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发展生态农业 实现农业持续发展(论文文献综述)
吴鹏飞[1](2019)在《陕西渭南市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生态农业是生态文明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内容,而发展模式的选择关系到生态农业发展的可持续性。当前渭南市发展生态农业还存在诸多问题,其可持续发展的模式还不够完善,所以,对渭南市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现实价值。本论文运用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等理论,采用文献、调查等方法,主要研究了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的相关理论,包括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内涵,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意义,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理论基础,生态农业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以及生态农业发展模式的类型及其可持续发展,提出生态农业模式可持续发展评价的效益标准、人本标准、持续标准、协调标准和发展标准;二是渭南市生态农业及其模式的现状,调查发现渭南市生态农业项目的数量在陕西省的占比较高,形成了以“园”为特点和以“沼”为节点的生态农业等模式,但这些模式在可持续发展方面存在效益性不高、人本性不够、持续性较弱、协调性较差、发展性不强等问题;三是国内外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及其经验借鉴,发现日本、美国、德国、菲律宾、以色列等国家和国内一些地区通过科学的生态农业机制、加大资金投入和政策扶持、提高农业科技应用水平、走特色化经营道路、提高产出效能等形成的模式,在其可持续发展上取得了显着的效果。四是渭南市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的建议,提出要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和评价标准,完善生态农业模式,并建设好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的促进、管理、保障和人才体系。
杨晶[2](2019)在《古巴绿色发展理论与实践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古巴的绿色发展以其独特的历史背景和探索历程引起国内外学者,特别是西方左翼学者的关注。殖民破坏、大国依赖、单一种植等因素是导致革命胜利前古巴生态环境严重破坏的主要原因。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美国长期封锁和苏东剧变加剧古巴生态环境问题。面对脆弱的生态系统、短缺的资源供给等困境,工业化程度尚且不高的古巴果断放弃传统的工业化农业模式,历经基础铺设、框架建立以及自我转型等发展过程,探索出一条自给自足的绿色发展之路。古巴在绿色发展方面的主要经验包括:在农业方面,打造具有古巴特色的永续栽培模式;在工业方面,实施石油替代计划并对垃圾及废弃物进行可再生处理;在劳动关系方面,重建粮食生产体系中的劳动关系;在社会发展方面,重视绿色医疗、绿色教育和绿色旅游的建设。古巴的绿色发展具有如下特色:一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二是以社会主义制度为保障;三是以政府为主导。经过多年努力,古巴的绿色发展实践取得显着成效,生态环境得到普遍改善,有效促进了国内经济社会的恢复和发展。古巴在绿色发展方面的成就,也获得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可和赞誉。但古巴仍面临严峻的现实挑战,领导层更迭、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的不够协调、与美国复杂且不稳定的外交关系等,这些都是古巴当前需要应对的困境。古巴的绿色发展既是基于本国实际进行的生态环境治理,也是一种促进国家经济恢复发展的重要手段。它不仅向国际社会展现可持续发展的绿色路径,也为不同制度国家提供一种生态环境治理范式。不过,古巴的绿色发展模式并不稳定和成熟。古巴现有的经济水平限制了绿色发展的进一步转型,古巴的绿色发展尚缺乏深度的理论思考与制度建构。古巴的国情及其社会主义发展程度与我国差异不小,绿色发展水平不同,但其在都市农业、永续栽培模式、公众环境意识培养等方面的成功经验,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特别是在绿色城市建设、绿色农业发展以及人们环保意识教育等方面,都具有积极的借鉴价值。
韩连贵,王岩,王其文,王清,李方旭,张小康,赵建生,董齐,韩铁峰,李九辉,陈贵锋,孙鹏[3](2018)在《新时期农业综合开发治理的目标、方略与可行性研究》文中指出关于新时期农业综合开发治理的目标、方略与可行性研究,主要包括以下七个篇章:一是农业综合开发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途径;二是农业综合开发现代化示范区建设的方略;三是新时期农业综合开发综合的方略规程;四是坚持农业综合开发综合效益的目标和策略;五是传承发扬农业综合开发的成功经验;六是农业综合开发的产生、发展、变化历程;七是拓展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可行性途径的建议。
赵梅[4](2016)在《江西省莲花县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认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概念及理论在农业及农村领域的延伸,是整个社会经济能否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它的提出已受到世界各国政府及学者的广泛关注和重视。本文以中国革命老区江西莲花县为研究对象,通过深入挖掘莲花县农业发展历程和农业发展取得的成就,重点分析莲花县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典型模式与技术,对莲花县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定量评价,多方面、多角度地剖析莲花县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的优势和障碍因子,并提出了莲花县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对策和措施。具体来看:(1)随着社会主义社会发展以及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莲花县农业生产的发展几经曲折,经历了5个不同的发展时期:(1)传统农业主导期(1949年前):莲花县土地为封建私有制,土地归个人所有。(2)农业发展转型期(1949-1977年):建立了农村合作社和人民公社、提高了农民知识和技术水平、改进了农田耕作制度。(3)现代农业发展初期(1978-1991年):恢复和扩大农村社队的自主权,恢复自留地、家庭副业、集体副业和集市贸易,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4)现代农业发展中期(1992-2005年):加大了政府政策支持,农业机械化进一步提高,农业逐步进行规划发展,农田耕作制度趋简,农业税费得到了改革。(5)现代农业发展新时期(2006-至今):主要呈现出产业化经营规模壮大、机械化水平不断提升、休闲现代农业快速兴起等特点。近年来,莲花县农业发展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主要体现在农产品产量大幅度增加、特色产业蓬勃发展、农业产业化结构不断优化、机械化水平提高、农业基础设施稳步推进、生态环境建设效果良好、农业科技培训力度加大、农业相关政策扶持不断完善等,同时以“莲花”为主题打造当地特色产业。(2)该县资源非常丰富,一直以来都是以种植粮食为主的农业大县。通过调查发现,莲花县已经形成了多种典型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和技术,包括山地立体农业模式与技术、水体生态农业模式与技术、农-林-牧复合农业发展模式与技术、生态高值农业发展模式与技术和生态休闲观光农业模式和技术等。(3)本研究同时基于农业生产、农业经济、资源环境、农业科技和农村社会等5个方面,结合莲花县山多、森林覆盖率高的特点,通过实地调研并咨询当地相关农业专家的意见,构建了莲花县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然后,应用单项指标评价和综合加权评价模型对莲花县农业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分析研究。从可持续发展单项指标评价值及其权重看,影响莲花县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的主要因素有农业劳动生产率、农用土地生产率、农业总产值、农产品升级程度、农业机械总动力、农民人均纯收入、农村贫困率和恩格尔系数。其中农业总产值、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发展较好,增长态势明显,是提升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的主导因素;恩格尔系数虽有增长,但呈现波动性;农村贫困率是影响可持续发展水平的主体因子。从单项指标的评价值看,农业总产值、林业产值、农业劳动生产率、农民人均纯收入、资源承载能力和农业科技投资能力发展较好,增长态势明显。2010至2014年,它们分别增长了78.30%、55.08%、99.58%、100.94%、65.79%和74.14%。人均粮食产量、农业集约化程度、农业中间消耗生产率、农业机械总动力、教育文化投资率和恩格尔系数虽有一定的增长,但增长缓慢,年均增长率分别为5.42%、5.48%、8.75%、7.48%、4.78%和6.09%,且人均粮食产量和农业机械化总动力还出现波动性;农用土地产出率和农村贫困率出现波动性下降,呈不可持续性。莲花县可持续发展水平、可持续发展能力以及可持续发展度都处于较好的状态,均处于不断增长态势。与十一五末年(2010年)相比,2014年,莲花县可持续发展水平为137.19%,年均增长率达8.22%;可持续发展能力为128.71%,年均增长率为6.51%;可持续发展度为131.75%,年均增长率为7.14%。可持续发展水平要高于可持续发展能力,可持续发展度后劲需进一步加强。(4)本研究探讨了莲花县的自然条件和农业发展现状,同运用SWOT分析法对其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宏微观环境做了深入细致的分析,给出定量综合评价结果,为莲花县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依据,结果为:(1)莲花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度适中、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土地肥沃,生态环境良好,生物多样性丰富,植被覆盖率高,特别是全县地形地貌复杂多样,农业小气候资源丰富,适宜绿色山地蔬菜、各类特色水果、优质茶叶等多种作物生长;农业特色优势产业使得农产品的质量档次和市场竞争力明显提高;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方面有较大的突破;农业生产模式、经营方式等取得创新性发展等都对莲花县农业持续发展起着强劲的拉动作用。(2)发展势头良好的莲产业;逐渐显现的区位优势;快速崛起的农业合作社;积极、宽松的农业发展政策环境等为莲花县农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3)劣势与挑战:基础设施薄弱;耕地资源稀缺并持续减少;农业生态环境压力大;农业灾害频发;劳动力数量不足,素质较低;人才匮乏,技术落后;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弱化;农产品加工企业规模小,带动能力差等因素对现代都市农业可持续发展负面影响大。综上所述,莲花县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能力、发展度都处于不断整长态势,这主要还要归功于莲花县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的优势条件,但同时也存在很多阻碍发展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几点发展对策: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让透支的资源休养生息;拓展产业链条,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立足本地特色,发展现代特色农业;建立防灾减灾长效工作机制,加强防灾减灾技能教育普及;发展壮大龙头企业;培育农业产品品牌;加大财政金融支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实施富民工程,增强农民持续增收能力;加强农业科技服务,推进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建立健全有关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法律法规等。
龚春明,倪慧[5](2014)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三体论”的分析框架》文中提出时下有关农业发展的探讨,愈益增多。有人认为农业发展的破解之道在于农业之外,也有人主张农业发展的根本之道在于农业自身内部要素的优化重组。诚然,上述观点皆有各自的理据,只是分析的视角不同而已。本文认为,对于如何促使农业走上良性且又持续的发展道路,其答案实际上仍暗含于"三农"之中,而非农业的单一维度。为此,在农业持续发展过程中,就应确立"三体论"的发展理念(即,以小规模持续农业为本体,以新型职业农民为主体,以村落为载体),因为这一理念可以内在地适应农业持续发展的本质要求,并为农业持续发展培养"接班人",同时还可满足农业持续发展所需的时空要素。
