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校开设人工岩壁攀登选项课的可行性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莫双溪[1](2019)在《广西高校攀岩运动的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户外休闲体育逐渐发展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一种强健体质、休闲娱乐、放松身心的运动方式。而在诸多的休闲体育项目中,攀岩运动以其新潮时尚和冒险刺激的特点吸引着愈来愈多的人参与其中,伴随着攀岩群体的不断增加,以及攀岩赛事的逐渐丰富,攀岩项目纳入学校教育体系的步伐也逐步加快。广西凭借自身地理条件以及优秀攀岩运动员的资源优势,在攀岩运动高校教育方面走在全国前列。作为高校攀岩人才培养的先行区域,广西高校攀岩运动发展的实践对全国高校攀岩运动的发展具有经验借鉴作用。因此,本文以广西高校为研究域,以攀岩运动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法、实地调查法、文献资料法、访谈法、个案分析法等,对广西高校攀岩运动的设施条件、师资力量、课程设置、课程教学、运动队建设、学生参与情况、校园文化和经费投入等几个方面进行深入调查与分析,并以广西科技大学攀岩运动的发展为研究个案,重点探讨以下3个问题:广西高校攀岩运动发展的特色与基础如何?广西高校攀岩运动发展的问题与困境何在?以及如何解决好广西高校攀岩运动发展的矛盾与问题?研究结果如下:(1)从广西高校攀岩运动发展的特色和基础来看。首先广西高校攀岩运动以自然岩壁为主要场地设施,其野外攀岩场地数量是目前全国最丰富的地区,但专业标准化的人工岩壁场地较少。(2)从师资条件来看,攀岩教师年龄结构比较均衡,大多具有一定的资质水平,但主要以技术型教师为主,优秀的理论型攀岩教师较缺乏,高级别的科研成果相对较少,专业攀岩教师数量不多。(3)从课程设置来看,广西高校攀岩课程教学内容层次尚不够深入,攀岩运动教学方法与手段相对单调,考核评价体系还不够完善,缺乏统一规范的理论教材。(4)从学生参与来看,广西高校攀岩运动课程学生参与热情较高,但校园攀岩运动文化相对欠缺,攀岩社团/俱乐部不多,相关交流活动开展较少,高校攀岩运动推广与宣传力度有待加强。(5)从运动队建设来看,广西高校攀岩运动队竞技水平具备相当优势,尤其是广西科技大学发展迅猛,在全国高校攀岩竞赛中处于上游水平,但运动队管理的规范性有待提高,对攀岩优秀运动员、教练员的激励机制有待完善。从广西高校攀岩运动发展的问题与困境来看,目前广西高校攀岩运动的教学设施基础条件不佳是影响攀岩运动开展的基础困境;攀岩运动教师重技术轻理论以及课程体系的设置以经验性教学为主,缺乏科学和系统性是影响攀岩运动教育层次的核心因素。攀岩高水平运动队的良好表现并没有很好地转化为学校攀岩文化发展的内生动力。最后针对存在的问题,结合广西攀岩运动发展的基础和特色,提出了相关的发展对策与建议,包括增加教学设施资金投入与优化自然岩壁教学方式并举;积极引进攀岩运动理论与技术结合的复合型人才;整合业界优秀攀岩教育经验,积极带头研制攀岩运动教育课程体系设置;并以高校攀岩运动队为依托,积极发挥高水平攀岩运动队引领高校攀岩文化建设。
赵马盼[2](2019)在《“分享运动”理念下攀岩运动入校园的可行性分析 ——以北京市海淀区中小学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通过对北京市部分中小学攀岩运动进校园的现状进行调查,以此来了解和探究北京市中小学校园攀岩实施过程中的现状,通过调查问卷的结果,对中小学开设攀岩运动课的现状进行分析,发现影响攀岩运动进校园的因素,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较为合理、可行的建议。通过对北京市海淀区中小学攀岩运动进校园的现状研究,为各地区的校园攀岩运动及攀岩文化建设提供借鉴。调查结果分析,北京市中小学攀岩运动入校园的可行性主要体现在:国家支持有良好的环境氛围;高速发展的经济条件;符合学生的兴趣;符合“分享运动理念”;校本课程的开发。阻碍攀岩运动进校园的主要因素有:意识问题;理念问题;安全因素;攀岩运动的课程设置问题;北京市中小学攀岩场地设施问题;攀岩运动的教师短缺问题等。针对这些因素,可采取以下对策:树立“分享运动”理念;利用多种手段,宣传校园攀岩文化;组织校园攀岩赛事,推广渗透攀岩运动相关知识;因地制宜,合理规划建设攀岩场地设施;研发攀岩运动趣味课堂,激发学生对攀岩运动兴趣;重视攀岩运动,引进高素质专业人才;完善中小学攀岩课程体系。
潘涛[3](2019)在《南京市中小学开展攀岩课程的可行性分析》文中认为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和访谈法等方法,从学生能力、学校体育建设和家长方面等层面阐述中学开展攀岩运动课程的益处,以南京市玄武高级中学和南京市莲花实验学校为例,对两所学校学生、家长、体育教师、领导进行访谈,从两所学校攀岩基础设施,师资条件、外界支持等角度分析,从6个方面总结凝练南京市中学开设攀岩课程的可行性,为南京市中学全面开展攀岩运动课程提供理论依据。
