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构建先进产业组织打造浙江先进制造业基地(论文文献综述)
韩美琳[1](2021)在《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中国经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研究 ——基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视角》文中提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这是我国备受关注、持续多年、任重道远的经济话题。近些年,关于“产业转型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文章虽然很多,大多都是从产业经济学视角,应用西方经济学理论,阐释产业结构演进的过程和规律。也有部分学者应用马克思的社会资本再生产和列宁的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理论,解析产业结构变迁,但从政治经济学视角对其进行全面而系统分析并不多见。本文则以“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中国经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为题,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相关原理进行系统研究,不仅有助于加深对“高质量发展”,以及“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等相关概念的认识和理解,更是对研究“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理论的应用和补充。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这一话题,是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爆发之后引出的。此前的通常提法都是“产业结构的合理化、高度化”或“产业结构调整”。几种不同的提法虽然在含义上彼此相似,但“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被提上日程却意味着结构性矛盾已经相当突出,解决问题的期盼也十分紧迫。世界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冲击使中国经济的短板暴露无遗。资源的掠夺式开发、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大量的过剩产能,说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迫在眉睫。因此,中共十九大报告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基础上,又提出了“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目前,我国的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和今后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实现“高质量发展”:一要经济增长稳定、区域城乡发展均衡、以创新为动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二要产业布局优化、结构合理,不断实现转型升级,并显着提升产业发展的效益;三要具有一流竞争力、质量的可靠性与品牌影响力,以及先进的管理理念与方法。“高质量发展”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关系是统一的。一方面,“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动力,是“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至关重要一环,能够加速“高质量发展”进程;另一方面,“高质量发展”对“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具有促进作用,“高质量发展”势必会倒逼产业结构进行转换。“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把重点放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上,把实体经济做强做优”。(1)可见,“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是经济工作的牛鼻子,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相关原理是理解和指导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理论依据。马克思的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阐释的社会生产两大部类之间、部类内部不同生产部门(行业)之间,必须保持相互协调的比例关系。这种相互协调的比例关系一旦遭到破坏,产业结构就会出现失衡,供需关系扭曲,我国经济出现的大量过剩产能,就是违背社会资本再生产原理的结果。马克思资本有机构成学说,是诠释“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钥匙。科技进步条件下,资本积累不断追加,必然导致资本有机构成呈现不断提高的趋势。资本有机构成提高过程,就是“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过程。资本有机构成提高总是以技术的进步、创新为前提;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意味着产业资本的配置方式必然会由原来的劳动密集型,逐步向更高层次的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转变,这既是资本构成向高度化演变的必然趋势,也是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一个固有特征。马克思的产业竞争理论,阐释了竞争机制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机制,对资源的优化配置起决定性作用。竞争结果优胜劣汰,不仅不是资源的浪费,而是资源优化配置的实现途径。产业竞争理论启示我们,转变政府职能必须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是有效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关键。“着力解决市场体系不完善、政府干预过多和监管不到位问题”,(2)是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决定性条件。习近平总书记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原理和“高质量发展”学说,为推动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供了实现途径和原则。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在全面分析国内经济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治本良方;是培育增长新动力、形成先发新优势、实现创新引领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发展和经济工作的主线。“高质量发展”是统领“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目标和原则。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实现质的飞跃。纵观我国产业结构演进历程,经过几个阶段的调整、优化,转型升级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对应“高质量发展”要求而言任重道远。现存的结构性问题是:比例关系失调,结构层次不高;供需结构扭曲,产销矛盾突出;技术含量较低,创新能力不强;产品附加值偏低,资源能源消耗过高;受区域屏障制约,产业联动效应太小。究其问题成因可从七个方面概括:一是经济发展政策存在导向偏误;二是国际市场需求萎缩;三是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制度环境不佳;四是企业获利能力偏低,生产方式过于粗放;五是经济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尚不健全;六是要素价格上涨,比较优势丧失;七是新发展理念贯彻落实上不够到位。存在的问题成因说明,以往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速度、只注重数量不注重质量、忽视效率和效益的发展方式和理念,有悖于马克思主义协调发展、创新发展、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的原理和要求。因此,痛定思痛,认真总结历史经验和教训,才能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对策。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为开阔视野,本文在借鉴美、日、德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经验基础上,针对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存在的问题及成因,遵循“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和理念,从五个方面提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和办法。一是从宏观制度层面营造有利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良好环境;二是从中观产业技术层面强调加快推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三是从微观企业层面呼吁提升自主创新和科技研发能力;四是从企业运营机制角度要求转变经营管理模式;五是从市场供给端发力,强调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本文认为,决定和影响产业结构如何变迁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因而思考“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对策也是综合性的。它不仅涉及到政府、企业、个人不同的市场主体,而且还涉及到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不仅能够收获提高产业竞争力的积极效应,而且还要承受企业破产员工下岗的负面效应。因此,我们必须要求深化财税、金融、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各项制度改革配套跟进,为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扫清障碍。总之,只要我们坚定改革信心,把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发展和经济工作的主线,“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将会迈出更快步伐。
