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英语无理据性词汇趣谈(论文文献综述)
李颖[1](2020)在《不同类型新闻媒体的语言特征对比 ——以“司机”“男司机”“女司机”为例》文中研究指明自媒体和主流媒体是新闻媒体中具有代表性的两大类型,二者泾渭分明,表现出新兴媒体和传统媒体的对立。两类媒体的不同首先表现为语言表达方式的不同,要对新闻特点进行研究必然绕不过对其语言表达特点的研究。同时,交通领域的繁荣使得司机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角色,司机类新闻也成为了新闻报道中的热点话题。在这一背景下,针对女司机在传媒环境中所呈现的负面性是否唯一这一问题,新闻媒体表达的合适性显然成为了我们研究的重点。因此,本文立足于主流媒体和自媒体这两大新闻媒体类型,以“司机”这一特定社会角色为突破口,通过对“司机”“男司机”“女司机”相关新闻语言特点的分析观察揭示两类媒体的特点,并据此提出建议和看法。在具体研究方法上,我们结合统计学和语言学两个学科的特点,以数据分析结果为支撑,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通过两类媒体的内部横向对比和外部纵向对比,在分析自媒体和主流媒体特点的同时,发掘司机新闻、男司机新闻、女司机新闻的不同。通过本文的分析,我们发现:无论是在主流媒体还是自媒体中,司机类新闻多与事故类交通事件相联系,且负面新闻比例过高;此外,在司机类新闻中,“性别词+司机”类新闻负面化倾向相对较强,将社会事件的关注点投诸于性别差异的这种做法缺乏内在的理据性。目前,女司机的负面形象已经被固化且引起了大众的关注,而相对的男司机的负面化倾向也需要得到足够的重视。诚然,对司机的部分不当行为进行批判有其必要性和合理性,但也需把握尺度,而不是让群体形象毫无节制地恶化下去。当前肃清传媒环境需从纠正和预防两个角度入手,控制负面新闻出现频率,从而达到平衡新闻情感倾向、维护社会群体形象的目的。从主流媒体和自媒体的对比上看,自媒体的规范化需要引起重视。主流媒体在词义表达、结构组织、公正客观等方面均表现出更高的规范性,词语明确性高,标点符号和句类句式的使用规范性强,表情达意上更为客观;自媒体则表现出更强的主观性、模糊性和随意性,标点符号使用频率高且更为随性,个人情感抒发也更为强烈。自媒体的强互动性和高主观性使其占据了新闻媒体的半壁江山,但是,对于新闻而言,公正客观是一篇合格新闻报道的必要性条件,媒体不能为了吸引眼球而任由作者个人的主观视点去左右事实、哗众取宠。
李占芳[2](2018)在《地名符号与乡土社会的文化建构 ——以洱源白语地名为中心》文中研究表明地名是人类活动的产物,是约定俗成的语言符号,也是地域文化的典型体现。地名现象复杂多样,但从其产生之日起便是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时,文化渗透在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地名的产生、结构、发展与演变都会受到文化的影响和制约。白族社会中的白语地名,既是白族文明的展演,也是白族历史与社会的反映,更是一种白族文化的建构。本文以洱源县白语地名为研究对象,在大量收集地名语言材料的基础之上,尝试从语言人类学的角度,多层面的透视作为符号的地名资源在实践过程中对乡土社会的文化建构所起的重要作用,探讨白族乡土社会如何通过地名这一符号体系的建立、运用、阐释来建构自身的集体文化镜像,简言之即通过自身形像的阐释以求对他者表述自我的过程及其结果。在这个过程中,乡土社会应对多种文化元素的交融尤其是华夏化的趋势时,其应对策略可谓生动地体现了国家权力“在场”时民众的智慧与坚守;而当部分乡土社会的文化精英主动、自觉地运用地名这一符号体系中可资调动的元素作为谋求地方福祉的资源时,无论其最终博弈结果如何,文化建构的阶段性目标在某种意义上已是不争的事实。当然,不应被忽略的是,文化建构的持续性特征依然会鲜明地体现在社会生活的实践过程当中。
崔慜知[3](2014)在《基于语言象似性的汉语单音节动词重叠研究》文中提出本文基于语言象似性理论谈论现代汉语动词重叠,在语言象似性所具有的基本概念基础上,探讨关于汉语单音节动词重叠的问题,所讨论的内容包括:第一、动词复数问题及动词重叠基本语义;第二、瞬间动词的重叠问题;第三、动词重叠“看看”和动词“看”的语义关系模式以及之间的语义复杂性;第四、“V一V”是否是重叠形式的问题;第五、动词重叠的词汇化趋向;第六、韩语副词“jom”和动词重叠共有的语义功能。第一章是绪论。首先明确本文的研究对象及研究意义,然后简介前人动词重叠研究的概况和本文的主要理论背景——语言象似性理论,最后对创新点、存在的困难予以说明。第二章主要关注的是汉语动词重叠具有的语言象似性现象,我们讨论动词重叠的语义是从数(number)的概念出发的。动词所具有的的数范畴和动词重叠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通过动词的数特征,我们可以得出汉语动词重叠所具有的基本语义功能。我们可以把动词重叠的语义分成两类:内部语义;外部语义。第三章着重谈论的是瞬间动词不可重叠的原因。现代汉语中瞬间动词为按时间概念分类而来的一个动词小类,我们再把瞬间动词分成复数瞬间动词和单数瞬间动词,瞬间动词和时间因素有密切关系。我们通过时体的搭配及时间副词的分析挖掘出两个不同的瞬间动词所具有的特征。然后通过事件意义和轻动词的区别得到瞬间动词和动词重叠不相容的原因。第四章考察“看看”所具有的语义变化,首先考察动词“看”的语义特征,正是因为“看看”是动词“看”的重叠形式。虽然“看看”经历了一些嬗变,但是我们还是把它的基本功能视为重叠,即表示动作复数。通过分析“看看”和“看”的语义特征,把“看看”分为四种:看看1;看看2;看看3;看看4。第五章基于语言象似性理论讨论“V一V”所具有的的特征。我们先通过考察“V一V”和同形动量词组合“V一V”特征比较,得出“V一V”不是动量组合的结论。还有将“V一V”和单音节动词重叠“VV”相比,认为“V一V”也是动词重叠形式之一。第六章探讨的是动词重叠的词汇化现象,通过重新分析,动词重叠词汇化了。动词重叠承担两个词分别都具有的功能,这样动词重叠才能完全表达自己所具有的的语义,同时也具有完整的功能。动词重叠的词汇化导致外部和内部都发生了变化,又引导了象似度的变化。第七章为从类型学的角度考察其他语言的动词重叠,有的学者认为汉语动词重叠具有非象似性,还有其语义是汉语具有的个性。但是通过其他语言中动词重叠的语义分析,我们挖掘出这不只是在汉语发生的语言现象,其他语言也有类似现象。我们还通过不存在动词重叠的韩语分析,更确定汉语动词重叠的基本语义确实是具有象似性的。在韩语当中的副词“jom”可以表示汉语动词重叠语义,而且韩语“jom”蕴含我们所谓的动词重叠的基本语义。第八章为结论。