郑志鹏[4](2018)在《贵阳市普通高校攀岩运动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文中认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攀岩运动的参与程度也是不断的增加,2020年攀岩运动成为奥运会竞赛项目,这也为加快发展攀岩运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高校成为培养攀岩运动人才的重要场所,通过对贵阳市普通高校攀岩运动的开展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发现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优势和不足,为以后的高校攀岩运动的发展提供参考。本文通过运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考察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个案分析法等方法对贵阳市普通高校攀岩运动发展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得出结果:攀岩运动在贵阳市普通高校中起步较早,普及率较低,发展极不平衡,36所高校中有7所开展攀岩运动,其中4所开展攀岩课程,3所仅在相关课程中作简单的理论介绍,1所学校拥有训练队并参与各级各类比赛;攀岩课程仅在贵阳市4所高校中体育专业开设,大多是以必修课形式出现,课堂教学的侧重点也是大不相同,大多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课时数量上也是大不相同,教学大纲只有1所高校是学校统一制定,各高校并没有统一教材,都是各校独自去选用;贵阳市现有的攀岩教师队伍整体趋于年轻化,教龄大多在5年一下,学历以硕士为主,职称以助教、讲师为主,女教师相对较少,攀岩运动专业出身较少,大多为户外运动专业方向;场地器材的匮乏是制约贵阳市普通高校攀岩运动发展的瓶颈,除了贵州医科大学拥有完备的场地器材和装备,贵州大学有1面不标准的攀岩墙,其他高校均无场地器材,都是采用租借的方式来解决攀岩场地器材的问题;绝大多数学生对攀岩运动都比较喜欢,希望学校开设攀岩课程,参加过攀岩课程学习的学生认为收获很大,对攀岩课教学也是非常满意,但大多数学生希望改善攀岩基本条件;通过对贵州医科大学个案分析得出:要想很好的发展攀岩运动,场地师资是发展的关键,重视程度是快速发展的保障,经费投入是发展的前提条件,这一切将推动整个高校快速发展到新的层次。根据以上结果提出合理化建议:首先要提高领导和市高校体育主管部门加强对攀岩运动的重视程度,重视攀岩专业人才的培养,引进专项攀岩人才,加大资金投入,增强攀岩运动的影响力;其次顺应高校体育课程改革,在高校开展攀岩运动课程;然后建立社会实践基地,与社会群体和俱乐部结成其合作关系,提供物质保障;组建攀岩运动社团,开展攀岩运动的课余活动,让学生能够多了解攀岩运动。
张剑[5](2017)在《我国攀岩运动场地分布探析》文中研究说明本文对全国攀岩场地的分布情况进行探析,并从攀岩场馆的分布现状,根据攀岩场馆的类型、大小、规格、位置和运营性质等对攀岩场馆进行详细的分析。同时对自然岩壁的岩壁类型、线路数量、位置等进行系统的分析。根据数据调查的结果,对国内攀岩场地分布情况进行汇总分析,以加快我国攀岩运动的发展进程。
刘华荣[6](2017)在《我国高校户外运动风险管理研究》文中认为户外运动深受大学生青睐,从21世纪伊始在高校得到快速普及,但相关风险因素复杂特殊,其安全问题未得到充分认识,学生发展、人才培养、学校声誉等因此受到潜在威胁,学界理应给予应有观照。本文以“理论构建与实证研究结合、调查研究与理论分析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论证结合”三原则为指导,审视高校户外运动风险及其管理问题,旨在尝试构建相关理论体系,探索一般范式和防控模式。研究遵循如下思路:从内涵、目标、特性、原则等方面构建高校户外运动风险管理的理论体系;对风险源、风险因素识别归纳,并分类阐述;对风险因素进行帕累托分析排序,以层次分析、列表排序和风险矩阵评估的结果作为验证和补充,完成风险评估;以风险应对基本策略为指导,阐述高校应对户外运动风险的基本措施;依据量化结果,从框架、要素、功能等维度探讨高校户外运动风险防控体系的构建问题。研究认为:(1)高校户外运动风险管理,是针对高校户外运动发生人身损害和不利后果程度的不确定性实施识别、评估和应对,以最小成本尽力降低风险发生概率和减少损失的动态过程;具有力求规避人身安全风险、目标多元化、贯穿全过程、坚持系统观点和存在内在规律等特征;应遵循全面周详、预防为主、量力而行、及时反馈、弹性调整、成本效益对比、整分合等原则。(2)高校户外运动风险因素包括人、物、环境及其他等4大类16小类173条。