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呼集高速公路路堑石方爆破技术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甘坤[1](2020)在《高速公路石方路堑爆破开挖工法探讨》文中指出石方路堑爆破开挖能够缩短施工工期,施工效率较高,良好应用于当前高速公路施工之中,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文章围绕某高速公路工程实例,阐明了石方路堑爆破开挖的施工准备工作情况,提出了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法,以推进高速公路石方路堑爆破开挖作业的顺利开展。
龙地兵[2](2019)在《基于云模型理论的路堑高边坡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模型及应用研究》文中指出路堑高边坡在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定性因素与定量因素,其中定性因素属于不确定性因素。针对不确定性因素存在的随机性与模糊性问题,与云模型理论在处理不确定性问题时的良好适用性,本文将云模型理论引入路堑高边坡施工安全风险评估,对路堑高边坡施工安全风险做出评价。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介绍了风险评估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并对云模型理论及其在工程行业中的应用进行阐述,论述了云模型理论在边坡工程风险评估中的适用性。指出了现有评估方法的不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本文的研究内容及思路。(2)对路堑高边坡施工期稳定性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根据评估指标体系建立原则,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影响因素进行识别,建立路堑高边坡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并给出指标评分标准。(3)将云模型理论引入边坡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建立基于云模型的路堑高边坡施工期失稳可能性评价模型,结合专家组意见运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得到指标权重;以此为权重样本通过逆向云发生器计算权重特征值,构建权重云模型。以权重云模型和评价云模型计算得到综合云模型。通过Matlab生成综合云图,与标准云图相比较,并计算综合云与各风险等级标准云的相似度,综合判断边坡施工期失稳可能性等级,根据综合云特征值的熵与超熵值判断评价效果是否稳定可靠。给出边坡失稳后果严重程度估算方法,运用风险矩阵法进行风险评价。(4)结合工程实例,对本文提出的路堑高边坡施工期失稳可能性评价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是有效的。并根据风险等级提出相应风险控制措施与建议。
文军强[3](2019)在《高速公路改扩建既有层状岩质路堑高边坡二次开挖稳定性及支护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中常碰到既有高边坡二次开挖,受边坡岩土体种类、工程及水文地质特征、开挖及支护方式、道路运营安全性等因素的影响,其稳定性及变形控制是极为特殊、复杂的岩土工程问题。本文结合京沪高速公路莱芜至临沂段改扩建工程一处顺层缓倾岩质高边坡二次开挖实体工程,采用现场锚杆拉拔试验和数值模拟手段,研究了高边坡二次开挖过程中的稳定性、变形及应力变化特征,提出了二次开挖面的支护设计建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全长粘结性锚杆卸载后拉拔试验过程呈现“二次拉拔”现象,施加拉拔力至卸载回缩量恢复时达到锚杆的工作荷载,锚头变形超过注浆体变形极限后脱黏进入屈服-破坏阶段,二十年运营期内锚杆极限承载力损失在23.93%31.94%。(2)缓倾顺层边坡开挖后以水平向的受力变形为主,变形模式为后缘台阶形拉裂-顺层滑动和前缘弧形切层滑动的组合型破坏,每级边坡的开挖均使坡体稳定性降低,边坡支护后的稳定性提升约10%,锚杆支护在一定程度上约束了坡体的失稳趋势。(3)边坡在一次开挖过程中显着改变坡体原有应力状态,形成了台阶形的岩层拉裂-顺层滑移变形区,台阶形变形区以堆载的形式将重力荷载传递至坡面中下部岩层,使缓倾的岩层产生了弧形的切层变形区,边坡二次开挖扰动使两处变形区进一步发展,二次开挖引起的位移量不如一次开挖显着,但二次开挖松动区范围大于一次开挖。