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育产业的特点及其发展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李桐[1](2020)在《乡村振兴进程中河南省农村小学体育开展现状及其发展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乡村振兴战略是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就解决关系国计民生的“三农”问题提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为我国农村的发展迎来了机遇,指明了方向。小学体育是学校体育的基础,体育教育不仅能增强学生们的身体素质,还能提升其心理品质素质,少年强则国强,小学阶段的体育教育尤为重要,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学校也逐渐加大了对体育教育的重视程度,但大多数学校的体育教学情况仍不容乐观,农村学校所存在的问题尤为突出。本文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采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河南省五个地级市的30所农村小学的体育教学、管理体制、师资力量、场地器材、课余体育活动与训练、运动会和体育经费投入等情况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当前在乡村振兴的进程中农村小学体育发展存在的问题,并结合乡村振兴这项政策对农村小学体育的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和对策,旨在提高河南省农村小学体育发展的质量,促进农村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更好的推进素质教育,贯彻执行全民建设计划战略。研究结果如下:1.河南省部分农村小学体育课开课率达不到国家标准,个别学校甚至没有开设体育课,体育课遭到农村小学的普遍忽视,且被其他学科强占课时的情况频发。2.部分农村小学体育教师数量严重不足,多数为兼职体育教师,教学能力和专业技能有限,体育教师资源流失严重,年轻教师较少。3.学校体育场地不足,部分学校仍在使用简陋的水泥或土质活动场地,器材单一,且维护和管理不到位。4.体育教学器材使用率不高,部分体育器材在器材室一直没被使用过。5.课外活动开展不足,课余活动时间较少,大部分学校的课间操动作过于简单,体育竞赛不足一年一次,运动会项目较传统单一,学生兴趣度不高。6.部分农村学校领导以及学生家长的体育思想观念落后,不利于体育工作的开展。针对上述结论,结合乡村振兴并根据河南省农村小学体育发展的现实情况,提出以下对策:1.河南省农村小学与教育主管部门应以多种形式和渠道扩大农村体育教师队伍,促进学校体育工作的正常开展。2.定期组织学校体育教师进行职后培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3.改善体育教学模式,丰富课堂内容,立足农村学校本土,将优秀的传统体育文化引进学校体育课堂,以此充实体育教学内容,传承优秀传统体育文化。4.学校应安排体育理论课程,加强对学生体育安全意识以及使用体育器材自我防护能力的培养。5.积极开展课外体育活动,学校要确保每年最少开展一次运动会,体育教师应根据农村特殊地理环境来进行体育课程以及课外活动的设计,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兴趣,养成终身体育意识。6.政府与教育行政部门要充分利用乡村振兴对农村体育的扶持,加大对农村学校体育的资金帮扶,借助社会和企业的力量,增加体育资金,改善学校场地器材等教学设备。7.加强学校体育管理工作,促进学校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及时维护学校场地器材,保障学生体育课和课外活动安全隐患等方面。8.体育教师应建立合理和全面的体育课堂评价方式,根据学生在体育课上所呈现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以及参与程度进行评价,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与参与性。
张煦光[2](2020)在《哈尔滨体育学院冰雪特色运动康复专业实践教学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运动康复专业是一个以技能为主导的专业,其毕业生未来的职业发展决定了就业单位对于运动康复专业毕业生的实践能力和实践经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办学过程中,各院校应突出办学特色,加强实践教学,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哈尔滨体育学院运动康复专业沿袭学院发展多年来的冰雪特色办学理念,注重实践教学,着力培养学生技能水平。本研究对哈尔滨体育学院运动康复专业实践教学进行深入了解。在办学理念方面、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和教学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找出其不足之处提出对策与建议,以期解决该专业的现实问题,并希望通过本项研究为其今后在实践教学体系构建方面提供借鉴与参考。本研究的研究对象是哈尔滨体育学院冰雪特色运动康复专业实践教学。本研究的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个案研究法、对比分析法和数理统计法。本研究的理论基础:建构主义理论、能力本位为理论。本研究对哈尔滨体育学院运动康复专业师生进行访谈与问卷调查,统计数据分析表明专业培养目标明确、教学内容设置合理、教学实施效果良好、教学保障体系完善。本研究结论如下:哈尔滨体育学院运动康复专业办学特色突出,人才培养计划、课程设置以及学时分配符合国家标准,师资队伍有待进一步补充,实验教学条件有待进一步提高,建议运康中心实行企业化运营模式。
邹运[3](2020)在《美国工会兴衰的马克思主义审视》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工会在美国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伴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矛盾的激化,工人开始自发起来组织运动,工会为了团结工人、维护其利益应运而生。工会至今在美国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生活中发挥着较为重要的作用,工会和工人运动是整个社会关注的重点和热点问题。工会通过把工人团结在一起,同资方进行谈判为其争取更好的权利、工资和福利,缓和了阶级冲突和矛盾,构建了稳定和谐的劳动关系,从而推动经济的健康和有序发展,促进了社会的进步。美国作为世界上经济强国,其经济和政治结构的发展变化对于整个世界来说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研究其工会的产生、发展和衰落的历史进程,通过对其发展脉络进行梳理,从历史唯物主义出发,对美国工会的兴衰进行马克思主义视角的审视,深刻剖析其内外部因素,可以认识其衰落的本质。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使命的理论,清晰地描绘出工人阶级发展的光明前景,鼓舞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工人阶级联合起来,与资产阶级进行不懈的斗争。工人阶级运动和工会理论为马克思主义的形成奠定了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马克思主义视野中工会是工人运动的重要组织形式,是对资本主义进行批判直至最终推翻资产阶级统治的重要力量。而美国工会在承认美国现存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有限度地维护工人工作的权益,其妥协性及与资产阶级斗争的不彻底性导致其必然衰落。我国工会具有西方工会无可企及的优势,这种优势得益于执政党的领导,得益于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认识我国工会与美国工会的差异有利于坚持我国工会制度,发现我国工会现存不足,同时带来一些思考,以期对我国工会改善现存不足之处有所助力,为维护广大职工的切身利益发挥更大的作用。