学生、器材装备、气象条件分别为前三大类的关键因素。150个案例中,由人员、环境、物质直接引发的事故分别占59.33%、25.33%、14.00%。(3)学生、教师、气象条件、社团负责人是高校户外运动的主要风险源,各类风险源主要因素条目数分别为8、7、2、5条,次要因素2、3、1、2条。(4)高校户外运动可采取回避、承担、转移和减缓等四种风险应对策略,分别适用于发生可能性大且后果严重、后果损失小频率低或频率高损失较小、后果非常严重且损失巨大、必须面对的等各类风险。(5)高校户外运动风险防控体系由五个系统构成,识别评估系统依靠定性定量分析实现辨识分类;事前预防系统通过回避(10类风险)和预防(53类风险)实现防患于未然;现场监控系统依靠四级联动立体监控模式实现监督、预警和控制(47类风险);事后减损系统通过应急救援减轻伤害和损失;责任转移系统通过保险、免责协议或打包销售等向第三方转移损失。
胡娇娇[7](2015)在《试论攀岩运动在青少年中的勇德培育》文中研究说明攀岩运动是我国高校体育课的拓展运动项目之一,集于健身、娱乐、教育、竞技等于一体,其普及程度及影响力在我国日益增强。目前,许多省市的高校已积极开展此项运动,且吸引了大量青少年参加其中。该文通过对我国攀岩运动的发展情况、必要性及可行性的分析,论述了其在青少年勇德教育中的作用。从结论中可知,攀岩运动以其独特的魅力已被青少年广泛认可,对培养青少年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自信心、责任心及团队精神等勇德素质具有重要作用,可为高校开展攀岩运动课程提供了参考依据。
刘剑锋[8](2015)在《攀岩运动安全保护技术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攀岩运动在近些年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接触攀岩运动并参与其中。由于攀岩运动在我国起步较晚,八十年代末期攀岩运动才传入我国,在21世纪初才得到快速发展,在发展过程中大大小小的攀岩事故时有发生,保护技术的重要性逐渐被人们所认识,在我国保护技术的研究还处在萌芽阶段。为了更好的推动攀岩运动的发展和提高攀岩运动的安全性,本研究以“攀岩运动中的安全保护技术”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与逻辑分析法,对“攀岩运动中的安全保护技术”进行深入调查与研究。取得了一定研究成果:1影响攀岩事故发生的两大因素为:自我保护意识和保护技术;受伤最多的部位为下肢和脊椎;冲坠和脱落过程中是攀岩事故的高发时刻。2对攀岩运动安全保护技术进行了岩壁和攀登方式的分类,此分类就以往的保护技术分类更明确更细致,以便攀登者和保护员在不同岩壁的攀登中选用更合适的保护技术。3对六步保护法和法式保护法进行对比得出:学习速度方面,两种保护方法在初学者中学习速度基本相同;单位动作收绳长度,六步保护法收绳长度远大于法式保护法;固定长度收绳时间,六步法在固定长度绳索上所用时间低于法式保护法。综合分析三方面的数据得出六步部保护法比法式保护法效率更高。4影响保护技术的因素有:主观因素包括保护员的专项素质,包括握力、换手速度、手臂耐力;保护员的训练年限和经验。客观因素包括合格的装备和正确的使用方法;保护员的着装和穿戴;自然环境因素;保护员和攀登者的体重差值。其中合格的装备和正确的使用方法对保护技术的影响最大。
李超[9](2013)在《成都市青少年攀岩运动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城镇化建设的加快,人们的生活水平将会不断提高,同时对下一代的培养力度也会不断加大。中小学阶段的青少年,身体的成长几乎是每天都有变化。而攀岩则是一种改善这种现象的绝佳运动。因为在岩壁上,手脚必须相互配合,相互协调,才能让身体在岩壁上移动。经由不断的练习,他们就能充分理解每个阶段的身体变化,进而更有效地掌握自己的行动。在过去,我国青少年不被允许从事任何冒险性的活动。尤其是在校内,假如活动中有危险的因素存在,基本上都不会受校方欢迎。而随着人工岩壁的出现,在校内体育教育导入一些安全可控制的冒险活动应该是教育界的一个不错的选择。本文以成都市已开设攀岩课程的中小学、青少年攀岩比赛、俱乐部攀岩和景点景区攀岩为切入点,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实地走访法以及描述性研究法,对学校老师、学生家长和俱乐部工作人员的调查访问,全面了解成都市青少年攀岩运动的发展现状。探寻影响青少年攀岩运动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的因素,并提出合理性建议。具体内容包括:1)在攀岩教学理论充分认识的基础上,解析了青少年攀岩课程和训练方法的内容、结构、特征及功能,从而为中小学攀岩课程和攀岩训练的可行性提供理论依据和研究思路。2)通过科学论证并结合成都市泡桐树小学以及成都生存者俱乐部开展攀岩课程的实证分析,阐述攀岩课程对青少年身心全面发展所具备的综合功效,为成都市中小学实施并推广攀岩课程教学提供有力佐证。3)立足于成都市青少年攀岩运动开展及攀岩课程实施现状,着眼青少年攀岩的目标定向及发展趋势,表明青少年攀岩具备良好的发展前景,并针对目前青少年攀岩的实施与推广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
