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心协力做好人事新闻宣传工作——戴光谦副部长在人事部新闻发布会上的讲话(摘要)

齐心协力做好人事新闻宣传工作——戴光谦副部长在人事部新闻发布会上的讲话(摘要)

一、齐心协力做好人事新闻宣传工作──戴光前副部长在人事部机关和事业单位新闻宣传工作会议上讲话(摘要)(论文文献综述)

谢春涛[1](2021)在《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对文化发展道路的理论探索(1978-2012)》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探索当代中国文化发展道路的最新成果。李长春曾经指出,关于文化发展道路的理论,最重要就是回答了文化发展朝什么目标迈进和走什么路这两个问题。这两个问题决定着当代中国文化的发展方向与发展路径,与此相关的一系列文化理念,也形塑着当代中国文化的样态。本文将1978年至2012年中国共产党文化相关理论的内在逻辑与历史轨迹为考察对象,以文化的发展目标和文化发展中最重要的三对关系作为当代中国文化发展道路的基本命题,旨在分析中国共产党对于文化的理解和定位,解答中国共产党对于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文化体制与经济社会发展、一元主导与多样并存这三对关系的认识变迁。关于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的基本经验与成就,相关研究较为充分,本文试图从文化发展道路中最重要的几个问题着手,历史性地梳理重要文献,对比不同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面对不同的时代挑战时思想与理论的变迁。在思想变迁的历史脉络之中,中国共产党对于文化建设经验教训的总结也更加清晰,这也更加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探索并非一帆风顺,而是在复杂的历史互动中不断开拓与调试而形成的。本文第一章主要探讨文化发展目标与任务,以及与之相关的中国共产党对于文化的定位。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到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中国共产党对于文化建设目标的设定不断地进行调整。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提出的初期,中国共产党的初衷是恢复党风与社会风气,十二大报告还以共产主义为核心提出了“四有”的目标。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精神文明逐渐褪去了共产主义色彩。鉴于精神文明偏重思想道德建设,中共中央又在1990年代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更加聚焦文化艺术和思想道德两个方面,并且更强调文化的中国特色。新世纪以后,胡锦涛又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增强文化软实力的建设目标。同时,中国共产党看待文化之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意义的视角不断拔高,对于文化的重视程度与日俱增。改革开放初期更多是从以共产主义思想道德抵制腐朽思想的角度出发,服务于经济建设的大局。文化对于民族和国家的重要性,则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与综合国力概念的形成的过程中被逐渐认识。第二章主要探讨文化的民族性和现代性问题,实质是中国共产党如何看待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问题。在改革开放初期,社会上出现了全面否定传统文化、全盘拥抱西方文化的虚无主义思想。中国共产党为应对文化领域的思想斗争,彻底转变了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但中国共产党由于长期受到列宁“两种文化”理论的影响,试图对传统文化进行精华与糟粕二元对立划分,直到进入新时代才突破这种二元划分方法。在应对西方文化的问题上,尽管中国共产党始终警惕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但整个社会在向西方文化学习借鉴的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导致对于西方文化的盲目崇拜倾向,如,将西方文化等同于现代文化。直到新世纪以来中共中央强调文化自信,中国气派,中国的文艺和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才逐步开始摆脱对西方的盲从。第三章围绕文化如何适应改革开放的问题,主要探讨文化与政府、市场和人民三者的关系。在改革开放初期,随着文化市场的形成,文化受众被赋予更多选择权,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迅速扩大。而当时文化是政府包办的“事业”和“工作”,在“以文补文”等小修小补无法解决文化市场供需矛盾后,中国共产党意识到尊重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对于文化生产的重要性。在理顺“两种属性”与“两种效益”的关系之后,中共中央对市场化的文化产业和公益化的文化事业进行了区分,重新定义了文化领域中政府主导文化事业、市场主导文化产业和人民作为文化发展主体的关系。第四章是坚持意识形态领导权与文化多样化发展的问题。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共产党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底线思维,对触及底线的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想文化进行批判和抵制,并且落实二为方针增强文化活力。但在变革时代,老经验不灵、新经验不足,中国共产党在应对社会思潮过程中收获了一些教训。进入1990年代以后,中共中央在以立为本的基调下,提出了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的工作方针,放弃了以往对意识形态进行刚性约束的办法,为如何处理主导意识形态与大众文化提供了新的思路。进入新世纪,面对信息技术革命带来的新的挑战,胡锦涛提出要增强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引领力,在不断推动文化的发展繁荣的过程中,通过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更为主动地引领社会发展、推动共识形成。本文试图从三个方面进行创新,一是理论建构新,本文从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角度探讨文化的民族性与现代性,从文化体制改革探讨如何摆正政府、市场与人民的关系来解放文化生产力,从一元主导与多样并存探讨意识形态主导权与文化繁荣发展的辩证统一,能够更好地涵盖文化自身发展以及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更加全面论述文化发展道路的同时,更加突出理论重点。二是材料相对较新,得益于报刊电子化和材料的公开,文章大量利用了当时的《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和其他报刊材料,能够更加全面地理解当时党内外的观点。三是研究视角新,本文吸收传播学等学科的相关理论,从文化受众的角度分析文化背景,能够更充分地展现人民群众的主体性在中国文化发展道路的形成过程中的影响,以进一步理解文化建设以人民为中心的战略意义。总的来说,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用更加全面、更具民族特色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代替了偏重于思想道德建设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对于文化建设战略意义的认识越来越深刻。同时,中国共产党更加全面地认识了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对于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两种效益”以及“两种属性”有了更加辩证统一的认识。在意识形态主导权与文化发展的关系层面,中国共产党也探索出了一元主导与多样化并存的基本思路,更加关注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健康发展。

