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国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及其分配差异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张婷婷[1](2021)在《我国乡村振兴的金融支持问题研究》文中认为从1982年中央一号文件开始,中央一共发布了23个聚焦“三农”的中央一号文件,重心都集中到了农村、农业、农民的问题上,突出了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三农”工作的重要地位,也表明了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性、紧迫性。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首次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将其写入党章,证明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抓好“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将“三农”问题提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政治高度,体现了我国解决“三农”问题的决心。2018年、2019年、2020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了科学规划,2021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更是聚焦乡村振兴,提出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意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仅是经济和民生的根本,而且也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得以实现的必要条件。古语云“民以食为天”。马克思指出:“农业劳动是其他一切劳动得以独立存在的自然基础和前提”。(1)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从古至今一直重视农业生产,农耕文明根基深厚。农业是人民生活的源泉,是国家赖以生存的基础。只有农业实力强,国家才能强大。农业起到安邦济民的作用,是治国的关键,农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重大的决策部署,也是中央自新农村建设以后再次将“三农”问题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乡村振兴直接关乎现代化农村经济体系的建立,也是我国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根据发展经济学和城乡二元经济理论,乡村振兴首先需要促进乡村经济发展,所以振兴乡村经济是乡村振兴战略首要内容。而乡村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生产要素的投入,尤其是持续大量的金融资本的投入,这就在客观上需要建立一个覆盖面广、专业化、多层次的农村金融体系。农村金融在乡村振兴过程中担当着重要的角色,也是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排头兵。农村金融改革是农村金融能够更好地支持乡村振兴的使命与责任,乡村振兴也为农村金融改革带来重要的机遇,同时农村金融改革更需要现代农业这个大市场。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相对滞后,农村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仍然远低于城市居民,城乡居民收入和消费倍差长期高达2.5以上。与此同时,我国农村经济和金融发展的区域不平衡性十分明显,东部受益于改革开放、要素流入以及较快的城镇化发展,农村经济实现了率先发展,城乡一体化程度较高,农民收入和消费的城乡差距也相对较小。金融发展方面,东部农村金融机构种类更加丰富、网点覆盖更广、渗透率更高、金融服务能力更强。相对而言,中西部地区农村经济发展比较落后,农民收入渠道有限,收入水平和消费能力增长较慢,农村金融机构相对单一,渗透率低,金融服务能力偏弱,尤其是广大偏远的西部地区获取优质金融服务的难度仍然较大。为此,应着手解决农村金融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积极深化农村金融改革,构建促进乡村振兴的金融推进机制。那么,在乡村振兴的进程中,我国以“起点低、发展滞后、政府高度重视”为基本特征的农村金融发展是否促进了乡村振兴?我国农村金融发展是否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金融发展在农村经济发展以及影响农民收入和消费方面呈现出何种规律?农村金融发展的区域不平衡是否造成了农村经济发展的区域不平衡?随着时间的推移,农村金融发展对乡村振兴的影响是否发生了显着的变化?这些问题均是我国农村经济、农村金融发展过程中现实存在且亟待解决的理论问题,也是研究农村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关键所在。回答上述几个基本问题不仅有助于评价我国促进农村金融发展政策的实施效果,而且可以动态地从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角度理解农村经济发展规律。本文从马克思经济学的农业农村发展理论和金融资本理论、农村金融发展理论出发,全面分析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必然性、主要内容和任务,以及我国乡村振兴的进程与现状,分析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必要性,并从需求和供给两方面分别分析了乡村振兴的金融需求和农村金融对乡村振兴的供给。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对乡村振兴的金融支持进行实证研究:以理论机制的分析为基础,运用滚动回归模型和TVP-SV-VAR模型从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的视角实证研究了农村金融发展对乡村振兴影响的时变效应。同时,运用我国30个省市2002-2017年的省际面板数据,构建PVAR模型实证研究了农村金融发展对乡村振兴影响的区域差异。研究发现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经济发展、农村居民收入、农村居民消费具有正向促进作用,而且,农村金融的发展对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的影响效应是最强的,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效应次之,对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效应是最弱的。农村金融发展可以从供给、需求两个层面以及资金融通和风险管理两个途径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水平提升,并且具有明显时变特征。从时点差异看,新时代的影响强度最大,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时期影响次之,农村改革初期最低,农村金融对农村经济的影响在这三个时期呈现出台阶式上升的特征。从期限差异看,短期效应最弱,中期有所增强,长期影响强度最强,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经济和农民收入水平的影响以中长期效应为主。从区域差异看,东、中、西的阶梯性差序格局,东部区域的影响强度最强,中部次之,西部最弱。从实证分析还可以得出,农村金融发展的乡村振兴效应存在着不平衡,这种不平衡体现在长短期限之间和不同区域之间,因此有实现再平衡的必要性。金融支持乡村振兴应当以基础性制度建设和长期性战略为基本方向。在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基础之上,本文以东北地区的黑龙江省和吉林省的农村金融机构为例,分析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农村金融对乡村振兴支持的相关经验,并提出了金融支持要实现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的思路,最终提出我国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路径选择与策略,包括构建完善的金融机构支持体系、政策支持体系、金融生态环境、风险分担机制等。
郑新[2](2020)在《老年大学教育对学员幸福感的影响及动态演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进入21世纪,我国老年人口规模呈现总量扩张、增量提速的发展态势。如何建立完善的养老体系是社会普遍关心的问题,完整的养老需求包括经济供养、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其中,精神慰藉属于高层次的需求,表现为求知、求康、求乐、求友、求为等方面,老年大学的作用正是满足老年人在这方面的需求。本文通过不同方法检验老年大学、选修课程及学员特征等方面对学员幸福感影响,探究影响学员幸福感的主要因素,分析学员需求程度与幸福感间的关联关系。首先,论述老年教育的概念、特点及老年需求层次;阐述老龄化理论及老龄化理论论与老年大学学员幸福感间关系,系统介绍幸福感的概念及幸福感度量方法。介绍纽芬兰纪念大学幸福感量表,据此进行老年大学学员幸福感问卷调查,分别计算不同类别学员幸福感。应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分别对不同类别学员幸福感差异进行假设检验。其次,构建两个总体均值假设检验模型,应用该模型研究学员与非学员幸福感差异,通过研究得知大部分分类中学员与非学员幸福感具有显着差异。应用t检验方法检验学员所学课程是否对学员幸福感产生显着影响;同时应用双因素方差分析法,将学员性别、居住状况、教育程度分别与学员课程对学员幸福感影响进行检验。第三,根据学员幸福感的特点引进马尔可夫过程中无后效性的概念,构建学员幸福感转移概率矩阵及计算方法。根据不同时间的问卷数据构建学员幸福感转移概率矩阵,剖析学员幸福感动态转移规律,并据此预测未来学员幸福感的分布状况。根据上面研究结论确定影响学员幸福感的主要因素,构建BP神经网络模型,定量度量各影响因素对幸福感影响敏感系数。第四,为了考察学员幸福感、学员的需求及学员选课间的关系,通过层次分析法及熵权法,对需求层次指标体系指标权重进行确定。应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分别对不同层次需求强度进行模糊综合评价。应用相关分析法,分析了老年大学学员不同层次需求强度与选课间的关联关系,探讨了需求强度与幸福感间的关联关系,同时进行学员需求强度与幸福感间的通经分析。最后,根据前面各章研究的结论,提出大力发展老年教育事业,努力满足老年大学学员的学习需求,通过不同渠道提升老年大学学员的幸福感,努力提供多元化内容课程体系对策及建议。
