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型杀菌消毒剂二氧化氯的特性及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王存国,潘璇,朱孟康,路乃群,王鑫,王兆伟,徐振江,侯修家[1](2015)在《新型绿色杀菌、消毒剂-二氧化氯的制备方法及性能与应用》文中提出作者综述了目前国际上广泛使用的新型广谱、高效、安全、环保、杀菌、消毒剂二氧化氯的化学制备方法、性能,以及在自来水消毒、蔬菜中农药残留去除、水产养殖消毒、人参土壤中重金属离子的去除、工业废气的脱硫和脱硝等领域的应用,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对二氧化氯这一国际新型杀菌、消毒剂的正确使用具有指导和推广意义。
牛亚楠[2](2014)在《二氧化氯喷雾剂的制备与评价及其止血机理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本文以自制稳定性二氧化氯溶液为主药,采用适宜的高分子材料为载体,将其制备成二元喷雾剂,以克服二氧化氯使用上的不稳定性。并且对所述制剂进行质量评价、抗菌活性筛选,对受试动物进行皮肤刺激性实验与安全性评价,初步进行止血机理探索。方法:采用碘量法对自制稳定性二氧化氯溶液进行含量测定。采用反相高效液相离子对色谱法建立自制二氧化氯喷雾剂的含量测定方法。以释放度作为评定指标,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建立含量测定方法,分别对喷雾剂处方组分的海藻酸钠、甘油用量等进行筛选,采用正交试验确定了处方组成。然后根据2010版药典对喷雾剂的性状、pH值、离心试验等的规定进行了质量评价。以家兔皮肤为研究对象,进行皮肤刺激性试验,对二氧化氯喷雾剂进行安全性评价。选择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白色念球菌为试验菌种对二氧化氯喷雾剂抗菌性进行了试验。并且以家兔为受试动物,通过半自动血凝仪对家兔血浆测定了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激活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含量(FIB)。以大鼠为受试动物,利用血小板聚集率仪,在二磷酸腺苷(ADP)、花生四烯酸(AA)、血小板活化因子(PAF)等诱导剂作用下,测定大鼠血小板聚集率;初步探索了二氧化氯的止血机理。结果:碘量法测定的三批自制稳定性二氧化氯溶液的浓度分别为21.96mg/mL、23.77mg/mL、20.60mg/mL,测定结果的RSD值分别为1.4%、0.0%、1.7%。采用反相高效液相离子对色谱法,对二氧化氯喷雾剂进行含量测定,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6%,测定结果的RSD值为2.4%,表明这种方法准确可靠;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稳定性二氧化氯溶液进行含量测定,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9%,RSD值为1.7%;通过正交试验最终确定二氧化氯喷雾剂的配方组成为:海藻酸钠0.25g、甘油1.0g、聚丙烯酸200μL、无水乙醇4.0mL、稳定性二氧化氯溶液24.72mg;该自制喷雾剂为无色透明的溶液,pH值在4.6左右,离心后无分层现象。稳定性试验表明该制剂应该在避光,20℃左右保存;通过家兔完整皮肤和破损皮肤的单次和多次刺激试验,家兔皮肤未出现任何红肿和斑块焦痂,其安全性可靠;选择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白色念珠菌进行最小抑菌和最小杀菌试验,得出该制剂相对应于以上三种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18.6、18.6、37.1μg/mL,最小杀菌浓度分别为148.6、148.6、1188μg/mL。与云南白药(阳性对照组)比较,二氧化氯在0.05mg/mL-0.20mg/mL范围内,凝血酶时间(TT)变化百分率值优于阳性对照组结果,二氧化氯在0.08mg/mL-0.15mg/mL范围内,部分激活的凝血酶时间(APTT)平均值优于阳性对照组结果,随着二氧化氯浓度增加,凝血酶原时间(PT)平均值呈不规律性变化,而纤维蛋白原含量(FIB)随着二氧化氯浓度增加凝血时间与空白相比均减小,但趋势为先减小后增加;其中试验组与阳性对照组含药量相同,但凝血酶时间(TT)平均值变化百分率结果显示,二氧化氯略优于云南白药凝血时间;其中试验组结果部分激活的凝血酶时间(APTT)明显优于云南白药组,其中凝血酶原时间(PT)的试验结果则略微高于阳性对照组,而纤维蛋白原含量(FIB)的对应结果接近于云南白药组;通过血小板聚集率试验,云南白药组的聚集率为40%-50%,而二磷酸腺苷(ADP)诱导的二氧化氯溶液试验组的最大聚集率也为40%-50%,花生四烯酸(AA)和血小板活化因子(PAF)诱导的二氧化氯试验组最大聚集率在20%-30%,生理盐水的最大聚集率为0。结论:本文制备了一种具有快速止血、可用于皮肤外用的二氧化氯两元喷雾剂。并且其制剂的质量标准均符合2010版药典的规定。试验结果表明,该制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白色念珠菌有杀灭作用,且对完整皮肤和破损皮肤均无刺激性,可用于皮肤的局部快速止血。