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口站再创辉煌

汉口站再创辉煌

一、汉口车站再铸辉煌(论文文献综述)

闫鹏[1](2021)在《再利用视角下的美国铁路建筑遗产保护体系初探》文中研究说明铁路建筑遗产是一种特殊的工业遗产。美国有运营里程世界第一的铁路系统,在新型交通工具出现后,铁路的地位开始下降,铁路营业里程也不断缩短,大量铁路建筑被关停或废弃成为“遗产”。这些建筑遗产被妥善保护并以再利用的形式获得新生。从再利用视角看待美国铁路建筑遗产保护体系。首先,美国对建筑遗产有再利用的需求。(1)资源保护需求:第一次石油危机爆发后,引发美国经济萧条,美国经济缩水,要求在建设中最大限度地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2)城市发展需求:简·雅各布斯(Jane Jacobs)在其着作《美国大城市生与死》(The Death and Life of Great American Cities)中阐述:“建筑遗产的再利用可以为传统中小企业提供场所,以增加城市的经济多样性与活力。”其次,美国铁路建筑遗产保护有再利用的基础和政策导向。(1)再利用基础:美国铁路遗产存量大、系统完整、建筑风格明显、结构稳固、空间开阔多样的特点,体现其具有修复价值和再利用的先天优势;(2)政策导向:1976年的《公共建筑合作利用法》(Public Buildings Cooperative Use Act)倡导合理和有效利用具有历史、文化、建筑学意义的建筑。1981年,美国国会通过了《联合车站再开发法案》(Union Station Redevelopment Act of 1981),鼓励华盛顿联合车站用于商业功能的自适应再利用。因此,无论对于一般性的建筑遗产还是铁路建筑遗产,美国都是鼓励以再利用的形式予以保护。本文以美国铁路建筑遗产作为探究对象,结合国外关于铁路遗产的理论研究,包括遗产廊道理论、城市复兴理论,对美国铁路建筑遗产保护的价值体现、发展历程、制度法规、权责主体和技术措施进行探讨。以再利用的视角探究美国铁路建筑遗产保护体系,尝试理清是否能在保护的同时进行铁路建筑遗产的再利用,以及有哪些保护制度、保护力量、保护方法可以保障再利用的形式及效果。论文首先探讨了美国铁路建筑遗产的价值构成,回顾了美国铁路建筑遗产保护的历史进程,追溯了各个时期铁路建筑遗产保护的演变特点。从建筑学和城市规划的学科角度可以看出,美国铁路建筑遗产保护的目标是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长久的经济效益。铁路建筑遗产再利用有利于提升城市活力,丰富城市多样性功能,实现城市发展目标。其次,将美国铁路建筑遗产保护置于时代背景下,将保护体系的形成背景、运作机制和运行效用进行探讨。从制度体系、权责体系和技术体系的层面,探讨该体系是如何保障和促进铁路建筑遗产再利用的。最后,选取三类美国典型案例——升级交通功能的铁路建筑、改造成为商业功能的铁路建筑、改造成为公共功能的铁路建筑,进行详细分析。帮助理解不同类型的铁路建筑遗产保护过程、保护制度、主体和技术,以及如何实现铁路建筑遗产的保护和再利用,如何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和社会长久经济效益的发展目标。美国铁路建筑保护体系从制度法规引导、保护主体参与、保护方法实施都体现了铁路建筑遗产再利用的倾向。再利用的方式保护铁路建筑遗产可以节约社会资源,丰富城市多样性的功能系统,缓和铁路沿线空间割裂现状,增加城市经济活力。

初登辉[2](2019)在《基于整合思想的城市地铁车站公共空间设计研究 ——以上海地铁1号线和2号线为例》文中指出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建立以中心城市引领的城市群逐步成为支撑和带动经济和城镇化进一步发展的国家战略,一批世界级的超大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已逐渐形成。但这些超大城市的出现也带来了一系列大城市病。传统以公共汽车和小汽车为主的城市交通模式已难以应对日趋繁重的交通压力和紧张的人地关系,因此,以地铁为主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开始飞速发展,随之而来的“地铁公共空间”以及外延的城市公共空间对传统城市空间产生巨大影响。“地铁公共空间”作为城市中使用最频繁的公共空间之一,已经渗透到了城市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城市居民必不可少的公共场所和最具活力的城市空间。它不仅要满足地铁使用者便捷的交通出行需求,而且还要满足他们日益增加的对零售、餐饮、文化、旅游、交流等的多样需求。但一方面由于过去城市规划对地铁的快速发展估计不足,对地铁公共空间规划设计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不足,导致目前地铁在功能、空间、交通等多个领域与城市存在分离问题;另一方面由于过去城市规划管理与地铁建设分属不同部门,也导致地铁建设与城市其他建设各自为政,相互分离。上海是中国现代城市的先驱,上海地铁发展的速度和规模以及地铁车站公共空间的综合开发建设程度都较高,因此具有标本的研究意义。本文一方面将上海1号线和2号线的大量不同地铁车站公共空间的调研数据和文献资料从城市环境、车站功能和人的行为三方面分类研究;另一方面本文从城市功能、城市空间、城市交通、城市文化等诸多方面的整合来研究地铁车站公共空间,同时将复杂整合的要素分成物质和非物质两方面,并以城市系统共生思想作为整合的理论指导,依据实际调查的数据和问卷调查的数据进行归纳整理,从而总结出有利于整合城市地铁车站公共空间的设计原则和方法。

殷玥[3](2017)在《以转型为导向的铁路建筑遗产适应性再利用设计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城市发展转型为城市存量用地再挖潜迎来了契机,且传统铁路设施因不能满足人类日益高涨的运输需求而面临被关闭的命运。所以,从我国城市发展转型的需要以及铁路建筑遗产自身发展需求来看,适应性再利用将是未来铁路建筑遗产更新的趋势。本文首先介绍了国外铁路建筑遗产保护与再利用历程与现状,随后对于国内铁路建筑遗产现状做出简要统计与分析,通过国内外对比指出国内相关实践的不足。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针对我国铁路建筑遗产特点的适应性再利用目标与原则。最后,本文以铁路建筑遗产再利用项目为例,利用文献归纳、案例分析、图纸重绘、实地调研等方法从规划与单体两个层面总结出具体的适应性再利用设计策略。本文希望通过对铁路建筑遗产再利用设计策略的研究,在为今后国内铁路建筑遗产再利用的理论研究和具体实践提供一些依据以及行之有效的方法参考。

