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测井资料在压裂技术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殷鹏飞[1](2020)在《川南龙马溪组页岩力学特性及水力压裂机理研究》文中提出页岩气是继煤层气、致密砂岩气之后重要的非常规天然气资源,具有开采寿命长、生产周期长、烃类运移距离较短及含气面积大等特点,是目前重要的清洁能源发展方向。水力压裂是将页岩气从页岩中开采出来的一种成熟有效的方法。为了实现天然气在页岩基质中的高效运移,需要采用水力压裂在页岩中形成复杂裂缝网络,这需要对复杂裂缝形成的机理,包括页岩的岩性、物性、力学性质、脆性特征以及水力裂缝扩展延伸机制等方面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本文以四川盆地南缘长宁页岩气产区的页岩为研究对象,采用室内试验、理论分析和离散元数值模拟的方法对页岩各向异性力学行为、脆性评价、渗透特性以及水力裂缝扩展机理等相关课题展开了具体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对采集于四川长宁页岩气产区的黑色页岩进行了物理及微观特性分析,通过对不同层理倾角页岩开展常规三轴压缩试验、巴西劈裂试验、三轴循环加卸载试验和卸围压试验,分析了页岩在不同应力加载路径下的强度变形特征,揭示了页岩各向异性破坏行为机理,并提出了一种新的预测层状岩石巴西劈裂破坏行为的准则,该破坏准则能很好地描述含层理结构岩石在不同加载倾角下的破坏特征。(2)基于页岩试样室内试验结果,采用多种脆性评价方法对页岩试样的脆性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两种新的分别基于应力-应变曲线峰后特征和能量平衡特征的脆性评价指数,新指数能清晰地反映页岩试样在不同层理倾角和不同围压下的脆性变化规律,并以此揭示了页岩脆性程度与其破坏模式之间的定性关系。(3)对不同层理倾角的完整页岩试样和含裂隙面的页岩试样进行了渗透率试验研究,得到的两组页岩渗透率随有效应力增大呈指数函数减小。进一步地,基于理论分析描述了流体在含层理或夹层结构层状岩石中的流动规律,揭示了影响页岩等效渗透率的主控因素,以此建立了能描述岩石渗透率各向异性特征的理论模型,推导了能描述含裂隙面页岩等效渗透率与裂隙面渗透率之间关系的表达式,分别建立了含裂隙面页岩等效渗透率和裂隙面渗透率与有效应力之间的关系。(4)基于室内试验结果进行了PFC2D细观参数分析和标定,建立了页岩数值模型,开展了页岩各向异性力学特性的模拟研究,从细观层面揭示了页岩在不同应力加载路径下的变形破坏机理。进一步地,基于改进的PFC2D流-固耦合算法,开展了页岩水力压裂裂缝扩展机理与分段压裂数值模拟研究,分析了层理倾角、层理面强度、地应力水平对水力裂缝扩展特征的影响规律,揭示了不同侧压力系数和不同层理倾角下页岩试样中水力裂缝与层理面的相互作用机理,得到了水平井分段压裂中水力裂缝网络在垂直面和水平面内的分布形态,由此提出了设计射孔最优间距的参考方法。该论文有图165幅,表34个,参考文献381篇。
程子岳[2](2020)在《低渗透油藏水平井重复压裂裂缝间距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早期一些低渗透油藏水平井为获得经济油流,进行了初次压裂改造,但由于地质和工艺因素影响,裂缝逐渐闭合,致使裂缝失去原有的导流能力无法满足生产要求,迫切需要进行重复压裂改造以恢复或提高产能。而水平井重复压裂时新裂缝与老裂缝的裂缝间距是影响重复压裂设计和增产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根据低渗透油藏物性特征,对于渗透率不一样的岩石样品进行实验室内物理模拟实验,探究了低渗透油藏应力敏感性以及启动压力梯度对低渗透性油藏的影响规律;基于势叠加和连续性原理,建立了压裂水平井储层渗流与井筒管流的耦合模型,并给出了该模型的求解方法;利用油藏数值模拟方法,结合缝间干扰影响因素计算缝间压力和产能,给出有效缝控距离;基于聚类分析法建立水平井精准选层选段定量评价方法,选取实际区块进行了重复压裂裂缝间距设计。研究结果表明:岩石样品渗透率减小时,启动压力梯度会随之增大。幂函数关系特征与渗透率和启动压力梯度之间所呈现的关系特征近似,室内实验测得的油相启动压力梯度是水相启动压力梯度数值的2-3倍。开发过程中,由于储层压力的下降对岩石渗透率应力敏感性造成的伤害是无法避免的。随着有效应力增大,岩心渗透率逐渐减小,在有效覆压较小时,岩心渗透率降低得很快,而有效覆压比较高时,岩心的渗透率变化幅度很小。有效覆压的变化在相同范围内时,初始渗透率越小,相同条件下渗透率损失越严重。综合分析得到影响裂缝控制距离和产能的四个重要因素有储层渗透率、生产压差、拟启动压力梯度和应力敏感系数,其中储层的渗透率值越大,生产压差越大,裂缝的控制距离就越大;相同渗透率下,应力敏感系数波动范围在10%左右时,裂缝控制距离波动范围小于5%;拟启动压力梯度波动范围在25%左右时,裂缝控制距离波动范围小于20%。结合测井岩石物理相的解释结果实现压裂位置的精准确定,同时考虑目标区块裂缝可能形成的类型、储层孔隙联通比例、启动压力梯度等因素,能够建立个性化裂缝间距优化方法。研究成果对现场重复压裂施工具有理论指导意义。
李兴科[3](2020)在《致密砂岩油藏蓄能体积压裂增产机理研究》文中提出致密油资源是目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油田开发的主要对象,随着北美页岩油气规模开发,国内逐渐重视致密油藏开发工作,并在长庆、大庆、吉林油田开展先导开发试验,初步形成了以水平井+体积压裂改造的开发模式,取得一定经验。但在储层岩石的可压性、形成复杂体积改造关键参数、压裂液蓄能驱替机理、水平井开发井网井距等方面仍存在认识上不足,需要开展针对性研究,进一步明确致密油压裂增产机理。本文以吉林油田Q246区块致密砂岩油藏为研究对象,针对该区大规模压裂所关注的岩石可压性评价方法,采用测井资料与岩心室内实验相结合的技术路线,从储层岩石的机械物理力学参数测定、微观裂隙发育及储层岩石矿物分析,多角度研究评价了致密砂岩油藏储层岩石的可压性。在采用经典矿物研究与弹性研究两种脆性评价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储层岩石骨架与天然裂缝的影响,建立了综合可压性评价模型,形成了岩石可压性计算新方法。建立了基于启动压力条件下水平井压裂产能预测模数学模型,分析了人工裂缝形态下产能影响因素,研究了水力压裂过程中不同施工排量、液量下裂缝扩展形态与压力分布规律。研究了压裂液性能对人工裂缝形态的影响,评价筛选出适于目标区块的压裂液体系,形成了渗吸时间与渗吸量室内实验与矿场转换计算方法,研究形成了合理关井蓄能时间计算方法。