通过四项凝血指标测定,可初步表明,部分活化凝血酶原时间(APTT)平均值递减趋势,可初步推断二氧化氯可能是一种凝血酶激活剂,促进对凝血因子Ⅺ和因子Ⅻ的激活,加快启动内源性凝血途径,从而起到快速凝血的作用,且不会伴随有血栓的形成。通过凝血酶原时间(PT)平均值呈不规律性变化,可初步推断二氧化氯几乎不诱发或促进外源性凝血途径。通过凝血酶时间(TT)平均值总体递减趋势,可初步推断二氧化氯在0.01mg/mL-0.20mg/mL范围内,具有促进血浆纤维蛋白原转变成纤维蛋白能力的作用,使纤维蛋白原更快的转变成纤维蛋白,从而在单位时间内形成更多的纤维蛋白,达到快速止血的作用。血小板在不同诱导剂的作用下发生不同的活化反应。体外实验结果表明二氧化氯均在ADP、PAF和AA诱导下引起大鼠离体血小板不同程度聚集,且随二氧化氯浓度增加呈先扬后抑之规律,数据同样说明二氧化氯具有快速止血作用,但不会伴随有血栓形成的潜在因素。在ADP、PAF和AA三种诱导剂中,二氧化氯表现出对ADP诱导的大鼠血小板聚集具有更强的诱导作用。二氧化氯对ADP、PAF和AA三种途径均有诱导作用,可能通过一共同环节诱导血小板活化。目前公认,血小板活化有ADP、AA和PAF三条途径,但最终通过降低血小板内cAMP水平并增加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而引起血小板活化聚集。为二氧化氯成为止血候选药物提供理论依据。
李莹莹[3](2013)在《二氧化氯片剂空气消毒研究》文中提出二氧化氯作为第四代杀菌消毒剂被广泛应用。二氧化氯在极低浓度下能杀灭许多致病细菌,因此在空气消毒方面已成为高安全、高利用率、高普及率、零残留的杀菌消毒剂,但目前存在使用不便、腐蚀等缺点,仍需进一步研究。本文主要研究二氧化氯片剂组方工艺、杀菌效果、缓释机理及减少腐蚀性。通过二氧化氯杀菌效果研究,1.0m3的染有细菌的密闭舱中和40 m3的普通房间内,当二氧化氯在空气中浓度达到0.2mg/l时,维持30min,对密闭舱白色葡萄球菌的杀灭率超过99.90%,同时对空气中自然菌的杀灭率可达90.00%以上。通过单组分和正交试验筛选最优配方为主剂亚氯酸钠为18%、活化剂为2%、干燥剂氯化钙10%、泡腾剂柠檬酸为50%和碳酸氢钠6%、缓蚀剂钼酸钠10%和含氟表面活性剂0.05%、绿茶香精0.1%,其余组分为硫酸钠填充剂。压片工艺主要是控制片剂车间的温湿度,在常温下,湿度应控制在25%以内。中试得出的片剂完整、硬度、崩解时限,脆碎度、片重差异标准符合2010版《药典》要求。稳定性实验二氧化氯含量损失7.9%,符合2002版《消毒技术规范》的要求。二氧化氯空气消毒片制备的消毒液48小时含量基本稳定。另外利用消毒片制备的消毒液对比普通二氧化氯泡腾片有一定的缓蚀作用,将中度腐蚀降为轻度腐蚀,大大降低腐蚀速率。通过1m3密闭舱和40 m3宿舍实验,用二氧化氯空气消毒片配置100mg/L消毒液,按比例10 ml/m3使用,停留30min,使用普通喷雾杀菌率较低,但相对于密闭舱气溶胶喷雾以及气体熏蒸时,人工染菌杀灭率可达到消毒技术规范的规定99%以上,在宿舍现场试验空气中自然菌杀灭率可达到消毒技术规范的规定90%以上。
奚小艳[4](2012)在《气体二氧化氯对公共场所空间环境消毒效果研究》文中认为气体二氧化氯是国际社会公认的理想消毒剂,因其高效广谱杀菌性能、穿透性和使用均匀性而倍受青睐。本文选用气体二氧化氯作为杀菌消毒剂,以中北大学图书馆阅览室、医院病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五点梅花法对消毒前、后空气中细菌进行采样,平板涂布法对采集到的细菌进行计数。研究不同气体二氧化氯浓度、杀菌时间和杀菌时间段条件下,气体二氧化氯对图书馆阅览室、医院病房的杀菌消毒效果。实验结果表明:(1)气体二氧化氯对图书馆阅览室空间环境消毒效果研究气体二氧化氯对图书馆阅览室空间环境消毒效果研究实验中,当气体二氧化氯浓度为0.3mg/m3,杀菌时间为60min、杀菌时间段为20:0021:00时,气体二氧化氯的杀菌率达到99.23%,是气体二氧化氯在低浓度下灭活细菌的较佳条件。在此条件杀菌,人们可以正常工作和生活,而且对人体无害。气体二氧化氯对图书馆阅览室书刊表面消毒效果研究实验中,当气体二氧化氯浓度为0.6mg/m3,杀菌时间为60min,杀菌时间段为20:0021:00时,可以达到对书刊表面杀菌消毒的效果。(2)气体二氧化氯对医院病房消毒效果研究实验中,当气体二氧化氯浓度为0.3mg/m3,杀菌时间为60min、杀菌时间段为20:0021:00时,杀菌率达到99.63%,是有人活动的条件下,对医院病房进行动态消毒的较佳条件。(3)气体二氧化氯对空间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的杀菌时间和杀菌浓度存在协同增效的作用:在一定的杀菌时间内,随着气体二氧化氯浓度的增加,杀菌效果明显增加;在一定的气体二氧化氯杀菌浓度条件下,气体二氧化氯的杀菌消毒效果随着杀菌时间的延长而增加,最终杀菌消毒效果达到99.99%。
