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体育课准备活动的再认识(论文文献综述)
刘黎[1](2021)在《基于健康体育(HBPE)课程理念的体育课外作业对儿童身体素养影响研究》文中认为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在《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印发后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为确保学生掌握运动技能,体育课布置作业必将成为未来趋势,要把文化课的作业减下来,体育课作业加上去。”由此,体育课外作业一跃成为社会舆论焦点,其实施也箭在弦上。体育课外作业有助于学生巩固体育课堂教学内容的同时,促进其“知情意行”的发展;在增加家长与学生交流机会的同时,促进学生与社区人员的接触机会;在巩固体育课堂知识的同时,增进学生、家长以及社区人员的情感;在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等优良品德的同时,进一步推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本研究采用量化研究的方式,结合理论与实践,借助多种方法研究基于健康体育(HBPE)课程理念的体育课外作业对儿童身体素养的影响,具体包括儿童身体能力、日常行为、知识与理解以及动机与信心这4个身体素养维度的变化情况。本研究最主要的研究方法为实验法,选取上海市思源中学预备年级四班和五班的儿童为实验对象,其中预备四班的38名儿童(女21人,男17人)为实验组,预备五班的37名儿童(女18人,男19人)为对照组。对于实验组,进行为期12周的基于健康体育课程理念的体育课外作业干预;对于对照组,则进行常规体育课外作业干预。在实验干预前,考察并选取加拿大身体素养测评体系第二版(CAPL-2)作为测量工具,此工具适用于8~12岁儿童。对于两个组别的前测数据,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展开检验。结果显示,实验组和对照组儿童在身体素养各个维度上均不具备显着性差异,表明实验对象符合干预实验开展条件。通过12周的干预实验,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儿童进行后测数据的检验,得出如下结果:(1)实验组与对照组儿童身体素养总维度与身体能力维度后测数据有显着性差异;(2)实验组儿童身体素养总维度、身体能力维度、日常行为维度以及知识与理解维度前后测数据有显着性差异;对照组儿童身体素养总维度、身体能力维度以及日常行为维度前后测数据有显着性差异;(3)除身体能力维度外,身体素养总维度、日常行为维度、知识与理解维度、动机与信心维度都显示女生成绩均值提升幅度更大;(4)12周基于健康体育课程理念的体育课外作业干预对儿童总体的知识与理解和动机与信心维度提升幅度较小;(5)男生的PACER折返跑与平板支撑后测数据提升幅度更大,而CAMSA测试未显示出性别差异;(6)平均每日步数后测数据未显示出性别差异,女生MVPA后测数据提升幅度更大;(7)干预后实验组儿童身体素养各维度水平提升幅度均大于对照组儿童。综上所述,本研究探究了基于健康体育课程理念的体育课外作业对儿童身体素养的影响,并从重视基于健康体育课程理念的体育课外作业、体育课外作业的布置要更具针对性以及完善基于健康体育课程理念的体育课外作业内容进行建议,以期以健康体育课程理念下的体育课外作业的方式提升学生身体素养。
韩文娜[2](2021)在《中华民间儿童体育游戏的课程表达研究》文中提出生成于历史传统之中、植根于民间生活沃土、彰显儿童天性趣味的中华民间儿童体育游戏,蕴含着宝贵的可供现代体育课程开发和利用的课程资源。本论文旨在集中回答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将中华民间儿童体育游戏中所潜藏的教育意蕴,通过现代课程手段,转化为以立德树人、培育素养为导向的现代中小学体育课程的建设资源,以服务于新时代中国基础教育学校体育改革的推进和课程质量的提升。为回答上述问题,本文立足当代中国小学体育课程的发展实际,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实现体育课堂育人质量提升为具体目标,以儿童认知、课程组织和多元文化课程转化等教育学、心理学和体育学原理为理论前提,采用历史史料梳理、学术文献分析、课程田野调查、专家对话访谈、教学案例设计等质性研究和量化统计相结合的方法,遵循历史与当下相统一的问题导向,按照“有什么”“为什么”“是什么”“怎么样”的解题思路,尝试论证中华民间儿童体育游戏资源有效表达转译为现代体育课程语言的学理依据与实践进路。本文共分6章,其内在的逻辑理路如下:绪论从缓解当下课程危机的现实情境和推进体育课程现代化研究的学术意义出发,描述本文选题的缘起并介绍论文的解题设想和基本架构。第一章首先以历史学的方法,在史料梳理基础上再现1949年以前中华传统民间儿童体育游戏所承载的社会教化功能。第二章转向现实关切,力争回答以民间传统形态遗存至今的儿童体育游戏在发挥课程育人和课程改造方面,能带来怎样的积极影响与正向价值。课程表达的价值目标与当下现状间存在实际落差。准确测量这一落差、找到课程表达困阻症结之所在,正是第三章的主题。在揭示民间体育游戏实现当下体育课程表达的困境及其成因之后,第四章集中对课程表达的原理与程序进行设计,即在规范层面提出民间儿童体育游戏中的什么元素,在现代体育课程中的哪些环节,以何种载体和形式实现表达。其中所涉及的课程化理论问题构成本文研究的难点。紧随理论设计,论文第五章聚焦实践案例,以学生发展一般素养和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为上位指南,为体育游戏育人作用的发挥设计了文化价值、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三大课程表达功能区,为了更好的确认本研究提出的民间体育游戏课程表达体系构建的应用价值,本研究在后期初步检验了课程表达的效果。通过对专家访谈,对授课教师和小学五年级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实践检验结果分别为:有质量的体育课,有内涵的体育课和有意思的体育课。证明中华民间儿童体育游戏的课程表达既有文化内涵又有实践意义。由于事关课程实施的可操作性,故此本章构成研究的重点。论文第六章研究民间儿童体育游戏实现合理课程表达的外部环境,力争构建学校、家庭、社区和社会四位一体的促进游戏资源向课程资源转化的保障体系,由此形成实现体育游戏课程表达的内外合力。论文研究结论如下:1、将中华传统儿童体育游戏表达为现代课程语言,能够强化当下中国的中小学体育课程的全面育人功能,探索体教融合的实践新路。2、中华传统儿童体育游戏是基于儿童娱乐天性的社会交往活动。以儿童“兴趣”为切入点,通过游戏为手段,可以构建儿童社会交往的实践路径,从而避免生硬灌输。3、当前民间儿童体育游戏存在使用频率较低且类型单一等问题,不能释放其应有的功能来激活校园活力。但大部分教师对其文化价值等教育价值存在一定认可。4、课程表达不是用传统民间体育游戏取代现代体育课程,而是旨在汲取其优长,强化现代体育课程的育人功能。5、将传统游戏转译为现代课程语言遵循着现代课程表达的规则与程序,包括课程目标的厘定、游戏资源的遴选及其在现代课程体系中的嵌置等步骤。6、学生发展一般素养和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是实现现代体育课程返本开新的重要遵循。7、加强顶层制度支持,着力民间体育游戏落地课堂的政策引导;强化学校组织支持,创设民间体育游戏课程表达的学校文化;巩固家庭活动支持,构建民间体育游戏课程表达的家校联动;培育社区空间支持,促进民间体育游戏课程表达的场域延伸。
董海强[3](2021)在《轻器械体操练习对初中生体育学习兴趣及学习满意度影响的实验研究》文中指出研究目的:本研究结合体育学和心理学的相关知识,将轻器械体操练习应用到初中体育课堂中,通过12周教学实验探讨轻器械体操练习对初中年级学生体育学习兴趣和学习满意度的影响,探索轻器械体操在初中体育课堂开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为中学体育教学改革提供实践经验。研究方法:本文以轻器械体操练习对初中生体育学习兴趣和学习满意度的影响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选取江苏省镇江市伯先中学初二年级两个教学班为实验对象,对实验组学生进行为期12周的轻器械体操的教学,对照组学生进行常规体育教学,实验前后对所有被试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及学习满意度进行测量,测量工具采取《体育学习兴趣评价量表》和《中学生学习满意度量表》。研究结论:(1)实验前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体育学习兴趣和学习满意度水平具有同质性,符合实验教学条件。(2)经过12周的教学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体育学习兴趣总分及各维度水平均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体育学习兴趣总分及体育学习消极兴趣维度产生明显的交互效应,实验组体育学习兴趣总分及各维度分值的变化均大于对照组。(3)经过12周的教学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学习满意度总分及各维度水平均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学习满意度总分、教学满意度维度及硬件设施满意度维度产生明显的交互效应,实验组学习满意度总分及各维度较实验前呈明显上升趋势,对照组前后测波动变化不大。(4)在体育课中运用轻器械体操练习可以有效提高初中生的体育学习兴趣。(5)在体育课中运用轻器械体操练习可以有效提高初中生的学习满意度。
