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改善学生公寓管理 加强学生教育工作(论文文献综述)
陈虹菲[1](2021)在《高校公寓育人模式探索——以浙江万里学院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高校公寓作为学生课余生活的主场地,理应发挥其独特的育人作用。分析浙江万里学院公寓育人现状,并根据对在校师生的调研,就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三点建议以提高公寓育人能力:一是提高公寓管理队伍素质,定期对公寓管理人员进行培训考核;二是加强公寓物质文化建设,拓宽公共文化活动区域;三是引进多方面人才,开展丰富多彩的公寓文化活动。
彭波[2](2021)在《高校学生公寓党组织在公寓管理中的作用探讨》文中认为新时期,高校学生公寓已成为党建工作的重要载体。高校应积极探索如何充分发挥学生公寓党组织的作用,以党建工作引领公寓管理,使学生公寓成为党建工作的延伸阵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前沿阵地和学生干部的培养基地。
常聪聪,商庆新,陶洮,芦琳[3](2021)在《“三全育人”视域下高校学生公寓育人路径浅析》文中认为高校学生公寓是高校育人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三全育人"的重要载体。该文论述了"三全育人"视域下高校学生公寓育人的深刻内涵及实现思政教育、学风建设、党团活动、朋辈帮扶的重要意义,提出公寓发展仍处在探索发展期,仍然存在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建设不完善等诸多问题;同时,建设性地探讨了"三全育人"视域下提高政治站位、强化基础设施建设、优化育人环境、健全管理制度、创新育人形式、丰富育人载体等有效育人路径。
邓琼[4](2021)在《基于三导师制视角的民办高校学生公寓管理的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刘佳艳[5](2020)在《X县“家庭寄宿”小学生成长状况研究》文中指出X县县城公立小学附近围绕着大大小小的“寄宿家庭”,又被当地人称为学生公寓。这些寄宿家庭由私人开办,兼具住宿、餐饮、生活管理以及作业辅导等功能,主要面向从农村来县城上学的小学生。寄宿学生周一至周五住在寄宿家庭里,周末和节假日返回家里。“县城择校,公寓寄宿”已经在农村地区演变成了一种风气。然而,对于尚不能完全自理的小学生来说,其中的利弊得失如何判断?离开父母独自在外求学的小学生能否适应寄宿公寓的集体生活?公寓管理人员能够代替父母很好地履行监护职责吗?家庭教育的缺失又会对寄宿小学生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这是本研究开展的出发点和基本问题意识。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法、问卷法、访谈法以及实地调查法对寄宿小学生的成长状况进行研究。在实地走访X县县城小学附近的寄宿家庭,初步了解寄宿环境、招生规模、教师素质等基本信息的基础上,设计出关于寄宿儿童生活状况的自编问卷,回收有效问卷158份,采访寄宿学生、学生家长、在校老师各6名,采访公寓老师5名。调查发现,寄宿小学生面临的成长问题主要有:生活困难明显;学习困境突出;行为习惯不良;情感支持缺失;存在欺凌现象。导致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有:农村小学教育生态不容乐观;政府的教育监管有不到位之处;寄宿家庭的管理失范;学校的教育和管理存在不当之处;家长的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存在失误。针对寄宿小学生的成长问题以及原因分析,本文主要从政府、学校、家庭、学生公寓这四个层面提出改进对策和建议:政府层面包括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合理整顿寄宿家庭,扩大县城学校规模,发展县城寄宿制学校;学校层面包括规范入学机制,加强教师队伍管理、提升教师素养,制定落实校规校纪;家庭层面包括理性择校、尽量陪读,关心子女生活、多做情感沟通,做好与学校协同工作;寄宿家庭层面包括提高服务意识、完善相应设施,加强内部管理、完善管理制度,重视学生发展、丰富学生生活。
张星星[6](2019)在《河北环境工程学院学生公寓管理优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16年12月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性的思想政治工作成果,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因此,高校学生公寓作为大学生在校期间重要的生活居住场所、情感交流空间和宣传教育阵地,对其如何高效管理也就显得尤为重要。随着高校后勤改革化的不断深入和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各高校都根据本学校的客观实际做出了相应的调整和改革,在落实的过程中也遇到一些问题,这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就是我们今后努力的方向。长期以来,大部分高校都形成固有的习惯,总是会把精力和重点都放在教学上,忽视了学生公寓这一重要的场所。所以对公寓的关注和投入相对较少。论文研究的问题来源于实际工作之中,通过实地调研、亲身参与、调查走访等方式,掌握了第一手资料,通过翻阅专业方面的图书、相关的期刊等多种途径,搜集相关资料和信息;充分运用文献分析、比较分析和因果分析等多种方法,找到切实可行的解决措施。在学生公寓管理过程中主要出现了以下几个问题:河北环境工程学院公寓管理人员年龄偏大、流动性大、整体素质有待提高;有些学生公寓卫生较差,公共区域保洁度低;学生公寓配套设施不完善;学生管理不充分;没有充分发挥学生公寓的“育人”功能。通过分析得出以下结论:提高公寓管理的智能优化;学生公寓内进行垃圾分类;加强学生公寓的文化建设;注重公寓管理人员的素质培训,努力为学生打造一个干净、整洁、温馨、舒适、有浓厚的文化氛围的公寓生活环境,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在大学期间健康、快乐的成长,为社会输送大量优秀的人才,为国家培养栋梁之才。
