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脑梗塞超早期影像学诊断研究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关云[1](2021)在《面向CT影像的超早期缺血性脑卒中病灶检测算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全球范围内,卒中是导致残疾和死亡的主要原因。CT作为有卒中临床表现患者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对超早期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并不敏感,需要MRI进行辅助诊断。但MRI扫描时间长,有可能导致患者错过最佳溶栓时间窗。因此,探索从CT中诊断超早期缺血性脑卒中具有重要意义。确定CT中病变的位置和范围是困难的,临床医生也难以直接从CT中勾画病灶,因而研究数据无法人工标注。研究中通常依据人脑解剖结构的对称原理,通过比较大脑左右两侧来判断缺血组织。然而,单纯的比较大脑两侧是不可靠的,尤其是病灶较小时,其特征会被淹没在正常组织特征中。此外,相关研究大都使用单个特征提升识别卒中的准确率,但单一特征远不足以体现人脑中超早期缺血性脑卒中的复杂性。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完成了如下三个方面的工作:(1)提出利用对应的MRI确定CT中超早期缺血性脑卒中病灶的方法,解决CT数据标注问题。针对同时具有CT和MRI的病例作为研究对象:将MRI进行多平面重建和一系列仿射变换,使其获得与对应CT一致的角度和位置,实现精细配准;随后调整MRI的窗宽和窗位,将得到的病变分割区域用作CT的病变位置。(2)提出使用影像组学对CT影像中超早期缺血性脑卒中丰富的特征信息进行提取,以解决以往方法特征单一的问题。本文首先采用影像组学的高通量特征提取技术,构造复杂的特征提取器。随后,进一步引入信息增益作为衡量影像组学提取的特征与CT中超早期缺血性脑卒中相关性的标准,以从大量特征中筛选有效特征。最后,通过机器学习将筛选后的特征建立10个分类器判断CT中是否存在病灶,验证了所选特征在超早期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中具有一定的有效性。(3)提出将病变区域及其对称区域作为候选区域,实现了精确的对比分析。本文在病变区与对称区、正常脑与对称区、病变与正常脑区进行了对比研究,排除了CT中超早期缺血性脑卒中的可检测性可能来自正常大脑左右两侧固有的可分离特质,证实了病变区域可从其他正常脑组织中检测出。
李德华[2](2021)在《急性脑梗死中医证型与NT-ProBNP、CRP的相关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分析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相关资料,对缺血性中风病急性期患者中医证型与血清NT-proBNP、血清CRP水平以及梗死部位之间进行研究探讨,作出统计分析,祖国传统医学中医辨证与现代医学中客观指标相结合,为精准中医辨证论治打下基础,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急性脑梗死提供初步理论依据,使中医治疗更具科学性。方法:收集2019年12月-2020年10月期间符合要求的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以及血清NT-proBNP及CRP水平、影像学检查结果等。将60例纳入病例按照《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试行)》中的诊断标准和辨证标准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再根据OCSP临床分型将梗死部位按照前、后循环供血区划分。采用SPSS22.0软件建立数据库,进行数据录入、整理,并运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卡方检验、T检验分析等进行统计,最终得出结论,分析急性脑梗死中医证型与血清NT-proBNP、血清CRP水平及梗死部位的相关性。结果:对60例脑梗死急性期患者各中医证型、NT-proBNP及CRP和梗死部位进行统计,得到以下结果:(1)急性脑梗死三组中医证型,风痰瘀阻型、风火上扰型、气虚血瘀型分别为24例、22例、14例,所占比例分别为40%、36.7%和23.3%,其风痰瘀阻型所占比例最大,气虚血瘀型所占比例最小。(2)任意两组在性别、年龄方面经t检验P>0.05,统计学分析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说明中医证型风痰瘀阻、风火上扰、气虚血瘀及对照组两两之间在性别、年龄方面皆没有显着性差异。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与健康体检者进行NT-proBNP、CRP水平比较,经独立样本t检验,经比较P值<0.05,总体比较有差异性,NT-proBNP水平总体比较F值为19.338,P值为小于0.001;CRP水平总体比较F值为8.195,P值为0.005,缺血性中风者血清NT-proBNP水平及CRP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者。(3)血清NT-proBNP水平两两比较:风痰瘀阻型与风火上扰型比较,P值为0.403;风痰瘀阻型与气虚血瘀型比较,P值为0.19,P均大于0.05,无统计学意义;风火上扰型与气虚血瘀型比较,P值为0.047,P值<O.05,有统计学差异。血清CRP水平两两比较:风火上扰型与气虚血瘀型比较,P值为0.891,无统计学差异;风痰瘀阻型与风火上扰型比较得出P值为0.012;风痰瘀阻型与气虚血瘀型比较,P值为0.019,两者P值均<O.05,有统计学差异。(4)在急性缺血性中风中前循环脑梗死共42例,所占比为70%,后循环缺血性中风共18例,所占比为30%。对前、后循环急性脑梗死风痰瘀阻证型进行描述性统计,结果显示在前循环急性缺血性中风中,风痰瘀阻证存在20例,占前循环中风病各证型比例的47.6%,后循环急性缺血性中风4例,占后循环中风病各证型比例的22.2%;对前、后循环急性脑梗死风火上扰证型进行描述性统计,结果显示在前循环急性缺血性中风中,风火上扰证存在12例,占前循环中风病各证型比例的28.6%,后循环急性缺血性中风10例,占后循环中风病各证型比例的55.6%;对前、后循环急性脑梗死气虚血瘀证型进行描述性统计,结果显示在前循环急性缺血性中风中,气虚血瘀存在10例,占前循环中风病各证型比例的23.8%,后循环急性缺血性中风4例,占后循环中风病各证型比例的22.2%;对各证型与前、后急性期脑梗死进行相关性分析,进行卡方检验,其中风火上扰P值为0.047,卡方为3.951,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而风痰瘀阻型、气虚血瘀型P值均>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本研究为缺血性中风病急性期中医证型与血清NT-proBNP水平及CRP水平的相关性研究,最终统计分析表明:(1)脑梗死急性期与血清NT-proBNP水平及CRP水平具有相关性,缺血性中风者血清NT-proBNP水平及CRP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体检者。(2)在急性脑梗死各证型中,风痰瘀阻型占比最大,气虚血瘀型占比最小。三个证型组中血清NT-proBNP水平从高到低依次是:风火上扰型>风痰瘀阻型>气虚血瘀型。三个证型组中血清CRP水平从高到低依次是:风痰瘀阻型>风火上扰型>气虚血瘀型。(3)急性脑梗死中医证型与脑梗死部位存在相关性。前循环急性期脑梗死所占比例更大,后循环急性期脑梗死相对较少。在本次试验中风火上扰证在前、后循环急性期脑梗死中的分布有差异。前循环急性期脑梗死以风痰瘀阻型为主要证型,后循环急性期脑梗死以风火上扰型为主要证型。
