间20min、OD600=0.9,AS浓度150μmol/L、Silwet-77浓度0.05%,平均抗性苗率为9.84%。花粉管通道法的优化条件:基因型龙抗11、授粉后16h导入、DNA浓度为200ng/ul,平均抗性苗率为4.81%4、获得了整合BCWRKYⅡ基因的纯合植株通过抗性株的PCR检测,Southern杂交及RT-PCR检测,证明外源BcWRKYⅡ基因已经整合到玉米基因组中,并且获得了转基因纯合株系。5、外源BcWRKYⅡ基因的转化提高了玉米抗旱和耐盐性转基因植株的抗旱性分析表明,4个转基因株系单株产量性状抗旱性提高了11%~41%。行粒数的增加是影响转基因玉米抗旱性提高最重要的原因。耐盐性分析表明BcWRKYⅡ基因的转化主要通过提高了转基因植株的叶绿素含量,降低了叶片伤害度和丙二醛含量,最终促进了转基因植株NaCl胁迫下生物量的提高。
吕颖颖,史振声,李凤海,王宏伟[10](2012)在《玉米幼胚组织培养的研究与进展》文中提出文中针对玉米幼胚组织培养研究进展情况,综述了影响玉米幼胚组织培养的因素,包括玉米基因型、基本培养基、生长调节物质、附加物等,旨在为建立高诱导率、广谱性的愈伤组织培养基提供参考。
二、玉米自交系愈伤组织的诱导及再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玉米自交系愈伤组织的诱导及再生(论文提纲范文)
(1)玉米体细胞胚胎发生相关基因ZmLBD24的克隆及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植物组织培养 |
1.1.1 植物组织培养的定义 |
1.1.2 植物组织培养的发展 |
1.2 植物器官再生 |
1.2.1 组织修复 |
1.2.2 器官发生 |
1.2.3 体细胞胚胎途径 |
1.2.3.1 体细胞胚胎发生的方式 |
1.2.3.2 体细胞胚胎发生的影响因素 |
1.3 体细胞胚胎发生的调控机制 |
1.3.1 胁迫反应调控 |
1.3.2 激素反应调控 |
1.3.3 胚胎发育相关转录因子的过量表达 |
1.3.4 表观修饰调节 |
1.4 LBD基因的研究进展 |
1.4.1 LBD的结构特点与分类 |
1.4.2 LBD基因的功能 |
1.5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ZmLBD24基因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
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2.1.1 实验材料 |
2.1.2 实验菌种与载体 |
2.1.2.1 实验菌种 |
2.1.2.2 实验载体 |
2.1.3 实验试剂与药品 |
2.1.3.1 试剂盒 |
2.1.3.2 抗生素 |
2.1.3.3 常用药品 |
2.1.3.4 培养基配制 |
2.1.4 实验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玉米叶片总DNA提取 |
2.2.2 玉米愈伤组织总RNA提取 |
2.2.3 双链cDNA的合成 |
2.2.4 引物设计与合成 |
2.2.5 荧光定量分析 |
2.2.6 目的基因ZmLBD24克隆 |
2.2.7 目的基因ZmLBD24DNA片段胶回收 |
2.2.8 目的片段ZmLBD24平末端加A |
2.2.9 ZmLBD24与pMD18-T载体连接 |
2.2.10 大肠杆菌转化 |
2.2.11 菌液检测 |
2.2.12 ZmLBD24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2.2.13 ZmLBD24基因启动子的克隆 |
2.2.14 双酶切 |
2.2.15 无缝克隆 |
2.2.16 ZmLBD24启动子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ZmLBD24基因的时空表达模式分析 |
2.3.2 ZmLBD24的克隆 |
2.3.3 ZmLBD24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2.3.4 ZmLBD24基因启动子的克隆 |
2.3.5 ZmLBD24基因启动子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2.4 讨论 |
2.5 小结 |
第三章 ZmLBD24基因的功能分析 |
3.1 实验材料 |