雷渊[3](2020)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农村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农村经济差异在很大程度上关系到社会经济的和谐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如何缩小农村区域经济发展差异,从而达到农村经济稳步增长目标也成为了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在国家首次确定新时期乡村振兴的宏伟战略目标以来,作为我国传统农业大省的广西壮族自治区在农村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农村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现象日渐突显,表现为核心经济圈促进区域一体化发展的能力有限,区域协调发展的规划尚未付诸实施。上述表现也导致农村区域间经济差异不断扩大,不但会使经济失衡,在一定程度上还抑制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潜力,不利于农村各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因此,对广西农村经济发展的差异化进行研究,分析差异产生的原因和未来的趋势,并提出因地制宜的优化战略,对于推动广西农村经济均衡发展,进而促进广西经济的整体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针对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农村经济,研究其均衡发展问题。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理论与数据分析和处理的相关技术,通过对广西农村经济历史数据进行分析、对未来趋势进行预测、分析问题、提出优化建议等方式展开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和主要结果如下:(1)对历史数据的分析。本文以2003年到2018年的历史数据为样本,采用多种方法进行分析。首先,从自然资源、基础设施、财政投入和产业结构等四个维度构建包含农村经济发展18项具体内容的技术指标体系;其次,采用聚类分析方式,对广西14个地市的农村经济进行归类;再次,在分类基础上,总结和描述广西农村经济发展不均衡的现象和问题。(2)对发展趋势的预测。本文采用差分整合移动平均自回归方法,构建了广西农村经济发展模型。并在对历史数据进行处理的基础上,对广西未来的农村经济发展态势作出预测,特别是对于发展不均衡问题,提出了差距持续加大的警示。(3)总结广西农村经济发展的问题。以数据分析和预测的结果为基础,对广西农村经济发展的问题进行多方面的分析,包括发展水平差异化、财政投入不均衡、就业结构不合理、居民素质有差异、发展目标难实现等。(4)对广西农村经济均衡发展提出建议。针对广西农村经济的发展问题,结合实地调研有针对性的从发展理念、产业结构、建设过程、教育方法等方面提出发展建议,以求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参考。
王婷[4](2020)在《受教育水平对我国居民健康消费的影响分析 ——基于CFPS数据的实证研究》文中提出2016年国务院把“健康中国”作为国家战略纳入“十三五”规划,明确把健康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将健康强国作为一项基本国策。为了保持身体健康、减少生病、延长寿命,消费者很重视健康消费,例如平时购买保健品或者身体不适时及时就诊。健康消费作为提升广大居民健康状况、实现健康中国的关键,日益受到学术界的关注。收入是影响居民健康消费的主要因素,但是随着我国收入水平和社会保障水平逐年提升,对于高层次的消费,以及涉及到消费者主观认知的消费来讲,消费者的受教育水平成为一个重要的决定因素。随着学界研究的深入,受教育水平对健康消费的积极作用普遍得到认同。本研究采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hina Family Panel Studies,CFPS)2018年的微观数据,研究的主要方法是文献研究法以及实证研究法。首先,对国内外现有文献进行梳理并归纳相关实证研究。其次,使用OLS进行实证研究,并采用中介效应法进行内在影响机制的实证检验。研究得出如下主要结论:(1)受教育水平是影响我国居民健康消费的重要因素,尤其显着正向影响保健消费;(2)受教育水平正向影响我国居民健康消费,收入发挥部分中介作用;(3)受教育水平对我国居民健康消费的影响存在城乡、区域差异,对城镇居民医疗消费和保健消费呈显着正影响,对农村居民影响不明显,受教育水平对中西部地区居民保健消费的影响不如东部地区;(4)收入直接影响居民健康消费,城镇和东部地区居民的保健消费对收入更为敏感,而收入对城镇居民医疗消费的影响比农村居民小。政府应加大对我国教育的投入力度,实施适当倾斜政策,均衡教育资源分配,提升居民整体素质和健康消费水平;缩小城乡区域间收入差距,完善社会保障体制缓解居民不敢消费状态;同时政府应加强医疗机构建设,提高医疗卫生资源的可及性,满足居民健康消费的多元化需求,推动居民消费向理性健康的高品质消费回归。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将健康消费进一步划分为医疗消费与保健消费进行实证研究,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深入探究受教育水平对我国居民健康消费的影响效果及其内在影响机制,有利于政府决策者更好地制定相应的政策来关注经济落后地区群体,促进“健康中国”的政策落到实处。
鲍梦春[5](2020)在《湖北省农村区域经济差异分析及发展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伴随着农村综合改革的深入进行,我国农村经济发生了质的飞跃,特别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全国各地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农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湖北省腹地平原辽阔,土壤肥沃,气候宜人,交通发达,适合农作物生产经营,农业产业在全省的经济体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我国着名的六大农业大省之一,湖北省委、省政府十分重视本省农村区域经济,制定《湖北省农村经济发展“十三五”规划》,加速推动湖北地区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尽管湖北地区农村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但在产业全面转型升级进程中,依然存在省内农村区域经济水平不平衡的现象,由此带来的矛盾日益突出,对全省农业经济长远发展十分不利,这一问题已引起地方政府和学者的广泛关注。本文结合湖北省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现状,构建农村区域经济差异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统计学模型和系统差异分析方法,通过实证分析,测度全省农村地区经济差异水平,揭示差异产生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湖北省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明显,引起经济差异的原因主要有自然条件、农业现代化水平、农业产业结构、农业生产条件、农业相关环境等因素,只有在这些方面不断改进和优化,才能逐步消除农村区域经济差异,促进湖北省农村区域经济更好地发展。
罗坤[6](2020)在《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水平区域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文中提出2014年我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正式并轨,该制度的并轨对统筹城乡发展具有重要的决定性意义。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老龄化速度的加快,我国区域间发展不平衡导致各地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政策实施也有很大的差异,存在着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水平发展失衡的现象。在当前关于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水平的研究方面,大多学者采用单一指标进行分析且采用的指标体系不规范,研究内容多集中于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适度水平、地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水平等方面,研究内容分散。因此有必要系统深入研究我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水平的区域差异,探讨影响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水平发展失衡的原因,为完善我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提供理论支撑和参考依据。本文在“区域差异”视角下,研究我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水平的区域差异及其影响因素。首先对关于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水平的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了解了当前国内外的研究现状,总结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概念、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水平的内涵以及相关的理论基础,确定了本文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路线。接着选取指标构建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对2013年-2017年我国31个省、市、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水平进行了测算,根据测算结果采用聚类分析的方法从时间序列和地区分布两个维度分析2013年-2017年我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水平的区域差异特征。通过分析发现,2017年我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水平比2013年的综合水平有所上升,但整体上发展不稳定,东、中、西部之间及其内部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水平之间存在很大差异。在此基础上,本文根据实证中提取的主因子对影响我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水平的因素进行了分析。最后,本文总结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水平区域差异情况和区域差异的影响因素并提出了几点政策建议。
