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西安城镇居民旅游消费行为调查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王明康,刘彦平[1](2021)在《收入及其不确定性对城镇居民旅游消费的影响研究——基于CFPS数据的实证检验》文中提出收入是影响居民旅游消费意愿与规模的主要因素。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与收入体制改革深化的背景下,收入对居民旅游消费的作用机理会更加复杂。在充分考虑与控制收入不确定性因素的基础上,重新审视收入与旅游消费的关系甚为必要。文章以城镇居民为研究对象,以持久收入假说与预防性储蓄理论为基础,建立包含持久收入、收入不确定性与居民旅游消费的数理分析框架,基于2012年、2016年与2018年3期中国家庭追踪调查的非平衡面板数据,借助Heckman两阶段模型,实证分析了收入及收入不确定性因素对城镇居民旅游消费的影响状况。研究发现:城镇居民持久收入对旅游消费具有显着的正向推动作用,收入不确定性则产生明显的抑制作用。异质性研究表明,持久收入对低收入群体消费决策的促进作用更高,对高收入群体消费规模的扩张作用则更强。而低收入与低旅游消费群体对收入不确定性相对更敏感。文章既利用持久收入理论及预防性储蓄理论对收入与旅游消费的关系进行重新思考,同时也提出了促进持久收入的稳定、持续及多元化增长,稳定居民收入预期,尤其是改善低收入群体的家庭经济条件与保障该群体的旅游消费权利是扩大城镇居民旅游消费持续增长的立足点。
周婕[2](2021)在《常州市龙珠山村居民旅游行为分析》文中指出
赵建平[3](2021)在《玉龙雪山景区旅游发展驱动力变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旅游业作为最具有发展前景的朝阳产业之一,能够为地方带来显着的经济与社会效益并且已经成为了许多地区发展的支柱产业。我国山地面积广大,山地面积约占中国陆地总面积的73.4%,山地地区旅游资源优势明显,是层次分明、类型多样的自然与人文旅游资源相复合的旅游目的地。山地景区是以自然山体、水体、气候、动植物为景观要素,兼具自然风光和文化资源的旅游综合体。依托丰富的山地旅游资源,我国山地景区开发相对较早,形成了一批较为成熟的景区,在旅游业发展过程中占据着相当重要的地位。随着山地旅游成为新的旅游热点,山地景区作为发展山地旅游的主要载体,因其具有较高的旅游吸引力而备受游客青睐,已成为人们出行的最佳旅游目的地之一。目前国内对山地景区旅游发展驱动力的研究较少,山地景区本身也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发展阶段,文章从玉龙雪山旅游发展驱动因子分析入手,研究玉龙雪山景区旅游发展驱动力构成、变化并对景区旅游发展驱动力进行综合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和景区实际状况提出驱动力优化对策,对于玉龙雪山景区旅游发展具有实践意义,对于丰富山地旅游与山地景区驱动力研究有理论意义。本研究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山地旅游目的地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变化及其机制研究”,以玉龙雪山景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的梳理分析和评述,明确山地旅游和山地景区、旅游驱动力的概念内涵,并以旅游推-拉理论、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和旅游供需理论作为本研究的基础理论指导。运用文献梳理和德尔菲法构建了玉龙雪山景区旅游发展驱动因子指标体系,为开展山地景区旅游驱动力变化分析和驱动力综合评价打下了基础;以旅游系统论思想为指导,基于山地景区旅游开发建设相关数据资料,将玉龙雪山景区旅游发展历程分为划分为起步(1984-1993年)、发展(1994-2004年)、巩固(2005-2011年)和成熟(2012年-至今)四个阶段,从驱动力横向变化和纵向历时性变化两个角度分析玉龙雪山驱动力变化过程;在构建玉龙雪山景区旅游发展驱动力评价指标体系之后,运用层次分析法和德尔菲法确定各项指标权重系数,构建了综合评价模型;运用问卷调查法和数据资料评价法评价其水平、得出评价结果;在此基础上提出玉龙雪山景区旅游发展驱动力优化对策。本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玉龙雪山景区旅游发展驱动因子指标体系主要包括山地旅游发展基础、山地旅游吸引物系统、山地旅游市场、山地旅游管理共4个准则层指标、13个一级指标和41个二级指标。(2)对玉龙雪山景区旅游发展驱动力横向变化做的分析,表明:经济发展驱动力和市场需求驱动力对山地景区发展驱动作用在旅游开发历程中日益增强;政府政策驱动力在山地景区开发前中期尤其是前期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旅游资源驱动力方面,山地自然资源一直以来都是山地景区发展的主要驱动力,人文资源在山地景区开发中后期发挥了较大作用,冰川旅游资源有所减弱,但依然是山地景区保持吸引力的核心资源;旅游产品驱动力从单一驱动转变为综合驱动,旅游产品体系得到不断丰富和完善;旅游交通驱动力不断增强,初步形成了立体化、综合性的交通运输体系和游客游玩交通体系;旅游环境驱动力得到不断加强,包括硬环境和软环境都在不断提升;传媒传播驱动力也得到极大增强,从单一传统媒体传播到现在构建了完善的传媒传播推广体系;山地景区旅游管理系统不断完善,“玉龙雪山模式”的改革和创新使旅游管理驱动力发挥了极大作用。(3)对玉龙雪山景区旅游发展驱动力纵向历时性做的分析,表明:山地景区旅游发展驱动力处于一个动态变化过程中,起步阶段以旅游资源、政府政策驱动力为主导,发展阶段演变为旅游资源驱动力为主,旅游环境驱动力为辅助,巩固阶段变化为以旅游环境、旅游资源驱动力为主导,市场需求驱动力为辅助,到了成熟阶段形成以传媒传播驱动力为主,旅游管理、市场需求驱动力为辅,其他驱动力共同作用的综合性驱动。(4)构建的玉龙雪山景区旅游发展驱动力评价指标体系各指标权重系数结果如下:准则层指标中,山地旅游吸引物系统所占权重最高为0.4769,其次为山地旅游发展基础(0.2893)、山地旅游市场(0.1496),山地旅游管理(0.0844),山地旅游吸引物系统包含山地旅游资源和山地旅游产品两项指标,说明山地旅游资源和产品在玉龙雪山景区旅游发展中发挥驱动作用最大。(5)玉龙雪山景区旅游发展驱动力评价的项目层指标中,旅游资源驱动力所占权重最高(0.2693)、其次是旅游产品驱动力(0.2076)、市场需求驱动力(0.1493)、旅游交通驱动力(0.1322)、旅游环境驱动力(0.0723)、传媒传播驱动力(0.0535)、经济发展驱动力(0.0451)、政府政策驱动力(0.0397)、旅游管理驱动力(0.0309)。这说明山地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处于主导地位,山地旅游市场需求和旅游交通是推动景区发展的重要因素。(6)通过实地调研、问卷调查和数据资料收集,计算后得到玉龙雪山景区驱动力综合得分S=4.0414,综合驱动力处于优质协调,驱动作用大,但从具体各项得分和实际情况来看,驱动力还可以进一步优化。(7)针对问题和山地景区转型升级需要,提出了:整合旅游资源,创新开发产品;完善服务设施,优化旅游环境;健全规章制度,优化管理体系;运用现代技术,打造智慧景区;兼顾景区内外,促进转型升级等对策建议。
张志伟[4](2021)在《基于灰色理论的中国出境旅游需求影响因素分析及趋势预测》文中提出近几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和旅游者个性化需求的不断提高,出境旅游的爆发式消费逐渐受到了人们的关注。作为世界第一大出境旅游消费市场,中国出境旅游市场成为全球旅游需求研究的重点对象。与此同时,外国公民入中国旅游态度不积极,造成了出入境旅游服务贸易的严重逆差问题。因此,对中国出境旅游市场需求的影响因素和发展规律进行探析是十分重要且必要的。首先,本文在综合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界定和阐述了出境旅游及旅游需求的定义,并通过国内相关数据资料的收集,对中国出境旅游需求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总结得出:中国出境旅游人次自2013年起稳居世界第一位;中国出境旅游支出暂居世界第一位;中国出境旅游目的地相对稳定,主要集中在亚洲国家;中国出境旅游客源地相对集中,主要分布在一、二线城市;中国成为越来越多国家的客源国,目前已成为10个国家的第一大客源国。其次,本文梳理了旅游相关理论,并从经济、政治、社会、重大事件这4个维度对影响中国出境旅游需求的各个因素进行了定性分析,然后在此基础上采用德尔菲法对中国出境旅游需求影响因素进行了专家选择,在经历三轮专家选择后选出了超过75%专家支持的因素,最终构建了中国出境旅游需求影响因素的指标体系。旅游系统是一个巨大且典型的灰色系统,用灰色关联分析对中国出境旅游需求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因此本文在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分别以出境旅游人次和出境旅游支出作为测度出境旅游需求的因变量,用中国出境旅游需求影响因素指标体系中的6个可量化指标:居民可支配收入、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国家外汇储备、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旅行社数量、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数作为自变量,以此建立了中国出境旅游需求影响因素的灰色关联分析模型,对相关的影响因素进行了重要性排序。