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物岛为南澳锦上添花(论文文献综述)
刘宇峰[1](2020)在《粤港澳大湾区大学校园建筑立体绿化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当代城市高密度发展条件下,生态城市、可持续发展、绿色建筑等语义背景下,建筑绿化提供了将人工建成环境与自然环境相结合的契机,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一个领域。而大学校园建筑作为耗能较大的一类建筑群体,也在运用越来越多的建筑绿化手法来改善建筑对环境的影响和提升绿色校园的学习生活品质。“教育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自2002年联合国在约翰内斯堡召开了可持续发展世界峰会(WSSD),会议在总结十年来可持续发展教育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重申了教育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也带来了近十几年来大学绿色校园、绿色建筑、建筑绿化设计的蓬勃发展。随着2017年“粤港澳大湾区”这一概念的提出和施行,如何建设国际一流的大学,并以此为基础建立强大的科研创新平台是其中的重要环节,而在粤港澳大湾区高密度城市和校园的发展趋势之下,如何合理利用资源进行最大化的城市增绿、校园增绿是制约其发展的一个影响因素。目前现有的文献、书籍基本都将绿化与建筑设计相分离,更多的归为景观或者生态学的范畴去研究,而没有更深层地从绿色建筑、建筑设计的角度去思考立体绿化空间的设计是有欠缺的,立体绿化是专属于建筑自身而不同于水平向层面的建筑周围环境的绿化空间,因此更有必要结合建筑本身来研究其中的常见类型和特点,并通过实际案例来分析得出一般性设计策略。本文就是从建筑设计的角度结合绿色建筑、景观生态学、绿量理论、生境营造等理论来科学地研究粤港澳大湾区的大学校园建筑立体绿化空间的设计模式和策略。本文主要的研究基于粤港澳大湾区大学校园建筑立体绿化设计,本文第一章绪论介绍了课题的研究背景、研究范围、国内外研究现状、相关概念、理论基础、研究目的与意义和研究的方法与框架。第二章梳理了国内外建筑立体绿化空间的发展历程,其中重点展开了对地理气候与粤港澳大湾区高度相似的新加坡立体绿化的研究,旨在为本文研究的粤港澳大湾区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第三章分析了香港、澳门、广州、深圳四处大学校园共15个建筑立体绿化设计实际案例。第四、第五章为本文核心章节,其中第四章归纳了粤港澳大湾区大学校园建筑立体绿化的五种常见类型及其特点,并总结了建筑立体绿化的综合效益。第五章是设计策略部分,根据前面几章的分析研究总结了建筑庭院绿化、屋顶绿化、平台绿化、墙面绿化、室内绿化五种类型的设计原则和策略。
赵金娥[2](2019)在《明代广东海防卫所空间形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史论:中国有海防,自明代始。面对来自海洋的威胁,朱元璋时期就完成了我国沿海一万三千余里的全国海防建设。广东海防是最后完成的一段,占五千里。广东海防的建设,吸纳了全国海防建设的经验,结合了广东沿海的斗争经验和地域环境特点,满足了保卫辽阔南海及岛屿、保障海上丝绸之路安全的海防任务,最终形成了独特的广东海防卫所体系。本文在发展“一带一路”与保护历史文化遗存的国家战略背景下,对其重新审视和深入研究,是形成对新时代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支持,丰富广东海防卫所的学术研究,同时对海防卫所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文以明代广东海防卫所空间形态为研究对象,从建筑学的角度,结合历史学、军事学、地理学、社会学、人文学等多学科的研究成果,在梳理明代广东海防卫所的自然条件、社会状况、海防制度、建置概况的基础上,对明代广东海防卫所空间形态进行系统性研究,由宏观至微观从省域、区块、卫所城三个层面展开。首先,着眼于明代广东全省域的海防,对其整体防御架构进行研究。通过分析沿海地方社会形势、军事地理环境、受侵扰程度和各海防卫所设置情况,从宏观角度归纳出广东沿海8卫28所总体呈现出的四种防御形态:在整个广东沿海选择战略要点设防的“沿海珠链型防御”;确保省府广州安全,沿珠江两岸梯次纵深设防的“向心拱卫型防御”;针对海南岛与南澳岛等沿海大型岛屿的“海岛型防御”;以环绕北部湾的雷、廉、琼联防为基础,维护南中国海区域稳定,形成对海上丝绸之路严密控扼的“南洋海路控扼型防御”。通过对四种防御形态的分析,揭示了明代广东海防卫所的选点精准、结构性布局合理对整体海防功能发挥的重要作用。其次,关注各海防卫所的防区控制,归纳出了海防卫所在自身防区范围内形成的主要功能空间。在实现生存功能时,通过海防卫所的合理选址及建设,甚至迁址,使海防卫所处于一个与地形相契合,与气候相适应,能战斗、宜生活的自然环境空间中。在实现军事功能时,海防卫所构筑了巡守的水军基地,预警、通信的烽堠,分守的墩台,及所城自身的多重防御空间。在实现被赋予的行政功能时,海防卫所城承担着保卫地方政权、与巡检司配合维护社会治安,与驿路配合完成物资转运等职责,形成了其社会功能空间。通过以上分析,揭示了各海防卫所在防区范围内,是如何立足并发挥作用,从而实现区块控制的。再次,聚焦于海防卫所城,展开城池内部构成要素的分析。借鉴中西方研究理论与方法,形成了更针对于海防卫所城空间形态的“城—布局组织—建筑”的多层次要素解析法。以实际调研和历史文献为基础,研究了明代广东海防卫所城池的存在模式、规模大小、轮廓形状、街巷布局、防御组织的形态特征及设计思想;探讨了防御建筑、衙署建筑、居住建筑、祭祀建筑、学宫建筑、商业建筑的形制及其文化内涵。在分析时,同时呈现了海防卫所城由军事堡垒向城镇化发展的过程中,各个要素表现出的时空特征;揭示了古代军事防御型城池的布局理念;探寻了军事建筑对防御及生活的物质保障、文化建筑对海防卫所将士的思想文化教育和战斗精神激励作用。最后,针对空间形态的根基,即:保障空间形态完整及合理的营建技术与建筑艺术等方面,做了全面细致的分析。阐述了主体结构营造的可靠性;总结了在卫所制度与军事文化影响和地域环境条件与资源限制下,海防卫所建筑的防御智慧与宜居要求;呈现了卫所装饰由简入繁的表现特征及深层原因;探讨了建筑技术的传承稳定且一致,在很大程度上确保了海防卫所城的坚固。正是由于这些落到实处的建筑细节,才保证了海防卫所空间形态由宏观到微观的完美。
赵婧旸[3](2018)在《技术、劳动力与资本:一个东南海岛的海鲜民族志》文中研究指明在全球化浪潮和现代化进程之下,海洋生态、海洋社会以及人海关系被置于巨大的社会变迁中,并呈现出愈加复杂的面相。本文的研究主题是在全球化与地方性并置的脉络之下,兼顾历时性和共时性的维度,结合文献资料与田野调查数据,通过人类学的视角与民族志书写方式,呈现以平潭岛钱便澳村为代表的海岛渔村的社会形貌;描述作为经济行为的鲍鱼养殖与其背后所缔结的人群关系、跨岛域网络,讨论鲍鱼养殖如何成为个体和“小地方”因应“大趋势”的方式;并重点研究技术、劳动力、资本等核心生产要素;检视社会流动下外来雇工与本地社区之间的关系、生产与发展之间的悖论等现实议题;省思鲍鱼养殖对地方社会所带来的影响。尽管鲍鱼养殖是本研究的对象,但实际上却力图透过“物”,来展现微观的地域社会及其中的个体与宏大历史进程和世界体系的连接和交互;探查地域社会与更加微观的个体如何主动回应势不可挡的全球化浪潮、现代性进程和社会变迁,而非以逆来顺受的方式成为“大历史”的被动接受者。作为海物,鲍鱼进入食馔清单和主治“明目”的药物历史已久,并随着海/陆之间往来互动的增加以及对背负着“异域”标签的海洋的认知扩展,进入了承载着地方意识的书写传统。鲍鱼采捕作为“海边里人”传统生计方式的一种,在明清之际借力于东南沿海的贸易网络成为大宗出口商品,近年来鲍鱼养殖业的兴起,也体现了东南沿海地域社会在时间序列上的承接。然而,鲍鱼养殖之所以在东南海洋社会广受追捧也并非机缘巧合,以“高风险、高投入、高回报”为特点的鲍鱼养殖正好契合了“以富为尊”和富有冒险精神的海洋社会,由此成为海岛渔村在遭遇村落命运节点与个人生活转折下实现创富梦想的选择。相较于流通、消费来说,生产无疑是鲍鱼养殖产业链条中的起点,而技术、资本与劳动力则是其中最核心的生产要素。不同于必须依赖现代水产技术的苗种培育环节,以海上筏笼吊养和绳式挂养为主的成鲍养殖,具有“准入门槛”和“技术要求”双低的特点,家户乃至个人仍是鲍鱼养殖的主要生产单位,加上适用海区的有限决定了扩大养殖规模的难度,因此鲍鱼养殖尚未脱离小农经营的模式。但是,雇佣劳动仍是对人工有着高度依赖的鲍鱼养殖的重要补充。正是由于外地雇工的进入以及引发的一系列文化休克(culture shock),使得本地社区在性别问题上带来了一系列改变:女性开始进入到生产和交易的台前,而非像过去那样在“岸上”从事“幕后”工作。此外,民间借贷的兴盛和常态化的应用成为生产者一一鲍鱼养殖户解决资本问题的重要方式,由此不仅催生了信用评估和借贷体系,而且“友情”借贷(friendly loan)的消失也证明了在鲍鱼养殖业兴起后资本观念所发生的转变。最重要的是,在“鲍鱼”缔造了东南沿海地域社会创富神话的同时,从苗种培育到饵料供应再到成鲍交易的“物”的流动中形成了“人”的连接,并生成了跨岛域网络。由此这个跨岛域网络将在地理上被孤立的闽地海岛连接起来,甚至将其影响半径扩展到了辽、鲁二省,实现了南北的关联。在利益追寻的驱动和资本的运转下,原本在空间上存在的区隔被打破,曾经孤立隔绝的海岛渔村在“鲍鱼”形成的跨岛域网络中彼此联系起来,并在市场的联动下构成了荣辱与共的“命运共同体”,也影响了地方社会的社会组织架构和传统文化,从而加速了地方社会的变迁。
