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试析“V+了_1+NP”和“V+了_1+NP+了_2”的时间性特征(论文文献综述)
李静[1](2021)在《现代汉语小句宾语构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小句宾语句是现代汉语中常见的一种句式,本文立足于构式语法理论,将小句宾语构式定义为一个句式类构式,借鉴构式语法的理论框架,对各个构件的引申机制、小句宾语构式的构式义特征、构式中动词与构式义的互动关系以及小句宾语构式的产生动因等问题进行了考察,得到了一些新的发现。本文首先引进空语类理论对小句宾语句的范围进行了界定,明确指出小句宾语句的界定不仅要考虑其表层结构的完整性,还要结合其语义层面的特征。在以往研究仅对小句宾语句中空N2现象进行描述的基础上,本文按照空语类位置的不同又补充出了小句宾语句中N1空位和没有空位这两种类型,从形式上完善了小句宾语句的界定。另外,本文发现当N1和N2在语义上同指时,小句宾语句中比较容易出现空语类的情况,这是由于语言的经济性原则所决定的,但是在一部分N1和V1结构较为凝固或是语义上需要明确N1和N2的小句宾语句中,N1和N2通常不满足语言的经济性原则,在表层形式上是强制出现的。在明确其表层形式的基础上,本文将小句宾语句定义为小句宾语构式,运用构式语法的相关知识将小句宾语构式分为控制者角色、控制方式和外部事态三个语义角色,又辅以语料库语言学的研究方法,对各个语义角色的使用情况进行了统计。通过统计数据,本文确定了小句宾语构式中各个语义角色的典型形式和非典型形式,运用引申机制的相关知识解释了各个语义角色的引申原理和拓展路径。其中,控制者角色的典型形式是指人的名词或名词性短语,非典型的控制者角色通过转喻和隐喻引申机制获得典型形式所具有的思维能力和行为能力从而进入小句宾语构式成为控制者角色。控制方式的典型形式是表示心理活动的动词,使用频率最少的是身体感官类控制方式。外部事态按结构类型分为SVO型、零角色主语和SVP型三种,从使用频率来看,外部事态的典型形式是SVO型的主谓小句,零角色主语和SVP型外部事态的使用频率明显少于SVO型。SVO型、SVP型和零角色主语的主谓结构在语义的动态性上呈现一个逐渐减弱的过程。本文运用统计图表对语料进行数据化整理,发现各类控制方式所引导的外部事态在语义的动态性特征上有不同的表现:心理活动类控制方式更倾向于引导静态的事件概念,言说类控制方式则更倾向于引导动态性特征较强的外部事态,身体感官类控制方式在事件的动态性特征上没有明显的倾向,但总的来看,具有“动态性”的外部事态在使用频率上约为语料总数的四分之三,“动态性”依然是外部事态的主要特征。本文将小句宾语构式的中心意义概括为“控制者以某种方式控制一个外部事态”,论证了小句宾语构式所包含的“控制”义并不来自小句宾语构式中的每一个动词,而是由构式本身带来的。动词义对外部事态语义特征的限制不仅体现在动态性的强弱上,还体现在表示外部事态的主语和时体特征上:身体感官类控制方式和言说类控制方式所引导的外部事态在语义上大多情况下指向外部世界而不指向自己;心理活动类则既可以指向外部世界又可以指向自己;身体感官类控制方式控制已然的外部事态。另外,意愿类控制方式控制未然的外部事态,认知类和情感类控制方式则不受已然和未然的限制。从动词义和构式义的关系来看,本文认为小句宾语构式中的动词类型就代表了小句宾语构式所述事件类型的方式。本文还从句法、语义和语用的角度对小句宾语构式形成的动因进行了分析:从句法特征上看,小句宾语构式并非汉语独有,其表现形式和现代汉语的语序类型保持一致。另外,小句宾语构式的外部事态由主谓句来充当,进入到小句宾语构式中,这一主谓句就只能降格成为小句充当该构式中的一个语义角色,所以小句宾语构式在句法层面上拥有两个层级。从语义的角度来看,一个完整的外部事态在我们的语言交际中无法用单个的词或短语进行表述,所以小句宾语构式中的外部事态只能以小句的形式出现,否则就无法满足该构式在语义上的要求。另外,本文还用人类中心说和语言的主观化对小句宾语构式义的形成进行了解释:小句宾语构式的认知以“人”为中心,完整表达了“人”通过某种方式控制外部事态的过程。而主观化扩大了小句宾语构式可以表达的范围,使小句宾语构式就拥有了主观性的特征,产生了思维和心理层面的控制义。从语用的角度来看,小句宾语构式的形成受到语言经济性原则的影响,两层句法结构合二为一,句子的数量有所减少而句子容量得以扩大。在语言经济性原则和宾语焦点化的影响下,主谓小句成为了承载较为复杂的语义信息最佳宾语形式,也是表述外部事态的最佳形式。
刘颖[2](2021)在《泰国学生汉语态度动词带宾情况习得研究》文中指出态度动词,作为事件动词中的一类,常被归入心理动词、认知动词、能愿动词等动词中,目前未有学者专门研究。态度动词表示对某一事件或者情况的看法观点,使用率较高,后面可以加名词宾语,但是,名词宾语的事件性要强,才更容易进入态度动词带名词宾语结构中去。词汇意义相近或相反的态度动词,与名词宾语搭配的情况各不相同,表示否定义的态度动词更容易与名词宾语搭配。汉语态度动词与泰语态度动词、英语态度动词也存在着差异,与名词宾语搭配的情况不尽相同,泰语态度动词可以直接加名词宾语,英语态度动词与名词宾语搭配往往需要改变语序,变成被动句。首先,本文基于态度动词的本体研究,将汉语态度动词与对应的英语态度动词、泰语态度动词作比较,研究“态度动词带名词宾语”结构的特点,为后面的偏误分析做好准备。其次,本文根据笔者在泰国汉语教学中收集到的语料,以及泰国学生完成的测试问卷结果这两方面进行分析,研究泰国学生习得汉语态度动词带名词宾语结构的偏误率,归纳总结偏误类型,以及产生偏误的原因,最后根据偏误分析,提出教学建议。最后,总结研究泰国学生习得态度动词带宾情况的结论,指出本文存在的不足之处。
杜丹[3](2020)在《存现范畴的类型学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以类型学视野下的存现范畴为研究对象,其中包括存现句式相关成分如存现主体、存现动词以及相关的时体特征、格特征,同时对存现句式语序与语言语序的类型特征以及相关句式如处所句式、领属句式等进行对比分析。通过对汉藏语系、印欧语系、阿尔泰语系、南亚语系、班图语系等语系语言的存现范畴的跨语言考察,试图寻求跨语言中存现范畴中的蕴含共性,同时结合语义地图模式、语言语序类型、认知语言学理论、生成语法理论等试图探寻存现范畴中的蕴含共性以及产生共性的机制与动因。首先,本文认为存现主体的语义类型特征以及内在属性对存现句式以及存现动词具有很大的影响,也应该成为判定存现句式的标准之一。同时根据跨语言调查发现存现主体的内在属性也会对人称代词、处所助词、语气词以及时体助词有一定的影响。另外,存现句式的主语问题一直是学界争论的热点,本文假设存现主体是存现句式主语的论点,试图在类型学视野下进行论证并探寻共性。通过对汉藏语系、阿尔泰语系、南亚语系、南岛语系、班图语系等语系语言中存现句式的跨语言调查研究发现,很多语言使用格标记、助词、词缀等句法手段将处所短语标记为向格、位格或方位格,一般情况主格为零形式;同时在无格标记的处所短语存现句式与形式代词存现句式中,本文从语言的类型特征、论元配置、生成语法原则等方面试图论证存现主体为存现句式的主语。然后通过对汉藏语系、印欧语系、阿尔泰语系、南亚语系、班图语系等语系语言中的存现动词的跨语言考察,试图描写存现动词概念结构的编码类型特征,发现主要有体词性和谓词性两种存在结构编码类型。进而根据其谓词性编码类型,试图描写并解释存在动词编码类型的语义图;基于以上存现动词编码类型的语义图以及演变路径探寻存现动词如存在动词、领有动词、系动词、居住动词、处所动词之间的蕴含共性。同时,通过对跨语言存现动词的类别的对比分析中发现,汉藏语系、班图语系、南岛语系、南亚语系、阿尔泰语系中都存在消失类存现动词,只有印欧语系中很少使用消失类存现动词。最后在类型学视野下探寻英汉存现动词类型差异的原因,本文认为以上差异是由于施通格-主宾格句法模式配置、语言类型与使成式、动补结构以及存现句式不同的历时来源等四个方面造成的。另外,进一步调查研究发现跨语言中进行体/持续体以及相关语法语素大多源于存现动词,包括存在义类、领有义类、系词类、位移义类、居住义类、处所义类等动词,进而在此基础上寻求跨语言中存现动词与时体标记的演变路径、蕴含共性以及动因。存现句式是一种表示“某处存在、出现或消失某人或某物”的句式,一般由存现主体(Existential Theme,简称T)、处所短语(Locative Phrase,简称L)、存现动词(Existential Verb,简称V)三部分组成,但是在不同语言语序中,存现句式编码类型有所差异,文章把存现句式基本语序类型总结为三种:L+T+V,V+T+L以及L+V+T。同时探寻T、L、V三者之间在存现句式中的蕴含等级序列以及以上现象形成的主要原因。本文还在跨语言中调查并探寻存现句式概念结构的编码类型,并试图描写并解释存现句式语序类型,发现存现句式主要有两种类型:处所短语编码类型以及指示代词编码类型;并将两种编码类型与语言语序相结合探寻其中的蕴含共性或类型特征。同时在跨语言中试图描写并解释存现句式语序与语言语序的类型特征,进而探求存现句式编码类型与语言语序的关联性,发现在跨语言中四种语序语言中仅存在三种存现句式编码类型:SVO语序语言对应L V T语序类型、SOV语序语言对应L T V语序类型、VSO/VOS语序语言对应V T L语序类型,由此得出一条蕴含共性:若L后置则T后置;若T前置则L前置。最后根据定指性效应、话题化、可别度领先原则、语义靠近原则、“大块置两端”与“内小外大”定律、左右分支结构配置以及存现动词的不及物性特征等方面分析解释以上现象形成的主要原因。最后本文尝试把语言类型学与构式语法相结合,试图归纳存现句式与处所句式、领属句式的主要类型特征,探讨存现句式与处所句式、领属句式在跨语言中的类型特征以及蕴含共性。最后,本文参照主宾格语言和施通格语言的句法特征以及存现主语与存现动词分裂性、基于时体因素的主格-施格模式、存现名词组的语义及句法特点三个方面,试图分析并解释汉语存现句式的分裂施格特征,最后在类型学视野下探讨分裂施格特征在跨语言中的普遍性。