在致密油藏体积改造、压裂蓄能增产机理认识的基础上,开展了储层渗吸置换机理研究,提出了多功效压裂液理论。通过渗吸理论研究,明确了发生渗吸的主要作用机理,即毛管力、渗透压、润湿转变,为入井渗吸液的选择提供理论支持。通过室内自发渗吸实验,明确了影响渗吸作用的关键参数。评价了不同压裂液对储层岩石的渗吸置换能力,对发生渗吸关键参数进行了分析评价,明确了压裂液洗油置换能力和置换时间,为致密砂岩油藏入井流体类型的优选和合理的焖井制度建立提供了依据。在油藏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考虑启动压力条件下的流管法水驱规律研究模型,对研究区水驱动态规律进行预测,分析评价了致密油藏不同井距、压力条件下采出程度情况,为合理井距及压裂缝长优化提供参考。与现场开发相结合,以Q246区块开发为切入点,应用研究成果开展现场试验评价,结合现场实施,形成了井下微地震裂缝监测、试井解释分析、产出液评价等分析评价方法,为验证研究成果提供了保障。现场实践表明,Q246区块采用多功效压裂技术体系技术可行,效果明显,为同类油藏的开发提供了参考。
陈鑫燃[4](2020)在《朝阳沟油田不同砂体压裂规模优化方法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朝阳沟油田的开发进程,压裂增油效果逐渐下降,开发效果明显趋于变差。原因是对于所在地区地层的压裂机理研究不够,在压裂设计及施工过程中压裂参数选择不合理从而导致压裂效果无法得到保证,而压裂工艺的研究水平直接影响到油气开采的效率。为了改善开发效果,增加压裂贡献率,合理确定压裂规模,建立压裂培养保护机制,开展了不同砂体压裂规模优化研究,从油田实际情况出发,应用Petrel和Eclipse软件,建立了朝阳沟三种不同类型区块的地质模型,并完成水驱历史拟合,拟合误差控制在3%以内。在数值模拟历史拟合基础上,明确各类区块含水饱和度分布情况。应用数值模拟法,模拟压裂后开发指标变化,确定最优压裂改造规模。根据数值模拟结果,确定三种类型区块不同砂体接触关系压前培养水平在原始地层压力基础上分别增加0.7~0.8MPa、0.5~0.6MPa和0.3~0.5MPa,培养时间分别为6个月、6-7个月和7个月。收集整理已有压裂井生产数据,对油井压裂后开发效果合理分类,研究确定压后保护方法。对于压裂效果较好的井,应增大注入强度1.05~1.1倍,供给地层能量来延长压裂有效期;对于压后高含水和低产液等措施效果较差的井,本文划分了3个含水率上升级别和2个产液量级别,提出了水井测调、水井调剖、油井堵水等组合措施控制含水。通过本文分析研究,深化了对朝阳沟油田地质特征方面的认识,实现优化不同砂体压裂规模的目标,建立压裂培养保护机制,对提高储层剩余储量的动用程度和压裂施工效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江昊焱[5](2020)在《X地区致密砂岩储层岩石力学特性及体积压裂甜点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体积压裂技术是致密油气藏増产改造的一项重要措施。目前,X地区有16口试油井在致密砂岩储层进行了体积压裂,但部分井压裂效果较差。为了提高开发效率,需要加强储层地质特征和可压裂性的研究,建立X地区体积压裂地质“甜点”和工程“甜点”优选标准,以此来优选压裂层段。本文选取X地区长8-长10致密砂岩储层为研究对象,利用X衍射分析、扫描电镜、铸体薄片和物性分析等测试手段获得储层地质特征。综合储层物性特征、电性特征、测录井数据和前期压裂数据,确定体积压裂地质“甜点”各参数下限标准:含油级别为油斑及以上,岩心渗透率大于等于0.05×10-3μm2,孔隙度大于等于7.3%,对应的声波时差大于等于212.06μs/m,含油饱和度大于等于30%,电阻率大于等于30?·m。本文开展岩石三轴应力实验、声波实验和抗拉实验,研究各参数的相关性,建立动静态参数转换关系,利用测井资料解释18口实验井目的层岩石力学参数,并以此计算脆性指数和断裂韧性指数。开展岩石声发射kaiser效应地应力测试,利用黄荣樽教授提出的地应力计算模型对地应力进行了测井解释,得到18口实验井目的层地应力参数。依次考虑脆性指数、断裂韧性指数和地应力大小建立3种可压裂性模型,综合确定体积压裂工程“甜点”优选标准:Ⅰ类工程“甜点”储层可压裂性最好(B大于0.50,Frac大于0.52,FI大于0.31m/MPa);Ⅱ类工程“甜点”储层可压裂性较好(B介于0.450.50,Frac介于0.470.52,FI介于0.280.31m/MPa);Ⅲ类工程“甜点”储层可压裂性较差(B小于0.45,Frac小于0.47,FI小于0.28m/MPa)。最后利用所建立的地质、工程双“甜点”优选标准对研究区的7口井进行验证分析,评价结果与实际压裂效果吻合较好,验证了本文建立体积压裂地质、工程双“甜点”优选标准符合现场实际情况,可以用于指导生产开发。
孙佳[6](2020)在《基于震电效应的水力压裂数据采集系统》文中认为面对国内原油供需缺口越来越大的问题,水力压裂成为提高油气采收率的关键手段,对压裂后井下裂缝发育情况的监测是判断水力压裂效果的重要依据。为了获取更准确的裂缝信息,解决微地震监测技术对裂缝监测存在较大误差的问题,利用井下含流体孔隙地层受震源激发产生震电效应的机制,本文提出了微地震与震电联合监测方法,并设计完成了联合数据采集系统。本文研究的重点是单站双通道的联合数据采集仪,适合大规模、多道数的地震和裂缝探测,同时具备低噪声、低失真、高速率的优势,对微地震信号和震电信号进行处理可以有效确定裂缝分布信息以及井下流体的分布范围。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对联合监测技术中的核心理论震电效应进行了理论研究。震电效应是地震波在含流体孔隙介质中传播时会激发出震电信号的现象,通过监测震电信号可以得到井下岩层和流体参数信息。对Pride震电耦合方程组进行数值模拟,进一步分析推导出Pride理论在非饱和介质的情况下激发的震电场参数。2.基于微地震地面监测原理和震电监测原理,提出了微地震与震电联合数据监测方案,并对其原理进行解释;根据监测方案,确定了联合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方案;根据功能要求给出系统的整体结构框图,设定数据采集仪的技术指标。3.在提出系统总体设计方案的基础上,设计完成了微地震信号处理通道、震电信号处理通道、网络通信电路以及电源管理电路。其中微地震信号处理通道包括预处理电路、全差分放大器和模数转换模块;震电信号处理通道主要包括前置放大电路、带通滤波电路、缓冲隔离电路和模数转换模块。4.完成模数转换模块与网络通信模块驱动程序的设计,阐述了其工作流程。设计了上位机虚拟示波器显示界面。5.完成了系统的性能分析与测试。对各模块的供电电压、前置放大器增益、滤波电路的通频带宽进行了测试。对联和数据采集仪的采集功能、噪声水平和功耗进行实验室内模拟测试,并且测试了仪器的数据下载回收功能。最后对采集系统样机进行了野外测试,采集到有效的实验数据。
