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并列锅炉蒸汽母管压力控制方案(论文文献综述)
唐炜洁[1](2020)在《九炉六机双母管制供热机组建模与控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加快我国能源转型,热电联产机组越来越受到重视,母管制作为热电联产机组主要的运行方式之一,以其高可靠性和运行灵活性广泛应用于中小型热电联产机组。目前针对母管制机组建模与控制展开研究的文献中,均存在研究对象组成结构简单,对母管动态特性认识不足的问题,且相较于单元制机组,母管制机组的母管压力是极其重要的被控量,但由于多炉多机、多根母管间的相互作用,呈现大惯性、强耦合、非线性等问题,常规的控制方法很难取得满意的控制效果。为此,本文以九炉六机双母管制机组为研究对象,通过动态建模、协调控制及负荷优化分配等研究,揭示了多炉多机耦合下的动态运行规律,并提出了有效的协调控制方案,为母管制热电联产机组的设计和运行提供了重要参考。论文首先基于模块化的思想,采用机理与经验结合的建模方法,建立了能反映变工况特性的九炉六机双母管制供热机组整体动态模型。之后对所建模型进行验证,一方面将建立的模型与既有文献进行动静态对比,另一方面通过定量和定性的方法分析了系统内各参数的变化情况,证明了其合理性。最后进行动态特性分析,深入分析了其动态机理和产生原因,特性表明母管压力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满足“就近原则”的距离因素、锅炉、汽机和母管的阻力特性以及炉机间相互影响程度。论文深入研究了热电耦合下的母管压力协调控制问题,提出了两种解决方案,一是基于“锅炉跟随母管压力”的改进PID控制方案,该方案通过热电解耦,设计非线性PID和前馈信号补偿了大滞后、非线性和强耦合的问题;二是基于扩增状态观测器的多模型预测控制协调方案(GSEOMMPC),该方案采用扩增状态观测器方法对子系统间的外扰作用估计后作为前馈信号输入多模型预测控制器中。仿真结果表明两种方案在满足电热负荷的同时,可以在允许范围内保持母管压力稳定。为合理确定多炉多机间的负荷分配系数,实现负荷的优化调度,论文设计了能效优化调度层+协调控制层的结构,并在能效优化调度层中提出了基于先汽机后锅炉的分层调度优化方法,以及基于带约束多目标粒子群智能算法(MOPSO)的全局调度优化算法,同时在调度过程中考虑了调压炉数量和类型的变化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采用本文提出的两种负荷优化调度方法的机组运行煤耗量比采用平均分配负荷的机组运行煤耗量更低。
张亮[2](2018)在《母管制锅炉单炉燃烧优化及多炉协调控制方法研究》文中指出在母管制锅炉机组的控制过程中都会存在以下两方面的问题:1.单炉燃烧问题:单炉燃烧时经常出现锅炉效率偏低和NOx的排放量较高等问题。2.多炉协调问题:多炉协调时经常出现母管的压力不稳定和机组的煤耗量较大等问题。因此,本文以大庆某热电厂母管制锅炉机组为研究对象,针对单炉燃烧优化和多炉协调优化进行深入研究。首先,针对锅炉燃烧控制系统的主要任务,分析给煤系统、送风系统、引风系统的调节方案。根据方案中的不足提出利用神经网络建模并通过遗传算法寻优的单炉燃烧优化方法。然后,根据220t/h锅炉的燃烧特性和控制需求,选择合理的输入和输出数据建立锅炉燃烧系统的RBF神经网络模型。在此基础上,以提高锅炉效率,降低NOx排放量为目的,设计锅炉燃烧优化的目标函数,并利用遗传算法进行寻优。寻优得到的各控制变量的最佳设定值提供给锅炉系统的基础控制层,实现单炉的燃烧优化。接着,利用现场运行数据分析母管的压力波动量与需要被调节的蒸汽负荷量之间的关系,求得母管当前所需的蒸汽总负荷。根据母管制锅炉机组的煤耗特性,建立蒸汽负荷分配的数学模型并利用二次规划算法和遗传算法将蒸汽总负荷最优分配给锅炉机组,实现多炉的协调优化。实验仿真和实际运行结果表明,本文针对母管制锅炉单炉燃烧和多炉协调提出的优化方法在提高锅炉效率、降低NOx排放量、维持母管压力稳定、降低机组煤耗量等方面均有较好的表现。