杜可风[4](2020)在《汉语“V/A+PP”跨层结构的演化趋势与表达功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V/A+PP”作为汉语中一种比较独特的结构,常用度较为高频,用法较为广泛,可以置于结构中的“P”主要有“于、乎、自、以、向、往、在”等,介词最基本的句法特征就是必须介引其后宾语,组成介词短语,介词短语可以充当状语,还可以充当谓词的补语。具体而言,全文主要探讨谓词与后面的介词短语形成跨层结构的演化趋势与表达功用,力求从多角度、多方面考察介词短语“PP”与谓词“V/A”的组合特点与发展结果,印证“V/A+PP”结构内部各要素之间互相牵制,互相约束的关系。关于“V/A+PP”中双音节谓词“V/A”的考察则相对匮乏,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问题为导向,在具体个案的理论解释方面,主要采取共时探究为主,历时考察为辅,语言描写与理论解释、定量统计与定性分析、归纳总结与演绎推理、语法研究与认知语用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强化相关语言现象的描写,综合运用词汇化、语法化、附缀化、主观化、认知语法、韵律句法等相关理论进行整体性探究。关于介词短语处于谓词后充当补语的全面考察,全文除绪论和结语之外,分为上下两编共十二章,其中两章属于宏观总论概括,其余属于微观研究,每个章节解决一个具体问题,条分缕析的梳理语言现象。第一章总体概括“V/A+PP”结构的性质、类别与功用,“V/A”表现为单、双音节谓词,“PP”为介词短语,由“于、乎、自、以、向、往、在”与宾语所组成,宾语一般为体词成分“NP”,少数为指称性谓词成分“VP”。具体描写和分析单、双音节“V/A”对“P”产生不同的影响与作用,探究“P”的性质与功用。第二到六章,从宏观角度分别探究跨层结构“A在”、“(V)自”的附缀化及其叠加式、“V/A乎NP”的演化方式与转化结果、“V双+向/往+NP”的演化趋势与结果、“V往NP”结构发展与演化,通过整体结构的考察,揭示“V/A+PP”结构的特性与种类。第七章阐述结构的演化倾向、发展诱因,主要从“V/A+PP”构造的演化趋势、发展结果及动因与机制出发,阐述整体构造发展演化所产生的多种语法现象。从不同的视角切入,考察“P”进入词内的词汇化特征、成词后的再次演化,前附于谓词而附缀化,附加在双音节谓词或附缀结构之后而零形化,零形化诱导双音节谓词“V/A”及物化等一系列语言现象,谓词与介词短语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第八到十二章,在全面掌握相关研究主题的情况下,注重微观研究,分别选取否定副词“难于”、构式“看在X的份(面/分)上”、形式动词“给以”“予以”、“不外乎”、“仅限于”等不同个案,从多方面、多维度对相关问题进行探讨。进而分析它们的性质与类别、动因与机制、演化趋势与发展规律、语义特征与表达功用,重点对那些具有一定典型意义、变化较为显着的语言现象,作出微观的描写与阐述,阐释它们演化的动因与机制,揭示汉语“V/A+PP”结构的演化趋势与发展结果。本文的创新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为汉语研究提供语法规律,充分运用现代网络检索技术,大量挖掘符合本文主题的汉语语料,在语言事实的基础上,详细总结出汉语“V/A+PP”跨层结构发展的语法规律。其次,为词库输入新成员,语言处于不断发展演化的过程中,谓词和介词短语的跨层组合也不例外,“V/A+PP”处于述补结构向述宾结构演化的过程中,“V/A+PP”发生了重新分析,产生一批新词语、新形式,为汉语词汇系统融入新词语,为词典编撰工作提供参考范围,为汉语教学和自动化处理带来便利。最后,为语言理论的验证融入新思路,一方面对汉语“V/A+PP”结构的认识更加深化,尤其是深入了解汉语中大量跨层结构的发展路径,另一方面对词汇化、语法化、词缀化等相关理论的运用更加完善,特别是使用相关语言学理论对一些汉语语法问题进行阐释。总体而言,这方面的研究为汉语跨层词汇化和语法规律的探索打开全新的视角,为揭示人类语言中关于谓词与介词短语的演化趋势提供一定的语言事实和理论基础。
丁新峰[5](2019)在《现代汉语致使语义范畴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致使语义是语言中常见的语义类型,在汉语中同样如此。事件分析是语义分析常用的视角,本文采用双事件分析模型分析致使语义。我们认为语法是规则系统,是由一系列条件命题组成的集合。研究贯彻这一观点,从致使语义的本体范围界定出发,分析致使语义的结构特征,再到致使语义的话语表征形式,直至根据不同交际意图完成对致使语义话语形式的调用从而产生交际意义。全文除了绪论和结语部分外,共分为5个章节:绪论部分介绍了选题的缘起和研究意义,并对国内外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梳理,从致使范畴、致使语义、致使表达以及致使的语用研究几个方面归纳研究现状,指出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另外,就研究的总体思路,研究方法和语料来源等问题也进行了说明。第1章致使语义范畴性质和特征。本章阐释了研究所持的语言观和几个研究需要界定的概念和关系,分别是致使语义、致使事件和致使事件与动词。我们重点界定了致使语义范畴的内涵、概念图示等问题,将致使语义缩小在共时层面两个事件的关系和主动致使的范围内。研究还从事件角度区分了致使语义与可能混淆的因果语义的差异和联系,从而明确了研究的外延。该部分还就结果要素在单一事件和复合事件中的理解进行了说明。致使语义范畴具有行为性、复合性和整体性的特点。其中,行为性分为显着性和蕴含性两个部分,显着性主要排除了动作动词在语义上蕴含致使结果的情况,蕴含性则指致使结果可以单向蕴含致使关系。复合性则分为共享元视角和传递性视角。整体性特征是指所有的事件要素都要放在致使事件的大框架下进行解读而不能脱离。第2章致使语义范畴的结构分析。结构分析部分研究将致使语义按照事件处理为两个部分,分别是致使前事件和致使后事件,并将每一个事件分别从结构和语义两个角度进行分析。致使前事件多数情况下提供致使关系表达,由事件动词充任,而致使前事件中的致事则来源多样。致使后事件提供役事和致使结果。第3章致使语义范畴的表现形式(上)。致使关系是确定致使事件的核心要件。该部分从形式表现类型,形式表现层级和表现形式样态三个方面阐释。其中融合了语言层面的表达形式:词和话语层面形式——词的组合两个部分。在话语形式类型中,研究通过事件元的视角将致使前事件可能存在三种情况与致使后事件可能存在三种情况进行匹配得出了可能存在诸种情况。致使关系表征层级主要分为三种:词汇层面,主要指使动动词;单句层面,主要是使令义动词和词的组合形式;句群层面则主要靠标记词或者“意合”理解。上述三个层次的表征在“样态”一节具体的阐述为:使令动词、使动动词、兼语格式、动结粘合式和动结组合式等几种情况。第4章致使语义范畴的表现形式(下)。话语形式是从实际交际中截取的会话片段。我们从事件角度将谓词分为前事件来源、后事件来源和双事件来源三种,分别考查不同来源的谓词与几种常见句式之间的关系。并以“致事事件、致使关系、役事和致使结果”为基本单位考查他们排布顺序的可能性和标记性。从可能的24种情况看,研究发现致使关系倾向于与致使结果合用,役事和致使结果倾向于一处表达,致事、致使关系和役事也容易聚集等。最后,我们还发现了前事件和后事件间表义形式的相互转换和单句与复句之间表达转换。第5章致使语义的话语实现机制。句式是语言使用者根据交际目的调用话语形式的结果。断言类言语行为与致使语义关系表达最为密切。从静态角度看句式调用主要是从新旧信息排布和致使关系特征两个角度,而致使关系特征部分又分为自控度视角、直接/间接致使视角和表达规约化。自控度视角又分为致事对役事和致使关系的控制、役事对致使结果的控制。这就要求致事和役事具有[+生命度][+意志力]的属性。在对诸种致使关系表达类型比较看,单句内致事对致使结果的控制度会形成大致如下序列:“使动动词>动结粘合式>动结组合式>使令义动词>兼语格式”。从动态角度看,表达者先行选择事件动词和役事对象,进而产生选择的表达,在真值不变的情况下句式则要根据诸多因素进行对语境的顺应,最为基本的两种是信息传递顺序和话题连贯两个视角。结语部分从语义范畴入手,从语义结构到致使语义表现形式,再到对话语形式的调用,对全文进行了总结,并指出存在不足和缺陷,以及在今后的研究中可以继续拓展的方向。
吴泓[6](2019)在《认知—功能视角下的现代汉语“对”字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现代汉语中由介词“对”构成的介词短语作状语的句子为主要研究对象,将其称为“对”字句。本文将在认知-功能视角下对现代汉语“对”字句中出现的介词“对”的语法功能、各构成成分的准入特征以及各成分间的关联性进行研究。同时,将两种否定性“对”字句、“对”字句的肯定形式与否定形式进行对比,在充分描写的基础上对其异同展开解释。将从心理扫描方式、识解方式、突显方式、主观性、主观化、概念整合、移情、原型范畴、配价、语义偏移、扩展等角度进行认知、功能的解释与说明。本文还关注“对……(Neg)VP/AP”结构的隐喻和转喻功能,探寻其形成的理据和条件。全文共分为6部分。第1章是绪论。我们对以往的介词研究做了简单回顾,对于在介词研究方面有影响力的主要着作进行了介绍与说明。并对介词研究的各类情况简单进行了概括。主要介绍了以往学术界对于介词“对”和“对”字句的研究情况,并对其作出述评。介绍了本文的选题意义、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与语料来源、符号及其他说明。第2章是关于肯定性“对”字句“X+对+Y+Z”的探讨。对“X”“Y”“Z”的句法语义属性展开全面的描写,探索了“X”“Y”的生命度属性和指称化特征以及“Z”的准入条件。分析了介词“对”的语义功能,“对”由动词到介词的演变路径,“对”的语法化程度高低与“Z”的动词性强弱的关联性,还有介词“对”在现代汉语中的功能扩展,“对”与“X”“Y”“Z”的关联性等问题。第3章是关于否定性“对”字句的研究。“对”字句有两种否定形式:A式否定句“X+Neg+对+Y+Z”和B式否定句“X+对+Y+Neg+Z”。本章中,我们对这两种否定句的准入条件进行了比较与分析。“双式允准型”否定内部A式和B式具有不同的心理扫描方式;“单式选择型”否定体现了不同的突显方式。我们建立了介词“对”、“Z”的语义特征和两种否定式之间的序位关联性。最后提出了两种否定句在现实非现实范畴存在的“扭曲关系”。第4章是关于肯定性“对”字句与否定性“对”字句的对称与不对称比较研究。我们分别考察了肯定性“对”字句与A式否定句、肯定性“对”字句与B式否定句的对称与不对称。获得了肯定句中“Z”的复杂形式所决定的是否允准A式或B式出现的相关结论,也归纳了只有A式或B式否定句而没有对应的肯定句出现的限制条件。运用数学领域的平面直角坐标系说明了“对”字句肯定式与否定式在语法语义结合时呈现出的多样性情况。运用韵律句法的相关理论解释了“对”字句中肯定与否定不对称的一些问题。第5章是关于“对……(Neg)VP/AP”结构的隐喻和转喻功能的研究。分析了“对……(Neg)VP/AP”的隐喻功能、转喻功能以及隐喻始源域中的转喻延伸现象和隐喻目标域中的转喻延伸现象,说明了隐喻和转喻在“对”字句中的共同作用。并以“对……不客气”为例,进行了转喻功能的个案研究。结语部分对全篇论文所研究的内容进行了总结,给出了本文的主要观点。我们尝试从认知-功能视角对现代汉语“对”字句进行全面的研究,以期能为后续的“对”字句研究提供一些例证和参考。此外,还总结了本文的不足之处以及今后研究的努力方向。