陈丽霞[3](2020)在《急性期小动脉闭塞型脑卒中合并高血压或糖尿病中医证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目的回顾性研究急性期小动脉闭塞型脑卒中合并原发性高血压或2型糖尿病的相关病例,探索急性期小动脉闭塞型脑卒中合并高血压或2型糖尿病中医证素分布的异同点。研究意义通过对急性期小动脉闭塞型脑卒中合并高血压或糖尿病中医证素分布特点进行探讨,发现二者之间的异同点,以期为急性期小动脉闭塞型脑卒中的中医辨证论治提供借鉴,研究方法1.以《证素辨证学》制定证素症状为蓝本,结合《常见症状中医鉴别诊疗学》、《中医诊断学》等教材中对于各症状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中缺血性中风的临床常见症状,对两种疾病提炼症状要点,制成“证素症状临床调查表”。2.回顾性研究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2014年0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急性期小动脉闭塞型脑卒中合并原发性高血压或合并2型糖尿病的患者。共纳入符合研究要求的病例100例。3.将原始数据量化处理后输入计算机,使用SPSS 21.0进行统计学分析。研究结果1.急性期小动脉闭塞型脑卒中合并高血压患者65例,经临床症状提取整理后共得出20种证素,构成比>5%的病位证素由高到低为:肝、经络、肺、脾、心神、筋骨、胃;构成比>5%的病性证素由高到低为:痰、湿、阴虚、动风、血瘀、血虚、热;共十四种高频证素。2.急性期小动脉闭塞型脑卒中合并糖尿病患者35例,经临床症状提取整理后共得出20种证素,构成比>5%的病位证素由高到低为:肝、经络、肾、肺、心神、脾;构成比>5%的病性证素由高到低为:阴虚、痰、湿、动风、血虚、血瘀、气虚、阳虚;共十四种高频证素。3.经统计学分析发现,急性期小动脉闭塞型脑卒中合并糖尿病组阴虚、肾这两个证素大于合并高血压组的患者。其余证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将急性期小动脉闭塞型脑卒中合并高血压或糖尿病病性证素分为虚、实两类,其中合并高血压组实性证素共出现160次(72.73%),虚性证素60次(27.27%);合并糖尿病组实性证素共出现86次(60.14%),虚性证素67次(39.86%)。两组患者实性证素比例均大于虚性证素。结论(1)急性期小动脉闭塞型脑卒中合并高血压或糖尿病两组患者病机特点为虚实夹杂,且以实为主。病位证素分布中均以肝为首位,病性证素痰、湿、动风、血瘀所占比例较高。提示在治疗过程中需注重平肝息风、化痰祛湿、活血化瘀等治法的应用。(2)通过提取急性期小动脉闭塞型脑卒中合并高血压或糖尿病的证素,发现两组证素分布总体略有差异。其中急性期小动脉闭塞型脑卒中合并糖尿病组阴虚、肾两个证素多于合并高血压组,提示在急性期小动脉闭塞型脑卒中合并糖尿病的治疗过程中需在袪邪的基础上加强培本固元,滋养肾阴。
何云[4](2020)在《颈内动脉次全闭塞型脑梗死亚急性期血管开通的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颈内动脉次全闭塞型脑梗死亚急性期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19年10月本医院收治的60例颈内动脉次全闭塞型脑梗死亚急性期患者临床资料及影像学资料,随机将患者分为单纯药物组(行亚急性期脑梗死常规用药治疗)和血管内治疗组(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行球囊扩张术+支架置入成形术),每组患者30例。记录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症状以及脑梗死相关危险因素,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和改良Rankin量表(m RS)分以及治疗后第7、30、60、90、180天评分,并记录手术成功率、血管再通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PWI指标(患侧大脑半球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平均通过时间(MTT)、达峰时间(TTP)),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血管内治疗组和单纯药物组患者性别、年龄、发病时间、临床症状以及脑梗死相关危险因素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血管内治疗组患者住院时间较单纯药物组患者长(P<0.05);2、血管内治疗组患者血管介入手术成功率为100%,血管再通率、症状改善率分别为96.7%和93.3%;单纯药物组患者血管再通率、症状改善率分别为16.7%、56.7%,血管内治疗组均高于单纯药物组(P<0.05);血管内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远低于单纯药物组(P<0.01),好转率明显高于单纯药物组(P<0.001),血管再狭窄率低于单纯药物组(P<0.05);3、血管内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第7、30、60、90、180天患侧大脑半球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较治疗前均明显增高(P<0.01),平均通过时间(MTT)、达峰时间(TTP)较治疗前明显缩短(P<0.01);NIHSS评分平均改善(3.44±2.15)分,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m RS评分平均改善(1.63±0.68)分,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P<0.05),且改善程度优于单纯药物组患者(P<0.05);4、单纯药物组患者治疗后第7、30、60、90、180天患侧大脑半球CBF、CBV、MTT和TTP较治疗前均无明显变化(P>0.05);NIHSS评分平均改善(2.40±1.71)分,患者治疗后m RS评分平均改善(1.26±0.28)分,较治疗前有所改善(P<0.05);5、两组患者治疗前双侧大脑半球PWI灌注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7、30、60、90、180天评分血管内治疗组患者CBF和CBV高于单纯药物组,而MTT和TTP较单纯药物组降低(P<0.01);治疗前两组患者NIHSS评分和m RS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7、30、60、90、180天NIHSS评分和m RS评分改变程度均优于单纯药物组(P<0.05)。结论: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次全闭塞型脑梗死亚急性期患者安全、有效,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实现病变血管再通,与单纯药物治疗组相比可有效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
