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空间太阳能热动力系统的轻量化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杜德春[1](2020)在《A Report on Translation of Technology Innovation to Accelerate Energy Transitions》文中研究指明本翻译报告是基于对“Technology Innovation to Accelerate Energy Transitions”英中翻译任务的一份报告。所翻译的源语材料是国际能源署(IEA)为2019年二十国集团能源部长级会议而编写的一份报告。译者主要采用了计算机辅助翻译工具Wordfast、Xbench以及Google Translate等完成了这一翻译任务。本报告采用定性分析,只针对该翻译任务的具体情况进行了案例分析和翻译总结。译者所翻译的文本属于科技英语的范畴。科技英语中多用复合句,甚至会出现多重复合句的情况,因此复合句的翻译是科技英语翻译中的重点也是难点之一。基于这一特点以及对所翻译材料的具体情况分析,译者着重选取了其中的定语从句的翻译处理方法进行了分析和总结。本报告由六章组成。第一章是概论部分,主要介绍对翻译任务的要求、翻译文本的特点分析、本报告的结构以及方法论。第二章主要介绍译前准备,包括文字识别、项目创建、术语库和记忆库创建、文件分析以及伪翻译处理等。第三章是对翻译过程的介绍,包括译后编辑、质量保证以及译文导出等。第四章是本报告的重点部分,针对该翻译任务中的有关翻译处理案例进行分析。译者基于对所选翻译文本的分析和总结,着重对源语材料中定语从句的翻译方法进行了详细的分类讨论。基于该翻译任务的具体情况,将定语从句的翻译处理方法分为四大类,分别是译为前置定语、译为主句、译为状语从句以及译为从属小句。其中部分大类中又进行了小类的细分,译为前置定语这一类别又分为译为“所+v.+的”结构做前置定语以及“v.+Obj.+的”动宾结构做前置定语。译为状语从句这一类别又分为目的状语从句、原因状语从句、条件状语从句、结果状语从句以及让步状语从句。译为从属小句的类别又分为完全重复或部分重复先行词引导分句、以及总结性重复先行词引导分句。第五章是译后反思与提高部分,通过对比译者译本与校对后的译本,总结翻译过程中所暴露出的问题。在该部分,译者主要选取了三方面比较普遍的问题进行探讨:“而且”与“并且”的辨析、逻辑关系的误用以及“对+obj.+进行+v.”结构,从而在进行自我反思的同时也为其他译者或翻译爱好者作为提醒,避免出现类似错误。第六章对本报告进行了整体总结。本报告对科技英语翻译从业者具有很好的参考意义,对科技英语翻译的教学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是,由于本报告仅仅是基于所选翻译项目的案例,对定语从句处理方法的进行了定性总结和分析,因此,可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如果利用相当大的扩展语料库进行类似的定量统计分析,其代表性和适用性则应更好。
文瑞琳[2](2019)在《绿色能源下的传统徽民居街道景观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世界范围内,随着环境的不断恶化,绿色能源的使用率逐渐提高,并改变了传统的能源供给结构。绿色能源属于环境友好型能源,因其不产生污染物质且储存量大,具有远大的应用前景。将绿色能源运用于传统徽民居街道景观中,既是对乡村地区绿色能源潜力的研究,也是对传统文化在与新技术结合上的探索。伴随“美丽乡村”政策的开展,乡村地区发展落后的面貌正在逐渐改变。徽民居村落是中国传统民居村落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徽民居村落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但随着旅游浪潮的冲击,很多传统徽民居村落在开发过程中存在盲目性,忽视地方特有的文化因素以及传统特色,使得改造呈现出千篇一律的景象,对传统徽民居村落进行保护势在必行。通过对传统徽民居大量的调查研究、文献研究、理论研究、学科交叉研究等方式,探究传统徽民居街道景观及能源使用的发展及现状,并利用蚁群算法等研究街道景观现状的合理性,通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寻找绿色能源与传统徽民居街道景观恰当的结合点。本文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论述了课题研究的背景、意义及主要内容,以及总结国内外相关文献分析了有关案例,研究已有案例在绿色能源上的结合方法,为研究提供理论支持,并确定研究框架。第二章阐述了徽民居街道景观现状,并总结了其景观特性,分析文化成因,并将绿色能源在黄山地区的使用状况进行分析,归纳街道景观现状问题并进行分析,为研究提供现状依据。第三章针对多样性的街道环境,提供多种绿色能源运用措施,并在绿色能源与街道景观的结合上提供设计方法。第四章运用屏山村水街景观实例,对前文理论及研究进行实践。第五章为结论与展望。本文探究在环境恶化与传统村落旅游业快速发展的今天,如何将绿色能源与传统徽民居街道景观进行结合,在改善环境的同时起到对绿色能源推广的效果,并研究绿色能源与传统徽民居街道景观相结合的理论与方法。
高超佳[3](2019)在《碟式太阳能吸热器温度场分析及实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太阳能热发电系统是高效利用太阳能的重要方式之一。太阳跟踪控制系统的精度是影响太阳能热发电系效率的关键因素。目前太阳能跟踪控制方式主要采用视日跟踪和传感器跟踪相结合的混合跟踪控制方式,在传统的传感器跟踪控制系统里,通过采集入射光线强度信号实现聚光器对太阳位置的追踪。由于机械结构和控制系统误差,存在聚光器对准太阳,但反射光斑偏离吸热器中心位置的情况,造成系统能量采集效率下降。本课题提出了一种利用现有集热器内分层且均匀布置的温度传感器,获取集热器内温度场分布,通过分析温度场偏移状况反向分析太阳移动角度的创新性自动跟踪方法。基于传热学基本理论,运用数值传热计算方法,建立温度场数学模型,根据温度传感器采集反射光斑中的测量点温度数据,模拟计算太阳光线经聚光器反射后照射到吸热器中形成的温度场。通过温度传感器采集的测量点的温度数据,运用MATLAB软件仿真分析平板吸热器的温度场分布,设计吸热器温度场中心温度点坐标算法,分析计算温度场中心与吸热器几何中心的位置关系;设计小型碟式太阳能温度传感器跟踪控制系统实验平台,完成了系统的机械结构、电气控制和软件设计;运用该实验平台开展了基于吸热器温度场反馈的太阳跟踪控制实验,对仿真的温度场中心温度点坐标算法进行验证。实验测试结果表明,在实验温度范围内,通过对采集温度数据进行多次滤波处理,增加采集数据的可靠性以及增大系统调整时间的方法,可以有效地对跟踪误差进行控制。应用温度场中心温度点坐标算法,能够实现系统对太阳位置的有效跟踪,验证了设计算法在碟式太阳能温度传感器跟踪控制系统中可行,为研制太阳能热发电系统跟踪反馈技术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
