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乌利希国际期刊指南Web版评介(论文文献综述)
刘伦[1](2019)在《塔尔科夫斯基电影美学思想研究》文中指出安德烈·阿尔谢尼耶维奇·塔尔科夫斯基(АндрейАрсеньевичТарковский)(1932——1986),一位被誉为继爱森斯坦之后,俄罗斯(前苏联)最杰出的电影导演。一位被公认具有顽强个性和以电影艺术创新为己任来探索人类精神世界表现形式的艺术家。他的电影作品和电影理论张扬着美学的熠熠光辉,在俄罗斯广袤大地上有机生长并自成体系。在经典着作《雕刻时光》、《纪录下来的时间》、《对比集》、《导演艺术讲义》、日记集《时光中的时光》、摄影随笔集《世上的光》中,塔尔科夫斯基就电影本体论、作者电影论、电影诗学表达、商业电影与艺术电影的探讨等电影美学思想,以真挚虔诚的语调做出了自我的个性化回答。本文以塔尔科夫斯基的美学思想为研究对象,从塔尔科夫斯基电影美学思想的系统角度,在历史语境和当下语境中,对塔尔科夫斯基的电影美学思想进行理论解析,系统总结塔尔科夫斯基的电影美学观。借由专题研究和影像分析两种主要研究方法,揭秘塔尔科夫斯基的理论因子来源,论述塔尔科夫斯基对影像的诸多表达、诗意的诸多创造、时间的诸多组合形式、“作者电影”的诸多发散,环环衔接、步步深入,阐明塔尔科夫斯基电影观的纵向发展脉络和横向研究,以求将塔尔科夫斯基电影美学思想的理论和实践成果推广开来,为我国当代的电影理论研究和电影创作做出贡献。论文共分为八个部分,其中正文部分六章。绪论部分首先梳理塔尔科夫斯基的主要电影作品和理论着作,依次论述俄罗斯、欧美、我国对塔尔科夫斯基及其美学思想的研究现状,集中阐述围绕塔尔科夫斯基所展开的研究方向和内容,涉及宗教传统、思想批判、与其他学派异同、跨学科研究、民族色彩、诗化风格等诸多方面,以及基于塔尔科夫斯基电影艺术所编译出的的各国专着和影像资料。其次,明确本文的组织脉络。以思想缘起为研究线索,引申出影像、诗意、时间、作者电影等研究内容,最终指明塔尔科夫斯基美学对我国电影的研究意义。第一章对塔尔科夫斯基电影美学思想进行根源追溯。本章从塔尔科夫斯基的自身的宗教信仰、外在的时代背景、纵深的理论传承三个方面来阐明塔尔科夫斯基电影美学的生发历程。尤其突出塔尔科夫斯基对人类生命的高度关注,怀揣宗教悲悯,期冀以宗教的仪式意味重塑失落的信仰。理性看待战争,重新呼唤感性,防止人们被机械理性所蒙蔽,服从于冷漠的理性秩序。第二章阐述塔尔科夫斯基电影美学思想在视听语言上的呈现,对塔尔科夫斯基的影像艺术进行层次剖析。首先对电影影像的定义进行界定,其次说明了影像获取的技术可能性,最后强调了影像诗学的“时光”本质。本章再现了塔尔科夫斯基令人叹为观止的摄影技巧,对镜头高度的感知力和丈量感,以及作为“银幕诗人”的基本素养。第三章论述塔尔科夫斯基的电影诗学思想。这一章节详细阐释了塔尔科夫斯基与苏俄“诗意电影”的差异性,从而引出塔尔科夫斯基“艺术——理想的思慕。”的经典概述。力图突破已有的诗意画面研究的藩篱,以诗体寓言、诗性叙事、诗化音乐三种外在形式来论述诗学内容,诗不再是文学的专属,观众从影像画面中也能准确地接收到塔尔科夫斯基所传达的诗意信息。第四章从时间美学角度审视塔尔科夫斯基的电影美学核心思想,对塔尔科夫斯基的时间美学进行本体追问。本章论述了塔尔科夫斯基对时间本体的探索与解答,以及时间对电影的决定性作用。时间的组合与呈现应当服从诗意的真实,而蒙太奇可以作为时间干预电影艺术的手段,不应视为电影艺术本身。电影的文本、情节、元素等细节则折射出了时间所承载的审美内涵。第五章对塔尔科夫斯基的作者电影论进行个性解读。塔尔科夫斯基的作者电影论脱胎于“苏俄电影学派”和欧美作者电影理论,成型于以编导一体化为核心的影片创作实践。并且借助场面调度与变化,重新审视影像与观众的互动关系。第六章着重对塔尔科夫斯基的思想价值进行系统阐述。本章以艺术家的身份来定位塔尔科夫斯基,点明电影创作应当注重个人情思的抒发,同样要求大众审美需求的满足。并且时刻注意立足传统,实现民族性和世界性的兼顾。从而为当今的中国电影走向世界,对话全球提供经验比照。结语部分对塔尔科夫斯基的艺术进行语境考察。整体观照塔尔科夫斯基的个人生平、成绩建树,客观分析塔尔科夫斯基美学思想的卓越性与局限性。综上,本文依据塔尔科夫斯基的电影美学体系,把塔尔科夫斯基的电影美学思想看作以宗教为根基、以影像为媒介、以诗意为形式、以时间干预为手段、以“作者电影”为核心的统一整体。塔尔科夫斯基对电影蒙太奇的颠覆、对时间概念的独特思考、对于情节的弱化、对哲学思辨意味的有意加重、对客观真实与生命感受的再次厘定等等,都无一例外地体现对好莱坞电影创作模式的反驳和颠覆,为世界艺术电影的长足发展提供了新的理念和思路。塔尔科夫斯基一生只有寥寥的“七部半”(1)作品,但他关注生命,解析人性,凭借高超的理论素养和摄影技巧为人们提供了美的享受。尤其是用诗意的电影语言对俄罗斯文化的转述,为后辈留下了无穷的艺术空间。塔尔科夫斯基是一位自觉地在自己的电影创作中践行自己理论的电影艺术大师,他用他全部的电影生命有力推进了电影艺术进程,在世界电影史上获得了一致赞誉。
朱耀顺[2](2016)在《中国—东盟高等教育国际合作机制研究》文中认为提升中国高等教育质量,推动高等教育国际合作,提升国家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是做好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工作、提高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的重要举措。参照2016年4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做好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工作的若干意见》,无论是出国留学服务体系的完善,来华留学质量的提高,涉外办学效益的提升,双边多边教育合作广度和深度的拓展,还是参与国际教育机制制定能力的提升,中国高等教育对外开放工作仍然是任重道远。这为本研究提出了问题。在“一带一路”战略推进背景下,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合作日益密切。相对来说,中国与东盟的高等教育国际合作,特别是合作机制构建,已经严重滞后于经济合作及其机制的构建,已经无法满足中国和东盟各国的社会经济发展需求。这正是本文研究的背景。论文的第一章,从国际关系主流理论(现实主义、自由主义、建构主义)和全球治理理论的视野对国际机制理论进行了简洁的梳理,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高等教育国际合作机制形成的条件和动因;尝试性地从现实主义、自由主义和建构主义国际关系理论视角,分析了高等教育际合作机制的构成要素、特征、功能、主要内容及发展趋势,也界定了高等教育国际合作机制的概念。文章认为,在权力、制度、认知等多种理念的复合影响下,高等教育国际合作机制得以成型并呈现出多种特征,具备丰富内容和多种功能,其构成要素也应包括权力、制度和认知等要素,而不是权力或其它单一的因素能决定的。本章还分析了作为单一国家的美国“由内向外”的国际合作机制及运行成效,以及作为区域性组织的欧盟在构建成员国之间和与区域外高等教育国际合作机制方面的经验,以期为中国—东盟高等教育国际合作机制的构建提取其有效成分。论文第二章的研究表明,虽然中国与东盟在高等教育合作的规模、形式、教学、科研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语言体系不一致、学历教育缺乏吸引力和合作不够深入等等问题。而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合作机制的不健全或缺失是主要原因之一。现存于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的诸多双边和多边合作机制(如中国—东盟地区论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10+1”对话等),为构建中国—东盟高等教育国际合作机制提供了良好的机制背景。中国—东盟教育周、中国—东盟教育培训联盟、红河流域大学校长论坛等具有国际机制特征的安排,即诞生于这一背景之下。在上述诸多机制的推动之下,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的高等教育国际合作取得重大进展,这充分说明国际机制在推动国际合作中的重要性。然而,除不具影响力的高校之间的协议或备忘录之外,中国—东盟高等教育合作的机制性安排仍然不系统、不健全、不丰富、甚至不具有专门针对高等教育的整体机制性安排等问题。无论在合作实践还是在合作机制本身的建设中,这些情况不但反映在国家层面上,也反映在与东盟高等教育合作最活跃的省份云南和贵州的地方层面上。高等教育国际合作机制的建设,已是迫在眉睫的事情。以上是论文第三章的主要内容。论文的第四章是本文对中国—东盟高等教育国际合作机制构建的初步尝试,这也是本文的点睛之笔。本章在分析构建中国—东盟高等教育国际合作机制的必要性和意义、积极的和消积的影响因素、中国和东盟双方的各自预期和共同预期的基础上,在第一章设定的具初步理论性的高等教育国际合作机制的指导下,结合欧美建立国际合作机制的有益经验,针对中国—东盟高等教育合作中的问题和合作的机制性安排方面的问题,初步提出了构建中国—东盟高等教育国际合作机制的总体规划、定位、原则、规范、内容及形式的设想以及完善“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等现行机制性安排的思考;同时提出构建合作机制的支撑条件,包括创新高等教育国际合作的管理、“由内向外”制定激励政策、设立中国—东盟高等教育机构、中国—东盟高等教育合作专项基金和中国-东盟高等教育共同体等政策建议。在总体回顾文章概要及总结研究发现之后,本文的结论部分对高等教育国际合作机制和中国-东盟高等教育合作机制的建设做了简略的展望。