林胜倩(Lertjirawanich Monrada)[4](2014)在《汉泰否定性称谓语对比研究》文中指出称谓语是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具有系统性,也具有民族性。称谓语可涉及说话者与受话者的性别、年龄、职业、地域、人种、民族,甚至还可以看出说话者与受话者的关系。交际双方选择的称谓语是语言交际活动中最先显现的文化信息,直接影响跨文化交际能成功与否。跨文化交际的核心问题是文化理解,文化沟通。文化的核心概念是价值观,而价值观不仅意味提倡什么的问题,还有否定什么的问题,借助语言分析阐明一种文化“提倡”什么的论述相当丰富。但借助语言分析阐明一种文化是什么的研究却很少见。本文就从否定性称谓语的语言角度来考察,我们在日常生活交际当中对中泰社会最深刻的否定和最重要的否定是什么?由此,不但有效地减少跨文化交际功能,更帮助我们全面的理解中泰文化的异同。中泰存在相似的文化背景,但在语言的使用和理解方面,有时却完全不同。两种语言对称谓语的运用有很大的差异,而且还带着各别浓厚的文化礼仪色彩。称谓语中的否定称谓语,又是称谓语系统中较为复杂和敏感的部分。任何言语行为都是在“你、我、他”的人际构架中展开的,否定性称谓语的语义实现同样要受到这一架构的制约。本文主要研究的目标是探讨汉泰否定性称谓语的词汇形式、语义特征、语用功能等,并由此展现中泰文化心理的联系与差异。首先,从否定性称谓语的词汇形式对比并分析汉泰否定性称谓语的词法结构、造词形式,得出汉泰语构词的重要手段,主要有联合式、偏正式、重叠式、简略式、附加式。根据我们对大量否定性称谓语的考察,汉语否定性称谓语的修辞造词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比喻法、借代法、谐音法、仿词法等修辞方法创造。泰语否定性称谓语的修辞造词主要有:比喻法、借代法、谐音法、反拼词语方式等。从汉泰否定性称谓语对比结果发现,汉语简略构词法比较丰富多彩(合称、并称、省称),而泰语简略构词法比较单向(省称)。从修辞造词形式上看,泰语修辞造词中反拼词语方式比较特殊,是反映泰国语言文化的现象。人类学家发现,表示称谓语系统的词语在不同语言中有不同表现。这些不同的词汇形式背后隐含着不同的民族价值观和文化特征的词汇系统。其次,将汉泰否定性称谓语的语义特征,和系统中的使用功能进行对比分析。从语义分析汉泰否定性称谓语的否定项,如生理否定、性格否定、性别否定、年龄与社会等级否定、民族否定、宗教否定等,通过研究发现泰语否定性称谓语的语义特征中的宗教否定、生理上的否定、伦理道德的否定、职业否定,在汉语否定性称谓语中也都体现出来。有些汉语否定性称谓语的语义项在泰语里没有表示出来,如性别否定、民族否定、国籍否定、社会等级的否定、地域否定等。汉泰语言对否定项存在浓厚的语言文化、风俗、思想的内涵,甚至对汉泰否定性称谓语行为指向分析,本文发现汉泰语否定他人包括对称、背称、他称,有些否定本质是否定他人(第三者),但是理由是否定对方(第二者),有些否定本质是否定对方(第二者),但是理由是否定他人(第三者)这就是隐性对称。另外行为指向还包括自我否定形式,汉泰语自我否定不仅暗含否定评价的态度,而且还可以表示讽刺对方,“我”+蔑称(讽刺:我们土包子)。泰语使用第一人称代词+指示代词“(?)”(这):(?)(我这),(?)地(我这),(?)(我这),(?)(我这),(?)(女性(我这))表示自卑或自蔑表讽刺。汉泰语自我否定还表倨称,“我”+尊称(骄傲:我就是朱大太爷),而泰语使用人称代词“我”:(?),晶,(?),表示骄傲。以往的研究通常会认为否定性称谓语是比较强的攻击行为。本文从分析非礼貌原则与否定性称谓语的否定度入手,指出非礼貌言语行为中的某一类可以作为间接否定或者讽刺否定,并且其指否定度比较弱,并由此将指否定度分为三种:一、弱否定。中泰的弱否定作用的称谓语,都属于非直接表达的语言形式,很多属于委婉语,反说法。反说法是以说反话的方式加强表达效果,使用的话语可以比原话夸张或美化。因为两国都是注重礼貌尊卑的国度。二、强否定。中泰的强否定表示强烈愤怒或厌恶的侮辱性称谓语。汉泰语拟禽兽类词语,即把人当禽兽以表示对被称者的蔑视和憎恨之情。另外在交际过程当中对对方称呼为妖怪、恶鬼、恶魔、妖鬼就是蔑视对方,所以宗教信仰的观念也影响造成强化否定性称谓语。三、佯否定。“佯否定”的界定就是假否定,所以假否定表示肯定。其动机和作用一般为:亲切亲昵、自嘲、戏谑、嘲弄等。对于汉泰否定性称谓语的语用研究,无论是在汉语还是泰语中都有表示不同情感色彩的称谓语,从尊称、爱称,刺称,蔑称,贬称,骂称的各种称谓方式。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下产生的称谓语在反映文化的同时也起到了满足社会功能的作用。泰国与中国相比,前者受佛教的影响较大,而后者中国则是以儒家思想为主流思想的国家。所以在称谓语的文化心理差异上角度我们会发现,一个否定性称谓语的产生必然受到一种主流思想的引导:礼教思想,汉泰民族在称谓语中不能正面表现自己的热烈情感,不得已走向反语来宣泄情感或者贬义褒用。接着汉泰人际关系的心理,交往中存在特定的礼仪,如谦虚心理,用抬高对方的身份的方式以示尊重。汉泰称谓语的使用过程中起到了否定性称谓语的施事功能是指否定性称谓可以用来实施讽刺、调侃、威胁等多种有效的否定。甚至也有保护以及反射文化教养的作用。最后,否定性称谓语在不同时代中的语用环境中,词语的褒贬色彩依然不同。使用的时效性、社会性、民族性主要体现为某些否定性称谓语的褒贬色彩的变异,增加、减少、消亡、泛化等。探询其背后的文化因素和掌握汉泰否定性称谓语并促进汉泰的跨文化交际活动中达到预期的效果。总之,否定性称谓语是语言交际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语言交际中使用最广泛、最频繁的词语。因此深入研究汉泰否定性称谓的内涵和外延,透析其内在的文化内涵,对于不同民族之间进行顺利的交际具有铺平道路的重要意义。
肖庚生[5](2013)在《口头禅话语的多维度考察》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在问卷调查与语料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综合运用语言变异理论、语法化理论、语用化理论、主观化理论等语言学理论,对口头禅话语进行较为宏观的多维度研究。研究的重点是:口头禅话语的语言形式特征、口头禅话语的来源与演化过程、口头禅话语的社会分布及口头禅话语的语用评价。作为说话人潜意识的条件反射,口头禅是人们对外界以及自我的认知经过心理加工,主观化后表征为一定的结构形式高度黏附于言语机制之中所形成的固定的语言反应模式,是言语交际者脱口而出的、并具有高频复现、语义弱化特征的话语形式。口头禅是在日常话语中普遍存在却又别具一格的言语现象,是人类心灵的莫尔斯电码,是探知人类内心世界的有效工具。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共收集到759位受试的口头禅话语使用信息,通过对口头禅的语言形式特征分析,发现:人们所使用的口头禅话语形式既具有多样性又体现集中性;口头禅大多由2-5字构成,短促有力;口头禅话语表现形式以短语居多、词语次之、句子再次、固定模式最少;大量口头禅话语形式中包含人称代词“我”或“你”,“我”、“你”共现的口头禅形式也不少见;含亲属词“妈”、“妹”、“爷”的口头禅形式极为常见;不少口头禅中含有外语表达形式,其中,英语式最多,亦有一些日语、韩语及英汉语码混用式口头禅。中、英文口头禅其来源都具有多元化特征,主要源头包括骂詈语、话语标记语、宗教术语与流行语。从本研究收集的数据来看,发端于骂詈语的口头禅数量最多,话语标记语其次,流行语再次,宗教术语最少。从骂詈语、宗教术语、流行语演化发展为口头禅的语言机制是语用化,而话语标记类口头禅的生成机制则是语法化。口头禅使用受制于一系列因素的影响,主要社会因素包括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与地域。这些因素对口头禅的社会分布具体影响如下:①口头禅使用性别差异:与女性相比,男性使用口头禅数量更多,使用频率更高;男性所使用的口头禅形式更简短;男性对骂詈口头禅的使用更频繁;男性对话语标记类口头禅的使用数量与频率远低于女性。②口头禅使用年龄差异:在儿童、少年、青年、中年、老年五个年龄阶段人群中,青年人对外语类口头禅、流行语式口头禅使用最为显着;青年、中年人群都较多使用话语标记类口头禅;老年人所使用的口头禅中含有方言词汇现象较为普遍。