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桑蚕生产向标准化迈进(论文文献综述)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1](2021)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通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桂政发[2021]11号各市、县人民政府,自治区人民政府各组成部门、各直属机构:现将《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2021年4月19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2021年4月
付孟泽[2](2019)在《人地关系视角下乡村聚落空间形态演变与发展研究 ——以浙北地区为例》文中认为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乡村振兴战略目标不仅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的必然。人地关系是人类与自然环境一切互动关系的总和,乡村聚落空间的形态及其演变反映了农村经济社会活动的重要内容。本文基于人地关系发展,探究乡村聚落空间形态的演变动力和原因,梳理演变过程和特征,揭示演变规律和可持续发展路径,对指导乡村的规划实践和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理论意义。本文首先构建了人地关系驱动下乡村聚落空间形态演化的理论架构。定义了人地关系的基本概念、人地关系影响因素和乡村人地关系特征,以及乡村聚落空间形态的基本概念及其在宏、中、微观上的界定与特征,从人地关系对乡村聚落空间形态的诱发、推动和塑造这三个维度,构建了人地关系驱动下乡村聚落空间形态演变的分析方法,提出了从空间和时间这两个尺度研究分析人地关系下乡村聚落空间形态的演变过程的研究架构。基于土地的私有、公有属性,分两个阶段对浙北乡村聚落空间形态的演变开展研究。第一阶段,沿时间轴从原始、传统农业到近代化,研究了人地关系从初始到不断发展与变迁的过程,梳理了从聚点到乡村聚落的空间形态演化路径,对近代以来浙北地区的村镇发展提出了“指向性”城市-市镇-村空间体系的概念。第二阶段,新中国成立后,在公社化、改革开放及快速城镇化阶段,研究了土改、土地集体化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等人地关系的变迁特征及其对浙北地区村镇空间形态演变的影响,重点考察了快速城镇化阶段的人地关系变化特征,总结了浙北地区初步形成的现代村镇空间形态的特点,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借鉴。对当前长兴县村镇空间形态特征进行了定量实证研究。基于GIS平台构建了县域中微观空间尺度的研究方法。提出斑块空间聚集度的概念,分村域对村庄建设斑块进行空间聚集度分析;提出基于生产作用特征、人地承载特征和空间利用特征的乡村人地关系识别指数,实现了县域乡村人地关系的定量化和可视化分析。定量分析了全县域村镇空间形态的发展特征,包括中心城区、县域村镇空间形态、8个典型村落空间形态的空间演变及特征分析,为村镇空间形态演变研究提供了定量化研究手段。最后对乡村振兴战略驱动下浙北地区村镇空间形态发展进行了展望。从人地关系的视角分析了乡村振兴战略的举措,梳理了浙江在现代化村镇建设中的经验,结合长三角一体化战略,按照“指向性”空间体系概念,对浙北村镇空间形态的发展进行了展望。本文的研究工作形成以下创新点:(1)构建了人地关系驱动下乡村聚落空间形态演化的理论架构,从人地关系的视角为村镇空间形态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2)在宏观空间尺度提出了“指向性”城市-市镇-村空间体系概念,并以此概念诠释了近代浙北地区人地关系的发展和村镇空间形态的演变,展望了乡村振兴战略和长三角一体化战略下,浙北地区村镇空间形态的发展;(3)提出县域层面中微观空间尺度定量实证研究的方法,综合分析了长兴县村镇空间形态的发展特征,为村镇空间形态演变研究提供了定量化研究手段。
陆泉志[3](2019)在《横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研究》文中提出中共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如何充分发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现代农业与小农户之间有机衔接、辐射带动、促农增收的作用,是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建设亟待关注与解决的理论和现实问题。本文以广西横县为例,通过文献梳理、理论分析、田野调查等研究方法对横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现状、扶持路径、取得成效以及存在问题进行了深入考察,并通过案例分析方法探讨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促农增收的内在逻辑机理与增收效果。研究发现:横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数量规模上快速发展,呈现出专业大户方兴未艾、家庭农场异军突起、农民专业合作社蓬勃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不断壮大的多元发展态势,有力推动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快速提升、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农业发展方式加速转变、农民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并在脱贫攻坚领域取得明显成效。