刘伟[3](2016)在《军事医学信息资源优化策略研究》文中认为军事医学信息资源是军事医学研究的信息支撑,资源建设直接关系军事医学的发展。军事医学属高度交叉学科,资源界域模糊、数量巨大,准确搜集军事医学的核心和特色资源是军事医学信息资源建设面临的最大难题。因此,加强军事医学信息资源优化研究,不断提高军事医学核心高质量资源比例,提升馆藏的用户需求满足率和效费比,保证军事医学馆藏能够满足军事医学的现实需求、潜在需求和未来需求,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分为6章,探索了军事医学信息资源建设的专门方法,提出了基于军事医学科研机构搜集军事医学核心资源的方法,为军事医学特色资源建设提供了方法路径;建立了规范的军事医学信息资源优化流程,构建了基于资源需求度、质量、使用成本的军事医学馆藏评价模型和欲新订资源遴选模型;提出了建立在文献分析和知识挖掘上的多维多角度军事医学信息资源优化策略,为军事医学信息资源优化提供了基于文献情报挖掘的辅助决策支持。第一章是现状和问题研究,分析了军事医学信息资源建设现状,指出军事医学信息资源建设存在采购经费严重不足、用户信息需求满足度有待提高、特色资源有待突出、优化流程有待规范等问题;调研了军事医学信息资源优化的现有措施;探讨了军事医学信息资源优化的逻辑需求。第二章是理论和方法研究,论述了军事医学信息资源和军事医学信息资源优化的概念,梳理了信息资源优化的基础理论和实践方法,总结了军事医学信息资源优化的研究现状,分析了信息资源优化理论和方法中适用于军事医学领域的部分;借鉴领域分析方法,提出了基于军事医学科研机构进行军事医学信息资源优化的专门方法;通过军事医学科研机构关键词拓展检索,利用语义分析和专家咨询法,系统搜集了军事医学科研机构,为军事医学信息资源优化专门方法的应用提供了数据基础。第三章系统分析研究,明确了军事医学信息资源优化的系统要素及要素关系,分析了军事医学信息资源优化系统的知识演化;从时间维、逻辑维、知识维三个角度分析了军事医学信息资源优化的系统结构;探析了军事医学环境、信息科技环境、经济环境、信息资源环境等系统环境对军事医学信息资源优化的影响;总结了军事医学信息资源优化的系统功能,包括满足军事医学的信息需求、促进军事医学理论及技术的发展、促进军事医学科研投入的经济效益发挥;分析了军事医学信息资源优化系统的整体性、层次性、动态性、开放性等系统特征。第四章是策略研究,明确了军事医学信息资源优化的目标,将其分解为环境目标、政策性目标、技术性目标、经济性目标、时间性目标;提出了军事医学信息资源优化应遵循系统性、可行性、针对性、经济性原则;借鉴已有的电子资源服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电子资源评价指标体系、数据库评价模型、期刊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模型、企业产品战略决策模型,选择适用于军事医学资源评价的指标,利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军事医学馆藏评价模型和欲新订资源遴选模型;制定了从信息资源评价到优化效果评估的军事医学信息资源优化流程。第五章是实证研究,以外文期刊及外文期刊全文数据库为研究对象,选择Web of Science作为来源数据库,按照制定的军事医学信息资源优化流程,选用军事医学馆藏评价模型和欲新订资源遴选模型,对军事医学信息资源优化策略进行了实证研究,重点验证了军事医学馆藏评价模型、欲新订资源遴选模型的实用性以及军事医学信息资源优化流程的科学性。第六章是研究结论与讨论。主要研究结论:一是研究了适用于军事医学信息资源优化的理论和方法,二是进行了军事医学信息资源优化的策略研究,三是进行了军事医学信息资源优化的实证研究。本研究的创新点:一是探索了军事医学信息资源优化的专门方法,二是建立了基于量化分析的资源优化流程,三是构建了军事医学馆藏评价和欲新订资源遴选模型,四是构建了多维多角度军事医学信息资源优化策略。军事医学信息资源优化实践尚待解决的问题:资源评价和遴选模型有待实践检验和完善,欲新订资源遴选途径需要进一步拓展,资源综合评价影响因素有待进一步细化。
谌敏[4](2014)在《我国图书情报学研究的演变初探》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网络化、数字化时代的到来,我国图书情报学经历了巨大变化,研究内容在不断拓展。学科领域的核心期刊作为学科交流的主要载体,最能反映研究的实际状况,对其进行综合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与社会价值。众多学者基于图书情报学期刊论文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但大多从关键词或主题词等角度研究,鲜见从地域视角对我国图书情报学进行时空演变的可视化研究。本研究基于北大图书馆编制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2版)中图书馆学情报学全部19种核心期刊1987-2011年发表的论文数据,综合文献计量法、内容分析法、空间分析法和比较研究法,突出地域属性,用GIS和共词分析等方法展示图书情报学发展的脉络和演变轨迹。首先利用样本数据定量分析我国图书情报学研究论文的总体情况,通过词频统计和共词分析法挖掘学科的研究热点,借助地理信息系统和Ucinet软件可视化展示主要研究热点的时空变迁和区域差异。然后运用GIS空间数据挖掘中的空间统计和重心演变方法研究我国图书情报学不同历史时期研究主题的变迁,可视化展示学科研究的空间重心迁移轨迹,最后对影响迁移的驱动因素进行讨论。1、针对不同类型和形式的题录数据建立统一的标准和规范,保证数据的唯一性。全面收集1987-2011年19种核心期刊中所有题录信息,删除消息类文献数据和增刊数据,形成88909条有效数据。期刊名称以2011年期刊名称为统计依据,归并曾用名;机构名称以2011年机构名称为标准进行合并;根据第一作者单位信息,增加区域字段;合并标引不规范的关键词,去除通用词和泛义词。2、整体分析我国图书情报学论文产出的论文总量、时空分布、高产作者、重要学术机构。结果表明,我国图书情报学论文数量整体呈波浪状起伏上升,先后经历了平稳发展、自动化、网络化、快速发展四个时期。我国图书情报学研究论文所属地域呈现不均衡分布,主要在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西部地区相对较少。北京、广东、湖北、江苏是我国图书情报学科的研究中心。二十五年间发文量前5的高产作者是王知津、邱均平、王世伟、马海群、蒋永福,高产作者主要集中在中东部和东北部地区。发文量前3的学术机构是武汉大学、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高等院校是我国图书情报学研究的绝对主力。3、研究我国图书情报学的热点和重要主题的时序演变。以关键词为研究对象,构建高频关键词共现矩阵,基于Ucinet知识图谱可视化展示不同时期的热点问题。以信息资源建设、信息组织、信息服务、图书馆管理、图书馆自动化、数据库建设、数字图书馆、图书情报事业、情报学研究等9个主题为例,利用Ucinet和GIS工具可视化展示每个主题研究地域和热点的时序变化。结果显示,每个主题研究都呈现明显的时序性变化特征,7个主题研究由北京发起,2个主题研究由广东发起,继而扩展至全国其他区域。4、基于G1S研究不同历史时期我国图书情报学热点主题的时空演变。不同发展阶段呈现出与时代特点紧密结合的研究主题。1987-1994年以图书情报事业、文献资源建设、文献分类与编目等为主题的学科论文居多。1995-2000图书馆自动化、数据库建设、信息服务业等成为学者们热议的话题。2001-2005年间学者们热衷于数字图书馆、信息组织、信息服务、信息检索等主题。2006-2011年知识管理、信息计量学、竞争情报成为新时期学者们的研究重点。5、基于GIS可视化展示我国图书情报学论文产出的空间重心迁移轨迹。结果表明:1987-2011年间我国图书情报学科研究空间重心偏东南,在安徽、江苏、河南三省界内运动,移动轨迹大致呈勾字形,从安徽省宿州市萧县-江苏省徐州市丰县-河南省商丘市虞城县-夏邑县-虞城县-梁园区-虞城县-夏邑县-安徽省毫州市谯城区-阜阳市临泉县-太和县-毫州市谯城区,活动范围东经从115.24°到116.44°,北纬从32.57°到34.29°,覆盖面积6603km2。2000年之前,天津、山东论文的增长率比广东、江苏、浙江地区论文的增长率更高,使我国图书情报学科的研究重心逐渐向东北方向偏移;2001-2005年浙江、广东、江苏等地区发文量增长迅速,研究重心向南偏西迁移;2006-2011年,北京、天津、四川地区发文量的快速增长,研究重心向西北回归。较发达地区发文量的变化直接影响着我国图书情报学研究空间重心的迁移。