本文的写作建立在是国内外现有的学术成果之上,并采用了国外数据库最新数据,通过借鉴和总结国内外有关工会和工人运动研究的专着、期刊、报道等成果,为我国工会在构建新时代和谐劳动关系方面提供思考。本文一共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介绍了论文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马克思工会理论概述,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可能的创新点和不足。第二部分介绍了美国工会的组织构成与职能。美国工会的大致可以分为地方工会、全国工会和以AFL-CIO为代表的工会连盟。在这一章节重点讨论了美国工会的职能和对社会发展起到的作用,尽可能的组织工人参会,与资方进行集体协商,争取和改善工人的权益是美国工会的三大主要职能。当前美国工会影响力虽然逐渐衰弱,但其减少了工人在经济环境中的不平等,降低性别种族之间工资差距;改善了工作场所的健康和安全问题;同美国工会致力于对工人的继续教育和保障工人的家庭生活以及退休后的养老保障问题,在维护社会稳定方面做出了一定的贡献。第三部分考察了美国工会产生和发展的历史源流。早在殖民地时期的美国工人运动就已初现萌芽,1827年费城技工联合会的成立标志着美国有组织的工人运动的开始,工会也从行业工会发展到产业工会最后发展到全国性工会。美国工人用血汗铺砌了工会的发展道路,其影响力也伴随着工人运动的展开而日益完善。在三大全国性工会组织出现后,大规模有组织的工人运动席卷了整个美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AFL-CIO两大工会的联合,美国工人加入工会的人数达到了历史最高点;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新自由主义的影响,美国的经济发展和产业格局都发生了巨大改变,至此工人运动开始陷入低潮,而工会的发展也逐渐走向没落。第四部分主要围绕美国工会的现状与面临的困境展开进行讨论。为了更细致、深入的对美国工会的发展现状进行讨论,作者从公共部门工会和私有部门工会两个不同角度进行了阐述,并分别介绍了二者的影响,公共部门工会入会率超过私有部门带来的影响以及公共部门工会发展的争议。随后总体分析了美国工会发展面临的困境,包括入会人数持续下降带来的工会影响力的减弱,资方对工会施加的压力越来越大和反工会团体和反工会立法者对工会的侵害以及对集体谈判带来越来越多的挑战等等。第五部分是本文研究的重点,即在马克思主义视角下对美国工会衰落的本质进行审视。首先,对美国工会的产生和发展进行马克思主义的诠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工会产生的必然条件,工会为了解决和缓和劳资冲突而出现,劳资关系其本质上是两大阶级的对立和博弈,工会就成为了工人阶级对抗资产阶级的有利武器;其次,对美国工会衰落的内外因进行了马克思主义视角的分析和阐明,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劳资矛盾问题是工会无法解决的,美国工会在承认美国现存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有限度地维护工人工作的权益,对资本主义制度下尖锐的劳资矛盾起到了暂时的缓和作用,但其妥协性及与资产阶级斗争的不彻底性导致其衰落成为必然。结论部分将中国工会和美国工会就工会产生、工会性质和工会职能等方面进行比较,了解我国工会与美国工会的差异有利于坚持我国工会制度,发现我国工会现存不足,同时带来一些思考,以期对我国工会存在的不足之处做出改善,为维护广大职工的切身利益发挥更大的作用。对美国工会存在的一些积极因素考量利用,总结美国工会的优势在于形式的灵活性和多样性。坚定我国工会优越性同时结合我国国情,对美国工会集体谈判的灵活性与美国工会在多层次福利制度中的补充等经验适当参考。
王超[4](2019)在《无锡市智慧体育建设现状研究》文中提出智慧体育源于智慧城市,智慧城市源于智慧地球,智慧体育是智慧地球在体育领域的具体实现,在政府高度重视智慧城市建设的背景下,智慧体育的建设也日渐成熟。智慧体育通过利用现代化技术和信息化手段,帮助政府部门、公司企业、群体和个人在体育领域更深刻地理解市场变化趋势及需求、更高效地分析数据及信息,并鉴于此采取相对应的行动。目前,无锡市智慧体育的发展已具备一定基础,智慧体育产业正蓬勃发展,智慧体育生态体系基本成型。本文为了能够有效地推动体育产业健康发展并且带动体育事业目标的实现,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法、访谈法、实地调研法、逻辑分析法对无锡市的智慧体育建设现状、建设中的存在的问题和建设的对策进行研究分析,归纳总结出了建设过程中不足之处为:信息资源分散,缺乏高效整合;体育企业薄弱,科技融合不足;存在安全隐患,市场行业杂乱等。针对无锡市智慧体建设中出现的问题,提出的对策有:加强组织领导,创新运营模式;加强政策支持,保障经费投入;加强信息安全,营造良好氛围,从而对我国其它城市智慧体育的建设给予参考借鉴,使智慧体育更好地造福人类。
徐静[5](2019)在《基于思维导图的中学农业地理专题教学设计及实践研究》文中认为农业地理知识是中学地理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初中地理和高中地理中都占据着重要地位。《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提出了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而中学农业地理的教学质量直接影响着中学地理课程目标的实现,对促进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起着重要作用。思维导图是一种重要的思维工具,通过视觉表征知识的方式,帮助学生进行知识信息的加工整理,构建起知识结构,激发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因此,研究思维导图在中学农业地理教学中应用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研究主要内容包括:一是基于思维导图的中学农业地理专题教学设计策略;二是运用思维导图进行中学农业地理课堂教学实践的策略。开展的研究工作:一是分析地理课程标准和教材,构建中学农业地理知识结构;二是从近三年《地理教学》、《地理教育》和《中学地理教学参考》杂志收集了中学农业地理知识的教学案例,并将其分为农业区位因素,农业地域类型,农业可持续发展三大类型;三是对这些教学设计和课堂实录案例进行分析;四是在案例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案例设计和教学实践提出了基于思维导图的中学农业地理的教学设计策略和教学设计组成;五是将笔者的案例设计在达旗一中多次实施,总结出实施策略。本文得出的结论是:1.思维导图是中学农业地理教学的一种有效的方法;2.基于思维导图的农业地理教学设计要强调设计的整体性;3.依据中学农业地理知识类型和认知方法选择不同类型思维导图;4.运用思维导图与精选案例结合要重视教学情境的创设;5.运用思维导图与地理信息结合,通过小组合作提升解读地理信息能力;6.运用思维导图进行问题情境创设,培养地理思维能力;7.先学结合高效练习,恰当运用信息技术进行科学施教。