姬瑞环[4](2020)在《河南省民办本科高校公共体育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现状与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民办高等教育从1978年开始恢复,到现在已经有42年的历史。在发展近50年来,民办本科高校随着改革开放兴起,已成为民办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在形成一支强劲增长的高等教育力量。高质量、高水准是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基本标准,也是各民办高校所追求的办学目标。而体育教育的功能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体育教学是体育教育实现这一功能的主要手段之一,如何提高体育教学质量,评价很重要,公共体育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开展是高校对教学质量进行监控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教学质量评价对于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学生学习质量的提高及教学管理体系的完善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研究河南省民办本科高校公共体育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发展现状,分析公共体育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优缺点,对更好的发展河南省民办本科高校公共体育课堂教学有着一定的借鉴意义。本文以河南省12所民办本科高校公共体育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现状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法、访谈法、实地考察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对河南省12所民办本科高校公共体育课堂教学质量现状与公共体育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现状进行研究分析,调查的维度涉及公共体育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目的、教学质量评价制度、教学质量评价的指标及内容、教学质量评价的方法、教学质量评价的态度、教学质量评价的主体、教学质量评价的作用、教学评价结果的反馈与使用等。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在公共体育课教学质量方面,体育教师对教学目标的认识较为清晰,各高校在公共体育课堂授课形式方面存在差异,多数学生对公共体育课堂教学内容的很感兴趣,上课也能够积极投入课堂,教师的课堂组织较为严密,课堂教学氛围比较积极活跃。2.在公共体育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现状方面,教师们认为公共体育教学质量评价的目的大多数是为了教师的聘任、晋升、奖惩等提供依据,学生为教师进行网上评课主要是因为学校的要求;教师对学校公共体育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制度的内容基本处于不太关注的状态,学生平时对于公共体育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关注度不够。3.教学质量评价内容主要从教学态度、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效果方面展开评价;各学校具体评价指标体系设置大同小异,存在指标体系不全面问题,评价的侧重点也不同。4.公共体育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主体主要有学生、同事、学院领导、学校督导小组组成,教师自评目前在河南省民办本科高校中开展的比较少;学校对公共体育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结果不能够提供针对性的反馈,大多数学校只反馈等级,不能够反馈具体存在问题。对于一些好的公共体育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方面,学校之间应该互相借鉴,共同促进公共体育教学质量评价更加完善,提高公共体育课堂教学质量。并根据结论提出以下建议:1.河南省民办本科高校应根据自己学校的实际情况,开展学生自主选项课,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程度选择自己喜欢的体育项目,更能够促进学生对于体育课的学习,有利于树立终身体育意识。2.河南省民办本科高校应加大对公共体育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宣传力度,使教师和学生能够明确评价的目的,以及自己评价的意义所在。评价方式应该实行多种评价方式相结合,重视网络测评的同时,也应适当加大对座谈会的重视程度。3.在公共体育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主体中,应重视教师自评这一重要评价主体。同时要完善公共体育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及时提供具体的公共体育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结果反馈,使教师能够及时更正存在问题,不断改进和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质量。
杨如鹏[5](2020)在《“弹力带+重球”组合抗阻教学在小学五年级篮球课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依据小学生身心发育特点,挖掘其存在潜能,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本研究以云南省保山市昌宁县示范小学五年级的两个班学生为实验对象,在传统教学方法的基础上融入弹力带、重球组合的抗阻训练,进而探索对小学生学习兴趣、学习态度、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篮球技术的作用,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合理的分析从而提出对应的意见,给国内现存小学体育教学的改革与发展提供建议与依据。经过18周,共计36个学时的教学实验干预之后,研究结果显示:1、实验结束后,实验班的学生的学习兴趣较对照班明显提高,存在非常显着性差异(P<0.01);实验后实验班学生学习态度较对照班有提升,有显着性差异(P<0.05)。2、实验结束后,实验班学生在身高、体重、BMI指标上与对照班学生差距不大,没有显着性差异(P>0.05)。3、实验结束后,实验班男生肺活量与肺体指数好于对照班,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实验后实验班女生肺活量较对照班女生提高,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肺体指数与对照班相近,不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4、实验结束后,实验班学生50m×8成绩较对照班提高,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1分钟跳绳成绩,实验班明显提高,具有非常显着性差异(P<0.01);50m跑成绩变化差距不大,不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5、实验结束后,实验班与对照班1分钟投篮上都有所提高,但不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实验班的背后加转身运球明显好于对照班,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两人胸前传接球上实验班优势非常明显,具有非常显着性差异(P<0.01);实验班行进间投篮上明显好于对照班,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实验班T字跑成绩明显好于对照班,具有非常显着性差异(P<0.01)。研究结论:(1)弹力带加重球组合的抗阻训练,能提高小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提升体育课学习态度;(2)对学生的身体形态影响不大,一定程度能增强学生的体重;(3)能够有效的提高心肺功能;(4)能提升小学生的身体素质,包括耐力、力量、灵敏等素质,其中位移速度素质不太显着;(5)能提升小学生的背后加转身运球、双手胸前传接球、行进间投篮、T字跑移动技术,但对一分钟投篮效果不显着。通过本次实验研究,能够证明弹力带+重球组合的抗阻训练有利于小学体育教学,值得在各小学推广实施。