王太芹[7](2018)在《高校学生公寓文化建设的历史梳理及当下发展——以北京大学为样本》文中指出高校学生公寓作为高校学生的"第一社会"、"第二家庭"和"第三课堂",对学生成长成才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以北京大学作为主要样本,梳理我国高校学生公寓文化建设历程,可以发现:高校学生公寓文化发展过程中的物质形态经历了从斋舍到宿舍再到公寓的过程,并有逐步走向社区化的趋势。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伴随着公寓物质文化形态的变化,公寓制度文化与精神文化也必然有所变化,对应的行为文化也会有不同的呈现。北京大学办学过程中,在筹建"燕京学堂"、拆除"宿舍老楼"等工作中因物质基础薄弱而引发的诸如"一体公平、文化传承、人才培养"等问题值得我们深思;其在公寓文化建设中的系列实践和取得的成效,也生动地验证了公寓行为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等对于物质文化表现出特立独行和能动的反作用。对高校学生公寓文化历史梳理及现实探索,则说明:高校学生公寓文化建设之路,终将迈向文化公寓建设之道。
李长尚[8](2017)在《高校学生公寓管理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研究》文中提出在当代大学生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任务。加强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研究,确立科学的培育目标,探索有效的培育路径,建立长效机制,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探讨和研究的重要课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挥核心价值观的作用,要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高校学生公寓一直以来都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战略要地,学生公寓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必要且是首要任务。本研究认为,高校公寓作为学生日常休息、学习的场所,是大学生认同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切入点,开展培育活动有其得天独厚的优势。学生公寓管理作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关键一环,同样承载着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主要内容,是高等教育事业新局面的重要组成部分,坚决不能忽视。因此,要正视学生公寓的重要地位及其潜在的教育功能,创新思路和方法,以探索出一条帮助大学生成长成才的科学路径。
殷豆豆[9](2017)在《高校学生公寓文化建设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公寓文化在推动高校公寓建设、丰富校园文化和促进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等方面的功效愈加突显。党和政府对高校公寓文化的建设也倍加重视,从财力、人力和物力等投入的不断增加,到相关政策、意见和通知的发布,不断引导高校公寓形成积极健康、严肃活泼和和谐友爱的文化氛围,为高校学生的生活、学习和娱乐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新时期,随着全球化和网络信息化的快速发展,高校学生公寓文化建设面临的现实环境更加复杂,为进一步加强高校公寓文化建设,本文以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视角为切入点,研究了高校公寓文化建设的特点与功能、现状、主体与类型、原则与内容、环境与载体以及机制与方法。主要内容如下:第一,从基本概念入手解析了高校学生公寓文化建设的内涵、特点与功能。主要解决的是高校公寓文化自身是什么的问题。本文在对相关文献和政策文件整理的基础上,将高校学生公寓文化定义为:大学公寓内由广大师生和其他社会团体共同创造并广泛认同的价值观念、生活理念、行为方式与精神氛围的总和。该定义揭示了高校公寓文化建设的主体以及高校公寓文化的内涵界线所在。