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水乡-高碑店

京东水乡-高碑店

一、京东水乡古村——高碑店(论文文献综述)

曹玺武[1](2020)在《大运河北京段传统聚落空间特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京杭大运河是世界文化遗产中国大运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古代人民的劳动成果,也是中华民族的文化象征。最初人们出于各种目的进行运河的开凿活动,运河的形成改变了其所流经区域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人文环境,进一步改变了沿线区域聚落的空间特征。有些聚落在大运河的影响下规模逐渐扩大成为重要的城镇,反过来影响大运河的走向和形态,大运河与其沿线聚落便形成了紧密的互动关系。大运河北京段与其沿线聚落也符合这种规律。挖掘这种互动关系的内在逻辑和影响因素有利于当今时代背景下大运河北京段与沿线聚落的保护和利用。首先,明确写作意图,通过相关文件和研究成果划定研究范围,结合相关资料选定研究对象。其次,对重点研究对象进行实地调查,结合调查所得与相关资料探究大运河北京段的形成和演变过程及其对沿线地区传统聚落的影响。再次,基于前期分析和研究选取特定历史阶段,在城市化进程快速发展、新地域主义、大运河价值再认知等背景下,研究大运河北京段沿线区域传统聚落的空间特征。以运河生态廊道理论为主同时参考线性文化遗产理论和类型学等理论与研究方法,横向和纵向相结合的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分析元明清时期大运河北京段传统聚落的分布特征、格局特征和形态特征。最后,总结大运河北京段传统聚落空间特征及影响因素并得出结论。

鞠熙,解育君[2](2017)在《民俗资源与村落复兴——以北京市朝阳区高碑店村为例》文中认为高碑店村位于北京市朝阳区,东四环路和五环路之间。它地处京杭大运河通惠河段旁,早在明清时期就已经是百货云集的商品集散地,在几百年的时间中,一直保持着农商并重的村落生产与生活方式。身为运河码头,又毗邻京城,这一地理优势使高碑店村有长期的重商传统,在此基础上形成了高碑店村农商并重的文化特质。这一传统在历史中虽然不断变化,但始终在农业社会的大框架下传承和延续,直至20世纪80年代。自20世纪90年代起,高碑店村发生了

孙吉亚[3](2013)在《京郊旅游导向型乡村景观建设研究 ——以密云县石城镇捧河岩村为例》文中提出近年来,乡村的发展和乡村景观规划受到关注,随着休闲需求和旅游热度的攀升,乡村成为重要的旅游目的地。本研究以旅游导向型的乡村景观为切入点,通过文献梳理、案例研究、调查访谈的方法获得研究数据,通过定性分析的方法提出旅游导向型乡村景观的界定要素,即:较高等级的风景资源品质、良好的生态环境、便利的交通可达性、具备一定规模的旅游接待能力、旅游收入占当地居民收入的比重、当地居民在乡村旅游发展中的角色六个方面。并以北京市“最美乡村”为例,将京郊旅游导向型乡村景观划分为田园风光型、生态产业型、景区依托型、历史古村型、多元文化型、乡村美食型和新农村改造七个类型。案例研究以密云捧河岩村为例,剖析了捧河岩村的乡村景观要素构成和游客特征,并运用AVC理论的乡村景观价值评估和IPA分析,为案例地的乡村景观建设提出优化措施和规划思路。本研究结论:京郊旅游导向型乡村景观建设模式的关键问题是,首先,构建生态保护体系,合理利用自然能源、科学处理生活垃圾、做好游客的引导和管理工作、保护重要的河流、湿地等自然景观;其次,乡村景观优化,合理规划设计乡村景观的总体布局、功能分区以及“点、线、面”的景观效果;第三,乡村经济产业的合理布局,挖掘特色,发挥传统产业优势,结合旅游,增加农产品的附加价值;第四,乡村文化在保护中发展与传承。最后分析了论文存在的不足和研究展望。