依据实验结果得出结论:在这六个可量化指标中,居民可支配收入、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数和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是影响出境旅游需求最重要的三个因素。再次,本文在灰色关联分析结果的基础上,以出境旅游人次作为系统特征变量,将中国出境旅游人次的6个影响因素作为相关因素变量,构建了灰色多变量预测GM(1,7)模型,并对中国2022-2025年出境旅游需求进行建模分析,实验结果表明中国出境旅游需求在疫情结束后的4年内将以较为稳定的增长趋势发展,预计2025年出境旅游人次将达到2.47亿。最后,基于研究结论和中国出境旅游的发展现状,提出促进旅游经济发展,科学看待中国出境旅游发展规律,做好出境旅游统计工作,个性化出境旅游服务,建立科学的出境旅游安全预警体系的旅游发展对策和建议。研究成果对于优化中国出境旅游结构,促进出境旅游需求的持续、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王咪咪[5](2020)在《互联网金融对旅游消费升级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前,我国消费水平正处于新一轮的消费升级时期,实现消费升级,意味着我国消费水平上升到了更高层次,也意味着消费对我国GDP增长的贡献率进一步增大。而实现旅游消费升级,就能够带动其产业链上相关的食、住、行、游等一系列行业的发展,刺激游客对住宿、购物、游玩等各个层面的旅游消费需求,从而带动经济全面增长。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促进我国旅游消费的升级,将有助于扩大内需,促进国民经济全面增长。互联网金融业态的蓬勃发展是影响旅游产业消费升级的重要因素之一。互联网金融在提升消费者的消费动力、拉动内需、促进国民经济水平不断提高等方面作用显着。自2013年互联网金融元年开始,互联网金融一方面给旅游相关企业带来资金支持,推动完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致力于打造高品质、有保障、内容丰富的旅游服务。另一方面,基于互联网科技的发展,“在线旅游”消费形式出现并发展起来,推动旅游市场的持续创新;同时,互联网金融产品的出现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消费方式。便捷化的支付方式、丰富的消费金融产品以及投资、保险产品层出不穷,不断满足甚至创造消费者需求,提升消费者幸福感。互联网金融对旅游业发展的支持是不可或缺的,因此,研究互联网金融如何影响旅游消费升级,对于促进旅游消费升级,并以此带动各产业持续发展,进而实现国民经济全面增长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互联网金融功能和旅游消费升级具体表现两个层面着手,研究互联网金融和旅游消费的发展现状,并分析互联网金融的支付、风险管理、消费信贷以及投资四大功能如何对旅游消费升级产生影响。同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旅游消费升级指标,通过实证分析第三方支付、互联网消费金融、互联网保险以及互联网投资分别对旅游消费升级产生的具体影响,从而为互联网金融的持续创新发展提供建议,为促进旅游业实现消费升级,进而扩大内需、推动经济增长引导方向。由于国内外学者很少将互联网金融和旅游消费升级联系起来进行研究,同时关于旅游消费升级的研究也很少。因此在具体研究过程,本文主要解决了以下三个关键性问题:(1)从供给端和需求端两侧来给定旅游消费升级的概念,从理论方面对旅游消费升级研究进行补充。(2)通过旅游消费观念、旅游消费水平、旅游消费结构、旅游消费质量、旅游消费保障五个方面来衡量旅游消费升级,搜集并整理能够代表互联网金融四大功能和旅游消费升级五个衡量指标的数据变量,为实证研究提供数据指标。(3)实证证明互联网金融四大功能均对旅游消费升级产生一定的正向影响,并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提出相关对策和建议,以推动我国互联网金融进一步发展,进而促进旅游消费升级。
陈瑞霞[6](2020)在《旅游对幸福感的影响研究 ——基于旅游者和目的地居民视角的两个实证》文中研究指明幸福是人类的终极追求目标。特别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物质的繁荣,人们开始从单纯追求基本需求的满足转向关注幸福。越来越多的政府机构和政策制定者开始认识到,通过幸福感来评价社会进步、社会发展和政府政策等,而不是仅仅通过经济产出如GDP等指标,是一种更为有效和更有意义的方式。例如,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在《1990年人文发展报告》中提出利用人类发展指数(Human Development Index)来衡量联合国各成员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2012年6月,联合国大会将每年的3月20日确定为“国际幸福日”,强调了幸福是全世界人类生活的普世目标和愿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随着我国旅游市场的不断繁荣,旅游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就个人而言,旅游也成为了人们获得幸福的重要途径,对于生活质量的提高意义重大。在2018年全国旅游工作会议上,旅游被确定为“五大幸福产业”之首,与文化、体育、健康、养老产业共同构成五大幸福产业,体现了旅游业对于国民幸福所起的重要功能和作用。可以说,旅游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是衡量幸福感的重要指标。不过,世界范围内的旅游幸福感研究才短短十几年的时间。目前的研究主要利用结构方程模型,从旅游体验或旅游活动的视角,来研究旅游对幸福感的影响。在幸福经济学研究中,关于旅游对幸福感的影响研究才刚刚开始,已有研究证明了旅游停留时间正向影响旅游者幸福感,但还未从消费支出的视角进行研究。而在我国学术界,关于旅游幸福感的研究还比较少,尚未形成系统理论。旅游作为消费的一种,其消费支出和旅游者幸福感的关系是什么样的?其中有哪些影响机制?以上问题还没有答案。此外,根据供求理论,旅游者的消费转化为目的地的旅游收入。地区旅游收入是目的地旅游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也是目的地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旅游活动是旅游者从居住地到目的地的空间移动,除了地区旅游收入以外,旅游人次也是旅游发展水平的另一个重要指标。根据利益相关者理论,旅游者和目的地居民都是旅游系统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旅游幸福感不仅仅指旅游者的幸福感,也包括目的地居民的幸福感。因此,除了研究旅游消费对旅游者幸福感的影响外,研究旅游发展对目的地居民幸福感的影响也非常必要。但从现有研究来看,还未有研究立足于旅游消费支出,从旅游者和目的地居民双视角来分别研究旅游对幸福感的影响。本研究立足于旅游消费视角,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2-2016数据,主要通过面板固定效应模型和面板分位数回归等方法分别就旅游消费支出对旅游者幸福感的影响,以及地区旅游收入和旅游人次对目的地居民幸福感的影响进行了两项实证研究。研究一是旅游消费对旅游者幸福感的影响。结果表明,旅游消费对旅游者幸福感的影响呈现倒U型,即随着旅游消费的提高,旅游者幸福感增加;但当旅游消费高于一定临界值时,随着旅游消费的增加,旅游者幸福感降低。原因是随着旅游消费的增加,旅游次数增加,旅游半径扩大。根据期望水平理论和享乐适应理论,旅游的享乐性和新颖性减少,而旅游期望、旅游压力和旅游倦怠感增加,所以幸福感增长变慢。同时,由于旅游的消费属性,旅游消费可能挤占了其他消费。因此,当旅游消费增加到一定值时,反而降低了幸福感。在影响机制上,旅游消费通过健康、社会联结和自信影响旅游者幸福感,揭示了旅游的健康增强效应和社会效应。通过分群体回归发现,旅游消费对旅游者幸福感的影响在中等收入群体中成立,但在低、高收入群体中不成立;旅游消费对旅游者幸福感的影响在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之间均呈现显着的倒U型;旅游消费对旅游者幸福感的倒U型影响对于东部地区的旅游者不成立,但对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旅游者成立;旅游消费对旅游者幸福感的影响对于女性旅游者成立,而对于男性旅游者不成立。研究二是地区旅游收入和旅游人次对目的地居民幸福感的影响。研究发现,地区旅游收入对目的地居民幸福感有显着的正向影响,而旅游人次对目的地居民幸福感有显着的负向影响。在影响机制上,经济增长、健康和个人收入水平在其中起着中介作用,揭示了旅游的健康增强效应和经济效应。在分群体回归中,地区旅游收入对中、低收入居民幸福感有显着正向影响,对高收入居民幸福感没有显着影响;对城镇居民的幸福感没有显着影响,而对农村居民的幸福感有显着正向影响;旅游收入对于东部居民的幸福感有显着负向影响,而对于中部和西部居民的幸福感有显着正向影响;旅游收入对男性居民的幸福感有显着的正向影响,而对女性居民的幸福感没有显着影响。旅游人次对目的地居民幸福感的负向影响非常显着,在以上所有群体中均成立。本文的创新之处有以下三点:第一,从旅游消费入手,研究旅游消费对旅游者幸福感的影响以及旅游发展对目的地居民幸福感的影响,研究视角新。