韩连贵,李振宇,韩丹,吴庆岚,杨微,易继平,王恒,张照利,鲁川[6](2013)在《关于探讨农业产业化经营安全保障体系建设方略规程的思路》文中研究指明从1990年至今已20多年,我们一直注意调研、探讨全国各地区农业产业化经营安全保障体系建设方略规程。1990年,山东省诸城县从建立农业产品生产、加工、供销社会化服务体系,形成种养加、产供销、产加销一条龙产业链实体,到2011年,全国各地区形成了农业产品种养加、产供销、产加销一条龙产业链,结成了农工商、贸工农、内外商、农科教一体化产业经营体系,促进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工业、商业、服务业转移,推进了城乡一体化、农工商企业共同发展,开辟了农业产业化经营永续
汤进华[7](2012)在《城镇化进程中上海市郊农业产业结构演进与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论文是基于上海市政府委托项目——《上海农业布局规划》而立题的。大都市郊区是城镇化影响最为深刻的地区之一,建设用地的巨大需求造成郊区农用土地特别是耕地资源的大量减少,并强烈地影响着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而郊区农业对于保障城市居民的“菜篮子”安全和改善城区生态环境等至关重要。因此,在快速城镇化进程中,如何发展农业是大都市郊区面临的重要课题。而要保障郊区农业持续发展,需要对农业与城镇化协同发展的过程需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只有这样,才可以较为准确地找到郊区农业和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具体问题,进而为大都市郊区农业持续发展提出切实可行的办法。这正是本研究的切入点。本文以上海市郊为研究区域,按照历史、现状、未来与理论、实证、对策的逻辑主线,首先,本文运用相关理论和文献界定了上海市郊的范围(近郊的嘉定、宝山、闵行、浦东和中远郊区的青浦、松江、奉贤、崇明)、农业结构(重点是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和城镇化(衡量标准为非农业人口的占比)的概念,简要探讨了农业发展与城镇化的辩证关系;然后,运用上海市及其郊区的大量历史统计数据,结合实地调查资料,采用比较分析与历史分析相结合、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重点探讨了建国以来上海市郊城镇化背景下农业结构演变过程,较为深入地分析了农业发展过程中的主要影响因子;并以实现农业与城镇化协调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指导,运用AHP等方法定量评价了改革开放以来二者协同发展的程度;最后,本文结合荷兰和日本等发达地区城镇化进程中农业发展的实践经验,设想了上海市郊农业未来发展的方向,并提出了相应的保障措施。本研究由九大部分组成:第一章绪论。主要阐述论文研究的背景与意义,介绍了论文的总体框架、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以及论文研究的关键点和可能的创新点。第二章研究进展与理论基础。对国内外农业结构调整及其与城镇化发展的协同关系研究的相关文献、基本理论作了简要评析与归纳总结,探讨农业结构调整与城镇化协同发展的一般机理和主要原因,理清两者发展的逻辑路径,为实证研究奠定理论基础。第三章城镇化进程中上海市郊农业产业结构演进分析。运用建国以来上海郊区统计年鉴数据,采用定性与定量结合的方法,划分上海市郊农业发展与城镇化阶段,并系统梳理了上海市郊农业结构在不同城镇化阶段下的演变特征,探讨二者在并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第四章城镇化进程中上海市郊农业生产空间布局演变分析。主要从县区、乡镇等角度,选取1980、1993和2009年三个截面的相关指标数据,深刻剖析改革开放以来的上海市郊农业生产空间布局的演变特征及其产生的原因。第五章城镇化进程中上海市郊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机制分析。试图运用产业结构变动理论和空间结构演变理论,从经济体制改革、消费结构演变、农村工业的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政策措施、环境影响、人口增长及技术进步等角度探讨影响农业结构调整的原因。第六章上海市郊农业和城镇化协同发展的综合评价。通过对农业结构调整与城镇化互动发展的机理分析,按照可持续发展理论和原则,运用专家咨询法、文献查询法和聚类分析法相结合的综合方法,分层构建了农业发展(资源、技术、经济、环境、制度)和城镇发展(人口、经济、社会、生态)九子系统31个具体指标的上海市郊农业和城镇化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选用层次分析法、熵赋权法等成熟的研究方法与评价模型,在相关软件的支撑下,对1985年以来上海市郊农业及其各子系统持续发展能力变化、城镇化持续发展能力变化、农业和城镇化协同发展程度的变化等进行定量综合评价,并对评价结果进行分析。第七章城镇化进程中发达地区农业结构调整的实践与启示。深入分析荷兰、日本等国家和地区在城镇化进程中农业结构的调整过程,总结这些地区在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与城镇化发展的经验,以期为推进上海市郊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第八章城镇化背景下上海市郊农业结构未来调整方向和保障措施。根据上述评价结果和发达地区农业与城镇化协同发展的经验,探讨城镇化前景下上海市郊农业未来发展的目标和功能定位,并确立了产业结构调整的思路和空间布局的方向;最后,提出了推动上海市郊现代都市型高效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措施。第九章结论与展望。概括本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并展望后续研究的工作。
杨敬宇[8](2011)在《甘肃区域特色农业现代化政策研究 ——基于现代生态农业的视角》文中认为现代化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必然之路。目前,全球农业发展的一大趋势是形成规模化、特色化与专业化的产业区,而特色农业区域化发展已经是一个国家农业社会化和现代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然取向。同时,近20多年来,伴随着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广泛传播,可持续农业已经成为普遍认可的一种农业发展新趋势。随之,以“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取代“石油农业”的认识逐渐趋于统一。生态农业成了世界农业发展的基本方向。21世纪是我国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关键历史阶段。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取得了丰富的理论和实践成就。当前,我国西部如甘肃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迅速,优势农产品的区域化布局初步显现,农业区域开发成效明显,甘肃农业正处于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重要阶段。同时,我国西部如甘肃地区,是我国资源较富集地区,又是生态敏感区,更是经济欠发达区域;甘肃区域农业的发展,承受着加速区域农业发展与维护生态环境的双重压力,从而面临“两难选择”与严峻现实。日前,甘肃正在建设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区,而建设循环农业是甘肃发展循环经济的重点领域之一。为此,以循环经济示范区建设为契机,立足甘肃农业省情与西部区情,着眼长远与可持续发展.以特色农业为突破口与战略重点,以循环经济技术范式为基础,探索具有区域特色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模式,不仅是甘肃循环经济示范区建设的必然要求,更是甘肃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鉴于此,论文以甘肃区域特色农业现代化为研究重点,以当前全球农业规模化、特色化、专业化、生态化发展以及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趋向为基本背景,以区域特色农业、农业现代化、循环经济、生态经济等基本理论为依据,以实现甘肃特色农业现代化为基本取向,立足甘肃区域特色农业发展实际,通过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相结合,提出并论述了现代生态农业的概念、内涵、基本特征与发展意义;认为现代生态农业综合体现科学发展观与循环经济理念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基本要求与主要趋势,是循环农业与生态农业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生产形态,也是特色现代农业建设与生态保护的最佳结合;基于甘肃区域特色农业发展现状与循环经济示范区建设实际,提出了创新经济增长方式,以“生态价值优先”为理念,以循环经济技术范式为基础,以区域整体效益最大化为目标,科学而又恰当地探索区域特色农业发展模式,是甘肃区域农业现代化的基本途径;不仅明确提出了以特色农业作为发展现代农业产业的突破口与战略重点,是甘肃乃至西部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基本取向的结论,而且提出了现代生态农业应是甘肃乃至西部区域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的基本导向的理论主张;同时,从现代生态农业发展的理论与实践视角,认为农村改革进入了重在制度建设的新阶段,并着重探讨了甘肃区域特色农业现代化的体制变革与扶持政策、土地规模经营、生产性公共产品供给、循环农业科技体系、特色农业产业化经营、特色农业产业集聚、长效支农投入机制以及区域农业品牌化发展等政策取向问题,以期通过制度体系创新,推动甘肃特色农业生产的规模化、专业化、区域化、生态化发展。
蔡壮[9](2010)在《东北黑土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富饶宝贵的黑土资源是世界的稀缺资源,对世界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都发挥着要作用。东北黑土区是世界三大黑土区之一,有着丰富的黑土资源,是东北农业发展基础,也是我国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中国东北地区的黑土区不仅是中国的粮仓,更是世界农业产量的主要贡献者。本文主要研究的是东北黑土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文中首先依据政治经济学、农业生态经济学、资源经济学、农业生态学基础理论,阐述了东北黑土区的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概述了黑土区农业生产的重要地位,强调了东北黑土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特殊性。黑土区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和商品粮基地,实现黑土区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的基础是国家“藏粮于土”粮食安全策略得以实施的重要保证。其后笔者对黑土区农业可持续发展在水土资源要素、劳动力资源、资金要素、科技要素进行了分析,并对典型黑土区农业可持续发展做了实证分析。最后本文强调黑土区农业可持续发展要走生态农业道路,由于农业可持续发展观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协调,维护“人一自然”系统的平衡,具体运作上要求以高产、优质、高效为原则或目标,寻求农业生物与其环境的最适关系,以管理和保护自然资源为基础,并调整技术和机制改革方向,以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力、稳定性和持续性,从而确保目前几代和今后世世代代人的需要得到持续满足。
