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临床检验参考值及意义简介(1)(上)(论文文献综述)
张利芬[1](2020)在《CircRNA1989竞争性结合miR-185-3p调控Col1α1促进HSC活化/肝纤维化的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背景及目的肝纤维化是指肝脏受到体内外多种损伤因素的作用时,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产生增多并发生沉积而导致的肝脏正常生理结构和功能被损坏的病理过程;是多种慢性肝病的共同病理过程,若得不到及时阻遏,肝脏内结缔组织持续增生,则可发展为预后极差的肝硬化甚至肝癌。但目前缺乏针对于肝纤维化诊疗的有效无创性手段,提示有必要对肝纤维化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进行深入研究。而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d cell,HSC)作为肝纤维化发生时合成ECM的关键细胞,其由静止状态向活化状态转变而导致的胶原合成大于降解,是肝纤维化领域研究的重点,已有包括miRNA、lnc RNA在内的多种非编码RNA参与调控HSC生物学功能的改变。而同样作为非编码RNA的circRNA(circular RNA,环状RNA),不具有5’末端帽子和3’末端poly(A)尾巴,以共价键结合的方式形成环状结构而可稳定存在于真核细胞,并通过充当miRNA分子海绵、调控基因转录、编码多肽等方式在生物体内发挥重要的生物学功能。现有的研究发现circRNA在肿瘤、心肌细胞纤维化、特发性肺纤维化等多种疾病的发生中起重要的调控作用;大多数circRNA含有miRNA应答元件(miRNA response element,MRE),可作为内源竞争性RNA(competing endogenous RNA,ceRNA机制)与miRNA结合进而削弱其对下游靶基因的抑制作用;而在肝纤维化领域,亦有研究发现部分circRNA可通过影响HSC活化过程而参与该疾病的发生,这些都提示circRNA在HSC活化/肝纤维化的发生中的作用不容忽视。本课题以临床肝纤维化组织RNAseq测序结果为基础,对筛选出来的circRNAs进行分析验证,并选择circRNA_1989为代表拟研究circRNA在HSC活化/肝纤维化发生中的作用,并初步探讨其靶向miR-185-3p/Col1a1的分子机制,为肝纤维化的研究提供新的分子靶点。主要从三部分进行研究:(1)肝纤维化进程中差异表达的环状RNA的筛选与验证;(2)体外实验探讨circRNA_1989对HSC活化/肝纤维化发生的作用;(3)circRNA_1989调控HSC活化/肝纤维化发生的ceRNA机制研究。第一部分:肝纤维化进程中差异表达的环状RNA的筛选与验证研究方法1.收集临床乙肝肝纤维化样本,对组织样本进行质检、HE染色,并参照Metavir半定量评估系统对肝纤维化组织进行病理学判读后进行RNAseq;对筛选出的差异表达circRNAs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选择感兴趣的circRNAs拟行下一步研究;2.利用人重组TGF-β1细胞因子刺激LX-2使其激活,q RT-PCR检测肝纤维化指标α-SMA和Col1α1,及所筛选出的circRNAs在HSC活化/肝纤维化发生过程中的表达变化;3.选出以circRNA_1989为代表的circRNA拟行进一步研究,通过circ Base、circbank等数据网站搜索和序列比对,得出其小鼠同源circRNA即mmu_circ_0001283;利用DMN构建小鼠肝纤维化模型,对肝组织进行HE染色及病理学鉴别后,通过q RT-PCR检测mmu_circ_0001283在小鼠肝纤维化形成进程中的表达变化。研究结果1.对6例肝纤维化组织样本(F1 2例,F2 2例,F3 1例,F4 1例)进行RNAseq测序分析,以数据库中正常肝脏组织为对照,筛选出在肝纤维化组织中存在2630个上调和1734个下调的circRNAs,作出差异表达基因聚类热图;并从中挑选出6个外显子来源的EcircRNAs和10个内含子来源的ci RNAs用于后续验证;2.经TGF-β1刺激后,LX-2中肝纤维化指标α-SMA和Col1α1表达分别升高了3.83倍和3.29倍,p<0.05;与此同时,成功验证了包括circRNA_1989等在内的13个circRNAs在LX-2活化进程中的表达变化;并选择circRNA_1989为代表作深入研究。3.DMN构建的肝纤维化小鼠,HE染色病理结果提示小鼠肝纤维化形成,q RT-PCR检测结果提示:相对于Blank组小鼠,DMN给药组小鼠肝组织中α-SMA和Col1α1表达量分别升高了8.12倍和4.73倍,p<0.05;而mmu_circ_0001283表达量升高了2.52倍,p<0.05。结论1.在HSC活化及肝纤维化发生过程中,存在多种circRNAs的差异性表达;2.circRNA_1989在HSC活化及肝纤维化的发生进程中表达升高;第二部分:体外实验探讨circRNA_1989对HSC活化/肝纤维化发生的作用研究方法1.根据circRNA_1989序列信息,设计3条si RNA靶点,进行质粒构建与慢病毒包装,分组为NC,KD1,KD2,KD3;2.circRNA_1989干扰慢病毒感染LX-2细胞株,q RT-PCR检测3个干扰靶点干扰效率,选出最佳干扰效率靶点;3.在LX-2中敲减circRNA_1989后,CCK-8法连续检测5天即5个时间节点的细胞OD450值,以分析细胞增殖活化能力的改变;Annexin V-APC单染法结合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是否发生凋亡;q 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肝纤维化指标α-SMA和Col1α1表达的改变。研究结果1.成功构建circRNA_1989干扰慢病毒,感染成功的LX-2细胞发出绿色荧光,荧光率可达80%左右;相对于NC组,KD1敲减效率为25.07%,KD2敲减效率为24.10%,KD3敲减效率可达72.27%,p<0.05;选择最佳干扰效率的KD3组行功能学实验;2.在LX-2中敲减circRNA_1989后,CCK-8检测第2天,NC组与KD组的OD450值差异无显着性差异,p=0.23;至第3~5天,相对于NC组,KD组OD450值均减小,p<0.05;且相对于第1天,第2~5天KD组的OD450 fold均小于NC组,p<0.05。敲减circRNA_1989后,LX-2主要发生晚期凋亡;且NC组凋亡细胞比例为(2.63±0.12)%,KD组凋亡细胞比例为(13.27±0.90)%;相对于NC组,KD组凋亡细胞比例升高了5.04倍,p<0.05;3.敲减cric RNA_1989的LX-2中SMA和Col1a1在m RNA水平的表达量分别减少了81.87%和30.88%,p<0.05;Western blot结果提示α-SMA和Col1a1在蛋白水平的表达量均显着下降。结论成功构建circRNA_1989 si RNA干扰靶点,并完成病毒包装和LX-2干扰稳定株的构建;在LX-2中敲减circRNA_1989后,细胞增殖活力受到抑制,而凋亡细胞比例升高,同时细胞中肝纤维化指标α-SMA和Col1a1表达减少;提示circRNA_1989可能通过促进HSC活化并抑制其凋亡的方式参与肝纤维化的发生。第三部分:circRNA_1989调控HSC活化/肝纤维化发生的ceRNA机制研究研究方法1.生物信息学分析可能与circRNA_1989存在结合位点的miRNA,并作出网状分析图谱;RNAseq筛选出肝纤维化组织中差异表达的miRNAs,得出差异基因聚类热图;二者结果取交集得出miR-185-3p可能为circRNA_1989的靶向miRNA;2.q RT-PCR检测miR-185-3p在经TGF-β1刺激活化的LX-2及DMN构建的小鼠肝纤维化组织中的表达改变;通过Target Scan数据网站及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筛选并验证miR-185-3p可能的靶基因;在LX-2中转染miR-185-3p mimics/inhibitor,q 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miR-185-3p对细胞中肝纤维化指标α-SMA和Col1a1表达的影响;3.利用circRNA_1989与miR-185-3p位点结合信息,构建结合序列质粒(结合位点GACCA)、互补序列质粒(突变为互补序列CTGGT)及突变序列质粒(突变为GCAAG),通过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二者的靶向结合关系;q RT-PCR检测敲减circRNA_1989后miR-185-3p的表达变化;将miR-185-3p上调、下调后,检测circRNA_1989表达量的改变。研究结果1.生物信息学分析可知circRNA_1989可能与miR-185-3p、miR-1225、miR-484等miRNA存在结合位点,而RNAseq结果提示miR-185-3p在肝纤维化组织中低表达,因此初步选择其作为circRNA_1989的靶向miRNA;2.q RT-PCR检测结果:相对于Blank组,经TGF-β1刺激活化的LX-2中hsa-miR-185-3p表达减少了60.17%,p<0.05;通过miRbase等数据网站搜索发现miR-185-3p基因序列在人和小鼠种群中具有高度同源性,而相对于Blank组小鼠,DMN给药组小鼠肝纤维化组织中mmu-miR-185-3p表达下调了54.68%,p<0.05;3.Target Scan数据网站搜索可知hsa-miR-185-3p有7个核糖核苷酸与Col1a13’UTR的642-648位点互补;构建Col1a1 WT(野生型)质粒和Col1a1 MUT(突变型)质粒,进行双荧光报告基因实验,结果发现:相对于共转染了Col1a1 WT质粒和miRNA inhibitor NC的细胞,共转染Col1a1 WT质粒和miR-185-3p inhibitor的293T细胞中firefly luciferase与renilla luciferase比值上升了1.87倍,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共转染了Col1a1 MUT质粒和miRNA inhibitor NC与共转染Col1a1MUT质粒和miR-185-3p inhibitor的细胞相比,二者之间firefly luciferase与renilla luciferase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93;4.q RT-PCR结果提示:转染miR-185-3p inhibitor后,LX-2中Col1a1和α-SMA表达分别升高了2.12倍和2.97倍,p<0.05;转染miR-185-3p mimics后,LX-2中Col1a1和α-SMA表达分别减少了70.89%和87.77%,p<0.05;Western blot结果提示:转染了miR-185-3p inhibitor的LX-2中Col1a1和α-SMA在蛋白水平表达升高;而miR-185-3p mimics组LX-2中Col1a1和α-SMA则表达减少;5.生物信息学技术预测得miR-185-3p有5个核糖核苷酸与circRNA_1989的第159-163位点结合;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实验的结果提示:与共转染了原序列质粒和miR-185-3p mimics的细胞相比,共转染了互补序列质粒和miR-185-3p mimics的细胞中firefly luciferase与renilla luciferase比值升高了4.38倍,而共转染突变序列质粒和miR-185-3p mimics的细胞中firefly luciferase与renilla luciferase比值升高了4.46倍,p<0.05;6.q RT-PCR检测发现:相对于NC组,转染了miR-185-3p inhibitor的LX-2中circRNA_1989表达升高了1.96倍,p<0.05;转染了miR-185-3p的LX-2中circRNA_1989表达则降低了37.55%,p<0.05;而在LX-2中将circRNA_1989进行敲减后,经q RT-PCR检测发现:相对于NC组,circRNA_1989 KD组细胞中miR-185-3p表达升高了1.93倍,p<0.05。结论1.circRNA_1989与多种miRNA存在位点结合,可能通过充当miRNA分子海绵发挥生物学功能;其中miR-185-3p为其可能性的靶miRNA之一;2.miR-185-3p可能通过靶向Col1a1调控HSC活化的发生,可能具有抑制肝纤维化的作用;3.miR-185-3p与circRNA_1989具有靶向结合关系,circRNA_1989可竞争性结合miR-185-3p并减弱其对靶基因Col1a1表达的抑制作用,并逆转其对HSC活化/肝纤维化发生的调控作用。