张荣荣[7](2020)在《代际流动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关于“官二代”、“富二代”、“贫二代”的话题层出不穷,社会资源呈现阶级化已成为不争的事实,代际流动逐渐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代际流动表示子代社会地位相对于父代的变动情况,其大小反映了子代发展对父代的依赖程度。而主观幸福感作为衡量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与子代自身的发展和家庭背景密切相关,可见代际流动与主观幸福感之间存在着某种必然的联系。围绕这一问题,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开始对二者之间的关系展开研究,但研究尚处于萌芽阶段。基于此背景,本文深入研究代际流动对幸福感的影响,试图为国内幸福感的影响研究提供一个新的方向,加深对代际流动造成影响效应的理解,深层次讨论提高居民幸福感的策略。本文首先对代际流动和主观幸福感进行文献综述,提出代际流动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理论,并对我国代际流动和主观幸福感的现状以及2005-2015年十年间的变化趋势进行分析。其次,将代际流动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划分为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利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15年数据库,选用收入流动、教育流动以及职业流动三方面指标衡量代际流动。分别构建代际流动对主观幸福感的直接影响模型和间接影响模型,利用Order Logit回归实证分析代际流动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然后,建立代际流动与主观幸福感的中介效应模型,检验中间变量是否产生中介效应,以及产生多大的中介效应,从而理清代际流动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路径。最后,对全体样本的影响分析和中介效应分析结论进行稳健性检验,并在检验通过后按地区将全体样本划分为城市组和农村组,研究影响分析和中介效应分析的城乡差异。得到以下主要研究结论:第一,在直接影响中,收入代际流动、教育代际流动和职业代际流动均会对主观幸福感产生直接影响。第二,在间接影响中,收入代际流动和职业代际流动均会缓解收入不平等、机会不均等、收入获取机会不均等和子女受教育机会不均等对主观幸福感的负面影响效果,增强社会公平感对主观幸福感的正面影响效果。教育代际流动仅会缓解机会不均等、收入获取机会不均等和子女受教育机会不均等对主观幸福感的负面影响效果。第三,收入不平等、机会不均等和社会公平感在收入代际流动对主观幸福感的间接影响中分别产生5.76%、5.93%和22.56%的中介效应;机会不均等在教育代际流动对主观幸福感的间接影响中产生14.57%的中介效应;社会公平感在职业代际流动对主观幸福感的间接影响中产生22.96%的中介效应。第四,代际流动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分析和中介效应分析存在城乡异质性。基于研究结论本文提出如下政策建议:提高居民的主观幸福感,要从代际流动和中间变量入手。具体包括:健全财税相关政策,出台收入调控新法规,完善财税体制,降低收入不平等。控制高收入家庭的财富继承,提高居民的收入代际流动。政府加大农村教育投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供平等的受教育机会,保障机会均等,促进教育代际向上流动。完善贫困地区扶贫政策,对低阶层群体实施必要的制度性照顾和政策性倾斜,打破阶层固化、促进社会公平。加强贫困地区和低收入群体的职业技能培训,促进职业代际向上流动。
陈忠明[8](2019)在《农村居民食物安全消费行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居民食物消费数量得到充分的保障,在满足数量需求后,农村居民对食物的质量需求逐渐增加。而当前农村食物市场安全问题严重,引起了农村居民的广泛关注,农村居民的食物安全消费意识不断增强,安全性已经成为农村居民食物消费行为的一个重要特征。农村居民食物消费过程中的安全行为较大程度上决定了农村居民食物消费结果的安全性,因此,研究农村居民食物安全消费行为的重点是研究农村居民食物消费过程的安全行为。通过研究农村居民食物安全消费认知现状、农村居民食物安全消费行为的选择、农村居民食物安全消费行为的影响因素及其传导路径,能够梳理出农村居民食物安全消费行为的特征和规律,找出农村居民食物安全消费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利于改进农村居民食物安全消费行为。中国农村居民食物安全消费行为又有自己独特的特点,既有商品性食物安全消费行为,又有自给性食物安全消费行为,通过对这两种行为的研究,能够丰富农村居民食物安全消费行为的研究。论文首先从农村居民食物消费的演进入手,总结出农村居民食物消费演进的规律和特征,并对农村居民食物安全消费认知现状进行分析。其次,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效用理论对农村居民食物安全消费行为的选择进行分析,阐述农村居民自给性食物安全消费行为和商品性食物安全消费行为产生的机理,并分析两种行为选择的食物品种的差异。再次,分析农村居民自给性食物消费的演变以及不同个体特征、不同家庭类型和不同地域类型农村居民自给性食物安全消费行为的差异,并进一步分析农村居民自给性食物安全消费的变动趋势;从购前、购中和购后等几个阶段来分析农村居民商品性食物安全消费行为。然后,基于前人的研究,并结合实地深度访谈,找出农村居民食物安全消费行为的影响因素;基于计划行为理论,构建农村居民食物安全消费行为的解释模型;对相关变量进行界定并设计量表,对量表进行信度和效度的检验;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农村居民食物安全消费行为的传导路径进行分析。最后,对农村居民食物安全消费行为的改进进行分析。本文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从农村居民食物消费的演进来看,质量安全已经成为农村居民食物消费的主要考虑因素之一,安全性已经成为农村居民食物消费的一个主要特征。通过微观调查发现,大多数农村居民对食物安全处于关注的状态,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受教育程度、职业类型、居住地点、家庭婴幼儿情况和收入等因素影响了农村居民食物安全关注程度。农村居民对自身健康与食物安全认知情况会影响其食物安全消费行为,当农村居民对食物安全与自身健康认知充分时,就会积极主动地获取食物安全方面的信息;当农村居民对食物安全与自身健康的认知不足时,平时就不会太关注食物安全方面的信息。另外,农村居民对安全性食物和食物安全消费行为的认知存在不足。(2)农村食物市场信息的不对称导致了商品性食物市场不安全问题的出现,商品性食物市场不安全问题的出现一方面会增强农村居民商品性食物安全消费意识,另一方面也会促使农村居民出现自给性食物安全消费行为,这样,农村居民就出现了自给性食物安全消费行为和商品性食物安全消费行为。农村居民自给性食物安全消费决策行为的选择需要考虑预期总效用最大化,总预期效用等于预期收益效用和预期安全效用的乘积。当预期收益效用和预期安全效用都高时,农村居民自给性食物安全消费行为总的预期效用才高;当预期收益效用和预期安全效用有一个较低时,农村居民自给性食物安全消费行为总的预期效用就会低;当预期收益效用和预期安全效用都处于中等时,农村居民自给性食物安全消费行为总的预期效用处于中等。在商品性食物安全消费决策时,个人风险偏好不同,农村居民商品性食物安全消费行为决策不同。风险规避型农村居民在购前、购中和购后行为均表现出较高的安全性,风险中性的农村居民在购前、购中和购后行为表现的安全性一般,喜欢冒风险的农村居民在购前、购中和购后行为表现的安全性较弱。对于生产技术要求较高、生产周期较长、本地气候不适宜、耗费大量劳动等类型的食物需要靠市场予以满足,对于生产技术简单、周期较短、本地气候适宜和耗费劳动较少等类型的食物往往靠自给性生产予以满足。(3)当前农村居民对自给性食物的消费一共有生理、安全、社交、尊重、自我实现五种层次的需要,安全需求是现阶段农村居民自给性食物消费中表现最广泛、最迫切的需求。性别、年龄、受教育水平、家庭人均纯收入、家庭劳动力兼业程度、家庭婴幼儿情况、家庭地理位置等因素影响了农村居民自给性食物安全消费行为。从农村居民自给性食物安全消费支出的影响因素来看,主要受到城镇化进程的负向影响。进一步从城镇化率与农村居民自给性食物安全消费支出比重之间的相互影响来看,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居民自给性食物安全消费支出所占的比重呈现下降的趋势。未来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农村居民自给性食物安全消费支出所占的比重会进一步下降,农村居民商品性食物消费支出所占的比重会进一步提高,因而,农村居民商品性食物安全消费行为需要重点关注。(4)对于不同类型商品性食物,农村居民在决策过程中介入的程度不同,进而行为的安全性程度也不同,高介入购买决策、一般介入购买决策和低介入购买决策这三种农村居民商品性食物购买决策类型受到食物的价值、消费习惯和食用食物人群对家庭的重要性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同时,同一类的食物在不同情境,不同时间的购买决策类型又有所差异。在商品性食物购买前,农村居民意识到商品性食物存在安全问题后,会主动从家人、亲戚、朋友、邻居、媒体、政府、商业宣传等渠道搜集食物安全信息,也会通过个人过去知识和经验的积累来获取食物安全消费信息,农村居民还通过比较辨别来获取食物安全信息。