刘勇,何致文[4](2011)在《十六区县文化发展亮点扫描》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11年,中国进入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期,首都北京开始以更长远的目光和更宽阔的视野审视发展,思考以世界城市为坐标系定位自身发展,不仅考虑硬实力的进一步增强,而且更加注重软实力的提升。本年度,各区县在结合自身优势的基础上,为北京文化建设做出了各具特色的贡献,其共同特点有:一、挖掘各区区位优势与文化底蕴,依据北京市整体发展目标及对各区的建设要求,开发有利于打造优势品牌的特色项目、制定契合新区发展特点的远景目标;二、注重以文化创意产业、文化生态旅游业引领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更加注重向产业链的高端环节移动和优势自然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三、高度重视市民的文化教育与社区群众文化建设,配合着异彩纷呈的社区文化活动,承办各类具有一定知名度或正在开创中的文化艺术节。与此同时,一些区县在文化建设过程中也存在着政府主导而民间参与不足、发展类型化、重复规划与建设的问题。

王彬汕[5](2010)在《川西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规划研究》文中提出当前旅游业已成为民族地区的重要产业,发展旅游业成为民族地区小城镇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论文以小城镇规划理论为基础,通过建筑学、旅游学、民族学的交叉理论研究和川西少数民族地区的实践研究,对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规划的问题与策略、框架与内容、方法与技术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理论研究采取了从一般到特殊的研究思路:第一步,基于建筑学理论对小城镇规划进行了回顾和总结;第二步,引入旅游学理论,通过城市旅游和乡村旅游的比较,提出了小城镇旅游的概念,并构建旅游小城镇规划理论;第三步,引入民族学和旅游人类学理论,对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规划进行了初步探讨。实践研究选取了川西三个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民族旅游小城镇规划作为实证。小城镇旅游是指发生在小城镇的旅游活动,它兼具城市旅游与乡村旅游的特点,体现为人工与自然交织、结合农牧林产业、具有地方氛围、中小规模和半专业化管理等特点,具有自身独特的客源市场、旅游产品和发展模式。旅游小城镇规划应将产业规划与空间规划相结合,将旅游规划与城镇规划相结合。针对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这一特定类型,论文剖析了其规划面临的经济发展、文化发展、环境发展、特色发展、设施建设和规划方法等问题,提出了一套结合城镇规划与旅游规划的应对策略。在传统小城镇规划框架与内容基础上,论文分析了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规划要融入的旅游规划和民族旅游内容,提出要引入参与机制,制定地方标准,使规划符合民族地区文化、贴近民族地区实际。论文提出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规划应以后现代主义为指导,以新乡土设计和地域设计为基础,引入参与式规划机制,采取“CARP”(设计遵循文化、“真”就是美、地域适宜性技术、社区参与式设计)的规划方法。与此相适应,引入旅游用地规划、旅游活动规划、旅游设施规划等旅游规划关键技术,以及民族旅游资源调查、民族旅游产品策划、民族文化保护等民族旅游的关键技术。论文的创新有三点:一、提出了“小城镇旅游”的概念,揭示了小城镇旅游与城市旅游和乡村旅游的区别与联系;二、发展了“小城镇→旅游小城镇→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的规划理论分支;三、提出了在现代化和全球化背景下,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CARP”的规划设计方法。

耿闻,赵垒[6](2006)在《高碑店靠旅游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上)》文中研究说明通过发展旅游业,高碑店村成为京东旅游的新亮点。国家旅游局副局长、全国假日办执行主任王志发慰问这里的民俗旅游接待户时,曾高兴地说:“高碑店村开发旅游业的过程富于创新,很有创意,特别是高碑店村委会的创业精神值得称赞。高碑店村树立?

王玮[7](2005)在《山地型历史文化村镇“模式语言”的解析与应用》文中认为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地貌复杂,许多地区现存的历史文化村镇都坐落在山地环境之中。在那里,传统聚落在自然力的影响和特定的生活方式的作用下,经过长期的演进,日臻成熟而富有特色,形成丰富多样的传统山地聚落空间形态。社会文化学认为,一种文化的历史越悠久、时间延续越长,其个性就越突出,价值取向就越明确。山地型历史文化村镇有其独特的地域文脉,它们是山地空间环境对自然生态和社会文化的反映。模式语言理论由Christopher Alexander 提出,主要阐述一种设计方法,一种动态的、大众化的设计理念。本文通过对山地型历史文化村镇的分析,发现有许多模式存在其中; 结合模式语言理论中的模式理念,将模式语言的设计方法运用到山地历史文化村镇的保护规划中,试图寻求一种新型的、动态保护规划方法,从而使当代历史文化村镇的保护与发展能更好地结合起来,即使山地型历史文化村镇既能延续传统、地方特色,又能适应变化了的社会需求。全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为绪论,主要阐述本次研究的目的、切入点以及相关的研究现状,同时了解目前我国历史文化村镇研究的现状和背景。第二章对模式语言理论进行简要解析,并由模式特点引发运用模式语言的方法进行历史文化村镇保护规划的构思。第三章主要分析山地型历史文化村镇的传统模式,总结、归纳出部分山地型历史文化村镇共同存在的传统模式。第四章重点分析了山地型历史文化村镇的当代模式需求。第五章结合山地型历史文化村镇的传统模式以及当代模式需求,提出“模式语言”保护规划构想。第六章以武汉市黄陂区大余湾为例,运用“模式语言”方法,对其展开分析,探讨基于“模式语言”的保护规划构想。