畅博[4](2017)在《基于仿生设计视角下风景区入口设计初探 ——以陕北南泥湾风景区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生活水平发展速度、旅游消费在国家经济中的重要性,这一现象体现出旅游业发展的迫在眉睫,体现出风景区规划设计的重要性。同时随着物质财富的积累,人们对精神生活、品质生活有了更高的要求,旅游成为老百姓生活的必要组成部分,因此而产生的旅游消费在社会经济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风景区作为旅游的主要物质载体,以其特有观赏价值、生态价值、文化价值和研究价值而备受关注。风景区入口是风景区空间的起始点、功能集中点、形象代言点和旅游活动组织的核心,在风景游赏组织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大自然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源泉,人类通过研究和探索大自然中有机体的内在机理、进行不断的模仿建造,创造了多种具有革命意义的工具与产品,它们直接推动着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与跨越发展,仿生学理论和仿生设计应运而生。口器官作为生命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自己科学、完善、协调和独特的生命系统特征。从仿生学而言,与其它生物的入口相同、风景区入口也应具有口器官内在机能。通过仿制口器官的系统运营机理来优化风景区入口设计具有积极意义。本文在对口器官功能作用和系统构成研究的基础上,首先研究了如何建构具有口器官功能特征的风景区入口功能体系这一仿生问题;其次对风景区入口的仿生设计方法进行了研究和总结;最后以南泥湾风景区入口为例,对研究成果进行了实践应用、检验。该成果对建构景区入口有机功能体系具有理论指导价值;仿生设计方法的研究对其它产品入口设计具有借鉴意义。
黄维[5](2017)在《钦州无居民海岛旅游开发适宜性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我国从海洋大国向海洋强国的转变,海岛的开发急剧增加,并且海岛经济对GDP的贡献率也在不断地上升。无居民海岛因其独特性,在海岛开发过程中备受关注。钦州的无居民海岛群是距离北部湾城市群核心城市南宁最近的海岛群,合理、有序的对钦州无居民海岛进行旅游开发提上日程。基于此,本文开展钦州市无居民海岛旅游开发适宜性评价研究,旨在保护该国家级城市群生态环境、提升居住生活环境、提高休闲旅游的品味。本文主要采用现场勘查、问卷统计与统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综合分析法与系统分析法,数学模型法(模糊决策模型)以及SWOT分析法,在充分了解国内外研究进展的前提下,首先对钦州无居民海岛旅游开发现状和潜力进行SWOT分析;其次,在充分调研钦州无居民海岛基本情况的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法和德尔菲法(专家评价法),构建钦州无居民海岛开发模式模糊决策模型,并选取了独山背岛、擦人墩、虎墩、旱泾长岭、小墩、樟木环岛、小娥眉岭、抄墩岛共8个未开发无居民海岛为例,提出适合的开发模式和开发建议;然后选择经济方面、社会文化方面和生态环境方面的指标,对钦州无居民海岛旅游开发适宜性进行定性评价,并针对钦州无居民海岛开发的现状和规划,即主要能源与资源、废弃物处理等方面对生态足迹模型进行改进和优化,构建了适合钦州无居民海岛开发的生态承载力计算模型,并以钦州市七十二泾为例,计算并分析了该无居民海岛群的旅游生态承载力;最后,提出钦州无居民海岛旅游可持续开发的对策和建议。本文主要的研究结果主要如下:1.本文在充分调研钦州无居民海岛基本情况的基础上,构建钦州无居民海岛开发模式模糊决策模型,研究结果表明,(1)最适宜观光游乐型海岛旅游开发模式的有4个,分别是独山背岛、樟木环岛、小娥眉岭和抄墩岛;(2)最适合休闲度假型海岛旅游开发模式的有樟木环岛、小娥眉岭和擦人墩;(3)最适宜运动娱乐型海岛旅游开发模式的有3个,分别是虎墩、旱泾长岭和小墩;(4)最适合生态保护型海岛旅游开发模式的为擦人墩。2.本文对生态足迹模型加以改进,构建了适合钦州无居民海岛开发的生态承载力的计算模型,并以钦州的七十二径为例,研究结果表明,七十二径旅游景区建成以后,餐饮生态足迹为3500hm2、住宿生态足迹为506.21hm2、交通生态足迹为116.69hm2、休闲娱乐生态足迹为3.10hm2、游览观光生态足迹为318.03hm2、购物生态足迹为875hm2,总的生态足迹为5319.03hm2,而生态供给仅为788.56hm2,生态赤字达到4530.47hm2。3.钦州开发无居民海岛具有明显优势,且机遇难得,但存在一定的生态压力,因此建议如下:(1)全面实施《钦州市“江、海、湖、岛”旅游发展规划》、《钦州市七十二泾海岛群区域用岛规划》;(2)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3)凸显资源优势和产业地位;(4)突出改革创新,完善体制机制;(5)规范市场环境秩序;(6)依托无居民海岛旅游开发,加快钦州全域旅游建设。
顾睿[6](2017)在《生态导向下的苏南乡村空间规划设计策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苏南地区处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是我国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水网纵横,农业发达,资源丰富。随着快速城镇化进程,其乡村自然生态环境日益退化,主要表现为乡村建设忽略地形、水体等生态本底,功能布局忽视生态效益、滨水空间硬化率过高、乡土植物缺失导致植物群落配植不合理以及乡土建造材料使用不足等问题。论文针对以上乡村生态问题,研究乡村生态化规划设计技术与策略。研究从生态敏感性、安全适宜性以及乡村物理环境三个方面进行分析,以保护乡村周边生态资源及确保乡村居民的生态安全为目的,利用ArcGIS叠加分析影响乡村生态环境敏感性和安全性各项因子,得出乡村地区敏感性分区与安全分区,为乡村的建设活动提供建议与参考;利用Ecotect与WinAIR对乡村地区不同民居组团模式的风、热环境进行模拟,探讨不同模式的通风、散热以及保温效果,旨在从生态节能的角度为乡村用地规划提出对策。针对乡村功能布局缺少生态效益,各分区相对独立的问题,本研究从乡村与山水环境的关系以及乡村内部功能结构两个方面进行探讨。总结出水网地区、平原地区以及丘陵地区的乡村建设用地与周边生态斑块的布局关系,分析其优势与不足并阐述相应的生态化途径。此外,探索乡村内部不同功能分区与周边生态基质的空间联系方式以及各分区之间的生态联结,实现乡村功能的有序划分与结构优化,形成生态化的乡村功能分区。针对滨水空间驳岸硬化率过高,缺少软质材料且与城市水岸趋同的问题,本研究根据苏南乡村地区水网纵横的特点,将乡村水岸划分为滨湖水岸、滨河水岸以及池塘水岸。研究滨湖水岸时,首先归纳水岸特性,然后将木材、石材、植被等材料应用于滨湖驳岸营造上;研究滨河水岸时,首先划分坡面分区,然后总结不同分区的生态化建造方式,统筹考虑人群活动空间与水体、植被的关系,表现出乡村水乡水岸空间的生态特点;研究池塘水岸时,采用简单实用的生态化设计手法,突出驳岸的简洁性与亲和力。针对乡土植被缺失与植物群落配置不合理的问题,本研究通过对苏南地区15个行政村的30个样地进行取样,利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从植物配置技术分析、数量特征分析与物种多样性分析三个方面进行探索。首先汇总乡村样地植物群落的各项数据,得到苏南乡村地区公共场所的植被种类、数量、频次以及密度等指标,利用相关公式进行计算,确定乡村内部场所与外部场所乔灌草的搭配方式,对乔灌木的选择进行引导,促进人工植物群落按照生态环境中的配植方式进行栽培,打造具有不同季相观赏效果的乡土植物景观。针对乡土建造材料使用缺失的问题,本研究分析归纳了乡村地区不同空间主要使用的乡土材料,一方面通过青砖、卵石、砂砾、毛石等乡土材料的运用,增强乡村空间的地域性特征,凸显乡村的文化特色;另一方面致力于降低铺地的硬化率,提高地表的雨水渗透率,避免硬质化铺装造成的雨水流失与浪费。最后以乡土植物为空间点缀,实现乡村内各空间的生态、舒适、美观与实用。基于苏南乡村空间的存在问题提出相应的生态化规划设计技术,将该技术应用于南京市高淳区固城镇蒋山村,合理划分村域内的功能分区,实现乡村建设用地的生态化;对蒋山村的湖泊以及池塘水岸进行软质化设计,其中固城湖畔的滨湖驳岸选用植物驳岸和木材驳岸,湿地公园内的池塘水岸选择台阶水岸、平台水岸以及生态浮岛;在蒋山村的主要公共场所中妥善利用原有植被与乡土材料,适当添加乡土物种,形成生态化的人工植物群落,营造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场所。运用生态化规划设计技术。