李珎[4](2017)在《基于城市记忆的城市雕塑适配度研究 ——以武汉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当代我国的城市雕塑规划越来越受到政府相关部门重视,然而城市雕塑的造型艺术特点使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部门难以理性把握,本文即立足于此,试图从公共认知角度研究城市雕塑的空间适配问题。本文探讨了城市记忆的心理学理论基础,分析了城市雕塑的类型与基本特征,立足武汉的空间格局及其雕塑发展,并以其教育、地标、纪念、装饰、娱乐、参与等六大功能分类为外源基础,以城市记忆为内因,由此建立具有因果关系的结构方程模型,从而探讨公共认知体系中的城市记忆与城市雕塑认知的相互影响与作用,并用数据化的空间适配度给予表述。这对我国的城市雕塑体系规划以及城市雕塑单体的规划建设审批均具有理性而又可操控的价值。全文的内容组织架构如下。第一章到第四章为基础研究,第一章分析了背景和意义,界定了记忆、城市记忆、城市雕塑及其相关概念;第二章分析了城市记忆的心理学基础理论,探讨了生理心理学、普通心理学、环境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的城市记忆阐述;第三章归结了城市雕塑的功能、题材、材料、风格几大分类、探讨了其公共性、识别性、观赏性、纪念性等特征;梳理了城市雕塑的创作思潮及其发展。第四章则主要围绕后文城市雕塑调查涉及到的武汉地区,阐述了其城市空间特点及其城市雕塑发展,并对其城市雕塑体系规划进行了回顾。全文的第五章到第六章为理论构建与实证研究。第五章针对后文结构方程模型的内源与外生两大因子集,即城市雕塑认知影响因素与城市记忆内涵构成进行了解析;第六章提出了城市记忆与城市雕塑认知的结合——适配度,并对内源与外生因子集进行了专家问卷调查,由此形成城市记忆与武汉城市雕塑认知适配性问卷调查表;将调查统计资料输入并建立结构方程模型。第七章对建立结构方程模型的测量变量进行了描述性分析,探讨了调查问卷的信度和效度,并以模型及其测量变量的相关度、因子、方差为依据进行了探索性分析;由此对结构方程模型进行修正并得出结论性统计数据。第八章为适配度调研汇总数据分析,从中归结出基于城市记忆的城市雕塑适配度的5点结论,以及对单类雕塑适配度的6点认识。最后针对适配度在其它城市的城市雕塑总体评价、单体雕塑建设审批评价、单体雕塑创作评价等的延伸应用进行了展望。本文提出用适配度来衡量基于城市记忆的城市雕塑认知的观点及其适配度的结构方程模型、适配度评价体系对城市雕塑体系规划与城市雕塑单体建设评估均具有理性、可操作、创新等的价值。

李燕峰[5](2016)在《近代上海私立高校与城市互动研究(1905-1937)》文中研究指明近世以来,西学东渐,新式学堂兴起,以此为背景,私立高校登上历史舞台。上海为近代最早开埠的五所城市之一,西方大学理念也是最先传入。上海与私立高校存在千丝万缕的关系,城市为私立高校的孕育、形成与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私立高校才会在上海迅速发展,如复旦大学、大夏大学等高校纷纷出现。近代上海私立高校数量和质量在全国范围之内都是遥遥领先其他城市,这成为中国高等教育史上独一无二风景。本文围绕私立高校与城市之间互动展开,同时也注意两者互动关系又存在不稳定特征。第一部分以城市发展为视角,分析城市在私立高校发展方面提供了哪些必要因素。第二部分以私立高校为视角,私立高校如何促进城市发展以及表现在哪些方面。但是限于当时的社会背景,私立高校与城市之间的互动又处于初级水平,不能等同于西方大学与城市的成熟互动关系,于是第三部分展开分析互动关系的制约因素,从内部因素、外部因素解释私立高校与城市互动的困境。

官千翔[6](2016)在《风雨中的守望:桂林道生医院发展史略(1911-1950)》文中研究指明本文的研究对象是桂林道生医院(The Way of Life Hospital),它是今桂林市妇幼保健院的前身。道生医院由英国圣公会女传教士柏德贞医生1911年创建在桂林宝积山下,是当时在桂林乃至广西为数不多的西医诊所和药房。至1925年经过改建和扩张,成为名副其实的道生医院。该院英文名翻译出来是“生命之路医院”,意即医院专事于妇科、产科和儿科受社会时局的影响,医院创建后又承担了很多因战乱受伤和疫病侵袭的病患治疗。40年来,医院历经了柏德贞、沃金思和何爱德三任院长,她们都以基督仁爱之心,率领全院职工,参与到军阀混战、抗战和国共战争时期的救死扶伤当中,缓解了地方医疗服务工作的压力,挽救了很多人的生命,同时也将西医技术传入桂林,培养西医人才,引起社会风习的改变。桂林道生医院就像历史的一面镜子,它历经变幻莫测的社会风雨,在战乱中坚忍和守望,几度遭毁,再度重建,它浓缩了桂林几十年的发展变化。通过对其历史的追溯,可以更为清晰地了解桂林道生医院的人道主义善举,认识近代桂林社会的发展变迁,促进桂林地方史和教会史的研究,增进对桂林历史文化的了解和认识。

刘劲[7](2015)在《我国城市中心铁路客运站改造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伴随着侵华战争的炮火,我国铁路在屈辱中诞生,并在动荡的局势中缓慢前进。随着新中国的成立,我国铁路事业才踏上了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尤其在改革开放时期,铁路产业不断发展壮大。由于我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铁路运输因此成为我国极其重要的经济及交通命脉,关系着国民不断增长的出行需求及难以割舍的归乡之情。近十年来,我国铁路跨入了快速发展的新时期,逐渐形成了普速、高速和城际三套客运系统。体系的明确划分、客运量的急速增长及乘客对乘车环境的要求逐渐提高等,都是目前城市中心的铁路客运站建设所面临的难题。城市中心的铁路客运站往往鲜明地体现着某一时期的建筑特色,作为城市地标伫立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如何使城市中心铁路客运站适应新的社会环境及需求,成为当前铁路客运站建设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大中城市中心的铁路客运站为研究对象,在对国内外铁路及铁路客运站发展历程进行简要梳理的同时,对近10年国内外城市中心火车站改造案例进行总结分析,提出当下铁路客运站的适应性改造策略,为类似的改造案例提供方法指导。论文共分五章。第一章对课题进行基础性理论与实践研究,阐述课题的研究背景与目前存在问题,综述国内外相关研究历程;第二章回顾了铁路及铁路客运站的产生及发展演变,总结我国城市中心铁路客运站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阐述本文的研究背景。之后为本论文的核心章节。通过第三章及第四章,对国内外城市中心火车站改造案例整理分析,归纳出适应我国城市中心铁路客运站改造的设计策略;第五章以西安火车站改造案例为剖析对象,因地制宜地对理论的应用进行探讨。