周贤君[10](2009)在《湖南省主要农作物生产生态经济适宜性评价及高效持续发展战略研究》文中指出作物生产不仅受地域自然生态环境的制约,而且还受到地域农业生产技术、投入水平、市场经济、政策、生产习惯等社会及经济和技术因素的影响。因此,一种作物能否在一个地区发挥良好的产业功能,主要取决于作物生产的高产、优质、高效、稳产目标所需要的自然及经济和生产等综合条件与该地域实际可提供的综合条件之间的吻合度,即作物生产的生态经济适宜性。为了探明湖南省主要作物生产的生态经济适宜性,并以此为丰体制定出湖南省主要作物生产高效持续发展战略,本研究在剖析湖南省主要作物生产资源状态和主要作物生产年际动态的基础上,通过集成作物生产生态经济适宜性内涵和已有先进、实用、类似的评价方法与规程,构建出作物生产生态经济适宜性评价的评价模型,进而对湖南省10种主要作物生产生态经济适宜性和适宜布局区域进行了评价。同时,基于主要作物生产生态经济适宜性和适宜布局区域的评价结果,制定出了湖南省主要作物生产高效持续发展战略。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从自然资源、生态资源和社会经济资源三个方面审视,湖南省作物生产的关键资源状态能够较好地满足主要作物生产需求;但由于存在关键资源省域分布的异质性,主要作物生产必须实行差异性区域布局。2湖南省在1983~2006(2007)年期间,除早稻和晚稻外,其他主要作物种植规模和总产规模,总体上均在波动中呈现出上升趋势:除早稻外,其他主要作物的单产水平,总体上呈现出持续增长态势。从经济收益角度审视,湖南省在1983~2003年期间,主要作物经济收益率整体呈现出波动下降的趋势,但从2003~2007年间,除苎麻和烤烟外,其他主要作物生产的经济收益率均呈现出逐年上升的态势。3在明确评价指标设置原则的基础上,根据既定指标设置原则,针对作物生产生态经济适宜性内涵要求、湖南省农作物生产区域实际和已有的相关经验,并经主成分分析,构建出了湖南省主要作物生产生态经济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进而对指标因子的标准化和单因子隶属函数值进行了界定,最后提出作物生态经济适宜度和区域作物生产生态经济适宜性综合表现率的计算公式。4湖南省10种主要作物生产生态经济适宜性指数,平均为0.454,变幅在0.405~0.513。从生态经济适宜性的角度,并结合近年作物生产实际状态,明确了湖南省主要作物各自生产生态经济最适宜、次适宜、不适宜(最不适宜)区域。5根据区域作物生产生态经济适宜性综合表现率评价结果,划分出了湖南省作物生产生态经济适宜性综合表现最佳区域、良好区域和一般区域。其中,最佳区域主要包括邵阳、株洲、常德和湘潭4个市;良好区域主要包括岳阳、永州、长沙、娄底、衡阳、张家界和益阳7个市;一般区域主要包括郴州、怀化和湘西3个市(州)。6在界定作物生产生态经济适宜性区域布局内涵和论述推进作物生产生态经济适宜性区域布局四方面意义的基础上,提出了作物生产生态经济适宜性区域布局应以社会需求为目标、以生态适应性为基础、注重经济效益可行性的原则,进而重点探明了湖南省主要作物各自在湖南省域内生产的优势区域、目前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今后主攻的方向和发展目标。7在明确湖南省农作物生产发展战略定位的基础上,本着“鼓励经济增长、追求综合效益,强调资源节约、体现环境友好,全面实现复合系统协调发展”的基本思路,提出了湖南省农作物高效持续发展战略方针;进而借鉴他人成功经验,并结合现存作物生产系统自身特点,制定了相应的战略原则、战略目标和战略重点;最后从操作层面明确提出了配套战略布局、战略路径和战略措施。
二、发展生态农业 实现农业持续发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发展生态农业 实现农业持续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陕西渭南市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评述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与不足 |
1.4.1 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2 相关概念及基础理论 |
2.1 生态农业的概念与特点 |
2.1.1 生态农业的概念 |
2.1.2 生态农业的特点 |
2.2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
2.3 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
2.4 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 |
2.4.1 生态经济理论 |
2.4.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4.3 生态农业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
2.5 生态农业的模式及其可持续发展性评价 |
2.5.1 生态农业模式类型 |
2.5.2 生态农业模式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标准 |
3 渭南市生态农业及其模式的现状 |
3.1 渭南市生态农业发展现状 |
3.1.1 渭南市经济及农业概况 |
3.1.2 渭南市生态农业发展状况 |
3.2 渭南市生态农业模式的现状 |
3.2.1 以“园”为特点的生态农业模式 |
3.2.2 以“沼”为节点的生态农业模式 |
3.3 渭南市生态农业模式可持续性方面存在的问题 |
3.3.1 模式效益性不高 |
3.3.2 模式人本性不够 |
3.3.3 模式持续性较弱 |
3.3.4 模式协调性较差 |
3.3.5 模式发展性不强 |
4 国内外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与借鉴 |
4.1 国外生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
4.1.1 日本天然有机生态农业模式 |
4.1.2 美国低投入高投资生态农业模式 |
4.1.3 德国“工业作物”生态农业模式 |
4.1.4 菲律宾农场化生态农业模式 |
4.1.5 以色列资源全效利用生态农业模式 |
4.2 国内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 |
4.2.1 东北“四位一体”生态农业模式 |
4.2.2 两广“猪-沼-果”生态农业模式 |
4.2.3 冀豫鲁和关中平原“农-林-牧”生态农业系列模式 |
4.2.4 陕西、江浙、上海生态畜牧业模式 |
4.2.5 两广、北京、河北观光生态农业模式 |
4.2.6 陕甘宁、冀鲁豫生态种植模式 |
4.3 国内外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的借鉴 |
4.3.1 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
4.3.2 制定配套政策和制度 |
4.3.3 加大资金投入 |
4.3.4 合理高效使用资源 |
4.3.5 坚持全面发展 |
4.3.6 确保持续性推进 |
5 渭南市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的建议 |
5.1 改造现有生态农业模式 |
5.1.1 借鉴国内外先进生态农业模式 |
5.1.2 推进生态农业两个“四化”建设 |
5.1.3 改进和创新生态农业模式 |
5.2 形成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的促进体系 |
5.3 完善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的管理体系 |
5.4 健全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的保障体系 |
5.5 建立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的人才体系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古巴绿色发展理论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起缘与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三、相关概念阐释 |
四、研究方法 |
五、创新之处及有待进一步探究的问题 |
第一章 古巴绿色发展的理论渊源 |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 |
一、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 |
二、资本扩张与生态的对立 |
三、城乡物质变换思想 |
四、对“人类与自然的和解”的设想 |
第二节 古巴共产党领导人的绿色思想 |
一、菲德尔·卡斯特罗的绿色思想 |
二、劳尔·卡斯特罗的绿色思想 |
第二章 古巴绿色发展的时代背景 |
第一节 当代世界生态环境问题 |
一、资本主义国家生态环境问题 |
二、社会主义国家生态环境问题 |
第二节 古巴探索绿色发展的历史原因 |
一、古巴生态环境的基本状况 |
二、造成古巴生态环境问题的历史原因 |
第三章 古巴绿色发展的探索历程 |
第一节 基础铺设时期 |
一、社会主义初期政治建设 |
二、社会主义初期经济建设 |
三、社会主义初期社会文化建设 |
第二节 框架建立时期 |
一、生态环境保护法制框架确立 |
二、生态领域科技研发获得发展 |
三、公民环境意识教育持续推进 |
第三节 自我转型时期 |
一、“和平时期的特殊阶段” |
二、科技领军发展阶段 |
三、转型发展的意义 |
第四章 古巴绿色发展的主要经验与成效 |
第一节 建立本土化的永续绿色农业 |
一、引入都市农业的栽培模式 |
二、实施有机替代的生态实践 |
三、整合养分循环的空间体系 |
四、恢复粮食生产的劳动关系 |
第二节 注重可持续能源的开发利用 |
一、寻求石油替代等可再生能源 |
二、可再生系统和清洁能源利用 |
第三节 绿色因素融入社会服务行业 |
一、绿色医疗 |
二、绿色教育 |
三、绿色旅游 |
第四节 古巴绿色发展取得的显着成效 |
一、生态环境得到普遍改善 |
二、国内经济社会恢复发展 |
三、国际社会普遍赞誉认可 |
第五章 古巴绿色发展的主要特征 |
第一节 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
一、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 |
二、强调社会公平正义 |
三、注重资源内源式发展 |
第二节 以社会主义制度为根本保障 |
一、社会主义政治体制 |
二、社会主义经济体制 |
三、社会主义党建思想 |
第三节 以政府为主导的古巴特色绿色建设 |
一、搭建绿色理念框架 |
二、制定系列法律法规 |
三、设置奖惩监管机制 |
第六章 古巴绿色发展的不足及应采取的时代应对 |
第一节 古巴绿色发展的不足 |
一、古巴绿色发展存在的问题 |
二、古巴绿色发展面临的现实挑战 |
第二节 古巴绿色发展应采取的时代应对 |
一、找准发展中的定位 |
二、结合新时期的特色 |
三、注重多元化的运用 |
第七章 古巴绿色发展的当代价值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
第一节 古巴绿色发展的当代价值 |
一、基于马克思主义本土化建设的绿色治理 |
二、向国际社会展现可持续发展的绿色路径 |
三、为不同制度社会提供生态治理的新范式 |
第二节 对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有益借鉴 |
一、都市农业对绿色城市建设的借鉴 |
二、永续栽培实践对农业发展的借鉴 |
三、环保意识与民众生态素养的借鉴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新时期农业综合开发治理的目标、方略与可行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农业综合开发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途径 |
(一) 通过农业综合开发, 奠定了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物质基础 |
(二) 通过农业综合开发, 改善了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生态环境 |
(三) 通过农业综合开发, 创造了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科技条件 |
(四) 通过农业综合开发, 完善了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服务体系 |
(五) 通过农业综合开发, 调整了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产品结构 |
(六) 通过农业综合开发, 起到了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保障作用 |
二、农业综合开发现代化示范区建设的方略 |
(一) 农业综合开发现代化示范区建设的宗旨 |
1. 旱涝保收。 |
2. 高产稳产。 |
3. 高质高效。 |
4. 增收致富。 |
5. 有效供给。 |
6. 富民强国。 |
7. 持续发展。 |
(二) 农业综合开发现代化示范区建设的标准 |
1. 农田标准化的标准。 |
2. 作业机械化的标准。 |
3. 技术规范化的标准。 |
4. 经营集约化的标准。 |
5. 服务社会化的标准。 |
(三) 农业综合开发现代化示范区建设的要求 |
1. 要直接组织领导。 |
2. 要加强队伍建设。 |
3. 要密切配合协作。 |
4. 要坚持项目管理。 |
5. 要广开资金渠道。 |
6. 要科学规划设计。 |
7. 要搞好合理布局。 |
8. 要健全服务组织。 |
9. 要提高农民素质。 |
1 0. 要开展宣传教育。 |
(四) 农业综合开发现代化示范区建设的措施 |
1. 水利化措施。 |
2. 机械化措施。 |
3. 科学化措施。 |
4. 生态化措施。 |
5. 产业化措施。 |
6. 机制化措施。 |
7. 规模化措施。 |
8. 高效化措施。 |
三、新时期农业综合开发的方略规程 |
(一) 更新农业综合开发的思想观念 |
1. 要认识到农业综合开发的新形势。 |
2. 要认识到农业综合开发的新任务。 |
3. 要认识到农业综合开发的新使命。 |
4. 要认识到农业综合开发的新发展。 |
(二) 深化农业综合开发的体制改革 |
1. 农业综合开发的指导思想。 |
2. 农业综合开发的区域范围。 |
3. 农业综合开发的项目重点。 |
4. 农业综合开发的项目整合。 |
5. 农业综合开发的龙头企业。 |
6. 农业综合开发的农民组织。 |
7. 农业综合开发的资金投入。 |
(三) 加强农业综合开发的科学管理 |
1. 农业综合开发的组织管理科学化。这是指在农业综合开发的组织机构、人员队伍、工作作风等方面管理科学化。 |
2.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管理科学化。 |
3. 农业综合开发资金管理科学化。 |
四、坚持农业综合开发综合效益的目标和策略 |
(一) 农业综合开发, 坚持“综合效益”的必要性 |
1. 我国基本国情的需要。 |
2. 各级政府职责的需要。 |
3. 综合开发宗旨的需要。 |
(二) 农业综合开发, 坚持“综合效益”的目标 |
1. 经济效益的目标。 |
2. 社会效益的目标。 |
3. 生态效益的目标。 |
(三) 农业综合开发, 坚持“综合效益”的策略 |