刘明星[10](2013)在《北京市高校攀岩运动的开展现状及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攀岩运动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欧洲,是从登山运动中衍生出来的集智力、体力、技术为一体的新兴体育运动。攀岩运动自1987年进入中国,便受到了高校大学生的喜爱,在高校得到了快速的普及和发展,由最初的在原地质矿产部下属的大中专学校结合专业特点开展的攀岩运动到如今全国60多所高校开展攀岩运动,参与攀岩竞赛,可以说攀岩运动在全国高校范围内得到了推广和发展,攀岩运动群众基础逐步加强,参与的人数越来越多,范围越来越广。随着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体育课堂实行学生自主选项的教学手段,把攀岩作为体育课程之一进行教学,深受广大同学们的欢迎。北京市高校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条件,并结合学校的专业特点,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攀岩课程,特别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科技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体育大学、北京电影学院等高校纷纷建造了人工岩壁,组建了大学生攀岩队,进行攀岩课余训练,派队参加北京市和全国大学生攀岩锦标赛。北京市高校攀岩运动员呈现出高水平、国际化的特征,基本上代表了我国攀岩运动的最高水平。本人查阅了大量有关我国高校攀岩运动发展的书籍资料和研究成果,通过对北京市建有人工攀岩场地和开设攀岩课程的所有高校进行了实地走访调查,对攀岩课程的开设、攀岩场地设施建设、攀岩教师、攀岩队、攀岩社团等情况进行了分析。发现北京市高校攀岩运动存在着攀岩专业人才缺乏;师资力量不足;学校差异发展不平衡;理论研究水平薄弱;教育改革观念不强;高水平运动队建设缓慢等诸多问题,提出了转变观念,开设攀岩课程;加快攀岩师资培养,优化教师队伍;建造攀岩场地设施,完善器材装备;加大攀岩社团活动指导;加强攀岩科学研究;重视高水平运动队建设;加大攀岩运动宣传力度等一系列发展对策和建议。
二、高校开设人工岩壁攀登选项课的可行性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校开设人工岩壁攀登选项课的可行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广西高校攀岩运动的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前言 |
1.1 概述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2.文献综述 |
2.1 攀岩运动在我国发展历程的研究 |
2.2 攀岩运动在我国开展现状的研究 |
2.3 攀岩运动在我国高校开展现状的研究 |
2.4 高校开设攀岩课程可行性的研究 |
3.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问卷调查法 |
3.2.3 实地调查法 |
3.2.4 访谈法 |
3.2.5 数理统计法 |
3.2.6 个案分析法 |
4.研究结果与分析 |
4.1 广西高校攀岩运动的场地设施条件 |
4.1.1 人工岩壁条件 |
4.1.2 自然岩壁条件 |
4.2 广西高校大学生参加攀岩运动的基本情况 |
4.2.1 广西高校学生参与攀岩运动的兴趣与动机 |
4.2.3 广西高校学生了解攀岩运动的基本途径 |
4.3 广西高校攀岩运动教师基本情况 |
4.3.1 广西高校攀岩教师年龄与教龄情况 |
4.3.2 广西高校攀岩教师的性别与学历情况 |
4.3.3 广西高校攀岩教师的职称与科研情况 |
4.3.4 广西高校攀岩教师的资质水平与进修途径 |
4.4 广西高校攀岩课程设置与发展情况 |
4.4.1 广西高校攀岩教学内容与教材使用情况 |
4.4.2 广西高校攀岩课程组织形式与教学手段 |
4.4.3 广西高校攀岩课程考核评价情况 |
4.4.4 广西高校攀岩课程效果反馈情况 |
4.4.5 广西高校学生攀岩课程学习效率与难度认知情况 |
4.5 广西高校攀岩社团/俱乐部发展情况 |
4.5.1 广西高校攀岩赛事与交流活动的开展情况 |
4.5.2 广西高校攀岩运动队以及竞赛成绩情况 |
4.5.3 广西高校领导重视度与经费投入情况 |
4.6 个案分析—广西科技大学攀岩运动发展情况 |
4.6.1 基本情况 |
4.6.2 标准完善的硬件设施 |