胡思敏[4](2017)在《基于万向铰链的摆盘发动机结构设计与特性分析》文中提出现有的热动力电源多是采用曲柄连杆发动机串联发电机,曲柄连杆发动机功率密度难以提高,导致热动力电源体积质量大、功率密度较低,难以便携化,难以满足野外使用要求。为了解决热动力电源不便于携带的问题,本文创新地提出了一款用于便携式热动力电源的新型摆盘式发动机,该发动机采用万向铰链摆盘式功率传输机构,将气缸平行于发动机轴线周向布置,取消曲轴和曲轴箱,具有结构紧凑、功率密度大的优点。论文主要工作如下:1、万向铰链摆盘发动机结构设计。根据使用需求确定发动机的主要设计指标,给出了基于新型摆盘式功率传输机构的发动机的总体方案,分析了万向铰链摆盘式功率传输机构的工作原理;完成了活塞推杆组、缸体、主轴和摆盘等发动机主要部件的结构设计。2、万向铰链摆盘发动机运动学特性分析。建立了万向铰链摆盘机构的运动学模型,分析了各部件的运动规律;分析发现各运动参数合理,机构运转无冲击,验证了设计的合理性,为动力学建模打下基础;利用Adams进行仿真试验,验证了运动学分析的正确性。3、万向铰链摆盘发动机动力学特性分析。建立基于拉格朗日的功率传输机构的动力学模型,分析了发动机的输出转矩、侧压力、摆盘与直线轴承的接触力,研究了发动机空载与带负载的加速性能,并仿真研究了各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万向铰链摆盘发动机输出转矩较大,侧压力、摆盘与直线轴承的接触力较小,具有良好的启动性能,结构紧凑功率密度高,满足班组便携式使用需求。4、发动机整机振动特性分析。建立了发动机的自由振动方程,求出整机激振力,进行了整机自由振动和受迫振动分析和仿真试验。以提高能量解耦率为目标,对悬置元件的刚度进行优化;进行时域振动仿真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优化设计显着降低了发动机的振动幅值。
孟宪龙[5](2017)在《太阳能反射聚集光路调控设计及CPVT系统能量转换分析》文中认为聚光太阳能系统,简称CSP(Concentrated Solar Power),利用光学反射/透射镜将大面积太阳辐射能量汇聚在较小的范围,达到在小面积接收高密度能量的目的。从能量转换过程上看,CSP系统由太阳能聚集、传输、转换三个环节组成,三者共同决定了系统实现的效能和转化效率。太阳能聚集器作为实现太阳能高温利用和聚光光伏发电(Concentrated Photovoltaic,CPV)的核心组成部分,其型面结构及动态跟踪调节性能对太阳能的聚集能流密度分布、光-热或光电转换效率以及整个能量转换利用系统的性能、技术可实现性以及成本都有重要影响。随着空间太阳能利用技术的发展,对空间相对动态条件下的太阳能聚集系统设计和动态调控技术提出了迫切需求。本文基于非成像光学理论、计算机图形学及自由曲面光学的相关理念设计方法,构建了适用于聚光太阳能利用的几何反问题求解体系。从二维自由曲面反问题出发,提出多种离散面形点的几何构造方法,获得针对太阳能利用系统的三维空间面型设计方法,该模型采用偏斜光线矢量传输原理、发射源-目标能量映射、加速蒙特卡洛射线踪迹、累积反馈迭代优化等先进技术,实现了任意目标接收面能流分布的几何反问题求解,且考虑太阳锥角实际因素,求解为闭环过程,无需任何商业软件辅助、适用性强。动态调控及其能量传输控制方面,首先针对一种空间太阳能电站聚光系统的在轨调控特性开展研究,提出对称式二次平面反射聚光系统并进行了在轨能量传输模拟与设计优化分析。之后根据自由面型光学相关设计原理,提出了一种改进型二次反射自由面系统,将动态跟踪的时域参数引入太阳能聚集面型设计,结合空间矢量传输的三维动态跟踪轨迹矩阵设计,开发调控设计软件,建立了太阳能聚集与动态定向传输的调控方法,使二次反射光路实时聚焦至地面固定位置,实现能量传输过程的动态跟踪解耦,达到最优化实时能量传输的目的。能量转换方面,针对聚光系统汇聚能流呈现高斯分布的特点,提出了全区域高效利用与转换设计方法,开展了热/电联合利用系统分析。采用数值模拟软件FLUENT结合UDF自定义编程的方式获取了装有杯状多孔吸热芯的容积式吸热器耦合换热特性;提出外边缘区域能流再利用思路,构建了自由曲面卡塞格林反射系统模型,同时实现对吸热器的高倍低损失能量转换和对光伏电池的低倍聚集能流均匀化分布;针对无跟踪非成像太阳能利用系统,提出采用具有吸热面/反射面双模块的AR-CCPC系统。针对梯度功能结构容积式吸热器和聚光光伏联合利用系统,以空间太阳能热推进为应用背景,构建了考虑多参数影响下的耦合非线性能量分析模型,建立分块能量传递网格并进行求解和参数敏感性分析。通过对自由曲面聚集、动态定向矢量传输与调控、分区域高效能量转换几个方面的研究,验证了本文提出的适用于CSP系统的空间面型设计方法,深入认识了太阳能聚集与调控过程机理及其所能达到的理论极限,掌握了三维自由面型太阳能聚集器的反向设计和动态矢量定向传输控制方法,获得了分区域热电联合高效转换聚集系统及其能量转换特性。研究结果为聚光太阳能利用系统的设计、评估与优化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参考依据。
杜威[6](2013)在《碳酸盐—氟盐高温熔盐的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为了保持人类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必须开发利用各种可再生能源和绿色能源。太阳能具有资源总量大、分布广泛、安全清洁等诸多优点,有望在未来能源结构的转换中担当重任,成为理想的基础性可再生能源。然而目前太阳能热电站中应用比较成熟的硝酸盐体系最高使用温度不能超过600℃,致使当前太阳能热电站的发电效率比较低。而提高熔盐使用温度、拓宽熔盐操作温度范围是提升太阳能热发电效率的重要途径,因此研究高温熔盐的优选及其性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针对太阳能高温热发电传热蓄热的要求,本文通过分析硝酸盐、碳酸盐、氟盐、氯盐等熔融盐的优缺点,选取了四种常见氟盐添加到主盐NaKCO3(Na2CO3、 K2CO3摩尔比为59:41的混合熔盐)中进行改性,并用静态熔融法制备了一系列高温熔盐。利用热重差热联用分析仪(TG-DSC)对制备的高温熔盐的熔点、相变潜热、凝固/偏析温度进行了分析,优选出了熔点低、使用温度范围宽的高温熔盐;利用CM-1熔体综合测试仪、RTW-09型熔体物性综合测定仪、热重差热联用分析仪(TG-DSC)等仪器对优选出的高温熔盐的密度、粘度、比热容等热物性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其在高温恒温和温度骤变工况下的热稳定性,探讨了其在高温下对304,316L两种常见不锈钢的腐蚀性。