边云涛[2](2021)在《基于产业生态视角的资源型区域产业演进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资源型区域经济增长缓慢、遭遇“资源诅咒”制约着中国区域协调发展的实现。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支持资源型地区经济转型发展”,而产业转型升级是资源型区域经济转型的关键。资源型区域资源产业依赖导致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发展缓慢,产业演进中形成了低端锁定现象。而加快资源型区域产业转型升级是各级政府和学术界持续关注的热点话题。中国资源型区域产业转型的实践已经经历较长时间,但产业转型升级依然是资源型区域面临的根本性问题。学术界对资源型区域尤其是资源枯竭型城市的产业转型升级关注较多,但较少聚焦到资源型区域脆弱的产业生态系统进行研究。基于产业生态视角对资源型区域的产业低端锁定与转型升级进行研究,对于丰富产业经济学产业生态、产业关联等理论,促进中国资源型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理论与现实意义。论文利用机理分析、社会网络分析、计量检验、案例研究等方法,基于产业生态视角,以工业部门为主要研究对象,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中国工业统计年鉴》两类数据,研究资源型区域产业演进。首先,在梳理产业演进、产品空间、资源产业依赖与转型升级等文献基础上,提出产业生态系统分析框架阐释资源型区域产业演进机理;其次,利用产品空间理论构建中国资源型省域产业空间网络图,检验资源依赖与产业演进的逆向关系;然后,利用计量模型检验产业生态对资源型区域产业演进的影响;接着,对典型资源型城市长治市进行案例研究;最后,提出资源型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的路径选择与政策建议。论文的主要观点和可能的创新之处为:(1)借鉴生态学思想提出产业生态系统概念与模型,搭建资源型区域产业低端锁定与转型升级的理论框架。利用生态系统构成与演替模型理论,构建由产业基础、产业要素、产业服务、产业设施等组成的产业生态系统及其演进模型,产业发展通过正向关联带动其他产业是促进模型,产业发展不影响其他产业发展呈中性是随机模型,产业发展排挤其他产业是抑制模型。在工业部门,资源依赖形成通过对制造业、生产要素、优质服务、基础设施的挤出导致产业生态恶化,产业生态恶化带来产业结构逆向演进,形成资源型区域产业低端锁定的抑制模型。促进产业转型升级,首先开展资源产业管制避免资源依赖,形成有利于制造业新产业成长的随机模型,接着政府引导资源收益转化,加速培育制造业新主导产业进入促进模型第一阶段,最后通过制造业新主导产业内生关联驱动,实现产业生态与产业演进良性互动的促进模型第二阶段。在工业部门假定下提升产业多样化水平、产业关联程度是资源型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2)拓展产品空间理论解释资源型区域产业演进低端锁定。使用2003至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四位代码行业数据,重点在邻近度计算中将赋值范围从传统[0,1]拓展为[-1,1],构建中国正、负产业空间网络基准图。正产业空间网络呈“核心致密—边缘稀疏”结构,核心区域为纺织、电气机械与器材、电子通信设备等高邻近度制造业,边缘区域为采矿业、炼焦、金属冶炼等低邻近度资源型产业。负产业空间网络呈许多小范围一个产业与多个产业之间构成的“中心—外围”结构,“中心”与“外围”产业为互斥、抑制关系。“中心”多是采矿业等资源型产业,与之相连的是受资源型产业“抑制”的装备制造、纺织等产业。高资源依赖的山西、青海等资源型省份优势产业数量少、优势产业邻近度综合指数和产业密度均较低。计量结果显示资源依赖度提升会导致显性比较优势产业个数、区域优势产业邻近度综合指数显着下降,也就是资源依赖导致产业逆向演进。(3)以工业部门显性比较优势产业个数、区域优势产业邻近度综合指数为被解释变量,利用计量模型分析产业生态对资源型区域产业演进的影响。基于“省份—行业—年份”三维数据研究发现被解释变量滞后期、产业密度滞后期对产业升级具有显着正向影响,产业升级具有路径依赖特征,高资源依赖省份最显着。“省份—年份”二维面板数据研究发现经济发展与产业演进呈“倒U型”非线性关系,但高资源依赖组呈“U型”关系,资源依赖是资源型区域工业升级的动力。从产业生态角度分析发现产业基础、要素禀赋、产业服务、产业设施对产业演进产生显着影响,产业生态的改善有利于促进资源型区域产业升级。机制检验表明,资源依赖会通过挤出物质资本、人力资本、降低人口密度等产业要素影响经济发展与产业升级;资源依赖也通过挤出外商投资、民营经济、产业密度、路网密度影响经济发展活力,阻碍区域产业演进。最后以产业多样化指数、三次产业结构升级指数替代原被解释变量进行了拓展检验。(4)以典型资源型城市、全国首批12个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长治市为例进行案例研究。长治“二三一”产业结构中服务业发展缓慢,工业结构中资源依赖、重工业化明显,但呈下降趋势;产业空间网络图中长治优势产业处于正产业空间网络边缘、负产业空间网络“中心”位置。长治产业演进呈现路径依赖、路径创造、路径中断等特点。长治通过煤炭产业管制导致主导地位缓降与产业素质提升,以改善产业要素、产业服务、产业设施为主的产业生态改良为制造业、新兴产业发展创造了条件,助力长治产业演进由抑制模型向随机、促进模型转变。(5)提出中国资源型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的路径选择与政策建议。资源型区域可以通过产业再造、产业延伸、产业退出等实现路径依赖式产业升级,也可以通过产业植入、产业培育、产业融合等实现路径突破式产业升级。最后从以产业关联促进产业群落化发展、改善生产要素禀赋、提升产业服务能力,完善基础设施保障等方面提出优化产业生态促进资源型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的建议。可能的创新之处:一是尝试借鉴生态系统理论,构建由产业基础、产业要素、产业服务、产业设施组成的产业生态系统及其演进模型,进而基于产业生态视角搭建资源型区域产业低端锁定与转型升级的理论框架,分析资源依赖导致产业生态恶化与产业结构逆向演进的抑制模型,提出资源管制、政府引导、内生关联驱动的产业转型升级的随机模型、促进模型。二是将传统产品空间理论邻近度范围[0,1]拓展至[-1,1]来显示产业生态演进抑制模型,提出正、负产业空间概念揭示资源型区域存在的典型产业负向关联,资源产业依赖会排挤制造业发展。三是综合运用区域显性比较优势产业个数、优势产业邻近度综合指数为衡量产业演进变量,以及对长治的案例研究是论文特色之处。
赵娟[3](2019)在《江苏产业集群竞争力提升的政府公共政策研究》文中指出在新一轮科技变革和产业革命的背景下,产业集群化发展作为带动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正成为当今世界区域经济发展的潮流。江苏作为全国制造业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产业集聚集群化发展具备一定的基础。但从外部环境看,江苏产业集群发展面临国际经贸格局变化带来不确定性、区域分工协作难度大、省际竞争日趋激烈的挑战;从自身发展看,存在自主创新能力偏弱、产业关联度不高、高端要素支撑不足等问题,制约江苏产业集群竞争力提升。未来一个时期,是江苏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政府如何利用公共政策,推动产业发展组织方式变革,提升集群整体竞争力,是江苏产业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因此,对江苏现阶段产业集群竞争力以及公共政策现状进行深入研究,提供可操作的思路和政策建议,对引领江苏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本文以产业集群及公共政策理论为基础,通过对江苏产业集群发展进行SWOT分析,揭示江苏产业集群发展的外部机遇挑战和自身优势劣势,在此基础上,尝试从集群实力、集群潜力、集群动力和集群环境等四个方面入手,构建江苏重点培育集群竞争力评价模型,得出13个集群竞争力评价结果。以公共经济学理论为基础,分析市场在产业集群发展中存在无法满足公共产品和服务需求、无法解决外部不经济性和无法解决区域协调发展的失灵现象,同时,政府公共政策有可能出现公共政策执行不到位、过度干预、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缺位等失灵现象,并指出江苏产业集群发展公共政策在规划引导、公共政策工具创新、产业集群发展路径依赖、创新生态网络建设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加强。通过借鉴美国、意大利、日本政府推动产业集群发展的经验,探讨政府在推动产业集群发展中的公共政策定位包括遵循市场化方向、公共政策有合理边界、公共政策着力点放在打造区域创新环境网络、针对集群发展阶段制定差别化政策,最后提出制定产业集群发展规划、优化产业集群支持政策、构建集群区域创新网络、促进中小企业与核心企业建立协作关系、扩大集群对外合作交流、完善公共产品供给等等推动江苏产业集群竞争力提升的公共政策选择建议。
王媛媛[4](2019)在《智能制造发展的国际比较与中国抉择》文中研究表明当前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蓬勃发展,并加速向制造业渗透,制造业领域将迎来一场智能化革命,进而引发新一轮的工业革命。美欧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纷纷出台应对新工业革命和智能制造的发展战略。我国也迎来新工业革命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历史交汇期,由此提出以智能制造作为主攻方向,推动产业技术变革和优化升级,进而建设制造强国的发展目标。因此,研究智能制造这一主导新工业革命发展的新型制造模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智能制造作为研究对象,以马克思技术进步及资本有机构成理论、熊彼特和新熊彼特学派技术创新及演化经济学等理论为研究基础,运用系统分析、实证分析、比较分析以及实地调查等研究方法,对智能制造进行全面而深入的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一是,探索智能制造发展演化的机理及其技术-经济范式。对智能制造的内涵、产生动力、生产组织模式创新以及技术-经济范式进行分析;二是,对智能制造发展的关键基础性产业——集成电路、智能传感器、高档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以及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的全球发展态势进行比较分析;三是,对G20国家智能制造发展水平进行实证分析。在投入产出分析方法基础上,建立“制造业智能化指数”衡量智能制造发展水平,并进行国别和分行业的比较分析;四是,对美国、德国、日本智能制造发展的典型模式进行分析、比较,并得出有益的经验借鉴。首先对其智能制造赖以发展的国家创新体系和创新政策演变进行分析,其次对其推动智能制造发展的具体政策措施进行深入研究,再次对这三个国家智能制造的发展模式进行比较,分析异同点,并得出可供我国借鉴的有益经验;五是,分析我国智能制造发展的现状。从顶层设计、标准体系建设、基础产业发展、企业以及地方政府推动等方面分析我国智能制造发展取得的进展和成就,同时剖析了中国智能制造在发展基础、创新能力、推进机制、企业主体引领、政策规划以及人才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明确努力的方向;六是,提出我国智能制造发展的创新路径和对策。即要以建设制造强国为目标的智能制造发展导向;建设政府引领、产业界主导、研究机构和大学紧密合作的智能制造创新网络;要涵盖重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智能制造发展领域;以及实施面向不同发展优势和水平的差异化发展战略。总之,发展智能制造是我国实现技术跃升及经济实力赶超的重要契机,应密切关注和研究新工业革命发展趋势以及智能制造技术-经济范式发展演化特征,把握各国智能制造发展的态势、能力水平以及具体的推进战略,同时深入了解我国智能制造发展的优劣势,构建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智能制造发展路径和政策体系,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早日实现制造强国的目标和国家实力的历史性跨越。
刘夏青[5](2019)在《实现高质量发展背景下的西安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研究》文中认为习近平指出:“装备制造业是国之重器”,“制造业特别是装备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是一个现代化大国必不可少的。”装备制造业作为西安经济的五大支柱产业之一,其良好的发展事关西安未来的发展和趋势。要实现高质量发展,装备制造业就必须进行转型升级。如何实现转型升级成为当前西安装备制造业发展必须解决的问题。正是在这样的发展背景下,通过对马克思主义转型升级理论的学习和研究,运用马克思主义转型升级理论为西安装备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提出有益的建议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第一对马克思主义产业转型升级理论及其他相关理论进行了系统的梳理与归纳,对相关概念进行了阐释和界定;第二在掌握大量数据的基础上,分析了西安装备制造业结构现状及转型升级的基础;第三分析探讨了西安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中存在的问题。认为主要问题有:装备制造业产业结构不协调、产业组织形式与产业发展要求不匹配、装备制造业产业布局不合理、技术共享程度不高、对外开放水平不高等;第四分析了中国佛山和美、德等发达国家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经验及启示;最后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对西安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提出了对策和建议。通过系统的分析和研究,认为西安要稳步推进装备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成为国内装备制造业强市,实现装备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关键是要有主动意识,即:时代意识、危机意识和学习借鉴意识。这样才能把握时代潮流,抓住机遇,使西安装备制造业更上一层楼。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对西安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顺利实现起到一定作用,也能为其他地区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一点参考。