在商品性食物购买中,农村居民食物安全消费行为主要体现在渠道的选择、品牌的关注和标识的关注等方面,农村居民商品性食物消费渠道的选择行为、品牌关注行为和标识关注行为主要受到商品性食物价值、消费习惯、生活方式的变化、临时情况、商家促销活动、商家导购宣传以及消费某一食物人群对家庭的重要程度的影响。农村居民对于价值较高、食用者对家庭较为重要的商品性食物的食用与保存能够按照食用说明及保存要求来做,对于价值较低的商品性食物食用与保存很少或者不能按照要求来做。在商品性食物购买后,农村居民如果发现有质量安全问题,不同情况采取的行为不同。对于一次购买数量较多并且单价低的食物来讲,由于数量较大,一般不会选择丢掉,而是要求赔偿或者换货。而对于单价低并且购买数量少的食物来讲,如果发现有质量问题,大部分农村居民选择丢掉,其次选择换货或者赔偿。对于价值较高的商品性食物来讲,购后发现质量问题,大部分会要求赔偿,有些会选择投诉,有些会要求换货。(5)通过文献综述法和深度访谈法确定了农村居民自给性食物安全消费行为的影响因素和农村居民商品性食物安全消费行为的影响因素,并构建了农村居民自给性食物安全消费行为的解释模型和农村居民商品性食物安全消费行为的解释模型。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了农村居民食物安全消费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及行为传导路径,研究结果显示:态度、主观规范、习惯和知觉行为控制都显着影响了农村居民自给性食物安全消费意向。其中,主观规范的路径系数最大。行为意向、知觉行为控制和行为习惯对农村居民自给性食物安全消费行为有显着的影响。知觉行为控制和习惯部分通过中介变量影响行为,部分直接影响行为。态度、主观规范、过去行为和知觉行为控制都显着影响了农村居民商品性食物安全消费意向。其中,行为态度对行为意向的标准化路径系数最大。行为意向、知觉行为控制和过去行为对农村居民商品性食物安全消费行为有显着的影响。知觉行为控制和过去行为部分通过中介变量影响行为,部分直接影响行为。(6)商品性食物安全消费是农村居民食物安全消费的主要方面,而自给性食物安全消费是在商品性食物安全消费需求得不到满足的情况下农村居民的一种被迫选择。因此,农村居民食物安全消费行为改进的重点是对农村居民商品性食物安全消费行为的改进。首先应该改进农村居民食物安全消费认知,其次应该改进农村食物市场信息不对称问题,再次应该改进农村食物市场结构,最后应该改进农村食物市场公共服务。与己有的研究相比,本研究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新探索和尝试:第一,本文主要研究了农村居民食物消费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安全行为,给出了农村居民食物安全消费行为的概念,将农村居民食物安全消费行为分为自给性食物安全消费行为和商品性食物安全消费行为,丰富了该领域的研究。分析了农村居民自给性食物安全消费行为的形成机理,为学术界研究中国特色的自给性食物安全消费行为提供一个思路。第二,基于恰亚诺夫农民模型构建了农村居民家庭商品型农业生产—自给性食物安全消费模型和农村居民家庭获取收入型劳动投入—自给性食物安全消费模型,进一步丰富恰亚诺夫农民模型。将激励理论运用到农村居民食物安全消费行为效用分析中,丰富和扩展了预期效用理论和风险偏好理论。第三,将习惯这一变量引入到计划行为理论中,增强了计划行为理论用于分析农村居民自给性食物安全消费行为的解释能力,将过去行为这一变量引入到计划行为理论中,增强了计划行为理论用于分析农村居民商品性食物安全消费行为的解释能力。分析了农村居民自给性食物安全消费行为与商品性食物安全消费行为的影响因素及其传导路径,丰富了农村居民食物安全消费行为理论。
孟繁丽[9](2019)在《黄土高原地区农村经济差异空间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指出农村经济差异关系到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在我国提出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的背景下,如何缩小地区农村经济差异,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黄土高原地区是我国比较贫困的地区,其农村经济差异关系到地区经济协调发展,更关系到我国两个100年计划的完成,亟待研究与解决。本文以黄土高原地区341个县(市、区、旗)为研究单元,选取2000年、2005年、2010年、2015年四个研究断面,借鉴区域均衡发展理论和区域非均衡发展理论,运用地理学与区域经济学的方法,分别从农民收入水平,农业生产水平和农村经济综合水平三个方面分析了黄土高原地区农村经济差异的空间特征,并探讨了其农村经济差异的影响因素。运用极差、标准差、变异系数、相对发展速度与沃尔夫森指数等数理统计方法与ArcGIS可视化操作,分析了黄土高原地区农民收入水平和农业生产水平的绝对差异、相对差异和发展速度差异。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地区农村经济综合水平进行赋分,并通过ArcGIS和Open GeoDa等软件进行可视化操作和空间相关分析,探讨其分布特征及空间相关性。旨在丰富农村区域经济差异的理论和实践,为缩小黄土高原地区农村经济差异提供参考。基于以上研究内容,本文主要结论如下:(1)黄土高原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绝对差异在扩大,黄土高原六类地区(黄土高原沟壑区、黄土丘陵沟壑区、河谷平原地区、土石山区、沙漠和沙地区、农灌区)绝对差异波动程度有所不同,但均为扩大趋势。而收入地区间相对差异在缩小,各类型地区相对差异波动程度有所不同,但均为缩小趋势。其中,农民人均纯收入相对较高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农灌区、沙漠和沙地区、河谷平原地区,而收入较低的地区主要分布在黄土高原沟壑区、黄土丘陵沟壑区、土石山区。收入的分布与收入发展速度的分布基本相同,即收入较高地区收入增长速度也较快,反之亦然。(2)黄土高原地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地区间绝对差异在扩大,各类型地区绝对差异波动程度有所不同,但均为扩大趋势。地区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相对差波动减小,wolfson极化指数波动幅度较小,其变化趋势与相对差异变化趋势相同,极化指数有小幅上升。相对发展速度集中趋势明显,高速发展区集中在河谷平原区。低速发展区集中在黄土高原沟壑区和黄土丘陵沟壑区。(3)农村经济发展综合水平在研究期内分布格局没有明显变化,高水平区主要分布在农灌区和河谷平原区,中高水平区紧邻高水平区,中低水平区又与中高水平区相邻,形成明显的中心—外围结构,低水平区主要分布在黄土高原沟壑区。黄土高原地区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空间集聚特征显着,经济发展HH集聚区和LL集聚区分布稳定。HH集聚区稳定分布在农灌区、沙漠和沙地区,LL集聚区分布在黄土高原沟壑区和黄土丘陵沟壑区。(4)基于以上三个方面分析,发现黄土高原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的空间分布呈现以下特征:黄土高原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和农村经济发展综合水平较高的地区在研究期内均稳定分布在西北部农灌区、沙漠和沙地区、南部河谷平原地区和市区周边,而发展较差的地区主要分布在黄土高原沟壑区、黄土丘陵沟壑区和土石山区,其中发展最为缓慢的地区地貌类型均为石山区。可见自然资源因素对发展缓慢地区农村经济影响较大。与此同时,三者在市辖区和接近市区的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均较高,收入和生产总值发展速度也较快,可见区位因素对农村经济影响明显。另外,三者发展较高地区集聚特征明显,辐射效应明显,发展程度为中高、中低和低的地区由较高地区依次外推,形成明显的中心—外围结构。(5)影响农村经济发展的因素有多种,包括自然资源因素、区位因素、政策因素、劳动力因素、基础设施因素等,因素之间相互影响,最终影响农村经济发展水平。
李隆玲[10](2018)在《中国农民工粮食需求水平与结构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中国粮食产量与进口量“双量齐増”,并且形势日趋严峻,对我国粮食安全、农业健康发展和农民收入增长产生了不利影响。因此,迫切需要对产生这一问题的根源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对策。基于传统城乡“二元”结构视角的研究认为,粮食生产与消费结构不对称、国内外粮食价格倒挂是这一问题的重要原因。但是,我们在研究中发现,约占全国五分之一人口、主要从事较大强度体力劳动的农民工群体在粮食需求水平和结构方面与城乡居民均存在较大差异,其粮食需求被低估进而导致全国粮食需求预测偏低。因而我们认为,城市化和工业化对粮食需求的影响也应引起充分重视,其导致我国粮食需求刚性增加,而且增长快于预期,这可能是造成我国粮食产量与进口量“双量齐增”的又一重要原因。因此,从“城镇户籍居民+农民工+农村居民”的“三元”结构新视角对我国粮食需求进行研究,对科学评估我国粮食需求和贸易变化以及制定相关粮食安全政策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主要利用2013年和2014年全国农民工抽样调查数据,对中国农民工粮食需求进行了全面系统研究,并进一步从农民工粮食需求角度探讨了我国粮食产量与进口量“双量齐增”的原因。第一,本文从口粮需求、消费动物性产品引致的饲料粮需求以及粮食总需求三个方面对我国农民工的粮食需求水平和结构进行了测算;第二,建立口粮、饲料粮和粮食总需求模型,对农民工粮食需求的影响因素进行定量分析;第三,对农民工与城乡居民粮食需求差异进行研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城乡居民的粮食需求水平和结构的变化趋势进行分析,二是对农民工与城乡居民的粮食消费水平和结构进行比较研究,并进一步分析城市化对我国粮食需求的拉动作用和农民工粮食需求的低估程度;第四,对不同地区农民工粮食需求差异进行研究,首先对不同地区农民工的粮食需求水平和结构进行分析,然后建立不同地区农民工的口粮、饲料粮和粮食总需求模型,并对饲料粮需求差异进行重点分析,最后利用条件分布分解模型进行差异分解;第五,利用双对数模型对收入分布变化和不确定性对农民工粮食需求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第六,分析了我国粮食产量、贸易量和需求量的变化趋势,从农民工粮食需求角度对我国粮食产量与进口量“双量齐增”原因进行了研究。本文主要研究结论如下:第一,农民工年人均粮食需求量为455.00千克,其中口粮和消费动物性产品引致的饲料粮需求分别为238.96千克和216.04千克。无论是从性别结构、年龄结构还是行业结构来看,口粮需求和饲料粮需求基本上各占一半,而不同地区农民工的年人均粮食需求水平和结构的差异较大。第二,农民工口粮和饲料粮需求量均高于农村居民和城镇居民,需求结.构介于二者之间。第三,从2013年和2014年的平均水平来看,农民工进城导致粮食需求增加2578.5万吨,约占我国同期粮食总产量的4.27%。全国粮食需求量被低估了 3580.1万吨,相当于同期粮食产量的5.92%,高于我国当期谷物进口量。第四,东部比中西部农民工的年人均粮食需求量略多,前者口粮与饲料粮需求比例基本相当,后者口粮需求比例较大;随着分位点的升高,饲料粮需求的总差异和系数差异逐渐缩小,特征差异逐渐增大。第五,收入分布发生变化时,农民工各类食物消费支出额和消费量均发生较大变化。第六,收支不确定性对农民工消费和食物消费均有显着抑制作用,并且消费水平越低或收入水平越低,抑制作用越强。第七,超过中国20%人口的农民工对粮食需求的拉动,是我国粮食产量与进口量“双量齐增”的重要原因之一。最后,提出如下政策建议:第一,依靠国内市场,确保口粮安全,从注重数量转变为数量与质量并重。第二,充分利用国际市场,饲料粮要实现多元化。第三,在制定粮食安全政策时,既要考虑农民工与城乡居民粮食需求的差异,也要充分考虑农民工收入分布格局的变化。第四,加强培训,合理引导农民工行业间和地区间转移。第五,推进农民工市民化工作,加快户籍制度改革,能够减少农民工面临的不确定性,进而提升农民工的消费预期,释放农民工的消费潜力,提高农民工的生活水平。