3.1.1 植物材料 |
3.1.2 菌种与载体 |
3.1.3 实验药品与仪器 |
3.1.4 培养基配制 |
3.2 实验方法 |
3.2.1 双酶切 |
3.2.2 酶切产物连接表达载体 |
3.2.3 农杆菌转化及菌液PCR检测 |
3.2.4 拟南芥的种植与培养 |
3.2.5 突变体纯合性检测 |
3.2.6 拟南芥的遗传转化 |
3.2.7 拟南芥过表达株系的检测 |
3.2.7.1 PCR检测 |
3.2.7.2 Bar试纸条检测 |
3.2.8 ZmLBD24在拟南芥中的功能分析 |
3.2.8.1 拟南芥无菌苗的培养 |
3.2.8.2 拟南芥愈伤组织的诱导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植物表达载体pCAMBIA3301-ZmLBD24载体构建 |
3.3.2 拟南芥突变体纯合性检测 |
3.3.3 阳性转基因拟南芥的初筛 |
3.3.4 转基因拟南芥的分子检测 |
3.3.4.1 过表达拟南芥株系的分子检测 |
3.3.4.2 恢复系拟南芥的分子检测 |
3.3.5 转基因拟南芥的bar试纸条检测 |
3.3.6 ZmLBD24在拟南芥中的功能分析 |
3.3.6.1 过表达拟南芥表型 |
3.3.6.2 以拟南芥种子为外植体诱导愈伤组织 |
3.3.6.3 以拟南芥叶片为外植体诱导愈伤组织 |
3.3.6.4 以拟南芥整株幼苗为外植体诱导愈伤组织 |
3.4 讨论 |
3.5 小结 |
第四章 ZmLBD24基因的定位及其分子互作研究 |
4.1 ZmLBD24蛋白的亚细胞定位研究 |
4.1.1 实验材料 |
4.1.1.1 植物材料与载体 |
4.1.1.2 实验试剂与药品 |
4.1.1.3 实验耗材及仪器 |
4.1.1.4 相关溶液的配制 |
4.1.1.5 引物的设计 |
4.1.2 实验方法 |
4.1.2.1 ZmLBD42的克隆 |
4.1.2.2 BP反应 |
4.1.2.3 LR反应 |
4.1.2.4 植物材料的培养 |
4.1.2.5 原生质体的提取 |
4.1.2.6 原生质体的转化 |
4.1.3 结果与分析 |
4.1.3.1 亚细胞定位载体pSATN1-GW-ZmLBD24的构建 |
4.1.3.2 ZmLBD24蛋白亚细胞定位 |
4.2 ZmLBD24互作蛋白筛选及验证 |
4.2.1 实验材料 |
4.2.1.1 菌株与载体 |
4.2.1.2 实验试剂及仪器 |
4.2.1.3 培养基配制 |
4.2.2 实验方法 |
4.2.2.1 ZmLBD24的克隆 |
4.2.2.2 BP反应 |
4.2.2.3 LR反应 |
4.2.2.4 酵母感受态AH109的转化 |
4.2.2.5 诱饵蛋白ZmLBD24毒性检测及自激活检测 |
4.2.2.6 诱饵蛋白ZmLBD24酵母文库筛选 |
4.2.2.7 酵母菌液PCR检测 |
4.2.2.8 酵母质粒提取 |
4.2.2.9 互作蛋白回转验证 |
4.2.3 结果与分析 |
4.2.3.1 酵母双杂交载体pGBKT7-ZmLBD24构建 |
4.2.3.2 诱饵蛋白ZmLBD24毒性检测 |
4.2.3.3 诱饵蛋白ZmLBD24自激活检测 |
4.2.3.4 蛋白互作验证 |
4.2.3.5 诱饵蛋白ZmLBD24互作蛋白的筛选 |
4.3 讨论 |
4.4 小结 |
第五章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2)ZmSec14p基因的玉米遗传转化及体细胞胚胎发生遗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写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低温胁迫对玉米的影响及低温信号转导途径 |
1.1.1 低温胁迫对玉米的影响 |
1.1.2 低温信号转导途径 |
1.2 Sec14p的研究进展 |
1.3 玉米遗传转化技术的研究进展 |
1.3.1 体细胞胚胎的起源及形成 |
1.3.2 体细胞胚胎发生的影响因素 |
1.3.3 玉米遗传转化技术 |
1.4 玉米愈伤组织形成的遗传研究 |
1.4.1 玉米愈伤组织的形成过程 |
1.4.2 玉米愈伤组织诱导能力的遗传研究 |
1.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玉米Y423体细胞胚胎发生及优化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实验材料 |