李配庆[5](2020)在《壮药穴位敷贴治疗脑梗死恢复期(气虚血瘀证)有效性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拟随机、单盲、安慰剂平行对照临床试验的方法,研究壮药穴位敷贴治疗脑梗死恢复期(气虚血瘀证)患者的临床疗效,客观评价其有效性和安全性,为壮药穴位敷贴治疗脑梗死恢复期的推广应用提供客观数据和科学依据。方法:收集符合脑梗死恢复期(气虚血瘀证)诊断标准且来自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广西国际壮医医院(2019年3月~2019年11月)住院的患者60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安慰剂敷贴,观察组予常规治疗+壮药穴位敷贴,每日治疗1次,6次为1个疗程,共4个疗程。分别记录治疗前(-3~0天)、治疗后1月(28?3天)、治疗后3月(84?3天)的NIHSS评分、ADL评分、m RS评分、中医证候评分,最后采用SPSS24.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得出结论。结果:(1)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各项比较(基线资料、NIHSS评分、ADL评分、m RS评分、中医症候评分)无显着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2)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治疗后1月(28?3天)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73%vs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3月(84?3天)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0%VS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者说明联合壮药穴位敷贴治疗方案优于单独常规治疗。(3)NIHSS评分比较:(1)两组治疗后1月(28?3天)、3月(84?3天)的NIHSS评分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组治疗均有效。(2)观察组治疗后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联合壮药穴位敷贴治疗方案优于单独常规治疗。(4)ADL评分比较:(1)两组治疗后1月(28?3天)、3月(84?3天)的ADL评分均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组治疗均有效。(2)观察组治疗后的AD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联合壮药穴位敷贴治疗方案优于单独常规治疗。(5)m RS评分比较:(1)观察组治疗后1月(28?3天)、3月(84?3天)的m RS评分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观察组治疗有效;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无显着变化(P>0.05)。(2)观察组治疗后的m R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联合壮药穴位敷贴治疗方案优于单独常规治疗。(6)中医症候评分比较:(1)两组治疗后1月(28?3天)、3月(84?3天)的中医证候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组治疗均有效。(2)观察组治疗后的中医症候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联合壮药穴位敷贴治疗方案优于单独常规治疗。(7)两组安全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壮药穴位敷贴安全可靠。结论:(1)壮药穴位敷贴对脑梗死恢复期(气虚血瘀证)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能有效降低患者的NIHSS评分、m RS评分、中医证候评分,提高患者的ADL评分,减轻神经功能缺损,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减轻残疾,改善中医症候,从而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2)壮药穴位敷贴无明显毒副作用,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李彦橙[6](2020)在《电针水沟、足三里改善缺血再灌注大鼠微循环的影像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采用电针水沟、足三里干预SD大鼠大脑中动脉局部灶缺血(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再灌注模型,检测大鼠神经行为学、脑组织学情况,用影像学观察脑组织梗死、血流情况,探讨电针对MCAO大鼠脑微循环的改善情况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用雄性SD大鼠17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34只和造模组136只。造模组采用改良线栓法制备MCAO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将其分组为模型组、电针组、非穴组。电针组取穴水沟、足三里,非穴组取双侧胁下非经非穴处,于手术后六小时开始干预,采用频率1-20Hz的疏密波,20min/次,每日一次,连续7天。各组大鼠于造模后24小时、3天、7天,分别采用Zea-longa方法评分,观察大鼠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在3小时、3天、7天行小动物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观察脑梗死情况;以灌注加权成像(Perfusion weighted imaging,PWI)检测脑血流(Cerebral blood flow,CBF)、脑血容积(Cerebral blood volume,CBV),及血流平均通过时间(Mean trasit time,MTT),观察电针水沟、足三里后MCAO大鼠脑梗死区的脑血流情况;在第7天通过心脏灌注方法固定大鼠脑后取材行HE染色和TTC染色做组织形态学观察。