徐浩[6](2020)在《运动负荷价值阈视角下上海市中小学体育课程改革研究》文中指出为了更好的贯彻落实上海市“学生健康促进工程”项目。2012年市教委在全市学校体育中开展了“高中体育专项化”改革试点,在较短的时间内得到全市各学校很好的响应和开展,随后于2015年相继展开了“小学体育兴趣化、初中体育多样化”课程改革,广大体育教师积极参与,努力探索,推动了学校体育的向前发展。“炼身运动价值阈”是体育科学化进程不断推进的产物,它不同于体育课程的其他目标,而是强调如何使体育锻炼能够具有科学性,取得锻炼的实际效果。课题研究主要是较为深入全面的考察,上海市学校体育改革实行“三化”的措施以来,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学生的运动负荷是否符合改革的需要,并进一步考察其科学性。本课题研究选取上海市十个区26所“三化”改革的试点学校及非试点学校作为调查对象,通过测试78节体育课运动负荷的方式,进行评价、分析其运动负荷的现状,学生有不同性别、不同年级共468名,测试仪器采用suuneot6c心率表,并辅以教师问卷和学生问卷配合开展相关研究。通过测量数据与讨论分析可以看出上海市“三化”改革下体育课堂中关于运动负荷研究的结果显示:(1)受测学生平均心率在运动负荷价值阈范围内的人数有60.44%,有23.07%的学生平均心率低于价值阈区间,有16.08%的学生心率高于价值阈区间。初中学段体育课平均心率,63.5%的学生能够保持在适宜的心率内,但仍然有24.6%的同学运动量低于运动负荷价值阈。小学学段测量中,平均心率低于负荷价值阈人数约为19.5%,高于负荷价值阈人数有23.7%,运动量适宜学生人数为56.8%。(2)学生的心率状态比对中,当教学内容具备趣味性、挑战性时,学生对课堂的参与投入程度更高;与非试点学校相比较,试点学校学生课堂参与程度更高;市区学生体育课堂参与程度低于郊区学生课堂参与程度。(3)运动负荷价值阈背景下,学生适宜心率持续时间的影响因子有:教师影响、学生自身、环境资源、学校影响四个方面。教师影响因子权重指数为31.9%,学生自身因子权重指数为27.37%,环境资源因子权重指数为21.92%,学校影响因子权重指数为18.8%。(4)影响运动负荷价值阈内持续时间的主要因子有教学方法、教师学历、教学内容、学生性别、学生喜好、器材设施、周边资源、试点改革、学校重视九个方面,当学生对教学方法认可时,学生运动负荷价值阈内持续时间更长;学生参与喜好的运动项目时,运动负荷价值阈内持续时间更长;学生对学校的器材设施认可时,学生运动负荷价值阈内持续时间越长。得出结论:(1)上海市“三化”改革背景下,学校体育课堂运动负荷存在问题,受测学校范围内,仍有23.07%的学生平均心率低于价值阈区间,16.08%的学生心率高于价值阈区间。总体学生平均心率标准差132.776±12.63,初中生平均心率标准差为131.230±12.09次/分,小学生平均心率标准差为134.564±13.03次/分。(2)初中学段面对升学、文化课压力,学生倾向在体育课程中寻求放松,趣味性教学内容能够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减缓学业压力;小学学段整体学业压力小,根据生长发育规律,更乐于参与体育运动,喜爱室外活动,具有挑战性、身体活动范围较大的教学内容更能吸引小学生参与并提升体质。试点学校在器材设施、教学资源、教学方式方法、负荷量要求等方面均有改善提升,对后期普及改革有较大参考价值。市区体育课程受限于场地、器材的使用,以及课程时间设置不合理,造成场地轮转使用不畅,影响学生主动参与。(3)从理论逻辑上分析,教师的引导与授课方式间接影响学生主体对于运动的参与投入及时长,包括课时安排、教学方法手段等;学生自身的影响主观决定其是否能够参与并维持充分的运动锻炼时间,包括其性别、自身喜好、基础体质等;环境资源被动影响学生体育课堂的参与及时长,包括多种教学内容的丰富扩充、学生对学校资源的认可等;学校的重视与政策为体育课堂提供基本保障,使体育课能够顺利进行并有足够资源丰富设施、内容等。(4)不同教学方法影响学生体育课堂主观感受,合适的教学方法不仅保证学生体育课堂参与率,同时能够使学生感到舒适并保持在中等负荷量心率区间内,增加负荷价值阈区间时长。学生喜好是保证学生主观参与的第一要素,学生在参与自己爱好的运动项目时,能够维持较长时间、适宜心率参与运动。充足的场地及器材设施,被动影响学生运动参与,并且合理轮转使用,减少学生等待使用器材的时间,保证长时间的中等负荷量。(5)中小学体育课运动负荷受教师、学生、环境、学校制约,通过研究对策,科学控制负荷量,提升体育课效率,对强化学生身体素质有一定帮助。
郭可雷[7](2019)在《学校体育环境、锻炼意向与初中生身体活动的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当前,“身体活动不足”已成为影响全球青少年身心健康的棘手问题。学校是促进青少年身体活动水平提升的“主渠道”。锻炼意向是决定个体身体活动行为生成的核心因素。本研究以“场动力理论”为研究视角,整体探究学校体育环境、锻炼意向与初中生身体活动三者之间的内在关系,以期深入把握初中生身体活动行为发生、发展变化的深层次规律,为提升青少年身体活动水平提供理论参考与实践支持。本研究主要运用了文献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在样本抽取方面,采取分层与整群抽样相结合的方法共抽取陕西省29所初中2406名初中生。在数据分析方面,运用项目分析、探索性因子分析、信度检验、验证性因子分析对学校体育制度环境问卷、学校体育社会环境问卷和学校体育物质环境问卷进行了信效度检验;运用非参数检验分析各变量在人口统计学变量上的差异性;运用相关分析对各变量两两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各变量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以及因果模型的路径,验证结构方程模型;运用线性回归分析,从整体上分析学校体育环境不同维度、锻炼意向与身体活动之间的定量关系、影响身体活动不同因素对身体活动影响力的大小,验证回归方程模型。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学校体育制度环境和身体活动的皮尔森系数显示,学校体育制度环境对身体活动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从相关系数来看,“教育制度”与身体活动的相关性高于“政策执行”。路径系数显示,学校体育制度环境的两个维度均对身体活动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路径系数分别为0.17与0.14,且达到统计显着(p<0.001),表明“教育制度”对于身体活动的影响作用更大。学校体育制度环境和锻炼意向的皮尔森相关系数显示,学校体育制度环境与锻炼意向之间存在显着的互相影响。路径系数显示,“教育制度”与“政策执行”均与锻炼意向之间具有相互影响作用,其影响值分别为0.15和0.19,“政策执行”与锻炼意向的相互影响大于“教育制度”与锻炼意向的相互影响。学校体育制度环境和锻炼意向的交互作用与初中生身体活动的皮尔森相关系数显示,学校体育制度环境与锻炼意向的交互作用可以显着正向影响身体活动,“教育制度”与锻炼意向交互作用与身体活动的相关程度大于“政策执行”与锻炼意向交互作用与身体活动。锻炼意向与身体活动的皮尔森系数以及路径系数均显示,锻炼意向可以显着正向影响身体活动(p<0.001),路径系数为0.34。(2)学校体育社会环境与身体活动的皮尔森系数与路径系数均显示,学校体育社会环境对身体活动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p<0.01)。其中,“同学朋友支持”、“体育课程”与“锻炼机会”3个维度与身体活动的相关系数更高。路径系数显示,学校体育社会环境各维度均对身体活动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路径系数分别为-0.14、0.04、0.23、0.17和0.15。“同学朋友支持”、“体育课程”与“锻炼机会”3个维度对身体活动更具有预测作用。学校社会环境和锻炼意向的皮尔森相关系数与路径分析显示,学校体育社会环境与锻炼意向之间存在相互影响。从相关程度来看,“同学朋友支持”、“教师支持”和“锻炼机会”三个变量与锻炼意向的交互影响较“社会规范”和“体育课程”与锻炼意向的交互影响更高。路径分析表明,“同学朋友支持”与锻炼意向的交互作用最大,其余依次为“体育课程”与锻炼意向的交互作用、“教师支持”与锻炼意向的交互作用、“社会规范”与锻炼意向的交互作用、“锻炼机会”与锻炼意向的交互作用。学校体育社会环境和锻炼意向的交互作用与初中生身体活动的皮尔森相关系数显示:两两项目之间在统计学上均存在显着相关性(p<0.01),表明学校体育社会环境与锻炼意向的交互作用与初中生身体活动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进一步分析发现,“同学朋友支持”、“锻炼机会”和“体育课程”维度与锻炼意向的交互作用与身体活动的相关系数更高。(3)学校体育物质环境与初中生身体活动的皮尔森相关系数与路径分析显示,学校体育物质环境对初中生身体活动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其中“时空条件”与初中生身体活动的相关程度较“场地经费”更高。从路径分析来看,“时空条件”对初中生身体活动的影响大于“场地经费”对初中生身体活动的影响,且都达到了十分显着水平。学校社会物质环境和锻炼意向的皮尔森相关系数与路径系数表明,学校体育物质环境与锻炼意向之间存在双向互相影响。从相关程度来看,“时空条件”与锻炼意向的相互影响更高。路径系数显示,“时空条件”与锻炼意向的相互影响大于“场地经费”与锻炼意向的相互影响。学校体育物质环境和锻炼意向的交互作用与初中生身体活动水平的皮尔森相关系数表明,学校体育社会环境与锻炼意向的交互作用对初中生身体活动有显着的正向影响。