2.1.2 实验方法 |
2.1.3 实验仪器及试剂 |
2.1.4 培养基 |
2.1.5 数据分析 |
2.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2.2.1 继代次数对愈伤组织的影响 |
2.2.2 继代培养时间对愈伤组织的影响 |
2.2.3 甘露醇浓度对Ⅲ型愈伤组织的影响 |
2.2.4 Y423成熟种子愈伤发生 |
2.3 讨论 |
2.4 小节 |
第三章 Zm Sec14p基因的玉米遗传转化 |
3.1 实验材料 |
3.1.1 实验受体材料 |
3.1.2 菌种及载体 |
3.1.3 实验所用培养基 |
3.1.4 实验仪器、试剂及药品 |
3.2 实验方法 |
3.2.1 幼胚的获得及Y423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 |
3.2.2 农杆菌侵染Y423玉米幼胚 |
3.2.3 Y423愈伤组织遗传转化体系的优化 |
3.2.4 DNA提取 |
3.2.5 遗传转化植株分子检测 |
3.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3.1 Y423遗传转化体系的优化 |
3.3.2 Zm Sec14p基因的玉米遗传转化 |
3.3.3 Zm Sec14p基因转化植株的分子检测 |
3.4 讨论 |
3.5 小结 |
第四章 不依赖于植物组织培养的遗传转化体系研究 |
4.1 实验材料 |
4.1.1 受体材料 |
4.1.2 菌株及之植物表达载体 |
4.1.3 实验药品、试剂及仪器 |
4.1.4 培养基 |
4.2 实验方法 |
4.2.1 重组质粒DNA的制备 |
4.2.2 导入时间对花粉管通道的影响 |
4.2.3 农杆菌侵染液的准备 |
4.2.4 不依赖于组织培养的农杆菌介导法转化玉米 |
4.2.5 T0代转化植株的田间筛选 |
4.2.6 T0代转化植株的分子检测 |
4.2.7 农杆菌介导法侵染玉米花丝过程中乙酰丁香酮浓度的确定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Zm Sec14p重组质粒检测 |
4.3.2 花粉管通道法导入时间对转化的影响 |
4.3.3 不依赖于组织培养的农杆菌介导法转化玉米 |
4.3.4 转化植株Basta抗性筛选 |
4.3.5 T0代Y423转化植株分子检测 |
4.3.6 不同遗传转化体系转化率比较 |
4.3.7 农杆菌介导花丝侵染体系的优化 |
4.4 讨论 |
4.5 小结 |
第五章 Y423体细胞胚胎发生遗传分析 |
5.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5.1.1 实验材料 |
5.1.2 实验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不同材料愈伤诱导率 |
5.2.2 四种材料体细胞胚胎诱导率的统计 |
5.3 讨论 |
5.4 结论 |
第六章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3)不同玉米自交系芽再生能力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说明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植物组织培养 |
1.1.1 植物组织培养的理论基础 |
1.1.2 植物组织培养的发展历程及研究进展 |
1.1.3 植物组织培养的应用 |
1.2 玉米的组织培养 |
1.2.1 玉米组织培养的研究现状 |
1.2.2 玉米组织培养常用外植体 |
1.2.3 玉米的形态发生过程 |
1.2.4 愈伤组织分类 |
1.3 玉米组织培养的影响因素 |
1.3.1 培养基对组织培养的影响 |
1.3.2 不同外植体对组织培养的影响 |
1.3.3 取材时间对植物组织培养的影响 |
1.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玉米材料 |
2.1.2 培养基 |
2.1.3 生化试剂 |
2.2 试验方法 |
2.2.1 玉米籽粒消毒 |
2.2.2 取材与继代 |
2.2.3 愈伤组织筛选 |
2.2.4 培养基筛选实验 |
2.2.5 玉米自交系筛选实验 |
2.3 数据统计及计算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培养基筛选结果 |