边衡宇[7](2020)在《特低渗透油田X区块油井压后产能评价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油井压裂投产是目前对于低渗透油田开发的一种常用且有效手段,而油井的压裂效果又直接影响油井的产量和油田的整体开发效果。因此,对于低渗透油田压裂井的压裂效果评价是油井压裂措施的合理性判断并指导压裂工艺优化的一个重要工作。而影响油井压裂效果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既有地质因素也有工程因素,如储层的孔隙度、渗透率、储层非均质性等地质因素,施工压裂排量、砂比、裂缝导流能力、裂缝半长和缝高等工程因素,这些因素综合影响油井压裂后的产能。而目前对于低渗透油田油井压裂效果的评价方法研究尚不充分。针对以上问题,本论文提出通过精细油藏建模和油藏数值模拟结合理论分析的方法,对低渗透油田直井和水平井压裂后的产能进行评价,通过对低渗透油田6口直井压后产能数值模拟与实际值对比分析发现,直井压裂施工排量越低,油井投产效果越差,而其砂比越大,油井投产后效果越好,因此,在特低渗透油藏直井压裂过程中,在地面设备和储层破裂压力下限下,应尽量使用大排量进行压裂,且尽可能控制大砂比进行压裂。而通过水平井压裂后油井产量预测和实际值计算的标准差可以看出,在压裂排量相近条件下,高砂比,裸眼完井比低砂比套管射孔完井压裂效果好。且对比水平井和直井的压裂后油井实际和预测产能得出,特低渗透油藏水平井压裂效果好于直井。后通过单因素分析和正交试验设计多因素综合分析的方法,研究了裂缝半长、储层渗透率、渗透率变异系数、启动压力梯度、裂缝高度、裂缝导流能力对油井压裂后产量的影响规律,得出当储层其他压裂设计参数不变,储层渗透率增加时,单井产量增加,表明随着储层物性变好,单井压裂效果也变好。而随着储层非均质性增加,压裂井的产量降低,这主要是由强非均质造成油水井连通方向数减少,水驱控制面积降低造成的,而通过增加裂缝半长可以改善储层非均质性对油井产能的影响。而随着裂缝半长增长油井产量增加,但当裂缝半长到240m以后,产量增加不明显,这要因为裂缝半长过长,缝内流体磨阻增加,导致产量增幅降低。而裂缝导流能力增大时油井产量增加,但导流能力增大到60μm2.cm后,累积产量随着导流能力的增大而变得平滑,这主要因为,导流能力增加一定值时,流体在缝内阻力降低值逐渐变小。最后通过6因素5水平正交试验极差和方差分析得出,各因素对油井压裂后产能的影响大小顺序。最优裂缝半长为240m,优选裂缝高度为45m,最优裂缝导流能力在50μm2·cm。
邢亚楠[8](2020)在《滇东老厂区块多层叠置煤储层可改造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滇东老厂地区煤层纵向上薄且多,同时地应力高,煤体结构复杂,煤层气开发困难。本文以老厂矿区煤层气储层为研究对象,统计了大量煤田勘探资料和煤层气测井试井资料,从地层组合,煤体结构,地应力,岩石力学特征四个方面分析了老厂矿区煤储层的可改造性,并利用灰色聚类方法初步建立了研究区煤储层可改造性评价体系,优选了适宜改造的含气系统层段,为后期煤层气井压裂开采提供基础。综合分析地层组合、煤体结构、岩石力学参数及地应力参数四个方面的特征,并在含气-物性系统内,以评价单元总厚度<30m,单煤层煤厚>2m,多煤层单煤厚度>1.5m为准则划分评价单元。研究区煤厚整体上集中在2m左右,以中厚煤层为主,而煤层间距变化幅度比较大。顶底板岩性以泥质粉砂岩、粉砂质泥岩、泥岩为主,其中泥质粉砂岩杨氏模量高,而泥岩具有较低的杨氏模量。基于测井曲线划分的煤体结构在垂向上随埋深增加,原生+碎裂煤占比增大。此外,研究区整体上处于中强应力区,煤储层应力状态,应力比,侧压系数在400m和800m出现转变,呈现不同变化规律。煤储层渗透率随有效水平最小水平主应力增加而减小,随埋深增加呈现分段式变化。根据对储层改造影响因素的综合分析,结合研究区实际情况来确定可改造性评价每一大类的具体指标,即煤厚、煤厚+砂岩/单元厚度、煤体结构、煤层等效杨氏模量、煤与顶底板杨氏模量比值、煤层等效泊松比、煤与顶底板泊松比比值、水平最小主应力、应力比以及水平应力差系数,其中煤厚、煤厚+砂岩/单元厚度、杨氏模量相关参数以及水平应力差系数为可改造性评价正向因素,而煤体结构、泊松比相关参数、水平最小主应力、应力比为可改造性评价负向因素。同时借助ward聚类定量划10个评价参数为四个级别。利用灰色聚类+层次分析的方法对滇东老厂地区进行储层可改造性评价结果证明,可改造性多为良、可级别。含气系统Ⅰ和含气系统Ⅲ总体上储层可改造性要优于含气系统Ⅱ。
曹路通[9](2020)在《基于地震-地质的煤储层可改造性综合评价研究》文中提出目前国内外煤层气储层勘探开发研究主要集中在煤层气富集有利区和有利开发区的预测,而针对储层改造过程中的关键影响因素及其控制机制尚不明确,缺乏系统的、多技术手段的精细表征和综合评价方法。我国高煤阶煤层气资源量丰富,潜力巨大,揭示影响其储层改造的关键因素及其内在机理对于提高煤层气勘探开发效率,实现煤层气的商业性开发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沁水盆地南部郑庄地区为研究区,采用多手段、多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对影响煤储层可改造性的因素进行了定量识别和精细表征。通过深入剖析和阐明各因素对研究区水力压裂裂缝扩展规律的影响,确定了影响郑庄地区煤储层改造的关键因素,建立了系统的煤储层可改造性评价方法体系。并基于郑庄地区可改造性分区评价,提出了针对不同可改造类型储层的适应性增产改造方案。主要的认识和成果如下:(1)提出了一种基于三维地震曲率分析的煤体结构定量化识别及平面分布特征预测的新方法,可实现基于少数探井及一定地震信息来定量化揭示全区煤体结构横向展布特征。(2)提出了区域适应性残余应变指数的概念,构建了地应力预测模型,揭示了郑庄地区地应力展布特征,并阐明了应力条件下水力压裂裂缝的延伸规律。郑庄地区主裂缝长度随着平均有效应力的增大,呈现减小的趋势。郑庄西南-北东区域较低的地应力环境有利于水力裂缝的起裂,压裂效果较好,西北和东南区域的高应力区域,压裂效果相对较差。(3)精细表征并阐明了构造曲率、煤岩类型,煤层及其顶/底板力学特性与煤储层可改造性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明确了煤体结构、地应力、煤岩类型和构造曲率“四要素”可作为煤储层可改造性评价的关键指标,确立了各个指标的临界值,以及指示的储层相应特征和评价等级,建立了郑庄地区3号煤储层可改造性评价标准和指标体系。(4)建立了系统的煤储层可改造性评价方法体系,对郑庄地区煤储层可改造性进行了定量化综合评价。系统分析了煤储层可改造性分区与煤层气井压裂/排采匹配关系,提出了不同类型可改造性储层的适应性增产改造方案。