1. 坚持经济效益的策略。要使各地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建成农业现代化示范区, 提高经济效益, 必须采取以下政策措施: |
2. 坚持社会效益的策略。 |
五、传承发扬农业综合开发的成功经验 |
(一) 农业综合开发在我国农业发展中的成效 |
1. 全国扩展了开发区域, 逐年加大了投资规模。 |
2. 提高了农田利用率, 增加了耕地面积。 |
3. 加强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改善了农业基本生产条件。 |
4. 加强了生态农业建设, 改善了农业生态环境。 |
5. 推广了农业科学技术, 加快了科技兴农步伐。 |
6. 调整了农业生产结构, 推动了农村经济发展。 |
7. 扩大了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促进了“两个根本性转变”。 |
8. 完善了农村统分结合经营体制, 健全了社会化服务组织。 |
9. 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增强了农业发展后劲。 |
1 0. 加快了农村小康建设进程, 促进了城乡经济一体化建设。 |
1 1. 实现了农业综合效益, 发挥了示范导向作用。 |
(二) 农业综合开发在我国农业发展中的经验 |
1. 坚持农业综合开发宗旨, 突出重点, 提高效益。 |
2. 坚持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管理手段, 择优立项, 连片开发。 |
3. 坚持农业综合开发资金投入机制, 多方筹集, 集中使用。 |
4. 坚持完善农业综合开发的协作体系, 同心同德, 形成合力。 |
5. 坚持发挥农民群众主力军作用, 宣传教育, 发动群众。 |
6. 坚持科学利用农业资源, 综合治理, 科学布局。 |
7. 坚持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 健全机制, 开拓经营。 |
8. 坚持农业综合开发科技推广, 形成网络, 提高含量。 |
六、农业综合开发的产生、发展、变化历程 |
(一) 农业综合开发的产生背景原因 |
1. 全国人口逐年增加, 耕地面积逐渐减少。 |
2. 农业基本生产条件较差,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较低。 |
3. 农业生产建设投入缺乏, 农业生产发展后劲不足。 |
4. 社会农业产品需求总量逐年增长, 农村提供农业产品的总量连年徘徊不前。 |
(二) 农业综合开发的客观要求 |
1. 为社会提供农业产品的需要。 |
2. 保护农业持续发展的需要。 |
3. 提高农业综合效益的需要。 |
(三) 农业综合开发的前进路程 |
(四) 农业综合开发的方式方法 |
1. 农业综合开发的方式。 |
2. 农业综合开发的方法。 |
(五) 农业综合开发的显着成效 |
1. 各地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 加强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
2. 各地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 推广了各种先进适用科学技术。 |
3. 各地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 增强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
4. 各地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 提高了农民群众收入水平。 |
5. 各地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 保障了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 |
6. 各地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 发挥了农业示范导向作用。 |
七、拓展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可行性途径的建议 |
(一)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 |
1.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的内容。 |
2.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的要求。 |
3.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的方法。 |
4.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评审。 |
5.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责任。 |
(二)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考察评估 |
1.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考察评估的范围。 |
2.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考察评估的内容。 |
3.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考察评估的目的。 |
4.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考察评估的意义。 |
5.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考察评估的作用。 |
6.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考察评估的任务。 |
7.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考察评估的要求。 |
8.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考察评估的原则。 |
9.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考察评估的凭据。 |
1 0.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考察评估的层次。 |
1 1.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考察评估的程序。 |
1 2.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考察评估的方法。 |
(三)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规划设计 |
1.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域自然地理状况。 |
2.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域确立的指导思想。 |
3.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域的综合治理任务。 |
4.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域投资规模。 |
5.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域通力合作。 |
6.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域项目管理。 |
(四)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审查批准 |
1. 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报批程序。 |
2.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报批内容。 |
3.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审批界限。 |
(五)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组织实施 |
1. 综合治理工程标准。 |
2. 灌溉工程标准。 |
3. 排涝工程标准。 |
4. 土壤改良标准。 |
5. 渍害田、盐碱地、瘠薄地改良标准。 |
6. 田间工程标准。 |
7. 推广先进农业技术标准。 |
8. 农田防护林工程标准。 |
9. 农业综合开发成片造林工程建设标准。 |
1 0. 农业综合开发草场工程建设标准。 |
1 1. 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工程建设标准。 |
(六)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检查验收 |
1.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检查验收的内容。 |
2.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检查验收标准。 |
3. 农业综合开发检查验收的权限。 |
4.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检查验收的依据。 |
5.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检查验收的条件。 |
6. 农业综合开发检查验收的资料。 |
7.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检查验收的层次。 |
8.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检查验收的程序。 |
9.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检查验收报告。 |
1 0.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检查验收的要求。 |
1 1.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检查验收的问题。 |
1 2.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检查验收的评比。 |
(七)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维护管理 |
1. 要及时办理移交手续。 |
2. 要依法保护开发治理项目。 |
3. 要创造以工程养工程的条件。 |
(4)江西省莲花县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资料来源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资料来源 |
1.4 技术路线 |
第2章 国内外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进展 |
2.1 农业可持续发展概述 |
2.1.1 提出 |
2.1.2 概念 |
2.1.3 特征 |
2.2 农业可持续发展基础理论 |
2.3 国内外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的研究 |
2.3.1 中国的农业可持续发展 |
2.3.2 美国“低投入可持续农业”与“高效率可持续农业” |
2.3.3 日本“环保型可持续农业” |
2.3.4 德国“综合型可持续农业” |
2.3.5 其他国家的可持续农业 |
2.4 国内外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 |
2.4.1 国外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 |
2.4.2 国内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 |
第3章 莲花县农业发展历程与取得的成就 |
3.1 莲花县自然条件 |
3.1.1 区域位置 |
3.1.2 地形地貌 |
3.1.3 土壤植被 |
3.1.4 气候 |
3.1.5 水文 |
3.2 莲花县农业发展历程 |
3.2.1 传统农业主导期(1949 年以前) |
3.2.2 农业发展转型期(1949-1977 年) |
3.2.3 现代农业发展初期(1978-1991 年) |
3.2.4 现代农业发展中期(1992-2005 年) |
3.2.5 现代农业发展新时期(2006 年-) |
3.2.6 未来农业发展的方向 |
3.3 莲花县农业发展成就 |
3.3.1 农产品产量大幅增加 |
3.3.2 特色产业蓬勃发展 |
3.3.3 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
3.3.4 机械化水平提高 |
3.3.5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 |
3.3.6 农业产业化发展迅速 |
3.3.7 休闲旅游农业提升发展 |
3.3.8 生态建设稳步推进 |
3.3.9 农业科技培训力度加大 |
3.3.10 农业相关政策不断完善 |
3.4 小结 |
第4章 莲花县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典型模式和技术 |
4.1 山地立体农业模式与技术 |
4.1.1 莲花县山地立体农业布局 |
4.1.2 莲花县立体农业经营实例 |
4.2 水体生态农业模式与技术 |
4.2.1 莲田生态系统 |
4.2.2 稻田生态系统 |
4.3 农-林-牧复合农业发展模式与技术 |
4.3.1 生猪产业主导的农-林-牧复合农业发展模式与技术 |
4.3.2 其他畜禽产业的农-林-牧复合农业发展模式与技术 |
4.4 生态高值农业发展模式与技术 |
4.4.1 绿色水稻农业模式 |