3.1.1 不同CIM对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
3.1.2 不同培养基组合对愈伤组织分化及出苗的影响 |
3.1.3 不同培养基组合对组培苗形态的影响 |
3.1.4 不同培养基组合对材料出苗时间的影响 |
3.2 材料评估结果分析 |
3.2.1 筛选到的优良材料愈伤组织诱导情况 |
3.2.2 材料出苗情况统计 |
3.2.3 统计性状间的相关性分析 |
3.2.4 优良自交系材料的愈伤组织状态 |
4 讨论 |
4.1 不同CIM对愈伤组织状态的影响 |
4.2 各性状间的相关性分析 |
4.3 实验设计的不足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4)玉米高效遗传转化受体材料的筛选(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说明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转基因技术简介 |
1.1.1 植物遗传转化技术的发展历程 |
1.1.2 转基因作物的应用 |
1.2 玉米组织培养技术 |
1.2.1 基因型的影响 |
1.2.2 外植体的影响 |
1.2.3 培养基的影响 |
1.2.4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影响 |
1.3 玉米遗传转化技术 |
1.3.1 玉米遗传转化受体系统 |
1.3.2 玉米遗传转化方法 |
1.3.3 标记基因及阳性植株筛选方法 |
1.3.4 玉米遗传转化效率评估 |
1.3.5 玉米遗传转化技术的发展方向 |
1.4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植物材料 |
2.1.2 材料种植方式 |
2.1.3 载体与菌株 |
2.2 实验方法 |
2.2.1 培养基系统 |
2.2.2 农杆菌的准备 |
2.2.3 玉米幼胚的取材与侵染实验 |
2.2.4 玉米的组织培养过程 |
2.2.5 材料转化状态的鉴定方法 |
2.3 数据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玉米高效遗传转化受体材料的筛选 |
3.1.1 转化效率的统计分析 |
3.1.2 组织培养时间的统计分析 |
3.1.3 材料异地种植转化效率的相关性分析 |
3.2 遗传转化过程中的主要性状对材料转化效率的影响 |
3.2.1 瞬时转化能力对转化效率的影响 |
3.2.2 初级愈伤组织诱导能力对转化效率的影响 |
3.2.3 稳定转化能力对转化效率的影响 |
3.2.4 胚性愈伤组织诱导能力对转化效率的影响 |
3.2.5 绿苗分化能力与转化效率的关系 |
3.2.6 筛选剂浓度分析 |
3.3 遗传转化过程中的主要性状与材料转化效率之间的关系 |
4 讨论 |
4.1 玉米高效遗传转化受体材料的筛选方向 |
4.2 受体材料的转化效率优化方向 |
4.3 主要性状与转化效率之间的联系 |
4.3.1 瞬时转化能力 |
4.3.2 稳定转化能力 |
4.3.3 筛选压的调整 |
4.3.4 再生效率与转化效率之间的关系 |
4.3.5 基因型与组织培养性状之间的关系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5)玉米自交系成熟胚的芽再生能力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植物组织培养 |
1.1.1 植物形态建成 |
1.1.2 植物形态建成的机理研究 |
1.1.3 植物愈伤组织分类 |
1.2 玉米成熟胚组织培养的研究进展 |
1.2.1 玉米成熟胚培养的优势 |
1.2.2 玉米成熟胚愈伤组织诱导和植株再生的影响因素 |
1.2.3 玉米成熟胚组织培养中褐化的问题 |
1.3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植物材料 |
2.1.2 培养基 |
2.2 实验方法 |
2.2.1 外植体消毒 |
2.2.2 玉米成熟胚的半胚切取 |
2.2.3 玉米成熟胚初级愈伤组织和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及愈伤组织诱导率的统计 |
2.2.4 玉米成熟胚芽再生频率的统计 |