(4)锚杆、锚索的布设密度、长度、设置角度及预应力等设计参数与边坡稳定性正相关,均存在最佳设计值,超过该最佳设计值会降低锚杆、锚索的支护效应;(5)二次开挖面采用“锚索+锚杆”支护后,锚杆受力状态减弱;处于主动加固状态的锚索锚固段轴力分布呈曲线衰减形分布,在距锚头34m长度范围内衰减90%以上,锚尾处基本不受力;处于被动加固状态的锚索锚固段轴力呈凸形分布,轴力水平显着大于主动加固状态锚索。(6)以一次开挖坡面支护锚杆的实测工作荷载值作为坡体稳定性判断依据,当二次开挖面所测得锚杆、锚索的工作应力接近判断荷载时,坡体失稳预警。论文研究成果可为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中类似边坡二次开挖的设计、施工提供理论参考和技术支撑。
屈直[4](2019)在《基于指标体系的高陡边坡施工与运营安全风险评估方法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我国高速公路的发展速度不断加快,以及对公路使用性能和要求的不断变高,我国的公路交通网变得越来越发达,但也修建了大量的高陡边坡,伴随着许多高陡边坡的变形和破坏,灾害事故发生频率不断增高,造成了许多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在施工阶段,由于边坡的建设规模较大、地质条件的复杂不确定性以及施工工序的不到位等问题,经常导致边坡失稳、人员伤亡事故的发生,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在运营阶段,由于气候变化、边坡结构病害、人对边坡的运营管理不到位等问题,则会降低边坡结构使用寿命,甚至导致边坡灾害事故的发生,尤其是高陡边坡更容易出现这些情况。因此,对高陡边坡的施工和运营安全状态进行风险分析、评估和控制就显得十分重要。本文依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区域综合交通基础设施安全保障技术”中的子课题“高陡边坡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估”研究内容,通过使用BowTie法、文献调研、事故统计以及层次分析法等构建了基于指标体系的高陡边坡施工与运营安全风险评估模型,并依托工程进行实例应用,论文的主要成果有:1)通过对高陡边坡施工程序的分解,灾害事故统计,并结合《高速公路路堑高陡边坡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指南》,对边坡开挖、预应力锚固施工、抗滑挡墙施工等6项重要工程措施展开研究,使用BowTieXP软件分析了这6项工程措施中的危险事件、事故原因及控制措施,并画出了三者之间的Bowtie关系图,为后面风险源的辨识作好了基础。2)通过对边坡失稳影响因素的分析,结合边坡施工灾害事故机理分析研究成果,初步辨识出了高陡边坡总体及专项施工的安全风险源检查表,包括外部环境风险源和内部风险源,再结合文献调研和事故统计对风险源进行了等级划分。3)使用BowTieXP软件分析了高陡边坡运营风险事件,并对风险源进行辨识,得出了岩质和土质高陡边坡运营安全风险源,包括外部环境风险源和内部风险源,并对其划分了等级评定标准。4)根据高陡边坡施工与运营安全风险源,将其分为安全因子指标和风险因子指标,使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各指标权重,建立了高陡边坡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和高陡边坡运营安全风险评估指标体系。5)建立了基于指标体系的高陡边坡施工与运营安全风险评估模型,选取了广州某在建高速公路高陡边坡和浙江某已运营高速公路高陡边坡进行实例评估,得出了高陡边坡施工、运营安全风险等级,该评估结果与边坡实际情况相符,根据评估结果给出了风险控制措施建议。本文按照风险源的客观性与主观性,区分为外部环境风险源和内部风险源,建立了基于指标体系的高陡边坡施工与运营安全风险评估方法,通过实例分析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与实用性,更加重要的是,该评估方法为评估后风险处置与跟踪控制工作提供了直接的支撑作用,与现有评估方法相比体现了较大的优越性。