结果:1.神经行为学评分:三组大鼠第1天、第3天、第7天行为学分值逐渐降低。电针组神经评分优于模型组和非穴组,差异显着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穴组与模型组相较无明显差异(P﹥0.05)。2.脑组织形态变化:HE染色假手术组大鼠脑组织神经元细胞,结构形态层次清楚、细胞排列整齐。细胞形态大小正常,核仁清晰、核质染色均匀。锥体细胞有明显突起,神经细胞与毛细血管周围间隙正常,未见细胞肿胀,组织结构正常。模型组与非穴组脑组织神经元有大片坏死细胞,细胞排列混乱,形态不规则,呈菱形或三角形等,多数区域为红染颗粒状,核固缩、深染,结构消失,部分细胞溶解,细胞浆水肿,崩解,坏死区域可见小胶质细胞增生和血管增生、坏死区泡沫样细胞增多;细胞和血管周围间隙疏松水肿明显。电针组也可见脑组织神经元有坏死,亦可见红染颗粒状区域,小胶质细胞增生和血管增生,细胞及血管周围间隙缩小,细胞形态呈圆形或椭圆,组织形态较之模型组和非穴组有改善,排列较为有序,崩解细胞数量少。影像学观察假手术组脑组织结构清晰且左右对称,脑室居中,灰质无水肿、无坏死、无结构紊乱,图像无异常信号改变;模型组、电针组、非穴组右侧额叶、顶叶、纹状体区高信号改变,部分相应区域脑组织水肿、肿胀;脑室水肿明显,波及对侧脑室。3.脑梗死体积:TTC染色显示正常脑组织呈红色,梗死区为白色。电针组梗死体积率低于模型组,差异具有显着性(P=0.000<0.05)。非穴组与模型组相比,梗死体积率无明显差异(P=0.086>0.05)。4.脑血流量变化:CBF:第三天,电针组CBF值高于模型组、非穴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52>0.05,P=0.564>0.05,)。第七天,电针组与假手术组CBF值相比,无显着差异(P=0.114>0.05);电针组CBF值高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0.05);电针组CBF值高于非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0.05)。第三天和第七天不同时间的同组比较,电针组第三天与第七天相比,第七天CBF值高于第三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0.05);假手术、模型组、非穴组第三天和第七天相比,CBF值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618>0.05,P=0.512>0.05,P=0.155>0.05)。CBV:第三天,电针组CBV值高于模型组、非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0.05,P=0.004<0.05,)。第七天,电针组CBV值高于模型组、非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0.05)。第三天和第七天不同时间的同组比较CBV值,电针组第三天与第七天相比,第七天CBF值高于第三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0.05);假手术、模型组第三天和第七天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74>0.05,P=0.842>0.05)。MTT:第三天,电针组MTT值低于模型组、非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0.05,P=0.000<0.05);模型组MTT值低于非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0.05)。第七天,电针组MTT值低于模型组、非穴组,有统计学意义(P=0.000<0.05,P=0.011<0.05)。第三天和第七天不同时间的同组比较MTT值,电针组第三天与第七天相比,第七天MTT值高于第三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0.05);假手术、模型组、非穴组第三天和第七天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34>0.05,P=0.861>0.05,P=0.209>0.05)。结论:电针水沟、足三里可以改善MCAO大鼠的神经功能缺损表现,减轻MCAO大鼠脑水肿,降低MCAO大鼠模型脑梗死体积百分率,提高MCAO大鼠梗死病灶周围区的脑血流量、脑血容积,降低局部血流平均通过时间,有利于减轻脑缺血再灌注后脑的损伤,改善MCAO大鼠脑低灌注状态,促进脑组织修复。
杨正[7](2020)在《急性期脑梗死OCSP分型与心电图及心肌酶谱的相关性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本研究旨在统计一定数量的患者,研究脑梗死在急性发作情况下,以OCSP分型作为依据,探讨不同分型下的急性期脑梗死与其心电图变化以及其心肌酶谱的相关性,同时统计患者的出入院NIHSS评分研究其变化规律,为当前脑梗死的早期临床诊断以及后期康复提供新的思路。方法:连续收集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18年12月-2019年12月发病7日内就诊治疗的急性期脑梗死患者120例,自入院起第一天完善以下数据:患者的入院NIHSS评分,OCSP分型,常规的12导联心电图检测,第二天清晨5时采集患者血液送检验科检测心肌酶谱。结果:(1)本研究采用的分型下的一致率约是75.8%;TACI为66.7%,PACI为83.3%,POCI为73.3%,LACI为80.0%。(2)OCSP分型下不同亚型下患者的ECG的异常率约是58.3%,在这当中PACI组ECG的异常率是最高的约是76.7%,然后依次是TACI组和POCI组以及LACI组。(3)OCSP分型下不同亚型下患者的心肌酶谱的异常率约是33.3%,在这当中以TACI组的异常率是最高的,约是40%,然后依次是POCI组和PACI组以及LACI组。(4)统计样本中TACI患者的入院时NIHSS评分最高为(7.31±3.40),而后是PACI组,POCI组,LACI组。