孙洪铭[8](2004)在《京东水乡古村——高碑店》文中研究表明 北京是享誉世界的历史文化名城,除去它拥有一座规模巨大保留至今的完整的“凸”字形旧城以外,在其旧城周围的远近四方,还分布着数量众多规模不等的县城、集镇和村庄,这些县城、集镇和村庄环布在旧城周围,与旧城遥相呼应,共同构筑并记载着北京的悠久历史和传统文化。这些县城、集镇和村庄有的伴山林、有的伴平原、有的伴大路、有的伴田园、有的伟大河、有的伴城垣,一个个都有其诞生之初的历史渊源和风水传说,都有其独特的空间格局和风貌,京东水乡古村高碑店,就是北京数千个村镇中最典型的一个。

二、京东水乡古村——高碑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京东水乡古村——高碑店(论文提纲范文)

(1)大运河北京段传统聚落空间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与现状
        1.1.2 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1.2 相关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
        1.2.2 国外研究
        1.2.3 综合评述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相关概念界定
        1.3.2 研究对象界定
        1.3.3 研究方法与重点
第2章 大运河北京段传统聚落形成与变迁
    2.1 京杭大运河
        2.1.1 京杭大运河的形成与变迁
        2.1.2 京杭大运河的作用和意义
        2.1.3 京杭大运河与沿线聚落
    2.2 北京地区传统聚落与运河
        2.2.1 春秋—隋
        2.2.2 隋—元
        2.2.3 元—清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大运河北京段传统聚落分布特征
    3.1 影响大运河北京段传统聚落分布的因素
        3.1.1 自然因素
        3.1.2 社会因素
        3.1.3 大运河因素
    3.2 漕运制度与大运河北京段传统聚落分布
        3.2.1 因仓储形成的传统聚落
        3.2.2 因码头形成的传统聚落
    3.3 水利制度与大运河北京段传统聚落分布
        3.3.1 因水陆交汇形成的传统聚落
        3.3.2 因水利设施形成的传统聚落
    3.4 因商品交易形成的传统聚落
    3.5 因人口迁移形成的传统聚落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大运河北京段传统聚落格局特征
    4.1 影响大运河北京段传统聚落格局的因素
        4.1.1 社会因素
        4.1.2 大运河因素
    4.2 大运河北京段传统聚落组团格局特征--凭河而连
        4.2.1 共生关系
        4.2.2 互补关系
    4.3 大运河北京段传统聚落个体格局特征
        4.3.1 大运河北京段传统聚落平面特征—依河而生,因河而长
        4.3.2 大运河北京段传统聚落交通结构特征—高效便捷
        4.3.3 大运河北京段传统聚落分区特征—适应功能,聚族而居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大运河北京段传统聚落形态特征
    5.1 影响大运河北京段传统聚落形态的因素
        5.1.1 自然因素
        5.1.2 社会因素
        5.1.3 大运河因素
    5.2 大运河北京段传统聚落公共空间特征
        5.2.1 入口空间
        5.2.2 街巷空间
    5.3 大运河北京段传统聚落建筑特征
        5.3.1 建筑类型丰富
        5.3.2 建筑形式折中
        5.3.3 建筑装饰多样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3)京郊旅游导向型乡村景观建设研究 ——以密云县石城镇捧河岩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乡村景观规划
        1.1.2 政策上对乡村景观建设的重视
        1.1.3 休闲需求和乡村旅游热度攀升
        1.1.4 北京市评选“最美乡村”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方面
        1.2.2 实践方面
    1.3 研究内容
        1.3.1 旅游导向型乡村景观的界定
        1.3.2 京郊旅游导向型乡村景观的类型及特点
        1.3.3 案例地乡村景观特征研究及乡村景观价值评估
        1.3.4 案例地乡村景观优化措施及规划思路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整理法
        1.4.2 案例研究法
        1.4.3 问卷调查法
        1.4.4 访谈法
        1.4.5 定性分析法
    1.5 技术路线
2 文献综述
    2.1 国外研究进展
        2.1.1 乡村景观分类与评价
