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成人教育改革对策

农机成人教育改革对策

一、农机成人教育改革的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李青[1](2021)在《现代性视角下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非正式科学教育为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培育了具备科学素养和理性精神的现代公民,以教育的现代化彰显人的主体性和科学理性,最终指向人的现代性。但当前,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却面临制度、观念和方法等因素制约而无法对接社会转型需要。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良性发展,为美国社会现代化转型培育了具有自主意识和理性精神的科学公民,有力地推动科学与社会的融动互进。美国社会现代化诉求是如何借助非正式科学教育渗透到民众心智中的,非正式科学教育在此过程中究竟扮演何种角色?研究以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历程为研究对象,试图揭示出美国社会现代性是如何体现并作用于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过程。研究采用文献分析法、历史分析法、比较研究法等对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历程进行系统化梳理。依托社会文化情境理论等,对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演进的文化、政治、经济、等社会情境进行剖析,揭示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演进与美国社会现代化转型的互动关系,剖析非正式科学教育是如何培育具有主体意识、科学素养和理性精神思维的科学公民来顺应社会现代化转型的。绪论部分主要交代选题的价值、相关学术动态、研究设计的依据以及研究对象的合理化界定,使研究对象明确、重点突出、思路清晰。第一章聚焦宗教神性裹挟下的非正式科学教育是如何培育虔诚信徒,培育神性社会所需的宗教价值观;第二章聚焦政治化的非正式科学教育,剖析非正式科学教育如何通过科学启蒙为新国家培育具有民族意识和政治素养的国家公民,践行为民主政治巩固民意的政治使命;第三章聚焦工业化时期非正式科学教育是如何回应社会形态跃迁和生产力解放诉求,并强调非正式科学教育塑造的技术理性及其极化对人性的异化;第四章转向对技术理性极化的利弊反思,以培育具备科学反思精神和批判意识的能动公民为目标,批判技术理性对整全人性的异化,并强调非正式科学教育需要渗透知识背后的方法、态度和价值观元素,推动公众理解科学的价值及潜在的风险;第五章则根植于后现代实践哲学下的追求个体解放和意识独立的时代诉求,强调非正式科学教育逐渐从服务宗教、政治、经济和文化意识的姿态回归到追求个体自主意识的理性精神的本真使命,强调教育的实践性、情境性和交互对话性,以主体间性思维审视传播主体和公众间的互动关系,倡导公众在交流对话中加深对科学的认知,塑造具有整全理性的科学公民。研究认为,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经历了从科学大众走化向大众科学化的历程,即逐渐从外在于人的工具的现代性形态转向回归人性本体的后现代性形态。教育目的从“外在的目的”转向“本体的目的”;教育内容从“有序的科学”转向“跨界的科学”;实施模式从“单向的灌输”转向“双向的交互”,体现出一种从“依附性发展”转向“批判性发展”的态势。研究指出,美国文化传统、资本主义精神和分权自治体制是影响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因素。目标与内容明晰、实施模式多元、广受社会支持和重视成效评估是其实践经验。最终在把握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面临的理念、经费、人员、制度和评估困境的基础上,提出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良性发展的路径:根植我国科学教育发展历史与现实,正确处理文化差异与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辩证关系;营造适切非正式科学教育良性发展的生态环境,提升其制度体系完善性和民主参与的文化生态;聚焦专业性人才培养,加强非正式科学教育的专业人才培养质量;重视家庭情境中的科学知识传递,弥补家庭科学教育的缺失;关切非正式科学教育成效评价,健全其的成效测评体系。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需要理性反思美国经验的适切性,思考“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模式的互鉴可能;检视整体迈向“公众参与科学”阶段是否冒进;探索非正式科学教育“情境断裂”的缝合思路。

张珍[2](2020)在《“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高度重视农村发展,先后出台各项政策战略来推动农村的发展,如以农促工、城乡区域统筹协调发展、城乡一体化发展、“四化同步”发展以及“乡村振兴”等战略。这些农村发展战略的提出,不仅为我国解决“三农”问题提供政策依据,还为新时期农村职业教育发展创造机遇。农村职业教育作为一种专门服务于乡村发展的特色教育类型,有责任和义务为当下“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智力支持、人才支撑与技术保障,从而助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与两个“百年目标”的实现。该研究以人力资本理论、教育内外部规律与科学发展观为理论基础,运用历史文献法和比较法,依据时间顺序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农村职业教育发展历程进行梳理,将其分为四个阶段,即以农业发展为中心的农村职业教育(1949—1977年)、以农村经济全面发展为中心的农村职业教育(1978—2002年)、以培育新型农民为中心的农村职业教育(2003—2012年)与以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为中心的农村职业教育(2013—)。在全面梳理和分析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职业教育的历史演变后,我们更加明确了农村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正确价值取向。在此基础上,笔者以开阳县和睢宁县为个案分析我国“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职业教育的现状与反思,发现农村职业教育需求与现实存在较大差距,主要体现为农村职业教育的外部之限与内部之困,外部之限主要包括:经费投入不足、多头管理的纷争与师资力量薄弱;内部之困主要包括:教育形态的模式单一、涉农专业的“缺位”与培训方式的单一。究其原因,主要归咎于农村职业教育思维理念的滞后、办学主体的单一化与法律供给不足。基于以上问题,农村职业教育应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来进行改革,以期探索出一条服务乡村振兴的最佳路径。首先,要加强国家对农村职业教育的顶层设计,创新省级政府统筹的农村职业教育管理体制,完善终身化的农村职业教育体系,建立多元化的投资回报机制。其次,农村职业教育要建设涉农专业群,提高专业与产业的“吻合度”;优化课程内容,提高课程与职业衔接的“精准度”;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最后农村职业教育要创新培训方式。

李珍珍[3](2020)在《乡村振兴战略下我国农村职业教育推进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乡村振兴战略是基于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以及农业农村农民发展需要而做出的战略抉择。乡村振兴战略为我国农村职业教育提供了发展契机。农村职业教育作为我国国民教育体系和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功能定位和价值取向精准对接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是服务“三农”和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石。《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也明确提出:“要实现乡村振兴就必须优先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大力加强职业教育与培训。”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职业教育经过了40多年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奠定了一定的实践基础,如政府提供了一系列政策关怀、建立了专门的教育机构网络、举办了一些项目工程、形成了一定的组织形式和办学模式,但不可否认,还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如法律政策体系不健全、区域发展不均衡、学历教育目标定位异化、非学历培训有效供给不足、农村职教经费投入不足以及体制机制运行不畅通等等。在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职业教育如何服务于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的实现,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致力于推进我国农村职业教育服务于乡村振兴战略,本文主要从五个部分展开研究:第一部分:绪论。主要内容包括: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及意义、国内外研究动态、研究思路和方法、研究内容及创新之处。第二部分:乡村振兴战略下我国农村职业教育推进的总体概述。首先,阐释了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其次,论述了乡村振兴战略下我国农村职业教育推进的新使命。第三部分:乡村振兴战略下我国农村职业教育推进的现实基础。从政策层面、教育机构网络、项目工程、组织形式和办学模式四个方面分析我国农村职业教育推进的现实基础。第四部分:乡村振兴战略下我国农村职业教育推进中存在的问题。具体包括:一是制度建设不健全;二是区域发展不均衡;三是职业学校目标定位的异化;四是非学历培训供需脱节;五是资源配置不到位;六是部门协调机制不健全;七是社会化参与机制尚未建立;八是评价机制欠完善。第五部分:乡村振兴战略下我国农村职业教育的推进策略。主要从八个方面提出农村职业教育服务于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策略:一是加强顶层设计,健全制度建设;二是服务于乡村振兴,以各类人才为目标导向;三是加强学历教育改革,体现特色化;四是加强非学历培训改革,提高有效供给;五是加强资源建设,提供资源保障;六是建立横向贯通、纵向衔接的统筹协调机制,完善管理体制;七是调动社会多方力量服务于农村职业教育,推进公共治理;八是加强质量监控,健全评价机制。