二、我国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及其分配差异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国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及其分配差异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乡村振兴的金融支持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内容 |
1.2.3 研究方法 |
1.3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
1.3.1 可能的创新 |
1.3.2 不足之处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马克思经济学的农业农村发展理论 |
2.1.1 马克思的城乡关系理论 |
2.1.2 马克思的农村集体经济理论 |
2.1.3 马克思的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理论 |
2.2 马克思的金融资本理论 |
2.2.1 马克思的生息资本理论 |
2.2.2 马克思的信用与信用制度理论 |
2.3 农村金融发展理论 |
2.3.1 金融抑制与农业信贷补贴理论 |
2.3.2 金融深化与农村金融市场理论 |
2.3.3 金融约束与不完全竞争市场理论 |
2.4 相关文献综述 |
2.4.1 国外农村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研究 |
2.4.2 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研究 |
2.4.3 我国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经济增长影响研究 |
2.4.4 我国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民增收相关研究 |
2.4.5 乡村振兴及其金融支持的研究 |
2.4.6 对现有文献的述评 |
第3章 我国乡村振兴及其金融支持的现状与问题 |
3.1 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分析 |
3.1.1 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 |
3.1.2 乡村振兴战略的主要内容 |
3.1.3 乡村振兴战略的任务 |
3.2 我国乡村振兴的进程与现状 |
3.3 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必要性 |
3.4 我国乡村振兴的金融需求分析 |
3.4.1 乡村振兴金融需求的主要特点 |
3.4.2 乡村振兴过程中的主要金融需求 |
3.4.3 乡村振兴金融支持的对象主体 |
3.5 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供给分析 |
3.5.1 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发展演变 |
3.5.2 农村金融供给现状与问题 |
第4章 我国农村金融发展对乡村振兴影响的时变效应分析 |
4.1 农村金融发展对乡村振兴的影响机制分析 |
4.1.1 供需层面的影响机制分析 |
4.1.2 金融功能层面的影响机制分析 |
4.2 变量、数据和时变性检验 |
4.2.1 变量和数据说明 |
4.2.2 时变性检验 |
4.3 实证研究 |
4.3.1 TVP-SV-VAR模型 |
4.3.2 农村金融发展指数合成 |
4.3.3 实证结果分析 |
4.4 小结 |
第5章 我国农村金融发展对乡村振兴影响的区域差异分析 |
5.1 模型和数据说明 |
5.1.1 PVAR模型构建 |
5.1.2 变量和数据 |
5.2 实证研究 |
5.2.1 平稳性检验和模型估计结果 |
5.2.2 脉冲响应分析 |
5.2.3 方差分解 |
5.3 区域差异分析 |
5.4 小结 |
第6章 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典型案例分析 |
6.1 黑龙江省农村信用社支持乡村振兴案例分析 |
6.2 长春发展农商银行支持乡村振兴案例分析 |
6.3 小结 |
第7章 我国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路径选择与策略 |
7.1 构建完善的金融机构支持体系 |
7.1.1 进一步健全农村金融体系 |
7.1.2 充分发挥商业性农村金融机构的作用 |
7.1.3 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 |
7.1.4 促进农村新型金融机构健康良性发展 |
7.2 构建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政策体系 |
7.2.1 货币政策支持乡村振兴 |
7.2.2 信贷政策支持乡村振兴 |
7.2.3 监管政策支持乡村振兴 |
7.3 优化农村金融发展环境 |
7.3.1 加快农村信用体系建设 |
7.3.2 加快土地经营权等农村资产市场建设 |
7.4 建立健全农业保险体系和风险分担机制 |
7.4.1 建立健全农业保险体系 |
7.4.2 建立农村金融风险分担机制 |
7.5 加快贷款抵押担保方式创新发展 |
7.5.1 创新土地等抵质押方式 |
7.5.2 促进担保机构发展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老年大学教育对学员幸福感的影响及动态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的内容 |
1.3.2 研究的方法 |
第2章 老年教育相关理论概述 |
2.1 老年教育的概念及特点 |
2.1.1 老年教育的概念 |
2.1.2 老年教育的特点 |
2.2 老年人需求层次 |
2.3 老年人老龄化理论 |
2.3.1 撤离理论 |
2.3.2 活动老龄化理论 |
2.3.3 成功老龄化理论 |
2.3.4 积极老龄化理论 |
2.4 幸福感的概念及度量方法 |
2.4.1 幸福感的概念 |
2.4.2 幸福感的度量方法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学员不同群体间幸福感差异分析 |
3.1 学员幸福感的度量指标 |
3.2 学员不同群体间幸福感差异分析的意义 |
3.3 学员不同群体间幸福感差异分析模型选择及构建 |
3.3.1 学员不同群体间幸福感差异分析模型的选择 |
3.3.2 学员不同群体间幸福感差异分析模型的构建 |
3.4 学员不同群体间幸福感差异分析数据的来源 |
3.4.1 幸福感差异分析问卷的项目 |
3.4.2 幸福感差异分析问卷的对象 |
3.5 学员不同性别间幸福感差异分析 |
3.5.1 学员按照性别问卷对象 |
3.5.2 学员幸福感性别差异分析 |
3.6 学员不同年龄间幸福感差异分析 |
3.6.1 学员按照年龄问卷对象 |
3.6.2 学员幸福感年龄差异分析 |
3.7 学员不同收入状况间幸福感差异分析 |
3.7.1 学员按照收入状况问卷对象 |
3.7.2 学员幸福感收入状况差异分析 |
3.8 学员不同收入来源间幸福感差异分析 |
3.8.1 学员按照收入来源问卷对象 |
3.8.2 学员幸福感收入来源差异分析 |
3.9 学员不同居住状况间幸福感差异分析 |
3.9.1 学员按照居住状况问卷对象 |
3.9.2 学员幸福感居住状况差异分析 |
3.10 学员不同教育程度间幸福感差异分析 |
3.10.1 学员按照教育程度问卷对象 |
3.10.2 学员幸福感教育程度差异分析 |
3.11 学员不同群体间幸福感差异总体分析 |
3.12 本章小结 |
第4章 学员与非学员间幸福感差异分析 |
4.1 学员与非学员间幸福感差异分析意义 |
4.2 学员与非学员间幸福感差异分析模型的选择及构建 |
4.2.1 学员与非学员间幸福感差异分析模型的选择 |
4.2.2 学员与非学员间幸福感差异分析模型的构建 |
4.3 学员与非学员总体间幸福感差异数据来源及分析 |
4.3.1 学员与非学员总体幸福感差异分析问卷的对象 |
4.3.2 学员与非学员总体幸福感数据来源 |
4.3.3 学员与非学员总体幸福感差异分析 |
4.4 不同性别学员与非学员间幸福感差异数据来源及分析 |
4.4.1 不同性别学员与非学员幸福感数据来源 |
4.4.2 不同性别学员与非学员间幸福感差异分析 |
4.5 不同年龄学员与非学员间幸福感差异数据来源及分析 |
4.5.1 不同年龄学员与非学员幸福感数据来源 |
4.5.2 不同年龄学员与非学员间幸福感差异分析 |
4.6 不同收入状况学员与非学员间幸福感差异数据来源及分析 |
4.6.1 不同收入状况学员与非学员幸福感数据来源 |
4.6.2 不同收入状况学员与非学员间幸福感差异分析 |
4.7 不同收入来源学员与非学员间幸福感差异数据来源及分析 |
4.7.1 不同收入来源学员与非学员幸福感数据来源 |
4.7.2 不同收入来源学员与非学员间幸福感差异分析 |
4.8 不同居住状况学员与非学员间幸福感差异数据来源及分析 |
4.8.1 不同居住状况学员与非学员幸福感数据来源 |
4.8.2 不同居住状况学员与非学员间幸福感差异分析 |
4.9 不同受教育程度学员与非学员间幸福感差异数据来源及分析 |
4.9.1 不同受教育程度学员与非学员幸福感数据来源 |
4.9.2 不同受教育程度学员与非学员间幸福感差异分析 |
4.10 学员与非学员间幸福感差异总体分析 |
4.11 本章小结 |
第5章 学员特征及选修课程对幸福感影响分析 |
5.1 学员选修课程间幸福感差异分析意义 |
5.1.1 学员选修课程对幸福感影响分析意义 |
5.1.2 学员选修课程的分类 |
5.2 学员选修不同课程间幸福感差异统计及分析 |
5.2.1 学员选修课程幸福感差异统计 |
5.2.2 学员选修课程间幸福感差异分析 |
5.3 学员特征及选修课程对幸福感影响分析模型选择及构建 |
5.3.1 学员特征及选修课程对幸福感影响分析模型的选择 |