杨珣[5](2014)在《《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与《医学信息学杂志》载文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与《医学信息学杂志》这两种期刊,在医学图书情报领域有显着的地位,可以认为是引领性的期刊,因而对这两种期刊进行载文研究具有比较重要的意义,可以明确医学图书与情报领域引领性期刊的载文特征,研究并提出期刊的改进性。目的:首先通过统计分析,明确《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医学信息学杂志》的载文特征。其次比较这两种期刊,说明每种期刊的相对优势与劣势。其次选取《中华内科杂志》、《中华外科杂志》作为医学科技期刊的样本,因这两本期刊收录的文章除了临床以外,还包括了基础医学,同时也是医学类的大学科,覆盖面广,在《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内科学类核心期刊表中《中华内科杂志》排名第四,外科学类核心期刊表中《中华外科杂志》排名首位。最后将《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医学信息学杂志》与这两种医学样本期刊进行比较,判断《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医学信息学杂志》在医学科技期刊中的地位,探讨提高《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医学信息学杂志》质量的可行性途径。方法:本论文利用了文献计量法、数值统计法、综合归纳法、对比分析法,对2003-2012年《中华图书馆情报杂志》和《医学信息学杂志》的载文数量、基金论文资助情况、引文量及论文作者、期刊专题等指标进行了统计。结果:(1)《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医学信息学杂志》的载文特征。《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03-2012年这10年的总载文量为2347篇,(其中包括该杂志社的学术交流及稿约),期均载文量为30.58篇,载文量呈平稳中上升趋势;但各期的基金项目论文比例居中,平均为52.3%;作者分布在全国26个省、市,其中北京、天津、辽宁为论文主打出产地;该杂志10年共引文14254篇,篇均引文量的7.54;期刊论文合作,作者总人数为7617人,合着率是87.87%,其合作度为4.03。《医学信息学杂志》2003-2012年这10年的总载文量为2806篇,(其中包括该杂志社的专论导读及该杂志社的动态),期均载文量为33.50篇,载文量随着年份的增长也迅速增多;各期的基金论文比例平均为61.0%;作者分布在全国28个省、市,其中天津、山东、江苏为论文主打出产地;本杂志10年共引文13810篇,其篇均引文量5.92篇;期刊10年作者总人数为7384人,其合着率为87.47%,合作度为3.16。(2)《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与《医学信息学杂志》互相比较。《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研究技术方法、研究报告、综述较多,涉及了医学情报的各领域。《医学信息学杂志》研究性论文较多,而它突出了医学信息的传播性。从期刊特色看,《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涉及各方面主题,《医学信息学杂志》以信息应用为主。栏目设置方面,《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研究技术方法、研究报告、综述明显偏多,它展现了医学情报的各个领域。《医学信息学杂志》研究论文性的文章偏多,而它突出了医学信息的传播性,体现了现代医学各个学科的研究成果。基金论文是一个重要指标,《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的基金论文篇为989篇,《医学信息学杂志》的基金论文为1420篇,后者更多。(3)《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医学信息学杂志》与《中华内科杂志》、《中华外科杂志》比较。《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医学信息学杂志》固然在医学图书情报类期刊中占有重要位置,但与其它医学期刊进行跨学科比较,才能看出这两种期刊的相对比较值。选择《中华内科杂志》、《中华外科杂志》为代表刊进行比较,比较的结果显示几乎在所有指标中,《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医学信息学杂志》均低于《中华内科杂志》、《中华外科杂志》,说明医学图书情报类引领期刊与综合医学类引领期刊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国科金论文可以看作是一个重要指标,《中华内科杂志》、《中华外科杂志》在这个重要指标中是《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医学信息学杂志》的3-6倍,进一步说明了两大类期刊之间存在的巨大差距。《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与《医学信息学杂志》有一定的合着率,但《中华外科杂志》与《中华内科杂志》的合着率中有的达到了100%,说明需提高合作率。《中华内科杂志》、《中华外科杂志》的论文第一作者中级和副高的职称人数比《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与《医学信息学杂志》的第一作者中级和副高的职称人数较多,而正高和其他职称也是分布均匀,说明《中华外科杂志》《中华内科杂志》的论文第一作者比《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与《医学信息学杂志》作者的总体水平较高。《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医学信息学杂志》这10年间来看,硕士学位分布的人数较多,而博士及博士后的学位分布反之较少。而《中华内科杂志》、《中华外科杂志》这10年间的作者学位分布博士学位远比硕士学位较多,本文还通过数据发掘和知识发现对四种期刊做了相关的比较,说明研究图书情报学科的作者学位还有待提高。结论:《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与《医学信息学杂志》2003-2012年的期刊知名度及地位呈稳定增强趋势,在医学图书情报界具有较大影响力,处于引领的地位。近10年两刊的载文总量及篇密度的变化不大,其它各项载文指标平稳中有所增长。综合地将《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与《医学信息学杂志》互相比较,可以看出在28项指标中,有18项指标《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低于《医学信息学杂志》,因而《医学信息学杂志》一般情况较稍好,但相差不大,总体水平相当。几乎在所有指标中,《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医学信息学杂志》均低于《中华内科杂志》、《中华外科杂志》,说明医学图书情报类引领期刊与医学类引领期刊相比还有较大差距。由于学科特点的不同,在未来发展中,这种差距还不易被显着缩小。作为医学图书情报类期刊,应不断提高总体质量。从本论文研究的结果看,吸引高水平基金资助的稿源及高职称、学位作者论文是可行的重要途径。
李素英[6](2014)在《比较史学与中学历史教学研究》文中指出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比较史学从形成到被史学家接受以及成为史学家研究的热点是有其显着的突出影响的。近几年来,曾一度再次掀起研究历史的热潮,历史比较研究法再次成为学者研究历史的重要手段,并在一些国家成为主流且有不可预言的前途。这一研究方法也成功吸引了我国治史者的研究兴趣,并高度重视直至付出实践,为在这一领域中确立自身的立足之地,学者们不惜辛苦,在借鉴他国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中另出新意以不同的视角并挖掘出与众不同的研究成过。运用历史研究法研究历史的实践可追溯至古代,历史比较法作为科学方法为人们所认识并接受有一个漫长的历史发展时期,是一个独立发展并深深拓展的领域。它初步形成于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期间为历史研究发挥了重要贡献,其主要作用的慢慢得到发挥,并将继续为今后的史学研究产生无法估量的影响。同史学家将研究历史手段的矛头指向历史比较法的同时,在教学一线工作的历史教师们也受其影响将历史教学的新模式的焦点也转移到历史比较法上。在如今的中学历史教学过程中,历史学科的教学还没有摆脱以往照本宣科的教学模式,虽然个别老师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教学探索,但总的教学模式而言还是对教材历史知识的讲解,其创新能力不足,也没有形成一个有突破进展的新型历史教学的教学模式。随着新课标、新教材的问世,中学历史教学改革进入实质性阶段,酝酿已久的新理念、新教法在历史教学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推广和运用,探究性学习、教育、发展性评价等给原本沉闷、乏味的历史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在新教改背景下,历史教学方法的探索空间很大,但许多看似平淡、毫不新颖的教学方法依然有着独特的魅力,历史比较法就是其中之一。