目前从幸福经济学的角度对旅游的幸福感影响研究还相对贫乏,特别是还未从旅游消费支出、地区旅游收入和旅游人次视角,研究旅游对旅游者和目的地居民幸福感的双重影响。本文把旅游业放入居民幸福感提升的大框架下,拓宽了幸福感研究视野,是对幸福经济学研究的深化。第二,结合旅游的健康属性、经济属性和社会属性,研究旅游消费对旅游者幸福感的影响以及旅游发展对目的地居民幸福感的影响,研究思路新。本文以健康、社会联结和自信为中介,研究旅游消费支出对旅游者幸福感的影响路径,揭示了旅游对旅游者的健康效应和社会效应。此外,本文以健康、经济增长和个人收入水平为中介,研究地区旅游收入和旅游人次对目的地居民幸福感的影响机制,揭示了旅游对目的地居民的健康效应和经济效应。可以看出,本文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思路,丰富了旅游幸福感研究。第三,把心理学、社会学和经济学结合起来,以面板数据为基础,采用多种计量经济学分析方法来研究幸福感,研究方法新。基于心理学和社会学相关理论,提出旅游影响幸福感的有关研究假说,采用多种计量经济学分析方法来进行验证。目前,在我国国民幸福感研究中,多采用截面数据,所得信息有限。特别是在旅游目的地居民幸福感的研究上,相关研究刚刚开始,多以某具体的旅游目的地为例,通过对其周边居民进行访谈或自编问卷调查的方式获得有关数据,所得样本有限,并且没有进行追踪调查,可能造成重要信息漏损。而本次研究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2012-2016数据,通过匹配地区旅游宏观数据和个人幸福感等微观数据的方法,构建省级面板数据,利用面板固定效应模型、面板分位数回归、面板有序Probit和混合OLS回归等计量经济学方法,研究旅游消费对旅游者幸福感的影响,以及地区旅游收入和旅游人次对目的地居民幸福感的影响,具有较强的学术创新性和现实意义。
王建芹[7](2020)在《主客互动对游客公民行为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商业模式从传统以生产者为价值创造主体的模式逐渐向顾客和企业共同创造价值的模式转变,顾客和生产组织一样,成为价值共创不可缺少的资源。已有研究表明,顾客公民行为是顾客参与价值共创的重要途径之一。学者们还对顾客公民行为的驱动因素及影响效应进行了诸多研究。作为服务行业的一部分,游客消费行为与其他服务行业顾客消费行为有一定的相似性,但也表现出非惯常环境下的独特性特点,比如,对休闲体验的追求,消费的非理性等。因此,有学者在顾客公民行为基础上提出了游客公民行为的概念,并基于团队游客,对游客公民行为的概念内涵和结构划分进行了质性探讨。但是,对游客公民行为进行实证研究的文献依然非常匮乏,游客公民行为理论研究依然存在很多缺口。这表现为,与其他行业的顾客公民行为相比,旅游消费情境下的游客公民行为是否具有特殊的表现和结构?有哪些因素可以激发游客开展有利于旅游目的地的公民行为?游客公民行为的边界条件是什么?在旅游业高速发展的今天,主客互动机会不断增多,东道主能否通过与游客的互动影响游客实施公民行为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在主客互动与游客公民行为之间,是否还存在其他因素影响二者的关系?比如,基于旅游活动必不可少的体验形成的价值,构成旅游吸引力重要组成部分的东道主好客精神,他们与主客互动和游客公民行为之间存在什么关系?是否有助于游客公民行为的激发和驱动?鉴于此,本文通过以下途径来寻求上述问题的答案。首先,本文运用网络爬虫技术,从携程等着名旅游网站爬取网络资料,并通过半结构化访谈、实地观察等方式获得一手数据,通过扎根理论的质性研究方法,分析了游客公民行为的形成路径,并对游客公民行为的维度划分和测量指标进行了探索性研究。然后,本文在第二章质性研究基础上,采用量化数据和方法对测量模型和结构模型进行验证和评估。在量化研究部分,本文首先基于社会交换理论、服务主导逻辑理论、互动仪式链理论和角色理论,分析了主客互动、体验价值、东道主好客度几个变量在游客公民行为形成和激发过程中的角色和作用,并基于理论分析提出相关假设,在假设的基础上,构建了四个变量间的关系模型。然后,本文通过预调研,结合探索性因子分析,对所涉及变量量表进行分析和纯化,形成正式调研问卷,并在预调研基础上,大规模收集数据。第三,本文基于正式调研数据,采用IBMSPSS24.0、AMOS23.0等统计软件,对主客互动、游客公民行为、体验价值和东道主好客度四个分量表进行了验证性因子分析,并分别对四个分量表进行信度和效度检验。第四,本文通过多元回归、结构方程模型分析、Bootstrap、LMS潜调节结构方程等方法,对主客互动、体验价值、东道主好客度在游客公民行为形成中的影响作用进行实证检验;并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探讨游客人口统计特征和出游特征对主客互动、体验价值、东道主好客度、游客公民行为几个变量的差异化影响。最后,本文根据实证检验结果,并结合国内旅游实际情况,就主客互动重要性、东道主好客精神培育和传承、旅游供给侧改革视域下的产品和服务创新,体验营销、关系营销、互动营销等旅游目的地营销等方面,提出激发游客公民行为的对策和建议。本文最终得出以下几个主要结论:1.首次开发游客公民行为量表,并表现出较高的信度和效度。游客公民行为的内部维度构成包括口碑/推荐、建议/反馈、支持/帮助、理解/宽容、环境友好5个维度共17个测量题项。其中,支持/帮助维度既包括对其他游客的帮助,也包括对目的地旅游从业者的支持和对当地居民的帮助。游客的理解/宽容行为主要表现为对物质性产品和客观性因素的理解和宽容,而对东道主服务失范行为的容忍度则相对较低。环境友好行为作为游客公民行为的一部分,体现出游客公民行为与传统顾客公民行为的显着差异。本文还检验了现有主客互动量表在国内旅游消费情境下的适应性。在国内旅游消费情境下,现有主客互动量表将主客互动行为划分为互动数量和互动质量,并进一步将互动数量划分为服务互动和社会互动的结构划分方法具有合理性,但是部分测量题项,“在一个冲突的场景中与当地居民有互动行为”、“在与东道主的交往中感到紧张”、“与东道主的交往是平等的”、“与东道主是合作关系”四个题项没有通过验证。经过修正后的主客互动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本文还发现,现有东道主好客度测量量表的单维性具有合理性,经过修正后的量表包括8个观测变量,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现有层次式体验价值量表的维度划分合理,测量题项能很好地反映相应维度,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2.主客互动不同维度对游客公民行为的影响存在差异。其中,互动数量中的社会互动对游客公民行为具有显着正向影响,总效应为1.70(P<0.001);服务互动对游客公民行为的影响不显着。互动质量对游客公民行为具有显着正向影响,总效应为0.531(P<0.001)。并且,互动质量对游客公民行为的正向影响作用要大于互动数量对游客公民行为的正向影响作用。3.体验价值在主客互动与游客公民行为之间具有部分中介作用。本文运用Bootstrap法对体验价值的中介作用进行检验,结果发现:体验价值在主客互动与游客公民行为之间具有部分中介作用。其中,社会互动对游客公民行为的总效应?=0.170(Z=3.696),直接效应?=0.068(Z=2.000),间接效应?=0.103(Z=3.029);互动质量对游客公民行为影响的总效应?=0.531(Z=12.349),直接效应?=0.188(Z=4.585),间接效应?=0.342(Z=9.243);而体验价值在服务互动和游客公民行为之间的中介作用没有得到数据支持。4.东道主好客度在主客互动对游客公民行为的影响中具有显着正向调节作用。随着东道主好客度提高,主客互动对游客公民行为的正向影响作用得到加强。根据本文第三章的理论分析,东道主好客度对体验价值的中介作用具有调节效应,属于前半段被调节的中介变量。由于调节变量东道主好客度属于潜变量,因而采取潜调节结构方程LMS对被调节的中介效应进行检验。检验结果发现,东道主好客度对体验价值中介作用的调节效应不显着。即随着东道主好客度变化,体验价值在主客互动与游客公民行为之间的中介作用不会发生显着变化。本文的研究为旅游目的地加强对东道主好客精神的培育和传承、树立旅游地好客旅游形象提供了理论支持,并对东道主好客精神量化研究的进一步深化有启示意义。5、游客人口统计特征和出游特征不同程度地对游客公民行为存在差异化影响。其中,老年游客、学生群体、户籍为农村的游客、背包游客实施公民行为的可能性更高;而自驾游客、团队游客、自由职业者实施游客公民行为的可能性相对偏低;游客在环境友好维度的得分普遍低于游客公民行为其他维度的得分。旅游目的地在进行游客管理,激发游客公民行为过程中,不应该忽略对游客人口统计特征和出游特征的考虑。本文开发了游客公民行为测量量表,为旅游消费领域游客公民行为的量化研究提供了工具支持,有助于促进游客公民行为理论研究的进一步发展。主客互动量表在国内旅游消费情境下的验证和修订为国内旅游领域主客互动研究奠定了基础,将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主客互动量化研究的缺口。东道主好客度量表信度和效度的检验,将促进东道主好客精神量化研究的深入发展。本文综合运用定性和定量研究方法,探究并检验了主客互动对游客公民行为的预测作用,以及体验价值在二者之间的中介作用和东道主好客度的调节作用,是对游客公民行为前置因素、情境条件研究的拓展,有助于丰富游客行为理论体系。本文通过分析具有不同特征的游客在游客公民行为选择上存在的差异,对游客行为的后续研究提供了依据。本文的研究,为旅游目的地扭转对主客互动影响效应的认识,加强对主客互动行为的引导和管理,加强对东道主好客精神的培育和传承,激发游客公民行为,减少游客不文明旅游行为对旅游目的地的负面影响,促进旅游目的地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和政策借鉴。
