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新疆农机服务产业化的设想(论文文献综述)
柴青宇[1](2021)在《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评价及其路径选择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领域先后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土地经营权流转和免除农业税等政策,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的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使农产品产量迅速增长,农产品供给由长期短缺转变为总量平衡、丰年有余。但是,我国依然面对农业生产成本居高不下、农业资源环境持续恶化、农民收益与农业经济增长不同步等问题。为此,2015至2019年中央连续五年下发一号文件部署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问题,在国家层面陆续推出18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配套支持政策,从人才、资金、土地、税收等多维度支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以促进农村产业融合主体和新业态的多元化,使农民从产业链中分享更多收益。进一步提升农村产业融合水平是我国解决“三农”问题、促进产业兴旺、推动乡村振兴、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不可忽视的途径和手段。黑龙江省粮食产量连续10年稳居全国第一,年产量已突破750亿公斤,是名副其实的农业大省,但黑龙江省却一直未能成为农业强省。农产品加工增值率偏低、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等难题一直困扰着黑龙江省农村经济的发展。为此,研究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问题具有针对性和典型性。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的发展模式、路径和历程可为我国其它地区农村产业融合提供有力的借鉴,对于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着重研究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评价及路径选择问题,探析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的理论支撑、融合模式、融合水平、障碍因素、发展路径、制度供给等一系列命题。首先,通过对产业融合核心概念的界定与辨析,以及对产业融合的基础、驱动力等相关理论的综析,构建出本文研究所需的理论参照系,并在理论层面上确定产业融合路径选择所涉及的相关要素。其次,本文从定性及定量两个视角对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程度进行测度与评价。根据对全省13个地市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实践调查的结果,通过实际案例分析,研究黑龙江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现存模式及主要问题。定量研究方面,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方法,在明确农村产业融合测量指标体系构建原则的基础上,选取了 20个反映产业融合发展水平的度量指标,构建出农村产业融合测量指标体系,对黑龙江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再次,本文结合黑龙江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现状及水平,运用障碍分析模型测量出制约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主要障碍因素,并厘清导致障碍出现的主要矛盾。然后明确黑龙江农村产业融合的发展思路、原则、目标,从理论层面锁定黑龙江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路径选择。为使路径的可操作性更强,本文结合黑龙江省农村一、二、三产业发展的实际,从实际层面对路径进行具体的现实选择。最后,本文从农村产业融合的实现主体之一——政府的角度出发,从扩大农业对外开放合作领域、优化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要素、加强农村产业融合基础设施建设和强化农村产业融合政府服务职能等宏观层面提出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路径优化的制度创新。
米巧[2](2020)在《农业分工背景下棉农生产环节外包行为研究 ——以新疆地区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农业分工、农业专业化被视为推动经济增长、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生产环节外包为主的农业分工演进及农民外包决策行为的影响机制是下一步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提高农民收入以及实现乡村振兴战略,亟待解决的理论和现实问题。探析农业生产环节外包供给和需求、农民生产环节外包行为决策与福利效果等都是迫不及待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也是研究“三农”问题的重要突破口。聚焦农业分工背景下的棉农生产环节外包行为,本研究的主要思路为:生产环节外包供给渠道的选择偏好?生产环节外包行为的决策分析?采购生产环节外包行为的差异性分析?生产环节外包行为的福利效果分析,根据棉花生产环节的技术难度差异、资产专用性、棉农家庭禀赋、农户分化等特征,全面分析棉农产生不同生产环节外包行为的影响因素,并比较棉农生产环节外包的供需现状及外包行为的福利效果分析。本研究主要运用分工与协作理论、计划行为理论、委托代理理论以及福利经济学理论,以农业分工为背景,对新疆南北疆9个县(市)1036户棉农进行深入调研,获取有效数据对棉农生产环节外包行为进行全面分析。首先,对棉农生产环节外包供给渠道的选择偏好进行分析;其次,对棉农生产环节环节外包行为的决策进行分析;第三,对棉农采购生产环节外包行为的差异性分析;最后,对棉农生产环节外包行为的福利效果分析。整个研究层层递进对农业分工背景下棉农生产环节外包行为进行深入分析。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1)棉农生产环节外包供给渠道的选择偏好:在整地播种环节环节中,棉农选择最多的外包渠道为棉农自己购买型,占总样本的36%,其次为社会关系型,占总样本的33%;在水肥管理环节中,棉农选择最多的外包渠道为种植大户型,占总样本的35%;在棉花采收环节中棉农选择最多的外包渠道为棉农社会关系,占总样本的47%,其次是种植大户型,占总样本的30%;以上三个生产环节中,农业企业型渠道是棉农选择最少的外包渠道,究其原因,农业企业型供给渠道是以盈利为目标的服务组织,对棉农而言,虽然农业企业型供给渠道的服务质量更高,但是会增加其成本支出,最终棉农选择农业企业型外包渠道的比重较少。(2)生产环节外包行为的决策分析:棉农依据家庭资源禀赋,针对棉花不同生产环节对劳动力、资本和技术的需求差异,会采取部分生产环节外包的生产决策。具体而言,农业兼业程度越高的农户选择生产环节外包的概率更大,植棉面积越大的农户选择生产环节外包概率相对较低,同时农户各生产环节的外包行为呈现出显着关联性特征。门槛模型估计结果表明,农户选择整地播种播种、水肥管理和棉花采收环节外包的农业兼业的门槛值分别为:83.00%、76.70%、55.80%;对应环节棉农选择外包的植棉面积(亩)的门槛值分别为:99.00、72.00、15.00。进而提出加强农业生产环节外包服务体系建设,促进农户生产环节外包服务,有助于降低农业兼业导致劳动力流失对棉花生产的影响,并能缓解“小农户”采购农机的投资压力,对优化资源配置具有积极作用。(3)棉农采购生产环节外包行为的差异性分析:分析了家庭禀赋、土地流转对棉农各环节采购生产环节外包程度和等待时间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农户家庭禀赋不同程度的显着影响棉农采购生产环节外包行为,并对各生产环节的影响也表现出差异。棉农通过土地流转实现有限资源的二次匹配,对采购各生产环节外包行为造成显着影响。棉农各生产环节采购外包行为并不是相互独立的决策行为,整地播种环节与水肥管理环节采购生产环节外包行为存在负相关。进一步研究证实,家庭禀赋、土地流转对棉农采购生产环节外包程度和等待时间的影响呈现出区域差异,尤其在整地播种环节和水肥管理环节最为突出。在棉农家庭禀赋特征中,植棉规模、生产设备、劳动力数以及植棉收入比重、邻居采购是显着影响棉农各环节采购生产环节外包行为的重要因素。土地流出显着影响棉农采购生产环节外包行为的等待时间,土地流入仅对整地播种采购生产环节外包行为具有显着影响。(4)生产环节外包行为的福利效果分析:从家庭收入、消费支出和劳动舒适度等3个方面分析农业生产环节外包行为对改善小农户福利的影响,并比较了各生产环节外包行为的影响差异。研究结果显示:(1)从整体上看,农业生产环节外包行为确实能够改善小农户的福利,如提高家庭收入、增加消费支出以及提升劳动舒适度。(2)农户不同生产环节外包行为的福利效果存在差异,棉花采收环节外包行为对提高农户家庭收入的影响最显着;水肥管理环节外包行为对提高农户消费支出和舒适度均有显着作用。(3)农户家庭资源禀赋对提升外包福利存在差异,导致农户不同生产环节外包的福利效果表现出规模差异和文化差异。同时,受南疆和北疆资源禀赋的影响,农户生产环节外包行为的福利效果也呈现出显着的区域差异。
潘俊安[3](2020)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我国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充分发展水平测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当前我国所面临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表现最为显着的地方在农村,党的十九大报告和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均提出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在报告里将“产业兴旺”作为乡村振兴的重点内容,并要求加快农村产业化规模,打造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局面。实现乡村“产业兴旺”目标。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可以打破当前我国传统农业的小规模、产业化低的发展模式,从而开拓新方式让“农业生产性服务业”成为我国农业现代化过程的发力点。同时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也是农业产业链延伸和农业服务化的过程,其关键点在是否实现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充分发展”。本文以乡村振兴战略理论、农业发展理论、充分发展理论、产业融合理论为理论基础,对我国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充分发展水平进行测度研究。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整理。首先,对生产性服务业和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概念进行界定,结合我国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历程和当前的发展趋势进行回顾和分析。证明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是推进现代化农业的重要抓手,并根据2008年-2017年我国26个主要省份地区统计数据,从准备度、使用强度、影响度、实现度四个维度对我国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充分发展水平利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测度,针对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几种产业类型:农业金融服务、农业科技服务、农机技术服务、农业信息服务、农业物流服务的发展程度进行分析得出了我国目前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依然在起步阶段,仅在准备维度和使用强度上基本实现了充分发展,在影响度和实现度的维度上,我国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程度依然很低。此外,通过对26个主要省份的测度研究分析我国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区域化差异。最后,对比国外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模式,结合我国“大国小农”的特殊国情,对我国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提出政策建议:改造农业经营主体结构使传统农业生产走上规模化、产业化之路;政府通过国家政策和财政的扶持,为农业生产性服务业提供更好更快的发展环境;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与农业的耦合程度,加速现代农业的发展。