进一步分析发现,“时空条件”与锻炼意向的交互作用与身体活动的相关系数较“场地经费”与锻炼意向的交互作用与身体活动的相关程度更高。(4)学校体育环境各维度、锻炼意向与初中生身体活动的皮尔森系数显示:学校体育环境各维度和锻炼意向均对初中生身体活动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p<0.01)。相关系数显示,锻炼意向和学校体育社会环境与初中生身体活动的相关性更大。学校体育环境和锻炼意向的皮尔森相关系数显示:学校体育环境各维度与锻炼意向之间存在显着的互相影响。从相关程度来看,学校体育社会环境维度与锻炼意向的相互影响作用最大,学校体育物质环境与锻炼意向的相互影响作用次之,学校体育制度环境与锻炼意向的相互影响作用最小。线性回归结果表明,在未加入交互项时,锻炼意向、学校体育社会环境、学校体育制度环境、学校体育物质环境对初中生身体活动的影响力依次递减;加入交互项时,锻炼意向与学校体育环境各维度之间具有交互影响作用;锻炼意向与学校体育社会环境的交互作用、锻炼意向与学校体育物质环境的交互作用、锻炼意向与学校体育制度环境的交互作用对身体活动的影响力依次递减,其路径系数均达到显着水平。从加入锻炼意向与学校体育环境各维度交互项的结构方程模型拟合系数上看,模型拟合指标达到了统计学要求,说明该模型拟合结果较好,符合勒温的“场动力理论”,证实初中生身体活动由初中生锻炼意向、学校体育环境以及锻炼意向和学校体育环境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共同决定。本研究得出的结论如下:(1)人口学变量对学校体育环境、锻炼意向和初中生身体活动具有一定的影响。具体表现为:年级、性别与学校体育制度环境之间存在显着差异,年龄和学校位置与学校体育制度环境之间不存在显着性差异。年级、性别与锻炼意向之间存在显着差异,年龄和学校位置与锻炼意向之间不存在显着性差异。年级、学校位置与身体活动之间存在显着差异,年龄和性别与身体活动水平之间不存在显着性差异。年级、学校位置、性别与学校体育社会环境之间存在显着差异,年龄与学校体育社会环境之间不存在显着差异。年级、学位位置与学校体育物质环境之间均存在显着性差异,性别和年龄与学校体育物质环境之间不存在显着性差异。(2)学校体育环境和锻炼意向均对身体活动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路径系数显示,“教育制度”对身体活动的影响力高于“政策执行”;“同学朋友支持”、“体育课程”与“锻炼机会”对身体活动更具有预测作用;“时空条件”对初中生身体活动的影响大于“场地经费”。(3)学校体育环境与锻炼意向之间存在显着的交互作用。路径系数显示,“政策执行”与锻炼意向的相互影响大于“教育制度”;同学朋友支持”、“教师支持”和“锻炼机会”与锻炼意向的交互影响较大;“时空条件”与锻炼意向的相互影响大于“场地经费”。(4)学校体育环境与锻炼意向的交互作用可以显着正向影响身体活动。路径系数显示,“教育制度”与锻炼意向交互作用与身体活动的相关程度较“政策执行”与锻炼意向交互作用与身体活动更大;“同学朋友支持”、“锻炼机会”和“体育课程”较“教师支持”和“社会规范”与锻炼意向的交互作用与身体活动的相关程度较高;“时空条件”较“场地经费”与锻炼意向的交互作用与身体活动的相关程度更高。(5)在未加入交互项时,各变量对身体活动影响力大小表现为:锻炼意向>学校体育社会环境>学校体育制度环境>学校体育物质环境;在加入交互项时,交互作用对身体活动影响力大小表现为:锻炼意向×学校体育社会环境>锻炼意向×学校体育物质环境>锻炼意向×学校体育制度环境,路径系数均显着。(6)“场动力理论”可有效解释初中生身体活动行为生成的内在机制。初中生身体活动由初中生锻炼意向、学校体育环境以及锻炼意向和学校体育环境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共同决定。
杨帅[8](2019)在《体育课外作业对小学生体育学习效果影响的实验研究 ——以大连市中山路小学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体育课外作业作为体育学科教学活动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是能够了解、检验、评价教师的教、学生的学的一种方式和手段,它有助于学生巩固学习知识和技能,是帮助教师调整后续教学环节以及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学生终身体育观念的重要途径。国家教育部门及相关政府机构对学生的家庭作业问题关注度越来越高,进而体育课外作业也得到了一定的重视。针对目前体育课外作业研究相对匮乏的现状,本论文从提高学生体育课学习效果的角度出发,通过教师布置体育课外作业并定期反馈和学生自己设计体育课外作业无反馈两种不同方式,与对照组不布置体育课外作业进行对比实验,结果如下:从实验前后运动成绩来看,实验A组、实验B组、对照组在运动项目成绩都存在非常显着性差异(P<0.01)。通过均值差来看,实验A组提升最为显着,其次实验B组,对照组提升最小,说明体育课外作业对运动成绩产生了一定影响,其中教师布置并定期反馈的体育课外作业效果最佳;从实验前后体育兴趣上看,实验A组、对照组在体育兴趣中都不存在差异性(P>0.05);实验B组在运动参与程度和体育学习消极兴趣两个维度不存在差异性(P>0.05),但是在体育学习积极兴趣和自主学习程度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说明学生自己设计无反馈的体育课外作业对体育兴趣能产生积极影响,更能激发学生体育学习的主动性;实验后各组间运动成绩对比可知,实验A组、实验B组、对照组通过组间分析50米跑不存在差异性(P>0.05);立定跳远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双手向前投掷实心球存在非常显着性差异(P<0.01),说明体育课外作业可能对各运动项目存在影响;在实验后各组间体育兴趣角度上,体育兴趣中运动参与程度和体育学习消极兴趣不存在差异性(P>0.05),体育学习积极兴趣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自主学习程度存在非常显着性差异,说明不同形式的体育课外作业对体育兴趣产生的影响不同。本论文主要通过实验法来验证体育课外作业对小学生体育学习效果的影响,希望该研究能为学校体育在完善体育课外作业方面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进而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促进学生身体全面发展,为我国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增添一份力量。
张峰[9](2019)在《“健康第一”理念下南京师范大学公共体育教学改革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所提倡的“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丰富和发展公共体育的内涵,提升在校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解决普通高校大学生对体育课缺乏兴趣的问题,进行公共体育教学改革的研究。为教学改革注入新的教育理念,解决传统体育模式下体育课程内容同质化、教学模式单一化,为普通高校开展体育教学改革提供借鉴,具有一定的理论现实意义。本文以南京师范大学(以下简称南师大)公共体育教学改革为研究对象,对南师大现行的公共体育课程模式、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课外活动、体育师资队伍、场地设施等情况进行研究,主要研究方法为:查阅文献资料、专家访谈、问卷调查、数理分析以及逻辑分析等。本文的理论依据为教育部2002年8月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在“健康第一”理念下,全面深入地进行分析,并得出以下研究结论:在“健康第一”的体育教育理念下,南师大公共体育课程的内涵等到进一步丰富和发展,教学质量和效果得到了提高。新的课程改革实施方案基本得到落实,完成情况良好。其中主要创新与实践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南师大教学大纲文本结构的更改,促使教学目标和任务更加明确,考核评价更加合理。其次是运动训练课程班、艺术类课程与“校级精品课程”花样跳绳的开展,提高学生的运动兴趣并提升运动技术技能,也带动了校园体育文化的发展。最后是教师队伍整体素质较高,有利于学术传承,多媒体技术在课内外的使用,对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业务能力有了创造性的发展,对教学质量的提升具有促进作用。南师大在大学体育内涵建设的研究上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仍未到达预期的设想,因此内涵建设还需要继续完善以下几个方面:“健康第一”理念认识不够深刻,体育教学目标着重强调运动技能目标,忽视了“健康第一”理念下运动参与、身心健康和社会适应领域的目标。体育课程设置不够合理,开设新型项目和课时比较少,体育理论课的教学质量不高,课外活动内容没有针对女生多的特点进行开设,影响“健康第一”理念下运动技能目标的实现。教学方法传统,考核评价制度不够健全和完善,未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性和个性,忽视了“健康第一”理念下的“以人为本”的内涵。教师队伍中缺少年轻有活力的青年教师;师生配备比不能达标。体育场地设施种类基本齐全,但体育场地年久失修,器材破旧,场馆收费,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