翟文宝[10](2020)在《非均质页岩分段压裂裂缝扩展机理研究》文中提出我国页岩气资源丰富,与美国大体相当。但是,与北美页岩气主要分布在平原地区不同,我国页岩气富集区主要集中在山区,大都经历了复杂的地质构造作用,导致地表条件差、天然裂缝发育,且长水平井段可能穿越多个不同小层,其页岩物性参数差异大,具有明显的非均质性特征。为了方便起见,常规压裂设计一般将同一水平井的页岩储层按照均质地层进行处理,采用相同的分簇射孔和压裂参数。因此,当前的压裂设计与实际情况差别较大,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储层增产改造的效果。考虑长水平井段页岩的非均质性后,其裂缝扩展的机理尚不十分明确,不能较好地指导分簇射孔和分段压裂设计,因此有必要进行深入的研究。本文以非均质页岩储层水平井分段压裂为研究背景,采用室内实验、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等方法,开展了长水平段页岩储层非均质性评价、水力裂缝在非均质页岩储层及裂缝性页岩储层中的扩展机理研究,主要研究工作和成果如下:(1)基于测井资料和压裂资料分别建立了两种页岩储层非均质性评价方法。基于岩石力学实验和矿物组分实验,揭示了页岩力学参数在相同小层存在横向非均质性特征,在不同小层间存在纵向非均质性特征。利用经验模态分解技术和层次分析法,建立了一种基于测井资料、且考虑多因素耦合特征的页岩储层非均质性评价新方法。同时,考虑到测井资料表征范围有限及多因素耦合的局限性,提出了一种利用压裂资料评价远井页岩储层非均质性的新方法。本文建立的两种方法均可定量评价页岩储层的非均质性,为水力压裂数值模拟中的储层非均质性表征提供依据。这两种评价方法各有优缺点,其中基于测井资料的评价方法可用于邻井地层,而基于压裂资料的方法可用于评价远井地层,均可为邻井分段选簇和压裂工艺设计提供指导。(2)基于页岩储层非均质性特征,研究了多簇裂缝在非均质页岩储层中的扩展规律。根据页岩弹性模量服从韦伯分布的特点,在考虑页岩储层非均质性的基础上,建立了多簇裂缝扩展数值模型,对比分析了多簇水力裂缝在均质储层与非均质储层中的扩展行为特征。针对强非均质性页岩储层,分析了水平地应力、抗拉强度、压裂液注入排量及粘度等参数对多簇裂缝扩展行为的影响规律,揭示了非均质页岩储层中缝间应力干扰作用对水力裂缝扩展行为的影响规律,优化了不同非均质储层的分簇方案。研究结果表明:水力裂缝在非均质储层中呈现出非对称扩展;最小水平地应力和抗拉强度越小,水力裂缝总长度和总面积越大;储层非均质性越强,缝间应力干扰作用抑制水力裂缝扩展现象越明显,在分段压裂设计时应考虑在强非均质性储层中减小射孔簇数,增大簇间距。(3)针对页岩储层中天然裂缝发育的特点,利用网格节点分裂方式,建立了裂缝性页岩储层中水力裂缝随机扩展新模型,研究了水力裂缝在裂缝性页岩储层中的扩展规律。针对页岩储层中天然裂缝发育的特点,利用网格节点分裂方式,建立了一种基于有限元网格嵌入零厚度内聚力单元的新方法,并利用Python语言将其融入ABAQUS平台,弥补了ABAQUS平台内置的内聚力单元无法有效模拟水力裂缝随机扩展行为的不足。最后,利用新方法建立了裂缝性页岩储层中水力裂缝随机扩展新模型,分析了水平地应力差、储层非均质性、天然裂缝胶结强度及缝面摩擦系数、压裂液排量和粘度等参数对水力裂缝在裂缝性页岩储层中扩展行为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较低水平地应力差下,天然裂缝胶结强度及缝面摩擦系数越小,水力裂缝总长度和总面积越大;在较高水平地应力差下,页岩储层非均质性越强,与水力裂缝相交的高角度天然裂缝越容易开启。通过本论文研究,评价了页岩储层非均质性,明确了水力裂缝在非均质页岩储层和裂缝性页岩储层中的扩展规律。研究成果可为我国非均质页岩储层的分段压裂优化设计提供参考,对提高我国页岩气开发效果具有积极意义。
二、测井资料在压裂技术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测井资料在压裂技术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川南龙马溪组页岩力学特性及水力压裂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目标与内容 |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2 页岩的物理及微观特性研究 |
2.1 页岩取样 |
2.2 试验测试系统 |
2.3 页岩物理及微观特性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页岩的强度、变形及破坏特性试验研究 |
3.1 页岩常规三轴压缩试验研究 |
3.2 页岩巴西劈裂试验研究 |
3.3 页岩三轴循环加卸载试验研究 |
3.4 页岩三轴卸围压试验研究 |
3.5 本章小结 |
4 基于室内试验的页岩脆性评价方法研究 |
4.1 页岩脆性评价的方法 |
4.2 基于不同评价方法的页岩脆性特征分析 |
4.3 页岩脆性特征与破坏模式的关系讨论 |
4.4 本章小结 |
5 完整和含裂隙页岩渗透特性试验研究 |
5.1 试验原理和程序 |
5.2 完整页岩渗透特性分析 |
5.3 裂隙页岩渗透特性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页岩的强度、变形及破坏机理离散元模拟研究 |
6.1 PFC2D程序简介 |
6.2 页岩数值模型的建立及细观参数标定 |
6.3 页岩常规三轴压缩模拟结果分析 |
6.4 页岩循环加卸载模拟结果分析 |
6.5 页岩卸围压模拟结果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7 页岩水力裂缝扩展机理及应用研究 |
7.1 PFC2D中流-固耦合的实现 |
7.2 页岩水力压裂裂缝扩展机理研究 |
7.3 页岩储层水平井分段压裂应用研究 |
7.4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主要创新点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低渗透油藏水平井重复压裂裂缝间距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目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2.1 水平井重复压裂研究现状 |
1.2.2 水平井压裂产能预测研究现状 |
1.2.3 水平井压裂裂缝间距优化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路线 |
第二章 低渗透储层启动压力梯度实验研究 |
2.1 低渗透油藏基本渗流特征 |
2.2 启动压力梯度测试实验方案 |
2.2.1 实验方法 |