梁兆国[3](2018)在《新建2×50MW母管制机组协调控制系统调试实践与研究》文中提出对于小型热电联产的机组,大多采用母管制运行方式,母管制运行方式的控制不同于单元制机组机炉一一对应的控制方式,其运行是一个复杂的热能过程,并且控制过程具有大延迟的特性,为了保证机组安全和稳定运行,有很多参数需要进行控制,比如给水流量、汽温和母管压力等,其中母管压力控制尤为重要。本文以华能营口仙人岛2*50MW机组为研究对象,首先对该工程应用的分散控制系统进行了分析与研究,然后对给水控制系统、汽温控制系统和燃烧控制系统的特性进行了分析,并对这三个系统进行了工程实现设计,其中应用MATLAB仿真软件对给水控制系统进行了仿真,验证了相关系统设计的可行性。在分析中,尤其对协调控制回路进行了研究,通过协调控制的主要方向、控制原则及调节对象、基于能量平衡的控制策略和主蒸汽母管压力的要求这4个方面的分析设计了母管制机组协调控制回路,保证了母管压力的合理控制。
张金亮,赵志明,徐赫[4](2017)在《浅谈锅炉对空排汽回收技术》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某电站锅炉在启动过程中为了保证过热器冷却、需要排放一定数量的蒸汽。蒸汽排放会产生较大的噪音和能量损失,噪音会严重影响电厂周边居民的生活。在锅炉蒸汽系统安装回收管道,制订合理的锅炉启动操作方案,利用蒸汽减温减压装置将蒸汽送入供热换热器等设备加以利用,彻底消除锅炉启动排汽噪音,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本文对该项目的整改计划、设计过程进行介绍。
王兆海[5](2016)在《220t/h及410t/h母管制锅炉控制系统的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作为电力企业重要组成部分的火力发电不断被光伏发电、水电、风电及核电等清洁能源冲击,200MW以下机组不断被关停以减轻其给企业带来的过高成本以及给环境带来的严重污染。宏伟热电厂作为热电联产型电力企业,虽然机组负荷较小,但其运作的形式符合国家关于鼓励发展集中供热小型机组的要求。本文总结了原来控制方案中的缺点与不足,将宏伟热电厂并列运行锅炉组视为被研究对象,研究并设计了适合宏伟热电厂母管制锅炉系统的优化协调控制策略。首先,通过分析锅炉燃烧系统的动态特性,提出了合理分配锅炉负荷以及保持锅炉经济燃烧的观点。解决问题的关键就在于维持母管蒸汽压力稳定运行在额定值,同时合理分配给煤量使其制粉系统处于最佳运行状态。为了高效而精准地辨识母管压力系统,本次研究把小波去噪技术应用在数据的预处理上,同时为确保建模的精确度,把最小二乘法运用于辨识对比试验中,大幅减小了辨识误差。其次针对410 t/h锅炉燃烧系统的原有控制方法无法投入自动,只能进行手动调节,致使运行人员的操作量大,且操作误差极易导致母管主蒸汽压力频繁波动的情况,本次研究利用先进的智能热控技术,设计了410 t/h锅炉的主蒸汽母管压力控制方案、炉膛负压控制方案及二次风挡板控制方案,在MATLAB软件上应用,取得了较为理想的仿真验证效果。最后,以现有设备良好运行状态的前提下,选取“锅炉负荷跟随母管压力”的控制策略,设计了调压锅炉在线识别法、动态负荷分配法,并实例应用于宏伟热电厂母管制锅炉组,使得原有锅炉的负荷分配更趋合理,做到了多炉间负荷、压力协同配合。
韩笑[6](2016)在《基于Hopfield神经网络的母管制锅炉母管压力的协调控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我国目前电力供应的来源中,火力发电仍然占主要地位,而火力发电厂有很大一部分采用母管制锅炉系统。能否实现母管压力的稳定控制是整个锅炉系统稳定控制的关键之处,而母管压力稳定控制的重点在于如何进行负荷分配,以及母管压力产生波动的时候,如何进行增减负荷的控制,解决这些问题才能够对母管压力实现良好的控制。本文以母管制锅炉的母管压力的协调控制为研究对象,使用自适应型Hopfield神经网络来进行优化计算,实现母管制锅炉组锅炉负荷的优化分配,达到对母管压力控制的目的。文章在总结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分析了前人协调控制领域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锅炉评价方案,使得在挑选调压锅炉的时候更有依据性,采用最小二乘法对评价方案相关的曲线进行了拟合,并且将这种评价方案与自适应Hopfield神经网络相结合,利用自适应型Hopfield神经网络在解决优化问题中寻找最优解的能力,来进行锅炉组的负荷优化分配。文章还详细介绍了在实际项目当中是如何进行锅炉的协调控制的,使得本文研究内容更贴近实际。并且研究了在母管压力产生波动的时候,需要如何进行负荷分配才能够满足当前母管压力的需求。最后采用某电厂的运行数据来进行算例仿真,仿真证明重新分配后的负荷量能够满足母管压力的需求,并且能够有效的提高锅炉的能源利用效率,实现了锅炉协调控制的功能。