刘淑萍[6](2019)在《“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机理与路径研究》文中认为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互联网信息技术急速发展不仅改变了人们生活方式,更改变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技术的发展是对过往历史的不断总结与革新,更是打开未来大门的钥匙,马克思指出科学水平和技术进步决定了现实财富的创造,是历史的革命性推动力量。随着大步迈向数字社会互联网基础设施以及信息技术的创新衍生出的“互联网+”已经成为现今最为炙热的话题,并深深地刻画着新时代国民经济的运行方式和发展方向,人类已经进入“互联网+一切”的时代。随着制造业竞争的不断加剧以及新技术的不断进步,发达国家再次将制造业作为经济增长的首要任务,先后制定出与新技术相关联的制造业发展战略与坐标定位。2015年全国两会我国提出“中国制造2025”,同年颁布《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均指出要大力推进互联网与制造业融合,提升我国数字化、智能化、协同一体化制造技术,突破自主创新促进制造业强国建设;2019年,十三届二次会议中,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强调要全面推进“互联网+”,积极广泛的运用新技术和新模式。根据《世界互联网发展报告2018》显示,我国互联网发展指数排名全球第二位,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大电子商务市场主体,4G用户渗透率达到世界顶尖水平。在2019年春晚实现5G网络4K超高清直播后,5G商用已经进入制造业并将大规模推广。截止2018年6月30日,我国网民人数为8.02亿,手机网民规模7.88亿,占比98.3%,互联网普及率为57.7%。1IDC公司预测2019年全球大数据市场规模可达到486亿美元。2根据42次《互联网发展报告》显示,2018年1到5月,我国电子商务平台收入就突破1164亿元,同比增长39%。这些数据都充分说明我国已经具备抓住新机遇的技术水平、基础设施、需求市场以及政策支持,“互联网+”已经成为拉动国家经济增长、推动产业优化的新引擎。鉴于此,本文通过对四次工业革命、各国先进制造业与“互联网+”相关发展战略进行梳理,立足当前及未来“互联网+”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的发展情况,深入剖析“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的机遇和升级的必然性;以制造业结构升级规律以及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升级规律探索为主线,在系统梳理前沿文献基础上,利用历史分析与对比分析相结合、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进一步研究“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的机理与路径,试图为中国从制造业大国变身制造业强国提供决策的理论基础与政策工具选择。本文围绕“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机理与路径研究为主题,从三方面开展研究。第一,“互联网+”与制造业发展的机遇和挑战是什么?第二,“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动力因素和作用机理是什么?第三,“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发展路径是什么?本文在导论部分主要对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文献评述、研究思路、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以及主要创新点和存在的不足加以概括。第一章是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主要通过对相关概念和内涵的理清,对马克思技术进步思想与产业升级逻辑关系以及西方创新理论与产业结构升级和全球价值链升级间逻辑关系进行梳理,为本文开展研究打好理论基础。本文第二章和第三章通过历史维度和空间维度对“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的必然性,以及所面临的挑战进行分析。熊彼特指出如果不掌握历史,不具备历史感或历史经验,就不可能理解任何时代(包括当前)的经济现象,3故第二章首先通过对历次工业革命与制造业发展规律进行分析,总结出制造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并通过对新工业革命争论与制造业范式演化过程的梳理,总结出历史维度中互联网+制造业升级的历史机遇与面临的挑战。第三章主要对德、美、日三国互联网+制造业战略进行梳理和对比,总结出各国先进制造业战略发展的共性及关键;并通过对《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分析,总结出我国制造业发展的内涵和关键;在此基础上,对空间维度下互联网+制造业发展的战略机遇与面临挑战进行分析。本文的第四章和第五章对“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机理进行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第四章首先对“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动力机理进行理论分析;根据第二章历史维度总结出影响制造业升级的五个要素,结合马克思理论、佩蕾丝技术-经济-制度协同演化模型、罗默经济增长四要素模型以及技术创新动力三元论模型,确定“互联网+”技术驱动力、市场拉动力和政策支撑力所形成的聚合力;其中技术驱动力部分包括“互联网+”技术基础驱动力以及融合驱动力,“互联网+”市场拉动力包括市场规模拉动力、市场需求结构变动产生的拉动力和市场竞争激励机制以及淘汰机制产生的拉动力,“互联网+”政策支撑力包括互联网+政务能力以及“互联网+”相关政策的支撑力。其次,通过对社会总生产模型拓展,结合产业内不同要素密集型制造业的发展特征对“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作用机理进行分析,并分别从制造业产业结构视角和制造业价值链视角对“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作用机理进行分析。第五章,首先构建“互联网+”综合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对中国31个省“互联网+”综合发展水平进行测算和分类。其次,在理论分析“互联网+”对中国制造业升级作用机理的基础上,利用系统GMM计量方法对中国2006-2015年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互联网+”显着地促进了中国制造业升级。本文的第六章主要探讨“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的路径选择。根据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的结果,本文提出“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技术驱动链、促进制造业升级市场驱动链以及促进制造业升级政策驱动链。最后是结论及展望,通过对本文研究结论的总结,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设计。本文的创新点有以下三点:第一,补充和完善“互联网+”相关概念和认识,明晰“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的发展方向。本文结合历史维度和空间维度对“互联网+”作为历史发展新机遇予以分析,指出互联网+”与制造业发展的机遇和挑战,并对我国当前普遍存在的对“互联网+”认识不足和认识不清进行补充和完善。此外,本文通过马克思技术进步思想与产业升级理论的指导建立“互联网+”技术基础模型和“互联网+”技术融合模型,提出“互联网+”三要素聚合力,对“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相关概念和认识进行补充和完善。第二,构建“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的理论框架。本文在理清“互联网+”与制造业发展机遇和挑战基础之上,通过构建“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研究框架,通过历史分析和理论分析提出“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动力因素,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制造业结构和制造业价值链作用机理的研究提出三驱动链条升级路径,对相关理论基础、作用机理、动力结构以及路径选择等方面展开更进一步的研究和拓展,对我国“互联网+”发展以及制造业发展提出参考。第三,补充和完善“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的实证研究。本文构建了“互联网+”综合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使用聚类分析方法进行综合评价;通过对“互联网+”与制造业升级的内生性关系进行研究,进一步深入分析和检验“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的途径。本文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互联网+”影响制造业升级的机制,随后采用系统GMM方法尽可能减少“互联网+”与制造业升级二者之间的内生性来考察“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对制造业升级的影响。
周楠[7](2019)在《中国制造业与服务业协调发展研究》文中认为随着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历史性转化,中国经济由速度优先转为“高质量发展”,与此同时产业结构也呈现较大的改变,服务业已成为新时期增加就业与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应当有发达的实体经济作支撑,而实体经济核心在于制造业,因此当经济逐步由“工业”时代迈向“服务业”时代,制造业与服务业协调发展与互动融合将成为必然趋势。新时代产业变革呈现出服务化、高端化、智能化、网络化、绿色化等趋势,同时一方面由于国内劳动力成本的加快提升,使得新兴经济体的廉价劳动力形成替代效应;另一方面,随着产业技术水平的提升,占据优势地位的发达国家通过构建新的贸易模式使中国在国际竞争关系中处于被动地位。在“前有围堵、后有追兵”的经济环境下,产业升级迫在眉梢,而产业升级离不开产业间的协调发展。制造业与服务业的协调发展主要表现在产业结构合理、形成产业集聚、提高劳动生产率、缩小收入差距、可持续发展五大方面。本文应用统计学、计量经济学、新经济地理学、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在探明制造业与服务业协调发展机制基础上,搭建“产业发展—产业协调—驱动因素—产业升级”的研究路径,为促进区域间产业协调发展及产业优化升级提供决策参考,并尝试回答如下几个问题:(1)制造业与服务业协调发展的理论基础是什么?两产业协调发展出于何种动因?需要依托哪些载体来实现协调发展?存在怎样的机理和路径?(2)中国制造业与服务业处于怎样的发展水平?各自发展水平的时空演变趋势如何?是否存在较为明显的区域差异?如何测度两产业的发展水平及区域差异?(3)中国制造业与服务业是否协调发展?产业协调发展的演进状态及区域特征如何?未来产业协调发展的前景是怎样的?(4)驱动制造业与服务业协调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其作用机制如何?各种因素对协调发展水平的作用效果如何测度?是否存在空间溢出效应及空间异质性?(5)当前中国制造业产业升级现状如何?产业升级如何科学合理测度?制造业与服务业协调发展是否能促进制造业升级?作用大小与方向如何?以研究问题为牵引,以研究路径为导向,以2005—2016年中国30个省份制造业与服务业的面板数据为研究对象,本文的主要内容安排如下:首先,通过梳理以往文献,构建反映制造业与服务业综合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在熵权法、综合指数法、基尼系数分解法基础上分别从整体、省域、区域、行业部门四个层面测算制造业与服务业综合发展水平及其区域差异;其次,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测算四个层面下制造业与服务业协调发展水平,并对制造业与服务业各门类的协调发展模式进行了分类分析,应用情景分析法对两产业未来发展趋势作出预测;再次,探究制造业与服务业协调发展的驱动因素,利用空间探索性数据分析、空间面板计量模型及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定量分析了制造业与服务业协调发展水平的空间集聚效应、驱动因素的空间溢出效应及空间异质性;最后,基于DEA-Malmquist模型测算了制造业总体、省域及各子行业的全要素生产效率及其变动,并以此来衡量制造业升级效果,采用门限回归模型考察制造业与服务业协调发展对制造业升级的非线性影响。