案例分析表明,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通过创新农业经营模式和提供农业社会化服务,对农户产生了明显的辐射带动与促农增收作用。横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以下问题:土地成片流转不畅,规模扩张能力受限;农业人才支撑乏力;经营主体发育不均衡,产业布局趋同;农业保险不全,经营风险显性化;能人效应与精英俘获二律背反困境难以消除:专业大户认定标准缺位,政策扶持力度不足;家庭农场雇工化、非粮化、资本下乡化;农民专业合作社泛化和虚化,退出机制不健全;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同质化现象突出。基于此,本文提出如下对策建议:加快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强化经营主体带头人培育,助力乡村人才振兴;构建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打造多元产业新格局;加大农业保险支持力度,降低经营主体系统性风险;明确界定专业大户的属性,出台相应扶持措施;强化对家庭农场的组织领导,防范异化现象产生;加强对合作社的监督管理,开展规范提升行动;推进农业品牌建设,破解农业企业同质化难题。
吴婧婧,石韡韬,韦岚岚,陆春霞,沈蔚,陈枝,李秋云,董桂清[4](2018)在《广西蚕桑产业发展现状与前景思考》文中指出对近年来广西蚕桑产业发展的现状和前景进行总结和分析,针对广西蚕桑产业发展进程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今后发展的方向和建议,以推动广西蚕桑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建议通过积极强化科技创新,大力推广良种良法;着力培育新型蚕业经营主体,多元化发展多种新型种桑养蚕模式;全面构建广西蚕业规模化、标准化发展方式;努力提高蚕桑综合利用水平,以加快广西蚕桑产业的建设。
王海燕,周秉纪[5](2015)在《桑蚕高产养殖技术》文中研究表明20世70年代,我国蚕茧产量超过日本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蚕茧出口国。而在此之前,我国一直是世界上茧丝出口大国。随后,改革开放带来政策的变化使桑蚕产业不断发展成为一些地区的经济支柱。然而,我国却不是茧丝强国。我国的桑蚕产业历史悠久、数量巨大,但没有价格控制力。因此,现阶段我国桑蚕产业正面临严峻的挑战。本文对当前形势下我国蚕桑产业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并探究了桑蚕的有关高产养殖技术。
祁广军[6](2013)在《“东桑西移”背景下广西蚕丝业发展实证研究》文中提出我国是种桑养蚕的发源地,至今仍是世界茧丝绸生产、加工与贸易第一大国,在国际市场上占据着主导地位。长期以来,我国蚕丝业主产地主要分布在江苏、浙江等东部地区。但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起,我国东部地区蚕桑生产规模逐步缩减,桑蚕茧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比重逐步下降。进入新世纪,随着我国加入WTO和实施“西部大开发”,国家有关部门顺势提出了“东桑西移”产业发展战略。地处西部地区的广西,紧紧抓住机遇大力推进蚕丝业发展,短短10年异军突起,用两个5年迈出了坚实的两大步。即第一步“十五”末桑蚕茧产量跃居全国第一,第二步“十一五”末桑蚕丝产量登上全国首位,从而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桑蚕茧丝生产与加工基地。本研究以“东桑西移”为时代背景,运用理论与实证研究相结合、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即主要通过文献研究、实地调查、问卷调查,以及比较分析与统计分析等方法,对广西蚕丝业发展进行系统研究。在综合产业结构理论、竞争优势理论、生命周期理论、创新理论等相关理论基础上,建立了广西蚕丝业发展研究理论框架。围绕经济效益、政府政策、科学技术三大关键要素,重点研究广西在承接东部蚕丝业转移过程中,产业链各环节取得的实质性发展成效、存在的突出问题;研究分析各大要素对推动产业发展所起到的作用,以及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同时探讨推进广西蚕丝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本研究的主要结果如下:(一)我国蚕丝业产业转移存在其必然性,地处西部地区的广西有效有序的承接了东部产业转移。蚕丝业为劳动密集型产业,表现出由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的趋势。2000年以来,广西桑园面积、蚕茧产量和生丝产量占全国比重逐年加大,规模效益迅速扩大,并连年位居全国总量第一,在我国乃至世界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其中广西首先承接第一产业种桑养蚕的转移,随后第二产业茧丝加工再转向广西,成功实现了“东桑西移”和“东丝西移”。同时“东桑西移”以来广西蚕丝业产业生命周期处在快速成长阶段,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呈现持续快速增长的良好发展势头。与全国蚕丝业发展进入一个衰退期相比,广西蚕丝业表现出一个朝阳产业的基本特征,成为现阶段促进广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县域经济发展的优势特色产业。(二)经济效益、政府政策和科学技术三大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推动广西蚕丝业的快速发展。其中,经济效益是驱动产业发展的推手,政府政策是引导产业发展的关键。