4.6.3 健全的后备人才培养体系 |
4.6.4 高水平的师资力量 |
4.6.5 相对充足的经费投入 |
5.广西高校攀岩运动发展的优势与不足 |
5.1 自然岩壁条件优良,但专业教学设施有待完善。 |
5.2 学生参与热情较高,但校园攀岩文化相对欠缺。 |
5.3 已有教师资质水平较好,但整体师资力量急需补充。 |
5.4 攀岩课程开设效果较好,但整体规范性需要加强。 |
5.5 运动水平具备一定优势,但队伍建设需进一步加强。 |
5.6 具有一定的实践成果,但理论研究与科研成果相对欠缺。 |
5.7 高校重视度在提升,但经费投入与管理能力需要提高。 |
6.促进广西高校攀岩运动发展的对策 |
6.1 努力完善教学设施,不断优化教学环境。 |
6.2 积极引进专业人才,不断升级师资队伍。 |
6.3 加强科学理论研究,提高教师科研水平。 |
6.4 严抓高水平运动队,规整队伍管理机制。 |
6.5 规范统一教材体系,丰富课程教学内容。 |
6.6 积极奖励优秀人才,引进高水平运动员。 |
6.7 学校领导提高重视,不断增加资金投入。 |
7.结论与建议 |
7.1 结论 |
7.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2)“分享运动”理念下攀岩运动入校园的可行性分析 ——以北京市海淀区中小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1 分享运动理念 |
2.1.2 攀岩运动的概念 |
2.2 国内外攀岩运动的发展 |
2.2.1 国外攀岩运动的研究现状 |
2.2.2 国内攀岩运动的研究现状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问卷调查法 |
3.2.3 实地访谈法 |
3.2.4 数理统计法 |
4 结果与分析 |
4.1 “分享运动”的校园攀岩理念 |
4.2 北京市中小学攀岩现状分析 |
4.2.1 北京市中小学开展攀岩运动的现状分析 |
4.2.2 北京市中小学未开展攀岩运动课的原因分析 |
4.2.3 北京市中小学攀岩场地及相关设备的现状分析 |
4.2.4 北京中小学攀岩师资队伍建设的现状分析 |
4.2.5 北京市中小学攀岩运动课的类型分析 |
4.2.6 北京市中小学生了解攀岩运动的途径分析 |
4.2.7 北京市中小学生选择攀岩运动的动机分析 |
4.3 阻碍北京市攀岩运动进校园的因素 |
4.3.1 制约攀岩运动进校园的意识因素 |
4.3.2 制约攀岩运动进校园的理念因素 |
4.3.3 制约攀岩运动进校园的安全因素 |
4.3.4 制约攀岩运动进校园的场地建设因素 |
4.3.5 制约攀岩运动进校园的课程设置因素 |
4.3.6 制约攀岩运动进校园的人才因素 |
4.4 北京市中小学开展攀岩运动的必要性 |
4.4.1 有利于实现体育教育课程教学目标 |
4.4.2 有利于丰富校园体育运动 |
4.4.3 有利于促进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 |
4.4.4 有利于学生身心良好发展 |
4.5 北京市中小学开展攀岩运动的可行性分析 |
4.5.1 符合良好的环境氛围 |
4.5.2 符合高速发展的经济条件 |
4.5.3 符合“分享运动”的理念 |
4.5.4 符合学生的兴趣 |
4.5.5 符合校本课程的开发 |
4.6 北京市攀岩运动进校园的现实策略 |
4.6.1 树立“分享运动”理念 |
4.6.2 利用多种手段宣传校园攀岩运动 |
4.6.3 组织校园赛事并推广攀岩知识 |
4.6.4 因地制宜合理规划建设攀岩场地设施 |
4.6.5 研发攀岩趣味课堂激发学生运动兴趣 |
4.6.6 重视攀岩运动引进高素质专业人才 |
4.6.7 完善中小学攀岩课程设置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南京市中小学开展攀岩课程的可行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攀岩运动基本概述 |
1.1 攀岩运动的定义 |
1.2 攀岩运动的特点 |
1.3 攀岩运动的功能 |
2 中学攀岩课程介绍 |
2.1 中学攀岩课程目标 |
2.2 中学攀岩课程内容 |
2.3 中学攀岩课程要求 |
3 南京市中学开展攀岩课程的意义 |
3.1 提升学生综合能力 |
3.2 促进学校特色体育建设 |
3.3 改善家长对孩子的能力培养 |
4 南京市中小学开展攀岩课程的可行性分析 |
4.1 师资储备逐年升高 |
4.2 教育部门开始重视 |
4.3 硬件设备逐渐完善 |
4.4 思想观念更加开放 |
4.5 经济条件相对优越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4)贵阳市普通高校攀岩运动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攀岩的起源和发展 |
1.3.2 国外开展现状 |
1.3.3 国内研究现状 |