结果表明:13.04%LiF高温熔盐具有熔点低(409℃)、使用温度范围宽(410-800℃)的优点,而13.04%NaF高温熔盐具有熔点较低(587℃)、使用温度范围较宽(587-800℃)、价格低廉的优点,因此优选出13.04%LiF高温熔盐和13.04%NaF高温熔盐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优选出的高温熔盐的密度均随温度升高而降低,且符合良好的线性关系,其密度(1.94~2.14g·cm-3)也较大,能大大减小设备体积,降低设备费用。优选出的高温熔盐的粘度整体趋势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粘度值在0.022~0.045Pa.s之间,与主盐Na2C03相比减小了将近一个数量级,且粘度大小与硝酸盐体系相差不多,能显着降低流阻,提高传热效率。在450-650℃温度段内,13.04%LiF高温熔盐的比热容介于1.47~2.10J·g-1·K-1之间,比热容比较大,非常适合太阳能热发电蓄热。优选出的高温熔盐在高温下质量损失情况严重,即优选出的高温熔盐在高温恒温工况下热稳定性较差,实际应用中熔盐系统应注意做好密闭措施。优选出的高温熔盐的熔点随热冲击次数增加变化不大,变化幅度小于1%,即优选的高温熔盐在温度骤变工况下的热稳定性良好。304和316L两种常见不锈钢800℃下在优选出的高温熔盐内腐蚀速度都比较快,且在13.04%LiF高温熔盐内腐蚀情况比在13.04%NaF高温熔盐严重,316L不锈钢在碳酸盐-氟盐高温熔盐中抗腐蚀性强于304。304和316L两种常见不锈钢800℃下在优选出的高温熔盐内都能形成与基体结合紧密的腐蚀层,腐蚀产物主要为Fe、Cr的氧化物。
管勋[7](2013)在《槽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中聚光装置的结构分析与优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1世纪能源短缺、资源枯竭以及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突显,寻求和开发可再生、清洁能源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必经之路。太阳能作为无限、清洁的能源,是未来能源的主要发展方向。槽式太阳能热发技术是太阳能热发电的主要形式之一,但存在成本高、效率低的问题,核心部件成本的降低和关键技术的创新成为槽式太阳能热发电急需解决的问题。本论文依托广东省教育厅高层次人才项目的部分任务,在揭示槽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的国内外发展现状及其工作原理、系统组成和技术难点的基础上,对槽式太阳能聚光装置进行了结构有限元分析及优化,实现了提高聚光效率、降低质量的目的,有利于降低成本和驱动系统的创新设计。全文以中科院广州能源研究所三水太阳能发电示范基地的聚光装置为研究对象,首先对聚光装置的结构组成进行了分析,建立了聚光装置的三维模型,对聚光装置的载荷进行分析,理论推导了聚光装置的风载荷计算公式。然后以该三维模型为基础对聚光装置进行了有限元模态分析,并对聚光装置的模态结果进行分析;接着对聚光装置的强度和刚度进行了静力学分析,得到了不同工作角度时聚光装置的形变和应力分布,分析了反光镜形变、应力和支架应力与工作角度之间的变化关系,确定了聚光装置工作时各性能的最不利工况,为后面的结构优化提供了数据支撑。然后,确定了聚光装置结构的总体优化方案。对反光镜的支点位置进行了优化,确定了最佳反光镜支点位置。对聚光装置进行了结构拓扑分析,根据拓扑分析结果选择聚光装置悬臂作为优化对象,以悬臂截面尺寸为优化参数,根据可制造化原则,对悬臂进行尺寸优化,在保证聚光精度的前提下,减轻了聚光装置的结构质量,综合性能明显提高。
张雅文[8](2012)在《太阳能电站双罐式熔盐蓄热系统的优化设计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现阶段,环境问题和能源问题已经成为全球所关注的两大主要问题。太阳能作为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但是太阳能最大的缺点是不连续性。因此,蓄热装置的设计对于太阳能电站的发展和应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的目的是为太阳能热电站设计合理的蓄热系统。本次设计主要分为三大部分。首先,论文根据蓄热系统的结构以及运行介质的不同,对蓄热系统在结构上进行分类,并分别阐述了各种系统的运行特点及优缺点。最后,对以油盐为介质的太阳能电站及以熔盐为介质的太阳能电站进行经济性比较。通过计算比较两种电站蓄热系统的花费以及集热场的花费,最终得出一比例曲线:当纯盐电站的集热场花费与油盐电站集热场花费的比值低于此曲线,选用纯盐电站的经济型更好。其次,对蓄热罐进行优化设计。对于某一运行参数恒定的太阳能电站,蓄热罐的体积是恒定的。但是,随着蓄热罐高度的变化,它的各部分结构就会发生改变。因此,本文以蓄热罐的高度为变量,建立蓄热系统的结构模型。并以各项费用为依据,对蓄热罐进行优化设计。本文以50MW的太阳能电站为例,用所建立的模型,对该电站的蓄热系统进行优化设计,最终得出蓄热系统的最佳结构。最后,对蓄热系统的油-盐换热器进行设计。油-盐换热器的作用是进行载热流体和蓄热介质之间的能量转换,根据此换热器的性质,选择换热器的类型为管壳式换热器、根据两台换热器串联换热的方式进行设计计算。通过一系列的计算和比较,最终得出,50MW太阳能热电站,采用双罐式熔盐蓄热系统时,最佳的蓄热罐高度为13.2m。换热器为两台换热器串联换热。为制造方便,两台换热器采用<2-4>型管壳式换热器,并使用相同型号的换热管。
李春芳[9](2011)在《太阳能电动车关键技术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经济迅猛发展,全世界汽车保有量迅速增加,这在对环境造成巨大破坏的同时也使石油资源面临枯竭。世界各国为了解决日趋严重的环境和能源问题,争先恐后的开发清洁能源,以期实现良性循环。太阳能是一种巨大能源,每秒的辐射量相当于500万吨煤。我国地处北半球欧亚大陆东部,幅员辽阔,太阳能资源十分丰富,随着太阳能光电技术的日趋成熟和推广应用,太阳能电池板转换效率大幅提高的同时价格日趋下降,使得太阳能电动车的研究取得了飞速发展。电动车具有高效、节能、噪音低、零排放等显着优点,在环保和节能方面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太阳能电动车把太阳能技术、电动车技术和其他高科技结合在一起,解决了经济发展造成的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之间的矛盾,将为人类发展做出巨大贡献。本文的主要工作是在小型化、轻量化的指导思想下完成了太阳能电动车整车设计,详细论述了太阳能电动车车身和车架的设计要点;对车身进行了外围流场的数值模拟;提出了一种高效廉价的提高太阳能电池转换效率的新方法;建立了太阳能阵列光伏充电的Simulink数字仿真模型,验证了此方法的有效性。