周浒[2](2021)在《社会关系网络视阈下的新闻人范长江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谢忠强[3](2014)在《反哺与责任:解放以来上海支援全国研究 ——以人力、财物和技术设备的输出为中心》文中研究表明上海是全国的上海,开埠以来上海与全国的经济联动关系就十分紧密。解放后,随着新民主主义经济的建立,在国家对于全国经济发展调控不断加强的历史语境下,上海与全国的经济联动关系更加密切。上海的发展离不开全国的支援,而上海在得到全国支援的同时也为全国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历史贡献。建国后,在第一个五年计划当中,上海虽未被当做国家投资的重点地区,但由于具有雄厚的工业技术力量,上海还是担负起了支援全国建设的历史任务。在建国后的头十年里,全国以工业化建设为重点。上海市为了支援全国的经济建设,充分动员本市资源,在人员、技术设备等方面对这一时期国家的治淮工程、内地工业建设、一五计划重点工程建设、内地文化教育事业等进行了有力的支援。上海支援全国的历史,自“全国一盘棋”的发展方针确立之后,在从大跃进开始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之间的二十年时间里面更是进一步展开。改革开放以后,由于我国经济体制的转型“上海支援全国”作为概念的体制语境消失,但随着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程的不断加快,“上海支援全国”的精神不但得到了很好的延续,而且还呈现出了新的时代特征。解放以来上海支援全国的历史过程在推动全国发展的同时也进一步升华了上海自身的城市精神。正文共设五章及结语六个部分。第一章,主要在回顾上海历史地位演变的同时,以解放后上海与全国的联动关系为切入点,在“全国支援上海”和“上海支援全国”两个方向相互印证的基础上,为后面几章内容的展开提供历史背景和内在逻辑的铺垫;第二章,主要对1949年至1958年间上海支援全国的开展情况进行考证和分析;第三章,主要对1958年至1978年间上海支援全国的情况进行梳理和研究;第四章,则选取支援福建省为例,进行上海支援全国的个案研究;第五章,主要对改革开放以后上海对全国的支援情况进行探讨;结语部分,主要对全文进行总结与概括的基础上,对解放后上海支援全国的历史进行宏观的评价和分析。通过研究,本文在前人成果启发的基础上主要在以下三个方面对解放后上海支援全国的研究有所推进:1、在对相关概念的考证方面有所推进;2、在对上海支援全国历史发展脉络的梳理上更注重保持其完整性;3、在进一步补充和挖掘史料的基础上对上海支援全国的相关史实的考证和梳理上力求更加丰富和全面。