刘锦辉[7](2016)在《深圳市大鹏新区休闲农业发展研究》文中指出深圳市最年轻的一个区——大鹏新区,建立于2011年12月30日,是深圳市新兴的功能区域。随着深圳市的发展,大鹏新区积极寻找自己的特色产业,休闲农业作为一种新型的农业模式,自然而然的成为了大鹏新区重点关注的对象。目前,大鹏新区休闲农业发展迅猛,并且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由于经验不足,因此也出现了许多的问题,如:宣传不到位、基础设施不完善、活动项目缺乏新意等。面对发展中的问题,大鹏新区该如何继续发展自己的休闲农业?本文利用农业区位论、农业现代化理论、休闲经济理论、农业循环经济学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等相关知识,并且结合文献研究法、访谈法、案例分析法等方法,从休闲农业的基础概念、类型、功能等着手,通过实地走访和发放调查问卷,深入调查大鹏新区休闲农业发展的情况。通过深入的了解发现,深圳市大鹏新区自然资源丰厚,文化底蕴深厚,民风民俗独特,经济增长迅速,是一块开发休闲农业的胜地。本文通过对大鹏新区休闲农业的发展条件和现实情况进行分析,并且对台湾发展休闲农业的经验进行参考借鉴,为大鹏新区休闲农业的发展提出了多个建议,如:政府方面包括加强道路建设,完善公共交通体系;保护农业用地和生态环境,实现地区可持续发展;引入农业人才,加强休闲农业经营者的培训。经营者方面包括:加强市场推广,着力打造品牌;注重创新,丰富活动项目类型;完善配套设施,提升服务水平。本文结合台湾休闲农业的发展经验和大鹏新区的实际情况,为大鹏新区休闲农业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也为其他地区休闲农业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参考意义。
赵博[8](2014)在《钦杭成矿带南岭与浙西成矿元素富集规律的对比研究》文中认为本文的研究对象是浙西和南岭的元素富集成矿规律之异同。文章紧扣元素是成矿作用的“基因”这一重要的成矿学命题展开讨论,认为元素有质和量两种不可分割的地球化学属性;质和量在时间、空间、地质-地球化学作用上又有三种表达;成矿能量(储量)是元素成矿作用的总体现,成矿潜力(分维数)用于描述成矿能量的集中趋势,成矿强度、效率、规模是成矿能量之面面观。从中提出了“带方向”分形谱等创新模型,初步实现了分形与控岩-控矿构造之间的挂钩;又借鉴了经济学中“效率”的概念,认为分形谱右半段的开口度表示“投入”,左半段开口度表示“产出”,二者之比即为成矿效率(指数)。总开口度为强度指数。浙西和南岭是钦-杭成矿带上两个重要的成矿集中区,然而两区相比,矿床类型、矿床规模及其矿种等都有明显的差异。本文的技术路线是:利用已有的水系沉积物化探数据,并结合大地构造、岩浆活动和沉积成岩等因素,在“数据挖掘”的基础上对两区的元素成矿规律进行对比、探索造成异同的原因。结果显示:两区存在“对比悬殊、交集少、互补多”之成矿规律。首先,“对比悬殊”符合二八定律。南岭仅Hg、Au、La等的成矿效率小于浙西,其余元素的成矿效率较之于浙西占压倒性优势。南岭的区域断裂密度、断裂交汇点、花岗岩类出露面积、矿床的规模和储量、高产热花岗岩等控矿因素也具有浙西无法比拟的优势。浙西位于钱塘坳陷带,沉积盖层较厚,深部构造引擎产生的能量不易传递至表壳,或不易引发“引潮共振”,导致该区矿化不佳。其次,“交集少、互补多”是成矿作用对两区区域地质背景继承和发展的结果,但意味着钦杭带作为一个整体的成矿景观丰富且有序。浙西矿床多赋存在最古老和最年轻的地层中,南岭矿床多赋存在晚古生代;浙西主要的控岩-控矿构造为区域性的NE向断裂带与NW向次级断裂的交汇处,南岭主要的控岩-控矿构造为NE-NNE向、其次为EW向。浙西受洋壳俯冲影响显着,该区在150-140Ma时发生了俯冲角度的加大暨构造背景的转换,先后出现了与高温I型(赣东北)、低温I型、S型和铁质A型岩体有关的岩浆-成矿事件。该区的Fe、Au、Ag、H g、Cu、Mo、Zn等亲MT型元素大多具有可观的成矿潜力。南岭中生代的岩浆-成矿-成矿事件可能与岩石圈转型有关,花岗岩类以S型(BELIF花岗岩)为主、I型为辅,该区的亲IL型花岗岩元素如Be、Bi、W、Sn、Nb、Ta、U、Pb等具有极高的成矿潜力。这些规律对两区找矿或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黄翠红[9](2014)在《近代中国科学事业的拓荒者—任鸿隽生平研究》文中指出任鸿隽在民国年间的中国教育界、科学界是一位有着重大影响力和贡献的人物。他既是辛亥革命的元老,又是留美归国的新派学人。他是民国年间影响最大的综合性学术社团中国科学社的创始人,并长期担任社长(后改称理事长)一职。因管理美国退还的庚子赔款的需要,1924年成立了中华教育文化基金董事会(简称“中基会”)。中基会因其稳定而较丰厚的资金、中美董事共管、独立于政府之外的运作模式,能够大力资助学校、图书馆、研究所的建设和研究工作开展。任鸿隽长期担任中基会干事长(为1949年前担任中基会干事长时间最长的人)、董事会董事,参与决策和具体执行中基会的事务。他带领下的中基会为民国年间的科学事业的发展注入了动力。他还在抗日战争期间,受中央研究院院长蔡元培之邀,出任该院总干事,带领这个当时的国家最高学术机关度过了内迁的艰难时期。同时他亦是颇受高层青睐的教育管理者,曾先后被北洋政府和南京政府任命为国立东南大学副校长和国立四川大学校长,特别是在川大任期内,以“国立化”和“现代化”为目标对川大进行改革,奠定了川大发展的良好基础。任鸿隽的一生与“科学”紧紧相连。他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化学硕士,学成归国后首先被聘为北京大学的化学教授,但其抱负并不在三尺讲台。他曾担任过北洋政府的教育部专门教育司司长,亦于1928年被国民政府任命为四川省政府委员兼教育厅长(未就任),但仕途不是他的追求目标,他的志向是做中国科学事业的拓荒人。自从在美国留学时感受到了因科学的发达而强大的西方世界,就立志要把“科学”传播到中国去,通过在《留美学生季报》和《科学》杂志上呼吁“科学救国”,最终促成了发萌于鸦片战争时期的科学救国思潮的形成。自此,任鸿隽致力于通过相关机构向大众进行科学启蒙;同时致力于培养科技人才,为科学研究提供物质保障和良好氛围。总之,他希望从科学普及与学术研究两个层面全面推进中国科学事业的发展。他一手创建并相伴始终的中国科学社和其长期任职的中基会正是其实现上述理想的主要依托。然而,就是这样一位为中国科学事业的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推手”,在解放后因为种种原因,其人其事竟然渐渐蒙上了历史的灰尘,不为人所重视。近来,人们开始通过研究民国年间的学术社团、相关文化机构来重新审视那段历史里的中国科学文化的发展、科学体制的建立等问题,对中国科学社、中基会的研究已有相关专着出现。在这些研究中,任鸿隽的身影时隐时现,他是一个绕不开的中心人物。如果能对任鸿隽的生平进行梳理和研究,将会增加人们对民国科学社团、学术研究推进体制等相关问题的研究深度和广度。然而,就目前来看,这方面的研究是欠缺的。任鸿隽一生的经历丰富,所处的时代变迁亦巨。他既是清末秀才,又先后留学日本和美国;他既是辛亥革命元老,又是科学救国运动的领军人物。时代的变迁在他的身上留下了深刻的烙印,亦为其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他从革命救国到科学救国的道路选择在辛亥革命前后的先进分子中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因此对任鸿隽的一生进行系统的梳理和研究,不仅有助于我们对其个人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这当然是本文的首要意义),亦由此探见清末民初的留学生群体对近代中国科学事业的推进之功,也有助于我们对与其相关的一系列重要的人和事的专题研究,如辛亥革命史、中国留学史、中国科学文化发展史、近代中国科学社团发展史、近代中国科学研究推进体制的建立过程、中华教育文化基金董事会历史、民国年间知识分子与政治的关系、胡适研究、蔡元培研究等专题。本文将主要运用历史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兼及社会学、统计学等研究方法,宏观与微观相结合,以时间为经,以任鸿隽与相关机构的关系为纬,着重考察任鸿隽与中国科学社、任鸿隽与中基会、任鸿隽与国立四川大学、任鸿隽与《独立评论》社的关系以及他对这些机构发展的贡献,最终落脚于任鸿隽对近代中国科学事业发展的贡献。