张凯[4](2020)在《新疆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水平、经济效应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推进农村三产融合发展对农业现代化建设,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实现五位一体的乡村振兴总体布局具有重要意义。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影响生产力的发展。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的阶段,社会的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主要社会矛盾在乡村尤为突出。因此,在新经济背景下,转变农业生产方式,构建新型的农业生产关系显得尤为重要。产业融合发展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结果,产业间通过相互融合、相互渗透,能重构生产关系和产业发展的空间。如果忽视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农业生产关系构建所必须的法律制度需求,农业与工业、服务业融合发展的客观要求,农业则难以实现代化发展,难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政策实施以来,我国各地亮点纷呈,但总体处于初级阶段,各区存在差异,新疆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需要因地制宜;新型经营主体发展迅速,但竞争力不足,与农民利益联结不紧密;农业剩余劳动力多,但转移能力较差;区域农业资源具有特色,但品牌建设尚不完善,农产品加工深度不高。针对以上问题,本研究以为新疆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提供对策为出发点,以产业经济学、制度经济学等理论为基础。运用比较优势方法分析了新疆农业发展的区域差异性,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与产值贡献度相结合的方法定量评价了新疆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结果表明:农业机械化、农业产业化水平普遍北疆地区强于南疆地区;特色经济作物、粮食作物种植方面北疆地区比较优势强于南疆地区;南疆、东疆地区的林果种植优势较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相对较好的是乌鲁木齐、昌吉、伊犁地区,相对一般的是哈密、吐鲁番、塔城、喀什、阿克苏、巴州地区,发展程度较低的是克州、阿勒泰、和田地区。运用理论分析结合案例论证与数据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促农增收、增进社会福利、推动经济增长的经济效应。农业与农产品加工业的融合度,与农业和农业服务业的融合度存在着相互替代作用。农业与农产品加工业融合度对农业产值有正效应,农业与农业服务业融合度对农业产值具有负效应。农业产值对农业与农产品加工业融合度、农业与农业服务业融合度在短时期内存在正效应。根据对新疆农业、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分析结合借鉴国内外发展经验,为新疆农村产业融和发展提出了几点措施建议。
袁钦[5](2019)在《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金融支持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党中央和国务院一直以来都十分重视农业农村工作,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而农业机械化可以为乡村振兴提供强大动力,它能够促进农业生产方式转型升级,提高农业劳动生产力,同时也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基础,要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必须首先实现农业机械化。虽然农业机械化经过多年的技术装备推广,机械化水平得到了长足进步,但是由于经济、环境等因素差异,各地农机化水平层次不齐,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逐渐显现,现阶段全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仍不到70%,与国外农业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为解决目前农机化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需要在先进农机装备购置、农机化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等方面投入大量的资金,单靠农业经营主体和农民的自有资金显然无法满足,需要社会各方力量共同的金融支持。通过金融支持农业发展的相关文献梳理以及金融支持内涵的分析,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中的金融支持路径可归纳为三条,分别是农业信贷、农业保险和财政支农。但是这三条金融支持路径在实际操作中对农业机械化的支持效果如何?是否真的如常人所料对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升有促进作用?哪条路径支农效果最为显着?目前鲜有期刊和博硕士论文通过定量分析进行实证检验,大多都是定性分析,直接说出问题、提出建议。本文针对这一问题,运用全国31个省份2004-2016年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三大金融支持路径对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支持效果和影响程度,结果却发现,不同的金融支持路径对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支持效果和影响程度不同:农业信贷、农业保险和财政支农都对农业机械化呈现显着的正向影响,但是影响程度并不相同,财政支农对农业机械化的正向影响程度最大,农业信贷对农业机械化的正向影响程度中等,农业保险对农业机械化的正向影响程度最弱,这表明在现阶段下,财政支农仍然是促进农业机械化水平提升的最主要路径,农业信贷和农业保险只是作为辅助路径,但是从长远来看,仅仅依靠政府财政资金并不能满足农业机械化发展的资金需要,再加上现阶段经济下行压力大,财政资金也很吃紧,必须尽快健全完善以农业信贷为主导,以农业保险为保障,以政府财政补贴为动力的综合性金融支持体系,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带动金融机构和保险公司持续加大对农业机械化的支持力度。通过实证分析,探寻农业信贷、农业保险和财政支农在支持农业机械化发展中存在的不足,为政府部门和金融机构提出优化金融支持路径的建议,有助于更好地发挥农业信贷、农业保险和财政资金的合力支农作用,共促农业机械化全程全面发展。
李晓龙[6](2019)在《农村金融深化、农业技术进步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论文是关于农村金融深化、农业技术进步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关系问题的研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是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有利于增强农业发展效率,拓展农民增收领域,以及培育农村新的增长点,是现阶段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农业发展步入新阶段的重要特征。要促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不仅需要改善目前滞后的农村基础设施,也要消除农村产业融合过程中面临的体制机制障碍,更要突破制约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要素供给瓶颈。在这些供给要素中,尤其以资金和技术的需求最为旺盛,由此也迫切需要深化农村金融服务,通过扩大农村金融规模、优化农村金融结构以及提高农村金融效率等途径加大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金融支持;同时还需要加快农业技术进步,通过推进农业技术创新、农业技术推广以及农业技能培训等途径增强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技术支持。因此,系统地研究农村金融深化、农业技术进步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1)研究的主要内容1)系统构建农村金融深化、农业技术进步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理论分析框架。在科学界定相关概念定义及内涵的基础上,系统阐述了农村金融深化、农业技术进步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之间的作用机理,探究了农村金融深化、农业技术进步及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测度依据与方法。2)统计分析农村金融深化、农业技术进步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现状及问题。首先描述性分析了中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产业基础及主要业态现状,系统讨论了中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的变动趋势、省际分布特征以及区域差异特征。然后分别分析了农村金融深化和农业技术进步的现状,以及农村金融深化和农业技术进步支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具体实践与问题。3)实证研究农村金融深化、农业技术进步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影响。基于2008-2016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利用FE、PCSE、FGLS、SYS-GMM、空间计量、门槛回归等计量方法,分别实证检验了农村金融深化、农业技术进步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影响;并从农业技术进步的视角,实证检验了农村金融深化影响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传导机制。4)探索设计农村金融深化、农业技术进步促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长效机制与政策建议。基于理论与实证的研究结论,同时结合中国实际情况,设计了农村金融深化、农业技术进步及二者配合促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长效机制,并提出了促进中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相应政策建议。(2)研究的主要结论1)考察期内中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整体呈不断上升趋势,但具有明显的区域异质性特征。测算结果表明:2008-2016年中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提升十分明显,年均增长率高达11.97%。以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为区域划分标准,中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表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其中,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整体水平来看,东部地区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但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增长速度来看,中西部地区则要明显快于东部地区。