欧阳灿辉[2](2020)在《湖南省甲亢诊治现状的多中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目的:调查全民食盐加碘24年后湖南省甲状腺功能亢进症(Hyperthyroidism,甲亢)患者临床特征、并发症及治疗情况。研究方法:本研究为多中心横断面调查。研究中心包括湖南13个地、州、市15家医院,每家医院调查约120例。收集2018年11月-2019年12月各家医院内分泌门诊就诊的甲亢患者,最后收集病例数1752例。调查表格统一制定,发放到各个医院。每家医院安排专人负责收集患者资料。调查项目包括:患者的一般情况(姓名、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吸烟史)、临床症状、体征、并发症及合并症、甲亢病程及甲状腺疾病家族史、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治疗选择,药物剂量,依从性及缓解、复发情况。研究结果:1.全民食盐加碘24年后,湖南省甲亢患者的病因学类型中,Graves’病(Graves disease,GD)占71.5%,毒性多结节性甲状腺肿占1.4%,甲状腺自主高功能腺瘤占0.2%,其他病因占26.8%。2.全民食盐加碘24年后,湖南省甲亢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仍为高代谢症状,其中怕热、多汗、消瘦、乏力、心悸均超过50%。3.60岁及以上的甲亢患者中,消瘦、甲状腺无肿大、心房颤动、收缩期高血压的比例分别为69.3%、77.9%、6.4%、6.4%,显着高于60岁以下患者(P<0.05)。4.全民食盐加碘24年后,湖南省甲亢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依次为甲状腺相关性眼病(Thyroid-Associated Ophthalmopathy,TAO)(19.7%)、甲亢性肌病(3.9%)、甲亢性心脏病(3.7%)。TAO的危险因素包括吸烟、甲状腺肿大、甲状腺疾病阳性家族史;甲亢性肌病危险因素为男性、少数民族;甲亢性心脏病危险因素是年龄≥60岁。5.全民食盐加碘24年后,湖南省GD患者的治疗选择抗甲状腺药物(Antithyroid drugs,ATD)、放射性碘(Radioactive iodine,RAI)的比例依次为93.6%、13.0%,选择手术治疗的甲亢患者比例为2.2%;使用ATD 2年以上的患者共416例,其中6.0%(25/416)缓解,36.5%(152/416)复发,57.5%(239/416)不能停药。ATD治疗复发危险因素包括低依从性。RAI治疗半年以上的患者共114例,59.6%(68/114)缓解,40.4%(46/114)复发。结论:1.食盐加碘24年后,湖南省甲亢患者GD约占70%。主要临床表现仍为高代谢症状,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消瘦及心血管异常的比例更高。2.食盐加碘24年后,湖南省甲亢患者主要并发症症为TAO、甲亢性肌病及甲亢性心脏病,TAO的危险因素包括吸烟、甲状腺肿大、甲状腺疾病阳性家族史;甲亢性肌病危险因素为男性、少数民族;甲亢性心脏病危险因素是年龄≥60岁。3.食盐加碘24年后,湖南省GD患者治疗选择ATD为93.6%,缓解率6.0%。选择RAI的GD患者为13.0%,缓解率为59.6%。
张绳昱[3](2020)在《基于深度学习的尿沉渣有形成分自动化检测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现代循证医学的发展,计算机辅助诊断已经成为临床诊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人工智能技术越来越多进入到临床一线,为临床诊断、数据分析与共享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撑。而计算机视觉技术的发展和图像识别技术的提高使得医学影像尤其是医学显微图像(如尿沉渣图像)的识别已经逐渐从传统的人工识别转向了计算机自动识别,采用以计算机视觉技术为核心的医学图像处理成为了一个新兴研究领域。在此背景下,本文以尿液中的尿沉渣有形成分自动检测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基于深度学习的尿沉渣有形成分的自动化检测方法研究。主要工作和创新点如下:1.采集和制作一个用于尿沉渣有形成分检测数据集Uri Sed 2019,并对数据集图像特点进行了系统性的分析和总结。2.针对尿沉渣有形成分图像尺度小,相似度高的特点,研究了基于深度学习的目标检测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有效感受野的目标检测方法,该方法利用卷积神经网络中的有效感受野将目标区分为可见目标与不可见目标,从而实现正负样本的匹配。通过将上述方法应用到区域推荐网络中,提出了一种新的目标检测网络V-FCN。结果表明相比较于传统的目标检测网络,V-FCN的检测精度更高,同时在目标的推荐的有效性和公平性上具有显着优势。3.利用本文的目标检测网络作为基础,开发了一套尿沉渣自动检测仪上位机识别检测系统以及尿沉渣有形成分识别的网站。
李品[4](2020)在《基于“火郁发之”研究“升阳清热”法治疗热毒炽盛型急性期SAT的疗效与机制》文中认为目的:亚急性甲状腺炎(Subacute thyroiditis,SAT)是常见的甲状腺炎症性疾病,按照疾病表现可分为急性期,缓解期和恢复期。目前已证实SAT急性期治疗是本病的关键,也是中医治疗的优势期。本文首先通过文献学研究,对“火郁发之”理论进行系统溯源,再论述导师基于“火郁发之”理论采用“升阳清热”法治疗本病的理论依据和组方思想;其次通过临床观察,客观评价“升阳清热”法治疗热毒炽盛型急性期SAT的疗效及安全性;再次,应用Meta分析,验证高师提出的“升阳清热”法治疗SAT的疗效和安全性;最后,体外实验研究观察“升阳清热”法干预腺病毒致甲状腺滤泡上皮Nthy-roi3-1细胞感染的焦亡过程,阐释其治疗急性期SAT的作用机制。材料与方法:1.“火郁发之”理论用于热毒炽盛型急性期SAT治疗的理论研究1.1“火郁发之”理论溯源:将“火郁发之”文献进行深度挖掘,采用文献学、逻辑学的方法,对“火郁发之”的理论内涵进行梳理,其内容包括“火”、“郁”、“发”各自的内涵,历代医家对“火郁发之”的认知以及“火郁发之”代表方剂分别进行阐述。1.2吾师高天舒教授运用“火郁发之”理论论治SAT思想传承:从定义、病因病机、理法方药等方面,阐释吾师高天舒教授对于SAT论治理念。论述基于“火郁发之”理论的中药复方瘿痛饮治疗热毒炽盛型急性期SAT的理论基础和组方思想。2.“升阳清热”法治疗热毒炽盛型急性期SAT的临床疗效观察本课题采取随机、对照的临床试验方法,观察病例均为在2017年0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于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内分泌科就诊的初诊未经治疗的急性期SAT(热毒炽盛证)患者,本研究共纳入合格病例共计60人。结合诊断标准纳入患者,并符合参考2002年《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符合热毒炽盛证候。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分为强的松组和中药组。中药组采用具有“升阳清热”中药复方瘿痛饮,由导师高天舒教授自拟,具体组成如下:升麻、柴胡、僵蚕、薄荷、黄连、黄芩、牛蒡子、生甘草、桔梗、板蓝根、连翘、玄参、蝉蜕、姜黄,实验观察期为疗程均为4周,随访时间为12周。观察指标包括疼痛改善程度、疼痛缓解时间,退热时间,甲状腺肿大消退程度及时间、中医症状积分改善率、中医证候改善率、甲状腺功能、血沉、SAT复发率、甲减发生率以及安全性指标、依从性指标和不良事件等。3.“升阳清热”法治疗SAT有效性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基于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pubmed数据库、Embase数据库、Cochrane对照试验中心数据库等七个数据库进行系统文献搜索,共得到243篇SAT文献,经剔除重复,综述、系统评价等文章以及筛除研究内容不符、设计不严谨等文献后,应用Meta分析对“升阳清热”法治疗SAT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行验证,指标包括总体有效率、中医症状积分改善率、中医证候改善率、疼痛缓解程度及止痛时间、退热时间、甲状腺肿大消退程度及时间、心悸、烦躁易怒症状、甲状腺功能、血沉、不良反应、SAT复发率、甲减发生率及等指标。4.“升阳清热”法干预腺病毒致甲状腺滤泡上皮Nthy-roi3-1细胞感染的焦亡过程的体外研究4.1制备含药血清:50只健康、雄性、清洁级、200±20g体重的Wistar大鼠(购于辽宁长生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动物许可证号:SCXK(辽)2010-0001)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成5组(空白组、中药低剂量组、中药中剂量组、中药高剂量组、强的松组),每组10只。受试方剂瘿痛饮,其中中药低剂量组、中药中剂量组、中药高剂量组分别按照正常成人的0.5、1.0、2.0倍剂量。经过换算,低剂量组药物浓度=0.33g/ml,中剂量组药物浓度=0.67g/ml,高剂量组药物浓度=1.32g/ml,每次灌胃剂量为1ml/100g,每日3次,连续灌胃7d。强的松组大鼠,按照成人10mg日三次正常剂量计算,将醋酸波尼松龙用0.9%Nacl溶解为0.156mg/ml浓度,每次灌胃剂量为1ml/100g,每日3次,连续灌胃7d。大鼠空白组大鼠则予生理盐水1ml/100g,每日3次,连续灌胃7d。7d后处死大鼠,经腹主动脉采血,离心、灭活补体、过滤细菌后置于EP管中,密封保存于-80℃冰箱中。4.2培养细胞:正常人甲状腺滤泡上皮Nthy-roi3-1细胞购自上海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进行含10%胎牛血清、1%青霉素-链霉素的RPMI-1640培养基,细胞培养箱(环境温度37℃、5%CO2、相对饱和湿度)下细胞培养,1:2传代。4.3腺病毒感染:随机将Nthy-roi3-1细胞分为2组,即空白组和模型组。将模型组腺病毒感染成功后,将其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模型组、强的松组、中药低剂量组、中药中剂量组和中药高剂量组。按照分组组别将模型组、强的松组、中药低剂量组、中药高剂量组进行腺病毒感染。将各组Nthy-roi3-1细胞对应加用含药血清,其中空白组为正常大鼠血清+正常非腺病毒感染细胞;模型组为正常大鼠血清+腺病毒感染细胞;强的松组为强的松含药血清+腺病毒感染细胞;中药低剂量组为低剂量中药含药血清+腺病毒感染细胞;中药中剂量组为中剂量中药含药血清+腺病毒感染细胞;中药高剂量组为高剂量中药含药血清+腺病毒感染细胞。分别应用免疫荧光法观察细胞中的Caspase-1蛋白含量,免疫化学发光法测定的细胞上清液T3、T4水平,比色法测定细胞上清液LDH,ELISA检测各组细胞上清液IL-1β、IL-18水平,Western-blot测定细胞GSDMD-N、Caspase-1、NLRP-3、ELAVL-1蛋白表达,Real-time PCR测定细胞Tg、TPO、Caspase-1、NLRP-3、ELAVL-1 m RNA表达,Annexin V-FITC/PI染色检测细胞焦亡水平。结果:1.