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研究了太阳能电动车的关键技术,论证了发展太阳能电动车的可行性本文首先研究太阳能在我国的分布及可利用情况,从光伏系统、电池系统、动力系统、传动系统和车身-底盘系统五个方面综述了国内外太阳能电动车的研究现状,分析了太阳能电动车的关键技术并对开发太阳能电动车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2、构建了太阳能电动车实验和测试平台本文完成的电动车设计是为将来进行太阳能充电实验提供测试平台,设计的总体原则是小型化,轻量化。根据设计要求参数,确定了太阳能电动车的整体方案,并详细论述了车身轻量化重点部位车身和底盘的设计方案。车身外壳由玻璃钢制成,轻便且坚固。顶部具有一较大的平面,用于安装太阳能电池板组件。具有流线外形,降低风阻系数。满足以上条件的前提下,兼顾美观;车架由高强度钢管焊接形成,采用边框式结构。局部具体形状在前后桥设计完成后确定,便于各部件安装及固定;整车的速度采用电控方式,通过输入电动机的电压和功率调节转速及转矩,省略了传统的机械式变速箱和离合器等装置,进一步简化了机构。3、对车身进行数值模拟,根据分析结果改进车身造型车辆的空气动力学已逐步发展成为空气动力学的一个独立分支。设计空气动力性能良好的车辆,是提高其动力性和经济性的重要途径。由于目前太阳能电池板的转换效率较低,太阳能电动车设计定位主要针对短途、车速低、单人使用的电动车。本文根据电动车实际行驶环境,进行了基于空气动力学的车身设计。应用ANSYS ICEM-CFD软件划分网格,选用标准κ-ε高雷诺数模型作为湍流模型,在N-S方程的基础上采用fluent软件进行计算,根据分析结果优化车身造型。从阻力和升力系数的对比可以看出优化后模型分析结果好于原始模型,行驶起来风阻小,动力性、经济性都有很大改善。4、研究了太阳能电池的工作原理和提高太阳能电池转换效率的几种方法本文从太阳能电池的结构、工作原理出发,研究了外界条件对电池的主要性能参数(短路电流、开路电压、填充因子和光电转换效率等)的影响,对现有的几种提高太阳能电池输出效率的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指出了各方法的优缺点5、提出了提高太阳能电池转换效率的新方法目前,太阳能电池光电转换效率低和生产成本高是制约其实用化的关键因素。研究显示太阳能电池板的光伏转换效率随太阳光入射角度增大及工作温度升高而下降。因此减小太阳光入射角度,保证太阳能电池板在最佳的工作温度范围,是提高其转换效率的有效方法。现有太阳能电池系统普遍采用与空气接触,直接散热的方式,优点在于无附加结构,成本低。但散热效果差,电池板温度高,光伏转换效率低。本文提出了一种利用水冷系统提高太阳能电池转换效率的新方法,通过在电池板表面增加滴流装置降低电池的运行温度。用水流进行表面冷却的一个好处是通过热交换带走热量,另一方面由于水的折射使入射角减小,从而增加了辐射的吸收。实验证明,此方法能以较低的成本有效的提高电池的转换效率。研究表明表面水冷方式只适用于电池的静态发电,不能满足太阳能电动车在行驶中使用。由此进一步研究了一种具有微流控散热结构的车载太阳能电池系统。此系统由水泵带动水在迷宫流道中循环流动,使太阳能电池板散热迅速且均匀,不仅提高了转换效率而且能满足车辆行驶要求。以上研究结果表明,论文设计的太阳能电动车满足小型化、轻量化要求,车身外围流场的数值模拟结果显示空气阻力满足要求,得到了较为理想的车身设计方案。本文研究的通过水冷提高太阳能电池转换效率的方法成本低、效果明显,具有普遍推广应用的价值,推动了太阳能电动车的实用化进程。
吴小翠[10](2010)在《高温太阳能吸收器的优化设计》文中研究说明吸收器是太阳能热发电系统中的核心部件,负责光热转换,其性能好坏对于系统温度的提升,效率的提高都有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对目前比较常用几种太阳能吸收器如直管式吸收器、螺旋管式吸收器、空腔式吸收器进行比较,发现直管式吸收器和螺旋管式吸收器结构简单,系统能够达到的温度在900K左右,热效率为52%;而空腔式吸收器工质的出口温度可达到1500K左右,热效率为80%,具有较好的吸热性能。考虑到空腔式吸收器中针状放射形吸收体加工和安装问题,本文首先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吸收体结构-绕花丝多孔体结构,它利用多孔介质的弥散效应,迫使流过绕花丝多孔体的流体作复杂的三维运动,使流体分子团在径向充分混掺,从而使径向温度分布均匀平坦化,使腔体内换热得到显着的增强。研究结果表明,和针状放射形吸收体相比,绕花丝多孔体结构可以达到良好的强化换热的效果,系统效率为81.8%。多孔率对流体的出口温度、壁面温度和热效率均有很大影响,计算结果表明0.75的多孔率可以较好满足要求。其次,针对高温吸收器的热防护问题,研究了安装吸收涂层、真空腔和保温层进行减小热损失的效果。结果表明,对于真空腔内壁面而言,选取具有耐高温能力的的金属箔涂层材料可以有效提高吸收效率;而选取国内外普遍认可的具有较高热力学性能的的有机硅涂层材料可以有效降低外壁面温度。此外,真空腔的添加对降低壁面温度效果明显,系统的效率能提高1%。最后,对吸收器的几何尺寸进行优化设计,研究了腔体入口直径、长径比、腔体直径、倾斜角度的大小对腔体内部温度场、速度场、压力和光照强度等分布的影响。
二、空间太阳能热动力系统的轻量化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空间太阳能热动力系统的轻量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A Report on Translation of Technology Innovation to Accelerate Energy Transitions(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Chapter 1 Overview |
1.1 Task Description |
1.2 Text Features |
1.3 Translation Requirements |
1.4 Report Structure |
1.5 Methodology |
Chapter 2 Pre-translation Preparations |
2.1 Character Recognition |
2.2 Project Creation |
2.3 Creation of Glossary and Translation Memory |
2.4 File Analysis |
2.5 Pseudo-translation |
2.6 Summary |
Chapter 3 Machine Translation Post-Editing |
3.1 Editing of Target Segments |