孙永建[4](2014)在《高校毕业生非理性就业观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就业是民生之本,是人们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因此,党和国家一直高度重视全民的就业问题。高校毕业生是国家宝贵的人力资源,是国家建设的新生力量,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生力军,是我国由人力资源大国转变为人力资源强国的重要社会群体,已经并仍将继续大大提高中国人口素质,有力推进各项事业发展进步。而毕业生非理性就业,影响着毕业生顺利、及时就业,造成了一些社会风险。所以,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成为党和国家工作的重中之重。为了要实现毕业生更加充分和更高质量就业,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个人梦和中国梦,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深入研究高校毕业生非理性就业观,运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方法,开展毕业生求真务实就业观培育工作。在毕业生非理性就业观的研究中,贯穿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具体采用访谈调查法、文献调查法、比较和总结方法等。为实现毕业生就业行为改变的目的,这需要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立场和方法,结合当前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现实行为,结合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现状和趋势,界定高校毕业生非理性就业观新概念,阐述非理性就业观由来,考察非理性就业行为表现,考察其危害,分析其原因,建构就业新观念,提出全社会大力支持毕业生就业。主要内容包括导论、正文一至七章和结语。导论内容主要阐述选题意义,介绍国内外对毕业生非理性就业观的相关研究概况,介绍可能创新的主要内容,最后简要介绍主要的研究方法。第一章界定高校毕业生非理性就业观概念。通过考察高校毕业生非理性就业观等概念,结合毕业生就业实际,得出非理性就业观主要是指高校毕业生就业观念脱离客观实际,并且放弃个人努力。第二章考察非理性就业观的历史由来。通过分析改革开放前后的高校招生、培养和就业的变化,讨论非理性就业观产生过程。第三章呈现非理性就业典型行为。毕业生就业行为出现一些非理性现象,有:缺乏责任担当,只顾按照个人利益诉求就业;回避艰苦奋斗,只想要过富裕的美好生活;无视就业形势只想个人意愿实现;不顾自身条件只想谋取高薪工作;消极被动应对就业,没有积极主动自主自觉求职。第四章分析非理性就业行为产生的危害。直接危害是造成有业不就,降低就业率,劳动力没有与生产资料结合,没有创造社会产品和服务,没有创造个人和社会财富,导致低质就业,高能低用,学非所用,间接危害有浪费社会资源、影响社会稳定。第五章讨论非理性就业行为产生的根源。着重讨论毕业生观念上偏重个人利益,忽视国家、社会、集体、家庭利益,偏重物质追求,忽视精神追求,受到错误思想观念束缚,因而个人就业行动受到制约。第六章提出求真务实就业观念。指出毕业生要把个性自由全面发展与国家需要联系起来,把向往美好生活与艰苦奋斗联系起来,把个人就业与个人努力就业联系起来,把个人就业定位与就业形势、自身条件联系起来,实现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第七章指出高校毕业生就业的解决,还需要政府统筹主导,舆论正确引导,学校精心指导,用人单位积极吸纳,家庭主动配合,全社会大力支持,共同帮助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结语,主要阐述可能的创造性结论、见解以及在本学科领域里有限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贺蕾[5](2012)在《从独白到对话:《人民日报》“两会”报道演变研究(1978-2011)》文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两会”越来越为媒介所关注,每年三月,国内外新闻记者聚焦人民大会堂,激烈的新闻争夺战成为每年春天北京的一道风景线。从历史来看,“两会”曾有秘密召开,待会议结束才发布公告的情形。从会后发布新闻公报到媒体全程同步报道,“两会”报道总量从十几条到十几版,采访“两会”的记者从二三百到二三千,这些不过十余年、二十余年、三十余年的事情。三十余年间,媒介“两会”报道发生非常明显的变化,本文从媒介社会学视角开展研究,运用框架理论对《人民日报》1978年至2011年“两会”报道进行考察,结果显示:首先,《人民日报》“两会”报道演变轨迹具有极强的时代性特点。将这一特点置于宏观社会背景之下,会发现但凡大背景比较宽松,《人民日报》“两会”报道就会比较放得开,能传递更多更丰富更全面的信息;反之则显得比较沉闷。与之同时,每一阶段“两会”报道中关注比较多的新闻事件要素必然是当时社会公众关注较多的方面。其次,《人民日报》“两会”报道演变轨迹表明,不同时期的“两会”报道不可避免地受到社会情境的影响,反映了社会情境的变迁,同时也反映了《人民日报》对社会情境的理解和应对。也就是说,《人民日报》“两会”报道既报道了“两会”新闻,也展示了整个社会场景,同时又反映了媒介在大的社会背景下的作为与困境。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媒介只能受限于社会情境的影响。其三,从微观构造和修辞构造两个层面进行的分析,可以看到1978-2011年《人民日报》“两会”报道这两个层面都有变化。这些变化呈现出阶段性特征,各个阶段的变化各有不同。而从宏观构造层面来看,从民主的视角来报道和解读“两会”是《人民日报》“两会”报道从未发生变化的主题框架,不断演变的只是在这一框架下民主的程度与表现。1978-2011年的《人民日报》“两会”报道正是通过“两会”这一窗口呈现了1978-2011年中国民主政治的进程,讲述了中国民主进程的故事。

小雪[6](2011)在《时事之各部委主要活动与事件》文中指出时事·民政部1.5月30日,由民政部"明天计划"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的"手拉手、传递爱"福利院爱心一日活动在天津市儿童福利院举行。来自首都各行各业共计38户爱心家庭和儿童福利院的孩子们通过结对参观、共进午餐、游艺表演等形式共同欢度六一儿童节。

侯东阳[7](2010)在《中国舆情调控机制的渐进与优化 ——改革开放以来舆情调控机制研究》文中指出本文对新中国的舆情调控机制进行了历史性的研究,在大量收集历史文献和走访调查的基础上,从舆情调控的指导方针、体制、特点以及经验等方面对不同历史阶段的舆情调控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正文分为四个部分,前三部分主要总结建国以来党和政府在舆情调控机制建设和实践中的逐渐改进和优化过程,改革开放以前的共产党政权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基本的舆情传播制度体系,也提出了比较正确对待舆论的指导方针,但是反右扩大化以后,这些体制和方针路线都没有正常地发挥作用,特别是文化大革命中党委领导也陷入瘫痪,整个国家处于混乱状态。改革开放首先从思想解放开始,舆情调控的机制和手段逐渐恢复正常,虽然也存在不少问题,但是随着民主政治的发展,提倡以人为本治国的思想,舆情调控机制不断改进、优化,有了专门的舆情管理机构和法规、明确的指导思想,调控手段更加讲究技巧,舆情调控也从直接到间接、从微观到宏观转变,不再进行思想批判运动,重视民意及反馈。论文最后一部分根据舆情调控的经验总结,借鉴世界其他国家舆情调控的经验,提出了舆情调控体系应包括舆情监测与收集机制、舆情分析机制、舆情引导机制、舆情调控反馈和评估机制。通过研究发现,党和政府对舆情调控越来越重视,舆情调控逐渐规范化、人性化,体制和法规不断完善,调控手段越来越进步,但是仍然有很多问题有待解决。笔者认为应该建立统一运作的舆情调控体系,学习其他国家舆情调控的特长,既要使人民心情舒畅,社会和谐稳定;又要遵循舆论本身发展规律,科学地、艺术地进行引导。