“火郁发之”理论用于热毒炽盛型急性期SAT治疗的理论研究分别阐述了“火”、“郁”、“发”各自的概念涵义,并解释了“火郁”的成因和种类、“发之”的适用范围和具体方法。分别比较各朝代对于“火郁发之”的理论认知,总结出“火郁发之”理论涵义由《内经》中五运六气“郁”、“发”到金元时期的发表出汗,到最终采用“因势利导”治疗火热性疾病的转变过程。从经方、验方的角度系统阐述“火郁发之”代表方剂和组方思想。最后以“火郁发之”理论为基础,深入传承吾师高天舒教授对热毒炽盛型急性期SAT的论治理论,并对自创中药复方瘿痛饮治疗本病的组方理论依据进行阐释。2.“升阳清热”法治疗热毒炽盛型急性期SAT的临床疗效观察2.1 VAS疼痛评分:治疗2周时,中药组改善VAS疼痛评分疗效优于强的松组(P=0.020<0.05);治疗4周时,中药组与强的松组两组疗效相当,无统计学差异。(P=0.307>0.05)。2.2甲状腺肿大程度测定:分别于治疗前、2周、4周和16周对各组患者甲状腺肿大程度进行触诊,两组患者甲状腺肿大程度均随时间推移而逐步减小,且2周、4周时中药组与强的松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周:P=0.281>0.05,4周:P=0.875>0.05);随诊观察第16周时,中药组甲状腺肿大程度明显小于强的松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9<0.05)。2.3退热时间、疼痛消失时间:中药组退热时间(5.90±2.81天)与强的松组(6.60±4.06天)相比无显着差异(P=0.375>0.05),中药组疼痛消失时间(6.87±2.35天)与强的松组(10.00±5.78天)相比明显缩短,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5<0.05)。2.4中医症状量化评分及中医证候疗效:治疗4周后与治疗前相比,中药组(3.57±4.20)与强的松组(7.37±6.75)中医症状量化评分均有显着降低(P=0.000<0.01,P=0.000<0.01),且中药组中医症状评分明显低于强的松组(P=0.009<0.01),中医证候疗效明显优于强的松组(P=0.026<0.05)。2.5甲状腺功能:治疗4周后与治疗前相比,中药组与强的松组血清FT3、FT4均有明显下降,TSH明显升高,但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T3:P=0.774>0.05,FT4:P=0.264>0.05,TSH:P=0.186>0.05)。2.6血沉:治疗2周、4周时,中药组和强的松组ESR水平均成下降趋势,但两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周:P=0.744>0.05,4周:P=0.526>0.05)。2.7复发率、甲减发生率:在第16周时,中药组治疗后无病例复发,强的松组有1例复发;中药组甲减发生2例(甲减发生率6.7%),强的松组发生3例(甲减发生率10%),就复发率和甲减发生率而言,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13>0.05,P=064>0.05)。2.8安全性指标:对治疗前后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进行检测,结果除强的松组治疗后白细胞总数(8.03±1.47^109/L)出现显着上升(正常范围内)外,两组其他指标均无异常。2.9不良事件及依从性指标:不良事件强的松组1例,中药组0例,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313>0.05)。依从性方面,中药组95.87±5.70(%),强的松组94.10±6.17(%),均>80%,经秩和检验分析后表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27>0.05)3.“升阳清热”法治疗SAT有效性及安全性Meta分析经严格筛查文献,排除不合格文献223篇,本研究共纳入20篇文献,累计1445例病例数。3.1“升阳清热”法可以提高SAT治疗总体有效率,显着提高证候有效率。在改善SAT症状方面,“升阳清热”法在改善颈前疼痛、缩短疼痛时间,缩小颈前肿大、减轻心悸、烦躁易怒等方面优于西药常规治疗;在退热时间,缩小甲状腺肿时间上与西药常规治疗相当。3.2检验指标方面,“升阳清热”法改善能够下调FT3,FT4指标,但目前仍需更多的临床临床观察佐证。“升阳清热”法在上调TSH、及下降ESR方面与西医常规治疗相当,但联合西药常规治疗后明显优于单纯西医常规治疗。3.3在不良反应、SAT复发率、甲减发生率等方面,“升阳清热”法均优于西医常规治疗。4.“升阳清热”法干预腺病毒致Nthy-roi3-1细胞感染的焦亡过程的体外研究4.1免疫荧光检测Caspase-1:模型组荧光强度明显增强,而各中药组和强的松组荧光均有不同程度减弱。免疫荧光观察,造模后Caspase-1大量表达于细胞质中,各组实验药物能够不同程度下调Caspase-1表达水平。4.2免疫化学发光法检测细胞上清液T3、T4:模型组T3、T4与空白组比较均明显升高,提示造模后存在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破坏,甲状腺激素释放。各用药组与模型组相比T3、T4水平均有不同水平的下调,其中中药中剂量、高剂量组、强的松组T3水平与模型组相比均有显着下调,但三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T4水平变化,中药中剂量组(9.483±0.194ng/ml)、高剂量组(10.267±0.121ng/ml)、强的松组(10.233±0.258ng/ml)与模型组(26.033±0.258ng/ml)相比均有显着下调,且中药中剂量组T4水平与强的松组相比显着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0.01)。4.3比色法测定细胞上清液LDH含量: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细胞死亡率显着增高,其他用药组与模型组相比细胞死亡率均有不同程度下调,其中中药中剂量组(14.267±0.476%,P=0.000<0.01)和中药高剂量组细胞(14.700±0.623%,P=0.000<0.01))死亡率显着低于强的松组(18.983±0.691%),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4 ELISA检测细胞上清液IL-1β、IL-18水平: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细胞上清液中的IL-1β、IL-18水平显着升高。各实验药物组与模型组相比,IL-1β、IL-18水平均显着下调。其中中药中剂量组、高剂量组与强的松组相比IL-1β(P=0.216>0.05)、IL-18水平(P=0.530>0.05),无统计学差异。4.5 Western blot检测细胞Caspase-1、ELAVL-1、GSDMD-N、NLRP-3蛋白表达水平: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Caspase-1、ELAVL-1、GSDMD-N、NLRP-3蛋白表达水平显着增高,各实验药物组与模型组相比各指标蛋白表达水平均有不同程度降低。其中中药中剂量组在下调Caspase-1(P=0.019<0.05)、ELAVL-1(P=0.016<0.05)、GSDMD-N(P=0.011<0.05)、NLRP-3(P=0.006<0.01)蛋白表达水平方面明显优于强的松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4.6 Real-time PCR检测细胞中Tg、TPO、Caspase-1、NLRP-3、ELAVL-1 m RNA: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Tg、TPO、Caspase-1、NLRP-3、ELAVL-1 m RNA水平均显着增高,各实验药物组与模型组相比各指标m RNA水平均有不同程度降低。中药中剂量组在下调Tg(P=0.000<0.01)、TPO(P=0.000<0.01)、Caspase-1(P=0.000<0.01)、ELAVL-1m RNA(P=0.000<0.01)、NLRP-3(P=0.000<0.01)转录水平方面明显优于强的松组。4.7细胞Annexin V-FITC PI染色: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Annexin V(+)/PI(+)和Annexin V(+)/PI(-)细胞比例显着升高。各实验药物组Annexin V(+)/PI(+)和Annexin V(+)/PI(-)细胞比例与模型组均有不同程度降低。其中中药中剂量组、高剂量组Annexin V(+)/PI(+)细胞比例均显着低于强的松组,但Annexin V(+)/PI(-)细胞比例与强的松组相比无显着差异。结论:1吾师高天舒教授基于“火郁法之”理论提出的“升阳清热”法是治疗热毒炽盛型急性期SAT行之有效且安全的治法。2“升阳清热”法能够改善热毒炽盛型急性期SAT患者缓解疼痛、缩短发热时间、减轻甲状腺肿大程度、恢复甲状腺功能、控制炎症(血沉)反应,且甲减发生率和SAT复发率均较低。经过Meta分析验证,基于“火郁发之”理论下的“升阳清热”法是治疗SAT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3“升阳清热”法能够抑制腺病毒致Nthy-roi3-1细胞感染的焦亡过程,其机制主要与下调焦亡上游调控分子ELAVL1表达和转录水平,抑制NLRP3炎症小体活化、下调Caspase-1活化水平、抑制炎性细胞因子IL-1β、IL-18表达和GSDMD-N的表达有关。
朱修锐[5](2019)在《高精准和自动化的微液滴数字PCR系统研究》文中提出液滴微流控技术能够以高通量的方式生成尺寸均一的微液滴。微液滴数字PCR(dd PCR)能够实现核酸的绝对定量分析,近年来在临床检验领域开始出现广泛而重要的应用。准确性和客观性是dd PCR用于临床检验的两大需求。目前,用于核酸绝对定量的高精准和自动化的dd PCR系统仍未见报道。本文构建了一套创新的高精准和自动化的dd PCR系统,从微液滴生成过程和检测过了两方面进行了高精准和自动化的定量研究。主要的研究内容包括:(1)微液滴生成过程的高精准和自动化分析。本文设计并搭建了微液滴生成装置,并使用高速相机对微液滴的生成过程进行了实时观察。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一种创新的微液滴生成过程的自动化监测方法——余弦相似度算法。该算法利用微液滴生成过程的周期性,只需使用高速相机采集的视频就能高精准和自动化地计算微液滴生成频率的均值和变异系数,前者用于精准确定生成微液滴数,后者用于精准确定微液滴生成过程的均一性。本文使用了四种微液滴生成过程对余弦相似度算法进行测试,测试结果证明余弦相似度算法能够高精准和自动化地确定生成微液滴数和微液滴生成过程的均一性。(2)微液滴检测过程的高精准和自动化分析。本文设计并搭建了微液滴检测装置,并使用共焦光路提高检测的灵敏度,从而高精准和自动化地确定检测微液滴数。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一种创新的dd PCR数据自动化分类方法——密度分水岭算法。该算法以数据密度为指标,使用分水岭算法将网格化的dd PCR数据分割为若干区域。通过区域的挑选与合并,实现基于区域的dd PCR数据分类。使用密度分水岭算法能够在四个量级的动态范围内实现核酸拷贝数的精准绝对定量,该结果证明密度分水岭算法能够高精准和自动化地确定阳性微液滴数。(3)生物相容表面活性剂的合成。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二甲基甲酰胺催化反应和二氯甲烷–四氢呋喃复合溶剂萃取纯化的的创新生物相容表面活性剂合成方法。本文合成的表面活性剂能够维持微液滴在dd PCR过程中的稳定性、均一性和扩增有效性,保障dd PCR核酸定量分析的准确性。综合上述各部分研究工作,本文构建了一套创新的高精准和自动化的dd PCR系统,通过对微液滴生成过程、检测过程等的方面定量研究,实现了质粒和临床样本核酸的高精准和自动化的定量分析,有望推动dd PCR在临床检验等领域的应用。
