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科技

教育·科技

一、教育·科技(论文文献综述)

杨彪[1](2021)在《生鲜和均质牛乳主要成分光谱检测方法及便携式仪器研发》文中认为牛乳的营养价值和商业价值主要由其脂肪、蛋白质、乳糖和总固形物含量决定,因此检测牛乳主要成分含量对乳制品加工和奶牛日常管理具有重要意义。传统的牛乳中脂肪、蛋白质、乳糖和总固形物含量检测方法分别是索氏提取法、凯氏定氮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和烘箱干燥法等,这些方法准确性和重复性较高,但存在检测速度较慢、操作复杂且每次只能测量一种乳成分的不足。为了克服传统检测方法的缺点,国内外研究者致力于声学、电学、光学等技术开发了多种牛乳主要成分检测仪。其中光学方法由于检测速度快且能同时测量多种乳成分等优点,备受广大科研工作者关注,但目前牛乳主要成分含量对其光学参数,如约化散射系数(μs’)和吸收系数(μa)等的影响规律方面的研究较少;均质处理提高牛乳成分预测精度的原因尚不明确;市场上的乳成分检测仪体积和功耗较大,难以实现牛乳成分现场检测。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开展了基于光谱法的牛乳成分检测方法与便携式仪器开发方面的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采用积分球技术和逆倍增算法,研究了牛乳中脂肪、蛋白质、乳糖和总固形物对其500-950 nm波长范围内光学参数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牛乳中脂肪和总固形物含量的升高,其μs’线性升高;加入酪蛋白之后,牛乳μs’变大,但μs’的变化幅度与蛋白质含量的关系不明显;加入乳糖之后,牛乳μs’变化不大且无明显规律;牛乳的μa值远小于μs’且受乳成分影响较小。该结果解释了为何采用反射光谱采集方式预测牛乳成分精度较高,为确定乳成分检测仪光谱采集方式提供了理论依据。(2)研究了脂肪、蛋白质、乳糖和总固形物含量对牛乳样本的紫外/可见光谱、可见/短波近红外光谱和漫反射多光谱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83-663 nm波长范围内,乳成分对吸光度光谱影响由大到小依次是总固形物、脂肪、蛋白质和乳糖;在633-1122 nm波长范围内,乳成分对漫反射光谱影响由大到小依次是脂肪、总固形物、蛋白质和乳糖;在410-940 nm波长范围内,乳成分对漫反射多光谱影响由大到小依次是脂肪、总固形物、蛋白质和乳糖。该结果为采用光谱技术预测牛乳各主要成分精度差异提供了理论依据。(3)研究了均质压力与牛乳粒径分布的关系。分析了高压均质压力对牛乳的紫外/可见光谱、可见/短波近红外光谱、近红外光谱和漫反射多光谱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均质压力的上升,牛乳分散体系中微粒尺寸明显减小,各种微粒的粒径更加接近;在183-461 nm波长范围内,均质压力的改变对其光谱影响较大,对其光谱稳定性的影响与波长有关;在633-1122 nm波长范围内,均质乳的漫反射率略大于生鲜乳,且光谱稳定性更高;在901-1725 nm波长范围内,均质乳的漫反射率大于生鲜乳且光谱稳定性更高。该结果解释了为何高压均质处理会提高基于光谱技术的乳成分检测精度。(4)以微型可见/短波近红外光谱仪为光谱检测模块,微型卤钨灯为光源,开发了牛乳成分检测仪硬件系统并编写了光谱采集软件和乳成分分析软件。用偏最小二乘回归算法建立了预测牛乳中脂肪、蛋白质、乳糖和总固形物含量的模型,并用独立样本验证了乳成分检测仪的检测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对于生鲜乳,所开发的乳成分检测仪检测脂肪、蛋白质、乳糖和总固形物含量的均方根误差(RMSE)分别为0.14%,0.14%,0.08%和0.27%。对于均质乳,RMSE分别为0.10%,0.12%,0.08%和0.21%。该乳成分检测仪的研发为中小养殖场或乳制品企业快速、现场检测多种乳成分提供了技术支持。(5)以微型紫外/可见光谱仪为光谱检测模块,氘灯为光源,开发了牛乳成分检测仪硬件系统并编写了光谱采集软件和乳成分分析软件。用偏最小二乘回归算法建立了预测生鲜乳和均质乳中脂肪、蛋白质、乳糖和总固形物含量的模型,并用独立样本验证了乳成分检测仪的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对于生鲜乳,所开发的乳成分检测仪检测其脂肪、蛋白质、乳糖和总固形物的RMSE分别为0.35%、0.19%、0.13%、0.46%;对于均质乳,RMSE分别为0.17%、0.14%、0.09%、0.27%。该乳成分检测仪的研发表明紫外/可见光谱技术也能用于牛乳多成分、快速、现场检测,但精度低于基于可见/近红外光谱技术的乳成分检测仪。(6)以多光谱传感器作为光谱检测模块,微型卤钨灯作为光源,开发了基于多光谱技术的牛乳成分检测仪硬件系统,编写了配套的多光谱采集软件和乳成分分析软件。用偏最小二乘回归算法建立了预测生鲜乳和均质乳中脂肪、蛋白质、乳糖和总固形物含量的模型,并用独立样本验证了乳成分检测仪的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对于生鲜乳,所开发乳成分检测仪在测量其脂肪、蛋白质、乳糖和总固形物时的RMSE分别为0.37%、0.34%、0.16%、0.53%,对于均质乳,RMSE分别为0.23%、0.31%、0.14%、0.41%。该乳成分检测仪的研发为小型养殖场超低成本、现场乳成分检测提供了解决方案。