③口头禅使用文化程度差异:在低、中、高三种文化程度群体中,低、中等文化群体所使用的口头禅一半左右为骂詈类,而高文化程度者骂詈口头禅只占1/5左右;低、中、高三个群体所使用话语标记类口头禅数量与频次无显着性差异,但所选择的话语标记语形式明显不同;文化程度高的群体对流行语类口头禅使用更显着。④口头禅使用职业差异:中学生口头禅形式多样,但群体共性明显,粗俗的骂詈语较多,外语词汇频现;大学生口头禅中流行语常见,“悲催”、“郁闷”、“纠结”、“我晕”为其典型;教师口头禅中骂詈语鲜见,但话语标记类口头禅极为普遍,如“是不是”、“对不对”、“然后”等:职业语言口头禅化现象也存在于一些行业领域。⑤口头禅使用地域差异:东北地区盛行的口头禅形式包括“哎呀妈呀”、“啥玩意儿”、“那家伙”等;川渝地区常见的口头禅形式包括“锤子”、“毛线”、“老子”、“龟儿子”等;广东地区则有“我顶你个肺”。口头禅亦并非一定是无用的废话、冗余的信息、语言的赘疣,口头禅话语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如口头禅在言语行为中能发挥开启话语交际活动、促进语篇连贯、填补语流空隙、连接话轮与夺取话轮、缓解受话人信息理解与加工压力、宣泄情感、彰显说话人的性格与态度等话语功能,适度使用口头禅有助于提升表达效果。但是口头禅话语不当使用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不容忽视,如破坏话语内部成分间的连贯性、造成语言污染、沦为陈词滥调让人腻烦、损害人际关系等。基于对口头禅的表达效果的分析,提出口头禅使用的三条对策:适度使用良性口头禅;克服高频口头禅;去除恶性口头禅。
战莹[6](2012)在《英语词汇教学的象似性视角》文中研究说明象似性主要讨论语言形式与意义之间的理据关系。通过象似理论,将语言形式与所表意义之间的内在联系描述清楚,可大大加深学习者对语言的理解,对从根本上提高语言能力和运用水平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从词汇象似性着手,重点探讨英语词汇的形式和意义的理据关系,以期对英语词汇教学有所裨益。
阮咏梅[7](2012)在《浙江温岭方言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温岭境内的方言,除了箬山话属闽南方言岛外,其余皆属吴语台州片方言,本文所指温岭方言不包括箬山话。温岭方言因为李荣先生的影响而在全国汉语方言学界享有极高的知名度,他的四篇关于温岭方言的研究专文,以及在其他很多文章中出现的温岭方言的例证,特别是《温岭方言的连读变调》和《温岭方言的变音》二文,对汉语方言研究具有开创性和经典性的意义。但是,李荣先生对温岭方言的研究成果集中在语音方面,而且未成系统,词汇和语法更不曾涉及一二。其他研究者的零星文章,也不能让我们了解温岭方言的全貌。作为一个温岭人,同时作为一个汉语方言的研究者,在面对这样一个具有特殊的研究意义和研究价值的方言资源时,将其选为首要的研究对象就显得非常的顺理成章了。本文对温岭方言的研究始终坚持“点面结合”的原则和思路来突出温岭方言的语言特征。主要体现为以下两个方面:一、研究内容的“点面结合”1.通过对温岭方言语音、词汇和语法三个要素的全面涉猎,构建起温岭方言的语言全貌。2.语音、词汇和语法三方面并未平均用力,面面俱到。而是在前贤大家的研究基础上,根据已有的研究程度进行相应的补充性研究和深入性研究。语音方面,补充性研究和深入性研究相结合,既补充了同音字汇、古今比较、内部差异、特殊的语音现象,以及李荣先生尚未来得及完成的关于连读变调的多字组格式、关于变音的功能和分布等内容,又对温岭方言的语音系统、连读变调的两字组和三字组的模式等进行了深入地比较和分析,推动了温岭方言语音的进一步研究;词汇方面,分析了温岭方言词汇的来源和特点,并整理出了温岭方言主要的特色词汇;语法方面,由于方言之间语法的差异相对较小,因此,本文仅选取了几个最有特色的语法点加以分析,主要包括有特色的词类(如量词、趋向动词、后置副词、后置方位词等)、动词的体貌、句子特点(小句结构语序、比较句、语气词等)。二、研究方法的“点面结合”1.抓住“对内”和“对外”上的“点面结合”。“对内”,指温岭方言自身系统的研究。以市政府所在地太平话为代表点,同时选取差异明显的六个点进行语音的内部比较,这六个点分别是:泽国(带有黄岩话的特征)、新河(李荣先生的老家)、坞根(与温州的乐清和台州的玉环接壤)、岙环和松门(明清卫所驻地)、石塘(中国大陆新千年曙光首照地、闽南方言岛的邻接地);“对外”,指温岭方言与宁波话(属北部吴语)、温州话(属南部吴语)等其他吴语的比较。“对内”和“对外”两条线的双向并进,有助于我们全面了解温岭方言自身的特点,认清温岭方言在吴语中的语言地位,以及吴语内部语言接触和分片的问题。2.以传统方言研究方法为“面”来研究温岭方言的语音、词汇和语法,但又能根据具体的研究内容的“点”进行研究方法上的适当调整,比如将社会语言学的研究方法和对语言现象的解释等加以适度地运用等,有助于我们认识温岭方言正在进行中的变化和已经完成的变化等。
潘明霞[8](2012)在《汉英“身物互喻”词汇对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概念只能借助语言形式得以表达,词汇是概念最基本的表达形式。人类在认识外部世界的过程中,以自己的身体经验作为基础,不可避免的借用描述身体的词汇来描述世界,于是语言中便产生大量与人体相关的词汇。“以身喻物”词汇的生成正是人体词汇投射到外在世界的结果。随着人类认知水平和语言能力的不断提高,接触、了解和认识范围的不断扩大,掌握的概念也越来越多,人类逐步把对外部世界的认知类推到人类自身,用外界事物概念来命名和描述人体器官部位或指称具有某种特点、属性的人。于是语言系统中便产生很多以他物表人或人体特征的词汇。“以物喻身”词汇的生成正是外在世界的万事万物映射到人体域的结果。任何一种语言的特色都是在与别种语言的比较中显现出来。对比分析的目的是了解两种语言的共性特点和差异特点,为语言教学和跨文化交际服务。Halliday指出进行对比分析时应遵循两条基本原则,第一条是“先描写再对比”。第二条是“比较具体语言结构,而不是整个语言系统”。(转引自王立非:2000)没有任何一种理论能包罗万象,解释一切,只能对语言的具体项目和结构进行对比。本文从汉英语言系统中的词汇层面入手,在综合运用词汇学、认知语言学、对比语言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主要采用文献检索与分类结合法、对比研究法、描写与解释结合法、定性和定量分析结合法,以汉、英词汇系统中的“身物互喻”复合词、成语和惯用语为对象开展对比研究。全文共分五章。第一章为“绪论”。首先对本文涉及的“以身喻物”、“以物喻身”和“身物互喻”词汇相关概念进行界定,接着对“以身喻物”和“以物喻身”两方面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综述,最后对本选题的缘由、预期目标、理论基础、研究方法、语料来源进行了说明和交代。第二章为“汉英‘身物互喻’复合词对比研究”。本章首先对汉英复合词进行了界定,明确二者在各自词汇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然后对“身物互喻”复合词进行了界定。在此基础上,对汉英词汇系统里的“身物互喻”复合词进行对比研究。先确定了五个人体器官部位(头、眼、口、手、脚)为比较对象,从汉英词典里进行了语料的收集,基于语料就汉英“以身喻物”复合词的生成模式进行观察和描写。再就汉英“以物喻身”复合词的生成情况,从动物、植物、服饰、其它物体为喻四个方面进行了观察和描写。在对“身物互喻”复合词进行观察描写后,对其共性特点和个性差异进行归纳和分析,结合相关理论和具体数据对汉英“身物互喻”复合词的异同给予相应的解释。