张赟[6](2019)在《基于分布式系统架构的多功能血液分析仪设计与软件开发》文中提出人体的健康状况改变将引起血液的各项参数显着变化,因此在临床上血常规检测成为疾病检查的重要一环。在现代医院中,血常规数据基本由操作血液分析仪对患者血样进行检测得出。传统的血液分析仪主要对血液中的血细胞计数、白细胞分类和血红蛋白含量进行统计,多功能血液分析仪在此基础上需要提供良好的人机界面,具备保养、质控、标定、打印等多种功能,并实现检测过程的自动化。嵌入式技术利用定制的嵌入式计算机系统控制有关执行装置部件,以实现血液分析过程的自动化需求,从而被广泛地应用到多功能血液分析仪的开发中。随着时代和技术的进步,对血液分析仪的检测参数数量和功能种类提出了新的要求,然而对已有的三分类血液分析仪进行评估后,发现其存在着系统总体结构灵活性差、算法存在漏洞、功能不完善、通信方案不利于信息安全等不足。分布式控制系统运用计算机技术对系统运行过程集中管理和分散控制,使系统具有较好的灵活性和可靠性。因此,本文基于分布式系统架构,依托江苏省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完成了多功能血液分析仪的嵌入式软件开发。论文首先阐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与意义,对分布式控制系统与CAN总线的概念做了简要介绍,给出嵌入式技术应用到血液分析仪开发中的优势;接着总结血液分析所使用的检测原理,对已有的三分类血液分析仪系统进行评估,针对难以向已有液路系统添加新的测量反应装置的问题,以分布式系统架构为基础,设计出了一种将需要添加的生化量测量装置作为分散的子系统并由管理级进行集中控制的方案,将整个血液分析仪分为控制级与管理级两个部分,并给出多种功能需求与相应性能指标需求;接着阐述了控制级的软件结构与检测功能的总体流程,针对原装置血细胞计数数据处理算法存在漏洞的问题,重新设计出有效的信号处理流程与基于库尔特原理的优化识别算法,并使用Matlab仿真验证算法的可行性;接着给出了管理级的分层化、模块化软件设计方案,介绍其基本功能的软件设计,并对质量控制与打印功能进行完善;还总结了CAN总线的基本通信原理,对原三分类血液分析仪的CAN总线通信设计方案进行评估,对基于CAN总线的通信软件进行重新设计以保障信息安全;最后经过对三分类血液分析装置与C-反应蛋白测量模块的联合测试与评估,验证了方案的有效性和科学性,表明整个系统满足需求分析中提出的功能需求与性能需求。
史茜[7](2019)在《联合人附睾蛋白4的特征性抗原提取及对女性常见恶性肿瘤异质性的分子水平评估及临床意义》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联合检测人附睾蛋白4(HE4)和女性常见恶性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甲胎蛋白(AFP)、糖类抗原125(CA125)、糖类抗原199(CA199),引入特征性肿瘤标志物(STM,Specific Tumor Marker)概念,对肿瘤标志物的特征性抗原进行提取,通过比较各变量在女性常见恶性肿瘤中含量的差异,以探讨肿瘤标志物异常对分子水平上肿瘤异质性的评估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58例卵巢癌患者、62例卵巢良性肿瘤患者、60例健康对照患者、64例其他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其中乳腺癌患者20例,子宫内膜癌患者33例,输卵管癌患者11例)为研究对象,采用瑞士罗氏公司生产的全自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系统Combas e601检测各组中CEA、AFP、CA125、HE4、CA199的含量。计算每组S/CO比值最大的值作STM(S为样本检验值,CO为鉴别有肿瘤个体的截止值即各指标的正常参考范围的极限值)。通过ROC曲线确定STM在区别健康和卵巢癌的临界值、特异性、敏感性。以病理组织学的不同分组,比较CEA、AFP、CA125、HE4、CA199、STM水平在各组中的差异。以卵巢癌FIGO分期的不同分组,对上述参数绘制ROC曲线,比较各参数对卵巢癌FIGO分期II、III、IV期的诊断效能。以卵巢癌分化的不同分组,比较STM在其中的差异。结果:STM在区别健康和卵巢癌的临界值为1.00,敏感性为84.5%,特异性为90%(95%CI为0.8900.977,P<0.01),为卵巢癌提供了一个新的诊断标准。CA125、HE4、STM对卵巢癌FIGO分期II、III、IV期的诊断存在研究意义(P<0.05),诊断临界值分别为103.72、135.30、2.41;CA125和STM诊断效能较好,AUC基本一致0.764与0.762,高于HE4的0.668;敏感性STM最高为72.7%,特异性CA125最高达92.0%;表明可以按照CA125大于103.7和STM大于2.4为标准对卵巢癌FIGO II、III、IV期进行预判和诊断。比较各参数在不同病理组织中的水平,卵巢癌组的STM检测值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和卵巢良性肿瘤组,且均大于1.00,符合上面确定的卵巢癌诊断标准。STM在浆液性卵巢癌中表达最高,达5.80;其次是子宫内膜样卵巢癌达2.29,随后为粘液性卵巢癌1.96,表达最低的是透明细胞癌1.20;子宫内膜癌和输卵管癌的STM在0.901之间;而良性卵巢肿瘤、乳腺癌与健康对照均在0.50左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可以根据STM检测值的高低评估在不同病理组织类型上的肿瘤异质性。以STM>1.00为标准统计阳性率发现STM在卵巢癌中阳性率高,对粘液性卵巢癌阳性率达100%,对浆液性卵巢癌达89.2%,子宫内膜样卵巢癌也高达88.9%,但是对透明细胞癌仅有50%阳性率。输卵管癌和子宫内膜癌均有45.5%的阳性率,乳腺癌阳性率最低仅为5%。卵巢良性肿瘤和健康对照也有少量阳性率,表明虽然在肿瘤诊断的金标准——病理诊断分型时,卵巢良性肿瘤患者和健康对照人群无肿瘤病理组织,但是在分子水平上,具有潜在转换成卵巢癌的可能性。STM在卵巢癌不同分化组检测值和阳性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STM检测对卵巢癌分化程度影响不大。CEA检测值在乳腺癌存在一定升高,但是升高幅度不明显,CEA阳性率在不同类型肿瘤异质性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差距不明显,在浆液性卵巢癌阳性率最高18.9%。AFP检测值和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仅在透明细胞癌中稍微升高,有可能对透明细胞癌的辅助诊断存在一定价值,有待后续研究证明。CA199在粘液性卵巢癌检测值升高明显20.53,阳性率最高达50.0%,有可能对粘液性卵巢癌的辅助诊断存在一定价值。CA125在浆液性卵巢癌升高最明显114.0,阳性率最高达75.7%,检测值在卵巢癌各组均升高,在健康对照和良性肿瘤、输卵管癌、子宫内膜癌中存在一定阳性率。HE4在卵巢癌组高表达,浆液性卵巢癌检测值138.2、阳性率48.6%,粘液性卵巢癌检测值109.31、阳性率25.0%,HE4以大于140为界,在健康对照、卵巢良性肿瘤、透明细胞癌、输卵管癌、子宫内膜癌均无阳性病例存在。结论:STM作为一种对肿瘤标志物特征性抗原进行提取的新型指标,对卵巢癌的诊断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以评估分子水平上不同病理组织类型的肿瘤异质性,CA125和STM在卵巢癌FIGO II、III、IV期的诊断效能较好,为精准医学诊断提供依据,改善分子靶向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覃海媚[8](2019)在《GRP78基因启动子区多态性及其血清水平与弱精子症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背景:不孕症是一种常见的临床问题,其定义为在一年内未采取任何避孕措施却无法自然受孕,大约影响到全世界1315%的育龄夫妇,其病因可分为男性不孕和女性不孕。根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发现,不孕不育发病率不断增加,逐渐影响人类生殖健康。男性不育症约占所有不孕病例的一半,其病因较为复杂多样,是从睾丸中完全没有精子到精子质量的明显改变一系列环节。随着男性不育各项检查的普及和发展,部分确定引起男性不育的病因包括:解剖结构缺陷、精液异常、分子遗传学紊乱、泌尿生殖道感染、内分泌紊乱、遗传变异或环境毒素等。其中弱精子症是男性不育重要因素之一,又称为精子活力低下,其精液参数中前向运动的精子活动力小于32%。弱精子症的病因涉及感染、免疫异常、长期禁欲、不健康生活方式以及遗传因素等。然而,遗传基因引起弱精子症的原因仍然相对不为人知。近年来研究发现,microRNA表达特征、SNP相关性和蛋白质组学对弱精子症发生发展变得越来越重要,这些发现为弱精子症的病理生理学基础提供了线索。本实验通过探究GRP78基因启动子区多态性在弱精子症患者与正常男性中的基因型分布情况,分析两组间基因型与等位基因的分布差异,及分析基因型与精子活力之间的关系,有助于对进一步了解弱精子症的发生的机制,对部分弱精子症患者的诊断及治疗有重要的意义。目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是由于单个核苷酸的突变引起DNA序列多态性,是一种最常见的人类遗传变异。SNP可用于解释不同群体和个体对疾病,特别是对复杂疾病的易感性,以及对环境因子反应的表型差异。本文旨在探究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 78)基因启动子区rs3216733、rs17840761和rs17840762位点多态性在精子活力正常男性(对照组)及弱精子症患者中的分布情况,并在两组中比较三个位点基因型与等位基因频率的分布差异。此外,为了进一步明确位点多态性与弱精子症发病风险的关系,进而分析位点基因型与精子运动参数之间的关系及其对血清GRP 78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收集研究对象的精液、全血及血清样本。精液样本经计算机辅助精液分析系统进行分析,应用多重单碱基延伸PCR基因分型技术对研究对象的GRP 78基因启动子区rs3216733、rs17840761和rs17840762位点进行基因分型,用相应的统计学方法分析位点多态性与弱精子症的相关性。我们采用酶联免疫法吸附实验法检测血清中GRP 78蛋白水平表达情况。结果:研究对象包括400例弱精子症不育男性、400例有生育史的健康男性。弱精子症组和对照组的前向运动精子百分率分别为(20.09±8.18)%、(57.16±13.45)%,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Rs3216733位点存在dd、Gd和GG三种基因型,对照组中基因频率分别为46.5%、43.7%、9.8%,弱精子症组分别为38.0%、49.8%、12.2%;Rs17840761位点存在CC、CT、TT基因型,对照组中基因型频率分别为27.3%、45.2%、27.5%,弱精子症组分别为28.0%、47.5%、24.5%;Rs17840762位点存在CC、CT、TT基因型,对照组中基因型频率分别为74.3%、23.0%、2.7%,弱精子症组分别为75.0%、23.5%、1.5%。Rs3216733位点Gd、Gd/GG基因型和G等位基因频率在弱精子症组和对照组中分布具有统计学意义(Gd vs.dd:OR=1.42,95%CI,1.06-1.93,P=0.020;Gd/GG vs.dd:OR=1.43,95%CI,1.08-1.91,P=0.013;G vs.d:OR=1.26,95%CI,1.03-1.56,P=0.027)。但rs17840761和rs17840762位点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经单倍型分析,G-C-C单倍型在弱精子症组和对照组之间频率分布分别为33.9%和29.2%。与对照组相比,G-C-C单倍体显着增加了弱精子症的风险(P=0.026)。我们还比较了rs3216733位点多态性与精子动力学参数的相关性(如前向运动、曲线速率、直线速率、直线性)。在rs3216733位点中,携带Gd、Gd/GG基因型的弱精子症患者与dd基因型相比,其前向运动、曲线速率、直线速率和直线性均显着降低(P<0.01)。此外,弱精子症患者血清中GRP 78蛋白的浓度(0.479±0.104 ng/mL)低于对照组(0.661±0.225 ng/mL,P<0.001)。携带rs3216733 Gd/GG基因型(0.414±0.069ng/mL)的患者GRP78蛋白水平低于携带dd基因型的患者(0.558±0.082 ng/mL,P<0.001)。结论:综上所述,GRP 78基因启动子区rs3216733位点与弱精子症的发病存在着相关性。其中,rs3216733位点Gd/GG基因型可能通过下调GRP 78蛋白表达降低精子活力,从而导致弱精子症的发生。