        2.1.2 乡村景观格局演变
        2.1.3 乡村景观规划
    2.2 国内研究进展
        2.2.1 主要研究内容
        2.2.2 硕博论文研究统计
    2.3 乡村景观相关概念
        2.3.1 村镇景观
        2.3.2 乡土景观
        2.3.3 农业景观
    2.4 旅游导向型乡村景观建设理论依据
        2.4.1 景观生态学理论
        2.4.2 人居环境理论
        2.4.3 生态经济学理论
3 京郊乡村景观构成及其功能
    3.1 京郊乡村景观概况——以北京市“最美乡村”为例
        3.1.1 北京郊区自然概况
        3.1.2 北京市“最美乡村”数量及分布
    3.2 京郊乡村景观的构成
        3.2.1 乡村自然景观
        3.2.2 乡村农业景观
        3.2.3 乡村人文景观
    3.3 京郊乡村景观的功能
        3.3.1 生产功能
        3.3.2 生态功能
        3.3.3 文化功能
        3.3.4 休闲功能
4 旅游导向型乡村景观的界定及其分类
    4.1 旅游导向型乡村景观的界定
        4.1.1 较高等级的风景资源品质
        4.1.2 良好的生态环境
        4.1.3 便利的交通可达性
        4.1.4 具备一定规模的旅游接待能力
        4.1.5 旅游收入占当地居民收入的比重
        4.1.6 当地居民在乡村旅游发展中的角色
    4.2 京郊旅游导向型乡村景观的分类及特点——以“最美乡村”为例
        4.2.1 田园风光型
        4.2.2 生态产业型
        4.2.3 景区依托型
        4.2.4 历史古村型
        4.2.5 多元文化型
        4.2.6 乡村美食型
        4.2.7 新农村改造
5 旅游导向型乡村景观价值评价——以捧河岩村为例
    5.1 案例地概况
        5.1.1 捧河岩村概况
        5.1.2 捧河岩村游客特征分析
    5.2 捧河岩村乡村景观的构成要素
        5.2.1 乡村生产要素
        5.2.2 乡村生活要素
        5.2.3 乡村生态环境
    5.3 捧河岩村乡村景观价值评估
        5.3.1 基于AVC理论的乡村景观评价体系
        5.3.2 各指标赋权重及评价指标分值的确定
        5.3.3 乡村景观价值计算方法及等级划分
        5.3.4 乡村景观价值评价结果分析
6 捧河岩村乡村景观建设优化建议及规划思路
    6.1 旅游导向型乡村景观规划的原则
        6.1.1 保护乡村环境,生态优先
        6.1.2 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
        6.1.3 整体性原则
        6.1.4 全面规划、突出特色
        6.1.5 合理布局、整体优化
    6.2 基于IPA分析的乡村景观建设优化措施
        6.2.1 基于游客感知的乡村景观重要性及满意度
        6.2.2 基于游客感知的乡村景观IPA分析
        6.2.3 乡村景观建设的优化措施
    6.3 捧河岩村乡村景观规划思路
        6.3.1 乡村自然景观
        6.3.2 乡村农业景观
        6.3.3 乡村人文景观
7 结论与讨论
    7.1 京郊旅游导向型乡村景观建设模式
        7.1.1 构建生态保护体系
        7.1.2 乡村景观优化
        7.1.3 乡村经济产业合理布局
        7.1.4 乡村文化传承
    7.2 本研究存在不足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捧河岩村乡村景观的游客感知调查问卷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5)川西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1章 研究概况与文献综述
        1.1 研究概况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
        1.1.3 研究的意义与创新点
        1.1.4 研究方案
        1.2 概念界定
        1.2.1 民族、少数民族,少数民族地区,川西民族地区
        1.2.2 旅游、旅游者、民族旅游
        1.2.3 小城镇,旅游小城镇
        1.3 案例概况
        1.3.1 稻城亚丁香格里拉乡概况
        1.3.2 马尔康卓克基镇概况
        1.3.3 海螺沟磨西—新兴镇概况
        1.4 文献综述
        1.4.1 小城镇规划
        1.4.2 旅游小城镇规划
        1.4.3 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规划
        1.4.4 川西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规划
        1.4.5 文献综述结论
上篇 理论研究