本文主要章节内容如下:第一章首先以任鸿隽的国内求学经历主要研究对象,从其先后在传统的书院就学,然后转入新式的重庆中学堂、上海中国公学的经历,重点解读其走上革命道路的内、外促进因素。其次研究了辛亥革命洪流中的任鸿隽,主要对任鸿隽留学日本时期参加同盟会、民国元年担任南京临时政府总统府秘书的经历进行介绍,分析在孙中山辞职后任鸿隽留学美国的动机。第二章以任鸿隽留学美国期间的经历为考察对象,着重介绍任鸿隽对《留美学生季报》的改版、创办《科学》杂志及中国科学社、任鸿隽与白话文运动等情况,这一阶段是任鸿隽科学救国思想的奠定时期。第三章介绍北洋政府时期的任鸿隽。这一时期是任鸿隽一生事业的起步阶段,他所领导的中国科学社在国内站稳了脚跟,发展形势良好,有了固定的社所,建立了生物研究所、明复图书馆等机构,说明任鸿隽如何利用中国科学社推进科学启蒙和科学研究事业。因为中国科学社的事业,其个人也因此得到国内政界、学术界的认可,有了从政经历,他在国立东南大学任职副校长的经历是本章考察的重点之一。此时期他开始到中基会工作,帮助该会干事长制定了该会基本的规章制度,奠定了中基会事业的基础。第四章以1928—1937年间的任鸿隽的经历为研究对象,重点关注任鸿隽如何利用中基会所掌握的资金对科学研究和科学普及事业进行资助,从而促进了科学事业的发展。同时亦重点研究了任鸿隽出任国立四川大学校长后对该校的改革,他所确立的“国立化”和“现代化”的川大新目标基本把川大由一个地区性大学带上了国立大学的新轨道。第五章主要研究1937年到1949年间的任鸿隽。这一阶段,任鸿隽所有事业的背景是战乱,本章亦主要研究任鸿隽在此乱世如何艰难推进科学事业的发展,包括带领内迁的中央研究院重新步入工作的正轨。此阶段的中基会先后面临着国民政府因经济困难而停付庚款和1943年中美新约的签订所带来的生存危机,重新出任总干事的任鸿隽如何勉力维持,带领中基会渡过危机,并为抗战中的大后方的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同时亦考察了任鸿隽为中国科学社的生存所做的努力。第六章首先分析了在政权更替的关键时刻,任鸿隽去、留的选择,并分析其放弃赴美、留在大陆的原因。其次考察了新中国成立后,面对党对科学团体的“统一”的政策,任鸿隽为保留中国科学社的各项事业所做的挣扎与努力,最终把各项事业上交国家的历程。第七章论述了任鸿隽对近代中国科学救国思潮形成所起的关键作用,以及任鸿隽科学救国思想的体系,并对其科学救国事业进行了评价。
郑颖娜[10](2013)在《平潭传统聚落保护与更新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11年11月18日,国务院正式批准《平潭综合实验区总体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2012年2月14日上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就《规划》有关情况举行新闻发布会。《规划》赋予平潭比经济特区更加特殊、更加优惠的政策,是党中央、国务院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重大举措,标志着平潭开放开发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在国家政策及区域发展要求的背景下,当前平潭正在进行其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城市化建设。不可逆转的快速城市化潮流对平潭当地的原生态石头厝聚落的强烈冲击是显而易见的,高强度开发的热潮尤其是破坏性的开发更使得平潭岛上的传统聚落处于存续的严重危机中。大量传统石头厝聚落正面临长期以来形成的传统生产生活方式的现代化转型,包括社会结构、产业结构、空间形态乃至心理意识层面的转变。因此,在平潭疾风骤雨的快速建设发展中,如何尊重并延续传统聚落的典型特色和整体岁月,如何正确处理传统聚落开发与保护的关系成为平潭岛建设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立足于对新时期平潭传统聚落的保护与更新进行系统梳理研究,试图提升平潭传统聚落在快速城市化背景下的关注度,保护和传承其地区特色的聚落文化,同时为平潭传统聚落的保护与更新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论文首先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的进行回顾总结,比较分析出我国相对于国外经验所表现出的不足和待改进方面;其次,通过对平潭传统聚落的形成与发展所涉及的相关因素进行了分析,指出平潭海岛特殊的地理、气候、环境、文化、社会政治以及经济等方面深刻影响了平潭传统聚落的空间形态和民居风貌特色的形成;再次,在对其现状问题调研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平潭传统聚落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针对这些问题对其存续困境进行思考,同时指出平潭传统聚落在审美方面和研究功能方面的价值将极大地影响其生存方式和演化发展方向;最后对传统聚落的保护更新的相关实践案例进行研究分析,总结借鉴相关先进的保护制度和经验,提出新时期平潭传统石头厝聚落保护与更新的对策。
二、生物岛为南澳锦上添花(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生物岛为南澳锦上添花(论文提纲范文)
(1)粤港澳大湾区大学校园建筑立体绿化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1.1 研究缘起 |
1.1.2 研究背景 |
1.2 课题研究范围 |
1.2.1 研究对象及范围 |
1.2.2 研究对象的概念界定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4 课题研究的目标与意义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意义 |
1.5 课题研究方法与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国内外建筑立体绿化发展历程研究 |
2.1 国内外城市立体绿化发展研究 |
2.1.1 欧洲城市立体绿化发展研究 |
2.1.2 亚洲城市立体绿化发展研究 |
2.1.3 北美城市立体绿化发展研究 |
2.1.4 国内城市立体绿化发展研究 |
2.2 国内外绿色大学校园发展研究 |
2.2.1 国外绿色大学校园发展研究 |
2.2.2 国内绿色大学校园发展研究 |
2.3 新加坡的建筑立体绿化发展历程 |
2.3.1 新加坡的城市立体绿化发展历程 |
2.3.2 新加坡的自然地理气候 |
2.3.3 新加坡的相关政策指引 |
2.3.4 新加坡的城市绿化规划体系 |
2.4 新加坡大学校园建筑立体绿化设计特点 |
2.4.1 绿化空间结合建筑的整体性,充分利用室内外 |
2.4.2 多种绿化空间设计方式的综合运用 |
2.4.3 与校园整体环境的融合 |
2.4.4 绿化空间的设计融入校园的文化精神中 |
2.5 新加坡大学校园建筑立体绿化的四种模式及设计策略 |
2.5.1 建筑庭院绿化空间设计策略 |
2.5.2 建筑平台绿化空间设计策略 |
2.5.3 建筑屋顶绿化空间设计策略 |
2.5.4 建筑垂直绿化空间设计策略 |
2.6 粤港澳大湾区与新加坡大学校园建筑立体绿化对比研究 |
2.6.1 两地气候适应性比较 |
2.6.2 两地基础数据对比分析 |
2.6.3 可借鉴之处 |
2.7 本章小节 |
第三章 粤港澳大湾区大学校园建筑立体绿化案例分析 |
3.1 广州的大学校园建筑立体绿化代表性案例研究 |
3.1.1 华南理工大学清清文理楼 |
3.1.2 华南理工大学国际校区C2-C3建筑组团 |
3.1.3 华南理工大学国际校区吴贤铭智能工程学院 |
3.1.4 广州美术学院大学城校区教学楼组团 |
3.2 深圳的大学校园建筑立体绿化代表性案例研究 |
3.2.1 清华大学深圳校区海洋大楼 |
3.2.2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区一期图书馆、学生活动中心组团 |
3.2.3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区二期学生宿舍楼 |
3.2.4 南方科技大学行政楼 |
3.2.5 南方科技大学第一教学楼 |
3.3 香港的大学校园建筑立体绿化代表性案例研究 |
3.3.1 香港大学百周年校园综合楼 |
3.3.2 香港理工大学西九龙校区专上学院 |
3.3.3 香港理工大学红磡湾校区专上学院 |
3.3.4 香港城市大学刘鸣炜学术楼 |
3.4 澳门的大学校园建筑立体绿化代表性案例研究 |