3.2 Quality Assurance |
3.3 Translation Export |
3.4 Summary |
Chapter 4 Translation of Attributive Clauses |
4.1 Translation into Pre-modifier |
4.2 Translation into Main Clause |
4.3 Translation into Adverbial Clause |
4.4 Translation into Subordinate Clause |
4.5 Summary |
Chapter 5 Contrast between Translator’s and Proofread Versions |
5.1 Distinction between “而且”(erqie) and “并且”(bingqie) in Chinese |
5.2 Misinterpretation of Logical Relationship |
5.3 “对(dui)+obj.+进行(jinxing)+v.” Structure |
5.4 Summary |
Chapter 6 Conclusion |
Bibliography |
Appendix Ⅰ Samples of Source Text in PDF Format |
Appendix Ⅱ Glossary |
Appendix Ⅲ Translation Versions |
Acknowledgements |
(2)绿色能源下的传统徽民居街道景观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全球环境恶化与能源危机 |
1.1.2 乡村发展遇到的机遇与挑战 |
1.1.3 徽民居村落村落 |
1.2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2 研究内容界定 |
1.3 国内外文献及案例研究 |
1.3.1 国内外文献研究及分析 |
1.3.2 相关案例分析 |
1.4 论文研究的方法及框架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传统徽民居中的街道景观与绿色能源利用现状分析 |
2.1 相关概念阐述 |
2.1.1 传统徽民居与街道景观相关概念阐述 |
2.1.2 绿色能源的概念及发展 |
2.2 徽州地理及气候概况 |
2.3 传统徽民居街道景观分类及现状 |
2.3.1 地域特色的街道铺装 |
2.3.2 传统徽民居街道环境下的自然景观 |
2.3.3 旅游业态与现代生活耦合的街道服务设施 |
2.3.4 生活、低碳、艺术一体化的传统街道空间界面 |
2.4 传统徽民居街道景观中的文化特征 |
2.4.1 依托皖南气候的山水文化 |
2.4.2 基于程朱理学的宗族文化 |
2.4.3 促进南北融合的徽商文化 |
2.4.4 徽商文化下的街道空间多样化 |
2.5 传统徽民居中绿色能源使用现状 |
2.6 现状问题分析与归纳 |
2.6.1 街道景观调研分析 |
2.6.2 问题归纳与结论研究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传统徽民居街道与绿色能源并行的景观设计研究 |
3.1 绿色能源下的传统徽民居街道景观设计方法 |
3.1.1 绿色能源与传统徽民居街道景观的耦合设计原则 |
3.1.2 单一能源下的传统徽民居街道景观设计 |
3.1.3 多能源下的传统徽民居街道景观设计 |
3.2 太阳能与传统徽民居街道一体化设计 |
3.2.1 太阳能“光热”和“光电” |
3.2.2 基于黄山地区PVsyst系统光伏设定 |
3.2.3 光伏产量计算 |
3.3 风能及水能与传统徽民居街道的一体化设计 |
3.3.1 风能与街道设计一体化策略 |
3.3.2 水能与街道设计一体化策略 |
3.4 多能源互补的传统徽民居街道一体化设计 |
3.4.1 太阳能+风能=风光互补 |
3.4.2 太阳能+水能=水光互补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绿色能源的屏山村街道景观设计应用 |
4.1 屏山村街道景观及绿色能源概述 |
4.1.1 传统徽民居村落——屏山村概况及发展 |
4.1.2 屏山村街道景观现状 |
4.1.3 屏山村绿色能源现状及潜力研究 |
4.2 屏山村地域环境下的设计元素分析 |
4.2.1 屏山村传统徽民居村落色彩提取 |
4.2.2 地域特色元素符号提取 |
4.3 绿色能源与街道景观耦合设计——以屏山村水街为例 |
4.3.1 多能源下的交通设施 |
4.3.2 多能源下的照明设施 |
4.3.3 太阳能卫生设施 |
4.3.4 太阳能光瓦导向设施 |
4.3.5 太阳能休憩设施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传统村落街道景观调研问卷(针对于游客) |
附录(二):传统村落街道景观调研问卷(针对于本地居民)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3)碟式太阳能吸热器温度场分析及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 |
1.2.1 跟踪控制系统 |
1.2.2 吸热器研究 |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2 吸热器温度场模型的建立 |
2.1 吸热器模型构建 |
2.1.1 吸热器实物模型 |
2.1.2 吸热器模型理论计算 |
2.2 吸热器模型仿真 |
2.3 仿真结果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吸热器温度场实验系统设计 |
3.1 跟踪控制系统转台结构设计 |
3.1.1 转台结构方案设计 |
3.1.2 主要零部件设计和校核 |
3.2 转台模型设计和仿真 |
3.2.1 转台三维装配设计 |
3.2.2 主要零件设计及分析 |
3.2.3 俯仰轴仿真 |
3.3 聚光器的设计和选取 |
3.3.1 聚光器设计 |
3.3.2 聚光器连接设计 |
3.4 吸热器的设计 |
3.5 本章小结 |
4 吸热器温度场追踪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
4.1 系统硬件总体构架 |
4.2 温度传感器跟踪方案设计 |
4.2.1 温度传感器的选型 |
4.2.2 温度数据采集滤波程序设计 |
4.3 两自由度转台控制系统设计 |
4.3.1 控制器的选型 |
4.3.2 步进电机 |
4.3.3 步进电机驱动器 |
4.3.4 旋转编码器 |
4.3.5 显示触摸屏 |
4.4 控制系统组装及接线 |
4.5 本章小结 |
5 吸热器温度场跟踪控制系统实验研究 |
5.1 吸热器温度场跟踪控制系统实验准备 |
5.2 吸热器温度场跟踪控制系统试验调试 |