最后根据以上研究分析的结果对本章做了一个提纲挈领的小结。第三章为“汉英‘身物互喻’成语对比研究”。本章首先结合权威词(辞)典和专家学者的观点对汉英成语概念进行界定,指出汉英成语在范围认定和表达形式上存在差异,并给出笔者自己的见解。在比较汉英成语定义基础上对“身物互喻”成语概念进行界定。在明确汉英“身物互喻”成语概念后对其开展对比研究。从人体器官部位名称中选择“头、脸、眼、手、心”为代表,分别就以这五个词为喻生成的成语进行观察和描写,对比分析以它们为喻的成语在汉语和英语中的具体表现,揭示它们表现出的相同性和差异性,从认知方式和文化因素等方面给予解释。关于汉英“以物喻身”成语的情况主要分析对比的是“以物喻人”情况。本章从四个方面就“以物喻人”成语的情况进行了分类描写,第一类是“动物喻人”成语。选择汉英语言中的“牛、马、狗、鼠、鱼、鸟”为代表,对汉英成语中动物喻人的成语形式进行对比分析,并就动物喻体在汉英语中使用的频率和语体色彩的差异给予了描写和解释。第二类是“植物喻人”成语。通过对汉英“植物喻人”成语的对比发现因汉英民族地理环境、生活方式等方面的不同,英语中以植物为喻表人的成语大多以蔬菜和水果为主,汉语以花、木为喻体构成表人的成语偏多。第三类是“服饰喻人”成语。因汉民族服饰制度的影响,汉语服饰分类细致,与人关系密切,生成的喻人成语在数量上和使用频率上远远高于英语。汉语与英语在服饰喻人成语的生成方式上比较接近,但喻体类型上差异比较明显,英语里基本上是以成衣的形式为喻,而汉语却涉及到服饰的多个方面,这是由不同的政治制度、历史文化等因素导致的。第四类是“其它物体喻人”的成语。主要以来自生产、生活相关领域的物体为喻构成表人的成语。因地理环境、生活方式、宗教信仰等因素的影响,在具体喻体的选择上表现出较大的差异。如以“食物喻体”为例,汉语中选择的是酒、肉、饭等,而英语中选择的是啤酒、奶酪、鸡蛋等。本章以具体语料为例,对汉英“身物互喻”成语进行充分描写,分析总结其共有规律和存在的差别,最后做出相应的理论解释。第四章为“汉英‘身物互喻’惯用语对比研究”。本章先是对汉英惯用语做出界定,指出汉语惯用语在形式上多以三字格式出现,并引用相关统计数据进行了论证。英语惯用语因形式上无明显标记,建议将语体因素纳入界定标准,对英语习语内的语言形式进行再分类。接着是对汉英“身物互喻”惯用语这一概念和本章的对比研究范围做出了界定。在此基础上对汉英“身物互喻”惯用语进行对比研究。从人体面部器官、人体四肢和人体内部器官三个角度入手,对汉英“以身喻物”惯用语进行了考察,通过分析对比,对汉英“以身喻物”惯用语构建的异同及其背后的原因给予相应的解释。在汉英“以物喻身”惯用语对比研究方面,仍然从动物喻人、植物喻人和其它事物喻人三个角度进行了对比分析。考察分析可知,惯用语喻体的选择明显受本族文化因素的制约,与汉英生产、生活方式联系密切,这给第二外语教学中惯用语理解和掌握造成一定的困难。第五章为“结语”。本章首先就本研究涉及的“身物互喻”词汇的映射模式进行归纳。其表现为双向互动的特征:一方面是从人体域映射于非人体域;另一方面是从非人体域映射于人体域。接着就汉英“身物互喻”复合词、成语和惯用语之间的对比情况进行总结。得出的基本结论是:在“以身喻物”的词汇生成过程中,汉英语表现出同大于异的特点;在“以物喻身”的词汇生成过程中,汉英语表现出异大于同的特点。隐喻思维和转喻思维是人类普遍存在的基本认知方式,但是民族文化特点和语言类型同样折射出汉英两民族语言词汇系统中语言和文化的不可分离性。“身物互喻”是人类与外在事物互动的产物,是汉英两个民族在认识自身的基础上,通过隐喻或转喻机制,经过各自语言文化的过滤,去认识世界和自身的结果,很自然地对世界万物和人类自身给予不完全相同的分割和处理。对比研究所得的相关结论在理论上对汉英“身物互喻”构词手段和生成方式体现出的共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具有解释作用,在词汇习得、词汇教学、汉英互译实践、跨文化交际等语言实践方面具有指导作用,在汉英词典的编纂研究上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这体现了本研究的价值所在。
高少萍[9](2011)在《话语伦理学观照下的委婉语传译》文中指出本文由前言、正文、结语等部分组成。前言部分对本文选题的动因、目的以及研究的意义和方法等作了介绍。“正文”共分为四章。第1章回顾了中外委婉语翻译理论研究历史沿革,介绍了关联论、目的论、顺应论等语言学理论在委婉语翻译研究的介入及其影响,指出传统委婉语翻译实践中译者处理异质性文化委婉语时存在主观随意性现象,造成委婉语翻译“文化覆盖”等。第2章详细介绍了哈贝马斯话语伦理学基本原则和主要观点。话语伦理学建立在交往行为基础上,它包括一个核心(交往理性);两个资质与两大原则(语言资质和交往资质,普遍语用学原则和互为主体性原则);语义联结的“三种世界”(物质世界、社会世界和主观世界)以及交往理性的三个要求(真实性、真诚性和有效性)。本文根据话语伦理学基本原则和观点反思传统委婉语翻译。第3章结合话语伦理学基本原则和观点,以委婉语义成因的有机整体为着眼点,探讨了话语伦理学主要原则、观点与委婉语翻译各要素的契合,强调了译者的语言资质和交往资质。依据“三种世界”通过交往与委婉语语义产生关联域的特点,论述了话语伦理学“两大基本原则”在委婉语翻译研究中的重要意义。话语伦理学将有效制约委婉语翻译中译者的主观随意性、促进异质性文化的传播并提高委婉语翻译质量。第4章分析了汉俄委婉语在语义界定、修辞、宗教因素等方面的差异,在话语伦理学基本观点与原则指导下进行汉俄委婉语翻译实践。明确了民族文化色彩鲜明的委婉语翻译具有文化间性特征,提倡坚持异化通顺的翻译原则并提出贯彻该原则的具体方法和策略。在异化策略无法实施前提下,运用意译、合理转换等方式进行委婉语的传译。结语部分综述本论文的主要观点,指出本论文的创新和突破之处,并对该课题还有待完善的部分以及未来继续研究的方向进行了分析。
刘冬青[10](2011)在《北京话副词史(1750-1950)》文中研究表明目前,近代汉语副词研究成为近代汉语语法研究的一个热点,各类专书的研究层出不穷。2005年,杨荣祥先生出版了国内第一部近代汉语副词研究的专着——《近代汉语副词研究》,对近代汉语副词作了一个断代的较为全面的描写和系统的研究。现代汉语副词的研究更是如火如荼的展开,仅张谊生先生就出版了四部“现代汉语副词”研究的专着。然而,近、现代汉语副词发展的交叉时段1750年—1950年,这两百年间,研究近代汉语副词的学者一般不会“下达”,而研究现代汉语副词的学者也很少“上及”,因而它处在了一种“两不管”的状态。本文即从此点切入,以《红楼梦》《儿女英雄传》《正红旗下》为语料,对这段时期副词的发展予以共时的描写和历时的解释。文章除绪论和结语外,共分为六章:第一章为“北京话副词概述”。共分为三节,分别对北京话的定义和来源,副词的定义、语法功能、分类,以及北京话副词的分类进行了大致的描述。第二章为“北京话范围副词历时发展(1750—1950)”。共分为六节,分别对北京话中的“凡”类副词、副词“一概”、“尽”类副词、“另”类副词、“单”类副词、副词“止”的大致虚化过程、历时发展以及内部词语相互间的此消彼长和替换作了全面的考察,重点分析其在1750—1950两百年间语法功能的变化和发展,描摹其在这段时间的历时嬗变。第三章为“北京话程度副词历时发展(1750—1950)”。共分为两节,分别对北京话中的“最”类副词和“极”类副词的大致虚化过程、历时发展以及内部词语相互间的此消彼长和替换作了全面的考察,重点分析其在1750—1950两百年间语法功能的变化和发展,描摹其在这段时间的历时嬗变。第四章为“北京话时间副词历时发展(1750—1950)”。共分为八节,分别对北京话中的“曾”类副词、“已”类副词、“正”类副词、“将”类副词、“赶紧”类副词、“忽”类副词、“即”类副词和“终”类副词的大致虚化过程、历时发展以及内部词语相互间的此消彼长和替换作了全面的考察,重点分析其在1750—1950两百年间语法功能的变化和发展,描摹其在这段时间的历时嬗变。第五章为“北京话情状方式副词历时发展(1750—1950)”。共分为五节,分别对北京话中的“特”类副词、“亲”类副词、“空”类副词、“白”类副词、“趁”类副词的大致虚化过程、历时发展以及内部词语相互间的此消彼长和替换作了全面的考察,重点分析其在1750—1950两百年间语法功能的变化和发展,描摹其在这段时间的历时嬗变。第六章为“北京话语气副词历时发展附论否定副词(1750—1950)”。共分为三节,分别对北京话中的“管”类副词、“真”类副词、“大概”类副词的大致虚化过程、历时发展以及内部词语相互间的此消彼长和替换作了全面的考察,重点分析其在1750—1950两百年间语法功能的变化和发展,描摹其在这段时间的历时嬗变。同时对否定副词的发展作了大致的描述。