4.4.2 无公害蔬菜农业模式 |
4.4.3 高产油菜农业模式 |
4.4.4 优质茶叶农业模式 |
4.4.5 优质莲产业农业模式 |
4.5 生态休闲观光农业发展模式与技术 |
4.5.1 以莲为媒的生态休闲农业 |
4.5.2 其他生态休闲观光农业 |
4.6 小结 |
第5章 莲花县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综合评价研究 |
5.1 莲花县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5.1.1 莲花县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定量评价的内涵 |
5.1.2 莲花县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思路 |
5.1.3 莲花县农业生态经济复合系统的结构 |
5.1.4 农业可持续发展支撑体系的结构 |
5.2 莲花县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
5.2.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5.2.2 评价指标体系 |
5.2.3 数据来源及指标说明 |
5.2.4 指标权重的确定 |
5.3 莲花县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定量评价 |
5.3.1 单项指标描述评价模型 |
5.3.2 综合评价模型 |
5.3.3 结果分析 |
5.4 小结 |
第6章 莲花县农业可持续发展SWOT分析 |
6.1 优势(Strengths) |
6.1.1 农业气候资源丰富 |
6.1.2 生态环境优美 |
6.1.3 农业主导产业突出 |
6.1.4 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方面有较大突破 |
6.1.5 体制机制创新性发展 |
6.2 劣势(Weaknesses) |
6.2.1 基础设施薄弱 |
6.2.2 资源锐减 |
6.2.3 生态环境恶化 |
6.2.4 环境破坏 |
6.2.5 农业灾害频发 |
6.3 机遇(Opportunities) |
6.3.1 发展势头良好的莲产业 |
6.3.2 逐渐显现的区位优势 |
6.3.3 快速崛起的农业合作社 |
6.3.4 优越的创业环境 |
6.3.5 积极的农业发展政策环境 |
6.4 挑战(Threats) |
6.4.1 劳动力数量不足,素质较低 |
6.4.2 重视不够,资金贫乏 |
6.4.3 人才匮乏,技术落后 |
6.4.4 农产品加工企业加工能力不足 |
6.5 小结 |
第7章 莲花县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对策与措施 |
7.1 莲花县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 |
7.2 莲花县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 |
7.2.1 人口战略 |
7.2.2 资源战略 |
7.2.3 环境战略 |
7.2.4 科技战略 |
7.2.5 法制战略 |
7.3 莲花县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
7.3.1 拓展产业链条,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 |
7.3.2 基于当地自然资源禀赋,发展特色现代农业 |
7.3.3 建立防灾减灾机制,加强防灾减灾技能教育 |
7.3.4 增加扶持政策,促进龙头企业的发展 |
7.3.5 扩大农业宣传,培育农业商品品牌 |
7.3.6 建立农业基金,增加财政资金支持 |
7.3.7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业整体生产能力 |
7.3.8 实施富民工程,增强农民持续增收能力 |
7.3.9 加强农业科技服务,推进农技推广体系改革 |
7.3.10 推进制度建设进程,构建完善的法律法规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小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致谢 |
(5)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三体论”的分析框架(论文提纲范文)
一、以小规模持续农业为本体, 适应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求 |
二、以新型职业农民为主体, 培养农业可持续发展的 “接班人” |
三、以村落为载体, 满足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时空要素 |
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当下思考 |
( 一) 以发展农业特色的主导产业为基点 |
( 二) 以发展生态安全农业为导向 |
(6)关于探讨农业产业化经营安全保障体系建设方略规程的思路(论文提纲范文)
一、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起源 |
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标准 |
(一) 农业产业化经营标准体系建设的原因。 |
(二) 农业产业化经营标准体系建设的任务。 |
1. 坚持以农业现代化为目标, 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标准。 |
2. 坚持以农业综合效益为中心, 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
3. 坚持以农业科技进步为动力, 开展农业产业化经营。 |
4. 坚持以农业产品市场需求为导向, 开辟农业产业化经营。 |
5. 坚持兴办农业龙头企业, 带动农业产业化经营。 |
6. 坚持发展农民流通队伍, 搞活农业产业化经营。 |
(三) 农业产业化经营标准体系建设的要求。 |
1. 要科学规范农业产业化经营标准化的内容。 |
2. 要建立健全农业产品生产标准体系。 |
3. 要组织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标准化示范区建设。 |
4. 要组织开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标准化宣传教育。 |
5. 要不断加大农业产业化经营标准化投资力度。 |
6. 要切实加强对农业产业化经营标准化建设的组织领导。 |
(四) 农业产业化经营标准体系建设的方略。 |
1. 因地制宜确定需求范围。 |
2. 科学合理开辟途径创新。 |
3. 全面推进标准体系完善。 |
4. 切实加强政府引导协调。 |
5. 组织发动农民自觉遵守。 |
6. 建立健全完备保障体系。 |
三、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性质 |
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特点 |
五、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范围 |
(一) 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产业范围。 |
1. 农林种植业产业、牧渔养殖业产业。 |
2. 农林牧渔各业产品加工产业。 |
3. 农林牧渔各业生产经营前、中、后全过程服务产业。 |
4. 农林牧渔各业产品销售产业。 |
(二) 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产品范围。 |
1. 农林种植业生产、加工的产品范围包括: |
2. 牧渔养殖业生产、加工的产品范围包括: |
(三) 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途径范围。 |
1. 农业产业化经营产品标准化、品牌化、规模化、生态化途径。 |
2. 农业产业化经营方式科技化、合作化、市场化、国际化。 |
六、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类型 |
七、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目标 |
(一) 科学发挥农业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培育和发展农业主导产品、支柱产业。 |
1. 培育和发展农业主导产品生产, 奠定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坚实基础。 |
2. 培育和发展农业支柱产业, 形成区域传统和特色产业经济优势。 |
3. 培育和发展农业新兴产业, 促进地方发展壮大农业产业化经济实力。 |
4. 培育和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链条, 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 |
(二) 科学安排农业产业发展规划, 全方位培育和发展农业优势、特色、短缺产业。 |
(三) 科学组织农业产品基地建设, 逐步形成农业产品基地生产集约化、规模化和区域化布局。 |
1. 组织加强农业产品生产基地建设。 |
2. 组织推进农业产品集约化、规模化生产基地建设。 |
3. 组织落实农业产品基地建设的区域化布局。 |
(四) 科学开拓农业产品市场建设, 不断培育农业产品统一开放市场体系。 |
1. 科学掌握农业产品市场导向。 |
2. 科学培育农业产品市场主体, 这是指通过开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多元化联合组织形式, 不断提高农户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生产经营水平, 科学培育农户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生产经营的产品在市场上的主体地位, 享受与其他工商业者同样的经营自主权, 参与市场的平等竞争。 |
3. 科学开拓农业产品市场空间。 |
4. 科学构筑农业产品市场载体。 |
(五) 科学推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 促使龙头企业带动农民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
1. 增强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环节。 |
2. 增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功能。 |
3. 推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高起点发展。 |
4. 推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联合组建和创办企业集团公司。 |
(六) 科学开展农业产业化经营资金投入多元化渠道, 坚持建立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民利益与风险紧密联结关系。 |
1. 科学开辟农业产业化经营资金投入不断增强的多元化渠道。 |
2. 坚持建立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民的利益与风险紧密联结关系。 |
(七) 科学健全农业产业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体系, 增强农业产业化经营科技创新能量。 |
1. 健全农业产业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体系, 强化全方位服务功能。 |
2. 增强农业产业化经营科技创新能量。 |
八、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任务 |
九、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要求 |
(一) 坚定树立农业产业化经营全新观念。 |
1. 农业产业化经营系列、一体化的全面发展观念。 |
2. 农业产业化经营集约、专业化规模发展观念。 |
3. 农业产业化经营生态、社会化的综合发展观念。 |
4. 农业产业化经营科技、现代化的永续发展观念。 |
(二) 严格遵循农业产业化经营基本原则。 |
1. 严格遵循市场导向的准则。 |
2. 严格遵循自愿互利的准则。 |
3. 严格遵循协调指导的准则。 |
4. 严格遵循“龙头”带动的准则。 |
5. 严格遵循全产业链的准则。 |
6. 严格遵循企业兼并重组的准则。 |
(三) 要引导带动广大农民建设农业产品生产基地。 |
1. 组织建成确保农业产品有效供应的生产基地。 |
2. 组织建成农业产品质量安全保障生产基地。 |
(四) 要充分发挥农业产业化经营资源综合利用优势。 |
1. 科学认识农业产业化经营资源的特点、优势和问题。 |
2. 科学开发利用农业产业化经营资源的优势与劣势互补问题。 |
(五) 要鼓励农民及其组织参加农业产业化经营一条龙产业链、一体化现代农业产业集团经营体系。 |
1. 因地制宜地布局农业区域化产业。 |
2. 科学合理地建立农业主导产品规模化生产基地产业。 |
3. 实事求是地扶持农业集约、专业化支柱产业。 |
4. 坚持不断地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健全化基础产业。 |
5. 坚定不移地培育农业产业化经营一条龙产业链产业。 |
6. 遵纪守法地健全农业产业化经营服务社会化产业。 |
7. 广泛深入地开展农业科技开发、创新、推广应用产业。 |
8. 全面系统地建立农业产业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产业。 |
9. 全方位地建立农工商、贸工农、农科教一体化集团产业。 |
十、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政策措施 |
(一) 树立农业产业化经营全新观念、自觉意识。 |