5.2.1 温度场跟踪控制试验调试 |
5.2.2 视日跟踪控制程序调试 |
5.2.3 手动控制程序调试 |
5.2.4 报警程序调试 |
5.3 吸热器温度场跟踪控制实验分析 |
5.3.1 吸热器温度场数据计算 |
5.3.2 误差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全文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4)基于万向铰链的摆盘发动机结构设计与特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凸轮式功率传输机构 |
1.2.2 盘式功率传输机构 |
1.2.3 微小型发动机 |
1.3 论文的总体结构 |
第二章 万向铰链摆盘发动机结构设计 |
2.1 设计指标的确定 |
2.2 万向铰链摆盘发动机组成与工作原理 |
2.3 万向铰链摆盘机构结构设计 |
2.3.1 活塞推杆组 |
2.3.2 Z字形输出轴 |
2.3.3 摆盘 |
2.4 缸体的结构设计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万向铰链摆盘发动机运动学分析 |
3.1 功率传输机构运动学建模 |
3.1.1 运动传递分析 |
3.1.2 坐标系建立 |
3.1.3 运动学模型建立 |
3.2 运动学参数分析 |
3.2.1 活塞的运动规律 |
3.2.2 摆盘的运动规律 |
3.3 基于Adams的运动学仿真试验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万向铰链摆盘发动机动力学分析 |
4.1 发动机缸内热力学计算方法 |
4.2 基于拉格朗日方程的动力学数值计算 |
4.2.1 拉格朗日动力学方程的一般形式 |
4.2.2 活塞推杆组上的气体推力 |
4.2.3 系统动能 |
4.2.4 动力学模型 |
4.3 动力学分析 |
4.3.1 推杆摆盘受力计算 |
4.3.2 整机与单个活塞推杆的输出扭矩 |
4.3.3 摆盘有限元分析 |
4.4 发动机加速与稳定运转分析 |
4.4.1 发动机加速瞬态特性数值计算 |
4.4.2 发动机空载加速瞬态特性仿真 |
4.4.3 发动机稳态动力学特性研究 |
4.4.4 发动机指标综合评价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发动机振动特性分析 |
5.1 发动机自由振动 |
5.1.1 整机自由振动方程的建立 |
5.1.2 自由振动微分方程的求解 |
5.2 系统激励力分析 |
5.3 发动机受迫振动 |
5.4 振动仿真分析 |
5.4.1 自由振动分析 |
5.4.2 受迫振动分析 |
5.4.3 减振优化设计 |
5.4.4 优化后时域的振动响应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5)太阳能反射聚集光路调控设计及CPVT系统能量转换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表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自由曲面光学技术研究现状 |
1.2.1 自由曲面的光学设计方法研究现状 |
1.2.2 自由曲面在工程领域的应用 |
1.2.3 自由曲面技术在太阳能领域的应用 |
1.3 太阳能聚光调控领域研究现状 |
1.4 聚光太阳能热电联合转换技术的研究现状 |
1.4.1 直接分能量形式的聚光型热电联合利用 |
1.4.2 分光谱形式的热电联合利用 |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基于聚集能流矢量约束的太阳能反射面型设计方法 |
2.1 二维光路系统空间面型构造方法 |
2.1.1 偏斜光线矢量传输原理及齐次坐标矩阵表示方法 |
2.1.2 传统二维离散面形点计算方法 |
2.1.3 圆弧过渡假设下的二维几何构造法 |
2.1.4 离散点的三维几何构造法 |
2.2 三维光路系统空间面型构造方法 |
2.2.1 构造及求解流程 |
2.2.2 建立发射/目标面的能量映射关系 |
2.2.3 建立初始几何结构 |
2.2.4 蒙特卡洛光线追迹 |
2.2.5 累积反馈迭代优化 |
2.2.6 三维空间面型设计算法有效性验证 |
2.3 基于矢量矩阵光路传输建模方法的可靠性验证 |
2.3.1 CDTS光路系统的矢量法建模 |
2.3.2 聚集光斑能流测试与实验验证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太阳能聚集及动态定向传输调控方法 |
3.1 空间太阳能电站聚光系统调控分析 |
3.1.1 对称式二次平面反射聚集系统建模 |
3.1.2 STFC在轨聚集/调控性能研究 |
3.1.3 STFC在轨调控方案 |
3.2 动态跟踪自由面系统的光路设计方法 |
3.2.1 面积均分要求下的假想球面离散点 |
3.2.2 静态条件下的球面均分网络映射 |
3.2.3 初始静态离散点下的序列对应关系 |
3.2.4 动态能量网格映射下的矢量球离散点生成 |
3.2.5 Delaunay三角形拼接及其凸包边界 |
3.3 三维动态空间矢量球的性能模拟与分析 |
3.3.1 静态条件下的初始自由面能量传输特性 |
3.3.2 动态网格逐步跟踪特性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太阳能聚集能量的分区域PVT转换特性 |
4.1 采用杯状多孔吸热芯的容积式腔体耦合传热分析 |
4.1.1 物理模型 |
4.1.2 基本控制方程 |
4.1.3 边界条件 |
4.1.4 数值求解方法 |
4.1.5 计算结果分析 |
4.2 碟式聚集系统高斯外边缘能流再利用系统分析 |
4.2.1 自由面型卡塞格林反射聚集系统模型 |
4.2.2 正/反向光路传输模式 |
4.2.3 接收面位置参数影响 |
4.2.4 太阳圆锥角及跟踪误差影响 |
4.2.5 分光能量占有比的影响 |
4.3 非成像光学系统外边缘能流再利用系统研究—AR-CCPC |
4.3.1 AR-CCPC数学模型 |
4.3.2 AR-CCPC反射模块性能分析 |
4.3.3 AR-CCPC吸收模块及联合性能分析 |
4.3.4 AR-CCPC传热性能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太阳能CPVT系统的能量转换特性分析 |
5.1 梯度功能结构容积式吸热腔体能量分析模型 |
5.1.1 物理模型 |
5.1.2 基本控制方程 |
5.1.3 曲面光学窗口及其MC追迹模型 |
5.1.4 吸热腔体能量分析网络框架 |
5.2 高斯外边缘能流分能下的热电联合利用系统能量分析 |
5.2.1 原理方案及其能量分析模型 |
5.2.2 光路传输相关参数的影响 |
5.2.3 热转换相关参数的影响 |
5.2.4 电能转换相关参数的影响 |