张海晨[9](2018)在《肿瘤标志物检验适宜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文中认为中国医疗资源有限,卫生投入巨大,但过度医疗造成的严重浪费却同时存在。其中,过度检查尤其是肿瘤标志物(tumor marker,TM)的不适宜检验(inappropriate request,IR)国内外都具有普遍性。如何采取有效措施抑制过度医疗,从而更合理地使用宝贵的医疗经费,遂成为各国医疗改革的重点,中国也不例外。本文以肺部疾病TM检测为研究对象,以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急性加重期(acute exacerbation,AE)和原发性支气管肺癌(primary lung cancer,PLC)两个病种为例,通过文献检索、专家咨询和回顾性分析研究,对上海市三家综合性医院的入院诊断为AE-COPD和PLC的4191份病例资料进行分析,建立这两种疾病TM检测的最优策略,作为TM检测适宜与否的判断标准。然后对三家医院肺部疾病TMIR的现况进行了评价,并初步探讨了临床路径干预对肺部疾病TM检测适宜性的影响。以此为基础,通过深度访谈和问卷调查,进一步探究临床医生IR行为的影响因素,并结合经济学、管理学理论,深入剖析临床医生肺部疾病TMIR的原因,进而提出降低临床IR的可行干预路径,为改善肺部疾病TMIR现况提出政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 21-1)、CEA+CYFRA 21-1+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 specific enolase,NSE)、CEA+CYFRA 21-1+NSE+鳞状细胞癌抗原(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ntigen,SCC)组合,可作为AE-COPD和PLC的TM检测最优策略。若以该策略作为两种肺部疾病TM检测申请适宜与否的判断标准,被调查的三家医院中,97.0%的患者存在TMIR现象,可见肺部疾病TMIR具有普遍性。此外,临床路径干预对肺部疾病TM检测的适宜性影响效果显示,临床路径能降低患者的医疗费用支出,对COPD患者还能改善疗效。而通过三家医院临床医生深度访谈,以及以北京和上海为主的各级医院有处方权的224位临床医生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临床医生在近一个月的肺部疾病TM检测方案的适宜概率未超过50%,且对问卷中两个病例所作TM检测方案的适宜率也仅39.7%,进一步印证了肺病疾病TMIR现象的严峻性。不适宜检验的产生,既有临床医生保护自身利益、避免医疗纠纷以及缺乏主动学习卫生经济学知识的动力对其医疗行为的间接原因,也有医务人员自身技术水平不高和医患沟通能力不强等直接原因。而疾病既往信息的完整性、疾病的复杂性、患者经济条件的好坏、患者及其家属的主观意愿或依从性、对病情的焦虑程度、以及临床医生所处的医院、政策和社会环境因素,均增加了临床医生的执业压力,使其在与患者的委托代理关系中,更多地选择了不适宜的TM检测方案。本文主要研究结论如下:通过对肺部疾病的TMIR现象的揭示,反映了目前临床诊疗中过度医疗的普遍存在;AE-COPD和PLC的TM临床检测最优策略,既符合专家共识,也得到了调查数据的验证;临床路径是控制IR的有效途径;支付类型差异和病情轻重不同是导致IR的重要影响因素;IR原因分析表明,医疗体制、医院运行和医生教育的改善是形成最佳诊断治疗决策的关键。本文创新点主要为以下两方面:第一,正确区分适宜和不适宜检验,是对IR现象进行有效干预的第一步。然而,迄今有关检验适宜性的判断标准,多基于临床指南、行业规范和诊疗习惯,常局限于某些医疗机构和某些特定项目,结论也多是定性的,不同研究之间存在较大差异,缺乏大规模定量的令人信服的临床研究。本文以AE-COPD和PLC为研究对象,通过专家咨询,结合临床数据论证,最终获得了两种疾病诊断最优TM检测策略,为判断这两种疾病的TM检测行为是否适宜奠定了基础;第二,本论文聚焦临床检验的关键决策人——有处方权的医生,通过深度访谈和问卷调查,了解其在肺部疾病TM检测方案制定时所受到的来自医院、政策、社会等外界因素的影响,以及临床医生自身在肺部疾病TM检测动机和行为技巧方面的表现,并进一步借助经济学、管理学、行为干预理论中的信息-动机-行为技巧(Information-motivation-Behavioral skill,IMB)模型,对临床医生肺部疾病TMIR的原因进行了深入的理论剖析和实证验证,从而为有效干预的实施指明了方向。
吴祁生[10](2018)在《基于重组MS2病毒样颗粒的急性早幼粒白血病PML-RARα融合基因检测质控品及其应用研究》文中指出PML-RARβ融合基因检测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使用逆转录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qPCR)的PML-RARα融合基因分子检测可以证实基于形态学、免疫表型和/或凝血障碍筛查对APL的假定诊断。同时,使用RT-qPCR连续检测PML-RARα融合基因转录水平可以监测最小残留病(MRD),用于记录白血病负担并最终确认分子缓解。基于PML-RARβ融合基因转录物的RT-qPCR检测已广泛开展于临床常规实验室,尤其是血液病分子实验室。依据PML-RAR融合基因检测目的,临床真实骨髓标本有核白细胞提取的总RNA可分为3个部分,即PML-RARα融合基因mRNA,内参基因mRNA和其他无关RNA,其中无关RNA占总RNA 比例最大。我们选择生物安全性高、稳定性好、对RNA保护作用强的噬菌体MS2病毒样颗粒(Bacteriophage MS2 virus-like particles,MS2VLPs)来制作PML-RARα融合基因、内参基因和无关RNA的盔甲RNA。其中PML-RAR融合基因包括L、S和V三种亚型,选择外源性23s rRNA作为无关RNA。混合PML-RARα融合基因不同亚型,内参基因和23s rRNA的盔甲RNA,就可模拟有核白细胞总RNA组成特征和RNA产量,进而制备不同PML-RRα转录水平的模拟白细胞样本。针对不同亚型的PML-RARα融合基因,我们设计不同的APL临床模拟病例,同时提供从入院诊断到随访的各个MRD监测点的临床检测信息。依据APL病程不同MRD监测点临床信息制备不同的模拟白细胞样本,作为PML-RARα融合基因检测EQA样本。根据PML-RARα临床检测流程,采用严格的EQA评价标准,突出PML-RARα融合基因入院诊断筛查和定性检测在临床治疗决策中的重要作用。参考多种国内外基因诊断报告标准,建立PML-RARα融合基因临床检验报告单评分标准,考查参评实验室临床检验报告的规范完整性。各实验室需根据APL模拟病例和质控样本临床检查信息,给出相应的临床治疗方案和治疗调整,以考查实验室与临床科室的沟通意愿和能力。我们要求参评实验室对EQA样本进行融合基因检测流程,包括RNA提取、白血病相关融合基因诊断筛查、定性和定量RT-qPCR检测,最终提交实验数据回报表和临床检验报告。我们制备的模拟白细胞样本对各种RNA提取方法有很好的适应性,各实验室RNA产量与真实BM样本基本一致(2.27~35.70μg),内参基因的拷贝数>104,可以满足后续的PCR实验检测。针对PML-RARα融合基因临床检测流程,在50家参评实验室中,30.0%(15/50)的整体表现被认为是“优秀”,8.0%(4/50)参评者被归类为“尚可”,62.0%(31/50)实验室被纳入“有待提高”。白血病相关融合基因诊断筛查和定量检测的整体表现明显优于定性检测和临床检验报告表现。(1)参评实验室的诊断筛查表现好,只有1家实验室出现PML-RARα亚型鉴定错误结果。(2)RT-qPCR定性检测表现不能令人满意,51.0%(25/49)实验室在治疗决策重要性的MRD监测点出现了至少1个假阳性或假阴性结果,共报告28个假阳性结果和15个假阴性结果;RT-qPCR定量检测稳定性差,表现为参评实验室不同样本之间检测能力不一致,不同实验室之间检测结果不一致;对PML-RAα融合基因低频亚型V,RT-qPCR定性和定量检测能力明显差于亚型L/S。(3)临床检验报告规范完整性表现差,只有检测结果却很少有基于给定APL模拟病例的临床解释和进一步检测建议;多数临床实验室有与临床科室沟通意愿,但深度有待加强。综上所述,模拟白细胞样本可以胜任PML-RAR融合基因临床检测流程质量评价,在RNA提取、内参基因和融合基因检测方面成功模拟了临床标本特征。针对不同的室间评价结果,临床实验室需要严格执行PCR分区操作防止样本污染,常规进行室内质量控制,定期进行仪器设备的维护和校准,以避免假阳性和假阴性结果;同时要主动优化和验证RT-qPCR检测程序,完善实验室程序性文件,以保证实验室定量检测结果的稳定性和准确性。临床实验室需关注检测样本的临床信息,合理分析检测结果,得出有专业临床解释的临床检验报告。临床实验室需加强与临床医师之间的沟通交流,继续参加室间质量评价和教育活动,以改进PML-RARα融合基因临床检测流程。本研究的创新性主要有:(1)使用MS2VLPs制备APL模拟白细胞样本,包括PML-RAR融合基因低频亚型V;(2)设计APL常规顺利型和极端复发型病例,在不同MRD监测点制备相应PML-RAR融合基因转录水平的模拟白细胞EQA样本,组成PML-RAR融合基因不同亚型的室间质评样本盘;(3)模拟APL临床检测流程,考查质控样本的RNA提取、入院诊断筛查、定性和定量检测,临床报告与临床治疗;(4)建立了适合急性早幼粒白血病PML-RARα FG检测流程的严格的EQA评分标准,评价实验室筛杏、定性和定量检测能力:(5)建立临床检验报告单评分标准,考查PML-RAR融合基因临床检验报告的规范完整性;(6)设计APL模拟病例和各EQA样本临床检查信息,以临床治疗响应和调整的有无为指标考查实验室与临床科室的沟通意愿和能力。
二、临床检验参考值及意义简介(1)(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临床检验参考值及意义简介(1)(上)(论文提纲范文)
(1)CircRNA1989竞争性结合miR-185-3p调控Col1α1促进HSC活化/肝纤维化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部分 肝纤维化进程中差异表达的环状RNA的筛选与验证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实验结果 |
讨论 |
第一部分 小结 |
第二部分 体外实验探讨circRNA_1989对HSC活化/肝纤维化发生的作用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实验结果 |
讨论 |
第二部分 小结 |
第三部分 circRNA_1989 调控HSC活化/肝纤维化发生的ce RNA机制的初步研究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实验结果 |
讨论 |
第三部分 小结 |
全文总结 |
综述 环状RNA在肝纤维化领域的研究概述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工作情况 |
致谢 |
(2)湖南省甲亢诊治现状的多中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前言 |
2.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目标 |
2.2 研究对象 |