新课标对学生的定位是:“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培养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看出,历史比较法是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对它的掌握有利于实现新课标提出的能力培养目标。波兰着名史学家托波尔斯基认为:“研究历史要寻找历史的规律性,不应用比较法难以独立地找出多少带有普遍性的历史规律性;在阐述历史时,要说明某一过程的进化,不把它与其他过程进行比较,也是不能解决问题的。“可见,学习和探究历史离不开比较。因此,科学地运用比较法进行教学,有利于学生全面地认识历史现象,深刻地揭示历史规律。如下以高中历史教材为例来予以阐释。历史教材经过科学的编排后,现实行板块式构造。同时板块之间分为必修和选修。必修三本教材涉及政治制度、经济发展和文化科技三个宏观领域。选修教材共六本,选修教材的使用根据各地区和学校而自由选择,不做强制要求。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选修二:《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选修三:《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选修四:《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选修五:《探索历史的奥秘》;选修六:《世界文化遗产荟萃》。随着新课改的推行,历史教学具有更加开放的前景。不但是由于教材内容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更是由于教学方法上的创新,使历史教学更要前景的同时也将面临强大的挑战。三本必修教材加上六本选修教材,共有九本历史教材,这在数量上无疑增加了学生和教师在学习和教学上的压力。虽然六本选修教材不需要每个学生全部掌握,但只掌握部分选修教材的知识无疑会导致学生知识构建上的缺失和不完整。而全部掌握选修课的知识对学生来说,是巨大的精力和时间挑战。各个板块上的知识也是穿插中外历史而设计的,对于学生来说在记忆和理解上都有一定的难度,毕竟有太大的空间跳跃。而大部分教师缺乏比较历史的理论专业素养,在教学过程中会出现平淡的叙述教材内容的教学方法,而不做深层次的对他国历史与中国历史差异的解说,会导致学生缺乏学习的热情和兴趣。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新一代中学生的思维意识包括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都展现出新型的特点。就其社会时代来说,科技的进步特别是互联网的发展,人们的信息储备量空前的宏大,特别是对于积累性知识而言,他们通过网络搜索就可以得到,所以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已经不再仅仅渴求知识的传递,他们渴望得到的是五花八门信息量的筛选和整理。在学习的过程中,对学习能力的渴求也将增加。紧跟时代发展,同步学生需求,中学历史学科教学模式急需推陈出新,迎接挑战,重新地位,积极进取。
王涛[7](2014)在《比较教育认识论》文中研究说明认识论在一般意义上被认为是关于知识的哲学学说,它涉及知识的性质与来源等有关人类认识的问题,是对人类认识本身的认识和反思,是关于认识的认识,是思想思想的思想,是哲学的一个重要部门。从认识论的视角考察比较教育,我们将其作为认识教育的一种方式或活动,是人类普通认识活动的组成部分,它有着不同的内涵。从认识对象的角度看,它是关于“他者教育”的认识以及对这种认识的认识。在这种认识的性质层面讲,比较教育的认识既是一种认识活动,同时也是一种实践活动。就比较教育认识论的层次而言,它由四个层次的认识所构成。它的构成要素有主体、客体与中介,采用深度层面分析的方法,依据主体进入“他者教育”之文化的深浅程度可将其分为纯粹本文化者、浅层异文化者、熟悉异文化者和高度异文化者四个层面;根据客体与中介的主体性体现程度可分别将其分为教育设施客体、社会规范客体、制度系统客体、主体视域客体以及活动主体客体和物理手段中介、相关理论中介、组织机构中介、教育文本中介以及活动主体中介五个层面。比较教育的形成首先根源于人们的好奇心理,这是认识“他者教育”的原初动机,是人们最早认识“他者教育”的直接动力源泉;社会运动不仅促使人性得以解放并以理性的方式探索教育,而且由此产生的现代科学理性还直接影响比较教育的认知方式,从而使人们对“他者教育”的认识逐渐走向系统化和科学化;国际竞争则因人们发现教育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而促使其对“他者教育”的制度进行系统考察,也使人们认识“他者教育”进入常规化发展阶段。比较教育的形成,也与人们认识“他者教育”的三类目的密切相关。其中,认识与求知是为满足人们天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是比较教育的认识所具有的知识性目的;借鉴与改革是满足特定地域或国家的教育之现实需要,是人们为“应答”自身当下教育问题之“询问”而做出的寻求思想资源的不同路径之选择,这是比较教育所具有的实用性目的。比较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国际间、民族间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理解与对话。理解是对话基础上的理解,对话是理解中的对话。通过理解和对话,使人们向世界教育敞开,从而揭示世界教育的真理所在。迄今为止,比较教育已从不同认识路径分析、认识与解读教育,时空路径是其中之一。在传统的时空观念中,比较研究的空间通常与民族国家相关,空间就只意味着一种在感官角度的意义上能被固定的、被定界和被触及的空间,而时间概念通常指在西方现代历史中的线性的编年表。因此,在比较教育的认识发展过程中,我们应改变现有的时空观念,这样能使比较研究从传统的时空观念中解放出来。此外,比较教育分析和认识教育的科学路径也曾成为比较教育发展的主流路径,文化路径则是比较教育在以上两种路径之外认识和理解教育的另一出路。同时,在比较教育的发展史上,从不同认识路径分析和认识教育,由此形成历史主义、功能主义、全球主义以及文化主义等几种不同的理论范式。虽然各种理论都有其局限,但都从不同角度阐明了各自的观点和立场,对比较教育的发展做出了相应贡献,各种理论都基于不同认识路径,都有其相应的合理性。因教育自身的复杂性,我们应以包容的态度看待这些理论,保持一种“无立场”的立场。人们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其自身所具备的先天禀赋以及后天努力等个体条件,而且还需个体所处社会能提供的条件。比较教育作为认识“他者教育”的一种方式或活动,同样需要主体的个人条件和特定社会所能提供的条件。这不仅要求其认识主体应具备相应的条件,认识活动的发生也需要耗费相应的各种成本,而且认识“他者教育”还有一定的技术要求。同时,比较教育作为认识教育的一种方式还具有一定功能。就整体而言,比较教育首先具有认识的功能。其次,在比较教育的认识发展过程中,因特定时代和民族国家的需要,比较教育这种认识活动在认识“他者教育”的同时又具有借鉴“他者教育”的经验与模式并改进自身教育的功能。此外,从认识论角度讲,比较教育又不只是对“他者教育”的认识,而且还包括对这种认识的认识,即对如何能更好更有效地认识“他者教育”并认识自身,因而它还具有科学功能。但不论哪种功能,比较教育作为人类基本认识活动的组成部分,因各种主客观条件的限制,这些功能只在一定条件下才具备,它们都具有明显的限度。人们对比较教育发展历史的认识,一般将其学科诞生作为开端的标志,或将学科诞生之前的漫长时期作为学科的史前阶段或孕育阶段。但这种认识是基于比较教育是一门学科的基础而进行的认识,它未能明确比较教育这种认识活动久远历史发展轨迹的统一范畴。重新考察比较教育作为人们认识活动的发展史就能发现,比较教育的整个认识轨迹是围绕教育及比较教育学科本身的实然与应然而展开,并向全球复杂性路向迈进。就比较教育的知识特征而言,不管是我们单纯的认识“他者教育”的活动还是以“他者视域”反观“我者教育”的活动,都是认识主体从“他者视域”看待教育的认识活动。所以,比较教育知识的明显特征首先表现为“他者视域”。正如科学知识的建构一样,比较教育的知识是对教育知识的二次建构。人们在认识“他者教育”进而反观“我者教育”的基础上试图建构适合人类发展的教育,以实现对整个全球教育的二次建构。从历史角度看,比较教育不仅天生具有跨越不同民族文化的本质特征,而且还具有明显的跨越和解读全球的特征。