衡量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区域差异的基尼系数、泰尔指数和对数离差均值在整体上呈现出逐年递减趋势,说明中国省际之间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的差异程度正在不断缩小。2)农村金融深化显着提升了中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且这种影响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综合采用FE、PCSE、FGLS以及SYS-GMM等计量方法的实证结果表明:整体而言,农村金融深化有利于提升中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与此同时,农村金融深化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的提升作用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相比于中西部地区,农村金融深化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的提升作用在东部地区更加显着。进一步运用面板门槛模型检验发现,地区之间农村金融深化程度、农村人力资本以及基础设施水平的不同,是造成农村金融深化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影响存在区域差异的重要原因。3)农业技术进步不仅有利于提升本地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还通过空间溢出效应(技术扩散效应)促进了相邻地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的提升。传统计量结果表明,农业技术进步显着促进了中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的提升。空间计量结果则发现,一个地区的农业技术进步可以通过空间溢出效应促进周边相邻地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的提升,即农业技术进步存在一定的技术扩散效应。进一步运用空间收敛模型检验发现,中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存在明显的?绝对收敛和?条件收敛,且农业技术进步对中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的收敛产生了显着的促进作用。4)农村金融深化通过促进农业技术进步显着提升了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即农业技术进步是农村金融深化影响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传导机制。交互作用模型检验发现,农村金融深化有效提高了农业技术进步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正向作用。中介效应模型结果表明,农业技术进步是农村金融深化影响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作用途径,从而揭示了农村金融深化→农业技术进步→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传导机制。进一步运用面板门槛模型检验发现,随着农村金融深化程度的不断提升,农业技术进步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促进效应不断增强,再次验证了农村金融深化通过促进农业技术进步,进而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产生了正向作用。5)促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需要构建农村金融深化和农业技术进步及二者相互配合的长效机制。农村金融深化促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长效机制主要包括产品创新机制、风险分散机制和协调合作机制;农业技术进步促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长效机制主要包括供给推动机制、需求拉动机制以及示范带动机制;农村金融深化与农业技术进步配合促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长效机制主要包括融资保障机制、服务支撑机制以及环境优化机制。(3)研究的重要观点1)乡村振兴的核心是产业振兴,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则是振兴乡村产业的根本途径。必须依靠农村产业融合的乘数效应,不断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优化供应链,加快培育农村新业态、新产业,建立现代化的农村产业体系来促进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2)中国区域之间的发展差异较大,农村金融深化需要充分结合区域特征,因地制宜实行差异化的农村金融深化策略,以有效推动区域农村产业融合的持续健康发展。3)制定农业技术进步促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政策时,应充分考虑地理空间因素,通过技术要素的空间有效配置形成新的增长点,以带动相邻地区农村产业融合协同发展。4)农村金融深化与农业技术进步的有效配合对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至关重要。必须依靠农村金融深化,积极发展农业科技金融,促进农业科技要素与金融要素的优化配置,增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内在驱动力。5)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最关键是人才兴旺。没有农民的知识化、技能化、职业化,农业现代化以及农村兴旺繁荣就只能是空中楼阁。要鼓励有志青年在农村创业、就业、安居乐业。(4)研究的政策建议1)以农村金融改革为契机强化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金融供给。完善多层次金融支持政策,缓解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融资约束;持续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因地制宜改善农村支付环境,强化农村金融基础设施建设。2)以创新驱动发展为动力提升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技术含量。健全农业科技人才支持政策,培育农村“众创空间”,发挥产业集群创新优势,强化科技与农业对接、创新成果与产业发展对接、创意设计与生产经营对接。3)以地区资源禀赋为前提支持农村产业融合多元化并存发展。因地制宜突出区域特色和政策差异,积极探索农业内部融合、纵向融合、横向融合、技术渗透型融合、复合型融合等多元化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模式。4)以培育多元融合主体为重点增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能力。高度重视发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引领带动作用,鼓励供销社、邮政系统以及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焕发活力,同时增强农户参与农村产业融合的能力。5)以优化产业发展环境为基础改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条件。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维护农村市场公平竞争秩序,构建农村公共服务体系,降低涉农生产成本,提高产业整体盈利能力。6)以相关制度建设为依托完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保障体系。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破解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土地供给瓶颈;同时完善监管制度和统计制度,指导和推动农村产业融合有序发展。
潘经韬[7](2019)在《农业机械化服务对粮食生产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伴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流向城镇和非农产业,农村人口老龄化和空心化现象日益凸显,由此引发的农业劳动力弱质化和结构性短缺等问题给农业生产带了巨大压力。农业劳动力的结构性短缺和非农工资的上涨也推动了农业劳动力成本的持续上涨,诱发了农业生产者对机械化作业的强烈需求。通常来讲,农业经营主体可以通过两种途径实现机械化作业:一是自主购机作业,二是购买农业机械化服务。但是整体购机能力不足和耕地小规模分散经营的现实情况,决定了不可能每家每户都通过自主购机实现机械化作业。在此背景下,农业机械化服务应运而生,有效缓解了“小规模经营”与“大规模作业”、“买不起”与“需求强”等矛盾,打破了资金和技术因素对农户使用农机的约束,以低成本和高效率的方式推进了农业机械化。越来越多的农业经营主体开始通过购买农业机械化服务来实现机械化作业。在市场需求与政策扶持的共同推动下,以农机作业服务为代表的农业机械化服务取得了快速发展。据统计,2017年我国农机专业户超过500万个,乡村农机从业人员5128万人。农机作业服务组织18.7万个,比2013年增长1.9万个,全国农机社会化服务面积超过42亿亩次。伴随着农业机械化服务的发展与完善,我国农业机械化也取得了快速发展,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从2004年的34%提高到了2017年的66%。农业机械化服务的快速发展也为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发挥了重要作用。鉴于农业机械化服务的重要性,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加快培育各类社会化服务组织,为一家一户提供全程社会化服务”。农业机械是粮食生产过程中重要的投入要素。2014-2018年,我国粮食总产量从46946.95万吨增加到65789万吨。大量研究表明,农机装备的广泛应用对于实现粮食增产发挥了巨大作用。购买机械化服务是粮食生产者实现机械化作业的途径之一。农业机械化服务的本质是农业生产者将机械作业环节外包给专业化的农机服务主体,从而在粮食生产环节实现分工经济。那么,粮食生产为什么需要农业机械化服务?这种社会分工形成的农业机械化服务对粮食生产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是否会影响粮食生产的要素投入?是否会影响粮食生产能力?是否有利于提升粮食生产效率?回答这些问题都需要进行细致的理论分析和严谨的实证研究。鉴于此,本研究将在分析粮食生产和农业机械化服务的基本现状的基础上,系统构建农业机械化服务对粮食生产影响的理论分析框架,从农户层面阐释粮食生产对农业机械化服务需求的理论逻辑,分析农业机械化服务对粮食生产要素投入、粮食生产能力和粮食生产效率的作用机制,并利用相关数据围绕“农户对粮食生产机械化服务的选择行为”、“农业机械化服务对粮食生产要素投入的影响”、“农业机械化服务对粮食生产能力的影响”和“农业机械化服务对粮食生产效率的影响”等4个议题进行实证研究,以期发现相关研究结论,为完善农业机械化服务、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供参考借鉴。本研究总共由九部分组成,分别简述如下:导论部分介绍研究背景及意义,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说明研究目标与内容、研究方法与数据,并指出可能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第一章对农业机械化服务、粮食生产要素、粮食生产能力和粮食生产效率等核心概念进行界定,并介绍分工理论、交易成本理论、农户行为理论、诱致性技术变迁理论和生产效率理论等基础性理论。第二章从粮食生产能力和粮食生产要素投入两个方面分析我国粮食生产的基本现状,同时总结我国农业机械化服务的发展历程和发展趋势,并比较了各类农业机械化服务主体的制度优势。第三章系统构建农业机械化服务对粮食生产影响的理论分析框架,从种粮农户角度阐释粮食生产对农业机械化服务需求与选择的理论逻辑,并厘清农业机械化服务对粮食生产要素投入、粮食生产能力和粮食生产效率的作用机制。第四章利用CLDS2014微观数据实证考察种粮农户机械化服务选择的影响因素,并分别利用全国省级面板数据和湖北县级面板数据实证分析农户粮食生产机械化服务支出的时空演变与驱动因素。第五章分别利用稻谷、小麦和玉米的主产区面板数据实证检验农业机械化服务供给水平对3种粮食作物生产过程中机械投入、人工投入和化肥投入的影响。第六章分别利用全国省级面板数据和湖北省县级面板数据实证研究农业机械化服务对粮食总产能力的影响,同时利用稻谷、小麦和玉米的主产区面板数据实证研究农业机械化服务对粮食单产能力的影响。第七章采用面板随机前沿模型测算稻谷、小麦和玉米的生产效率,运用Tobit模型从供给水平和利用水平两个维度来实证分析农业机械化服务对稻谷、小麦和玉米3种粮食作物生产效率的影响。