2.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2.4 检验指标及方法 |
2.5 统计学方法 |
3.结果 |
3.1 甲亢患者的一般情况 |
3.2 甲亢患者的临床表现、体征及并发症 |
3.3 辅助检查 |
3.4 治疗情况 |
4.讨论 |
4.1 一般情况及病因学分类 |
4.2 临床表现 |
4.3 并发症 |
4.4 甲亢的治疗方法及预后 |
5.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表1 |
附表 2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英文缩略词表 |
致谢 |
(3)基于深度学习的尿沉渣有形成分自动化检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尿液成分与医学诊断 |
1.1.2 尿沉渣有形成分检测的传统方法 |
1.2 本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医学图像自动化分析的研究 |
1.2.2 尿沉渣有形成分自动化检测研究 |
1.3 本文的主要内容与工作 |
1.4 论文的章节安排 |
二.深度学习及目标检测相关理论概述 |
2.1 深度卷积神经网络与深度学习 |
2.1.1 深度学习基础理论 |
2.1.2 卷积神经网络 |
2.2 目标检测方法 |
2.3 本章小结 |
三.数据集的制作与分析 |
3.1 常见的目标检测数据集 |
3.2 数据集采集与制作 |
3.3 数据集的分析与整理 |
3.4 本章小结 |
四.基于有效感受野的尿沉渣有形成分检测 |
4.1 基于交并比的目标匹配策略 |
4.2 基于有效感受野的目标匹配算法 |
4.3 基于有效感受野的区域推荐网络 |
4.3.1 网络整体结构 |
4.3.2 基于有效感受野的网络训练 |
4.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4.1 目标检测实验结果评判标准 |
4.4.2 公开基准数据集上的算法检验 |
4.4.3 尿沉渣有形成分图像的识别 |
4.5 本章小结 |
五.自动化尿沉渣识别系统的设计与测试 |
5.0 系统概述 |
5.1 自动对焦系统设计 |
5.1.1 系统设计需求背景 |
5.1.2 自动调焦算法及分析 |
5.2 尿沉渣分析仪上位机目标检测模块 |
5.3 网站系统概要设计 |
5.4 网站系统详细设计 |
5.4.1 系统业务流程设计 |
5.4.2 类详细设计 |
5.4.3 前端页面设计 |
5.4.4 通信模块设计 |
5.4.5 数据库设计 |
5.5 系统运行与测试 |
5.6 本章小结 |
六.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和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4)基于“火郁发之”研究“升阳清热”法治疗热毒炽盛型急性期SAT的疗效与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论文一 “火郁发之”理论用于亚急性甲状腺炎治疗的理论渊源 |
1.火郁发之理论的内涵释义 |
2.“火郁发之”理论源流 |
3.“火郁发之”代表方剂与临床应用 |
4.高天舒教授运用“火郁发之”理论用“升阳清热”法治疗急性期 SAT 的临床思路 |
论文二 “升阳清热”法干预热毒炽盛证急性期 SAT临床疗效研究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研究结果 |
讨论 |
小结 |
论文三“升阳清热”法治疗SAT有效性及安全性Meta分析 |
前言 |
资料和方法 |
研究结果 |
讨论 |
小结 |
论文四“升阳清热”法干预腺病毒致甲状腺滤泡上皮Nthy-roi3-1 细胞感染的焦亡过程的体外研究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实验结果 |
讨论 |
小结 |
结论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用药日记 |
附录二 病例报告表 |
综述一 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亚急性甲状腺炎与病毒感染相关性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
致谢 |
(5)高精准和自动化的微液滴数字PCR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问题的提出 |
1.2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液滴微流控技术 |
1.3.2 微液滴数字PCR技术 |
1.3.3 基于微液滴数字PCR技术的核酸定量原理 |
1.3.4 微液滴生成过程及其高精准和自动化研究方法 |
1.3.5 微液滴检测过程及其高精准和自动化研究方法 |
1.4 本文的研究方法 |
1.5 本文的结构安排和主要内容 |
1.5.1 本文的结构安排 |
1.5.2 本文的主要内容 |
第2章 用于微液滴生成过程的高精准和自动化分析装置 |
2.1 本章引论 |
2.2 微液滴生成芯片的设计和制作 |
2.2.1 微液滴生成芯片的设计 |
2.2.2 微液滴生成芯片的制作 |
2.3 微液滴生成装置的设计和搭建 |
2.3.1 微液滴生成装置的设计 |
2.3.2 微液滴生成装置的搭建 |
2.4 微液滴生成实验 |
2.4.1 实验设计和操作 |
2.4.2 实验结果和讨论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用于微液滴生成过程的高精准和自动化在线监测方法 |
3.1 本章引论 |
3.2 余弦相似度算法的原理 |
3.3 余弦相似度算法的计算流程 |
3.3.1 以恒定的帧率采集微液滴生成视频 |
3.3.2 计算视频帧与参考帧的余弦相似度 |
3.3.3 计算相似度向量的循环自功率谱 |
3.3.4 计算自功率谱基频的均值和变异系数 |
3.4 余弦相似度算法的应用——实验设计 |
3.4.1 微液滴芯片的制作和微液滴生成装置的搭建 |
3.4.2 微液滴生成实验 |
3.4.3 微液滴生成视频的后处理方法 |
3.4.4 微液滴生成频率及其变异系数的计算方法 |
3.4.5 余弦相似度算法计算结果的后处理方法 |
3.5 余弦相似度算法的应用——实验结果和讨论 |
3.5.1 余弦相似度算法在单通道稳态微液滴生成过程中的应用 |
3.5.2 余弦相似度算法在多通道稳态微液滴生成过程中的应用 |
3.5.3 余弦相似度算法在受干扰的单通道微液滴生成过程中的应用 |
3.5.4 余弦相似度算法在无干扰或受干扰的微凝胶液滴生成过程中的应用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用于微液滴检测过程的高精准和自动化分析装置 |
4.1 本章引论 |
4.2 微液滴检测芯片的设计和制作 |
4.2.1 微液滴检测芯片的设计 |
4.2.2 微液滴检测芯片的制作 |
4.3 微液滴检测装置的设计和搭建 |
4.3.1 微液滴检测装置的设计 |
4.3.2 微液滴检测装置的光路搭建 |
4.3.3 微液滴检测装置的光路调试 |
4.4 微液滴检测实验 |
4.4.1 实验设计和操作 |
4.4.2 实验结果和讨论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用于微液滴检测过程的高精准和自动化数据分类方法 |
5.1 本章引论 |
5.2 密度分水岭算法的原理 |
5.3 密度分水岭算法的计算流程 |
5.3.1 微液滴数字PCR散点图的自适应网格化 |
5.3.2 基于数据密度的分水岭算法 |
5.3.3 最优分类形态的确定 |
5.3.4 区域的挑选与合并 |
5.3.5 微液滴数字PCR数据的分类 |
5.4 密度分水岭算法在2/4-微液滴数字PCR中的应用——实验设计 |
5.4.1 用于EGFR L858R和 T790M质粒定量的2/4-微液滴数字PCR反应 |
5.4.2 微液滴数字PCR数据的产生和导出方法 |
5.4.3 微液滴数字PCR数据的分类方法 |
5.4.4 微液滴数字PCR分类结果的统计学分析方法 |
5.5 密度分水岭算法在2/4-微液滴数字PCR中的应用——实验结果和讨论 |
5.5.1 EGFR L858R质粒的微液滴数字PCR数据的分类和定量结果 |
5.5.2 EGFR L858R质粒的微液滴数字PCR数据的统计学讨论 |
5.5.3 EGFR T790M质粒的微液滴数字PCR数据的分类和定量结果 |
5.5.4 EGFR T790M质粒的微液滴数字PCR数据的统计学讨论 |
5.6 密度分水岭算法在其它类型的微液滴数字PCR数据分类中的应用 |
5.6.1 密度分水岭算法在1/2-微液滴数字PCR数据分类中的应用 |
5.6.2 密度分水岭算法在2/16-微液滴数字PCR数据分类中的应用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微液滴数字PCR的高精准和自动化核酸定量分析 |
6.1 本章引论 |
6.2 质粒参考品拷贝数的定量分析实验 |
6.2.1 质粒参考品的准备和微液滴数字PCR反应体系的配制 |
6.2.2 微液滴数字PCR的实验方法 |
6.2.3 微液滴数字PCR定量结果的统计学分析方法 |
6.3 质粒参考品拷贝数的定量分析结果和讨论 |
6.3.1 微液滴生成过程相关要素的定量分析结果和讨论 |
6.3.2 微液滴检测过程相关要素的定量分析结果和讨论 |
6.3.3 质粒参考品拷贝数的定量分析结果和讨论 |
6.4 临床样本中EGFR L858R和 T790M拷贝数的定量分析实验 |
6.5 临床样本中EGFR L858R和 T790M拷贝数的定量分析结果和讨论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总结和展望 |
7.1 本文总结 |
7.2 对未来研究工作的建议 |
7.2.1 用于多指标微液滴并行生成过程的高精准装置 |
7.2.2 用于微液滴生成过程的高精准和自动化的实时监测方法 |
7.2.3 用于多指标微液滴检测的高精准装置 |
7.2.4 用于微液滴检测过程的高精准、自动化和高抗噪性的分类方法 |
7.2.5 基于多指标微液滴数字PCR系统的临床检验应用 |
第8章 其它研究工作——脂质纳米颗粒的微流控制备研究 |
8.1 本章引论 |
8.2 脂质纳米颗粒混合芯片的设计与制备 |
8.3 装载Pcsk9(sg RNA)和Cas9(RNA)的脂质纳米颗粒制备和表征 |
8.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微液滴检测装置中自行设计的机械件的图纸集 |
附录B 生物相容表面活性剂的合成与表征 |
B.1 本章引论 |
B.1.1 表面活性剂的定义和作用 |
B.1.2 表面活性剂的分类 |
B.1.3 生物相容的连续相和相应的表面活性剂 |
B.2 现有PFPE-PEG-PFPE表面活性剂的合成方法 |
B.3 一种新型的PFPE-PEG-PFPE表面活性剂合成方法 |
B.4 合成反应的原料和关键溶剂的表征 |
B.5 合成反应的实验流程 |
B.5.1 试剂列表 |
B.5.2 仪器列表 |
B.5.3 第一阶段:酰化反应 |
B.5.4 第一阶段:产物纯化 |
B.5.5 第二阶段:氨解反应 |
B.5.6 第二阶段:产物纯化 |
B.6 合成反应的实验结果和讨论 |
B.6.1 第一阶段:酰化反应 |
B.6.2 第一阶段:产物纯化 |
B.6.3 第二阶段:氨解反应 |
B.6.4 第二阶段:产物纯化 |
B.7 合成产物的表征 |
B.7.1 使用天平表征最终产物的产率 |
B.7.2 使用核磁共振氢谱表征产物的结构、纯度和稳定性 |
B.7.3 使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表征产物的结构和稳定性 |
B.7.4 使用微液滴数字PCR实验表征产物的生物相容性 |
B.8 本章小结 |
附录C 余弦相似度算法中的数学证明 |
C.1 相似度向量的波形可以近似为带有削顶或削底的周期三角波 |
C.2 在循环自功率谱上,基频的功率大于任意一个谐频的功率 |
C.2.1 式(C.10)的证明 |
C.2.2 式(C.11)的证明 |
C.2.3 式(C.12)的证明 |