宁学栋[7](2014)在《母管制锅炉系统的协调优化控制策略》文中指出工业企业在不断发展,应用技术在不断更新,作为企业动力的源头,热电厂的锅炉控制系统也随着时代不断的改进和创新。本文以热电厂母管制运行锅炉组为研究对象,发现了原有的控制方案中所存在的问题,对此进行了母管制锅炉系统的优化协调控制策略的研究和设计。首先,在锅炉系统辨识的数据预处理上,采用了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小波去噪技术,通过利用MATLAB最小二乘辨识工具箱,实现辨识对比试验,能够提高系统建模的精度,并通过系统辨识方法确定母管蒸汽压力与总给煤量的关系;其次以单炉系统的三个子系统为研究对象,设计了单炉的整体控制方案,利用智能控制技术,例如模糊控制技术,自寻优控制技术等,完成了单炉的蒸汽压力系统、风煤比自寻优系统、炉膛负压系统三个子系统的优化控制方案的设计,并通过MATLAB软件的仿真验证;最后,在深入了解了热电厂锅炉设备情况基础上,选取“锅炉负荷跟随母管压力”的控制策略,设计了调压锅炉在线识别法、动态负荷分配法和磨煤机负荷分配法,并且结合某热电厂母管制锅炉组进行实例计算验证,用来优化原有的锅炉的负荷分配和多炉协调的控制方法。
沈智慧,马骏[8](2013)在《基于直接能量平衡和负荷分配的母管制机组控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针对母管制机组中存在母管压力波动大的问题,基于直接能量平衡和负荷分配,提出了一种母管制机组协调优化的控制方案。同时对此方案的构思进行了论述和分析,并通过生产实践证明了此设计方案的可行性。
朱丽明[9](2013)在《母管制机组的协调控制设计》文中提出作为燃煤型火力发电机组的主要控制系统,锅炉汽机协调控制系统对外起到调峰、调频的作用,对内又能稳定机组安全、经济的运行。因此,需要设计一套成熟、有效的协调控制系统,来提高火电厂自动化控制的水品。小型循环流化床锅炉-大多为150MW以下机组,通常采用母管制方式运行。一般采用传统的控制方式,其锅炉与汽机作为单个系统分别运行,两者问的联系不是那么紧密,其效率和安全运行都存在问题,为了提高母管制机组的运行效率,运行稳定性和安全性,增加其经济效益,是非常有必要考虑机炉之间的协调控制。虽然循环流化床锅炉,尤其是中小型循环流化床锅炉已经大量投入商业化运行,但其自动控制一直是循环流化床锅炉的主要问题之一,其燃烧、协调自动控制系统基本投不上,或投入率很低,实际运行中基本靠手动操作。主要原因在于循环流化床锅炉自身的工艺特点复杂,它比普通锅炉耦合关系更加复杂,被控对象非线性更严重。本文是以母管制机组协调控制系统为主要研究对象,在总结以往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对系统本身动态特性的分析,归纳并提出了相应的控制系统及其在50MW机组上的实际应用方案,并检验其效果。
王滨[10](2008)在《热电厂母管蒸汽压力控制的负荷优化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热电厂具有供电和供热的双重功能,比普通电厂拥有更高的能源利用率。目前,热电厂在电力、石化、冶金、造纸和热电联产等企业之中广泛存在。热电厂的运行方式普遍采用母管制。母管蒸汽压力的自动控制对热电厂的安全经济运行至关重要,而负荷的优化分配则是实现母管蒸汽压力控制的基础。因此,研究母管蒸汽压力控制的负荷优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热电厂采用不同厂家分布式控制系统(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简称DCS)的情况,就实现母管蒸汽压力自动控制时所遇到的负荷分配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首先,针对不同厂家的DCS之间不能联网这一问题,设置了一套母管蒸汽压力控制系统,规划了它与各炉DCS之间的信息交换。在详细地分析了各种通信方式的特点后,提出了信息交换采用硬接线的通信方式进行。其次,研究了母管系统的压力负荷特性,建立了压力负荷特性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现场数据的BP神经网络模型参数辨识方法。在此模型的基础上推导出了根据母管蒸汽压力变化求解母管蒸汽总负荷需求的计算公式。实例计算表明参数辨识方法的有效性和模型的正确性。母管蒸汽总负荷需求的求解是设置的母管蒸汽压力控制系统的一项重要功能,是实现母管蒸汽压力控制的先决条件。母管系统压力负荷特性模型的建立有助于推导母管蒸汽总负荷需求的计算公式。然后,为了实现母管蒸汽总负荷需求的分配,针对已有控制方案固定调压锅炉、母管蒸汽压力难以长期自动控制的弊端,提出了调压锅炉组在线辨识、调压锅炉数量的实时统计方法及调压锅炉组蒸汽总负荷的计算公式。最后,针对调压锅炉组蒸汽总负荷的优化分配,提出了一种负荷优化分配新方法——自适应Hopfield神经网络法。算例证明该方法具有和常规的等微增率法一样良好的优化效果,且没有使用条件的限制。