邵靖[8](2013)在《中国现代城市雕塑的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中国现代城市雕塑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着重分析了我国现代城市雕塑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历程。现代城市雕塑作为一个舶来品,是从19世纪末才从西方国家引入中国的,论文按照“殖民时期——民国时期——建国初期和文革时期——改革开放”这一历史脉络进行分析,对中国大陆上的城市雕塑进行了基本历史梳理,并对各个时期主要的作品进行了案例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中国的城雕在各个时期受不同的文化历史背景、社会因素和意识形态的影响,形成其不同的特点及其内在联系,对中国不同时期的雕塑教育和几代雕塑家的发展及特点也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本文由绪论、正文三章和最后的结论三大部分组成:绪论部分对论文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缘起、研究现状和研究的重点难点进行了剖析。第一章重点写了殖民统治时期的殖民者建立的城市雕塑和民国时期第一代雕塑家所创作的城市雕塑。殖民统治的强行开埠、西方思想的引入及新文化运动、美术革命、新兴艺术学校与社团对中国现代雕塑的兴起都是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殖民者在租界地的公共空间、公共建筑、公共花园及私家花园中都开始兴建现代城市雕塑。民国时期的雕塑家们都是经历了艰苦的留学之路后归国的,他们为民国时期的现代雕塑教育和雕塑事业都做出了卓绝的贡献。第二章主要论述了新中国解放初期和文革时期的城市雕塑发展历史。美协的成立、“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两结合”的方针对此时的雕塑界有着诸多的影响,而在与苏联关系僵化之前,新中国几乎所有领域都深受苏联的影响,雕塑教育和雕塑创作也不例外。此时最大的城市雕塑项目就是建造人民英雄纪念碑,之后的十大建筑雕塑和“文革”期间毛泽东像的遍地开花揭示了这一时期的城市雕塑完全笼罩在政治的阴影之中,城市雕塑彰显其独有的艺术特色。第三章结合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大背景,阐述了改革开放后中国现代城市雕塑发展的历史。这一时期的城市雕塑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多元化,从千篇一律的不锈钢抽象雕塑,到各种风格的百花齐放,全国城市雕塑艺术委员的成立为繁荣的中国城市雕塑发展指明了方向,各种国际雕塑创作营、国际城市雕塑大赛此起彼伏,使得雕塑公园开始兴旺起来,其中以名人雕塑园居多,但是经过近三十年的建设,雕塑公园的发展起起落落,雕塑公园的后续管理令人堪忧。结语部分对全文进行了归纳总结,对不同时期的中国城市雕塑发展特点进行了论述。对中国现代城市雕塑的现状进行了分析,鱼龙混杂的城市雕塑建设现象使许多雕塑家开始对中国城市雕塑的发展不断深入探讨,对中国传统雕塑进行反思,将传统融入现代城市雕塑之中,力求使得中国城市雕塑有更良好和合理的发展趋势。

简婉[9](2013)在《台湾现代诗的中国书写 ——二十世纪五0年代到八0年代》文中指出文化认同在当今台湾社会是一个争论不休、难解难分的议题,尤其「去中国化」意识升起,造成了台湾文化场域的巨大震荡,使得原为文化母体的中国竟变成了他者。但台湾文学根植於中国文化,是不争的事实。本论文的研究重点在於探究一九四九年之後台湾历经两岸政治的突变以及西方思潮的冲击,在社会环境剧烈震荡以及文化场域变迁下,现代诗如何穿越历史波澜与政治暗流,将中国在地理、历史、文化、思想、政治等方面之影响与冲击,带入不同时期各类型的书写,融汇西方文学主义思想以及本土意识,深刻表达出各时代不同的创作精神与风格,清晰地勾勒出一条以中国为脉络的书写路线。探讨的时间范畴,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迄八十年代,横跨战前「前行代」及战後「新世代」两代诗人,涵盖现代主义及现实主义两个诗潮。探讨的内容,系以台湾现代诗体现的「中国(情结/意识)」书写为范围,它可以是具体的,例如地理的、政治的;也可以是抽象的,包括历史的、文化的、或情感的,综合归纳为四个层面:一是「政治中国」,一个造成两岸分裂、握有实体政权的中国,那是反共复国的目标,政治抗争的对手;一是「离散中国」,一个令人魂牵梦系的乡愁中国,那是先祖埋葬的地方,是亲人等候重逢的家园,那也是民族血缘关系不可分割的乡土故国;一是「古典中国」,一个历史悠久、文化优美的中国,是诗人至死不渝的精神信仰,也是诗人渴望回归的精神原乡;一是「临履中国」,一个出现在眼前的真实中国,解严开放之後,许多有人回到朝思暮想的故园,或探望亲人,或祭拜先祖,也有人回到书本上的历史现场,或文化凭吊,或旅游探索。这些不同层次、不同内涵、的中国情怀(意识)在不同时期的文化场域都有着不同的解读、反思与展现,彼此重叠交错,相互应声和鸣,共构成台湾现代文学中最严整的中国书写内容与辩证美学。

杨帆[10](2013)在《重庆军事工业遗产地景观更新设计研究 ——以鹅公岩大桥桥下公园概念性规划为例》文中研究表明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推进,城市功能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国内正处于新型工业化和快速城市化的发展阶段,重庆这座与工业发展息息相关的城市也正处于“退二进三”的城市转型期,大批军事工业遗产地的景观更新研究迫在眉睫。随着后工业时代的来临,产业结构不断调整,重庆大量的军工遗产地停止生产活动,厂房、办公建筑、机械设施等大范围荒废。其中遗留下来的工业景观不仅有珍贵的历史价值需要深度挖掘和研究,而且还具有更新改造再利用的现实价值,景观更新是对城市工业遗产地进行合理的更新再利用的有效途径,是重新激发工业景观活力的有效方法之一。本文对东西方景观设计领域所涉及到的工业遗产地保护和更新再利用的实践做出系统的研究整理,总结梳理工业遗产保护和更新再利用的发展进程及相关概念、理论。结合重庆具体环境,梳理重庆军事工业发展脉络,对重庆军事工业遗产地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总结重庆军事工业遗产地景观更新中所面临的问题,提出分级保护和再利用方案,归纳各类军事工业遗产地更新设计中用到的设计理念和手法。针对重庆军工遗产地的特点,重点研究了当前工业遗产地景观更新设计的模式与策略。论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一至三章对有关工业遗产地景观更新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基础理论以及国内外发展历程进行总结,发现目前我国面临的问题和不足,为论文后续章节提供引导。第二部分,研究重庆军事工业发展史,通过调研军事工业目前在重庆的分布,总结重庆军事工业遗产面临的困境,并对具有景观更新的潜力进行发掘。第三部分,工业遗产地景观更新模式的研究包括对军事工业遗产价值体系进行分类研究,分类研究工业遗产地景观更新的空间,提供可行性分析。第四部分,探讨重庆军事工业遗产地景观更新设计策略。从文脉重塑、遗产保护、污染治理、生态构建、功能置换等角度,对区域景观复兴提出建设性策略。针对第四章提出问题,制定相应的更新设计策略。第五部分,案例研究。结合重庆市区典型的城市发展状况,针对重庆建设厂部分遗产地景观更新设计的案例进行实例应用研究。第六部分,结语。总结全文,对重庆市军事工业遗产地的景观更新进行总结与展望,得出全文结论和需要改进的不足之处。

二、汉口车站再铸辉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汉口车站再铸辉煌(论文提纲范文)