    第2章 小城镇规划理论研究
        2.1 城市规划相关基础理论
        2.1.1 人居环境科学理论
        2.1.2 城镇化理论
        2.1.3 城镇与区域发展理论
        2.1.4 城镇发展模式理论
        2.1.5 城镇空间结构理论
        2.1.6 全球化与后现代思潮
        2.1.7 可持续发展与科学发展观
        2.2 小城镇规划理论
        2.2.1 小城镇特征
        2.2.2 小城镇规划问题与策略
        2.2.3 小城镇规划框架与内容
        2.2.4 小城镇规划方法与技术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旅游小城镇规划理论构建
        3.1 旅游学相关理论研究——小城镇旅游理论构建
        3.1.1 研究思路
        3.1.2 小城镇旅游界定
        3.1.3 小城镇旅游需求
        3.1.4 小城镇旅游供应
        3.1.5 小城镇旅游战略
        3.1.6 小城镇旅游规划
        3.1.7 小城镇旅游影响
        3.2 旅游小城镇规划理论构建
        3.2.1 旅游小城镇特质
        3.2.2 旅游小城镇规划问题与策略
        3.2.3 旅游小城镇规划框架与内容
        3.2.4 旅游小城镇规划方法与技术
        3.3 本章小结
        3.3.1 小城镇旅游的概念及相关理论
        3.3.2 旅游小城镇规划理论
    第4章 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规划理论初探
        4.1 民族学相关理论研究——民族旅游理论研究
        4.1.1 民族学(人类学)基本理论
        4.1.2 旅游人类学(旅游民族学)理论
        4.2 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规划理论初探
        4.2.1 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特质
        4.2.2 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规划问题与策略
        4.2.3 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规划框架与内容
        4.2.4 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规划方法与技术
        4.3 本章小结
下篇 实践研究
    第5章 川西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规划问题与策略研究
        5.1 稻城亚丁香格里拉乡规划问题与策略
        5.1.1 规划问题
        5.1.2 规划策略
        5.2 马尔康卓克基镇规划问题与策略
        5.2.1 规划问题
        5.2.2 规划策略
        5.3 海螺沟磨西新兴镇规划问题与策略
        5.3.1 规划问题
        5.3.2 规划策略
        5.4 本章小结
        5.4.1 问题诊断
        5.4.2 策略分析
    第6章 川西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规划框架与内容研究
        6.1 稻城亚丁香格里拉乡规划框架与内容
        6.1.1 规划框架
        6.1.2 总体规划内容
        6.1.3 详细规划内容
        6.2 马尔康卓克基镇规划框架与内容
        6.2.1 规划框架
        6.2.2 规划内容
        6.3 海螺沟磨西—新兴镇规划框架与内容
        6.3.1 规划框架
        6.3.2 总体规划内容
        6.3.3 控制性详细规划内容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川西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规划方法与技术研究
        7.1 稻城亚丁香格里拉乡规划中的规划方法与技术探索
        7.1.1 香格里拉乡规划中的规划方法探索
        7.1.2 香格里拉乡规划中的规划技术探索
        7.2 马尔康卓克基镇规划中的规划方法与技术探索
        7.2.1 卓克基镇规划中的规划方法探索
        7.2.2 卓克基镇规划中的规划技术探索
        7.3 海螺沟磨西—新兴镇规划中的规划方法与技术探索
        7.3.1 磨西—新兴镇规划中的规划方法探索
        7.3.2 磨西—新兴镇规划中的规划技术探索
        7.4 本章小结
结论
    第8章 研究结论
        8.1 研究结论
        8.2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7)山地型历史文化村镇“模式语言”的解析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总论