宋佳真[2](2021)在《数学师范生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融合的影响因素及SEM的探究 ——基于TPACK视角》文中研究说明我国国务院、教育部等发布《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教育信息化2.0》等文件,对教师技术能力提出要求并制定《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试行)》。无论是现实的诉求还是政府文件的要求,数学教师和数学师范生理应拥有较高的信息素养,才能在教学过程中选择适合的技术对教学内容进行更好的展示与表征,营造优良的教学环节,构建独特的数学文化。除了数学知识本身的传授以外,还要在在潜移默化之中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形成融技术与传统教学于一体的信息化教学。数学师范生是数学教师的主要来源。数学师范生的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融合的知识结构是怎样的,水平如何?如何在师范生学习期间提升他们的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融合的能力?这些是本研究的主要问题。本研究首先整理了以往的相关研究,在此基础上搭建框架,然后收集数据,进行因子分析,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并进行验证,最终根据模型提出相关的培养建议。主要研究成果如下:第一,构建数学师范生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融合的知识框架,并设计开发数学师范生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融合知识的预测工具。在使用知识图谱分析和内容分析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梳理之后,以TPACK结构为基础,结合我国数学教育实际情况,参考《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试行)》和《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版)》,按照数学知识、教学知识、技术知识、数学教学知识、数学技术知识、教学技术知识和整合技术的数学教学知识七个指标构建数学师范生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融合的知识框架。在此框架的基础上,开发预测工具。第二,在之前的基础上,使用预测工具收集预测数据,使用因子分析得到构成数学师范生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融合知识的五个因子。分别为:数学基础知识、数学能力与核心素养、教学知识、技术知识、技术支持的数学教学,并以性别、是否学习过信息技术相关课程、民族、本科在读年级、研究生在读年级、户口为依据进行分组,探究每组中五个维度之间的差异。第三,构建数学师范生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融合能力的结构方程模型。本研究采用结构方程模型(SEM)统计分析工具,对影响数学师范生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融合的五个核心元素之间的关系进行建模分析研究,在假设模型的基础上,通过结构方程模型中的验证性因子分析、路径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等方法对模型进行评估与修正,最终所有相关的拟合指数均达标,得到拟合度较好的数学师范生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融合影响因素模型,说明本研究构建的数学师范生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融合体系是合理的。第四,根据模型提出了如下建议:(1)从理论层面完善数学师范生信息技术能力的标准。(2)师范高校系统化师范生相关知识的日常教学与培养。本研究在理论和实践的两个层面充实了数学师范生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融合领域的研究。在研究的结尾部分指出了本研究的不足以及研究的方向。

王晶鸿[3](2021)在《定边县成年居民体质现状监测结果与分析》文中认为为了实现全民体质健康,政府颁布多项有关增强居民体质、促进社会健康发展的政策纲要,然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生活方式以及生活观念的逐步提高,居民体质健康状况令人担忧。本文以定边县成年居民体质现状调查与分析为研究课题,以20-59周岁的定边县成年居民的体质现状为监测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测量法、数理统计法、对比分析法,针对参与体质监测的成年人进行身体机能、身体素质、身体形态方面的调查研究,对定边县成年居民体质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剖析定边县成年居民体质监测数据与陕西省成年居民体质监测数据之间存在的差距,并根据定边县成年居民体质现状,综合评定其影响因素,旨在对定边县组织开展群众健身活动、制定相关政策法规,提供一定的理论借鉴,也对类似地区开展群众健身活动、提高成年人健康水平产生积极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定边县成年居民身体形态上:在身高方面表现出随着年龄的逐渐增加,身体高度呈现出下降趋势;在体重方面,随着年龄的增加呈现出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在身体机能方面:肺活量随着年龄的增加呈现出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台阶指数随着年龄的增加呈现出上涨的趋势;在身体素质上:反应时间、仰卧起坐、闭眼单脚站立、握力、俯卧撑、纵跳、坐位体前屈等指标总体上呈现出随着年龄的增加而下降的趋势。定边县成年居民体质等级上,男性合格率低于女性。在身体形态指标上女性正常率要优于男性,在坐位体前屈、闭眼单脚站立、纵跳指标上女性合格率优于男性。定边县男性居民在身高、台阶测试、握力、纵跳成绩要优于陕西省男性居民成绩、定边县男性居民在闭眼单脚站立成绩不及陕西省男性居民成绩,其余各项无显着差异。定边县女性居民在身高、体重、台阶测试成绩要优于陕西省女性居民成绩,其余各项无显着差异。影响定边县成年人体质健康的因素中危险因素包括:工人职业、每天吸烟、吸烟,但不是每天吸、很少有压力;保护因素包括:自由职业者、公务员职业、硕士学历、每周喝酒少于1次及以下、睡眠时间在6-8小时、偶尔有压力、参加体育锻炼。

刘成路[4](2021)在《四川省自然灾害脆弱性评估研究》文中认为四川省位于我国西南部,受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影响,当地自然灾害类型多且频发多发,给当地及周边省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造成了巨大影响。同时,四川省少数民族人数多,人口结构、民族关系构成复杂,文化差异大,对自然灾害的敏感性较高。作为防灾减灾的重要环节,自然灾害脆弱性评估是评估区域自然灾害应对能力的重要途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相同的自然活动强度下,脆弱性决定了社会体系受影响的程度。因此辨认脆弱性因素,是制定针对性减灾策略,提高对地区对自然灾害冲击的适应性和恢复力的重要前提。本文以四川省作为研究区,基于区域自然灾害脆弱性评估模型,从经济发展状况、社会服务状况、人口结构等方面构建了评估指标体系,从空间角度分析了各县区脆弱性等级分布状况,为区域防灾减灾提供一定的借鉴。本文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基于大量文献阅读与数据调查,跟进自然灾害脆弱性评估理论和方法研究的最新进展,重点对自然灾害脆弱性的理论演进过程、研究重点与评估方法等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与评述。(2)收集四川省自然地理、社会经济以及自然灾害情况的基础性资料,在分析自然灾害形势分析和灾害脆弱性影响因素的基础上,确定了四川省自然灾害脆弱性综合评估模式,从经济、社会、人口、灾害应对能力4个方面分析自然灾害脆弱性。(3)构建了基于指标层的四川省自然灾害脆弱性评估指标体系和综合评估方法。在评估模型的基础上,通过相关性分析方法筛选出信息冗余度低、对评价结果有显着影响的指标,得到精细量化指标。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得出了各区县的经济脆弱性、社会脆弱性、人口脆弱性、灾害应对能力和自然灾害脆弱性综合评估结果。(4)根据自然灾害脆弱性的评估计算结果,划分脆弱性等级并进行空间格局分析。四川省各区县的自然灾害脆弱性等级在空间上有明显的分布差异,脆弱性高或较高的地区多集中于四川东北部、西北部地区,中部经济区整体脆弱性相对较低,有个别区县与相邻县区的的自然灾害脆弱性变现相反,这说明了当地区域社会和经济发展存在差异。(5)提出了降低四川省自然灾害脆弱性的策略。结合文中对四川省自然灾害脆弱性评估结果的分析,从社会治理、经济发展和灾害管理与应对的角度出发,提出合理建议。