2.2.2 实验设备 |
2.2.3 实验步骤 |
2.3 地层水启动压力梯度实验 |
2.3.1 基本参数 |
2.3.2 实验数据 |
2.3.3 实验结果分析 |
2.4 模拟油启动压力梯度实验 |
2.4.1 基本参数 |
2.4.2 实验数据 |
2.4.3 实验结果分析 |
2.5 小结 |
第三章 低渗透储层介质变形实验研究 |
3.1 介质变形测试实验方案 |
3.1.1 实验方法 |
3.1.2 实验设备 |
3.1.3 实验步骤 |
3.2 介质变形测试实验 |
3.2.1 基本参数 |
3.2.2 实验数据 |
3.2.3 实验结果分析 |
3.3 应力敏感性分析 |
3.4 小结 |
第四章 低渗透油藏水平井非线性渗流模型研究 |
4.1 垂直裂缝等效井径模型 |
4.1.1 参数无量纲化 |
4.1.2 矩形垂直裂缝井稳态等效井径模型 |
4.2 水平井段等效井径模型 |
4.2.1 圆形封闭均质油藏水平井产能模型 |
4.2.2 水平井段等效井径模型 |
4.3 启动压力梯度和介质变形条件下渗流模型 |
4.3.1 启动压力梯度条件下单相稳定渗流模型 |
4.3.2 介质变形条件下单相稳定渗流模型 |
4.4 水平井储层渗流与井筒管流耦合模型 |
4.4.1 油藏流动模型 |
4.4.2 井筒附近流动模型 |
4.4.3 裂缝内流动模型 |
4.4.4 井筒流动模型 |
4.4.5 耦合模型 |
4.5 小结 |
第五章 裂缝间干扰因素研究 |
5.1 研究方法 |
5.2 裂缝有效控制距离影响规律 |
5.3 产能影响规律 |
5.4 小结 |
第六章 重复压裂裂缝间距优化设计 |
6.1 优化设计流程 |
6.2 基于岩石物理相的精准选层选段 |
6.2.1 精准选层选段方法 |
6.2.2 聚类分析岩相划分 |
6.3 应用实例分析 |
6.3.1 区块压裂概况 |
6.3.2 区块优化设计模板 |
6.4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文章目录 |
致谢 |
(3)致密砂岩油藏蓄能体积压裂增产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外致密油开发概况 |
1.2.2 国内外致密油压裂研究现状 |
1.2.3 存在主要问题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案 |
第二章 储层岩石可压性研究 |
2.1 储层岩石力学参数分析 |
2.1.1 岩石抗压强度测定 |
2.1.2 抗拉强度实验 |
2.1.3 断裂韧性评价 |
2.1.4 Kaiser效应测取地应力 |
2.2 岩石可压性评价新方法的建立 |
2.2.1 岩石脆性计算方法 |
2.2.2 可压性评价新方法的建立 |
2.2.3 声波时差与岩石可压性评价研究 |
2.2.4 声发射b值验证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致密油藏水平井蓄能体积压裂产能模型及关键参数研究 |
3.1 致密油水平井压裂产能数学模型 |
3.1.1 物理模型的建立 |
3.1.2 数学模型的建立 |
3.1.3 模型的解析方法 |
3.2 压裂水平井产能影响参数敏感性分析 |
3.2.1 压裂水平井数值模型建立及验证 |
3.2.2 裂缝导流能力对压裂水平井产能的影响 |
3.2.3 裂缝长度对压裂水平井产能的影响 |
3.2.4 地层压力对压裂水平井产能的影响 |
3.2.5 压裂段数对压裂水平井产能的影响 |
3.2.6 水平段长度对压裂水平井产能的影响 |
3.2.7 启动压力梯度对压裂水平井产能的影响 |
3.3 致密油藏压裂水平井产能影响主控因素分析 |
3.4 致密油藏压裂施工参数对蓄能改造的影响研究 |
3.4.1 压裂裂缝扩展几何形态分析 |
3.4.2 施工参数对蓄能体积压裂影响研究 |
3.5 合理关井蓄能时间研究 |
3.5.1 压后关井压力场研究 |
3.5.2 压后饱和度及产量规律研究 |
3.5.3 压后蓄能合理关井时间确定方法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多功效压裂液渗吸及增强排驱机理研究 |
4.1 渗吸研究理论基础 |
4.2 渗吸实验研究 |
4.2.1 自发渗吸实验 |
4.2.2 加压渗吸实验 |
4.3 多功效压裂液渗吸对致密油微观驱替机理研究 |
4.3.1 压裂液渗吸评价实验 |
4.3.2 渗吸排驱机理分析 |
4.4 核磁共振测试渗吸驱替实验 |
4.4.1 核磁共振测试 |
4.4.2 微观驱替的时间效应 |
4.5 多功效压裂液性能对蓄能体积压裂的影响研究 |
4.5.1 摩擦特性对缝网形成的影响 |
4.5.2 压裂液粘度对水力压裂裂缝扩展的影响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储层物性、微观孔隙结构及驱替特征研究 |
5.1 储层岩石矿物成分及孔隙分布特征 |
5.1.1 储层岩石矿物成分分析 |
5.1.2 储层孔隙结构分析 |
5.2 储层物性参数评价 |
5.2.1 孔隙度测试分析 |
5.2.2 储层渗透率评价 |
5.2.3 饱和度分析评价 |
5.3 储层岩石表面性质评价 |
5.3.1 储层润湿性评价 |
5.3.2 储层表面张力评价 |
5.4 应力敏感及水锁伤害评价 |
5.4.1 应力敏感评价 |
5.4.2 水锁伤害评价 |
5.5 致密油藏驱替特征及井距研究 |
5.5.1 流管模型的建立 |
5.5.2 计算方法 |
5.5.3 模型的验证 |
5.5.4 Q246区块水驱动态特征应用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蓄能体积压裂优化设计及效果分析 |
6.1 区块基本情况 |
6.1.1 自然地理条件 |
6.1.2 勘探开发简况 |
6.1.3 地质特征 |
6.1.4 储层特征 |
6.1.5 油藏类型及流体特性 |
6.1.6 水驱效率评价 |
6.2 Q246区块储层可压性评价及工程甜点优选 |
6.3 射孔参数的优选 |
6.4 Q246区块蓄能压裂施工参数设计 |
6.5 多功效压裂液优选 |
6.6 压后关井时间确定 |
6.7 现场试验效果评价 |
6.8 典型井对比 |
6.9 井网加密及能量补充试验 |
6.10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学业期间取得的成果 |
致谢 |
(4)朝阳沟油田不同砂体压裂规模优化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前言 |
第一章 各类区块不同井网含水饱和度分布模型 |
1.1 各类区块地质建模与数值模拟 |
1.1.1 各类区地质模型的建立 |
1.1.2 各类区块数值模拟 |
1.2 各类区块不同井网含水饱和度分布 |