刘存伟[7](2019)在《移动参照认知视角下的倚变句研究》文中指出作为现代汉语的高频句式,倚变句“越X越Y”颇受语法学界的关注和重视。学界从共时和历时视角对此句型作了大量研究,这为我们的后续探讨提供启示并奠定基础。然而,以往的研究存在不足,有些问题亟待解决:一是尚未揭示倚变句具有较强的句法能产性和限制性的认知基础;二是没有充分解释变化义、倚变义、比较义和关联义共存于倚变句的认知理据;三是未能有效挖掘标记语“越”、构件“来”和倚变句“越来越Y”的历时演化动因。有鉴于此,本文以认知语法视阈下的空间认知、参照认知和比较认知为理论基础,建构移动参照认知模型,并以其为主要分析框架,以物量、动作量、时间量、空间量和程度量等量范畴为研究视角,以定性研究为主要研究方法,运用逻辑推理和思辨,探讨量范畴倚变关系的概念化,进而揭示倚变句呈现相关句法语义特征的认知基础,并结合认知语法的主观性、主观化、边界移动等理论,挖掘“越”“来”及“越来越Y”的语法化理据。本研究有以下发现:第一,量范畴倚变关系的概念化通过移动参照认知实现。移动参照认知模型是概念化主体在多个维度上建构锁链式“参照点–目标”关系。这个认知模型与参照链认知模型都是对动态参照关系的刻画,但是参照链认知模型描写的是参照点和目标在单个维度上的转换关系,而移动参照认知模型描写的是参照点和目标在多个维度之上、在多个维度之间的转换关系。第二,量范畴倚变关系的概念化过程包括:1)概念化主体调用比较认知,在不同量值之间持续建构“比较基准–比较目标”关系,实现量值变化和总量变化的概念化;2)调用参照认知,在量值变化之间、在总量变化之间持续建构“参照点–目标”关系,实现量范畴倚变关系的概念化;3)调用空间认知,将量值变化和总量变化概念化为空间位移关系。第三,空间认知、参照认知和比较认知调用对倚变句的句法语义产生深刻影响。其中,空间认知和参照认知的调用提升倚变句的句法能产性。通过调用空间认知,概念化主体可以将物量、时间量或程度量变化概念化为空间量变化。通过调用参照认知,概念化主体可以运用典型、连锁型、辐射型、汇聚型和嵌套型等多种参照联结策略,将不同的量值变化组构起来,并语码化为单环倚变句“越X越Y”、连环倚变句“越X越Y越Z”或反环倚变句“越X越Y,越Y越X”。比较认知调用对充当倚变构件的结构形成句法制约,因为概念化主体在量值之间持续建构“比较基准–比较目标”关系,造成量值变化呈现无界逐量特征,导致标指有界量的结构无法入句。第四,倚变句含有变化、倚变、比较和关联等多种语义,与量范畴倚变关系的概念化调用了比较认知和参照认知紧密相关。其中,比较义和变化义源自概念化主体建构“比较基准–比较目标”关系来实现量值变化和总量变化的概念化,倚变义和关联义源自建构“参照点–目标”关系来实现量y随量x变化而变化这种倚变关系的概念化。第五,“越”“来”及“越来越Y”的语法化动因皆可归结于语言的主观性,即概念化主体掌控的心理扫描关系取代移动体掌控的空间位移关系,成为这些结构侧显的主要语义关系。首先,位移动词“越”语法化为倚变标记语“越”,源自概念化主体沿不同量值组构的虚拟路径展开心理扫描,形成当前扫描的总量超过先前扫描的总量,而这种总量变化被概念化为移动体沿空间方位组构的真实路径移动并跨越物理空间区域边界。倚变句采用“越+动词/形容词/名词/介词/主谓结构”形式,将“越”从谓语动词再范畴化为饰谓副词,是心理扫描关系压倒空间位移关系并成为凸显概念成分带来的去时间化操作。其次,构件“来”的语义虚化亦是主观性因素促动的。动词“来”侧显移动体沿物理空间方位组构的真实路径移动并趋近概念化主体所在空间方位,其中,空间位移是前景成分,心理扫描是后景成分;构件“来”侧显概念化主体沿时间量量值组构的虚拟路径扫描并趋近言语时刻所在时间位置,空间位移退隐后景,心理扫描走向前景。最后,“越来越Y”的语法化是概念边界移动诱发形式边界移动的结果。概念边界移动包括空间位移关系调整为心理扫描关系,物理空间方位组构的真实路径调整为时间量量值组构的虚拟路径。形式边界移动体现为“越”“来”作谓语的功能弱化,两者因句法位置紧邻发生再组构,引发形式边界从“越来︱越Y”演化为“越来越︱Y”。概括起来,本文以移动参照认知模型为分析框架,从量范畴视角展开倚变句研究,为以往研究未能有效解决的问题提供了较为合理的解释方案。此外,本研究可为对外汉语教学和教材编撰提供参考,可为汉语语法体系建构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王倩[8](2019)在《现代汉语并列结构研究及二语习得》文中指出并列结构是现代汉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有很多文章和着作对其进行研究。从研究对象看,涉及并列标记、并列项、并列结构等各个领域;从研究范围看,包括了并列式合成词、并列式成语、并列短语、并列复句等各个层次;从研究方法看,综合运用了语义学、语用学、认知学、类型学等各种理论方法。这些研究已经揭示了不少并列结构的特征和规律,但仍旧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定义不统一、术语不统一;描写性研究充分,解释性研究不足;理论性研究充分,应用性研究不足;个体性研究充分,全貌性研究不足等。本文力求寻求一个较为全面的、准确的定义和术语,力求找寻深层的、可供解释的规律,尝试着进行全貌性的对比和分析。首先,本文对相似术语的定义进行了对比分析。然后,本文从不同角度对并列结构做出分类,从并列项单位看,可分为语素并列、词并列、短语并列、小句并列等类型;从并列项性质看,可分为常规并列结构和异类并列结构;从并列项数目看,可分为两项式并列结构和多项式并列结构;从并列标记看,可分为有标并列结构和无标并列结构;从并列结构逻辑语义看,可分为合取关系和析取关系并列结构。并列标记是并列结构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并列标记的种类也十分繁多,汉语普通话、民族语中的并列标记主要有:连词、关联副词、助词、语气词、数词、超词形式、词缀、语调等。各标记模式综合来看有居首型、居中型、居后型和错杂型四类,居首型目前尚未发现其存在,错杂型在汉语中不存在,中国境内的并列结构标记类型主要是居中型和居后型。此外,由于语音、语义、语用、认知等因素的影响,并列标记有时候还会隐匿不显。虽然并列标记可以隐匿,但并列项却是必不可少的,否则无法构成并列结构。并列项在排列顺序上有固定性和相对灵活性两种特征,前者我们称之为常规语序,后者为异变语序。常规语序要受到语音、语义、语境、文化、认知等方面的影响,而且这些原则之间不是互不干涉的,有时候它们之间会形成竞争优选关系,形成一个相对的优胜序列:语义/文化/认知>语音>语境。在实际的语言运用中,语言使用者受到“焦点”的影响,产生了“凸显心理”,导致语序出现“异变”。异变类型主要有:照应异变、加标异变、直接异变。异变主要受到语音、结构、语用、语境、社会时代等因素的影响。并列结构看似平等,实际上却含有语义段和语义层之分。根据一个句子中并列结构的数量,我们可分出单组、双组、多组并列结构三大类。单组并列结构内部可分为单语义段、双语义段、多语义段,主要通过语序、并列连词、标点符号、词汇、结构等方式分隔语义段,且这些分隔手段通常联合使用。单组并列结构各并列项之间以及与外部其他成分之间有分别搭配、加合搭配、串联搭配、平行搭配、对应搭配等几种类型。双组并列结构包含双层对应搭配、双层平行搭配、双层交错搭配等类型。多组并列结构的层次搭配类型主要是双层并列结构搭配类型的重复与重组。与标准的、典型的并列结构相对的就是异类并列结构,异类并列结构是对常规并列结构所遵循的各种规则进行破坏、重建而形成的。本文首先从形式、意义两个方面将异类并列结构分为音节异类、结构异类、单位异类、词性异类、语义范畴异类、语义层级异类、语义量级异类。然后,从形式、标记、语义、语用等角度对每种类型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性分析。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汉语并列结构同样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本文通过收集学生课堂用语,先分析了留学生使用并列结构的情况,然后分析了留学生在使用并列标记和并列项的过程中容易出现的偏误类型、产生偏误的原因、可采取的应对策略等。
赵彧[9](2019)在《介词结构的否定位序类型与功能研究 ——以否定副词“不”的否定方式为例》文中研究说明由于汉语缺乏严格意义上的形态屈折变化,介词在汉语语法结构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现代汉语介词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类,介词在语法体系中也占据极其重要的位置,在绝大多数语言中,介词都是一种不可或缺的语法范畴。在句法上,介词虽然不能单独使用,但是由其构成的介词短语功能多样,可以充当状语、定语和补语等;在语义上,介词的主要作用就是引介核心谓词直接论元以外的间接论元,大致有表示空间、时间、凭借、依据、工具、材料、方式、原因、目的、方向等多种语义成分。对于介词及其介词短语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肯定方面的研究,对其否定方面的研究虽然也有,但较为全面系统的讨论目前还很少看到。本学位论文立足于汉语事实的基础上,拟选取否定副词“不”对现代汉语介词结构的否定式作出全面的研究,描写各自的句法语义属性,探索语用篇章功能和认知表征等。全文除去绪论和结语,共分为十个章节。第一章是研究否定词“不”在由介词短语“和NP2”构成的状中结构“和NP2 VP”中的位序模式与功能表现。“不”的位序浮动依据核心谓词“VP”的语义特征可以分为自由选择式和限制进入式,并从语义的角度研究了否定词句法位置的变化带来的否定辖域的宽狭和否定焦点的选择。最后讨论了两种不同否定位序的语用功能与篇章功能。第二章研究了否定词“不”在“和”类介词短语中浮动受到的制约性条件,指出“不”在“和”类介词短语中的浮动根据使用的强制性与否,可以分为强制性语序与选择性语序。“不”在“和”类介词短语中的浮动的限制性条件既有语言内部因素的制约,又有语言外部因素的影响。第三章研究了否定词“不”在由介词短语“对NP2”构成的状中短语“对NP2 VP”中的两种组配模式。探讨了“不”在“对NP2 VP”中位序分布情况,并从语义功能角度阐释“不”的位序不同带来的信息功能差异与焦点选择情况。最后就语用与篇章方面,也作出了相关研究。第四章阐述了“不”在“把NP2 VP”中位序分布类型,并指出介宾的语义属性、谓语的形态特征、副词的阻断效应、“不”的内嵌深度等句法语义要素都会影响“不”的浮动,并从历时统计分析的角度交代了两种位序的发展趋势。