冯明丛[4](2020)在《论人工智能时代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变革 ——以广西某中职学校为例》文中研究表明人工智能凭借着强大的学习力、超凡的记忆力、高效的工作能力不断地影响着整个社会的发展。美国、日本、德国、英国等国家在意识到人工智能对于社会发展造成的巨大改变后,纷纷把人工智能作为国家的重要竞争战略。截至目前,人工智能作为人类最具颠覆性的技术,极大地推动着人类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教育方式不断改变。此时,教育工作者更应该正确看待人工智能的深刻变革,并及时调整教育目标,从教育入手,正确认识和使用人工智能,否则,在囊括着各种智能化工具的人工智能时代,人类将会陷入人工智能的沼泽,在人工智能不断地对人类的生活方式进行变更时,人类将变成人工智能时代的奴隶。在众多教育种类中,为国家培养初级劳动者的中等职业教育深受人工智能的影响,一方面,人工智能的发展提高了中等职业教育的教学水平,但是另一方面也对中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提出挑战。人工智能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工作方式和工作环境,提高了中职人才的工作效率,但也促使人类思考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即在人工智能时代,中等职业教育是否应该打破传统的教学观念,不能一味地培养流水线上智能机器将替代的“机器人”,而是应该培养有AIQ思维、有创新能力、有特色、有价值追求的“人”。在人工智能时代教育目的的指引下,我们应该从新的概念向度来重新审视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该研究正是基于人工智能时代对中等职业教育人才的需求层面立论,研究首先通过分析人工智能时代的发展现状与影响,逐步延伸到教育领域,最终落脚到中等职业教育,人工智能时代社会生活方式的改变、职业流变、文化变异都对中等职业教育产生了影响,与此同时,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使中职教育阶段学习的固定知识遭受贬值,也使职业能力受到质疑,最终使中职人才学无所成、毕业后无处容身。该研究从人工智能对于中职教育提出的挑战入手,分析了人工智能时代中职教育培养目标为何变革的问题,确立该研究的价值与意义。其次,该研究通过文献研究法、实地调查法、案例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分析国家对于人工智能时代中等职业教育目标的调整方向;解读国家政策对于中等职业教育目标调整的支持并结合我国中职教育发展的总体情况来思考中职教育培养目标能否变革。再次,在通过国家政策和现状描述,并对所收集的资料和数据进行详细的分析整理之后,确定中职教培养目标在人工智能时代可以进行变革之后,文章进一步后推人工智能时代的中职教育培养目标将要变革成何样,该研究基于人工智能时代对于中等职业教育提出的需求确立了中等职业教育目标的具体规格,具体规格主要包括两大部分:一部分是知识与能力,梳理了人工智能时代对于中职人才知识与能力方面的具体规格;另一部分是思维与情感态度,人工智能时代的中职教育更讲求“学而为人”的思想,因此,在人工智能时代,何种思维及态度的培养显得格外重要。两部分相辅相成,集中体现了人工智能时代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调整的具体规格。最后,为了检验并发现在中职教育培养目标变革过程中会遇到什么问题,笔者以广西容县某中职学校为例,进行深入的实践探索,了解了中等职业教育现状。然后该研究将理论和实际进行结合,分析人工智能时代中等职业教育的实际需求,重新审视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确定预设的人工智能时代培养目标是否合适,并对预设中不合适之处进行了修改。最后,在对于人工智能时代中职教育培养目标具体规格确定之后,笔者着重探讨人工智能时代中职教育培养目标如何变革的现实途径,从国家层面、区域层面和学校层面出发,明晰了各部分对于人工智能时代中职教育目标具体规格实现所需做出的努力与贡献,并提出人工智能时代中职教育目标调整的实现路径及建议。

刘奕[5](2020)在《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文中指出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设备接入到移动网络,新的服务与应用层出不穷,对移动网络的容量、传输速率、延时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5G技术的出现,使得满足这些要求成为了可能。而在5G全面实施之前,提高现有网络的性能及用户感知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从5G应用场景及目标入手,介绍了现网改善网络性能的处理办法,并针对当前5G关键技术 Massive MIMO 技术、MEC 技术、超密集组网、极简载波技术等作用开展探讨,为5G技术对4G 网络质量提升给以了有效参考。

谭平[6](2019)在《精准扶贫视域下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实践课程设置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向全党全国人民提出“精准扶贫”的要求,教育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提上议事日程。《教育脱贫攻坚“十三五”规划》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以提升建档立卡等贫困人口的基本文化素质和技术技能水平为重点,全面提升贫困地区人口就业创业、脱贫致富能力”作为重要任务。十九大报告把“完善职业教育”作为“建设教育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基础工程”的有机组成。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要求“大力办好职业院校”,“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很显然,顶层决策已经将职业技术教育纳入精准扶贫攻坚战略的有机系统。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简称中职,下同)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扶贫攻坚中直接肩负着扶志、扶智、精准脱贫和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双重任务。中职顺利完成这一任务的关键环节是课程设置,课程既是实现劳动力培养目标的桥梁和载体,又是知识、技能有机组合的节点。精准扶贫既为中职发展迎来了新的机遇,又提出特殊需求的挑战。课程设置与连片贫困地区的脱贫举措精准对接已经摆在中职面前——理论、特别是实践课程一定要与精准脱贫相适应。厘清精准扶贫对中职培养目标的特殊要求,培养目标的特殊性对中职课程设置的独特要求;进而明晰精准扶贫对中职实践课程设置的特殊要求。采用实证调研的方法,运用教育统计梳理出中职实践课程设置与精准扶贫对接存在课程培养目标对接不够精准、课程手段对接不精准、理论实践课程比例失调等问题。运用因果分析方法,从体制分置、贫困地区“双后生”整体水平偏低、精准扶贫的动态性、中职课程设置惯性、教师和实习基地缺失等六个方面着力,提出明确扶贫举措与中职实践课程设置精准对接的主体、扶贫举措与中职实践课程设置精准对接原则、聚焦区域扶贫举措与中职实践课程设置的节点、凝练乡村常规产业与中职实践课程设置精准对接方向的对策。提出建立制度、规划、基地、师资、时间、资金等保障体系的建议。推进中职实践课程设置与扶志、扶智、扶贫精准对接;为补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提供课程改革支持;助推连片贫困地区断穷根、绝穷源;让中职实践课程设置在实现真扶贫、扶真贫、真脱贫的战略目标中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

白日升[7](2019)在《县域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管理服务网络状况初探》文中研究指明在新的社会经济背景下,县域中等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加强中等职业学校同部门和行业的合作显得十分迫切而重要。成人教育在西部地区发展很不理想,急需建立健全一种管理机制,把成人教育纳入当地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当中,强化经费保障和考核监督,形成一个高效低耗、规范有序、效果明显的管理服务网络。针对这个问题,本文主要以甘肃省金塔县为例,指出了中等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存在的现实问题,并提出了发展的对策建议。