张荣[5](2019)在《填石路基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为了降低工程造价,就地取材,大粒径填料的填石路基成为山区公路建设的常见类型。论文分析了填石路基在交通荷载作用下稳定和变形规律,对影响填石路基压实效果的因素及其规律进行研究,提出了填石路基码砌边坡防护的技术要求、碎石填料的选择原则、级配和最大粒径的控制范围、松铺厚度的确定方法、压实机械组合和参数选择,给出了运用沉降差和施工参数进行压实质量控制的操作方法,分析了填石路基各类压实质量检测方法的适用范围。研究表明,选用强度大、坚硬类的石料,控制填石不均匀系数、最大粒径和层厚,采用渐进式摊铺法、优化施工碾压组合和压实参数,加强地基处理,做好排水和边坡防护,可以有效提高填石路基施工质量;采用压实沉降差和施工参数“双控指标”,可以节省质量检测工作量、提高填石路基施工进度。通过新疆某山区填石路基施工实践的检验,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冯叔瑜,郑哲敏[6](2014)在《让工程爆破技术更好地服务社会、造福人类——我国工程爆破60年回顾与展望》文中认为结合典型爆破工程,回顾了我国工程爆破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发展历史,将其总结为"起步、成长、壮大"三个阶段,简要介绍了各阶段工程爆破基础理论、工程实践、科学研究和行业组织的主要成果。并对我国工程爆破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孔榜,黄槐轩,程康[7](2014)在《高速公路石方路堑爆破开挖工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分析了目前高速公路路堑爆破开挖施工方法,提出了岩石路堑爆破开挖必须综合考虑岩性、地形地貌和周围环境状况,采用优化的爆破施工方法。参照隧道围岩的分级方法,对路基岩石进行了分级探讨,坚硬岩石采用预裂爆破,软岩采用预留保护层进行光面爆破等技术措施,避免对边坡产生破坏,控制爆破飞石、爆破振动对周围行人和建筑物的影响。
顾红建,张明方,崔正荣[8](2014)在《京藏高速呼包段深孔路堑爆破技术与安全管理》文中研究表明京藏高速公路呼包段在进行改扩建时,需要对经过山体的路段进行石方爆破作业。由于石方爆破路段紧邻高速公路,其施工难度相当大,既要考虑既有线高速公路的汽车通行安全,又要保证施工的进度,因此要求采取可靠的爆破技术和必要的安全措施及先进的管理经验。根据爆破施工路段周围环境特点对爆破施工的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计算,并制定了可靠的起爆网路和爆破飞石安全防护措施,使爆破后的岩石碎而不散、散而不飞。同时针对施工中存在的安全问题,提出一系列的安全管理措施来进行控制,确保了施工过程中高速公路的通行安全,可供同类工程借鉴使用。
丁兆良,韦志恳,韩大伟,王峰[9](2012)在《预裂(光面)综合爆破技术在高速公路石方路堑施工中的应用》文中指出本文基于工作经验,分析了在高速公路工程建设中,石方路堑开挖的施工质量控制和爆破施工安全管理中的工作难点,针对存在的超爆、超震、超(欠)挖现象,运用预裂(光面)综合爆破技术,对这些现象进行了有效的预防和控制,合理的减少了扰动,保证了路堑边坡的整齐和稳定,为石方爆破施工提供了可以借鉴的经验和做法。
李海龙[10](2012)在《既有高速公路高边坡路堑扩堑爆破开挖技术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以浙江省沪杭甬高速公路拓宽工程303合同段(余姚市境内五藏岙开山爆破段K85+380K86+240)最大坡高60米,总长860米的高边坡大方量扩堑爆破工程为依托,阐述了深孔水压爆破的技术原理及爆破方案、爆破参数、起爆网路的设计,以及实际工程的爆破施工与安全防护措施,然后进行了充分的的理论分析和实践研究,确定了爆破方案,最后经过施工人员15个月零20天的顽强拼搏,历经55次爆破,完成爆破方量30万方,圆满的完成了建设单位规定任务100%的阶段性目标施工任务。通过本项目的研究与实践,得到如下结论:1.采用理论分析计算与现场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并优化了深孔水压控制爆破技术与施工工艺,实现了保证现有公路正常运营条件下的快速安全施工。2.深孔水压爆破孔口大块率明显比常规爆破少的多,爆碴均匀,减少了二次解炮降低了解炮成本。爆碴粒径比常规深孔爆破小而均匀,提高了爆破安全程度。清碴结束后经测量深孔水压爆破底部无炮根。3.塑料导爆管非电起爆系统具有良好的生产质量,爆破成功率达100%。4.深孔水压爆破以体积不偶合装药结构为最好。本扩堑爆破工程深孔水压爆破的实际用药量为0.4kg/m3,比深孔松动控制爆破实际单位用药量(近0.5kg/m3)节省了炸药20%以上。5.爆破振动相对降低,据爆破开挖实测,爆破振动速度降低了21%;个别飞石被控制在20m范围以内。粉尘浓度大大降低,据爆破开挖现场实测,粉尘浓度与深孔松动控制爆破相比下降了92%;整个爆破施工工期为14个月零15天,劳动生产率为41m3工天;整个爆破施工,除布置炮眼、装水袋与炸药、回填堵塞外,全部实施机械化施工,机械化施工程度很高,达到98%。本高速公路扩堑工程,开辟了高速公路高陡边坡无钢管排架防护的先例,节省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经济效益显着,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了可供参考的成功经验。
