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科岗位培训课程社区常见病教学方法初探

全科岗位培训课程社区常见病教学方法初探

一、全科医学岗位培训班社区常见病教学方法初探(论文文献综述)

沈士立,吴彬,齐殿君,陈歆悦,张鑫岩,李一萱,张旭,宫雪,于晓松[1](2021)在《临床住培基地(综合医院)全科医学科配置与建设评价模型及其特点》文中提出国家卫生健康委要求,所有负责全科医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临床基地(综合医院)[临床住培基地(综合医院)]必须独立设置全科医学科。但科室开设以后,应该如何配置与建设,相关研究开展较少。目前,许多新开设的全科医学科正在套用其他医学专科的配置与建设评价标准,这些标准与全科医学学科特色不相适应,已经对其发展形成制约。本课题组通过文献检索、专题小组讨论和德尔菲专家咨询构建了临床住培基地(综合医院)全科医学科配置与建设评价模型,包含6个一级指标、22个二级指标、78个三级指标及其评价标准,凸显了全科医学科的建科宗旨,体现了全科医疗的基本原则,强调了基层医疗的指导与提升,为指导和规范综合医院全科医学科的建设提供了借鉴和思考。

刘欢[2](2020)在《系统观指导的上海社区精神心理卫生服务能力提升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目的了解上海社区家庭医生团队精神心理卫生服务现况,根据需求设计精神心理卫生服务能力提升专项培训方案,以系统观、整体观思维来探索提升服务技能的宏观架构,构建精防公卫条线医生为主,家庭医生团队融入,全社会参与的社区精神心理卫生服务模式,并为探索公共卫生人才培养、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精神心理专科医联体建设提供参考意见。研究方法应用问卷调查法、半结构式访谈法、数理统计法、专家咨询法等。以纳入上海市第四轮公共卫生三年行动计划的精神心理卫生服务技能培训项目的6个区县205名家庭医生团队人员为研究对象,用描述性分析、卡方检验等方法分析专项培训阶段性资料。培训的设计理念是启发学员用系统观来理解和处理社区心理健康问题,培养家庭医生团队能够与个体、家庭、医疗机构、学校、社会文化环境等整个系统工作。从而促进不同机构、不同部门的融合协作,并探索提升社区精神心理卫生服务能力的建议与策略,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精神心理专科医联体、大健康公共卫生人才培养提供参考资料。研究结果1.基本情况:学员以中青年为主,40岁及以下人群占73.17%;学历层次较高,本科及以上学历占84.39%;其中48.81%公共卫生岗位人员非公共卫生专业背景。2.精神心理卫生服务专项培训:不同岗位人员对接受培训途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家庭医生更倾向于专科医院进修;98.05%反映非常愿意将培训内容学以致用;90.73%的学员考试成绩在80分以上,培训效果良好。3.精神心理卫生服务培训现状:48.78%的学员反映政策保障不够;81.46%认为证书含金量需提高;76.59%反映培训与工作冲突较多。家庭医生和公共卫生医生培训意愿相对较高,其中家庭医生团队对心身疾病的诊治、医患沟通与压力管理需求较高。4.精神心理卫生服务模式和体系:家庭医生团队反映精神心理卫生服务比较突出的问题为缺少专业人员(75.61%),缺乏知识技术(65.37%),需提升居民知识(65.85%);90.73%认为从事社区精神心理卫生服务应该获得报酬,但实际只有17.56%的人员有报酬;提高精神心理卫生服务人员积极性最有效的措施是制定合理报酬(93.66%),改进工作环境(74.15%),提供培训机会(68.29%)。5.能力提升远期效应:家庭医生团队较多会将精神心理知识运用在人际关系问题(57.46%)和工作问题(58.21%);专业能力的提升一定程度会推动经费投入,提升社区心理卫生服务硬件、软件和人力配置,对居民精神心理卫生知识知晓率提升也有明显促进作用。研究结论1.家庭医生团队结构比较合理,年龄和学历构成是服务能力提升的坚实基础;培训开展要结合团队人员专业背景和岗位需求设计方案。家庭医生团队对精神心理卫生服务技能培训需求较高;系统规范的精神心理卫生服务专项培训比较受欢迎。2.能力提升要结合家庭医生签约精神卫生服务的推进阶段开展,争取多部门积极配合支持,确保医护人员安心参与;制定适宜的社区精神心理卫生服务绩效考核机制,有利于激发家庭医生团队的积极性,对基层心理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起到良好促进作用。3.公共卫生人员和家庭医生是社区精神心理卫生服务的主力军,可以将上海三级预防管理模式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结合,构建以精防条线公共卫生为条,其他人员辅助家庭医生管理精神障碍患者和社区心理卫生服务为块,条块结合、全社会参与的社区精神心理卫生服务模式。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不单单是卫生部门的精神心理疾病治疗,更多的一般心理问题干预和健康促进,需要多部门积极配合,更需要完善的基层心理服务网络和人力基础做支撑。4.非公共卫生专业背景的公共卫生岗位人员制约了社区条块结合的良性发展,公共卫生人才培养迫在眉睫;构建全面系统的公共卫生人才培养体系,统筹兼顾公共卫生人才培养的三个阶段,使院校教育-毕业后教育-继续教育衔接顺畅,培养的人才能够很快适应社会需要。5.精神心理卫生人力资源缺乏与分布不均匀短期内难以解决,积极探索市专科-区专科医联、专科医院-社区医院医联、综合医院-专科医院医联、“互联网+”跨区域医联,是快速解决现有服务资源缺乏的有效方法。