姜海燕[5](2021)在《小学生校内托管服务现状调查研究 ——以H市小学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压力大、工作节奏快,许多年轻父母因忙于工作难以在孩子放学后腾出时间接送孩子,更无暇顾及孩子的课后照顾与教育,小学生放学后的管理成为一个社会化的问题。广大家长尤其是双职工家庭对安全、优质的校内托管服务有强烈的需求。为促进中小学生健康成长,帮助家长解决孩子放学后的看护与教育问题,进一步增强教育服务能力,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做好中小学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该意见对课后服务主体、服务形式、安全保障等做出了明确规定,从国家层面提出了课后服务的规范化要求。随后,全国各省市积极探索开展校内托管服务工作的有效形式。由于目前校内托管服务处于试点运行阶段,并没有形成完善的托管服务体系,因此,有必要对当前小学生校内托管服务的实施情况进行调查研究,进一步推进学校托管服务工作的开展。本研究从H市主城三区随机选取三所小学为研究范围,通过自编问卷对650名学生家长、90名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并对托管服务工作负责人、学生家长、教师及学生33人进行访谈。从供需双方对托管服务的认知、托管服务实施情况、托管主体的担忧及期望、托管服务效果评价等方面展开调查,分析该市小学生校内托管服务运行过程中面临的困境及其成因,并结合相关理论提出优化策略。调查结果表明:小学生校内托管服务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学生课后无人监管的难题,但由于托管服务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运行阶段,在实施过程中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托管主体的认知存在偏差;托管经费不足;托管师资紧缺,校外资源利用率低;托管服务运行管理制度缺失,实施流程有待完善等。在此基础上,以协同治理理论和学生核心素养理论为依据,从托管主体的思想认识、托管服务师资队伍建设、校内外资源整合、管理制度的规范、托管经费保障、实施流程的完善及多元化托管模式的探索等方面提出了小学生校内托管服务的优化措施,期望能进一步完善托管服务工作,提升托管服务质量,促进校内托管服务朝着优质、持续、规范化方向发展。

编辑一部,刘睿,沈涛[6](2021)在《省内专科院校在辽宁录取专业位次、最低分及平均分(2018~2020年)》文中研究表明在知分、知位次、知批次线填报志愿模式下,院校和专业的录取位次、录取最低分及平均分是考生和家长填报志愿时必须参考的重要数据。合理运用各院校、各专业往年的录取位次、录取最低分及平均分,可以最大限度地有效使用分数,降低报考风险,达到志愿最优化。为切实服务辽宁考生、解除家长的燃眉之急,本刊于2021年第2~8期独家发布《2018~2020年全国高校在辽宁录取专业位次、最低分及平均分》。

赵超[7](2020)在《大学创新创业教育与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发展影响因素及协同演化研究》文中指出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发展是我国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高等教育改革的内在要求,是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体现。自创新创业教育受到重视以来,关于教育体系的探讨方兴未艾。而创新创业教育服务的最重要的群体是科技型中小企业。因此,大学创新创业教育迫切需要研究并吸收企业创新发展的规律;企业的创新发展同样也急需大学创新创业教育提供支持。所以,分析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发展和大学创新创业教育之间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理,无论对于企业发展还是教育改革都具有极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遵循“问题提出—质化研究—量化研究—对策建议”的逻辑思路。首先,阐述了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现状,分析两者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现实需求。其次,基于65份访谈资料,利用扎根理论系统研究了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发展之间的影响因素。再次,开发设计了研究量表,并通过对1622名在校大学生、243位大学教师和265位科技型中小企业负责人的问卷调查进行了实证分析,对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发展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分析和群体间差异化分析,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剖析了各影响因素之间的相关关系。然后,基于博弈理论,构建仿真模型模拟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发展协同演化的动态影响效应。最后,在上述所有研究的基础之上,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工作总结如下:第一,系统研究了大学创新创业教育与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发展之间的影响因素。包括五个方面:1)人才因素主要包括创新创业指导教师要素和学生创新创业素养要素。创新创业指导教师要素是指企业负责人到大学担任创新创业指导教师或大学邀请企业负责人到校担任创新创业指导教师;学生创新创业素养要素是指大学培养出的毕业生是否适合企业创新发展的需求或企业对大学毕业生的人才需求。2)资本因素主要包括市场要素和资金要素。市场要素是指大学培养的学生是否具备了解市场需求的水平或企业创新发展中对市场的把握程度;资金要素是指大学生在进行创新创业时所需的来自大学或企业的资金支持情况。3)技术与信息因素主要包括科学技术要素与资源共享要素。科学技术要素是指大学可以为企业创新发展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撑或企业创新发展需要大学科研团队提供技术指导;资源共享要素是指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发展需要企业等社会资源的支持或企业创新发展需要大学的实验室、科研团队、前沿技术等资源作为支持。4)知识因素主要包括专业知识要素和实践技能要素。专业知识要素是指大学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教育,使学生具备企业所需的专业知识,或企业创新发展需要大学的专业知识作为支撑;实践技能要素是指大学对学生的培养需要到企业实践学习或进行校内创新创业项目实践,或企业为学校提供实习实践基地等。5)政策因素方面主要包括制度设计和机制完善。制度设计要素是指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离不开整体的制度设计;机制完善要素是指大学创新创业教育需要营造好的校企合作文化氛围,搭建校企合作对接机制。这部分研究为后续研究提供了基础和前提。第二,深入分析了各影响因素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发展之间的作用机理。首先,探讨了各变量间关系结构,结果发现这五类因素与大学创新创业教育、与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发展均存在显着的相关关系;其次,分析了各因素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发展中的中介效应,结果发现创业指导教师、市场、科学技术、专业知识、制度设计、机制完善等6个要素均能帮助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直接作用于科技型中小企业创业发展;而学生创新创业素养、资金、资源共享、实践技能等4个要素未能起到通过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直接影响科技型中小企业创业发展的作用。最后,考虑因素之间可能会相互影响,还验证了部分因素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在创业指导教师要素的调节作用下,学生创新创业素养要素会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发展产生影响;资金虽然不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中介因素,但是其能对科学技术要素产生促进作用,帮助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通过科学技术要素作用于科学型中小企业创新发展。本部分研究从静态的视角分析了大学创新创业教育与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发展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第三,基于博弈理论揭示了大学创新创业教育与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协同演化机理。本部分通过演化博弈论建模的方式,动态分析了人才、资本、技术与信息、知识和政策等5类因素对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发展这两个系统演化策略的作用机制和演化路径,并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发现随着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发展两者协同演化成功概率、知识共享创造的收益、独立演化新增成本、政府对选择协同演化策略的大学和科技型中小企业补贴的增加,系统快速发展到协同演化的稳定策略;随着额外收益系数、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发展各自独立演化成功概率、政府对选择独立演化策略的高校和科技型创新企业的补贴的增加,系统缓慢发展到协同演化稳定策略。本部分从动态的视角验证了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发展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第四,基于理论和实证研究,本文就改进大学创新创业教育、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促进校企协同发展等方面给出了政策建议。具体包括建立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评价和跟踪机制、企业负责人积极参与创新创业教育、加大知识产权保护等。该论文有图29幅,表94个,参考文献183篇。