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部分总结了全文的研究发现,并提出合理的对策建议。本研究在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围绕研究目标展开研究,主要创新点有:第一,系统构建了农业机械化服务对粮食生产影响的理论分析框架,从种粮农户视角阐释了粮食生产对农业机械化服务需求与选择的理论逻辑,并厘清了农业机械化服务对粮食生产要素投入、粮食生产能力和粮食生产效率的影响机理。第二,关于农业机械化服务需求与选择的文献大多侧重于农户是否选择农业机械化服务,且多利用微观调研的截面数据从静态角度来进行实证研究,缺乏时空维度的分析。本研究利用全国省级面板数据和湖北县级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农户粮食生产机械化服务支出的时空演变与驱动因素。第三,目前鲜有文献实证研究农业机械化服务对粮食生产要素投入的影响,本文利用稻谷、小麦和玉米的主产区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农业机械化服务的供给水平对3种粮食作物的人工、机械和化肥等生产要素投入的影响。第四,关于农业机械化服务对粮食生产效率影响的相关文献侧重于农业机械化服务的利用水平,且主要集中探讨水稻生产效率。本研究利用稻谷、小麦和玉米的主产区面板数据,分别从供给水平和利用水平两个维度实证分析农业机械化服务对稻谷、小麦和玉米3粮食作物生产效率的影响。由于笔者研究能力不足和研究数据的限制,本研究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需要在今后的研究中进一步拓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实证研究农户对粮食生产机械化服务的选择行为时,由于数据受限没有考虑机械化服务价格因素的影响。第二,本研究主要从要素投入、生产能力和生产效率三个方面来探讨农业机械化服务对粮食生产的影响,没有考虑农业机械化服务对粮食种植结构、粮食种植规模的影响。第三,本研究在实证分析农业机械化服务对粮食生产要素投入、生产能力和生产效率的影响时,主要使用的是宏观层面的数据,由于数据限制缺乏微观层面的考察。第四,没有考虑不同环节的机械化服务、不同主体提供的机械化服务对粮食生产(要素投入、生产能力和生产效率)影响的差异。
曹志超[8](2019)在《可克达拉农机服务农民专业合作社运行机制问题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由于国内市场需求增加以及国家政策的扶持,我国的兵团农机合作社在最近几年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从而促进了兵团农业和机械化的推广和普及,加快了我国农业机械化和兵团化的进程。在兵团农机合作社迅速发展,给农机合作社的社员带来收入增加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农机合作社发展过程中暴露的问题和不足,比如兵团团场小而散的特点,农机合作社也呈现小而散的状态,不能形成规模化效应,相关专业人才引不来、留不住,农闲时间造成了人力、物力的闲置和浪费,农机合作社效益不高等。因此,在农机合作社存在以上这么多问题和不足的现状下,如何促进问题和不足标准化、规范化和科学化发展,助力农机合作社提质增效,是我们急需解决的一个难题。本文在研究国内外学者在该领域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合作经济理论、委托代理理论、机制设计理论,采用发放问卷调查的方式,以可克达拉农机服务合作社为例,查找该合作社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原因。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可克达拉农机服务合作社目前主要存在股权控制不清晰、很多农业机械闲置时间长、社员文化水平低,决策能力差、利益分配不合理、因管理机构不健全,管理制度不规范、风险防范机制不完善、监督存在漏洞、调度难度大等问题。在此基础上,参照法国和安徽省农机合作社先进的经验和做法,针对可克达拉农机服务合作社现存的问题,提出要从完善管理机制、明细股权设置、规范决策机制、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建立科学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完善服务经营机制等方面,优化可克达拉农机服务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模式。本文以可克达拉农机服务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研究案例,旨在通过对农机专业合作社现状和运行机制进行剖析,找出农机合作社发展过程中运行机制存在的问题,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的解决措施,这对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社运行机制理论研究有借鉴作用。
车雯[9](2018)在《石河子开发区建立农机产业园发展规划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农业基础性的地位是不可撼动的,现代化农业的发展对农业机械装备的需要趋向于高质量与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作为我国农业主产区的新疆而言,机械化水平成为了农业发展的关键性推动因素,在本文的研究中,是以石河子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阅读与SWOT分析方法探讨了农机产业园的发展规划。新疆石河子在历经六十多年的发展中,农业机械装备行业优势得到凸显,由此出现了新的一批的装备制造业企业,包括天露、天佐、科神以及天振等;与此同时,新疆石河子将全国规模最大的生产棉花机械公司、全国最大的生产节水器的公司、全国最大的生产引犁公司以及全国规模最大的精量播种机械公司集中了起来。产值约占全疆农机装备制造业产值的40%,这都夯实了石河子作为农业机械装备大市的优势地位,但是分析结果表明,石河子农机产业园在发展规化中面临龙头企业缺少、品牌建设不足、人才欠缺等诸多劣,同时面临市场严峻的挑战,据此,石河子农机产业园应该在发展规划中,立足于科学化的项目总体定位、项目规划构想,合理确立发展建设方向与发展建设思路,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增加上游与下游的企业,为农机产业的产品制造与市场营销活动提供物资供给、公共服务等条件,充分发挥产业链的优势提升企业的综合市场竞争力,促进企业经济利润的大幅提高,这也就成为农机产业园促进关联产业发展的主要目的,同时要为农机产业园的发展规划从产业优惠政策、人才技术队伍、农机龙头企业、关联产业等方面提供保障。
刘晓永[10](2018)在《中国农业生产中的养分平衡与需求研究》文中认为中国化肥消费量大、有机肥资源丰富,但有机肥养分资源数量和还田量以及农田养分的输入、输出时空分布特征尚不明确,各地区农业生产中养分需求和供给不清楚,严重制约养分资源的合理分配和高效利用以及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研究区域和国家层面上农田养分投入/产出和平衡以及农业生产对养分的需求,把握不同区域养分资源与利用特点,可为养分资源的科学管理和分配提供战略性对策和依据。本研究采用统计数据和文献资料等,研究了19802016年中国秸秆、粪尿等有机肥养分的数量、区域分布和还田量,分析了农田养分投入/产出平衡的时空变化特征和规律,估算了2016年全面平衡施肥场景下我国农业生产的养分需求以及化肥需求和供给差。主要结果如下:1)依据作物产量、草谷比、秸秆还田率和秸秆养分含量,计算不同年代各省秸秆和氮磷钾养分量及其还田利用。结果表明,与1980s相比,2010s全国秸秆及其NPK量(N+P+K)分别增长85.77%和104.00%,2010s年均分别为90585.89×104和2502.11×104 t,西北诸省、西藏和黑龙江省增幅明显,华北、长江中下游地区、四川盆地以及黑龙江省秸秆及其养分资源占全国2/3以上。与1980s相比,2010s全国秸秆NPK还田量增长2倍多,2010s年均为1783.23×104t,还田率为71.27%,其中N 579.14×104 t,P 106.27×104 t和K 1097.87×104 t,还田率分别为60.70%、77.34%和77.83%。华北、长江中下游地区、四川盆地和黑龙江省的秸秆NPK还田量约占全国的70%。2)基于畜禽年末存栏数、年内出栏数、饲养周期、排泄系数和粪、尿养分含量,计算不同年代各省畜禽粪尿量、粪尿养分及其还田利用。结果表明,与1980s相比,2010s全国畜禽粪尿量及其NPK量(N+P+K)分别增长53.35%和62.28%,2010s年均分别为423529.66×104(鲜基)和4095.76×104 t,东北地区增幅最大。畜禽粪尿NPK还田量从1980s年均1132.71×104增加到2010s年均1713.33×104 t,河南、四川、内蒙古、山东、河北、湖南、新疆、广西、云南和安徽的畜禽粪尿NPK还田量约占全国的55.02%59.66%。2010s畜禽粪尿N、P和K年均还田量分别为617.99×104、297.81×104和797.53×104 t,还田率分别为30.58%、70.75%和48.22%。3)我国有机肥NPK(N+P+K)资源量持续增加,2010s年均达到7797.41×104 t,比1980s增加67.11%,东北地区增幅最大,河南、山东、四川、河北、湖南、内蒙古、湖北、云南、江苏和安徽有机肥NPK资源量约占全国的55.21%57.33%。2010s有机肥N、P和K年均还田量分别为1332.69×104、437.97×104和1929.30×104 t,还田率分别为35.00%、61.91%和58.78%。河南、山东、四川、河北、内蒙古、湖南、安徽、江苏、湖北和广东的有机肥NPK还田量约占全国的55.72%60.82%。4)基于作物产量,单位经济产量吸收养分量和秸秆还田养分量,估算了不同年代各省作物生产中养分移走量。结果表明,与1980s相比,2010s全国农田氮磷钾养分移走量(N+P2O5+K2O)增长75.33%,其中N、P2O5和K2O分别增长67.03%、82.59%和84.81%,西北地区增幅最大,2010s年均移走量为3086.90×104 t,其中N 1497.07×104 t,P2O5 621.23×104 t,K2O 968.60×104t,河南、黑龙江、河北、江苏、四川、吉林、安徽、湖北、湖南和广东的农田养分移走量约占全国的55.66%59.75%。5)通过计算养分的投入(化肥、有机肥)和产出(作物移走量),得出不同年代各省养分表观平衡和偏平衡(PNB,养分移走量/投入量)。结果表明,与1980s相比,2010s全国氮磷钾养分盈余量(N+P2O5+K2O)增长208.23%,东北地区增幅最大,河南、山东、四川、湖北、河北、广西、广东、安徽、湖南、江苏和云南的盈余量占全国的56.23%64.33%。2010s盈余5284.42×104 t,其中N、P2O5和K2O分别盈余2220.36×104 t、2002.27×104 t和1061.79×104t。1980s到2010s PNB逐渐下降,2010s PNB-N介于0.130.87,东北、华北和长江中下游多数省份高于0.37;PNB-P2O5介于0.060.41,东北高于0.26,华北和长江中下游多数省份介于0.190.29,其他省份低于0.20;PNB-K2O介于0.020.85,东北和华北大多数省份高于0.53,其他多数省份介于0.30.6。6)按2016年农作物、林地、草地、水产养殖面积和平衡施肥量,全面平衡施肥场景下全国氮磷钾养分(N+P2O5+K2O)的需求量为8441.80×104 t,其中N 3758.13×104 t、P2O5 2035.96×104t和K2O 2647.71×104 t。粮食作物养分需求量约占全国的41.53%,其次蔬菜/瓜果占21.09%。长江中下游和华北地区的养分需求较大,河南、四川、山东、湖南、广西、河北、云南、湖北、内蒙古和江苏的养分需求量占全国的52.96%。全国化肥消费与需求差为744.52×104 t,其中N亏缺120.61×104 t,P2O5过量474.78×104 t,K2O过量390.35×104 t,华北地区过量最多,特别是河南、山东、河北过量较多,而西北和西南地区的多数省份化肥投入不足。
二、关于新疆农机服务产业化的设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新疆农机服务产业化的设想(论文提纲范文)
(1)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评价及其路径选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农村产业融合的起源与发展 |
1.2.2 农村产业融合的驱动机制研究 |
1.2.3 农村产业融合的类型模式研究 |
1.2.4 农村产业融合的测度方法研究 |
1.2.5 农村产业融合的发展路径研究 |
1.2.6 研究述评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4 研究创新与不足 |
1.4.1 研究创新 |
1.4.2 研究不足 |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农村产业融合相关概念辨析 |
2.1.1 农村产业融合与农业现代化 |
2.1.2 农村产业融合与农业产业化 |
2.1.3 农村产业融合与农业产业融合 |
2.2 农村产业融合的内涵与特征 |
2.2.1 农村产业融合 |