张江峰[8](2020)在《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研究》文中认为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是国家生态修复、生态治理、生态文明建设重点区域之一,在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中属于禁止开发区和限制开发区;是我国“藏羌彝民族走廊”和茶马古道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主要的羌族聚居区和四川省第二大藏区。长期以来,藏、羌、回、汉等民族在这个地区内繁衍生息,交汇、交融,互通有无,创造并传承了丰富多样、灿烂多元的民族文化,因此,该地区是我国民族文化多样性富集地区。新型城镇化、特色小城镇战略背景下,在民族众多、自然条件复杂、旅游资源富集地区如何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修复保护及民族文化传承保护等各项事业多赢,是个新命题。因此,岷江上游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生态、社会治理等各方面建设成就,对其他民族地区具有一定示范效应和借鉴意义。岷江上游民族地区各种现实条件,国家主体功能区赋予该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的重任,决定了该地区照搬东部沿海大规模工业化驱动城镇化发展路径不现实,只能立足于当地自然人文资源禀赋优势,培育发展特色产业,进而驱动城镇化发展。岷江上游民族地区自然旅游资源雄奇秀美,多姿多彩;民族文化个性差异,多样性明显,是该地区发展旅游产业的优势基础性资源。这种资源禀赋优势决定了该地区发展旅游业,并通过旅游业引领驱动城镇化进程是一种切实可行的发展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和特色小城镇战略实施,给岷江上游民族地区城镇化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持续的政策动能,为该地区推进城镇化提供了思路和方向。本文通过运用民族学、人类学、管理学、经济学等多学科研究方法,对岷江上游民族地区特殊性、旅游小城镇发展历程及面临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依据资料可得性、类型代表性等标准选择了松潘县川主寺镇、汶川县水磨镇、理县古尔沟镇三个田野调查点,通过对三种类型旅游小城镇发展进行定性分析和量化研究,比较三种类型旅游小城镇发展异同及所面临问题,提出对策建议。最后,通过对制约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因素及其深层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发展路径建议,期望对民族地区城镇化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绪论阐述了本论文所研究问题选题背景,选题理论和现实意义、研究目的、相关研究评述、主要使用的研究方法、主要创新点等问题。第一章梳理了各位专家学者对旅游小城镇相关概念和分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定义,同时,对本文相关指导理论做了梳理和述评。第二章梳理了我国旅游小城镇相关概念以及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历程,研究了民族地区旅游经济发展与城镇化水平提升之间互动关系。第三章主要梳理了岷江上游民族地区小城镇发展及旅游城镇化历程,并具体分析了该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经济社会发展、民族文化、国家区划生态环境功能等方面具体特殊性,分析了该地区依靠旅游业驱动旅游小城镇发展在经济、社会、民族文化和生态环境方面特殊意义。第四章分别对三个田野调查点旅游小城镇进行了实证和比较研究,比较了三种类型旅游小城镇各自发展特点、差异性和面临问题,发现异同之处,最后给出了三种类型旅游小城镇创新发展可操作性建议。第五章主要分析了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存在的问题,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影响因素,并分析了这些因素产生的深层次根源,为该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选择路径提供理论支持。第六章主要分析了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的必要性和机遇,研究了该地区旅游小城镇持续发展的推拉动力以及旅游小城镇与大城市群产品的互补性,提出该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对策建议。结语部分陈述了本论文主要结论和后续研究展望。本文主要结论是: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原因,在于能够持续地与大城市群实现产品互补互通,实现二者相互动态优化。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创新升级,旅游产品与时俱进及不断完善是该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的根本基础和产业保证;优良的自然生态环境是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的环境支撑;优秀民族传统文化是岷江上游民族地区丰富的资源,是该地区旅游产品持续创新发展的持续文化源动力,也是该地区旅游产品核心吸引力所在,是该地区旅游小城镇建设中彰显其地方特色的文化源泉;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社会治理成效是该地区旅游业平稳发展的社会保障。
赵静[9](2019)在《乡村旅游核心利益相关者关系博弈及协调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旅游业综合性决定了其所涉及的利益相关者远多于其他行业,多方相关者群体的利益协调受到学者关注,其中生态旅游、低碳旅游领域的利益相关者协调机制研究成果较为丰富。近年来乡村旅游发展势头迅猛,时有因各方利益分配不均导致纠纷、上访、堵路等新闻见诸报端,引发笔者思考。现有乡村旅游利益相关者的研究,关注点多在社区居民权益保障等方面,利益协调机制的研究不足。在此基础上,本文选取乡村旅游核心利益相关者利益为研究对象,围绕核心利益相关者界定、利益分析、利益冲突、利益博弈等问题展开研究,尝试建构乡村旅游核心利益相关者利益协调机制。通过文献研究、问卷调查与深度访谈、演化博弈分析、统计分析等定性、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开展研究工作。首先,界定乡村旅游核心利益相关者,并从管理维度、供给维度、需求维度将其划分,在此基础上构建乡村旅游核心利益相关者关系模型、利益冲突模型,分析乡村旅游核心利益相关者利益诉求与利益冲突,为建立协调机制奠定基础。其次,提出乡村旅游核心利益相关者关系动态演化博弈模型,分析三个维度的乡村旅游核心利益相关者演化稳定策略(ESS)及复制者动态(RD),计算均衡稳定点,在此基础上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各方策略选择过程及稳定策略。再次,结合演化博弈的结果,分析利益协调机制均衡状态的影响因素、构建机理,构建利益协调机制模型。最后,在全国优秀乡村旅游示范村、首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袁家村进行深度访谈、问卷调查,对乡村旅游核心利益相关者利益协调机制进行实证检验。通过以上研究,得出四点结论:第一,建立乡村旅游核心利益相关者关系图谱,将乡村旅游核心利益相关者分为边缘层、外围层、核心层三类,从管理维度、供给维度、需求维度三个维度分析行政管理方、服务供给方、旅游消费方核心利益相关者。行政管理方即各方行政管理机构是管理者、调控者、监督者,服务供给方即农村社区居民和旅游经营者是服务提供者、文化传承者,旅游消费方即旅游者是消费者、体验者。第二,乡村旅游核心利益相关者群体彼此之间存在利益联系与利益冲突。行政管理方的各级政府管理机构,向服务供给方、旅游消费方提供行政管理、政策支持、基础设施保障,获得税收收入和服务支撑。旅游消费方的旅游者消费服务供给方提供的旅游产品与服务,并向行政管理方提供反馈。服务供给方内部,农村社区居民为旅游经营者提供劳动力,获得收入。三方相互联系的同时还存在诸如土地利益、环境利益、经济利益等利益冲突,这些冲突的解决对于实现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亟需建立利益协调机制加以解决。第三,建立了乡村旅游核心利益相关者关系动态演化博弈模型,分析乡村旅游核心利益相关者的策略选择,行政管理方选择“介入”策略是实现三方均衡状态的有力保障。行政管理方选择“介入”策略,对服务供给方是否选择“诚信”策略具有显着影响,但对旅游消费方是否选择“支持”策略影响并不突出。在行政管理方“介入”后,督促服务供给方“诚信”经营,最终形成均衡状态。旅游消费方是否选择“支持”策略,仅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对演化趋势产生影响,并不能改变演化结果。第四,构建由利益表达协调机制、利益获取协调机制、利益共享协调机制、利益确认协调机制构成的乡村旅游核心利益相关者利益协调机制,在袁家村通过实证检验,验证其可协调乡村旅游核心利益相关者利益关系,具有可行性,对其他乡村旅游地核心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协调加以指导。本文关于乡村旅游核心利益相关者研究主要学术创新点,有以下三点:第一,拓展了乡村旅游核心利益相关者的研究维度。结合文献分析构建乡村旅游利益相关者图谱,从管理维度、供给维度、需求维度整合各级政府管理机构、旅游经营者、农村社区居民、旅游者四方利益相关者,可以更好地把控研究整体性。建立乡村旅游核心利益相关者关系模型、利益冲突模型,有助于增强乡村旅游核心利益相关者理论的丰度与解释力。第二,提出了乡村旅游利益相关者动态演化博弈模型。与以往研究成果两个主体博弈不同,本文分析乡村旅游核心利益相关者三方同时博弈的演化稳定策略(ESS)及复制者动态(RD),均衡点分析及数值模拟。动态演化博弈能够更准确的反映乡村旅游利益相关者相互博弈过程,更真实的反映其利益诉求与矛盾冲突,有利于利益协调机制的建立。第三,构建了乡村旅游核心利益相关者利益协调机制。依据利益相关者理论、行动者网络理论、社会交换理论、公平理论,结合统计分析结果,构建由利益表达协调机制、利益获取协调机制、利益共享协调机制、利益确认协调机制组成的多元立体化的利益协调机制,并通过实证检验。解决乡村旅游核心利益相关者利益冲突,保障核心利益相关者的合法权益,对乡村旅游发展具有现实指导意义,有利于促进乡村发展,稳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