为进一步深化对高校公寓文化建设的认识,本文阐述其特点和功能,主要包括主导性与多样性、规范性与人本性、同质性与独特性、生活化与教育性四个方面的特点,其功能主要体现在占领先进文化阵地、营造和谐公寓氛围、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和增强大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第二,从实际角度考察了高校学生公寓文化建设的总体状况。当前,高校学生公寓文化建设取得的成就主要体现在:高校学生公寓文化建设体系基本形成,涌现出许多具有标志性的高校学生公寓文化建设品牌,积极探索虚实结合等方法的不断创新。同时,高校公寓文化建设仍然存在着建设主体性发挥不足,管理模式时代性不强,方式方法实效性不够及虚拟平台使用效度不佳等问题。这些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在于建设理念定位存在的偏差,社会转型的负面冲击,建设活动过程存在的负面因素以及网络文化中娱乐化信息的消极影响。第三,从主体建设方面界定了高校学生公寓文化建设的主体与类型。根据高校公寓文化建设的现实状况,本文将高校公寓文化建设主体划分为学校主体、大学生主体、社会主体。根据各类主体的地位和功能属性将高校公寓文化分为四种不同类型:高校主导型、企业主导型、校企合作型和自主管理型。第四,从建设的指导依据和内在结构规定了高校学生公寓文化建设的原则与内容。高校公寓文化建设的指导原则主要有方向性与变通性相结合的原则、物质性与精神性相适应的原则、传承性与创新性相统一的原则以及长期性与有效性相并重的原则。从文化形态上分,高校学生公寓文化建设可分为物质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行为文化建设和制度文化建设,其中公寓等物质形态类是基础,价值、观念、道德等精神形态类是核心,活动、行为、习惯等行为形态是关键,规则、管理、体制等制度形态是保障。第五,从建设的外部影响和承载的形式探讨了高校学生公寓文化建设的影响环境和主要载体。高校学生公寓文化建设的影响环境主要包括顶层政策环境、中层管理环境和基层民主环境。顶层政策环境提供方向性指导,中层管理环境提供良好的组织保障,基层民主环境营造浓郁的参与氛围。根据高校学生公寓文化建设实践的具体呈现,本文将建设载体分为活动载体、管理载体、传媒载体和网络载体。第六,从建设的方式方面解析了高校公寓文化建设的机制与方法。根据各主体在公寓文化建设过程中发挥功能的不同,将其机制分为引导机制、动力机制、协作机制和保障机制。为进一步推进高校公寓文化建设的实践进程,本文提出其建设的方法,主要包括系统性规划与阶段性建设相结合、物质性建设与精神性建构相协调、一元性引领与多元参与相协同、主导型管理和隐蔽性渗透相并进、激励性奖励与强制性惩罚相结合。
田茹[10](2016)在《高校学生公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文中认为目前,高校的学生除上课时间外,绝大多数时间逗留在公寓进行学习、生活、娱乐等活动,公寓正逐渐成为当代大学生生活、学习、娱乐的重要舞台。伴随大学教育的扩招,高校教学体制和后勤都进行了改革,并且改革的力度不断深化,再加上近年来报道的高校学生公寓安全事故的多次发生,使得学生公寓的安全、稳定成为整个高校各项工作稳定发展的前提条件。学生公寓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从字面上就可以理解,是说在公寓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它是学生进行良好生活、学习,以及高校安全、稳定、发展的重要基础。针对高校学生公寓出现的各种具体问题和问题所反映出来的学生的思想状态,深入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并且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对策,是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们关注的重点,它将有效提高思想政治工作在学生公寓管理中的重要性,促进学生公寓的管理,并且进一步指导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高效率开展。在大学校园中,学生公寓楼是一个非常特殊而且重要的场所,公寓内学生的思想稳定是关系学校能否稳定发展的前提。大学中开展学生管理工作必须把学生公寓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视为一个重要课题,也是高校教育管理者重视高校发展的重要体现。公寓内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逐步提高,是我国高校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前提;是高校实现育人目标的现实要求。在各高校认识到公寓在教育学生中所发挥的特殊效果后,他们把公寓视为一个特殊阵地,并采取了一些措施,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教育和引导,使他们在生活和学习上能够沿着正确的方向健康发展。但是,由于经验不足,再加上公寓自身存在的一些现实问题,如管理责任主体不明确、管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管理体制不完备等,以及学生在公寓自由、散漫,不愿意受他人的约束或管制,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公寓开展遇到一些困难。