二、并列锅炉蒸汽母管压力控制方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并列锅炉蒸汽母管压力控制方案(论文提纲范文)
(1)九炉六机双母管制供热机组建模与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选题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母管相关建模研究综述 |
1.2.2 母管压力控制研究综述 |
1.2.3 负荷分配优化调度方法综述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九炉六机双母管制机组建模与特性研究 |
2.1 引言 |
2.2 IMAGE仿真平台简介 |
2.3 九炉六机双母管供热系统热力计算 |
2.3.1 仿真对象介绍和系统划分 |
2.3.2 锅炉子系统热力计算 |
2.3.3 汽机子系统热力计算 |
2.3.4 主蒸汽母管和低压母管热力计算 |
2.4 各模块的数学模型 |
2.4.1 锅炉模型 |
2.4.2 汽机模型 |
2.4.3 母管模型 |
2.4.4 其他辅助设备的控制 |
2.5 IMAGE建模 |
2.6 模型验证 |
2.6.1 稳态验证 |
2.6.2 各子系统稳态和动态特性验证 |
2.7 仿真实验及结果分析 |
2.7.1 给煤量阶跃 |
2.7.2 主汽阀阶跃 |
2.7.3 抽汽阀阶跃 |
2.7.4 一台锅炉跳停 |
2.7.5 特性总结 |
2.8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九炉六机双母管制系统的协调控制研究 |
3.1 引言 |
3.2 控制特性分析 |
3.2.1 控制方案的比较 |
3.2.2 耦合特性和配对分析 |
3.2.3 非线性分析 |
3.3 PID协调控制方案 |
3.3.1 控制问题概述 |
3.3.2 热电负荷解耦控制 |
3.3.3 主汽阀-电功率回路控制系统设计 |
3.3.4 抽汽阀-低压母管压力回路控制系统设计 |
3.3.5 给煤-主汽母管压力回路控制系统设计 |
3.3.6 PID方案调试分析 |
3.4 预测控制协调控制方案 |
3.4.1 协调控制方案概述 |
3.4.2 基于Gap-Metric分段线性多模型方法 |
3.4.3 基于扰动扩增的状态观测器设计 |
3.4.4 基于扰动前馈的MMPC方法 |
3.5 热电耦合下9炉6 机双母管制控制系统仿真研究 |
3.5.1 热电耦合下的热电负荷范围 |
3.5.2 电功率需求变化的仿真 |
3.5.3 热负荷需求变化的仿真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九炉六机双母管制机组负荷优化分配研究 |
4.1 引言 |
4.2 调压炉、分配系数和耗量关系分析 |
4.2.1 不同分配系数讨论 |
4.2.2 不同调压炉讨论 |
4.2.3 总煤量与总汽量关系 |
4.3 基于汽机锅炉分层的优化调度策略 |
4.3.1 汽机能效计算 |
4.3.2 锅炉能效计算 |
4.3.3 炉机分层的分配优化调度 |
4.3.4 调压炉变化的扰动 |
4.4 基于多目标粒子群算法的优化调度策略 |
4.4.1 多目标优化模型 |
4.4.2 多目标粒子群(MOPSO)算法 |
4.4.3 多属性决策最优解 |
4.5 仿真研究 |
4.5.1 一定时间尺度的热电负荷调度 |
4.5.2 调压炉变化的调度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论文工作总结 |
5.2 论文不足及未来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研究生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学术成果 |