在自然资源禀赋和市场需求拉动下,政府通过加强制度创新、推进公平竞争、放开蚕茧市场,同时加大政策引导和财物扶持,组织发动蚕农种桑养蚕,鼓励企业投资办厂;广大蚕农和加工企业在较高经济效益驱动下,转变为自主发展生产的行为意愿,从而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和要素的自由流动,促进产业规模不断扩增、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不断优化调整,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此外,在经济效益驱动和政府政策引导等内外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为广西蚕丝业科技创新注入了动力,有力的支撑了产业发展和产业升级。从而在理论和实证上阐明了我国“东桑西移”花落广西的根本所在。(三)现阶段广西蚕丝业发展表现出较强的内部优势和一定的内部劣势,同时发展机遇与威胁挑战共存。突出表现的优势为资源禀赋优、比较效益高、科技创新强、市场机制活、政府支持大、管理体制顺等;同时也存在基础设施脆弱、茧丝质量欠佳、精深加工滞后、资金投入不足、技术人才紧缺、经营组织松散等劣势。另现阶段广西蚕丝业的主要发展机遇表现在国家扶持政策力度加大、区域经济合作步伐加快、市场需求持续稳定增长、区域产业中心正在形成等;但市场价格变化多端、国内外竞争日益激烈、其他替代品构成威胁、其他高效农作物影响以及自然灾害发生频繁等多种威胁与挑战无时不在。鉴此,本研究构建了SWOT分析矩阵,通过产业发展战略对策模型,提出了广西蚕丝业发展应坚持“发挥优势、克服劣势、利用机会、化解威胁”,选择符合实际并切实可行的产业发展战略对策,进一步做大、做强、做长、做优广西蚕丝业,全面提升广西蚕丝业在国内外的地位和影响力,促进产业大省向产业强省迈进,续写我国“丝绸之路”新篇章。
金宗志[7](2013)在《“六个第一”领风骚》文中认为"十五"以来,广西桑蚕业抓住"东桑西移"良好契机,铆足干劲,逆势发力,以惊人的速度实现重大突破,2012年摘取六个"全国第一":蚕茧产量从2005年起连续8年全国第一,桑园面积从2006年起连续7年全国第一,蚕种产量全国第一,亩桑园产量全国第一,生丝产量全国第一,桑枝栽培食用菌产量全国第一,被誉为中国蚕业发展的"广西现象"。逆势发展"破局"多年来,广西桑园面积长期维持在30万亩上下,蚕茧产量一直排在全国第六名之后。"后进生"广西在行业低迷中,不灰心,不懈怠,以一种看好将来的"隐形经济"理念,坚持把桑蚕业作为优势产业积极推动,终于迎来了逆势"破局"的第一缕
陈祥平,程明,范小敏,谭丹,康建国[8](2012)在《发挥特色优势 促进四川茧丝绸产业的发展——对广西茧丝绸业的实地考察与学习思考》文中研究指明通过对广西茧丝生产、管理、交易和科研情况的实地考察与学习,认为广西丝绸产业的发展归因于政府高度重视、构建技术体系大力实施科教兴蚕、引投资培育壮大加工企业、完善价格形成机制、建立质检平台服务产业发展需要和建设专业市场等举措。借鉴广西经验,对四川茧丝绸产业发展提出了思考和建议,认为四川茧丝绸产业应该从明确发展定位、加快建设高效产业化蚕桑基地、培育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建设公共服务平台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发展丝绸文化推进产业融合、提高产业总体效益、强化对产业发展的引导和加大财政支持等方面来发展。
苏彩和[9](2011)在《广西发展农业标准化的模式选择及对策研究》文中提出在广西实施农业标准化,促进农业产业化、标准化发展,深化广西农业结构调整,提高广西农产品质量安全,提高广西农产品在国内外的市场竞争力和提高农民收入具有重要的战略和现实意义。本文运用国内外农业标准化的研究成果,针对广西农业发展的现状,采用案例分析法、数据统计法和扎根理论研究法,重点研究广西农业标准化发展现状、推广模式、影响发展的主要障碍因素,提出促进广西农业标准化发展的对策建议,为广西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市场竞争力提供理论支持和决策参考。本文主要内容和结论如下:第一,分析国际主要农业标准化机构,论述欧盟、美国、日本等国在发展农业标准化和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概况,对比我国农业标准化“起步-停滞-复苏-发展-高速发展”历程和发展农业标准化做法,提出了我国在发展农业标准化方面值得借鉴的五条国际经验。第二,从广西区位、土地、气候等方面论述广西农业发展概况,分析广西农业呈现的特征;总结广西发展农业标准化的做法,并采用指标体系法分析宾阳糖料甘蔗标准化示范区和田阳香米标准化示范区成效,采用生产函数模型增长速度方程分析钦州火龙果标准化示范区成效。第三,对政府主导型、龙头企业带动型、经济合作组织主导型、行业协会自律互动模式和市场拉动引导模式等五种农业标准化推广模式优缺点进行分析。通过容县沙田柚标准化的实施、广西农垦永新畜牧集团瘦肉型猪养殖标准化的实施和凌云白毫茶标准化的实施等进行模式系统分析,得出“政府引导+农业龙头企业带动+基地建设+农户参与+标准化”的最佳模式。第四,通过对广西第六批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当地政府相关人员、示范区技术人员、农业龙头加工企业负责人、农户等访谈,确定影响广西农业标准化发展的影响因素包括:政府因素、监管因素、标准因素、贸易因素、文化素质因素、市场机制因素、家庭承包责任制、龙头企业和农户关系因素等7类。结合广西农业标准化发展现状和国外发达国家发展农业标准化经验,同时根据影响广西农业标准化推广实施障碍因素,提出发展农业标准化的十八条对策。论文的主要创新点有以下几点:1、对广西各种类型的农业示范区进行了评价对比。系统研究了质量监督部门、农业管理部门等各方面的行政手段构造和监管模式及其对农业示范区建立的影响;分析了农业标准化内外部环境的具体情况,对中外标准化实施的状况进行了的比对;对各种类型的农业示范区企业的优劣、特点和成效进行了评价对比;2、研究了发展农业标准化的组织措施。