5.3 基于光谱分离技术的热电联合利用系统能量分析 |
5.3.1 聚光分频作用下的光伏电池转换效率 |
5.3.2 截止波长对CPVT系统转换效率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太阳跟踪角度计算公式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碳酸盐—氟盐高温熔盐的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
1.1.1 太阳能是理想的基础性可再生能源 |
1.1.2 太阳能热发电有望成为未来的主导能源 |
1.2 太阳能热发电传热蓄热材料 |
1.2.1 传热蓄热系统的重要性 |
1.2.2 高温蓄热的三种方式 |
1.2.3 国内外传热蓄热技术研究现状 |
1.4 熔融盐传热蓄热材料 |
1.4.1 硝酸盐 |
1.4.2 氟盐 |
1.4.3 氯盐 |
1.4.4 碳酸盐 |
1.5 碳酸盐-氟盐高温熔盐体系的选取 |
1.6 本文主要研究目的及内容 |
第2章 高温熔盐的制备与优选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原料及仪器 |
2.2.2 碳酸盐-氟盐高温熔盐的制备 |
2.2.3 TG-DSC表征 |
2.3 结果与讨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高温熔盐的热物性与热稳定性研究 |
3.1 引言 |
3.2 高温熔盐的热物性研究 |
3.2.1 密度 |
3.2.2 粘度 |
3.2.3 比热容 |
3.3 高温熔盐的热稳定性研究 |
3.3.1 实验部分 |
3.3.2 结果分析与讨论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高温熔盐的腐蚀性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3 结果分析与讨论 |
4.3.1 腐蚀动力学分析 |
4.3.2 腐蚀形貌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槽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中聚光装置的结构分析与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能源现状 |
1.1.2 太阳能发电技术 |
1.1.3 本课题的研究目标和意义 |
1.2 槽式太阳能热发电技术的研究现状 |
1.3 槽式太阳能聚光装置的研究现状 |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槽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 |
2.1 引言 |
2.2 槽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的工作原理 |
2.3 槽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组成 |
2.3.1 聚光集热系统 |
2.3.2 热交换系统 |
2.3.3 发电系统 |
2.3.4 蓄热系统 |
2.3.5 辅助能源系统 |
2.4 槽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存在的技术问题及解决途径 |
2.4.1 槽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目前存在的技术问题 |
2.4.2 解决途径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槽式聚光装置结构建模及其载荷分析 |
3.1 引言 |
3.2 槽式聚光装置的结构组成 |
3.3 槽式聚光装置的模型建立 |
3.3.1 建模时的简化原则 |
3.3.2 聚光装置支架结构建模 |
3.3.3 反光镜结构建模 |
3.4 聚光装置所受载荷的分析 |
3.4.1 载荷的分类 |
3.4.2 风载荷的特性 |
3.4.3 静态风载荷的计算推导 |
3.4.4 自重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聚光装置的有限元模态分析 |
4.1 引言 |
4.2 有限元分析理论推导 |
4.3 模态分析理论基础 |
4.4 聚光装置模态分析 |
4.4.1 ANSYS Workbench 介绍 |
4.4.2 聚光装置有限元模态分析前处理 |
4.4.3 模态分析结果 |
4.4.4 结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聚光装置的静力学分析 |
5.1 引言 |
5.2 静力学分析原理 |
5.3 风载荷大小的确定 |
5.4 聚光装置的有限元静态分析 |
5.4.1 最大工作风速下的静态分析 |
5.4.2 聚光装置极限载荷下的静态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最佳工作性能的聚光装置结构优化 |
6.1 引言 |
6.2 结构优化设计理论 |
6.2.1 尺寸优化 |
6.2.2 形状优化 |
6.2.3 拓扑优化 |
6.3 结构总体优化方案的确定 |
6.4 反光镜支点位置的优化 |
6.5 基于拓扑分析的聚光装置结构优化改进 |
6.5.1 聚光装置整体拓扑分析 |
6.5.2 基于拓扑分析结果的结构优化改进 |
6.5.2.1 空间结构优化改进 |
6.5.2.2 基于拓扑分析结果的进一步尺寸优化 |
6.5.3 聚光装置优化前后的性能比较与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全文总结 |
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答辩委员会对论文的评定意见 |
(8)太阳能电站双罐式熔盐蓄热系统的优化设计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太阳能发电 |
1.3 太阳能蓄热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 |
2 蓄热系统结构及介质优化设计 |
2.1 蓄热系统的结构 |
2.2 根据结构分类的蓄热系统 |
2.3 根据介质分类的蓄热系统 |
2.4 蓄热介质优化设计 |
2.5 本章小结 |
3 太阳能蓄热系统优化设计 |
3.1 蓄热系统的初始参数 |
3.2 罐体设计及费用 |
3.3 保温层设计及费用 |
3.4 底部设计及费用 |
3.5 熔盐泵费用 |
3.6 土地费用 |
3.7 50MW 太阳能热电站蓄热系统的优化设计 |
3.8 本章小结 |
4 换热器优化设计 |
4.1 换热器设计方案 |
4.2 换热器传热面结构的设计计算 |