第五章考察了否定词“不”与“按”类介词的组合情况,对“NP1”、“NP2”以及“VP”的句法语义性质进行了考察,也分析了“NP1不按NP2 VP”的句法功能,并从结构的紧密程度、“按”的词性差异和副词状语的性质等方面确定“按”类介词的否定位序仅有“NP1不按NP2 VP”一种。文章随后从对比视角考察了“NP1不按NP2 VP”与其肯定形式在认知功能、意象图式以及及物性功能、语篇功能等多方面的共性与差异。第六章考察了否定词“不”与“向”类介词的组合情况,分析了各构成成分的语义性质,考察了否定辖域与否定焦点等否定功能与认知功能,并对“朝∕向∕往”之间的替换与使用取决于哪些共性与内部差异作了探讨。第七章立足于否定词“不”在介词“和、对、把”浮动的基础上,总结分析出允许否定词“不”在介词短语前后浮动受到的制约条件,研究发现“不”浮动的限制因素既有句法的,也有语义和语用的,不同的制约因素对“不”浮动的制约效果不一样。第八章主要从现实与非现实的情态语义差异考察核心谓词的语法差异和“不”的位序影响。第九章主要运用及物性理论考察介词结构否定式“NP+不+PP+VP”与“NP+PP+不+VP”的及物性强弱,并建立了及物性强弱梯度,并对它们的语篇功能作了详细的分析。第十章主要从介词的历时的演化角度和共时的功能扩展角度考察否定词的位序浮动的影响,介词的虚化程度与结构的构式化程度越高,“不”的位序也就越固定,前置在介词短语之前。否定词能否浮动,还与介词短语和核心谓语的语义紧密度也有关系,介词短语越处于内层,语义结合力越强,否定词只能居前否定。全文最后一部分是结语和余论,对本文的基本观点与主要创获进行总结,对相关不足与局限提出思考。
王依娜[10](2018)在《西周金文句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西周是汉语发展史上一个比较重要的时期,上承商代,下接春秋战国,时间近三百年,西周汉语研究是上古汉语研究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但相比西周传世文献,西周时期最重要的出土文献——西周金文虽然数量巨大,语料内容庞大,但是研究却相对薄弱。已有研究存在使用语料不够全面,运用的语言学理论不够新颖,方法上以举例为主,少有穷尽描写和研究等问题。随着西周金文语料的增多,考释水平的提高,语言学理论和汉语语法研究成果的推陈出新,西周金文的句法研究,尤其是一些特色句式的研究也亟待进一步深入。本文以《殷周金文集成》及其后新发表的西周金文为研究对象,针对语料封闭性特点,借鉴了专书语法研究之方法,对语料进行穷尽性统计和分析,并在定量基础上进行有效的定性分析,同时以历时比较的方法进行历时关照,深入研究各类句式发展脉络。论文细致考察了西周金文的判断句、有字句、在字句、兼语句、与格句式、连动式、并列式等7种重要句式,结合西周传世文献、殷墟甲骨卜辞、春秋战国时期语料,分析了上述7种句式的历时演变面貌,并借鉴语言类型学、语法化理论、认知语法、语义地图等理论依次探讨了殷商西周时期汉语判断句的表达类型和语用策略、先秦汉语领有动词“有”的语法化、西周金文在字句的语义类型、兼语句与使动表达之关系、上古汉语与格句式的句式演化以及语义地图等一系列问题。
二、试析“V+了_1+NP”和“V+了_1+NP+了_2”的时间性特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试析“V+了_1+NP”和“V+了_1+NP+了_2”的时间性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现代汉语小句宾语构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起及研究意义 |
一、选题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综述 |
一、小句宾语句的研究现状 |
二、构式语法理论研究现状 |
三、构式语法在汉语句式研究领域的运用现状 |
四、修辞构式以及构式压制现象的探讨 |
五、基于研究现状发现的问题 |
第三节 研究方法及语料来源 |
一、研究方法 |
二、语料来源 |
第一章 空语类与现代汉语小句宾语句的类型 |
第一节 空语类 |
一、空语类的定义及类型 |
二、汉语中的空语类 |
三、用空语类理论对小句宾语进行分类的意义 |
第二节 空语类视角下小句宾语句的界定与分类 |
一、学界对小句宾语句的界定 |
二、空语类视角下的小句宾语句分类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小句宾语构式的语义角色及其扩展形式 |
第一节 控制者角色 |
一、通过隐喻方式引申的控制者角色 |
二、通过转喻方式引申的控制者角色 |
第二节 控制方式 |
一、身体感官类 |
二、心理活动类 |
三、言说类 |
四、其他类型 |
第三节 外部事态 |
一、主谓句的研究成果 |
二、小句宾语构式中的外部事态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小句宾语构式的构式义特征 |
第一节 现代汉语小句宾语构式的构式义 |
一、关于构式义性质的讨论 |
二、小句宾语构式的构式义 |
第二节 动词意义和构式意义的互动关系 |
一、身体感官类控制方式与构式义的关系 |
二、心理活动类控制方式与构式义的关系 |
三、言说类控制方式与构式义的关系 |
四、其他类型的控制方式与构式义的关系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小句宾语构式产生的动因 |
第一节 句法动因 |
一、语序类型学特征 |
二、语言的层级性 |
第二节 语义动因 |
一、人类中心说 |
二、语言的主观化 |
第三节 语用动因 |
一、语言的经济性原则 |
二、宾语的焦点化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结语 |
一、本文的结论 |
二、研究的不足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2)泰国学生汉语态度动词带宾情况习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意义 |
1.2 研究状况 |
1.2.1 国内研究状况 |
1.2.2 国外研究状况 |
1.3 理论方法和语料来源 |
1.3.1 研究理论 |
1.3.2 研究方法 |
1.3.3 语料来源 |
第二章 汉语态度动词带名词宾语结构研究 |
2.1 态度动词相关的述宾结构 |
2.1.1 态度动词词汇意义 |
2.1.2 态度动词带宾语 |
2.2 态度动词与不同宾语的组合研究 |
2.2.1 名动词宾语 |
2.2.2 事件名词宾语 |
2.2.3 事物名词宾语 |
2.3 近义态度动词对比 |
2.4 反义态度动词对比 |
2.5 汉英、汉泰态度动词带名词宾语结构对比 |
2.5.1 汉英态度动词带宾结构对比 |
2.5.2 汉泰态度动词带宾结构对比 |
2.6 小结 |
第三章 泰国学生汉语态度动词带宾情况习得考察 |
3.1 调查对象情况介绍 |
3.2 考察内容和方式 |
3.2.1 语料收集 |
3.2.2 测试问卷 |
3.3 语料收集情况分析 |
3.3.1 态度动词偏误率 |
3.3.2 名词宾语偏误率 |
3.4 测试问卷调查情况分析 |
3.4.1 判断题答题情况分析 |
3.4.2 选择题答题情况分析 |
3.4.3 连词成句题答题情况分析 |
3.4.4 问卷整体结果分析 |
3.5 小结 |
第四章 泰国学生汉语态度动词带宾偏误分析及教学建议 |
4.1 偏误类型 |
4.1.1 搭配偏误类型 |
4.1.2 态度动词与相关近义词的误代 |
4.1.3 隐含谓语的遗漏和误加 |
4.2 偏误原因 |
4.2.1 母语的影响 |
4.2.2 汉语知识的影响 |
4.2.3 媒介语的影响 |
4.2.4 教材的误导 |
4.2.5 教学因素的影响 |
4.3 教学建议 |
4.3.1 对教师的建议 |
4.3.2 对教材的建议 |
4.3.3 对汉语学习者的建议 |
第五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收集语料 |
附录B 泰国学生态度动词习得测试问卷 |
附录C 泰国学生态度动词习得测试问卷 答案 |
致谢 |
(3)存现范畴的类型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2 研究的意义与价值 |
1.2.1 学术理论意义 |
1.2.2 实践应用价值 |
1.3 研究现状及不足 |
1.3.1 存现句式的分类 |
1.3.2 存现动词的分类 |
1.3.4 存现动词与时体演变 |
1.3.3 存现句与格理论 |
1.3.5 存现动词以及存现句式的形成条件 |
1.3.6 概念编码类型与语序类型 |
1.3.7 语义地图模型 |
1.4 主要研究问题 |
1.5 理论依据 |
1.5.1 语言类型学理论 |
1.5.2 存现句与格理论 |
1.6 研究方法 |
1.7 语料来源 |
1.8 章节安排 |
第二章 研究背景与文献综述 |
2.1 存现范畴的界定 |
2.1.1 存现句式的界定 |
2.1.2 存现动词的界定 |
2.1.3 存现主体的界定 |
2.2 相关概念与理论 |
2.2.1 处所句式相关概念 |
2.2.2 领属句式相关概念 |
2.2.3 存现范畴与显赫范畴 |
2.2.4 存现范畴与时体范畴 |
2.2.5 存现范畴与格范畴 |
2.2.6 话题化与定指性效应 |
2.3 小结 |
第三章 存现主体的编码类型特征 |
3.1 存现主体的语义类型 |
3.2 存现主体的属性与句法成分 |
3.3 存现主体人称代词的类型特征 |
3.4 其他助词及语气词的句法表现 |
3.5 小结 |
第四章 类型学视野下存现句式的主语问题 |
4.1 存现主语的类型特征 |
4.1.1 汉藏语系中存现主语的类型特征 |
4.1.2 阿尔泰语系中存现主语的类型特征 |
4.1.3 南岛语系中存现主语的类型特征 |
4.1.4 南亚语系中存现主语的类型特征 |
4.1.5 印欧语系中存现主语的类型特征 |
4.1.6 班图语系中存现主语的类型特征 |
4.1.7 小结 |
4.2 无标记语言中存现主语的类型特征 |
4.2.1 处所短语存现句式的主语 |
4.2.2 形式代词存现句式的主语 |
4.3 小结 |
第五章 存现结构与存现动词的编码类型分析 |
5.1 存现结构的编码类型特征 |
5.1.1 体词性存现结构编码类型 |
5.1.2 谓词性存现结构编码类型 |
5.2 存现动词的编码类型特征 |
5.2.1 存现动词的概念空间及语义图 |
5.2.2 存在动词的编码类型特征 |
5.3 存在结构与存在动词编码类型特征的动因 |