郭秀蜜[10](2018)在《准备活动中软梯训练对小学生灵敏性影响效果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体育教育在学校教育工作中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我们学校的体育教育是直接通过教学作为一种途径和手段,以课堂教学的形式作为主宰。在课堂教学中准备活动又是整堂教学的前奏,是贯穿体育课教学顺利实施的重要保证,任何的教学模式和课堂结构都离不开准备活动,因此,准备活动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形式多样的准备活动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在儿童敏感时期发展学生的身体灵敏素质,灵敏素质在身体素质中占重要组成部分,它是速度、耐力、柔韧、协调、力量等身体素质受中枢神经的支配,在时间和空间上表现出来的综合反映,灵敏素质在各个项目训练的应用也越来越受重视,它已经成为学术领域大家普遍关注的问题,但对于儿童灵敏性的研究却不多见,所以,本文以福州市乌山小学为例,将软梯训练融入到教学课堂的准备活动中,期望通过本研究使软梯训练能在小学体育课上得到认可并全面普及,让学生在发展身体素质灵敏性的知识上及练习的方法上有进一步的提高。从而为体育教学改革和提高体育教学质量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本文研究主要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实验法和数理统计法,以软梯训练对福州市鼓楼区乌山小学128名一年级学生灵敏性的影响作为实验班和对照班。实验班和对照班的选取没有特定,128名小学生都是从所教自然教学班上随机抽取。在试验过程中,规定实验班将10~12分钟的绳梯练习作为体育课的准备活动内容,对照班则进行常规的校本教材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实验班与对照班除了准备活动练习内容有区别,剩下两个教学部分教学内容不变,实验时间为期是一学期共16周,研究结果如下所示:1.实验前后对照班实验数据对比结果:①对照班15秒立卧撑指标实验后测试的次数比实验前测试的次数提高了0.1次。②对照班20秒反复横跨跳指标实验后测试的次数比实验前测试的次数提高了0.05次。③对照班4*10米折返跑指标实验后测试所用的时间比实验前测试所用的时间缩短了0.06秒,④对照班六角球抓球指标实验后测试所用的时间比实验前测试所用的时间延长了0.06秒。对照班实验后四项指标比实验前有变化,但P>0.05,说明指标上不存在差异,且没有显着性。2.实验前后实验班实验数据比对结果:①实验班15秒立卧撑指标实验后测试的次数比实验前测试的次数提高了2.24次。②实验班20秒反复横跨跳指标实验后测试的次数比实验前测试的次数提高了1.71次。③实验班4*10米折返跑指标测试所用的时间比实验前测试所用的时间缩短了0.5秒。④实验班六角球抓球测试指标测试所用的时间比实验前测试的时间减少了0.43秒。实验班实验后四项指标均比实验前在不同程度上有所提高,且P<0.01,说明指标存在差异,且高度显着性。3.实验后对照班与实验班实验数据比对结果:①实验后实验班实验对象15秒立卧撑测试指标的次数比对照班测试指标的次数提高2.71次。②实验后实验班男女生20秒反复横跨跳测试的次数比对照班测试的次数提高了2.17次。③实验后实验班男女生4*10米折返跑测试所用的时间比对照班测试所用的时间缩短了0.39秒.④实验后实验班男女生六角球抓球测试所用的时间比对照班测试所用的时间缩短了0.52秒。实验后的实验班四项指标均高于实验后对照班四项指标,且P<0.01,说明实验后实验班通过软梯训练后,指标存在差异,且高度显着性。以下是研究结果:①采用传统体育教学的对照班实验对象在身体素质四项测试指标中各项成绩均无差异,没有明显提高。②采用软梯训练做为准备活动部分的教学实验班实验对象在身体素质四项测试指标中各项成绩存在高度显着差异,提高效果明显。③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运用软梯训练可以积极促进儿童身体灵敏素质的提高。
二、对体育课准备活动的再认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体育课准备活动的再认识(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健康体育(HBPE)课程理念的体育课外作业对儿童身体素养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2.2.1 理论意义 |
1.2.2.2 实践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概念界定 |
2.1.1 健康体育(HBPE)课程概念界定 |
2.1.2 身体素养(Physical Literacy)概念界定 |
2.1.2.1 国外身体素养(Physical Literacy)概念界定 |
2.1.2.2 国内身体素养(Physical Literacy)概念界定 |
2.1.3 体育课外作业概念界定 |
2.2 研究现状 |
2.2.1 健康体育(HBPE)课程研究现状 |
2.2.1.1 国外健康体育(HBPE)相关课程研究 |
2.2.1.2 国内健康体育(HBPE)相关课程研究 |
2.2.2 身体素养(Physical Literacy)研究现状 |
2.2.2.1 国外身体素养(Physical Literacy)研究现状 |
2.2.2.2 国内身体素养(Physical Literacy)研究现状 |
2.2.3 体育课外作业研究现状 |
2.2.3.1 国外体育课外作业研究现状 |
2.2.3.2 国内体育课外作业研究现状 |
2.3 小结 |
3 实验对象与研究方法 |
3.1 实验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问卷调查法 |
3.2.2.1 问卷调查对象 |
3.2.2.2 问卷调查内容 |
3.2.2.3 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
3.2.3 实验法 |
3.2.3.1 实验目的 |
3.2.3.2 实验地点 |
3.2.3.3 实验测量工具 |
3.2.3.4 实验条件控制 |
3.2.3.5 实验日期与干预时间 |
3.2.3.6 干预实验实施方法 |
(1)准备阶段 |
(2)实验阶段 |
3.2.4 数理统计法 |
3.2.5 逻辑分析法 |
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1 身体素养总维度 |
4.1.1 实验干预前后组间对比 |
4.1.1.1 实验干预前组间对比 |
4.1.1.2 实验干预后组间对比 |
4.1.2 实验干预前后组内对比 |
4.1.2.1 实验组组内对比 |
4.1.2.2 对照组组内对比 |
4.1.3 身体素养水平总分析 |
4.2 身体能力维度 |
4.2.1 实验干预前后组间对比 |
4.2.1.1 实验干预前组间对比 |
4.2.1.2 实验干预后组间对比 |
4.2.2 实验干预前后组内对比 |
4.2.2.1 实验组组内对比 |
4.2.2.2 对照组组内对比 |
4.2.3 身体能力维度水平总分析 |
4.3 日常行为维度 |
4.3.1 实验干预前后组间对比 |
4.3.1.1 实验干预前组间对比 |
4.3.1.2 实验干预后组间对比 |
4.3.2 实验干预前后组内对比 |
4.3.2.1 实验组组内对比 |
4.3.2.2 对照组组内对比 |
4.3.3 日常行为维度水平总分析 |
4.4 知识与理解维度 |
4.4.1 实验干预前后组间对比 |
4.4.1.1 实验干预前组间对比 |
4.4.1.2 实验干预后组间对比 |
4.4.2 实验干预前后组内对比 |
4.4.2.1 实验组组内对比 |
4.4.2.2 对照组组内对比 |
4.4.3 知识与理解维度水平总分析 |
4.5 动机与信心维度 |
4.5.1 实验干预前后组间对比 |
4.5.1.1 实验干预前组间对比 |
4.5.1.2 实验干预后组间对比 |
4.5.2 实验干预前后组内对比 |
4.5.2.1 实验组组内对比 |
4.5.2.2 对照组组内对比 |
4.5.3 动机与信心维度水平总分析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1.1 基于健康体育课程理念的体育课外作业有助于提升儿童的身体素养水平 |
5.1.2 体育课外作业干预结果显示出性别差异 |
5.1.3 12 周基于健康体育课程理念的体育课外作业干预对儿童总体的知识与理解和动机与信心维度提升幅度较小 |
5.2 建议 |
5.2.1 重视基于健康体育课程理念的体育课外作业 |
5.2.2 体育课外作业的布置要更具针对性 |
5.2.3 完善基于健康体育课程理念的体育课外作业内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1 CAPL-2 问卷 |
附录2 基于健康体育课程理念的体育课外作业内容样式 |
附录3 计步器记录表 |
附录4 实验过程图 |
(2)中华民间儿童体育游戏的课程表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一)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时代要求 |
(二)体育课程目标达成的规律探寻 |
(三)体育课程西化危机的文化化解 |
(四)民间游戏丰富内涵的价值回归 |
(五)文化记忆课程开发的自觉选择 |
二、文献综述 |
(一)国内文献综述 |
(二)国外研究综述 |
(三)研究现状述评 |
三、核心概念界定 |