张王勇[8](2019)在《新中国成立后中央政府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是指在中央政府支援政策的指导下,有关中央国家机关、内地省市和高等学校等机构通过提供资金、选派干部和教师、捐赠物资、培训干部和教师等方式,帮助西藏高等学校改善办学条件、提高管理水平和教育质量的政策性行为。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是“中央关心西藏,全国支援西藏”方针在高等教育领域中的具体表现,也是中央政府统筹西藏与全国高等教育协调发展的一种治理方式。从1958年西藏高等教育创建至今,中央政府始终重视和关心西藏高等教育工作,并制定了一系列特殊优惠政策和支援措施,帮助西藏高等教育加快发展和深化改革。支援政策及其实施贯穿于西藏高等教育从创建、发展到跨越的历史变迁中,并依据不同阶段的社会环境和西藏高等教育发展的诉求不断地进行调整与改革,经过60余年的发展,支援政策及其实施逐渐制度化和规范化,成为了西藏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外部动力。系统梳理60年来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的演变历程,总结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的历史经验,揭示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的动因与特征,探索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当前和今后进一步创新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内容,提高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实施的有效性,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研究首先系统梳理了 60年来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的变迁过程,即依据支援西藏高等教育的政策制定背景、政策主要内容、支援形式及政策实施特征,将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历程划分为三个阶段:一是支援政策及其实施的探索阶段(1958—1979年)。这一阶段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表现出鲜明的政治动员特色,即通过中央政府的政治动员,内地省市和高校选派了大量毕业生和教师进藏支教,帮助西藏公学解决师资匮乏问题。同时在70年代中期,国家在支援筹建西藏师范学院的过程中开始探索对口支援模式。二是支援政策及其实施的调整阶段(1980—2000年)。这一阶段中央政府不断创新支援形式,丰富支援内容,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体系初步成形。针对西藏高等教育基础设施落后、师资短缺、专业建设滞后等问题,中央国家机关开始加强对西藏高等教育的专项经费支持力度,教育部继续组织内地高校对口支援西藏高校,并由以内地省市对口支援转向以内地高校直接对口支援,支援任务也从解决西藏高校师资短缺逐渐拓展至帮助西藏高校建设新专业、科研合作和培训教师等,中央组织部也开启了选派内地高校干部支援西藏高校政策。三是支援政策及其实施的拓展阶段(2001年至今)。在延续上一阶段支援模式的基础上,支援工作向纵深发展,政策内容更为丰富,支援方式更加多样,支援政策及其实施体系趋于完善和成熟。在中央政府“科教兴藏”、“人才强藏”等战略的指导下,中央国家机关的专项经费支持政策及其实施逐渐制度化;教育部组织实施的内地高校对口支援西藏高校政策实施机制进一步完善,团队式对口支援制度基本形成,支援内容既包括以改善办学条件为主的硬件建设,也包括以提高管理水平、学科建设、教师队伍建设为主的软件建设,支援方式逐渐拓展至捐助物资、互派干部、进行科研合作、培训教师、开展人才联合培养和学术交流等;中央组织部推进实施高校干部援藏政策的力度不断强化,干部选派人数逐批次增加,政策及其实施的范围覆盖至西藏所有本专科院校;同时,相关内地省市也组织开展了对口支援西藏高校工作。本研究认为,60年来在中央政府支援政策的指导下,通过中央国家机关、内地省市和高校对相关政策的有效实施,西藏高等学校办学条件得到根本改善,教育管理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教师学历层次、教学能力显着提升,西藏高校与内地省市和高校的联系日益紧密,双方合作交流日渐频繁。但是,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在制定、实施和评价等环节还存在着一些亟待改进的问题。如政策设计重视短期效应,缺乏长远规划,导致政策执行主体频繁更替,政策缺乏稳定性和连续性;政策制定中注重政治逻辑,忽视市场逻辑和教育逻辑,导致政策实施政治动员色彩较重,政策实施的主体动力不足,人员选派以管理干部为主而非专业技术人员为主;政策实施的决策机构繁多,部门林立,职责不明,各部门之间缺乏有效沟通与协调,政策规定不尽一致,阻滞了支援政策的顺利实施,降低了支援政策的有效性;政策及其实施的监督和评估缺乏科学性和有效性,政策实施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要求,导致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变形、扭曲和走样。针对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中央政府应该进一步加强政策及其实施的制度创新,尤其要提高政策实施的有效性。一是加强政策的顶层设计,政策制定要坚持长期性、稳定性原则,将中央政策的支持、西藏高校的努力和内地高校的支援有机地结合起来,共同推动西藏高校的改革与发展。二是政策实施主体要改变政策理念,增强政策执行的主动性,政策实施过程中要目标明确、重点突出,严格选派管理干部和教师,把提升西藏高校的管理水平和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支援政策及其实施的核心。三是加强对支援工作的监督检查力度,中央政府要制定统一的政策评估标准,通过科学有效的监督检查和督导评估,促进支援政策及其实施的规范化和制度化。