5.3.1 存在动词的历时演变 |
5.3.2 存在结构与存在动词的显赫性 |
5.3.3 存在概念类型与语言类型 |
5.4 小结 |
第六章 类型学视野下存现动词的对比分析 |
6.1 英汉存现动词的类型特征 |
6.1.1 英语存现动词的类型特征 |
6.1.2 汉语存现动词的类型特征 |
6.2 英汉存现动词的差异 |
6.2.1 英汉存现动词中及物动词的使用差异 |
6.2.2 英汉存现动词的类别与数量差异 |
6.2.3 英汉消失类存现动词的不对等现象 |
6.3 英汉存现动词差异的动因 |
6.3.1 施通格——主宾格句法模式配置 |
6.3.2 语言类型与使成式 |
6.3.3 动补结构对存现构式的影响 |
6.3.4 存现动词历时来源不同 |
6.4 小结 |
第七章 消失类存现动词的类型学特征 |
7.1 类型学视野下消失类存现动词 |
7.1.1 汉藏语系中的典型消失类存现动词 |
7.1.2 阿尔泰语系中的典型消失类存现动词 |
7.1.3 南岛语系中的典型存现动词 |
7.1.4 南亚语系中的典型消失类存现动词 |
7.1.5 班图语系中的典型消失类存现动词 |
7.1.6 印欧语系中的典型消失类存现动词 |
7.1.7 消失类存现动词中的蕴含共性 |
7.2 消失类存现动词类型特征的动因 |
7.2.1 消失类存现动词的矢量性 |
7.2.2 存现句式中动词类型与体貌特征 |
7.2.3 存现句式的历时来源 |
7.2.4 不同语言类型 |
7.3 小结 |
第八章 存现动词与时体演化的类型特征分析 |
8.1 存现动词及其时体演变类型 |
8.1.1 存在类动词的时体演化 |
8.1.2 系词类动词与时体演化 |
8.1.3 领有类动词与时体演化 |
8.1.4 位移类动词与时体演化 |
8.1.5 居住类动词与时体演化 |
8.1.6 处所类动词与时体演化 |
8.1.7 存现义动词演变为进行体/持续体标记的语言 |
8.2 存现动词的演变路径 |
8.3 存现动词演变为时体标记的动因 |
8.3.1 存现动词的显赫性 |
8.3.2 空间域(源域)向时间域(目标域)的转化 |
8.3.3 存现动词的语义泛化 |
8.4 小结 |
第九章 处所短语存现句式编码类型与语序的类型研究 |
9.1 存现句式的编码类型 |
9.2 存现句编码类型特征 |
9.3 存现句式编码类型动因 |
9.3.1 可别度领先原则 |
9.3.2 语义亲疏等级原则 |
9.3.3 “大块置两端”与“内小外大”定律 |
9.3.4 左右分支结构配置 |
9.3.5 存现动词的不及物性特征 |
9.4 小结 |
第十章 形式代词存现句式编码类型与语序的类型研究 |
10.1 形式代词存现句式的编码类型 |
10.2 形式代词存现句式编码的类型特征 |
10.3 形式代词编码存现句式类型特征动因 |
10.3.1 形式代词语序与语义靠近原则 |
10.3.2 语言语序与形式代词编码类型 |
10.3.3 形式代词存现句式与存现动词类别 |
10.4 小结 |
第十一章 存现句式的表达类型特征 |
11.1 跨语言中存现句式的表达类型 |
11.1.1 汉藏语系语言存现句式的表达类型 |
11.1.2 印欧语系语言存现句式的表达类型 |
11.1.3 阿尔泰语系语言存现句式的表达类型 |
11.1.4 南岛语系语言存现句式的表达类型 |
11.1.5 南亚语系语言存现句式的表达类型 |
11.1.6 班图语系语言存现句式的表达类型 |
11.1.7 闪含语系语言存现句式的表达类型 |
11.2 存现句式表达的类型特征 |
11.3 存现句式表达类型特征的动因或条件 |
11.3.1 事物与事件类存现句 |
11.3.2 存现动词的表达类型与时态 |
11.3.3 语言类型与存现动词 |
11.4 小结 |
第十二章 存现句式、处所句式与语言语序的类型特征 |
12.1 存现句式与处所句式语序相反的语言类型特征 |
12.1.1 基本语序类型 |
12.1.2 存现句式与处所句式基本语序动因 |
12.2 存现句式与处所句式语序一致的语言类型特征 |
12.3 存现句式与处所句式同一句式的语言类型特征 |
12.4 存现句式与处所句式中的语言类型特征 |
12.5 只有处所句式的语言类型特征 |
12.6 小结 |
第十三章 存现句式与领属句式的类型特征 |
13.1 存现句式与领有句式中动词一致的类型特征 |
13.1.1 存现句式与领属句式使用领有动词的类型特征 |
13.1.2 存现句式与领属句式使用“be+介词”的类型特征 |
13.1.3 区分存现句式与领有句式的形式手段 |
13.2 存现句式与领有句式之间的类型特征 |
13.2.1 领有动词与“be+介词”的编码类型 |
13.2.2 “存现”与“领属”从概念关联到构式关联 |
13.3 存现句式与领属句式的演变路径 |
13.4 小结 |
第十四章 从分裂施格现象看汉语存现句的类型特征 |
14.1 汉语存现句的分裂施格表现 |
14.1.1 存现主事与存现动词的分裂性 |
14.1.2 基于时体因素的主格-施格模式 |
14.1.3 存现名词组的语义及句法特点 |
14.2 存现句分裂施格现象的动因 |
14.2.1 存现动词的内论元假说 |
14.2.2 及物动词的不及物化 |
14.2.3 生命度等级 |
14.3 分裂施格的类型学意义 |
14.4 小结 |
第十五章 结语 |
15.1 研究成果 |
15.1.1 基本观点 |
15.1.2 类型学视野下存现范畴中的蕴含共性 |
15.2 研究启示 |
15.2.1 对存现范畴研究的启示 |
15.2.2 对汉语国际教育教学与研究的启示 |
15.3 本研究的创新及不足之处 |
15.3.1 研究创新 |
15.3.2 研究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及参加的学术活动 |
(4)汉语“V/A+PP”跨层结构的演化趋势与表达功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选题缘由与研究对象 |
0.1.1 选题缘由 |
0.1.2 研究对象 |
0.2 研究现状与研究意义 |
0.2.1 研究现状 |
0.2.2 研究意义 |
0.3 研究目标与研究方法 |
0.3.1 研究目标 |
0.3.2 研究方法 |
0.4 语料来源与文章体例 |
0.4.1 语料来源 |
0.4.2 文章体例 |
上编“V/A+PP”跨层结构及其演化研究 |
第一章 “V/A+PP”构造的性质、类别与功用 |
1.1 结构性质与构造特点 |
1.1.1 “P”居中 |
1.1.2 结构特点 |
1.2 介词类别与虚化差异 |
1.2.1 介词分类与虚化程度 |
1.2.2 词性归类与类别判断 |
1.3 内部牵制与性质功用 |
1.3.1 谓词音节 |
1.3.2 性质与功用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从共时角度看“A在”的演化发展与重构 |
2.1 语法层次与附缀结构 |
2.1.1 内部层次 |
2.1.2 附缀结构 |
2.2 拷贝构式与构式成分 |
2.2.1 结构模式 |
2.2.2 成分选择 |
2.2.3 语法特征 |
2.3 “好在”的再演化与诱因 |
2.3.1 情态化 |
2.3.2 关联化 |
2.3.3 演化成因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汉语“(V)自”的附缀化及其“于”的叠加式 |
3.1 构成性质与结构功能 |
3.1.1 单音节词 |
3.1.2 双音节词 |
3.1.3 语义特征 |
3.1.4 句法功能 |
3.2 词汇化过程及成因 |
3.2.1 词汇化过程 |
3.2.2 词汇化成因 |
3.3 介词叠加与叠加效应 |
3.3.1 “V自+于” |
3.3.2 “V于+自” |
3.3.3 产生诱因与叠加作用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V/A乎 NP”的演化方式与转化结果 |
4.1 内部功能与结构转化 |
4.1.1 介引功能与宾语扩大 |
4.1.2 线性组合与结构转化 |
4.2 韵律制约与词汇化等级 |
4.2.1 单音节到双音节 |
4.2.2 虚化梯度及其词汇化 |
4.3 词汇化成因及演化趋势 |
4.3.1 演化动因与成词机制 |
4.3.2 发展趋势与演化结果 |
4.3.3 从附缀化到零形化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V双+向/往+NP”的演化趋势与结果 |
5.1 内部结构与宾语类别 |
5.1.1 结构方式 |
5.1.2 类别性质 |
5.1.3 体标记后附 |
5.2 结构转变与演化结果 |
5.2.1 附缀化与零形化 |
5.2.2 及物化历程 |
5.3 演化成因与发展缘由 |
5.3.1 介词虚化 |
5.3.2 音步制约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V+往+NP”的构造特征及“V往”的词汇化 |
6.1 成分性质与语义特征 |
6.1.1 组成性质与内部构造 |
6.1.2 音节形式与语义特征 |
6.1.3 宾语变化与范围扩展 |
6.2 结构转化与位移变动 |
6.2.1 连动而述补 |
6.2.2 述补而述宾 |
6.2.3 现实位移与虚拟位移 |
6.3 词汇化与内部脱落 |
6.3.1 成词趋势与时体标记 |
6.3.2 成分脱落与音步和谐 |
6.3.3 成词动因与脱落结果 |
6.4 本章小结 |
下编“V/A+PP”跨层结构的再演化研究 |
第七章 “V/A+PP”构造的演化趋势、发展结果及动因机制 |
7.1 构造发展与演化趋势 |
7.1.1 结构特性与演化趋向 |
7.1.2 及物化与词根化 |
7.1.3 附缀结构与附着叠加 |
7.1.4 构式化与关联化 |
7.2 演化动因与机制 |
7.2.1 跨层结构重组 |
7.2.2 韵律音步 |
7.2.3 语言表达经济性 |
7.2.4 语用需求强化 |
7.3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从跨层到副词:“难于”的演化历程与表达功用 |
8.1 性质特征与句法分布 |
8.1.1 跨层短语“难于” |
8.1.2 粘宾动词“难于” |
8.1.3 副词性“难于” |
8.2 结构演化与表达功能 |
8.2.1 行域到知域 |
8.2.2 委婉否定 |
8.3 词化历程与演化机制 |
8.3.1 成词过程 |
8.3.2 演化机制 |
8.3.3 鉴别标准 |
8.4 从述宾到状中 |
8.4.1 副词化趋势 |
8.4.2 副词化梯度 |
8.5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看在X的份(面/分)上”的构式化及其发展 |