韩瑞雄[5](2010)在《电解法制备高纯二氧化氯的技术研究》文中提出二氧化氯是一种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亲睐的绿色杀菌消毒剂,对各种细菌和病毒等具有广谱、高效、安全的消毒杀灭特点和优势,被世界卫生组织(WHO)确认为第四代Al型消毒剂。其应用于纸浆漂白、饮用水净化和工业废水处理等领域。在中国,有关化学法制备二氧化氯的研究较多,而电解法制备二氧化氯的研究则较少。因此,研究具有特色的先进二氧化氯生产工艺是目前非常急迫也非常有意义的一项工作。本文首先通过电解氯酸盐自动催化循环制备高纯二氧化氯的实验研究,讨论了氯酸盐浓度、硫酸的酸度、电解液温度、电流密度以及电解液中二氧化氯剩余浓度对产品气体中二氧化氯纯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实验产生的产品气体,二氧化氯的纯度均在90%以上,当在最佳条件下,即氯酸盐浓度约为1.0mol/L,硫酸的酸度约为4.90mol/L,电解液温度约为28℃,电流密度约为975A/m2的条件下,产生二氧化氯的纯度可达98%左右。同时对废酸的循环利用以及二氧化氯的杀菌消毒进行了实验,达到了很好的效果。在实验成功实现生产高纯二氧化氯的基础上,进一步对系统的各个参数进行了优化设计计算,对阳极的硫酸溶液、阴极的氯酸钠溶液的供给浓度和循环速率进行优化控制,同时也对冷却水的温度和流速进行优化控制。为了使过程更智能化,参数更精确化,设计了自动控制的部分来对进行各个参数进行精确控制。根据实验和计算得到的各个参数,设计了电解氯酸盐制备高纯二氧化氯的工艺,进而设计了生产二氧化氯的成套设备。
陈颖超[6](2009)在《二氧化氯释放速度控制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二氧化氯是一种强力杀菌消毒剂,用于消毒时只发生氧化反应,不发生氯代反应,不会产生氯代烃等致癌物质,氧化能力是氯气的2.6倍。因此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联合国卫生组织已将其定为A级安全消毒剂。开发了一种新型脲盐-硝酸脲,研究了影响其合成的主要因素和硝酸脲的基本性质;采用了一种新型载体-麦饭石,研究了它的基本性质,并对其进行了改性研究;探讨了以固体亚氯酸钠与硝酸脲为主反应组分在常温下实现二氧化氯缓慢释放的可行性,制备出固体缓释型二氧化氯消毒剂,测定了二氧化氯的释放规律。在硝酸脲制备中,硝酸和尿素的摩尔比、硝酸的浓度、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是主要影响因素。经过实验研究发现最佳工艺条件是:尿素和硝酸的摩尔比为1:1,硝酸的摩尔浓度为5.5mol/L,反应温度20℃,反应时间为20min。硝酸脲的性质和结构特征分析结果为:堆积密度为0.493g/cm3;晶体形状为棱柱状;水溶液的酸性比硝酸弱,比柠檬酸强;吸湿性比较弱;硝酸脲的X射线衍射、核磁共振碳谱、红外光谱分析表明硝酸脲是一种新的配合物,能满足固-固反应中固体二氧化氯中对H+供体的要求,可作为固体酸替代硝酸等一些无机强酸及固体有机酸应用于固体二氧化氯的制备,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研究结果可作为工业化实施和控制释放二氧化氯酸化剂进一步改进的理论依据和参考。通过对麦饭石物性的测定发现:麦饭石主要化学成分是SiO2、Al2O3、K2O等;富含磷、钾、镁、钙、硼、锰等多种元素;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分析表明南阳麦饭石主要矿物成分为钾长石和SiO2,属于架状硅酸盐矿物;麦饭石比表面为2.33m2/g、孔体积为5.637×10-3cm3/g、平均孔半径为48.35(?)。麦饭石进改性实验发现:对麦饭石最佳改性工艺条件是100℃活化90min。研究结果表明麦饭石符合制备固体缓释型二氧化氯中对载体的要求。以改性过的麦饭石为载体,以亚氯酸钠、硝酸脲为主要反应组分,在常温下制备出可以利用环境湿度、能够缓慢释放二氧化氯气体的新型固体氧化消毒剂。对固体二氧化氯释速度控制的研究表明:硝酸脲作为酸化剂是切实可行的;亚氯酸钠与硝酸脲的最佳质量比为1:0.8;载体麦饭石对ClO2的释放速率有很明显的控制能力,载体的量对ClO2的释放量有很大的影响。本实验制备的固体二氧化氯能够彻底消除安全隐患,使用时不需进行活化,二氧化氯能够持续缓慢释放,同时也能够直接溶于水形成二氧化氯溶液用于一次性消毒,显示出良好的市场竞争力。二氧化氯的释放动力学属于流-固相非催化反应,符合收缩未反应芯模型。整个反应分为前后两部分,前期属气膜扩散控制,后期属化学动力学控制,载体的量可以改变两部分拐点的位置。
张国义[7](2009)在《二氧化氯的分析和固载二氧化氯的研究》文中指出稳定性二氧化氯是国际公认的高效广谱安全无毒的杀菌消毒剂,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目前的稳定性二氧化氯产品多使用过碳酸钠为稳定剂,本实验室通过制备过碳酸钠固体,然后配成水溶液,吸收二氧化氯,得到稳定性二氧化氯溶液,加酸后制取纯的二氧化氯,其水溶液放置于棕色瓶中保存,考察了非稳态二氧化氯水溶液随时间的衰减,得出在12天以后二氧化氯因岐化分解而损失,这说明非稳态二氧化氯水溶液在商业上不宜于贮存和运输。因此二氧化氯的稳定性问题,是拓宽其使用范围及使用效果的关键问题之一。在现存的稳定性二氧化氯中,有多种产品形式,依其存在形态可分为液态和固态两种。本文提出一种新型固体稳定性二氧化氯的制备方法,用硅酸盐和过氧化氢作为吸收液的基本成分,吸收二氧化氯气体后呈胶状稳定性二氧化氯,最后烘干制得。讨论了制备条件,并用碘量法对其稳定性进行了测试。
范爱军,罗恒[8](2008)在《固态载体二氧化氯及其在日用化工领域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综述了新型杀菌防霉剂固态载体二氧化氯的特性与研究进展,对固态载体二氧化氯的释放特性与杀菌效果作了分析,并介绍了反应型和吸附型固态载体二氧化氯的制备方法。还全面阐述了固态载体二氧化氯在日用化工领域的潜在用途和良好市场前景。