二、呼集高速公路路堑石方爆破技术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呼集高速公路路堑石方爆破技术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高速公路石方路堑爆破开挖工法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工程实例分析 |
2 施工准备 |
2.1 确定试验炮的位置与参数 |
2.2 爆破前的操作 |
2.3 人员和设备方面的准备 |
3 施工方法 |
3.1 考虑施工岩性条件 |
3.2 考虑施工地形地貌条件 |
4 结语 |
(2)基于云模型理论的路堑高边坡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模型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路堑高边坡施工安全风险评估基础理论分析 |
2.1 基本概念 |
2.2 风险评估基本程序 |
2.3 风险评价方法特点及适用性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路堑高边坡施工安全风险影响因素识别 |
3.1 路堑高边坡失稳影响因素分析 |
3.2 指标体系建立原则 |
3.3 路堑高边坡施工安全风险因素识别与指标体系建立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云模型的路堑高边坡施工安全风险研究 |
4.1 云模型理论 |
4.2 基于云模型的边坡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方法原理 |
4.3 权重确定 |
4.4 基于云模型的边坡施工期失稳可能性评价模型的构建 |
4.5 失稳后果严重性估计 |
4.6 路堑高边坡施工安全风险评价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工程实例研究 |
5.1 工程概况 |
5.2 指标权重计算 |
5.3 边坡施工期失稳可能性评价 |
5.4 评价效果分析 |
5.5 路堑高边坡施工安全风险评价结果及分析 |
5.6 边坡施工安全风险控制措施建议 |
5.7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主要研究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专家打分表 |
致谢 |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课题 |
(3)高速公路改扩建既有层状岩质路堑高边坡二次开挖稳定性及支护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高速公路节理化岩质高边坡稳定性分析研究现状 |
1.2.2 高边坡二次开挖稳定性控制及支护技术研究现状 |
1.2.3 锚杆工作荷载与极限承载力检测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思路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 |
第二章 依托工程概况 |
2.1 概述 |
2.2 依托工程概况 |
2.2.1 拟建路堑地形地貌 |
2.2.2 地质构造及岩土体工程特性 |
2.2.3 边坡形式 |
2.3 边坡的施工方式 |
2.3.1 截、排水系统 |
2.3.2 清表 |
2.3.3 测量放样 |
2.3.4 路堑开挖 |
2.3.5 施工原则 |
2.4 层状构造岩质边坡破坏模式 |
2.5 小结 |
第三章 岩质高边坡全长粘结性锚杆拉拔试验分析 |
3.1 概述 |
3.2 全长粘结性锚杆拉拔试验 |
3.2.1 试验目的 |
3.2.2 试验仪器及方法 |
3.2.3 测点布置 |
3.3 试验成果分析 |
3.3.1 支护锚杆拉拔试验成果分析 |
3.3.2 锚杆拉拔机理分析 |
3.3.3 工作荷载和极限承载力分析 |
3.3.4 典型剖面锚杆荷载分析 |
3.4 锚杆工作荷载理论计算 |
3.4.1 拉拔荷载下的弹性伸长 |
3.4.2 理论极限承载力 |
3.4.3 锚杆工作状态 |
3.5 小结 |
第四章 层状岩质高边坡二次开挖稳定性数值模拟 |
4.1 概述 |
4.2 数值模型 |
4.2.1 本构模型 |
4.2.2 模型建立 |
4.3 既有边坡一次开挖稳定性计算 |
4.3.1 稳定性及变形分析 |
4.3.2 支护效应分析 |
4.4 既有边坡二次开挖数值模拟计算 |
4.4.1 稳定性分析 |
4.4.2 变形分析 |
4.4.3 应力分析 |
4.4.4 二次开挖过程中支护锚杆荷载分析 |
4.5 小结 |
第五章 层状岩质高边坡二次开挖支护技术研究 |
5.1 概述 |
5.2 京沪高速岩质高边坡二次开挖支护设计工况 |