1. 正确认识、理解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概念和内涵。 |
2. 正确划分、确定现代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范围和内容。 |
3. 正确树立农业产业化经营全新观念、自觉意识。 |
(二) 转变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领导、调节控制职能。 |
1. 改革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管理机构和经营体制。 |
2. 转变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领导的方式、方法。 |
3. 加强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领导、调节控制的职能、责任。 |
(三) 组织推动广大农民参加农业产品生产基地工程建设。 |
1. 组织落实农业产品生产基地。 |
2. 组织落实农业产品标准化生产。 |
(四) 组织推动各地区创造调整优化农业产业化经营结构的条件。 |
1. 组织推动各地区划分、界定农业产业化经营结构的类型。 |
2. 组织推动各地区合理确定农业产业化经营结构的体制。 |
(五) 组织推动各地区鼓励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壮大。 |
1. 要组织采取培育和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多元形式。 |
2. 要组织落实培育和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多种政策措施。 |
3. 要组织推动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挥骨干带动功能。 |
(六) 组织推动各地区开拓农业产品市场体系建设的途径。 |
1. 组织把握农业产品市场的导向。 |
2. 组织增强农业产品市场竞争力。 |
(七) 组织促进各地区增强农业科学技术创新、进步的动力。 |
(八) 组织健全农业产业化经营收益分配组织体制。 |
1. 组织引导农民自主建立各种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股份合作组织及其他形式的联合体。 |
2. 组织推动农民与农业龙头企业等单位建立产销合同、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分担机制。 |
(九) 组织完善农业产业化经营调控约束机制的纽带。 |
1. 建立健全农业产业化经营宏观调控机制。 |
2. 建立健全农业产业化经营具体约束机制。 |
3. 建立健全农业劳动力合理流动的转移机制。 |
4. 建立健全农业产业化经营资金多元化投入机制。 |
5. 建立健全国家财政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资金投入机制。 |
6. 建立健全国家银行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信贷资金投入机制。 |
7. 建立健全农业产业化经营资金管理机制。 |
8. 建立健全农业产业化经营利益分配机制。 |
(十) 组织开辟农业产业化经营社会化服务的渠道。 |
1. 组织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社会化服务法制化。 |
2. 组织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社会化服务环保化。 |
3. 组织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社会化服务资源化。 |
4. 组织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社会化服务社区化。 |
(十一) 组织提供农业产业化经营保护、保险的保障。 |
1.农业产业化经营保护、保险的保障必要性。 |
2.农业产业化经营保护、保险的保障现状及制约因素。 |
3.农业产业化经营保护、保险的保障范围。 |
4.农业产业化经营保护、保险的保障内容。 |
5. 农业产业化经营保护、保险的保障职责。 |
6. 农业产业化经营保护、保险的保障原则。 |
7. 农业产业化经营保护、保险的保障要求。 |
8. 农业产业化经营保护、保险的保障措施。 |
(十二) 组织推进现代农业标准化、城乡一体化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
1.现代农业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 |
2.现代农业产业化经营标准化体系。 |
3.现代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
4.现代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体系。 |
5.现代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体系。 |
十一、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成效 |
(一) 推进了农业各种产业化经营发展。 |
(二) 形成了现代农业发展的骨干力量。 |
(三) 增强了农业产业化经营持续发展的能力。 |
(四) 推动了农业产业化经营科技进步。 |
(五) 促进了农业生产经营要素科学组合。 |
(六) 完善了农业产业化经营体制。 |
(七) 健全了农业产业化经营机制。 |
(八) 建成了农业产品市场体系。 |
(九) 加快了传统农业转变现代农业的进程。 |
(十) 加强了城乡一体化、现代化和谐经济社会建设。 |
(7)城镇化进程中上海市郊农业产业结构演进与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国际背景 |
1.1.2 国内背景 |
1.1.3 上海市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框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与框架 |
1.3.2 研究方法 |
1.4 本研究的关键点 |
第二章 研究进展与理论基础 |
2.1 国内外研究进展 |
2.1.1 国外研究进展 |
2.1.2 国内研究进展 |
2.2 论基础 |
2.2.1 中心外围理论 |
2.2.2 产业结构演进理论 |
2.2.3 田园城市理论 |
2.2.4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3 农业结构调整与城镇化发展的相互关系分析 |
2.3.1 农业结构调整的一般性认识 |
2.3.2 城镇化发展的一般性认识 |
2.3.3 农业结构调整与城镇化发展的辩证关系 |
2.3.4 农业结构调整与城镇化协调发展的内涵与目标 |
第三章 城镇化进程中上海市郊农业产业结构演进分析 |
3.1 总体特征 |
3.1.1 城镇化水平总体上升,农业劳动力比重逐渐降低 |
3.1.2 农业产值比重降低,农业演变为种养相当的产业结构 |
3.1.3 农业发展与城镇化的相关性较强 |
3.2 改革开放前城镇化缓慢发展的农区农业阶段 |
3.2.1 农业支撑着工业的发展,农业发展缓慢 |
3.2.2 农业劳动力转移缓慢,农业就业比重大 |
3.2.3 农业生产逐步向城郊型农业转变 |
3.2.4 围垦滩涂减缓了耕地的下降速度 |
3.2.5 主要特征和存在的问题 |
3.3 浦东开发开放前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城郊农业阶段 |
3.3.1 城镇化发展较快,农业弱质性渐显 |
3.3.2 农业劳动力加速转移,非农就业为主 |
3.3.3 服务于城市的城郊型农业日趋成熟 |
3.3.4 耕地面积大幅下降,林果用地明显增加 |
3.3.5 主要特征和存在的问题 |
3.4 浦东开发开放后城镇化加速发展的都市农业阶段 |
3.4.1 城镇化加速发展,农业弱质性明显 |
3.4.2 农业劳动力进一步转移,劳动力质量有待提高 |
3.4.3 农业生产由城郊型农业向都市型农业转变 |
3.4.4 农业生产空间受到挤压,土地利用结构进一步优化 |
3.4.5 主要特征和存在的问题 |
3.5 小结 |
第四章 城镇化进程中上海市郊农业生产空间布局演变分析 |
4.1 种植业生产布局演变 |
4.1.1 粮食 |
4.1.2 蔬菜 |
4.1.3 果园 |
4.2 养殖业生产布局演变 |
4.2.1 奶牛 |
4.2.2 生猪 |
4.2.3 家禽 |
4.2.4 水产养殖 |
4.3 农业旅游景点分布 |
4.4 农业生产总体布局演变 |
4.5 小结 |
第五章 城镇化进程中上海市郊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机制分析 |
5.1 经济体制的变革 |
5.2 消费导向的影响 |
5.3 农村工业的推动 |
5.4 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带动 |
5.5 政策措施的引导 |
5.5.1 农业宏观政策 |
5.5.2 资金投入政策 |
5.5.3 “三个集中”的推进 |
5.5.4 城乡一体化的推动 |
5.6 生态环境的影响 |
5.7 人口增长的驱动 |
5.8 技术进步的推动 |
5.9 城镇的布局演变 |
5.10 小结 |
第六章 上海市郊农业与城镇化协同发展的综合评价 |
6.1 综合评价的基本思路 |
6.2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
6.3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 |
6.3.1 农业发展指标含义 |
6.3.2 城镇化发展指标含义 |
6.4 综合评价的方法 |
6.4.1 数据来源与数据标准化 |
6.4.2 综合评价指标的赋权方法 |
6.4.3 综合评价模型的建立 |
6.5 实证分析 |
6.5.1 协调发展评价的网络层次模型 |
6.5.2 协调发展综合评价指标的赋权 |
6.5.3 协调发展综合评价结果与分析 |
6.6 小结 |
第七章 城镇化进程中发达地区农业结构调整的实践与启示 |
7.1 荷兰模式 |
7.2 日本模式 |
7.3 经验总结与启示 |
7.4 小结 |
第八章 城镇化背景下上海市郊农业结构未来调整方向和保障措施 |
8.1 上海市郊农业结构未来调整的方向 |
8.1.1 城镇化发展背景 |
8.1.2 农业功能定位 |
8.1.3 农业发展总体目标 |
8.1.4 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组织 |
8.1.5 主要产业发展导向与布局 |
8.1.6 农业生产综合布局设想 |
8.2 城镇化背景下上海市郊农业发展的保障措施 |
8.2.1 加强农业从业人员队伍建设,建立起与城镇协调发展的劳动力保障机制 |
8.2.2 加强耕地保护,建立起与城镇协调发展的土地保障机制 |
8.2.3 加强农业产业组织化建设,建立起与城镇协调发展的组织保障机制 |
8.2.4 加大农业投入,建立起与城镇协调发展的农产品保障机制 |
8.2.5 加强环境保护,建立起与城镇协调发展的生态保障机制 |
8.2.6 优化城镇布局,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建立城乡融合发展机制 |
8.2.7 加强执法力度,建立起与城镇协调发展的法制保障机制 |
8.3 小结 |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
9.1 主要结论 |
9.2 可能的创新之处 |
9.3 研究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甘肃区域特色农业现代化政策研究 ——基于现代生态农业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核心概念与内涵 |
1.3.1 特色农业 |
1.3.2 现代农业 |
1.3.3 农业现代化 |
1.3.4 持续农业 |
1.3.5 循环农业 |
1.3.6 生态农业 |
1.4 文献述评 |
1.4.1 关于特色农业研究 |
1.4.2 关于农业现代化研究 |
1.4.3 国内外关于循环经济的研究 |
1.5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方法 |
1.5.3 数据选取 |
1.6 论文研究内容与结构 |
1.7 论文创新 |
1.7.1 论文研究特色与创新 |
1.7.2 论文研究不足 |
第二章 农业现代化理论 |
2.1 国外主要农业现代化理论 |
2.2 国外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主要模式 |
2.2.1 美国模式 |
2.2.2 日本模式 |
2.2.3 西欧模式 |
2.2.4 以色列模式 |
2.2.5 韩国模式 |
2.2.6 中国台湾模式 |
2.3 二次农业现代化理论 |
2.3.1 第二次现代化理论 |
2.3.2 二次农业现代化理论 |
2.4 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区域特色农业发展理论与甘肃实践 |
3.1 区域特色农业发展理论 |
3.1.1 区域比较优势理论 |
3.1.2 竞争优势理论 |
3.1.3 农业区位理论 |
3.1.4 技术创新理论 |
3.1.5 农业产业化理论 |
3.2 区域特色农业发展主要模式 |
3.2.1 特色产品模式 |
3.2.2 景观农业模式 |
3.2.3 区位农业模式 |
3.2.4 工程农业模式 |
3.2.5 示范农业模式 |
3.2.6 循环农业模式 |
3.3 区域特色现代农业发展的基本特点 |
3.4 发展区域特色现代农业是农业现代化的基本取向 |
3.4.1 探索各具特色的区域农业发展模式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基本经验 |
3.4.2 中国农业现代化实践为区域农业现代化模式探索提供了经验. |
3.4.3 统筹城乡发展与新农村建设是区域现代农业模式探索的重要支撑 |
3.4.4 探索区域特色现代农业是西部农业现代化的基本取向 |
3.5 甘肃区域特色农业发展现状分析 |