综合分析了农业、质监、畜牧、林业、工商、财政等管理部门和农业示范区企业在发展标准化工作中的作用,提出必须紧紧依靠具体实施部门的努力,获得行政主管部门的鼎力支持、取得相关单位和广大农民朋友积极帮助;3、提出农业标准化的对策。通过深入研究目前国内外农业标准化相关的政策法规,比对国际、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在深入农业标准化示范区企业和市场开展调研,征求并吸收了政管理部门和示范区企业的建设性意见的基础上,提出科学可行的农业标准化对策;4、建立标准化经济效果的指标体系。通过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结合实施农业标准化企业的行业管理特点,针对不同类型、不同性质的企业,建立了一个具有一定科学性、规范性和可操作性的衡量标准化经济效果的指标体系。
黄惠宁,谭政荣,黄若希[10](2011)在《探讨广西桑蚕产业的支撑点如何做大、做强、做优》文中研究表明就如何把广西桑蚕产业做大、做强、做优,本文从几个方面来阐述:一是在产业发展上要由量变向质变转移;二是要加快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来促进丝绸深加工业的发展;三是要实施名牌战略;四是要培育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五是要加强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引进。通过这五个方面来分析找准广西桑蚕产业发展的着力点和支撑点,夯实基础,从而促进广西从桑蚕产业大省向强省迈进。
二、桑蚕生产向标准化迈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桑蚕生产向标准化迈进(论文提纲范文)
(2)人地关系视角下乡村聚落空间形态演变与发展研究 ——以浙北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乡村振兴战略下的时代背景 |
1.1.2 乡村空间形态是乡村转型与发展的重要关注点 |
1.1.3 人地关系构成了乡村聚落空间演化的核心推动力 |
1.1.4 研究乡村聚落空间形态演变与发展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 |
1.2.1 二战后欧、亚部分国家的乡村振兴计划与启示 |
1.2.2 国际上由聚落地理学缘起的乡村及空间演变研究 |
1.2.3 国内关于乡村空间形态演变及规划建设的研究 |
1.2.4 乡村空间演化推动力的研究——由环境决定论到人地协调论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 |
1.3.1 研究区域选择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人地关系及其推动下的乡村聚落空间形态的研究架构 |
2.1 人地关系的定义以及乡村人地关系的特征 |
2.1.1 人地关系的概念内涵 |
2.1.2 人地关系的决定因素 |
2.1.3 乡村人地关系的特征与考察视角 |
2.2 乡村聚落及空间形态的概念与定义 |
2.2.1 由乡村聚落到现代村镇的概念阐释 |
2.2.2 乡村空间及形态的物质性概念意义 |
2.2.3 乡村聚落空间形态的特征与考察视角 |
2.3 人地关系对乡村聚落空间形态演变的影响机理 |
2.3.1 人地关系诱发了乡村聚落的出现 |
2.3.2 人地关系推动了乡村聚落的演化 |
2.3.3 人地关系塑造了乡村聚落的多样 |
2.3.4 人地关系视角下乡村聚落空间形态演变机制 |
2.4 人地关系下乡村聚落考察的空间尺度 |
2.4.1 乡村聚落的宏观空间尺度 |
2.4.2 乡村聚落的中微观空间尺度 |
2.5 人地关系下乡村聚落考察的时间尺度 |
2.5.1 人地关系的阶段划分与时间尺度的关系 |
2.5.2 本研究所取的时间尺度及其考虑 |
2.6 人地关系下乡村聚落考察的技术框架 |
2.7 本章小节 |
第3章 人地关系视角下乡村聚落空间形态的历史演变 |
3.1 从“采集渔猎”到原始农业——临时聚点到聚落雏形 |
3.1.1 “采集渔猎”下的临时聚点 |
3.1.2 原始农业与聚落空间形态雏形 |
3.2 传统农业社会浙北地区乡村聚落空间的发育发展 |
3.2.1 传统农业社会人地关系演化的历史环境 |
3.2.2 传统农业社会浙北地区的乡村人地关系特征 |
3.2.3 传统农业人地关系推动下的浙北地区乡村聚落空间形态演变 |
3.3 近代浙北地区的人地关系及村镇空间的演变和发展 |
3.3.1 近代浙北地区人地关系演化的历史环境 |
3.3.2 近代浙北地区的乡村人地关系特征 |
3.3.3 近代浙北地区村镇空间形态演变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土地集体所有制下的人地关系变迁与村镇空间多元发展 |
4.1 建设初期人地关系变迁及乡村空间形态 |
4.1.1 以土地改革为序幕的人地关系演化历史环境 |
4.1.2 建设初期的人地关系特征 |
4.1.3 建设初期浙北村镇空间形态的演变 |
4.2 改革开放后人地关系及村镇空间形态的变化 |
4.2.1 从家庭联产承包到乡镇工业的人地关系演化的历史环境 |
4.2.2 乡镇工业推动下的乡村人地关系特征 |
4.2.3 改革开放后浙北地区村镇空间形态的变化 |
4.3 快速城镇化时期人地关系及村镇空间形态的发展 |
4.3.1 快速城镇化时期人地关系演化的背景环境 |
4.3.2 快速城镇化推动下的人地关系特征 |
4.3.3 快速城镇化推动下浙北村镇空间形态的发展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当前人地关系特征下浙北县域村镇空间中微观形态研究 |
5.1 长兴县的典型性、概况及定量实证研究方法 |
5.1.1 长兴县的典型性及概况 |
5.1.2 县域层面中微观尺度定量实证研究的理论和方法 |
5.2 长兴县当前乡村人地关系特征的分析及发展驱动力评估 |
5.2.1 长兴县乡村生产作用特征 |