2.2.2 农村产业融合模式 |
2.2.3 农村产业融合主体 |
2.2.4 农村产业融合水平 |
2.3 农村产业融合相关理论分析 |
2.3.1 分工理论 |
2.3.2 产业集群理论 |
2.3.3 交易成本理论 |
2.3.4 创新理论 |
2.3.5 农业多功能性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3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现状分析 |
3.1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支撑条件 |
3.1.1 自然资源条件 |
3.1.2 社会环境条件 |
3.2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基础概况 |
3.2.1 整体发展概况 |
3.2.2 第一产业发展概况 |
3.2.3 第二产业发展概况 |
3.2.4 第三产业发展概况 |
3.3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模式 |
3.3.1 农业产业链延伸型融合模式 |
3.3.2 农业多功能拓展型融合模式 |
3.3.3 产业集聚型融合模式 |
3.3.4 科技渗透型融合模式 |
3.3.5 产业循环型融合模式 |
3.4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主体发展现状 |
3.5 本章小结 |
4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测度 |
4.1 测度方法的选取与原则 |
4.1.1 测度方法的研判和选取 |
4.1.2 测度指标设置原则 |
4.2 测度指标体系的构建 |
4.2.1 测度指标的选择 |
4.2.2 测度指标的解释 |
4.2.3 测度模型的建立 |
4.3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实证分析与评价 |
4.3.1 指标权重的确定 |
4.3.2 数据来源 |
4.3.3 测度结果及评价 |
4.4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耦合协调度分析 |
4.4.1 耦合关系模型 |
4.4.2 耦合度及耦合协调度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路径的实践障碍与战略选择 |
5.1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路径的障碍分析 |
5.1.1 障碍分析模型 |
5.1.2 障碍度分析 |
5.1.3 障碍因子分析 |
5.1.4 障碍因素现状分析 |
5.2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面临的矛盾 |
5.2.1 产业布局与农村产业融合之间的矛盾 |
5.2.2 土地利用模式与农村产业融合之间的矛盾 |
5.2.3 融资渠道与农村产业融合之间的矛盾 |
5.2.4 农村公共服务与农村产业融合之间的矛盾 |
5.3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路径的战略选择 |
5.3.1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思路、原则与目标 |
5.3.2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宏观路径选择 |
5.3.3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具体路径选择 |
5.4 本章小结 |
6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实现路径 |
6.1 农林牧渔业布局调整的路径选择 |
6.1.1 特色种植业产业带调整 |
6.1.2 畜牧养殖业布局调整 |
6.1.3 渔业产业布局调整 |
6.1.4 山特产品产业布局调整 |
6.2 农产品精深加工的路径选择 |
6.2.1 玉米精深加工 |
6.2.2 水稻精深加工 |
6.2.3 大豆精深加工 |
6.2.4 乳业精深加工 |
6.2.5 蔬菜精深加工 |
6.2.6 渔业精深加工 |
6.3 农林牧渔服务业的路径选择 |
6.3.1 培育多元化主体 |
6.3.2 加强生产主体市场信息服务 |
6.3.3 完善农业生产资料流通服务体系 |
6.3.4 构建农业生产技术综合服务体系 |
6.3.5 推进农业资源化利用服务体系 |
6.3.6 拓展农业机械社会化服务体系 |
6.4 休闲农业布局调整的路径选择 |
6.4.1 打造自然生态康养观光产业带 |
6.4.2 构建冰雪特色旅游产业体系 |
6.4.3 传承关东民俗和弘扬四大精神游 |
6.4.4 发挥沿边优势开展边境风情游 |
6.5 以信息技术渗透产业融合的路径选择 |
6.5.1 完善智慧农业信息监管系统 |
6.5.2 精准管理农业全产业链 |
6.5.3 创新农业金融保险服务 |
6.5.4 保护产业质量安全和知识产权 |
6.5.5 构建完整农业产业体系 |
6.6 以国家级试验区创新驱动产业融合的路径选择 |
6.6.1 以农产品加工贸易带动产业融合 |
6.6.2 扩大农业产业负面清单外贸易 |
6.6.3 创新涉农金融国际化服务产业 |
6.6.4 发展开放试验区农业总部经济 |
6.7 本章小结 |
7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路径优化的制度创新 |
7.1 继续扩大农业对外开放合作领域 |
7.1.1 探索设立农业自由贸易试验区 |
7.1.2 构建畅通便捷的农产品贸易通道 |
7.1.3 引导国际资本进入农产品加工贸易 |
7.2 优化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资源要素 |
7.2.1 确保农村产业融合用地保障 |
7.2.2 加强财政税收政策支持 |
7.2.3 完善金融保险政策支持 |
7.2.4 强化科技与人才政策支持 |
7.3 完善农村产业融合基础设施建设 |
7.3.1 优化改造农田基础设施 |
7.3.2 搭建公共交通和信息网络 |
7.3.3 配套产业融合基本设施 |
7.3.4 综合改造提升乡村人居环境 |
7.4 强化农村产业融合政府服务职能 |
7.4.1 完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顶层设计 |
7.4.2 推动产业融合政策有效落实 |
7.4.3 加强农村产业融合示范园区建设 |
7.4.4 建立完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体系 |
7.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东北林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
(2)农业分工背景下棉农生产环节外包行为研究 ——以新疆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3.1 农业分工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研究 |
1.3.2 农户农业生产环节外包行为研究 |
1.3.3 农业生产经营效率的影响因素研究 |
1.3.4 农业生产环节外包供给渠道的研究 |
1.3.5 农业生产环节外包福利效果研究 |
1.3.6 文献评述 |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路线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路线 |
1.5 研究方法与数据资料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数据资料 |
1.6 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农业分工与农业专业化 |
2.1.2 外包的的定义及延伸 |
2.1.3 农业生产环节的划分 |
2.1.4 生产环节外包的供给渠道 |
2.2 理论基础 |
2.2.1 分工与协作理论 |
2.2.2 委托代理理论 |
2.2.3 福利经济学理论 |
2.3 棉农生产环节外包行为采用的影响机理分析 |
2.3.1 棉农对生产环节外包行为采用决策 |
2.3.2 棉农对生产环节外包渠道的选择偏好 |
2.3.3 棉农对生产环节外包行为的差异性 |
2.3.4 棉农对生产环节外包行为福利效果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农业分工演进与生产环节外包现状分析 |
3.1 农业分工、生产外包的历史回顾 |
3.1.1 农业分工演进的历史回顾 |
3.1.2 农业生产环节外包的历史回顾 |
3.2 棉花产区分布、样本选择及区域现状 |
3.2.1 中国棉花种植区域分布、种植面积及产量 |
3.2.2 调研样本地区的选择 |
3.2.3 调研区域基本状况 |
3.3 棉农生产环节外包行为的现状分析 |
3.3.1 棉农生产环节外包行为的决策 |
3.3.2 棉农生产环节外包渠道供给状况 |
3.3.3 棉农生产环节外包行为的差异性 |
3.3.4 棉农生产环节外包行为的福利效果 |
3.4 新疆棉花生产环节外包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3.4.1 棉农对生产环节外包带来的效果认识欠缺 |
3.4.2 棉农棉花生产部分环节外包意愿较低且植棉意愿降低 |
3.4.3 生产环节外包渠道供需不均衡 |
3.4.4 区域差异制约新疆棉花专业化生产水平不足 |
3.4.5 资金短缺是制约农业生产环节外包服务发展的因素之一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棉农生产环节外包供给渠道的选择偏好分析 |
4.1 引言 |
4.2 棉农生产环节外包供给渠道的选择偏好机制分析及研究框架 |
4.2.1 理论分析 |
4.2.2 研究框架 |
4.3 数据来源、变量选取与模型构建 |
4.3.1 数据来源 |
4.3.2 变量选取 |
4.3.3 模型构建 |
4.4 影响棉农生产环节外包供给渠道的实证结果分析 |
4.4.1 棉农生产环节外包供给渠道选择偏好的行为的描述性统计 |
4.4.2 棉农对不同生产环节外包的渠道选择偏好及其影响因素 |
4.4.3 影响棉农生产环节外包供给渠道选择偏好影响因素的解释结构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棉农生产环节外包的行为决策分析 |
5.1 引言 |
5.2 理论分析与研究框架 |
5.2.1 理论分析 |
5.2.2 研究框架 |
5.3 数据来源、变量选取与模型构建 |
5.3.1 数据来源 |
5.3.2 变量选取 |
5.3.3 模型构建 |
5.4 模型估计结果与分析 |
5.4.1 农业兼业、种植面积与棉农生产服务外包决策 |
5.4.2 农业兼业、种植面积的的门槛估计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棉农采购生产环节外包服务行为的差异 |
6.1 引言 |
6.2 理论分析与研究框架 |
6.2.1 理论分析 |
6.2.2 研究框架 |
6.3 数据来源、变量选取与模型构建 |
6.3.1 数据来源 |
6.3.2 变量选取 |
6.3.3 模型构建 |
6.4 模型估计结果与分析 |
6.4.1 棉农采购生产服务等待时间的影响分析 |
6.4.2 棉农采购生产环节外包服务程度的影响分析 |
6.5 进一步讨论 |
6.5.1 等待时间的区域差异分析 |
6.5.2 采购生产环节外包服务程度的区域差异分析 |
6.5.3 稳健性检验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棉农生产环节外包行为的福利效果分析 |
7.1 引言 |
7.2 理论分析与研究框架 |
7.2.1 棉农生产环节外包的福利研究 |
7.2.2 研究框架 |
7.3 数据来源、变量选取与模型构建 |
7.3.1 数据来源 |
7.3.2 变量选取 |
7.3.3 模型构建 |
7.4 模型估计结果与分析 |
7.4.1 棉农生产环节外包行为的福利:家庭收入 |
7.4.2 棉农生产服务外包的福利:消费支出 |
7.4.3 棉农生产服务外包的福利:棉农舒适度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研究结论及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1.1 棉农生产环节外包供给渠道选择偏好存在差异 |
8.1.2 农业兼业、植棉面积与棉农生产环节外包的决策行为 |
8.1.3 棉农采购生产环节外包服务行为差异 |
8.1.4 棉农生产环节外包对改善小农福利存在差异 |
8.2 政策建议 |
8.2.1 完善棉农生产环节外包渠道供给主体 |
8.2.2 增加棉农生产环节外包的意愿、促进生产环节外包程度选择 |
8.2.3 推进农业专业化分工、建立生产性服务体系 |
8.2.4 加强基层人才培育、营造良好就业环境 |
8.2.5 协调区域差异、提升产业竞争力 |
8.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我国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充分发展水平测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2.3 技术路线 |