朱远来[9](2012)在《新疆哈萨克族现代教育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当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西部大开发的背景下,新疆哈萨克族和哈萨克族地区正发生着深刻的社会变革,这种变化需要与之相适应的新观念和适应新生产生活方式的新的行为方式。这就需要教育充分发挥出文化功能,肩负起传播新观念、塑造培育现代化人的神圣责任、由此推动科技发展、经济振兴、文化繁荣与社会进步。同时,在这一过程中要切实解决好民族地区的发展问题,特别是要解决好教育发展问题。因为,发展民族教育是不断提高少数民族素质,振兴民族经济,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现代化的重要前提。同时也是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逐步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根本大计本研究在借鉴前人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整合运用民族学、社会学、教育人类学、教育生态学和历史学等不同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建构对新疆哈萨克族现代教育发展研究和分析的框架,通过对所选取的哈萨克族聚居地区有代表性的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尼勒克县、伊犁师范学院等所属不同办学类型和层次学校教育的田野调查,结合当前哈萨克族教育发展所处的经济、社会、文化、自然生态环境等方面的现实背景,借助历时与共时的比较,为正确制定民族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相关规划提供明确有针对性的实证依据,为当前哈萨克民族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提出最佳的教育选择和设计行之有效的未来教育发展的战略目标。研究结论可为后继的研究以及教育政策的关怀提供一定的(文献)参考与咨询,并进一步丰富和发展新疆民族教育的理论和实践体系。全文分为八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阐述了选题的目的与意义、相关研究的状况及动态、研究依据的主要理论与方法以及论文的研究思路;第二部分,新疆哈萨克族教育发展的自然、社会生态环境。在叙述新疆哈萨克族形成发展简史、经济社会及人口分布等基本概况的基础上,借助教育生态学理论,探讨了哈萨克族教育所依存的自然生态环境与教育发展的互动关系及其影响作用机制,从传统游牧经济及其生产生活方式、牧民定居及人口的国际迁移等方面对哈萨克族教育与其所依存的社会生态环境的关系进行了初步分析,并提出了优化社会生态环境的思考和建议;第三部分,新疆哈萨克族教育发展的文化生态环境。在借鉴教育人类学和教育生态学有关理论方法的基础上,选取了哈萨克文化生态环境中宗教和民俗两个方面的内容,探讨分析了它们与哈萨克族教育之间的关系及其相互影响;第四部分,新中国成立前新疆哈萨克族教育发展的历史回顾。从新疆清末民初,盛世才统治时期,国民党统治时期等三个不同历史阶段,回顾了哈萨克族经堂教育向近代教育转型与现代学校教育形成发展的主要历程;第五部分,新中国成立后新疆哈萨克族教育的发展历程。分别从社会主义改造和初步建设时期与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两个历史阶段回顾了新疆哈萨克族教育的发展历程,重点就新时期以来新疆哈萨克族义务教育和“两基”工作,牧区教育以及双语教育的改革发展情况作了较为详细的描述与分析;第六部分,新形势下新疆哈萨克族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个案研究—以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尼勒克县为例。详细描述了新疆哈萨克地区一个哈萨克族作为主体民族的国家级贫困县-尼勒克县的自然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情况,通过对该县“两基”达标和巩固提高工作情况、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情况、实施中小学布局调整、民汉合校以来学前教育,双语教育的改革发展情况的调查分析,反映出了当前西部大开发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背景下,新疆哈萨克族各级各类教育事业获得快速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亟待解决的困难与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思路与建议;第七部分,当代哈萨克文化和教育的重镇—伊犁师范学院。通过对所选取的全国唯一的以培养哈萨克族师资和各类人才为主的全日制普通高校-伊犁师范学院办学历史与现状的细致描述,结合当前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边疆基础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实际,就伊犁师范学院如何实现弘扬与传承哈萨克优秀传统文化,努力培养少数民族高素质人才,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办学目标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分析,针对新形势下新疆高等教育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提出了促进学院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思路与建议;第八部分,结语。对照新疆哈萨克族现代教育的发展历程,哈萨克族现代教育自身发展中所具有的规律与特点,无一不与其赖以存在和发展的自然、社会生态环境密切相关。在当前新疆大力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过程中,必须正视和解决由于历史、自然、社会经济等因素造成的哈萨克地区教育基础设施落后,经费投入不足,总体水平不高,区域发展不够均衡,软硬件建设和发展不协调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与困难;政府大力推行的中小学布局调整、民汉合校工程,适应了新时期社会事业改革发展的需要,在不断提升整体办学水平,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改善办学条件,加强教育教学管理,提高规模办学效益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这对缩小民、汉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差距,加快推进少数民族双语教学,培养和增强各族师生的相互理解和认同感,促进民族团结,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满足了广大农牧民群众渴望子女接受良好教育的愿望,得到了广大农牧民群众的高度认同与支持。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重点要抓好农牧区学前双语幼儿园的建设工作,把普及农牧区学前双语幼儿园作为新疆大力推进双语教育,提高教育质量的突破口;作为当代哈萨克文化和教育重镇的伊犁师范学院必须认真研判形势,围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在确立“地方院校,立足地方,服务地方”总体定位的基础上面向区内,为区域基础教育服务,做优做强传统教师教育专业,同时主动适应区域工业化、农牧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社会管理服务现代化等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求,抢抓机遇,着力推进学院从传统师范教育为主体向现代教师教育和非教师教育并重转型,并逐步向综合性大学方向迈进。学院要继续运用人才优势和学科优势,服务于传承和弘扬少数民族优秀文化,特别是要在传承与弘扬哈萨克族优秀传统文化方面发挥文化引领作用。

史延通[10](2011)在《辽宁农业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对策研究》文中指出辽宁农业中等职业教育是辽宁农业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为辽宁农林牧渔业生产一线输送大量管理者、生产者的任务,担负着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提供多种形式、多种层次的职业教育和培训任务。同时也是解决“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对大量生产一线的技能型人才的需求,缓解辽宁省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压力的重要渠道。辽宁农业中等职业教育如何应对面临的挑战,更好的服务“三农”,促进辽宁地方农村经济的发展,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从辽宁农业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环境看,作为农业这一弱势产业教育,从解决“三农”问题的角度来入手,应该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确保农业中等职业教育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健康发展。为了了解我省农业中等职业教育的规模、结构、所开设的农科专业点数、实验实习条件、师资等现状,并对其发展趋势以及辽宁农业初中级人才需求作出相应的预测。给有关部门在制定我省农业中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划时提供决策参考,使辽宁农业中等职业教育早日走出困境,健康发展,这将是开展本课题研究的最终希望。通过初步认识国内外中等职业教育的现状以及发展状况,辽宁农业职业教育的背景、发展情况、农业职业教育的结构、规模、师资队伍现状、办学条件等方面,初步认识到了目前辽宁农业职业教育存在的招生难、管理难、教学难、就业难,以及职业技术学校办学、教学模式比较单一;很多中等职业学校质量上不去,但却热衷于升格大专;初中毕业生总量在逐步减少,职业院校抢生源现象严重等问题。而目前在辽宁农业中等职业教育总体招生和在校生数呈上升的趋势下,成人中专和职业高中(职教中心)招生和在校生数也呈上升趋势。成人中专和职业高中(职教中心)所占比例最大。对校均农业类专业学生数比较,农业中专农业类专业校均在校生增加。农业类专业在各类学校中还不能占居主要地位,最近几年种植类专业点数一直占主要地位,养殖类专业点所占比例上升最快,农机类专业点下降最快,农业管理类专业点一直保持较低比例水平不变。辽宁农业中等职业教育应在保持现有种植类专业比例的基础上,重点发展养殖类专业,同时积极开拓与经济发展和现代科技领域相结合的农业边缘性技术专业。学生积极选择农业中专学校的非农业类专业就读,却不选择农业专业,这一现象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辽宁农业中等职业教育教师学历结构中的本科学历比例呈上升趋势,农业类专业生师比呈上升趋势,远远高于国家平均水平,教师数量需要大量补充。辽宁农业中等职业教育办学条件中的生均占有量接近我国经济发达地区水平,但是学校教学、实习资源占固定资产比例偏低,需要加大实习资源建设,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技能训练条件。总之,课题从辽宁省农业中等职业教育入手,深入剖析目前辽宁省内农业中等职业教育的现状、发展及存在的问题。旨在有针对性地从解决“三农”问题的角度来入手,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提出增强辽宁省农业中等职业竞争力的途径、对策和保证措施,确保农业中等职业教育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健康发展。