9.1 构式特征与构式语义 |
9.1.1 内部组件与位置分布 |
9.1.2 构式语义与语用功能 |
9.2 体标记的鉴定证明 |
9.2.1 词性判定 |
9.2.2 动介共存 |
9.3 词化过程与成词诱因 |
9.3.1 跨层结构 |
9.3.2 成词诱因 |
9.4 本章小结 |
第十章 “给以”“予以”的词汇化过程及其动因与机制 |
10.1 句法功能与语义特征 |
10.1.1 语法特征 |
10.1.2 虚化程度 |
10.1.3 语义特征 |
10.2 宾语的种类特性与指称化 |
10.2.1 宾语种类 |
10.2.2 指称化宾语 |
10.2.3 宾语特性 |
10.3 发展历程与演化成因 |
10.3.1 演化过程与词义虚化 |
10.3.2 结构省缩与配合共现 |
10.3.3 配合使用与共现搭配 |
10.4 使用语体与表达功效 |
10.4.1 使用语体 |
10.4.2 表达功效 |
10.5 本章小结 |
第十一章 “不外乎”的主观评注功能及其发展 |
11.1 句法位置与后续成分 |
11.1.1 句法位置 |
11.1.2 组合倾向 |
11.1.3 后续宾语 |
11.2 语义特征与情态功能 |
11.2.1 语义特点的多样化 |
11.2.2 表达功能的情态化 |
11.3 发展历程与演化诱因 |
11.3.1 词汇化过程 |
11.3.2 功能虚化 |
11.3.3 演化机制 |
11.4 叠加用法 |
11.5 本章小结 |
第十二章 从“限于”到“仅限”的词汇化与再演化* |
12.1 演化过程与成词动因 |
12.1.1 固化成词 |
12.1.2 成词动因 |
12.1.3 动词虚化 |
12.2 限定强调与形成原因 |
12.2.1 前加限定 |
12.2.2 凸显强调 |
12.3 表达功用与发展演化 |
12.3.1 语用功能 |
12.3.2 “于”的零形化 |
12.3.3 配合使用 |
12.4 本章小结 |
结语和余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现代汉语致使语义范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选题缘起和研究意义 |
0.1.1 选题缘起 |
0.1.2 研究意义 |
0.2 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
0.2.1 致使范畴的研究综述 |
0.2.2 致使语义的研究综述 |
0.2.3 致使表达的研究综述 |
0.2.4 致使语用的研究综述 |
0.2.5 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 |
0.3 研究思路、方法和语料 |
0.3.1 研究思路 |
0.3.2 研究方法 |
0.3.3 语料来源 |
0.4 本章小结 |
第1章 致使语义范畴性质和特征 |
1.1 研究前提和致使概念的断定 |
1.1.1 语言观及语法观简述 |
1.1.2 概念的判定和解释 |
1.1.3 致使语义结构要素 |
1.1.4 致使语义概念图示 |
1.2 致使语义和因果语义的辨析 |
1.2.1 因果关系的几种类型 |
1.2.2 两种关系的连接基础 |
1.2.3 两种关系联结的关节 |
1.2.4 致使事件和结果要素 |
1.3 致使语义范畴的特征分析 |
1.3.1 致使语义范畴的行为性 |
1.3.2 致使语义范畴的复合性 |
1.3.3 致使语义范畴的整体性 |
1.4 本章小结 |
第2章 致使语义范畴的结构分析 |
2.1 致使事件前部特征分析 |
2.1.1 致使事件前部结构分析 |
2.1.2 致使事件前部语义分析 |
2.2 致使事件后部特征分析 |
2.2.1 致使事件后部结构分析 |
2.2.2 致使事件后部语义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致使语义范畴的表现形式(上) |
3.1 致使语义的形式表现类型 |
3.2 致使关系形式表现的层级 |
3.2.1 词汇层面致使义表达 |
3.2.2 单句层面致使义表达 |
3.2.3 句群层面表达致使义 |
3.3 致使关系表现形式的样态 |
3.3.1 使令义动词 |
3.3.2 使动动词 |
3.3.3 兼语格式 |
3.3.4 动结粘合式 |
3.3.5 动结组合式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致使语义范畴的表现形式(下) |
4.1 事件谓词视角看话语实现分类 |
4.1.1 以致使前事件谓词为核心的句群 |
4.1.2 以致使后事件谓词为核心的句群 |
4.1.3 以复合双事件谓词为核心的句群 |
4.1.4 本节小结 |
4.2 致使语义要素话语实现的顺序 |
4.2.1 致使语义表征的成分位置 |
4.2.2 致使语义表征的顺序标记 |
4.3 话语实现指称及单复句间转换 |
4.3.1 单句内前后事件谓词表义转换 |
4.3.2 致使单复句间表达的句式转换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致使语义的话语实现机制 |
5.1 致使语义表达与断言言语行为 |
5.2 两种主要维度看句式的调用 |
5.2.1 言者已知信息维度对句子的调用 |
5.2.2 致使关系特征维度看句子的调用 |
5.3 致使语义表达的动态性调取 |
5.3.1 交际功能视角下的流程综观 |
5.3.2 交际意图对话语形式的调用 |
5.4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6)认知—功能视角下的现代汉语“对”字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现状 |
1.1.1 有关介词的研究 |
1.1.2 有关介词“对”和“对”字句的研究 |
1.2 选题的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 |
1.4 研究方法与语料来源 |
1.5 符号及其他说明 |
第2章 肯定性“对”字句 |
2.1 “X+对+Y+Z”中的“X”和“Y” |
2.1.1 体词性“X”“Y”的生命度属性 |
2.1.2 谓词性“X”“Y”的指称化问题 |
2.2 “X+对+Y+Z”中的“Z” |
2.2.1 “Z”进入“对”字句的句法条件 |
2.2.2 “Z”的语义类型 |
2.2.3 “Z”进入“对”字句的限制条件 |
2.3 “对”的语义特征、功能演变及其与“X”“Y”“Z”的内部关联性 |
2.3.1 “对”的语义特征 |
2.3.2 “对”由动词到介词的演变 |
2.3.3 介词“对”的功能演变与“Z”部分的内部关联性 |
2.3.4 “对”与“X”“Y”“Z”的内部关联性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否定性“对”字句 |
3.1 否定式A和否定式B双式允准型 |
3.1.1 双式允准型否定的特征 |
3.1.2 否定式A与否定式B的认知心理扫描方式 |
3.2 否定式A或否定式B单式选择型 |
3.2.1 A式“X+不+对+Y+Z” |
3.2.2 B式“X+对+Y+不+Z” |
3.3 否定式A与否定式B并存原因的历时探讨 |
3.4 介词“对”、“Z”的语义特征和否定词之间的序位关联性 |
3.5 A式否定句与B式否定句的语义、语用功能比较 |
3.5.1 语义功能建构 |
3.5.2 语用功能比较 |
3.6 否定性“对”字句中的现实(realis)与非现实(irrealis)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对”字句肯定式与否定式的对称不对称 |
4.1 肯定句与A式否定句的对称与不对称 |
4.1.1 肯定句与A式否定句的对称情况 |
4.1.2 肯定句与A式否定句的不对称情况 |
4.2 肯定句与B式否定句的对称与不对称 |
4.2.1 肯定句与B式否定句的对称情况 |
4.2.2 肯定句与B式否定句的不对称情况 |
4.3 肯定式与否定式的语法语义结合多样性 |
4.4 韵律句法对“对”字句肯否形式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对...(Neg)VP/AP”的隐喻和转喻功能研究 |
5.1 有关隐喻和转喻的相关研究 |
5.1.1 有关隐喻的相关研究 |
5.1.2 有关转喻的相关研究 |
5.1.3 隐喻与转喻的互通性运用 |
5.2 “对...(Neg)VP/AP”的隐喻和转喻功能 |
5.2.1 “对...(Neg)VP/AP”的隐喻功能 |
5.2.2 “对...(Neg)VP/AP”的转喻功能 |
5.2.3 “对……(Neg)VP/AP”隐喻转喻功能的联合运用 |
5.3 “对...不客气”转喻功能的个案研究 |
5.3.1 “不客气”的语义内涵和句法功能 |
5.3.2 “对...不客气”的转喻功能研究 |
5.3.3 “对...不客气”转喻功能的本质特征 |
5.4 本章小结 |
结语 |
基本结论及创新之处 |
研究的不足之处及后续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7)移动参照认知视角下的倚变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研究对象 |
1.3 研究动机 |
1.4 研究方案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方法 |
1.4.3 语料来源 |
1.4.4 研究问题 |
1.5 理论基础 |
1.6 研究内容 |
1.7 论文结构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引言 |
2.2 倚变句的共时研究 |
2.2.1 “越”的词性研究 |
2.2.2 倚变句的句法特征研究 |
2.2.2.1 能产性 |
2.2.2.2 限制性 |
2.2.3 倚变句的语义特征研究 |
2.2.3.1 倚变义 |
2.2.3.2 变化义 |
2.2.3.3 比较义 |
2.2.3.4 关联义 |
2.3 倚变句的历时研究 |
2.3.1 倚变句的历时流变研究 |
2.3.2 标记语“越”的历时演变研究 |
2.3.3 构件“来”的历时演变研究 |
2.3.4 “越来越Y”的历时演变研究 |
2.4 以往研究存在的问题 |
2.5 小结 |
第3章 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
3.1 引言 |
3.2 理论基础 |
3.2.1 空间认知理论 |
3.2.2 参照认知理论 |