吴媛媛[8](2020)在《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区域经济增长效应研究》文中提出人口老龄化是伴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以及结构变化的一个复合过程,其对区域经济增长的效应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涉及到多个层面、多个尺度和多种途径,具有中介性、动态性、开放性、空间性和反馈性的特征。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社会经济发展和计划生育政策的双重作用下,中国的人口抚养比开始下降,劳动年龄人口规模和比重不断上升,形成了一个对经济增长十分有利的人口年龄结构,并逐渐转化为推动改革开放以来经济高速增长的人口红利。随着人口转变的持续推进,当前中国人口已经进入了抚养比提高与人口老龄化的加速时期,面临着未富先老、劳动力成本上升、城乡关系矛盾升级以及养老资源供需矛盾突出等问题,对一些区域的经济增长产生深刻的影响。在此背景下,以人口结构性迁移所形成的人口老龄化地域差异和城乡分异为主要切入点,研究中国人口老龄化对区域经济增长的效应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论文以省级行政单元为研究对象,以人口经济相关理论、区域经济增长相关理论以及其它相关理论为理论基础,系统地研究了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区域经济增长效应,揭示了人口老龄化对区域经济增长效应的特征及存在的问题,以中介效应分析、非参数估计、门槛效应回归模型、空间计量模型等定量分析方法为研究手段,检验了中国人口老龄化对区域经济增长的门槛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并阐明了人口老龄化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路径与机制。研究得到如下基本结论:(1)中国人口老龄化整体处于加速发展状态,在空间上表现出明显的异质性和“城乡倒置”特征。这与大规模具有年龄选择性和方向性的人口迁移直接相关,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和城乡发展差异所形成的区域发展不平衡是这种人口大规模结构性迁移的主要动力,人口老龄化的区域差异会进一步拉大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形成一系列的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问题。(2)中国人口老龄化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加速(正效应)”与“减速(负效应)”效应并存。人口老龄化对劳动力供给和居民消费水平产生了负向影响,对区域经济增长产生了“减速效应”,这种减速效应是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而加强,长期看会对区域经济增长带来愈加严重的负面影响。同时,人口老龄化对居民储蓄水平、人力资本、科技创新和产业结构升级产生了正向影响,对区域经济增长产生了“加速效应”,但这种“加速效应”是短期的和特定的。(3)中国人口老龄化对区域经济增长存在门槛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一是人口老龄化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门槛效应特征,二者之间的关系呈现出动态变化的过程,即随着人口老龄化系数的提高,超过特定的门槛值后,其对区域经济增长的正向影响有所下降。二是区域经济增长在空间上并非是相互独立的,而是存在明显的空间关联和空间依赖性,进而导致人口老龄化对区域经济增长影响的空间溢出效应显着,即人口老龄化在对本区域经济增长产生影响的同时,还会对周边区域经济增长产生影响。(4)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区域经济增长效应差异显着,老龄化越严重的区域,其对区域经济增长的正向影响的下降幅度越大,越容易产生负向空间溢出效应。即人口老龄化水平较高的东、中和东北地区的下降趋势较为突出,负向溢出效应显着,尤其是东北地区最为明显,而西部地区人口老龄化仍处于对地区经济增长正向影响的加速阶段,存在显着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农村地区人口老龄化对区域经济增长正向影响下降幅度较城镇地区更加明显,负向空间溢出效应更强。(5)人口老龄化的城乡差异对城乡发展不平衡具有正反馈效应。城乡地区发展的不平衡使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向城镇地区转移,一方面减缓了城镇地区老龄化、为城镇地区经济增长提供充足的劳动力和人力资本,另一方面,导致人口老龄化的“城乡倒置”愈发显着,进而减少了农村劳动力供给和人力资本存量,对农村经济增长产生“减速效应”,进一步扩大了城乡经济发展差异,在此过程中形成了人口老龄化城乡差异与城乡发展不平衡之间的正反馈效应。基于以上研究结论,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一是调节劳动力供给和消费水平,缓解老龄化的“减速效应”;二是加大科教和老龄产业支持力度,稳定老龄化的“加速效应”;三是搭建人才合作的良好平台,激发老龄化的“正向溢出”;四是实施差异化的人口和经济政策,推动地区经济协调发展;五是提高农村民生保障水平,促进城乡地区均衡发展。

郝桐桐[9](2020)在《路跑者休闲涉入、休闲运动效益和幸福感关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路跑作为当前一项火热的运动项目,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路跑也成为体育产业研究者新的发展点和关注点。而作为路跑的受益者—路跑者们,他们的休闲涉入与幸福感有着直接的联系,其吸引力、中心性和自我表现都会直接影响到自身幸福感的程度高低、全民健身开展的广度大小以及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当前路跑赛事火热,但仍存在意识不强、参与不积极、地方差异导致活动组织滞后等现象。针对此现象,从心理层面休闲涉入为出发点,研究涉入的程度对休闲运动效益和幸福感的影响程度以及之间的关系,从而为未来举办方在组织路跑赛事活动提供理论参考,最后提出人们要重视路跑的积极作用,地方路跑协会等组织要积极迎合全民健身政策,举办有益于身心健康的路跑赛事。本研究以涉入理论和目标理论为基础,探究路跑参与者的休闲涉入对休闲运动效益和幸福感的影响作用,并进一步探讨休闲运动效益对幸福感以及在其中的中介作用。通过对苏州市和台北市大型路跑赛事(金鸡湖马拉松和台北舒跑杯路跑)的路跑参与者进行问卷调查,获得有效问卷676份,通过SPSS21.0和AMOS21.0分别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方差分析和相关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后,验证了研究假设,修正了研究模型,并得出以下结论:(1)不同年龄、教育程度及职业和月收入的路跑参与者在休闲涉入、休闲运动效益和幸福感的感知上存在显着差异;(2)路跑参与者对休闲涉入的感知比较低,对休闲运动效益的感知和幸福感的感知比较高;(3)休闲涉入对休闲运动效益和幸福感均有显着影响,休闲涉入对休闲运动效益和幸福感各维度均有显着的正向影响;(4)休闲运动效益分别在休闲涉入整体感知、中心性感知、吸引力感知和自我表现感知对幸福感的影响中均起不完全中介作用。最后,根据研究结论,从社区观念落实、学校大力宣传、通过路跑活动组织者和管理者对政策的学习及为路跑参与者创造更好的运动平台和激励机制等方面提出改善休闲涉入参考建议。