(一)民间体育游戏 |
(二)儿童 |
(三)课程表达 |
四、理论基础 |
(一)认知发展理论 |
(二)课程组织理论 |
(三)多元文化教育课程转化理论 |
五、研究价值与意义 |
(一)理论价值 |
(二)现实意义 |
六、研究方法和框架 |
(一)文献资料法 |
(二)访谈法 |
(三)实地考察法 |
(四)问卷调查法 |
第一章 中华民间儿童体育游戏的历史演进轨迹 |
一、体育游戏的起源假说 |
(一)宗教仪式起源说 |
(二)军事战争起源说 |
(三)生存劳动起源说 |
(四)角色模仿起源说 |
二、古代儿童体育游戏的社会教化功能 |
(一)伦理秩序的规范 |
(二)社会行为的体验 |
(三)劳动经验的传授 |
(四)集体意识的培养 |
三、近代儿童体育游戏的变革与维新 |
(一)晚清时期儿童体育游戏的变革 |
(二)民国时期儿童体育游戏的发展 |
(三)早期中国共产党人的儿童游戏观 |
第二章 中华民间儿童体育游戏的课程表达价值 |
一、当代学校体育课程改造的示范 |
(一)平衡日益西化的课程价值取向 |
(二)厚植中华传统文化的课程底色 |
(三)释放学校体育课程的潜在活力 |
二、体育课程立德树人功能的凸显 |
(一)在身心体验中享受运动乐趣 |
(二)在自主锻炼中增强身体素质 |
(三)在群体交往中完善健全人格 |
(四)在积极求胜中培养道德意志 |
第三章 中华民间儿童体育游戏的课程表达现状 |
一、中华民间儿童体育游戏课程表达调研的设计 |
(一)调研对象 |
(二)调研工具 |
(三)分析工具 |
二、中华民间儿童体育游戏课程表达的问题诊断 |
(一)课程表达的总体概况 |
(二)课程表达的成效与经验 |
(三)课程表达的瓶颈与局限 |
三、中华民间儿童体育游戏课程表达的困境表现 |
(一)课程表达的目标失联 |
(二)课程表达的内容失语 |
(三)课程表达的方法失策 |
(四)课程表达的评价失措 |
第四章 中华民间儿童体育游戏课程表达的设计 |
一、中华民间儿童体育游戏课程表达的程序规则 |
(一)层级与过程:课程表达的靶向调整 |
(二)嵌入与整合:课程表达的进路选择 |
(三)展示与竞技:课程表达的要素呈现 |
(四)目标与结果:课程表达的评价再构 |
二、中华民间儿童体育游戏课程表达的功能定位 |
(一)儿童价值观念的正向引领 |
(二)儿童运动能力的自主提升 |
(三)儿童身心习惯的正确养成 |
三、中华民间儿童体育游戏课程表达的载体 |
(一)教材教具:内容载体 |
(二)课堂教学:形式载体 |
(三)校运动会:拓展载体 |
第五章 中华民间儿童体育游戏的课程表达案例 |
一、中华民间儿童体育游戏课程表达的类型划分 |
(一)身体素质类游戏的课程表达 |
(二)运动能力类游戏的课程表达 |
(三)文化素养类游戏的课程表达 |
二、中华民间儿童体育游戏课程表达的案例呈现 |
(一)翻山头与送军粮:灵敏素质的发展 |
(二)蹦房子与跳大绳:运动能力的强化 |
(三)赛龙舟与蝶穿花:文化素养的涵育 |
三、中华民间儿童体育游戏课程表达的效果反馈 |
(一)有质量的体育课:专家评价与建议 |
(二)有内涵的体育课:教师自评与反思 |
(三)有意思的体育课:学生评价与期待 |
第六章 中华民间儿童体育游戏的课程表达环境 |
一、顶层制度支持:着力民间体育游戏落地课堂的政策引导 |
(一)顺应时代的课程建设导向 |
(二)因地制宜的特色政策保障 |
二、学校组织支持:创设民间体育游戏课程表达的学校文化 |
(一)学科统整视域下的教学软环境营造 |
(二)体育教师“游戏认知与素养”的提升 |
三、家庭活动支持:构建民间体育游戏课程表达的家校联动 |
(一)游戏育人职责在家庭中的落实 |
(二)体育游戏、师徒模式与亲子关系的加固 |
四、社区空间支持:促进民间体育游戏课程表达的场域延伸 |
(一)“全民健身”对社区儿童体育游戏的接纳 |
(二)社区空间与儿童体育游戏的课外拓展 |
研究结论与展望 |
一、结论 |
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3)轻器械体操练习对初中生体育学习兴趣及学习满意度影响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1.1 近年来中学体育课堂中体操项目教学现状 |
1.1.2 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和学习满意度是中小学体育教学所需 |
1.1.3 轻器械体操的特点提供了独特的锻炼价值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轻器械体操的概念 |
2.1.2 兴趣的概念 |
2.1.3 体育学习兴趣的概念 |
2.1.4 学习满意度的概念 |
2.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2.2.1 轻器械体操的相关研究 |
2.2.2 学习满意度的相关研究 |
2.2.3 体育学习兴趣的相关研究 |
2.2.4 体育学习兴趣测量工具的相关研究 |
2.2.5 学习满意度测量工具的相关研究 |
2.3 文献小结 |
第3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问卷调查法 |
3.2.3 数理统计法 |
3.2.4 实验法 |
第4章 实验设计 |
4.1 实验目的 |
4.2 实验方案 |
4.3 实验对象 |
4.4 实验时间和地点 |
4.5 实验步骤 |
4.6 实验影响因素的控制 |
4.7 轻器械体操教学的设计 |
4.7.1 轻器械的特点及规格 |
4.7.2 轻器械体操教学内容的选择 |
4.7.3 轻器械体操教学计划的安排 |
第5章 结果与分析 |
5.1 轻器械体操练习对初中生体育学习兴趣水平的影响 |
5.1.1 实验前实验组和对照组体育学习兴趣同质性检验 |
5.1.2 实验组和对照组体育学习兴趣后测成绩均值的比较 |
5.1.3 实验组体育学习兴趣前后测成绩均值的比较 |
5.2 轻器械体操练习对初中生体育学习兴趣及各维度影响的分析 |
5.2.1 轻器械体操练习对体育学习消极兴趣维度的影响 |
5.2.2 轻器械体操练习对体育学习积极兴趣维度的影响 |
5.2.3 轻器械体操练习对运动参与程度维度的影响 |
5.2.4 轻器械体操练习对自主与探究学习维度的影响 |
5.2.5 轻器械体操练习对体育的认识维度的影响 |
5.2.6 轻器械体操练习对对体育的关注维度的影响 |
5.2.7 轻器械体操练习对体育学习兴趣总体的影响 |
5.3 轻器械体操练习对初中生学习满意度水平的影响 |
5.3.1 实验前实验组和对照组学习满意度的同质性检验 |
5.3.2 实验组和对照组学习满意度后测成绩的均值比较 |
5.3.3 实验组学习满意度前后测成绩的均值比较 |
5.3.4 轻器械体操练习对初中生学习满意度及各维度影响的效应分析 |
5.4 实验组体育学习兴趣及学习满意度的相关分析 |
5.5 体育学习兴趣在轻器械体操练习与学习满意度关系中的中介模型检验 |
5.5.1 轻器械体操练习与体育学习兴趣的回归分析 |
5.5.2 轻器械体操练习与学习满意度的回归分析 |
5.5.3 轻器械体操练习、体育学习兴趣与学习满意度的回归分析 |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附录四 |
附录五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河南省民办本科高校公共体育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现状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1.1 政策背景 |
1.1.2 现实需要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3.2 有关教育评价的相关研究 |
1.3.3 有关高校公共体育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相关研究 |
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法 |
2.2.2 调查法 |
2.2.3 数理统计法 |
2.2.4 逻辑分析法 |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
3.1 河南省民办本科高校公共体育课堂教学质量现状分析 |
3.1.1 公共体育课堂教学目标现状分析 |
3.1.2 公共体育课堂授课形式现状分析 |
3.1.3 学生对公共体育课堂教学内容的兴趣程度分析 |
3.1.4 学生对公共体育课学习态度情况分析 |
3.1.5 公共体育课堂教学组织情况分析 |
3.1.6 公共体育课堂氛围现状分析 |
3.2 河南省民办本科高校公共体育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现状分析 |
3.2.1 公共体育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目的现状分析 |
3.2.2 公共体育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制度现状分析 |
3.2.3 公共体育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内容现状分析 |
3.2.4 公共体育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方法现状分析 |
3.2.5 公共体育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态度现状分析 |
3.2.6 公共体育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主体现状分析 |