结论:(1)OCSP分型和影像学的一致性很好;(2)PACI组最容易出现ECG、心肌酶谱的异常;(3)对于脑梗死患者,将OCSP分型,NIHSS评分联合应用,能够较准确的对急性期脑梗死患者做出有意义的评价,对早期的脑卒中治疗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张道强[8](2019)在《多模态CT在两种常见病因所致急性脑梗死中的对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多模态CT中两种常见病因所致急性脑梗死(ACI)的特征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急性脑梗塞患者,其中心源性栓塞(CE)组13例,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AT)组29例,对比两组间一般资料、入院/出院时NIHSS评分及出院时神经功能好转率、梗塞累及血管、多节段栓子、区域软脑膜评分、低灌注脑组织体积、梗死核心体积和缺血半暗带体积,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CE组和AT组患者的性别及年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CE组和AT组患者入院时NIHSS评分分别为13(10,15)分vs 10(5,18)分,出院时NIHSS评分分别为7(3,12)分vs 6(1,12)分,出院时神经功能好转率为0.46(0.13,0.75)vs 0.30(0.06,0.58),(Z=-0.327、-0.027、-1.051,P均>0.0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3.CE组和AT组患者梗塞累及ACA、MCA、ICA末端者的比例分别是[7.7%(1/13)、92.3%(12/13)、15.4%(2/13)]和[6.9%(2/29)、89.7%(26/29)、20.7%(6/29)],P>0.0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中梗塞具有多节段栓子的比例分别为7.7%(1/13)和41.4%(12/29),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间区域软脑膜评分分别为17(12,17)分vs18(16,19)分,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采用ROC曲线分析发现,阈值为17.5,曲线下面积为0.712,灵敏度为50.1%,特异性为84.6%。4.CE组低灌注脑组织体积和缺血半暗带体积[132(64,201)分、73(35,99)分]均较 AT组大[72(11,157)分、47(9,118)分],(Z=-1.403、-0.872,P>0.0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CE组梗死核心体积57(13,84)分与AT组8(1,34)分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031,P<0.05);采用ROC曲线分析发现,阈值为10,曲线下面积为0.698,灵敏度为84.6%,特异性为51.7%。[结论]CE组和AT组在多模态CT评估结果中有显着差异;CE组梗死核心体积较大,AT组多节段栓子发生率和区域软脑膜评分较高,表明梗死核心体积、多节段栓子和区域软脑膜评分有助于鉴别CE和AT患者,对临床的病因诊断和治疗有一定指导意义。
曹伟,葛一帆[9](2019)在《急性脑梗塞早期影像学诊断的相关研究进展》文中指出急性脑梗塞是由动脉粥样硬化、脑动脉腔狭窄以及局部血栓等引起的,具有起病急、预后差的特点,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患者局部脑组织的缺血缺氧加重以及血肿扩大、血肿释放出大量有毒物质等,引发继发性的脑损害,影响预后[1]。早期诊断急性脑梗塞对于临床医师早期采取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具有重要辅助作用。影像学方法是目前临床上诊断急性脑梗塞的主要辅助方法,有助于临床医师观察患者的缺血半暗带状况、罪犯血管等。现对影像学方法诊断早期急性脑梗塞的进展进行综述。
卢万强[10](2019)在《扎跳法结合神阙灸治疗中风偏瘫的临床研究》文中提出目的:观察扎跳针刺法联合神阙隔物灸法对缺血性中风后偏瘫患者的临床疗效;确定该疗法对中风后偏瘫患者的生活质量,运动功能,整体身体状况的改善作用;通过观察其治疗中或治疗后的不良反应,评价其安全性。通过该研究,为临床上治疗缺血性中风后偏瘫提供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丰富临床治疗方案。方法:1.研究设计方法采用简单随机分组方法:准备120个不透明信封并进行编号1~120,制作随机卡编号1~120,由第三方按照电脑程序产生的随机数字表填入随机数字,按1:1:1:1比例分成常规针刺组,扎跳法组,常规针刺加神阙灸组,扎跳法联合神阙灸组,随后写入分组信息,然后进行临床疗效的观察。2.治疗方法四组患者均给予相同的康复治疗方法和基础治疗,然后根据不同分组给予不同的针刺及艾灸方案,常规针刺组采用常规针刺,上肢取穴:后溪、阳池、合谷、外关、手三里、曲池、肩髁。下肢取穴:昆仑、解溪、悬钟、阳陵泉、足三里、伏兔、风市、环跳;扎跳法组取穴相同,然而在后溪、合谷、外关、手三里、曲池、肩髁、悬钟、阳陵泉、足三里、伏兔、风市、环跳等穴实施扎跳手法,确保针刺得气;常规针刺加神阙灸组在常规针刺的基础上进行神阙隔物灸,中介药物包括川芎、桃仁、红花、黄芪、桑寄生、鸡血藤、地龙、生龙骨、龟板(醋制)和盐;联合组将神阙灸法和扎跳针刺法联合使用。上述治疗方法均为1天1次,10次为1疗程,治疗2个疗程。3.观察方法所有患者在治疗前记录其年龄,发病时间,并于治疗前后分别对其进行中医证候学评分,Brunnstrom六阶段评定,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并观察治疗中和治疗后患者是否出现不良反应。4.疗效判定方法疗效评定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02年《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分4级:痊愈:证候积分减少>95%;显效:减少>70%;有效:减少>30%;无效:减少<30%。其中积分减少百分比=(治疗前积分一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X 100%。5.安全性评价方法根据患者所发生不良事件的具体时间,患者的症状,症状的严重程度,持续时间以及医者对于该症状的处理方式,不良反应消失的时间,判断该不良反应是否与治疗相关。发现不良反应时,依据病情判断是否中止试验。1级:安全,无任何不良反应。2级:比较安全,有轻度不良反应,不需任何处理可继续治疗。3级:有安全性问题,有中等程度不良反应,做处理后可继续治疗。4级:因不良反应中止试验。6.统计学方法所有结果交由第三方处理。数据分析均在SPSS22.0数据统计软件包上实现,不同资料采用不同的统计方法。计量资料满足正态分布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先进行Levene方差齐性检验,方差齐性时,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组内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不满足方差齐性时,则采用t’或非参数检验。分类资料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非参数秩和检验。结果:1.一般资料:经过对四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及治疗前的评分进行对比,发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中医证候学评分:经治疗后,四组患者的中医症候学评分较治疗前评分均有显着降低(P<0.05);治疗后,扎跳法组,常规针刺加神阙灸组和联合组分别与常规针刺组相比,评分均低于常规针刺组(P<0.05),而扎跳法组与常规针刺加神阙灸组相比并无差异(P>0.05),联合组患者治疗后评分较其他三组低且均有显着差异(P<0.05),表明扎跳法联合神阙灸法对中风后偏瘫患者的全身调理效果更为明显。