所得到的主要研究结论包括:第一,中国制造业与服务业综合发展水平在空间上呈非均衡特征。具体来看,两产业综合指数逐年提升,在省域层面呈左偏分布,而在区域层面保持“东中西”(“沿海到内陆”)递减的分布格局,且制造业总体发展水平略滞后于服务业;对区域差异分解可以发现“区域间差异>区域内差异>超变密度”,区域间差异是总体区域差异的主要来源,且空间细分后区域间差距趋于扩大,而区域内差距趋于缩小。第二,中国制造业与服务业耦合协调度呈逐年上升态势,且未来发展趋势向好,但在不同地区及行业表现出差异性特征。从地区层面来看,经济发达、产业集聚程度高的东部沿海地带往往产业协调水平高;而经济欠发达、产业集聚程度低的西南部地区则协调水平低。从行业层面来看,服务业主导型和产业趋同型中部分行业已渗透至双方产业内部,表现出较强的协调性,使之率先迈进勉强协调水平;而制造业主导型中多数行业在两产业升级及融合过程中未能有效发挥作用,而止步于濒临失调水平。第三,中国制造业与服务业耦合协调度存在显着的空间相关性,驱动因素的空间溢出效应和空间异质性同时存在。通过全局与局部Moran’s I指数,发现耦合协调度的空间相关性逐渐增强,位于高高水平集聚区的省份数逐渐增多。基于空间计量模型的相关检验表明空间固定效应SDM模型拟合效果最好,估计结果发现人力资本、基础设施建设、产业政策对应变量存在显着的空间溢出效应,其他变量未发现存在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由地理加权回归模型(GWR)估计结果表明,各驱动因素回归系数均值对产业耦合协调度存在正向作用,且区域差异特征显着。第四,中国制造业与服务业协调发展对制造业升级有显着的正向促进作用,但在不同门限变量下对制造业升级效果存在差异。其中,产业规模存在单一门限值,当制造业工业销售产值低于34685亿元时,产业协调发展对制造业生产效率提升效果较强,反之则较弱;综合发展水平存在双重门限值,当制造业综合发展水平介于0.08540.3330之间时,产业协调发展对制造业生产效率提升效果最强,其他情况则较弱;技术创新存在单一门限值,当R&D经费内部支出高于2.127亿元时,产业协调发展对制造业生产效率提升效果较强,反之则较弱。基于本文的理论及实证分析所得结论,提出促进区域间产业协调发展及产业优化升级的相关建议:提升制造业与服务业发展水平,加快形成产业集群;深化供给侧改革下的高质量发展,促进产业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转移;顺应“互联网+”发展趋向,不断更新产业互动模式。本文的创新和主要贡献在于:(1)探析了产业协调发展的动机、载体、路径,健全了制造业与服务业协调发展的理论机制;(2)创新性探究了制造业与服务业协调发展状况、共性特征、差异水平及动态演进规律,继承和拓展了产业关联、融合研究,为实现产业协调发展提出可供借鉴的发展模式;(3)引入空间因素,通过测度制造业与服务业协调发展的空间集聚效应,驱动因素的空间溢出效应、空间异质性,将产业协调发展的理论分析扩展至空间层面;(4)突破传统的线性单向思维,检验制造业与服务业协调发展对制造业升级的阈值效应,建立了产业协调发展对产业升级的非线性推动机理。
王嫱[8](2018)在《中国智能汽车政策现状及完善研究 ——基于中国和美国政策的比较分析》文中指出智能汽车被中美两国都列为国家新兴战略性产业之一,是实现道路交通安全水平提升、产业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和内容。美国该领域发展全球领先,政府已出台《先进制造业战略规划》、《国家创新战略》、《自动驾驶汽车政策》等国家战略和专项政策;国内已发布《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人工智能》、《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征求意见稿)等顶层设计。两国对该产业进行积极的规划,以推动智能汽车发展。本文基于中美智能汽车政策比较视角,运用市场失灵、产业政策和竞争优势等理论,研究了智能汽车发展相关政策。使用比较分析、文献查阅、案例分析、专家咨询等研究方法,对中美两国的政策背景、政策目标、政策内容、政策工具,以及政策实践和影响进行比较,归纳分析两国相关政策的异同,主要包括平衡交通安全与产业经济的政策目标;梳理相关国家战略和自动驾驶政策等内容;运用市场机制和政府引导等政策工具;促进该领域企业研发测试、示范区建设、加快立法等政策实施情况。通过比较,发现目前国内智能汽车政策推进支持有力,而产业发展在技术和配套制度上与美国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关键技术薄弱、核心零部件缺失、道路测试建设滞后、车辆和基础设施技术标准体系不完善、道路安全及通行规则等法律法规不健全等。在借鉴美国政策经验基础上,立足于本国国情和发展实际,总结对推动我国智能汽车发展、完善相关政策的启示。对管理部门从聚焦产业政策(加大关键共性技术攻关等)、落实竞争政策(放松行政性准入限制等)、制定管理政策(加强交通安全和社会管理等)方向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孙刚[9](2018)在《上海制造业与创意产业融合发展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自改革开放以来经过近40年的发展,上海制造业已完成初步积累,但现阶段上海制造业整体技术力量还相对薄弱,竞争力不强,上海制造业正面临迫切的转型升级任务;自21世纪初以来,上海创意产业逐渐发展起来,而今上海已经成为我国内陆城市中创意产业发展最繁荣、最活跃的城市,但上海创意产业的发展瓶颈也越来越突显;产业融合能够引起产业边界模糊化,促使产业规模、产业形态、企业组织等发生变化,并最终形成新的产业形态,产业绩效得以提升,产业转型升级得以实现。基于以上背景和问题,本文首先对制造业与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的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和综述,对产业融合的相关基础理论进行了整理和总结;然后,本文结合产业发展背景从产业融合发展的驱动力、载体、机理模式、融合过程、耦合机制、融合效应等方面对制造业与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的机理进行了研究;再然后,笔者利用SWOT等定性分析方法对上海制造业和创意产业的发展现状、机遇、困境等问题进行了分析,从企业发展战略、价值链角度对制造业与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的典型案例(上汽公司、上海国际工业设计中心)进行了深入分析,采用投入产出法对上海制造业与创意产业的融合度进行了测度,并对制造业与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的国际环境、机遇、困境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接着,本文基于前文理论分析部分构建上海制造业与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的实证模型,运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法、相关性分析法等定量分析方法对产业融合绩效进行了研究;最后,笔者基于前文研究内容从企业、政府、产业三个层面对如何促进上海制造业与创意产业融合发展提出了力所能及的对策建议。通过以上研究可以得出,产业融合度的提高对上海制造业产业绩效提升有明显的正向促进作用,制造业与创意产业发生融合是技术创新、市场开放度、市场结构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上海要抓住产业转型的机会,政府要充分发挥宏观引导和调节功能,企业要承担起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主体责任,才能使上海制造业与创意产业更好更快地融合发展,并最终提高制造业产业绩效,实现制造业转型升级。
王映川[10](2017)在《中国先进制造业产业组织模块化机制研究》文中指出《中国制造2025》中指出国民经济的主体是制造业,制造业乃是国之根本、兴邦利器、强国之基。工业文明自从十八世纪中叶开启以来,无论世界强国的发展史还是中华民族的奋斗史都向我们证明,只有强大的制造业,才能造就国家和民族的强盛。因此大力发展制造业使之具备国际竞争力,是提升我国综合国力、保障国家安全、把我国建设世界强国的必由之路。但是,我国制造业与世界先进水平比较,仍然突显出大而不强的特点,与先进国家相比差距体现在缺乏自主创新能力、资源利用效率不高、产业结构水平低、信息化程度不强、质量效益差等方面。我国面临着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和跨越发展的紧迫任务,而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是带动我国传统制造业产业升级的有效路径。本文在深入考察中国先进制造业产业组织的现状与特征基础上,继而结合中国与他国相比独特的经济运行环境,以一般性产业组织理论以及模块化理论为指导,对中国先进制造业产业组织模块化机制进行了深入探讨。本文使用中国先进制造业分行业截面数据,对提出模块化机制的Schilling-Steensma理论假说就中国先进制造业产业组织模块化发展的适用性进行实证检验,并结合中国先进制造业的产业组织特征,提出中国先进制造业模块化组织形成的动力机制。本文认为,市场主体与经济环境之间协同发展、相互作用是产业组织模式形成的动因,并且产业组织的演化伴随着市场主体与经济环境之间的长期动态博弈,因此,推动中国先进制造业产业组织模式向模块化产业组织演进,相关政策的制定应从市场主体和经济环境两个层面入手。中国先进制造业产业组织模块化应遵从“优化经济环境、健全市场机制、完善市场环境——驱动企业主体、推动产业融合——形成生产网络、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的“三阶段”发展模式。
二、构建先进产业组织打造浙江先进制造业基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构建先进产业组织打造浙江先进制造业基地(论文提纲范文)
(1)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中国经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研究 ——基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与不足 |
1.4.1 创新点 |
1.4.2 不足 |
第2章 研究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内涵界定 |
2.1.1 高质量发展 |
2.1.2 产业结构调整 |
2.1.3 产业结构转型 |
2.1.4 产业结构升级 |
2.2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涉及的主要内容 |
2.2.1 方向动力 |
2.2.2 政策导向 |
2.2.3 模式选择 |
2.2.4 可行路径 |
2.2.5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与高质量发展的关系 |
2.3 研究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理论应用 |
2.3.1 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 |
2.3.2 资本有机构成学说 |
2.3.3 产业竞争原理 |
2.3.4 产业结构优化理论 |
2.3.5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原理 |
2.3.6 高质量发展学说 |
第3章 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纵览 |
3.1 产业结构构成状况 |
3.1.1 产业部门分布 |
3.1.2 主导产业选择 |
3.1.3 规模水平测度 |
3.2 产业结构的演进历程 |
3.2.1 以重工业为主导的初步工业化阶段(1952-1977) |
3.2.2 产业结构重型化的纠偏阶段(1978-1991) |
3.2.3 产业结构趋向合理的深入改革阶段(1992-2008) |
3.2.4 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全面转型升级阶段(2009-至今) |
3.3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取得的初步成效 |
3.3.1 三次产业比例关系有所改善 |
3.3.2 产业层次在缓慢提升 |
3.3.3 产业核心竞争力有所提高 |
3.3.4 服务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新格局正在形成 |
第4章 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
4.1 问题表现 |
4.1.1 比例关系失调,结构层级不高 |
4.1.2 供需结构扭曲,产销矛盾突出 |