范丹丹[6](2018)在《佛山市顺德区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现代农业示范区作为现代农业的示范窗口,是以现代产业发展理念为指导,以新型农民为主体,以现代科学理论和技术装备为支撑,采用现代经营管理方式的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农业示范区域,具有引领和示范农业科技创新、转化和推广,促进产业集聚融合发展,提升农产品品牌附加值,带动区域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示范作用。地处珠江三角洲平原水网地带的顺德区,农业资源独特,宋代开始,便进行大规模围垦造田,种稻养鱼,栽果植桑,叠土为基,兴起基塘农业。明代以后,桑蚕业迅速发展,桑基鱼塘生产结构逐渐形成。清代以后,顺德掀起了“挖田为塘,废旧树桑”的高潮,桑基鱼塘迅速发展。近年来,顺德区现代农业示范区顺应了现代农业发展需要,摸索出鱼塘、花基齐发展的态势,但也不可避免的存在制约发展的因素,如何突破瓶颈成为示范区建设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将采用文献研究、定性分析、统计分析、实地调研、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佛山市顺德区现代农业示范区规划建设的状况进行研究,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阐述了现代农业示范区的内涵、特点及功能类型等理论知识,通过选取顺德区杏坛“基塘农业”生态产业、陈村花卉世界现代产业两大核心示范区作为对该区现代农业示范区的典型进行案例研究,得出顺德区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具有生态环境好、主导产业明显、科技文化优势突出、产业势头强劲等优势和土地流转效率低、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农业产业化水平低、政策扶持力度仍待加强、农民组织化程度及生产水平较低等劣势,利用可持续发展理论、产业结构论、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论,提出应从注入创新理念、加强示范区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探索金融改革、加大农业产业化经营支持力度、创新企业管理和发展理念等方面推进顺德区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扬长避短,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促进顺德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谢苗苗[7](2018)在《广西化橘红产区生产条件分析及其发展对策》文中提出化橘红(Citri Grandis Exocarpim)是止咳化痰的良药,种植历史悠久。广东化州和广西陆川是化橘红的道地性产区,近年来随着广东化州地区化橘红产业的发展,广西地区也纷纷引种化橘红。本文从广东化州、广西南宁、玉林、百色等地的产区环境调查着手,在对各产区的水分、光照、温度、土壤条件分析的基础上,研究分析了广西化橘红产区种植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对各产区化橘红种植水分、光照、温度条件的对比分析(以道地产区广东化州作为气候条件参考标准),发现陆川与化州地区气候条件较相似,而西林地区年降水量、年平均气温相对偏低,田林年日照时数相对偏少。2.通过对产区土壤元素含量的检测,发现田林地区土壤有机质含量与部分营养元素含量高于广东化州地区,而西林地区的部分营养、微量元素含量相对偏低,与广东化州土壤数据相比存在一定差异;各产区土壤中重金属的含量均未超出中药材种植的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说明8个化橘红产区的自然环境均达到标准。最后通过对各产区化橘红中柚皮苷含量进行分析发现各产区柚皮苷含量均达到药典标准。3.本文通过主因子分析法,提取公因子,得到影响化橘红种植的三个主要因子分别为温度因子、光照因子、水分因子。而西林地区年平均气温偏低,年降雨量偏少,说明该地区种植化橘红受气候影响较大。4.现阶段广西化橘红种植初具规模,在化橘红种植发展过程中面临着诸多问题:种植适应区划分不明确,盲目引种扩种;受气候条件影响较大,且基础设施落后;各产区土壤环境差异明显,化橘红质量参差不齐;品种良莠不齐,化橘红品质得不到保证;专业型人才缺乏,管理体制机制不健全;种植规模小,土地集约化程度低;政策落实不到位,发展得不到保障。5.通过对化橘红种植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分析,提出以下解决对策:合理划分种植适宜区,科学引种栽培;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克服不良气候影响;产区土壤改良,促进化橘红可持续发展;创新良种选育技术,提升化橘红品质;加强专业人才培养,促进科学化种植;加快农村土地流转,实现集约化种植;加强政府职能建设,提升竞争优势;加大科技投入力度,推动产业化发展。随着广西化橘红种植产区越来越多,面积、规模不断扩大,希望本研究对广西化橘红种植业未来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帮助,为化橘红在广西的推广种植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张靖婷[8](2017)在《萍乡市民办中等职业学校师资队伍现状分析及其发展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经济的不断增长,我国全面进入小康社会,各行各业也快速发展,需要大量的技能型人才。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的重要条件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中等职业学校需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以培养出社会所需的技能型人才,因此完善民办中等职业学校师资队伍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采取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及个案研究法,通过对萍乡市教育统计局所公布的数据整理与归纳,总结了萍乡市民办中等职业学校师资队伍的现状,发现萍乡市民办中等职业学校师资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同时以萍乡市A学校(民办)为个案进行研究,通过教师问卷、学生问卷和企业问卷,对教师的返聘、年龄、教龄、职称、学历、编制、证书及教师培训等数据进行详细调查与分析,从师资队伍流动方面、教师准入制度方面、教师结构方面、“双师型”教师方面、教师培训方面这五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进而提出要加强萍乡市民办中等职业学校师资队伍的建设、完善法律法规、深化校企合作、建立健全教师准入制度、改善教师培训制度、加大政府支持力度,希望本次研究可以为萍乡市民办中等职业学校师资队伍的发展提供一定帮助。
徐松[9](2017)在《中国医药产业技术创新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医药产业已经发展成为传统产业和现代产业相结合的科技含量高、经济规模大的朝阳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人民生命健康、支撑医疗卫生事业和健康服务业的支柱。大力发展医药产业,对延长人民寿命、保障人民健康、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对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对促进社会进步和培育经济发展新动力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医药产业取得了快速发展。截止2015年底,我国现有医药生产企业7000多家,就业人数150多万人。2015年医药工业规模以上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6885亿元和利润2768亿元,“十二五”期间年均增速分别为17.4%和14.5%,始终居工业各行业前列。医药产业创新作为技术、知识、人才和资金高度密集的创新活动,既有基础研究的原始创新成果,又有市场紧密结合的市场经营管理创新模式,同时还有规范化的组织创新机制和技术流程等,它对科技创新的需求日益突出。尽管医药产业的科技创新已经列为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之一,但我国医药产业面临科技研发不足,创新能力较弱,高科技人才不足等诸多问题,如何寻找影响我国医药产业技术创新的因素,采取相应的措施,提升我国医药产业的科技创新能力,仍是亟待解决的难题。论文系统地研究了中国医药产业技术创新问题。在综述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研究了中国医药产业技术创新的理论基础,深入分析了技术创新对医药产业发展的影响,探讨了中国医药产业技术创新的发展现状、问题与机遇,实证分析了中国医药产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因素,分析和借鉴了美国医药产业技术创新的经验,最后提出了促进中国医药产业技术创新的战略目标、发展原则和对策建议。