5.2.2 长兴县乡村人地承载特征 |
5.2.3 长兴县乡村生产生活组织特征 |
5.2.4 长兴县当前村镇空间发展驱动力类型及评估 |
5.3 长兴县村镇空间中微观形态的发展研究 |
5.3.1 中心城区(县城)的空间演变特征 |
5.3.2 县域村镇空间形态演变特征 |
5.3.3 典型乡村空间形态的构成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乡村振兴下浙北人地关系与村镇空间形态发展展望 |
6.1 浙江省在村镇现代化建设中的探索和启示 |
6.1.1 浙江省“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的经验及启示 |
6.1.2 浙江省特色小镇建设的经验及启示 |
6.2 浙北地区村镇空间形态的发展展望 |
6.2.1 乡村振兴战略的基本内涵 |
6.2.2 乡村振兴战略“三步走”的人地关系特点分析 |
6.2.3 浙北乡村地区村镇空间形态的发展展望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研究总结、创新点与展望 |
7.1 研究总结与创新点 |
7.1.1 研究主要工作、相关结论 |
7.1.2 研究创新点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相关论文发表 |
致谢 |
(3)横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4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4.1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研究进展 |
1.4.2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促农增收的研究进展 |
1.4.3 文献评述 |
1.5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方法 |
1.7 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概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内涵与特征 |
2.1.2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类型及功能定位 |
2.1.3 农民收入构成 |
2.2 相关理论依据 |
2.2.1 分工理论 |
2.2.2 规模经济理论 |
2.2.3 产权理论 |
2.2.4 交易费用理论 |
第三章 横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现状 |
3.1 横县行政区划概况 |
3.2 横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状况 |
3.2.1 专业大户方兴未艾 |
3.2.2 家庭农场异军突起 |
3.2.3 农民专业合作社蓬勃发展 |
3.2.4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不断壮大 |
3.3 横县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实施路径 |
3.3.1 全面推进农村土地确权颁证,鼓励农地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流转 |
3.3.2 依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升级优势产业,实施农业标准化生产工程 |
3.3.3 财政、金融、税务多方联动,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解决资金难题 |
3.3.4 注重乡村农业人才培养,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提供坚强智力支撑 |
3.3.5 推进“互联网+”行动计划,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拓展销售渠道 |
3.3.6 大力推动农村创业创新,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提供内源动力 |
3.4 横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主要成效 |
3.4.1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快速提升 |
3.4.2 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 |
3.4.3 农业发展方式加速转变 |
3.4.4 农民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 |
3.4.5 脱贫攻坚取得明显成效 |
第四章 横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促农增收的案例分析 |
4.1 专业大户案例分析 |
4.1.1 横县“狗肚塘”渔业专业大户案例 |
4.1.2 小结 |
4.2 家庭农场案例分析 |
4.2.1 横县米洛家庭农场案例 |
4.2.2 小结 |
4.3 农民专业合作社案例分析 |
4.3.1 横县飘香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案例 |
4.3.2 小结 |
4.4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案例分析 |
4.4.1 广西南山白毛茶茶业有限公司案例 |
4.4.2 小结 |
4.5 本章总结 |
第五章 横县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发展存在的问题 |