针对现实情况,要从根本上解决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公寓的问题,首先是,高校领导要认可这一点,在开展公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只有从公寓内学生和所有公寓管理者两方面着手,逐步将这一概念深入到每个人心中。在实施教育时,也不能因循守旧的按照课堂上的那一套教育方法,应该从不同的角度,使用灵活多样的方法去教育和管理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采用学生自我管理的管理模式,抓住学生自身想发展、要发展这一关键点,并且配合公寓老师的管理,使教育和管理两者以互补的方式影响学生行为,以达到我们的目的。本论文的研究以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和高校后勤部门社会化为背景,明确提出了新的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公寓的重要性和特殊性。要做好这项教育工作,必须站在一个可以统筹全局的高度,全方位把握各个环节,系统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找到解决的办法,并以此为思路,通过自己的工作实践,从实际工作出发,展开论文的创作和撰写工作。第一部分,首先定义了两个概念:思想政治教育的定义,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在公寓里实行的这项全新工作的含义。介于公寓思想政治教育这个词比较新,大多数教育学者们看到这个词以后都有疑问,因此有必要在论文开头对这一词语进行阐述。找到公寓思想政治教育不同于其他课堂教育的优势,并详细阐述了公寓内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第二部分,综合考虑全局,阐明了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大学生公寓内实施的必要性。主要从高校改革,维护高校安全稳定,规范学生不良行为,缓解学生紧张的人际关系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和阐述。这些充分显示了在公寓这个特别的地方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所在。第三部分,根据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不同高校学生公寓实施过程中显露出的一些问题,我们主要考虑传统教育观念、管理人员工作存在的问题、学生的个体差异和情况的复杂性、公寓管理队伍素质低这四个方面进行分析说明。最后,针对思想教育工作在大学公寓里实施过程中必然会存在一些问题,论文全面、系统地从提高认识、设置专职公寓辅导员、完善大学生自我管理机制、注重公寓文化建设方面来克服这些问题,分析加强高校学生公寓思想政治教育的可以采取的行之有效的方法,积极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公寓活动在高校的展开。结论:高校学生公寓的思想政治教育,它是一项高等院校长期要抓的基础工作,这需要高校的各个部门之间互助合作才能完成,更需要部门之间不断探索新举措来完善。对于学校来说,重视公寓管理,积极关注学生入住公寓后在思想行为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新变化,并采用相应措施,保障公寓的安全和学生的思想稳定,也就保证了整个学校的平稳发展。
二、改善学生公寓管理 加强学生教育工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改善学生公寓管理 加强学生教育工作(论文提纲范文)
(1)高校公寓育人模式探索——以浙江万里学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高校公寓育人的重要意义 |
二、高校公寓育人现状 |
(一)公寓文化建设重管理轻教育 |
(二)公寓物质文化建设有待改善 |
(三)公寓文化活动流于形式 |
三、高校公寓育人的建议 |
(一)提高公寓管理队伍素质,定期对公寓管理人员进行培训考核 |
(二)加强公寓物质文化建设,拓宽公共文化活动区域 |
1.设置公寓放映厅 |
2.设置二手物品爱心交换空间 |
3.设置荐书角和修读长廊 |
4.设置活动室 |
(三)引进多方面人才,开展丰富多彩的公寓文化活动 |
(2)高校学生公寓党组织在公寓管理中的作用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高校学生公寓党建工作的现状 |
1.1 思想引领功能不突出 |
1.2 与公寓管理工作结合不够 |
1.3 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未能彰显 |
2 加强学生公寓党组织建设的必要性 |
2.1 新时期高校育人工作的需要 |
2.2 加强学生公寓管理的需要 |
2.3 新形势下学生党建工作的需要 |
2.4 高校加强学风建设的需要 |
3 公寓党组织在学生公寓中的功能定位 |
3.1 党建工作的延伸阵地 |
3.2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前沿阵地 |
3.3 学生干部的培养基地 |
4 强化学生公寓党组织作用的途径 |
4.1 加强制度建设 |
4.2 加强组织建设 |
4.3 创新公寓党建工作 |
4.4 打造特色公寓文化 |
5 结语 |
(3)“三全育人”视域下高校学生公寓育人路径浅析(论文提纲范文)
1 “三全育人”视域下高校学生公寓育人的内涵及意义 |
1.1 学生公寓是开展思政工作的重要阵地 |