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资料法 |
2.2.2 实地考察法 |
2.2.3 问卷调查法 |
2.2.4 访谈法 |
2.2.5 数理统计法 |
2.2.6 逻辑分析法 |
2.2.7 个案分析法 |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
3.1 贵阳市高校攀岩运动开展现状与分析 |
3.1.1 开展的基本概况 |
3.1.2 课堂教学情况 |
3.1.3 训练与竞赛情况 |
3.1.4 社团建设情况 |
3.2 贵阳市高校攀岩运动开展条件与分析 |
3.2.1 场地器材情况 |
3.2.2 师资情况 |
3.2.3 经费投入及安全保障情况 |
3.3 对贵阳市高校学生调查与分析 |
3.3.1 对攀岩运动的喜爱程度 |
3.3.2 参加攀岩运动的动机 |
3.3.3 学习攀岩运动后的收获 |
3.3.4 对开设攀岩课的态度 |
3.3.5 对攀岩课堂教学的满意度 |
3.4 个案分析:贵州医科大学攀岩运动开展状况 |
3.4.1 学校的基本概况 |
3.4.2 发展的具体举措 |
3.4.3 攀岩运动的发展成效 |
3.5 加快贵阳市高校攀岩运动发展的对策分析 |
3.5.1 改变观念,开设攀岩课程 |
3.5.2 增加资金投入,完善场地器材 |
3.5.3 加快教师培养,优化贵阳市高校攀岩教师队伍 |
3.5.4 组建攀岩社团,增加专业指导 |
3.5.5 重视专业运动队的构建 |
3.5.6 加强各高校间的交流学习 |
3.5.7 提高校领导对攀岩运动关注,积极推广和普及 |
4 结论与建议 |
4.1 结论 |
4.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 |
(5)我国攀岩运动场地分布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人工攀岩场馆分布分析 |
(一) 人工攀岩场馆的场地类型分析 |
(二) 人工攀岩场馆的数量分析 |
二、自然岩壁场地分析 |
(一) 自然岩壁场地数量分析 |
(二) 自然岩壁线路数量分析 |
(三) 自然岩壁场地类型分析 |
三、结论和建议 |
(一) 结论 |
(二) 建议 |
(6)我国高校户外运动风险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选题依据 |
1.2.1 风险点多、事故频发呼唤高校户外运动风险管理研究 |
1.2.2 固化的舆论偏差亟待高校户外运动风险管理研究予以纠正 |
1.2.3 学科发展需要充实高校户外运动风险管理理论 |
1.2.4 现代风险管理理论为高校户外运动风险管理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
1.2.5 现有户外运动研究平台和前期研究成果为本研究提供了条件支撑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思路与流程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流程 |
1.5 研究重点与难点 |
1.5.1 研究重点 |
1.5.2 研究难点 |
1.6 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 |
1.6.1 研究的创新点 |
1.6.2 研究的不足 |
2 文献综述 |
2.1 高校户外运动研究 |
2.1.1 关于高校户外运动课程的研究 |
2.1.2 关于高校户外运动活动的研究 |
2.1.3 关于高校户外运动社团的研究 |
2.2 风险管理相关研究 |
2.2.1 风险管理研究 |
2.2.2 户外运动风险研究 |
2.2.3 学校体育风险研究 |
2.2.4 高校户外运动风险研究 |
2.3 文献述评 |
3 研究对象及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专家访谈法 |
3.2.3 问卷调查法 |
3.2.4 专用工具分析法 |
3.2.5 层次分析法 |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
4.1 高校户外运动风险管理的基本理论 |
4.1.1 高校户外运动风险管理的理论基础 |
4.1.2 高校户外运动风险管理的基本内涵 |
4.1.3 高校户外运动风险管理的目标 |
4.1.4 高校户外运动风险管理的基本特性 |
4.1.5 高校户外运动风险管理的基本原则 |
4.1.6 高校户外运动风险管理的过程 |
4.2 高校户外运动风险识别 |
4.2.1 一般风险识别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
4.2.2 高校户外运动事故分类与分析 |
4.2.3 高校户外运动风险源、风险因素的识别与分析 |
4.2.4 高校户外运动风险检查表的编制与运用 |
4.3 高校户外运动风险评估 |
4.3.1 一般风险评估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
