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喀拉拉邦和底层的宪法权利(论文文献综述)
吴晓黎[1](2021)在《宗教、国家与现代性在印度:透视夏巴里马拉争议》文中认为在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前半叶经历民族解放运动和建立现代国家的非西方地区,民族主义都包含了"民族"与"现代"的双重追求,以及由此而来的内在紧张:既要维护、复兴民族文化,又要改造它以适应现代的价值观和标准。在一个宗教深植的社会如印度,宗教之物与"民族"之物、"传统"之物有着天然的亲缘关系,民族追求与现代追求的紧张,通常就变成宗教与现代的紧张。为考察这一双重议程在印度的情状,本文将分析一个宗教习俗争议如何在印度的司法、政治和社会的不同场域展开,由此勾勒出在宗教与现代性议题上,印度国家设置的改革通道及其相关制约因素。
闫元元[2](2020)在《印地语达利特作家翁普拉卡什·瓦尔密齐文学创作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种姓是印度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种姓把印度民众划分成数千个相互隔离的社会集团,源于宗教的种姓制度又赋予这些社会集团高低贵贱之分,形成一种基于职业的社会阶序。不可接触制是种姓制度的一环,剥夺了“不可接触者”生而为人的权利,使其长期遭受政治压迫和社会歧视。在古代印度,高种姓垄断了教育和文化,“不可接触者”沦为“不能言说的底层”。虽然在印度中世纪出现了几名“不可接触者”出身的诗人,但其作品犹如暗夜中点点萤光,并没有进入主流书写的范畴。英国殖民者征服印度以后,种姓制度失去了司法和行政的合法地位,“不可接触者”群体的自主意识逐渐觉醒,文学创作得以萌芽。印度民族独立运动期间,对于“不可接触者”的宗教归属问题,甘地与“不可接触者”领袖安贝德卡尔意见分歧巨大。甘地认为“不可接触者”群体理应属于“印度教徒”,而安贝德卡尔则认为“不可接触者”应当享有与印度教徒和穆斯林同等的地位。甘地的政治主张在印度文学界得到了积极响应,一批印度作家创作了以“书写‘不可接触者’”为主题的文学作品。“不可接触者”在探索族群身份认同的过程中,选择了“达利特”(Dalit,意思为“受压迫者”)一词作为自我认同的身份标签。印度独立后,达利特知识分子队伍逐渐壮大,并于20世纪70年代发起了达利特黑豹党运动,这是一场跨越政治、文化、宗教、文学的平权运动,在建构达利特族群身份认同、唤醒底层民众斗争意识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促进了现代达利特文学的成形。兴起于马哈拉施特拉邦的马拉提语达利特文学在向印度其他语言传播过程中,印地语作家翁普拉卡什·瓦尔密齐(简称瓦尔密齐)发挥了重要的引介作用。瓦尔密齐不仅翻译了多本马拉提语达利特诗集,还创作了大量印地语达利特诗歌和短篇小说。他的自传《剩饭》是印度达利特文学最具影响力的作品之一,除了被翻译成多种印度地方语言之外,还被译为英语、汉语、德语、瑞典语等多种外语,使达利特文学产生了全球影响力。本文在细读瓦尔密齐的全部作品的基础上,以其文学创作为例,对印地语达利特文学展开深入研究。绪论梳理了该方向的研究状况,并对论文涉及的基本概念进行了考证;第一章梳理了瓦尔密齐对印地语达利特文学发展所做的重要贡献,为后文分析印地语达利特文学提供了背景知识;第二章以瓦尔密齐的四部诗集《多个世纪的苦难》《够了!过分了》《就此打住》和《字词不会撒谎》为研究对象,评析达利特诗歌对于印度经典诗歌和史诗故事的重构,分析了达利特诗歌的现实功用——批判种姓制度、塑造达利特尊严和唤醒达利特斗争意识;第三章以瓦尔密齐的两部短篇小说选集《致敬》和《侵入者》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其中的边缘人书写、女性解放与强奸重写等主题,并指出达利特文学创作存在脸谱化书写等问题;第四章以瓦尔密齐的自传《剩饭》第一、二卷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达利特身份认同建构、群体心理创伤治愈、记录当代种姓制度变迁和达利特知识分子思想演变等主题;第五章研究了达利特文学对于印度文学的影响,主要从达利特文学对印度教经典的抗议与重读、对中世纪帕克蒂文学的再定性、印度独立前达利特文学的发展和现代达利特文学对于印度现代文学的影响四个方面展开分析。通过梳理印地语达利特文学发展历程和评析个体文本,本文理清了以下几个问题:一是深挖瓦尔密齐的文学创作,以点带面地展示了印地语达利特文学的发展历程和各种达利特文学体裁的创作维度,研究领域囊括了心理创伤、身份政治、边缘书写、女性叙事等多个主题;二是用达利特文学中的底层视角来审视印度政治,达利特文学是达利特运动的重要一环,是一种高度意识形态化的政治文学,有着明确的社会和政治诉求。当代印度国民面临着多种身份认同——世俗国民、印度教徒和达利特,达利特文学为印度底层民众建构新身份起到了政治宣传和历史考证的双重作用;三是从文学作品发掘文本的社会学和人类学资料价值。印度种姓的社会学和人类学考察一直是学界的一个热点,剥去附在文本上政治宣传的外衣之后,达利特文学对于达利特生活的细微记录,有助于我们深入考察印度种姓社会的族群内部关系,从而为研究印度社会和种姓制度提供了详实的素材。