5.2.1 锚杆支护设计工况 |
5.2.2 锚杆+锚索支护设计工况 |
5.3 结果分析 |
5.3.1 锚杆布设密度的影响 |
5.3.2 锚杆长度、角度的影响 |
5.3.3 锚杆注浆体的影响 |
5.3.4 锚杆+锚索排列方式的影响 |
5.3.5 锚索长度、角度的影响 |
5.3.6 锚索预应力的影响 |
5.4 层状边坡二次开挖支护设计及预警建议 |
5.4.1 二次开挖面支护设计建议 |
5.4.2 二次开挖面支护监测预警建议 |
5.5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6.1 主要结论 |
6.2 进一步研究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及参与项目 |
致谢 |
(4)基于指标体系的高陡边坡施工与运营安全风险评估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高陡边坡工程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
1.3 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主要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高陡边坡施工安全风险源辨识 |
2.1 基于Bow Tie法的典型风险事件分析 |
2.1.1 事故调查方法和因果模型的历史演变 |
2.1.2 BowTie模型基本概念 |
2.1.3 高陡边坡施工危险事件辨识 |
2.1.4 高陡边坡施工典型风险事件分析 |
2.2 边坡失稳影响因素分析 |
2.2.1 边坡几何形态因素 |
2.2.2 地层岩性因素 |
2.2.3 地质构造因素 |
2.2.4 边坡结构因素 |
2.2.5 降雨因素 |
2.2.6 地下水因素 |
2.2.7 设计因素 |
2.2.8 施工因素 |
2.2.9 其它因素 |
2.3 高陡边坡施工安全风险源辨识 |
2.3.1 高陡边坡施工安全外部环境风险源 |
2.3.2 高陡边坡施工安全内部风险源 |
2.4 高陡边坡施工安全风险源等级评定标准 |
2.4.1 高陡边坡施工安全外部环境风险源 |
2.4.2 高陡边坡施工安全内部风险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高陡边坡运营安全风险源辨识 |
3.1 基于Bow Tie法的边坡安全风险识别 |
3.2 高陡边坡运营安全风险源辨识与等级评定标准 |
3.2.1 高陡边坡运营安全外部环境风险源 |
3.2.2 高陡边坡运营安全内部风险源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指标体系的高陡边坡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方法 |
4.1 高陡边坡施工安全风险评估及管理流程 |
4.2 基于指标体系的高陡边坡施工安全风险评价方法 |
4.2.1 影响因素综合评判法 |
4.2.2 安全等级评价方法 |
4.3 高陡边坡施工安全风险评价指标的设计 |
4.3.1 评价指标应具备的特征 |
4.3.2 指标权重计算方法 |
4.3.4 高陡边坡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指标体系 |
4.4 高陡边坡施工安全指标体系 |
4.4.1 安全概述 |
4.4.2 安全因子评价模型 |
4.4.3 高陡边坡施工安全因子指标权重计算 |
4.4.4 高陡边坡施工安全因子指标体系 |
4.5 高陡边坡施工风险指标体系 |
4.5.1 风险概述 |
4.5.2 风险因子评价模型 |
4.5.3 高陡边坡施工风险因子指标权重计算 |
4.5.4 高陡边坡施工风险因子指标体系 |
4.6 应用实例 |
4.6.1 工程概况 |
4.6.2 K443 高陡边坡施工安全总体风险评估 |
4.6.3 K443 高陡边坡施工安全专项风险评估 |
4.6.4 K443 高陡边坡施工安全风险控制措施建议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指标体系的高陡边坡运营安全风险评价方法 |
5.1 高陡边坡运营安全风险评估及管理流程 |
5.2 边坡运营安全评价方法 |
5.2.1 边坡运营安全风险概述 |
5.2.2 边坡运营安全等级评价模型 |
5.3 高陡边坡运营安全因子 |
5.3.1 高陡边坡运营安全因子权重计算 |
5.3.2 高陡边坡运营安全因子指标体系 |
5.4 高陡边坡运营风险因子 |
5.4.1 高陡边坡运营风险因子权重计算 |
5.4.2 高陡边坡运营风险因子指标体系 |
5.5 应用实例 |
5.5.1 工程概况 |
5.5.2 K1302 高陡边坡运营安全风险评估 |
5.5.3 K1302 高陡边坡运营安全风险控制措施建议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习期间发表的论着及参加的项目 |