1.2 学生公寓是进行学风建设的重要抓手 |
1.3 学生公寓是进行党团活动的重要载体 |
1.4 学生公寓是实现朋辈帮扶的重要场所 |
2 高校学生公寓管理现状 |
2.1 物质文化有待改善 |
2.2 制度文化仍需完善 |
2.3 精神文化亟需加强 |
2.4 行为文化还需规范 |
3 高校学生公寓育人路径 |
3.1 全员育人“大合唱” |
3.1.1 提高政治站位,加强组织引领 |
3.1.2 加强设施投入,优化育人环境 |
3.1.3 健全管理制度,提高服务育人水平 |
3.2 全过程育人“一盘棋” |
3.2.1 入学教育培育物质和制度文化 |
3.2.2 在校教育创新和开拓行为文化 |
3.2.3 离校教育打造和引领精神文化 |
3.3 全方位育人“一股绳” |
3.3.1 打造第二课堂,创新育人形式 |
3.3.2 丰富育人载体,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 |
(5)X县“家庭寄宿”小学生成长状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现实意义 |
1.4 文献综述 |
1.4.1 关于“寄宿家庭”的研究 |
1.4.2 关于“农村寄宿小学”的研究 |
1.4.3 关于“校外托管班”的研究 |
1.4.4 文献述评 |
1.5 概念界定 |
1.5.1 家庭寄宿 |
1.5.2 寄宿家庭和城市晚托班 |
1.5.3 寄宿家庭和农村寄宿制学校 |
1.5.4 家庭寄宿小学生 |
1.5.5 成长状况 |
1.6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6.1 研究思路 |
1.6.2 研究方法 |
2.X县“家庭寄宿”小学生生活状况的调查 |
2.1 调查的设计与实施 |
2.1.1 调查目的和内容 |
2.1.2 调查对象 |
2.1.3 问卷的设计与说明 |
2.1.4 问卷数据的统计处理 |
2.2 X县C校“家庭寄宿”小学生生活状况的描述 |
2.2.1 C小学寄宿小学生数量情况 |
2.2.2 C校周围寄宿家庭情况的描述 |
2.2.3 C校寄宿小学生寄宿生活状况概览 |
2.2.4 寄宿生活的正面影响 |
3.X县“家庭寄宿”小学生成长问题的探讨 |
3.1 生活困难明显 |
3.1.1 宿舍设备不足,衣物更换不及时 |
3.1.2 餐饮条件不达标,健康饮食难以保证 |
3.1.3 大多数学生睡眠不足,质量不高 |
3.1.4 往返不便,存在安全隐患 |
3.2 学习困境突出 |
3.2.1 学习成绩大多居中下水平,满意度不高 |
3.2.2 课外作业的自主性不足,存在抄袭现象 |
3.3 行为习惯不良 |
3.3.1 道德行为存在偏差 |
3.3.2 个人卫生习惯堪忧 |
3.3.3 消费习惯不健康 |
3.4 情感支持缺失 |
3.4.1 公寓生活老师关心不足 |
3.4.2 学校教师情感支持不够 |
3.4.3 同伴的情感依赖性高,小团体明显 |
3.5 存在欺凌现象 |
4.X县“家庭寄宿”小学生成长问题的归因分析 |
4.1 农村小学的教育生态不容乐观 |
4.2 政府的教育监管有不到位之处 |
4.3 寄宿家庭的管理失范 |
4.3.1 经营者片面追求利润,缺乏责任意识 |
4.3.2 从业者素质不高,专业素养欠缺 |
4.4 学校教育和管理存在不当之处 |
4.4.1 县城公立小学寄宿生的尴尬身份 |
4.4.2 学校师资力量不足,教育资源紧张 |
4.4.3 教师的主观偏见 |
4.5 家长教育观念和行为存在误区 |
4.4.1 教育观念误区 |
4.4.2 教育行为误区 |
5.促进“家庭寄宿”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对策探讨 |
5.1 政府层面 |
5.1.1 提高农村的教育质量,稳定生源 |
5.1.2 合理整顿寄宿家庭,不能因噎废食 |
5.1.3 扩大学校规模,鼓励发展县城寄宿制学校 |
5.2 学校方面 |
5.2.1 规范入学机制,正视寄宿学生群体 |
5.2.2 加强对教师队伍的管理,提升教师素养 |
5.2.3 制定并落实校规校纪,带动公寓完善服务 |
5.3 家庭方面 |
5.3.1 理性择校,尽量陪读 |
5.3.2 关心子女生活,多做情感沟通 |
5.3.3 做好与学校协同工作 |
5.4 寄宿家庭方面 |
5.4.1 提高服务意识,完善相应设施 |
5.4.2 加强内部管理,完善管理制度 |
5.4.3 重视学生发展,丰富学生生活 |
6.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6)河北环境工程学院学生公寓管理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高等院校学生公寓管理核心概念与基本理论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1.1 高等院校公寓管理的定义 |
2.1.2 高校学生公寓管理的特点 |
2.2 高等院校学生公寓管理的相关内容规定 |
2.2.1 高等院校公寓管理政策制定的指导思想 |
2.2.2 寓服务于学生管理 |
2.2.3 建章立制规范学生公寓管理 |
2.3 高等院校公寓管理的基本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河北环境工程学院学生公寓管理的现状 |
3.1 河北环境工程学院学生公寓管理简介 |
3.1.1 河北环境工程学院基本情况 |
3.1.2 宿舍改造方案 |
3.1.3 宿舍改造圆满完成 |
3.1.4 迎新工作及新生住宿安排工作 |
3.2 加强公寓管理队伍建设 |
3.2.1 管理队伍概况 |
3.2.2 管理队伍的思想教育工作 |
3.2.3 监督检查 |