吴晓亮[8](2009)在《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干部工作理论与实践研究》文中指出新时期党的干部工作史是中国共产党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新时期党的干部工作理论与实践进行深入研究是干部工作史研究的重要任务。本文试图从新时期党的干部工作的时代背景、理论依据、历史基础、实践考察以及公务员制度比较、干部工作未来发展等不同视角,对新时期党的干部工作的理论与实践进行分析和研究,对新时期党的干部工作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等进行探讨和揭示。新时期党的干部工作发展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改革开放新时期,以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基本世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改革开放和执政条件下的基本党情、变革发展和谐的基本社情相互交织、相互渗透、相互依存,为党的干部工作提供了有利的发展环境、注入了强劲的发展动力、创造了难得的发展机遇、提出了迫切的发展要求,深深地影响和制约着干部工作的发展进程,使干部工作打下了鲜明的时代印记。新时期党的干部工作发展有着充分的理论依据。改革开放新时期,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战略思想对党的干部工作发挥了不可或缺的指导作用。尤其是马列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干部工作的主要思想、毛泽东思想中关于干部工作的基本理论,对党的干部工作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干部工作理论创新和发展的最新成果,为干部工作发展提供了直接的科学指南。与此同时,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等一系列基本思想和重要思想观点也对干部工作发挥着潜移默化的指导作用。新时期党的干部工作发展有着深厚的历史基础。革命和建设时期,党通过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探索和实践,确立了党管干部原则和科学的干部管理体制,形成了任人唯贤的干部路线以及干部工作为中心和大局服务的优良传统,创立了一套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工作方式方法,探索了民主选举和依法任命干部的有效途径,积累了发人深思、应引以为戒的沉痛教训,为新时期党的干部工作实现新的发展和飞跃奠定了宝贵的前提和基础。新时期党的干部工作展现了阶段性递进的发展历程。回顾改革开放新时期,从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1989年6月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从十三届四中全会到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从十六大至今,党的干部工作与时俱进,先后经历了恢复发展阶段、全面改革发展阶段和深化改革、加快发展阶段等3个依次递进、相互衔接的历史阶段,变革发展贯穿始终,保障作用充分发挥,取得了显着成就,积累了丰富经验。新时期党的干部工作的发展进步可以通过当代中国公务员制度得到生动体现。当代中国公务员制度是新时期党的干部工作与时俱进的重要标识,既充分继承了以往干部工作的实践经验,又有效克服了以往干部制度的诸多不足;既充分吸收了西方公务员制度的有益成分,又创造性地改进了有关制度规范;既在制度建设上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又面临着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的任务和挑战。新时期党的干部工作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展望未来,党的干部工作必将在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管干部原则的前提下,继续沿着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的方向不断向前推进;选人用人的不正之风等热点难点问题,必将随着实践的深入、经验的积累不断得到破解;只有自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努力保证改革创新的正确方向、牢牢把握扩大干部工作中民主的要义、紧紧抓住考察评价干部的关键、积极探求不正之风的治本之策,才能再写新篇、再续华章、再创辉煌。

戴光前,尹蔚民,张占弄,刘宝英,李金城,侯福兴,刘家林,张延平,侯建良,左春文,杨佩英,王晓初,毕雪融,张涵光[9](2004)在《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 全面推进依法行政 实现人事人才工作新发展》文中研究指明$F编者按$E $T7月22日至24日在北京召开的人事部理论务虚会,是人事人才工作服务大局、实现新发展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紧紧围绕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依法行政这个主题,敞开思想、畅所欲言,交流学习体会,共谋发展大计,进一步增强了在新形势下?

蒋和勇[10](2004)在《教育局长的领导有效性 ——基于深圳市南山区教育局的个案研究》文中认为在当前基础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的背景下,研究教育局长的领导有效性显得非常重要。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不仅有利于人们更好地理解“实在性”层面下的各种教育领导行为,还有利于促使教育领导者对自身的领导有效性进行反思,同时,该研究也将拓宽以往教育管理研究中教育领导的外延。本文采用了教育管理实地研究范式,真实地展现了一位扎根于基层的教育局长的领导生活世界,结合各方人员的不同理解,构建了本土意义上的领导有效性模式。 本研究主要分为八个部分。首先,本文基于当前教育领导研究的现状,采用语义分析法界定了领导及其领导有效性概念,并提出了研究假设。第二部分主要展示了笔者此次实地研究的旅程,并对研究范式以及个案的选择缘由进行了说明。第三部分是对研究个案的全面展现,描述了L局长一天、一周、一月以及一年的工作实境,分析了其在这些不同时段的工作特点,并从笔者自身的理解角度反思了L局长的领导困境。第四部分选取了五个领导案例,分别就L局长在战略规划、人力发展、决策、协调和科研指导方面所体现出来的领导策略进行了分析,展示了L局长在思想引领、用人、行政推进、领导艺术以及专业发展这五个重要方面的领导。第五部分笔者从领导概念出发,以“影响力”为核心,提出了领导有效性模式,从观念层面、手段层面和资源层面三个方面具体回答了L局长是“如何做到有效领导”这一问题。在第六部分,笔者分别采撷了来自教育行政组织领导者、理论研究者、实践工作者以及自身四个方面的对话材料,对“领导有效性”问题进行了一种多角度的争鸣、透析和反思。最后,笔者基于本研究所对领导有效性因素得出的结论,对新世纪基层教育行政组织领导的未来走向进行了展望。由此,笔者认为:领导有效性是一种具体环境下领导绩效的展现,它既有共性,也有个性,它既表现在宏观层面,又体现在一些细微方面;从追求未来领导走向成功的角度出发,未来领导者应该注意领导工作的“生态性”,重视“人”的问题,有效转变机构职能,关注自身发展,求得一种领导者“隐退”的境界。