1.3 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
1.3.1 创新点 |
1.3.2 不足之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及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生产性服务业的概念 |
2.1.2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概念 |
2.2 文献综述 |
2.2.1 国外文献研究综述 |
2.2.2 国内文献研究综述 |
2.3 理论基础 |
2.3.1 乡村振兴战略理论基础 |
2.3.2 农业发展理论基础 |
2.3.3 充分发展理论基础 |
2.3.4 产业融合理论基础 |
第三章 我国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历程与充分发展的现实需求 |
3.1 我国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历程 |
3.1.1 起步阶段 |
3.1.2 初步发展阶段 |
3.1.3 健全完善阶段 |
3.2 我国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充分发展的现实需求 |
3.2.1 新时代的现实需求 |
3.2.2 农村发展新形势的现实需求 |
3.2.3 加快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现实需求 |
第四章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充分发展测度指标体系构建 |
4.1 .指标构建原则 |
4.1.1 科学合理性原则 |
4.1.2 可操作性原则 |
4.1.3 系统适用性原则 |
4.1.4 可比较性原则 |
4.2 指标体系设计思路 |
4.3 指标体系设计 |
4.4 指标数据来源 |
4.5 权重的确定方式 |
第五章 我国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充分发展测度研究与经验启示 |
5.1 测度方法选取 |
5.1.1 层次分析法 |
5.1.2 主成分分析法 |
5.2 我国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充分发展测度研究 |
5.2.1 样本选择 |
5.2.2 数据测算 |
5.2.3 测度结果 |
5.3 测度结果分析 |
5.3.1 全国测度结果分析 |
5.3.2 主要省份测度结果分析 |
5.4 经验启示 |
5.4.1 国外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经验启示 |
5.4.2 国内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经验启示 |
第六章 政策建议 |
6.1 改造农业经营主体结构 |
6.2 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
6.2.1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
6.2.2 加大农业科技领域投入 |
6.2.3 完善农业市场流通体系及农业生产资料与农产品价格机制建设 |
6.2.4 发展农村金融保险服务 |
6.3 加速生产性服务业与现代农业的耦合发展 |
6.3.1 推进多层次多元化的协同发展 |
6.3.2 加快实现生产性服务业与现代农业耦合发展的地区平衡 |
6.3.3 加大生产性服务业从业人才的培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4)新疆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水平、经济效应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文献综述 |
1.2.1 产业融合发展理论的研究 |
1.2.2 农村产业融合理论研究 |
1.2.3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测度研究 |
1.2.4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经济效应研究 |
1.2.5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应用研究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可能的创新点 |
1.5 技术路线 |
2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农村一二三产业 |
2.1.2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 |
2.2 理论基础 |
2.2.1 产业结构理论 |
2.2.2 交易成本理论 |
2.2.3 产业链理论 |
2.2.4 农业多功能性理论 |
2.2.5 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关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相关理论 |
3 新疆农业发展的区域特征与比较优势分析 |
3.1 新疆总体农业发展概况 |
3.1.1 农业生产要素投入稳中有升 |
3.1.2 农业生产特色突出 |
3.1.3 农业综合生产效率有待提升 |
3.2 新疆农业发展的区域差异性 |
3.2.1 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 |
3.2.2 新疆农业机械化水平的区域差异 |
3.2.3 新疆农业产业化水平的区域差异 |
3.3 新疆种植业、养殖业结构状况 |
3.3.1 新疆主要作物种植结构 |
3.3.2 新疆林果特色种植结构 |
3.3.3 新疆畜产品结构 |
3.4 新疆农畜产品比较优势分析 |
3.4.1 新疆农畜产品比较优势分析方法 |
3.4.2 粮食作物的比较优势分析 |
3.4.3 特色经济作物的比较优势分析 |
3.4.4 林果作物的比较优势分析 |
3.4.5 畜产品的比较优势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新疆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现状与水平测度 |
4.1 新疆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现状 |
4.1.1 农村产业融合主体发展较快 |
4.1.2 农产品加工深度不断深化 |
4.1.3 农业社会化发展滞后于农业发展 |
4.1.4 乡村非农从业比逐渐上升 |
4.2 新疆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典型模式 |
4.2.1 种养加循环型融合发展模式 |
4.2.2 产业链延伸型融合发展模式 |
4.2.3 农业功能拓展型融合发展模式 |
4.3 新疆农村产业融合水平测度 |
4.3.1 回归计量模型 |
4.3.2 变量说明 |
4.3.3 模型检验 |
4.3.4 模型确定 |
4.4 结果分析 |
4.4.1 新疆总体农村产业融合度 |
4.4.2 新疆县、市农村产业融合度 |
4.5 本章小结 |
5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经济效应分析 |
5.1 融合主体的利益联结机制 |
5.1.1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利益联结模式 |
5.1.2 融合主体的风险-成本-收益分析 |
5.2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促农增收、增进社会福利的效应分析 |
5.2.1 促农增收 |
5.2.2 增进社会福利 |
5.2.3 案例论证 |
5.2.4 案例启示 |
5.3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促进农业经济增长的经济效应分析 |
5.3.1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与农业经济增长互动机制分析 |
5.3.2 实证方法 |
5.3.3 模型检验 |
5.3.4 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新疆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经验借鉴与措施建议 |
6.1 国内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经验借鉴 |
6.1.1 新疆兵团“土地流转+社会保障” |
6.1.2 金秋农业的葡萄三产融合之路 |
6.1.3 南湖杏花村乡村旅游发展 |
6.2 国际经验借鉴 |
6.2.1 荷兰现代农业的做法 |
6.2.2 美国农工商一体化做法 |
6.2.3 日本“六次产业”的做法 |
6.3 措施建议 |
6.3.1 加快特色产业布局,推进农业产业专业化 |
6.3.2 完善法律服务体系,保障发展可持续 |
6.3.3 发展农业教育,为三产融合添动力 |
6.3.4 把握发展机遇,提升产业发展质量 |
6.3.5 培育融合主体,推动创新驱动发展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5)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金融支持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 |
1.5 论文的创新点 |
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2.1 国外文献综述 |
2.2 国内文献综述 |
2.2.1 金融支持农业机械化发展方面的研究 |
2.2.2 金融支持其他农业发展方面的研究 |
2.3 文献综述总结 |
3 农业机械化金融支持路径的理论分析 |
3.1 农业机械化金融支持路径识别 |
3.2 农业机械化金融支持路径的相关理论 |
3.2.1 农业信贷补贴理论 |
3.2.2 农村金融市场理论 |
3.2.3 不完全竞争市场理论 |
3.3 金融支持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重要性分析 |
3.3.1 符合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客观需求 |
3.3.2 有利于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 |
3.3.3 农业的弱质性需要金融资源倾斜 |
3.4 研究假说 |
4 农业机械化金融支持路径的现状分析 |
4.1 农业机械化现状 |
4.1.1 全国农业机械化基本情况 |
4.1.2 各省农业机械化基本情况 |
4.2 农业机械化的资金供求主体分析 |
4.2.1 农业机械化的资金需求主体分析 |
4.2.2 农业机械化的资金供给主体分析 |
4.3 金融支持路径现状 |
4.3.1 农业信贷现状 |
4.3.2 农业保险现状 |
4.3.3 财政支农现状 |
4.4 金融支持路径中存在的问题 |
4.4.1 涉农信贷投入受到制约 |
4.4.2 农业保险制度仍需进一步完善 |
4.4.3 财政支农资金投入机制有待改进 |
5 农业机械化金融支持路径的实证分析 |
5.1 实证分析思路 |
5.2 数据选取与处理 |
5.2.1 被解释变量 |
5.2.2 解释变量 |
5.2.3 控制变量 |
5.2.4 数据处理 |
5.3 描述性统计 |
5.4 相关性分析 |
5.5 单位根检验 |
5.6 协整检验 |
5.7 面板数据模型回归估计 |
5.7.1 模型选择 |
5.7.2 回归分析 |
5.8 稳健性检验 |
5.8.1 样本分割 |
5.8.2 替换变量 |
6 农业机械化金融支持路径的案例分析 |
6.1 滨江新区概况 |
6.2 数据分析 |
7 结论与建议 |
7.1 研究结论 |
7.2 政策建议 |
7.2.1 完善利益引导机制,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 |
7.2.2 优化农业信贷结构,加大农业机械化信贷支持力度 |
7.2.3 健全农业保险机制,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 |
参考文献 |
(6)农村金融深化、农业技术进步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的问题及背景 |
1.2 研究的目标及思路 |
1.3 研究的内容及方法 |
1.4 研究的资料及来源 |
1.5 研究的特色及创新 |
2 理论借鉴、文献综述与经验考察 |
2.1 理论借鉴 |
2.1.1 农村金融深化相关理论 |
2.1.2 农业技术进步相关理论 |
2.1.3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相关理论 |
2.2 文献综述 |
2.2.1 国外的研究现状 |
2.2.2 国内的研究现状 |
2.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2.3 经验考察 |
2.3.1 美洲实践经验考察 |
2.3.2 欧洲实践经验考察 |
2.3.3 亚洲实践经验考察 |
2.4 本章小结 |