一、论文的研究背景、意义和理论基础。论文首先从我国医药产业技术创新的现实与理论背景出发提出问题,阐述本研究选题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继而综述了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界定了技术创新、医药产业和医药产业技术创新等相关概念,分析了技术创新理论的产生、发展和未来趋势,研究了技术创新理论、制度创新理论、全面创新理论,为后续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二、国内外医药产业发展现状和创新特征。从国际来看,医药市场需求加大,推动医药产业快速发展;发达国家或地区增速放缓,新兴市场增长迅速;国外医药产业发展的特点是:医药公司呈现高度集中化,医药公司研发的投入居高不下,化学药物仍是市场主体,生物技术药物增长迅速;医药产业的技术创新具有高科技性,呈现高投入、高回报、高风险的特点,同时带有浓厚的行政色彩;国外医药产业的创新特征是:医药产业的垄断程度较高,医药产业的技术同盟成为新药开发的新模式,多种医药创新类型的产品并举开发。从国内看,中国医药工业产出在我国工业行业中的比重稳步上升,医药市场增长迅速,医药产业的收入与利润增速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医药出口值稳步增加,医药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增多,我国人口和健康对医药发展的需求巨大。中国医药产业发展的特点是:医药产业受政策影响较大;医药产品原发药较少,药品的含金量不高;企业数量多,规模小,竞争力低,低水平重复现象比较严重;医药企业面临国际跨国企业的强大竞争压力。中国医药产业的创新特征是:中国为医药大国,但非医药强国,医药科技创新能力较差;我国大力鼓励高仿药的研制和开发;产研联盟作用虚化,缺乏有效机制体制和运作实体;药物研发审评体系周期过长。三、技术创新对医药产业发展的影响。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现代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自主创新能力决定了一个国家的竞争力。我国与创新型国家还存在较大差距,中国经济发展的根本出路在创新,关键靠科技力量。技术创新是医药产业发展的核心力量,是医药企业永恒的主题,可以有效解决我国医药产业的发展瓶颈,是提高医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四、中国医药产业技术创新发展现状与机遇。在过去30年间,我国医药产业取得了很多骄人的成就,整个医药产业生产年平均增长17.7%,在各大行业中名列前矛。我国医药产业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医药产业供应保障能力增强,创新研发企业增多,药物品种研发取得积极进展,医药产业兼并重组增多,医药产业中小型企业发展更加活跃。但是,中国医药产业技术创新面临着诸多问题:医药卫生产业资源配置不合理,医药产业高端人才缺乏,医药产业新药少且品种单一,国外跨国医药企业带来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制药企业规模小竞争力低,新制剂开发能力有待提升。其主要原因在于体制、政策、研发经费、基础研究和人才配置等。中国医药产业面临的机遇主要有:医药产业的发展是我国社会和人民健康的刚性需求,国际新药研发新趋势带来的契机,政府给医药企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生物技术的迅猛发展给医药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医药产业的资金来源逐渐多元化。五、利用主因子分析法对医药产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本研究从有可能影响医药产业技术创新的目的出发,选择了可能与医药产业创新相关的医药制造业数量、企业规模、利税、研发人员数量、研发经费支出、新产品销售收入、发明专利数量等多种因素,利用主成份分析法评价我国医药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并从中筛选出影响我国医药产业技术创新的主成分因子,结果表明新产品销售收入与主营收入比与医药产业技术创新的相关性最强,其次是R&D机构数、R&D项目数、专利申请数、发明专利等,与企业的利润、企业的利税、R&D经费支出、新产品开发经费支出等存在一定的相关性,这一结果为制定合理的医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和建议奠定了基础。六、美国医药产业技术创新的经验及其启示。论文以美国科技创新和医药产业技术创新的政策管理体系、相关机构、创新主体、创新模式、金融市场体制、人才培养和引进体制以及美国政府特别重视知产权保护和基础研究的独特做法为例,提示我国应结合国情制定相应的产业政策、推广产学研结合模式、探索多元化的资金市场等。七、促进中国医药产业技术创新的原则和对策建议。在制度创新层面,要实行市场资源配置为主,在保证和提高效率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分配的公平程度,尽可能地满足人们的健康需要;要树立创新驱动的发展理念,创新医药产业技术创新的体制机制,推动构建国家医药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创造发展的新优势,营造有利于医药科技创新的宏观政策环境,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完善新药评审和监管制度,制定和执行合理的税收减免政策。在组织创新层面,从优化外部环境,壮大创新主体出发,有规划地组织实施一批重大科技项目,实现重点领域的重点突破;完善我国创新药物研发的投融资体系;探索符合实际的产学研结合模式。在技术创新层面,重点是加强基.础研究、共建研发平台,强化原始创新,增强源头供给;实施知识产权、标准、质量和品牌战略,;加快特色医药产业的技术研发创新。在人才创新层面,要筑牢创新根基,培养新一代优秀学术带头人,强化和提升学术带头人的原始创新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多学科交叉能力、跨文化沟通能力等,以高素质的人力资源为龙头,带动各学科的快速和高效发展,提升我国医药产业技术创新的整体水平,增强我国医药产业技术创新的综合竞争实力;积极引进和培养科技创新人才,建立良好的人才激励机制;完善成果转化机制。这些政策措施的落地,将有助于我国医药产业的绿色、快速、高效发展。
咸少春[10](2017)在《环县乡村旅游资源及其发展对策》文中研究指明我国乡村旅游呈现良好发展态势,成为乡村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的亮点。我国黄土高原地区地理环境特殊,战略意义重要,旅游资源特色鲜明,发展乡村旅游具有特殊意义和条件。因此,研究环县乡村旅游资源挖掘及其优化利用可为我国黄土高原乡村旅游发展提供借鉴。本研究通过文献分析法、田野调查、农户访谈等方法,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果:1、环县发展乡村旅游具有红色旅游基地(6处)、历史和名人文化资源丰富(15处)、民俗风情独特(3种)、黄土自然景观典型,地处“丝绸之路”,农耕文化与草原文化深厚,具有多元文化融合、传统与现代元素互容的特色。2、环县乡村旅游的开发与管理存在宣传意识和市场营销意识薄弱、旅游品牌产品少、乡村文化和黄土文化保护挖掘不充分、基础设施落后、发展模式单一、资源整合不够、乡村旅游从业者能力不足、规划与策划不合理等问题。3、提出环县乡村旅游要加强宣传营销和规划编制,增加投入,除争取国家政策投资外,还要利用县域资本和民间资本,采取PPP模式,以租赁、承包、联营、股份合作多形式投入,形成多元资本投入。加快道路、停车场、厕所、服务中心、农产品交易中心、供电供水、消防等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治理,开展旅游精准扶贫,打造特色鲜明的旅游系列精品,促进乡村多产业融合发展,提升从业者素质等对策。4、建议环县乡村旅游资源管理优化模式:景区带动模式、城市依托模式、特色城镇推动模式、通道辐射模式、特色产业撬动模式、新型业态模式、结对帮扶模式。研究结果对于环县发挥乡村旅游资源的特色、优势,具有针对性的指导意义。