晋日亚[9](2008)在《高纯度气体二氧化氯生成反应动力学及其对微生物的杀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针对微生物的高效杀菌剂是遏制生物武器杀伤威力的有效对策。气体ClO2因具有优异的高效广谱杀菌性能且有毒副产物含量较低而倍受青睐。本文从高纯度气体ClO2的生成方法、反应动力学以及ClO2对微生物的杀菌效果等方面进行了研究。(1)高纯度气体ClO2生成技术及ClO2浓度、纯度检测技术研究提出了NaClO3—NaClO2组合法生成高纯度气体ClO2的新工艺。HCl与NaClO3在主反应器内反应,生成的Cl2和ClO2混合气体通过NaClO2的固定床,将Cl2进一步转化为ClO2气体,最终产物气中ClO2/Cl2≈60/1,ClO2纯度达到98.19%。制备了快速测试ClO2浓度的标准比色卡及配套测试卡,所得测试卡测试ClO2溶液浓度的范围为5~1000mg/L,测试误差在10%以内。(2)高纯度气体ClO2反应动力学研究提出了HCl与NaClO3反应可能存在的假设机理,并进行了验证。通过理论上对亚氯酸钠与氯气发生气固反应的微观分析,建立了NaClO2与Cl2发生气固反应的固定床——等效粒子模型并进行表征,得出了NaClO3—NaClO2组合工艺生成高纯度气体ClO2的反应动力学模型。(3)气体二氧化氯爆炸特性和爆炸机理研究首次在20L的柱状爆炸罐内研究了气体ClO2的爆炸特性,考查了气体ClO2的爆炸极限及浓度对爆炸压力、爆炸诱导时间的影响。得出了气体ClO2的爆炸下限为9.5%(体积比),爆炸上限为100%;气体ClO2的爆炸压力随浓度的增加而增大,最大爆炸压力出现的诱导时间随着气体ClO2浓度的增加而缩短。提出了气体ClO2的爆炸属于分解爆炸,其爆炸机理是涉及到中间稳定物——Cl2O3的特殊衰减支链分解爆炸机理,Cl2O3是引发、促进支链反应的主要因素。(4)高纯度气体ClO2生成系统装置研究利用安全原理设计了高纯气体ClO2反应器,ClO2发生量达到了1.5kg/次以上,NaClO2转化率达到93.7%、NaClO3转化率达到95.5%时,气体ClO2的产率最高达到97.3%,纯度达到了98.55%以上。NaClO3—NaClO2组合工艺生成高纯度的气体ClO2,控制反应时间在30~45min左右较好。理论产量与实际产量二者的偏差在6.2%以内;超出此时间范围,实际产量与动力学计算结果的偏差会越来越大。(5)气体ClO2的应用研究a高纯度气体ClO2对葡萄的杀菌保鲜研究研究了气体ClO2对葡萄表面致病菌——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李斯特单增菌和腐生酵母菌的杀菌效果。得出了气体ClO2浓度增加和杀菌时间的延长,可以使杀菌效果很快的提高,在气体ClO2杀菌浓度为25mg/L、杀菌时间12min、杀菌温度25℃的较佳条件下,金黄色葡萄球菌、李斯特单增菌和腐生酵母菌均减少了6.4log量级以上,而大肠杆菌达到5.76log量级。ClO2的作用浓度和杀菌时间存在协同增效的作用。气体ClO2对葡萄的保鲜效果研究表明,常温下采用浓度为30ml/m3的气体ClO2处理葡萄效果最好。ClO2可以迅速有效地阻止蛋氨酸的分解,消除乙烯等物质并杀灭腐败菌,从而延缓果蔬变质过程,减少营养成分损失,起到长期保鲜的作用。b二氧化氯消毒城市生活废水研究研究表明,污水中粪大肠菌的灭菌效果随着ClO2浓度和作用时间的增加而增加,得出了ClO2消毒城市污水的投药浓度为5 mg/L、杀菌时间为20min的最佳条件,粪大肠菌杀菌率达到99.99%的去除率极限。处理后的出水中未检出CHCl3,CCl4的含量虽然随ClO2浓度不同而有所区别,但是含量很少且差别不大。研究结果证实ClO2消毒水体形成卤代烃类明显低于普通含氯消毒剂,将ClO2用于污水消毒增强了回用污水的环境安全性。
汪多仁[10](2008)在《二氧化氯的开发与应用》文中指出介绍了二氧化氯的性质、生产方法以及稳定型二氧化氯、粉末二氧化氯的制备方法。阐述了国内外开发现状和发展趋势。
二、新型杀菌消毒剂二氧化氯的特性及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型杀菌消毒剂二氧化氯的特性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新型绿色杀菌、消毒剂-二氧化氯的制备方法及性能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ClO2的结构与物理性能 |
1.1 ClO2的结构 |
1.2物理性质 |
2制备方法 |
2.1 SO2还原法 |
2.2马蒂逊法 |
2.3盐酸法或食盐法 |
2.4双氧水法 |
3 ClO2的化学性质 |
3.1 ClO2的氧化性 |
3.2 ClO2的杀菌、消毒机理 |
4 ClO2的应用 |
4.1饮用水消毒 |
4.2游泳池水消毒 |
4.3水产养殖行业杀菌消毒 |
4.4 ClO2对藻类的去除作用 |
4.5 ClO2对室内空间的消毒杀菌及房间、汽车内甲醛的去除作用 |
4.6 ClO2对啤酒生产、储存设备的消毒杀菌 |
4.7 ClO2在水果、蔬菜领域的杀毒消菌 |
4.8石油钻井领域中的去堵作用 |
4.9 ClO2对人参土壤中重金属离子的去除作用 |
4.10 ClO2在脱硫、脱硝领域中的应用 |
5结束语 |
(2)二氧化氯喷雾剂的制备与评价及其止血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二氧化氯喷雾剂的制备 |
1 材料与仪器 |
2 实验方法与结果 |
3 讨论 |
第二章 二氧化氯喷雾剂的质量评价 |
1 材料与仪器 |
2 实验方法与结果 |
3 讨论 |
第三章 二氧化氯喷雾剂的体外抗菌性试验及安全性评价 |
1 材料与仪器 |
2 实验方法与结果 |
3 结论 |
第四章 二氧化氯止血机理的初步探讨 |
1 材料与仪器 |