4.3.2 基于帕累托分析法的高校户外运动风险评估 |
4.3.3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高校户外运动风险评估 |
4.3.4 基于列表排序法和风险矩阵图法的高校户外运动风险评估 |
4.4 高校户外运动风险应对 |
4.4.1 风险应对概述 |
4.4.2 高校户外运动的风险回避 |
4.4.3 高校户外运动的风险承担 |
4.4.4 高校户外运动的风险转移 |
4.4.5 高校户外运动的风险减缓 |
4.5 高校户外运动风险防控体系构建 |
4.5.1 高校户外运动风险防控体系框架及结构功能 |
4.5.2 高校户外运动风险识别评估系统 |
4.5.3 高校户外运动风险事前预防系统 |
4.5.4 高校户外运动风险现场监控系统 |
4.5.5 高校户外运动风险事后减损系统 |
4.5.6 高校户外运动风险责任转移系统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1 |
附录 2 |
附录 3 |
附录 4 |
附录 5 |
附录 6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7)试论攀岩运动在青少年中的勇德培育(论文提纲范文)
1 攀岩运动的发展历史 |
2 在青少年中开展攀岩运动教育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
2.1 必要性分析 |
2.2 可行性分析 |
3 攀岩运动对青少年勇德培育的促进 |
3 . 1 意志品质的培育 |
3.2 自信心的建立 |
3 . 3 勇敢精神的培养 |
3 . 4 独立人格的培养 |
3.5 责任感的培养 |
4 结语 |
(8)攀岩运动安全保护技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我国攀岩运动的发展现状 |
1.2.2 关于攀岩运动的研究 |
1.2.3 关于户外运动安全的研究 |
1.2.4 关于攀岩安全的研究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资料法 |
2.2.2 专家访谈法 |
2.2.3 问卷调查法 |
2.2.4 实验法 |
2.2.5 数理统计法 |
2.2.6 逻辑分析法 |
3 分析与讨论 |
3.1 我国攀岩事故现状分析 |
3.1.1 攀岩事故的攀登方式分析 |
3.1.2 攀岩事故的攀登岩壁对比 |
3.1.3 攀岩事故受伤部位分析 |
3.1.4 攀岩事故发生的原因分析 |
3.2 攀岩运动安全保护技术现状分析 |
3.2.1 人工岩壁攀登保护技术 |
3.2.2 自然岩壁攀登保护技术 |
3.2.3 攀登者的自我保护技术 |
3.3 “六步保护法”保护技术动作的研究 |
3.3.1 “六步保护法”的保护技术动作 |
3.3.2 六步保护法与法式保护法学习速度的相互影响和比较研究 |
3.3.3 法式保护法和“六步保护法”的收绳速率对比研究 |
3.4 攀岩保护技术的影响因素 |
3.4.1 装备 |
3.4.2 保护员的专项素质 |
3.4.3 保护员着装和配戴 |
3.4.4 保护员的训练年限和经验 |
3.4.5 自然环境因素 |
3.4.6 保护员与攀登者的体重差对攀岩保护技术的影响 |
4 结论与建议 |
4.1 结论 |
4.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 1 |
附件 2 |
附件 3 |
(9)成都市青少年攀岩运动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选题依据 |
1.1.2 选题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方法 |
2 成都青少年攀岩运动的开展现状 |
2.1 攀岩运动 |
2.1.1 攀岩运动的定义 |
2.1.2 攀岩运动的历史起源 |
2.1.3 按照攀登方式分类 |
2.1.4 按照确保方法分类 |
2.1.5 攀岩竞赛种类 |
2.1.6 攀岩等级划分 |
2.1.7 攀岩装备 |
2.2 成都市青少年攀岩运动的发展现状 |
2.2.1 成都市中小学开设攀岩课的现状调查 |
2.2.2 青少年攀岩比赛的开展情况 |
2.2.3 参加攀岩俱乐部青少年的情况 |
2.2.4 自行参加的景区景点攀岩活动 |
3 青少年攀岩运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3.1 制约青少年攀岩运动的学校因素 |
3.1.1 中小学开展攀岩运动所面临的首要问题是意识问题 |
3.1.2 中小学开展攀岩运动的设施建设问题 |
3.1.3 中小学开展攀岩运动的教师短缺问题 |
3.1.4 中小学攀岩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
3.2 制约青少年攀岩运动的家庭因素 |
3.2.1 参加攀岩只为强身健体 |