3.5.1 甘肃区域特色农业总体发展情况 |
3.5.2 甘肃区域特色农业产业布局分析 |
3.5.3 甘肃区域特色农业发展的SWOT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农业循环经济理论与甘肃农业循环经济实践 |
4.1 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必然选择 |
4.2 农业循环经济理论探索 |
4.2.1 农业循环经济理论研究 |
4.2.2 农业循环经济的基本结构 |
4.3 中国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探索 |
4.4 甘肃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实践 |
4.5 甘肃农业循环经济发展问题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现代生态农业: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向 |
5.1 发展生态农业是发展循环农业的基础 |
5.2 现代生态农业的提出 |
5.3 现代生态农业的基本特征 |
5.4 现代生态农业建设的基本目标 |
5.5 现代生态农业是甘肃区域特色农业现代化的基本导向 |
5.5.1 甘肃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需要 |
5.5.2 甘肃农业发展模式与增长方式转变的需要 |
5.5.3 甘肃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内在要求 |
5.5.4 现代生态农业是促进农业稳定发展与提高农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
5.5.5 发展现代生态农业是改善和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需要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甘肃区域特色农业现代化的政策取向 |
6.1 推进农业发展体制机制改革 |
6.2 创新农地制度与规模经营 |
6.2.1 甘肃区域特色农业规模经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6.2.2 现代生态农业发展需要农地制度创新 |
6.3 优先发展农业公共产品供给 |
6.3.1 甘肃农业生产性公共产品供给严重不足 |
6.3.2 特色农业发展要求农业公共产品的供给日益增强 |
6.3.3 创新公共产品的供给模式是现代生态农业发展的基本要求 |
6.4 构建循环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
6.4.1 甘肃农业科技发展存在的问题 |
6.4.2 构建现代生态农业产业链技术创新支撑体系 |
6.5 推进特色农业产业化经营 |
6.5.1 以制度创新为突破,着力培育核心农户 |
6.5.2 以打造品牌为核心,发展壮大农业龙头企业 |
6.5.3 以产业特色为依托,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 |
6.6 推进特色农业产业集聚发展 |
6.6.1 甘肃特色农业产业区域化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6.6.2 甘肃特色农业产业集群与特色农业产业集聚发展战略 |
6.6.3 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发展是甘肃特色农业产业区发展的战略举措 |
6.7 构建长效支农投入机制 |
6.7.1 政府财政投入机制 |
6.7.2 农业财政补贴机制 |
6.7.3 金融支持机制 |
6.7.4 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 |
6.8 推进区域特色农业品牌化发展 |
6.8.1 推进区域特色农业品牌化具有重要意义 |
6.8.2 区域特色农业品牌化发展的政策举措 |
6.9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7.1 主要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7.3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东北黑土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导论 |
0.1 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
0.1.1 农村人口过多且素质低 |
0.1.2 水土资源流失日趋严重 |
0.1.3 资金投入不足 |
0.1.4 农业科技水平落后 |
0.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0.2.1 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提出 |
0.2.2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
0.2.3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模式 |
0.2.4 农业技术和政策研究 |
0.2.5 生态农业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
0.2.6 对东北土区及东北黑土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研究 |
0.3 本文研究基本思路、内容、方法 |
0.3.1 基本思路、内容 |
0.3.2 研究方法 |
0.4 研究创新的方面 |
第1章 肥沃土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理论 |
1.1 基础概念的界定 |
1.1.1 可持续发展 |
1.1.2 农业可持续发展 |
1.1.3 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
1.2 马克思土地肥力理论 |
1.2.1 马克思土地肥力观 |
1.2.2 马克思地力枯竭学说 |
1.2.3 马克思对肥力递减规律的批判 |
1.3 可持续农业的理论基础 |
1.3.1 农业生态理论 |
1.3.2 资源经济学理论 |
1.3.3 农业生态经济学理论 |
第2章 东北黑土区农业生产概述 |
2.1 东北黑土区农业生产概况 |
2.1.1 东北黑土区农业生产的水土资源禀赋优势 |
2.1.2 黑土区农业生产发展的限制性因素 |
2.2 东北黑土区农业生产的重要地位 |
2.2.1 东北黑土区粮食生产的重要地位 |
2.2.2 东北黑土区农业生产的总体地位 |
2.3 东北黑土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特殊作用性 |
2.3.1 东北黑土区农业可持续发展对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影响 |
2.3.2 东北黑土区农业可持续发展在东北振兴中的重要地位 |
第3章 东北黑土区农业可持续发展要素理论分析 |
3.1 水土资源 |
3.1.1 水土资源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
3.1.2 具有肥力的土地是农业基本生产资料 |
3.1.3 级差地租的获取要求对水土资源进行合理保护 |
3.1.4 保护水土资源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
3.2 劳动力要素 |
3.2.1 科学文化素质不断提高的劳动力供给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
3.2.2 东北黑土区农业可持续发展中劳动力供给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
3.2.3 解决东北黑土区劳动力资源可持续发展障碍的措施 |
3.2.4 劳动力转移是东北黑土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
3.3 资金要素 |
3.3.1 新形势下加大资金要素投入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
3.3.2 东北黑土区农业资金投入的现状 |
3.3.3 东北黑土区资金投入的难点及其成因 |
3.3.4 加强东北黑土区农业资金投入的措施 |
3.4 科技要素 |
3.4.1 科技要素在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凸显 |
3.4.2 东北黑土区农业科技推广工作的开展现状 |
3.4.3 东北黑土区在农业科技推广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3.4.4 解决东北黑土区农业科技推广障碍的对策 |
第4章 东北黑土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实证分析 |
4.1 以黑龙江省克山县为例 |
4.1.1 地区概况 |
4.1.2 各种要素对农业可持续发展作用 |
4.1.3 样本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总体评价 |
4.2 以吉林省榆树市为例 |
4.2.1 地区概况 |
4.2.2 各种要素对农业可持续发展作用 |
4.2.3 样本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总体评价 |
4.3 黑土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总体评价 |
第5章 国外黑土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经验借鉴 |
5.1 美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经验借鉴 |
5.1.1 美国黑土区自然状况 |
5.1.2 美国农业可持续发展采取的措施 |
5.1.3 美国可持续发展的经验借鉴 |
5.2 乌克兰农业可持续发展经验借鉴 |
5.2.1 乌克兰黑土区自然状况 |
5.2.2 乌克兰农业发展措施 |
5.2.3 乌克兰经验借鉴 |
第6章 东北黑土区建立可持续发展农业的模式选择 |
6.1 东北黑土区关于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的探索 |
6.2 东北黑土区现有几种模式的经验总结 |
6.3 生态农业——东北黑土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最佳选择 |
6.3.1 关于生态农业内涵的理解 |
6.3.2 东北黑土区发展生态农业的优势 |
6.3.3 发展生态农业是东北黑土区的必然选择 |
第7章 结论 |
7.1 主要结论 |
7.2 待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0)湖南省主要农作物生产生态经济适宜性评价及高效持续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 研究背景 |
1.1 生态背景 |
1.1.1 农业土地资源状态严重恶化 |
1.1.2 化肥、农药、农膜等农业面源污染凸现 |
1.1.3 水资源利用率与利用效率低下 |
1.1.4 生物多样性显着降低 |
1.2 经济背景 |
1.2.1 种植成本不断增加 |
1.2.2 种植效益依然外泄 |
1.2.3 支农机制有待完善 |
1.3 政策背景 |
1.3.1 从思想层面看 |
1.3.2 从目标层面看 |
1.3.3 从措施层面看 |
1.3.4 从主体层面看 |
2 核心概念界定 |
2.1 作物生产生态经济适宜性 |
2.2 区域作物生产生态经济适宜性综合表现率 |
2.3 农作物生产高效持续发展战略 |
2.3.1 总体性特征 |
2.3.2 长远性特征 |
2.3.3 指导性特征 |
2.3.4 选择性特征 |
2.3.5 差异性特征 |
2.3.6 稳定性特征 |
2.3.7 风险性特征 |
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3.1 研究目的 |
3.2 研究的意义 |
3.2.1 有利于农业健康发展 |
3.2.2 有利于“三农”问题的解决 |
3.2.3 有利于国民经济健康持续发展 |
3.2.4 有利于我国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 |
3.2.5 有利于世界粮食安全及国际农产品市场稳定 |
4 相关研究进展 |
4.1 国内研究进展 |
4.1.1 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 |
4.1.1.1 农业生态学派 |
4.1.1.2 农业经济学派 |
4.1.1.3 农业地理学派 |
4.1.2 国内农作物生产可持续发展研究 |
4.1.3 国内农作物生产生态经济适宜性研究 |
4.1.4 国内区域农作物生产优势布局研究 |
4.2 国外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 |
4.2.1 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形成和发展 |
4.2.2 发达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 |
4.2.3 发展中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 |
4.2.4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比较 |
第二章 研究材料与方法 |
1 指导思想 |
2 研究对象及数据来源 |
2.1 研究对象 |
2.2 数据来源 |
3 研究内容设置 |
3.1 湖南省主要农作物生产关键资源状态剖析 |
3.2 湖南省主要农作物生产年际动态剖析 |
3.3 湖南省主要农作物生产生态经济适宜性评价研究 |