马瑞林[10](2020)在《山东省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对道德健康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就当前大学生的道德健康现状来看,他们的思想主流是积极向上的。他们愿意用自己的力量服务社会,为建设国家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但是大学生在生活中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知行不一,自我为中心,贪图安逸等问题。2019年10月,国务院在印发的《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强调“把公民道德建设的内容和要求体现到各学科教育中。”体育作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体育锻炼不仅可以增强体质,而且在体育锻炼过程中能培养积极的人格、爱国主义精神、集体主义精神等品质,体育的功能也越来越丰富。而早些年,毛泽东同志就在《体育之研究》中指出“体者,载知识之车而寓道德之舍也。”深刻的阐述了体育、知识、道德之间的关系。当前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产生积极的影响,已被多数学者证实。而体育锻炼与道德的研究还在探索中,且体育锻炼与道德的研究多以定性研究,但是两者的关系以定量研究也仅限于研究生,对大学本科生的定量研究较为薄弱。所以本研究从大学本科生的体育锻炼行为、道德健康着笔,探究体育锻炼行为对道德健康的预测关系。因此,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并设计了《体育锻炼行为调查问卷》,采用韦耀阳编制的《大学生道德健康量表》为测量工具,对体育锻炼行为与道德健康及其人格健康、社会适应、道德适应、积极信仰四个维度的预测关系进行研究。本研究结果表明:(1)调查结果表明,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大学生占比为29.2%,大学生道德健康水平总分为215,平均得分为144.77。(2)控制变量与道德健康相关性方面,政治面貌为中共党员与道德健康的相关系数r=0.304,P<0.05;职位是学生干部与道德健康的相关系数为r=0.339,P<0.05。(3)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及锻炼选择行为、锻炼投入行为、锻炼坚持行为三个维度与道德健康总体上相关性显着(P<0.01);锻炼选择行为、锻炼投入行为与人格健康相关性显着(P<0.01),锻炼坚持行为与人格健康无显着性相关(P>0.05);锻炼选择行为、锻炼投入行为、锻炼坚持行为与社会适应、道德适应之间都相关性显着(P<0.01);锻炼选择行为、锻炼投入行为与积极信仰相关性显着(P<0.01),锻炼坚持行为与积极信仰相关性显着(P<0.05)。(4)体育锻炼行为对道德健康回归系数B=0.415(Beta=0.202),P=0.000。体育锻炼行为对人格健康回归系数B=0.140(Beta=0.100),P=0.000。体育锻炼行为对社会适应的回归系数B=0.094(Beta=0.167),P=0.000。体育锻炼行为对道德适应的回归系数B=-0.103(Beta=-0.26),P=0.034。体育锻炼行为对积极信仰的回归系数B=-0.077(Beta=-0.063),P=0.167。主要研究结论:(1)大学生体育锻炼状况在整体上不容乐观,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大学生占比不足三成;大学生道德健康水平在总体上处于中等偏上水平。(2)中共党员和是学生干部,这两个控制变量与道德健康相关性显着,其虚拟化后可以作为控制变量进入回归方程。(3)除了锻炼坚持行为与人格健康无显着性相关外,体育锻炼行为及各维度与道德健康及其它维度均相关性显着。(4)体育锻炼行为对道德健康有显着正向影响;体育锻炼行为对人格健康有显着正向影响;体育锻炼行为对社会适应有显着正向影响;体育锻炼行为对道德适应有显着负向影响;体育锻炼行为对积极信仰有显着正向影响。主要建议:(1)建议高校完善体育设施建设和体育经费投入,引导学生建立小团体健身组织。(2)建议高校以校园体育文化为突破口,多开展群体活动,丰富学生校园生活。(3)建议学生增加体育投入,培养体育兴趣,把参加体育锻炼生活化。

二、教育·科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教育·科技(论文提纲范文)

(1)生鲜和均质牛乳主要成分光谱检测方法及便携式仪器研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光在复杂介质中的传输理论研究进展
        1.2.2 均质预处理对牛乳微观结构和光谱的影响研究进展
        1.2.3 牛乳中主要成分含量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1.3 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5 论文组织结构
第二章 牛乳主要成分含量对其可见/短波近红外光学参数影响规律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实验样本与试剂
        2.2.2 主要实验仪器及软件
        2.2.3 单一乳成分变化样本配制方法
        2.2.4 基于单积分球技术测量牛乳总反射率和总透射率
        2.2.5 基于逆倍增算法计算牛乳光学参数
    2.3 结果与分析
        2.3.1 脂肪含量变化对牛乳光学参数的影响规律
        2.3.2 蛋白质含量对牛乳光学参数的影响规律
        2.3.3 乳糖含量对牛乳光学参数的影响规律
        2.3.4 总固形物含量对牛乳光学参数的影响规律
    2.4 小结
第三章 牛乳主要成分含量对其光谱的影响规律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与方法
        3.2.1 实验材料
        3.2.2 实验仪器
        3.2.3 实验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脂肪含量变化对牛乳光谱的影响规律
        3.3.2 蛋白质含量对牛乳光谱的影响规律
        3.3.3 乳糖含量变化对牛乳光谱的影响规律
        3.3.4 总固形物含量变化对牛乳光谱的影响规律
    3.4 小结
第四章 均质压力对牛乳光谱的影响规律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实验样本
        4.2.2 实验设备与软件
        4.2.3 实验方法
    4.3 结果与分析
        4.3.1 均质压力对牛乳粒径分布的影响
        4.3.2 均质压力对紫外/可见吸光度光谱的影响
        4.3.3 均质压力对可见/短波近红外漫反射光谱的影响
        4.3.4 均质压力对近红外漫反射光谱的影响
    4.4 小结
第五章 基于可见/短波近红外光谱的牛乳成分检测仪的开发与验证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牛乳样本采集与预处理方法
        5.2.2 光谱采集方法
        5.2.3 光谱预处理和模型评估方法
    5.3 硬件设计
        5.3.1 硬件整体设计
        5.3.2 光学系统设计
        5.3.3 电气系统设计
        5.3.4 机械结构设计
    5.4 软件设计
        5.4.1 软件总体设计与架构
        5.4.2 光谱采集软件
        5.4.3 乳成分分析软件
    5.5 结果与分析
        5.5.1 牛乳主要成分统计分析
        5.5.2 牛乳可见/短波近红外漫反射率光谱
        5.5.3 建模结果
        5.5.4 牛乳成分检测仪性能验证
    5.6 小结
第六章 基于紫外/可见光谱的牛乳成分检测仪开发与验证
    6.1 引言
    6.2 材料与方法
        6.2.1 牛乳样本采集及预处理方法
        6.2.2 光谱采集方法
        6.2.3 建模与模型评估方法
    6.3 硬件设计
        6.3.1 硬件整体设计与工作原理
        6.3.2 运算控制平台选型
        6.3.3 光源和光谱仪选型
        6.3.4 比色皿
    6.4 软件设计
        6.4.1 软件总体设计与架构
        6.4.2 紫外/可见光谱采集软件
        6.4.3 乳成分分析软件
    6.5 结果与分析
        6.5.1 预热时间与稳定性测试
        6.5.2 牛乳主要成分统计
        6.5.3 牛乳的紫外/可见光谱
        6.5.4 建模结果
        6.5.5 仪器性能验证
    6.6 小结
第七章 基于多光谱的乳成分检测仪的开发与验证
    7.1 引言
    7.2 材料与方法
        7.2.1 牛乳样本采集及预处理方法
        7.2.2 牛乳多光谱数据采集方法
        7.2.3 建模与模型评估方法
    7.3 硬件设计
        7.3.1 硬件整体设计与工作原理
        7.3.2 运算控制平台选型
        7.3.3 光学部件设计与选型
        7.3.4 多光谱传感器选型
        7.3.5 输入输出模块设计
        7.3.6 供电方案设计
        7.3.7 壳体机械设计
    7.4 软件设计
        7.4.1 软件总体设计与软件架构
        7.4.2 多光谱数据采集软件
        7.4.3 乳成分分析软件
    7.5 结果与分析
        7.5.1 牛乳主要成分统计
        7.5.2 预热时间与稳定性测试
        7.5.3 牛乳的漫反射多光谱
        7.5.4 建模结果
        7.5.5 仪器性能验证
    7.6 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主要创新点
    8.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附件