(1)再利用视角下的美国铁路建筑遗产保护体系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概念界定
        1.2.1 铁路遗产
        1.2.2 美国铁路遗产分类
        1.2.3 美国铁路建筑遗产保护体系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外铁路建筑遗产保护相关研究
        1.3.2 国内铁路建筑遗产保护相关研究
    1.4 研究目标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内容及框架
2 美国铁路建筑遗产价值构成与保护体系发展历程
    2.1 美国铁路建筑遗产的价值构成
        2.1.1 历史价值
        2.1.2 艺术价值
        2.1.3 科学价值
        2.1.4 经济价值
    2.2 美国铁路建筑遗产保护的发展历程
        2.2.1 保护萌芽期(1945-1965)
        2.2.2 体系建立期(1966-1975)
        2.2.3 再利用保护期(1976-2000)
        2.2.4 多元化保护期(2001 年至今)
    2.3 本章小结
3 美国铁路建筑遗产保护的制度体系
    3.1 美国铁路建筑遗产保护制度体系形成背景
    3.2 美国铁路建筑遗产保护制度中的登录认定
        3.2.1 联邦政府登录认定
        3.2.2 州政府登录认定
        3.2.3 当地政府登录认定
        3.2.4 美国铁路建筑遗产保护中登录认定的作用
    3.3 美国铁路建筑遗产保护制度中的经济政策
        3.3.1 联邦层级经济政策
        3.3.2 州层级经济政策
        3.3.3 当地政府层级经济政策
        3.3.4 美国铁路建筑遗产保护中经济政策的作用
    3.4 美国铁路建筑遗产保护制度对适应性再利用的支持
        3.4.1 铁路建筑的适应性再利用
        3.4.2 废弃廊道的适应性再利用
        3.4.3 美国铁路建筑遗产保护制度鼓励适应性再利用的作用
    3.5 英美铁路建筑遗产保护的制度体系对比分析
        3.5.1 铁路建筑遗产保护中登录认定的对比分析
        3.5.2 铁路建筑遗产保护中经济政策的对比分析
        3.5.3 铁路建筑遗产保护中再利用法规的对比分析
    3.6 本章小节
4 美国铁路建筑遗产保护的权责体系
    4.1 美国铁路建筑遗产保护权责体系形成背景
    4.2 美国铁路建筑遗产保护的民间力量
        4.2.1 信托组织——铁路建筑遗产保护的“民间金主”
        4.2.2 历史协会——铁路建筑遗产保护的“民间专家”
        4.2.3 当地居民组织——铁路建筑遗产保护的“积极参与者”
        4.2.4 私有业主——铁路建筑遗产保护的“利益相关者”
        4.2.5 美国铁路建筑遗产保护中民间力量的作用
    4.3 美国铁路建筑遗产保护的官方力量
        4.3.1 美国国家公园管理局--铁路建筑遗产的 “核心管理人”
        4.3.2 美国交通部、住房和城市发展部——铁路建筑遗产保护的“协作人”
        4.3.3 历史保护审议委员会——铁路建筑遗产保护的“审查人”
        4.3.4 州历史保护官员——联邦与州之间遗产保护联络人
        4.3.5 经过认定的地方政府——城市遗产保护前沿照护人
        4.3.6 美国政府运营公司——铁路客运公司(Amtrak)
        4.3.7 美国铁路建筑遗产保护中官方力量的作用
    4.4 美英法铁路建筑遗产保护的权责体系对比分析
        4.4.1 铁路建筑遗产保护中的民间力量的对比分析
        4.4.2 铁路建筑遗产保护中的官方力量的对比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美国铁路建筑遗产保护的技术体系
    5.1 铁路建筑所在历史区域保护与再利用
    5.2 铁路段与铁路遗址场地保护与再利用
        5.2.1 铁路段保护与再利用
        5.2.2 铁路建筑遗产场地保护与再利用
    5.3 铁路建筑单体保护与再利用
        5.3.1 铁路站点规划
        5.3.2 再利用设计
        5.3.3 物理品质提升
    5.4 铁路设施、机车保护与再利用
    5.5 美德法日铁路遗产再利用的对比分析
    5.6 本章小结
6 再利用视角下的美国铁路建筑遗产保护案例研究
    6.1 康涅狄格州新伦敦联合车站
        6.1.1 新伦敦联合车站概况
        6.1.2 新伦敦联合车站保护中的制度保障
        6.1.3 新伦敦联合车站保护中相关机构的权责体现
        6.1.4 新伦敦联合车站保护中的技术策略
    6.2 乔治亚州萨凡纳车站
        6.2.1 萨凡纳车站概况
        6.2.2 萨凡纳车站保护中的制度保障
        6.2.3 萨凡纳车站保护中相关机构的权责体现
        6.2.4 萨凡纳车站保护中的技术策略
    6.3 犹他州奥格登车站
        6.3.1 奥格登车站概况
        6.3.2 奥格登车站保护中的制度保障
        6.3.3 奥格登车站保护中相关机构的权责体现
        6.3.4 奥格登车站保护中的技术策略
    6.4 本章小结
7 美国铁路建筑遗产保护对国内启示
    7.1 美国铁路建筑遗产保护制度体系对国内启示
        7.1.1 国内铁路建筑遗产保护的制度体系建设现状
        7.1.2 国内铁路建筑遗产保护的制度体系建设启示
    7.2 美国铁路建筑遗产保护权责体系对国内启示
        7.2.1 国内铁路建筑遗产保护的权责体系建设现状
        7.2.2 国内铁路建筑遗产保护的权责体系建设启示
    7.3 美国铁路建筑遗产保护技术体系对国内启示
        7.3.1 国内铁路建筑遗产保护的技术体系建设现状
        7.3.2 国内铁路建筑遗产保护的技术体系建设启示
    7.4 本章小结
8 结论
    8.1 研究结论
        8.1.1 再利用视角下的美国铁路建筑遗产保护
        8.1.2 美国铁路建筑遗产保护体系的目标达成
        8.1.3 再利用视角下美国铁路建筑遗产保护体系的局限性
    8.2 研究不足
    8.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历史遗产登录手册》中登录铁路车站
附录B 美国“铁路并游径”(RWT)统计表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2)基于整合思想的城市地铁车站公共空间设计研究 ——以上海地铁1号线和2号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的缘起
        1.1.1 课题来源
        1.1.2 课题依据
    1.2 研究背景
        1.2.1 城市地铁的发展
        1.2.2 当代中国城市地铁车站公共空间的现状及问题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对象
        1.5.1 上海城市地铁车站
        1.5.2 上海城市地铁车站公共空间
    1.6 研究现状
        1.6.1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1.6.2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1.7 研究框架
第2章 城市地铁车站公共空间的概念及内涵
    2.1 城市地铁车站的解读
        2.1.1 城市地铁车站的概念及内涵
        2.1.2 城市地铁车站的空间类型
        2.1.3 城市地铁车站的空间构成
    2.2 城市公共空间的解读
        2.2.1 城市公共空间的概念及内涵
        2.2.2 城市公共空间的特性
        2.2.3 城市公共空间的类型
    2.3 城市地铁车站公共空间的解读
        2.3.1 城市地铁车站公共空间的概念及内涵
        2.3.2 城市地铁车站公共空间的功能组成
        2.3.3 城市地铁车站公共空间的特点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城市地铁车站公共空间的调查和研究——以上海地铁1、2号线为例
    3.1 上海地铁总体概况
        3.1.1 线路和车站的选取
        3.1.2 地铁车站的调研范围
        3.1.3 地铁车站公共空间的限定
    3.2 上海地铁车站空间解析
        3.2.1 上海地铁车站的综合空间类型
        3.2.2 上海地铁车站的空间构成
        3.2.3 上海地铁车站公共空间的构成要素
    3.3 上海地铁车站使用者分析
        3.3.1 人群特点
        3.3.2 行为方式
        3.3.3 思维特点
    3.4 上海地铁车站公共空间的调研情况
        3.4.1 上海地铁车站的整体状况
        3.4.2 上海地铁车站公共空间的现状分析
        3.4.3 上海地铁车站公共空间的问题总结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整合思想的城市地铁车站公共空间设计理论
    4.1 整合思想的解读
        4.1.1 整合思想的概念及内涵
        4.1.2 整合思想的要素分析
        4.1.3 整合思想的必要性
    4.2 与城市地铁车站公共空间设计相关的理论研究
        4.2.1 城市系统论
        4.2.2 共生理论
        4.2.3 TOD理论
        4.2.4 行为需求理论
    4.3 基于整合思想的城市地铁车站公共空间设计要素
        4.3.1 影响城市地铁车站公共空间整合的要素
        4.3.2 城市地铁车站公共空间的物质整合要素
        4.3.3 城市地铁车站公共空间的非物质整合要素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整合思想的城市地铁车站公共空间的设计策略
    5.1 设计目标
        5.1.1 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
        5.1.2 优化内部公共空间的要求
        5.1.3 满足使用者的多样需求
    5.2 设计原则
        5.2.1 与城市共生的整合原则
        5.2.2 内部空间功能平衡的整合原则
        5.2.3 使用者行为秩序的整合原则
    5.3 设计策略
        5.3.1 地铁车站公共空间与城市一体化
        5.3.2 地铁车站公共空间内部复合化
        5.3.3 地铁车站公共空间使用者需求多元化
    5.4 设计管理
        5.4.1 多规合一
        5.4.2 多部门整合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基于整合思想的城市地铁车站公共空间的设计实践——以上海地铁1号线和2号线车站为例
    6.1 与城市环境的整合——人民广场站
        6.1.1 人民广场站环境概况
        6.1.2 公共空间现状
        6.1.3 整合设计总结
    6.2 内部功能整合——世纪大道站
        6.2.1 世纪大道站环境概况
        6.2.2 公共空间现状
        6.2.3 整合设计总结
    6.3 使用者需求整合——徐家汇站
        6.3.1 徐家汇站环境概况
        6.3.2 公共空间现状
        6.3.3 整合设计总结
    6.4 综合整合——静安寺站
        6.4.1 静安寺站环境概况
        6.4.2 公共空间现状
        6.4.3 整合设计总结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及展望
    7.1 思考与展望中国城市地铁车站公共空间的发展趋势
    7.2 总结整合中国城市地铁车站公共空间的设计方法
    7.3 总结整合中国城市地铁车站公共空间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致谢
图表目录
学术成果统计-作品、论文及专着发表
学术成果统计-展览及获奖
附录: 上海市地铁南京西路站片区规划改造设计