3.改良Barthel生活质量评分:经治疗后,四组患者的Barthel生活质量评分较治疗前评分均有显着升高(P<0.05);治疗后,扎跳法组,常规针刺加神阙灸组和联合组分别与常规针刺组相比,评分均高于常规针刺组(P<0.05),而扎跳法组与常规针刺加神阙灸组相比并无差异(P>0.05),联合组患者治疗后评分较其他三组高且均有显着差异(P<0.05),表明扎跳法联合神阙灸法对中风后偏瘫患者的生活质量效果更为明显。4.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经治疗后,四组患者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较治疗前评分均有显着升高(P<0.05);治疗后,扎跳法组,常规针刺加神阙灸组和联合组分别与常规针刺组相比,评分均高于常规针刺组(P<0.05),而扎跳法组与常规针刺加神阙灸组相比并无差异(P>0.05),联合组患者治疗后评分较其他三组高且均有显着差异(P<0.05),表明扎跳法联合神阙灸法对中风后偏瘫患者的运动功能恢复效果更为明显。5.Brunnstrom肢体运动功能评级:经治疗后,四组患者的Brunnstrom上肢及下肢评级均较治疗前评分均有显着升高(P<0.05),扎跳法组和常规针刺加神阙灸组分别与常规针刺组相比,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治疗后评分较常规针刺组高且有显着差异(P<0.05),表明扎跳法联合神阙灸法较常规针刺对中风后偏瘫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恢复效果更为明显。6.疗效评价:经治疗后,常规针刺组30例患者中,痊愈0例,显效1例,有效21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73.3%;扎跳法组30例患者中,痊愈0例,显效4例,有效23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0%;常规针刺加神阙灸组30例,痊愈0例,显效5例,有效22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0%;联合组30例,痊愈0例,显效11例,有效18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6.7%。表明扎跳法联合神阙灸法对中风后偏瘫患者的疗效更为明显。7.安全性评价:在本次研究中,四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的副作用,仅常规针刺加神阙灸组和联合组患者在治疗时会在脐部出现烧灼感,这是由于艾灸热量长时间累积所导致的,经过简单的处理后便可继续进行治疗,说明无论扎跳针刺法和神阙隔物灸法都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直接决定着患者的依从性,本研究制定的治疗方案安全性高,患者依从性好,从而有利于疗效的发挥。结论:1.扎跳针刺法和神阙隔物灸法可有效提高脑中风后偏瘫患者的生活质量,两者联用效果更优。2.扎跳针刺法和神阙隔物灸法对于运动功能障碍的中风后偏瘫患者有显着的疗效,可有效提升其运动功能,两者联用效果更优。3.扎跳针刺法联合神阙隔物灸法对于中风后偏瘫患者的整体身体情况均有一定的改善功能,两者联用效果更优。4.本研究观察了中风后偏瘫患者在接受扎跳针刺法和神阙隔物灸法时安全性指标,结果表明均无不良反应,表明这两种疗法的安全性很高。通过该项临床实验结果证明,扎跳针刺法联合神阙隔物灸法对于中风后偏瘫患者的生活质量及运动功能恢复效果优良,无明显不良反应,该疗法安全有效,患者依从性好,值得在临床推广。
二、脑梗塞超早期影像学诊断研究进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脑梗塞超早期影像学诊断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面向CT影像的超早期缺血性脑卒中病灶检测算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依据 |
1.1.2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安排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论文组织结构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相关工作介绍 |
2.1 脑卒中影像学方法概述 |
2.1.1 CT影像学方法 |
2.1.2 核磁共振影像学方法 |
2.2 影像组学技术介绍 |
2.3 机器学习相关基础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面向CT影像的超早期缺血性脑卒中病灶检测算法研究 |
3.1 基本思想和实验框架 |
3.2 CT中病灶分割位置获取 |
3.2.1 实验数据集 |
3.2.2 CT中病灶分割位置获取 |
3.3 基于影像组学和信息增益的特征提取方法研究 |
3.3.1 基于影像组学的特征提取分析 |
3.3.2 基于信息增益的特征筛选处理 |
3.3.3 基于机器学习的分类器分类过程 |
3.4 实验结果及分析 |
3.4.1 CT中病灶分割位置获取结果 |
3.4.2 基于影像组学和信息增益的特征提取实验结果 |
3.4.3 分类器分类效果 |
3.4.4 可视化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CT影像中超早期缺血性脑卒中病灶标注可视化系统 |
4.1 系统设计绪论 |
4.1.1 系统设计的目的及意义 |
4.1.2 主要工作 |
4.2 系统总体设计思想 |
4.3 详细设计 |
4.3.1 CT和MRI数据上传模块 |
4.3.2 基于仿射变换的配准模块 |
4.3.3 病灶可视化模块 |
4.4 系统实现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研究工作的总结和展望 |
5.1 工作总结 |
5.2 未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急性脑梗死中医证型与NT-ProBNP、CRP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注释表 |
引言 |
历史回顾 |
1 中医治疗 |
1.1 中药制剂 |
1.2 针灸治疗 |
1.3 中药熏蒸 |
1.4 穴位贴敷 |
2 西医治疗 |
2.1 溶栓治疗 |
2.2 抗血小板治疗 |
2.3 抗凝药治疗 |
2.4 降纤治疗 |
2.5 神经保护剂 |
2.6 基因治疗 |
2.7 手术治疗 |
试验研究 |
1 临床资料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对象 |
1.3 诊断标准 |
1.4 纳入标准 |
1.5 排除标准 |