(2)数学师范生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融合的影响因素及SEM的探究 ——基于TPACK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文献可视化
        2.1.1 国外关于教师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的研究概况
        2.1.2 国内关于教师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的研究概况
    2.2 教师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的相关研究述评
        2.2.1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相关研究
        2.2.2 美国相关研究
        2.2.3 欧盟相关研究
        2.2.4 我国相关研究
    2.3 本章小结
3 数学师范生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知识框架的构建与预测工具的开发
    3.1 理论基础
        3.1.1 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
        3.1.2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试行)》
        3.1.3 《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标准》
    3.2 数学师范生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能力的预测工具开发
    3.3 本章小结
4 数学师范生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的影响因素与现状分析
    4.1 项目分析
        4.1.1 临界比值法
        4.1.2 同质性检验
    4.2 因子分析
    4.3 不同成份之间的差异
    4.4 本章小结
5 数学师范生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融合影响因素模型构建
    5.1 验证数据收集
    5.2 理论模型构建
    5.3 模型的识别与估计
    5.4 模型拟合度检验
        5.4.1 绝对拟合指数
        5.4.2 卡方自由度比
        5.4.3 GFI(拟合优度指数)
        5.4.4 SRMR(标准化均方根残差)
        5.4.5 RMSEA(近似误差的均方根)
        5.4.6 相对拟合指数
        5.4.7 简约拟合指数
    5.5 模型修正
    5.6 本章小结
6 结论、建议与反思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局限
    6.3 思考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件1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和项目
致谢

(3)定边县成年居民体质现状监测结果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选题依据
        1.1.1 国民体质是综合国力的体现,是社会发展需要
        1.1.2 我国居民慢性疾病发病率高,国民体质有待加强
        1.1.3 国民体质监测是我国制定相关政策的依据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相关概念解释
        1.3.2 国内研究
        1.3.3 国外研究现状
        1.3.4 研究评述
第二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2.2.2 问卷调查法
        2.2.3 测量法
        2.2.4 数理统计法
        2.2.5 对比分析法
第三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定边县成年居民体质总体状况
        3.1.1 身体形态
        3.1.2 身体机能
        3.1.3 身体素质
    3.2 定边县成年居民体质各指标评定
        3.2.1 身体形态指标评定
        3.2.2 身体机能指标评定
        3.2.3 身体素质指标评定
    3.3 定边县成年居民体质与陕西省成年居民体质比较
        3.3.1 定边县男性成年居民体质与陕西省成年居民体质比较
        3.3.2 定边县女性成年居民体质与陕西省成年居民体质比较
    3.4 定边县成年居民体质的影响因素
        3.4.1 不同性别
        3.4.2 不同年龄
        3.4.3 不同职业
        3.4.4 不同学历
        3.4.5 不同吸烟情况
        3.4.6 饮酒情况
        3.4.7 不同睡眠时间成年人体质等级评价
        3.4.8 不同压力居民体质等级评价
        3.4.9 闲暇时间的体育锻炼情况
        3.4.10 不同交通方式
        3.4.11 工作场所或居住场所是否有公共体育活动场地、设施
        3.4.12 不同生活满意度
        3.4.13 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
第四章 讨论与分析
    4.1 定边县成年居民体质测量结果分析
        4.1.1 身体形态方面
        4.1.2 身体机能方面
        4.1.3 身体素质方面
    4.2 定边县成年居民体质综合评定的影响因素分析
        4.2.1 职业特征
        4.2.2 学历特征
        4.2.3 吸烟
        4.2.4 饮酒
        4.2.5 睡眠时间
        4.2.6 体育锻炼
        4.2.7 压力程度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1 专家对问卷效度评价量表
附件 2 欢迎您参加 2020 年国民体质监测!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4)四川省自然灾害脆弱性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自然灾害脆弱性评估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与内容
    1.4 研究思路
第二章 四川省自然灾害脆弱性评估方法
    2.1 自然灾害脆弱性的定义
    2.2 四川省自然灾害脆弱性评估指标体系
    2.3 指标筛选和分析
    2.4 自然灾害脆弱性主成分分析计算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四川省自然灾害脆弱性分析
    3.1 四川省综合概况
    3.2 区县级单元自然灾害脆弱性空间分析
    3.3 自然灾害脆弱性空间分布规律讨论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四川省自然灾害脆弱性的降低策略研究
    4.1 提升公共服务能力
    4.2 科学构建自然灾害防治组织体系
    4.3 加快构建灾害联防机制
    4.4 强化科技创新和人才队伍保障
    4.5 提升基层防灾减灾能力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作者简介