C.2.4 式(C.10)–(C.12)的综合 |
C.3 引理——式(C.17)的证明 |
C.3.1 分类讨论:情况一 |
C.3.2 分类讨论:情况二 |
C.3.3 分类讨论:情况三 |
C.3.4 分类讨论:情况四 |
C.3.5 分类讨论:情况五 |
C.3.6 分类讨论中各个情况的综合 |
附录D 相关软件的使用说明 |
D.1 微液滴属性统计软件 |
D.1.1 软件功能介绍 |
D.1.2 软件使用步骤 |
D.1.3 步骤一:打开软件 |
D.1.4 步骤二:载入图像 |
D.1.5 步骤三:估计微液滴直径 |
D.1.6 步骤四:确定像素与长度的比例关系 |
D.1.7 步骤五:识别微液滴边界 |
D.1.8 步骤六:查看被识别微液滴的边界 |
D.1.9 步骤七:查看微液滴的尺寸属性和统计结果 |
D.1.10 步骤八:查看微液滴的颜色属性和统计结果 |
D.1.11 步骤九:删除被识别微液滴的边界 |
D.1.12 步骤十:保存被识别微液滴边界的图像和数据 |
D.1.13 步骤十一:载入被识别微液滴边界的数据 |
D.1.14 步骤十二:关闭软件 |
D.1.15 讨论:微液滴识别参数对微液滴边界识别结果的影响 |
D.2 微液滴频率分析软件 |
D.2.1 软件功能介绍 |
D.2.2 软件使用步骤 |
D.2.3 步骤一:打开软件 |
D.2.4 步骤二:载入微液滴运动视频 |
D.2.5 步骤三:对载入的视频进行预览和裁切 |
D.2.6 步骤四:指定参考帧 |
D.2.7 步骤五:设定视频的采集频率和非混叠的微液滴运动频率的个数 |
D.2.8 步骤六:设定基频带宽和降噪阈值 |
D.2.9 步骤七:设定计算参数 |
D.2.10 步骤八:计算微液滴生成频率分布并得到均值和变异系数 |
D.2.11 步骤九:保存计算结果和波形数据 |
D.2.12 步骤十:关闭软件 |
D.3 微液滴数据分类软件 |
D.3.1 软件功能介绍 |
D.3.2 软件使用步骤 |
D.3.3 步骤一:打开软件 |
D.3.4 步骤二:载入微液滴荧光数据 |
D.3.5 步骤三:设置分类参数 |
D.3.6 步骤四:对微液滴数据进行分类 |
D.3.7 步骤五:保存微液滴荧光数据的分类结果和相关的统计值 |
D.3.8 步骤六:关闭软件 |
附录E 脂质纳米颗粒半径的对数正态分布拟合的程序源码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6)基于分布式系统架构的多功能血液分析仪设计与软件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血液分析对象 |
1.2.2 血液分析仪分类 |
1.2.3 分布式系统架构 |
1.2.4 嵌入式技术 |
1.2.5 通信与CAN总线 |
1.3 已有工作基础与评估 |
1.4 设计实现难点分析 |
1.5 研究内容与论文结构 |
第二章 需求分析和方案设计 |
2.1 血液分析检测原理 |
2.1.1 库尔特原理 |
2.1.2 朗伯一比尔定律 |
2.1.3 生化检测免疫比浊法 |
2.2 多功能血液分析仪设计需求分析 |
2.2.1 总体需求 |
2.2.2 功能需求 |
2.2.3 性能需求 |
2.2.4 其他需求 |
2.3 基于分布式架构的血液分析仪总体结构设计 |
2.3.1 控制级硬件组成 |
2.3.2 管理级硬件组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控制级软件设计 |
3.1 控制级软件结构 |
3.2 控制级软件初始化 |
3.3 控制级信号采集过程 |
3.3.1 机电结构开机初始化与自检 |
3.3.2 控制级主测试流程 |
3.3.3 控制级信号采集软件设计 |
3.4 血细胞计数信号数据处理与算法优化 |
3.4.1 血细胞计数信号类型选择 |
3.4.2 原血细胞计数方案与评估 |
3.4.3 血细胞计数改进算法 |
3.4.4 血细胞计数改进算法仿真与验证 |
3.5 生化量光信号数据处理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管理级多功能软件设计 |
4.1 管理级软件总体设计 |
4.1.1 管理级操作系统 |
4.1.2 管理级图形用户界面 |
4.1.3 管理级软件架构 |
4.2 管理级基本功能设计 |
4.2.1 主测试业务 |
4.2.2 标定业务 |
4.2.3 定时业务 |
4.3 管理级扩展功能设计与完善 |
4.3.1 打印业务 |
4.3.2 质量控制业务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CAN总线的通信软件设计 |
5.1 CAN总线通信原理 |
5.1.1 CAN总线结构 |
5.1.2 CAN报文结构 |
5.1.3 CAN总线数据处理流程 |
5.2 原三分类血液分析仪CAN总线通信方案及评估 |
5.2.1 原三分类血液分析仪CAN总线结构与评估 |
5.2.2 原三分类血液分析仪CAN总线通信时序与评估 |
5.3 以分布式系统架构为基础的CAN总线通信设计 |
5.3.1 CAN总线物理连接方式 |
5.3.2 CAN总线通信数据帧设计 |
5.3.3 CAN总线通信时序优化设计 |
5.3.4 方案评估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系统运行和评估分析 |
6.1 硬件电路测试 |
6.1.1 硬件电路测试流程 |
6.1.2 硬件电路实际测试结果 |
6.2 软件功能测试 |
6.3 系统集成测试 |
6.3.1 功能测试 |
6.3.2 性能测试 |
6.3.3 其他需求测试 |
6.4 评估与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论文工作总结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7)联合人附睾蛋白4的特征性抗原提取及对女性常见恶性肿瘤异质性的分子水平评估及临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材料和方法 |
1.研究对象 |
1.1 研究对象分组 |
1.2 入组标准 |
1.3 FIGO和 TNM分期标准 |
2.标本采集及处理 |
3.仪器与方法 |
3.1 血清HE4、CA125、CEA、AFP、CA199 含量检测 |
3.2 全自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系统Combas e601 的检测原理 |
3.3 结果判定标准 |
3.4 STM的具体计算方法 |
4.统计学方法 |
结果 |
1.年龄差异比较 |
2.运用P-P图法检测CEA、AFP、CA125、HE4、CA199、STM检测值的正态性 |
3.运用ROC曲线方法确定STM对卵巢癌诊断的最佳临界值、特异度和敏感度 |
4.以不同病理组织学分组,分组比较CEA、AFP、CA125、HE4、CA199、STM检测值在不同类型的肿瘤异质性的表达水平 |
5.以不同病理组织学分组,分组比较CEA、AFP、CA125、HE4、CA199、STM在不同类型的肿瘤异质性的检测阳性率 |
6.以散点图方式,将STM值为X轴,STM阳性率为Y轴,直观分析STM在不同病理组织的肿瘤异质性的表现 |
7.ROC曲线法比较STM与 CEA、AFP、CA125、HE4、CA199对卵巢癌不同FIGO分期的诊断效能 |
8.以分化程度不同对卵巢癌分组,比较STM在卵巢癌不同分化类型中的肿瘤异质性中的不同 |
讨论 |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作者简介 |
致谢 |
(8)GRP78基因启动子区多态性及其血清水平与弱精子症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索引表 |
前言 |
1.材料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纳入及排除标准 |
1.2 采集血液标本 |
1.3 实验材料 |
1.4 主要试剂 |
1.5 主要的实验方法 |
1.5.1 精液质量分析 |
1.5.2 基因组DNA的提取 |
1.5.3 DNA浓度及纯度检测 |
1.5.4 多重PCR测序 |
1.5.4.1 PCR引物 |
1.5.4.2 多重PCR反应条件 |
1.5.4.3 PCR产物纯化 |
1.5.4.4 SNaPshot多重单碱基延伸反应 |
1.5.4.5 延伸产物纯化 |
1.5.4.6 延伸产物测序 |
1.5.5 ELISA检测GRP78血清水平 |
1.6 统计学分析 |
2.结果 |
2.1 研究对象临床资料 |
2.2 GRP78基因启动子区位点基因分型结果 |
2.3 GRP78基因启动子区多态性与AZS的关联性 |
2.4 GRP78基因启动子区多态性单倍型分析 |
2.4.1 连锁不平衡分析 |
2.4.2 单倍型分析 |
2.5 Rs3216733位点与AZS患者的精子动力学参数的相关性 |
2.6 AZS中rs3216733位点GRP78血清蛋白水平的分析 |
3.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获得的科研成果 |
(9)肿瘤标志物检验适宜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
1.2.1 研究目标 |
1.2.2 主要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和论文结构 |
1.3.1 主要研究方法 |
1.3.2 论文结构 |
1.4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
2.1 导言 |
2.2 不适宜检验的国外研究现状 |
2.2.1 过度医疗 |
2.2.2 过度治疗 |
2.2.3 不适宜检验的定义 |
2.2.4 不适宜检验的标准研究 |
2.2.5 不适宜检验的不良后果 |
2.2.7 不适宜检验的干预 |
2.2.8 临床路径的干预 |
2.3 不适宜检验的国内研究现状 |
2.3.1 过度医疗 |
2.3.2 过度治疗 |
2.3.3 不适宜检验的定义 |
2.3.4 不适宜检验的标准研究 |
2.3.5 不适宜检验的影响因素 |
2.4 国内外不适宜检验研究的不足与困惑 |
2.5 肿瘤标志物的不适宜检验 |
2.5.1 肿瘤标志物的定义 |
2.5.2 肿瘤标志物的联合检测 |
2.5.3 肿瘤标志物的不适宜检验 |
2.5.4 肿瘤标志物不适宜检验的标准研究 |
2.6 肿瘤标志物临床适宜检验方案的评价与判断 |
2.6.1 肿瘤标志物诊断价值的评价指标 |
2.6.2 肿瘤标志物临床适宜检验方案的获得路径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临床肿瘤标志物不适宜检验的现状研究与优化策略 |
3.1 导言 |
3.2 数据来源和方法 |
3.2.1 临床数据采集 |
3.2.2 肿瘤标志物临床检验适宜方案的获得 |
3.2.3 医疗机构肿瘤标志物不适宜检验的实证研究 |
3.3 TM临床检验适宜方案 |
3.3.1 医疗机构基本情况 |
3.3.2 单项肿瘤标志物指标诊断价值测算 |
3.3.3 肿瘤标志物临床检验适宜性的判定 |
3.4 医疗机构肿瘤标志物临床检验适宜性的现状 |
3.4.1 医疗机构肿瘤标志物检验适宜性分布 |
3.4.2 肿瘤标志物临床检验适宜性的人群差异 |
3.4.3 肿瘤标志物临床检验适宜性的费用分布情况 |
3.4.4 肿瘤标志物临床检验适宜性的转归差异 |
3.4.5 肿瘤标志物临床检验适宜性的费用分析 |
3.5 基于PLC预测模型的肿瘤标志物临床检验优化策略 |
3.5.1 临床数据采集 |
3.5.2 基于PLC预测模型的肿瘤标志物临床检验优化策略获得 |
3.5.3 基于PLC预测模型的肿瘤标志物临床检验优化策略优势 |
3.6 临床路径实施的疾病和费用情况 |
3.6.1 COPD和 PLC的比较 |
3.6.2 按肿瘤类型比较 |
3.7 本章小结 |
3.7.1 针对COPD和 PLC早期诊断的肿瘤标志物检验方案的适宜性 |
3.7.2 医疗机构临床肿瘤标志物检验适宜性的现状分析 |
3.7.3 对策与建议 |
第四章 临床不适宜检验影响因素研究 |
4.1 导言 |
4.2 数据来源和方法 |
4.2.1 研究对象 |
4.2.2 样本选择 |
4.2.3 数据来源 |
4.2.4 主要研究指标及研究假设 |