二、英语无理据性词汇趣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英语无理据性词汇趣谈(论文提纲范文)
(1)不同类型新闻媒体的语言特征对比 ——以“司机”“男司机”“女司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概况 |
1.1.1 新闻媒体语言研究 |
1.1.2 司机新闻报道研究 |
1.1.3 性别语言差异研究 |
1.1.4 文本计量特征研究 |
1.2 研究价值 |
1.2.1 不同媒体语言表达的差异性 |
1.2.2 媒介形象对群体形象塑造的影响 |
1.2.3 性别词作为群体分类标准的问题 |
1.3 研究方法及语料来源 |
1.3.1 研究方法 |
1.3.2 语料来源及说明 |
第二章 新闻媒体词类特征分析 |
2.1 语言结构特征分布 |
2.2 主要实词统计分析 |
2.2.1 TF-IDF与关键词筛选 |
2.2.2 自媒体内部特征 |
2.2.3 主流媒体内部特征 |
2.3 主要虚词统计分析 |
2.3.1 卡方检验与词类特征分析 |
2.3.2 副词词类特征对比 |
2.4 小结 |
第三章 新闻媒体句子特征分析 |
3.1 平均句长及相关特征 |
3.2 标题标点分类统计情况 |
3.3 标题特殊句类句式统计情况 |
3.4 小结 |
第四章 新闻媒体语言表达相似度分析 |
4.1 基于卡方检验的相关分析 |
4.1.1 卡方检验与内容相关性 |
4.1.2 新闻相关性统计及检验 |
4.1.3 新闻性别指向性及检验 |
4.2 基于余弦相似性的相关分析 |
4.2.1 LSI算法与余弦相似性 |
4.2.2 自媒体与主流媒体相似度对比 |
4.3 小结 |
第五章 新闻媒体情感分析 |
5.1 基于人工分类的情感倾向分析 |
5.2 基于情感词典的情感倾向分析 |
5.2.1 情感词典及相关原理 |
5.2.2 自媒体内部情感分析 |
5.2.3 主流媒体内部情感分析 |
5.2.4 自媒体与主流媒体内部情感倾向对比 |
5.3 小结 |
第六章 结语 |
6.1 本文的主要观点 |
6.1.1 不同新闻媒体的语言特征 |
6.1.2 对当今网络传媒环境的思考及建议 |
6.2 本文的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2)地名符号与乡土社会的文化建构 ——以洱源白语地名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方法 |
四、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洱源县白语地名概况 |
一、洱源县白语地名的形式 |
二、洱源县白语地名的通名 |
三、洱源县白语地名的命名规律和释义 |
四、洱源县白语地名记录整理概况 |
第二章 符号论视野中的白语地名 |
一、白语地名符号的任意性 |
二、白语地名符号的系统性 |
三、白语地名符号的层级性 |
四、白语地名符号意义的开放性 |
第三章 地名实践与文化变迁 |
一、地名实践中的“结构耦合” |
二、地名的变迁对乡土文化的建构 |
三、数字地名的实践对乡土文化的建构 |
四、地名取名模因在乡土文化中的实践 |
第四章 资源博弈与白语地名 |
一、地名的资源属性 |
二、作为文化资源的白语地名对乡土文化的建构 |
第五章 权力运作与地名变迁 |
一、县名、乡镇名的更改及文化建构 |
二、政府意志下地名的更改及文化建构 |
三、地名命名的时代政治特征及文化建构 |
四、地方权力“任性”下的地名别字及文化建构 |
结语 |
附录 :论文中涉及到的地名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基于语言象似性的汉语单音节动词重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能重叠动词的范围 |
1.2.2 动词重叠的形式 |
1.2.3 动词重叠的语义特点 |
1.2.4 动词重叠句法功能 |
1.2.5 动词重叠“VV”的产生 |
1.3 理论介绍 |
1.3.1 语言象似性的基本概念 |
1.3.2 语言象似性分类 |
1.3.3 重叠和语言象似性 |
1.4 采用的理论框架及语料来源 |
1.4.1 采用的理论框架 |
1.4.2 语料来源 |
1.5 研究对象 |
1.6 可能的创新点 |
1.7 存在的困难 |
第二章 “VV”式的基本语义 |
2.1 动词的复数表达 |
2.1.1 关于动词复数的研究 |
2.1.2 语言的动词复数表达 |
2.1.3 汉语动词的复数标记 |
2.1.4 从象似性基本概念看“VV” |
2.2 时间延续性表达 |
2.3 心理距离的表达 |
2.4 外部语义 |
2.4.1 减少义 |
2.4.2 尝试义 |
2.5 小结 |
第三章 瞬间动词的重叠 |
3.1 从动词分类看的瞬间动词 |
3.2 瞬间动词的分类 |
3.2.1 单数瞬间动词 |
3.2.2 复数瞬间动词 |
3.3 从轻动词看的瞬间动词 |
3.3.1 事件意义 |
3.3.2 轻动词 |
3.3.3 轻动词与瞬间动词 |
3.4 小结 |
第四章 “看看”的语义特征 |
4.1 “看”的语义变化 |
4.1.1 动词“看”的义项及其特征 |
4.1.2 助词“看”的特点 |
4.1.3 “看”的语义网络 |
4.2 “看看”的语义变化 |
4.2.1 “看看”的语义分类 |
4.2.2 “看看”的行、知、言域 |
4.2.3 “看看”的语用象似性 |
4.3 小结 |
第五章 动词重叠“V 一 V” |
5.1 关于动量词的理解 |
5.2 与动词重叠有关的动量组合研究 |
5.3 “V 一 V”与动量组合的矛盾 |
5.3.1 V 一 V 与 V 一趟 |
5.3.2 V 一 V 与 V 一量 |
5.3.3 V 一 V 与 VnV |
5.3.4 动词重叠 V(一)V 与量词重叠 V(一)V |
5.3.5 V(一)V 与“动+数+量”的语义差别 |
5.4 “VV”与“V 一 V” |
5.4.1 句法特征 |
5.4.2 语义功能 |
5.4.3 动词重叠的祈使义功能 |
5.5 小结 |
第六章 单音节动词重叠的词汇化 |
6.1 汉语动词重叠的词汇化现象 |
6.1.1 形容词化 |
6.1.2 副词化 |
6.1.3 动词化 |
6.1.4 名词化 |
6.2 动词重叠重新分析的途径 |
6.2.1 “VV”的重新分析 |
6.2.2 “V1”和“V2”的边界 |
6.2.3 “V1V2”边界的消弱 |
6.2.4 “V1v2”的词化 |
6.3 动词重叠词汇化与语言象似度 |