李金璐[3](2020)在《论阿兰达蒂·洛伊《微物之神》中的越界书写与身份认同》文中提出阿兰达蒂·洛伊(Arundhati Roy)是印度当代着名女作家和社会活动家。《微物之神》是其目前最有影响力的文学作品。“越界”既是该小说中最为重要的母题,也是历来学者研究中最富争议的话题之一。那么,何为“越界”呢?越界是指对既有规则和惯例的违背,也是对边界和界限的跨越。洛伊的越界书写表达了对固有秩序的破坏,特别是对不合理社会结构模式的质疑和挑战。以往学者对《微物之神》中的越界研究主要集中于边缘个体的越界行为,而忽视叙事层面越界的审美意义,也未详细阐释越界书写所指涉的身份问题。因此,本论文以“越界”为切入点,围绕“边界”和“越界”两个关键词探究边缘他者,如何在权力边界的压迫下,通过越界行动挑战二元结构和追寻身份的流动性。本文将研究聚焦于文本中弱势群体逾越权力边界的行动,探讨越界书写对于他者重构身份的作用和意义。正文部分共分为三章。第一章探讨越界书写中身份认同的具体表征。这部分聚焦于以阿慕、维鲁沙、艾斯沙和瑞海儿为代表的越界者,分析了他们如何通过逾越父权制、种姓制度、殖民主义设置的界限,重构主体身份;第二章关注象征逾越边界的叙事艺术,将空间叙事、时间策略、语言实验等“越界”叙事技巧与越界者的身份选择进行对话,从叙事审美的角度阐释边缘他者的越界精神;第三章反思越界书写中的身份认同问题。首先,本文意图深入印度文化语境探究他者越界的文化根源,将洛伊的越界书写放置到印度文学的历史脉络中与其他作家进行比较,纵向对比印度文学史中层出不穷的越界现象,揭示洛伊本人对“越界”的独特思考。其次,找寻越界书写中边缘他者重构身份的启示,即越界重构身份的实现路径是向“微物”生成。本文以当下印度存在的社会弊病为论述背景,结合越界的思想理论和相关的文化理论考察《微物之神》中的越界书写和身份认同两个话题,具体分析了边缘他者越界的意义和深层次的文化成因。洛伊的越界书写抵抗了权力边界的压迫,为边缘他者重建身份提供了一种可能性。因此,本文希望通过对“越界”主题与身份问题的研究,揭示洛伊本人对当代印度社会存在的越界问题的思考,反思第三世界人民的生存困境和越界抵抗的精神。
杨巧[4](2020)在《阿兰达蒂·洛伊小说中的庶民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作为一名“作家兼活动家”,阿兰达蒂·洛伊不仅对印度的各种社会问题针砭时弊,表现出了一名政治家的社会责任感。同时,在其小说中,我们还能看到她对于印度社会庶民问题的反映和深刻的反思。本论文将从庶民角度出发,研究洛伊小说《微物之神》和《极乐之邦》中的庶民问题,具体分为以下五个部分:绪论简析了印度较为普遍的庶民现象及洛伊小说中对于这一问题的关注,简述了庶民学派及其发展,概述了洛伊小说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和本文的选题依据。第一章从种姓维度,性别维度,阶级维度三个方面列举出了洛伊小说中的四种庶民身份,即不可接触者、女性、海吉拉和贫民群体。第二章分析庶民生存困境的权利表征。纵观印度的历史,庶民主要经历了殖民帝国的“内部殖民”,本土精英的压迫和后殖民语境下新的“外部殖民”这三种权利表征。第三章聚焦于庶民的主体性问题。在精英书写的历史中,庶民面临着主体性缺失的问题。在小说中,洛伊通过构建庶民的主体性意识赋予庶民主体性。同时,也塑造了两个不同程度的觉醒者形象。第四章简析了洛伊庶民书写的艺术特征。小说是内容与形式统一的艺术。洛伊通过即物写实、心理时间与碎片化、不均质性的庶民书写形式,呈现了两个破碎而完美的庶民故事。
朱广渊[5](2019)在《印度纳萨尔运动研究》文中提出印度纳萨尔运动兴起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后半期,是一场由印度共产党毛派激进党员领导的旨在通过武力迅速推翻印度政府的农民起义。该运动于1967年3月在西孟加拉邦大吉岭地区一个叫纳萨尔巴里的村庄兴起后,迅速向周围地区传播。此后,印度除了东北部个别地区外,其余各邦均出现纳萨尔巴里式的武装斗争。然而纳萨尔运动兴起后的历程并非一帆风顺,由于受到政府的打击,武装斗争一度陷入被动局面。20世纪70年代,纳萨尔各派别内部分化明显,大部分派别开始放弃武装斗争转而参加议会选举。但纳萨尔运动并没有因此而消亡,仍然坚持武装斗争的少数派别对前期斗争路线进行调整后,纳萨尔运动从上世纪80、90年代开始出现回潮,甚至在本世纪初表现出短暂复兴趋势。本文主要对印度纳萨尔运动的发展历程以及各个阶段的具体变化、原因进行分析,主要包括四章内容。第一章分析纳萨尔运动兴起的背景。首先是介绍印度独立后的政治、经济发展状况,主要涉及社会主义类型经济模式的失灵、民主政治异化等问题,了解底层人口生存状况和参加纳萨尔运动的原因。其次是介绍纳萨尔运动兴起前印度共产主义运动的情况,从而理清印度共产党毛派激进分子为何要发起纳萨尔运动。第二章介绍纳萨尔运动兴起之后纳萨尔派在理论上和组织上的发展以及在各邦的活动情况。本章介绍了纳萨尔运动兴起的过程和影响以及纳萨尔运动有关组织建设和战略战术等问题,探讨了纳萨尔运动在印度八个邦的活动情况。第三章是对纳萨尔运动在20世纪70年代出现的分化趋势进行论述,其中包括介绍组织上的分化、斗争路线上的分化以及造成分化的原因。第四章主要介绍纳萨尔运动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发展状况,内容主要包括20世纪90年代纳萨尔运动的回潮和本世纪初短暂复兴情况。本章分析了纳萨尔运动出现回潮的原因以及本世纪初期纳萨尔运动短暂复兴的表现和原因,以及印度政府应对纳萨尔运动的措施。
张文凤[6](2019)在《印度的贫困问题:源与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印度创造的经济奇迹受到世界瞩目,与此同时,其突出的贫困问题也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印度社会因此显得复杂而怪异,一边是经济高速发展带来的繁荣,而另一边是贫困引起的食不果腹。印度贫困现象主要集中在农村,城市贫民窟也不乏贫困人口的身影。经济发展虽然是反贫困的有力工具和手段,但印度贫困问题的形成还受到其他因素,诸如土地改革不彻底、种姓歧视、宗教信仰、分配制度的缺陷、经济发展失衡等的影响。尽管有诸多不利因素影响印度的减贫效率,但政府、非政府组织以及国际社会携手坚持,在反贫困工作中付出了巨大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然而,印度减贫成效的背后也存在一些问题,许多减贫目标并未实现。印度在当前阶段的减贫成效虽然不高,但其在减贫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不仅有助于其未来的减贫工作,也同样值得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总结与思考。发展中国家将印度的反贫困经验和教训与本国的反贫困相结合,其中的经验借鉴学习,而教训则作前车之鉴,从而规避一些弯路。在反贫困过程中,要以政府为主导,在反贫困战略制定上要符合本国实际。同时团结国际国内各方力量,保证反贫困的资金来源,不断加大反贫困力度。经济增长的同时在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中进行更加合理的调整,使国民经济的成果更加倾向于一般收入家庭和贫困家庭。此外,要提高政府的执政效率,坚决打击贪污腐败,使政府的扶贫计划行之有效。这样,印度反贫困工作才会取得好的成效,为其经济可持续发展扫清一些障碍,从而助益其大国战略的实施。