4.2.5 主要研究指标的测量工具 |
4.3 主要研究结果 |
4.3.1 样本纳入情况 |
4.3.2 临床医生的人口社会学特征 |
4.3.3 主要研究指标的信效度分析 |
4.3.4 主要研究指标的描述性分析 |
4.3.5 人口社会学因素对各主要研究指标的简单效应 |
4.3.6 临床不适宜检验的影响因素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临床不适宜检验的原因分析 |
5.1 导言 |
5.2 相关理论基础 |
5.2.1 委托代理理论 |
5.2.2 供给诱导需求理论 |
5.2.3 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 |
5.3 基于IMB模型的临床医生肿瘤标志物检测行为的传导通路分析 |
5.3.1 信息因素、动机因素对临床医生肿瘤标志物检测行为的作用分析 |
5.3.2 行为技巧对信息因素、动机因素在临床医生肿瘤标志物检测行为作用中的中介作用 |
5.3.3 临床医生肿瘤标志物检测行为的IMB理论模型的提出 |
5.4 临床医生肺部疾病肿瘤标志物检测行为的IMB模型验证分析 |
5.4.1 IMB模型的验证方法 |
5.4.2 变量设置 |
5.4.3 模型的验证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降低临床不适宜检验的讨论与建议 |
6.1 当前的问题与挑战 |
6.1.1 信息不对称情况下的医患博弈现状 |
6.1.2 绩效支付带来医务人员的行为倾向 |
6.1.3 临床数据缺乏统一管理 |
6.2 进一步避免临床不适宜检验的建议 |
6.2.1 以卫生决策数据分析为基础构建临床路径 |
6.2.2 加强检验临床合作,控制不适宜检验 |
6.2.3 加强医患沟通,避免医患不当博弈 |
6.2.4 促进医生绩效模式的改变,促进医疗服务质量的改善 |
6.2.5 改革支付制度,促进医疗模式转变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
7.1.1 临床不适宜检验普遍存在 |
7.1.2 不适宜检验的标准制定 |
7.1.3 临床路径是控制不适宜检验的有效途径 |
7.1.4 支付类型和临床病情是临床不适宜检验的重要影响因素 |
7.1.5 临床不适宜检验的原因分析表明,医疗体制、医院运行和医生教育的改善是形成最佳诊断治疗决策的关键 |
7.2 研究存在的不足和后续研究的展望 |
7.2.1 本研究存在的不足 |
7.2.2 后续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一:肺部疾病肿瘤标志物检测方案影响因素调研工具 |
附二:信息因素的得分统计 |
附三:动机因素的得分统计及差异性分析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10)基于重组MS2病毒样颗粒的急性早幼粒白血病PML-RARα融合基因检测质控品及其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和试剂配制 |
1.1.1. 仪器 |
1.1.2. 菌株和质粒 |
1.1.2.1. 宿主细菌 |
1.1.2.2. 表达质粒 |
1.1.2.3. 克隆质粒 |
1.1.3. 主要实验耗材 |
1.1.4. 主要实验试剂 |
1.1.5. 培养基和溶液的配制 |
1.2. 方法 |
1.2.1. 内含PML-RARα融合基因L/S/V、内参基因和23s rRNA序列的重组病毒样颗粒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
1.2.1.1 提取pACYC-MS2质粒 |
1.2.1.2 PML-RARα融合基因亚型L/S/V、内参基因和23s rRNA目的序列的选择 |
1.2.1.3. 获取PML-RARα融合基因亚型L/S/V、内参基因和23s rRNA目的序列 |
1.2.1.3.1 外周血总RNA提取 |
1.2.1.3.2 大肠杆菌基因组DNA提取 |
1.2.1.3.3 总RNA逆转录 |
1.2.1.3.4 目的基因的PCR扩增 |
1.2.1.3.5 目的基因片段鉴定及纯化回收 |
1.2.1.3.6 目的基因片段与pMD18-T载体的连接 |
1.2.1.3.7 连接产物向凡E.Coli Top10的转化 |
1.2.1.3.8 阳性克隆菌落的鉴定 |
1.2.1.3.9 质粒的提取 |
1.2.1.4. 使用加入酶切位点的引物PCR目的序列并纯化PCR产物 |
1.2.1.5. 插入片段与目的载体pACYC-Duet1的双酶切 |
1.2.1.6. 目的片段与载体连接 |
1.2.1.7. 连接产物转化Top 10 E.Coli感受态细胞 |
1.2.1.8. 质粒小量提取 |
1.2.1.9. 鉴定重组质粒 |
1.2.1.10. 测序鉴定 |
1.2.2. 重组病毒样颗粒的表达和纯化 |
1.2.2.1. 提取pACYC-MS2-PML-RARα L/V/S,pACYC-MS2-CGs和pACYC-MS2-23s rRNA重组质粒 |
1.2.2.2. 重组质粒DNA的浓度定量和纯度鉴定 |
1.2.2.3. pACYC-MS2-PML-RARα L/V/S,pACYC-MS2-CGs和pACYC-MS2-23srRNA重组质粒转化BL21(DE3)大肠杆菌 |
1.2.2.4. 重组病毒样颗粒在BL21(DE3)大肠杆菌中的诱导表达 |
1.2.2.5. 超声破碎 |
1.2.2.6. PEG 6000富集重组病毒样颗粒 |
1.2.2.7. 丙烯葡聚糖凝胶层析纯化重组病毒样颗粒 |
1.2.3. 重组病毒样颗粒的鉴定 |
1.2.3.1. 琼脂糖凝胶电泳鉴定重组病毒样颗粒 |
1.2.3.2.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分析鉴定 |
1.2.3.3. RT-PCR鉴定重组病毒样颗粒内包装的目的RNA |
1.2.3.4. 透射电子显微镜鉴定重组病毒样颗粒 |
1.2.3.5. 重组病毒样颗粒的耐酶性实验 |
1.2.4. APL临床模拟病例的设计 |
1.2.5. 模拟白细胞样本的制备 |
1.2.5.1. E.Coli 23 rRNA MS2 VLPs添加量的确定 |
1.2.5.2. 阳性模拟白细胞样本AR-FG L/V/S和AR-CG s配比的棋盘格筛选 |
1.2.5.3. 模拟白细胞样本EQA样本盘的配制 |
1.2.5.4. 模拟白细胞样本EQA样本盘的验证 |
1.2.6. 报告单评分标准 |
1.2.7. 急性早幼粒白血病模拟白细胞样本作为质控样本开展全国PML-RARα融合基因临床检测流程室间质量评价 |
1.2.7.1. PML-RARα融合基因临床检测流程室间质量评价方案 |
1.2.7.2. 白细胞模拟样本EQA样本盘的建立 |
1.2.7.3. 白细胞模拟样本的稳定性评价 |
1.2.7.4. 白细胞模拟样本EQA样本盘的发放 |
1.2.8. 室间质评活动评分标准 |
1.2.9.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2.1. 内含PML-RARα融合基因L/S/V、内参基因和23s rRNA序列的重组病毒样颗粒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
2.1.1. PCR扩增PML-RARα融合基因L/S/V、内参基因和23s rRNA序列目的片段 |
2.1.2. pACYC-MS2PML-RARα L/V/S,pACYC-MS2-CGs和pACYC-MS2-23srRNA重组载体的验证 |
2.2. PML-RARα FG L/V/S盔甲RNA (AR-FG L/V/S),chimeric CGs盔甲RNA(AR-CGs)和23s rRNA盔甲RNA (AR-23s)的表达和纯化 |
2.3. 重组MS2盔甲RNA的鉴定 |
2.3.1. 琼脂糖凝胶电泳鉴定重组MS2盔甲RNA |
2.3.2. SDS-PAGE鉴定重组MS2盔甲RNA |
2.3.3. RT-PCR鉴定重组MS2盔甲RNA内含目的RNA序列 |
2.3.4. 透射电子显微镜鉴定重组MS2盔甲RNA |
2.4. 模拟白细胞样本的配制及EQA样本盘制作 |
2.4.1. E.Coli 23 rRNA盔甲RNA添加量的确定 |
2.4.2. 阳性模拟白细胞样本AR-FG L/V/S和AR-CG s配比的棋盘格筛选 |
2.4.3. 模拟白细胞样本EQA样本盘的配制 |
2.4.4. 模拟白细胞样本EQA样本盘的验证 |
2.4.5. 样本盘的稳定性实验 |
2.5. 模拟白细胞样本的PML-RARα临床检测流程室间质量评价 |
2.5.1. 模拟白细胞样本EQA样本盘的实验室分布和响应 |
2.5.2. PML-RARα临床检测流程室间质量评价结果 |
2.5.3. 临床检验报告规范完整性 |
2.5.4. 临床治疗的响应与调整 |
3. 讨论 |
3.1. 模拟白细胞样本性能验证 |
3.2. 白血病相关融合基因入院诊断筛查检测 |
3.3. PML-RARα融合基因RT-qPCR定性检测 |
3.4. PML-RARα融合基因RT-qPCR定量检测 |
3.5. 临床检验报告评分 |
3.6. 临床治疗方案及调整 |
3.7. 模拟白细胞样本总RNA的提取 |
3.8. 研究结论 |
参考文献 |
论文综述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中RARA融合基因概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pACYCDuet-1载体详细信息 |
附录2: pMD18-T载体信息 |
附录3: 早幼粒白血病基因(PML) mRNA基因序列 |
附录4: 视黄酸受体α基因(RARA) mRNA基因序列 |
附录5: PML-RARα L/V/S,嵌合内参基因,23srRNA目的区域DNA序列 |
附录6: 表达载体pACYC-MS2-PML-RARα L/V/S,pACYC-MS2-CGs和pACYC-MS2-23s rRNA目的序列测序比对结果 |
附录7: APL临床模拟病例 |
附录8: 临床基因检验诊断报告模板 |
附录9: 室间质量评价调查活动安排及注意事项(样本号:A1711-A1715;C1731-C1736) |
附录10: 室间质量评价调查活动安排及注意事项(样本号:B1721-B1725;C1731-C1736) |
附录11: 室间质量评价调查活动结果回报表 |
致谢 |
个人简介 |
四、临床检验参考值及意义简介(1)(上)(论文参考文献)
- [1]CircRNA1989竞争性结合miR-185-3p调控Col1α1促进HSC活化/肝纤维化的机制研究[D]. 张利芬.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 2020(02)
- [2]湖南省甲亢诊治现状的多中心研究[D]. 欧阳灿辉.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3]基于深度学习的尿沉渣有形成分自动化检测研究[D]. 张绳昱. 安徽大学, 2020(07)
- [4]基于“火郁发之”研究“升阳清热”法治疗热毒炽盛型急性期SAT的疗效与机制[D]. 李品.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20(01)
- [5]高精准和自动化的微液滴数字PCR系统研究[D]. 朱修锐. 清华大学, 2019(02)
- [6]基于分布式系统架构的多功能血液分析仪设计与软件开发[D]. 张赟. 东南大学, 2019(01)
- [7]联合人附睾蛋白4的特征性抗原提取及对女性常见恶性肿瘤异质性的分子水平评估及临床意义[D]. 史茜. 大连医科大学, 2019(04)
- [8]GRP78基因启动子区多态性及其血清水平与弱精子症相关性研究[D]. 覃海媚. 右江民族医学院, 2019(01)
- [9]肿瘤标志物检验适宜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 张海晨. 上海交通大学, 2018(01)
- [10]基于重组MS2病毒样颗粒的急性早幼粒白血病PML-RARα融合基因检测质控品及其应用研究[D]. 吴祁生.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1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