2 实验方法与结果 |
3. 讨论 |
第五章 综述二氧化氯的研究进展 |
1 二氧化氯的概述 |
2 二氧化氯的性质及特点 |
3 二氧化氯的制备方法 |
4 二氧化氯的应用 |
5 市场展望 |
参考文献 |
符号说明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二氧化氯片剂空气消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室内空气微生物污染的现状 |
1.1.1 室内空气微生物种类 |
1.1.2 室内空气微生物来源 |
1.1.3 室内空气微生物特点 |
1.1.4 室内空气微生物的危害 |
1.2 目前室内微生物污染控制措施 |
1.2.1 物理方法 |
1.2.3 化学方法 |
1.3 二氧化氯应用于空气消毒 |
1.3.1 二氧化氯性质 |
1.3.2 二氧化氯固体制剂研究进展 |
1.3.3 二氧化氯用于空气消毒 |
1.4 所选课题的意义和应用前景 |
第2章 二氧化氯空气消毒的探索性研究 |
2.1 实验仪器、药品及场所 |
2.1.1 实验仪器 |
2.1.2 主要药品 |
2.1.3 实验场所 |
2.2 实验原理 |
2.3 本实验阶段的主要工作 |
2.4 实验方法、步骤及结果 |
2.4.1 空气中细菌浓度的确定 |
2.4.2 二氧化氯在密闭空间杀菌效果的研究 |
2.4.3 二氧化氯泡腾片在模拟现场的杀菌效果的研究 |
2.4.4 模拟现场杀菌效果影响因素的研究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二氧化氯空气消毒片处方工艺的研究 |
3.1 主要仪器 |
3.2 实验材料 |
3.2.1 药品与试剂 |
3.2.2 香精 |
3.3 主要原料筛选 |
3.3.1 固态二氧化氯释放剂的制备及测定 |
3.3.2 柠檬酸量的确定 |
3.3.3 活化剂量的确定 |
3.3.4 香精的筛选 |
3.3.5 泡腾崩解剂用量的筛选 |
3.3.6 缓蚀剂种类及量的筛选 |
3.3.7 正交试验优化处方 |
3.4 制备工艺考察 |
3.4.1 原始处方 |
3.4.2 空气相对湿度的控制 |
3.4.3 粉末的流动性 |
3.4.4 物料前处理 |
3.4.5 混合步骤 |
3.4.6 压片 |
3.4.7 中试压片过程温度湿度的控制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二氧化氯空气消毒片的质量评价 |
4.1 性状 |
4.1.1 方法 |
4.1.2 结果 |
4.2 脆碎度 |
4.2.1 方法 |
4.2.2 结果 |
4.3 崩解时限 |
4.3.1 方法 |
4.3.2 结果 |
4.4 重量差异检查 |
4.5.1 方法 |
4.5.2 结果 |
4.5 硬度 |
4.6 二氧化氯含量的测定 |
4.7 空气消毒片初步稳定性的考察 |
4.8 消毒片溶液缓释性的考察 |
4.8.1 实验方法 |
4.8.2 实验数据 |
4.8.3 实验结论 |
4.9 消毒片制备的溶液缓蚀特性数据 |
4.9.1 实验方法 |
4.9.2 实验数据 |
4.9.3 实验结论 |
4.10 本章小结 |
第5章 二氧化氯空气消毒片杀菌特性的研究 |
5.1 实验内容概述 |
5.2 材料和器材 |
5.2.1 实验材料 |
5.2.3 实验器材 |
5.3 实验方法 |
5.4 实验结果 |
5.4.1 模拟现场实验结果 |
5.4.2 现场实验结果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气体二氧化氯对公共场所空间环境消毒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图书馆空间环境污染研究 |
1.3 医院空间环境污染研究 |
1.4 二氧化氯国内外研究状况 |
1.5 二氧化氯的杀菌机理 |
1.6 二氧化氯在空气消毒中的应用 |
1.7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和意义 |
2 气体二氧化氯发生装置研究 |
2.1 发生原理及浓度测定 |
2.2 气体二氧化氯发生装置设计 |
2.2.1 气体二氧化氯发生装置结构组成研究 |
2.2.2 气体二氧化氯发生装置操作步骤 |
2.3 定时释放气体二氧化氯发生装置设计 |
2.3.1 定时释放气体二氧化氯发生装置结构组成研究 |
2.3.2 定时释放气体二氧化氯发生装置操作步骤 |
2.4 长期释放气体二氧化氯发生装置设计 |
2.4.1 长期释放气体二氧化氯发生装置结构组成研究 |
2.4.2 长期释放气体二氧化氯发生装置操作步骤 |
2.5 本章总结 |
3 实验研究方案 |
3.1 研究目标及方案 |
3.1.1 研究目标 |
3.1.2 研究方案 |
3.2 实验试剂及仪器 |
3.3 分析方法 |
3.4 实验研究过程 |
3.4.1 采样方法 |
3.4.2 实验步骤 |
4 气体二氧化氯对图书馆阅览室空间环境消毒效果研究 |
4.1 研究内容 |
4.2 气体二氧化氯对图书馆阅览室空间环境消毒效果研究 |
4.2.1 气体二氧化氯对图书馆阅览室空间环境消毒实验结果 |
4.2.2 气体二氧化氯对图书馆阅览室空间环境消毒实验分析讨论 |
4.3 气体二氧化氯对图书馆阅览室书刊表面消毒效果研究 |
4.3.1 采样对象 |
4.3.2 气体二氧化氯对图书馆阅览室书刊表面消毒实验结果 |
4.3.3 气体二氧化氯对图书馆阅览室书刊表面消毒实验分析讨论 |
4.4 本章总结 |
4.4.1 气体二氧化氯对图书馆阅览室空间环境消毒实验研究总结 |
4.4.2 气体二氧化氯对图书馆阅览室书刊表面消毒实验研究总结 |