胡杰[7](2019)在《阿兰达蒂·洛伊小说的权力书写》文中研究说明阿兰达蒂·洛伊作为一个积极介入时政的评论家和小说家,权力始终是她作品的核心主题,洛伊的文学作品始终站在普通群众和弱势群体的角度,去剖析和批判权力的愚昧与残酷。本文以洛伊的两部小说《微物之神》和《极乐之邦》为研究对象,以权力这个角度切入作品,从权力的呈现形态、权力的运作方式和洛伊权力书写的意义这三个维度来解析洛伊笔下的权力世界,具体分为以下四个部分:绪论部分对洛伊两部作品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梳理和分析,并对选题的意义和目的进行阐述。论文第一章对洛伊作品中呈现的权力形态进行分析,种姓强权、性别强权、政治强权、帝国主义强权这四种权力形态是洛伊作品所关注的核心内容。论文第二章探析了权力的运作方式。空间是权力发生的场域,全景敞式主义式的建筑是权力规训的重要方式,空间的秩序表征着权力的秩序;身体是现代权力规训的重要对象,身体暴力和社会文化规范都是维持权力秩序的重要手段;话语承载着权力的意识形态,洛伊解构了“现代化”、“进步”、“发展”等宏大话语,并剖析了渗透于信仰话语中的权力意识形态。论文第三章探讨了洛伊权力书写的意义。通过对权力形态的呈现和权力运作方式的剖析,洛伊想唤醒底层人民的主体意识,主体意识的觉醒是反抗权力的开端。洛伊还通过文学写作的方式探讨了民族团结的可能性,多元平等的家园是洛伊的所希冀的国家的未来。
王健[8](2018)在《庇护网络、身份动员与族群暴力:印度印穆暴力的政治学解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西方民主话语中,印度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的巩固民主国家,但是印度教徒和穆斯林的暴力活动却是这个巩固民主政体的一个伤疤。为什么印穆群体之间会发生暴力?为什么相对其他地方,有些地方发生暴力的烈度强,持续时间长?为什么印穆暴力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骤然兴起且在90年代不断激化?近年来印度印穆暴力仍有抬头,但是对此的既有研究都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局限:精英主义研究视角不能解释底层民众的认同极化,普通民众视角则容易忽略国家权力对社会的渗透,试图将两者结合的国家—社会互动视角则聚焦于庇护网络的微观运作,不能将政治精英与民众的互动纳入到宏观的政治发展进程中,以全景式、动态化地说明印穆暴力发生和激化的机理及其在不同时期程度和范围的变化。与之相对照,跨时地考察印度庇护网络的结构变迁,可以更好地说明选举庇护、身份动员和印穆暴力之间的互动关系,从而提供一个囊括印穆暴力宏观变迁和微观机制的整体性解释。本文认为,庇护网络是维持印度庇护式民主有效运转的非正式制度,是传输选票和公共物品分配的“权力性”纽带。庇护网络的结构影响着政党选举动员的庇护策略,而族群身份是选举庇护的重要诉诸对象。暴力则是族群身份的最直接区分手段。所以,庇护网络的结构通过族群身份的动员直接影响着族群暴力。具体而言,独立初期形成的一元化庇护网络抑制了族群身份的政治化,印度教主义政党可以融入主流政治并获得物质恩惠,并不需要发动暴力、进行身份动员。而且即便是发起暴力,一方面不能够获得足够的群众基础,另一方面也会被政府强力镇压。尼赫鲁去世之后,英迪拉母子重造一元化庇护网络的努力弱化了国大党的组织基础,选战策略的宗教转向导致了宗教身份的政治化。恩惠网络的松动和印度教身份动员导致了印穆暴力的兴起,权力极端弱化的国大党邦政府并不能及时制止暴力。到联合政府的多元化庇护网络时期,联邦政治的地方化导致各政党选举竞争的白热化,族群身份动员成为主要的政党动员策略,于是印穆暴力不断加剧。
宁芳艳[9](2017)在《印度高等教育资源分配的公平性研究》文中提出实现社会公平历来都是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的理想和追求,也是国家实现稳定和快速发展的重要保障。教育公平作为社会公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社会公平在教育领域的体现和延伸,也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同时,国家提倡的“一带一路”倡议的主要目的是与沿线国家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共赢、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因此,加强对沿线国家文化教育的交流与合作成为“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突破口。作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高等教育大国,近年来,印度社会进入转型期,高等教育规模进入高速发展期,高等教育机构呈现多样化发展趋势。