二、农机成人教育改革的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农机成人教育改革的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现代性视角下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一)非正式科学教育相关研究
        (二)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研究概况
        (三)现代性相关研究
        (四)文献述评
    三、研究设计
        (一)现代性与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关系
        (二)理论基础
        (三)具体方法
        (四)研究思路
        (五)研究内容
    四、核心概念
        (一)现代性
        (二)非正式科学教育
第一章 “侍奉上帝”与宗教信徒培育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一、前殖民时期的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
        (一)前殖民阶段的美国社会发展样态
        (二)前殖民阶段的非正式科学教育概况
    二、“侍奉上帝”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一)清教政治模式在殖民地初步践行
        (二)殖民地经济贸易水平逐渐增强
        (三)欧洲文化教育传统在北美的沿袭
        (四)宗教性教育政策法规的颁布实施
    三、“侍奉上帝”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样态
        (一)“教义问答”模式中的家庭教育
        (二)“社区布道”中的科学知识推广
        (三)本杰明·富兰克林等人的科学实践
        (四)“报刊出版”中的科学知识扩散
    四、“侍奉上帝”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特征
        (一)为开拓“新耶路撒冷”而教
        (二)教育类型与方式分散多样
        (三)以立法巩固教育的宗教性
        (四)教育的实用性倾向日渐凸显
    五、“侍奉上帝”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一)宗教神性对自然人性的无情宰治
        (二)“杂乱拼凑”的教育师资队伍
        (三)“潜匿于神学体系中的科学知识”
        (四)非正式科学教育层级化明显
第二章 “科学立国”与“国家公民”培育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一、“科学立国”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一)新生国家为自由民主而战
        (二)“旧科学”的落寞与“新科学”的荣盛
        (三)“大觉醒运动”与西进运动的发展
        (四)以立法形式巩固民主政治观的实践
    二、“科学立国”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样态
        (一)“培育民族情感”的场馆科学实践
        (二)“宣扬理性”的公共讲座与科学博览会
        (三)“知识福音”与教会性科学知识推广
        (四)政治主导的科学知识推广实践
        (五)职业科学人的热情参与
        (六)“公民社会塑造”与科学新闻出版
    三、“科学立国”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特征
        (一)“科学立国”成为核心价值诉求
        (二)“宗教性的消退”与“世俗化的觉醒”
        (三)非正式科学教育具有国家化倾向
        (四)注重借鉴西欧教育的优质经验
    四、“科学立国”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一)“立国之师”的质量参差不齐
        (二)“科学立国”存在严重的路径依赖
        (三)“科学立国”的实利主义倾向显现
        (四)“国家公民培育”面临“肤色歧视”
第三章 “技术时代”与“科技理性人”培育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一、“技术时代”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一)内战对美国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助推
        (二)“手工训练运动”的兴起与发展
        (三)进步主义运动与进步教育实践
    二、“技术时代”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样态
        (一)教会推行的“科学肖陶扩之旅”
        (二)“政府推动”的技术知识推广
        (三)“报刊科学”中的科技知识传递
        (四)科学场馆的科学知识宣传
        (五)技术行会的产业技能培训
        (六)“新闻媒体人”的科技资讯传播
    三、“技术时代”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特征
        (一)以培育具有技术理性的产业人为目标
        (二)教育内容更注重生产实用性
        (三)非正式科学教育遵循“新闻模式”
        (四)“新闻人的出场”与“科学人的隐退”
    四、“技术时代”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一)唯技术理性的价值取向盛行
        (二)科学新闻的“碎片化”与“主观化”
        (三)伪科学与迷信冲击下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四)非正式科学教育出现衰退迹象
第四章 “科学危机”与“批判理性人”培育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一、“科学危机”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一)“科学危机”激化了美国社会发展矛盾
        (二)“莫斯科的威胁”与“华盛顿的警觉”
        (三)公众“科学万能论”价值观的消解
        (四)“经济起落”与非正式科学教育的“颠簸”
    二、“科学危机”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样态
        (一)“新闻科学”的“荧幕化”与内容“专精化”
        (二)增强公众科学鉴别力的“电视科学”
        (三)创设“科学原生态”的场馆科学模式
        (四)“共筑科学理解力”的“科学共同体”
        (五)“从做中学”的社区化科学教育
    三、“科学危机”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特征
        (一)“理解科学”的政治取向较为明显
        (二)理性批判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三)“现代公众”概念的逐渐清晰化
        (四)科学与消费的联姻:“科学广告”盛行
    四、“科学危机”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一)消费文化对公众理智精神的侵蚀
        (二)科学在公众视野中的形象滑落
        (三)迷信和虚假内容仍然充斥其中
        (四)公众定位从“知识缺失”转向“理解缺失”
第五章 “交往社会”与“实践理性人”培育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一、“交往社会”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一)科学哲学的“生活实践转向”
        (二)知识生产模式的后现代转型
        (三)社会转型对非正式科学教育提出新要求
        (四)美国社会持续关注科学教育事业
    二、“交往社会”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样态
        (一)为公众参与科研创设“公共科学领域”
        (二)鼓励实践探索的科学场馆活动
        (三)推行交互对话的科学传播模式
        (四)“活动式”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开展
        (五)“专业化”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
    三、“交往社会”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特征
        (一)强调公众参与科学的机会平等
        (二)注重科学参与的交互性对话
        (三)凸显公众参与科学的情境化
        (四)关切非正式科学教育的成效测评
    四、“交往社会”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一)“公众参与”面临过度商业化的侵蚀
        (二)科学人与公众的科学理解错位
        (三)非正式科学教育缺乏自我批判反思
        (四)公众参与科学的活力受限
第六章 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审思:历程审视、影响因素、经验与反思
    一、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历程审视
        (一)目标追求:从外在的目的转向本体的目的
        (二)教育内容:从有序的科学转向跨界的科学
        (三)实践模式:从单向的灌输转向双向的交互
        (四)“自我批判”:从依附性发展转向批判性发展
    二、影响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因素分析
        (一)美国文化传统对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影响
        (二)资本主义精神对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影响
        (三)分权自治政治对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影响
        (四)科学自身发展对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影响
    三、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良性发展的实践经验
        (一)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目标和内容清晰
        (二)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实施模式多元化
        (三)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社会支持力度高
        (四)非正式科学教育更强调成效评价
    四、美国经验对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启示与反思
        (一)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现实困境
        (二)美国经验对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启示
        (三)理性反思美国经验的本土化转译
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改革年表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2)“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1.1 政策背景:“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
        1.1.2 立足农村发展:农村职业教育的价值皈依
    1.2 研究综述
        1.2.1 对国外研究的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法
        1.4.1 制度分析法
        1.4.2 技术方法
    1.5 主要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1.5.1 主要研究内容
        1.5.2 可能的创新点
第二章 农村职业教育的相关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乡村振兴”战略
        2.1.2 职业教育
        2.1.3 农村职业教育
    2.2 理论基础
        2.2.1 人力资本理论
        2.2.2 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
        2.2.3 科学发展观(和谐发展理论)
第三章 新中国以来农村职业教育的历史演变
    3.1 以农业发展为中心的农村职业教育(1949—1977年)
        3.1.1 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农村职业育(1949—1956年)
        3.1.2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农村职业教育(1957—1965年)