3.2.4 工作总结 |
3.3 开创“学生处致各系一封信”的管理新措施 |
3.3.1 2017 年“一封信”情况 |
3.3.2 2018 年“一封信”情况 |
3.4 公寓日常管理安全检查工作 |
3.4.1 宿舍卫生监督检查制度 |
3.4.2 住宿学生信息反馈检查制度 |
3.4.3 加强值班管理 |
3.5 学生组织与宿舍文化建设 |
3.5.1 学生公寓自我管理委员会的日常工作 |
3.5.2 举办寝室文化节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河北环境工程学院学生公寓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 |
4.1 河北环境工程学院学生公寓管理存在的问题 |
4.1.1 公寓管理人员年龄偏大导致人员流动性大 |
4.1.2 有些学生公寓公共区域保洁度低 |
4.1.3 学生公寓的配套设施待完善 |
4.1.4 学生管理不够全面深入 |
4.1.5 没有充分发挥学生公寓的“育人”功能 |
4.2 河北环境工程学院学生公寓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原因 |
4.2.1 公寓管理队伍建设尚需提高 |
4.2.2 学生独立生活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 |
4.2.3 学校的发展与不能满足学生需求之间的矛盾 |
4.2.4 宿舍管理中没有联合有关部门形成合力 |
4.2.5 公寓文化建设力度不够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河北环境工程学院学生公寓管理的优化对策 |
5.1 智能优化公寓管理 |
5.1.1 高校数字校园综合管理平台 |
5.1.2 实行数字化管理的意义 |
5.2 在学生公寓进行垃圾分类 |
5.2.1 工作目标 |
5.2.2 实施步骤 |
5.2.3 奖惩措施 |
5.2.4 其他工作说明 |
5.3 加强公寓文化建设 |
5.3.1 建立学生活动室 |
5.3.2 公寓内开展第二课堂 |
5.3.3 公寓内开展读书会 |
5.4 注重公寓管理人员的素质培训 |
5.4.1 提高工作人员的待遇和聘用条件 |
5.4.2 加强现有工作人员的培训 |
5.4.3 完善工作机制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7)高校学生公寓文化建设的历史梳理及当下发展——以北京大学为样本(论文提纲范文)
一、概念界定及建设价值 |
(一) 顺应了中华文化复兴和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 |
(二) 丰富和拓展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渠道 |
(三) 探索和构建学生公寓管理与服务的新模式 |
二、高校学生公寓文化建设中的物质形态变迁 |
(一) 中国传统书院建筑中的斋舍形态 |
(二) 京师大学堂时期校园布局与斋舍功能初分 |
(三) 民国时期的五斋布局及斋舍管理的自治化 |
(四) 民国时期燕京大学斋舍外显神韵内藏舒适 |
(五) 联大时期学生住宿中物质艰苦与精神饱满 |
(六) 建国后北京大学学生住宿形态与管理变迁 |
三、新时期北京大学对构建新型公寓文化的探索 |
(一) 筹建燕京学堂掀起的风波与启示 |
(二) 拆除宿舍老楼引发的问题与应对 |
(三) “参与式”:发挥大学生主体性作用 |
四、结论:从公寓文化迈向文化公寓 |
(8)高校学生公寓管理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研究基础 |
1.2.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阐释 |
1.2.2 高校学生公寓管理内涵阐释 |
1.2.3 高校学生公寓现存管理模式 |
1.3 研究述评 |
1.3.1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研究 |
1.3.2 高校学生公寓管理研究 |
1.4 研究思路与框架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框架 |
1.5 研究方法 |
1.6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高校学生公寓管理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基础与实践依据 |
2.1 学生公寓管理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基础 |
2.1.1 理论渊源:马克思主义社会价值理论 |
2.1.2 理论传承:中国传统价值观核心精髓 |
2.1.3 理论借鉴:人类优秀价值观文明成果 |
2.1.4 理论运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方法 |
2.2 学生公寓管理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依据 |
2.2.1 学生公寓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阵地 |
2.2.2 学生公寓管理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执行载体 |
2.2.3 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学生公寓管理的迫切要求 |