二、齐心协力做好人事新闻宣传工作──戴光前副部长在人事部机关和事业单位新闻宣传工作会议上讲话(摘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齐心协力做好人事新闻宣传工作──戴光前副部长在人事部机关和事业单位新闻宣传工作会议上讲话(摘要)(论文提纲范文)

(1)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对文化发展道路的理论探索(1978-2012)(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问题提出:转折与建构
    0.2 中国共产党文化发展道路相关理论的研究
    0.3 研究创新之处
    0.4 研究方法
    0.5 概念界定
        0.5.1 文化建设
        0.5.2 文化发展道路
        0.5.3 文化受众主体性
    0.6 研究思路
第1章 目标、任务与重要性:中国共产党对文化建设的认识与定位
    1.1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1.1.1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概念提出与目标设定
        1.1.2 1986 年“精神文明决议”指导思想的转变
        1.1.3 “四有”的概念提出及其演变
    1.2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1.2.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概念的提出与精神文明的新定位
        1.2.2 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1.2.3 “文化强国”的概念形成
    1.3 文化的战略意义:“文化为社会主义服务”
        1.3.1 “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表现”
        1.3.2 从服务于政治到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1.3.3 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越发突出
        1.3.4 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
    1.4 小结
第2章 现代性与民族性:当代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2.1 批判封建主义与反思传统文化
        2.1.1 批判封建主义是反思“文革”的必然
        2.1.2 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化的反思与评价
        2.1.3 新启蒙主义思潮与传统文化危机
    2.2 文化的民族性:传统文化与当代社会
        2.2.1 “思想政治斗争”视角下的传统文化弘扬
        2.2.2 继承与弘扬:传统文化的现代化之困
        2.2.3 超越“精华”与“糟粕”二元划分
    2.3 文化现代性的探索:从学习西方到中国气派
        2.3.1 “西为中用”与盲目崇拜西方的问题
        2.3.2 “体”“用”相关:盲目崇拜西方的问题由来
        2.3.3 中国气派:文艺与哲学社会科学的现代性探索
    2.4 小结
第3章 政府、市场与人民:文化发展如何适应经济社会发展
    3.1 “政府办文化”与文化受众的矛盾与调试
        3.1.1 政府包办下阻碍文化生产力发展的思维定式
        3.1.2 “以文补文”、“双轨制”:文化体制改革的尝试
        3.1.3 改革难以推进的原因:对文化受众主体性的忽视
    3.2 重新认识人民与市场:文化体制改革的方向
        3.2.1 重新认识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的时代意义
        3.2.2 区分市场导向的文化产业与公益导向的文化事业
        3.2.3 商品属性与意识形态属性的统一:全面改革的展开
    3.3 小结
第4章 一元主导与多样并存:意识形态领导权与文化发展
    4.1 改革开放初期的意识形态与文化发展
        4.1.1 “二为”方向的提出:文化与政治关系的新界定
        4.1.2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与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
        4.1.3 主体性觉醒及其应对的经验教训
    4.2 主旋律与多样化:一元主导与多样并存的新思路
        4.2.1 重在建设,以立为本
        4.2.2 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
    4.3 信息技术革命中的意识形态工作与文化发展
        4.3.1 信息技术革命与文化受众主体性的觉醒
        4.3.2 网络文化建设与增强意识形态吸引力和凝聚力
        4.3.3 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4.4 小结
结语: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探索文化发展道路的经验与新时代的新发展
参考文献