3.4 湖南省主要农作物生产生态经济适宜区域布局研究 |
3.5 湖南省主要农作物生产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 |
4 技术路线 |
5 理论假设 |
5.1 复合生态系统假设 |
5.2 理性经济人假设 |
5.3 理性生态经济人假设 |
6 理论依据 |
6.1 生产力布局理论 |
6.1.1 农业区位理论 |
6.1.2 经济增长极核理论 |
6.1.3 梯度理论 |
6.1.4 累积循环因果理论 |
6.1.5 中心-外围理论 |
6.2 农业经济理论 |
6.2.1 绝对优理论势 |
6.2.2 比较优势理论 |
6.2.3 要素禀赋理论 |
6.2.4 规模经济理论 |
6.2.5 “国家钻石”理论 |
6.3 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 |
6.3.1 内生经济增长理论 |
6.3.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6.3.3 农业系统理论 |
6.3.4 复合生态系统控制论 |
6.3.5 要素组合理论 |
6.3.6 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 |
6.4 农业生态经济理论 |
6.4.1 生态农业论 |
6.4.2 生态经济农业论 |
7 研究方法 |
7.1 层次分析法 |
7.2 主成分分析法 |
7.3 聚类分析法 |
8 研究工具 |
8.1 SAS 9.0 |
8.2 Eviews 5.0 |
8.3 Microsoft Excel 2003 |
8.4 MapInfo V8.5 |
8.5 ArcView 9.2 |
第三章 湖南省主要农作物生产关键资源状态剖析 |
1 作物生产关键资源界定 |
2 湖南省作物生产自然资源分析 |
2.1 湖南省的地理位置 |
2.2 湖南省地势地貌特征 |
2.3 湖南省气候资源特征 |
2.4 湖南省土地资源特征 |
3 湖南省作物生产生态资源分析 |
4 湖南省作物生产社会经济资源分析 |
5 小结 |
第四章 湖南省主要农作物生产年际动态剖析 |
1 湖南省主要农作物种植规模年际动态剖析 |
2 湖南省主要农作物总产规模年际动态剖析 |
3 湖南省主要农作物单产水平年际动态剖析 |
4 湖南省主要农作物经济收益年际动态剖析 |
5 小结 |
第五章 湖南省主要作物生产生态经济适宜性评价模型构建 |
1 评价指标设置原则 |
1.1 完整性原则 |
1.2 显着性原则 |
1.3 主导性原则 |
1.4 分异性原则 |
1.5 稳定性原则 |
1.6 可行性原则 |
1.7 灵活性原则 |
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2.1 气候条件准则指标 |
2.2 生态效益准则指标 |
2.3 经济效益准则指标 |
2.4 社会效益准则指标 |
3 评价指标计算程序 |
3.1 指标因子的标准化 |
3.2 单因子隶属函数值 |
3.2.1 正态分布型单因子隶属函数计算 |
3.2.2 逻辑斯谛(LOGISTIC)型单因子隶属函数计算 |
3.2.3 离散型单因子隶属函数计算 |
3.3 作物生态经济适宜度计算 |
3.4 区域作物生产生态经济适宜性综合表现率计算 |
4 小结 |
第六章 湖南省主要农作物生产生态经济适宜性评价 |
1 早稻生态经济适宜性评价 |
1.1 早稻生产生态经济最适宜区 |
1.2 早稻生产生态经济适宜区 |
1.3 早稻生产生态经济次适宜区 |
1.4 早稻生产生态经济欠适宜区 |
2 中稻生态经济适宜性评价 |
2.1 中稻生产生态经济最适宜区 |
2.2 中稻生产生态经济适宜区 |
2.3 中稻生产生态经济次适宜区 |
3 晚稻生态经济适宜性评价 |
3.1 晚稻生产生态经济最适宜区 |
3.2 晚稻生产生态经济适宜区 |
3.3 晚稻生产生态经济次适宜区 |
3.4 晚稻生态经济欠适宜区 |
4 棉花生态经济适宜性评价 |
4.1 棉花生产生态经济最适宜区 |
4.2 棉花生产生态经济适宜区 |
4.3 棉花生产生态经济次适宜区 |
4.4 棉花生产生态经济最不宜区 |
5 油菜生态经济适宜性评价 |
5.1 油菜生产生态经济最适宜区 |
5.2 油菜生产生态经济适宜区 |
5.3 油菜生产生态经济次适宜区 |
6 苎麻生态经济适宜性评价 |
6.1 苎麻生产生态经济最适宜区 |
6.2 苎麻生产生态经济适宜区 |
6.3 苎麻生产生态经济次适宜区 |
6.4 苎麻生产生态经济欠适宜区 |
7 烤烟生态经济适宜性评价 |
7.1 烤烟生产生态经济最适宜区 |
7.2 烟生态经济适宜区 |
7.3 烟生产生态经济次适宜区 |
8 玉米生态经济适宜性评价 |
8.1 玉米生态经济最适宜区 |
8.2 玉米生态经济适宜区 |
8.3 玉米生态经济次适宜区 |
8.4 玉米生态经济欠适宜区 |
9 大豆生态经济适宜性评价 |
9.1 大豆生态经济最适宜区 |
9.2 大豆生态经济适宜区 |
9.3 大豆生态经济次适宜区 |
9.4 大豆生态经济欠适宜区 |
10 甘薯生态经济适宜性评价 |
10.1 甘薯生态经济最适宜区 |
10.2 甘薯生态经济适宜区 |
10.3 甘薯生态经济次适宜区 |
11 小结 |
第七章 湖南省作物生产生态经济适宜性综合表现区域分析 |
1 湖南省作物生产生态经济适宜性综合表现区域归类 |
2 湖南省作物生产生态经济适宜性综合表现最佳区域 |
3 湖南省作物生产生态经济适宜性综合表现良好区域 |
4 湖南省作物生产生态经济适宜性综合表现一般区域 |
5 小结 |
第八章 湖南省主要作物生态经济适宜区域布局研究 |
1 作物生产生态经济适宜性区域布局概念 |
2 推进作物生态经济适宜区域布局的意义 |
2.1 有利于全面优化农业生产力布局 |
2.2 有利于构建区域主导产业 |
2.3 有利于挖掘区域特色资源潜力 |
2.4 有利于提高区域农业竞争力 |
3 作物生态经济适宜区域布局原则 |
3.1 以社会的需求为目标原则 |
3.2 以生态适应性为基础原则 |
3.3 注重经济效益可行性原则 |
4 早稻生态经济适宜区域布局研究 |
4.1 早稻优势区域 |
4.2 早稻存在问题 |
4.3 早稻主攻方向 |
4.4 早稻发展目标 |
5 中稻生态经济适宜区域布局研究 |
5.1 中稻优势区域 |
5.2 中稻存在问题 |
5.3 中稻主攻方向 |
5.4 中稻发展目标 |
6 晚稻生态经济适宜区域布局研究 |
6.1 晚稻优势区域 |
6.2 晚稻存在问题 |
6.3 晚稻主攻方向 |
6.4 晚稻发展目标 |
7 棉花生态经济适宜区域布局研究 |
7.1 棉花优势区域 |
7.2 棉花存在问题 |
7.3 棉花主攻方向 |
7.4 棉花发展目标 |
8 油菜生态经济适宜区域布局研究 |
8.1 油菜优势区域 |
8.2 油菜存在问题 |
8.3 油菜主攻方向 |
8.4 油菜发展目标 |
9 苎麻生态经济适宜区域布局研究 |
9.1 苎麻优势区域 |
9.2 苎麻存在问题 |
9.3 苎麻主攻方向 |
9.4 苎麻发展目标 |
10 烤烟生态经济适宜区域布局研究 |
10.1 烤烟优势区域 |
10.2 烤烟存在问题 |
10.3 烤烟主攻方向 |
10.4 烤烟发展目标 |
11 玉米生态经济适宜区域布局研究 |
11.1 玉米优势区域 |
11.2 玉米存在问题 |
11.3 玉米主攻方向 |
11.4 玉米发展目标 |
12 大豆生态经济适宜区域布局研究 |
12.1 大豆优势区域 |
12.2 大豆存在问题 |
12.3 大豆主攻方向 |
12.4 大豆发展目标 |
13 甘薯生态经济适宜性区域布局研究 |
13.1 甘薯优势区域 |
13.2 甘薯存在问题 |
13.3 甘薯主攻方向 |
13.4 甘薯发展目标 |
14 小结 |
第九章 湖南省主要农作物生产高效持续发展战略研究 |
1 湖南省主要农作物生产高效持续发展战略定位 |
1.1 湖南省农作物生产的外部环境分析 |
1.1.1 外部政策环境分析 |
1.1.2 我国作物生产要素环境分析 |
1.1.3 我国作物生产内需环境分析 |
1.1.4 我国作物生产相关产业及支持性产业分析 |
1.1.5 我国农作物生产结构分析 |
1.2 湖南省农作物生产发展战略定位 |
2 湖南省主要农作物生产高效持续发展战略方针 |
2.1 鼓励经济增长,追求综合效益 |
2.2 强调资源节约,体现环境友好 |
2.3 全面实现复合系统的协调发展 |
3 湖南省主要农作物生产高效持续发展战略原则 |
3.1 公平性原则 |
3.2 持续性原则 |
3.3 协调性原则 |
3.4 效益性原则 |
3.5 统筹性原则 |
3.6 尊重农民意愿原则 |
3.7 灵活性原则 |
4 湖南省主要农作物生产高效持续发展战略目标 |
4.1 远期目标任务 |
4.1.1 合理地满足社会对农产品的多样化需求 |
4.1.2 实现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和环境资源持续高效利用 |
4.1.3 形成高效可持续运行的区域作物产业化生产体系 |
4.1.4 构筑出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农业产业体系 |
4.2 近期目标任务 |
4.2.1 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水平显着提升 |
4.2.2 产品质量水平和加工效益显着提升 |
4.2.3 产品有效供给能力显着提升 |
4.2.4 公共服务能力显着提升 |
5 湖南省主要农作物生产高效持续发展战略重点 |
5.1 基础性研究 |
5.2 基础性工作 |
5.3 机制的创新 |
5.4 特色农产品生产 |
6 湖南省主要农作物生产高效持续发展战略布局 |
6.1 作物生产布局 |
6.2 产业职能布局 |
7 湖南省主要农作物生产高效持续发展战略路径 |
7.1 生产技术路径 |
7.2 组织形式路径 |
7.3 发展驱动模式路径 |
7.4 政府管理模式演进路径 |
7.5 制度创新路径 |
7.6 专业技能路径 |
8 湖南省主要农作物生产高效持续发展战略措施 |
8.1 深入细致地搞好宣传教育工作 |
8.2 加强战略实施工作的领导 |
8.3 优化相关政策环境 |
8.3.1 大力发展绿箱政策 |
8.3.2 积极调整黄箱政策 |
8.3.3 谨慎对待蓝箱政策 |
8.4 创新作物生产管理机制 |
8.5 积极构筑作物生产的区域竞争优势 |
8.5.1 改善生产要素结构 |
8.5.2 改善对作物产品的内需条件 |
8.5.3 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农业生产资料工业 |
8.5.4 推动农村土地产权制度良性变迁 |
8.6 推进作物生产产业化经营 |
8.7 大力推动特色作物生产 |
8.8 优化其它发展环境 |
8.8.1 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大投入力度 |
8.8.2 积极构建风险规避机制 |
8.8.3 实施优势区域和原产地保护,强化资源基础 |
8.8.4 积极推进社会化服务体系发展 |
8.8.5 加强强化优势农产品进出口监管 |
9 小结 |
第十章 结论与讨论 |
1 作物生产系统的复合性 |
2 作物生产生态经济适宜性 |
3 作物生产生态经济适宜性指标体系构建 |
3.1 建立起了科学的指标框架体系 |
3.2 建构起了科学的项计算方法体系 |
3.3 兼顾了气候因素常年平均与极端因素两个方面 |
3.4 创新设计了一些新指标 |
4 作物生产生态经济适宜性分异及区域布局 |
5 作物高效持续生产战略制定 |
5.1 作出了战略抉择 |
5.2 确立了战略方针 |
5.3 指出了战略重点 |
5.4 提出了战略目标 |
5.5 规划了战略布局 |
5.6 明确了战略路径 |
5.7 制定了战略措施 |
第十一章 创新与展望 |
1 本研究的创新点 |
1.1 创建了生态课题研究范式 |
1.2 构建了作物生产生态经济适宜性评价体系 |
1.3 确立了湖南省主要农作物高效持续生产战略 |
2 本研究的局限性与展望 |
2.1 行政区划维度上有待进一步细化 |
2.2 研究对象角度可向耕作制度层面提升 |
2.3 研究方式上可进一步进行动态研究 |
2.4 应用方面要随着实践的深入不断完善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研究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四、发展生态农业 实现农业持续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 [1]陕西渭南市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D]. 吴鹏飞.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9(02)
- [2]古巴绿色发展理论与实践研究[D]. 杨晶.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
- [3]新时期农业综合开发治理的目标、方略与可行性研究[J]. 韩连贵,王岩,王其文,王清,李方旭,张小康,赵建生,董齐,韩铁峰,李九辉,陈贵锋,孙鹏. 经济研究参考, 2018(40)
- [4]江西省莲花县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D]. 赵梅. 江西农业大学, 2016(05)
- [5]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三体论”的分析框架[J]. 龚春明,倪慧. 经济问题探索, 2014(07)
- [6]关于探讨农业产业化经营安全保障体系建设方略规程的思路[J]. 韩连贵,李振宇,韩丹,吴庆岚,杨微,易继平,王恒,张照利,鲁川. 经济研究参考, 2013(03)
- [7]城镇化进程中上海市郊农业产业结构演进与评价研究[D]. 汤进华. 华东师范大学, 2012(11)
- [8]甘肃区域特色农业现代化政策研究 ——基于现代生态农业的视角[D]. 杨敬宇. 兰州大学, 2011(09)
- [9]东北黑土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D]. 蔡壮. 吉林大学, 2010(08)
- [10]湖南省主要农作物生产生态经济适宜性评价及高效持续发展战略研究[D]. 周贤君. 湖南农业大学, 2009(10)
标签:农业论文; 可持续发展论文;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论文; 生态农业模式论文; 农业综合开发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