徐军华[8](2012)在《高校图书馆业务流程重组的模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以数字信息技术和数字信息资源为依托的数字信息环境的形成,信息的生产、存储和利用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这使得图书馆赖以提供服务的资源基础、技术手段、工作方式以及用户需求也随之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图书馆正从过去主要依赖于手工操作的传统图书馆向广泛应用计算机、互联网的数字图书馆转变。在这种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目前正面临着信息媒介发展、用户信息需求变化、用户信息获取行为变化、自身发展未能与外部环境和技术发展同步等困境。面对此种情况,国内外的高校图书馆积极行动,通过变革突破发展瓶颈。国内外的各种国际组织和学术会议已对高校图书馆的改革或重组等问题开展了研究。同时,高校图书馆的改革或重组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推动及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要求。本文选择高校图书馆BPR的模式来开展相关的理论研究,通过文献调研法广泛调研了国内外关于图书馆BPR的相关文献,利用问卷调查法收集来自高校图书馆、高校图书馆馆员、高校师生三方面的信息,借助案例分析法验证所提理论的合理性和成效性。在此基础上构建的三种模式有利于完善已有的图书馆管理理论,有助于拓展已有的知识管理理论,有利于缓解高校图书馆面临的危机,有利于高校图书馆适应新的学术环境。第1章高校图书馆业务流程重组的相关理论阐释。首先论述了BPR的概念和特点,就本研究对BPR的概念进行了界定,认为渐进性的BPR即主要对业务流程进行重组优化是本研究对BPR概念的界定。其次分析高校图书馆引入BPR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并且以系统论和知识管理理论作为高校图书馆BPR的理论基础。本文认为高校图书馆BPR应在以下三大原则的基础上开展:围绕教学科研重组业务流程的原则、置用户于整个业务流程中心的重组原则、选择关键流程优先重组的原则。第2章我国高校图书馆业务流程的现状调查与分析。以75所部属高校图书馆作为调查样本,调查了它们的传统纸质文献业务处理流程、数字文献业务处理流程、将用户纳入业务流程及馆内业务流程所依托的机构设置及重组的情况,同时还调查了高校图书馆与外部机构的重组情况。通过对这些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发现,我国高校图书馆目前的业务流程存在三大弊端:传统的业务流程重物轻人、传统的业务流程协调不灵、传统的部室设置较为僵硬。正是由于这些弊端的存在,要求通过实施BPR,取得突破。第3章高校图书馆业务流程重组的动因。除了部属高校图书馆的业务流程存在弊端要求高校图书馆进行BPR之外,本文认为其BPR的动因还有以下几大方面:数字信息环境与技术发展变化,主要包括数字环境改变高校图书馆业务处理方式、新技术改变高校图书馆业务流程;学术交流机制转变,主要包括传统学术交流机制变化、高校图书馆直接参与学术生产业务;高校图书馆业务处理内容变化,主要包括高校图书馆业务处理的对象拓宽、高校图书馆工作重心转移、高校图书馆与其他机构及用户合作开展业务;高校图书馆馆员要求现有业务流程变革;高校师生对现有业务流程接受度较低;用户信息需求变化,主要变化有数字化信息需求、移动信息需求、一站式信息需求。随着这些环境因素及服务对象需求的变化,高校图书馆的BPR势在必行。第4章基于高校图书馆职能拓展的业务流程重组模式。该模式重点探讨高校图书馆内部职能拓展后的BPR模式,其特点主要有以下三点:着眼于高校图书馆内部、侧重于新旧职能之间的业务流程重组、限于职能拓展的业务流程重组。其次,就该模式的适用性进行了分析,认为高校图书馆拓展的职能主要有数字化业务、移动化业务、学科服务职能三种。接下来,重点研究了该模式的BPR内容,认为主要可从以下几方面展开:以知识内容为基准构建业务流程、增加用户参与的业务流程、围绕高校的教学科研重组业务流程,特别就图书馆业务嵌入高校教学和科研流程进行了重点阐述。同时,本章还探究了该模式对高校图书馆机构和馆员的要求,在BPR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支撑新业务流程的业务部门设置优化模式。最后选取武汉大学图书馆作为典型案例就本章所提出的模式进行了分析,并就其BPR的成效进行了研究。第5章基于馆际项目合作的高校图书馆业务流程重组模式。本章探讨高校图书馆之间、高校图书馆与其他相关信息机构之间基于某一项目的BPR模式,该模式的特点为阶段性、项目合作带来的BPR、强调项目小组间的独立与协同等共三点。接下来就该模式的适用性进行了分析,认为其多体现于信息资源联合建设、数字图书馆建设项目等业务中。然后重点研究该模式的BPR内容,主要有建立新的学术交流业务流程、建立某项目统一的检索界面、可租用合作机构的软件系统开展业务流程。另外,本章还从建立统一的管理委员会、一馆内建立跨部门专项工作小组两方面探究了该模式对高校图书馆机构和馆员的要求。最后,选取HathiTrust项目作为该模式的典型案例进行分析,并重点分析了其开展BPR的成效,认为各成员馆通过HathiTrust,以项目的形式将资源与服务聚集在一起,并进行BPR,用户及各个成员馆的评价均较高。第6章基于高校图书馆与其他机构合并的业务流程重组模式。本章着重探讨合并后的高校图书馆BPR模式,该模式的特点主要有:因外部的合并带来内部的BPR、限于机构间合并带来的BPR。高校图书馆与其他相关机构合并开展业务的形式主要有:合并开展保存业务、合并进行学术生产业务、合并开展信息技术服务业务。接下来从四个方面重点研究了该模式的BPR内容,即:建立统一管理合并机构资源的业务流程、建立合并机构的资源一站式发现的业务流程、建立便捷的技术支撑业务流程、以机构改革为支撑的BPR。最后,本章选取斯坦福大学图书馆作为该模式的典型案例进行分析,认为案例馆通过重组从采访到检索的所有流程,收到了较为明显的效果。第7章为总结与展望,对重要研究结论进行总结,并分析研究的不足,对进一步研究做出展望。全文共183785字,图30幅,表5个。本文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数字信息时代的图书馆管理研究”(07JJD870221)成果之一。
王元,汤罡辉[9](2010)在《SwetsWise期刊跨库统一检索平台评介》文中认为先介绍目前的跨库检索系统种类,再以荷兰Swets国际期刊商推出的期刊跨库检索系统为研究对象,对其检索方式进行描述,并对其针对期刊的统一检索方式作初探性分析优势及不足之处。
向阳[10](2003)在《乌利希国际期刊指南Web版评介》文中指出主要介绍Bower公司推出的乌利希国际期刊指南Web版的基本情况,同时介绍其Web版上新增的USAS统计分析系统。并对其特色作了简略评介。
二、乌利希国际期刊指南Web版评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乌利希国际期刊指南Web版评介(论文提纲范文)
(1)塔尔科夫斯基电影美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俄罗斯对塔尔科夫斯基及其电影美学思想的研究 |
(二)欧美国家对塔尔科夫斯基及其电影美学思想的研究 |
(三)我国对塔尔科夫斯基及其电影美学思想的研究 |
二、选题依据和主要研究思路 |
(一)选题的学术价值和应用前景 |
(二)主要研究内容 |
(三)本论文的创新点和特色 |
第一章 塔尔科夫斯基电影美学思想的生成 |
第一节 俄罗斯宗教哲学渊源——东正教义 |
一、普济情怀:通过苦难获得救赎 |
二、圣徒法规:绝望中的希望 |
三、神秘主义:来自上帝的心灵启示 |
第二节 冷战和热斗的淬炼——伤痕印象 |
一、被政治挤压的创作空间 |
二、超越时代的社会挽歌 |
三、批判机械理性的思想洞见 |
第三节 流动的美学传承——理论渊源 |
一、基于俄国形式主义“诗电影”的探索 |
二、对纪实派理论的扬弃与发展 |
三、对英法作者电影论的借鉴与开拓 |
第二章 塔尔科夫斯基电影美学思想的影像表达 |
第一节 影像哲学的思考——精神探索 |
一、艺术对精神使命的承担 |
二、超越乡愁的情感共鸣 |
三、纯粹而直接的理想世界 |
第二节 影像诗学的表达——技巧奇观 |
一、作为思想载体的光影律动 |
二、作为情绪传达的空间构图 |
三、作为纯粹形式的电影语言 |
第三节 影像本质的窥探——时光的重组与破壁 |
一、运镜自如:影像的天然 |
二、回避剪辑:影像的浑融 |
三、时间流泻:影像的畅达 |
第三章 塔尔科夫斯基电影美学思想的诗意 |
第一节 诗体寓言——审美维度的拓展 |
一、极度简化的寓言式文体 |
二、抽象化、类型化的人物塑造 |
三、转向内心情节的设定 |
第二节 诗性叙事——故事逻辑的跳跃 |
一、真善美:人性母题的不断探索 |
二、破与立:传统叙事模式与话语的革新 |
三、内与外:心理叙事与外在叙事的共融 |
第三节 诗化音乐——古典乐的拆分与重塑 |
一、音乐美:咏叹调和抽象派 |
二、建筑美:叠句和均衡 |
三、陌生化:反常和妥协 |
第四章 塔尔科夫斯基电影美学思想的时间观 |
第一节 时间的呈现形式及本体性研究 |
一、时间以事实为形式 |
二、回忆比当下更稳定 |
三、梦幻比现实更深刻 |
第二节 时间的组合形式及叙事研究 |
一、连续真实:时间的延续与交融 |
二、情感刺激:时间的交叉与循环 |
三、超验效应:时间的共存 |
第三节 时间的审美要素及终极意义研究 |
一、诗意文本的直接呈现 |
二、诗意情节的自由组合 |
三、诗意元素的自我展示 |
第五章 塔尔科夫斯基另类的作者电影论 |
第一节 编导一体化——以导演为中心 |
一、一个绝对权威的创作空间 |
二、一个完整呈现的生命体验 |
三、一个不被打扰的想象世界 |
第二节 场面调度——审视生命 |
一、场面调度的技巧捕捉:长镜头 |
二、场面调度的物质参与:自然元素 |
三、场面调度的人物定点:紧扣生命 |
第三节 影像与观众——主动与被动的转换 |
一、发挥直觉作用,引起情感共鸣 |
二、重视观众地位,更新期待视野 |
三、设置影片悬念,牵动受众情绪 |
第六章 塔尔科夫斯基电影美学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