高等教育规模的快速发展和配套条件跟不上,导致印度高等教育资源更加稀缺。加之,社会的加速转型使得印度高等教育领域中的公平问题进一步显化,与高等教育公平相关的矛盾和冲突·不断增加。印度高等教育公平相关问题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的关注。本文以高等教育资源分配的公平性为研究切入点,通过收集大量数据和相关文献材料,采用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首先对印度高等教育资源整体分配概况和公平战略进行了详细梳理,然后从种姓间、性别间以及邦(区)间三个维度对印度高等教育资源分配不公平的情况进行了描述性分析,探讨了造成印度高等教育资源分配不公平的相关原因。本研究以社会行动结构理论和制度主义相关理论作为理论基础,将文化、制度等作为分析印度高等教育资源分配的行动条件加以考察,选择种姓之间、性别之间和邦(区)际之间三个维度对印度高等教育资源分配的公平性进行具体分析,初步构建了基于社会行动结构的印度高等教育公平理论分析框架。在对公平内涵进行较为系统梳理的基础上提出高等教育资源分配公平的基本判定标准。本研究以基本权利平等、按天赋分配、补偿和救济三个次序性基本判定标准,对印度政府推进高等教资源分配公平的政策及其效果进行分析和判断。此外,将种姓之间、性别之间和邦(区)际之间的不公平现状视为高等教育资源分配行动的结果,结果分析和历时分析结合使用,分析印度高等教育资源分配行动的时间及结果与文化、制度等众多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辅以少量的横向比较,总结印度在推进高等教育资源分配公平方面取得的成绩和经验,找寻印度在推进高等教育资源分配公平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研究发现:在促进高等教育资源种姓间分配公平方面,印度政府主要是通过“保留政策”给表列种姓、表列部落以及其他落后阶层分别预留了 15%、7.5%和27%的高等教育入学名额。印度政府的这些政策对促进高等教育公平及社会公平具有非常重要的实践意义和价值符号意义。它表达了政府努力保障弱势种姓群体高等教育权利和促进社会公平的政治和政策信号。但是,从具体的推进和行动效果来看,种姓制度、政策系统缺陷及政治体制等原因对促进高等教育资源种姓间分配公平的行动带来了挑战,阻碍了行动效果的实现。在促进高等教育资源性别间分配公平方面,印度高等教育领域的外延式性别不平等和内涵式性别不平等并存,这种现象在弱势群体内部表现得更为明显。印度政府通过制定和推行法律、教育政策以及扶持计划来保障女性在获得高等教育资源的公平地位。但是,以条块分割严重、政出多门的教育行政体制和强男性偏好的父系家族制为代表的旧的正式和非正式制度形成制度锁定,阻滞了正式制度的实施效果。在促进高等教育资源邦(区)间分配公平方面,造成印度政府邦(区)间高等教育资源分配不公平的主要因素是印度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其次,印度中央政府的财政转移支付能力的下降和印度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弊端也进一步加剧了印度邦(区)间高等教育资源分配公平的行动困境。尽管中印两国在政治体制、经济水平、文化传统以及教育水平等方面存在某种程度的差异,但是同样在高等教育领域存在着需要重点关注的弱势群体,同样在高等教育领域和高等教育资源分配过程中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公平现象。从现实情况看,中印两国在推进高等教育公平尤其是高等教育资源分配公平方面都同样面临着许多挑战。中国高等教育资源的分配在城乡之间、地区之间、性别之间、社会阶层之间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这个差异有时也表现出了许多不均衡性和不公平性的特点。印度政府在高等教育资源分配公平方面作出诸多努力,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印度高等教育资源的分配在邦(区)之间、性别之间及种姓之间表现出了明显的不公平特点,并且邦(区)之间、性别之间及种姓之间的高等教育资源分配不公平相互交织、相互影响。印度特殊的准联邦制度和传统的种姓制度等情况导致其高等教育资源分配公平过程中从目的、手段、到行动选择等方面都受到比中国更多的障碍。印度高等教育资源分配行动和结构的复杂性和与中国高等教育资源分配不公平具有部分相似性,印度政府推进高等教育公平和高等教育资源分配公平的措施、效果及困境能够给中国带来一些教训和提供一些经验。通过对印度高等教育资源分配不公平三个维度的分析可得出一些有益启示。高等教育资源分配受复杂的社会结构、经济水平以及传统文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高等教育资源分配模式受政府宏观理念和政策的影响巨大;(2)高等教育资源分配公平受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3)高等教育资源分配公平需要多元行动主体的共同努力。因此,保障女性等弱势群体高等教育资源的分配公平需要依赖制度体系的联合动力。同时,促进高等教育资源分配区域公平需要发展区域经济和提升中央财政转移支付能力双维共进。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同时,一方面需要在进一步加大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力度的同时更多考虑地方政府间的财力差异,加大均衡性转移支付的份额;另一方面需要加大促进高等教育资源区域间公平分配专门项目的转移支付力度,充分发挥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影响力。