3.2.2 对攀岩运动的安全性存在怀疑 |
3.3 制约青少年攀岩运动的攀岩俱乐部因素 |
3.3.1 设施器材不够完善 |
3.3.2 攀岩教练实践能力有余,理论知识不足 |
3.3.3 训练项目设置不够全面 |
4 青少年攀岩运动发展影响因素的对策研究 |
4.1 学校是促进攀岩运动发展的主要力量 |
4.1.1 加强攀岩运动的宣传力度,扩大攀岩运动的影响力 |
4.1.2 加大投资、完善场地设施 |
4.1.3 建设攀岩运动教师队伍 |
4.1.4 完善中小学攀岩课程体系 |
4.2 家庭对攀岩运动的发展起着推进作用 |
4.3 攀岩俱乐部是攀岩运动发展不可或缺的因素 |
4.3.1 加大对设施和宣传的投入 |
4.3.2 全面培养学生的攀岩能力 |
4.4 攀岩比赛显示攀岩运动的发展水平 |
4.4.1 发展创新,理念先行 |
4.4.2 管理模式与制度需要进一步完善 |
5 结论与对策 |
5.1 结论 |
5.2 对策 |
6 参考文献 |
(10)北京市高校攀岩运动的开展现状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概述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攀岩运动的起源与发展 |
2.2 国际攀岩运动的发展 |
2.3 我国攀岩运动的发展 |
2.4 我国高校攀岩运动的发展 |
2.4.1 高校攀岩运动发展现状 |
2.4.2 攀岩运动选材以及对大学生身心发展功效 |
2.4.3 高校攀岩运动课程设置及教师培养 |
3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专家访谈法 |
3.2.3 问卷调查法 |
3.2.4 数理统计法 |
3.2.5 实地走访法 |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
4.1 北京市高校攀岩运动开展的情况与分析 |
4.1.1 北京市大学生了解攀岩运动的情况 |
4.1.2 北京市攀岩课程的开展现状 |
4.1.3 北京市高校攀岩教师的现状 |
4.1.4 北京市高校攀岩场地设施的现状 |
4.1.5 北京市高校攀岩社团与攀岩队建设现状 |
4.2 北京市高校攀岩运动发展存在的问题 |
4.2.1 高校攀岩专业人才缺乏,师资力量不足 |
4.2.2 学校层次不同和学科专业的差异造成高校攀岩运动发展不平衡 |
4.2.3 攀岩运动理论研究和高水平学术成果较少 |
4.2.4 高校教育观念和重视程度影响着攀岩运动的开展 |
4.2.5 高校攀岩运动影响力不够 |
4.2.6 高校攀岩运动队管理与训练水平有待提高 |
4.3 完善北京市高校攀岩运动发展的对策 |
4.3.1 转变观念,开设攀岩课程 |
4.3.2 加快攀岩师资培养,优化北京市高校攀岩教师队伍 |
4.3.3 建造攀岩场地设施,完善攀岩器材装备 |
4.3.4 充分发挥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攀岩分会的作用,促进北京市高校攀岩运动的发展 |
4.3.5 攀岩课程教学与学生社团活动相结合,加大攀岩活动指导 |
4.3.6 加强攀岩运动科学研究,提高攀岩教师科研水平 |
4.3.7 重视高水平攀岩运动队的建设 |
4.3.8 加强对外交流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历 |
四、高校开设人工岩壁攀登选项课的可行性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广西高校攀岩运动的发展研究[D]. 莫双溪. 湖北大学, 2019(05)
- [2]“分享运动”理念下攀岩运动入校园的可行性分析 ——以北京市海淀区中小学为例[D]. 赵马盼. 吉林体育学院, 2019(09)
- [3]南京市中小学开展攀岩课程的可行性分析[J]. 潘涛. 当代体育科技, 2019(02)
- [4]贵阳市普通高校攀岩运动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 郑志鹏. 贵州师范大学, 2018(03)
- [5]我国攀岩运动场地分布探析[J]. 张剑. 北方文学, 2017(20)
- [6]我国高校户外运动风险管理研究[D]. 刘华荣. 北京体育大学, 2017(09)
- [7]试论攀岩运动在青少年中的勇德培育[J]. 胡娇娇. 当代体育科技, 2015(12)
- [8]攀岩运动安全保护技术的研究[D]. 刘剑锋. 首都体育学院, 2015(07)
- [9]成都市青少年攀岩运动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D]. 李超. 成都体育学院, 2013(05)
- [10]北京市高校攀岩运动的开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 刘明星.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