(3)以转型为导向的铁路建筑遗产适应性再利用设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传统铁路设施废弃
        1.1.2 城市发展转型
    1.2 概念界定
    1.3 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综述
        1.3.1 国外部分
        1.3.2 国内部分
    1.4 研究内容与意义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意义
    1.5 研究方法与论文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论文框架
第二章 铁路建筑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现状概述
    2.1 国外现状
        2.1.1 实践历程
        2.1.2 现状总结
    2.2 国内现状
        2.2.1 实践历程
        2.2.2 遗产特征
        2.2.3 现状调研
    2.3 国内外对比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针对铁路建筑遗产的适应性再利用理论建构
    3.1 必要性
        3.1.1 城市地位转变的需求迫切
        3.1.2 再利用灵活性与高历史价值的双重优势明显
        3.1.3 社会效益回报的前景乐观
    3.2 内涵与理论基础
    3.3 目标与原则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规划层面的适应性再利用设计策略
    4.1 功能置换
        4.1.1 单体建筑的置换
        4.1.2 整体线路的置换
    4.2 空间织补
        4.2.1 引入慢行系统
        4.2.2 融合城市空间
        4.2.3 增强轨道两侧联系
    4.3 文脉延续
        4.3.1 延续场地肌理特征
        4.3.2 利用铁路设施造景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单体层面的适应性再利用设计策略
    5.1 内部空间重构
        5.1.1 替换
        5.1.2 划分
        5.1.3 嵌套
        5.1.4 合并
    5.2 外部空间拓展
        5.2.1 单座建筑加建
        5.2.2 多座建筑连接
    5.3 结构优化与置入
        5.3.1 结构自身修缮
        5.3.2 构件辅助升级
        5.3.3 新旧结构脱开
        5.3.4 新旧结构连接
    5.4 外围护体系延续与协调
        5.4.1 修旧如旧
        5.4.2 新旧并置
        5.4.3 新质覆盖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成果综述
    6.2 研究的不足
    6.3 后续研究建议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图片与表格来源
附录
作者简介

(4)基于城市记忆的城市雕塑适配度研究 ——以武汉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城市雕塑是精神文明发展的要求
        1.1.2 城市雕塑是城市特色营造的体现
        1.1.3 城市雕塑的空间适配历来是社会关注的焦点
        1.1.4 城市雕塑是城市历史空间保护中的点睛之笔
        1.1.5 城市雕塑也是城市规划管理中的一个难题
    1.2 相关概念界定
        1.2.1 记忆及其相关概念
        1.2.2 城市记忆及其相关概念
        1.2.3 城市雕塑及其相关概念
        1.2.4 有关适配度的界定
        1.2.5 SPSS和SEM
    1.3 研究思路与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构架
2 城市记忆的心理认知基础
    2.1 相关心理学及其理论阐述
        2.1.1 心理学发展概况
        2.1.2 三大基础性心理学
        2.1.3 社会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学说
    2.2 相关心理学及其认知理论
        2.2.1 生理心理学的认知
        2.2.2 普通心理学的认知
        2.2.3 环境心理学的认知
        2.2.4 社会心理学的认知
    2.3 相关心理认知理论及其城市记忆阐述
        2.3.1 生理心理认知的城市记忆阐述
        2.3.2 普通心理认知的城市记忆阐述
        2.3.3 环境心理认知的城市记忆阐述
        2.3.4 社会心理认知的城市记忆阐述
    2.4 城市记忆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3 城市雕塑的分类、特征、创作及其发展
    3.1 城市雕塑的分类
        3.1.1 城市雕塑功能分类
        3.1.2 城市雕塑题材分类
        3.1.3 城市雕塑材料分类
        3.1.4 城市雕塑风格分类
    3.2 城市雕塑的特征
        3.2.1 公共性
        3.2.2 识别性
        3.2.3 观赏性
        3.2.4 纪念性
    3.3 城市雕塑的创作思潮
    3.4 我国城市雕塑的实践与发展
        3.4.1 由户外雕塑迈向城市雕塑的发展历程(1949年以前)
        3.4.2 我国城市雕塑体系的初成(1949年-1978年)
        3.4.3 走向世界的中国城市雕塑(1978年~)
4 武汉城市雕塑的发展历程及其空间现状与未来
    4.1 武汉城市空间发展概述
        4.1.1 近现代时期以前的武汉城市空间发展
        4.1.2 近现代时期的武汉城市空间发展
        4.1.3 当代武汉城市空间发展
    4.2 武汉城市雕塑的发展历程
        4.2.1 教育启蒙下的武汉近现代城市雕塑(1861-1948)
        4.2.2 多元文化交融中的体系初成(1949-1959)
        4.2.3 政治意识主导下的武汉城市雕塑发展(1960~1975)
        4.2.4 改革开放后创作热情与能量的进发(1976~1993)
        4.2.5 迈向成熟而又多元的武汉城市雕塑(1994~)
    4.3 武汉城市雕塑的空间现状与未来
        4.3.1 武汉城市雕塑空间分布现状
        4.3.2 武汉城市雕塑体系规划
        4.3.3 武汉城市雕塑规划建设要点
5 城市记忆因素及其城市雕塑认知
    5.1 城市记忆与城市雕塑的认知关联
    5.2 城市记忆的因素构成
        5.2.1 非物质性因素
        5.2.2 物质性因素
    5.3 影响城市雕塑认知的因素
        5.3.1 认知人群
        5.3.2 城市雕塑认知对象
        5.3.3 信息来源
6 城市雕塑适配度及其测度
    6.1 城市记忆与城市雕塑认知的结合——适配度的提出
        6.1.1 适配度的提出
        6.1.2 适配度的度量
        6.1.3 适配度的数据获取
    6.2 城市雕塑专业认知调查
    6.3 适配度测量模型的建构步骤
    6.4 变量的设置
        6.4.1 变量的类型
        6.4.2 外源与内生变量
    6.5 变量的测量
        6.5.1 外源潜在变量的测量
        6.5.2 内生潜在变量的测量
    6.6 问卷的设计与发放
        6.6.1 问卷设计
        6.6.2 问卷发放
7 武汉城市雕塑适配度的数据分析
    7.1 适配度测量变量的描述性分析
        7.1.1 认知对象的基本特征
        7.1.2 测量变量的描述性分析
    7.2 调查问卷的信度和效度分析
        7.2.1 信度分析
        7.2.2 效度分析
    7.3 探索性分析
        7.3.1 相关分析
        7.3.2 方差分析
    7.4 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7.4.1 结构方程模型简介
        7.4.2 假设检验(Hypothesis-tesing)
        7.4.3 结构验证(Structural Confirmatory)
        7.4.4 模型比较分析(Modeling Analysis Comparison)
    7.5 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与修正
8 基于城市雕塑功能分类的适配度分析
    8.1 适配度调研汇总数据分析及其结论
    8.2 适配度调研单体数据及其对比分析
        8.2.1 雕塑单体观测变量基本统计量与验证性因子分析
        8.2.2 分析结果及结论
    8.3 适配度的延伸应用思考
    8.4 创新点及展望
        8.4.2 研究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论文
附录3 博±生期间参与的课题研究情况