(5)填石路基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3 本文研究主要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碎石填料的工程性质分析 |
2.1 碎石填料的分类方法 |
2.1.1 国内巨粒土分类概况 |
2.1.2 国外粗粒土(巨粒土)分类概况 |
2.1.3 国内外分类方法对比分析 |
2.2 填石路基的定义 |
2.3 碎石填料的强度和变形特性 |
2.3.1 碎石填料的强度特性 |
2.3.2 碎石填料强度试验及结论 |
2.3.3 碎石填料的应力应变关系 |
2.4 碎石填料的压实特性 |
2.4.1 击实试验及结论 |
2.4.2 碎石填料的压实特性分析 |
2.5 碎石填料的粒径组成 |
2.6 碎石填料的破碎性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填石路基沉降变形特性 |
3.1 填石路基沉降变形机理及影响因素分析 |
3.2 填石路基沉降变形分析方法 |
3.3 填石路基沉降变形现场试验及结果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填石路基施工技术 |
4.1 地基处理技术分析 |
4.2 碎石填料的开采方式分析 |
4.3 填石路基的摊铺与整平 |
4.4 填石路基的压实 |
4.4.1 填石路基的压实方法 |
4.4.2 含水量对压实效果的影响及处理方法分析 |
4.4.3 碎石填料粒径组成要求 |
4.4.4 最大粒径和松铺厚度的确定 |
4.4.5 压实机械选型和组合的选择 |
4.4.6 压实过程参数的选择 |
4.5 填石路基边坡防护 |
4.5.1 边坡防护的主要形式 |
4.5.2 码砌边坡的技术要求 |
4.5.3 码砌边坡稳定性分析 |
4.6 填石路基施工工序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填石路基施工质量检测与评定 |
5.1 质量检测方法对比分析 |
5.2 不同检测方法比较分析和应用建议 |
5.2.1 不同检测方法比较分析 |
5.2.2 应用场合建议 |
5.3 填石路基施工质量的沉降量检测方法分析 |
5.3.1 填石路基施工质量的沉降差检测 |
5.3.2 填石路基施工质量的沉降率检测 |
5.4 填石路基施工质量的弯沉检测 |
5.5 填石路基施工质量评定 |
5.5.1 沉降差评定方法 |
5.5.2 沉降率评定方法 |
5.5.3 基于孔隙率-沉降率对应关系的评定方法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工程应用实例分析 |
6.1 工程简介 |
6.2 吉-和项目填石路基施工技术及压实质量检测 |
6.2.1 施工前期准备 |
6.2.2 路基填筑及压实控制 |
6.2.3 压实质量检测 |
6.2.4 支挡结构施工技术控制 |
6.3 应用效果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
7.1 结论 |
7.2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让工程爆破技术更好地服务社会、造福人类——我国工程爆破60年回顾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
2 六十年回顾 |
2.1 起步阶段 (1953—1978年) |
2.2 成长阶段 (1978—1994年) |
2.3 壮大阶段 (1994年至今) |
3 展望 |
4 结语 |
(7)高速公路石方路堑爆破开挖工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
2 考虑岩性条件的施工工法 |
2.1 岩石等级划分方法 |
2.2 坚硬岩石路堑爆破开挖方法 |
2.3 软岩路堑爆破开挖方法 |
2.3.1 开挖方案 |
2.3.2 保护层厚度及开挖方法 |
3 考虑地形地貌条件的施工方法 |
3.1 双侧边界条件 |
3.2 单侧边界条件 |
4 爆破安全技术措施 |
4.1 爆破飞石影响 |
4.2 爆破振动影响 |
5 结论 |
(8)京藏高速呼包段深孔路堑爆破技术与安全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1 工程概况 |
2 工程特点 |
3 爆破设计 |
3.1 爆破方案选择 |
3.2 爆破参数设计 |
3.3 爆破网路 |
3.4 堵塞 |
4 爆破施工安全防护 |
4.1 爆破飞石安全距离校核 |
4.2 爆破飞石的控制与防护 |
4.2.1 加强技术控制 |
4.2.2 加强防护措施 |
5 爆破过程中的安全管理 |
6 结语 |