刘昌威[10](2017)在《印度村民自治制度—潘查亚特研究》文中提出印度的潘查亚特制度是印度农村的基本自治制度,无论是在印度的过去还是在当下,潘查亚特制度都发挥着相当重要的作用。潘查亚特制度最早起源于原始社会末期的长老会议制度,且在孔雀王朝时期有了现代潘查亚特制度的雏形,其后潘查亚特制度几经沉浮,终于在印度独立之后被确定为国家的基本政治制度,成为印度农村实现村民自治的载体。本文从潘查亚特制度的历史发展与组织结构出发,通过对潘查亚特制度的历史发展轨迹的梳理,把潘查亚特的历史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接着对潘查亚特的组织结构进行论述,分析其性质和职能。在潘查亚特的选举方面,对其选举机制的发展与确立进行了大概的梳理,接着对妇女在潘查亚特中的选举地位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和分析,从中可以看出潘查亚特选举机制的进步与发展。本文接着分析了潘查亚特的财政,包括财政收入、财政支出和存在的问题。在潘查亚特制度的影响方面,主要从从农村社会管理、民众政治参与、政党参与选举等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分析。然后是潘查亚特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从潘查亚特的财政、职能权重以及农村传统思想等三个方面对其进行分析。之后是潘查亚特制度的改革,包括财政自主权、权力下放、思想革新等内容。在对我国的借鉴启示方面,主要论述了其对我国村民自治以及乡村治理的借鉴启示。潘查亚特制度作为印度的村民自治制度,其最主要的作用就是维护农村的稳定,促进农村的发展,保障农民的权利。在其实践的几十年里,确确实实对农村的稳定与发展有着毋庸置疑的作用,也在一定上唤醒了农民的权利意识,为基层农民参与乡村治理提供了渠道。但同时也要意识到潘查亚特制度的局限性,基于印度复杂的历史文化背景和社会环境,潘查亚特制度在多年来一直受到各种传统因素(种姓、地方势力)以及非传统因素(政党)的影响,给潘查亚特制度的改革与发展带来了不同方面的阻碍,但是总体而言,潘查亚特制度还是朝着良好的趋势发展。
二、喀拉拉邦和底层的宪法权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喀拉拉邦和底层的宪法权利(论文提纲范文)
(2)印地语达利特作家翁普拉卡什·瓦尔密齐文学创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翁普拉卡什·瓦尔密齐和印地语达利特文学 |
1.1 翁普拉卡什·瓦尔密齐对达利特文学的引介 |
1.2 印地语达利特文学的叛逆诗人 |
1.3 印地语达利特文学的进阶小说家 |
1.4 印地语达利特文学的传记大师 |
第二章 翁普拉卡什·瓦尔密齐诗歌创作研究 |
2.1 解构与重建印度诗歌经典 |
2.2 批判种姓与种姓思想 |
2.3 唤醒达利特尊严与抗争意识 |
第三章 翁普拉卡什·瓦尔密齐短篇小说创作研究 |
3.1 主人公形象的脸谱化逆写 |
3.2 双重空间的边缘人书写 |
3.3 女性解放与强奸重写 |
第四章 翁普拉卡什·瓦尔密齐自传创作研究 |
4.1 建构达利特身份认同 |
4.2 记录达利特族群的心理创伤 |
4.3 记录印度种姓制度变迁 |
4.4 记录达利特知识分子的思想演变 |
第五章 达利特文学对印度文学的影响 |
5.1 对印度教古代经典的抗议与重读 |
5.2 对中世纪帕克蒂文学的再定性 |
5.3 印度独立前达利特文学的批判与反抗 |
5.4 现代达利特文学对印度文学的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翁普拉卡什·瓦尔密齐诗歌选译 |
附录二 翁普拉卡什·瓦尔密齐自传摘译 |
附录三 翁普拉卡什·瓦尔密齐短篇小说摘译 |
致谢 |
作者简历 |
(3)论阿兰达蒂·洛伊《微物之神》中的越界书写与身份认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逾越边界的书写者:阿兰达蒂·洛伊及其创作 |
第二节 《微物之神》研究现状 |
第三节 本文思路与构架 |
第四节 越界思想的脉络 |
第一章 越界书写中的身份表征 |
第一节 越界书写中的女性身份 |
一、传统女性越界的未完成 |
二、新女性的失败越界 |
三、自由女性的身体越界 |
第二节 越界书写中的种姓身份 |
一、庶民的生存困境 |
二、庶民的越界行动 |
三、死亡:越界的罪与罚 |
第三节 越界书写中的种族身份 |
一、亲英派的身份选择 |
二、越界杂糅的印度身份 |
第二章 越界书写中的身份叙事策略 |
第一节 空间叙事的划界与逾越 |
一、家宅空间:女性身份的界定 |
二、社会空间:种姓身份的突围 |
三、自然空间:多重越界的见证者 |
第二节 时间叙事的断裂与错置 |
一、线性时间的倒错 |
二、模糊时间的界限 |
第三节 语言的越界实验 |
一、本土方言的嵌入 |
二、英语书写的误用 |
三、语音与构词游戏 |
第三章 越界书写下对印度身份问题的反思 |
第一节 面向印度的痼疾:越界抵抗 |
一、历史的回眸:越界抵抗的文化根源 |
二、印度文学中的“越界”意识 |
第二节 越界:向“微物”生成 |
一、弱势与生成 |
二、生成“微物”之神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4)阿兰达蒂·洛伊小说中的庶民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印度的庶民现象及阿兰达蒂·洛伊对于庶民的关注 |
(二)庶民学派及其发展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选题依据 |
1.国内外研究现状 |
2.选题依据 |
一、庶民身份 |
(一)不可接触者群体 |
(二)女性群体 |
(三)海吉拉群体 |
(四)贫民群体 |
二、庶民生存困境的权利表征 |
(一)殖民帝国的“内部殖民” |