(3)反哺与责任:解放以来上海支援全国研究 ——以人力、财物和技术设备的输出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导言
    一、 研究意义
    二、 相关概念及题意的说明
    三、 研究现状
    四、 研究框架及内容的设定与说明
    五、 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的几点推进(创新之处)
    六、 研究方法
    七、 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第一章 上海与全国经济联动关系的历史概况
    第一节 上海发展及其历史地位的演变
    第二节 解放以来全国支援上海的发展过程
    第三节 解放以来上海支援全国的发展历程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上海支援全国的初步开展(1949——1958)
    第一节 支援治淮:“开国治水”中的上海力量
    第二节 20 世纪 50 年代上海工厂内迁
    第三节 “一五时期”上海支援国家重点工程建设
    第四节 支援内地高等教育事业——以上海交通大学西迁为例
    第五节 20 世纪 50 年代上海支援全国文化事业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上海支援全国的进一步开展(1958——1978)
    第一节 上海与“全国一盘棋”方针
    第二节 20 世纪六十年代上海知识青年支援新疆农业建设
    第三节 20 世纪六七十年代上海市支援全国三线建设
    第四节 上海支援 1976 年唐山大地震抗震救灾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支援福建:上海支援全国的个案研究
    第一节 1949 年上海组建南下服务团
    第二节 上海对福建工业建设的协作与支援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改革开放后上海支援全国的延续和发展
    第一节 改革开放后“上海支援全国”历史语境的变迁
    第二节 内联协作与对口支援
    第三节 改革开放后全国防疫和救灾中的上海力量——以防治“非典”和“5·12”地震救灾为中心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部分
    附录一:上海支援全国大事年表
    附录二:市委整顿金融业工作委员会动员上海金融业职工 2000 人参加西北区行工作总结报告(节选)
    附录三:上海支援广西的迁厂工作总结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出版的专着及发表的论文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参加或主持的科研项目
后记

(4)高校毕业生非理性就业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重要意义
    二、相关研究概况
    三、论文创新方面
    四、主要研究方法
第一章 高校毕业生非理性就业观界定
    第一节 就业
        一、就业含义
        二、就业构成
    第二节 高校毕业生就业
        一、高校毕业生就业含义
        二、高校毕业生就业构成
    第三节 高校毕业生非理性就业观
        一、高校毕业生非理性就业观含义
        二、高校毕业生非理性就业观举例
第二章 高校毕业生非理性就业观由来
    第一节 改革开放前
        一、规模较小的统一招生
        二、形式单一的公费培养
        三、国家分配的计划就业
    第二节 改革开放后
        一、规模渐大的统一招生
        二、形式多样的公费自费
        三、双向选择的自主就业
第三章 高校毕业生非理性就业表现
    第一节 缺乏责任担当
    第二节 回避艰苦奋斗
    第三节 无视就业形势
    第四节 不顾自身条件
    第五节 消极被动应对
第四章 高校毕业生非理性就业危害
    第一节 直接危害
        一、造成有业不就
        二、导致低质就业
    第二节 间接危害
        一、浪费社会资源
        二、影响社会稳定
第五章 高校毕业生非理性就业分析
    第一节 偏重个人利益
        一、忽视国家利益
        二、忽视社会利益
        三、忽视集体利益
        四、忽视家庭利益
    第二节 偏重物质追求
        一、物质追求高于一切
        二、精神追求严重缺乏
    第三节 错误观念束缚
        一、对就业形势错误认知
        二、对自身条件错误评估
        三、对主观努力丧失信心
第六章 高校毕业生要树立求真务实就业观
    第一节 把个性自由全面发展与国家需要联系起来
    第二节 把向往美好生活与艰苦奋斗联系起来
    第三节 把个人就业定位与就业形势、自身条件联系起来
    第四节 把个人就业与个人努力就业联系起来
第七章 举国关心高校毕业生就业
    第一节 政府统筹主导
    第二节 媒体正确引导
    第三节 学校精心指导
    第四节 用人单位积极吸纳
    第五节 家庭主动配合
    第六节 社会大力支持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5)从独白到对话:《人民日报》“两会”报道演变研究(1978-2011)(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研究问题
    第二节 相关概念的解释与说明
        一、两会
        二、“两会”报道
    第三节 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一、关于《人民日报》“两会”报道的研究
        二、关于其他媒体“两会”报道的研究
    第四节 研究视角与研究进路
        一、理论与方法
        二、分期依据
    第五节 研究目的与研究价值
    注释
第二章 破局与尝试:1978-1989年《人民日报》“两会”报道
    第一节 社会时代背景:解放思想与改革开放
    第二节 传媒业背景:观念转变与业务改革
    第三节 1978-1989年《人民日报》“两会”报道
        一、稿源:从以新华社稿件为主到以“本报”稿件为主
        二、定位:从宣传举国盛事到回归会议报道
        三、形式:清除文革遗风,不断探索新的报道形式
        四、内容:从重人大到人大政协并重
    第四节 1978-1989年《人民日报》中的“两会”
        一、代表委员:从先进群体到履职个体
        二、分组审议:从一致同意热烈拥护到出现批评和质询
        三、开放程度:从无到有的新闻发布会和记者招待会
        四、会外群众:从热烈欢呼坚决拥护到提出意见建议
    小结
    注释
第三章 调整与回归:1990-2000年《人民日报》“两会”报道
    第一节 社会时代背景:保持稳定与深化改革
    第二节 传媒业背景:双重属性与技术发展
    第三节 1990-2000年《人民日报》“两会”报道
        一、围绕主旋律组织报道
        二、报道模式初步形成
        三、报道形式不断创新
        四、策划意识不断增强
    第四节 1990-2000年《人民日报》中的“两会”
        一、“两会”制度:日渐规范
        二、“两会”会风:日趋务实开放
        三、代表委员:履职意识不断增强
        四、“两会”影响:越来越受关注
    小结
    注释
第四章 协商与对话:2001-2011年《人民日报》“两会”报道
    第一节 社会时代背景:以人为本与和谐蓝图
    第二节 传媒业背景:信息公开与舆论监督
    第三节 2001-2011年《人民日报》“两会”报道
        一、《两会特刊》的创办及扩版
        二、互联网技术的应用
        三、报道内容的丰富与拓展
        四、报道形式的创新
    第四节 2001-2011年《人民日报》中的“两会”
        一、“两会”制度:凸显成效渐趋完善
        二、“两会”会风:务实开放与时俱进
        三、代表委员:责任意识增强履职能力提高
        四、“两会”影响:与百姓更近与世界更近
    小结
    注释
第五章 媒介与民主:《人民日报》“两会”报道框架分析
    第一节 《人民日报》“两会”报道框架:中国民主政治进程
        一、“两会”职能的实现是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表征
        二、会风开放务实高效关注民生是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表征
        三、代表委员履职意识增强能力提高是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表征
        四、公众关注和有序参与“两会”是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表征
    第二节 《人民日报》“两会”框架中“民主”话语体系变化
        一、社会主义民主
        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
        三、合流与统一
    第三节 《人民日报》“两会”报道框架形成原因分析
        一、角色定位
        二、内容约束
        三、社会情境
    第四节 《人民日报》“两会”报道框架效果分析
        一、关于《人民日报》“两会”报道的不同观点
        二、《人民日报》中看不到的“两会”场景
        三、不同的民主理论及其不同的媒介期待
        四、《人民日报》未来“两会”报道建议
    小结
    注释
结语:未完成的使命
    注释
参考文献
后记