第一节 艺术和艺术家的责任 |
一、诠释理想 |
二、反抗绝望 |
三、凝望永恒 |
第二节 电影创作与审美接受 |
一、把诗性精神传递给大众 |
二、让电影之美常驻心灵深处 |
三、用艺术填补现代人的精神空白 |
第三节 塔尔科夫斯基电影美学思想的现实意义与启示 |
一、民族的才会成为世界的 |
二、“天人合一”的宏观期待 |
三、现代美学观的空间保留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2)中国—东盟高等教育国际合作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 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
(二) 意义 |
二、主要研究内容 |
(一) 国际关系视野下高等教育国际合作机制的理论 |
(二) 中国—东盟高等教育国际合作现状及合作机制 |
(三) 构建中国-东盟高等教育国际合作机制的思考和措施 |
三、文献综述 |
(一) 国内研究现状 |
(二) 国(境)外研究现状 |
四、主要创新点 |
五、研究方法 |
(一) 研究方法 |
(二) 研究思路 |
第一章 国际关系理论视野下的高等教育国际合作机制 |
第一节 国际机制理论概述 |
一、现实主义视野 |
二、自由主义视野 |
三、建构主义视野 |
四、全球治理视野 |
第二节 高等教育国际合作机制探析 |
一、高等教育国际合作机制形成的条件与动因 |
二、高等教育国际合作机制的概念 |
三、机制的特征与功能 |
四、高等教育国际合作机制的主要内容 |
五、高等教育国际合作机制的发展趋势 |
第三节 欧美国家高等教育国际合作机制的经验 |
一、美国高等教育国际合作机制的经验 |
二、欧盟高等教育国际合作机制的经验 |
第四节 构建合作机制的理论框架 |
一、中国—东盟高度教育合作机制的基本维度和基本问题 |
二、构成要素及研究对象 |
三、研究范围 |
第二章 中国—东盟高等教育国际合作的背景、现状与问题 |
第一节 中国—东盟高等教育合作的背景 |
一、中国—东盟关系概况 |
二、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合作概况 |
三、东盟高等教育国际合作概况 |
第二节 中国—东盟高等教育国际合作的现状 |
一、规模不断扩大 |
二、合作形式不断创新 |
三、语言教学重视度不断凸显 |
四、联合科研不断加强 |
五、合作信息化建设不断加快 |
第三节 中国—东盟高等教育国际合作中的问题 |
一、课程设置不够系统和有效 |
二、教学质量的保障制度不完善 |
三、教学合作管理不够完善 |
四、其他背景性问题的影响 |
第三章 中国—东盟高等教育合作的机制背景及现状 |
第一节 中国—东盟高等教育国际合作的机制背景 |
一、中国与东盟地区论坛 |
二、中国与东盟共同体 |
三、东盟—中日韩合作机制 |
四、中国—东盟博览会 |
五、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
六、中国—东盟国际合作机制的特征 |
第二节 中国—东盟高等教育国际合作机制的现状与问题 |
一、中国—东盟高等教育多边合作机制分析 |
二、中国—东盟高等教育双边合作机制分析 |
三、中国—东盟高等教育合作机制的问题 |
第三节 中国—东盟高等教育合作中的云南 |
一、云南与东盟高等教育国际合作概况 |
二、云南与东盟国家高等教育国际合作分析 |
三、云南与东盟国家高等教育国际合作中的问题 |
第四章 中国—东盟高等教育国际合作机制的构建 |
第一节 构建中国—东盟高等教育国际合作机制的必要性和意义 |
一、构建中国—东盟高等教育合作机制的必要性 |
二、构建中国—东盟高等教育合作机制的意义 |
第二节 影响中国—东盟高等教育国际合作机制构建的因素 |
一、构建中国—东盟高等教育国际合作机制的积极因素 |
二、构建中国—东盟高等教育国际合作机制的消极因素 |
第三节 中国—东盟高等教育国际合作机制构建的共同预期 |
一、中国的合作预期 |
二、东盟的合作预期 |
三、双方的共同预期 |
第四节 构建中国—东盟高等教育国际合作机制的思考 |
一、中国-东盟高等教育国际合作机制的总体规划和定位 |
二、中国—东盟高等教育国际合作机制的基本原则和规范 |
三、中国-东盟高等教育国际合作机制的完善 |
四、中国-东盟高等教育国际合作机制的形式与内容 |
第五节 构建中国—东盟高等教育国际合作机制的措施 |
一、成立中国—东盟高等教育国际合作专门机构 |
二、设立中国—东盟高等教育国际合作委员会 |
三、创新地方高等教育国际合作管理机制 |
四、签订中国—东盟高等教育国际合作机制框架协议 |
五、主动制定外向型高等教育国际合作政策 |
六、建立中国—东盟大学联盟组织 |
七、规范留学中介管理和加强涉外培训 |
八、设立中国—东盟高等教育合作基金 |
九、构建中国-东盟高等教育共同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军事医学信息资源优化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前言 |
0.1 研究背景 |
0.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0.3 研究的主要内容 |
0.4 技术路线 |
0.5 研究方法 |
1 军事医学信息资源建设的现状及优化需求分析 |
1.1 军事医学信息资源建设的现状 |
1.1.1 国外军事医学信息资源建设现状 |
1.1.2 国内军事医学信息资源建设现状 |
1.2 军事医学信息资源建设存在的问题 |
1.2.1 采购经费严重不足 |
1.2.2 用户信息需求满足度有待提高 |
1.2.3 特色资源有待进一步突出 |
1.2.4 信息资源组织和揭示有待深化 |
1.2.5 信息资源优化管理有待加强 |
1.3 军事医学信息资源优化的传统措施 |
1.3.1 用户调研 |
1.3.2 共建共享 |
1.3.3 资源评价 |
1.3.4 出版信息调研 |
1.3.5 存在的问题 |
1.4 军事医学信息资源优化的逻辑需求 |
1.4.1 顺应信息资源建设的发展趋势 |
1.4.2 满足军事医学的信息需求 |
1.5 小结 |
2 军事医学信息资源优化的理论与方法探讨 |
2.1 军事医学信息资源优化的概念辨析与界定 |
2.1.1 军事医学信息资源 |
2.1.2 军事医学信息资源优化 |
2.2 信息资源优化策略的研究现状 |
2.3 信息资源优化的理论 |
2.3.1 基于读者的优化理论 |
2.3.2 基于资源的优化理论 |
2.3.3 基于计量学的优化理论 |
2.4 信息资源优化的方法 |
2.4.1 基于读者的优化方法 |
2.4.2 基于资源的优化方法 |
2.4.3 基于网络使用的优化方法 |
2.4.4 其他资源优化方法 |
2.5 军事医学信息资源优化的理论和方法 |
2.5.1 军事医学信息资源优化的难点 |
2.5.2 信息资源优化理论方法的军事医学适用性 |
2.5.3 军事医学信息资源优化理论方法的研究现状 |
2.5.4 基于军事医学科研机构的信息资源优化方法 |
2.6 小结 |
3 军事医学信息资源优化的系统分析 |
3.1 军事医学信息资源优化系统的要素分析 |
3.1.1 系统要素分析 |
3.1.2 基于三个世界理论的要素关系分析 |
3.1.3 系统知识的演化分析 |
3.2 军事医学信息资源优化的系统结构分析 |
3.2.1 霍尔和切克兰德系统方法论借鉴 |
3.2.2 时间维 |
3.2.3 知识维 |
3.2.4 逻辑维 |
3.3 军事医学信息资源优化的系统环境分析 |
3.3.1 需求环境为军事医学环境 |
3.3.2 驱动环境为信息科技环境 |
3.3.3 支撑环境为经济环境 |
3.3.4 本体环境为信息资源环境 |
3.4 军事医学信息资源优化的系统功能分析 |
3.4.1 满足军事医学的信息需求 |
3.4.2 促进军事医学理论及技术的发展 |
3.4.3 促进军事医学科研投入的经济效益发挥 |
3.5 军事医学信息资源优化的系统特征分析 |
3.5.1 整体性 |
3.5.2 层次性 |
3.5.3 动态性 |
3.5.4 开放性 |
3.6 小结 |
4 军事医学信息资源优化的策略研究 |
4.1 军事医学信息资源优化的目标 |
4.1.1 目标分类 |
4.1.2 目标分解 |
4.2 军事医学信息资源优化的主要原则 |
4.2.1 系统性原则 |
4.2.2 可行性原则 |
4.2.3 针对性原则 |
4.2.4 经济性原则 |
4.3 军事医学信息资源优化模型的构建 |
4.3.1 已有资源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模型的借鉴 |
4.3.2 军事医学信息资源优化模型的构建步骤 |
4.3.3 军事医学期刊评价模型的构建 |
4.3.4 军事医学数据库评价模型的构建 |
4.3.5 军事医学信息资源优化模型的实证验证 |
4.4 军事医学信息资源优化的流程制定 |
4.4.1 信息资源评价 |
4.4.2 优化方案制定 |
4.4.3 优化实施及效果评估 |
4.5 军事医学信息资源优化策略的优势 |
4.5.1 优化策略的整体优势 |
4.5.2 馆藏评价的优势 |
4.5.3 欲新订资源遴选的优势 |
4.6 小结 |
5 军事医学信息资源优化的实证研究 |
5.1 研究对象、来源数据库的选择 |
5.1.1 研究对象选择 |
5.1.2 来源数据库选择 |
5.2 资源保障及使用分析 |
5.2.1 馆藏资源概况分析 |
5.2.2 重点学科资源保障分析 |
5.2.3 数据库使用情况分析 |