1.2.1 一类区块 |
1.2.2 二类区块 |
1.2.3 三类区块 |
1.3 含水饱和度分布模型 |
1.3.1 含水饱和度分布模型的建立 |
1.3.2 待定系数的确定及模型验证 |
第二章 压裂改造规模优化方法 |
2.1 有效驱动系数计算模型 |
2.1.1 径向流压力分布 |
2.1.2 单井动用界限 |
2.1.3 不同井网有效驱动系数 |
2.2 初期产能预测模型 |
2.2.1 模型假设条件 |
2.2.2 数学模型的建立 |
2.3 含水率预测模型 |
2.3.1 理论模型的建立 |
2.3.2 预测模型确定 |
2.4 采收率预测模型 |
2.4.1 理论模型的建立 |
2.4.2 公式中参数计算方法 |
第三章 各类区块油水井改造规模 |
3.1 有效驱动系数与改造规模的关系 |
3.1.1 启动压力梯度确定 |
3.1.2 有效驱动系数图版 |
3.2 初期产能与改造规模的关系 |
3.2.1 数值模拟法压裂初期产能预测 |
3.2.2 油藏工程法压裂初期产能预测 |
3.3 含水率与改造规模的关系 |
3.4 采收率与改造规模的关系 |
3.4.1 数值模拟法预测采收率 |
3.4.2 油藏工程法采收率预测 |
3.4.3 措施后含水饱和度场分布 |
3.5 压裂规模优化 |
3.5.1 油井压裂 |
3.5.2 油水井同时压裂 |
第四章 压裂井合理压力水平 |
4.1 油井压裂前压力培养 |
4.1.1 合理注水强度优选 |
4.1.2 不同压力水平措施后开发指标预测 |
4.1.3 最优培养压力水平确定 |
4.1.4 压前培养注水时机确定 |
4.2 油井压裂后合理压力保持水平 |
4.2.1 压裂后地层压力变化 |
4.2.2 压裂后合理注水强度确定 |
4.3 压后保护与调整 |
4.3.1 压裂后高含水井措施及对策 |
4.3.2 压裂后低产液井措施及对策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文章目录 |
致谢 |
(5)X地区致密砂岩储层岩石力学特性及体积压裂甜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致密砂岩储层岩石力学评价研究现状 |
1.2.2 致密砂岩储层地应力评价研究现状 |
1.2.3 脆性表征方法研究现状 |
1.2.4 致密砂岩可压裂性评价方法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本文技术路线 |
第二章 X地区致密砂岩储层地质特征研究 |
2.1 矿物组分特征 |
2.2 孔隙结构特征 |
2.3 物性特征 |
2.4 体积压裂地质“甜点”确定 |
2.4.1 储层物性特征分析 |
2.4.2 储层电性特征分析 |
2.4.3 地质“甜点”下限标准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X地区致密砂岩储层岩石力学特性研究 |
3.1 岩心试样制备 |
3.1.1 岩心试样制备方法 |
3.1.2 岩心试样制备结果 |
3.2 岩石压缩实验 |
3.2.1 实验原理及过程 |
3.2.2 实验结果 |
3.2.3 实验结论与认识 |
3.3 岩石声波测试 |
3.3.1 实验原理及过程 |
3.3.2 实验结果 |
3.3.3 实验结论与认识 |
3.4 岩石抗拉实验 |
3.4.1 实验原理及过程 |
3.4.2 实验结果 |
3.4.3 实验结论与认识 |
3.5 动静态参数转化 |
3.5.1 纵横波波速转化关系 |
3.5.2 动静态弹性模量转化关系 |
3.5.3 动静态泊松比转化关系 |
3.5.4 抗拉强度与差应力及纵波波速关系 |
3.6 单井岩石力学参数及剖面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X地区致密砂岩储层地应力特征研究 |
4.1 岩心试样制备 |
4.1.1 岩心试样制备方法 |
4.1.2 岩心试样制备结果 |
4.2 声发射kaiser效应测试 |
4.2.1 实验过程及设备 |
4.2.2 实验解释理论 |
4.2.3 实验结果 |
4.2.4 实验结论与认识 |
4.3 单井地应力参数及剖面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X地区致密砂岩储层可压裂性及体积压裂“甜点”研究 |
5.1 可压裂性模型建立 |
5.1.1 脆性指数表征可压裂性 |
5.1.2 脆性结合断裂韧性表征可压裂性 |
5.1.3 综合岩石力学特性和地应力表征可压裂性 |
5.2 单井可压裂性参数及剖面 |
5.3 优选X地区致密砂岩储层体积压裂“甜点” |
5.3.1 地质“甜点” |
5.3.2 工程“甜点” |
5.4 验证X地区体积压裂地质、工程双“甜点”优选标准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
(6)基于震电效应的水力压裂数据采集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背景 |
1.2 论文研究意义 |
1.3 裂缝监测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微地震监测技术发展及研究现状 |
1.3.2 震电监测技术发展及研究现状 |
1.3.3 联合监测技术发展及研究现状 |
1.4 论文研究的内容与结构 |
第2章 孔隙介质中的震电效应 |
2.1 震电效应理论 |
2.2 Pride震电耦合方程组 |
2.3 非饱和孔隙介质中的震电场 |
2.3.1 非饱和状态下的Pride理论 |
2.3.2 混合孔隙流体介质的分析 |
2.3.3 流体饱和度对震电场的影响 |
2.4 震电探测技术在油气勘探中的应用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联合数据采集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
3.1 微地震与震电联合监测原理 |
3.1.1 微地震地面监测原理 |
3.1.2 震电监测原理 |
3.1.3 微地震与震电联合监测原理 |
3.2 采集系统设计方案 |
3.3 采集系统结构框图 |
3.4 采集系统功能要求与技术指标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采集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
4.1 微地震信号处理通道设计 |
4.1.1 预处理电路 |
4.1.2 全差分放大电路 |
4.1.3 微地震信号模数转换模块 |
4.2 震电信号处理通道设计 |
4.2.1 前置放大电路 |
4.2.2 带通滤波电路 |
4.2.3 缓冲隔离电路 |
4.2.4 震电信号模数转换模块 |