梁胜翔[3](2020)在《我国西部地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员核心能力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背景2009年3月,我国启动实施覆盖全民的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并将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作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点工作。过去的10年多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取得了显着的进展和成效,为改善居民健康状况发挥了重要作用,公共卫生的公平性和可及性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但是,缺乏合格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员却成为影响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质量的瓶颈问题。因此,自2010年开始,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员培训在全国各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广泛开展,然而,一系列研究表明,当前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员培训效果不佳,全国尤其是西部地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员素质不高、服务能力不强的问题仍然得不到有效解决,其主要原因是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员应该具备的核心能力不明确,导致培训项目设计缺乏核心能力理论支撑。国际上,美国和加拿大等国家已相继建立了各自的公共卫生专业人员核心模型,公共卫生专业人员能力建设在很大程度上都是由以能力为导向的核心能力模型所驱动。目前,国内尚未见基于核心能力理论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员核心能力模型的系统研究。研究目的本研究对重庆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员能力建设现状及培训需求进行系统评估,并在建立我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功能框架的基础上,开发出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员核心能力模型,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员能力建设(培训项目设计)提供理论基础及依据,并为人员能力建设提出对策建议。研究方法1.研究地点选择:本研究根据地理位置和2016年的GDP情况,选择重庆市8个主城区和18个区/县作为研究地点,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91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包括43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48个乡镇卫生院)作为研究现场。2.定量研究:采用连续性抽样方法选取了1275名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员(包括服务机构领导和一线工作人员)作为研究对象。自制调查问卷,分别对研究地点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员能力现状及培训需求进行调查,调查项目包括性别、年龄、文化程度、专业、职称、执业资格类别、工作岗位、工作经历、培训次数、培训需求(包括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内容、沟通能力、流行病调查、需求评估、干预措施制定、满意度调查或评价项目开展效果、授课技能9个维度)。采用Epidata 3.02软件建立数据库,使用SPSS 21.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员的一般情况、人员能力现状及培训需求进行描述性分析;采用卡方检验对城市与农村、主城区与区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员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专业、职称等方面的差异进行分析;采用卡方检验筛选培训需求的相关因素,再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方法对筛选出来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所有统计学检验均为双侧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定性研究:采用有目的抽样方法,在所选研究地点基层卫生机构中抽取负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管理的领导以及从事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人员(兼顾各个项目)进行个人深入访谈(In-depth interview,IDI),用信息饱和原则决定最终样本量。个人深入访谈根据事先制定的半结构化访谈题纲来进行,领导的访谈题纲内容主要包括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力资源状况相关信息(即本单位工作人员数量、质量以及稳定性)、对当前人员培训的现状、当前培训项目存在的问题以及培训需求。一线工作人员的访谈题纲内容包括他们对自身服务能力的自我评估,他们对培训的参与情况,对当前培训的看法以及培训需求。所有访谈均在访谈对象所在卫生机构选择安静的办公室或会议室进行,每次访谈大约持续40-60分钟,在受访者的知情同意下,所有访谈均用录音笔进行了录音。最后,采主体框架分析法对所有访谈资料进行分析。4.德尔菲法:本研究共选择了17名来自中国东部、西部、北部和南部不同地区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领域专家参加两轮Delphi咨询。在Delphi咨询之前,通过文献研究、专家会议、岗位分析、专家会议等研究方法初步构建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功能框架以及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员核心能力模型初稿和咨询问卷。然后,经过2轮Delphi咨询构建我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功能框架以及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员核心能力模型。研究结果1.调查对象一般情况:问卷调查中,一共调查1275人,其中有效问卷1244份,有效率为97.6%。调查对象中,57.9%来自城市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4-34年龄段占38.7%,大部分(82.6%)为女性。学历以大专为主(62.3%),93.1%的调查者接受过医学院校教育,40.8%为护理专业,超过一半(54.6%)的调查对象职称为初级。工作5年以上的占36.7%,72.6%的人员具有执业资格,执业护士占56.9%,大多数(83.7%)之前没有公共卫生相关工作经历,40.4%的人具有护理工作经历。一共纳入10个基层卫生机构的的10名领导和35名一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人员进行个人深入访谈。在10名领导中,超过一半(6位)是女性;超过一半的领导(6/10)年龄在30至40岁之间;大多数领导(8/10)工作年限在三年以上。在一线工作人员当中,超过一半(21/35)来自社区卫生中心,超过四分之三(27/35)是女性,绝大多数一线工作人员(32/35)的年龄≤40岁,大多数(21/35)的工作年限不到3年。2.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员能力现状:在卫生人力资源数量方面,所有基层卫生机构领导认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员编制及现有人员数量严重不足,特别缺全科医生和公共卫生专业人员。在人力资源能力素质方面,一线工作人员和领导都均认为,现有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员学历低(学历以大专以下为主)、职称低(以初级职称为主)。总体而言,在学历构成上,78.5%为大专及以下学历;在专业构成,公共卫生和临床医学背景的人员占比低,41%以上的工作人员为护理专业出身,尤其是城市和主城区的基层卫生机构,护士占比将近50%。只有5.9%的工作人员具有公共卫生专业背景;在职称构成上,初级职称或无职称工作人员占比达80%,而副高职称仅占3%。多数一线工作人员认为自身能力不足,难以胜任本职工作,尤其在一些对专业知识和技能要求高的服务项目(如健康教育、儿童健康管理、孕产妇健康管理、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结核病患者健康管理、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等)完全胜任的工作人员不到一半,而且大多数人员不胜任的原因是因为知识和技能都缺乏。3.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员能力建设现状:85%以上的工作人员在半年内最少接受过1次以上的培训。但是,绝大多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领导认为,目前的培训效果欠佳,培训并没有使人员能力得到根本提高。主要原因有:一是由于人员短缺,导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无法安排人员参加培训;二是目前的培训没有很好地组织,层层培训导致培训内容重复。此外,专业性强的培训(如重性精神病和慢病管理)没有由专业机构承担;三是当前的培训通常集中在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相关的政策和服务规范上,培训缺乏公共卫生核心能力的培训。同时,由于培训缺乏需求评估,导致部分培训项目与工作人员的实际需求不匹配;四是目前的培训形式单一,通常只通过讲座进行,或者以会代训,主要针对理论知识的传授,缺少实践操作层面的培训;五是大多数培训时间太短,培训时间碎片化,不能系统提高知识和能力;六是培训师资不固定、能力有待提高,同时,培训教材不统一,难以保证培训同质化。4.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员培训需求评估: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人员培训需求的9个维度中,专业知识占91.3%,专业技能占84.6%,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内容78.8%,沟通能力64.3%,干预措施制定41.6%。需求评估占33.2%,流行病学调查32.5%,满意度调查或项目开展效果评价27.9%,授课技能占26.7%。通过二分类logistic回归对上述培训需求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发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人员培训需求受专业背景、学历、职称、执业资格类别以及工作岗位等多种因素影响,尤其工作岗位是9个维度培训需求的主要影响因素。5.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功能框架的建立:经过2轮Delphi咨询,建立了我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功能框架。该框架由1个总功能(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维护公众健康),8个子功能(“居民健康素养提升”、“居民健康信息管理”、“社区健康监测与需求评估”、“维护全生命周期健康”、“疾病预防与控制”、“社区卫生应急管理”、“多部门协作”、“政策、规划制定与评价”)构成。6.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员核心能力模型的构建:通过两轮Delphi咨询,构建了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员核心能力模型。该核心能力模型由3个一级指标(包括专业知识、实践技能、理念与价值观)、19个二级指标(包括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知识、社区健康监测能力、社区健康需求评估能力、政策和干预措施制定及实施和评价能力、健康管理能力、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与应急处置能力、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交流与沟通能力、管理和领导能力、基本科学研究能力及职业精神等)、60个三级指标(包括流行病与医学统计学、中医药健康管理知识、居民健康状况及疾病危险因素监测能力、参与政策制定、实施和评价的能力、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技能、慢病患者健康管理能力、流行病学调查能力、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响应能力、社会动员技能、工作伙伴关系建立、项目管理能力、基本研究设计和实施能力、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及奉献精神等)和129项具体能力界定组成。研究结论重庆市基层卫生机构仍然存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力资短缺、人员能力素质不高以及人员培训效果不佳的问题。同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员的培训需求呈现多元化,不同人员的培训需求各有侧重。本研究所建立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员核心能力模型,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基于核心能力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员培训奠定了基础,为卫生行政部门进一步改进培训项目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为增强培训项目的针对性、提高培训的效果、提升基层医疗机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员的服务能力提供了有力保障。根据目前重庆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员能力建设的现状,提出以下政策建议:1.要进一步重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力资源的能力建设。2.国家要在政策层面上加大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员能力建设的支持力度。3.以核心能力为导向,调整改革医学院校公共卫生相关专业学历教育课程体系,提高学生岗位胜任力。4.基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公共卫生人员核心能力模型开发能力培训项目,开展基于核心能力模型的培训,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公共卫生人员能力建设效果。