5.1 土地成片流转困境难破,规模扩张能力受限 |
5.2 农业人才支撑乏力,经营主体带头人学历水平较低 |
5.3 经营主体发育不均衡,产业布局渐趋同化 |
5.4 农业保险制度不完善,经营风险显性化 |
5.5 能人效应与精英俘获二律背反困境难以消除 |
5.6 专业大户认定标准缺位,政策扶持力度不足 |
5.7 家庭农场雇工化、非粮化、资本下乡化 |
5.8 农民专业合作社泛化和虚化,退出机制不健全 |
5.9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同质化现象突出 |
第六章 对策建议 |
6.1 加快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 |
6.2 强化经营主体带头人培育,助力乡村人才振兴 |
6.3 构建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打造多元产业新格局 |
6.4 加大农业保险支持力度,降低经营主体系统性风险 |
6.5 明确界定专业大户的属性,出台相应扶持措施 |
6.6 强化对家庭农场的组织领导,防范异化现象产生 |
6.7 加强对合作社的监督管理,开展规范提升行动 |
6.8 推进农业品牌建设,破解农业企业同质化难题 |
第七章 研究结论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不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4)广西蚕桑产业发展现状与前景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 广西蚕业发展现状 |
1.1 广西蚕桑生产基本情况 |
1.2 良种良法及省力化种养机具推广成效显着 |
1.3 蚕桑产业助推精准扶贫成效显着 |
1.4 蚕桑综合循环利用的多元化发展 |
1.5 高效生态产业示范基地和产业(核心)示范区的建立 |
2 广西蚕桑发展存在的不足 |
2.1 蚕桑生产技术整体水平需要进一步提高,蚕桑科技推广服务体系还需完善 |
2.2 蚕桑生产比较效益下滑 |
2.3 人才紧缺,技术力量薄弱影响产业持续发展 |
2.4 企业驱动欠缺 |
3 广西蚕业发展的策略和建议 |
3.1 积极强化科技创新,大力推广良种良法 |
3.2 着力培育新型蚕业经营主体,多元化发展多种新型种桑养蚕模式 |
3.3 全面构建广西蚕业规模化、标准化发展方式 |
3.4 努力提高蚕桑资源综合利用水平 |
4 小结 |
(5)桑蚕高产养殖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我国桑蚕产业存在的问题 |
1.1 蚕前消毒不到位 |
1.2 养殖环境不适宜 |
1.3 技术条件落后 |
2 蚕桑高产养殖的主要措施 |
2.1 注重选种 |
2.2 了解蚕的生理习性 |
2.3 病虫害防治 |
2.4 注重桑园的管理 |
2.5 注重培养专业人才 |
3 结语 |
(6)“东桑西移”背景下广西蚕丝业发展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的提出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关于产业含义和产业分类的研究 |
1.2.2 关于产业转移和产业发展驱动因素的研究 |
1.2.3 关于蚕丝业产业结构与产业特征的研究 |
1.2.4 关于蚕丝业产业转移与“东桑西移”的研究 |
1.2.5 关于蚕丝业发展问题与发展对策的研究 |
第二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与方法 |
2.1 相关理论基础 |
2.1.1 产业结构理论 |
2.1.2 竞争优势理论 |
2.1.3 生命周期理论 |
2.1.4 创新理论 |
2.1.5 相关理论的启示及在本研究中的应用 |
2.2 研究理论框架 |
2.3 研究设计 |
2.3.1 研究方法 |
2.3.2 研究过程 |
2.3.3 研究内容 |
2.3.4 论文结构 |
第三章 广西蚕丝业发展进程与“东桑西移”成效 |
3.1 我国蚕丝业发展历史回顾 |
3.1.1 蚕丝业的起源与发展 |
3.1.2 新中国蚕丝业的复兴 |
3.2 广西蚕丝业的形成与发展进程 |
3.2.1 广西蚕丝业的形成 |
3.2.2 建国后广西蚕丝业的发展 |
3.3 广西蚕丝业生产发展现状 |
3.3.1 种植规模稳步扩展 |
3.3.2 蚕种饲养量稳定增加 |
3.3.3 蚕茧生产量持续增长 |
3.3.4 桑蚕丝产量快速递增 |
3.4 “东桑西移”实施成效 |
3.4.1 “东桑西移”花落广西 |
3.4.2 “东丝西移”已成定局 |
3.5 产业生命周期分析 |
3.5.1 我国蚕丝业产业生命周期分析 |
3.5.2 广西蚕丝业产业生命周期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经济效益的驱动效应 |
4.1 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 |
4.1.1 自然资源优势突出 |
4.1.2 劳动力资源比较丰富 |
4.1.3 生态环境较为适宜 |
4.2 区域布局与规模效益 |
4.2.1 区域布局趋向合理 |
4.2.2 规模效益日趋凸显 |
4.3 蚕桑生产成本与收益 |
4.3.1 蚕桑生产成本构成 |
4.3.2 广西蚕桑生产成本与收益分析 |
4.3.3 广西与全国主产区成本与收益比较分析 |
4.3.4 与广西特色经济作物成本收益比较分析 |
4.3.5 蚕桑生产效益对蚕农生产生计的影响 |
4.4 工农业产业结构效益 |
4.4.1 加工企业规模效益突显 |
4.4.2 工农业结构效益日趋合理 |
4.5 国内外市场需求变化 |
4.5.1 国际市场需求相对稳定 |
4.5.2 国内市场需求持续增长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政府的管理体制与政策引导 |
5.1 组织管理体制 |
5.1.1 政府组织机构及其作用 |