2.2.4 学生公寓管理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反馈机制 |
2.2.5 学生公寓管理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内在契合 |
2.2.6 学生公寓管理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双向互补 |
第三章 高校学生公寓管理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调查反馈与现实困境 |
3.1 调查问卷发放与反馈 |
3.1.1 问卷设计与回收 |
3.1.2 问卷统计与分析 |
3.2 学生公寓管理意识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困境 |
3.2.1 学生公寓管理意识不到位 |
3.2.2 学生公寓管理机制不完善 |
3.2.3 学生公寓管理主体不积极 |
第四章 学生公寓管理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探究 |
4.1 注重将核心价值观付诸具体措施,构筑公寓管理体系 |
4.1.1 完善贯穿核心价值观的管理制度 |
4.1.2 形成落实核心价值观的管理系统 |
4.1.3 引入遵循核心价值观的评估机制 |
4.2 注重挖掘核心价值观中的文化价值,加强公寓文化建设 |
4.2.1 完善硬件设施,加强物质文化建设 |
4.2.2 丰富生活涵养,加强精神文化建设 |
4.2.3 深化育人理念,加强管理文化建设 |
4.3 注重调动学生积极践行核心价值观,加强学生自我管理 |
4.3.1 发挥引导作用,管理领导率先践行 |
4.3.2 发挥榜样作用,党员干部积极带动 |
4.3.3 发挥主体作用,学生自我开展管理 |
参考文献 |
附录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公寓管理认同度研究调查问卷 |
致谢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和导师简介 |
附件 |
(9)高校学生公寓文化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研究创新点 |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述评 |
(一) 国内相关研究概述 |
(二) 国外相关研究概述 |
三、基本思路和研究方法 |
(一) 基本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四、研究的重难点与创新点 |
(一) 研究重难点 |
(二) 研究创新点 |
第一章 高校学生公寓文化建设的特点与功能 |
一、高校学生公寓文化建设的内涵 |
(一) 高校学生公寓文化的概念 |
(二) 高校学生公寓文化建设的内涵 |
二、高校学生公寓文化建设的特点 |
(一) 主导性与多样性的统一 |
(二) 规范性与人本性的统一 |
(三) 同质性与独特性的统一 |
(四) 生活化与教育性的统一 |
三、高校学生公寓文化建设的功能 |
(一) 占领高校文化阵地 |
(二) 营造和谐公寓氛围 |
(三) 推进校园文化建设 |
(四) 增强适应社会能力 |
第二章 高校学生公寓文化建设的现状 |
一、高校学生公寓文化建设取得的成绩 |
(一) 建设体系基本形成 |
(二) 建设品牌逐渐涌现 |
(三) 建设方法不断创新 |
二、高校学生公寓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
(一) 建设主体性发挥不足 |
(二) 管理模式时代性不强 |
(三) 方式方法实效性不够 |
(四) 虚拟平台使用效度不佳 |
三、高校学生公寓文化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 |
(一) 建设理念定位的偏差 |
(二) 社会转型的负面冲击 |
(三) 活动过程的负面因素 |
(四) 网络文化的消极影响 |
第三章 高校学生公寓文化建设的主体与类型 |
一、高校学生公寓文化建设的主体构成 |
(一) 建设中的学校主体 |
(二) 建设中的大学生主体 |
(三) 建设中的社会主体 |
二、高校学生公寓文化建设的主要类型 |
(一) 高校主导型 |
(二) 企业主导型 |
(三) 校企合作型 |
(四) 自主管理型 |
第四章 高校学生公寓文化建设的原则与内容 |
一、高校学生公寓文化建设的基本原则 |
(一) 方向性与变通性相结合 |
(二) 物质性与精神性相适应 |
(三) 传承性与创新性相统一 |
(四) 长期性与有效性相并重 |
二、高校学生公寓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
(一) 高校学生公寓物质文化 |
(二) 高校学生公寓精神文化 |
(三) 高校学生公寓行为文化 |
(四) 高校学生公寓制度文化 |
第五章 高校学生公寓文化建设的环境与载体 |
一、高校学生公寓文化建设的环境 |
(一) 顶层政策环境 |
(二) 中层管理环境 |
(三) 基层民主环境 |
二、高校学生公寓文化建设的载体形态 |
(一) 活动载体 |
(二) 管理载体 |
(三) 传媒载体 |
(四) 网络载体 |
第六章 高校学生公寓文化建设的机制与方法 |
一、高校学生公寓文化建设的机制 |
(一) 引导机制 |
(二) 动力机制 |
(三) 协作机制 |
(四) 保障机制 |
二、高校学生公寓文化建设的主要方法 |
(一) 系统性规划与阶段性建设相结合 |
(二) 物质性建设与精神性建构相协调 |