6.4 小结 |
第七章 汉语动词重叠与韩语“jom”比较 |
7.1 动词重叠的普遍语义 |
7.2 韩语的重叠现象 |
7.3 韩语“jogeum”和“jom” |
7.4 韩语“jom”的语义功能 |
7.5 汉语动词重叠基本语义与韩语“jom” |
7.6 小结 |
第八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动词重叠表示“动作复数”的其它语言 |
附录2:《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可重叠单音节动词 |
附录3:《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可重叠双音节动词 |
附录4:《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不可重叠单音节动词 |
附录5:《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不可重叠双音节动词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汉泰否定性称谓语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表格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 |
1.1.1 问题提出 |
1.1.2 研究意义 |
1.2 汉泰称谓语研究回顾 |
1.2.1 汉泰语言对比研究回顾 |
1.2.2 汉泰对于称谓语的研究回顾 |
1.2.2.1 汉语对于称谓语的研究 |
1.2.2.2 泰语对于称谓语的研究 |
1.2.3 汉泰否定性称谓语研究回顾 |
1.2.3.1 否定性称谓语的语义学研究 |
1.2.3.2 否定性称谓语的语用学研究 |
1.3 汉泰否定性称谓语的要素 |
1.3.1 汉泰否定性称谓语的内容 |
1.3.2 汉泰否定性称谓语的对象 |
1.3.3 汉泰否定性称谓语的范围 |
1.4 论文的基本理论框架 |
1.4.1 认知语言学研究 |
1.4.2 语义学研究 |
1.4.3 社会语用学研究 |
1.5 方法论问题:语料和研究方法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的语料 |
1.5.3 文章基本框架 |
第二章 汉泰否定性称谓语的定义与分类 |
2.1 汉泰称谓语的定义与分类 |
2.1.1 汉语称谓语的定义与分类 |
2.1.1.1 对称谓语定义的研究 |
2.1.1.2 对称谓语分类的研究 |
2.1.2 泰语称谓语的定义与分类 |
2.1.2.1 对称谓语定义的研究 |
2.1.2.2 对称谓语分类的研究 |
2.2 汉泰否定性称谓语的定义与分类 |
2.2.1 “否定”的一般定义 |
2.2.2 本文对于“否定性称谓语”的界定 |
2.2.3 否定性称谓语的重新分类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汉泰否定性称谓语的词汇形式与对比 |
3.1 汉语否定性称谓语的词汇形式 |
3.1.1 汉语否定性称谓语的构词形式 |
3.1.2 汉语否定性称谓语的修辞造词形式 |
3.2 泰语否定性称谓语的词汇形式 |
3.2.1 泰语否定性称谓语的构词形式 |
3.2.2 泰语否定性称谓语的修辞造词形式 |
3.3 汉泰否定性称谓语的词汇形式对比结果 |
3.3.1 汉泰否定性称谓语词汇形式的同质性 |
3.3.2 汉泰否定性称谓语词汇形式的异质性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汉泰否定性称谓语的语义分析与对比 |
4.1 汉泰否定性称谓语的否定项比较分析 |
4.1.1 生理上的否定 |
4.1.2 性别的否定 |
4.1.3 职业的否定 |
4.1.4 民族、国籍的否定 |
4.1.5 宗教的否定 |
4.1.6 伦理道德的否定 |
4.1.7 年龄、辈分的否定 |
4.1.8 社会等级的否定 |
4.1.9 地域的否定 |
4.2 汉泰否定性称谓语行为指向的比较分析 |
4.2.1 汉泰语的他人否定 |
4.2.2 汉泰语的自称否定 |
4.3 汉泰否定性称谓语的否定度比较分析 |
4.3.1 弱否定 |
4.3.2 强否定 |
4.3.3 佯否定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汉泰否定性称谓语的语用分析与对比 |
5.1 汉泰否定性称谓语的语境根源 |
5.1.1 语言语境对否定性称谓语的制约 |
5.1.2 文化语境对否定性称谓语的制约 |
5.1.3 情景语境对否定性称谓语的制约 |
5.2 汉泰否定性称谓语的语用功能 |
5.2.1 否定性称谓语的施事功能 |
5.2.2 否定性称谓语的保护功能 |
5.2.3 否定性称谓语的文化教养反射功能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汉泰否定性称谓语的文化心理对比 |
6.1 汉泰否定性称谓语的文化心理差异 |
6.1.1 汉泰否定性称谓语的民族文化 |
6.1.2 汉泰否定性称谓语的人际关系 |
6.2 汉泰否定性称谓语的文化心理变迁 |
6.2.1 汉泰否定性称谓语的色彩意义增加 |
6.2.2 汉泰否定性称谓语的色彩意义泛化 |
6.2.3 汉泰否定性称谓语的色彩意义减少或消亡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7.1 本文结论 |
7.2 本文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附录一 汉泰否定性称谓语对比研究总表 |
附录二 泰语语法 |
附录三 泰语人称代词 |
附录四 泰语否定性称谓语 |
附录五 汉语否定性称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5)口头禅话语的多维度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口头禅研究回顾一 |
1.1.1 “口头禅”术语来源 |
1.1.2 口头禅国内研究回顾 |
1.1.3 口头禅国外研究回顾 |
1.2 本文研究的主要意义 |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 语料来源与研究方法 |
1.5 全文结构 |
1.6 本章小结 |
2 口头禅话语使用问卷调查 |
2.1 问卷设计 |
2.2 问卷调查的实施 |
2.3 受试个人信息 |
2.4 本章小结 |
3 口头禅话语的形式特征 |
3.1 口头禅话语形式的多样性与集中性 |
3.2 口头禅话语的字数构成 |
3.3 口头禅话语的表现形式 |
3.4 口头禅话语中的人称代词使用 |
3.5 口头禅话语中的亲属词使用 |
3.6 口头禅话语中的外语使用 |
3.7 本章小结 |
4 口头禅话语探源 |
4.1 骂詈语与口头禅 |
4.2 话语标记语与口头禅 |
4.3 宗教术语与口头禅 |
4.4 流行语与口头禅 |
4.5 本章小结 |
5 口头禅话语使用的社会分布 |
5.1 性别与口头禅使用 |
5.1.1 口头禅使用数量与频率性别差异 |
5.1.2 口头禅字数构成与表现形式性别差异 |
5.1.3 骂詈口头禅使用性别差异 |
5.1.4 话语标记类口头禅使用性别差异 |
5.2 年龄与口头禅使用 |
5.2.1 口头禅话语中外语使用的年龄差异 |
5.2.2 流行语式口头禅使用的年龄差异 |