3.4.1 澳门大学横琴校区图书馆 |
3.4.2 澳门大学横琴岛校区学生活动中心 |
3.5 本章小节 |
第四章 粤港澳大湾区大学校园建筑立体绿化类型及综合效益 |
4.1 建筑庭院绿化类型及特点 |
4.1.1 中庭型庭院绿化 |
4.1.2 组团立体型庭院绿化 |
4.1.3 垂直型庭院绿化 |
4.2 建筑屋顶绿化类型及特点 |
4.2.1 种植型屋顶绿化 |
4.2.2 花园型屋顶绿化 |
4.3 建筑平台绿化类型及特点 |
4.3.1 窗台型平台绿化 |
4.3.2 阳台型平台绿化 |
4.3.3 露台型平台绿化 |
4.3.4 廊道型平台绿化 |
4.4 建筑墙体绿化类型及特点 |
4.4.1 植物型墙体绿化 |
4.4.2 容器型墙体绿化 |
4.4.3 生物墙型墙体绿化 |
4.5 建筑室内绿化类型及特点 |
4.5.1 盆栽型室内绿化 |
4.5.2 悬垂型室内绿化 |
4.5.3 种植池型室内绿化 |
4.6 粤港澳大湾区大学校园建筑立体绿化的综合效益 |
4.6.1 生态效益 |
4.6.2 经济效益 |
4.6.3 社会效益 |
4.6.4 人文效益 |
4.7 本章小节 |
第五章 粤港澳大湾区大学校园建筑立体绿化设计原则及策略研究 |
5.1 粤港澳大湾区大学校园建筑立体绿化设计原则 |
5.1.1 考虑与校园整体环境的融合 |
5.1.2 呼应建筑功能和形态 |
5.1.3 延续和传承校园文化 |
5.1.4 针对粤港澳大湾区的气候做出积极应对 |
5.1.5 考虑可持续性,提升建筑及绿化全生命周期 |
5.2 建筑庭院绿化设计策略 |
5.2.1 充分结合建筑形态 |
5.2.2 与交通空间的融合 |
5.2.3 结合校园内共享交往空间 |
5.2.4 立体化景观空间渗透 |
5.2.5 庭院绿化中植物的选择与搭配 |
5.3 建筑屋顶绿化设计策略 |
5.3.1 生态构造的综合考虑 |
5.3.2 最大化利用屋顶空间 |
5.3.3 活化校园内共享游憩空间 |
5.3.4 立体屋顶绿化的打造 |
5.3.5 屋顶绿化中植物的选择和搭配 |
5.4 建筑平台绿化设计策略 |
5.4.1 与建筑立面的协调与统一 |
5.4.2 融合室内外校园景观 |
5.4.3 多维度系统化设计 |
5.4.4 种植装置的合理选用 |
5.4.5 平台绿化中植物的选择和搭配 |
5.5 建筑墙体绿化设计策略 |
5.5.1 选择适宜的墙体绿化类型 |
5.5.2 前置性引导立面设计 |
5.5.3 合理设计支撑连接体系 |
5.5.4 墙体绿化中植物的选择与搭配 |
5.6 建筑室内绿化设计策略 |
5.6.1 自然性原则 |
5.6.2 适量性原则 |
5.6.3 整体性原则 |
5.6.4 点线面结合的综合布局 |
5.6.5 室内绿化中植物的选择和搭配 |
5.7 本章小节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附件 |
(2)明代广东海防卫所空间形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4 研究对象 |
1.5 研究目的 |
1.6 研究方法 |
1.7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明代广东海防卫所的建设背景与卫所概况 |
2.1 明代广东的自然环境状况 |
2.1.1 区位特征:区位特点影响总体防御的布局 |
2.1.2 地形地貌:屏山障水据险扼要的防御择址 |
2.1.3 交通状况:陆海交通影响物资及军情传递 |
2.1.4 气候环境:建筑适应性及倭寇的择时规律 |
2.2 明代广东的社会环境状况 |
2.2.1 海防卫所震慑了敌对政治势力 |
2.2.2 海防卫所保驾了沿海经济发展 |
2.2.3 海防卫所保障了国际政策执行 |
2.2.4 海防卫所打击了沿海走私贸易 |
2.2.5 海防卫所进行的重要军事斗争 |
2.3 明代广东海防卫所的军事管理制度 |
2.3.1 军队制度:层级性的卫所制度 |
2.3.2 军户制度:父子相继的世袭制度 |
2.3.3 屯田制度:自给自足的供养方式 |
2.4 明代广东海防卫所的建设概况 |
2.4.1 建立海防卫所 |
2.4.2 形成海防体系 |
2.4.3 军事聚落的发展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明代广东海防卫所群体的防御空间形态 |
3.1 沿海八府区域环境下的海防卫所布局概况 |
3.2 沿海珠链型防御形态 |
3.2.1 布防海湾——海湾是内地的门户 |
3.2.2 占据海门——海门是城镇的咽喉 |
3.2.3 严守内河——内河是城镇集聚处 |
3.2.4 重视商贸——商贸地是劫掠重点 |
3.2.5 高可达性——距离适中策应联防 |
3.3 向心拱卫型防御形态 |
3.3.1 广州的中心地位 |
3.3.2 珠江口沿岸的复杂地理环境 |
3.3.3 以广州为中心的防御结构 |
3.3.4 向心防御构造的可靠性 |
3.4 海岛防守型防御形态 |
3.4.1 广东近岸海岛海防形势 |
3.4.2 海南岛的沿岸环形防御 |
3.4.3 南澳岛的节制两省防御 |
3.5 南洋海路控扼型防御形态 |
3.5.1 历史上雷廉琼的联防 |
3.5.2 明代加强对南洋海路的控扼 |
3.5.3 郑和下西洋壮大了海上丝绸之路 |
3.5.4 雷廉琼海防体制的转变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明代广东海防卫所个体的防区空间形态 |
4.1 利于海防卫所各项功能发挥的自然环境空间 |
4.1.1 沿海所城一般性的选址环境条件 |
4.1.2 与环境融为一体的所城建设原则 |
4.1.3 据军情形势发展后的迁址与调整 |
4.1.4 实例:大鹏所城的环境空间特征 |
4.2 保障了海防卫所防区安全的军事功能空间 |
4.2.1 海防结构主体卫所城 |
4.2.2 沿岸的预警设施烽堠 |
4.2.3 外延的分守设施墩堡 |
4.2.4 海上所城船队的巡防 |
4.3 扩大了海防卫所影响力的社会功能空间 |
4.3.1 通过巡检司履行部分社会功能 |
4.3.2 通过驿路扩大了社会功能空间 |
4.3.3 海防卫所向城镇化的转变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明代广东海防卫所城池的模式与平面形态 |
5.1 海防卫所城平面形态特征形成的主要原因 |
5.1.1 巩固海防的紧迫性对同一化建设的要求 |
5.1.2 海防形势的复杂性对地域适应性的要求 |
5.2 与线性长城明显区别的点式的城池模式 |
5.2.1 抵御异族与防范贼寇的心理界线之别 |
5.2.2 北方边地与东南沿海的山川地势之别 |
5.2.3 定向防守与腹背受敌的防御工事之别 |
5.3 层级性的军制特点决定层次性的城池规模 |
5.3.1 “模数制”的城池规划与建设思想 |
5.3.2 层级规模有区间,同级差异也明显 |
5.3.3 户均面积为基准,驻兵数目作变量 |
5.4 以方形为基调结合地形微调的城池轮廓形态 |
5.4.1 “礼制”与“有机”结合的地形应用思想 |
5.4.2 稍有变通的方形轮廓是主体 |
5.4.3 借山造势的变通轮廓是补充 |
5.4.4 蕴意吉祥的意象轮廓是点睛 |
5.5 以田字形为主成棋盘状划分的街巷布局 |
5.5.1 “类里坊”的街巷布局思想 |
5.5.2 棋盘状的街巷空间平面形态 |
5.5.3 层级细分的街巷类型及特征 |
5.5.4 卫所城街巷承担的多重功能 |
5.6 多层设防的城池防御平面形态 |
5.6.1 护城河与城墙形成的外围主防线 |
5.6.2 环城路与十字街构成的内部防线 |
5.6.3 所城中四大区块各自独立的防守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明代广东海防卫所城内建筑特征 |
6.1 海防卫所城内的建筑构成 |
6.2 城防建筑 |
6.2.1 不同时期的卫所城防建设 |
6.2.2 以城墙为主体的城防设施 |
6.2.3 城墙的防御意象表达 |
6.3 衙署建筑 |
6.3.1 衙署建筑在卫所城中的空间分布 |
6.3.2 衙署建筑的平面布局与建筑规制 |
6.3.3 衙署建筑空间中体现的礼制文化 |
6.4 居住建筑 |
6.4.1 旗军营房和将领府邸的建筑规制 |
6.4.2 居住位序体现军户责任及权利归属 |
6.4.3 府邸庭院反映根深蒂固的等级观念 |
6.4.4 旗军营房变迁:从营房向民房发展 |
6.5 祀佑建筑 |
6.5.1 祀佑建筑的建设意义 |
6.5.2 卫所城中的祀佑建筑 |
6.5.3 祭拜场所的空间形式 |
6.5.4 祭祀文化的现代传承 |
6.6 学宫建筑 |
6.6.1 学宫建筑的基本建筑形制 |
6.6.2 卫所中的学堂和社学建置 |
6.6.3 海防卫所卫学教育的实效 |
6.7 商贸区域 |
6.7.1 卫所的商业发展 |
6.7.2 所城发展为县城 |
6.8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明代广东海防卫所营建技术与装饰艺术 |
7.1 主体结构的营造技术 |