1.印巴分治导致的穆斯林仇视 |
2.教育的亲英性 |
(二)本土精英的压迫 |
1.滥用公权 |
2.无区别镇压民众 |
(三)后殖民语境下新的“外部殖民” |
1.激烈的就业压力 |
2.市场作用的加强 |
三、庶民的主体性问题 |
(一)主体性缺失现象 |
1.无法言说 |
2.言说无人听 |
3.主流话语的入侵 |
(二)主体性意识的建构 |
(三)觉醒的庶民形象 |
1.行动上的觉醒者——阿慕 |
2.思想上的觉醒者——安竺 |
四、庶民书写的艺术特征 |
(一)即物写实 |
(二)心理时间与碎片化 |
(三)不均质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
(5)印度纳萨尔运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三)研究方法和不足之处 |
第一章 印度纳萨尔运动兴起的背景 |
一、印度纳萨尔运动兴起的经济背景 |
(一)印度经济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
(二)土地改革效果不佳 |
二、印度纳萨尔运动兴起的政治背景 |
(一)印度民主政治建设内容 |
(二)民主政治建设效果不佳 |
三、印度早期的共产主义运动与毛主义运动 |
(一)印度早期共运与毛主义运动的兴起 |
(二)毛主义运动的发展 |
第二章 纳萨尔运动的兴起 |
一、纳萨尔巴里起义 |
(一)纳萨尔巴里起义过程 |
(二)纳萨尔巴里起义的影响 |
二、纳萨尔组织的建立 |
(一)政党组织的建立 |
(二)群众组织的建立 |
(三)军事组织建设 |
三、斗争战略和战术的完善 |
(一)马宗达完善斗争战略和政策 |
(二)改善斗争的战术 |
四、纳萨尔运动在印度各邦的活动情况 |
第三章 纳萨尔运动的分化 |
一、纳萨尔派斗争路线的分化 |
(一)反马宗达派的斗争路线 |
(二)支持马宗达派的斗争路线 |
二、纳萨尔派政党组织的分裂 |
三、纳萨尔派分化的原因 |
(一)纳萨尔派的内部原因 |
(二)印度政府的镇压 |
(三)外界的批评 |
第四章 纳萨尔运动的回潮与短暂复兴 |
一、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纳萨尔运动的回潮 |
(一)印共(马列)人民战争集团的活动情况 |
(二)印共(马列)党团组织的活动情况 |
二、本世纪初纳萨尔运动的短暂复兴 |
(一)纳萨尔运动复兴的表现 |
(二)纳萨尔运动复兴的原因 |
(三)印度政府的应对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印度的贫困问题:源与流(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一) 选题背景 |
(二) 选题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 国内研究现状 |
(二) 国外研究现状 |
(三) 国内外研究述评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四、贫困问题的相关概念及理论 |
(一) 贫困的相关概念及理论 |
1、贫困的定义 |
2、贫困标准 |
3、贫困的分类 |
4、贫困理论 |
(二) 反贫困的概念及理论 |
1、反贫困的概念 |
2、世界反贫困的时序档案 |
3、反贫困战略 |
第一章 印度的贫困状况及特征 |
第一节 印度的贫困状况概述 |
一、全国水平的贫困状况 |
二、农村地区的贫困状况 |
三、城市地区的贫困状况 |
第二节 印度贫困问题的特征 |
一、贫困人口数量庞大 |
二、各邦之间和邦内城乡的贫困现状差异显着 |
三、弱势群体成为“贫困大军” |
第二章 印度贫困的根源 |
第一节 贫困的历史根源追溯 |
一、种姓制度的影响 |
二、土地改革不彻底 |
三、英国的殖民掠夺与剥削 |
第二节 导致贫困的经济因素 |
一、经济增长质量不高 |
二、收入再分配不公平 |
三、经济发展失衡和高失业率 |
第三节 导致贫困的政治因素 |
一、政府执政效率低 |
二、贪污腐败严重 |
第四节 导致贫困的社会文化因素 |
一、宗教矛盾与轻物质的思想的影响 |
二、人口数量庞大且整体素质偏低 |
第三章 印度反贫困的进程及措施 |
第一节 印度独立以来的经济发展与反贫困进程 |
一、1947年到自由化改革前的经济发展与反贫困进程 |
(一) 1947年到自由化改革前的经济发展 |
(二) 自由化改革前缓慢且不稳定的经济增长态势 |
(三) 1947年到自由化改革前的反贫困进程 |
二、自由化改革后的经济发展与反贫困进程 |
(一) 自由化改革后的经济发展 |
(二) 自由化改革后持续地较高速地经济增长态势 |
(三) 自由化改革后的反贫困进程 |
第二节 印度政府的反贫困计划及战略 |
一、制定保障就业权利的法案 |
二、政府主导的反贫困计划 |
三、包容性经济增长发展战略 |
四、引入信息技术构建反贫困网络体系 |
第三节 非印度政府主导的反贫困行动 |
一、印度民间组织的反贫困行动 |
二、印度私营部门对减贫的助力 |
三、国外资金的注入与国际组织的援助 |
第四章 印度反贫困效果评估 |
第一节 印度反贫困的成果概况 |
一、贫困率总体下降 |
二、基础教育有所改善和扫盲有所进展 |
三、医疗卫生事业有所发展 |
四、基础设施继续建设并加强完善 |
第二节 印度反贫困的成效不高 |
一、贫困人口数量居高不下 |
二、包容性增长“不包容” |
三、政府主导的减贫计划问题不断 |
四、公共医疗卫生体系状况糟糕 |
五、基础教育仍然薄弱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阿兰达蒂·洛伊小说的权力书写(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阿兰达蒂·洛伊及其创作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选题的研究价值与意义 |