李鹏[4](2020)在《新疆乡镇卫生院全科医生转岗培训运行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新疆乡镇卫生院全科医生转岗培训项目2010年启动,2020年是这一项目实施的收尾年,对此,本文从培训流程设计、培训人员规模、培训项目受益方三维度对新疆乡镇卫生院全科医生转岗培训项目的运行做一比较全面系统研究,本研究既是对项目实施10年的总结和梳理,更是基于实证的基础上,对该项目2020年后的走向提出建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和便利抽样方法,将南北东疆5个地州市47所乡镇卫生院纳入样本机构;采用普查法,将选取的47所乡镇卫生院所有在岗临床医生709人和47位乡镇卫生院院长纳入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2019年10月12月在47所乡镇卫生院通过面对面集中讲解和指导共计发放填写两类问卷709份,47位乡镇卫生院院长接受访谈;采用Epidata3.0软件针对官方数据及调查数据建立数据库;使用SPSS21.0统计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数据分析,描述性统计,采用构成比和均数±标准差等指标;假设检验,采用t检验、F检验和卡方检验等方法;回归和相关分析,采用person相关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卫生厅结合新疆区情,2010年年底制定了新疆乡镇卫生院全科医生转岗培训流程。(2)2010-2019年,新疆14地州市乡镇卫生院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名额分配共计1358人;12地州市平均每个乡镇卫生院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名额分配在1-2.5人之间;近10年乡镇卫生院全科医生转岗培训人数占新疆乡镇卫生院全科医生培养总数的46.6%。(3)132名已参加转岗培训人员对乡镇卫生院全科医生转岗培训的总满意度和10个维度满意度评分均值都大于4,整体上处于比较满意和非常满意之间;各维度满意度与总满意度之间相关性密切;基于人口社会学特征已参加转岗培训人员培训总体满意度影响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只有工作年限跟培训总满意度产生显着影响,P<0.05。(4)132名已参加转岗培训人员培训后知识和技能的总体掌握程度和5个维度掌握程度都较高,整体处于基本掌握和多数掌握之间;各维度知识和技能掌握情况与其总体掌握情况之间相关性密切,具有代表性;基于人口社会学特征已参加转岗培训人员培训后知识和技能总体掌握情况的影响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无统计学意义,P>0.05。(5)132名已参加转岗培训人员培训后知识和技能总体和5个维度的应用程度都为大多能左右;而5个维度的应用程度排序方面,培训后医患沟通技巧的应用程度排第一;各维度知识和技能应用情况与其总体应用情况之间相关性密切,具有代表性;基于人口社会学特征已参加转岗培训人员培训后知识和技能的总体应用的影响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无统计学意义,P>0.05。(6)132名已参加转岗培训人员培训后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和应用具有一致性。(7)访谈结果显示,受访的47名乡镇卫生院院长中43名认为,受训人员在基础医学知识、临床技能、预防保健意识及医疗服务质量等方面都有所提高;47位院长都指出已参加全科医生转岗培训的人数和培训后到岗人数一致,但培训后流失现象存在;45位院长认为自治区层面有必要继续实施乡镇卫生院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工程;95.7%的乡镇卫生院院长认为主要的困难是卫生院人员缺乏,借调频繁;91.4%的院长指出有能力的人派不出去,培训期间无人承担本身工作。(8)577名未参加全科医生转岗培训的医务人员中,492名表示愿意参加乡镇卫生院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基于人口社会学特征577名未参加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医务人员参加全科医生转岗培训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年龄、不同学历和是否从事全科工作在参加全科医生转岗培训意愿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010年年底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卫生厅制定了新疆乡镇卫生院全科医生转岗培训流程;2010-2019年新疆乡镇卫生院全科医生转岗培训项目的实施在新疆乡镇卫生院全科医生培养中贡献率最高;已参加转岗培训人员对乡镇卫生院全科医生转岗培训的总满意度和10个维度满意度都很高,培训后知识和技能的总体掌握应用和5个维度掌握应用程度都较高,而且培训后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和应用得一致性强;大多数乡镇卫生院院长认可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后的效果,而且希望继续实施乡镇卫生院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工程;大多数未参加转岗培训人员愿意参加全科医生转岗培训。