7.1.1 城墙的营造 |
7.1.2 城内道路的营造 |
7.1.3 城内供排水系统的营造 |
7.2 改善环境的科学设计 |
7.2.1 卫所群落对风的利用 |
7.2.2 建筑组团对温度的改善 |
7.2.3 住宅内湿热环境的改变 |
7.3 民居防御的特色设计 |
7.3.1 “五门通”防卫院落 |
7.3.2 登顶了望的高耸山墙 |
7.3.3 富宅大院自守的碉楼 |
7.4 建筑细部的装饰艺术 |
7.4.1 体现等第的装饰制度 |
7.4.2 多样的装饰表现形式 |
7.5 建筑技术的传承稳定 |
7.5.1 技术核心是军匠和民匠 |
7.5.2 主要劳力是旗军 |
7.6 本章小结 |
结语 |
研究结论 |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3)技术、劳动力与资本:一个东南海岛的海鲜民族志(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 研究缘起与问题的提出 |
二 文献综述 |
三 田野工作和基本框架 |
第一章 为什么是鲍鱼?——从一个叫做“钱便澳”的渔村说起 |
第一节 村落环境 |
第二节 钱便澳:海岛渔村的社会结构与社会生活 |
第三节 “二号台风”:共同记忆与村落命运的拐点 |
第二章 生产与技术 |
第一节 鲍鱼养殖的生产实践 |
第二节 “脆弱的海上娇客”:鲍鱼养殖的核心技术 |
第三节 “讨咸水钱”人的技术生成 |
第三章 雇工与社会流动 |
第一节 劳动力 |
第二节 本文化与异文化的遭遇 |
第三节 “四川婆”与“本地郎”:社会流动下的文化变迁 |
第四章 资本与渔业社会的经济观念 |
第一节 资本与风险:民间借贷的兴起与高价格弹性商品的内在危机 |
第二节 海上新贵的创富神话:一个硬币的两面 |
第三节 机遇与风险同在的投资故事 |
第五章 跨岛域网络 |
第一节 “物”的流动与“人”的连接 |
第二节 跨岛域网络的形成与运作 |
第三节 发展与保护的悖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附录 |
(4)基于仿生设计视角下风景区入口设计初探 ——以陕北南泥湾风景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状 |
1.2.1 国内研究 |
1.2.2 国外研究 |
1.3 研究内容和范围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范围 |
1.4 研究方法和框架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仿生设计与口器官基础研究 |
2.1 仿生设计基础 |
2.1.1 仿生学 |
2.1.2 仿生设计 |
2.1.3 仿生学与仿生设计的关系 |
2.2 口器官的功能作用 |
2.2.1 安全防护关口 |
2.2.2 协助消化吸收 |
2.2.3 呼吸输送通道 |
2.2.4 神经感知触体 |
2.2.5 认知标识机体 |
2.2.6 信息交流窗口 |
2.3 口器官的系统构成 |
2.3.1 摄取容纳系统 |
2.3.2 嚼研加工系统 |
2.3.3 吞咽传输系统 |
2.3.4 声频语言系统 |
2.3.5 表情信息系统 |
2.4 口器官的仿生设计 |
2.4.1 建筑入口仿生 |
2.4.2 机械入口仿生 |
2.4.3 日用品的仿生 |
2.5 小结 |
第三章 风景区入口的功能仿生 |
3.1 内外衔接门户 |
3.1.1 纳入功能 |
3.1.2 衔接功能 |
3.1.3 门户功能 |
3.2 机体承载功能 |
3.2.1 机体因子 |
3.2.2 机体功能 |
3.3 加工转化功能 |
3.3.1 行为支撑功能 |
3.3.2 触酶催化功能 |
3.3.3 协调辅助功能 |
3.4 信息传达功能 |
3.4.1 语言表达 |
3.4.2 表情体现 |
3.5 特色认知功能 |
3.5.1 景区个性 |
3.5.2 历史记忆 |
3.5.3 地域风情 |
3.6 小结 |
第四章 风景区入口的仿生设计 |
4.1 交通组织——衔接传输系统 |
4.1.1 入口位置确定 |
4.1.2 实现不同交通流线的剥离与衔接 |
4.1.3 空间尺度保障 |
4.1.4 利于交通转换 |
4.2 功能组织——催化保障系统 |
4.2.1 功能属性 |
4.2.2 功能秩序 |
4.2.3 结构模式 |
4.3 特色营造——标识认知系统 |
4.3.1 形态特色 |
4.3.2 标志点特色 |
4.3.3 标识小品特色 |
4.3.4 环境特色 |
4.4 文化注入——信息传递系统 |
4.4.1 历史文化 |
4.4.2 地域文化 |
4.5 小结 |
第五章 南泥湾风景区入口设计实践 |
5.1 方案简介 |
5.1.1 项目背景 |
5.1.2 功能结构 |
5.1.3 功能布局 |
5.2 交通组织衔接 |
5.3 功能组织构建 |
5.4 入口特色营造 |
5.5 文化特征体现 |
5.6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硕士学位攻读期间所取得研究成果 |
致谢 |
(5)钦州无居民海岛旅游开发适宜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的背景、目的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国外海岛旅游开发研究进展 |
1.2.2 国内海岛旅游开发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域现状 |
2.1 钦州区位概况 |
2.1.1 地理区位 |
2.1.2 交通区位 |
2.1.3 经济区位 |
2.2 钦州无居民海岛开发现状及其存在问题 |
2.3 钦州无居民海岛附近的重要旅游景点 |
2.4 钦州市无居民海岛旅游开发SWOT分析 |
2.4.1 优势(S) |
2.4.2 劣势(W) |
2.4.3 机遇(O) |
2.4.4 挑战(T) |
第三章 钦州无居民海岛开发模式模糊决策 |
3.1 材料和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评价指标体系的确立 |
3.2.2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3.2.3 开发模式的选择 |
3.3 讨论和结论 |
第四章 钦州无居民海岛旅游开发适宜性评价 |
4.1 钦州无居民海岛旅游开发适宜性定性评价 |
4.1.1 经济影响分析 |
4.1.2 社会文化影响分析 |
4.1.3 环境影响分析 |
4.2 钦州无居民海岛旅游开发生态承载力定量评估 |
4.2.1 材料和方法 |
4.2.2 结果分析 |
4.2.3 讨论和结论 |
4.3 钦州无居民海岛旅游开发建议 |
第五章 结论、创新点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主要创新点 |
5.3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6)生态导向下的苏南乡村空间规划设计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苏南地区的乡村进入转型发展新阶段 |
1.1.2 苏南地区乡村生态建设进程逐渐加快 |
1.1.3 苏南地区的乡村生态问题日益显现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概念界定 |
1.3.1 乡村空间 |
1.3.2 生态村规划 |
1.4 研究对象 |
1.5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6.1 研究方法 |
1.6.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国内外乡村生态化规划设计研究进展 |
2.1 国外研究进展 |
2.1.1 乡村用地布局生态化规划设计 |
2.1.2 乡村公共场所生态化规划设计 |
2.2 国内研究进展 |
2.2.1 乡村用地布局生态化规划设计 |
2.2.2 乡村公共场所生态化规划设计 |
2.3 小结 |
第三章 苏南乡村的生态特征与问题 |
3.1 乡村建设生态效益较低 |
3.1.1 乡村生态环境安全不高 |
3.1.2 乡村建设生态效益不高 |
3.1.3 乡村功能组织生态效益不高 |
3.1.4 问题研判 |
3.2 滨水空间生态功能弱化 |
3.2.1 水岸形式硬化 |
3.2.2 构造样式刚性 |
3.2.3 问题研判 |
3.3 乡土植物不断减少 |
3.3.1 乡土植被现状 |
3.3.2 问题研判 |
3.4 活动场所日趋硬化 |
3.4.1 活动场所硬化现状 |
3.4.2 材料透水率较低 |
3.4.3 问题研判 |
第四章 乡村用地布局生态化规划设计技术 |
4.1 安全宜居分析 |
4.1.1 生态敏感性分析 |
4.1.2 安全适宜性分析 |
4.1.3 物理环境分析 |