(5)小学生校内托管服务现状调查研究 ——以H市小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三、文献综述
        (一)校内托管政策制度研究
        (二)校内托管价值研究
        (三)托管服务模式研究
        (四)托管服务实施研究
        (五)研究述评
    四、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五、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第一章 小学生校内托管服务理论概述
    一、核心概念界定
        (一)学生托管
        (二)小学生校内托管服务
    二、理论基础
        (一)协同治理理论
        (二)学生核心素养理论
第二章 小学生校内托管服务现状调查与分析
    一、小学生校内托管服务现状调查设计与实施
        (一)调查问卷的设计与实施
        (二)访谈提纲的设计与实施
    二、小学生校内托管服务现状调查分析
        (一)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
        (二)对托管服务的认知
        (三)托管服务实施情况
        (四)对托管服务的担忧及期望
        (五)托管服务的效果评价
第三章 小学生校内托管服务存在问题及其成因
    一、小学生校内托管服务存在的问题
        (一)托管主体对托管服务认知有偏差,参与意愿低
        (二)托管经费不足,托管服务性功能受限
        (三)校内托管服务师资紧缺,校外资源利用率低
        (四)学校托管服务运行管理制度缺失,实施流程待完善
    二、小学生校内托管服务问题成因分析
        (一)校内托管服务管理机制尚未健全
        (二)校内托管服务相关政策导向不足
        (三)托管服务主体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
        (四)校内托管服务落实能力不足
        (五)校内托管服务管理缺乏协调性
第四章 小学生校内托管服务的优化措施
    一、统一思想,明确小学生校内托管服务的意义与作用
    二、加强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拓宽优秀教师供给
        (一)关爱教师,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二)拓宽师资来源,增加教师供给
    三、有效整合校内外资源,丰富托管服务的形式与内容
    四、规范管理制度,保障校内托管服务有序落实
        (一)政府加强校内托管立法,完善托管服务法律法规
        (二)加强托管服务各项制度建设,确保托管服务的规范化和科学化
    五、加强政府财政支持,建立多渠道筹措托管服务经费的机制
    六、完善实施流程,探索多元化托管模式
        (一)深化政府职能,构建多方参与的小学生校内托管服务格局
        (二)完善小学生校内托管服务监督、反馈与评价机制
        (三)推进智能化技术应用,探索多元化校内托管服务模式
        (四)完善小学生校内托管服务实施流程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7)大学创新创业教育与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发展影响因素及协同演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主要创新点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6 本章小结
2 文献综述及理论基础
    2.1 国内文献综述
    2.2 国外文献综述
    2.3 本章小结
3 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现状分析
    3.1 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现状
    3.2 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现状
    3.3 本章小结
4 大学创新创业教育与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发展影响因素理论分析
    4.1 扎根理论研究方法介绍
    4.2 研究过程
    4.3 访谈结果
    4.4 模型构建
    4.5 研究假设
    4.6 本章小结
5 大学创新创业教育与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发展影响因素的实证设计与分析
    5.1 研究量表的设计与开发
    5.2 调研过程和样本概况
    5.3 正式量表的检验
    5.4 本章小结
6 大学创新创业教育与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发展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6.1 描述性分析
    6.2 相关性分析
    6.3 中介效应分析
    6.4 研究假设检验与模型修正
    6.5 本章小结
7 大学创新创业教育与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发展协同演化研究
    7.1 模型假设及主要变量
    7.2 博弈模型的建立
    7.3 博弈模型分析
    7.4 数值仿真
    7.5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研究展望
    8.3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大学创新创业教育与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发展影响因素及协同演化研究”调查问卷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8)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区域经济增长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思路、内容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内容
        三、研究方法
    第三节 创新之处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
    第一节 相关理论
        一、人口经济相关理论
        二、区域经济增长相关理论
        三、其它相关理论
    第二节 研究综述
        一、人口老龄化空间问题及影响因素研究
        二、人口老龄化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
        三、研究述评
第三章 人口老龄化的区域经济增长效应理论构建
    第一节 相关概念及内涵
        一、人口老龄化
        二、区域经济增长
    第二节 人口老龄化影响经济增长的作用机理
        一、经济增长过程中的人口因素
        二、人口老龄化影响经济增长的传导路径
        三、人口老龄化影响经济增长的理论模型
    第三节 人口老龄化的区域经济增长效应理论分析
        一、门槛效应
        二、空间溢出效应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区域经济增长及人口老龄化的演变特征分析
    第一节 区域经济增长的演变特征
        一、经济增长阶段性明显
        二、区域经济增长差异显着
    第二节 人口老龄化的演变特征
        一、人口年龄结构老化迅速
        二、人口老龄化空间差异明显
        三、人口老龄化“城乡倒置”显着
    第三节 人口老龄化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理论分析与现实依据
        二、模型构建与数据说明
        三、模型估计与结果分析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人口老龄化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路径分析
    第一节 分析流程与模型构建
        一、中介效应分析流程
        二、中介效应模型构建
    第二节 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
        一、变量解释与指标选取
        二、数据来源与说明
    第三节 模型估计结果分析
        一、劳动力供给
        二、居民消费水平
        三、居民储蓄水平
        四、人力资本积累
        五、科技创新能力
        六、产业结构升级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人口老龄化对区域经济增长的门槛效应
    第一节 模型构建与数据说明
        一、模型构建
        二、数据说明
    第二节 非线性关系拟合
        一、全国层面结果分析
        二、地区层面结果分析
        三、城乡层面结果分析
    第三节 门槛效应结果分析
        一、全国层面结果分析
        二、地区层面结果分析
        三、城乡层面结果分析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人口老龄化对区域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
    第一节 空间相关性检验
        一、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
        二、空间自相关结果分析
    第二节 模型构建与数据说明
        一、空间计量模型简介
        二、空间计量模型构建
        三、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
    第三节 模型估计结果分析
        一、全国层面结果分析
        二、地区层面结果分析
        三、城乡层面结果分析
    本章小结
第八章 人口老龄化的区域经济增长效应问题剖析与政策建议
    第一节 人口老龄化的区域经济增长效应特征分析
        一、中介性
        二、动态性
        三、开放性
        四、空间性
        五、反馈性
    第二节 人口老龄化的区域经济增长效应问题剖析
        一、人口老龄化对区域经济增长具有“减速效应”
        二、人口老龄化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加速效应”不稳定
        三、人口老龄化的区域经济增长负向空间溢出效应显着
        四、人口老龄化的区域经济增长效应地区差异明显
        五、农村人口老龄化的“减速效应”不利于城乡融合发展
    第三节 政策建议
        一、调节劳动力供给和消费水平,缓解老龄化的“减速效应”
        二、加大科教和老龄产业支持力度,稳定老龄化的“加速效应”
        三、搭建人才合作的良好平台,激发老龄化的“正向溢出”
        四、实施差异化的人口和经济政策,推动地区经济协调发展
        五、提高农村民生保障水平,促进城乡地区均衡发展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一、主要结论
    二、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9)路跑者休闲涉入、休闲运动效益和幸福感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选题背景与依据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内外路跑的相关研究
        1.3.2 国内外休闲涉入的相关研究
        1.3.3 国内外休闲运动效益的相关研究
        1.3.4 国内外幸福感的相关研究
        1.3.5 国内外关于休闲涉入、休闲运动效益与幸福感之间的关系研究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对象与方法
        1.5.1 研究对象
        1.5.2 研究方法
    1.6 本文创新点
2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路跑
        2.1.2 休闲涉入
        2.1.3 休闲运动效益
        2.1.4 幸福感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涉入理论
        2.2.2 目标理论
        2.2.3 社会认知理论
    2.3 研究假设
3 苏州市和台北市路跑发展概况
    3.1 苏州市路跑基本情况
        3.1.1 路跑赛事概况
        3.1.2 路跑赛事组织
        3.1.3 路跑赛事发展
    3.2 台北市路跑基本情况
        3.2.1 路跑赛事概况
        3.2.2 路跑赛事组织
        3.2.3 路跑赛事发展
4 休闲涉入、休闲运动效益和幸福感关系模型的建构
    4.1 研究概念模型
    4.2 研究变量测量
        4.2.1 休闲涉入
        4.2.2 休闲运动效益
        4.2.3 幸福感
    4.3 数据信效度分析
        4.3.1 项目分析
        4.3.2 数据信度分析
        4.3.3 数据效度分析
5 苏州市和台北市路跑参与情况的分析研究
    5.1 苏州市和台北市调查对象的路跑参与情况
        5.1.1 苏州市调查对象的路跑参与情况
        5.1.2 台北市调查对象的路跑参与情况
    5.2 苏州市和台北市研究变量的描述性对比分析
        5.2.1 苏州市研究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5.2.2 台北市研究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5.2.3 苏州市和台北市研究变量的对比分析
6 休闲涉入、休闲运动效益和幸福感关系的分析研究
    6.1 苏州市不同属性变量的差异性分析
        6.1.1 性别对研究变量各维度的独立样本T检验
        6.1.2 其他个体属性对休闲涉入的方差分析
        6.1.3 其他个体属性对休闲运动效益的方差分析
        6.1.4 其他个体属性对幸福感的方差分析
    6.2 苏州市路跑者休闲涉入、休闲运动效益和幸福感相关性分析
        6.2.1 休闲涉入与幸福感的相关分析
        6.2.2 休闲涉入与休闲运动效益的相关分析
        6.2.3 休闲运动效益与幸福感的相关分析
    6.3 苏州市路跑者休闲涉入对幸福感的回归分析
        6.3.1 休闲涉入对幸福感的回归分析
        6.3.2 休闲涉入各维度对幸福感的回归分析
        6.3.3 休闲涉入对幸福感各维度的回归分析
        6.3.4 休闲运动效益的中介作用分析
    6.4 假设检验与模型修正
        6.4.1 假设检验
        6.4.2 研究模型修正
7 研究结论与建议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建议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附录一: 调查问卷 《路跑者休闲涉入、休闲运动效益与幸福感之研究》调查问卷
附录二: 休闲涉入原始量表
附录三: 休闲运动效益原始量表
附录四: 幸福感原始量表
附录五: 项目分析
致谢