2.2.5 玉米成熟胚胚性愈伤组织的形态学观察 |
2.2.6 玉米成熟胚胚性愈伤组织的苏丹红染色 |
2.2.7 玉米成熟胚胚性愈伤组织的组织切片观察 |
2.2.7.1 取材与固定 |
2.2.7.2 脱水与透明 |
2.2.7.3 浸蜡与包埋 |
2.2.7.4 切片、粘片与烤片 |
2.2.7.5 脱蜡、复水与染色、脱水、透明 |
2.2.7.6 封固 |
2.2.8 玉米成熟胚胚性愈伤组织相关基因的表达分析 |
2.2.8.1 总RNA的提取 |
2.2.8.2 RNA质量和浓度的检测 |
2.2.8.3 反转录c DNA第一链的合成 |
2.2.8.4 qPCR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培养基类型对玉米成熟胚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
3.2 切胚方式对玉米成熟胚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
3.3 2,4-D和 Dicamba对玉米成熟胚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
3.4 甘露醇对成熟胚培养中褐化的影响 |
3.5 TDZ和 Zeatin对玉米成熟胚培养中芽再生的影响 |
4 讨论 |
4.1 培养基类型对玉米成熟胚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
4.2 切胚方式对玉米成熟胚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
4.3 激素对玉米成熟胚愈伤组织诱导和植株再生的影响 |
4.4 褐化问题的防治 |
5 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农杆菌介导的玉米高效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及CgbHLH001转基因玉米株系的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缩略词对照表 |
第1章 引言 |
1 玉米转基因方法研究进展 |
1.1 农杆菌介导的转化法 |
1.2 基因枪法 |
1.3 聚乙二醇(PEG)介导法 |
1.4 电击法 |
1.5 花粉管通道法 |
1.6 子房注射法 |
2 玉米遗传转化的受体系统 |
2.1 幼胚 |
2.2 茎节 |
2.3 茎尖 |
2.4 萌动胚 |
2.5 其他受体 |
3 bHLH转录因子耐旱功能的研究进展 |
4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及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
第2章 农杆菌介导的玉米幼胚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及优化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实验方法 |
1.2.1 幼胚再生体系的建立 |
1.2.2 草铵膦(PPT)筛选浓度的确定 |
1.2.3 农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
1.2.4 质粒转化农杆菌 |
1.2.5 质粒转化大肠杆菌 |
1.2.6 质粒提取 |
1.2.7 质粒酶切鉴定 |
1.2.8 农杆菌浸染液的制备 |
1.2.9 浸染转化 |
1.2.10 抗性愈伤组织的筛选 |
1.2.11 抗性愈伤组织的分化和生根 |
1.2.12 植物基因组DNA的提取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玉米自交系形成愈伤组织能力的分析 |
2.2 2,4-D 浓度对玉米幼胚愈伤诱导率的影响 |
2.3 不同激素类型及浓度对玉米幼胚愈伤分化率的影响 |
2.3.1 继代时间对分化率的影响 |
2.3.2 不同激素对分化率的影响 |
2.3.3 培养基附加成分对分化率的影响 |
2.4 不同激素及浓度对玉米幼胚再生幼苗生根的影响 |
2.5 草铵膦(PPT)筛选转化玉米愈伤组织的临界浓度确定 |
2.6 农杆菌浸染前重组质粒的转化及酶切鉴定 |