二、教育产业的特点及其发展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教育产业的特点及其发展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乡村振兴进程中河南省农村小学体育开展现状及其发展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背景 |
1.1.1 乡村振兴,教育先行 |
1.1.2 小学体育在学校体育中的重要性 |
1.1.3 农村小学体育是学校体育发展的重要一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1.4 研究现状 |
1.4.1 相关概念界定 |
1.4.2 国内研究现状 |
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法 |
2.2.2 实地调查法 |
2.2.3 问卷调查法 |
2.2.4 访谈法 |
2.2.5 数理统计法 |
2.2.6 逻辑分析法 |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
3.1 河南省农村小学体育教学开展现状分析 |
3.1.1 河南省农村小学体育课教学情况 |
3.1.2 河南省农村小学体育师资情况 |
3.1.3 河南省农村小学课外体育活动情况 |
3.1.4 河南省农村小学体育设施情况 |
3.2 影响河南省农村小学体育发展的因素 |
3.2.1 体育教师对农村小学体育发展的影响 |
3.2.2 体育教学情况对农村小学体育发展的影响 |
3.2.3 体育设施情况对农村小学体育发展的影响 |
3.2.4 课外体育活动对农村小学体育发展的影响 |
3.2.5 乡村振兴的实施对农村小学体育发展的影响 |
3.3 乡村振兴进程中河南省农村小学体育发展对策 |
3.3.1 采取招、调、聘、训的机制,加强农村体育教师队伍建设 |
3.3.2 强化课程改革,建立多元化体育课堂 |
3.3.3 积极开展课外体育活动,增强学生身体素质 |
3.3.4 加大资金投入,缩小城乡小学体育基础设施差距 |
3.3.5 保障学校体育管理体系,优化体育课堂评价方式 |
4 结论与建议 |
4.1 结论 |
4.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A 调查问卷专家效度表 |
附录 B 体育教师问卷 |
附录 C 校领导访谈提纲 |
附录 D 学生家长访谈提纲 |
致谢 |
(2)哈尔滨体育学院冰雪特色运动康复专业实践教学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运动康复专业毕业生实践能力培养受到广泛关注与重视 |
1.1.2 哈尔滨体育学院办学特色为冰雪特色运动康复专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
1.1.3 北京冬奥会的召开为冰雪特色运动康复专业带来光明的前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现实意义 |
1.4 相关理论基础 |
1.4.1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基础的分析 |
1.4.2 基于能力本位教育理论的分析 |
2 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综述 |
2.1.1 运动康复 |
2.1.2 冰雪特色 |
2.1.3 实践教学 |
2.2 我国运动康复专业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
2.2.1 通过知网获得的数据的统计对比与分析 |
2.2.2 我国高校运动康复专业发展的研究现状 |
2.2.3 我国高校运动康复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
2.2.4 运动康复专业设置研究综述 |
2.2.5 运动康复专业人才市场需求研究综述 |
2.2.6 我国高校运动康复专业毕业学生择业去向情况 |
2.3 国外运动康复专业人才培养的情况 |
2.4 国外先进实践教学经验综述 |
2.4.1 德国高等教育的实践教学情况 |
2.4.2 英国高等教育实践教学情况 |
2.4.3 美国高等教育的实践教学情况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研究法 |
3.2.2 个案研究法 |
3.2.3 问卷调查法 |
3.2.4 对比分析法 |
3.2.5 数理统计法 |
4 结果与分析 |
4.1 哈尔滨体育学院运动康复专业师生访谈的结果与分析 |
4.1.1 基于培养目标方面的访谈结果 |
4.1.2 基于教学内容方面的访谈结果 |
4.1.3 基于教学实施方面的访谈结果 |
4.1.4 实践教学保障体系完善 |
4.2 问卷的内容与处理 |
4.2.1 调查问卷的设计 |
4.2.2 调查问卷的预测试 |
4.2.3 调查问卷的发放和处理 |
4.3 调查问卷数据的处理与结果分析 |
4.3.1 基本信息汇总 |
4.3.2 基于实践教学目标的调查问卷数据统计与分析 |
4.3.3 基于实践教学内容的问卷数据的统计与分析 |
4.3.4 基于实践教学实施的问卷数据的统计与分析 |
4.3.5 基于实践教学保障的问卷数据统计与分析 |
4.3.6 基于实践教学评价的问卷调查数据的统计与分析 |
4.4 哈尔滨体育学院运动康复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分析 |
4.4.1 哈尔滨体育学院运动康复专业人才培养基本方案 |
4.4.2 哈尔滨体育学院运动康复专业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 |
4.5 与国内开设运动康复专业高校的对比分析 |
4.5.1 武汉体育学院运动康复专业人才培养情况分析 |
4.5.2 武汉体育学院与哈尔滨体育学院运动康复专业对比分析 |
4.5.3 安庆师范大学运动康复专业人才培养情况分析 |
4.5.4 安庆师范大学与哈尔滨体育学院运动康复专业对比分析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1.1 专业建设与冰雪特色办学理念充分结合 |
5.1.2 专业师资队伍不充足 |
5.1.3 课程设置及学时分配符合国家标准 |
5.1.4 实验实践教学条件有待进一步增强 |
5.1.5 运动康复中心与市场契合度不高 |
5.2 建议 |
5.2.1 增加冰雪特色系列课程 |
5.2.2 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
5.2.3 进一步规划规划课程设置 |
5.2.4 加强实验实践教学 |
5.2.5 运动康复中心企业化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师生访谈提纲 |
附录B 运动康复专业实践教学调查问卷 |
个人简介 |
(3)美国工会兴衰的马克思主义审视(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3 研究思路、创新与方法 |
1.3.1 论文的研究思路 |
1.3.2 研究的创新 |
1.3.3 不足之处 |
1.3.4 论文的研究方法 |
第2章 美国工会的组织构成与职能 |
2.1 美国工会的组织结构 |
2.1.1 地方工会 |
2.1.2 全国性工会 |
2.1.3 以劳联-产联(AFL-CIO)为代表的工会联盟 |
2.2 美国工会的组织方式与运行方式 |
2.2.1 工会的组织方式 |
2.2.2 工会的集体谈判 |
2.2.3 工会组织罢工 |
2.3 美国工会的职能作用 |
2.3.1 减少工人在经济环境中的不平等 |
2.3.2 改善工作场所健康安全 |
2.3.3 提高工人社会福利 |
第3章 美国工会的产生、发展与衰落 |
3.1 美国劳工运动与工会的开端 |
3.1.1 殖民地时期劳工的起源 |
3.1.2 行业工会的产生 |
3.1.3 行业工会向产业工会的过渡 |
3.2 内战后美国的早期工会运动 |
3.2.1 全国性工会的兴起 |
3.2.2 劳动骑士团的出现 |
3.2.3 劳联(AFL)世界产业工人联合会(IWW)的诞生 |
3.3 一战后美国中期工会运动 |
3.3.1 经济大萧条后工会的崛起 |
3.3.2 工人阶级的政治意识开始觉醒 |
3.3.3 《劳动关系法》(NLRA)法案的颁布 |
3.4 二战后美国晚期工会运动 |
3.4.1 二战后的美国劳工 |
3.4.2 《塔夫脱-哈特莱》(Taft-Hartley)法案的出台 |
3.4.3 工会开始走向衰落 |
第4章 衰落后美国工会发展的现状与困境 |
4.1 美国工会发展的现状 |