        3.1.3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农村职业教育(1966—1977年)
    3.2 以农村经济全面发展为中心的农村职业教育(1978—2002)
        3.2.1 “拨乱反正”时期的农村职业教育(1978—1984年)
        3.2.2 农村教育综合改革时期的农村职业教育(1985-1992年)
        3.2.3 社会主义转型期的农村职业教育(1993—2002年)
    3.3 以培育新型农民为中心的农村职业教育(2003—2012年)
        3.3.1 实施“新型农民”培育计划
        3.3.2 启动农村职业教育内部改革
    3.4 以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为中心的农村职业教育(2013—)
第四章 “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职业教育的现状与反思——以睢宁县、开阳县为个案
    4.1 “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职业教育的需求与不足
        4.1.1 乡村振兴的目标
        4.1.2 乡村振兴的农村职业教育需求
        4.1.3 农村职业教育的不足
    4.2 “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职业教育的反思
        4.2.1 价值取向之困:思维理念的滞后
        4.2.2 办学机制之困:办学主体的单一化
        4.2.3 政策环境之困:法律供给不足
第五章 “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新路径
    5.1 宏观行动:加强国家对农村职业教育的顶层设计
        5.1.1 创新省级政府统筹的农村职业教育管理体制
        5.1.2 完善终身化的农村职业教育体系
        5.1.3 建立多元化的投资回报机制
    5.2 中观行动:农村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
        5.2.1 建设涉农专业群,提高专业与产业的“吻合度”
        5.2.2 优化课程内容,提高课程与职业衔接的“精准度”
        5.2.3 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5.3 微观行动:创新农村职业教育的培训方式
第六章 余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3)乡村振兴战略下我国农村职业教育推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内研究综述
        1.3.2 国外研究综述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内容
第二章 乡村振兴战略下我国农村职业教育推进的总体概述
    2.1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2.1.1 相关概念界定
        2.1.2 相关理论基础
    2.2 乡村振兴战略下我国农村职业教育推进的新使命
        2.2.1 激活农村经济活力,促进农业产业振兴
        2.2.2 提高农村人才素质,加快城乡融合发展
        2.2.3 对接精准扶贫,激发贫困人口内生动力
        2.2.4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加强乡风文明建设
第三章 乡村振兴战略下我国农村职业教育推进的现实基础
    3.1 出台了一系列的相关政策
        3.1.1 农村职业教育基础能力扶持
        3.1.2 农村实用技术人才培训
        3.1.3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
        3.1.4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
        3.1.5 职业教育精准扶贫
    3.2 建立了专门的教育机构网络
        3.2.1 农业广播电视学校
        3.2.2 县级职教中心
        3.2.3 农村成人文化技术学校
        3.2.4 农业中等专业学校
        3.2.5 涉农院校及农业科研院所
        3.2.6 农业技术推广站
        3.2.7 农民专业合作社
    3.3 举办了一些项目工程
        3.3.1 农村实用人才培育工程
        3.3.2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
        3.3.3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
    3.4 形成了一定的组织形式和办学模式
        3.4.1 校企合作办学模式
        3.4.2 集团化办学模式
        3.4.3 城乡联合办学模式
第四章 乡村振兴战略下我国农村职业教育推进中存在的问题
    4.1 农村职业教育制度建设不健全
        4.1.1 农村职教法律供给不足
        4.1.2 农村职教政策体系不完善
    4.2 农村职业教育区域发展不均衡
        4.2.1 东西部基础设施配备不均衡
        4.2.2 东西部师资水平不均衡
        4.2.3 东西部经费投入不均衡
    4.3 职业学校目标定位的异化
        4.3.1 职业学校专业设置不科学
        4.3.2 职业学校呈现“普教化”倾向
    4.4 非学历培训供需脱节
        4.4.1 培训内容不完善
        4.4.2 培训方式单一化
    4.5 农村职业教育资源配置不到位
        4.5.1 专业师资力量匮乏
        4.5.2 经费投入不足
        4.5.3 基础设施建设不达标
    4.6 农村职业教育的部门协调机制不健全
    4.7 农村职业教育社会化参与机制尚未建立
    4.8 农村职业教育评价机制欠完善
        4.8.1 评价标准尚未建立
        4.8.2 评价方法不科学
第五章 乡村振兴战略下我国农村职业教育推进策略
    5.1 加强顶层设计,健全制度建设
        5.1.1 加强立法建设,推进法治化运行
        5.1.2 服务乡村振兴,完善政策体系支撑
    5.2 服务于乡村振兴,以各类人才为目标导向
        5.2.1 服务于乡村振兴,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5.2.2 服务于乡村振兴,培养乡村精英人才
        5.2.3 服务于乡村振兴,培养农村电商人才
        5.2.4 服务于乡村振兴,培养乡土文化人才
    5.3 加强学历教育改革,体现特色化
        5.3.1 加强涉农专业集群建设
        5.3.2 加强课程体系建设
    5.4 加强非学历培训改革,提高有效供给
        5.4.1 基于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进行多向度培训
        5.4.2 基于市场细分进行分类培训
        5.4.3 拓展多样化的培训方式
        5.4.4 创新农民职业化培育制度机制
    5.5 加强资源建设,提供资源保障
        5.5.1 重视专业师资队伍建设
        5.5.2 加大经费投入
        5.5.3 强化基础服务能力建设
    5.6 建立横向贯通、纵向衔接的统筹协调机制,完善管理体制
    5.7 调动社会多方力量服务于农村职业教育,推进公共治理
    5.8 加强质量监控,健全评价机制
        5.8.1 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标准体系
        5.8.2 健全评价方法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4)论人工智能时代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变革 ——以广西某中职学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研究缘起
        1.热点启发
        2.我的兴趣
    (二)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2.实践意义
    (三)概念界定
        1.人工智能
        2.人工智能时代
        3.中等职业教育
        4.培养目标
        5.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
    (四)理论基础
        1.人工智能理论
        2.“职业带”理论
        3.终身教育理论
        4.教育目标分类理论
    (五)文献综述
        1.人工智能背景下教育发展的研究综述
        2.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培养目标研究综述
        3.人工智能时代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研究综述
    (六)研究思路与方法
        1.研究思路
        2.研究的方法
二、人工智能时代的理论概述
    (一)人工智能的特征
    (二)人工智能的发展概况
        1.人工智能的发展现状
        2.人工智能的未来发展趋势
    (三)人工智能时代社会变革的表征
        1.社会生活方式被改变
        2.职业流变
        3.文化变异
三、人工智能时代对当代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挑战
    (一)知识层面—固定的初级知识迅速贬值
    (二)能力层面—初级职业能力将受到质疑
    (三)情意层面—初、中级劳动者的价值和尊严将受到威胁
        1.学无所成
        2.无处容身
四、人工智能时代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变革依据
    (一)理论依据
        1.教育目标分类相关理论的引领
        2.政府相关政策的支持
    (二)现实依据
        1.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目标现状
        2.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目标现状分析
五、人工智能时代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变革的影响因素
    (一)社会主义经济层面
        1.生产力
        2.生产关系
    (二)社会结构的层面
        1.就业结构变化带来的职业流变
        2.人伦关系
    (三)中职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
        1.学习心理
        2.情感心理
        3.就业心理
六、人工智能时代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的规格重建
    (一)知识与能力
        1.知识层面
        (1)知识复合
        (2)个性化的知识学习
        2.能力层面
        (1)创新能力
        (2)跨领域的知识学习与运用能力
        (3)美感能力
        (4)价值追求能力
        (5)情感表达能力
    (二)思维与情感态度
        1.具有AIQ思维
        2.具有文化敏捷性
        3.具有终身学习的理念
        4.具有用户至上的服务理念
七、人工智能时代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变革的实践探索
    (一)广西玉林A中职学校
        1.案例说明
        2.学校简介
    (二)人工智能时代广西玉林A中等职业学校培养目标的现状调查
        1.A中等职业学校的培养目标
        2.A中等职业学校针对其培养目标的具体培养途径
        3.A中等职业学校培养目标的培养效果
    (三)人工智能时代广西玉林A中等职业学校培养目标分析
        1.特色
        2.不足
八、人工智能时代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变革的实现路径
    (一)国家层面:做好人工智能时代的方向性指引
        1.充分调研人工智能时代对于中等职业学校人才的需求
        2.按照实际的需求情况对于中等职业教育在人工智能时代的发展做出规划
        3.合理调整中等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以便于适应人工智能时代
    (二)区域层面:政校企联动满足人工智能时代对中等职业人才的需求
        1.当地政府搭建好中等职业学校与相关专业企业的对接桥梁
        2.校企合作对中等职业人才进行直接培养和输送
    (三)学校层面:与时俱进地调整人才培养目标以适应人工智能时代的发展
        1.专业设置应紧跟时代步伐并服务于区域经济的发展
        2.课程目标设置要灵活地满足实际生活
        3.教学模式和方法要与专业实际相结合
        4.引进、建设专业型师资队伍
九、结束语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一 A中职学校培养目标细化一览表
附录二 《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新增专业
附录三 校领导、教师及学生访谈提纲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主要成果
致谢