5.2.3 口头禅话语中方言使用的年龄差异 |
5.2.4 话语标记类口头禅使用的年龄差异 |
5.3 文化程度与口头禅使用 |
5.3.1 骂詈口头禅使用的文化程度差异 |
5.3.2 话语标记类口头禅使用的文化程度差异 |
5.3.3 流行语式口头禅使用的文化程度差异 |
5.4 职业与口头禅使用 |
5.4.1 中学生口头禅使用特征 |
5.4.2 大学生口头禅使用特征 |
5.4.3 教师口头禅使用特征 |
5.4.4 其他职业口头禅使用 |
5.5 地域与口头禅使用 |
5.5.1 东北口头禅 |
5.5.2 川渝口头禅 |
5.5.3 其他地区的口头禅 |
5.6 本章小结 |
6 口头禅话语的语用评价 |
6.1 口头禅话语的积极功能 |
6.1.1 开启话语交际活动 |
6.1.2 促进语篇连贯 |
6.1.3 填补语流空隙 |
6.1.4 转接话轮与夺取话轮 |
6.1.5 缓解受话人信息理解与加工压力 |
6.1.6 宣泄情感 |
6.1.7 彰显说话人的性格与态度 |
6.2 口头禅话语的消极影响 |
6.2.1 破坏话语内部成分间的连贯性 |
6.2.2 造成语言污染 |
6.2.3 沦为陈词滥调让人腻烦 |
6.2.4 损害人际关系 |
6.3 口头禅话语的使用对策 |
6.3.1 适度使用良性口头禅 |
6.3.2 克服高频口头禅 |
6.3.3 摈弃恶性口头禅 |
6.4 本章小结 |
7 总结 |
7.1 全文要点 |
7.2 本文的创新之处 |
7.3 本文的不足之处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附录2 口头禅话语使用情况调查问卷 |
附录3 口头禅话语使用情况调查结果汇总 |
(6)英语词汇教学的象似性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一、语言的象似性 |
二、词汇象似性在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 |
(一) 语音象似性: |
(二) 形态象似性 |
(三) 词源象似性 |
(四) 词义象似性 |
(7)浙江温岭方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提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
语音系统 第一节 |
声韵调 第二节 |
声韵调拼合关系 第三节 |
温岭方言语音系统研究概况 第二章 |
同音字汇 第三章 |
古今比较 第一节 |
声母比较 第二节 |
韵母比较 第三节 |
声调比较 第四章 |
内部差异 第一节 |
地域差异 第二节 |
新老派差异 第三节 |
文白异读 第五章 |
连读变调 第一节 |
两字组连读变调 第二节 |
三字组连读变调 第三节 |
多字组连读变调 第四节 |
连读变调与变音、语法变调 第五节 |
小结 第六章 |
变音 第一节 |
变音的类型 第二节 |
变音的作用 第三节 |
入声字变音 第七章 |
其他语音现象 第一节 |
特殊音变 第二节 |
地名中的特殊读音 第三节 |
避讳音 第八章 |
词汇概说 第一节 |
词汇的来源 第二节 |
词汇的特点 第三节 |
词汇的内部差异 第四节 |
与吴语其他方言词汇的比较 第九章 |
词汇表 第十章 |
有特色的词类 第一节 |
量词 第二节 |
趋向动词 第三节 |
后置副词 第四节 |
后置方位词 第十一章 |
动词的体貌 第一节 |
尝试体 第二节 |
起始体 第三节 |
进行体 第四节 |
持续体 第五节 |
完成体 第十二章 |
句子特点 第一节 |
语序 第二节 |
比较句 第三节 |
语气词 余论 |
关于台州方言分区归属的讨论 附录:温岭方言调查主要合作人介绍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情况 后记 |
(8)汉英“身物互喻”词汇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基本概念 |
1.1.1 以身喻物 |
1.1.2 以物喻身 |
1.1.3 “身物互喻”词汇 |
1.2 研究现状 |
1.2.1 基本成就 |
1.2.1.1 “以身喻物”研究成果 |
1.2.1.2 “以物喻身”研究成果 |
1.2.2 不足之处 |
1.3 关于本文的若干说明 |
1.3.1 选题缘起 |
1.3.2 预期目标 |
1.3.3 理论基础 |
1.3.4 研究方法 |
1.3.5 语料来源 |
第二章 汉英“身物互喻”复合词对比研究 |
2.1 汉英复合词 |
2.2 “身物互喻”复合词 |
2.3 汉英“身物互喻”复合词对比 |
2.3.1 汉英“以身喻物”复合词 |
2.3.1.1 以“头/head”为喻 |
2.3.1.2 以“眼/eye”为喻 |
2.3.1.3 以“口(嘴)/mouth”为喻 |
2.3.1.4 以“手/hand”为喻 |
2.3.1.5 以“脚/foot”为喻 |
2.3.2 汉英“以物喻身”复合词 |
2.3.2.1 “动物”为喻 |
2.3.2.2 “植物”为喻 |
2.3.2.3 “服饰”为喻 |
2.3.2.4 其它物体为喻 |
2.3.3 汉英“身物互喻”复合词异同 |
2.3.3.1 相同点 |
2.3.3.1.1 相似的复合类型 |
2.3.3.1.2 相似的认知基础 |
2.3.3.1.3 相似的语言规则 |
2.3.3.2 相异点 |
2.3.3.2.1 比例上的差异 |
2.3.3.2.2 手段上的差异 |
2.3.3.3 原因探析 |
2.3.3.3.1 身体经验相同 |
2.3.3.3.2 语言文化不同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汉英“身物互喻”成语对比研究 |
3.1 汉语成语 |
3.2 英语成语 |
3.3 “身物互喻”成语 |
3.4 汉英“身物互喻”成语对比 |
3.4.1 汉英“以身喻物”成语 |
3.4.1.1 以“头/head”设喻 |
3.4.1.2 以“脸/face”设喻 |
3.4.1.3 以“眼/eye”设喻 |
3.4.1.4 以“手/hand”设喻 |
3.4.1.5 以“心/heart”设喻 |
3.4.2 汉英“以物喻身”成语 |
3.4.2.1 “动物喻人”成语 |
3.4.2.1.1 以“牛”喻人 |
3.4.2.1.2 以“马”喻人 |
3.4.2.1.3 以“狗”喻人 |
3.4.2.1.4 以“鼠”喻人 |
3.4.2.1.5 以“鱼”喻人 |
3.4.2.1.6 以“鸟”喻人 |
3.4.2.1.7 汉英“动物喻人”成语对比 |
3.4.2.2 “植物喻人”成语 |
3.4.2.3 “服饰喻人”成语 |
3.4.2.3.1 “头衣”指人 |
3.4.2.3.2 “足衣”指人 |
3.4.2.3.3 “衣料”指人 |
3.4.2.3.4 “服饰部件”指人 |
3.4.2.3.5 “服饰颜色”指人 |
3.4.2.4 其它物体喻人成语 |
3.4.3 汉英“身物互喻”成语的异同 |
3.4.3.1 相同点 |
3.4.3.2 相异点 |
3.4.3.2.1 “以身喻物”成语差异分析 |
3.4.3.2.2 “以物喻身”成语差异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汉英“身物互喻”惯用语对比研究 |
4.1 汉语惯用语 |
4.2 英语惯用语 |
4.3 “身物互喻”惯用语 |
4.4 汉英“身物互喻”惯用语对比 |
4.4.1 汉英“以身喻物”惯用语 |
4.4.1.1 面部器官惯用语 |
4.4.1.1.1 与“眼/eye”相关的 |
4.4.1.1.2 与“鼻/nose”相关的 |