5.1.2 行业组织及其效用 |
5.2 政府的行为定位与公共政策 |
5.2.1 制订产业发展规划 |
5.2.2 实施产业扶持政策 |
5.2.3 建立公平交易制度 |
5.3 蚕茧开放市场的效应分析 |
5.3.1 我国蚕茧主要收购模式 |
5.3.2 广西蚕茧市场的机制创新 |
5.3.3 蚕茧市场的开放效应 |
5.4 新型生产经营方式的探索 |
5.4.1 商品小蚕共育模式的推广应用 |
5.4.2 蚕桑生产专业合作组织的兴起 |
5.4.3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发展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科技创新的支撑作用 |
6.1 科技创新的动力源泉 |
6.2 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 |
6.2.1 科研教育机构及其作用 |
6.2.2 科技队伍的建设与提升 |
6.2.3 科技交流合作与重大项目实施 |
6.3 蚕桑生产技术体系的创建 |
6.3.1 蚕桑品种创新研究 |
6.3.2 蚕桑生产技术的创新集成 |
6.3.3 科技进步对蚕桑生产的贡献 |
6.4 蚕农的技术参与效应 |
6.4.1 蚕农的技术需求 |
6.4.2 蚕农的首创技术及其效用 |
6.4.3 妇女在蚕农家庭中的地位 |
6.4.4 蚕区环境卫生的变化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主要研究结果与发展策略讨论 |
7.1 主要研究结果 |
7.1.1 广西成功承接我国蚕丝业产业转移 |
7.1.2 三大要素共同推进广西蚕丝业的发展 |
7.1.3 广西蚕丝业发展历程的启示 |
7.2 广西蚕丝业可持续发展策略讨论 |
7.3 研究局限性与进一步研究方向 |
7.3.1 研究的局限性 |
7.3.2 进一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六个第一”领风骚(论文提纲范文)
逆势发展“破局” |
跻身“第一大省” |
谋求“由大变强” |
(8)发挥特色优势 促进四川茧丝绸产业的发展——对广西茧丝绸业的实地考察与学习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 广西茧丝绸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
2 广西茧丝绸产业发展的主要经验 |
2.1 政府高度重视, 政策驱动产业发展 |
2.2 构建技术体系, 大力实施科教兴蚕 |
2.3 引进外来投资, 培育壮大加工企业 |
2.4 放开蚕茧收购, 完善价格形成机制 |
2.5 建立质检平台, 服务产业发展需要 |
2.6 建设专业市场, 提升市场对接能力 |
3 借鉴广西经验, 对四川茧丝绸产业发展的几点思考与建议 |
3.1 重新审视茧丝绸产业的地位, 明确发展定位 |
3.2 加快建设高效产业化蚕桑基地, 夯实产业基础 |
3.3 培育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 增强带动力 |
3.4 建设公共服务平台, 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
3.5 发展丝绸文化, 推进产业融合 |
3.6 实施资源综合开发, 提高产业总体效益 |
3.7 加强组织领导, 强化对产业发展的引导 |
3.8 加大财政支持, 建立茧丝绸发展专项资金 |
4 结语 |
(9)广西发展农业标准化的模式选择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论文研究背景 |
1.1.1 中国三农问题和农产品质量安全 |
1.1.2 绿色贸易壁垒与农产品标准化 |
1.1.3 广西推进农产品标准化的必要性 |
1.2 论文内容和创新点 |
1.2.1 论文内容 |
1.2.2 论文创新点 |
第二章 农业标准化概念及文献综述 |
2.1 农业标准化定义 |
2.1.1 标准 |
2.1.2 标准化 |
2.1.3 农业标准和农业标准化 |
2.2 农业标准化特点 |
2.2.1 主要对象是生命体或有机体 |
2.2.2 地区性 |
2.2.3 复杂性 |
2.2.4 文字标准与实物标准同在 |
2.3 国外农业标准化研究 |
2.3.1 有机农业领域的研究 |
2.3.2 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HACCP)研究 |
2.4 国内农业标准化研究 |
2.4.1 我国实施农业标准化存在问题研究 |
2.4.2 推动农业标准化发展措施研究 |
2.4.3 农业标准化成效研究 |
第三章 国内外农业标准化发展概况 |
3.1 国际主要农业标准化机构介绍 |
3.1.1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
3.1.2 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 |
3.1.3 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FAO) |
3.1.4 国际种子检验协会(ISTA) |
3.2 欧、美、日国家农业标准化发展概况 |
3.2.1 欧盟 |
3.2.2 美国 |
3.2.3 日本 |
3.3 我国农业标准化的历程及做法 |
3.3.1 我国农业标准化的历程 |
3.3.2 我国推广实施农业标准化的做法 |
3.4 国外农业标准化发展对我国的启示 |
3.4.1 政府法规力推农产品标准执行 |
3.4.2 政府加大农业标准化投入 |
3.4.3 实行农产品质量识别标志 |
3.4.4 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和采用国际标准 |
3.4.5 涉农部门通力合作 |
第四章 广西发展农业标准化的现状分析 |
4.1 广西农业发展概况 |
4.1.1 以种植业为主转变为林、牧、渔业共同发展 |
4.1.2 推进优势产业向优势区域集中 |