第一章 洛伊小说中的权力呈现 |
第一节 种姓强权 |
第二节 性别强权 |
一、男性对女性的强权 |
二、男性、女性对双性人的强权 |
第三节 政治强权 |
一、政治机关的权力游戏 |
二、高压政治下苦难的群众 |
第四节 帝国主义强权 |
一、全球化的悖论:帝国主义殖民的新形式 |
二、亲英派的风气:印度人的自我殖民 |
第二章 洛伊小说中权力的运作 |
第一节 权力与空间规训 |
一、全景敞视主义空间 |
二、空间的区隔与分配 |
第二节 权力与身体规训 |
一、被暴力惩戒的物质身体 |
二、被规范的社会文化身体 |
第三节 权力与话语规训 |
一、真理的游戏 |
二、信仰的幌子 |
第三章 洛伊小说权力书写的意义 |
第一节 对印度权力文化的批判 |
第二节 权力反抗的可能性 |
一、主体意识的唤醒 |
二、多元意义家园的建立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8)庇护网络、身份动员与族群暴力:印度印穆暴力的政治学解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关于印度印穆暴力的研究 |
1.2.2 国内关于印度印穆暴力的研究 |
1.3 概念界定 |
1.3.1 冲突、暴力、政治暴力、暴乱与屠杀 |
1.3.2 族群暴力与印穆暴力 |
1.3.3 庇护网络、一元化的庇护网络和多元化的庇护网络 |
1.4 主要内容 |
1.5 拟突破的难题和创新点 |
1.5.1 拟突破的难点 |
1.5.2 可能的创新点 |
1.6 研究方法 |
1.6.1 历史制度主义范式 |
1.6.2 文献法 |
第2章 选举庇护体制下的族群身份建构和暴力 |
2.1 既有研究的局限与庇护主义的解释视角 |
2.2 庇护网络视角的解释逻辑 |
2.2.1 庇护主义与印度的庇护式民主政体 |
2.2.2 庇护网络视角下的印度印穆暴力 |
第3章 一元化的庇护网络与低度的印穆暴力 |
3.1 国大党一党独大型体制的产生及其特征 |
3.1.1 国大党一党独大型体制的产生 |
3.1.2 国大党一党独大型体制的特征 |
3.2 一元化的庇护网络和选举庇护动员 |
3.2.1 国大党的选举动员 |
3.2.2 印度人民同盟的选举动员 |
3.3 一元化的庇护网络和低度的印穆暴力:庇护网络对族群身份的抑制 |
第4章 一元化庇护网络的松动与印穆暴力的兴起 |
4.1 国大党一党独大型体制的衰落:一元化庇护网络的松动 |
4.1.1 党内权威的丧失与党内派系斗争转变为党际竞争 |
4.1.2 政党外部不能包容反对派和新的利益群体 |
4.2 英迪拉母子重造一元化庇护网络的努力 |
4.2.1 第一次一元化庇护网络重造的努力 |
4.2.2 第二次一元化庇护网络重造的努力 |
4.3 一元化庇护网络的松动与印穆暴力的兴起:族群身份的政治化 |
4.3.1 重建一元化的庇护网络过程中的泛身份动员和印穆暴力 |
4.3.2 身份政治与印穆暴力机制的演变:北方邦密鲁特市(Meerut)两场暴乱的纵向比较 |
第5章: 多元化庇护网络与印穆暴力的加剧 |
5.1 国大党体制的崩溃:央地权力结构的倾斜 |
5.1.1 国大党体制崩溃的表现 |
5.1.2 国大党体制崩溃的原因 |
5.2 多元化的庇护网络与教派动员 |
5.2.1 政党竞争与身份动员 |
5.2.2 教派暴力动员和印度教民族主义的社会基础 |
5.3 族群身份的认同极化与印穆暴力的加剧 |
5.3.1 印度人民党的教派暴力动员和庇护网络的建构 |
5.3.2 印穆暴力的个案考察:古吉拉特邦艾哈迈达巴德市印穆暴乱的跨时比较 |
结语: 对印度印穆暴力演变机制的反思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印度高等教育资源分配的公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印度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研究述评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1.5.1 可能的创新 |
1.5.2 存在的不足 |
第2章 概念界定与分析框架构建 |
2.1 高等教育资源分配内涵与模式 |
2.1.1 高等教育资源分配的内涵 |
2.1.2 高等教育资源分配的基本模式 |
2.2 高等教育公平与高等教育资源分配 |
2.2.1 公平何谓 |
2.2.2 高等教育公平是高等教育资源分配的重要目标 |
2.2.3 高等教育资源分配是高等教育公平的实践起点 |
2.3 分析框架构建 |
2.3.1 理论分析框架 |
2.3.2 具体分析维度 |
第3章 印度高等教育资源概况及公平战略 |
3.1 印度的高等教育规模与国际位置 |
3.1.1 印度高等院校数量的增长 |
3.1.2 印度高等教育毛入学率 |
3.1.3 印度高等教育的国际位置 |
3.2 印度高等教育层次及专业的学生分布情况 |
3.2.1 高等教育不同层次学生数量 |
3.2.2 高等教育本科生专业分布 |
3.3 印度高等院校教师资源 |
3.3.1 普通高等院校生师比 |
3.3.2 高等教育教师职称结构分布 |
3.4 印度高等教育经费在国民经济中的份额 |
3.4.1 印度高等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 |
3.4.2 高等教育经费占GDP比重的国际比较 |
3.5 印度高等教育资源分配公平战略 |
第4章 印度高等教育资源种姓间的分配公平问题 |
4.1 印度高等教育资源种姓间分配不均衡的描述性分析 |
4.1.1 表列种姓和表列部落高等教育毛入学低 |
4.1.2 表列种姓和表列部落在一流大学中处于弱势地位 |
4.1.3 表列种姓和表列部落优势专业选择中相对弱势 |
4.1.4 表列种姓和表列部落在非正规教育中比重较高 |
4.2 印度促进高等教育资源种姓间分配公平的措施及其效果 |
4.2.1 促进种姓间社会地位平等的宪法教育条款 |