3.2.3 比较认知理论 |
3.3 理论假设 |
3.4 理论假设的理据 |
3.4.1 量范畴的分类及界定 |
3.4.1.1 量范畴的分类 |
3.4.1.2 物量的界定 |
3.4.1.3 动作量的界定 |
3.4.1.4 时间量的界定 |
3.4.1.5 空间量的界定 |
3.4.1.6 程度量的界定 |
3.4.2 量范畴的概念化 |
3.4.2.1 量范畴的空间认知概念化 |
3.4.2.2 量范畴的参照认知概念化 |
3.4.2.3 量范畴的比较认知概念化 |
3.5 移动参照认知模型的建构及其理据 |
3.5.1 空间认知、参照认知和比较认知的整合理据 |
3.5.2 移动参照认知模型的建构 |
3.5.3 基于移动参照认知模型的实例分析 |
3.6 小结 |
第4章 移动参照认知与倚变句的概念化 |
4.1 引言 |
4.2 单环倚变句的概念化 |
4.2.1 “越V1越V2”的概念化 |
4.2.2 “越V越A”的概念化 |
4.2.3 “越A越V”的概念化 |
4.2.4 “越A1越A2”的概念化 |
4.2.5 “越是N越V”的概念化 |
4.2.6 “越是N越A”的概念化 |
4.2.7 “越P越V/A”的概念化 |
4.2.8 “越是S越V/A”的概念化 |
4.2.9 “越来越V/A/N”的概念化 |
4.3 多环倚变句的概念化 |
4.3.1 连环倚变句的概念化 |
4.3.2 反环倚变句的概念化 |
4.4 小结 |
第5章 倚变句句法语义结构的概念化解释 |
5.1 引言 |
5.2 句法能产性 |
5.2.1 空间认知对倚变句的句法影响 |
5.2.2 参照认知对倚变句的句法影响 |
5.2.2.1 典型参照联结的句法影响 |
5.2.2.2 连锁型参照联结的句法影响 |
5.2.2.3 辐射型参照联结的句法影响 |
5.2.2.4 汇聚型参照联结的句法影响 |
5.2.2.5 嵌套型参照联结的句法影响 |
5.3 句法限制性 |
5.3.1 量范畴的有界性及无界性 |
5.3.2 量范畴的界性特征及语码化 |
5.3.2.1 物量的界性特征及语码化 |
5.3.2.2 动作量的界性特征及语码化 |
5.3.2.3 时间量的界性特征及语码化 |
5.3.2.4 空间量的界性特征及语码化 |
5.3.2.5 程度量的界性特征及语码化 |
5.3.3 比较认知对倚变句的句法影响 |
5.4 语义结构 |
5.4.1 比较义的概念化 |
5.4.2 变化义的概念化 |
5.4.3 倚变义的概念化 |
5.4.4 关联义的概念化 |
5.5 小结 |
第6章 倚变句历时演变的概念化解释 |
6.1 引言 |
6.2 标记语“越”的历时演变动因 |
6.2.1 主观性和主观化 |
6.2.2 客观位移和主观位移 |
6.2.3 标记语“越”的语法化动因 |
6.2.3.1 动词“越”的概念化 |
6.2.3.2 标记语“越”的概念化 |
6.2.3.3 标记语“越”的演变理据 |
6.3 固定构件“来”的历时演变动因 |
6.3.1 趋向动词“来”的概念化 |
6.3.2 固定构件“来”的概念化 |
6.3.3 固定构件“来”的语法化动因 |
6.4 “越来越Y”的历时演变动因 |
6.4.1 边界移动 |
6.4.2 “越来越Y”的语法化动因 |
6.5 小结 |
第7章 结论 |
7.1 本研究的主要发现 |
7.2 本研究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 |
7.2.1 理论意义 |
7.2.2 实践意义 |
7.3 本研究的局限性及未来研究的方向 |
7.3.1 本研究的局限性 |
7.3.2 未来研究的方向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8)现代汉语并列结构研究及二语习得(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研究综述 |
1.2.1 从研究对象看 |
1.2.2 从研究方法看 |
1.2.3 研究现状简评 |
1.3 研究思路 |
1.4 理论方法 |
1.5 语料说明 |
第二章 并列结构的基本概念及类别 |
2.1 引言 |
2.2 基本概念 |
2.2.1 “并列”与“联合 |
2.2.2 并列结构 |
2.2.3 并列项 |
2.2.4 并列标记 |
2.3 并列结构的类别 |
2.3.1 并列项的单位类别 |
2.3.2 并列项的数目类别 |
2.3.3 并列项的性质类别 |
2.3.4 并列结构的标记类别 |
2.3.5 并列结构的逻辑类别 |
2.4 小结 |
第三章 并列结构的关联方式及标记模式 |
3.1 引言 |
3.2 显性关联方式 |
3.2.1 并列连词 |
3.2.2 关联副词 |
3.2.3 助词 |
3.2.4 数词、数量短语 |
3.2.5 词缀 |
3.3 隐性关联方式 |
3.3.1 辞格手段 |
3.3.2 停顿 |
3.3.3 零标记 |
3.4 标记模式 |
3.4.1 两项式并列结构 |
3.4.2 三项式并列结构 |
3.5 小结 |
第四章 并列标记的显隐及制约因素 |
4.1 引言 |
4.2 并列标记显现的特征 |
4.2.1 形式特征 |
4.2.2 语义特征 |
4.2.3 语用特征 |
4.3. 并列标记隐匿的特征 |
4.3.1 形式特征 |
4.3.2 语义特征 |
4.3.3 语用特征 |
4.3.4 认知特征 |
4.3.5 辞格特征 |
4.4 并列标记显隐的制约因素 |
4.4.1 客观因素 |
4.4.2 主观因素 |
4.4.3 其他因素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并列结构的语序原则及排列动因 |
5.1 引言 |
5.2 常规语序的排列原则及相互竞争 |
5.2.1 常规语序的排列原则 |
5.2.2 各语序原则间的竞争与妥协 |
5.3 异变语序的类型和原因 |
5.3.1 异变语序的类型 |
5.3.2 异变语序的原因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并列结构的层级与搭配 |
6.1 引言 |
6.2 单组并列结构 |
6.2.1 语义分段 |
6.2.2 分段方式 |
6.2.3 搭配类型 |
6.3 双组并列结构 |
6.3.1 分组方式 |
6.3.2 形式特征 |
6.3.3 搭配类型 |
6.4 多组并列结构 |
6.4.1 分组方式 |
6.4.2 形式特征 |
6.4.3 搭配类型 |
6.5 小结 |
第七章 异类并列结构的类型及特征 |
7.1 引言 |
7.2 形式异类并列结构 |
7.2.1 音节长度异类 |
7.2.2 词性异类 |
7.2.3 结构异类 |
7.2.4 单位异类 |
7.3 语义异类并列结构 |
7.3.1 语义范畴异类 |
7.3.2 语义层级异类 |
7.3.3 语义量级异类 |
7.3.4 语义异类并列结构的形成基础 |
7.4 各异类并列结构的独用与合用 |
7.4.1 独用异类 |
7.4.2 合用异类 |
7.5 异类并列结构的异类度 |
7.6 小结 |
第八章 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并列结构分析 |
8.1 引言 |
8.2 留学生汉语并列结构的使用情况 |
8.2.1 使用特点 |
8.2.2 并列标记运用情况 |
8.2.3 语序与认知 |
8.2.4 使用熟练度 |
8.3 留学生汉语并列结构的偏误分析 |
8.3.1 偏误类型 |
8.3.2 偏误原因 |
8.4 汉语并列结构的二语教学建议 |
8.4.1 教师方面 |
8.4.2 教材方面 |
8.4.3 学生方面 |
8.5 小结 |
第九章 结语 |
9.1 全文总结 |
9.2 研究创新 |
9.3 研究不足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9)介词结构的否定位序类型与功能研究 ——以否定副词“不”的否定方式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研究对象 |
0.2 研究意义 |
0.3 研究回溯 |
0.4 理论依据 |
0.5 内容安排 |
0.6 语料与体例 |
第一章 “不”在“和NP2 VP”中的位序类型与功能差异 |
1.1 语义特征与位序类型 |
1.1.1 自由选择式 |
1.1.2 限制进入式 |
1.2 焦点指派与情态滤除 |
1.2.1 否定谓语中心 |
1.2.2 否定状中短语 |
1.2.3 情态滤除功能 |
1.3 否定表达与篇章功能 |
1.3.1 语义否定与语用修正 |
1.3.2 信息属性与否定位置 |
1.3.3 客观直陈与主观表达 |
1.3.4 零形反指与成分标界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不”在“和NP2 VP”中的位序选择与限制因素 |
1.1 界性特征与情状类型 |
1.1.1 界性特征 |
1.1.2 情状类型 |
1.2 句位模式与位序选择 |
1.2.1 强制性位序 |
1.2.2 选择性位序 |
1.3 浮动条件与限制因素 |
1.3.1 句法语义因素 |
1.3.2 语用语境因素 |
1.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不”在“对NP2 VP”中的否定位序与表达功用 |
1.1 位序类型与配位方式 |
1.1.1 自由使用式 |
1.1.2 限制选用式 |
1.2 功能表征与辖域管控 |
1.2.1 话题成分与论元成分 |
1.2.2 现实表达与虚拟表达 |
1.2.3 情态选择与否定滤除 |
1.2.4 辖域大小与否定焦点 |
1.3 语用功能与篇章模式 |
1.3.1 主观强度与有意无意 |
1.3.2 篇章布局与推进方式 |
1.3.3 句法提升与焦点占位 |
1.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不”在“把NP2 VP”中的制约因素与功能差异 |
1.1 制约因素与否定位序 |
1.1.1 可选式 |
1.1.2 限制式 |
1.2 否定辖域与否定焦点 |
1.2.1 窄域否定 |
1.2.2 宽域否定 |
1.2.3 发展趋势 |
1.3 功能差异与语用效果 |
1.3.1 语义否定与语用修正 |
1.3.2 信息差异与话题功能 |
1.4 认知方式与认知侧显 |
1.4.1 综观整体与凸显局部 |
1.4.2 主体突显与场景转换 |
1.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不”在“按NP2 VP”中的功能类型与对比分析 |
1.1 功能类型与分布模式 |
1.1.1 语义属性 |
1.1.2 句法分布 |
1.1.3 分布模式 |