(5)近代上海私立高校与城市互动研究(1905-1937)(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由、内容、方法
    第二节 研究综述
    第三节 概念界定
第二章 上海城市为私立高校发展提供机遇
    第一节 城市交通与私立高校
    第二节 城市房地产与学校校舍
    第三节 银行与高校经费
    第四节 城市市民与高校
    第五节 城市“移民”与私立高校
第三章 私立高等学校融入上海城市
    第一节 立足上海求生存,营造良好口碑
    第二节 私立高校对城市经济影响
    第三节 私立高校对于城市政治影响
    第四节 私立高校对城市文化生活影响
第四章 近代上海私立高校与城市互动的制约因素
    第一节 内部因素:私立高校发展不足
    第二节 外部因素:政府政策、战争的制约作用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6)风雨中的守望:桂林道生医院发展史略(1911-1950)(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 研究的意义
    (二) 研究现状
    (三) 资料来源
    (四) 研究方法
    (五) 创新与不足
二、桂林道生医院的创建与发展
    (一) 从中华圣公会的成立到中华圣公会湘桂教区的创建
    (二) 道生医院的创建
    (三) 军阀混战与反帝浪潮中医院的艰难处境
    (四) 抗战烈焰下医院的苦苦挣扎
    (五) 战后医院重建与收回国人办理
三、桂林道生医院的医务与教务活动
    (一) 医院的宗教使命及结果
    (二) 妇女工作的开展
    (三) 医院的医疗与管理
四、桂林道生医院的历史作用及评价
    (一) 历史作用
    (二) 社会评价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后记