陆甜甜[5](2020)在《河南省M医院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岗位胜任力评价研究》文中认为目的加强全科医生队伍建设、提升全科医生培养质量是深化医改,推进医疗资源下沉的关键。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作为培养全科医生的主要模式,在河南省已经实施了将近5年。为了解全科学员目前岗位胜任力水平,找出岗位胜任力短板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存在的问题,本文以全科医生岗位胜任力模型为基础,对河南省M医院全科学员及用人单位的工作人员进行调查。通过分析学员基本情况、学员岗位胜任力自评和用人单位评价状况,比较不同特征的学员岗位胜任力自评差异,找出影响岗位胜任力的因素,为促进学员岗位胜任力提升、提高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质量提出建议。方法采用全科医生岗位胜任力模型,结合M医院实际情况,分别对河南省M医院全科学员及用人单位的工作人员展开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439份。运用spss25.0软件,对学员岗位胜任力评价状况进行描述性分析,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及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岗位胜任力评价的差异。结果1.79.5%的学员不愿意到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工作,33.3%的学员不愿意从事全科医生的工作。2.学员岗位胜任力自评中一级指标各维度均值范围在相应维度满分值的72.4%--83.6%,一级指标中得分最低的是公共卫生服务能力,二级指标中得分最低的是医学理论与知识。用人单位对学员岗位胜任力的评价中一级指标各维度均值范围在相应维度满分值的88%--91.2%,一级指标中得分最低的是控制医疗费用能力,二级指标中得分最低的是科学研究。综合双方评价,一级指标中得分最低的是公共卫生服务能力,二级指标中医学理论与知识、科学研究、以人为中心的服务这三项得分较低。3.学员的年级、年龄、婚姻状况、学历、职业水平、基层实践基地轮转经历影响基本医疗服务能力;学员的年级和从事全科医生意愿影响科研学习能力;学员的学历和从事全科医生意愿影响执业素质与核心价值观;学员从事全科医生意愿影响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和控制医疗费用能力。4.68.8%的学员对总体培训情况满意,满意度最低的两项为基层实践基地教学和轮转计划安排。学员培训满意度影响岗位胜任力。结论1.学员不愿意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全科医生职业吸引力低。2.学员公共卫生服务能力较低。3.学员特征对岗位胜任力有影响,从事全科医生意愿影响较大。4.学员对培训满意度对岗位胜任力有影响,对基层实践基地教学和轮转计划安排满意度较低。因此,要完善相关政策落实,提高全科医生职业吸引力;加强监管,提高基层实践基地教学质量;完善轮转计划安排,改进培训内容;加强师资建设,关爱学员成长。

沈士立[6](2020)在《临床住培基地(综合医院)全科医学科科室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研究》文中指出背景:为落实国家卫健委要求,全国各地临床住培基地(综合医院)正在积极组建全科医学科。但是,科室应该怎样设置?开设之后应该如何发展和评价?国内对此尚缺少研究。目前,许多新开设的全科医学科正在套用其他医学专科的建设与评价标准,这些标准与全科医学学科特色不相适应,已经对其发展形成制约。如何构建临床住培基地(综合医院)全科医学科科室建设评价制度,已经成为新时代下亟待解决的新问题。方法:本研究运用文献研究、专题小组讨论、德尔菲专家咨询等研究方法,构建了临床住培基地(综合医院)全科医学科科室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主要通过文献研究法和专题小组讨论法构建指标池及指标评价标准,主要通过德尔菲专家咨询法筛选指标、计算权重和修改评价标准。所有数据均以Microsoft Word 2010或Microsoft Excel 2010软件建库,使用Microsoft Excel 2010或SPSS20.0软件统计分析。结果:首先通过文献研究构建评价体系的基本框架,然后通过2轮专题小组讨论对基本框架进行补充和完善。结合文献研究和专题小组讨论研究结果,构建评价指标池,并邀请来自全国22个省、市、自治区的全科医学资深专家45人参与3轮德尔菲专家咨询,对初步拟定的评价指标进行修改,对指标权重进行赋分,对指标的评价标准进行完善。最终确定了包含6个一级指标、22个二级指标、78个三级指标及其评价标准在内的评价模型。三轮德尔菲专家咨询的专家积极系数分别为84.44%,92.11%,91.43%,专家权威系数为0.94。第三轮咨询后,专家协调系数为0.716,协调性检验P值<0.001。结论:1.本研究构建了临床住培基地(综合医院)全科医学科科室建设评价指标体系。指标内容涵盖全科医学学科建设的各个方面,数量精简;权重分配合理,具有较好的科学性。2.本研究建立了临床住培基地(综合医院)全科医学科科室建设评价模型。对每个三级指标提出了具体的标准和评分方法,明确了评价要素、评分规则,具有较好的操作性。

蔡晓婷[7](2020)在《河南省三级综合医院全科医学学科建设现状调查》文中提出研究目的:通过问卷调查了解河南省28家三级综合医院全科医学学科建设现状,研究内容包括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基地建设情况、学科带头人能力调查、全科医学科临床师资职业认知、教育培训情况及其基本服务能力、全科门诊患者对全科的认识和全科需求;分析上述问卷结果,阐述目前学科建设现状,总结综合医院全科医学科建设的成效,发现学科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困难;结合河南省全科发展实际情况,向卫生部门提出推进我省三级综合医院全科医学可持续发展的建议。研究方法:采用文献分析法、专题小组讨论法、专家咨询法和问卷调查法对河南省三级综合医院全科医学学科建设展开调查研究。首先通过文献分析法、专题小组讨论法和专家咨询法设计调查河南省三级综合医院全科医学学科建设的问卷,其次通过问卷调查法对综合医院全科学科建设情况进行调查研究,最后对数据进行一般描述性分析,年龄、工作、带教时间等采用构成比和均数±标准差表示。研究结果:(1)在欧美国家全科医学被公认为一门着名的学术学科有百年历史,学科声誉和竞争力在不断增强,其学科建设体系和制度相对成熟。欧美国家医院没有等级之分,其全科医学建设的研究主要围绕初级保健临床研究、全科医生教学经验、全科医生执业模式研究、全科住院医师培养模式、社区流行病学研究。我国北京、上海、浙江等地区有关全科医学学科建设的研究集中在基地建设、师资建设、门诊建设、住院医师管理等领域,但存在研究对象单一,研究内容不足等问题。(2)通过对28名全科基地主任问进行问卷调查,所调查医院均独立设置全科病房及门诊,并附属有基层实践教学基地。病房基本教学设备齐全,但大部分基地全科门诊设置未达到国家要求。全科主任平均每周门诊时间为(2.19±1.07)天,平均每周门诊带教时间(2.03±1.22)天,平均每周行政时间(3.22±1.73)天。88.89%的全科医学科成立了全科教研室及培训领导小组。83.33%的医院建立了培训基地管理办法。94.44%的医院有基地管理主任负责制及专/兼职秘书。但在科研领域,只有35.7%承担了全科领域课题。(3)通过对268名全科基地临床师资进行问卷调查,其从事全科前的专业集中在内科(75.0%),师资认证形式主要是省级及以上全科师资培训班(55.0%)。62.3%的全科医生认为工作压力非常大,主要来源为工作量大。全科师资培训内容集中在医学知识(68.3%)、职业素养(63.4%)、与病人沟通能力(58.9%)、预防保健(36.2%)、临床操作技能(22.8%)、公共卫生服务(17.9%)、健康教育(13.4%)。全科继续医学教育内容集中在临床医学(62.3%)、预防医学(54.1%)、康复医学(13.4%)、健康教育(32.5%)、急诊急救(33.2%)、精神心理卫生(19.7%)、营养学(29.1%)、医学影像学(29.1%)、交流与沟通(22.8%)、管理学(7.8%)、计划生育技术指导(4.1%)。(4)通过对840名全科门诊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其中74.8%的患者就诊次数在3次以上,就诊目的为开药及开具检查单(28.3%)、健康体检(22.1%)、慢性病复诊(20.5%)。21.1%的患者认为全科医生是万金油医生,只有15.5%患者对社区首诊制度和双向转诊制度有所了解。患者希望得到的全科服务模式中全科医生上门服务(60.1%)、电话诊疗方式(58.8%),门诊医疗方式(56.2%)。83.6%已签约家庭医生,90.4%患者希望自己的家庭医生可以定期进行健康教育、疾病科普、心理咨询,88.9%患者希望自己的家庭医生能对慢性病患者定期进行随访、调药。门诊患者认为全科医师应具备的素质集中在出色的医疗技术(95.6%)、全面的医疗知识(98.4%)、较高的责任心、爱心、同情心(96.4%)、良好的表达能力和沟通技巧(87.9%)。研究结论:通过对河南省28家三级综合医院全科基地主任、268名全科基地临床师资、840名全科门诊患者调查,发现各全科基地教学资源配置合理,各项规章制度相对完善,全科临床师资热爱自己的职业也支持综合医院开展全科医疗。但科研是学科建设之短板,质量低成果少。全科师资培训体系不完善,缺乏师资认证标准,全科医疗服务内容不完善,培训缺乏针对性。居民对全科医生及惠民政策认识存在偏差。因此应规范基地建设,加强科研投入,建立师资培训体系,同时加强全科理念的宣传。