(三) 一元性引领与多元性参与相协同 |
(四) 主导性管理和隐蔽性渗透相并进 |
(五) 激励性奖励与强制性惩罚相结合 |
小结 |
参考文献 |
博士期间发表相关科研成果 |
致谢 |
附录 |
(10)高校学生公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一)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 研究思路和方法 |
(四) 本文创新之处 |
一、高校学生公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概述 |
(一) 高校学生公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本概念 |
(二) 高校学生公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特点 |
1. 时间上的不确定性 |
2. 教育方式上的不固定性 |
3. 教育内容的丰富性 |
4. 教育主客体关系的平等性 |
(三) 高校学生公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地位和作用 |
1. 高校学生公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地位 |
2. 高校学生公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作用 |
二、高校学生公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必要性 |
(一) 顺应高校改革的必然趋势 |
(二) 维护高校安全稳定的重要保障 |
1. 维护高校消防安全 |
2. 保障学生财产安全 |
3. 维护校园稳定,保障学生政治安全 |
(三) 规范学生不良行为习惯 |
1. 防止学生沉迷于网络 |
2. 改善学生宿舍卫生 |
3. 改变学生不良生活习惯 |
(四) 缓和学生紧张的人际关系 |
1. 改善公寓学生个性强,难以相处的状况 |
2. 缓解大学生之间因利益关系发生的冲突 |
三、高校学生公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 传统教育观念和公寓管理模式的束缚 |
1. 各高校对公寓内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认识不足 |
2. 后勤由专门的后勤公司承担后公寓工作难以展开 |
(二) 公寓管理者与院系辅导员之间工作出现脱节现象 |
1. 公寓管理者职责不明确 |
2. 院系辅导员未能走进学生宿舍 |
(三) 公寓内教育对象的复杂性和个体差异性使工作面临困境 |
1. 公寓内学生的思想情况不一样 |
2. 公寓内学生容易产生“群体影响效应” |
(四) 公寓管理队伍综合素质不高 |
1. 公寓管理者无视学生的不当行为 |
2. 公寓管理者自身的制约性因素影响 |
四、加强高校学生公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途径 |
(一) 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公寓开展的认识 |
1. 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 |
2. 公寓日常管理和教育手段紧密结合 |
(二) 公寓内设置专职的公寓辅导员 |
1. 公寓辅导员的角色定位 |
2. 公寓辅导员的专业化建设 |
(三) 完善大学生自我管理机制 |
1. 成立学生公寓自助管理委员会 |
2. 完善公寓学生行为的考察制度 |
(四) 注重大学生公寓的文化建设 |
1. 举办各种以宿舍文化为主题的活动 |
2. 开展学生安全培训工作 |
3. 进行生活方面的教育引导 |
(五) 提高公寓全体工作人员的素质 |
1. 对公寓辅导员进行选拔培训 |
2. 加强公寓服务人员的主人翁意识 |
3. 制定相关考核办法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四、改善学生公寓管理 加强学生教育工作(论文参考文献)
- [1]高校公寓育人模式探索——以浙江万里学院为例[J]. 陈虹菲. 林区教学, 2021(12)
- [2]高校学生公寓党组织在公寓管理中的作用探讨[J]. 彭波. 科教文汇(中旬刊), 2021(11)
- [3]“三全育人”视域下高校学生公寓育人路径浅析[J]. 常聪聪,商庆新,陶洮,芦琳. 科技资讯, 2021(26)
- [4]基于三导师制视角的民办高校学生公寓管理的问题研究[D]. 邓琼. 北京邮电大学, 2021
- [5]X县“家庭寄宿”小学生成长状况研究[D]. 刘佳艳. 郑州大学, 2020(03)
- [6]河北环境工程学院学生公寓管理优化研究[D]. 张星星. 燕山大学, 2019(06)
- [7]高校学生公寓文化建设的历史梳理及当下发展——以北京大学为样本[J]. 王太芹. 中国政法大学学报, 2018(02)
- [8]高校学生公寓管理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研究[D]. 李长尚. 北京化工大学, 2017(03)
- [9]高校学生公寓文化建设研究[D]. 殷豆豆. 武汉大学, 2017(06)
- [10]高校学生公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D]. 田茹. 河北师范大学, 201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