5 气体二氧化氯对医院病房空间环境消毒效果研究 |
5.1 研究内容 |
5.2 评价标准 |
5.3 气体二氧化氯对医院病房空间环境消毒实验结果 |
5.4 气体二氧化氯对医院病房空间环境消毒实验分析讨论 |
5.5 气体二氧化氯对医院病房空间环境消毒实验研究总结 |
6 结论及展望 |
6.1 结论 |
6.2 研究论文的主要创新与展望 |
6.3 建议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电解法制备高纯二氧化氯的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二氧化氯的基本特性及其应用 |
1.2.1 二氧化氯的物理性质 |
1.2.2 二氧化氯的化学性质 |
1.2.3 二氧化氯的生物性质 |
1.2.4 二氧化氯的应用 |
1.2.5 二氧化氯的优越性 |
1.3 二氧化氯的发生技术 |
1.3.1 化学法相关领域的历史、现状和前沿发展情况 |
1.3.2 电解法相关领域的历史、现状和前沿发展情况 |
1.4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电解法制备高纯二氧化氯的工艺方案 |
2.1 制备原理 |
2.2 电解法制备二氧化氯的工艺流程 |
2.2.1 制备二氧化氯的工艺简述 |
2.2.2 整个流程描述 |
2.3 二氧化氯发生器的设计 |
2.3.1 电解槽材料的选择 |
2.3.2 反应器结构的设计 |
2.3.3 离子交换膜的选取 |
2.3.4 阴极板的选取 |
2.3.5 阳极板的选取 |
2.3.6 电解液的供给形式 |
2.3.7 连接管道和阀门的选择 |
2.3.8 发生器的基本结构和主要作用 |
2.4 工艺流程成套装置 |
第三章 实验方法和分析技术 |
3.1 实验试剂和仪器 |
3.1.1 实验试剂 |
3.1.2 实验仪器设备 |
3.2 实验方法 |
3.3 实验条件 |
3.4 实验分析 |
3.4.1 原料氯酸钠含量的测定 |
3.4.2 原料硫酸分析 |
3.4.3 连续碘量法 |
3.4.4 紫外线分光光度计测量二氧化氯含量 |
3.4.5 电解液浓度的测定 |
第四章 电解法制备高纯二氧化氯的实验 |
4.1 电解发生二氧化氯系统 |
4.1.1 电解液的配制 |
4.1.2 实验装置 |
4.1.3 操作步骤 |
4.2 试验方案及其数据记录 |
4.2.1 选因素、定水平 |
4.2.2 选择正交表并编制试验方案 |
4.3 各反应参数对二氧化氯纯度的影响规律 |
4.3.1 氯酸钠溶液浓度对二氧化氯纯度的影响 |
4.3.2 电解液的酸度对二氧化氯纯度的影响 |
4.3.3 电解液温度对二氧化氯纯度的影响 |
4.3.4 电流密度对二氧化氯纯度的影响 |
4.3.5 二氧化氯剩余浓度对电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
4.3.6 电化学过程的耗电 |
4.4 反应废液的循环利用 |
4.5 二氧化氯生产成本及应用成本分析 |
第五章 工艺优化设计 |
5.1 电压衡算 |
5.2 阴极电流效率 |
5.3 物料衡算 |
5.4 热衡算 |
5.4.1 电解槽的热量平衡 |
5.4.2 热平衡结果的几点讨论 |
5.4.3 阴极液冷却器 |
第六章 电解槽的优化控制以及仪表的选型 |
6.1 电解槽的优化控制 |
6.1.1 进电解槽盐水流量控制 |
6.1.2 电解槽电压监控控制 |
6.1.3 阳极硫酸溶液配制控制系统 |
6.1.4 阴极箱酸浓度控制系统 |
6.1.5 冷却温度调节控制 |
6.1.6 二氧化氯和氧气压力控制系统 |
6.2 仪表的选用 |
6.2.1 进电解槽盐水的仪表选型 |
6.2.2 进水槽纯水的仪表选型 |
6.2.3 电解槽二氧化氯差压系统的仪表选型 |
6.2.4 电解槽测温系统的仪表选型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研究内容总结 |
7.2 对课题研究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和导师简介 |
北京化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
(6)二氧化氯释放速度控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言 |
1.1 二氧化氯的研究背景 |
1.2 二氧化氯的性质 |
1.3 二氧化氯的制备工艺 |
1.3.1 电解法 |
1.3.2 氧化法 |
1.3.3 还原法 |
1.4 二氧化氯产品发展现状 |
1.4.1 稳定二氧化氯溶液 |
1.4.2 固体稳定二氧化氯制品 |
1.5 固体二氧化氯的应用 |
1.5.1 空气清新净化剂 |
1.5.2 除臭剂 |
1.5.3 消毒杀菌剂 |
1.5.4 防霉剂 |
1.5.5 杀菌洗涤剂 |
1.5.6 保鲜剂 |
1.6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内容及创新性 |
1.6.1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6.2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 |
1.6.3 创新性 |
2 反应物H~+供体的研究 |
2.1 酸性活化剂的种类 |
2.2 酸化剂的选择 |
2.3 硝酸脲的制备 |
2.3.1 实验原料及仪器 |
2.3.2 实验原理 |
2.3.3 硝酸脲的制备方法 |