李玮钰[8](2020)在《河南省某全科住培基地基层实践师资基本情况调查分析》文中研究指明自从80年代全科的概念引入我国以来,我国医疗体制的不断改革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但在发展过程中我们也逐渐发现了不少制约着全科医学发展的问题,其中最突出的就是全科师资力量的缺乏。在持续终身的全科医学事业中,全科医学师资的综合素质会直接影响到未来全科医生的质量。目前我国全科医师不仅缺口巨大,而且有两极分化的势态,尤以基层实践师资缺乏为重,带教经验及带教能力的不足都是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只有真正了解基层实践师资现状,找到其发展的长处及弱点,增强师资能力,才能培养出更为合格、更加了解基层发展的全科医师。本研究通过调查河南省某全科住培基地合作下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内基层实践师资的基本情况,初步了解河南省基层实践师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本文通过文献研究、问卷调查的研究方法,对5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内28名全科基层实践师资进行调查分析。首先,采用文献研究法,了解目前国内外全科师资标准、国内其他省市全科师资现状、我国基层实践师资现状,梳理研究思路,并进行调查问卷的设计。然后对问卷进行发放与回收,对回收问卷数据采用SPSS 23.0进行数据的处理与分析。研究结果如下:(1)一般情况:研究对象男、女性别比例均等,平均年龄44岁;其中有60.71%为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的比例是32.14%,7.14%为主任医师。研究对象平均临床工作年限(18.88±11.82)年;文化程度中大学及以上占比最高为82.14%;46.43%研究对象一直为全科专业。64.29%研究对象表示参加过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78.57%研究对象表示既往有带教经验。(2)人文素养与沟通能力:此次研究研究对象对于临床职业道德、工作态度、人际沟通、医患沟通均表示很满意或满意,其中3.57%研究对象表示对全科没有热爱的感觉,有7.14%表示对于教学没有感觉;,3.57%研究对象表示对自身组织和管理能力不满意。(3)全科医疗工作能力:其中医疗文书书写能力评分为(4.321±0.772)分,检查报告判读能力为(4.357±0.731)分,临床判断思维能力评分为(4.393±0.685)分,基本操作能力评分(4.464±0.637)分,对于社区常见病的筛查、诊治和随访能力评分为(4.357±0.731)分,急危重症初步处置和转诊能力评分为(4.214±0.876)分,社区常见慢性病的康复指导能力评分(4.429±0.690)分,健康教育能力评分(4.429±0.742)分,慢性病管理能力评分(4.500±0.694)分,社区家庭访视能力评分(4.214±0.686)分,心理及精神疾病初步判断和处理能力评分(4.179±0.819)分,中医相关知识掌握能力评分(3.893±1.166)分,妇幼健康管理能力评分(3.893±1.166)分,居民健康档案建立和管理能力评分(4.429±0.742)分,流行病学调查和统计分析相关知识掌握能力评分(4.071±0.900)分。根据研究对象是否参加全科医学师资培训并获得证书进行分组,进行卡方检验,结果显示与健康教育能力(χ2=4.4295,p=0.015)、中医相关知识掌握能力(χ2=10.055,p=0.040)以及妇幼健康管理能力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491,p=0.033)。(4)带教能力:五个社区每个月教学活动次数平均(3.2±2.6)次;每位全科医学师资每周向学员提供教学指导时间“≥1.5个工作日”的占32.14%,“1-1.5个工作日”的比例是32.14%;对于教学方式,大部分研究对象表示主要为多媒体教学、案例教学;且所有研究对象均表示会指导并帮助全科学员,实现师生之间的双相沟通反馈。(5)持续发展能力及相关政策解读:其中64.29%全科医学师资参加医学继续教育所获学分总计≥20分。科研能力全科医学师资较为缺乏,两极分化明显,近八成研究对象总发表文章数<5篇。有89.29%研究对象曾参加全科医学师资培训并获得证书;八成以上研究对象均表示了解相关政策及法律法规;71.43%研究对象表示一直在不断提高自我英语水平;75.00%表示熟悉计算机的应用和基本操作。根据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基层实践师资对于中医及妇幼保健管理相关知识缺乏;(2)基层医务人员健康教育胜任力仍需提高;(3)社区提供教学活动次数参差不齐、教学方法单一(4)基层实践师资科研能力薄弱。根据结果结论以及分析,提出如下建议:(1)完善师资培训项目,规范考核标准;(2)增加对基层的关注度,设立基层激励政策;(3)严控全科师资标准,建立全科师资能力评估体系。