4.1.3 实施农业产业化 |
4.1.4 推进农业对外开放 |
4.2 广西农业标准化发展现状 |
4.2.1 广西农业标准化取得成效 |
4.2.2 广西农业标准化主要做法 |
4.3 广西发展农业标准化成效分析 |
4.3.1 宾阳县糖料甘蔗生产标准化示范区效果分析 |
4.3.2 钦州火龙果生产标准化示范区效果分析 |
4.3.3 田阳香米生产标准化示范区效果分析 |
第五章 广西农业标准化推广模式选择 |
5.1 农业标准化推广实施模式 |
5.1.1 政府主导型模式 |
5.1.2 龙头企业带动型模式 |
5.1.3 经济合作组织为主导模式 |
5.1.4 行业协会自律互动模式 |
5.1.5 市场拉动引导模式 |
5.2 广西农业标准化推广实施模式案例分析 |
5.2.1 政府主导型 |
5.2.2 龙头企业带动型 |
5.2.3 政府引导+龙头企业带动+农户+标准化 |
5.3 广西实施农业标准化模式的选择 |
第六章 广西农业标准化发展影响因素研究 |
6.1 政府因素 |
6.1.1 农业标准化发展规划的影响 |
6.1.2 农业标准化经费的影响 |
6.2 监管因素 |
6.2.1 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和认证机制的影响 |
6.2.2 农产品质量安全多部门管理的影响 |
6.3 标准因素 |
6.3.1 农业标准体系不健全的影响 |
6.3.2 农业标准的宣传培训欠缺的影响 |
6.4 贸易因素 |
6.4.1 东盟自由贸易区实施“零关税”的影响 |
6.4.2 农产品绿色物流落后的影响 |
6.5 文化素质因素 |
6.5.1 农民文化素质的影响 |
6.5.2 农业技术推广人才素质的影响 |
6.6 市场机制因素 |
6.6.1 农产品配套流通渠道缺乏的影响 |
6.6.2 标准化生产的农产品效益不高的影响 |
6.7 农村家庭承包制度因素 |
6.7.1 农村家庭承包责任制的影响 |
6.7.2 龙头企业和农户关系不稳定的影响 |
第七章 促进广西农业标准化发展对策研究 |
7.1 提高认识、制定规划和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 |
7.1.1 提高对农业标准化的认识 |
7.1.2 制定好农业标准化发展规划 |
7.1.3 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 |
7.2 健全农业标准体系、农业监测体系和监管制度 |
7.2.1 健全农业标准体系 |
7.2.2 健全农业监测体系 |
7.2.3 健全五项监管制度 |
7.3 培育品牌农产品 |
7.3.1 创新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 |
7.3.2 抓农业龙头企业 |
7.3.3 培育广西农产品品牌 |
7.4 打造优质优价“标准化”产品渠道 |
7.4.1 开展形式多样的农业标准化培训宣贯 |
7.4.2 培育和引进一批农业标准化人才 |
7.4.3 推动农业标准化示范区产品与市场对接 |
7.5 实施土地流转的信贷优惠政策和建立风险基金 |
7.5.1 使有限的土地向龙头企业和种养大户集中 |
7.5.2 为农产品生产经营者提供金融优惠政策 |
7.5.3 以风险基金保护农户和龙头企业双方利益 |
7.6 扩大广西与东盟农产品贸易 |
7.6.1 做强做大优势特色产业 |
7.6.2 在东盟国家推广建设农业标准化示范区 |
7.6.3 建立健全广西农产品输出的绿色物流体系 |
第八章 结论和不足 |
8.1 结论 |
8.2 不足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10)探讨广西桑蚕产业的支撑点如何做大、做强、做优(论文提纲范文)
1 广西桑蚕产业的发展不仅仅是量的扩张, 应着力于质的提升上下功夫 |
2 积极承接东部产业转移, 着力于引进国内外强势龙头品牌企业, 促进丝绸深加工业的快速发展 |
3 着力于实施名牌战略, 努力开拓国内外市场 |
3.1 加大创新力度, 培育名牌产品 |
3.2 拓宽贸易渠道, 培育茧丝绸交易市场 |
4 从培育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上入手, 着力在提高产业的核心竟争力上求突破 |
5 从“以人为本、以才兴业”上入手, 着力于茧丝绸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引进 |
四、桑蚕生产向标准化迈进(论文参考文献)
- [1]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通知[J].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公报, 2021(09)
- [2]人地关系视角下乡村聚落空间形态演变与发展研究 ——以浙北地区为例[D]. 付孟泽. 天津大学, 2019
- [3]横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研究[D]. 陆泉志. 广西大学, 2019(01)
- [4]广西蚕桑产业发展现状与前景思考[J]. 吴婧婧,石韡韬,韦岚岚,陆春霞,沈蔚,陈枝,李秋云,董桂清. 广西蚕业, 2018(02)
- [5]桑蚕高产养殖技术[J]. 王海燕,周秉纪. 吉林农业, 2015(08)
- [6]“东桑西移”背景下广西蚕丝业发展实证研究[D]. 祁广军. 中国农业大学, 2013(04)
- [7]“六个第一”领风骚[J]. 金宗志. 当代广西, 2013(07)
- [8]发挥特色优势 促进四川茧丝绸产业的发展——对广西茧丝绸业的实地考察与学习思考[J]. 陈祥平,程明,范小敏,谭丹,康建国. 丝绸, 2012(12)
- [9]广西发展农业标准化的模式选择及对策研究[D]. 苏彩和. 天津大学, 2011(06)
- [10]探讨广西桑蚕产业的支撑点如何做大、做强、做优[J]. 黄惠宁,谭政荣,黄若希. 吉林农业, 20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