5.3 信息资源评价的实证研究 |
5.3.1 馆藏评价的实证研究 |
5.3.2 欲新订资源遴选的实证研究 |
5.3.3 资源综合分析的实证研究 |
5.4 优化方案制定的实证研究 |
5.4.1 数据库优化方案 |
5.4.2 期刊优化方案 |
5.4.3 综合优化方案 |
5.5 与传统资源优化的对比 |
5.5.1 馆藏评价的对比 |
5.5.2 欲新订资源遴选的对比 |
5.6 小结 |
6 研究总结与讨论 |
6.1 研究总结 |
6.2 创新点 |
6.3 讨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 |
个人简历 |
致谢 |
(4)我国图书情报学研究的演变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创新 |
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3 我国图书情报学核刊论文产出的计量分析 |
3.1 发文总量分析 |
3.2 发文量的时空分布 |
3.3 高产作者分析 |
3.4 重要学术机构分析 |
4 我国图书情报学的研究热点分析 |
4.1 基于UCINET知识图谱可视化不同时期热点问题 |
4.2 主要研究热点的时空变迁分析 |
4.3 热点问题的区域差异分析——以数字图书馆为例 |
5 基于GIS的我国图书情报学研究热点和发文量的时空演变 |
5.1 各时期多主题热点的GIS演变分析 |
5.2 我国图情研究发文量的空间重心变迁分析 |
5.3 影响我国图情学研究的动因分析 |
6 结论与不足 |
6.1 结论 |
6.2 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5)《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与《医学信息学杂志》载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文献回顾 |
1. 材料 |
1.1 研究对象 |
1.2 资料出处 |
2. 方法 |
3. 结果 |
3.1 载文分析 |
3.2 基金论文分析 |
3.3 引文分析 |
3.4 论文作者分析 |
3.5 专题分析 |
4. 主题内容研究 |
4.1 数据发掘和知识发现论文类型的所占数量和年增长情况 |
4.2 热点主题词频分析 |
5. 专项分析与讨论 |
5.1 载文趋势 |
5.2 基金论文趋势 |
5.3 引文趋势 |
5.4 论文作者趋势 |
5.5 期刊专题趋势 |
5.6 主题内容趋势 |
5.7 两本期刊与《中华外科杂志》《中华内科杂志》对比分析 |
小结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6)比较史学与中学历史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引言 |
第一章 比较史学与历史比较法 |
一、 比较史学 |
二、 历史比较法 |
三、 历史的比较研究 |
四、 比较史学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应用的历史 |
五、 比较史学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应用的现状 |
第二章 比较史学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实施原则和目的 |
一、 比较史学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实施原则 |
(一) 相关性原则 |
(二) 独特性原则 |
(三) 时代性原则 |
(四) 对应性原则 |
(五) 重点性原则 |
(六) 科学性原则 |
(七) 深入性原则 |
(八) 启发性原则 |
二、 比较史学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实施目的 |
(一) 用历史比较进行宏观的因果分析 |
(二) 用历史比较发现史实特性和影响 |
(三) 用历史实例的比较验证历史解释 |
第三章 比较史学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实施环节 |
一、 提出命题 |
二、 研究对象 |
三、 比较对照 |
四、 判断异同 |
五、 分析缘由 |
六、 得出结论 |
第四章 比较史学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实施方法、模式 |
一、 比较史学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实施方法 |
(一) 专题比较法 |
(二) 分类比较法 |
(三) 联系比较法 |
(四) 综合比较法 |
二、 比较史学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实施模式 |
(一) 重点插入法 |
(二) 正反辩论式 |
(三) 纵横交错式 |
(四) 主次对应式 |
(五) 承上启下式 |
第五章 比较史学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教育功能 |
一、 纵向比较:帮助学生理清历史线索 |
二、 横向比较:帮助学生分析历史联系 |
三、 史实比较:帮助学生准确掌握史实 |
四、 个性比较: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
五、 理论比较:帮助学生总结历史规律 |
第六章 比较史学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师生实践 |
一、 教师课堂比较的案例分析 |
(一) 教师课堂比较案例的选择 |
(二) 教师课堂比较案例的比较 |
(三) 教师课堂比较案例的总结 |
二、 学生学习中历史比较 |
(一) 学生对历史比较的认知 |
(二) 学生对历史可比性判别 |
第七章 比较史学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实践与反思 |
一、 学生比较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 |
(一) 基础理论教学是培养历史比较思维能力的前提 |
(二) 扎实的历史知识是培养历史比较思维能力的基础 |
(三) 教师的积极引导是培养历史比较思维能力的关键 |
(四) 个性特征是培养历史比较思维能力的坐标 |
二、 教师对比较方法的应用与引导 |
(一) 教师自身的专业理论素养 |
(二) 教师在教学中的积极引导 |
三、 比较史学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
(一) 应遵守新型历史教育观 |
(二) 应遵循历史比较的规律与特点 |
(三) 避免随意性:不为比较而比较 |
(四) 比较史学的优点、缺点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比较教育认识论(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思路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比较教育认识论的意蕴与要素构成 |
一、认识论的内涵及其学科意义 |
(一)认识论的基本内涵 |
(二)认识论的学科意义 |
二、比较教育认识论的意蕴 |
(一)比较教育首先是对“他者教育”的认识 |
(二)比较教育的认识具有认识与实践的性质 |
(三)比较教育认识论由四个层面的认识组成 |
三、比较教育认识论的要素构成 |
(一)主体构成 |
(二)客体构成 |
(三)中介构成 |
四、比较教育认识论的要素关系 |
(一)主体与客体的关系 |
(二)主体与中介的关系 |
(三)主体与主体的关系 |
第二章 比较教育的认识动力与目的类型 |
一、比较教育的认识动力 |
(一)好奇心理是认识“他者教育”的原初动机 |
(二)社会运动是科学认识教育活动的理性源泉 |
(三)国际竞争是认识“他者教育”的直接动因 |
二、比较教育的目的类型 |
(一)认识与求知是比较教育的首要目的 |
(二)借鉴与改革是比较教育的现实目的 |
(三)理解与对话是比较教育的终结目的 |
(四)比较教育三类目的之间的相互关系 |
第三章 比较教育的认识路径与理论范式 |
一、比较教育的认识路径 |
(一)以时空路径认识教育 |
(二)以科学路径认识教育 |
(三)以文化路径认识教育 |
二、比较教育的理论范式 |
(一)历史主义范式 |
(二)功能主义范式 |
(三)全球主义范式 |
(四)文化主义范式 |
第四章 比较教育的认识条件与功能限度 |
一、比较教育的认识条件 |
(一)比较教育主体应具备特殊条件 |
(二)开展认识活动需耗费各种成本 |
(三)认识“他者教育”有技术要求 |
二、比较教育的功能限度 |
(一)认识活动自身各要素的限度 |
(二)教育比较研究的科学性限度 |
(三)教育借鉴与改革的可能限度 |
第五章 比较教育的认识轨迹与知识特征 |
一、比较教育的认识轨迹 |
(一)认识的阶段理论 |
(二)认识的历史轨迹 |
(三)认识的发展走向 |
二、比较教育的知识特征 |
(一)他者视域 |
(二)二次建构 |
(三)全球解读 |
结束语 比较教育是认识教育的另一种方式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情况一览表 |