1.6 剔除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一般情况记录 |
2.2 血清标记物检测 |
2.3 头颅磁共振检查 |
2.4 研究项目 |
2.5 统计方法 |
2.6 技术路线 |
3 研究结果 |
3.1 急性缺血性中风各证型分布 |
3.2 各证型与健康体检者临床一般资料分析 |
3.3 观察组与对照组血清NT-pro BNP及 CRP水平表达 |
3.4 各证型缺血性中风患者NT-pro BNP及 CRP水平表达 |
3.5 急性缺血性中风证型在梗死部位中的分布 |
3.6 急性脑梗死中医证型与梗死部位存在相关性 |
4 讨论 |
4.1 中风病概述 |
4.2 中风病证型分析 |
4.3 缺血性中风急性期与NT-proBNP的相关性研究 |
4.4 缺血性中风急性期与CRP的相关性研究 |
4.5 中医证型与血清NT-proBNP、CRP水平分析 |
4.6 前、后循环梗死与中医证型相关性 |
4.7 不足之处 |
4.8 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答辩委员会名单 |
个人简介 |
(3)急性期小动脉闭塞型脑卒中合并高血压或糖尿病中医证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小动脉闭塞型脑卒中合并高血压或糖尿病现代医学研究进展 |
1. 小动脉闭塞型脑卒中与糖尿病的关系及可能机制 |
2. 小动脉闭塞型脑卒中与高血压的关系及可能机制 |
3. 小动脉闭塞型脑卒中的影像学检查手段 |
4. 小动脉闭塞型脑卒中的主要临床表现 |
5.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小动脉闭塞型脑卒中合并高血压或糖尿病中医研究进展 |
1 古代医学家对中风病病名分类、病因病机的认识及发展过程 |
2 现代医家对缺血性中风病合并糖尿病病因病机及证候的认识 |
3 现代医家对缺血性中风病合并高血压病因病机及证候的认识 |
4 中医证素辨证学说的研究进展 |
5 小结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研究资料及方法 |
1 病例来源 |
2 诊断标准 |
3 纳入标准 |
4 排除标准 |
5 临床调查表制定 |
6 病例的收集 |
7 数据库的建立及数据录入 |
8 统计分析方法 |
研究结果 |
1 一般资料 |
2 检验及检查结果 |
3 临床研究结果 |
讨论 |
1 一般资料分析 |
2 检验指标分析 |
3 检查结果分析 |
4 临床研究结果分析 |
结语 |
1. 结论 |
2. 创新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
(4)颈内动脉次全闭塞型脑梗死亚急性期血管开通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 |
1 引言 |
2 资料与方法 |
2.1 研究资料 |
2.1.1 研究对象 |
2.1.2 病例定义及诊断 |
2.1.3 病例纳入标准 |
2.1.4 病例排除标准 |
2.2 研究方法 |
2.2.1 分组方法 |
2.2.2 治疗方法 |
2.2.3 观察指标 |
2.2.4 评估使用工具 |
2.2.5 研究伦理问题 |
2.3 统计学方法 |
3 研究结果 |
3.1 患者一般及临床资料比较 |
3.1.1 一般资料比较 |
3.1.2 脑梗死危险因素比较 |
3.1.3 临床资料比较 |
3.2 两组患者疗效分析 |
3.2.1 临床症状改善情况 |
3.2.2 血管再通情况比较 |
3.2.3 并发症比较 |
3.2.4 转归情况比较 |
3.3 两组患者疗效评估 |
3.3.1 患者近期疗效评估 |
3.3.2 远期疗效评估 |
4 讨论 |
4.1 安全性及有效性评估 |
4.1.1 治疗依据及时机选择 |
4.1.2 血管再通及再狭窄 |
4.1.3 并发症及预后 |
4.2 治疗疗效评估 |
4.2.1 血管狭窄程度改善 |
4.2.2 动脉血流改善 |
4.2.3 神经功能改善与恢复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图 |
综述 颈动脉闭塞诊疗现状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5)壮药穴位敷贴治疗脑梗死恢复期(气虚血瘀证)有效性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研究资料 |
1 研究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研究对象选择 |
1.2.1 西医脑梗死的诊断标准 |
1.2.2 中医证候诊断标准 |
1.2.3 壮医麻邦诊断 |
1.2.4 纳入标准 |
1.2.5 排除标准 |
1.2.6 剔除标准 |
1.2.7 脱落或中止病例处理方法 |
第二部分 研究方法 |
2 研究方法 |
2.1 随机分组 |
2.2 治疗方法 |
2.2.1 常规治疗 |
2.2.2 干预措施 |
2.2.3 穴位敷贴的制备 |
2.2.4 穴位敷贴注意事项 |
2.3 测量指标 |
2.3.1 基线资料 |
2.3.2 安全性指标 |
2.3.3 疗效性指标 |
2.4 试验流程 |
2.5 质量控制措施 |
2.5.1 操作者操作规范 |
2.5.2 操作者的培训 |
2.5.3 提高受试者的依从性 |
2.5.4 伦理学要求 |
2.6 数据统计分析 |
第三部分 研究结果 |
3 研究结果 |
3.1 完成情况 |
3.2 一般资料结果 |
3.2.1 一般资料比较 |
3.2.2 两组治疗前各项评分 |
3.3 两组治疗后各项评分 |
3.3.1 两组治疗后NIHSS评分比较 |
3.3.2 两组治疗后28±3天总有效率的比较 |
3.3.3 两组治疗后84±3天总有效率的比较 |
3.3.4 两组治疗后的Trelis polt-100%Stacked Bars图 |
3.3.5 两组治疗后ADL评分比较 |
3.3.6 两组治疗后mRS评分比较 |
3.3.7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比较 |
3.3.8 安全性指评估比较 |
第四部分 讨论 |
4 讨论 |
4.1 现代医学对缺血性脑卒中的认识 |
4.1.1 缺血性脑卒中的概念 |
4.1.2 缺血性脑卒中的流行病学特点 |
4.1.3 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 |
4.1.4 缺血性脑卒中的病理生理 |
4.1.5 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 |
4.2 祖国医学对中风的认识 |
4.2.1 历代医家对中风的认识 |
4.2.4 中风病的常用治法 |
4.3 壮药穴位敷贴的认识 |
4.3.1 壮药穴位敷贴的选药依据 |
4.3.2 壮药穴位敷贴中药药理作用 |
4.3.3 壮药穴位敷贴的剂量使用依据 |
4.3.4 壮药穴位敷贴的取穴依据 |
4.3.5 穴位敷贴在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应用 |
4.4 两组治疗一般资料比较 |
4.4.1 两组治疗后NIHSS评分变化情况 |
4.4.2 两组治疗后总有效率的变化情况 |
4.4.3 两组治疗后改良ADL评分变化情况 |