孙磊[10](2019)在《泰山亚龙湾水上乐园经营战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旅游是发展经济、增加就业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有效手段,旅游业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产业。目前,国民经济平稳运行,居民出游力不断提升,民众对旅游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主题公园运用现代科技和文化手段,满足了旅游者多样化休闲娱乐需求。融合了避暑清凉和亲水娱乐的水上乐园项目,在近几年雨后春笋般的发展起来。泰山亚龙湾水上乐园建于2011年,属于第三代主题乐园,位于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项目建成之初,给游客带来不凡的夏日游玩体验。随着时间推移,周边150公里内陆续建成十余个水上乐园项目,游客有了更多的选择空间,客源竞争越来越大。本文主题通过文献研究、问卷调查、访谈、对比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泰山亚龙湾水上乐园的经营环境、发展历程、口碑评价、客源地构成、游客特征加以分析,发现游玩项目丰富、轻资产运营等优势和公司机构不健全、经营政策不延续、设备老化等问题。运用PEST分析法、3C战略三角模型、SWOT分析法分析其经营环境和内部条件,根据分析结果建议采用收缩战略和差异化战略,从人力资源、营销手段、游玩项目、价格等多维度进行收缩稳定,对服务和产品进行差异化提升,通过服务培训和绩效考核等方式,提高员工的服务意识,调整和新建部分游玩项目,增加餐饮种类,以求提高游客的满意度。通过完善公司的治理结构,适当降低票价,培养和引进营销专业人才,强化人力资源优势,最终实现20万游客的营销目标,使之成为本地休闲消暑的必游之地。
二、西安城镇居民旅游消费行为调查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西安城镇居民旅游消费行为调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收入及其不确定性对城镇居民旅游消费的影响研究——基于CFPS数据的实证检验(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文献综述 |
2 模型推导与研究假设 |
2.1 模型推导 |
2.2 研究假设 |
3 研究设计 |
3.1 数据来源 |
3.2 变量选取与说明 |
3.2.1 被解释变量 |
3.2.2 核心解释变量 |
3.2.3 控制变量 |
3.3 模型设定 |
4 实证结果分析 |
4.1 基准分析 |
4.2 异质性分析 |
4.2.1 基于不同收入层次视角的异质性分析 |
4.2.2 基于不同消费层次视角的异质性分析 |
5 结论与对策建议 |
(3)玉龙雪山景区旅游发展驱动力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山地旅游成为新的旅游业发展业态之一 |
1.1.2 山地景区是发展山地旅游的主要载体 |
1.1.3 玉龙雪山景区发展较快但存在不少急需解决的问题 |
1.2 文献综述 |
1.2.1 山地旅游研究 |
1.2.2 旅游发展驱动力研究 |
1.2.3 玉龙雪山景区旅游发展研究 |
1.2.4 研究评述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1.4 研究思路与框架 |
1.5 研究方法 |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山地旅游及山地景区 |
2.1.2 旅游驱动力 |
2.2 研究的理论基础 |
2.2.1 旅游推—拉理论 |
2.2.2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 |
2.2.3 旅游供需理论 |
第3章 玉龙雪山景区旅游发展驱动因子识别与判定 |
3.1 玉龙雪山景区旅游发展概况 |
3.1.1 景区基本概况 |
3.1.2 旅游发展历程 |
3.2 旅游发展驱动因子分析 |
3.3 驱动因子指标体系的筛选与构建 |
3.3.1 专家意见征询过程 |
3.3.2 结果分析 |
3.4 驱动因子指标阐释 |
第4章 玉龙雪山景区旅游驱动力变化研究 |
4.1 旅游动力系统分析 |
4.1.1 推力系统分析 |
4.1.2 引力系统分析 |
4.1.3 支持系统分析 |
4.1.4 媒介系统分析 |
4.2 旅游驱动力变化 |
4.2.1 经济发展驱动力 |
4.2.2 市场需求驱动力 |
4.2.3 政府政策驱动力 |
4.2.4 旅游资源驱动力 |
4.2.5 旅游产品驱动力 |
4.2.6 旅游交通驱动力 |
4.2.7 旅游环境驱动力 |
4.2.8 传媒传播驱动力 |
4.2.9 旅游管理驱动力 |
4.3 不同发展阶段的旅游驱力变化 |
4.3.1 旅游发展阶段划分 |
4.3.2 不同发展阶段旅游驱动力变化 |
第5章 玉龙雪山景区旅游发展驱动力评价 |
5.1 旅游发展驱动力综合评价 |
5.1.1 评价指标选取的原则 |
5.1.2 确定评价指标体系 |
5.1.3 评价权重确定 |
5.1.4 旅游发展驱动力综合评价模型的建立 |
5.1.5 评价方法与指标赋分标准 |
5.1.6 问卷调查与数据评价分析 |
5.1.7 评价结果与分析 |
5.2 玉龙雪山景区旅游发展驱动力的优化 |
5.2.1 玉龙雪山景区旅游发展驱动力存在问题分析 |
5.2.2 玉龙雪山景区旅游发展驱动力优化对策 |
第6章 主要结论与研究展望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龙雪山景区旅游发展驱动因子指标筛选专家调查问卷 |
附录 B 玉龙雪山景区旅游发展驱动力变化研究——旅游管理人员调查问卷 |
附录 C 玉龙雪山景区旅游发展驱动力评价指标专家调查问卷:权重打分 |
附录 D 玉龙雪山景区旅游发展驱动力评价——游客调查问卷 |
附录 E 玉龙雪山景区旅游发展驱动力评价——旅游管理人员调查问卷 |
附录 F 玉龙雪山景区旅游发展驱动力评价——专家调查问卷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4)基于灰色理论的中国出境旅游需求影响因素分析及趋势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综述 |
1.4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1.5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图 |
第2章 中国出境旅游需求的发展现状及相关方法、理论 |
2.1 中国出境旅游需求发展现状分析 |
2.2 邓氏灰色关联度 |
2.3 GM(1,N)模型 |
2.4 旅游相关理论 |
第3章 中国出境旅游需求影响因素指标体系构建 |
3.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3.2 影响因素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方法和步骤 |
3.3 指标初选 |
3.4 影响因素指标体系的最终确定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中国出境旅游需求影响因素的灰色关联分析 |
4.1 数据来源 |
4.2 中国出境旅游需求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4.3 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GM(1,N)模型的中国出境旅游趋势预测 |
5.1 数据准备 |
5.2 中国出境旅游人次预测建模 |
5.3 2022-2025 年中国出境旅游人次预测 |
5.4 对中国出境旅游市场发展的建议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出境旅游需求影响因素指标选择专家问卷 |
附录2 出境旅游需求影响因素指标选择第二轮专家问卷 |
附录3 出境旅游需求影响因素指标选择第三轮专家问卷 |
致谢 |
(5)互联网金融对旅游消费升级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相关概念界定 |