(10)山东省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对道德健康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体育锻炼行为研究综述
        2.1.1 体育锻炼行为概念
        2.1.2 体育锻炼行为研究现状
    2.2 道德健康研究综述
        2.2.1 道德健康的概念
        2.2.2 道德健康的研究现状
    2.3 体育领域与道德健康研究综述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问卷调查法
        3.2.3 数理统计法
4 研究设计
    4.1 理论模型
    4.2 研究假设
        4.2.1 锻炼选择行为与道德健康关系的假设
        4.2.2 锻炼投入行为与道德健康关系的假设
        4.2.3 锻炼坚持行为与道德健康关系的假设
        4.2.4 体育锻炼行为与道德健康关系的假设
    4.3 研究被试
    4.4 测量工具的选用
        4.4.1 体育锻炼行为问卷
        4.4.2 道德健康问卷
    4.5 测量工具的信效度检验
        4.5.1 信度检验
        4.5.2 效度检验
5 研究结果与分析
    5.1 大学生体育锻炼总体特征及其人口统计学差异分析
        5.1.1 大学生体育锻炼总体特征分析
        5.1.2 大学生体育锻炼的人口统计学差异分析
    5.2 大学生道德健康总体特征及人口统计学差异分析
        5.2.1 道德健康总体特征的分析
        5.2.2 大学生道德健康的人口统计学差异
    5.3 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与道德健康的相关分析
        5.3.1 人口统计学变量与道德健康的相关分析
        5.3.2 体育锻炼行为与道德健康的相关分析
    5.4 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与道德健康的回归分析
        5.4.1 体育锻炼行为分维度对人格健康的回归分析
        5.4.2 体育锻炼行为分维度对社会适应的回归分析
        5.4.3 体育锻炼行为分维度对道德适应的回归分析
        5.4.4 体育锻炼行为分维度对积极信仰的回归分析
        5.4.5 体育锻炼行为总体对人格健康的回归分析
        5.4.6 体育锻炼行为总体对社会适应的回归分析
        5.4.7 体育锻炼行为总体对道德适应的回归分析
        5.4.8 体育锻炼行为总体对积极信仰的回归分析
        5.4.9 体育锻炼行为总体对道德健康总体的回归分析
    5.5 研究假设的检验
6 讨论
    6.1 大学生体育锻炼总体特征及人口统计学差异的讨论
        6.1.1 大学生体育锻炼总体特征的讨论
        6.1.2 大学生体育锻炼人口统计学差异的讨论
    6.2 大学生道德健康总体特征及人口统计学差异的讨论
        6.2.1 大学生道德健康总体特征的讨论
        6.2.2 大学生道德健康人口统计学差异的讨论
    6.3 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与道德健康回归的讨论
        6.3.1 锻炼选择行为对道德健康分维度回归的讨论
        6.3.2 锻炼投入行为对道德健康分维度回归的讨论
        6.3.3 锻炼坚持行为对道德健康分维度回归的讨论
        6.3.4 体育锻炼行为总体对人格健康回归的讨论
        6.3.5 体育锻炼行为总体对社会适应回归的讨论
        6.3.6 体育锻炼行为总体对道德适应回归的讨论
        6.3.7 体育锻炼行为总体对积极信仰回归的讨论
        6.3.8 体育锻炼行为总体对道德健康总体回归的讨论
7 结论与建议
    7.1 结论
    7.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致谢

四、教育·科技(论文参考文献)

  • [1]生鲜和均质牛乳主要成分光谱检测方法及便携式仪器研发[D]. 杨彪.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01)
  • [2]数学师范生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融合的影响因素及SEM的探究 ——基于TPACK视角[D]. 宋佳真. 广西师范大学, 2021(09)
  • [3]定边县成年居民体质现状监测结果与分析[D]. 王晶鸿. 延安大学, 2021(12)
  • [4]四川省自然灾害脆弱性评估研究[D]. 刘成路. 防灾科技学院, 2021(01)
  • [5]小学生校内托管服务现状调查研究 ——以H市小学为例[D]. 姜海燕. 天津师范大学, 2021(10)
  • [6]省内专科院校在辽宁录取专业位次、最低分及平均分(2018~2020年)[J]. 编辑一部,刘睿,沈涛. 招生考试通讯(高考版), 2021(03)
  • [7]大学创新创业教育与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发展影响因素及协同演化研究[D]. 赵超.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7)
  • [8]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区域经济增长效应研究[D]. 吴媛媛.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9]路跑者休闲涉入、休闲运动效益和幸福感关系研究[D]. 郝桐桐. 苏州大学, 2020(03)
  • [10]山东省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对道德健康的影响研究[D]. 马瑞林.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2)

标签:;  ;  ;  ;  ;  

教育·科技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