3 农村金融深化、农业技术进步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理论分析框架 |
3.1 农村金融深化、农业技术进步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概念界定 |
3.1.1 农村金融深化的概念及其内涵 |
3.1.2 农业技术进步的概念及其内涵 |
3.1.3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概念及其内涵 |
3.2 农村金融深化、农业技术进步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作用机理 |
3.2.1 农村金融深化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作用机理 |
3.2.2 农业技术进步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作用机理 |
3.2.3 农村金融深化对农业技术进步的作用机理 |
3.2.4 农村金融深化、农业技术进步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作用机理 |
3.3 农村金融深化、农业技术进步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量化测度 |
3.3.1 农村金融深化的测度依据与方法 |
3.3.2 农业技术进步的测度依据与方法 |
3.3.3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测度依据与方法 |
3.4 本章小结 |
4 农村金融深化、农业技术进步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现状与问题 |
4.1 中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现状 |
4.1.1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产业基础及主要业态 |
4.1.2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的现状分析 |
4.2 农村金融深化、农业技术进步支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现状 |
4.2.1 农村金融深化支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现状 |
4.2.2 农业技术进步支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现状 |
4.3 农村金融深化、农业技术进步支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问题 |
4.3.1 农村金融深化支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问题 |
4.3.2 农业技术进步支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问题 |
4.4 本章小结 |
5 农村金融深化影响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实证检验 |
5.1 引言 |
5.2 实证研究设计 |
5.2.1 模型设定与估计方法 |
5.2.2 变量选取与数据说明 |
5.2.3 典型化事实 |
5.3 经验检验与结果分析 |
5.3.1 基准检验结果分析 |
5.3.2 区域差异检验结果分析 |
5.3.3 稳健性检验 |
5.4 进一步讨论:区域差异的影响因素分析 |
5.4.1 模型设定与估计方法 |
5.4.2 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农业技术进步影响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实证检验 |
6.1 引言 |
6.2 实证研究设计 |
6.2.1 模型设定与估计方法 |
6.2.2 变量选取与数据说明 |
6.3 经验检验与结果分析 |
6.3.1 传统计量检验与结果分析 |
6.3.2 空间计量检验与结果分析 |
6.3.3 稳健性检验 |
6.4 进一步讨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空间收敛性分析 |
6.4.1 空间收敛模型设定与估计方法 |
6.4.2 空间收敛模型估计与结果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7 农村金融深化影响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传导机制检验——基于农业技术进步的视角 |
7.1 引言 |
7.2 实证研究设计 |
7.2.1 模型设定与估计方法 |
7.2.2 变量选取与数据说明 |
7.2.3 典型化事实 |
7.3 经验检验与结果分析 |
7.3.1 交互作用模型检验结果分析 |
7.3.2 中介效应模型检验结果分析 |
7.3.3 稳健性检验 |
7.4 进一步讨论:农村金融深化的门槛特征分析 |
7.4.1 门槛模型设定与参数估计方法 |
7.4.2 门槛效应检验与估计结果分析 |
7.5 本章小结 |
8 农村金融深化、农业技术进步促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长效机制 |
8.1 农村金融深化促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长效机制 |
8.1.1 产品创新机制 |
8.1.2 风险分散机制 |
8.1.3 协同合作机制 |
8.2 农业技术进步促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长效机制 |
8.2.1 供给推动机制 |
8.2.2 需求拉动机制 |
8.2.3 示范带动机制 |
8.3 金融技术配合促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长效机制 |
8.3.1 融资保障机制 |
8.3.2 服务支撑机制 |
8.3.3 环境优化机制 |
8.4 本章小结 |
9 研究结论、政策建议与研究展望 |
9.1 研究结论 |
9.2 政策建议 |
9.2.1 以农村金融改革为契机强化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金融供给 |
9.2.2 以创新驱动发展为动力提升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技术含量 |
9.2.3 以地区资源禀赋为前提支持农村产业融合多元化并存发展 |
9.2.4 以培育多元融合主体为重点增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能力 |
9.2.5 以优化产业发展环境为基础改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条件 |
9.2.6 以相关制度建设为依托完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保障体系 |
9.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科研论文 |
B.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持的科研项目 |
C.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研的科研项目 |
D.学位论文数据集 |
致谢 |
(7)农业机械化服务对粮食生产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四、研究方法与数据说明 |
五、可能的创新点与研究不足 |
第一章 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核心概念 |
一、农业机械化服务 |
二、粮食生产要素 |
三、粮食生产能力 |
四、粮食生产效率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分工理论 |
二、交易成本理论 |
三、诱致性技术变迁理论 |
四、农户行为理论 |
五、生产效率理论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我国粮食生产和农业机械化服务的基本现状 |
第一节 我国粮食生产的基本现状 |
一、粮食生产能力的基本现状 |
二、粮食生产要素投入的基本现状 |
第二节 我国农业机械化服务的发展历程 |
一、萌芽起步阶段(1978-1986 年) |
二、初级发展阶段(1987-1995 年) |
三、快速发展阶段(1996-2003 年) |
四、全面发展阶段(2004-2012 年) |
五、深化发展阶段(2013 年至今) |
第三节 农业机械化服务发展的整体态势 |
一、服务主体组织化 |
二、服务内容综合化 |
三、服务模式多样化 |
第四节 农业机械化服务的供给主体分析 |
一、农业机械化服务供给主体的主要类型 |
二、农业机械化服务供给主体的制度优势比较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农业机械化服务对粮食生产影响的理论分析框架 |
第一节 粮食生产对机械化服务需求与选择的理论分析:基于种粮农户视角 |
一、种粮农户对机械化服务需求与选择的理论分析 |
二、农户粮食生产机械化服务支出的理论分析 |
第二节 农业机械化服务对粮食生产的影响机制 |
一、农业机械化服务对粮食生产要素投入的影响机理 |
二、农业机械化服务对粮食生产能力的影响机理 |
三、农业机械化服务对粮食生产效率的影响机理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农户对粮食生产机械化服务选择的实证研究:微观证据与宏观识别 |
第一节 种粮农户选择机械化服务的影响因素研究——来自CLDS2014 的证据 |
一、数据来源与样本描述 |
二、模型设计与变量选择 |
三、实证结果分析与讨论 |
第二节 农户粮食生产机械化服务支出的时空演变与驱动因素 |
一、基于2004-2016 年全国省级面板的实证 |
二、基于2004-2016 年湖北县级面板的实证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农业机械化服务对粮食生产要素投入影响的实证研究——以稻谷、小麦和玉米为例 |
第一节 农业机械化服务对稻谷生产要素投入影响的实证研究 |
一、模型构建与变量说明 |
二、实证结果分析与讨论 |
第二节 农业机械化服务对小麦生产要素投入影响的实证研究 |
一、模型构建与变量说明 |
二、实证结果分析与讨论 |
第三节 农业机械化服务对玉米生产要素投入影响的实证研究 |
一、模型构建与变量说明 |
二、实证结果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农业机械化服务对粮食生产能力影响的实证研究 |
第一节 农业机械化服务对粮食总产能力的影响:基于全国省级面板数据和湖北县级面板数据的实证 |
一、基于全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 |
二、基于湖北县级面板数据的实证 |
第二节 农业机械化服务对粮食单产能力的影响:基于稻谷、玉米和小麦的分类考察 |
一、农业机械化服务对稻谷单产能力影响的实证研究 |
二、农业机械化服务对小麦单产能力影响的实证研究 |
三、农业机械化服务对玉米单产能力影响的实证研究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农业机械化服务对粮食生产效率影响的实证研究——以稻谷、玉米和小麦为例 |
第一节 粮食生产效率的测度与分析 |
一、粮食生产效率的测度模型构建 |
二、稻谷生产效率的测度结果与分析 |
三、小麦生产效率的测度结果与分析 |
四、玉米生产效率的测度结果与分析 |
第二节 农业机械化服务对稻谷生产效率的影响——基于全国23个稻谷主产区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
一、模型构建与变量说明 |
二、实证结果分析与讨论 |
第三节 农业机械化服务对小麦生产效率的影响——基于全国15个小麦主产区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
一、模型构建与变量说明 |
二、实证结果分析与讨论 |
第四节 农业机械化服务对玉米生产效率的影响——基于全国19个玉米主产区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
一、模型构建与变量说明 |
二、实证结果分析与讨论 |
本章小结 |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一、研究结论 |
二、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8)可克达拉农机服务农民专业合作社运行机制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3.1 国内文献综述 |
1.3.2 国外文献综述 |
1.3.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4 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及论文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论文框架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农机专业合作社 |