4.4.4 两组治疗后mRS评分变化情况 |
4.4.5 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评分变化情况 |
4.4.6 两组安全性评估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缩略图表 |
综述 中医外治法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6)电针水沟、足三里改善缺血再灌注大鼠微循环的影像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汉缩略词对照表 |
引言 |
第一章 实验研究 |
第一部分 电针水沟、足三里对MCAO模型大鼠神经功能缺损及组织形态学的影响 |
1.实验材料 |
2.实验方法 |
3.实验结果 |
第二部分 电针水沟、足三里对MCAO大鼠脑微循环改善的影像学研究 |
1.实验材料 |
2.实验方法 |
3.实验结果 |
第三部分 讨论 |
第四部分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针刺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针刺改善脑微循环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磁共振技术在针刺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及成果 |
(7)急性期脑梗死OCSP分型与心电图及心肌酶谱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
附录B |
附录C |
附录D |
参考文献 |
(8)多模态CT在两种常见病因所致急性脑梗死中的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1 研究对象 |
2 检查方法 |
3 图像处理 |
4 统计学分析 |
结果 |
1 一般资料 |
2 入院、出院时NIHSS评分及出院时神经功能好转率 |
3 多期相CTA检查结果 |
4 CTP检查结果 |
附图 |
讨论 |
1 两组患者入院、出院时NIHSS评分及出院时神经功能好转率的比较 |
2 两组CTA参数的比较 |
3 两组CTP参数的比较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急性脑梗死病因学诊断及治疗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中英文对照缩略词表 |
附录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 |
致谢 |
(9)急性脑梗塞早期影像学诊断的相关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急性脑梗塞的病理生理变化 |
2 影像学诊断方法 |
2.1 常规CT扫描 |
2.2 螺旋CT扫描 |
2.3 MRI技术 |
2.3.1 MRI平扫: |
2.3.2 MRI增强扫描: |
2.3.3 扩散成像: |
2.4 经颅多普勒超声 |
(10)扎跳法结合神阙灸治疗中风偏瘫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1.1 现代医学对中风的认识 |
1.1.1 概念及命名 |
1.1.2 流行病学特点 |
1.1.3 生理病理研究 |
1.1.4 病因 |
1.1.5 诊断方法 |
1.1.6 治疗 |
1.1.7 预防 |
1.2 中医学对中风的认识 |
1.2.1 中医学概念 |
1.2.2 偏瘫病因病机 |
1.2.3 中风偏瘫临床分型 |
1.2.4 中药治疗 |
1.2.5 针炙治疗中风偏瘫的认识 |
1.2.6 针炙治疗中风偏瘫的方法 |
1.2.7 外治疗法 |
1.2.8 针灸治疗 |
第二章 临床研究 |
2.1 临床资料 |
2.1.1 一般资料 |
2.1.2 病例选择标准 |
2.1.3 试验病例标准 |
2.2 研究方法 |
2.2.1 样本含量 |
2.2.2 随机分组 |
2.2.3 治疗方法 |
2.2.4 操作规范化及盲法评价 |
2.2.5 疗效评价标准 |
2.2.6 记录方法 |
2.2.7 受试者权益保护 |
2.2.8 统计分析 |
2.3 结果 |
2.3.1 四组患者治疗前一般资料对比 |
2.3.2 四组患者治疗前后Barthel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
2.3.3 四组患者治疗前后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对比 |
2.3.4 四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候评分对比 |
2.3.5 四组患者治疗前后上肢Brunnstrom分级对比 |
2.3.6 四组患 者治疗前后下肢Brunnstrom评分对比 |
2.3.7 四组患者治疗后疗效评价 |
2.3.8 安全性评价 |
第三章 讨论 |
3.1 本次研究分析 |
3.2 中风偏瘫的病机与治则 |
3.3 扎跳法起效机理探讨 |
3.4 神阙隔物灸法起效机理探讨 |
3.5 安全性分析 |
3.6 创新性 |
3.7 研究不足与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附件 |
四、脑梗塞超早期影像学诊断研究进展(论文参考文献)
- [1]面向CT影像的超早期缺血性脑卒中病灶检测算法研究[D]. 关云. 中北大学, 2021(09)
- [2]急性脑梗死中医证型与NT-ProBNP、CRP的相关性研究[D]. 李德华.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21(01)
- [3]急性期小动脉闭塞型脑卒中合并高血压或糖尿病中医证素研究[D]. 陈丽霞.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4]颈内动脉次全闭塞型脑梗死亚急性期血管开通的临床研究[D]. 何云. 湖南中医药大学, 2020(03)
- [5]壮药穴位敷贴治疗脑梗死恢复期(气虚血瘀证)有效性的临床研究[D]. 李配庆.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0(02)
- [6]电针水沟、足三里改善缺血再灌注大鼠微循环的影像学研究[D]. 李彦橙. 云南中医药大学, 2020(01)
- [7]急性期脑梗死OCSP分型与心电图及心肌酶谱的相关性研究[D]. 杨正. 蚌埠医学院, 2020(01)
- [8]多模态CT在两种常见病因所致急性脑梗死中的对比研究[D]. 张道强. 苏州大学, 2019(02)
- [9]急性脑梗塞早期影像学诊断的相关研究进展[J]. 曹伟,葛一帆. 罕少疾病杂志, 2019(03)
- [10]扎跳法结合神阙灸治疗中风偏瘫的临床研究[D]. 卢万强.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9(08)
标签:脑梗死论文; 脑卒中论文; 中风的症状论文; 脑梗死的治疗方法论文; 影像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