(5)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4G网络现处理办法
2 4G网络可应用的5G关键技术
    2.1 Msssive MIMO技术
    2.2 极简载波技术
    2.3 超密集组网
    2.4 MEC技术
3 总结

(6)精准扶贫视域下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实践课程设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意义
    (三)相关概念界定
    (四)国内外文献综述
    (五)研究的理论依据
    (六)研究目的与主要内容
    (七)研究思路与方法
    (八)研究的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一、精准扶贫对中职实践课程设置的特殊要求
    (一)精准扶贫对中职培养目标的特殊要求
    (二)精准扶贫对中职课程设置的特殊要求
    (三)精准扶贫强化中职实践课程设置的必然要求
二、中职实践课程设置与精准扶贫对接问题及成因分析
    (一)中职实践课程设置与扶贫对接实证调查
    (二)中职实践课程设置与精准扶贫对接存在的问题
    (三)中职实践课程设置与扶贫衔接存在问题的成因
三、精准扶贫视域下中职实践课程设置建议
    (一)明确扶贫举措与中职实践课程设置精准对接的主体
    (二)坚持扶贫举措与中职实践课程设置精准对接原则
    (三)聚焦区域扶贫举措与中职实践课程设置的节点
    (四)凝练乡村常规产业与中职实践课程设置精准对接的方向
四、精准扶贫中职实践课程实施保障条件建设的建议
    (一)制度保障
    (二)规划引领
    (三)基地保障
    (四)师资保障
    (五)时间保障
    (六)资金保障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8)新中国成立后中央政府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一) 选题缘由
        (二) 研究意义
    二、史料来源与研究现状
        (一) 史料来源
        (二) 研究现状
    三、核心概念与研究阶段界定
        (一) 核心概念界定
        (二) 研究阶段界定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第二章 中央政府制定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的理论与现实依据
    一、中央政府制定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的理论依据
        (一) 实现民族平等与共同发展是制定支援政策的主要目标
        (二)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制定支援政策的内在要求
    二、中央政府制定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的现实依据
        (一) 西藏高等教育特殊的地位要求中央政府给予重视
        (二) 西藏高等教育发展的特殊性需要中央政府的帮扶
第三章 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的探索阶段(1958—1979)
    一、探索阶段的支援政策及其实施环境
        (一)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央政府帮扶民族地区创建高等教育
        (二) 和平解放时期中央政府开始对西藏教育进行帮扶
        (三) 西藏高等学校在创建过程面临着师资匮乏问题
    二、支援政策及其贯彻落实
        (一) 动员内地大学生长期支援西藏公学
        (二) 上海市选派教师支援西藏师范学院
    三、支援政策及其实施的主要特征
        (一) 进藏建藏成为早期援藏工作的主导思想
        (二) 政策实施体现出浓厚的政治动员色彩
        (三) 开始探索对口支援模式
    四、探索阶段支援政策及其实施对西藏高等教育的影响
        (一) 推动了西藏高等教育快速起步
        (二) 帮助西藏初步建立起现代高等教育体系
        (三) 打开了西藏高校与内地的交流合作关系
第四章 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的调整阶段(1980—2000)
    一、调整阶段的支援政策及其实施环境
        (一) 中央政府加强了对民族地区高等教育的帮扶
        (二) 加快发展西藏高等教育成为中央西藏工作的重要内容
        (三) 西藏高等教育加快发展面临着诸多困难
    二、支援政策及其贯彻落实
        (一) 中央国家机关制定特殊政策帮扶西藏高等教育
        (二) 教育部继续组织内地省市和高校对口支援西藏高校
        (三) 中央组织部组织内地高校选派干部支援西藏高校
    三、支援政策及其实施的主要特征
        (一) 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体系初步成形
        (二) 对口支援政策实施机制趋于合理
        (三) 支援政策制定受外部环境影响较大
    四、调整阶段支援政策及其实施对西藏高等教育的影响
        (一) 西藏高校办学条件得到改善
        (二) 西藏高校办学规模逐步扩大
        (三) 西藏高校科研能力不断提高
        (四) 西藏高校自我发展意识增强
第五章 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的拓展阶段(2001至今)
    一、拓展阶段的支援政策及其实施环境
        (一) 中央政府进一步加大对民族高等教育的帮扶
        (二) 中央对西藏高等教育工作的重视和关心
        (三) 实现西藏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面临着重重困难
    二、支援政策及其贯彻落实
        (一) 中央国家机关加大对西藏高等教育的帮扶
        (二) 中央组织部的高校干部援藏政策不断加强
        (三) 教育部组织内地高校强力对口支援西藏高校
        (四) 相关内地省市组织开展对口支援西藏高校
    三、支援政策及其实施的主要特征
        (一) 支援政策体系趋于成熟
        (二) 支援政策实施机制不断健全
        (三) 配套政策措施逐步完善
        (四) 对口支援逐渐向对口合作转移
    四、拓展阶段支援政策及其实施对西藏高等教育的影响
        (一) 西藏高校树立起了现代化办学理念
        (二) 西藏高校办学条件得到根本性改善
        (三) 西藏高校办学规模和层次稳步提高
        (四) 西藏高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显着提升
        (五) 西藏高校科研与社会服务能力增强
第六章 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变迁动因与特征
    一、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变迁动因
        (一) 外部动力因素
        (二) 内部动力因素
    二、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的路径依赖特征——以内地高校对口支援西藏高校政策为例
        (一) 路径依赖是公共政策变迁的主要特征
        (二) 路径依赖下对口支援西藏高校政策的变迁过程
        (三) 对口支援西藏高校政策变迁的路径依赖分析
第七章 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的绩效与问题
    一、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绩效评估
        (一) 推动了西藏高等教育的全面快速发展
        (二) 提升了支援高校的综合办学能力
        (三) 促进了全国高等教育协调发展和边疆安全稳定
    二、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一) 政策制定多头管理与政策资源配置不足
        (二) 部分执行主体动力不足及政策执行失真
        (三) 政策监控和评估缺乏制度规范
第八章 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的制度创新
    一、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创新面临的挑战
        (一) 加快内涵建设是当前西藏高等教育改革的重点
        (二) 支援政策目标、任务与方式发生了较大变化
    二、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的制度创新策略
        (一) 加强各政策部门的协调与配套政策制定
        (二) 增强政策执行主体自觉性及执行力度
        (三) 健全政策监控和评估工作机制
结论与展望
    一、主要结论
    二、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9)新疆哈萨克族现代教育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意义与目的
    一、研究的缘由
    二、研究的意义
    三、研究目的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关于哈萨克族教育研究现状
    二、国外关于哈萨克教育的研究
    三、文献评价
第三节 研究理论与方法
    一、研究理论
    二、主要研究方法
    三、研究思路 第一章 新疆哈萨克族教育发展的自然、社会生态环境
第一节 新疆哈萨克族概况
    一、哈萨克族与哈萨克先民
    二、哈萨克族的人口与分布
    三、经济生活
第二节 哈萨克族教育发展的自然、社会生态环境
    一、哈萨克族教育发展的自然生态环境
    二、哈萨克族教育发展的社会生态环境 第二章 新疆哈萨克族教育发展的文化生态环境
第一节 文化生态环境理论概述
    一、文化与教育
    二、文化生态环境理论
第二节 宗教与哈萨克族教育
    一、宗教的本质与教育
    二、哈萨克族原始宗教与教育
    三、伊斯兰教与哈萨克族教育
第三节 哈萨克族民俗与教育
    一、民俗的概念、特征和分类
    二、哈萨克民俗的教育功能 第三章 新中国成立前新疆哈萨克族教育发展的历史回顾
第一节 清末民国初年新疆哈萨克族现代教育的兴起