2.7 转化苗的PCR鉴定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3章 农杆菌介导的玉米萌动胚、茎节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及优化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实验方法 |
1.2.1 种子消毒及预处理 |
1.2.2 农杆菌浸染液的制备 |
1.2.3 草铵膦(PPT)筛选幼苗临界浓度确定 |
1.2.4 玉米种子萌动胚的转化及培养 |
1.2.5 转基因植株检测 |
1.2.6 统计分析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浓度草铵膦(PPT)对玉米幼苗生长的影响 |
2.2 不同菌液浸染浓度和浸染时间对玉米种子萌动胚出苗率的影响 |
2.3 转CgbHLH001 基因玉米植株的鉴定 |
2.4 不同激素及浓度对茎节愈伤组织诱导和分化的影响 |
3 讨论 |
4 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1 结论 |
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玉米幼胚胚性愈伤组织诱导能力候选基因GRMZM2G038183的功能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玉米胚性愈伤组织研究现状 |
1.1.1 玉米胚性愈伤组织概述 |
1.1.2 诱导玉米胚性愈伤组织的外植体 |
1.1.3 不同玉米材料幼胚诱导愈伤组织的研究 |
1.1.4 玉米幼胚在遗传转化中的应用 |
1.1.5 玉米胚性愈伤组织诱导能力的遗传效应 |
1.1.6 玉米胚性愈伤组织诱导能力的相关遗传因子 |
1.1.7 调控玉米胚性愈伤组织诱导能力的相关研究 |
1.2 其它植物愈伤组织的研究 |
1.2.1 调控植物愈伤组织的遗传研究 |
1.2.2 调控植物愈伤组织的表观遗传研究 |
1.3 候选基因关联分析在玉米中的应用 |
1.4 序列变异对基因功能的影响 |
1.5 候选基因GRMZM2G038183 |
1.6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7 本研究的技术路线 |
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植物材料 |
2.1.2 基础载体、菌株、引物合成、酶类以及试剂盒 |
2.1.3 各种溶液及配方 |
2.1.4 培养基及配方 |
2.1.5 主要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GRMZM2G038183 的克隆 |
2.2.2 GRMZM2G038183 的序列多样性分析 |
2.2.3 GRMZM2G038183的LD分析和关联分析 |
2.2.4 拟南芥T-DNA插入突变体的筛选和愈伤组织诱导 |
2.2.5 拟南芥过表达载体构建及遗传转化 |
2.2.6 玉米EMS突变体的检测及愈伤组织诱导 |
2.2.7 玉米遗传转化载体构建及转化 |
2.2.8 GRMZM2G038183 的亚细胞定位 |
2.2.9 玉米遗传转化 |
3 结果与分析 |
3.1 GRMZM2G038183 的克隆与序列多样性分析 |
3.1.1 GRMZM2G038183 的克隆 |
3.1.2 GRMZM2G038183 的系统发育树的构建 |
3.1.3 GRMZM2G038183 的序列多样性分析 |
3.2 GRMZM2G038183的LD分析和关联分析 |
3.2.1 GRMZM2G038183的LD分析 |
3.2.2 GRMZM2G038183 与玉米幼胚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率的关联分析 |
3.3 GRMZM2G038183 在极端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率材料中的基因序列分析 |
3.4 拟南芥纯合突变体的筛选及表型鉴定 |
3.4.1 拟南芥T-DNA插入纯合突变体的获得 |
3.4.2 T83 纯合突变体愈伤组织诱导表型鉴定 |
3.5 转基因拟南芥的获得与表型鉴定 |
3.5.1 拟南芥过表达载体的构建 |
3.5.2 转基因拟南芥的获得 |
3.5.3 转基因拟南芥的表型鉴定 |
3.6 GRMZM2G038183 的亚细胞定位 |
3.7 玉米EMS突变体表型鉴定 |