1.2.1 互联网金融的概念 |
1.2.2 旅游消费升级的概念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与框架结构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框架结构 |
1.5 小结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互联网金融相关研究 |
2.2 旅游消费升级相关研究 |
2.2.1 旅游消费的相关研究 |
2.2.2 消费升级的相关研究 |
2.2.3 旅游消费升级的研究 |
2.3 小结 |
第三章 互联网金融影响旅游消费升级的理论分析 |
3.1 基本理论基础 |
3.1.1 互联网金融相关理论 |
3.1.2 消费行为理论 |
3.1.3 C-M理论模型 |
3.1.4 主成分分析法原理 |
3.2 基本计量模型介绍 |
3.2.1 线性回归模型 |
3.2.2 误差修正模型 |
3.3 研究视角 |
3.4 互联网金融影响旅游消费升级的理论分析 |
3.4.1 互联网金融影响旅游业供给端升级的理论分析 |
3.4.2 互联网金融影响旅游业需求端升级的理论分析 |
3.5 小结 |
第四章 互联网金融与旅游消费升级现状分析 |
4.1 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 |
4.1.1 第三方支付交易规模稳步增长,移动支付成主要增长动力 |
4.1.2 互联网消费金融交易规模呈爆发式增长 |
4.1.3 保险业处“瓶颈期”,互联网保险成保险行业发展主动力 |
4.1.4 互联网理财产品用户规模增加,理财服务智能化 |
4.2 旅游消费升级现状分析 |
4.2.1 旅游业供给端消费升级现状分析 |
4.2.2 旅游业需求端消费升级现状分析 |
4.3 小结 |
第五章 互联网金融影响旅游消费升级的实证分析 |
5.1 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说明 |
5.1.1 变量选取 |
5.1.2 数据来源与数据预处理 |
5.2 研究假设 |
5.3 实证检验 |
5.3.1 旅游消费升级指标提取 |
5.3.2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5.3.3 变量的平稳性检验 |
5.3.4 协整检验 |
5.3.5 模型方程建立 |
5.4 实证结果分析 |
5.5 小结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2 建议 |
6.2.1 宏观层面建议 |
6.2.2 中观层面建议 |
6.2.3 微观层面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旅游对幸福感的影响研究 ——基于旅游者和目的地居民视角的两个实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问题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问题 |
三、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思路、内容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与结构框架 |
二、研究内容 |
三、研究方法 |
四、主要创新点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文献述评 |
第一节 幸福感概述 |
一、幸福感的含义 |
二、幸福感的类型 |
三、幸福感的测量 |
四、小结 |
第二节 经济学中幸福感研究 |
一、消费对幸福感的影响 |
二、收入对幸福感的影响 |
三、人口统计因素对幸福感的影响 |
四、政府质量对幸福感的影响 |
五、外部环境对幸福感的影响 |
六、其他因素对幸福感的影响 |
七、小结 |
第三节 旅游对幸福感的影响 |
一、旅游者幸福感研究 |
二、旅游目的地居民幸福感研究 |
三、研究述评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旅游影响幸福感的理论分析 |
第一节 幸福经济学理论渊源 |
一、古典经济学中的幸福理论 |
二、新古典经济学中的幸福理论 |
三、福利经济学中的幸福理论 |
四、幸福经济学中的幸福理论 |
五、小结 |
第二节 旅游消费影响旅游者幸福感的理论基础 |
一、旅游消费影响旅游者幸福感的相关理论 |
二、旅游消费影响旅游者幸福感的影响机制 |
第三节 旅游发展影响目的地居民幸福感的理论基础 |
一、旅游发展影响目的地居民幸福感的相关理论 |
二、旅游发展影响目的地居民幸福感的影响机制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旅游消费对旅游者幸福感影响的实证研究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模型设定、变量定义及数据来源 |
一、模型设定和计量方法 |
二、变量定义 |
三、研究样本与数据来源 |
第三节 实证分析 |
一、基准回归结果 |
二、稳健性检验 |
三、旅游消费影响旅游者幸福感的影响机制研究 |
四、不同群体分组下旅游消费对旅游者幸福感影响的实证检验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旅游发展对目的地居民幸福感影响的实证研究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模型设定、变量定义及数据来源 |
一、模型设定和计量方法 |
二、变量定义 |
三、研究样本与数据来源 |
第三节 实证分析 |
一、基准回归结果 |
二、稳健性检验 |
三、旅游发展影响目的地居民幸福感的影响机制研究 |
四、不同群体分组下旅游发展对目的地居民幸福感影响的实证检验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旅游业视角下提升国民幸福感的政策建议 |
第一节 旅游者幸福感提升的政策建议 |
一、加强门票价格管理,让旅游者获得更多的满足感 |
二、加强对低收入群体和中西部地区政策扶持,保障其旅游权益 |
三、提供多样化的旅游产品,减缓享乐适应的影响 |
第二节 旅游目的地居民幸福感提升的政策建议 |
一、加大旅游环境保护和基础设施建设,为居民提供更多福利 |
二、加强旅游脱贫,全面提高目的地居民幸福感 |
三、坚持利益相关者原则,促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
第七章 研究结论、理论贡献和研究展望 |
第一节 主要研究结论 |
一、旅游消费对旅游者幸福感影响的主要结论 |
二、旅游发展对目的地居民幸福感影响的主要结论 |
第二节 理论贡献、研究局限和研究展望 |
一、理论贡献 |
二、研究局限 |
三、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深圳大学指导教师对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学术评语 |
深圳大学研究生学位(毕业)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附件 |
(7)主客互动对游客公民行为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问题与内容 |
一、研究问题 |
二、研究内容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思路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思路 |
第四节 研究框架与创新 |
一、研究框架 |
二、研究创新 |
本章小结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主客互动研究综述 |
一、主客互动的概念研究 |
二、主客互动的结构和测量研究 |
三、主客互动的影响效应研究 |
第二节 游客公民行为研究综述 |
一、游客公民行为的概念和内涵研究 |
二、游客公民行为的构成与测量研究 |
三、游客公民行为与主客互动的关系研究 |
第三节 旅游体验价值研究综述 |
一、体验价值的概念和内涵研究 |
二、体验价值的结构研究 |
三、体验价值与主客互动的关系研究 |
四、体验价值与游客公民行为的关系研究 |
第四节 东道主好客度研究综述 |
一、东道主好客度的概念和内涵研究 |
二、东道主好客度与主客互动的关系研究 |
第五节 文献述评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游客公民行为的质性研究 |
第一节 游客公民行为质性研究思路 |
第二节 游客公民行为质性研究方法 |
一、扎根理论分析方法 |
二、基于Python的网络数据挖掘方法 |
三、半结构化访谈法 |
四、实地观察法 |
第三节 游客公民行为形成路径分析 |
一、初始编码 |
二、轴向编码 |
三、选择性编码 |
第四节 游客公民行为质性研究结果分析与讨论 |
一、识别驱动游客公民行为的前置因素 |
二、界定激发游客公民行为的中介因素 |
三、发现影响游客公民行为的调节因素 |
四、厘清游客公民行为的维度构成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理论基础和相关假设 |
第一节 理论基础 |
一、社会交换理论 |
二、互动仪式链理论 |
三、角色理论 |
四、服务主导逻辑理论 |
第二节 相关假设 |
一、主客互动与体验价值的相关假设 |
二、主客互动与游客公民行为的相关假设 |
三、体验价值与游客公民行为的相关假设 |
四、体验价值中介效应的相关假设 |
五、东道主好客度调节效应的相关假设 |