(2)母管制锅炉单炉燃烧优化及多炉协调控制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课题来源 |
1.3 母管制运行锅炉的研究动态 |
1.3.1 母管制锅炉燃烧控制研究动态 |
1.3.2 母管制锅炉机组协调控制研究动态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锅炉燃烧系统概述 |
2.1 引言 |
2.2 热电厂锅炉燃烧系统的工作过程 |
2.3 热电厂1号直吹式燃煤锅炉介绍 |
2.3.1 锅炉的主要性能指标 |
2.3.2 锅炉效率和煤耗量的计算 |
2.4 锅炉燃烧控制系统的主要任务 |
2.5 热电厂锅炉燃烧过程的调节方案和存在的问题 |
2.5.1 给煤系统的调节方案 |
2.5.2 引风系统的调节方案 |
2.5.3 送风系统的调节方案 |
2.5.4 锅炉燃烧控制方案的主要问题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单炉燃烧系统建模与优化 |
3.1 引言 |
3.2 神经网络概述 |
3.2.1 神经网络原理 |
3.2.2 前馈型神经网络 |
3.2.3 RBF神经网络 |
3.2.4 RBF神经网络的训练 |
3.2.5 神经网络设计流程 |
3.3 建立锅炉燃烧系统的RBF神经网络模型 |
3.3.1 输入输出数据选择 |
3.3.2 数据的采集和预处理 |
3.3.3 RBF神经网络模型的建立 |
3.3.4 RBF神经网络模型的验证 |
3.4 遗传算法 |
3.4.1 遗传算法原理 |
3.4.2 遗传算法一般计算过程 |
3.5 基于遗传算法的锅炉燃烧系统优化 |
3.5.1 目标函数的建立 |
3.5.2 锅炉燃烧优化控制的实现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母管制锅炉机组的协调优化 |
4.1 引言 |
4.2 母管蒸汽总负荷的计算 |
4.3 锅炉机组负荷分配的数学建模 |
4.3.1 锅炉机组负荷分配数学模型的原理 |
4.3.2 锅炉机组负荷分配数学模型的建立 |
4.4 负荷优化分配的算法 |
4.4.1 分配算法 |
4.4.2 二次规划算法 |
4.5 母管制锅炉机组协调优化控制的实现 |
4.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成果 |
(3)新建2×50MW母管制机组协调控制系统调试实践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表 |
1 绪论 |
1.1 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
1.3 本文主要研究思路与内容 |
2 营口2*50MW热电机组工程概况简介 |
2.1 锅炉及其辅助系统 |
2.1.1 锅炉设备概况 |
2.1.2锅炉主要系统及辅助设备 |
2.2 汽轮机及其辅助系统 |
2.2.1 汽轮机本体 |
2.2.2 汽机技术经济指标 |
2.2.3 汽机主要系统及辅助设备 |
2.3 本章小结 |
3 Ovation控制系统分析 |
3.1 Ovation控制系统组成 |
3.1.1 系统概述 |
3.1.2 典型的Ovation系统结构 |
3.1.3 Ovation系统诊断 |
3.2 Ovation控制系统算法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4 母管制机组协调控制回路的分析与研究 |
4.1 母管制机组协调控制回路的任务 |
4.2 母管制机组协调控制回路的控制策略 |
4.2.1 协调控制的主要方向 |
4.2.2 控制原则及调节对象 |
4.2.3 基于能量平衡的控制策略 |
4.2.4 主蒸汽母管压力的要求 |
4.3 协调控制回路的工程实现 |
4.4 本章小结 |
5 锅炉给水控制系统的分析与实现 |
5.1 锅炉给水系统的特性分析 |
5.2 锅炉给水系统的控制策略 |
5.3 MATLAB系统仿真 |
5.3.1 MATLAB系统简介 |
5.3.2 Simulink仿真 |
5.4 给水控制系统的工程实现 |
5.5 本章小结 |
6 锅炉蒸汽温度控制系统的分析与实现 |
6.1 锅炉汽温控制系统的特性分析 |
6.2 锅炉汽温系统的控制策略 |
6.3 汽温控制系统的工程实现 |
6.4 本章小结 |
7 锅炉燃烧控制系统的分析与实现 |
7.1 锅炉燃烧系统的特性分析 |