(7)中国舆情调控机制的渐进与优化 ——改革开放以来舆情调控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研究缘起及文献综述
    1.1 研究缘起
        1.1.1 舆情调控在世界普遍存在
        1.1.2 当前中国社会舆情调控的必要性
        1.1.3 中国政府对舆情调控的重视
    1.2 本文研究的意义和方法
        1.2.1 本文研究的社会意义
        1.2.2 研究方法
        1.2.3 概念厘定
    1.3 国内外舆情调控研究现状
        1.3.1 国内舆情调控机制研究
        1.3.2 对国外舆情调控的研究
        1.3.3 本文的创新之处
    1.4 相关理论支撑
        1.4.1 马克思主义的舆论控制思想
        1.4.2 自由主义者论控制与自由
        1.4.3 领导权和霸权理论
        1.4.4 制造共识与操纵意识
2. 改革开放前中国舆情调控的传统
    2.1 舆情调控指导方针的初步提出
        2.1.1 舆论一律与非一律
        2.1.2 "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方针
        2.1.3 批评和自我批评
    2.2 舆情调控机制的雏形
        2.2.1 舆情调控体制
        2.2.2 舆情调控的模式
        2.2.3 新闻舆论调控机制
        2.2.4 舆情反映机制
    2.3 舆情调控的经验教训
        2.3.1 指导方针执行中的偏差
        2.3.2 多数人对多数人的专政
        2.3.3 左右摇摆不定
        2.3.4 虚夸之风盛行
        2.3.5 个人崇拜一言堂
        2.3.6 媒体成为单纯的传声筒
3. 改革开放以来舆情调控的变化
    3.1 关于改革环境的舆情调控
        3.1.1 媒体发起的第一次思想解放
        3.1.2 三次自由化浪潮中调控的得失
        3.1.3 南巡讲话推动第二次思想解放
        3.1.4 第三次思想解放方兴未艾
    3.2 中国舆论环境的变化
        3.2.1 民众舆论参与意识提高
        3.2.2 社会宽容度增大
        3.2.3 民主的制度保障
        3.2.4 网络舆论的兴起
        3.2.5 突发性群体事件频发
    3.3 舆情调手段的进步
        3.3.1 从直接到间接、从微观到宏观
        3.3.2 不搞思想批判运动
        3.3.3 重视以民意评价政府绩效
4 改革开放以来舆情调控机制的进步
    4.1 舆情调控机制的进步
        4.1.1 舆情调控指导方针的明确提出
        4.1.2 舆情调控政策、法规的进步
        4.1.3 舆情调控体制的优化
        4.1.4 舆情调控的一般渠道
    4.2 对新闻舆论的调控
        4.2.1 对新闻舆论的调控方式
        4.2.2 新闻政策法规的限制
        4.2.3 媒介内容管理制度
        4.2.4 中国对境外来华媒体的管理
        4.2.5 政府对新闻舆论调控的进步
    4.3 对网络舆情调控
        4.3.1 网络舆情调控的重要性
        4.3.2 网络舆情调控机制
        4.3.3 网络舆情调控模式
5 建立科学的舆情调控机制
    5.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舆情调控的教训
        5.1.1 舆情调控存在的问题
        5.1.2 舆情调控的特点
        5.1.3 舆情调控的成效
    5.2 世界舆论调控的经验
        5.2.1 以法律和法规调控为主
        5.2.2 公众利益和言论多元化
        5.2.3 新闻舆论调控的艺术性
        5.2.4 西方舆论操控导致和平演变
    5.3 舆情调控机制的优化
        5.3.1 建立舆情调控体系的原则
        5.3.2 舆情调控的要素分析
        5.3.3 舆情调控机制的体系
        5.3.4 舆情调控的技巧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8)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干部工作理论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新时期党的干部工作的时代背景
    第一节 以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基本世情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第三节 改革开放和执政条件下的基本党情
    第四节 变革发展和谐的基本社情
第二章 新时期党的干部工作的理论依据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干部工作的主要思想
    第二节 毛泽东思想中关于干部工作的基本理论
    第三节 新时期党的干部工作理论的创新和发展
    第四节 指导和影响党的干部工作的基本思想及重要思想观点评析
第三章 新时期党的干部工作的历史基础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干部工作
    第二节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的干部工作
    第三节 革命和建设时期党的干部工作评析
第四章 新时期党的干部工作的实践考察
    第一节 拔乱反正、恢复发展阶段的干部工作
    第二节 渐进改革、全面发展阶段的干部工作
    第三节 深化改革、加快发展阶段的干部工作
    第四节 新时期党的干部工作的经验和启示
第五章 当代中国公务员制度的比较研究
    第一节 现行公务员制度与以往干部制度比较
    第二节 中西方公务员制度比较
    第三节 进一步完善公务员制度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
第六章 党的干部工作发展问题思考
    第一节 党的干部工作发展趋势分析
    第二节 影响党的干部工作发展的若干问题
    第三节 党的干部工作健康发展之管见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10)教育局长的领导有效性 ——基于深圳市南山区教育局的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0 我思故我在:研究前言
    0.1 为何而来:研究缘起与研究目的
    0.2 现在怎样:国内外相关研究概述
    0.3 走向何处:主要研究内容及基本结论
    0.4 涅磐舍利: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1 走出维谷:本文几个基本概念及假设的界定
    1.1 领导及领导有效性内涵
    1.2 研究假设
2 我所走过的那段路:实地研究旅程
    2.1 方法
    2.2 选点
    2.3 研究历程
3 初识我所研究的那个人:被淹没了的教育局长
    3.1 教育局长的一天
    3.2 教育局长的一周
    3.3 教育局长的一月
    3.4 教育局长的一年
    3.5 反思与迷茫
4 走近我所研究的那个人:守望式的教育局长
    4.1 教育局长与战略规划--蛇口育才教育集团的组建案例
    4.2 教育局长与人力发展--2003年校长沙龙及教师培训案例
    4.3 教育局长与决策--新建住宅小区配套幼儿园的招标工作案例
    4.4 教育局长与协调--2003年教师节的组织筹备工作案例
    4.5 教育局长与科研指导--南山区新基础课程改革实验案例
5 远距离审视我所研究的那个人:有效性视角下的教育局长
    5.1 有效性模式的构建
    5.2 有效性模式下对L局长教育领导观念层面的解析
    5.3 有效性模式下对L局长教育领导手段层面的解析
    5.4 有效性模式下对L局长教育领导资源层面的解析
    5.5 对L局长领导有效性因素的拓展
6 “对话”中的互动与启示:领导及其领导有效性
    6.1 与教育行政组织领导的“对话”
    6.2 与教育行政理论研究者的“对话”
    6.3 与教育实践工作者的“对话”
    6.4 与“我”的对话
7 展望:对新世纪基层教育行政组织领导未来走向的思考
附录(一)、(二)、(三)、(四)
参考文献
后记