4.1.3 技术含量较低,创新能力不强 |
4.1.4 产品附加值偏低,资源能源消耗过高 |
4.1.5 受区域屏障制约,产业联动效应太小 |
4.2 症因探析 |
4.2.1 经济发展政策存在导向偏误 |
4.2.2 国际市场需求萎缩 |
4.2.3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制度环境欠佳 |
4.2.4 企业获利能力偏低,生产方式过于粗放 |
4.2.5 经济运行机制与管理体制尚不健全 |
4.2.6 要素价格上涨,比较优势丧失 |
4.2.7 新发展理念贯彻落实不够到位 |
第5章 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国际经验借鉴 |
5.1 美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做法与经验 |
5.1.1 制定、调整与完善产业政策 |
5.1.2 致力于不断推进科学技术创新 |
5.1.3 积极推动产业国际转移 |
5.1.4 提出并实施“再工业化”战略 |
5.2 日本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做法与经验 |
5.2.1 适时制定产业政策与产业发展战略 |
5.2.2 重点发展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 |
5.2.3 对外直接投资生产兼扩大内需 |
5.2.4 提升产业结构的信息化和服务化水平 |
5.3 德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做法与经验 |
5.3.1 推行积极的产业政策 |
5.3.2 鼓励支持产业技术创新 |
5.3.3 培养产业发展所需人才 |
5.3.4 稳步推进工业4.0 战略 |
5.4 国外经验对中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启示 |
5.4.1 完善产业政策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保驾护航 |
5.4.2 加快技术创新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供动力 |
5.4.3 培养人才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供智力支撑 |
5.4.4 实施中国制造2025 战略,助力制造强国建设 |
第6章 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促进对策 |
6.1 营造有利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良好环境 |
6.1.1 建立健全现代化产业发展体系 |
6.1.2 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6.1.3 提升有利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公共服务管理能力 |
6.1.4 创新产业发展思路 |
6.2 加快推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
6.2.1 提升三次产业层级质量 |
6.2.2 推动传统产业向中高端转变 |
6.2.3 大力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
6.2.4 促进各产业间的融合发展 |
6.3 提升自主创新与科技研发能力 |
6.3.1 积极构建科技创新体系 |
6.3.2 培育健康的创新环境 |
6.3.3 实现自主创新与开放创新的有机结合 |
6.3.4 重视人才的战略作用 |
6.4 转变企业经营管理模式 |
6.4.1 提升品牌建设能力 |
6.4.2 以内涵型扩大再生产为主要方式 |
6.4.3 实行现代化企业管理机制 |
6.4.4 改变经营发展理念 |
6.5 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
6.5.1 继续推进结构性改革 |
6.5.2 进一步优化供给结构 |
6.5.3 完善要素市场配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基于产业生态视角的资源型区域产业演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方法 |
1.3 基本结构与主要内容 |
1.4 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产业生态与资源型区域产业演进的文献综述 |
2.1 产业演进研究 |
2.1.1 产业演进的内涵 |
2.1.2 产业演进的影响因素 |
2.1.3 产业演进的路径选择 |
2.2 产业生态与产品空间研究 |
2.2.1 产业生态的研究进展 |
2.2.2 产品空间理论研究进展 |
2.3 资源型区域产业锁定与转型升级研究 |
2.3.1 资源型区域产业锁定及其成因 |
2.3.2 资源型区域产业转型升级路径与措施 |
2.4 文献评述 |
第3章 产业生态视角下资源型区域产业演进的理论框架 |
3.1 从生态系统到产业生态系统 |
3.1.1 生态系统的构成 |
3.1.2 生态平衡及生态系统演替模型 |
3.1.3 产业生态系统的构成 |
3.1.4 产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及其演进模型 |
3.1.5 本文后续所使用的主要概念与模型 |
3.2 产业生态恶化与资源型区域产业低端锁定:抑制模型 |
3.2.1 基本假定 |
3.2.2 资源丰裕、资源繁荣与资源型区域产业生态恶化 |
3.2.3 产业生态恶化、低端锁定与资源型区域产业结构逆向演进 |
3.3 产业生态改良与资源型区域产业转型升级:随机、促进模型 |
3.3.1 资源管制、资源依赖弱化与资源型区域产业中性演进:随机模型 |
3.3.2 政策引导、资源收益转化与资源型区域产业生态改良:促进模型 1 |
3.3.3 产业生态改良、内生驱动与资源型区域产业转型升级:促进模型 2 |
3.4 资源型区域产业演进的数理解析 |
3.4.1 资源型区域产业低端锁定分析 |
3.4.2 资源型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分析 |
3.5 三次产业演进与资源型区域产业演进的拓展分析 |
3.5.1 三次产业演进、经济发展阶段与工业部门产业演进关系 |
3.5.2 资源依赖与三次产业演进的关系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中国资源型区域产业低端锁定的实证分析 |
4.1 省级层面中国资源型区域的划分依据 |
4.2 中国资源型省份产业演进的测度与特征:基于产品空间理论 |
4.2.1 基于产品空间理论的测度概念与方法 |
4.2.2 中国产业空间网络构建方法 |
4.2.3 中国产业空间网络的总体特征 |
4.3 中国资源型区域产业演进升级能力评价 |
4.3.1 显性比较优势产业与产业空间网络特征 |
4.3.2 区域优势产业邻近度综合指数特征 |
4.3.3 生产能力禀赋与产业密度特征 |
4.4 资源依赖对区域产业演进影响的实证检验 |
4.4.1 模型设定与样本选择 |
4.4.2 基准计量检验:2003-2013 |
4.4.3 补充计量检验:2007-2017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产业生态对中国资源型区域产业演进影响的计量检验 |
5.1 产业基础对中国资源型区域产业演进的影响:基于三维数据 |
5.1.1 三维数据模型设定与数据处理 |
5.1.2 三维数据模型基准计量检验:2003-2013 |
5.1.3 三维数据模型补充计量检验:2007-2017 |
5.2 产业生态对中国资源型区域产业演进的影响研究 |
5.2.1 模型设定与样本选择 |
5.2.2 基准计量检验:2003-2013 |
5.2.3 补充计量检验:2007-2017 |
5.3 资源依赖抑制资源型区域产业演进的中介机制检验 |
5.3.1 中介效应模型设定与样本选取 |
5.3.2 资源依赖“诅咒”经济发展水平的中介效应检验 |
5.3.3 资源依赖影响显性比较优势产业个数的中介效应检验 |
5.3.4 资源依赖影响区域优势产业邻近度综合指数的中介效应检验 |
5.4 拓展检验:替代原有被解释变量 |
5.4.1 资源依赖与区域产业低端锁定的实证检验 |
5.4.2 产业生态对区域产业演进影响的实证检验 |
5.4.3 资源依赖对产业生态的影响:机制检验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中国资源型城市产业演进的典型案例研究:以山西长治为例 |
6.1 长治产业演进的总体特征与产业空间网络格局 |
6.1.1 长治经济发展与产业演进的总体特征 |
6.1.2 中国产业空间网络中的长治格局 |
6.2 长治产业演进的路径探索与转型方向 |
6.2.1 长治产业演进的路径依赖 |
6.2.2 长治产业演进的路径创造 |
6.2.3 长治产业退出导致路径中断 |
6.2.4 长治产业转型升级的未来方向 |
6.3 长治产业生态改良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机制阐释 |
6.3.1 煤炭产业管制促进主导地位缓降与产业素质提升 |
6.3.2 产业生态改良为长治制造业、新兴产业发展创造了条件 |
6.3.3 制造业、新兴产业助力长治产业演进向随机、促进模型转变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优化生态促进资源型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的路径与建议 |
7.1 资源型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的路径选择 |
7.1.1 资源型区域路径依赖式产业升级 |
7.1.2 资源型区域路径突破式产业升级 |
7.2 资源型区域产业生态优化的政策建议 |
7.2.1 以产业关联推动资源型区域产业群落化发展 |
7.2.2 促进资源型区域生产要素禀赋升级 |
7.2.3 提升资源型区域产业服务能力 |
7.2.4 完善资源型区域产业基础设施保障 |
7.3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他科研情况 |
附表 1“省份—行业—年份”三维数据Probit回归结果 |
附表 2 1999-2019 年长治市主要工业品产量 |
附图 1 2013 年中国正产业空间网络基准图 |
附图 2 2013 年中国负产业空间网络基准图 |
(3)江苏产业集群竞争力提升的政府公共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二、产业集群理论相关研究综述 |
三、研究思路方法 |
四、重点难点与创新之处 |
五、研究不足及后续研究问题 |
第一章 江苏产业集群发展现状及竞争力分析 |
第一节 江苏产业集群发展概况 |
一、江苏产业集群发展现状分析 |
(一)江苏产业集群发展阶段回顾 |
(二)江苏产业集群发展特点 |
(三)江苏重点产业集群发展现状 |
二、江苏产业集群发展SWOT分析 |
(一)优势分析 |
(二)劣势分析 |
(三)机遇分析 |
(四)威胁分析 |
第二节 集群竞争力内涵及评价分析 |
一、集群竞争力评价样本选择 |
二、集群竞争力评价模型 |
三、集群竞争力评价结果 |
(一)集群实力 |
(二)集群潜力 |
(三)集群动力 |
(四)集群环境 |
第二章 产业集群发展中政府作用力分析和江苏公共政策评价 |
第一节 产业集群发展中市场失灵现象分析 |
一、无法有效满足公共产品和服务需求 |
二、无法有效解决外部不经济性 |
三、无法协调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 |
第二节 政府公共政策失灵现象分析 |
一、政府产业集群公共政策执行不到位 |
二、政府过度干预产业集群发展 |
三、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缺位” |
第三节 江苏促进产业集群发展的公共政策作用评价 |
一、江苏促进产业集群发展公共政策的积极作用 |
二、江苏促进产业集群发展公共政策存在的问题 |
第三章 提升产业集群竞争力的经验启示和江苏公共政策选择 |
第一节 美国、意大利、日本推动产业集群发展的公共政策实践 |
一、美国着力打造创新型产业集群 |
二、意大利市场作用下形成中小企业集群 |
三、日本通过政府主导培育产业集群 |
第二节 发达国家推动产业集群发展政策的启示 |
一、政府鼓励引导产业集群发展 |
二、发挥政府作用弥补市场失灵 |
三、政策支持集群自主创新 |
四、注重发挥地区优势 |
第三节 政府提升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公共政策定位 |
一、遵循市场机制规律推动产业集群发展 |
二、防止干预过度导致负面效应 |
三、政府引导模式更适用于追赶型发展的国家或地区 |
四、公共政策着力点应聚焦于打造区域创新生态网络 |
五、针对不同发展阶段制定区别化、有重点的公共政策 |
第四节 江苏提升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公共政策选择 |
一、制定产业集群发展规划 |
二、优化产业集群支持政策 |
三、构建产业集群区域创新网络 |
四、促进中小企业与核心企业建立协作体系 |
五、扩大集群对内对外开放合作交流 |