4.1.1 工会会员组成发生变化 |
4.1.2 公共部门工会入会率超过私营部门 |
4.1.3 公共部门工会的影响 |
4.1.4 私营部门工会的影响 |
4.2 美国工会发展的困境 |
4.2.1 工会影响力逐渐减弱 |
4.2.2 资方对工人压力的加大 |
4.2.3 反工会力量的增加 |
第五章 马克思主义视角下美国工会兴衰的本质透视 |
5.1 美国工会兴衰发展趋势的规律性阐释 |
5.1.1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必然导致工会产生 |
5.1.2 资本主义劳资关系本质上是两大阶级的对立 |
5.1.3 工会是阶级斗争最重要的表现形式 |
5.2 资本主义自身固有矛盾缺陷是美国工会衰落的根本原因 |
5.2.1 资本主义国家性质与工会的矛盾 |
5.2.2 市场经济与工会职能的冲突 |
5.2.3 工会内部管理制度的缺陷 |
5.3 外在综合因素助推了美国工会的衰落 |
5.3.1 龚帕斯主义弱化了工会的政治作用 |
5.3.2 经济全球化削弱了工会的保障地位 |
5.3.3 反集体主义剥夺了工会生存的空间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攻读成果 |
致谢 |
(4)无锡市智慧体育建设现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智慧体育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相关概念界定 |
1.2.2 国外相关研究概述 |
1.2.3 国内相关研究概述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研究法 |
2.2.2 访谈法 |
2.2.3 实地调研法 |
2.2.4 逻辑分析法 |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
3.1 无锡市智慧体育建设的基础理论 |
3.1.1 智慧体育的概念 |
3.1.2 智慧体育的特点 |
3.1.3 智慧体育的技术架构 |
3.1.4 无锡市智慧体育建设的主要板块 |
3.2 无锡市智慧体育建设现状 |
3.2.1 无锡市智慧体育基础设施建设现状 |
3.2.2 无锡市体育政务管理智慧化建设现状 |
3.2.3 无锡市全民健身智慧化建设现状 |
3.2.4 无锡市竞技运动训练智慧化建设现状 |
3.2.5 无锡市体育产业智慧化建设现状 |
3.3 无锡市智慧体育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
3.3.1 信息资源分散,缺乏高效整合 |
3.3.2 体育企业薄弱,科技融合不足 |
3.3.3 存在安全隐患,市场行业杂乱 |
3.4 无锡市智慧体育建设的对策 |
3.4.1 强化组织领导,创新运营模式 |
3.4.2 加强政策支持,保障经费投入 |
3.4.3 加强信息安全,营造良好氛围 |
4 结论 |
5 主要参考文献 |
6 附件 |
7 致谢 |
(5)基于思维导图的中学农业地理专题教学设计及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现状 |
1.选题背景 |
2.研究现状 |
(二)研究内容与研究意义 |
1.研究内容 |
2.研究意义 |
(三)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研究方法 |
2.技术路线 |
(四)思维导图概念的界定 |
1.思维导图的概念 |
2.思维导图的特点 |
3.思维导图的绘制步骤 |
(五)理论基础 |
1.建构主义理论 |
2.多元智能理论 |
3.地理教学理论 |
一、中学农业地理知识与思维导图的分析 |
(一)地理课程标准关于农业地理知识的要求 |
1.地理课程标准关于初中农业地理的教学要求 |
2.地理课程标准关于农业区位因素的教学要求 |
3.地理课程标准关于农业地域类型的教学要求 |
4.地理课程标准关于农业发展的教学要求 |
(二)中学地理教材的农业地理知识构成分析 |
1.初中农业地理的知识构成 |
2.农业区位因素的知识构成 |
3.农业地域类型的知识构成 |
4.区域农业发展的知识构成 |
(三)中学农业地理知识与思维导图的关系 |
1.运用思维导图的主题性表示农业主题 |
2.运用思维导图的关联性和层次性表示不同类型农业地理知识 |
二、基于思维导图的中学农业地理专题教学案例分析 |
(一)中学农业地理教学设计案例分析 |
1.案例的筛选 |
2.案例分析说明 |
3.案例分析呈示 |
(二)中学农业地理教学视频案例分析 |
(三)案例分析的启示 |
1.运用思维导图要依据课程标准,对应教学目标 |
2.运用思维导图要高度结合地理教材,符合教学内容 |
3.运用思维导图与案例教学结合学习农业地理知识 |
4.运用思维导图的过程要重视地理思维的培养 |
5.教学设计要组成完整,表述清晰 |
三、基于思维导图的中学农业地理专题教学案例设计 |
(一)案例设计基本组成 |
1.课程标准要求及其解读 |
2.教材分析 |
3.学情分析 |
4.教学设计思路 |
5.教学目标 |
6.思维导图的运用 |
7.教学重难点 |
8.教学过程 |
9.教学反思 |
(二)案例设计的呈现 |
1.案例设计的呈现 |
2.案例设计分析 |
(三)案例设计的启示 |
1.思维导图的应用要依据课程标准,对应教学目标 |
2.思维导图的应用要符合知识类型和认知方法 |
3.思维导图的应用要重视问题设置与地图材料结合 |
4.思维导图的应用要与教学设计有机统一 |
四、基于思维导图的中学农业地理专题教学的实践 |
(一)实施过程 |
1.第一次实施过程 |
2.第二次实施过程 |
3.第三次实施过程 |
(二)实施结果 |
1.调查问卷的分析 |
2.专题测试的成绩分析 |
3.学生作品的分析 |
(三)实施启示 |
1.实施步骤 |
2.实施策略 |
五、结论与展望 |
(一)结论 |
(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1:中学农业地理教学设计案例目录表 |
附录 2:十六个中学农业地理教学设计案例分析 |
附录 3:中学农业地理课堂教学视频案例目录 |
附录 4:笔者的教学设计及其分析 |
附录 5:调查问卷 |
附录 6:调查问卷统计结果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做的科研情况 |
(6)佛山市顺德区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概述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2.3 研究述评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2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农业现代化 |
2.1.2 农业产业化经营 |
2.1.3 现代农业示范区 |
2.1.4 现代农业示范区的功能 |
2.2 理论基础 |
2.2.1 增长极理论 |
2.2.2 系统论理论 |
2.2.3 产业集聚理论 |
2.2.4 可持续发展理论 |
3 顺德区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现状与发展分析 |
3.1 顺德区现代农业示范区发展概述 |
3.1.1 顺德区现代农业示范区的基本情况 |
3.1.2 顺德区现代农业示范区的产业布局 |
3.1.3 顺德区现代农业示范区的农业发展情况 |
3.1.4 顺德区现代农业示范区的经济发展概况 |
3.2 顺德区杏坛“基塘农业”生态产业示范区(核心区)概述 |
3.2.1 杏坛“基塘农业”生态产业示范区概况与产业布局 |
3.2.2 杏坛“基塘农业”生态产业示范区发展优势 |
3.2.3 杏坛“基塘农业”生态产业示范区建设项目 |
3.2.4 杏坛“基塘农业”生态产业示范区发展方式 |
3.3 顺德区陈村花卉现代产业示范区(核心区)概述 |
3.3.1 陈村花卉世界现代产业示范区概况与产业布局 |
3.3.2 陈村花卉世界现代产业示范区发展优势 |
3.3.3 陈村花卉世界现代产业示范区建设项目 |
3.3.4 陈村花卉世界现代产业示范区发展方式 |
4 顺德区现代农业示范区运行机制与模式研究 |
4.1 顺德区现代农业示范区运行机制 |
4.1.1 土地流转机制 |
4.1.2 科技支撑机制 |
4.1.3 投资融资机制 |
4.1.4 人才培养与引进机制 |
4.1.5 政府扶持机制 |
4.2 顺德区现代农业示范区运行模式 |
4.2.1 政府推动型 |
4.2.2 企业推动型(市场带动型) |
4.2.3 行业协会(合作社)推动型 |