4.2.2 保护低种姓高等教育利益的大学保留政策 |
4.2.3 帮扶低种姓的高等教育特别教育资助计划 |
4.2.4 促进高等教育资源种姓间分配公平的效果 |
4.3 印度促进高等教育资源种姓间分配公平的行动困境 |
4.3.1 种姓制度的严重阻碍 |
4.3.2 政策体系缺陷的阻碍 |
4.3.3 政治体制的影响 |
第5章 印度高等教育资源性别间的分配公平问题 |
5.1 印度高等教育资源分配性别间分配不平等的描述性分析 |
5.1.1 高等教育资源分配存在明显的外延式性别不平等 |
5.1.2 高等教育资源分配的内涵式性别间不平等同样严重 |
5.1.3 弱势群体内部高等教育资源分配性别不平等更加严重 |
5.2 印度促进高等教育资源分配性别平等的制度及实施效果 |
5.2.1 印度政府应对高等教育资源分配性别间不平等的主要制度 |
5.2.2 印度政府应对高等教育资源分配性别间不平等的主要效果 |
5.3 印度高等教育资源性别间分配公平的的行动困境 |
5.3.1 旧的正式制度阻滞相关制度的效果 |
5.3.2 旧的非正式制度阻滞相关制度的效果 |
第6章 印度高等教育资源邦际间的分配公平问题 |
6.1 邦(区)间高等教育资源分配不公平的描述性分析 |
6.1.1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的不均衡表现 |
6.1.2 高等院校规模的不均衡 |
6.1.3 高等教育师资力量配置不均衡 |
6.2 印度高等教育资源邦(区)间分配不公平的影响因素 |
6.2.1 印度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与高等教育资源分配 |
6.2.2 印度促进高等教育资源邦(区)间分配公平的努力及效果 |
6.3 印度邦(区)间高等教育资源分配公平的行动困境 |
6.3.1 地区经济水平不均衡限制行动条件 |
6.3.2 中央财政转移支付水平限制行动能力 |
6.3.3 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繁杂限制行动过程 |
第7章 结论与启示 |
7.1 高等教育资源分配受复杂的社会结构影响 |
7.2 高等教育资源分配的性别间公平依赖制度体系的联合动力 |
7.3 高等教育资源分配区域公平需发展区域经济和转移支付双维共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情况 |
致谢 |
(10)印度村民自治制度—潘查亚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方法 |
1.3.1 主要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创新点 |
第2章 潘查亚特制度的历史发展与组织结构 |
2.1 潘查亚特的历史发展轨迹 |
2.1.1 远古以降的潘查亚特 |
2.1.2 殖民时期的潘查亚特 |
2.1.3 独立之后的潘查亚特 |
2.2 潘查亚特的三级组织结构 |
2.2.1 村级潘查亚特 |
2.2.2 区级潘查亚特 |
2.2.3 县级潘查亚特 |
2.3 潘查亚特主席和潘查亚特秘书 |
2.3.1 潘查亚特主席 |
2.3.2 潘查亚特秘书 |
2.4 潘查亚特与邦政府的关系 |
2.4.1 邦政府的监督指导 |
2.4.2 邦政府的权力限制 |
第3章 潘查亚特的选举 |
3.1 选举机制的发展确立 |
3.2 妇女的选举地位 |
3.3 选举的形式 |
第4章 潘查亚特的财政 |
4.1 潘查亚特的财政收入 |
4.2 潘查亚特的财政支出 |
4.3 潘查亚特的财政问题 |
第5章 潘查亚特制度的影响及其存在的问题 |
5.1 潘查亚特制度的影响 |
5.1.1 基层管理方面 |
5.1.2 政治参与方面 |
5.1.3 政党参与方面 |
5.2 潘查亚特制度存在的问题 |
5.2.1 财政不能自主 |
5.2.2 权重偏向管理 |
5.2.3 传统思想的阻碍 |
第6章 潘查亚特制度的改革及对我国的借鉴启示 |
6.1 潘查亚特制度的改革 |
6.1.1 加强财政建设 |
6.1.2 促进权利下放 |
6.1.3 摆脱思想束缚 |
6.2 潘查亚特制度对我国农村治理的借鉴启示 |
6.2.1 村民自治建设方面 |
6.2.2 多元参与治理方面 |
6.2.3 社会管理方面 |
6.2.4 财政方面 |
6.2.5 传统思想方面 |
6.3 小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四、喀拉拉邦和底层的宪法权利(论文参考文献)
- [1]宗教、国家与现代性在印度:透视夏巴里马拉争议[J]. 吴晓黎. 开放时代, 2021(01)
- [2]印地语达利特作家翁普拉卡什·瓦尔密齐文学创作研究[D]. 闫元元. 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 2020(03)
- [3]论阿兰达蒂·洛伊《微物之神》中的越界书写与身份认同[D]. 李金璐.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2)
- [4]阿兰达蒂·洛伊小说中的庶民问题研究[D]. 杨巧. 江西师范大学, 2020(12)
- [5]印度纳萨尔运动研究[D]. 朱广渊. 贵州师范大学, 2019(02)
- [6]印度的贫困问题:源与流[D]. 张文凤. 云南大学, 2019(03)
- [7]阿兰达蒂·洛伊小说的权力书写[D]. 胡杰. 广西大学, 2019(01)
- [8]庇护网络、身份动员与族群暴力:印度印穆暴力的政治学解释[D]. 王健. 武汉大学, 2018(06)
- [9]印度高等教育资源分配的公平性研究[D]. 宁芳艳. 南京农业大学, 2017(07)
- [10]印度村民自治制度—潘查亚特研究[D]. 刘昌威. 湘潭大学, 201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