2.3.4 实验步骤 |
2.4 硝酸脲制备过程中的影响因素 |
2.4.1 制备硝酸脲的考核指标 |
2.4.2 反应的主要影响因素 |
2.4.3 硝酸和尿素摩尔比的影响 |
2.4.4 硝酸浓度的影响 |
2.4.5 反应温度的影响 |
2.4.6 反应时间的影响 |
2.5 硝酸脲的测定 |
2.5.1 堆积密度 |
2.5.2 晶体形状 |
2.5.3 硝酸脲水溶液的酸性 |
2.5.4 硝酸脲的吸湿性 |
2.5.5 X射线衍射分析 |
2.5.6 核磁共振波谱分析 |
2.5.7 红外光谱分析 |
2.5.8 硝酸脲的结构 |
2.6 硝酸脲结构与物性的关系 |
2.6.1 硝酸脲结构与吸湿性的关系 |
2.6.2 硝酸脲结构与酸性的关系 |
2.7 小结 |
3 载体南阳麦饭石的研究 |
3.1 麦饭石的性质 |
3.1.1 麦饭石的命名及研究应用情况 |
3.1.2 麦饭石岩矿特征、化学成分 |
3.1.3 麦饭石的特征 |
3.2 载体的选择 |
3.2.1 固体二氧化氯常用载体 |
3.2.2 麦饭石作为载体的特点 |
3.3 南阳麦饭石的测定 |
3.3.1 麦饭石的主要化学成份 |
3.3.2 麦饭石原子荧光分析 |
3.3.3 麦饭石 X射线衍射分析 |
3.3.4 红外光谱 |
3.3.5 麦饭石比表面积测定 |
3.3.6 麦饭石结构与物性的关系 |
3.4 南阳麦饭石的改性研究 |
3.4.1 实验原料及仪器 |
3.4.2 实验原理 |
3.4.3 麦饭石吸附性能的检测方法 |
3.4.4 麦饭石吸附(水蒸汽)量与时间的关系 |
3.4.5 活化温度对吸附的影响 |
3.4.6 酸浓度对吸附的影响 |
3.4.7 酸改性时间的选择 |
3.4.8 碱浓度对吸附的影响 |
3.4.9 酸改性与仅进行温度活化的比较 |
3.5 小结 |
4 二氧化氯释放速度的控制 |
4.1 前言 |
4.2 固体二氧化氯的制备 |
4.2.1 实验原料及仪器 |
4.2.2 实验原理 |
4.2.3 二氧化氯检测手段 |
4.2.4 实验方法 |
4.3 实验步骤、结果及讨论 |
4.3.1 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配置及标定 |
4.3.2 剩余二氧化氯的计算方法 |
4.3.3 测定NaClO_2中ClO_2的总含量 |
4.3.4 硝酸脲可行性分析 |
4.3.5 载体麦饭石的可行性实验 |
4.3.6 载体的量对ClO_2释放速率的影响 |
4.3.7 ClO_2释放规律的研究 |
4.4 二氧化氯释放动力学 |
4.4.1 固体缓慢释放型二氧化氯反应机理 |
4.4.2 二氧化氯释放动力学 |
4.5 小结 |
5 结论及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加的项目 |
(7)二氧化氯的分析和固载二氧化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文摘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二氧化氯的研究背景 |
1.2 二氧化氯的性质及制备方法 |
1.2.1 二氧化氯的物理性质 |
1.2.2 二氧化氯的化学性质 |
1.2.3 二氧化氯生成方法 |
1.3 二氧化氯分析方法 |
1.4 目前国内应用较多的分析方法 |
1.4.1 碘量法 |
1.4.2 五步碘量法 |
1.4.3 直接分光光度法 |
1.5 寻找一种准确、快速、简便分析二氧化氯方法的意义 |
1.6 固载二氧化氯的研究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2.1 纯净二氧化氯溶液的制备 |
2.1.1 甲醇法制备二氧化氯的方案选择 |
2.1.2 过碳酸钠的制备 |
2.1.3 二氧化氯的制备与吸收 |
2.2 卫生部规范中"五步碘量法"的不足 |
2.2.1 理论计算 |
2.2.2 试验检验 |
2.2.3 影响因素——时间、温度、浓度、氧化性物质 |
2.2.4 修正建议 |
2.2.5 修正试验 |
2.2.5.1 一号水样 |
2.2.5.2 二号水样 |
2.2.5.3 三号水样 |
2.2.6 结果与讨论 |
2.2.7 五步碘量法与直接分光光度法的比较 |
2.3 一种新型固体稳定二氧化氯的制备 |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
3.1 “五步碘量法” |
3.1.1 “五步碘量法”的不足 |
3.1.2 “五步碘量法”不足的修正 |
3.1.3 “五步碘量法”与直接分光光度法的比较 |
3.1.4 二氧化氯制备 |
3.2 固体稳定性二氧化氯样品的稳定性测试 |
3.2.1 固体稳定性二氧化氯样品在不同温度下稳定性测试 |
3.2.2 固体稳定性二氧化氯样品在不同温度、不同时间下稳定性测试 |
3.2.3 固体稳定性二氧化氯样品长期稳定性测试 |
3.2.4 不同物料比制取固体稳定性二氧化氯含量测试 |
3.2.5 固体稳定性二氧化氯缓释效果测试 |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
4.1 结论 |
4.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图 |
(8)固态载体二氧化氯及其在日用化工领域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固态载体二氧化氯的研究进展 |
2 固态载体二氧化氯在日用化工产品中的开发和应用 |
2.1 空气清新净化剂 |
2.2 空气杀菌消毒剂 |