    一、清末新疆近代学校教育的兴起
    二、新疆哈萨克经文宗教教育向现代学校教育的转变
第二节 盛世才统治时期新疆哈萨克现代教育的发展
    一、盛世才统治时期的教育方针、政策与措施
    二、盛世才统治时期哈萨克族各级各类教育的新发展
    三、师资培训和教材建设
第三节 国民党统治时期的新疆哈萨克族教育
    一、三区政府时期的教育政策和措施
    二、三区政府时期哈萨克族教育的恢复与发展 第四章 新中国成立后新疆哈萨克族教育的发展历程
第一节 社会主义改造和初步建设时期的新疆哈萨克族教育
    一、新疆哈萨克族教育的特点、性质和任务
    二、哈萨克族教育的整顿与改造
    三、社会主义初步建设时期的哈萨克族教育
    四、“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哈萨克族教育
    五、民族语言文字与教材建设
第二节 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新疆哈萨克族教育
    一、新时期以来少数民族教育政策的历史回顾
    二、新时期以来的新疆哈萨克族义务教育和“两基”工作
    三、新时期以来的新疆哈萨克族牧区教育
    四、新时期以来的新疆哈萨克族双语教育 第五章 新形势下新疆哈萨克族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个案研究—以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尼勒克县为例
第一节 尼勒克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认识
    一、尼勒克县的自然生态环境
    二、近年来尼勒克县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第二节 尼勒克县基础教育发展的实证描述
    一、尼勒克县“两基”攻坚达标工作情况
    二、尼勒克县“两基”巩固提高工作情况
    三、尼勒克县基础教育发展中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第三节 对尼勒克县实施中小学布局调整、民汉合校后教育改革与发展情况的调查
    一、尼勒克县实施中小学布局调整、民汉合校的现实背景
    二、尼勒克县实施中小学布局调整、民汉合校的现状
    三、实施学校布局调整、民汉合校中尼勒克县学前教育的迅速发展与面临的问题和出路
    四、实施学校布局调整、民汉合校对尼勒克县双语教学工作产生的影响与变化
    五、尼勒克县中等职业教育的现状及今后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第六章 当代哈萨克文化和教育的重镇—伊犁师范学院
第一节 伊犁师范学院的历史沿革—传承与发展
第二节 伊犁师范学院的发展现状
    一、发展现状
    二、伊犁师范学院最具办学特色的院系--人文学院发展现状扫描
第三节 连心牵手促发展—对伊犁师范学院对口支援工作现状的考察
    一、对口支援的基本情况
    二、对口支援工作取得的主要成效
    三、对口支援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四、解决问题的思路和举措
第四节 把握机遇,迎接挑战--对伊犁师范学院未来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一、伊犁师范学院的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二、今后发展的主要思路与建议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访谈录辑要 附录2:尼勒克县学前双语幼儿园布局图 附录3:2011年秋季少数民族农村双语幼儿园免费教育教学用书发货结算专用表 附录4:“国培计划”初中数学02班课程培训总结报告 附录5:“国培计划”--网络课堂培训学习情况调查问卷 附录6:访谈提纲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10)辽宁农业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提出的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背景
        1.1.2 课题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职业教育研究现状
        1.2.2 国外职业教育发展现状
        1.2.2.1 以美国、加拿大为代表的"CBE"模式
        1.2.2.2 德国"双元制"模式
        1.2.2.3 国际劳工组织"MES"模式
        1.2.2.4 以英国、澳大利亚为代表的"CBET"模式
        1.2.3 国内职业教育研究现状
        1.2.4 国内职业教育发展现状
        1.2.5 我国农业职业教育目前存在的问题
    1.3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第二章 辽宁农业职业发展情况
    2.1 辽宁农业中等职业教育结构
        2.1.1 辽宁农业中等职业教育的学校类型
        2.1.2 辽宁举办农业中等职业教育机构的数量
        2.1.3 辽宁农业中专学校开设农业类专业点情况
        2.1.4 辽宁职业高中(含职教中心)开设农业类专业点情况
        2.1.5 辽宁成人中专开设农业类专业点情况
    2.2 辽宁农业中等职业教育规模
        2.2.1 辽宁农业中等职业教育总体规模
        2.2.2 辽宁农业中等职业学校校均在校生数
        2.2.3 辽宁农业中等专业学校规模
        2.2.4 辽宁职业高中农业类专业规模
        2.2.5 辽宁成人中专农业类专业规模
    2.3 辽宁农业中等职业教育的师资队伍现状
        2.3.1 辽宁农业中专学校师资现状
        2.3.2 辽宁职业高中农科专业师资现状
        2.3.3 辽宁成人中专学校师资现状
        2.3.4 辽宁各类农业中等职业学校生师比
    2.4 辽宁农业中等职业教育办学条件
        2.4.1 辽宁农业中专学校办学条件
        2.4.2 辽宁职业高中(含职教中心)办学条件
        2.4.3 辽宁成人中专办学条件
第三章 辽宁农业中等职业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3.1 辽宁农业职业教育中的"四难"
        3.1.1 招生难
        3.1.1.1 招生难的主要原因
        3.1.1.2 解决招生难的对策
        3.1.2 教学难
        3.1.2.1 教学难的主要原因
        3.1.2.2 解决教学难的对策
        3.1.3 管理难
        3.1.3.1 管理难的主要原因
        3.1.3.2 解决管理难的对策
        3.1.4 就业难
        3.1.4.1 就业难的主要原因
        3.1.4.2 解决就业难的对策
    3.2 辽宁农业中等职业教育发展中遇到问题
        3.2.1 职业技术学校办学、教学模式比较单一
        3.2.2 很多中等职业学校质量上不去,但却热衷于升格大专
        3.2.3 初中毕业生总量在逐步减少,职业院校抢生源现象严重
        3.2.4 专业设置、人才培养与农业现代化、产业化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不适应
        3.2.5 国家对农林类专业学生缺乏有力的导向和激励政策
第四章 辽宁农业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建议
    4.1 政府支持是辽宁农业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根本
    4.2 各类农业中等职业学校要发挥自身优势和特点,协调发展
    4.3 各类农业学校要转变观念,增强发展信心
    4.4 建立师资培养制度,提高辽宁农业中等职业学校师资素质
    4.5 加大实习资源资金投入,加强学生实践教学环节和职业技能训练
    4.6 加快推进辽宁农村、农业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更好地为"三农"服务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四、农机成人教育改革的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现代性视角下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研究[D]. 李青.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0)
  • [2]“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路径研究[D]. 张珍. 南京邮电大学, 2020(04)
  • [3]乡村振兴战略下我国农村职业教育推进研究[D]. 李珍珍. 山西大学, 2020(01)
  • [4]论人工智能时代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变革 ——以广西某中职学校为例[D]. 冯明丛. 广西师范大学, 2020(07)
  • [5]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J]. 刘奕. 数码世界, 2020(04)
  • [6]精准扶贫视域下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实践课程设置研究[D]. 谭平. 西南大学, 2019(05)
  • [7]县域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管理服务网络状况初探[J]. 白日升. 教育现代化, 2019(69)
  • [8]新中国成立后中央政府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研究[D]. 张王勇.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8)
  • [9]新疆哈萨克族现代教育发展研究[D]. 朱远来. 中央民族大学, 2012(10)
  • [10]辽宁农业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对策研究[D]. 史延通.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1(11)

标签:;  ;  ;  ;  ;  

农机成人教育改革对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