7.2 锅炉燃烧系统的控制策略 |
7.3 燃烧控制系统的工程实现 |
7.4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与创新点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浅谈锅炉对空排汽回收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概述 |
2 热力系统介绍 |
2.1 主汽系统介绍 |
2.2 抽汽系统介绍 |
2.3 锅炉排汽、疏水系统介绍 |
3 锅炉启动排汽回收系统设计 |
3.1 排汽回收系统设计任务 |
3.2 回收方案选择 |
3.2.1 方案一 |
3.2.2 方案二 |
3.2.3 方案比较 |
3.3 锅炉排汽回收接口选择 |
3.4 锅炉排汽管同减温减压器接口选择 |
3.5 主管路设计 |
4 运行操作方案 |
4.1 锅炉启动前准备 |
4.2 启动操作过程 |
4.3 实际运行状况 |
5 综合效益分析 |
5.1 环保效益 |
5.2 经济效益 |
5.3 系统响应 |
6 总结 |
(5)220t/h及410t/h母管制锅炉控制系统的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锅炉燃烧控制现状及发展 |
1.3 母管制锅炉系统现有控制技术 |
1.3.1 PID控制技术 |
1.3.2 模糊控制技术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母管压力系统的数据预处理与辨识 |
2.1 锅炉工艺流程及过程的复杂性分析 |
2.2 锅炉燃烧系统动态特性分析 |
2.3 燃烧系统现场数据预处理 |
2.4 母管压力系统辨识 |
2.4.1 最小二乘辨识原理 |
2.4.2 母管压力系统辨识应用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单炉燃烧控制系统的优化设计 |
3.1 引言 |
3.2 锅炉燃烧过程优化控制 |
3.2.1 主蒸汽母管压力控制 |
3.2.2 锅炉炉膛负压控制策略 |
3.2.3 二次风挡板控制 |
3.3 优化站操作界面 |
3.4 应用效果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母管压力系统协调优化策略 |
4.1 母管压力协调整体控制策略 |
4.2 调压锅炉状态在线辨识 |
4.3 动态负荷分配法 |
4.4 多炉协调控制系统设计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基于Hopfield神经网络的母管制锅炉母管压力的协调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课题来源 |
1.3 锅炉控制领域的现状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1.5 文章结构 |
第2章 火电厂煤粉炉母管压力控制策略的研究 |
2.1 火电厂煤粉炉燃烧原理 |
2.2 协调控制概述 |
2.3 影响锅炉系统母管蒸汽压力的因素 |
2.4 母管压力稳定控制的意义 |
2.5 主要的负荷优化分配方案概述 |
2.6 目前负荷优化分配的不足之处 |
2.7 本文控制方案概述 |
2.8 锅炉评价方案 |
2.9 本章小结 |
第3章 锅炉改造项目中的锅炉协调控制 |
3.1 项目概况 |
3.2 项目硬件 |
3.3 协调控制方案与实现 |
3.3.1 协调控制策略 |
3.3.2 协调控制的实现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开度-负荷曲线拟合与Hopfield神经网络 |
4.1 最小二乘法简介 |
4.2 给煤机总开度与负荷曲线的拟合 |
4.3 神经网络简介 |
4.3.1 人工神经网络的概况 |
4.3.2 神经网络的特点 |
4.3.3 神经网络的分类 |
4.4 Hopfield神经网络概述 |
4.4.1 离散型Hopfield神经网络 |
4.4.2 连续型Hopfield神经网络 |
4.5 自适应Hopfield神经网络在本文中的应用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锅炉负荷的优化分配 |
5.1 引言 |
5.2 调压锅炉组的在线辨识 |
5.3 调压锅炉组的总负荷计算 |
5.4 协调控制的实现过程 |