2.2.1 室内空气清新净化剂 |
2.2.2 医用杀菌消毒剂 |
2.2.3 杀菌消毒柜 |
2.2.4 杀菌消毒箱与消毒袋 |
2.3 专用防霉剂 |
2.3.1 工业防霉剂 |
2.3.2 家用防霉剂 |
2.4 杀菌洗涤剂 |
2.5 杀菌护肤霜 |
2.6 除臭剂 |
2.7 专用保鲜剂 |
2.8 固体芳香剂 |
4 结语 |
(9)高纯度气体二氧化氯生成反应动力学及其对微生物的杀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二氧化氯的性质 |
1.2.1 二氧化氯的分子结构 |
1.2.2 二氧化氯的物理性质 |
1.2.3 二氧化氯的化学性质 |
1.3 气体二氧化氯的生成技术与现状 |
1.3.1 氯酸盐法 |
1.3.2 亚氯酸钠法 |
1.4 二氧化氯的应用 |
1.4.1 二氧化氯在水处理方面的应用 |
1.4.2 二氧化氯在食品安全方面的应用 |
1.5 本论文研究的内容和意义 |
2 高纯度气体二氧化氯生成技术研究 |
2.1 气体二氧化氯生成方法 |
2.1.1 气体二氧化氯一般生成方法 |
2.2 高纯度气体二氧化氯的氯酸钠—亚氯酸钠组合生成方法研究 |
2.3 高纯度气体二氧化氯实验分析技术 |
2.3.1 高纯度气体二氧化氯的浓度和纯度检测 |
2.3.2 高浓度气体二氧化氯测试卡制备研究 |
2.4 本章总结 |
3 氯酸钠—亚氯酸钠法高纯度气体二氧化氯反应动力学研究 |
3.1 氯酸钠法气体二氧化氯生成反应一般化机理 |
3.2 氯酸钠—亚氯酸钠法机理过程假设及动力学研究 |
3.2.1 氯酸钠与盐酸反应机理假设及动力学研究 |
3.2.2 亚氯酸钠与氯气反应等效粒子模型假设及动力学表征研究 |
3.2.3 氯酸钠—亚氯酸钠组合工艺反应速率方程的建立 |
3.3 氯酸钠—亚氯酸钠法高纯度气体二氧化氯反应动力学实验研究 |
3.3.1 反应动力学研究实验装置 |
3.3.2 反应动力学实验研究 |
3.3.3 反应动力学实验结果与讨论 |
3.4 本章总结 |
4 气体二氧化氯爆炸特性及爆炸机理研究 |
4.1 气体二氧化氯爆炸危险性评价 |
4.1.1 氧平衡评价 |
4.1.2 最大生成热评价 |
4.2 气体二氧化氯爆炸特性实验研究 |
4.3 气体二氧化氯爆炸实验结果与讨论 |
4.4 气体二氧化氯爆炸机理讨论 |
4.4.1 气体二氧化氯分解爆炸实验论证 |
4.4.2 气体二氧化氯分解爆炸机理研究 |
4.5 本章总结 |
5 高纯度气体二氧化氯生成系统装置研究 |
5.1 高纯度气体二氧化氯生成系统装置设计 |
5.2 高纯度气体二氧化氯生成系统操作步骤 |
5.3 高纯度气体二氧化氯生成实验研究 |
5.3.1 反应原料的配制 |
5.3.2 实验结果及讨论 |
5.4 本章总结 |
6 气体二氧化氯对微生物的杀菌消毒应用研究 |
6.1 气体二氧化氯的杀菌机理 |
6.2 气体二氧化氯对葡萄的杀菌保鲜研究 |
6.2.1 实验材料 |
6.2.2 实验原理及方法 |
6.2.3 气体二氧化氯对葡萄表面杀菌实验结果与分析 |
6.2.4 气体二氧化氯对葡萄保鲜效果实验结果与分析 |
6.3 二氧化氯消毒城市污水研究 |
6.3.1 实验材料 |
6.3.2 实验方法及分析技术 |
6.3.3 二氧化氯消毒城市污水实验结果与讨论 |
6.4 本章总结 |
6.4.1 气体二氧化氯对葡萄的杀菌保鲜研究总结 |
6.4.2 二氧化氯消毒城市污水研究总结 |
7 结论 |
7.1 结论 |
7.2 本研究论文的主要创新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二氧化氯的开发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理化性能 |
2 工艺开发 |
2.1 化学法 |
2.1.1 亚氯酸钠法 |
(1) 二氧化硫还原剂 |
(2) 盐酸还原剂 |
(3) 氯化钠还原剂 |
(4) 甲醇还原剂 |
2.1.2 氯酸钠法 |
2.2 电解法 |
3 稳定性二氧化氯 |
4 粉末二氧化氯 |
5 工艺技术的发展 |
6 应用开拓情况 |
6.1 液体洗涤消毒剂 |
6.2 粉状洗消剂 |
6.3 室内空气清新净化剂 |
6.4 杀菌消毒剂 |
7 市场前景 |
四、新型杀菌消毒剂二氧化氯的特性及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新型绿色杀菌、消毒剂-二氧化氯的制备方法及性能与应用[J]. 王存国,潘璇,朱孟康,路乃群,王鑫,王兆伟,徐振江,侯修家. 化工科技, 2015(01)
- [2]二氧化氯喷雾剂的制备与评价及其止血机理研究[D]. 牛亚楠. 山西医科大学, 2014(12)
- [3]二氧化氯片剂空气消毒研究[D]. 李莹莹. 河北科技大学, 2013(05)
- [4]气体二氧化氯对公共场所空间环境消毒效果研究[D]. 奚小艳. 中北大学, 2012(08)
- [5]电解法制备高纯二氧化氯的技术研究[D]. 韩瑞雄. 北京化工大学, 2010(01)
- [6]二氧化氯释放速度控制的研究[D]. 陈颖超. 郑州大学, 2009(03)
- [7]二氧化氯的分析和固载二氧化氯的研究[D]. 张国义. 贵州大学, 2009(S1)
- [8]固态载体二氧化氯及其在日用化工领域中的应用[J]. 范爱军,罗恒. 广东化工, 2008(08)
- [9]高纯度气体二氧化氯生成反应动力学及其对微生物的杀菌研究[D]. 晋日亚. 中北大学, 2008(11)
- [10]二氧化氯的开发与应用[J]. 汪多仁. 中国氯碱, 20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