4.3 换热器结构计算 |
4.4 换热器的传热计算 |
4.5 阻力计算及核算 |
4.6 本章小结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9)太阳能电动车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太阳能电动车研究现状 |
1.2.1 太阳能电动车发展状况 |
1.2.2 太阳能电动车的关键技术 |
1.3 本文主要内容 |
第2章 太阳能电动车轻量化设计研究 |
2.1 车身轻量化研究现状与发展 |
2.1.1 轻量化车身结构分析与优化技术 |
2.1.2 基于多材料的轻量化车身设计研究 |
2.1.3 轻量化车身的制造技术 |
2.2 太阳能电动车重要部位设计 |
2.2.1 底盘设计 |
2.2.2 车身设计 |
2.2.3 电子控制系统设计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车身外围流场数值模拟分析 |
3.1 电动车空气动力学特性 |
3.1.1 气动阻力对车辆性能影响研究 |
3.1.2 电动车行驶过程中的气动力研究 |
3.2 电动车数值模拟理论研究 |
3.2.1 流体运动的基本方程 |
3.2.2 湍流平均运动的基础方程 |
3.3 数值模拟方案及结果分析 |
3.3.1 几何模型的建立 |
3.3.2 数值模拟方法的确定 |
3.3.3 计算网格的生成 |
3.3.4 车身数值模拟结果及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太阳能电池转换效率研究 |
4.1 太阳能电池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
4.2 太阳能电池的主要性能指标 |
4.3 充分利用太阳能电池输出效率的研究 |
4.3.1 混合型太阳能电池应用系统 |
4.3.2 太阳能电池最大功率跟踪技术 |
4.3.3 优化电池表面结构 |
4.3.4 聚光光伏发电系统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提高太阳能电池转换效率的实验研究及系统仿真 |
5.1 实验目的 |
5.2 实验原理 |
5.3 实验平台的构建 |
5.3.1 实验装置 |
5.3.2 冷却系统的设计 |
5.3.3 冷却系统的制作 |
5.4 实验过程及结果分析 |
5.4.1 实验过程 |
5.4.2 实验结果分析 |
5.5 太阳能电池充电系统仿真 |
5.5.1 光伏阵列I-V特性 |
5.5.2 光伏系统仿真模型的建立 |
5.5.3 充电系统仿真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全文总结 |
6.1 研究工作总结 |
6.2 论文创新点 |
6.3 今后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和致谢 |
(10)高温太阳能吸收器的优化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太阳能发电概述 |
1.3 吸收器 |
1.4 国内外吸收器研究现状 |
1.4.1 国内研究 |
1.4.2 国外研究 |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管式吸收器模拟 |
2.1 引言 |
2.2 聚光镜模拟 |
2.3 吸收器模拟 |
2.3.1 数学方程 |
2.3.2 辐射模型的选择 |
2.3.3 太阳加载模型的选择 |
2.3.4 边界条件 |
2.4 模拟结果及比较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不同参数对直管式吸收器的影响 |
3.1 进出口位置的影响 |
3.1.1 进口位置不变,出口位置改变 |
3.1.2 进出口位置均改变 |
3.2 能流强度的影响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空腔式吸收器模拟 |
4.1 引言 |
4.2 模型改进 |
4.3 吸收器热力学计算 |
4.3.1 进入腔体内部能量 |
4.3.2 腔体壁面温度计算 |
4.3.3 气体出口温度计算 |
4.3.4 效率计算 |
4.4 数值模拟研究 |
4.4.1 多孔介质模型的选择 |
4.4.2 边界条件 |
4.4.3 网格划分 |
4.4.4 模拟结果及比较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几何参数对改进后空腔式吸收器热性能的影响 |
5.1 多孔率的影响 |
5.2 热控涂层的影响 |
5.3 真空腔和保温层的影响 |
5.4 入口直径的影响 |
5.5 腔体直径的影响 |
5.6 无量纲参数比 |
5.6.1 相同长径比 |
5.6.2 不同长径比 |
5.6.3 不同入口直径 |
5.6.4 不同倾斜角度 |
5.7 吸收器张角对光照强度的影响 |
5.8 吸收器半径对光照强度的影响 |
5.9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四、空间太阳能热动力系统的轻量化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A Report on Translation of Technology Innovation to Accelerate Energy Transitions[D]. 杜德春.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2)
- [2]绿色能源下的传统徽民居街道景观设计研究[D]. 文瑞琳. 石家庄铁道大学, 2019(03)
- [3]碟式太阳能吸热器温度场分析及实验研究[D]. 高超佳. 西安工业大学, 2019(03)
- [4]基于万向铰链的摆盘发动机结构设计与特性分析[D]. 胡思敏. 国防科技大学, 2017(02)
- [5]太阳能反射聚集光路调控设计及CPVT系统能量转换分析[D]. 孟宪龙.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7(01)
- [6]碳酸盐—氟盐高温熔盐的性能研究[D]. 杜威. 东北大学, 2013(08)
- [7]槽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中聚光装置的结构分析与优化[D]. 管勋. 华南理工大学, 2013(01)
- [8]太阳能电站双罐式熔盐蓄热系统的优化设计及研究[D]. 张雅文. 华中科技大学, 2012(07)
- [9]太阳能电动车关键技术研究[D]. 李春芳. 吉林大学, 2011(09)
- [10]高温太阳能吸收器的优化设计[D]. 吴小翠.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