金琳[9](2020)在《宁夏银川市社区全科医生培养问题实证研究》文中指出社区卫生服务改革的核心是能够为社区居民提供何种服务,而该服务的关键就是拥有业务素质过硬、医师队伍健全的全科医生团队。全科医生在社区医疗服务中有着不可磨灭的意义,它不仅给老百姓提供身体康健的追踪和还能起到节约开支的“守门人”的作用。十九大报告陈述了要对医药卫生体制进行改革,创建和完善独具中国特色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将现有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进行改革并强化全科医生队伍的建设。在相关部门的助推的下,社区卫生服务事业正如火如荼的进行着,在我们的生活中社区全科医生正扮演者不可或缺的角色。全科医生能够让社区居民享受到更加便捷的医疗服务,所以培养大批合格的全科医生是我们当前医疗的基本保障,也是当今社会的迫切需求。居民有了病,首先找社区的全科医生,形成“小病进社区,大病进医院”的就医模式。宁夏银川市地处我国西部偏远地区,发展银川市社区卫生服务迫在眉睫的工作就是要培养大批量医疗知识丰富、涵养全面、履历渊博的全科医生。本文主要采用实证的研究方法,以银川市三区部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调研点,对当前银川市社区医生队伍的发展现状、培养机制、影响全科医生队伍发展的若干因素进行了田野调查,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发展银川市全科医生队伍的对策与建议。

甘永雄[10](2019)在《医联体模式下提升社区医院急救诊治能力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本研究通过对社区医院临床医师急救基本理论以及技能掌握情况进行调查和干预,旨在了解目前社区医院临床医师对于急救基本理论以及技能的认知程度、重视程度、掌握程度、技能学习来源及其影响因素等,同时探讨基于医联体模式下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专业培训及支援工作提高社区医院临床医师急救诊治能力的的效果,为社区医院临床医师培训和管理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本研究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社区医院临床医师急救诊治能力的现状调查。在查阅了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采用自行设计社区医院临床医师对急救基本理论以及技能的掌握情况及影响因素调查表,该问卷通过10位专家评审。并对宁波市部分社区医院(8所)共计72名社区医师进行问卷调查,当场回收问卷。第二阶段:社区医院临床医师急救诊治能力的干预研究。选取2016年11月至2018年11月在我院急诊科参加轮训的社区医院临床医师,周期为三个月,采用医联体模式下形式多样的急救专业培训方案,对不同的培训项目的培训前、培训后分别由培训老师对学员进行考核,评价培训的效果。第三阶段:社区医院医护应急预案演练、技术指导以及相关考核研究。分别为轮训结束后半年、1年,三甲医院培训专家下沉至社区医院实施医联体应急预案演练,并对其进行考核以及技术指导,评价医联体应急预案演练的效果。研究的数据录入采用SPSSl8.0进行统计学分析,研究对象的前后数据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本研究调查72名社区医院临床医师中仅41.7%认为自己了解常见急救基本理论和技能;另外,8.3%认为自己急救基本理论和技能掌握不熟练;65.3%认为自己掌握一般;26.4%认为自己掌握比较熟练。急救基本理论和技能的掌握情况与领导重视程度(P=0.000)、工作时间(P=0.000)、学历(P=0.023)、职称(P=0.000)、了解程度(P=0.000)以及年龄(P=0.000)密切相关。急救基本理论和技能的主要来源有工作医院(83.3%)、书籍(54.2%)、培训班(38.9%)。84.7%的临床医师希望可以参加专业的培训,且倾向临床带教。同时,通过医联体模式下的急救专业培训方案,社区医师的理论水平、急救技能操作、现场演练考核成绩均有明显提高(P<0.05);社区医院医护应急预案演练水平在轮训结束后半年、1年较前相比也有显着升高(P<0.05)。结论:1.社区医师对于急诊基本理论以及技能掌握程度欠佳,急救基本理论和技能的掌握熟练程度与领导重视程度、工作时间、学历、职称、了解程度以及年龄密切相关,社区医院领导加强对社区医师的急救诊治能力的重视力度,鼓励其参加培训、进修、学术会议等,充分利用区域性医学资源共享平台,可显着提高社区医师的成长速度。2.采用医联体模式下的急救专业培训可有效提高社区医师的急救技能水平,促进社区医院急危症救治水平的提高,医联体模式下的急救诊治能力培训项目值得其它地区借鉴和推广。

二、全科医学岗位培训班社区常见病教学方法初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全科医学岗位培训班社区常见病教学方法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临床住培基地(综合医院)全科医学科配置与建设评价模型及其特点(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住培基地(综合医院)全科医学科配置与建设评价模型的具体内容
2 临床住培基地(综合医院)全科医学科配置与建设评价模型的特点
    2.1 评价模型凸显了全科医学科的建科宗旨
    2.2 评价模型体现了全科医疗的基本原则
    2.3 评价模型强调了基层医疗的指导与提升
    2.4 评价模型强化了医院重视与支持

(2)系统观指导的上海社区精神心理卫生服务能力提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一部分 前言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意义
第二部分 资料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三、问卷设计与实施
    四、独立完成的课题内容
    五、质量控制
    六、研究内容
    七、技术路线图
    八、基本概念
第三部分 研究结果
    一、精神心理卫生服务能力培训讲师与学员基本情况
    二、社区精神心理卫生服务能力提升的情况分析
    三、社区精神心理卫生服务访谈情况分析
    四、系统观指导的精神心理卫生服务能力提升访谈
第四部分 讨论
    一、精神心理卫生服务能力提升的建议
    二、系统观指导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推进
    三、系统观指导的精神心理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四、系统观指导的公卫人才精神心理卫生服务能力培训
    五、系统观指导的精神心理专科医联体建设
第五部分 总结
    一、主要研究成果
    二、创新点
    三、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件1:社区全科团队精神心理卫生服务技能培训调查问卷
    附件2:社区心理卫生服务组织体系调查表
    附件3:社区全科团队精神心理卫生服务技能培训反馈评价
    附件4:关于社区心理卫生服务个案访谈提纲
    附件5:系统思维在社区全科团队中的培训效果评估表
    附件6:系统式医学思维在全科团队中的应用课程评估表
    附件7:普通市民精神卫生知识知晓率调查问卷
文献综述 培养家庭医生团队精神心理卫生服务系统思维能力的思考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论文及科研情况
致谢