四、齐心协力做好人事新闻宣传工作──戴光前副部长在人事部机关和事业单位新闻宣传工作会议上讲话(摘要)(论文参考文献)

  • [1]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对文化发展道路的理论探索(1978-2012)[D]. 谢春涛. 中国人民大学, 2021(12)
  • [2]社会关系网络视阈下的新闻人范长江研究[D]. 周浒.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3]反哺与责任:解放以来上海支援全国研究 ——以人力、财物和技术设备的输出为中心[D]. 谢忠强. 上海大学, 2014(02)
  • [4]高校毕业生非理性就业观研究[D]. 孙永建. 中共中央党校, 2014(10)
  • [5]从独白到对话:《人民日报》“两会”报道演变研究(1978-2011)[D]. 贺蕾. 复旦大学, 2012(02)
  • [6]时事之各部委主要活动与事件[J]. 小雪. 科技智囊, 2011(07)
  • [7]中国舆情调控机制的渐进与优化 ——改革开放以来舆情调控机制研究[D]. 侯东阳. 暨南大学, 2010(07)
  • [8]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干部工作理论与实践研究[D]. 吴晓亮. 东北师范大学, 2009(07)
  • [9]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 全面推进依法行政 实现人事人才工作新发展[N]. 戴光前,尹蔚民,张占弄,刘宝英,李金城,侯福兴,刘家林,张延平,侯建良,左春文,杨佩英,王晓初,毕雪融,张涵光. 中国人事报, 2004
  • [10]教育局长的领导有效性 ——基于深圳市南山区教育局的个案研究[D]. 蒋和勇. 南京师范大学, 2004(01)

标签:;  ;  ;  ;  ;  

齐心协力做好人事新闻宣传工作——戴光谦副部长在人事部新闻发布会上的讲话(摘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