5.3.2 学员特征及选修课程对幸福感影响分析模型的构建 |
5.4 学员性别及选修课程对学员幸福感影响样本选取及分析 |
5.4.1 学员性别及选修课程对学员幸福感影响样本选取 |
5.4.2 学员性别及选修课程对学员幸福感影响分析 |
5.5 学员居住状况及选修课程对学员幸福感影响样本选取及分析 |
5.5.1 学员居住状况及选修课程对学员幸福感影响样本选取 |
5.5.2 学员居住状况性别及选修课程对学员幸福感影响分析 |
5.6 学员受教育程度及选修课程对学员幸福感影响样本选取及分析 |
5.6.1 学员受教育程度及选修课程对学员幸福感影响样本选取 |
5.6.2 学员受教育程度及选修课程对学员幸福感影响分析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学员幸福感动态转移规律及多因素影响分析 |
6.1 学员幸福感动态转移及多因素影响分析意义 |
6.2 学员幸福感动态转移规律分析模型的构建 |
6.3 学员不同学习时间间幸福感差异数据来源及分析 |
6.3.1 学员不同学习时间间幸福感差异分析数据来源 |
6.3.2 学员不同学习时间间幸福感差异分析 |
6.4 学员幸福感动态转移规律数据来源及分析 |
6.4.1 学员幸福感动态转移规律分析数据来源 |
6.4.2 学员幸福感动态转移规律分析 |
6.5 学员幸福感得分预测及分布状态 |
6.5.1 学员幸福感得分二步动态转移概率及得分分布 |
6.5.2 学员幸福感得分三步动态转移概率及得分分布 |
6.6 学员幸福感影响因素分析 |
6.7 学员幸福感敏感性分析方法的选择及模型特点 |
6.7.1 学员幸福感敏感性分析方法的选择 |
6.7.2 人工神经网络方法的特点 |
6.8 学员幸福感敏感性分析模型的构建 |
6.8.1 输入与输出变量的赋值 |
6.8.2 输入与输出数据的标准化 |
6.8.3 幸福感敏感性分析模型构建 |
6.9 学员幸福感敏感性分析 |
6.10 本章小结 |
第7章 学员幸福感与课程间关系分析 |
7.1 学员需求层次体系及数据来源 |
7.1.1 学员需求层次指标体系 |
7.1.2 学员需求数据来源 |
7.2 学员需求层次体系二级指标权重的确定 |
7.2.1 学员需求层次体系直接需求二级指标权重的确定 |
7.2.2 学员需求层次体系间接需求二级指标权重的确定 |
7.3 学员需求层次体系三级指标权重的确定 |
7.3.1 学员需求层次体系三级指标权重确定的方法 |
7.3.2 学员需求层次体系三级指标权重的确定 |
7.4 学员需求层次体系的模糊综合评价 |
7.4.1 学员需求层次体系的相对分析 |
7.4.2 学员需求层次体系直接需求的模糊评价 |
7.4.3 学员需求层次体系间接需求的模糊评价 |
7.4.4 学员需求层次体系总体模糊评价 |
7.5 学员幸福感与需求强度间关联关系分析 |
7.5.1 学员幸福感与需求强度间关联关系 |
7.5.2 学员幸福感与需求强度加权关联关系 |
7.6 学员需求强度与选课数量间关联关系分析 |
7.6.1 学员需求强度与选课数量间关联关系 |
7.6.2 学员需求强度与选课数量间加权关联关系 |
7.7 学员需求强度与幸福感间通经分析 |
7.7.1 学员选课数量与幸福感间关联分析 |
7.7.2 学员需求强度与幸福感间通经分析 |
7.8 本章小结 |
第8章 提高老年大学学员幸福感的对策及建议 |
8.1 大力发展老年教育事业 |
8.1.1 扩大老年教育资源供给 |
8.1.2 拓展老年教育发展路径 |
8.1.3 加强老年教育支持服务 |
8.1.4 创新老年教育发展机制 |
8.1.5 促进老年教育可持续发展 |
8.2 努力满足老年大学学员的学习需求 |
8.2.1 尽量增加参加学员的数量 |
8.2.2 不断扩大学员辐射的范围 |
8.2.3 努力实现城乡教育均等化 |
8.3 通过不同渠道增加老年大学学员的幸福感 |
8.3.1 提倡老年人与子女孙辈居住 |
8.3.2 搭建学员交流平台增加交流机会 |
8.4 努力提供多元化内容课程体系 |
8.4.1 提倡多开设舞蹈及声乐类课 |
8.4.2 充分发挥“互联网+”教育优势 |
8.4.3 拓展课程的宽度和梯度 |
8.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秦皇岛市老年大学学员满意度调查表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3)广西壮族自治区农村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动态 |
1.2.2 国内研究动态 |
1.2.3 相关研究评述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2 理论基础与关键技术 |
2.1 相关概念 |
2.1.1 经济差异 |
2.1.2 区域经济差异 |
2.1.3 区域非均衡 |
2.2 理论基础 |
2.2.1 城市发展阶段论 |
2.2.2 区域均衡发展理论 |
2.2.3 区域经济增长理论 |
2.3 关键技术 |
2.3.1 R语言编程 |
2.3.2 聚类分析 |
2.3.3 ARIMA预测模型 |
2.3.4 主成分分析 |
3 农村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现状分析及数据预测 |
3.1 农村区域经济发展总体水平 |
3.1.1 农林牧渔总产值 |
3.1.2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消费支出 |
3.1.3 与其他省份的比较 |
3.2 农村区域经济差异指标体系构建 |
3.2.1 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
3.2.2 构建广西农村各区域间经济差异的指标体系 |
3.2.3 指标体系选取的理由 |
3.2.4 数据预处理 |
3.3 聚类分析 |
3.3.1 方法简述 |
3.3.2 聚类分析的结果 |
3.3.3 聚类分析的结论 |
3.4 ARIMA模型数据预测 |
3.4.1 方法简述 |
3.4.2 ARIMA模型预测的结果 |
3.4.3 ARIMA模型预测的结论 |
3.5 广西农村区域经济发展存在问题 |
3.5.1 南桂柳遥遥领先,桂西北发展落后于桂东南地区 |
3.5.2 财政投入失衡,农村区域经济差异呈扩大趋势 |
3.5.3 农村区域产业结构,就业结构不平衡 |
3.5.4 农村居民整体素质较低,收入增长缓慢 |
3.5.5 发展“美丽广西”乡村振兴面临挑战 |
4 农村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4.1 总体分析 |
4.1.1 地理区位及自然资源影响 |
4.1.2 农村经济生产条件影响 |
4.1.3 农村政策及科技文化因素 |
4.1.4 相邻地区带动因素 |
4.2 农村区域经济差异影响因素主成分分析 |
4.2.1 方法简述 |
4.2.2 主成分分析的结果 |
4.2.3 主成分分析的结论 |
5 对策及建议 |
5.1 发挥南桂柳的中心城市经济辐射效力,带动周边区域发展 |
5.2 加快桂西北地区软、硬件条件建设,缩小农村区域经济差异 |
5.3 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就业结构升级 |
5.4 大力发展教育,提高农村人口素质 |
5.5 加大农村基建投资和财政投入,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实施 |
5.6 借力“一带一路”,鼓励乡村创新创业,大力发展现代农产品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创新 |
6.3 不足 |
6.4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4)受教育水平对我国居民健康消费的影响分析 ——基于CFPS数据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3.1 国外文献综述 |
1.3.2 国内文献综述 |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创新和不足 |
2 我国居民受教育水平与健康消费现状分析 |
2.1 教育水平和健康消费的相关概念 |
2.1.1 教育水平的概念 |
2.1.2 健康消费的概念 |
2.2 我国居民受教育水平现状 |
2.2.1 文盲率降低,整体文化素质提高 |
2.2.2 教育结构趋于合理化,但高等教育总体水平依然较低 |
2.2.3 城乡受教育水平分布不均 |
2.2.4 教育发展水平在不同区域间差异较大 |
2.3 我国居民健康消费现状 |
2.3.1 卫生总费用规模不断扩大,结构逐步优化 |
2.3.2 健康投入占比较低,但呈逐年增加趋势 |
2.3.3 医疗保健消费支出不断增长,城乡差距明显 |
2.3.4 保健消费支出占比较低,健康意识薄弱 |
3 受教育水平影响我国居民健康消费的理论机制 |
3.1 增值人力资本,利于提高收入享受优质健康消费服务 |
3.2 改善消费观念,增加健康投资 |
3.3 提升疾病风险意识,降低患病风险 |
4 受教育水平对我国居民健康消费影响的实证分析 |
4.1 数据来源与变量定义 |
4.1.1 数据的来源及处理 |
4.1.2 变量选取与定义 |
4.2 计量模型设定 |
4.2.1 基本模型设定 |
4.2.2 中介效应检验 |
4.3 数据描述性分析 |
4.3.1 居民总体特征分析 |
4.3.2 样本的受教育水平分布分析 |
4.3.3 不同受教育水平下的健康消费情况分析 |
4.3.4 不同收入水平下的健康消费情况分析 |
4.3.5 居民健康消费的城乡、区域差异分析 |
4.4 回归分析 |
4.4.1 相关检验 |
4.4.2 受教育水平对居民健康消费影响的实证分析 |
4.4.3 受教育水平对居民健康消费影响的收入中介效应分析 |
4.4.4 受教育水平对居民健康消费影响的城乡差异分析 |
4.4.5 受教育水平对居民健康消费影响的区域差异分析 |
4.5 稳健性检验 |
5 研究结论、政策建议与展望 |
5.1 研究结论 |
5.1.1 受教育水平对居民健康消费有显着正向影响 |
5.1.2 受教育水平对居民保健消费的影响存在城乡、区域差异 |
5.1.3 受教育水平对农村居民的医疗消费影响不显着 |
5.1.4 收入正向影响居民健康消费,城乡和区域间具有差异性 |
5.2 政策建议 |
5.2.1 实施适当倾斜政策,提升发展落后地区教育水平 |
5.2.2 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及收入差距,完善社会保障体制 |
5.2.3 大力发展医疗保健事业,促进居民健康消费均衡发展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湖北省农村区域经济差异分析及发展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4 创新点 |
第二章 区域发展相关概念及理论 |
2.1 相关概念 |
2.1.1 区域经济 |
2.1.2 区域经济差异 |
2.2 相关理论 |
2.2.1 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理论 |
2.2.2 经济非均衡增长理论 |
2.2.3 相关理论的指导意义 |