(8)高校图书馆业务流程重组的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0 引言 |
0.1 选题背景 |
0.1.1 高校图书馆的发展面临危机 |
0.1.2 高校图书馆的改革被寄予厚望 |
0.1.3 国内外已为促进高校图书馆的改革采取多项措施 |
0.1.4 我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推动高校图书馆的改革 |
0.1.5 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要求高校图书馆做出回应 |
0.2 研究意义 |
0.2.1 有利于完善已有的图书馆管理理论 |
0.2.2 有助于拓展已有的知识管理理论 |
0.2.3 有利于缓解高校图书馆面临的危机 |
0.2.4 有利于高校图书馆适应新的学术环境 |
0.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0.3.1 国外研究现状 |
0.3.2 国内研究现状 |
0.3.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0.4 研究内容 |
0.5 研究方法 |
0.5.1 文献调研法 |
0.5.2 问卷调查法 |
0.5.3 案例分析法 |
0.5.4 比较分析法 |
0.6 本研究创新之处 |
0.6.1 提炼了高校图书馆业务流程重组的模式 |
0.6.2 剖析了高校图书馆业务流程重组的动因 |
0.6.3 提出了高校图书馆业务流程应围绕用户需求设计的观点 |
1 高校图书馆业务流程重组的相关理论阐释 |
1.1 业务流程重组的概念及特点 |
1.2 本研究对业务流程重组的界定 |
1.3 高校图书馆业务流程重组的引入 |
1.3.1 我国学者对业务流程重组的研究 |
1.3.2 图书馆业务流程重组的特征 |
1.4 高校图书馆业务流程重组的理论基础 |
1.4.1 系统论 |
1.4.2 知识管理理论 |
1.5 高校图书馆业务流程重组的原则 |
1.5.1 围绕教学科研重组业务流程的原则 |
1.5.2 置用户于整个业务流程中心的重组原则 |
1.5.3 选择关键流程优先重组的原则 |
2 我国高校图书馆业务流程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
2.1 高校图书馆业务流程的调查取样 |
2.2 高校图书馆业务流程的调查数据及分析 |
2.2.1 业务流程的调查分析 |
2.2.2 馆内业务流程所依托机构设置及重组的调查分析 |
2.2.3 与外部机构重组的调查分析 |
2.3 目前我国高校图书馆业务流程的弊端 |
2.3.1 传统的业务流程重物轻人 |
2.3.2 传统的业务流程协调不灵 |
2.3.3 传统的部室设置较为僵硬 |
3 高校图书馆业务流程重组的动因 |
3.1 数字信息环境与技术发展变化 |
3.1.1 数字环境的影响 |
3.1.2 新技术带来的改变 |
3.2 学术交流机制转变 |
3.2.1 传统学术交流机制变革 |
3.2.2 高校图书馆直接参与学术生产业务 |
3.3 高校图书馆业务处理内容变化 |
3.3.1 业务处理的对象拓宽 |
3.3.2 工作的重心转移 |
3.3.3 合作开展业务的推行 |
3.4 高校图书馆馆员要求现有业务流程革新 |
3.4.1 调查取样 |
3.4.2 调查数据及分析 |
3.5 高校师生对现有业务流程接受度较低 |
3.5.1 调查取样 |
3.5.2 调查数据及分析 |
3.6 用户信息需求变化 |
3.6.1 用户数字化信息需求 |
3.6.2 用户移动信息需求 |
3.6.3 用户一站式信息需求 |
4 基于高校图书馆职能拓展的业务流程重组模式 |
4.1 特点 |
4.1.1 着眼于高校图书馆内部的业务流程重组 |
4.1.2 侧重于新旧职能之间的业务流程重组 |
4.1.3 限于职能拓展的业务流程重组 |
4.2 适用性分析 |
4.2.1 数字化业务 |
4.2.2 移动化业务 |
4.2.3 学科服务职能 |
4.3 业务流程重组的内容 |
4.3.1 构建以知识内容为基准的业务流程 |
4.3.2 增加用户参与的业务流程 |
4.3.3 围绕教学科研重组业务流程 |
4.4 对高校图书馆机构和馆员的要求 |
4.4.1 用户服务部 |
4.4.2 参考咨询部 |
4.4.3 文献资源建设部 |
4.4.4 数字化技术部 |
4.4.5 任务小组 |
4.5 典型案例分析 |
4.5.1 案例馆选取缘由 |
4.5.2 案例馆拓展的职能及业务流程重组 |
4.5.3 案例馆业务流程重组的成效分析 |
5 基于馆际项目合作的高校图书馆业务流程重组模式 |
5.1 特点 |
5.1.1 阶段性 |
5.1.2 项目合作带来的业务流程重组 |
5.1.3 强调项目小组间的独立与协同 |
5.2 适用性分析 |
5.2.1 信息资源联合建设 |
5.2.2 数字图书馆项目 |
5.3 业务流程重组的内容 |
5.3.1 建立新的学术交流业务流程 |
5.3.2 建立某项目统一的检索界面 |
5.3.3 租用合作机构的软件系统 |
5.4 对高校图书馆机构和馆员的要求 |
5.4.1 建立统一的管理委员会 |
5.4.2 建立跨部门专项工作小组 |
5.5 典型案例分析 |
5.5.1 案例选取缘由 |
5.5.2 案例业务流程重组的内容 |
5.5.3 案例业务流程重组对机构的要求 |
5.5.4 案例业务流程重组的成效分析 |
6 基于高校图书馆与其他机构合并的业务流程重组模式 |
6.1 特点 |
6.1.1 因外部的合并带来内部的业务流程重组 |
6.1.2 限于机构间合并带来的业务流程重组 |
6.2 适用性分析 |
6.2.1 合并开展保存业务 |
6.2.2 合并进行学术生产业务 |
6.2.3 合并开展信息技术服务业务 |
6.3 业务流程重组的内容 |
6.3.1 建立统一管理合并机构资源的业务流程 |
6.3.2 建立合并机构的资源一站式发现的业务流程 |
6.3.3 建立便捷的技术支撑业务流程 |
6.4 对高校图书馆机构和馆员的要求 |
6.5 典型案例分析 |
6.5.1 案例选取缘由 |
6.5.2 案例馆的业务流程重组内容 |
6.5.3 案例馆业务流程重组的成效分析 |
7 总结与展望 |
7.1 研究总结 |
7.1.1 重组后的业务流程围绕用户开展工作 |
7.1.2 重组后的业务流程以知识内容为基准统筹各项工作 |
7.1.3 重组后的业务流程强调交互性 |
7.1.4 重组后的部室设置较为灵活 |
7.2 研究局限及展望 |
7.2.1 调研样本选择的局限 |
7.2.2 研究方法的局限 |
7.2.3 研究内容的局限 |
7.2.4 进一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附录1 关于我国高校图书馆业务流程及支撑机构设置的调查问卷 |
附录2 关于我国高校图书馆馆员对现有业务流程满意度的调查问卷 |
附录3 关于我国高校师生对现有图书馆业务流程感知度的调查问卷 |
后记 |
(9)SwetsWise期刊跨库统一检索平台评介(论文提纲范文)
1 跨库检索系统的种类 |
2 Swets Wise期刊跨库统一检索平台的优势 |
2.1 完全支持期刊的全面收录 |
2.2 检索方式满足各类用户的不同需求 |
2.2.1 内容检索 |
2.2.2 文章检索 |
2.2.3 检索结果 |
2.2.4 期刊检索 |
2.2.5 其他检索方式 |
2.3 实现读者与图书馆员同步了解期刊出版状态 |
2.4 实现与图书馆自动化系统的兼容链接 |
2.5 仅针对期刊作跨库检索优势更突出 |
3 Swets Wise期刊跨库统一检索平台的不足之处 |
(10)乌利希国际期刊指南Web版评介(论文提纲范文)
1 乌利希国际期刊指南Web版基本情况 |
2 乌利希国际期刊指南Web版检索系统 |
3 Ulrichs国际期刊指南Web版的USAS系统 |
3.1 USAS系统 |
3.2 USAS系统的统计评价功能 |
3.3 |
4 结语 |
四、乌利希国际期刊指南Web版评介(论文参考文献)
- [1]塔尔科夫斯基电影美学思想研究[D]. 刘伦.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9(07)
- [2]中国—东盟高等教育国际合作机制研究[D]. 朱耀顺. 云南大学, 2016(01)
- [3]军事医学信息资源优化策略研究[D]. 刘伟.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 2016(11)
- [4]我国图书情报学研究的演变初探[D]. 谌敏. 南京农业大学, 2014(07)
- [5]《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与《医学信息学杂志》载文研究[D]. 杨珣. 第四军医大学, 2014(01)
- [6]比较史学与中学历史教学研究[D]. 李素英. 河南大学, 2014(02)
- [7]比较教育认识论[D]. 王涛. 西南大学, 2014(10)
- [8]高校图书馆业务流程重组的模式研究[D]. 徐军华. 武汉大学, 2012(01)
- [9]SwetsWise期刊跨库统一检索平台评介[J]. 王元,汤罡辉.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10(02)
- [10]乌利希国际期刊指南Web版评介[J]. 向阳. 现代图书情报技术, 2003(S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