3.8 玉米过表达载体和敲除的构建 |
3.8.1 玉米过表达载体的构建 |
3.8.2 CRISPR/Cas9 敲除载体的构建 |
3.9 转18-599R T0 植株的获得 |
4 讨论 |
4.1 GRMZM2G038183 序列多态性高的可能原因 |
4.2 GRMZM2G038183 的连锁不平衡及其与胚性愈伤组织诱导能力的关联 |
4.3 GRMZM2G038183 对胚性愈伤组织形成的负调控作用还需要进一步验证 |
5 结论 |
6 下一步研究计划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作者简历 |
(8)玉米自交系掖478和TY4幼胚不定芽再生体系的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说明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植物组织培养 |
1.1.1 植物组织培养的开始 |
1.1.2 植物组织培养的发展 |
1.1.3 植物组织培养的方法与应用 |
1.2 玉米的组织培养 |
1.2.1 玉米愈伤组织分类特征及再生 |
1.2.2 影响玉米组织培养中愈伤组织诱导的因素 |
1.2.3 玉米组织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
1.2.4 玉米组织培养中主要的研究性状及展望 |
1.3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1.1 培养基 |
2.1.2 生化试剂 |
2.2 试验方法 |
2.2.1 玉米籽粒的消毒和取材实验 |
2.2.2 愈伤组织的诱导 |
2.2.3 愈伤组织的继代与分化 |
2.3 数据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培养基与愈伤组织诱导率的关系 |
3.2 麦草畏(Dicamba)浓度对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
3.2.1 Dicamba与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率的关系 |
3.2.2 Dicamba与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率的显着性分析 |
3.2.3 Dicamba与愈伤组织克隆力的关系 |
3.2.4 Dicamba与单个愈伤组织平均增重量的关系 |
3.3 玉米素(Zeatin)浓度对分化培养的影响 |
3.3.1 Zeatin浓度对绿苗分化率的影响 |
3.3.2 Zeatin浓度与绿苗分化率的显着性分析 |
3.3.3 Zeatin浓度对单个愈伤组织出苗数的影响 |
3.3.4 再生绿苗的形态差异 |
4 讨论 |
4.1 培养基类型对不同自交系组织培养的影响 |
4.2 激素的添加对愈伤组织诱导和分化的影响 |
4.3 不同培养基体系下苗再生效率的提升 |
4.4 本研究中还未解决的问题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9)BcWRKYⅡ基因对玉米的转化及提高玉米抗逆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逆境及植物抗逆机理 |
1.2.2 植物抗旱耐盐基因工程的研究进展 |
1.2.3 植物转录因子研究进展 |
1.2.4 玉米组织培养和植株再生的研究进展 |
1.2.5 玉米遗传转化研究进展 |
1.2.6 玉米转基因育种实践与展望 |
1.3 研究内容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1.1 植物材料 |
2.1.2 菌株和质粒 |
2.1.3 试剂和仪器设备 |
2.2 试验方法 |
2.2.1 玉米幼胚再生体系优化 |
2.2.2 玉米幼胚愈伤组织对筛选物敏感性研究 |
2.2.3 玉米茎尖再生体系建立与优化 |
2.2.4 玉米丛生芽对筛选物敏感性研究 |
2.2.5 农杆菌介导的玉米胚性愈伤组织转化 |
2.2.6 农杆菌介导的玉米离体茎尖转化 |
2.2.7 农杆菌介导的玉米茎尖原位转化研究 |
2.2.8 花粉管通道法介导的BcWRKYⅡ基因遗传转化 |
2.2.9 转BcWRKYⅡ基因植株分子检测 |
2.2.10 转基因植株抗旱耐盐胁迫处理及生理指标检测 |