4.2 生态化用地布局模式 |
4.2.1 乡村与山水环境的关系 |
4.2.2 乡村内部功能结构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乡村公共场所生态化规划设计技术 |
5.1 水岸生态化 |
5.1.1 滨湖水岸 |
5.1.2 滨河水岸 |
5.1.3 滨塘水岸 |
5.1.4 设计策略 |
5.2 绿地生态化 |
5.2.1 调查对象 |
5.2.2 调查方法 |
5.2.3 植物群落的配置技术分析 |
5.2.4 植物群落的数量特征分析 |
5.2.5 植物群落的多样性分析 |
5.2.6 乡村绿地植被搭配模式 |
5.2.7 设计策略 |
5.3 活动空间生态化 |
5.3.1 文化活动空间 |
5.3.2 体育活动空间 |
5.3.3 村口空间 |
5.3.4 设计策略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实证研究 |
6.1 乡村概况 |
6.1.1 地理位置 |
6.1.2 自然条件 |
6.1.3 土地利用现状 |
6.2 乡村用地布局生态化规划设计技术示范 |
6.2.1 生态敏感性分析 |
6.2.2 安全适宜性分析 |
6.2.3 物理环境分析 |
6.2.4 生态功能分区 |
6.2.5 基础设施规划 |
6.3 乡村公共场所生态化规划设计技术示范 |
6.3.1 水岸更新设计 |
6.3.2 绿地植物配植 |
6.3.3 活动空间材质选择 |
6.4 小结 |
第七章 结语 |
7.1 总结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7)深圳市大鹏新区休闲农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研究评述 |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休闲农业相关理论概述 |
2.1 休闲农业的概念 |
2.2 休闲农业的特点 |
2.2.1 体验性 |
2.2.2 季节性 |
2.2.3 乡土性 |
2.2.4 生态性 |
2.2.5 对象性 |
2.2.6 综合效益性 |
2.3 休闲农业的类型 |
2.4 休闲农业的功能 |
2.4.1 为都市居民提供休闲娱乐、休憩放松的功能 |
2.4.2 为游客提供休闲保健的功能 |
2.4.3 增加农村就业机会和经济收益的功能 |
2.4.4 转变农业内部生产结构和调节农业格局的功能 |
2.4.5 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功能 |
2.4.6 教育示范功能 |
2.5 相关理论基础 |
2.5.1 农业区位论 |
2.5.2 农业现代化理论 |
2.5.3 休闲经济理论 |
2.5.4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5.5 农业循环经济学理论 |
第三章 深圳市大鹏新区休闲农业发展条件 |
3.1 地理条件 |
3.2 气候条件 |
3.3 文化条件 |
3.4 社会经济条件 |
3.5 农业基础条件 |
3.6 客源条件 |
第四章 深圳市大鹏新区休闲农业发展现状 |
4.1 大鹏新区休闲农业发展阶段 |
4.2 大鹏新区休闲农业发展状况 |
4.2.1 领域涉及广泛 |
4.2.2 投资方式多样 |
4.2.3 发展类型多样 |
4.3 大鹏新区休闲农业游客调查问卷分析 |
4.3.1 游客基本信息 |
4.3.2 游客决策行为 |
4.3.3 游客满意程度 |
4.3.4 游客后续行为调查 |
4.4 大鹏新区休闲农业发展存在问题 |
4.4.1 知名度不高,对外宣传不到位 |
4.4.2 交通拥堵问题严重,基础设施不完善 |
4.4.3 活动项目缺乏新意,特色不明 |
4.4.4 配套设施条件、服务水平有待提高 |
4.4.5 农业用地急剧减少 |
4.4.6 农业人才资源匮乏 |
第五章 台湾休闲农业发展经验借鉴 |
5.1 台湾休闲农业发展概况 |
5.2 台湾休闲农业发展的经验做法 |
5.2.1 台湾休闲农业的合理规划 |
5.2.2 政府及相关部门帮助农业进步 |
5.2.3 农业特色鲜明,形式多样 |
5.2.4 经营理念与时代同步、不断创新 |
5.2.5 基础设施配备齐全 |
5.3 台湾休闲农业发展的启示 |
5.3.1 完善法律法规,对休闲农业区域进行规范化管理 |
5.3.2 努力取得政府的帮助、指引和扶持 |
5.3.3 合理规划,因时因地适度发展休闲农业 |
5.3.4 形成本地的休闲农业特色和加强品牌建设 |
5.3.5 加强休闲服务设施建设,提高服务水平和旅游接待能力 |
第六章 深圳市大鹏新区休闲农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
6.1 政府方面的对策建议 |
6.1.1 加强道路建设,完善公共交通体系 |
6.1.2 保护农业用地和生态环境,实现地区可持续发展 |
6.1.3 引入农业人才,加强休闲农业经营者的培训 |
6.2 经营者方面的对策建议 |
6.2.1 加强市场推广,着力打造品牌 |
6.2.2 注重创新,丰富活动项目类型 |
6.2.3 完善配套设施,提升服务水平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与不足 |
7.3 进一步的工作方向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附录A |
答辩委员会对论文的评定意见 |
(8)钦杭成矿带南岭与浙西成矿元素富集规律的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2 研究思路与现状 |
1.2.1 两种属性 |
1.2.2 三种表达 |
1.2.3 成矿特征 |
1.2.4 化学演化 |
1.3 存在问题及拟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
1.3.1 章节设置与拟解决问题 |
1.3.2 对若干问题的说明 |
1.4 小结 |
2 钦杭结合带地质背景 |
2.1 钦-杭结合带演化历史简介 |
2.2 两区研究范围的选择 |
3 两区成矿特色对比 |
3.1 两区一级构造单元地球化学特征比较 |
3.1.1 克拉克值特征比较 |
3.1.2 丰度比值特征对比(一) |
3.1.3 丰度比值特征对比(二) |
3.1.4 克拉克值研究的成矿学意义探讨 |
3.2 两区水系沉积物化学特征比较 |
3.2.1 浙西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3.2.2 南岭与浙西的对比 |
3.3 因子分析对比 |
3.3.1 浙西因子分析 |
3.3.2 南岭因子分析 |
3.3.3 因子团簇的其它特征 |
3.4 结论与讨论 |
3.4.1 主要认识 |
3.4.2 从单位成矿能量到总成矿能量(储量) |
4 两区控矿因素对比 |
4.1 两区地层特征对比 |
4.2 两区岩石建造组合熵对比 |
4.3 岩石建造与矿点关系 |
4.3.1 矿床赋存在哪些地层? |
4.3.2 地层的赋矿率对比 |
4.4 两区构造特征对比 |
4.4.1 两区构造几何特征对比 |
4.4.2 带方向分形谱及其应用 |
4.5 构造控岩与构造控矿 |
4.5.1 构造控岩 |
4.5.2 构造控矿(一)基本观点 |
4.5.3 构造控矿(二):控矿举例 |
4.6 花岗岩与成矿浅析 |
4.6.1 分形统计分析简介 |
4.6.2 花岗岩类的氧逸度总特征 |
4.6.3 花岗岩类的地幔物质参与程度 |
4.6.4 花岗岩类型与成矿偏爱性 |
4.7 结论与讨论 |
5 两区成矿作用对比 |
5.1 南岭的成矿潜力高于浙西 |
5.2 对若干元素分形数字特征的思考 |
5.2.1 Au-Ag |
5.2.2 W-Sn |
5.2.3 Nb-Ta、Be |
5.2.4 Cu多金属 |
5.2.5 Pb-Zn |
5.2.6 Fe-Mn |
5.2.7 As、Sb |
5.2.8 F、B |
5.3 两区矿化信息的比较 |
5.3.1 浙西矿化信息 |
5.3.2 两区矿化规模对比 |
5.3.3 成矿矿化时代对比 |
5.3.4 两区矿床成因对比 |
5.4 结论与讨论 |
6 成矿效率与成矿强度 |
6.1 基本原理 |
6.2 成矿效率的地质意义 |
6.3 实际应用 |
6.4 成矿效率的驱动力分析 |
6.4.1 区域成矿效率的地质意义 |
6.4.2 两区的深部动力学机制的某些差异 |
6.4.3 从深部构造到表壳成矿的“引潮共振” |
6.4.4 高产热花岗岩与挥发性组分 |
6.5 结论与讨论 |
7 结论与找矿建议 |
7.1 研究思路 |
7.2 主要认识 |
7.3 找矿建议 |
7.4 不足之处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9)近代中国科学事业的拓荒者—任鸿隽生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选题价值及意义 |