第三章 湖北省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 |
3.1 农业自然资源条件 |
3.2 农业产业状况 |
3.3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状况 |
3.4 农村劳动力状况 |
3.5 农林财政投入状况 |
3.6 农村居民收入和消费现状 |
第四章 湖北省农村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研究 |
4.1 湖北省农村区域经济差异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4.1.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4.1.2 农村区域经济差异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2 评价指标数据的处理方法 |
4.3 差异评价模型构建 |
4.4 湖北省农村区域经济差异的实证分析 |
4.4.1 变量设置与数据来源 |
4.4.2 数据处理 |
4.4.3 差异程度测算 |
4.5 湖北省农村区域经济差异水平评价 |
第五章 湖北省农村经济差异原因分析 |
5.1 经济发展原因 |
5.1.1 各地经济实力不同 |
5.1.2 产业结构不同 |
5.1.3 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同 |
5.2 自然禀赋原因 |
5.2.1 地理位置与自然禀赋不同 |
5.2.2 农业自然资源与气候条件不同 |
5.3 政策环境差异 |
5.3.1 财政政策存在差异 |
5.3.2 劳动力转移政策不同 |
第六章 湖北省农村经济协调发展的建议 |
6.1 因地制宜,优化产业结构 |
6.2 打造农业龙头,带动全域农业现代化 |
6.3 平衡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农村社会协同发展 |
6.4 完善差别农业补贴,均衡各地扶持政策 |
6.5 提高农民素质,合理转移农村劳动力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不足 |
7.1 结论 |
7.2 不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6)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水平区域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研究热点与趋势分析 |
1.3.2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水平测度方法 |
1.3.3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1.3.4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水平影响因素 |
1.3.5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水平区域差异 |
1.3.6 研究述评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图 |
1.6 主要创新点 |
2 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 |
2.1.2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水平 |
2.1.3 区域和区域差异 |
2.2 理论基础 |
2.2.1 政府责任理论 |
2.2.2 区域非均衡理论 |
2.2.3 公平与效率理论 |
3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区域政策比较分析 |
3.1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筹集 |
3.2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及调整 |
3.3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管理和运营 |
4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水平测度及其区域差异分析 |
4.1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4.1.1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水平评价指标构建原则 |
4.1.2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水平评价指标选取 |
4.2 各省市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水平的测度 |
4.2.1 评价指标数据标准化 |
4.2.2 模型检验与主成分分析 |
4.2.3 各省市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水平综合评价 |
4.3 各省市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水平区域差异分析 |
4.3.1 我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水平的整体差异分析 |
4.3.2 各省市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水平的聚类分析 |
4.3.3 各省市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水平的时间变化分析 |
5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水平的区域差异影响因素分析 |
5.1 经济生活水平和待遇水平 |
5.1.1 经济生活水平 |
5.1.2 待遇水平 |
5.2 基金支出水平和人口老龄化 |
5.2.1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支出水平 |
5.2.2 人口老龄化 |
5.3 覆盖程度和基金可持续水平 |
5.3.1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覆盖程度 |
5.3.2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可持续性 |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1.1 我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水平的区域差异 |
6.1.2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水平差异的影响因素 |
6.2 研究启示 |
6.2.1 发展国民经济,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
6.2.2 顺势调整人口政策,提高人口素质 |
6.2.3 健全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法律法规,加强政策宣传力度 |
6.2.4 建立规范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转移支付制度 |
6.2.5 提高养老金统筹层次,建立高效的基金管理制度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致谢 |
(7)代际流动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内容和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三、文章的创新点 |
第二章 文献综述及理论研究 |
第一节 代际流动的文献综述 |
一、收入代际流动综述 |
二、教育代际流动综述 |
三、职业代际流动综述 |
四、代际流动的测量方法综述 |
第二节 主观幸福感的文献综述 |
一、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综述 |
二、主观幸福感的测量方法综述 |
第三节 代际流动对主观幸福感影响的理论研究 |
一、代际流动的理论分析框架 |
二、代际流动对主观幸福感的作用机制 |
第三章 代际流动与主观幸福感现状及趋势分析 |
第一节 代际流动的现状及趋势 |
一、模型构建 |
二、实证分析 |
第二节 主观幸福感的现状及趋势 |
一、现状分析 |
二、变化趋势 |
第四章 代际流动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分析 |
第一节 研究设计 |
一、数据来源 |
二、指标变量选取 |
三、研究思路和框架 |
第二节 代际流动对主观幸福感的直接影响实证分析 |
一、模型构建 |
二、实证分析 |
第三节 代际流动对主观幸福感的间接影响实证分析 |
一、模型构建 |
二、实证分析 |
第四节 稳健性检验 |
一、直接影响稳健性检验和内生性问题讨论 |
二、间接影响稳健性检验 |
第五节 代际流动对主观幸福感影响的城乡差异分析 |
一、直接影响城乡差异 |
二、间接影响城乡差异 |
第五章 代际流动对主观幸福感的中介效应分析 |
第一节 中介效应模型 |
一、模型构建 |
二、检验方法 |
第二节 中介效应实证分析 |
一、收入代际流动对主观幸福感的中介效应分析 |
二、教育代际流动对主观幸福感的中介效应分析 |
三、职业代际流动对主观幸福感的中介效应分析 |
第三节 稳健性检验 |
一、收入代际流动稳健性检验 |
二、教育代际流动稳健性检验 |
三、职业代际流动稳健性检验 |
第四节 中介效应城乡差异分析 |
一、收入代际流动中介效应城乡差异分析 |
二、教育代际流动中介效应城乡差异分析 |
三、职业代际流动中介效应城乡差异分析 |
第六章 主要结论和展望 |
第一节 主要研究结论 |
第二节 主要建议 |
第三节 本文的不足及未来研究展望 |
一、本文的不足 |
二、未来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8)农村居民食物安全消费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选题依据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概念框架 |
1.4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农村居民食物消费演进分析 |
2.1 农村居民食物消费数量不足到基本充裕阶段(1978—1985 年) |
2.2 农村居民食物消费基本充裕到充裕阶段(1986—2000 年) |
2.3 农村居民食物消费充裕到多样化阶段(2001—2012 年) |