(7)我国城市中心铁路客运站改造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图目录
表目录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2.1 国外相关研究与实践
        1.2.2 国内相关研究与实践
    1.3 存在问题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相关概念界定
        1.4.2 研究对象及内容
        1.4.3 研究方法
    1.5 研究框架
2 铁路客运站的历史沿革及我国城市中心铁路客运站现状
    2.1 世界铁路及铁路客运站的历史沿革
        2.1.1 世界铁路的产生及发展
        2.1.2 铁路客运站的产生及发展
    2.2 我国铁路及铁路客运站的发展沿革
        2.2.1 我国铁路的产生及发展
        2.2.2 我国铁路客运站的产生及发展
    2.3 我国城市中心铁路客运站建筑的演变
        2.3.1 城市区位的演变
        2.3.2 相关政策法规的演变
        2.3.3 站房建筑的演变
        2.3.4 站前广场的演变
        2.3.5 站场空间的演变
    2.4 我国城市中心铁路客运站现状
        2.4.1 我国近代铁路客运站保护状况
        2.4.2 建国后的铁路客运站情况
        2.4.3 城市铁路客运站的区位探讨
    2.5 我国城市中心铁路客运站存在的问题
        2.5.1 现有客运站的客容量不足
        2.5.2 功能及流线亟需整合
        2.5.3 城市空间上的割裂
        2.5.4 站内换乘、站站换乘不便
        2.5.5 其他问题
    2.6 本章小结
3 指导我国城市中心铁路客运站改造设计的理论与实践
    3.1 我国城市中心铁路客运站改造设计的价值
        3.1.1 历史与文化价值
        3.1.2 经济价值
    3.2 指导城市中心铁路客运站改造设计的相关理论
        3.2.1 工业遗产保护
        3.2.2 紧缩城市理论与TOD城市开发模式
        3.2.3 站城一体开发
    3.3 国外城市中心铁路客运站改造设计研究与实践
        3.3.1 欧美
        3.3.2 日本
    3.4 国内城市中心铁路客运站改造设计研究与实践
        3.4.1 沈阳站——历史的重塑
        3.4.2 合肥站——旧貌换新颜
        3.4.3 大连站——现代车站的领跑
    3.5 本章小结
4 我国城市中心铁路客运站改造设计策略
    4.1 改造设计原则
        4.1.1 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4.1.2 传承城市文化脉络
        4.1.3 与城市新功能有机结合
        4.1.4 贯彻可持续发展的设计思路
        4.1.5 完善功能,逐步实施
    4.2 站房建筑的改造设计策略
        4.2.1 主体站房建筑的保留情况
        4.2.2 功能空间的整合提升
        4.2.3 人性化设计
    4.3 站前广场的改造设计策略
        4.3.1 功能结构更新
        4.3.2 体化发展
        4.3.3 综合性功能扩充
    4.4 站场空间的改造设计策略
    4.5 城市规划策略
    4.6 绿色发展策略
    4.7 本章小结
5 西安铁路客运站改造设计实例
    5.1 西安铁路客运站的演变
        5.1.1 历史中的第一代西安站
        5.1.2 第二代西安站
    5.2 西安铁路客运站存在的问题
        5.2.1 影响城市常态发展
        5.2.2 站前广场功能平面分布
        5.2.3 站房等配套设施老化
        5.2.4 配套服务设施档次较低
    5.3 西安铁路客运站改造设计
        5.3.1 项目简介
        5.3.2 改造设计对策
        5.3.3 既有站房空间转换
        5.3.4 项目评价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7 参考文献
8 附录
    附录A 2015中国城市60强名单
    附录B 2000年以来我国主要城市铁路客运站改造情况普查表
    附录C 我国主要近代铁路客运站现状一览表
    附录D 欧美城市中心既有铁路客运站改造案例
9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8)中国现代城市雕塑的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由
    二、研究对象
    三、研究现状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萌芽起步期:——半殖民半封建及民国时期现代城市雕塑(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中叶)
    第一节 时代背景
        一、 政治背景
        二、 文化背景
    第二节 租界的现代城市雕塑
        一、 公共空间中的城市雕塑
        二、 欧式公共建筑上的雕塑作品
        三、 公共花园雕塑
        四、 私家花园中的雕塑
    第三节 民国时期的雕塑留学生
        一、 清末民初留学生概述
        二、 学习雕塑的留学生概况
        三、 留学生在国外的学习和生活
    第四节 民国时期的现代雕塑教育
        一、 土山湾的雕塑教育
        二、 私立上海美术专科学校
        三、 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
        四、 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
        五、 广州市立美术学校
    第五节 民国时期现代雕塑理论的传播
        一、 美术团体
        二、 美术期刊
        三、 美术展览
    第六节 民国时期的现代雕塑家
        一、 蔡元培与现代雕塑家
        二、 李金发
        三、 江小鹣
        四、 刘开渠
        五、 滑田友
        六、 张充仁
    第七节 民国时期的城市雕塑作品
        一、 孙中山雕像
        二、 名人塑像
        三、 抗战时期的纪念碑雕塑
第二章 曲折探索期:——解放初期和文革时期的现代城市雕塑(二十世纪中叶至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
    第一节 时代背景
        一、 美协的成立
        二、 向苏联学习
        三、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四、 “两结合”
        五、 “大跃进”
        六、 文化大革命
    第二节 向苏联学习雕塑
        一、 20世纪60年代前的苏联艺术的发展史
        二、 苏联艺术在中国的迅猛传播
    第三节 解放初期和文革时期的雕塑教育
        一、 苏联的雕塑教学体系
        二、 苏联影响下的新中国的雕塑教育模式
        三、 新中国解放初期和文革时期雕塑教育的发展历史
    第四节 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建造
        一、 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奠基和选址
        二、 纪念碑的设计过程
        三、 纪念碑浮雕的设计
    第五节 东方红太阳升——毛泽东雕像
        一、 不同时期的毛泽东雕像特点
        二、 毛泽东雕像代表作品
        三、 毛泽东对建其雕像的态度
    第六节 解放初期与文革时期的城市雕塑
        一、 解放初期和文革时期的雕塑发展
        二、 十大建筑工程室外雕塑
        三、 毛主席纪念堂室外雕塑
        四、 城市纪念碑雕塑
        五、 名人雕塑作品
        六、 其他城市雕塑题材作品
第三章 繁荣发展期:——改革开放之后的中国现代城市雕塑(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至二十一世纪初)第一节 时代背景
    第一节 时代背景
        一、 政治背景
        二、 艺术背景
    第二节 改革开放后雕塑发展
        一、 70年代末至80年代末的现代雕塑
        二、 90年代的中国现代雕塑
        三、 21世纪的中国现代雕塑
    第三节 雕塑公园的发展
        一、 中国雕塑公园概论
        二、 中国特色的雕塑公园
        三、 中国雕塑公园典型案例分析
        四、 中国雕塑公园发展策略
    第四节 改革开放后的中国现代城市雕塑
        一、 改革开放后中国现代城市雕塑简述
        二、 改革开放后城市雕塑作品
第四章 中国现代城市雕塑设计的展望
    第一节 中国现代城市雕塑的管理机制
        一、 工作职能
        二、 存在问题
        三、 改变方法
    第二节 中国现代城市雕塑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法
        一、 存在问题
        二、 提升中国城市雕塑品质
    第三节 中国现代城市雕塑设计与环境的融合
        一、 城市雕塑与城市历史人文环境
        二、 城市雕塑与城市空间环境
        三、 城市雕塑与心理环境的艺术至境
结语
中国现代城市雕塑大事记
引用文献
攻读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9)台湾现代诗的中国书写 ——二十世纪五0年代到八0年代(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动机与目的
        一、 台湾文化认同的转移:从中国到乡土、从中心到边缘
        二、 文学史观的争议:中国意识与台湾意识
        三、 「中国」主题在台湾现代诗中的脉络意义
    第二节 文献回顾与研究现况分析
        一、 台湾对於中国文化认同之研究回顾与现况
        二、 大陆及海外对於台湾现代诗「中国意识」的研究概况
    第三节 概念界定与研究范围
        一、 「中国情意结」的意涵与演变
        二、 「中国」书写主题与范围界定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论述架构
第二章 文化场域变迁中台湾现代诗发展及其中国书写
    第一节 文学场域自主原则:世代诗人内部结构及其创作趋向
        一、 战前「前行代」诗人:现代主义的兴起及没落
        二、 战後「新世代」诗人:现实主义的回归与转向
    第二节 文学场域不自主原则:现实外在环境对现代诗发展影响
        一、 文艺政策与媒体传播对现代诗发展的压抑与推进
        二、 社会结构转型以及文化思潮变迁下现代诗的勃兴与转换
    第三节 文化场域思潮更迭对现代诗的中国书写冲击与影响
        一、 殖民化的混语书写
        二、 现代化的异质书写
        三、 「去中国化」的叛逆书写
    第四节 现代诗「中国」书写的因应调整与表现
        一、 中国书写在思潮变迁中的因应与自我调整
        二、 文化场域变迁中现代诗的中国书写表现
第三章 政治中国:从反共诗、政治抒情诗到抗议诗
    第一节 政治即非政治是名政治
        一、 「政治」与「诗」之间
        二、 「政治」在中国现代文学的意涵
        三、 「政治中国」在台湾现代诗中的界说与表现
    第二节 “国仇家恨”的五○年代:反共战斗诗
        一、 国家机器主导下的反共文艺政策
        二、 反共狂飙时期集体吹奏的战斗诗歌
        三、 反共诗歌的特质及其作品表现
    第三节 放逐压抑的六○年代:政治感伤诗及忧患意识诗
        一、 现代主义兴起的背後:失根与放逐
        二、 存在的荒谬感:放逐於内在世界的政治感伤诗
        三、 飘泊在历史迷雾的忧患意识诗
    第四节 风起云涌的七○年代:民族回归的中国意识诗
        一、 「美」梦初醒的民族回归浪潮
        三、 重返现实与回望乡土:「中国意识」与「台湾意识」的合体
        四、 民族主义热潮中的中国意识诗
    第五节 风云变色的八○年代:游移的两岸诗
        一、 认同摇摆的年代
        二、 乡土变调:谁的乡?谁的土?
        三、 认同游移中的统独意识
第四章 离散中国:乡愁诗的八千里路云和月
    第一节 动乱时代中的生命迁徙:从离散、流亡到回归
        一、 「怀乡」之路:「离散」与「放逐」
        二、 中国文学史上的「离散」与「离伤」
        三、 台湾现代史上的离散文学──「怀乡」书写
    第二节 一九四九年後台湾「怀乡」文学的书写特质
        一、 时空变异中的怀乡书写:外省(迁台)第一代诗人
        二、 异域想像中的乡愁书写:外省第二代诗人
    第三节 以母体为圆心的乡愁:永远的「乡愁诗人」余光中
        一、 母亲是乡愁的起源
        二、 母亲是家国的化身
    第四节 离恨恰如春草,更行远更生:外省第一代的原乡记忆
        一、 故国不堪回首明月中:怀乡
        二、 悲莫悲兮生别离:怀亲
    第五节 万里关山万里愁:战後新生代想像的乡愁
        一、 血脉寻根:本省新生代诗人的想像乡愁
        二、 祖籍追想:外省第二代的继承乡愁
第五章 古典中国:现代诗人的古典追寻
    第一节 现代诗的古典路径探微
        一、 五四新诗的传统基因:古典与现代之间的过渡
        二、 现代主义的古典倾向:断绝?欲拒还迎?还是拥抱
        三、 现实主义的古典风潮:从反传统到返传统
    第二节 古典传统的现代性与继承性
        一、 古典传统的现代意涵
        二、 古典的继承形式
        三、 古典的继承内容
    第三节 传永不熄灭的古典灵火
        一、 古典意绪的重铸
        二、 古典诗句的化用
        三、 古典诗题的新写
    第四节 塑永不凋零的古典形影
        一、 诗人源祖的追摩
        二、 诗人群像的再塑
第六章 临履中国:解严後多元混声中探亲诗、旅游诗
    第一节 原乡神话的变貌:中国意识的转折与失落
        一、 後现代与後殖民的去中心化理论在台湾
        二、 从中土到他土的意识转换及认同的位移
        三、 返乡现实冲击下「家」乡的再思考与再定义
    第二节 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返乡诗或探亲诗
        一、 往事并不如烟:外省第一代诗人的返乡之路
        二、 家国的追梦:外省第二代的返乡诗
    第三节 重访故国旧游踪:文化乡愁诗
        一、 遇见江南的古典诗意
        二、 探访江河的文化流源
        三、 走进城市的历史记忆
第七章 结论
    第一节 文化场域变迁中诗人的世代交替及其中国意识
    第二节 思潮更迭中现代诗的中国性演义
    第三节 中国书写在现代诗中的起承转合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10)重庆军事工业遗产地景观更新设计研究 ——以鹅公岩大桥桥下公园概念性规划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图表目录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国内外背景
        1.1.2 工业重镇——重庆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研究对象与范围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范围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框架
2 理论基础
    2.1 工业遗产的内涵
        2.1.1 工业遗产的定义
        2.1.2 工业遗产的构成
    2.2 遗产保护学的“原真性原则”
    2.3 景观更新理论
        2.3.1 工业遗产景观更新设计
        2.3.2 工业景观与后工业景观
        2.3.3 工业废弃地与工业遗产地
    2.4 可持续发展的理论
    2.5 对工业景观潜在价值的发掘与利用
        2.5.1 尊重文脉,见证历史
        2.5.2 体现社会价值
        2.5.3 发掘美学价值
3 后工业背景下的城市工业遗址景观更新历程及问题
    3.1 城市更新——从物质环境更新到社会更新
    3.2 工业遗址保护与景观更新的发展历程
        3.2.1 工业遗产保护和再利用的缘起
        3.2.2 国外理论研究与实践
        3.2.3 国内理论研究与实践
    3.3 中国城市工业遗产地景观更新发展历程及面临的问题
4 重庆军事工业的发展脉络
    4.1 重庆工业发展与城市化进程
    4.2 重庆军事工业的发展
    4.3 重庆军事工业遗产地历史及现状
        4.3.1 重庆军事工业遗产地历史及现状调研
        4.3.2 重庆军事工业基本特征
        4.3.3 重庆军事工业遗产地保护与利用
    4.4 重庆军事工业遗产地景观更新的背景与潜力
        4.4.1 重庆军事工业遗产地景观更新的背景
        4.4.2 重庆军事工业遗产地景观更新的潜力
    4.5 本章小结
5 军事工业遗产地景观更新设计模式研究
    5.1 军事工业遗产地的价值体系
        5.1.1 科学定位军事工业遗产地的价值
        5.1.2 重庆军事工业遗产地的价值构成
    5.2 军事工业遗产地的分类保护与景观更新的梯度
        5.2.1 保护性更新类型
        5.2.2 改造性更新类型
        5.2.3 可拆除类型
    5.3 军事工业遗产地景观更新设计中的空间类型
        5.3.1 大地艺术景观
        5.3.2 工业遗产旅游区
        5.3.3 城市后工业公园
        5.3.4 郊野后工业公园
        5.3.5 城市滨水开放空间
        5.3.6 创意产业
    5.4 本章小结
6 军事工业遗产地景观更新设计策略
    6.1 军事工业遗产地场地的处理
        6.1.1 寻求基地的“场所精神”
        6.1.2 基地条件的转变
        6.1.3 对基地整体尺度的把握与控制
    6.2 军事工业遗产地景观更新的形态构成
        6.2.1 军事工业遗产地的景观构成研究
        6.2.2 军事工业遗产地的人工物质形态构成
        6.2.3 军事工业遗产地的自然物质形态构成
        6.2.4 抽象意义的物质实现
        6.2.5 构成军事工业遗产地的形式结构
    6.3 在军事工业景观更新中正确运用景观符号
        6.3.1 设计元素提取
        6.3.2 元素形象符号化
    6.4 生态的处理手法
        6.4.1 地表遗迹的处理
        6.4.2 废料的利用和污染的处理
        6.4.3 植物景观营造
        6.4.4 水体的净化与循环利用
    6.5 本章小结
7 案例设计实践——鹅公岩大桥桥下公园概念性规划
    7.1 项目概况
        7.1.1 区位
        7.1.2 基地条件
    7.2 建设厂旧址的价值评价
    7.3 突显军工文化的设计策略
        7.3.1 公园定位
        7.3.2 公园景观结构
        7.3.3 公园节点的表达
        7.3.4 生态恢复
        7.3.5 防空洞策划
    7.4 本章小结
8 结语
    8.1 主要结论
        8.1.1 军事工业遗产地景观更新设计的特点
        8.1.2 对军事工业遗产地景观更新设计的建议
    8.2 不足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四、汉口车站再铸辉煌(论文参考文献)