3.2.7 公共体育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反馈现状分析 |
3.2.8 公共体育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作用现状分析 |
3.3 河南省民办本科高校公共体育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存在不足分析 |
3.3.1 教学质量评价目的偏离 |
3.3.2 教学质量评价方式有待完善 |
3.3.3 教学质量评价主体单一,评价客观性不强 |
3.3.4 缺乏完善的教学质量评价反馈机制 |
3.4 河南省民办本科高校公共体育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对策 |
3.4.1 强化对教师对教学质量评价目的的认识和理解 |
3.4.2 改进公共体育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方式与手段 |
3.4.3 加强正确观念宣传,落实教学质量多主体评价 |
3.4.4 加强教学质量评价反馈的重视程度,科学处理评价信息 |
4 结论与建议 |
4.1 结论 |
4.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河南省民办本科高校体育课教育教学质量评价访谈提纲 |
附录B 河南省民办本科高校公共体育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现状调查(教师问卷) |
附录C 河南省民办本科高校公共体育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现状调查(学生问卷) |
附录D 河南省民办本科高校公共体育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现状调查问卷专家效度评价表 |
附录E 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教师自评表及个人改进计划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5)“弹力带+重球”组合抗阻教学在小学五年级篮球课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1.1 国家相关政策的扶持 |
1.1.2 更加关注青少年儿童体质健康 |
1.1.3 中国健康体育课程模式的改革 |
1.1.4 现代篮球独具魅力的影响趋势 |
1.1.5 传统小学篮球教学方法过于乏味 |
1.1.6 抗阻训练有利于青少年儿童身心的发展 |
1.1.7 弹力带训练的广泛应用 |
1.1.8 重球训练的优益效果 |
1.2 选题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价值 |
1.3 研究的创新点 |
1.4 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弹力带的研究现状 |
2.2 重球的研究现状 |
2.3 小学篮球教学的研究现状 |
2.3.1 国内篮球教学研究现状 |
2.3.2 国外篮球教学发展现状 |
第3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问卷调查法 |
3.2.3 实验法 |
3.2.4 数理统计法 |
第4章 结果与分析 |
4.1 实验前后对照班与实验班学生心理测试结果统计分析 |
4.1.1 实验前后对照班与实验班学生体育课学习兴趣对比分析 |
4.1.2 实验前后对照班与实验班学生体育课学习态度对比分析 |
4.2 实验前后对照班与实验班学生身体形态测试结果对比分析 |
4.3 实验前后对照班与实验班学生身体机能测试结果对比分析 |
4.4 实验前后对照班与实验班学生身体素质测试结果对比分析 |
4.5 实验前后对照班与实验班学生篮球技术测试结果对比分析 |
4.6 研究不足 |
4.6.1 教学课时不足 |
4.6.2 场地设施落后 |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1.1 组合抗阻训练提升小学生体育学习兴趣和态度 |
5.1.2 组合抗阻训练对学生身体形态的影响 |
5.1.3 组合抗阻训练提升身体机能 |
5.1.4 组合抗阻训练提升小学生的身体素质 |
5.1.5 组合抗阻训练有效提高篮球基本技术 |
5.2 建议 |
5.2.1 重视学校体育软硬件设施 |
5.2.2 增加体育课强度和密度 |
5.2.3 丰富体育课内容 |
5.2.4 树立终身体育观念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6)运动负荷价值阈视角下上海市中小学体育课程改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选题依据 |
1.2.1 青少年体质下滑问题仍存隐患 |
1.2.2 国家政策引领与重视 |
1.2.3 课程标准与教学改革不断发展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核心概念的界定 |
2.1.1 运动负荷 |
2.1.2 课程类型 |
2.1.3 小学体育兴趣化 |
2.1.4 初中体育多样化 |
2.2 运动负荷相关研究 |
2.2.1 炼身运动负荷价值阈研究现状 |
2.2.2 运动负荷的测量方法与评价手段的研究 |
2.3 上海市体育课程改革相关研究 |
2.3.1 小学体育兴趣化研究现状 |
2.3.2 初中体育多样化研究现状 |
2.3.3 中国健康体育课程模式相关的研究现状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问卷调查法 |
3.2.3 测量法 |
3.2.4 数理统计法 |
3.2.5 专家访谈法 |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
4.1 中小学体育课运动负荷现状分析 |
4.1.1 中小学体育课运动负荷总体情况 |
4.1.2 不同学段及性别体育课平均心率比较分析 |
4.1.3 体育课不同教学内容与学生平均心率比较分析 |
4.1.4 试点与非试点学校体育课程平均心率比较分析 |
4.1.5 市郊区体育课程平均心率比较分析 |
4.2 运动负荷价值阈持续时间与课程负荷影响因素研究 |
4.2.1 中小学体育课运动负荷影响因子分析 |
4.2.2 教师影响因子与负荷价值阈内持续时间的讨论分析 |
4.2.3 学生自身因子与负荷价值阈内持续时间的讨论分析 |
4.2.4 环境资源因子与负荷价值阈内持续时间的讨论分析 |
4.3 完善中小学体育课运动负荷的改革与发展对策 |
4.3.1 教师影响因素改善与提升 |
4.3.2 学生影响因素改善与提升 |
4.3.3 环境影响因素改善与提升 |
4.3.4 学校影响因素改善与提升 |
5 研究结论 |
5.1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教师问卷 |
附录 B 学生问卷 |
附录 C 课堂情况记录表 |
附录 D-1 教师访谈大纲 |
附录 D-2 专家访谈大纲 |
致谢 |
(7)学校体育环境、锻炼意向与初中生身体活动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青少年身体活动不足问题突出 |
1.1.2 学校体育环境没有更好地促进青少年身体活动 |
1.1.3 初中生的锻炼意向有待提高 |
1.1.4 从系统层面解释青少年身体活动机制的研究有待加强 |
1.2 研究意义 |
1.2.1 实践意义 |
1.2.2 理论意义 |
1.3 概念界定 |
1.3.1 身体活动 |
1.3.2 学校体育环境 |
1.3.3 锻炼意向 |
1.4 研究的创新点 |
1.5 研究思路 |
2 文献综述与理论模型构建 |
2.1 学校体育环境对身体活动的影响研究 |
2.1.1 学校体育制度政策对身体活动的影响 |
2.1.2 体育课程对身体活动的影响 |
2.1.3 人际支持对身体活动的影响 |
2.1.4 社会规范、锻炼机会对身体活动的影响 |
2.1.5 学校体育物质因素对身体活动的影响 |
2.2 锻炼意向对身体活动的影响研究 |
2.3 学校体育环境对锻炼意向的影响研究 |
2.4 对前期文献的总体评述 |
2.5 本研究理论模型的构建 |
2.5.1 理论模型构建的理论基础 |
2.5.2 本研究理论模型的因素结构 |
2.5.3 变量选取的理由 |
2.5.4 研究假设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法 |
3.2.2 问卷调查法 |
3.2.3 数理统计法 |
3.2.4 访谈法 |
3.3 研究工具的信效度检验 |
3.3.1 学校体育制度环境问卷 |
3.3.2 学校体育社会环境问卷 |
3.3.3 学校体育物质环境问卷 |
3.3.4 锻炼意向问卷 |
3.3.5 身体活动问卷 |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
4.1 学校体育制度环境、锻炼意向与初中生身体活动的关系 |
4.1.1 描述性分析 |
4.1.2 不同人口统计特征的差异性分析 |
4.1.3 学校体育制度环境、锻炼意向与初中生身体活动的相关分析 |
4.1.4 学校体育制度环境、锻炼意向与初中生身体活动的路径分析 |
4.1.5 讨论 |
4.1.6 小结 |
4.2 学校体育社会环境、锻炼意向与初中生身体活动的关系 |
4.2.1 描述性分析 |
4.2.2 人口统计特征的差异性分析 |
4.2.3 学校体育社会环境、锻炼意向与初中生身体活动的相关分析 |
4.2.4 学校体育社会环境、锻炼意向与初中生身体活动的路径分析 |
4.2.5 讨论 |
4.2.6 小结 |