(3)我国西部地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员核心能力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英文摘要
中文摘要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问题的提出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5 研究内容
    1.6 研究方法
    1.7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1.8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员核心能力建设相关理论探讨
    2.1 研究的理论基础
    2.2 核心概念界定
第三章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员能力建设现状及需求评估
    3.1 研究方法
    3.2 结果
    3.3 讨论
第四章 我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功能框架构建研究
    4.1 研究方法
    4.2 结果
    4.3 讨论
第五章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员核心能力模型构建研究
    5.1 研究方法
    5.2 结果
    5.3 讨论
全文总结和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公共卫生专业人员核心能力研究综述
    参考文献
附件一
附件二
附件三
附件四
附件五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和参加科研工作情况
致谢

(4)新疆乡镇卫生院全科医生转岗培训运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研究内容与方法
    1 数据来源
    2 样本机构
    3 研究对象
    4 研究内容
    5 研究方法
    6 质量控制
    7 统计分析方法
    8 技术路线图
结果
讨论
对策及建议
小结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
导师评阅表

(5)河南省M医院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岗位胜任力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1.2.2 胜任力
        1.2.3 相关理论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研究法
        1.4.2 问卷调查法
        1.4.3 数据统计方法
    1.5 研究创新点
第2章 调查研究设计
    2.1 问卷调查对象
    2.2 问卷设计
    2.3 信度效度分析
    2.4 质量控制
第3章 调研结果
    3.1 河南省M医院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概况
        3.1.1 培训要求
        3.1.2 招录及待遇
        3.1.3 师资条件
        3.1.4 轮转安排
        3.1.5 教学活动
    3.2 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3.2.1 学员人口学特征
        3.2.2 学员职业水平、工作意向及培训经历
        3.2.3 用人单位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3.3 学员岗位胜任力评价状况
        3.3.1 学员岗位胜任力自评状况
        3.3.2 用人单位岗位胜任力评价状况
        3.3.3 学员自评和用人单位评价差异比较
    3.4 不同特征的学员岗位胜任力自评差异比较
        3.4.1 不同人口学特征的学员岗位胜任力自评差异比较
        3.4.2 不同职业水平、工作意向及培训经历的学员岗位胜任力自评差异比较
    3.5 学员对目前培训的满意度
第4章 讨论
    4.1 学员不愿意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全科医生职业吸引力低
    4.2 学员公共卫生服务能力较低
    4.3 学员特征对岗位胜任力有影响,从事全科医生意愿影响较大
    4.4 学员对培训满意度对岗位胜任力有影响,对基层实践基地教学和轮转计划安排满意度较低
第5章 建议
    5.1 完善相关政策落实,提高全科医生职业吸引力
    5.2 加强监管,提升基层实践基地教学质量
    5.3 完善轮转计划,改进培训内容
    5.4 加强师资建设,关爱学员成长
第6章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附录B
致谢
个人简历

(6)临床住培基地(综合医院)全科医学科科室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标
2 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内容
        2.1.1 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2.1.2 建立评价模型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研究法
        2.2.2 专题小组讨论法
        2.2.3 德尔菲法
        2.2.4 统计分析方法
    2.3 质量控制
        2.3.1 研究方案设计
        2.3.2 数据收集与整理
        2.3.3 数据处理与分析
    2.4 技术路线图
3 结果
    3.1 指标池构建结果
        3.1.1 文献研究结果
        3.1.2 专题小组讨论研究结果
        3.1.3 初步构建临床住培基地(综合医院)全科医学科科室建设评价指标体系
    3.2 德尔菲专家咨询结果
        3.2.1 咨询专家的基本情况
        3.2.2 指标筛选
        3.2.3 权重确定
        3.2.4 评价标准的修改
        3.2.5 建立临床住培基地(综合医院)全科医学科科室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
    3.3 咨询结果的可靠性分析
        3.3.1 专家积极系数
        3.3.2 专家权威系数
        3.3.3 专家协调系数
4 讨论
    4.1 本课题研究的科学性分析
    4.2 本课题研究的可靠性分析
        4.2.1 基于文献研究和专题小组讨论初步构建指标模型的可靠性分析
        4.2.2 德尔菲专家咨询的可靠性分析
    4.3 临床住培基地(综合医院)全科医学科科室建设评价模型的特点
        4.3.1 评价模型与建科宗旨的关系
        4.3.2 评价模型与全科医疗的关系
        4.3.3 指标修改与确定
        4.3.4 权重确定与分析
    4.4 本研究的局限性
5 结论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7)河南省三级综合医院全科医学学科建设现状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引言
    1.1 概念阐述
        1.1.1 学科
        1.1.2 学科建设
        1.1.3 医学学科建设内容
        1.1.4 全科医学定义
        1.1.5 全科医学学科建设内涵
        1.1.6 全科医学学科建设要素
        1.1.7 综合医院建设全科医学科的目的和意义
    1.2 研究背景
        1.2.1 现实背景
        1.2.2 学术背景
    1.3 研究目的
    1.4 .研究意义
        1.4.1 全科医学自身发展角度
        1.4.2 综合医院整体发展角度
        1.4.3 全科医学教育发展角度
        1.4.4 全民健康角度
2.资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1.1 综合医院全科住培基地主任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
        2.1.2 全科基地临床师资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
        2.1.3 全科门诊患者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研究法
        2.2.2 专题小组讨论会议法和专家咨询法
        2.2.3 问卷调查法
    2.3 研究内容
        2.3.1 对全科基地主任的调查
        2.3.2 对全科医学科临床师资的调查
        2.3.3 对全科门诊患者的调查
    2.4 质量控制
        2.4.1 前期控制
        2.4.2 中期控制
        2.4.3 后期控制
    2.5 技术路线图
    2.6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3.问卷调查结果
    3.1 河南省三级综合医院全科规范化培训基地建设相关调查结果
        3.1.1 全科规范化培训基地基本情况
        3.1.2 全科规范化培训基地基本条件
        3.1.3 全科规范化培训基地学科带头人胜任力情况
        3.1.4 全科规范化培训基地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3.1.5 全科规范化培训基地教学管理情况
        3.1.6 全科规范化培训基地科研建设情况
    3.2 河南省三级综合医院全科医学科临床师资问卷调查相关结果
        3.2.1 全科医学科临床师资基本情况
        3.2.2 全科临床师资对全科的职业认知情况调查
        3.2.3 全科临床师资对全科职业满意度调查
        3.2.4 全科基地临床师资培训情况
        3.2.5 全科医学科临床师资基本服务能力调查
    3.3 河南省三级综合医院全科门诊患者问卷调查结果
        3.3.1 全科门诊患者一般情况
        3.3.2 全科门诊患者对全科医生及相关政策的认识
        3.3.3 门诊患者对全科医生的需求
4.讨论
    4.1 河南省三级综合医院全科医学学科建设取得的成效
        4.1.1 全科基础设施和教学资源齐全
        4.1.2 全科师资支持综合医院开展全科医疗
    4.2 河南省三级综合医院全科医学学科建设存在的问题
        4.2.1 全科领域科学研究能力不足
        4.2.2 全科医师培训体系不完善,工作大力大
        4.2.3 居民对全科医学及相关政策的理解不到位
5.对策与建议
    5.1 加强国家政策导向与政府财政支持,促进全科医学发展
    5.2 规范培训基地建设,提升全科医生服务能力
    5.3 加强科研平台建设,提升全科医生科研能力
    5.4 加强师资培训体系建设,提升全科医生岗位胜任力
    5.5 加强全科宣传力度,改善居民对全科的认识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国内外全科医学学科建设研究现况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本文的创新与局限性
附录
    附录A 河南省三级综合医院全科住培基地建设概况调查问卷
    附录B 河南省三级综合医院全科医学科临床师资调查问卷
    附录C 综合医院全科门诊患者对全科认知及全科需求调查问卷
致谢