(9)预裂(光面)综合爆破技术在高速公路石方路堑施工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地质构造和路基设计概述 |
2 选择爆破施工方案 |
2.1 路堑石方总体爆破方案 |
2.2 选择爆破方法 |
3 爆破施工设计 |
3.1 爆破参数 |
(1) 深孔台阶爆破参数 |
(2) 低梯段钻孔爆破参数 |
3.2 装药结构 |
3.3 起爆模式 |
3.4 起爆网路 |
4 爆破施工准备 |
4.1 技术准备 |
4.2 现场准备 |
4.3 人员组织 |
4.4 器具准备 |
5 爆破施工 |
5.1 孔位布设 (如图1, 图2) |
5.2 钻孔施工 |
5.3 装药 |
6 起爆 |
7 爆破后现场检查和处理 |
8 效果分析和记录 |
9 结语 |
(10)既有高速公路高边坡路堑扩堑爆破开挖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路基石方爆破技术发展现状 |
1.2.2 深孔水压爆破技术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深孔水压爆破技术研究 |
2.1 水压爆破技术研究 |
2.2 深孔水压爆破原理 |
2.3 大区多孔微差起爆技术研究 |
2.3.1 微差时间确定 |
2.3.2 起爆方案研究 |
2.4 环保节能控制技术研究 |
2.5 边坡质量控制与既有线扩堑控制坍塌技术 |
第三章 沪杭甬高速公路某段路基石方爆破特点及要求 |
3.1 工程概况 |
3.2 地形与地质 |
3.3 爆区环境 |
3.4 控制爆破要求 |
3.4.1 确保工期 |
3.4.2 对爆破质量的要求 |
3.4.3 确保高速公路正常行车与通车安全 |
3.4.4 确保施工环境安全 |
3.4.5 对爆破进行的防护 |
第四章 沪杭甬高速公路某段路基石方爆破方案确定 |
4.1 最佳爆破方法的确定 |
4.1.1 人工风枪打眼浅孔爆破 |
4.1.2 钻机钻眼深孔爆破 |
4.2 爆破参数设计 |
4.2.1 台阶高度的设计 |
4.2.2 炮眼的布局 |
4.2.3 炮眼装药量的计算 |
4.2.4 起爆网路设计 |
4.2.5 爆破振动检算 |
第五章 沪杭甬高速公路某段路基石方爆破设计和施工 |
5.1 爆破施工 |
5.1.1 炮眼钻眼的布置参数 |
5.1.2 实际单位装药量的确定 |
5.1.3 实际安全防护方法 |
5.1.4 挖装运机械 |
5.2 爆破的主要技术经济性能指标和爆破效果 |
5.2.1 准爆率 |
5.2.2 实际单位用药量 |
5.2.3 爆破振动 |
5.2.4 个别飞石和粉尘浓度 |
5.2.5 劳动生产率 |
5.2.6 机械化施工程度 |
第六章 施工组织与安全措施 |
6.1 安全防护 |
6.1.1 飞石防护 |
6.1.2 爆破震动防护 |
6.2 实际单位用药量的确定 |
6.3 选取钻机 |
6.4 起爆规模 |
6.5 封锁线路 |
6.6 爆破施工组织流程 |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
作者简介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呼集高速公路路堑石方爆破技术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高速公路石方路堑爆破开挖工法探讨[J]. 甘坤. 西部交通科技, 2020(03)
- [2]基于云模型理论的路堑高边坡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模型及应用研究[D]. 龙地兵. 长沙理工大学, 2019(07)
- [3]高速公路改扩建既有层状岩质路堑高边坡二次开挖稳定性及支护技术研究[D]. 文军强. 长安大学, 2019(01)
- [4]基于指标体系的高陡边坡施工与运营安全风险评估方法研究[D]. 屈直. 重庆交通大学, 2019(06)
- [5]填石路基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方法研究[D]. 张荣. 长安大学, 2019(01)
- [6]让工程爆破技术更好地服务社会、造福人类——我国工程爆破60年回顾与展望[J]. 冯叔瑜,郑哲敏. 中国工程科学, 2014(11)
- [7]高速公路石方路堑爆破开挖工法研究[J]. 孔榜,黄槐轩,程康. 土工基础, 2014(03)
- [8]京藏高速呼包段深孔路堑爆破技术与安全管理[J]. 顾红建,张明方,崔正荣. 爆破, 2014(02)
- [9]预裂(光面)综合爆破技术在高速公路石方路堑施工中的应用[J]. 丁兆良,韦志恳,韩大伟,王峰. 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 2012(08)
- [10]既有高速公路高边坡路堑扩堑爆破开挖技术研究[D]. 李海龙. 吉林大学, 20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