1.2 语义功能与认知模式 |
1.2.1 否定焦点 |
1.2.2 象似特征 |
1.2.3 图式结构 |
1.3 否定肯定与微殊差异 |
1.3.1 及物性功能相异 |
1.3.2 语篇功能不同 |
1.3.3 语体使用差异 |
1.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不”在“向NP2 VP”中的认知方式与使用特色 |
1.1 语义性质与句法功能 |
1.1.1 成分性质与语义选择 |
1.1.2 基础形式与变换形式 |
1.1.3 陈述功能与指称功能 |
1.1.4 定语从句与关系从句 |
1.2 语义功能与认知表征 |
1.2.1 无标记焦点与有标记焦点 |
1.2.2 无界属性与及物功能 |
1.2.3 图式特征与象似属性 |
1.3 语用属性与使用特色 |
1.3.1 信息地位:前景与背景 |
1.3.2 个性特征:替换与差异 |
1.3.3 使用方式:隐省与配合 |
1.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不”在“PP+VP”中镜像分布的限制条件 |
1.1 句法的强制性因素 |
1.1.1 “不”向PP后浮动的制约 |
1.1.2 “不”向PP前浮动的制约 |
1.2 语义的选择性因素 |
1.2.1 情状类型与语义类型 |
1.2.2 介词义项与介引功能 |
1.2.3 生命度与指称性 |
1.2.4 现实与非现实 |
1.3 语用的倾向性因素 |
1.3.1 客观无意与主体自觉 |
1.3.2 言有所述与言有所为 |
1.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现实与非现实对“不”的位序影响与语法差异 |
1.1 现实与否与形态差异 |
1.1.1 动词重叠式 |
1.1.2 时体标记 |
1.2 现实与否与句法差异 |
1.2.1 述补结构 |
1.2.2 数量成分 |
1.3 现实与否与位序差异 |
1.3.1 情状类型 |
1.3.2 位序类型 |
1.4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介词结构否定式的及物性表现与语篇功能 |
1.1 介词结构否定式的及物性表现 |
1.1.1 施事性 |
1.1.2 完成性 |
1.1.3 受影响性 |
1.2 “不”的位序变化与及物性表现 |
1.2.1 否定位序与及物性差异 |
1.2.2 信息属性与语篇功能 |
1.3 本章小结 |
第十章 介词的虚化程度、认知功能与否定位序 |
1.1 介词类型与否定位序 |
1.1.1 句首状位 |
1.1.2 谓后补位 |
1.1.3 谓前状位 |
1.2 虚化程度对否定位序的影响 |
1.2.1 狭义的介词 |
1.2.2 语义功能的扩展 |
1.3 认知因素对否定位序的影响 |
1.3.1 语义靠近 |
1.3.2 顺序象似 |
1.4 本章小结 |
结语与余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VP准入“NP1不和NP2VP”与“NP1和NP2不VP”举隅 |
附录B VP准入“NP1不对NP2VP”与“NP1对NP2不VP”举隅 |
附录C 《汉语动词用法词典》中VP准入情况 |
附录D 《形容词用法词典》中VP准入情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西周金文句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现状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现状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目标、内容、特点和方法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内容 |
1.2.3 研究特点 |
1.2.4 研究方法 |
1.3 相关问题说明 |
1.3.1 语料选取 |
1.3.2 体例、简称等说明 |
第二章 西周金文判断句研究 |
2.1 判断句内涵和外延问题的理论探讨 |
2.1.1 已有判断句定义简述 |
2.1.2 判断句内涵和外延界定 |
2.2 西周金文判断句的描写和分析 |
2.2.1 西周金文判断句之描写 |
2.2.2 西周金文判断句之特点分析 |
2.3 西周传世文献、殷商时期判断句及其与西周金文判断句的比较 |
2.3.1 西周传世文献的判断句 |
2.3.2 殷商时期的判断句 |
2.3.3 与同时期传世文献、殷商时期判断句的比较 |
2.4 殷商西周汉语判断句的表达类型及其语用策略 |
2.4.1 殷商西周汉语判断表达的构式类型 |
2.4.2 殷商西周汉语判断表达的语义类型 |
2.4.3 殷商西周汉语判断表达的语用策略 |
2.4.4 余论 |
2.5 小结 |
第三章 西周金文有字句研究 |
3.1 西周金文有字句的描写和分析 |
3.1.1 已有研究 |
3.1.2 西周金文的有字句 |
3.2 西周传世文献、殷商时期有字句及其与西周金文有字句比较 |
3.2.1 西周传世文献的有字句 |
3.2.2 殷商时期的有字句 |
3.2.3 与西周传世文献、殷商时期有字句的比较 |
3.3 殷商西周时期的领有动词“有” |
3.3.1 领有和空间存在的区别判定 |
3.3.2 领有动词“有”的考察 |
3.4 先秦汉语领有动词“有”的语法化 |
3.4.1“有”语法化的认知理据和源头语境 |
3.4.2“有”在动词连用中的语法化 |
3.4.3“有”语法化的进一步扩展 |
3.4.4 余论 |
3.5 小结 |
第四章 西周金文在字句研究 |
4.1 西周金文的在字句 |
4.1.1“在字句 1” |
4.1.2“在字句 2” |
4.2 西周传世文献、殷商时期的在字句 |
4.2.1 西周传世文献的在字句 |
4.2.2 殷商时期的在字句 |
4.2.3 与西周传世文献、殷商时期在字句比较 |
4.3 基于认知的西周金文在字句语义分析 |
4.3.1“在字句 1”的语义分析 |
4.3.2“在字句 2”的语义分析 |
4.4 余论和小结 |
4.4.1 余论 |
4.4.2 小结 |
第五章 西周金文兼语句研究 |
5.1 西周金文兼语句的结构类型 |
5.1.1 齐全式 |
5.1.2 省略式 |
5.1.3 特殊式 |
5.2 西周金文兼语句的语义类型 |
5.2.1 使令类 |
5.2.2 助佑类 |
5.2.3 任命类 |
5.3 与同时期传世文献、殷商和春秋战国时期兼语句的比较 |
5.3.1 与同时期传世文献兼语句的比较 |
5.3.2 与殷商时期兼语句的比较 |
5.3.3 与春秋战国时期兼语句的比较 |
5.4 兼语句起源及其与使动范畴发展顺序问题 |
5.5 小结 |
第六章 西周金文与格句式研究 |
6.1 与格句式概论 |
6.1.1 研究思路、内容及相关说明 |
6.1.2 与格句式的内涵和外延 |
6.1.3 与格句式之双宾语结构 |
6.1.4 与格句式之于类句式和以类句式 |
6.1.5 与格句式与双及物结构 |
6.1.6 小结 |
6.2 西周金文的与格句式 |
6.2.1 结构类型 |
6.2.2 语义类型 |
6.2.3 小结 |
6.3 同时期传世文献、殷商、春秋战国时期与格句式的结构类型 |
6.3.1 同时期传世文献与格句式的结构类型 |
6.3.2 殷商甲骨卜辞与格句式的结构类型 |
6.3.3 春秋战国时期与格句式的结构类型 |
6.3.4 小结 |
6.4 同时期传世文献、殷商、春秋战国时期与格句式的语义类型 |
6.4.1 同时期传世文献与格句式的语义类型 |
6.4.2 殷商时期与格句式的语义类型 |
6.4.3 春秋战国时期与格句式的语义类型 |
6.4.4 小结 |
6.5 西周金文与格句式特点及先秦与格句式的演变 |
6.5.1 西周金文与格句式之特点分析 |
6.5.2 与格句式结构类型的演变 |
6.5.3 与格句式语义类型的演变 |
6.5.4 小结 |
第七章 西周金文连动式研究 |
7.1 西周金文的连动式 |
7.1.1 已有研究和连动式界定 |
7.1.2 结构类型 |
7.1.3 语义类型 |
7.1.4 基于认知的西周金文连动式分类 |
7.2 与西周传世文献、殷商、春秋战国时期连动式的比较 |
7.2.1 与西周传世文献连动式的比较 |
7.2.2 与殷商时期连动式的比较 |
7.2.3 与春秋战国时期连动式的比较 |
7.3 余论和小结 |
7.3.1 余论 |
7.3.2 小结 |
第八章 西周金文并列式研究 |
8.1 复音化与并列式的判定 |
8.1.1 西周时期复音化所处阶段 |
8.1.2 并列式判定标准问题 |
8.2 西周金文的并列式 |
8.2.1 并列式的结构类型 |
8.2.2 并列式的语义类型 |
8.3 与西周传世文献、殷商时期并列式的比较 |
8.3.1 与西周传世文献并列式比较 |
8.3.2 与殷商时期并列式比较 |
8.4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试析“V+了_1+NP”和“V+了_1+NP+了_2”的时间性特征(论文参考文献)
- [1]现代汉语小句宾语构式研究[D]. 李静.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2]泰国学生汉语态度动词带宾情况习得研究[D]. 刘颖.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3]存现范畴的类型学研究[D]. 杜丹.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0(07)
- [4]汉语“V/A+PP”跨层结构的演化趋势与表达功用研究[D]. 杜可风.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5]现代汉语致使语义范畴研究[D]. 丁新峰. 吉林大学, 2019(02)
- [6]认知—功能视角下的现代汉语“对”字句研究[D]. 吴泓. 吉林大学, 2019(02)
- [7]移动参照认知视角下的倚变句研究[D]. 刘存伟. 河南大学, 2019(05)
- [8]现代汉语并列结构研究及二语习得[D]. 王倩.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6)
- [9]介词结构的否定位序类型与功能研究 ——以否定副词“不”的否定方式为例[D]. 赵彧. 上海师范大学, 2019(08)
- [10]西周金文句式研究[D]. 王依娜. 华东师范大学, 201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