二、研究现状综述 |
三、资料、研究思路和论文框架 |
四、论文的主要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
第一章 青少年时期的任鸿隽(1886-1912) |
第一节 早年的求学经历 |
一、受熏于传统文化 |
二、沐浴新式教育的曙光 |
三、负笈东瀛、中西兼修 |
第二节 在革命的洪流中 |
一、为革命学制炸药 |
二、进行革命宣传 |
三、赞襄政务 |
第二章 留美时期的任鸿隽(1913—1927) |
第一节 主笔《留美学生季报》 |
第二节 创办《科学》月刊和中国科学社 |
一、创办《科学》月刊 |
二、成立中国科学社 |
第三节 任鸿隽与白话文运动 |
第三章 北洋政府时期的任鸿隽(1918—1927) |
第一节 试办实业 |
一、考察国情 |
二、筹建四川钢铁厂 |
第二节 投身教育界 |
一、从北大教授到教育部官员 |
二、担任国立东南大学副校长 |
三、出任中华教育文化基金董事会秘书 |
第三节 推进中国科学社的发展 |
一、建立社所、确立根基 |
二、募集经费、共谋发展 |
三、举办年会、扩大影响 |
四、创办生物研究所以为科学研究之示范 |
第四章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任鸿隽(上)(1928-1937) |
第一节 主持中华教育文化基金董事会工作 |
一、协助制定中基会用款原则 |
二、稳步推进中基会举办之事业 |
第二节 任鸿隽与《独立评论》 |
一、《独立评论》的创刊 |
二、“独立评论派”的核心人物 |
第三节 任鸿隽与国立四川大学 |
一、国立四川大学概况 |
二、任鸿隽出任川大校长背景及各界反应 |
三、任鸿隽对川大的改造 |
四、《川行琐记》事件与任鸿隽的辞职 |
第五章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任鸿隽(下)(1937—1949) |
第一节 领导中基会渡过难关 |
一、抗战时期 |
二、解放战争时期 |
第二节 任鸿隽与中央研究院 |
一、出任中研院总干事 |
二、新院长选举“风波” |
第三节 任鸿隽与战火中的中国科学社 |
一、战前中国科学社的发展概况 |
二、在大后方的“挣扎” |
三、战后的恢复与重建 |
第六章 任鸿隽的晚年岁月(1949—1961) |
第一节 政权更替时的抉择 |
一、由香港到北京 |
二、投入新政权的怀抱 |
第二节 在“统一”与“独立”间挣扎 |
一、新政权科学社团政策对中国科学社的冲击 |
二、《科学》的停刊与复刊 |
三、中国科学社的结束 |
第七章 任鸿隽对近代中国科学事业的贡献 |
第一节 任鸿隽与“科学救国”思潮的形成 |
一、近代中国科学救国思想的发端 |
二、任鸿隽与科学救国思潮的形成 |
第二节 任鸿隽科学救国论的思想体系 |
一、追问“科学”为何物 |
二、科学的“源泉”在于科学精神 |
三、科学的推进依赖科学研究 |
第三节 任鸿隽的科学救国实践及评价 |
一、对近代科学事业进行“拓荒” |
二、对任鸿隽科学事业的历史评价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一、档案 |
二、资料 |
三、着作 |
四、论文 |
附录 |
附录一 川人哀告文 |
附录二 告前方将士文 |
附录三 祭明孝陵文 |
附录四 中国科学社总章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10)平潭传统聚落保护与更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对象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对象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
1.3.1. 国外相关研究概述 |
1.3.2. 国内相关研究概述 |
1.3.3. 既有研究存在的问题 |
1.3.4. 国内对平潭传统民居聚落的研究概述 |
1.4. 研究内容与创新之处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创新之处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技术路线 |
第2章 平潭传统聚落的形成与发展 |
2.1. 平潭传统聚落的乡土环境 |
2.1.1. 自然环境与村落选址 |
2.1.2. 生活习俗与社会环境 |
2.1.3. 海耕文化与经济环境 |
2.2. 平潭传统聚落的发展演变 |
2.2.1. 时间上的演变 |
2.2.2. 空间上的演变 |
2.2.3. 村落发展演变规律 |
2.3. 平潭传统聚落的地域特色 |
2.3.1. 典型聚落分类型制 |
2.3.2. 民居建筑的基本型制 |
2.3.3. 人文古迹的丰厚遗存 |
2.4. 小结 |
第3章 平潭传统聚落的价值与存续 |
3.1. 平潭传统聚落的价值评定 |
3.2. 平潭传统聚落的价值体现 |
3.2.1. 历史文化价值 |
3.2.2. 美学情感价值 |
3.2.3. 经济价值 |
3.3. 平潭传统聚落目前的困境 |
3.3.1. 自然人文的消逝 |
3.3.2. 物态空间的困境 |
3.3.3. 自然灾害问题 |
3.4. 平潭传统聚落存续的难题 |
3.4.1. 空间发展维度 |
3.4.2. 经济维度 |
3.4.3. 政策与执行维度 |
3.5. 平潭传统聚落保护与开发的行为博弈 |
3.5.1. 平潭传统聚落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
3.5.2. 保护与开发的行为矛盾 |
3.5.3. 利益主体的行为博弈 |
3.6. 小结 |
第4章 相关实践案例分析 |
4.1. 传统聚落的保护更新模式研究 |
4.1.1. 整体保护 |
4.1.2. 推倒重建 |
4.1.3. 改造更新 |
4.2. 传统聚落保护实践案例分析 |
4.2.1. 德国格尔利茨小城的保护 |
4.2.2. 日本足助町传统村落的保护改造 |
4.2.3. 台湾马祖聚落的保存更新 |
4.3. 共性与启示 |
4.3.1. 从以上实例看传统聚落保护更新对策的共性 |
4.3.2. 对平潭主岛传统聚落保护与更新的启示 |
4.4. 小结 |
第5章 平潭传统聚落保护与更新的对策 |
5.1. 平潭传统聚落保护与更新的相关设计分析 |
5.1.1. 《平潭主岛村落风貌保护专项研究》 |
5.1.2. 《平潭“两岸渔村文化”体验暨文创空间营造计划》 |
5.2. 制度层面的对策 |
5.2.1. 健全保护制度,强化保障体系 |
5.2.2. 理顺管理机制,建立监管制度 |
5.2.3. 开放资金来源,规范投放制度 |
5.2.4. 非正式制度:发挥乡规民约和村民自治的作用 |
5.3. 实施层面的对策 |
5.3.1. 空间管治:因地制宜、有机更新,传承“平潭性” |
5.3.2. 社区营造:动态保护、协同发展,倡导公众参与 |
5.3.3. 文化立业:以文化地景创造新的发展形式 |
5.3.4. 规划设计:作为一种文化地景的脉络修补 |
5.4. 小结 |
第6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平潭文物点一览表 |
附录 B:平潭传统村落保护名录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四、生物岛为南澳锦上添花(论文参考文献)
- [1]粤港澳大湾区大学校园建筑立体绿化设计研究[D]. 刘宇峰.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2]明代广东海防卫所空间形态研究[D]. 赵金娥.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6)
- [3]技术、劳动力与资本:一个东南海岛的海鲜民族志[D]. 赵婧旸. 厦门大学, 2018(12)
- [4]基于仿生设计视角下风景区入口设计初探 ——以陕北南泥湾风景区为例[D]. 畅博. 长安大学, 2017(03)
- [5]钦州无居民海岛旅游开发适宜性研究[D]. 黄维. 广西大学, 2017(01)
- [6]生态导向下的苏南乡村空间规划设计策略[D]. 顾睿. 东南大学, 2017(04)
- [7]深圳市大鹏新区休闲农业发展研究[D]. 刘锦辉.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2016(10)
- [8]钦杭成矿带南岭与浙西成矿元素富集规律的对比研究[D]. 赵博.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4(05)
- [9]近代中国科学事业的拓荒者—任鸿隽生平研究[D]. 黄翠红. 扬州大学, 2014(10)
- [10]平潭传统聚落保护与更新研究[D]. 郑颖娜. 华侨大学, 201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