2.2.11 产量及相关性状调查 |
2.2.12 转基因植株耐旱和耐盐性性评价 |
3 结果与分析 |
3.1 玉米幼胚再生体系的优化与筛选物敏感性研究 |
3.1.1 玉米幼胚再生体系的优化 |
3.1.2 胚性愈伤组织对筛选物敏感性的研究 |
3.2 玉米茎尖再生体系建立与筛选物敏感性研究 |
3.2.1 玉米茎尖再生体系建 |
3.2.2 玉米茎尖对筛选物敏感性的研究 |
3.3 BcWRKYⅡ基因对玉米遗传转化研究 |
3.3.1 农杆菌介导的玉米愈伤组织的遗传转化研究 |
3.3.2 农杆菌介导法转化玉米离体茎尖的研究 |
3.3.3 农杆菌介导的BcWRKYⅡ基因原位转化玉米茎尖的研究 |
3.3.4 花粉管通道法的优化 |
3.4 转基因植株的分子检测 |
3.4.1 转基因植株的PCR检测 |
3.4.2 转基因后代的遗传分析 |
3.4.3 PCR-Southern检测 |
3.4.4 转基因植株的Southern杂交分析 |
3.4.5 转基因植株的RT-PCR分析 |
3.5 转基因植株的抗旱、耐盐性分析 |
3.5.1 转基因植株抗旱性分析 |
3.5.2 转基因株系耐盐性研究 |
4 讨论 |
4.1 玉米再生体系的建立与优化 |
4.1.1 关于玉米幼胚再生体系的建立与优化 |
4.1.2 玉米茎尖再生体系建立与优化 |
4.1.3 玉米再生体系建立存在的问题 |
4.2 玉米愈伤及茎尖分生组织对筛选物敏感性的研究 |
4.2.1 玉米愈伤组织对筛选物及脱菌素敏感性的研究 |
4.2.2 玉米茎尖分生组织对筛选物及脱菌素敏感性的研究 |
4.3 玉米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与优化 |
4.3.1 农杆菌介导的玉米胚性愈伤组织遗传转化 |
4.3.2 农杆菌介导的玉米离体茎尖转化研究 |
4.3.3 农杆菌介导玉米茎尖原位转化方法 |
4.3.4 花粉管通道法 |
4.3.5 不同转化方法的比较 |
4.4 转基因植株抗旱耐盐性研究 |
4.4.1 转基因植株抗旱性分析 |
4.4.2 转基因株系耐盐性研究 |
4.5 本研究的创新点 |
5 结论 |
5.1 建立了玉米幼胚和茎尖再生体系 |
5.2 明确了愈伤组织和茎尖分生组织对筛选物的敏感性 |
5.3 优化了不同遗传转化方法的试验条件 |
5.4 获得了整合BcWRKYⅡ基因的纯合植株 |
5.5 外源BcWRKYⅡ基因的转化提高了玉米抗旱和耐盐性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10)玉米幼胚组织培养的研究与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基因型对幼胚组织培养的影响 |
2 胚的大小对幼胚组织培养的影响 |
3 培养基对幼胚组织培养的影响 |
3.1 基本培养基 |
3.2 激素种类和浓度 |
3.3 AgNO3对玉米幼胚组织培养的影响 |
4 展望 |
四、玉米自交系愈伤组织的诱导及再生(论文参考文献)
- [1]玉米体细胞胚胎发生相关基因ZmLBD24的克隆及功能研究[D]. 石月红. 吉林大学, 2021(01)
- [2]ZmSec14p基因的玉米遗传转化及体细胞胚胎发生遗传研究[D]. 耿婉莹. 吉林大学, 2020(01)
- [3]不同玉米自交系芽再生能力评估[D]. 杨春玲. 山东农业大学, 2020
- [4]玉米高效遗传转化受体材料的筛选[D]. 王伟. 山东农业大学, 2020(01)
- [5]玉米自交系成熟胚的芽再生能力的研究[D]. 殷榕. 山东农业大学, 2020(11)
- [6]农杆菌介导的玉米高效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及CgbHLH001转基因玉米株系的鉴定[D]. 艾丽曼·阿布来孜. 新疆大学, 2020(07)
- [7]玉米幼胚胚性愈伤组织诱导能力候选基因GRMZM2G038183的功能初探[D]. 王磊. 四川农业大学, 2019(01)
- [8]玉米自交系掖478和TY4幼胚不定芽再生体系的优化[D]. 王婷婷. 山东农业大学, 2019(01)
- [9]BcWRKYⅡ基因对玉米的转化及提高玉米抗逆性研究[D]. 曹士亮. 东北农业大学, 2013(03)
- [10]玉米幼胚组织培养的研究与进展[J]. 吕颖颖,史振声,李凤海,王宏伟. 安徽农业科学, 20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