5 顺德区现代农业示范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5.1 示范区的土地流转效率受制于土地资源缺乏 |
5.2 示范区基础设施和品牌文化的建设水平仍显不足 |
5.3 示范区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与国内先进水平差距明显 |
5.4 政府对示范区的政策扶持和投入力度远不足够 |
5.5 农业组织化生产和农业科技水平较低 |
6 现代农业示范区国内外经验借鉴 |
6.1 国外经验借鉴 |
6.1.1 澳大利亚乳液示范农场经验介绍 |
6.1.2 马来西亚兰卡威农业技术园经验介绍 |
6.1.3 斯塔尔斯示范农场经验介绍 |
6.2 国内经验借鉴 |
6.2.1 湖北宜昌水产业加工示范区经验介绍 |
6.2.2 广东湛江水产业示范区经验介绍 |
6.2.3 云南滇中国家级花卉示范区经验介绍 |
7 对顺德区现代农业示范区发展的对策建议 |
7.1 转变观念开拓思路,以创新方法给示范区发展注入新理念 |
7.2 有效解决示范区发展中的土地问题,加强示范区基础设施建设 |
7.3 积极探索示范区金融改革,采用多种方式引导社会资金投入 |
7.4 加大农业产业化经营支持力度,助推示范区农业产业转型升级 |
7.5 创新企业管理和发展理念,加强农业科技人才的培养和储备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创新与不足 |
8.3 进一步工作方向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 |
(7)广西化橘红产区生产条件分析及其发展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文献综述 |
1.2.1 化橘红简介 |
1.2.2 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6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化橘红产区生产条件调查 |
2.1 产区环境调查 |
2.2 水分条件 |
2.3 光照条件 |
2.4 温度条件 |
2.5 土壤条件 |
2.6 柚皮苷含量分析 |
2.7 小结 |
第三章 产区气候因子主成分分析 |
3.1 主成分分析 |
3.2 因子解释 |
3.3 小结 |
第四章 广西化橘红种植发展现状分析 |
4.1 种植规模不断扩大 |
4.2 政府支持不断增强 |
4.3 化橘红核心示范区的建设成效显着 |
4.4 国内外市场广阔 |
第五章 广西化橘红种植存在问题 |
5.1 种植适应区划分不明确,盲目引种扩种 |
5.2 基础设施落后,受气候条件影响较大 |
5.3 各产区土壤环境差异明显,化橘红质量参差不齐 |
5.4 品种良莠不齐,化橘红品质得不到保证 |
5.5 专业型人才缺乏,管理体制机制不健全 |
5.6 种植规模小,土地集约化程度低 |
5.7 政策落实不到位,发展得不到保障 |
第六章 化橘红种植发展对策 |
6.1 合理划分种植适宜区,科学引种栽培 |
6.2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克服不良气候影响 |
6.3 产区土壤改良,促进化橘红可持续发展 |
6.4 推进良种选育技术,提升广西所产化橘红品质 |
6.5 加强专业人才培养,促进科学化种植 |
6.6 加快农村土地流转,实现集约化种植 |
6.7 加强政府职能建设,促进政策落实 |
6.8 加大科技投入力度,推动产业化发展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目录 |
(8)萍乡市民办中等职业学校师资队伍现状分析及其发展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动态 |
1.2.2 国内研究动态 |
1.2.3 综合评述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4.1 民办 |
1.4.2 中等职业学校 |
1.4.3 中职教师 |
1.4.4 师资队伍 |
2 中等职业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必要性及要求 |
2.1 加强中等职业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必要性 |
2.1.1 经济发展的必然需要 |
2.1.2 教育变革的必然需要 |
2.1.3 师生协同发展的必然需要 |
2.2 加强中等职业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相关要求 |
2.2.1 教师素质要求 |
2.2.2 教师结构要求 |
2.2.3 教师培训要求 |
3 萍乡市民办中等职业学校师资队伍现状分析及存在的问题 |
3.1 萍乡市民办中等职业学校基本情况 |
3.2 萍乡市民办中等职业学校师资队伍现状分析 |
3.2.1 师资队伍资金投入情况 |
3.2.2 师资队伍人员数量情况 |
3.2.3 师资队伍学历情况 |
3.2.4 师资队伍职称情况 |
3.2.5 师资队伍培训情况 |
3.3 萍乡市民办中等职业学校资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
3.3.1 教师资金投入不足 |
3.3.2 教师数量不足及流失严重 |
3.3.3 教师学历普遍偏低 |
3.3.4 教师职称结构不合理 |
3.3.5 教师培训机会偏少 |
4 个案研究——以萍乡市A学校为例 |
4.1 萍乡市A学校概况 |
4.2 问卷设计与信度及效度分析 |
4.2.1 问卷设计 |
4.2.2 问卷信度和效度分析 |
4.3 数据统计 |
4.3.1 教师基本情况 |
4.3.2 学生反馈情况 |
4.3.3 企业反馈情况 |
4.4 萍乡市A学校师资队伍建设存在问题 |
4.4.1 教师结构方面 |
4.4.2 教师准入机制方面 |
4.4.3 教师培训方面 |
5 加强萍乡市民办中等职业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发展对策 |
5.1 提升薪资水平,增强教师稳定性 |
5.1.1 提高教师待遇 |
5.1.2 增加师资队伍资金投入 |
5.2 完善引进制度,严格教师准入门槛 |
5.2.1 提高教师准入标准 |
5.2.2 规范教师引进制度 |
5.3 充实师资队伍,优化教师结构 |
5.3.1 扩充师资队伍 |
5.3.2 提高师资学历层次 |
5.3.3 改善教师职称结构 |
5.3.4 增加中年骨干教师 |
5.4 变革办学培养形式,加强“双师型”教师培养 |
5.4.1 改变“双师型”教师培养方式 |
5.4.2 制定“双师型”教师激励机制 |
5.4.3 深化校企合作办学 |
5.5 提高教师队伍质量,强化师资培训 |
5.5.1 提升教师自觉培训意识 |
5.5.2 完善教师培训制度 |
5.5.3 教师培训内容科学化 |
5.5.4 加强校内外教师培训力度 |
6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中国医药产业技术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综述 |
二、国内研究综述 |
第三节 相关概念界定与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二、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四节 研究思路、内容和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内容 |
三、研究方法 |
四、技术路线 |
第五节 可能的创新点与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
一、可能的创新点 |
二、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二章 国内外医药产业发展现状和创新特征 |
第一节 国内外医药产业的发展现状 |
一、国外医药产业的发展现状 |
二、中国医药产业发展现状 |
第二节 国内外医药产业的特点 |
一、国外医药产业的特点 |
二、中国医药产业的特点 |
第三节 国内外医药产业的技术创新 |
一、医药产业的技术创新特征 |
二、国外医药产业的创新特征 |
三、中国医药产业的创新特征 |
第四节 技术创新对医药产业发展的影响 |
一、创新与经济发展 |
二、技术创新对我国医药产业发展的影响 |
第三章 中国医药产业技术创新的成效、问题、原因与机遇 |
第一节 中国医药产业技术创新的成效 |
一、我国医药产业创新成果不断涌现 |