六、完善公共产品供给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智能制造发展的国际比较与中国抉择(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问题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问题的提出 |
三、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智能制造研究综述 |
一、国外相关研究 |
二、国内相关研究 |
三、文献评述 |
第三节 研究内容、思路及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思路 |
三、研究方法 |
第四节 主要创新点 |
第一章 研究智能制造发展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马克思技术进步理论及资本有机构成理论 |
一、技术进步和机器大工业生产理论 |
二、资本有机构成理论 |
第二节 西方经济学相关理论 |
一、熊彼特创新及经济周期理论 |
二、弗里曼工业创新及演化经济学理论 |
三、佩雷斯技术-经济范式及技术革命周期演化理论 |
四、其他新熊彼特学派学者的创新和演化经济学理论 |
第二章 智能制造发展演化的机理及其技术-经济范式 |
第一节 智能制造的定义及内涵界定 |
一、有关智能制造的定义概述 |
二、本文对于智能制造概念的界定 |
第二节 智能制造产生的动力分析 |
一、技术进步是智能制造产生的根本动力 |
二、经济危机是智能制造产生的催化剂 |
第三节 智能制造的生产组织模式 |
一、制造业生产组织模式变迁 |
二、智能制造的生产组织模式创新 |
第四节 智能制造的技术-经济范式体系 |
一、范式及技术-经济范式概念界定 |
二、技术革命的划分及其技术-经济范式变迁分析 |
三、第三次工业革命下的智能制造技术-经济范式 |
第三章 智能制造关键基础性产业全球发展态势比较分析 |
第一节 集成电路和传感器产业 |
第二节 高档数控机床产业 |
第三节 工业机器人产业 |
第四节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
第四章 G20国家智能制造发展水平实证分析 |
第一节 智能制造发展水平的分析思路及方法 |
一、智能制造发展水平的分析思路 |
二、投入产出分析方法及直接消耗系数 |
三、制造业智能化指数的概念及其对智能制造发展水平的表征 |
第二节 相关产业的界定 |
一、信息通信技术产业的界定 |
二、机械自动化产业的界定 |
三、制造业的行业界定 |
第三节 制造业智能化指数的计算及数据来源 |
一、制造业智能化指数的计算方法 |
二、研究的国别及数据来源 |
第四节 实证结果分析 |
一、各国智能制造总体发展水平比较分析 |
二、分行业智能制造发展水平比较分析 |
三、中国智能制造发展水平分析 |
第五章 典型国家智能制造发展模式比较与经验借鉴 |
第一节 美国国家创新体系及先进制造业发展战略 |
一、美国国家创新体系和创新政策演变分析 |
二、美国先进制造业及工业互联网发展战略 |
第二节 德国国家创新体系及工业4.0战略 |
一、德国国家创新体系和创新政策演变分析 |
二、德国高技术创新战略及工业4.0发展战略 |
第三节 日本国家创新体系及新机器人战略 |
一、日本国家创新体系和创新政策演变分析 |
二、日本新机器人战略及互联工业倡议 |
第四节 美、德、日智能制造发展模式比较与启示 |
一、美、德、日智能制造发展模式的相同点 |
二、美、德、日智能制造发展模式的不同点 |
三、几点启示 |
第六章 中国智能制造发展现状分析 |
第一节 中国智能制造发展情况概述 |
一、智能制造发展的顶层设计逐步完善 |
二、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全面展开 |
三、智能制造关键基础性产业持续发展 |
四、企业积极参与推动智能制造发展 |
五、各地方政府主动对接智能制造发展 |
第二节 中国智能制造发展存在的问题分析 |
一、智能制造发展基础薄弱,自主创新意识和能力不强 |
二、官产学研的协同创新机制尚未建立起来 |
三、智能制造推进平台缺失 |
四、企业的主体引领作用不突出 |
五、政策规划相对宽泛,没有突出自身特点和优势 |
六、相关教育和人才缺失 |
第七章 推进中国智能制造发展的创新路径 |
第一节 推进中国智能制造发展的基本原则 |
第二节 推进中国智能制造发展的路径分析 |
一、发展目标:以建设制造强国为目标的智能制造发展导向 |
二、创新主导力量:政府引领、产业界主导、研究机构和大学紧密合作的智能制造创新网络 |
三、涵盖领域:涵盖重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智能制造发展领域 |
四、重点环节和思路:面向不同发展优势和水平的差异化发展战略 |
第三节 推进中国智能制造发展的对策建议 |
一、深化智能制造相关基础理论体系的研究 |
二、加强智能制造关键技术和装备的攻关 |
三、健全智能制造发展的体制机制 |
四、完善智能制造发展的政策保障 |
五、强化智能制造相关人才的教育和培训 |
第八章 结论 |
第一节 本文的主要结论 |
第二节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实现高质量发展背景下的西安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路线图 |
1.4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创新点 |
2 马克思主义的产业转型升级理论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1 装备制造业 |
2.1.2 高质量阶段 |
2.1.3 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 |
2.2 马克思的产业升级思想 |
2.2.1 产业结构协调思想 |
2.2.2 产业技术支持思想 |
2.2.3 产业组织创新思想 |
2.2.4 产业布局合理思想 |
2.3 毛泽东关于产业转型升级的论述 |
2.3.1 关于经济结构协调的论述 |
2.3.2 关于经济布局合理的论述 |
2.4 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关于产业转型升级的论述 |
2.4.1 邓小平关于产业转型升级的论述 |
2.4.2 江泽民关于产业转型升级的论述 |
2.4.3 胡锦涛关于产业转型升级的论述 |
2.5 习近平新时代的产业转型升级思想 |
2.5.1 经济新常态 |
2.5.2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
2.5.3 高质量发展 |
2.5.4 五大发展理念 |
3 西安装备制造业结构格局及转型升级的依据 |
3.1 西安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历程 |
3.1.1 基础建设时期(1949—1977) |
3.1.2 体制改革时期(1979—1998) |
3.1.3 产业复兴时期(1999—至今) |
3.2 西安装备制造业的结构格局 |
3.2.1 装备制造业门类齐全 |
3.2.2 高端装备制造业得到较快发展,结构得到一定优化 |
3.2.3 行业之间发展不均衡 |
3.2.4 各行业产业结构状况不同 |
3.2.5 地域布局 |
3.3 西安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必要性 |
3.3.1 西安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的必然要求 |
3.3.2 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
3.4 西安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基础 |
3.4.1 装备制造业具有了一定的规模 |
3.4.2 装备制造业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
3.4.3 装备制造业的支柱作用显着 |
3.4.4 创新资源优势突出 |
3.4.5 交通区位优势突出 |
4 西安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4.1 西安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存在的问题 |
4.1.1 装备制造业产业结构不协调 |
4.1.2 产业组织形式与产业发展要求不匹配 |
4.1.3 装备制造业产业布局不合理 |
4.1.4 技术共享程度不高 |
4.1.5 对外开放水平不高 |
4.2 西安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所面临问题的原因 |
4.2.1 转型升级主动意识不强 |
4.2.2 产业规模总体偏小,竞争力不足 |
4.2.3 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耦合不足 |
4.2.4 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未能充分显现与人才结构失衡并存 |
4.2.5 政府职能不完善与政策体制不健全并存 |
4.2.6 装备制造业发展经费不足 |
5 国内外发达地区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经验及启示 |
5.1 佛山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经验 |
5.1.1 重视科技创新 |
5.1.2 注重招商引资,坚持质、量并重 |
5.1.3 提升政府服务水平 |
5.1.4 打造装备制造业人才高地 |
5.2 美国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经验 |
5.2.1 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 |
5.2.2 鼓励科技创新 |
5.2.3 保护中小企业 |
5.2.4 鼓励出口 |
5.3 德国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经验 |
5.3.1 增加研发投入,鼓励企业创新 |
5.3.2 采取多种融资手段,保障企业发展 |
5.3.3 注重专业人才的培养与引进 |
5.4 启示 |
5.4.1 要有主动意识 |
5.4.2 充分发挥人才、科技创新的重要作用 |
5.4.3 政府的重要作用 |
5.4.4 稳就业、保障民生的重要性 |
5.4.5 工匠精神的重要性 |
6 西安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对策建议 |
6.1 提高主动转型升级意识 |
6.2 转型升级的指导原则 |
6.3 提高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 |
6.3.1 多措并举引导人才向装备制造业汇聚 |
6.3.2 积极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 |
6.3.3 为企业创新创建良好的外部环境 |
6.4 多方面为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资金保障 |
6.4.1 深度释放减税红利 |
6.4.2 积极推进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
6.4.3 扩大高层次对外开放,加大装备制造业招商引资力度 |
6.5 建立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 |
6.5.1 积极发挥龙头企业作用,合理培育产业集群 |
6.5.2 优化升级装备制造业产业链条,深化企业关联度 |
6.5.3 加大装备制造业集群的配套服务设施建设 |
6.6 深入推进军民产业融合 |
7 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6)“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机理与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文献研究与评述 |
一、“互联网+”与制造业升级相关研究 |
二、“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相关研究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评价 |
第三节 研究思路、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框架 |
三、研究方法 |
第四节 创新与不足 |
一、创新之处 |
二、不足之处 |
第一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第一节 基本概念界定 |
一、“互联网+”相关概念界定 |
二、制造业升级相关概念界定 |
第二节 相关理论基础 |
一、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创新理论与产业升级理论 |
二、西方创新理论与产业升级理论 |
第二章 历史维度下互联网+制造业发展规律归纳研究 |
第一节 工业革命与制造业发展历史经验 |
一、工业革命演进与争论 |
二、制造业结构升级一般规律 |
三、制造业价值链升级一般规律 |
四、制造业竞争力演进一般规律 |
第二节 历史维度下制造业发展影响因素 |
一、因素一:需求面驱动 |
二、因素二:技术面驱动 |