六、整合模型及假设汇总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问卷设计与预调研 |
第一节 问卷设计 |
一、问卷设计原则及程序 |
二、问卷主要内容介绍 |
第二节 变量测量 |
一、主客互动的测量 |
二、游客公民行为的测量 |
三、体验价值的测量 |
四、东道主好客度的测量 |
第三节 预调研 |
一、预调研样本选择和数据收集 |
二、预调研数据分析 |
三、量表修订及正式问卷形成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正式调研与数据分析 |
第一节 数据获取与处理 |
一、调研对象和样本容量 |
二、调研方法和调研过程 |
三、共同方法偏差的控制与检验 |
四、样本数据特征分析 |
第二节 调研对象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一、人口特征统计变量的描述性分析 |
二、出游特征统计变量的描述性分析 |
第三节 问卷的信度和效度分析 |
一、正式调研问卷的信度分析 |
二、正式调研问卷的效度分析 |
第四节 平均数差异检验 |
一、人口特征统计变量的平均数差异检验 |
二、出游特征统计变量的平均数差异检验 |
第五节 模型分析和假设检验 |
一、主客互动对游客体验价值的影响检验 |
二、主客互动对游客公民行为的影响检验 |
三、体验价值对游客公民行为的影响检验 |
四、中介效应检验 |
五、调节效应检验 |
六、假设检验汇总 |
第六节 实证结果分析与讨论 |
一、首次开发的游客公民行为量表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 |
二、主客互动不同维度对游客公民行为的影响存在差异 |
三、体验价值在主客互动与游客公民行为之间具有部分中介作用 |
四、好客度在主客互动与游客公民行为之间具有显着正向调节作用 |
五、游客不同特征对游客公民行为存在差异化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培育游客公民行为的对策 |
第一节 科学管理和引导主客互动 |
一、重新认识主客互动的重要性 |
二、提供适宜主客互动的良好环境 |
第二节 提高东道主好客度 |
一、服务提供者——商业好客精神培育 |
二、旅游地主人——传统好客精神传承 |
第三节 推进目的地旅游供给改革 |
一、旅游产品供给改革 |
二、服务流程再造 |
第四节 强化目的地旅游市场营销 |
一、体验营销 |
二、关系营销 |
三、互动营销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一、识别游客公民行为的多关键影响因素 |
二、开发与验证各关键构念的测量量表 |
三、验证主客互动、体验价值、好客度、游客公民行为之间的关系 |
四、分析不同游客特征对游客行为的差异化影响 |
第二节 局限与展望 |
一、研究样本的来源及细分 |
二、影响因素及情境因素的扩展研究 |
三、影响效应的扩展研究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附录A:主客互动与游客公民行为深度访谈大纲 |
附录B:主客互动与游客公民行为预调研问卷 |
附录C:主客互动与游客公民行为正式调研问卷 |
致谢 |
(8)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提出 |
二、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一)选题现实背景 |
(二)选题理论研究背景 |
(三)研究意义 |
三、研究综述 |
(一)旅游城镇化研究 |
(二)旅游小城镇研究 |
(三)旅游城镇(市)可持续发展和岷江上游民族地区城镇化研究 |
四、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研究重点难点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目的 |
(三)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 |
(四)研究重点和难点 |
(五)研究思路和论文框架 |
第一章 旅游小城镇概念及相关理论 |
第一节 旅游小城镇概念和分类 |
一、小城镇概念和分类 |
二、旅游小城镇概念和分类 |
第二节 相关理论述评 |
一、新型城镇化理论 |
二、产权理论 |
三、社区参与理论 |
四、差异化理论 |
五、体验经济理论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我国旅游小城镇发展 |
第一节 我国旅游小城镇发展历程 |
一、我国旅游小城镇发展阶段 |
二、我国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历程和现状 |
第二节 我国民族地区旅游经济发展与城镇化相关性研究 |
一、我国民族地区旅游经济发展与旅游城镇化相关性机理分析 |
二、我国民族地区旅游发展对旅游城镇建设的助推效应 |
三、我国民族地区城镇化建设对旅游发展的提升效应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条件及必要性分析 |
第一节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条件分析 |
一、岷江上游民族地区区域特点 |
二、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制约因素分析 |
三、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制约因素成因分析 |
第二节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必要性、机遇和动力机制分析 |
一、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特殊意义 |
二、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必要性和机遇分析 |
三、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持续发展的动力机制 |
第四章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历程、现状及问题 |
第一节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区划沿革和小城镇发展历程 |
一、岷江上游民族地区城镇化发展历程 |
二、岷江上游民族地区当代城镇主要类型 |
三、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城镇化发展现状 |
四、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经济社会效益分析 |
第二节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一、旅游产品层次低,同质化现象严重 |
二、旅游业人力资本开发利用不足,旅游专业经营人才匮乏 |
三、生态环境承载压力大,民族文化未得到充分彰显 |
四、旅游基础设施相对滞后,社会应急处置能力不足、应急能力相对落后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案例研究 |
第一节 旅游小城镇发展影响因素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一、指标体系设计的基本原则 |
二、评价指标因子选取 |
第二节 重建转型旅游小城镇案例研究—以汶川县水磨镇为例 |
一、水磨镇概况 |
二、水磨镇旅游发展历程和现状 |
三、水磨镇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
四、水磨镇旅游发展对策建议 |
第三节 交通枢纽和商贸服务型旅游特色小城镇案例研究—以松潘县川主寺镇为例 |
一、川主寺镇概况 |
二、川主寺镇旅游发展历程与现状 |
三、川主寺镇旅游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四、川主寺镇发展对策及建议 |
第四节 自然资源依托型度假旅游特色小城镇案例研究-以理县古尔沟镇为例 |
一、古尔沟镇概况 |
二、古尔沟镇旅游发展历程和现状 |
三、古尔沟镇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四、古尔沟镇发展对策及建议 |
第五节 三种旅游小城镇发展影响因子比较研究 |
一、三种类型旅游小城镇异同比较 |
二、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三个旅游小城镇比较研究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思路与对策建议 |
第一节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与大城市群产品关系 |
一、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产品 |
二、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与大城市群产品关系 |
第二节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对策及建议 |
一、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总体发展思路概述 |
二、创新升级旅游产品,促进产业融合,夯实旅游小城镇持续发展的产业基础 |
三、保护修复优良生态环境,为旅游业持续发展提供生态保障 |
四、创建民族特色文化传承保护机制,实现民族文化保护传承与旅游发展双赢 |