(8)河南省某全科住培基地基层实践师资基本情况调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外全科医学教育及全科师资教学能力评估现状
        1.2.2 我国全科医学师资标准发展现状
        1.2.3 我国全科医学师资培训现状
        1.2.4 我国基层实践师资现状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相关概念
        1.4.1 全科医学
        1.4.2 全科医学师资
    1.5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5.1 研究内容
        1.5.2 技术路线
    1.6 研究创新点
第2章 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研究
        2.2.2 问卷调查
    2.3 质量控制
        2.3.1 问卷设计
        2.3.2 问卷发放与回收
    2.4 统计学方法
第3章 研究结果
    3.1 基层实践师资一般情况
    3.2 基层实践师资人文素养及沟通能力
    3.3 基层实践师资全科医疗工作能力
    3.4 基层实践师资教学能力
    3.5 基层实践师资持续发展能力及相关政策解读
    3.6 基层实践师资对于我省全科发展或全科师资的想法或建议
第4章 分析与讨论
    4.1 基层实践师资人文素养及沟通能力分析
    4.2 基层实践师资全科医疗工作能力分析
    4.3 基层实践师资教学能力分析
    4.4 基层实践师资持续发展能力分析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1.1 基层实践师资对于中医、妇幼保健管理相关知识缺乏
        5.1.2 基层医务人员健康教育胜任力仍需提高
        5.1.3 社区提供教学活动次数参差不齐、教学方法单一
        5.1.4 基层实践师资科研能力薄弱
    5.2 建议
        5.2.1 完善师资培训项目,规范考核标准
        5.2.2 增加对基层的关注度,设立基层激励政策
        5.2.3 严控全科师资标准,建立全科师资能力评估体系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国内外全科师资标准及带教能力评估浅析
    参考文献
附录 全科医学基层实践师资基本情况调查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9)宁夏银川市社区全科医生培养问题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意义
    第三节 研究现状
    第四节 研究方法
    第五节 调研点简介
第二章 全科医学的国内外发展现状
    第一节 全科医学在国外的发展
    第二节 全科医学在国内的发展
第三章 宁夏银川市社区全科医生发展的主要内容
    第一节 银川市全科医生的发展数量
    第二节 银川市全科医生的工资待遇
    第三节 银川市全科医生的晋升空间
    第四节 银川市全科医生的转岗培训
第四章 影响宁夏银川市社区全科医生培养的主要问题
    第一节 医疗体制改革层面
    第二节 民众对全科医生认知层面
    第三节 政府对全科医生的激励政策层面
    第四节 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层面
    第五节 全科医生培训师资队伍层面
第五章 健全宁夏银川市社区全科医生发展的对策分析
    第一节 提高全科医生培养数量,多渠道扩充社区全科医生
    第二节 提高全科医生待遇,增加岗位吸引力
    第三节 加强全科医学学科建设,提升全科医生技能
    第四节 深化全科医生体制改革,放宽中级职称评定标准
    第五节 加强全科医生师资队伍培训,严控培训教师质量
    第六节 继续全科医生转岗培训,补充全科医生队伍资源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介

(10)医联体模式下提升社区医院急救诊治能力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一览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前言
2.资料与方法
3.结果
4.讨论
5.结论
6.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
    致谢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A

四、全科医学岗位培训班社区常见病教学方法初探(论文参考文献)

  • [1]临床住培基地(综合医院)全科医学科配置与建设评价模型及其特点[J]. 沈士立,吴彬,齐殿君,陈歆悦,张鑫岩,李一萱,张旭,宫雪,于晓松. 中国全科医学, 2021(07)
  • [2]系统观指导的上海社区精神心理卫生服务能力提升研究[D]. 刘欢.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 2020(06)
  • [3]我国西部地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员核心能力建设研究[D]. 梁胜翔.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 2020(01)
  • [4]新疆乡镇卫生院全科医生转岗培训运行研究[D]. 李鹏. 新疆医科大学, 2020(07)
  • [5]河南省M医院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岗位胜任力评价研究[D]. 陆甜甜. 新乡医学院, 2020(01)
  • [6]临床住培基地(综合医院)全科医学科科室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研究[D]. 沈士立. 中国医科大学, 2020(01)
  • [7]河南省三级综合医院全科医学学科建设现状调查[D]. 蔡晓婷. 河南大学, 2020(03)
  • [8]河南省某全科住培基地基层实践师资基本情况调查分析[D]. 李玮钰. 河南大学, 2020(03)
  • [9]宁夏银川市社区全科医生培养问题实证研究[D]. 金琳. 北方民族大学, 2020(04)
  • [10]医联体模式下提升社区医院急救诊治能力的研究[D]. 甘永雄. 安徽医科大学, 2019(08)

标签:;  ;  ;  ;  ;  

全科岗位培训课程社区常见病教学方法初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