三、因素三:人力资本面驱动 |
四、因素四:能源机制面驱动 |
五、因素五:制度面驱动 |
第三节 新工业革命与制造业范式选择 |
一、新工业革命浪潮:“互联网+” |
二、制造业范式演化与选择 |
三、历史维度下中国互联网+制造业升级历史机遇 |
四、历史维度下中国互联网+制造业升级面临挑战 |
第三章 空间维度下互联网+制造业发展战略比较研究 |
第一节 外国互联网+制造业战略梳理 |
一、各国先进制造业战略 |
二、各国先进制造业战略关键:“互联网+” |
第二节 《中国制造2025》战略选择 |
一、《中国制造2025》战略背景 |
二、《中国制造2025》战略核心与内涵 |
三、空间维度下中国互联网+制造业发展战略机遇 |
四、空间维度下中国互联网+制造业升级面临挑战 |
第四章 “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机理研究 |
第一节 “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机理分析 |
一、三模型拓展与“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动因理论 |
二、社会总生产模型拓展与“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作用机理理论 |
第二节 “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动力因素分析 |
一、动力一:“互联网+”技术基础与技术融合驱动力 |
二、动力二:“互联网+”市场多层次拉动力 |
三、动力三:“互联网+”政策支撑力 |
第三节 “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作用机理一:基于产业结构视角 |
一、“互联网+”促进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升级作用机理 |
二、“互联网+”促进资本密集型制造业升级作用机理 |
三、“互联网+”促进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升级作用机理 |
第四节 “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作用机理二:基于价值链视角 |
一、“互联网+”促进制造业价值链横向扩张升级作用机理 |
二、“互联网+”促进制造业价值链纵向渗透升级作用机理 |
三、“互联网+”促进制造业价值链跃迁升级作用机理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实证研究 |
第一节 “互联网+”综合发展水平评价 |
一、“互联网+”综合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二、“互联网+”综合发展水平评价 |
第二节 “互联网+”对制造业升级影响实证分析 |
一、变量定义与数据选取 |
二、模型设定与检验 |
三、结果与分析 |
第六章 “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路径选择研究 |
第一节 构建“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技术驱动链 |
一、“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开放创新驱动路径 |
二、“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多层次可持续创新驱动路径 |
三、“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协调创新驱动路径 |
第二节 构建“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市场驱动链 |
一、制造业服务化驱动路径 |
二、“中国质造”和“中国智造”耦合驱动路径 |
三、国家价值链协同发展路径 |
四、链条式一体化管理发展路径 |
第三节 构建“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政策驱动链 |
一、国家层面的政策优化路径 |
二、社会层面的政策优化路径 |
三、企业层面的政策优化路径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研究生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7)中国制造业与服务业协调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三、研究的基本思路与技术路线 |
四、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 |
五、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制造业与服务业协调发展的基本理论分析 |
第一节 研究范围及产业协调发展概念界定 |
一、制造业范围界定 |
二、服务业范围界定 |
三、产业协调发展概念界定 |
第二节 产业协调发展的动因 |
一、分工协作理论 |
二、交易成本理论 |
三、价值链理论 |
四、产业集群理论 |
第三节 产业协调发展的载体 |
一、业务载体 |
二、资本载体 |
三、技术载体 |
四、人才载体 |
五、信息载体 |
第四节 产业协调发展的路径 |
一、需求遵从路径 |
二、供给主导路径 |
三、互动发展路径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制造业与服务业综合发展水平的测度分析 |
第一节 制造业与服务业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一、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 |
二、评价指标体系的具体确定 |
三、数据来源及区域划分 |
四、指标权重及综合指数确定 |
第二节 制造业与服务业综合发展水平分析 |
一、制造业与服务业总体发展水平及特征 |
二、省域制造业与服务业发展水平及特征 |
三、区域制造业与服务业发展水平及特征 |
四、各门类服务业发展水平及特征 |
第三节 制造业与服务业发展水平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
一、灰色关联度计算方法 |
二、制造业发展水平与各评价指标 |
三、服务业发展水平与各评价指标 |
四、制造业与服务业灰色关联度 |
第四节 制造业与服务业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 |
一、Dagum基尼系数分解方法 |
二、三区域下制造业综合指数的空间差异分解 |
三、八区域下制造业综合指数的空间差异分解 |
四、三区域下服务业综合指数的空间差异分解 |
五、八区域下服务业综合指数的空间差异分解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制造业与服务业协调发展水平的测度分析 |
第一节 耦合协调度模型构建与等级划分 |
一、耦合协调度模型 |
二、等级划分标准 |
第二节 制造业与服务业协调发展水平分析 |
一、总体协调发展水平及特征 |
二、省域层面协调发展水平及特征 |
三、区域层面协调发展水平及特征 |
第三节 制造业与服务业各门类协调发展水平分析 |
一、制造业与服务业各门类总体耦合协调度 |
二、三区域下制造业与服务业各门类耦合协调度 |
三、八区域下制造业与服务业各门类耦合协调度 |
第四节 制造业与服务业协调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 |
一、三区域下制造业与服务业协调发展水平空间差异分解 |
二、八区域下制造业与服务业协调发展水平空间差异分解 |
三、三区域下制造业与服务业各门类协调发展水平空间差异分解 |
四、八区域下制造业与服务业各门类协调发展水平空间差异分解 |
第五节 制造业与服务业协调发展的前景分析 |
一、灰色预测建模原理 |
二、制造业与服务业协调发展水平总体预测 |
三、制造业与服务业协调发展水平区域预测 |
四、制造业与服务业各门类协调发展水平预测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制造业与服务业协调发展的驱动因素分析 |
第一节 制造业与服务业协调发展水平的驱动因素 |
一、驱动因素及相关假设 |
二、变量选择及说明 |
三、数据来源 |
第二节 产业协调发展水平的空间相关分析 |
一、空间权重矩阵 |
二、全局空间相关分析 |
三、局部空间相关分析 |
第三节 产业协调发展驱动因素的空间溢出效应分析 |
一、空间计量模型的选择 |
二、固定效应与随机效应 |
三、溢出效应及其分解 |
四、产业协调发展水平空间溢出效应的实证分析 |
第四节 产业协调发展驱动因素的空间异质性分析 |
一、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 |
二、地理加权回归模型 |
三、空间异质性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制造业与服务业协调发展对制造业升级的影响分析 |
第一节 制造业升级的现状分析 |
一、制造业产值占国民经济比重现状 |
二、制造业结构升级现状 |
三、制造业价值链升级现状 |
第二节 制造业升级的测度及特征分析 |
一、基于DEA-Malmquist全要素生产效率指数模型构建 |
二、指标设定及处理 |
三、制造业全要素生产效率测算结果 |
第三节 产业协调发展对制造业升级影响的门限效应 |
一、门限回归模型 |
二、模型设定、变量选择及数据来源 |
三、实证结果分析 |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启示 |
一、研究结论 |
二、主要启示 |
三、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附录 |
致谢 |
(8)中国智能汽车政策现状及完善研究 ——基于中国和美国政策的比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的背景 |
二、研究的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关于汽车产业政策的理论研究进展 |
二、关于技术创新政策的理论研究进展 |
三、关于智能网联汽车的理论研究进展 |
四、对国内外理论研究进展的简要评述 |
第三节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思路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智能汽车政策的理论分析 |
第一节 智能汽车的概念 |
一、智能汽车定义 |
二、智能汽车分类等级 |
第二节 市场失灵理论 |
一、市场失灵理论内容 |
二、市场失灵理论在本研究的应用分析 |
第三节 产业政策理论及其应用分析 |
一、产业政策理论内容 |
二、产业政策理论在本研究的应用分析 |
第四节 竞争优势理论 |
一、竞争优势理论内容 |
二、竞争优势理论在本研究的应用分析 |
第三章 中国智能汽车相关政策现状及产业发展瓶颈 |
第一节 中国智能汽车相关政策现状 |
一、智能汽车相关政策现状 |
二、智能汽车相关政策实践及影响 |
第二节 产业发展瓶颈及原因分析 |
一、智能汽车产业竞争优势不突出 |
二、关键零部件制造出现市场失灵 |
第四章 中美智能汽车政策及实践比较分析 |
第一节 中美智能汽车政策比较分析 |
一、中美政策背景和目标比较分析 |
二、中美政策内容和重点比较分析 |
三、中美政策工具比较分析 |
四、中美政策影响比较分析 |
第二节 政策实践比较分析—以加州和上海为例 |
一、加州自动驾驶汽车政策实践 |
二、上海智能网联汽车政策实践 |
第三节 我国智能汽车相关政策有待完善 |
一、政策支持不完善的表现 |
二、政策支持不完善的原因 |
第四节 美国政策对我国智能汽车发展的启示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第一节 主要结论 |
第二节 问题解决对策 |
第三节 政策完善建议 |
一、产业政策夯实智车发展基础 |
二、竞争政策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 |
三、管理政策创建使用消费环境 |
第四节 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9)上海制造业与创意产业融合发展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来源 |
1.2 研究背景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框架、方法及创新点 |
1.4.1 研究框架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基础理论 |
2.1 产业发展相关研究 |
2.2 产业转型升级相关研究 |
2.2.1 产业转型升级内涵综述 |
2.2.2 产业转型升级国内外研究 |
2.3 制造业转型升级相关研究 |
2.3.1 制造业发展存在问题研究 |
2.3.2 制造业转型升级影响因素研究 |
2.3.3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关系研究 |
2.3.4 制造业集聚显着性研究 |
2.3.5 制造业转型升级路径研究 |
2.4 创意产业发展相关研究 |
2.4.1 创意产业内涵综述 |
2.4.2 创意产业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 |