五、构建共享式社会治理机制,为旅游小城镇发展提供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
本章小结 |
结语 |
一、研究结论 |
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文中各章节图表目录 |
附录2 :旅游小城镇居民调查问卷 |
附录3 :访谈纪要 |
附录4 :田野访谈照片 |
致谢 |
博士在读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9)乡村旅游核心利益相关者关系博弈及协调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乡村旅游市场扩大及地位稳步提升 |
1.1.2 乡村旅游是实现乡村振兴重要领域 |
1.1.3 乡村旅游利益相关者利益亟需协调 |
1.2 研究问题 |
1.2.1 问题的提出 |
1.2.2 案例地选取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方案 |
1.4.1 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框架 |
1.5 论文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述评 |
2.1 理论基础 |
2.1.1 利益相关者理论 |
2.1.2 演化博弈理论 |
2.1.3 行动者网络理论 |
2.1.4 社会交换理论 |
2.1.5 公平理论 |
2.2 研究述评 |
2.2.1 乡村旅游研究述评 |
2.2.2 旅游利益相关者研究述评 |
2.2.3 旅游利益相关者利益协调机制研究述评 |
2.2.4 演化博弈理论在旅游领域应用研究述评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乡村旅游核心利益相关者利益分析 |
3.1 乡村旅游核心利益相关者的界定 |
3.1.1 行政管理方 |
3.1.2 服务供给方 |
3.1.3 旅游消费方 |
3.2 乡村旅游核心利益相关者的角色分析与利益诉求 |
3.2.1 行政管理方角色分析与利益诉求 |
3.2.2 服务供给方角色分析与利益诉求 |
3.2.3 旅游消费方角色分析与利益诉求 |
3.3 乡村旅游核心利益相关者利益冲突 |
3.3.1 乡村旅游核心利益相关者内部的利益冲突 |
3.3.2 乡村旅游核心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冲突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乡村旅游核心利益相关者关系演化博弈分析 |
4.1 乡村旅游核心利益相关者关系动态演化博弈模型构建 |
4.1.1 基本假设及相关参数 |
4.1.2 损益变量设定与模型构建 |
4.1.3 支付函数分析 |
4.2 乡村旅游核心利益相关者关系动态演化博弈模型分析 |
4.2.1 期望收益及平均收益分析 |
4.2.2 基于复制动态方程的演化稳定策略分析 |
4.2.3 均衡点分析 |
4.3 数值模拟 |
4.3.1 突出行政管理方介入策略的演化稳定分析 |
4.3.2 突出服务供给方诚信策略的演化稳定分析 |
4.3.3 突出旅游消费方支持策略的演化稳定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乡村旅游核心利益相关者利益协调机制构建 |
5.1 利益协调机制均衡状态影响因素分析 |
5.1.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5.1.2 研究设计 |
5.1.3 实证检验 |
5.1.4 模型检验及其结果 |
5.2 利益协调机制构建原则 |
5.2.1 效率与公平兼顾原则 |
5.2.2 责权利明晰原则 |
5.2.3 竞争合作适度原则 |
5.3 利益协调机制构建机理 |
5.3.1 利益协调机制解决负外部性 |
5.3.2 利益协调机制促进供需平衡 |
5.3.3 利益协调机制激发内生动力 |
5.3.4 利益协调机制实现协同发展 |
5.4 利益协调机制构建内容 |
5.4.1 利益表达协调机制:及时高效的沟通机制 |
5.4.2 利益获取协调机制:优势互补的参与机制 |
5.4.3 利益共享协调机制:责权对等的分配机制 |
5.4.4 利益确认协调机制:合理完善的保障机制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乡村旅游核心利益相关者利益协调机制实证分析 |
6.1 袁家村概况 |
6.2 袁家村乡村旅游核心利益相关者分析 |
6.2.1 行政管理方 |
6.2.2 服务供给方 |
6.2.3 旅游消费方 |
6.3 袁家村乡村旅游核心利益相关者利益冲突 |
6.3.1 行政管理方与服务供给方利益冲突 |
6.3.2 行政管理方与旅游消费方利益冲突 |
6.3.3 服务供给方与旅游消费方利益冲突 |
6.4 袁家村核心利益相关者演化博弈分析 |
6.4.1 模型构建 |
6.4.2 模型分析 |
6.5 袁家村核心利益相关者利益均衡机制构建 |
6.5.1 利益协调机制 |
6.5.2 利益均衡策略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局限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袁家村各级政府管理机构深度访谈记录 |
附录二 :袁家村旅游经营者利益诉求深度访谈记录 |
附录三 :袁家村居民利益诉求深度访谈记录 |
附录四 :袁家村旅游者旅游体验质量调查问卷 |
附录五 :袁家村居民、经营者旅游影响感知调查问卷 |
致谢 |
(10)泰山亚龙湾水上乐园经营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案与框架 |
1.3.1 研究方案 |
1.3.2 研究方法与框架 |
2 基本概念和理论综述 |
2.1 战略及企业经营战略 |
2.2 战略分析工具和方法 |
2.2.1 PEST分析法 |
2.2.2 波特五力模型 |
2.2.3 3C战略三角模型 |
2.2.4 SWOT分析法 |
3 泰山亚龙湾水上乐园宏观经营环境分析 |
3.1 泰山亚龙湾水上乐园简介 |
3.2 PEST分析 |
3.2.1 政治法律环境 |
3.2.2 经济环境 |
3.2.3 社会环境 |
3.2.4 技术环境 |
4 基于3C战略三角的泰山亚龙湾水上乐园微观经营环境分析 |
4.1 公司分析 |
4.1.1 娱乐项目介绍 |
4.1.2 人力资源分析 |
4.1.3 运营分析 |
4.1.4 价格分析 |
4.1.5 渠道分析 |
4.1.6 促销分析 |
4.2 顾客分析 |
4.2.1 客源地分析 |
4.2.2 游客行为分析 |
4.2.3 每日入园情况分析 |
4.2.4 顾客网络评价分析 |
4.3 竞争者分析 |
4.3.1 行业环境分析 |
4.3.2 竞争环境分析 |
5 泰山亚龙湾水上乐园经营战略的制定 |
5.1 泰山亚龙湾水上乐园SWOT分析 |
5.1.1 内部优势分析 |
5.1.2 内部劣势分析 |
5.1.3 外部机遇分析 |
5.1.4 外部威胁分析 |
5.1.5 经营战略SWOT匹配 |
5.2 泰山亚龙湾水上乐园的经营战略制定 |
5.2.1 战略目标 |
5.2.2 收缩战略 |
5.2.3 差异化战略 |
6 泰山亚龙湾水上乐园经营战略的实施 |
6.1 慎重选择合作经营方 |
6.2 培养和引进专业人才,强化人力资源优势 |
6.3 建设服务型企业文化 |
6.4 注重游玩项目的淘汰和更新 |
6.5 使用手环消费,提高消费力 |
6.6 整合营销要素,提升营销效果 |
6.6.1 合理选择营销渠道,对游客精准营销 |
6.6.2 采用峰谷票价,降低工作日票价 |
6.6.3 会员制促销 |
6.6.4 UGC平台促销 |
7 结论 |
7.1 本文主要结论 |
7.2 今后研究方向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客户调查问卷 |
附录二 网络评价汇总 |
四、西安城镇居民旅游消费行为调查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收入及其不确定性对城镇居民旅游消费的影响研究——基于CFPS数据的实证检验[J]. 王明康,刘彦平. 旅游学刊, 2021(11)
- [2]常州市龙珠山村居民旅游行为分析[D]. 周婕.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1
- [3]玉龙雪山景区旅游发展驱动力变化研究[D]. 赵建平.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4]基于灰色理论的中国出境旅游需求影响因素分析及趋势预测[D]. 张志伟. 重庆工商大学, 2021(09)
- [5]互联网金融对旅游消费升级的影响研究[D]. 王咪咪.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20(05)
- [6]旅游对幸福感的影响研究 ——基于旅游者和目的地居民视角的两个实证[D]. 陈瑞霞. 深圳大学, 2020(10)
- [7]主客互动对游客公民行为的影响研究[D]. 王建芹.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20(07)
- [8]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研究[D]. 张江峰. 西南民族大学, 2020(03)
- [9]乡村旅游核心利益相关者关系博弈及协调机制研究[D]. 赵静. 西北大学, 2019(04)
- [10]泰山亚龙湾水上乐园经营战略研究[D]. 孙磊. 西安科技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