2.1.2 农机专业合作社运行机制 |
2.2 相关理论 |
2.2.1 合作经济理论 |
2.2.2 委托代理理论 |
2.2.3 机制设计理论 |
第三章 我国农机服务产业化及可克达拉农机服务农民专业合作社运行机制现状 |
3.1 我国农机服务产业化的发展 |
3.1.1 农机服务产业化的主要组织形式 |
3.1.2 农机专业合作社的服务方式 |
3.2 可克达拉农机服务农民专业合作社 |
3.2.1 可克达拉农机服务农民专业合作社简介 |
3.2.2 可克达拉农机服务农民专业合作社运行机制现状 |
第四章 可克达拉农机服务农民专业合作社运行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4.1 可克达拉农机服务农民专业合作社运行机制问卷调查 |
4.1.1 问卷设计与发放 |
4.1.2 结果分析 |
4.2 可克达拉农机服务农民专业合作社运行机制存在的问题 |
4.2.1 组织管理机构不规范 |
4.2.2 股权结构不明晰 |
4.2.3 决策效率低下 |
4.2.4 监督存在漏洞 |
4.2.5 利益机制不平衡 |
4.2.6 风险防范机制不完善 |
4.2.7 服务于经营机制单一 |
4.3 可克达拉农机服务农民专业合作社运行机制问题原因分析 |
4.3.1 资金紧张 |
4.3.2 缺乏专业人才 |
4.3.3 社员综合素质差 |
4.3.4 农机服务组织规章制度执行不到位 |
4.3.5 配套法律法规不完善 |
第五章 可克达拉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运行机制的优化建议 |
5.1 国内外典型地区农机合作社的运营机制与借鉴 |
5.1.1 法国农机合作社 |
5.1.2 安徽省农机合作社 |
5.1.3 经验借鉴 |
5.2 完善合作社运行机制问题的建议 |
5.2.1 完善管理机制 |
5.2.2 明晰股权设置 |
5.2.3 规范决策机制 |
5.2.4 建立健全监督机制 |
5.2.5 建立科学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 |
5.2.6 建立多样的风险防范机制 |
5.2.7 完善服务经营机制 |
第六章 结论及展望 |
6.1 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可克达拉农机服务农民专业合作社大运行机制调查问卷 |
附录B:可克达拉农机服务农民专业合作社运行机制访谈表 |
致谢 |
作者简介 |
石河子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导师评阅表 |
(9)石河子开发区建立农机产业园发展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农机产业园区建设与与运作的文献综述 |
1.2.2 农机产业园区发展中问题研究的文献综述 |
1.2.3 农机产业园区发展中产业集群问题研究的文献综述 |
1.2.4 国内外研究动态评述 |
1.3 研究框架 |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创新 |
第2章 新疆农业及农机产业发展现状 |
2.1 新疆农业发展概况 |
2.1.1 新疆农业发展历程及概况 |
2.1.2 新疆农机产业发展历程及概况 |
2.2 新疆农机市场发展现状及分析 |
2.2.1 农机开发技术水平低,相关政策支撑力差 |
2.2.2 企业用地与资金受限,影响企业发展 |
2.3 乌昌石地区相关产业园发展情况 |
2.4 石河子农业及农机产业发展现状 |
2.4.1 石河子农业发展现状 |
2.4.2 石河子农机市场现状 |
2.4.3 石河子农机行业发展现状 |
第3章 石河子农机产业园项目规划 |
3.1 项目的简要介绍 |
3.2 项目的内容 |
3.2.1 立项依据 |
3.2.2 项目意义 |
3.2.3 项目的内容及目标 |
3.2.4 项目的可行性分析 |
3.2.5 需求预测与分析 |
3.2.6 完成项目采用的方法 |
3.3 项目管理组织架构 |
3.4 政府支持与管理 |
3.4.1 当地政府的产业政策与投资方向 |
3.4.2 当地政府对该项目的鼓励措施与支持 |
3.4.3 该项目对当地经济发展的贡献 |
第4章 对于建设农机产业园的保障措施 |
4.1 制定和实施产业优惠政策 |
4.2 加大人才技术队伍建设 |
4.3 建立农业园区对我区的影响 |
4.3.1 引进农机龙头企业 |
4.3.2 培养与应用龙头企业 |
4.4 促进关联产业的发展 |
4.4.1 科学合理性的规划布局 |
4.4.2 优化农机产业园产业结构的开发模式 |
4.5 搭建农机产业园产业互动的平台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附件 |
(10)中国农业生产中的养分平衡与需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表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目的意义 |
1.2 农田养分平衡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国外研究进展 |
1.2.2 国内研究进展 |
1.3 农田养分平衡研究方法与参数选择 |
1.3.1 研究方法 |
1.3.2 参数选择 |
1.4 农业生产中的养分需求 |
1.5 研究契机 |
1.6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秸秆养分资源及其还田利用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估算方法 |
2.1.2 数据来源和参数确定 |
2.1.3 数据处理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秸秆及其养分资源时空分布 |
2.2.2 秸秆还田 |
2.3 讨论 |
2.3.1 秸秆资源及其还田利用时空分布 |
2.3.2 估算方法和结果与其他研究比较 |
2.3.3 秸秆养分的有效性 |
2.3.4 对策和建议 |
2.4 小结 |
第三章 畜禽粪尿养分资源及其还田利用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估算方法 |
3.1.2 数据来源和参数确定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1980 —2016年畜禽粪尿资源量 |
3.2.2 畜禽粪尿资源量时空分布 |
3.2.3 1980 —2016年畜禽粪尿养分资源量 |
3.2.4 畜禽粪尿养分资源量时空分布 |
3.2.5 1980 —2016年畜禽粪尿养分还田量 |
3.2.6 畜禽粪尿养分还田量时空分布 |
3.3 讨论 |
3.3.1 畜禽粪尿及其养分量 |
3.3.2 畜禽粪尿养分还田量 |
3.3.3 问题及建议 |
3.4 小结 |
第四章 人粪尿养分资源及其还田利用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估算方法 |
4.1.2 数据来源和参数确定 |
4.1.3 数据处理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1980 —2016年人粪尿及其养分资源量 |
4.2.2 人粪尿资源量时空分布 |
4.2.3 人粪尿养分量时空分布 |
4.2.4 1980 —2016年人粪尿养分还田量 |
4.2.5 人粪尿养分还田量时空分布 |
4.3 讨论 |
4.3.1 中国人粪尿、粪尿养分及其还田量时空变化 |
4.3.2 问题及建议 |
4.4 小结 |
第五章 有机肥养分资源及其还田利用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估算方法 |
5.1.2 数据来源 |
5.1.3 数据处理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1980 —2016年有机肥养分资源量 |
5.2.2 有机肥养分资源量时空分布 |
5.2.3 1980 —2016年有机肥还田量 |
5.2.4 有机肥养分资源量时空分布 |
5.3 小结 |
第六章 化肥消费量分析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估算方法 |
6.1.2 数据来源和参数确定 |
6.1.3 数据处理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1980 —2016年化肥消费量 |
6.2.2 化肥消费量时空分布 |
6.3 讨论 |
6.3.1 化肥消费量中复合肥的氮、磷、钾估算方法 |
6.3.2 1980 —2016年水稻、小麦、玉米三大作物养分偏生产力 |
6.3.3 2016 年不同省份水稻、小麦、玉米三大作物养分偏生产力 |
6.4 小结 |
第七章 农田养分移走量 |
7.1 材料与方法 |
7.1.1 估算方法 |
7.1.2 数据来源和参数确定 |
7.1.3 数据处理 |
7.2 结果与分析 |
7.2.1 1980 —2016年农田养分移走量 |
7.2.2 农田养分移走量时空分布 |
7.3 讨论 |
7.3.1 农作物经济产量养分吸收量时空分布 |
7.3.2 对策建议 |
7.4 小结 |
第八章 中国农田养分平衡 |
8.1 材料与方法 |
8.1.1 估算方法 |
8.1.2 数据来源和参数确定 |
8.1.3 数据处理 |
8.2 结果与分析 |
8.2.1 1980 —2016年农田养分表观平衡及偏平衡 |
8.2.2 农田养分平衡时空分布 |
8.2.3 养分偏平衡时空分布 |
8.3 讨论 |
8.3.1 中国农田养分平衡时空分布 |
8.3.2 2016 年农田养分平衡 |
8.3.3 对策建议 |
8.4 小结 |
第九章 农业生产中的养分需求 |
9.1 材料与方法 |
9.1.1 估算方法 |
9.1.2 数据来源和参数确定 |
9.1.3 数据处理 |
9.2 结果与分析 |
9.2.1 养分需求 |
9.2.2 化肥消费及分布状况 |
9.2.3 有机肥养分还田量 |
9.2.4 化肥消费与需求差异分析 |
9.3 讨论 |
9.3.1 养分需求量估算 |
9.3.2 有机肥在化肥零增长中的地位 |
9.4 小结 |
第十章 全文结论与展望 |
10.1 主要结论 |
10.2 创新点 |
10.3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不同地区各种作物的草谷比 |
附录2 不同作物秸秆氮磷钾养分含量 |
附录3 1990S各省份主要作物秸秆直接还田率 |
附录4 1990s各省份主要作物秸秆直接还田率 |
附录5 2000S各省份主要作物秸秆直接还田率 |
附录6 2010S各省份主要作物秸秆直接还田率 |
附录7 1980S各省份主要作物秸秆燃烧还田率 |
附录8 1990S各省份主要作物秸秆燃烧还田率 |
附录9 2000S各省份主要作物秸秆燃烧还田率 |
附录10 2010S各省份主要作物秸秆燃烧还田率 |
附录11 主要作物秸秆养分当季释放率 |
附录12 不同畜禽的粪、尿日排泄系数及其粪、尿养分含量(鲜基) |
附录13 1990S各省份畜禽粪尿还田率 |
附录14 2000S各省份畜禽粪尿还田率 |
附录15 2010S各省份畜禽粪尿还田率 |
附录16 人粪、尿日排泄量及其氮磷钾养分含量(鲜基) |
附录17 各种作物单位经济产量所需吸收氮、磷、钾养分的数量 |
附录18 各种作物的养分推荐施用量 |
附录19 经济林、草地和水产养殖的养分推荐施用量 |
附录20 畜禽粪肥养分的当季释放率 |
致谢 |
作者简历 |
四、关于新疆农机服务产业化的设想(论文参考文献)
- [1]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评价及其路径选择研究[D]. 柴青宇. 东北林业大学, 2021(09)
- [2]农业分工背景下棉农生产环节外包行为研究 ——以新疆地区为例[D]. 米巧.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03)
- [3]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我国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充分发展水平测度研究[D]. 潘俊安. 安庆师范大学, 2020(12)
- [4]新疆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水平、经济效应及对策研究[D]. 张凯. 新疆师范大学, 2020(07)
- [5]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金融支持路径研究[D]. 袁钦. 浙江大学, 2019(01)
- [6]农村金融深化、农业技术进步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D]. 李晓龙. 重庆大学, 2019(01)
- [7]农业机械化服务对粮食生产的影响研究[D]. 潘经韬.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9(08)
- [8]可克达拉农机服务农民专业合作社运行机制问题研究[D]. 曹志超. 石河子大学, 2019(01)
- [9]石河子开发区建立农机产业园发展规划研究[D]. 车雯. 石河子大学, 2018(02)
- [10]中国农业生产中的养分平衡与需求研究[D]. 刘晓永.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