5.5 调压锅炉组的负荷优化分配算例仿真 |
5.5.1 无压力波动时的数据仿真 |
5.5.2 有压力波动时的数据仿真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7)母管制锅炉系统的协调优化控制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课题来源 |
1.3 锅炉控制现状及发展 |
1.4 母管制锅炉系统主要控制技术 |
1.4.1 PID 控制技术 |
1.4.2 模糊控制技术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单炉燃烧控制系统优化策略 |
2.1 锅炉燃烧控制系统整体优化策略 |
2.2 蒸汽压力控制系统设计方案 |
2.2.1 蒸汽压力系统的控制方案 |
2.2.2 模糊控制器设计和系统仿真 |
2.3 风煤比自寻优控制系统方案设计 |
2.3.1 风煤比系统的控制方案 |
2.3.2 模糊自寻优控制方案设计 |
2.4 炉膛负压控制系统方案设计 |
2.4.1 炉膛负压系统控制方案 |
2.4.2 炉膛负压控制系统仿真实现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母管压力系统辨识与数据预处理 |
3.1 锅炉燃烧现场数据预处理 |
3.1.1 小波数据预处理方法的应用 |
3.1.2 现场数据预处理实现 |
3.2 母管压力系统辨识 |
3.2.1 最小二乘辨识原理 |
3.2.2 母管压力系统辨识实现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母管压力系统协调优化策略 |
4.1 热电厂锅炉设备简况 |
4.2 母管压力协调整体控制策略 |
4.3 调压锅炉组的状态在线辨识 |
4.4 母管压力系统主控制器 |
4.5 多炉负荷协调分配控制策略 |
4.5.1 动态负荷分配算法设计 |
4.5.2 热电厂动态负荷分配实例 |
4.6 磨煤机负荷分配方案设计与实现 |
4.6.1 磨煤机负荷分配系统设计 |
4.6.2 磨煤机负荷分配方案实现 |
4.7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8)基于直接能量平衡和负荷分配的母管制机组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母管制工艺流程简介 |
3 直接能量平衡的控制优化 |
3.1 能量平衡理论 |
3.2 能量平衡优化 |
4 负荷分配方案设计 |
5 结论 |
(9)母管制机组的协调控制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的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发展概况 |
1.2.1 母管制机组概述 |
1.2.2 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的发展 |
1.2.3 发展前景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 |
1.3.1 项目背景介绍 |
1.3.2 项目研究工作和目标 |
1.3.4 论文章节安排 |
第2章 协调控制的基本概念 |
2.1 协调控制概念 |
2.2 机炉协调控制方式 |
2.3 机炉主控制器的设计 |
2.3.1 纯手动模式 |
2.3.2 炉跟机模式 |
2.3.3 机跟炉模式 |
2.3.4 综合协调控制方式 |
2.4 直接能量平衡控制(DEB控制)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及其控制 |
3.1 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 |
3.2 循环流化床锅炉 |
3.3 循环流化床锅炉的自动控制 |
3.4 燃烧控制系统 |
3.4.1 给煤调节控制 |
3.4.2 一次风、二次风的调节 |
3.4.3 引风调节 |
3.5 汽水控制系统 |
3.5.1 汽包水位控制 |
3.5.2 主蒸汽温度的控制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母管制机组协调控制的分析和设计 |
4.1 基本概念 |
4.2 硬件设计 |
4.3 协调控制系统的设计 |
4.3.1 给煤量控制系统 |