4.3 网络通信模块 |
4.4 电源管理模块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采集系统软件程序设计 |
5.1 ADS1282 驱动程序设计 |
5.2 AD7915 驱动程序设计 |
5.3 网络通信模块程序设计 |
5.4 人机交互界面设计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系统测试与实验 |
6.1 功能模块单板测试 |
6.1.1 供电电压测试 |
6.1.2 前置放大电路增益测试 |
6.1.3 带通滤波电路带宽测试 |
6.2 系统指标测试 |
6.2.1 噪声指标测试 |
6.2.2 采集系统正弦波测试 |
6.2.3 功耗指标测试 |
6.3 野外实验测试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特低渗透油田X区块油井压后产能评价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特低渗透油藏X区块工区概况 |
2.1 特低渗透油藏 X 区块地质概况 |
2.2 控制储量区压裂概况 |
2.3 小结 |
第三章 特低渗透油藏 X 区块精细地质建模 |
3.1 基础数据准备 |
3.1.1 坐标数据库 |
3.1.2 储层属性数据库 |
3.1.3 分层数据库 |
3.2 建立储层构造模型 |
3.2.1 研究区块储层构造层面模型建立发 |
3.2.2 精细网格设计 |
3.3 建立储层属性参数模型 |
3.3.1 几何模型 |
3.3.2 离散化测井曲线 |
3.3.3 沉积相模型 |
3.3.4 储层相控物性参数模型 |
3.4 粗化及导出 |
3.5 小结 |
第四章 区块X压裂数值模拟及油井产能评价 |
4.1 油藏数值模拟基本参数设计 |
4.1.1 模拟工作的基本信息 |
4.1.2 流体PVT及岩石属性数据 |
4.1.3 油藏分区参数 |
4.1.4 油藏模型初始化 |
4.1.5 输出控制参数 |
4.2 局部网格加密法模拟裂缝 |
4.2.1 直井的局部网格加密 |
4.2.2 水平井的局部网格加密 |
4.3 历史拟合 |
4.3.1 产油量拟合 |
4.3.2 含水率拟合 |
4.4 研究区块压裂油井产能分析 |
4.4.1 直井压后产能评价 |
4.4.2 水平井产能评价 |
4.5 小结 |
第五章 特低渗透油藏压后产能影响因素分析 |
5.1 建立理想模型 |
5.2 油井压裂后产能影响单因素分析 |
5.2.1 油井压裂后产能影响单因素分析实验方案 |
5.2.2 基质渗透率对油井压后产能影响 |
5.2.3 储层非均质性对油井压后产能影响 |
5.2.4 裂缝半长对油井压后产能影响 |
5.2.5 裂缝的导流能力对油井压后产能影响 |
5.2.6 启动压力梯度对油井压后产能影响 |
5.3 正交设计分析油井压后产能影响因素 |
5.3.1 正交设计方差分析原理 |
5.3.2 应用方差分析进行压裂井产能影响因素敏感性研究 |
5.4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滇东老厂区块多层叠置煤储层可改造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与项目依托 |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
1.2.1 煤层气勘探开发现状 |
1.2.2 煤储层改造性研究现状 |
1.2.3 研究区现状及以往工作概况 |
1.2.4 存在问题 |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与科学问题 |
1.5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案 |
1.6 论文工作量 |
2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地理位置及自然概况 |
2.2 区域构造特征 |
2.3 含煤地层发育特征 |
3 煤储层改造条件分析 |
3.1 老厂矿区煤系地层组合条件 |
3.1.1 地层组合特征 |
3.1.2 煤厚与煤层间距对储层改造的影响 |
3.1.3 评价单元划分 |
3.2 煤体结构特征 |
3.2.1 煤体结构测井判识与层域分布特征 |
3.2.2 煤体结构对储层改造的影响 |
3.3 岩石力学条件分析 |
3.3.1 横波时差数据预测 |
3.3.2 煤岩与顶底板岩石力学参数计算 |
3.3.3 煤岩力学性质对改造的影响 |
3.3.4 煤岩与顶底板力学性质差异对改造的影响 |
3.4 地应力条件分析 |
3.4.1 区域地应力背景 |
3.4.2 地应力测试与计算结果 |
3.4.3 地应力特征及变化规律 |
3.4.4 地应力控制下渗透率变化 |
3.4.5 地应力对储层改造的影响 |
4 煤储层可改造评价方法及体系的建立 |
4.1 煤储层改造性评价指标体系 |
4.2 评价指标体系权重计算 |
4.3 灰色聚类法评价 |
4.4 评价结果分析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9)基于地震-地质的煤储层可改造性综合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3.1 煤储层可改造性的影响因素研究 |
1.3.2 煤储层改造工艺技术研究进展 |
1.4 科学问题 |
1.5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内容 |
1.5.2 技术路线 |
1.6 完成工作量 |
1.7 主要创新成果 |
2 研究区煤层气地质概况 |
2.1 地质构造特征 |
2.2 地层特征 |
2.3 煤层发育与展布特征 |
2.4 本章小结 |
3 基于地震曲率分析的煤体结构预测 |
3.1 地震曲率属性判识煤体结构机理 |
3.2 基于地震曲率分析的煤体结构预测方法 |
3.2.1 基于岩心描述的煤体结构分析 |
3.2.2 地震数据的分析与处理 |
3.2.3 反映煤体结构特征的地震曲率属性提取与优选 |
3.2.4 基于地震曲率的煤体结构预测模型 |
3.3 郑庄地区煤体结构预测结果 |
3.3.1 煤体结构展布特征 |
3.3.2 煤体结构预测方法可行性验证 |
3.3.3 煤体结构分布的区域构造控制因素分析 |
3.3.4 煤体变形演化规律 |
3.4 本章小结 |
4 基于测井的地应力预测模型及结果 |
4.1 基于测井的地应力预测模型 |
4.1.1 注水/压降试井及地应力测试结果 |
4.1.2 横波时差预测模型 |
4.1.3 Biot模型建立 |
4.1.4 地应力模型构建 |
4.2 郑庄地区地应力分布预测结果 |
4.2.1 郑庄地区地应力平面展布特征 |