2.4.3 创意产业集群研究 |
2.4.4 创意产业发展模式研究 |
2.5 产业融合相关研究 |
2.5.1 产业融合内涵综述 |
2.5.2 产业融合驱动力研究 |
2.5.3 产业融合类型研究 |
2.5.4 产业融合测度研究 |
2.5.5 产业融和效应研究 |
2.5.6 制造业与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相关研究 |
2.6 基础理论 |
2.6.1 分工理论 |
2.6.2 产业链整合理论 |
2.6.3 创新理论 |
2.6.4 产业绩效理论 |
第三章 制造业与创意产业融合发展机理分析 |
3.1 制造业与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的驱动力分析 |
3.1.1 产业结构升级是制造业与创意产业融合的内部驱动力 |
3.1.2 市场需求增加是制造业与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的外部驱动力 |
3.1.3 政府制度和政策是制造业与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的保障 |
3.2 制造业与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的主要载体分析 |
3.2.1 功能集聚区 |
3.2.2 科技企业孵化器 |
3.2.3 工程技术中心 |
3.2.4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
3.2.5 窗口平台 |
3.2.6 公共技术服务平台 |
3.3 制造业与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的机理模式、过程及层次分析 |
3.3.1 制造业与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的机理模式分析 |
3.3.2 制造业与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的过程分析 |
3.3.3 制造业与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的层次分析 |
3.4 制造业与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的耦合机制分析-基于波特钻石模型 |
3.4.1 制造业生产要素与文化创意要素相互作用 |
3.4.2 制造业需求与文化创意产业相互作用 |
3.4.3 制造业相关产业与文化创意产业相互作用 |
3.4.4 制造业发展战略与文化创意元素相互作用 |
3.5 制造业与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的效应分析 |
3.5.1 提高产品附加值和竞争力、满足人们多样化需求 |
3.5.2 加快上海制造业转型升级、优化产业结构 |
3.5.3 推动创意经济发展、实现多产业协调发展 |
3.5.4 提升上海创新能力、助力上海科创中心建设 |
第四章 上海制造业和创意产业发展现状及案例分析 |
4.1 上海制造业发展现状分析 |
4.1.1 上海制造业的发展历程 |
4.1.2 上海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的SWOT分析 |
4.1.3 上海制造业发展趋势分析 |
4.2 上海创意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
4.2.1 上海发展创意产业取得的成绩 |
4.2.2 上海发展创意产业面临的机遇 |
4.2.3 上海发展创意产业存在的瓶颈 |
4.3 上汽公司案例分析 |
4.3.1 上汽公司案例选择依据 |
4.3.2 上汽公司发展历程 |
4.3.3 上汽公司“制造+创意”的做法—基于企业发展战略角度 |
4.4 上海国际工业设计中心案例分析 |
4.4.1 上海国际工业设计中心案例选择依据 |
4.4.2 上海国际工业设计中心简介 |
4.4.3 上海国际工业设计中心“制造+创意”的做法—基于价值链角度 |
4.4.4 上海国际工业设计中心的启示 |
第五章 上海制造业与创意产业融合现状分析 |
5.1 上海制造业与创意产业融合度分析 |
5.1.1 测度方法 |
5.1.2 数据来源及样本选取 |
5.1.3 上海制造业与创意产业融合度的横向比较 |
5.1.4 上海制造业与创意产业融合度的纵向比较 |
5.2 上海制造业与创意产业融合发展面临的国际经济环境分析 |
5.2.1 第三次工业革命曙光初现,创意要素融入产品制造成为时代趋势 |
5.2.2 全球产业分工发生重要变化,产业链分工转移日益明显 |
5.2.3 实体经济备受关注,再工业化成为国际经济发展新趋势 |
5.2.4 制造与服务加速融合,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成为产业发展趋势 |
5.3 上海制造业与创意产业融合发展面临的优势分析 |
5.3.1 上海制造业有较大的体量 |
5.3.2 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态势良好 |
5.3.3 逐渐完善的政策和良好的环境 |
5.3.4 部分制造业企业为发展制造业创意产业提供了借鉴 |
5.4 上海制造业与创意产业融合发展面临的困境分析 |
5.4.1 经济宏观压力较大 |
5.4.2 对产业融合发展没有形成社会共识 |
5.4.3 研发设计能力有限,研发设计资源分散 |
5.4.4 知识产权保护措施有待加强 |
5.4.5 服务平台的服务水平有待提高 |
第六章 上海制造业与创意产业融合发展模型及实证研究 |
6.1 模型构建与数据来源以及变量说明 |
6.1.1 模型构建与数据来源 |
6.1.2 变量说明 |
6.2 上海制造业技术创新分析 |
6.2.1 上海制造业技术创新评价指标 |
6.2.2 上海制造业技术创新评价结果 |
6.3 上海制造业与创意产业融合度和制造业绩效的关系分析 |
6.3.1 上海制造业与创意产业融合度和制造业绩效的相关分析 |
6.3.2 上海制造业与创意产业融合度对制造业绩效的影响分析 |
6.4 实证结果分析 |
6.4.1 上海制造业与创意产业融合发展趋势良好 |
6.4.2 上海制造业与创意产业融合度对制造业绩效的正向促进作用明显 |
6.4.3 上海制造业与创意产业融合是多种力量综合作用的结果 |
第七章 上海制造业与创意产业融合发展对策建议 |
7.1 企业层面 |
7.1.1 提高技术创新能力 |
7.1.2 培育自主品牌 |
7.1.3 重视人才培养 |
7.1.4 寻求跨国合作 |
7.1.5 做强做大企业 |
7.2 产业层面 |
7.2.1 支持跨产业并购 |
7.2.2 鼓励跨产业战略联盟 |
7.2.3 引导产业集群发展 |
7.2.4 提高产业链附加值 |
7.2.5 推进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
7.3 政府层面 |
7.3.1 放松管制 |
7.3.2 深化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
7.3.3 完善政策支撑体系 |
7.3.4 深化国企改革 |
7.3.5 普及“制造业创意产业”理念 |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
8.1 全文总结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致谢 |
(10)中国先进制造业产业组织模块化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整体分析框架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2.3 技术路线图 |
1.3 本文创新之处与不足 |
1.3.1 创新之处 |
1.3.2 本文不足 |
第2章 模块化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模块化理论基础 |
2.1.1 模块与模块化的概念界定 |
2.1.2 产业组织模块化与模块化产业组织的界定 |
2.1.3 模块化基本理论 |
2.1.4 模块化的三种模式 |
2.1.5 模块化的六项特征 |
2.2 文献综述 |
2.2.1 网络组织理论 |
2.2.2 模块化产业组织的类型与特征 |
2.2.3 模块化产业组织的优势与效应 |
2.2.4 模块化产业组织的风险与成本 |
2.2.5 模块化产业组织的形成机制 |
2.3 研究概况评述 |
第3章 中国先进制造业模块化产业组织特征及发展模块化组织的必要性 |
3.1 中国先进制造业模块化产业组织现状分析 |
3.1.1 中国产业组织模块化水平 |
3.1.2 中国先进制造业模块化产业组织的四大特征 |
3.2 发展模块化产业组织对于中国先进制造业的战略意义 |
3.2.1 发展模块化产业组织的战略意义 |
3.2.2 发展模块化产业组织给中国先进制造业带来的机遇 |
3.3 中国先进制造业产业组织模块化的必要性 |
3.3.1 中国先进制造业产业组织模块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 |
3.3.2 中国先进制造业产业发展模块化产业组织的必要性 |
第4章 中国先进制造业产业组织模块化机制的Schilling-Steensma模型实证检验 |
4.1 Schilling-Steensma的产业组织模块化机制理论 |
4.1.1 Schilling-Steensma模型阐释产业组织与经济环境二者间动态关系 |
4.1.2 Schilling-Steensma产业组织模块化机制的理论假说与理论模型 |
4.1.3 Schilling-Steensma检验模型 |
4.1.4 对Schilling-Steensma的理论学说进一步分析 |
4.2 检验所采用的数据来源与方法说明 |
4.2.1 中国先进制造业行业选取分析 |
4.2.2 数据来源及说明 |
4.2.3 检验方法 |
4.3 计量与检验结果分析 |
4.3.1 计量结果 |
4.3.2 Schilling-Steensma模型中各驱动因素效应分析 |
4.3.3 Schilling-Steensma模型产业组织模块化机制实证检验结果 |
4.4 中美实证检验结果的比较与分析 |
4.4.1 Schilling-Steensma模型中美两国实证检验的结果比较 |
4.4.2 Schilling-Steensma产业组织模块化机制对中国先进制造业检验结果的分析 |
第5章 中国先进制造业产业现有产业组织特点下模块化机制与案例分析 |
5.1 中国先进制造业现有产业产业组织特点下模块化机制的模型建立 |
5.1.1 中国先进制造业现有产业组特点下织模块化机制的假设 |
5.1.2 中国先进制造业现有产业组织特点下模块化模型 |
5.2 计量检验结果 |
5.2.1 计量结果 |
5.2.2 检验结果的研究 |
5.3 案例分析:中国汽车产业产业组织模块化 |
5.3.1 中国汽车产业产业组织模块化现状 |
5.3.2 中国汽车产业产业组织模块化存在的问题 |
5.3.3 促进中国汽车产业组织模块化的政策建议 |
第6章 中国先进制造业产业组织模块化政策建议及结论 |
6.1 中国先进制造业产业组织模块化的环境基础 |
6.2 中国先进制造业产业组织模块化的路径 |
6.2.1 路径设计的战略思路 |
6.2.2 发展路径 |
6.3 政策建议 |
6.4 本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四、构建先进产业组织打造浙江先进制造业基地(论文参考文献)
- [1]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中国经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研究 ——基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视角[D]. 韩美琳. 吉林大学, 2021(01)
- [2]基于产业生态视角的资源型区域产业演进研究[D]. 边云涛. 山西财经大学, 2021(09)
- [3]江苏产业集群竞争力提升的政府公共政策研究[D]. 赵娟. 东南大学, 2019(01)
- [4]智能制造发展的国际比较与中国抉择[D]. 王媛媛.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
- [5]实现高质量发展背景下的西安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研究[D]. 刘夏青. 西安科技大学, 2019(01)
- [6]“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机理与路径研究[D]. 刘淑萍.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9(08)
- [7]中国制造业与服务业协调发展研究[D]. 周楠.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9(08)
- [8]中国智能汽车政策现状及完善研究 ——基于中国和美国政策的比较分析[D]. 王嫱. 上海交通大学, 2018(08)
- [9]上海制造业与创意产业融合发展对策研究[D]. 孙刚.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2018(04)
- [10]中国先进制造业产业组织模块化机制研究[D]. 王映川. 辽宁大学, 201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