    1.2 相关研究背景
        1.2.1 国外历史文化村镇保护状况
        1.2.2 我国历史文化村镇保护制度的建立
        1.2.3 国内相关研究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对象与切入点
        1.4.1 研究对象的界定
        1.4.2 切入点
    1.5 研究框架和路径
        1.5.1 研究框架
        1.5.2 研究路径
第二章 “模式语言”的启示
    2.1 模式意义的解析
        2.1.1 《中国大百科全书》关于模式的解读
        2.1.2 亚历山大《建筑模式语言》对模式的解读
    2.2 模式的作用和类型
        2.2.1 有活力的模式
        2.2.2 僵死的模式
    2.3 模式的特点
        2.3.1 同一性
        2.3.2 多样性
        2.3.3 相关性
    2.4 历史文化村镇与模式语言
        2.4.1 历史文化村镇与模式
        2.4.2 历史文化村镇保护与模式语言
        2.4.3 山地型历史文化村镇与模式及模式语言
第三章 山地型历史文化村镇的传统模式分析
    3.1 山地型历史文化村镇的起源与发展
    3.2 山地型历史文化村镇传统模式的归纳与发掘
        3.2.1 显性模式
        3.2.1.1 地景空间层面
        3.2.1.2 聚落空间层面
        3.2.1.3 建筑实体层面
        3.2.2 隐性模式
    3.3 在继承中创新
第四章 山地型历史文化村镇的当代模式需求分析
    4.1 当代模式需求分析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4.1.1 发展中的困境
        4.1.2 当代模式需求分析的必要性
    4.2 山地型历史文化村镇的当代模式需求分析
        4.2.1 山地型历史文化村镇需求趋势分析
        4.2.2 山地型历史文化村镇的当代显性需求模式
        4.2.2.1 地景空间层面
        4.2.2.2 聚落空间层面
        4.2.2.3 建筑实体层面
        4.2.3 山地型历史文化村镇的当代隐性需求模式
第五章 山地型历史文化村镇“模式语言”的构建
    5.1 传统保护规划的局限性
    5.2 传统模式与当代需求模式的融合与分化
        5.2.1 传统模式与当代模式的关系
        5.2.2 当代山地型历史文化村镇模式
        5.2.2.1 地景空间层面
        5.2.2.2 聚落空间层面
        5.2.2.3 建筑实体层面
    5.3 模式语言的建立
        5.3.1 模式语言的解读
        5.3.2 模式语言的组织
        5.3.2.1 组织形成
        5.3.2.2 传统模式语言的组织
        5.3.2.3 当代模式语言的组织
    5.4 参与协调的机制
    5.5 基于“模式语言”的保护规划框架
第六章 山地型历史文化村镇“模式语言”的分析与诊断——以大余湾实证研究为例
    6.1 大余湾村落概况
    6.2 大余湾村落现状调研
        6.2.1 村落地景、聚落层面的现状调研
        6.2.2 村落建筑层面的现状调研
    6.3 大余湾村落传统模式分析
    6.4 大余湾当代模式需求调查
    6.5 大余湾村落模式诊断
        6.5.1 模式诊断与传统规划总图的差异
        6.5.2 村落整体发展模式诊断
        6.5.3 村落区域模式状态诊断
    6.6 大余湾村落模式协调
结语
致谢
附录一 参考文献
    1. 着作
    2. 刊物论文
附录二 图片来源说明
附录三 研究生阶段相关学术论文发表情况

(8)京东水乡古村——高碑店(论文提纲范文)

(一)
(二)
(三)

四、京东水乡古村——高碑店(论文参考文献)

  • [1]大运河北京段传统聚落空间特征研究[D]. 曹玺武. 北京建筑大学, 2020(08)
  • [2]民俗资源与村落复兴——以北京市朝阳区高碑店村为例[J]. 鞠熙,解育君. 北京民俗论丛, 2017(00)
  • [3]京郊旅游导向型乡村景观建设研究 ——以密云县石城镇捧河岩村为例[D]. 孙吉亚. 北京林业大学, 2013(S2)
  • [4]十六区县文化发展亮点扫描[A]. 刘勇,何致文. 北京文化发展报告(2010-2011年), 2011
  • [5]川西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规划研究[D]. 王彬汕. 清华大学, 2010(11)
  • [6]高碑店靠旅游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上)[N]. 耿闻,赵垒. 中国旅游报, 2006
  • [7]山地型历史文化村镇“模式语言”的解析与应用[D]. 王玮. 华中科技大学, 2005(05)
  • [8]京东水乡古村——高碑店[J]. 孙洪铭. 城市开发, 2004(01)

标签:;  ;  ;  ;  ;  

京东水乡-高碑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