4.2.2 地应力场垂向分布规律 |
4.2.3 应力比值的垂向特征 |
4.3 本章小结 |
5 煤储层可改造性评价影响因素分析 |
5.1 煤体结构对储层改造影响分析 |
5.1.1 煤体变形指数(CTI) |
5.1.2 煤体变形指数与水力压裂裂缝关系 |
5.2 地应力对储层改造影响分析 |
5.2.1 地应力与储层渗透率 |
5.2.2 地应力与煤体变形 |
5.2.3 地应力与水力压裂作用机理 |
5.3 煤岩类型及其对水力压裂影响 |
5.3.1 煤岩类型特征表征 |
5.3.2 煤岩类型与水力压裂关系 |
5.4 构造变形对水力压裂影响 |
5.5 储层岩性及其力学特性对水力压裂影响 |
5.5.1 煤层顶/底板岩性及其力学特征分析 |
5.5.2 储层岩石力学特性对水力压裂影响 |
5.6 煤储层可改造性评价关键指标及评价标准 |
5.7 本章小结 |
6 煤储层可改造性评价体系的建立及应用 |
6.1 煤储层可改造性评价的总体思路 |
6.2 郑庄地区煤储层可压裂性评价 |
6.2.1 关键指标权重及其评价函数的确定 |
6.2.2 煤储层可压裂性模型的建立及分析 |
6.3 郑庄地区煤储层可改造性评价模型构建与分析 |
6.3.1 评价模型的建立及标定 |
6.3.2 煤储层可改造性分区与分类 |
6.4 不同可改造性分区的开发特点 |
6.4.1 不同可改造性分区的压裂特征 |
6.4.2 不同可改造性分区的排采特征 |
6.5 不同储层类型适应性增产技术对策 |
6.6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一、作者简介 |
二、博士期间科研成果 |
三、博士期间学术交流 |
(10)非均质页岩分段压裂裂缝扩展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
1.2.1 页岩储层非均质性研究现状 |
1.2.2 页岩储层水力裂缝扩展机理研究 |
1.2.3 天然裂缝对水力裂缝扩展的影响机理研究 |
1.2.4 存在的主要问题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2章 页岩储层非均质性评价实验及方法研究 |
2.1 页岩力学特性及矿物组分分析实验 |
2.1.1 页岩力学特性实验 |
2.1.2 页岩矿物组分分析实验 |
2.2 基于测井资料的页岩储层非均质性评价新方法 |
2.2.1 页岩储层非均质性特征的影响因素 |
2.2.2 页岩储层非均质性综合评价方法 |
2.2.3 基于测井资料的非均质性评价方法实例分析 |
2.3 基于压裂资料的远井页岩储层非均质性评价新方法 |
2.3.1 基于压裂施工压力曲线的非均质性评价方法 |
2.3.2 基于压裂资料的非均质性评价方法实例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页岩非均质性的水力裂缝扩展机理研究 |
3.1 基于渗流-应力耦合作用的水力压裂有限元原理 |
3.1.1 水力压裂流-固耦合控制方程 |
3.1.2 基于扩展有限元的控制方程求解原理 |
3.1.3 水力裂缝起裂及扩展准则 |
3.2 基于页岩非均质性的水力裂缝扩展有限元模型 |
3.2.1 页岩非均质性表征 |
3.2.2 建模步骤与参数设置 |
3.2.3 有限元模型验证 |
3.3 页岩非均质性条件下水力裂缝扩展结果分析 |
3.4 水力裂缝在非均质页岩储层中扩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
3.4.1 水平地应力对水力裂缝扩展的影响分析 |
3.4.2 抗拉强度对水力裂缝扩展的影响分析 |
3.4.3 注入排量对水力裂缝扩展的影响分析 |
3.4.4 压裂液粘度对水力裂缝扩展的影响分析 |
3.4.5 缝间应力干扰作用对水力裂缝扩展的影响分析 |
3.4.6 不同段间非均质性对水力裂缝扩展的影响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裂缝性页岩储层水力裂缝扩展机理研究 |
4.1 天然裂缝分布属性参数分析 |
4.1.1 天然裂缝中心位置 |
4.1.2 天然裂缝长度 |
4.1.3 基于测井资料表征天然裂缝产状 |
4.2 基于零厚度内聚力单元的水力压裂有限元原理 |
4.2.1 零厚度内聚力单元基本原理 |
4.2.2 零厚度内聚力单元流-固耦合控制方程 |
4.2.3 零厚度内聚力单元起裂与扩展准则 |
4.3 裂缝性页岩储层水力裂缝扩展有限元模型 |
4.3.1 基于网格节点分裂的裂缝随机扩展方法 |
4.3.2 建模步骤及参数设置 |
4.3.3 有限元模型验证 |
4.4 水力裂缝在裂缝性页岩储层中扩展结果分析 |
4.5 水力裂缝在裂缝性页岩储层中扩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
4.5.1 水平地应力差对水力裂缝扩展的影响分析 |
4.5.2 储层非均质性对水力裂缝扩展的影响分析 |
4.5.3 天然裂缝胶结强度对水力裂缝扩展的影响分析 |
4.5.4 天然裂缝面摩擦系数对水力裂缝扩展的影响分析 |
4.5.5 注入排量对水力裂缝扩展的影响分析 |
4.5.6 压裂液粘度对水力裂缝扩展的影响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四、测井资料在压裂技术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川南龙马溪组页岩力学特性及水力压裂机理研究[D]. 殷鹏飞. 中国矿业大学, 2020
- [2]低渗透油藏水平井重复压裂裂缝间距优化研究[D]. 程子岳. 东北石油大学, 2020(03)
- [3]致密砂岩油藏蓄能体积压裂增产机理研究[D]. 李兴科. 东北石油大学, 2020
- [4]朝阳沟油田不同砂体压裂规模优化方法研究[D]. 陈鑫燃. 东北石油大学, 2020(03)
- [5]X地区致密砂岩储层岩石力学特性及体积压裂甜点研究[D]. 江昊焱. 西安石油大学, 2020(11)
- [6]基于震电效应的水力压裂数据采集系统[D]. 孙佳. 吉林大学, 2020(08)
- [7]特低渗透油田X区块油井压后产能评价技术研究[D]. 边衡宇. 东北石油大学, 2020(03)
- [8]滇东老厂区块多层叠置煤储层可改造性研究[D]. 邢亚楠.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8)
- [9]基于地震-地质的煤储层可改造性综合评价研究[D]. 曹路通.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8)
- [10]非均质页岩分段压裂裂缝扩展机理研究[D]. 翟文宝.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