2.4 农村居民食物消费多样化到安全阶段(2013 年至今)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农村居民食物安全消费认知分析 |
3.1 农村市场食物安全现状分析 |
3.2 农村居民对食物安全的态度及其与自身健康的认知 |
3.3 农村居民安全性食物认知水平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农村居民食物安全消费行为选择分析 |
4.1 信息不对称下农村居民食物安全消费行为的选择 |
4.2 消费与生产双重身份的农村居民食物安全消费行为决策分析 |
4.3 预期效用与农村居民食物安全消费行为决策分析 |
4.4 农村居民自给性和商品性食物安全消费行为选择差异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农村居民自给性食物安全消费行为分析 |
5.1 农村居民自给性食物消费行为的演变分析 |
5.2 不同个体特征农村居民自给性食物安全消费行为差异分析 |
5.3 不同家庭类型农村居民自给性食物安全消费行为差异分析 |
5.4 不同地域类型农村居民自给性食物安全消费行为差异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农村居民自给性食物安全消费影响因素及变动趋势分析 |
6.1 农村居民自给性食物安全消费支出变化 |
6.2 农村居民自给性食物安全消费影响因素描述性统计分析 |
6.3 农村居民自给性食物安全消费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6.4 农村居民自给性食物安全消费变动趋势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农村居民商品性食物安全消费行为分析 |
7.1 农村居民商品性食物安全消费决策过程:购前行为 |
7.2 农村居民商品性食物安全消费决策过程:购中行为 |
7.3 农村居民商品性食物安全消费决策过程:购后行为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农村居民食物安全消费行为解释模型的构建 |
8.1 农村居民食物安全消费行为影响因素的确定 |
8.2 农村居民食物安全消费行为解释模型的构建 |
8.3 变量的定义与量表的信度和效度检验 |
8.4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农村居民食物安全消费行为传导路径分析 |
9.1 样本特征分析 |
9.2 农村居民自给性食物安全消费行为传导路径分析 |
9.3 农村居民商品性食物安全消费行为传导路径分析 |
9.4 本章小结 |
第十章 农村居民食物安全消费行为的改进 |
10.1 农村居民食物安全消费认知的改进 |
10.2 农村食物市场信息不对称问题的改进 |
10.3 农村食物市场结构的改进 |
10.4 农村食物市场公共服务的改进 |
10.5 本章小结 |
第十一章 研究结论及研究展望 |
11.1 研究结论 |
11.2 研究可能的创新点 |
11.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 |
致谢 |
(9)黄土高原地区农村经济差异空间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3.1 从农民收入方面分析农村经济差异 |
1.3.2 从农业产出方面分析农村经济差异 |
1.3.3 从综合角度分析农村经济差异 |
1.3.4 农村经济差异的影响因素探讨 |
1.4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及数据来源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4.3 数据来源 |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研究综述 |
2.1 相关概念 |
2.1.1 差异 |
2.1.2 区域经济差异 |
2.2 理论基础 |
2.2.1 区域均衡发展理论 |
2.2.2 区域非均衡发展理论 |
2.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2.3.1 国外研究进展 |
2.3.2 国内研究进展 |
2.3.3 研究进展评述 |
第三章 黄土高原地区概况 |
3.1 黄土高原地区自然概况 |
3.1.1 地理位置 |
3.1.2 地势地貌 |
3.1.3 气候特征 |
3.2 黄土高原地区社会经济概况 |
3.3 黄土高原地区农村经济发展概况 |
3.3.1 农林牧渔及服务业产值情况 |
3.3.2 农业种植面积和产量 |
3.3.3 农村发展水平 |
3.3.4 农村从业人员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黄土高原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差异分析 |
4.1 测度方法 |
4.2 差异分析 |
4.2.1 总体差异分析 |
4.2.2 空间特征分析 |
4.2.3 相对发展速度差异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黄土高原地区农林牧渔业生产总值差异分析 |
5.1 总体差异分析 |
5.1.1 绝对差异分析 |
5.1.2 相对差异分析 |
5.1.3 极化趋势分析 |
5.2 相对发展速度差异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黄土高原地区农村经济综合水平测算及差异分析 |
6.1 农村经济综合水平核算 |
6.1.1 建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
6.1.2 综合发展水平核算 |
6.2 空间分异特征分析 |
6.3 空间集聚演变分析 |
6.3.1 分析方法 |
6.3.2 空间集聚演变特征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黄土高原地区农村经济差异影响因素 |
7.1 自然资源因素 |
7.2 区位因素 |
7.3 政策因素 |
7.4 劳动力因素 |
7.5 基础设施因素 |
7.6 影响路径探讨 |
第八章 结论 |
8.1 主要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表 |
致谢 |
攻读硕士研究成果 |
(10)中国农民工粮食需求水平与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思路 |
1.5 研究的创新说明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
2.1 粮食与粮食需求 |
2.2 人口流动相关理论 |
2.3 城市化对粮食供求的影响 |
2.4 消费理论 |
第三章 农民工粮食需求测算 |
3.1 农民工粮食需求调研说明 |
3.2 样本农民工基本情况统计分析 |
3.3 农民工粮食需求水平与结构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农民工粮食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
4.1 研究方法 |
4.2 农民工粮食需求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农民工与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粮食需求差异分析 |
5.1 国家统计局关于城乡居民粮食消费调查的说明 |
5.2 城乡居民粮食消费水平与结构变化 |
5.3 农民工与城乡居民的粮食消费比较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不同地区农民工粮食需求差异分析 |
6.1 不同地区农民工粮食需求对比 |
6.2 不同地区农民工饲料粮需求差异的分位数回归分析 |
6.3 不同地区农民工饲料粮需求差异的分位数分解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收入分布变化对农民工粮食需求的影响分析 |
7.1 收入分布变化对食物消费影响的理论分析 |
7.2 农民工食物消费支出影响因素分析 |
7.3 收入分布变化对农民工食物消费的影响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不确定性对农民工粮食需求的影响分析 |
8.1 不确定性对食物消费影响的理论分析 |
8.2 不确定性对农民工消费影响的实证分析 |
8.3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基于农民工粮食需求视角的粮食贸易分析 |
9.1 粮食产量与贸易量变化分析 |
9.2 粮食需求变化及“双量齐增”原因分析 |
9.3 本章小结 |
第十章 结论与展望 |
10.1 主要结论 |
10.2 政策建议 |
10.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
附录2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我国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及其分配差异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乡村振兴的金融支持问题研究[D]. 张婷婷. 吉林大学, 2021(01)
- [2]老年大学教育对学员幸福感的影响及动态演变研究[D]. 郑新. 燕山大学, 2020(06)
- [3]广西壮族自治区农村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分析[D]. 雷渊. 广西大学, 2020(07)
- [4]受教育水平对我国居民健康消费的影响分析 ——基于CFPS数据的实证研究[D]. 王婷. 西南财经大学, 2020(02)
- [5]湖北省农村区域经济差异分析及发展对策研究[D]. 鲍梦春. 浙江海洋大学, 2020(01)
- [6]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水平区域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 罗坤. 河北经贸大学, 2020(07)
- [7]代际流动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研究[D]. 张荣荣. 安徽财经大学, 2020(08)
- [8]农村居民食物安全消费行为研究[D]. 陈忠明. 吉林农业大学, 2019(03)
- [9]黄土高原地区农村经济差异空间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D]. 孟繁丽.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6)
- [10]中国农民工粮食需求水平与结构研究[D]. 李隆玲. 中国农业大学, 201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