4.3.2 一次风控制系统 |
4.3.3 二次风控制系统 |
4.3.4 引风控制系统 |
4.4 其他自动控制系统 |
4.4.1 床温控制系统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母管制机组协调控制应用 |
5.1 项目应用概述 |
5.2 母管压力控制 |
5.3 母管压力负荷分配控制 |
5.3.1 带燃烧前馈及非线性复合控制方案 |
5.3.2 非线性给粉控制器的设计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热电厂母管蒸汽压力控制的负荷优化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母管蒸汽压力控制的研究现状 |
1.2.1 母管蒸汽压力控制的重要性 |
1.2.2 影响母管蒸汽压力稳定的因素 |
1.2.3 母管蒸汽压力控制的方案及不足之处 |
1.3 人工神经网络相关内容简介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母管蒸汽压力控制系统的设计 |
2.1 引言 |
2.2 本文采用的母管蒸汽压力控制策略 |
2.3 母管蒸汽压力控制系统的功能组成 |
2.4 母管蒸汽压力控制系统与各炉DCS 之间的信息交换 |
2.5 母管蒸汽压力控制系统与各炉DCS 之间的通信方式 |
2.6 母管蒸汽压力控制系统具体功能的实现 |
2.6.1 蒸汽总负荷需求求解功能的实现 |
2.6.2 调压锅炉组总负荷求解功能的实现 |
2.6.3 调压锅炉组总负荷优化分配功能的实现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母管系统压力负荷特性建模及参数辨识 |
3.1 引言 |
3.2 母管系统压力负荷特性模型 |
3.2.1 压力负荷特性模型的传递函数形式 |
3.2.2 压力负荷特性模型的差分方程形式 |
3.3 基于现场数据的BP 神经网络参数辨识方法 |
3.3.1 基于现场数据的辨识 |
3.3.2 BP 神经网络参数辨识方法 |
3.3.3 算例验证 |
3.4 母管蒸汽总负荷需求的计算公式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调压锅炉组总负荷的优化分配 |
4.1 引言 |
4.2 调压锅炉组的在线辨识 |
4.2.1 调压锅炉的概念及数量的动态变化 |
4.2.2 调压锅炉组的在线辨识 |
4.2.3 调压锅炉组总负荷的在线计算 |
4.3 调压锅炉组总负荷的优化分配问题 |
4.4 调压锅炉组总负荷优化分配的方法研究 |
4.4.1 常规等微增率分配法 |
4.4.2 自适应Hopfield 神经网络分配法 |
4.4.3 算例验证 |
4.5 母管蒸汽总负荷需求的优化分配步骤 |
4.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四、并列锅炉蒸汽母管压力控制方案(论文参考文献)
- [1]九炉六机双母管制供热机组建模与控制研究[D]. 唐炜洁. 东南大学, 2020
- [2]母管制锅炉单炉燃烧优化及多炉协调控制方法研究[D]. 张亮. 黑龙江大学, 2018(08)
- [3]新建2×50MW母管制机组协调控制系统调试实践与研究[D]. 梁兆国. 沈阳工程学院, 2018(01)
- [4]浅谈锅炉对空排汽回收技术[J]. 张金亮,赵志明,徐赫. 区域供热, 2017(05)
- [5]220t/h及410t/h母管制锅炉控制系统的优化研究[D]. 王兆海.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6(04)
- [6]基于Hopfield神经网络的母管制锅炉母管压力的协调控制研究[D]. 韩笑. 哈尔滨理工大学, 2016(03)
- [7]母管制锅炉系统的协调优化控制策略[D]. 宁学栋. 哈尔滨理工大学, 2014(07)
- [8]基于直接能量平衡和负荷分配的母管制机组控制[J]. 沈智慧,马骏. 自动化博览, 2013(05)
- [9]母管制机组的协调控制设计[D]. 朱丽明. 华东理工大学, 2013(10)
- [10]热电厂母管蒸汽压力控制的负荷优化技术研究[D]. 王滨.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08(S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