二、我国医药产业供应保障能力增强 |
三、创新研发企业增多 |
四、药物品种研发取得积极进展 |
五、我国医药产业兼并重组增多 |
六、我国医药产业中小型企业发展更加活跃 |
第二节 中国医药产业技术创新面临的问题 |
一、我国医药卫生产业资源配置不合理 |
二、医药产业高端人才缺乏 |
三、我国医药产业新药少,品种单一 |
四、国外跨国医药企业带来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 |
五、我国医药企业竞争力低、规模小 |
六、新制剂开发能力有待提升 |
第三节 我国医药产业技术创新存在问题的原因 |
一、我国医药产业体制不利于科技创新 |
二、医药产业政策存在不足 |
三、我国医药产业人才配置不合理 |
四、我国医药研发经费严重欠缺 |
五、消费者缺乏对国产药物的信心 |
六、医药产业基础研究相对滞后 |
第四节 中国医药产业面临的机遇 |
一、国际新药研发新趋势带来的契机 |
二、政府给医药企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
三、生物技术的迅猛发展给医药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
四、我国医药产业的资金来源逐渐多元化 |
五、医药产业的发展也是我国社会和人民健康的刚性需求 |
第四章 中国医药产业技术创新的实证分析 |
第一节 我国医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研究现状 |
一、医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研究方法 |
二、医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分析 |
第二节 我国医药产业技术创新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和分析 |
一、技术创新相关指标的选择 |
二、我国医药产业技术创新指标的分析方法 |
三、研究结论 |
四、讨论和分析 |
第五章 美国医药产业技术创新的经验及其启示 |
第一节 美国技术创新的总体特点 |
第二节 美国医药产业技术创新的经验 |
一、美国政府在医药产业技术创新中的做法 |
二、美国医药产业技术创新的主体是企业 |
三、美国独特的创新药物研发模式 |
四、美国创新药物的研发投入体系 |
五、美国医药产业技术创新的金融市场体制 |
六、美国医药产业技术创新人才的培育体系 |
七、美国生物制药特别发达 |
第三节 美国医药产业技术创新对我国的启示 |
一、制定符合中国国情的医药产业政策 |
二、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医药科技成果转化模式 |
三、拓宽融资渠道,大力培育多元化的资本市场 |
四、构建和完善中国医药产业技术创新人才的培育体系 |
第六章 促进中国医药产业技术创新的目标、原则和建议 |
第一节 中国医药产业技术创新的指导思想和战略目标 |
一、指导思想 |
二、战略目标 |
第二节 中国医药产业技术创新发展的原则 |
一、资源配置型原则 |
二、人才配置型原则 |
三、技术配置型原则 |
四、制度配置型原则 |
第三节 中国医药产业技术创新发展的对策建议 |
一、制度创新对策建议 |
二、组织创新的对策建议 |
三、技术创新的对策建议 |
四、人才创新的对策建议 |
五、发展医药产业相关领域的对策和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环县乡村旅游资源及其发展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意义 |
1.1.1 理论意义 |
1.1.2 实践意义 |
1.2 乡村旅游概念及内涵 |
1.2.1 乡村旅游概念分析 |
1.2.2 乡村旅游的作用 |
1.3 国内外乡村旅游发展 |
1.3.1 国外 |
1.3.2 国内 |
1.3.3 国内外比较 |
1.4 国内外乡村旅游研究述评 |
1.4.1 国外研究进展回顾 |
1.4.2 国内研究进展回顾 |
1.4.3 国内外比较 |
1.5 研究内容、思路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思路 |
1.5.3 技术路线 |
1.5.4 研究重难点和特色 |
第二章 区域概况与研究方法 |
2.1 区域概述 |
2.1.1 地理位置 |
2.1.2 气候环境 |
2.1.3 经济社会状况 |
2.2 研究方法 |
2.2.1 统计资料收集与分析 |
2.2.2 农户访问 |
2.2.3 其他资料收集与分析 |
2.2.4 统计分析研究 |
第三章 分析与结果 |
3.1 环县乡村旅游的特色 |
3.1.1 地处“丝绸之路”经济带 |
3.1.2 国家革命老区和红色旅游基地 |
3.1.3 历史文化资源和名人文化丰富 |
3.1.4 名俗风情独特 |
3.1.4.1 剪纸 |
3.1.4.2 道情皮影 |
3.1.4.3 小曲 |
3.1.5 黄土自然景观和农业结合 |
3.1.6 多元文化交汇融合 |
3.1.7 传统与现代元素互容 |
3.2 环县乡村旅游发展现状 |
3.2.1 发展理念初步形成 |
3.2.2 投资力度不断加大 |
3.2.3 基础设施有所改善 |
3.2.4 黄土文化和地域文化得到初步利用 |
3.2.5 乡村旅游参与者增多 |
3.3 存在问题 |
3.3.1 缺少宣传意识和市场营销意识 |
3.3.2 缺少拿得出手的品牌产品 |
3.3.3 乡村文化和黄土文化保护、挖掘不够 |
3.3.4 基础设施建设落后 |
3.3.5 发展模式单一,资源整合不够 |
3.3.6 乡村旅游参与者能力不足 |
3.3.7 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与策划 |
3.4 环县乡村旅游发展指导思想、原则、模式和对策 |
3.4.1 指导思想 |
3.4.2 基本原则 |
3.4.2.1 创新推动原则 |
3.4.2.2 点线结合原则 |
3.4.2.3 效益至上原则 |
3.4.2.4 品牌带动原则 |
3.4.3 主要发展模式 |
3.4.3.1 景区带动模式 |
3.4.3.2 城市依托模式 |
3.4.3.3 特色城镇推动模式 |
3.4.3.4 通道辐射模式 |
3.4.3.5 特色产业撬动模式 |
3.4.3.6 新型业态模式 |
3.4.3.7 结对帮扶模式 |
3.4.4 具体对策 |
3.4.4.1 加强宣传营销 |
3.4.4.2 加强规划编制 |
3.4.4.3 增加投入 |
3.4.4.4 加强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 |
3.4.4.5 开展旅游精准扶贫 |
3.4.4.6 打造特色鲜明符合需求的旅游产品体系 |
3.4.4.7 做好产业的融合发展 |
3.4.4.8 提升从业者和管理人员素质 |
第四章 讨论和展望 |
4.1 讨论 |
4.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四、教育产业的特点及其发展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乡村振兴进程中河南省农村小学体育开展现状及其发展对策研究[D]. 李桐. 河南大学, 2020(06)
- [2]哈尔滨体育学院冰雪特色运动康复专业实践教学的研究[D]. 张煦光. 哈尔滨体育学院, 2020(11)
- [3]美国工会兴衰的马克思主义审视[D]. 邹运. 吉林大学, 2020(08)
- [4]无锡市智慧体育建设现状研究[D]. 王超. 苏州大学, 2019(04)
- [5]基于思维导图的中学农业地理专题教学设计及实践研究[D]. 徐静.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9(08)
- [6]佛山市顺德区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研究[D]. 范丹丹.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2018(05)
- [7]广西化橘红产区生产条件分析及其发展对策[D]. 谢苗苗. 广西大学, 2018(01)
- [8]萍乡市民办中等职业学校师资队伍现状分析及其发展对策研究[D]. 张靖婷. 江西农业大学, 2017(03)
- [9]中国医药产业技术创新研究[D]. 徐松. 武汉大学, 2017(06)
- [10]环县乡村旅游资源及其发展对策[D]. 咸少春. 兰州大学, 201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