4.3 学校体育物质环境、锻炼意向与初中生身体活动的关系 |
4.3.1 描述性分析 |
4.3.2 人口统计学变量的差异性分析 |
4.3.3 学校体育物质环境、锻炼意向与初中生身体活动的相关分析 |
4.3.4 学校体育物质环境、锻炼意向与初中生身体活动的路径分析 |
4.3.5 讨论 |
4.3.6 小结 |
4.4 学校体育环境各维度、锻炼意向与初中生身体活动的关系 |
4.4.1 学校体育环境各维度、锻炼意向与初中生身体活动的相关分析 |
4.4.2 学校体育环境各维度、锻炼意向对初中生身体活动影响的路径分析 |
4.4.3 讨论 |
4.4.4 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与建议 |
5.1.1 结论 |
5.1.2 建议 |
5.2 不足与展望 |
5.2.1 研究不足 |
5.2.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件 |
附件1:人口学变量信息 |
附件2:锻炼意向问卷 |
附件3:身体活动问卷 |
附件4:学校体育制度环境问卷 |
附件5:学校体育社会环境问卷 |
附件6:学校体育物质环境问卷 |
附件7:访谈提纲 |
主要学习经历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经历 |
致谢 |
(8)体育课外作业对小学生体育学习效果影响的实验研究 ——以大连市中山路小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1 选题依据 |
1.1.1 体育课外作业受到政府管理部门的重视 |
1.1.2 我国学校体育目标的要求 |
1.1.3 青少年体质健康的下降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国内体育课外作业的研究 |
2.1.1 体育课外作业内容 |
2.1.2 体育课外作业的布置及设计原则 |
2.1.3 促使学生完成体育课外作业的方法及反馈与评价 |
2.1.4 体育课外作业的功能及益处 |
2.2 国外体育课外作业的研究 |
2.3 相关概念的研究 |
2.3.1 作业 |
2.3.2 课外作业 |
2.3.3 体育课外作业 |
3 研究对象及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实验法 |
3.2.3 访谈法 |
3.2.4 问卷调查法 |
3.2.5 数理统计法 |
3.2.6 对比分析法 |
4 实验研究设计 |
4.1 实验目的 |
4.2 实验日期与时间 |
4.3 实验对象 |
4.4 实验地点 |
4.5 实验条件的控制 |
4.6 实验内容 |
4.6.1 实验A组体育课外作业设计与实施 |
4.6.2 实验B组体育课外作业设计与实施 |
4.7 实验效应指标 |
5 实验结果与分析 |
5.1 实验前各组间运动成绩及体育兴趣对比分析 |
5.1.1 实验前各组间运动成绩对比分析 |
5.1.2 实验前各组间体育兴趣对比分析 |
5.2 实验前后各组运动成绩及体育兴趣对比分析 |
5.2.1 实验前后实验A组运动成绩及体育兴趣对比分析 |
5.2.2 实验前后实验B组运动成绩及体育兴趣对比分析 |
5.2.3 实验前后对照组运动成绩及体育兴趣对比分析 |
5.2.4 实验前后各组运动成绩和体育兴趣对比综合分析 |
5.3 实验后各组间运动成绩及体育兴趣对比分析 |
5.3.1 实验后各组间运动成绩对比分析 |
5.3.2 实验后各组间体育兴趣对比分析 |
6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体育课外作业访问提纲 |
附录 B 小学生体育学习兴趣评价量表 |
致谢 |
(9)“健康第一”理念下南京师范大学公共体育教学改革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绪论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3.1 “健康第一” |
1.3.2 公共体育教学 |
2 文献综述 |
2.1 “健康第一”视角下高校体育教学改革 |
2.2 “健康第一”思想指导下有关体育课程改革研究的文献回顾 |
2.3 “健康第一”与发展身体素质的相关研究回顾 |
2.4 国外体育教育指导思想研究回顾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访谈法 |
3.2.3 问卷调查法 |
3.2.4 数据统计法 |
3.2.5 案例分析法 |
3.2.6 逻辑分析法 |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
4.1 南师大公共体育教学发展概况 |
4.1.1 南师大着名教育家的体育思想研究 |
4.1.2 南师大公共体育课程发展历程回顾 |
4.2 “健康第一”理念下南师大公共体育课教学基本情况 |
4.2.1 体育教学指导思想与教学目标 |
4.2.2 体育教学模式 |
4.2.3 公共体育课程结构与教学内容 |
4.2.4 体育课教学方法 |
4.2.5 体育课教学考核与评价 |
4.3 “健康第一”理念下影响公共体育教学开展的因素 |
4.3.1 师资队伍建设情况 |
4.3.2 体育场地设施及器材条件 |
4.3.3 公共体育课教学学生的调查结果分析 |
4.3.4 公共体育课教学情况的实证研究 |
4.4 “健康第一”理念下他山之石的借鉴 |
4.4.1 教学指导思想的比较 |
4.4.2 公共体育教学模式的优缺点比较 |
4.4.3 公共体育课程设置合理程度的比较 |
4.4.4 体育教学内容的比较 |
4.5 “健康第一”理念下南师大公共体育教学现状存在的优点与不足 |
4.5.1 “健康第一”理念下体育教学改革取得的成果及其优点 |
4.5.2 “健康第一”理念下教学改革存在的不足之处 |
4.6 “健康第一”理念下南师大体育教学改革思路和改革措施 |
4.6.1 公共体育教学改革思路 |
4.6.2 公共体育教学改革措施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10)准备活动中软梯训练对小学生灵敏性影响效果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灵敏素质的概念 |
2.1.1 国内外对灵敏素质概念的定义 |
2.2 小学生灵敏素质发展中训练方法对策与评价的现状研究 |
2.3 发展灵敏素质对于小学生的重要性 |
2.3.1 儿童阶段是灵敏素质发展的重要时期 |
2.3.2 发展灵敏素质在日常生活中的体现 |
2.3.3 发展灵敏素质是小学生早期体育教学内容的重要依据 |
2.3.4 灵敏素质发展水平对儿童感统失调起到预防干预的作用 |
2.4 软梯练习的相关理论 |
2.4.1 软梯练习的起源 |
2.4.2 软梯训练的方法 |
2.4.3 软梯训练的作用与效果研究 |
2.5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现状研究 |
2.5.1 准备活动的概念 |
2.5.2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现状与分析 |
2.5.3 小学体育课体育教学现状与分析 |
2.5.4 目前小学体育课教学中准备活动存在的问题分析 |
第三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访谈法 |
3.2.3 教学实验法 |
3.2.4 数理统计法 |
第四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
4.1 对照班实验后与实验前的灵敏素质四项指标组内配对样本T检验分析 |
4.2 实验班实验后与实验前的灵敏素质四项指标组内配对样本T检验分析 |
4.3 实验后实验班与对照班的灵敏素质四项指标组间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对体育课准备活动的再认识(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健康体育(HBPE)课程理念的体育课外作业对儿童身体素养影响研究[D]. 刘黎. 上海体育学院, 2021(11)
- [2]中华民间儿童体育游戏的课程表达研究[D]. 韩文娜.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3]轻器械体操练习对初中生体育学习兴趣及学习满意度影响的实验研究[D]. 董海强. 扬州大学, 2021(09)
- [4]河南省民办本科高校公共体育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现状与对策研究[D]. 姬瑞环. 河南大学, 2020(02)
- [5]“弹力带+重球”组合抗阻教学在小学五年级篮球课中的应用研究[D]. 杨如鹏.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1)
- [6]运动负荷价值阈视角下上海市中小学体育课程改革研究[D]. 徐浩.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7]学校体育环境、锻炼意向与初中生身体活动的关系研究[D]. 郭可雷. 上海体育学院, 2019(01)
- [8]体育课外作业对小学生体育学习效果影响的实验研究 ——以大连市中山路小学为例[D]. 杨帅. 辽宁师范大学, 2019(11)
- [9]“健康第一”理念下南京师范大学公共体育教学改革的研究[D]. 张峰. 南京师范大学, 2019(02)
- [10]准备活动中软梯训练对小学生灵敏性影响效果的实验研究[D]. 郭秀蜜. 福建师范大学, 201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