4.4.1.1.3 与“口/mouth”相关的 |
4.4.1.1.4 与“耳/ear”相关的 |
4.4.1.2 人体四肢惯用语 |
4.4.1.2.1 与“手”相关的 |
4.4.1.2.2 与“腿、脚”相关的 |
4.4.1.3 内部器官惯用语 |
4.4.2 汉英“以物喻身”惯用语 |
4.4.2.1 “动物喻人”的惯用语 |
4.4.2.1.1 “家养动物”喻人 |
4.4.2.1.1.1 以“猫、狗”喻人 |
4.4.2.1.1.2 以“家禽”喻人 |
4.4.2.1.2 “农场动物”喻人 |
4.4.2.1.3 “野生动物”喻人 |
4.4.2.1.3.1 以“虎、狼”喻人 |
4.4.2.1.3.2 以“鼠、兔、狐狸”喻人 |
4.4.2.1.3.3 “其它类野生动物”喻人 |
4.4.2.2 “植物喻人”的惯用语 |
4.4.2.2.1 以“花、草、树、苗”喻人 |
4.4.2.2.2 以“瓜果、蔬菜”喻人 |
4.4.2.3 其他类事物喻人的惯用语 |
4.4.3 汉英“身物互喻”惯用语异同 |
4.4.3.1 相同点 |
4.4.3.2 相异点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语 |
5.1 汉英“身物互喻”词汇映射模式的共有规律 |
5.1.1 人体域到非人体域的映射 |
5.1.1.1 人体域映射于具体域 |
5.1.1.2 人体域映射于抽象域 |
5.1.2 非人体域到人体域的映射 |
5.1.2.1 具体域映射于人体域 |
5.1.2.2 抽象域映射于人体域 |
5.2 汉英“身物互喻”词汇异同及原因总结 |
5.3 本研究的启示 |
5.3.1 对于语言研究的启示 |
5.3.2 对于认知研究的启示 |
5.3.3 对于文化研究的启示 |
5.3.4 对于教学研究的启示 |
5.4 本研究的不足及未来的研究设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9)话语伦理学观照下的委婉语传译(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前言 |
1.委婉语的文化母体、译者与翻译 |
2.本论文选题动机和意义 |
3.本论文采取的研究方法与材料来源 |
第1章 传统委婉语翻译理论探索 |
1.1 我国委婉语翻译研究理论探索回顾 |
1.2 俄罗斯译界中转义性表述的翻译研究回顾 |
1.3 委婉语翻译实践中的文化异质性 |
小结 |
第2章 话语伦理学主要观点以及对传统委婉语翻译的反思 |
2.1 哈贝马斯话语伦理学的主要观点 |
2.2 从话语伦理学反思传统委婉语翻译 |
小结 |
第3章 从话语伦理学考察委婉语传译 |
3.1 交往理性与委婉语传译 |
3.2 委婉语翻译中的“三种世界” |
3.3 委婉语翻译中的普遍语用学原则 |
3.4 委婉语翻译中的互为主体性 |
3.5 委婉语翻译中语言资质与交往资质 |
小结 |
第4章 话语伦理学观照下的汉俄委婉语翻译实践 |
4.1 汉俄委婉语对比 |
4.2 委婉语译文的文化间性与话语伦理特征 |
4.3 委婉语翻译策略与文化异质性 |
4.4 译文中话语伦理学基本原则的“消失”与“在场” |
4.5 异化通顺策略 |
4.6 合理的形式转换 |
4.7 委婉语译委婉语 |
4.8 无法异化前提下的意译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10)北京话副词史(1750-1950)(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提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二、研究概况 |
三、语料选择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北京话副词概述(1750—1950) |
第一节北京话简述 |
一、北京话的定义 |
二、北京话溯源 |
第二节副词基本问题概述 |
一、副词的定义及虚实归属 |
二、副词的语法功能 |
三、副词与相关词类的划界 |
四、副词的分类 |
第三节北京话副词的分类 |
一、范围副词 |
二、程度副词 |
三、时间副词 |
四、情状方式副词 |
五、语气副词 |
六、否定副词 |
第二章 北京话范围副词历时发展(1750—1950) |
第一节“凡”类副词的历时嬗变 |
第二节 副词“一概”的历时嬗变 |
第三节“尽”类副词的历时嬗变 |
第四节“另”类副词的历时嬗变 |
第五节“单”类副词的历时嬗变 |
第六节 副词“止”的历时嬗变 |
第三章 北京话程度副词历时发展(1750—1950) |
第一节“最”类副词的历时嬗变 |
第二节“极”类副词的历时嬗变 |
第四章 北京话时间副词历时发展(1750—1950) |
第一节 “曾”类副词的历时嬗变 |
第二节 “已”类副词的历时嬗变 |
第三节 “正”类副词的历时嬗变 |
第四节 “将”类副词的历时嬗变 |
第五节 “赶紧”类副词的历时嬗变 |
第六节 “忽”类副词的历时嬗变 |
第七节 “即”类的历时嬗变 |
第八节 “终”类副词的历时嬗变 |
第五章 北京话情状方式副词历时发展(1750—1950) |
第一节 “特”类副词的历时嬗变 |
第二节 “亲”类副词的历时嬗变 |
第三节 “空”类副词的历时嬗变 |
第四节 “白”类副词的历时嬗变 |
第五节 “趁”类副词的历时嬗变 |
第六章 北京话语气副词历时发展附论否定副词(1750—1950) |
第一节 “管”类副词的历时嬗变 |
第二节 “真”类副词的历时嬗变 |
第三节 “大概”类副词的历时嬗变 |
结语 |
第一节 北京话副词的整体特点 |
一、具有不同时间层次的副词系统 |
二、相对稳定而又不断发展的副词系统 |
第二节 北京话副词发展演变的若干规律 |
一、继承和发展 |
二、竞争和更替 |
三、派生和分化 |
第三节 其他需要讨论的问题 |
一、如何看待副词合成的问题 |
二、如何看待副词的竞争和合作 |
三、如何看待汉语副词发展的单向循环原则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后记 |
四、英语无理据性词汇趣谈(论文参考文献)
- [1]不同类型新闻媒体的语言特征对比 ——以“司机”“男司机”“女司机”为例[D]. 李颖.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2]地名符号与乡土社会的文化建构 ——以洱源白语地名为中心[D]. 李占芳. 云南大学, 2018(01)
- [3]基于语言象似性的汉语单音节动词重叠研究[D]. 崔慜知. 上海师范大学, 2014(12)
- [4]汉泰否定性称谓语对比研究[D]. 林胜倩(Lertjirawanich Monrada). 华东师范大学, 2014(11)
- [5]口头禅话语的多维度考察[D]. 肖庚生. 华中科技大学, 2013(02)
- [6]英语词汇教学的象似性视角[J]. 战莹. 商业文化(下半月), 2012(10)
- [7]浙江温岭方言研究[D]. 阮咏梅. 苏州大学, 2012(09)
- [8]汉英“身物互喻”词汇对比研究[D]. 潘明霞. 安徽大学, 2012(09)
- [9]话语伦理学观照下的委婉语传译[D]. 高少萍.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1(04)
- [10]北京话副词史(1750-1950)[D]. 刘冬青. 苏州大学, 20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