  • [1]再利用视角下的美国铁路建筑遗产保护体系初探[D]. 闫鹏. 北京交通大学, 2021
  • [2]基于整合思想的城市地铁车站公共空间设计研究 ——以上海地铁1号线和2号线为例[D]. 初登辉. 中央美术学院, 2019(07)
  • [3]以转型为导向的铁路建筑遗产适应性再利用设计策略研究[D]. 殷玥. 东南大学, 2017(04)
  • [4]基于城市记忆的城市雕塑适配度研究 ——以武汉为例[D]. 李珎. 华中科技大学, 2017(10)
  • [5]近代上海私立高校与城市互动研究(1905-1937)[D]. 李燕峰. 华东师范大学, 2016(09)
  • [6]风雨中的守望:桂林道生医院发展史略(1911-1950)[D]. 官千翔. 广西师范大学, 2016(05)
  • [7]我国城市中心铁路客运站改造设计研究[D]. 刘劲. 大连理工大学, 2015(03)
  • [8]中国现代城市雕塑的发展研究[D]. 邵靖. 苏州大学, 2013(11)
  • [9]台湾现代诗的中国书写 ——二十世纪五0年代到八0年代[D]. 简婉. 苏州大学, 2013(09)
  • [10]重庆军事工业遗产地景观更新设计研究 ——以鹅公岩大桥桥下公园概念性规划为例[D]. 杨帆. 重庆大学, 2013(03)

标签:;  ;  ;  ;  ;  

汉口站再创辉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