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头孢硫脒与三种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合用对革兰阳性球菌的抑制作用(论文文献综述)
戚晨冬[1](2020)在《临床药师在泌尿外科疾病治疗中的药学服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以药物合理使用为切入点,通过观察临床药师药学服务在泌尿外科疾病治疗中进行围手术期抗菌药物、辅助药物的合理使用评价及干预,以及药学监护实践,讨论临床药学服务的研究,探索临床药师在泌尿前列腺科的药学服务模式及工作重点,并根据泌尿外科疾病诊疗的特点,建立泌尿前列腺科专属药学服务。方法:本研究首先回顾性分析260例泌尿前列腺外科病房住院的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和辅助用保肝药物使用的合理性,制定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和辅助治疗使用保肝药物的评价标准,初步评估使用合理性。然后临床药师通过回顾性干预、阶段性专项干预及药学支持下的行政考核等形式,干预泌尿前列腺外科的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和辅助用保肝药物使用的管理后,回顾性分析399例经药学服务干预后在泌尿前列腺外科病房住院的患者围手术期两种药物使用的合理性。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的基本信息、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及辅助用保肝药物关于用药适应症、药物选择等合理使用情况。进一步调研泌尿前列腺外科1 12例患者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的使用情况,采用药物利用评估方法建立“泌尿外科亚胺培南西司他丁使用DUE标准”,制定对应的干预措施进行干预验证,干预时间为半年。通过回顾性分析药学干预后的24例泌尿前列腺外科因结石住院使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患者用药情况,进行干预结果验证。最后,结合临床药师参与1例围手术期使用奥氮平引起谷草转氨酶升高的严重不良反应,展开适合本医疗机构实际情况的个体化药学服务实践。结果:(1)干预前、后两组患者在基本资料均无差异(P>0.05),在手术后均为甲级愈合,均未出现继发医院感染病例,均无相关的不良反应发生,可以对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的相关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对比。(2)干预前、后组两组在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的适应症中、给药途径的指标合理性均保持在较高的水平。符合泌尿系手术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药物种类占比要求,从干预前33.8%上升至干预后87.5%,其中第二代头孢菌素、氟喹诺酮类及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的使用占比分别由干预前的0%、21.5%、2.7%上升至干预后的35.1%、26.1%、21.5%。干预前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种类的选择的合理比例较低,为33.8%;但在临床药师进行干预后该指标的合理比率显着提升,达到87.5%。干预前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品种的选择合理的比例为14.6%,干预后合理比例升高至85.0%。(3)药学干预前泌尿前列腺外科使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药物适应证符合率为57%,使用后72h肝功能监测符合率为58%,给药频次符合率为57%,使用前72h内进行细菌培养符合率为90%;药学干预后泌尿前列腺外科使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药物适应证符合率为75%,使用后72h肝功能监测符合率为100%,给药频次符合率为96%,使用前72h内进行细菌培养符合率为100%。(4)在围手术期辅助治疗保肝药使用的禁忌症的指标中,干预前与干预后均保持在较高的水准。干预前组在肝功能正常病例数占比达到94.2%的情况下,有83.1%的患者在围手术期辅助治疗使用了保肝药物;干预后组在临床药师进行宣教后,肝功能正常病例数占比达到93.0%,同时辅助治疗保肝药物辅助治疗使用保肝药比例降至16.5%。在泌尿前列腺外科干预前组中,围手术期使用的保肝药物主要为异甘草酸镁注射液,病例数达到175例,占比67.3%。在经过临床药师的药学干预后,在干预后组中还原性谷胱甘肽的使用数量为0例,而异甘草酸镁注射液的使用病例数也大幅降至66例,占比为16.5%;同时,干预前围手术期辅助治疗保肝药的使用合理数及合理比例较低,为22.3%;但在临床药师进行干预后该指标的合理比率达到90.5%。(5)临床药师协助发现分析1例少见的奥氮平引起的谷丙转氨酶升高的严重不良反应,临床医生采纳了临床药师建议,患者谷草转氨酶升高的严重不良反应得以纠正,取得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结论:临床药师参与泌尿前列腺外科手术患者用药,可提供规范化的药学监护和药学服务,明显提高了泌尿前列腺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围手术期辅助药物及前列腺疾病术后相关并发症的药物用药合理性,降低不良事件/不良反应发生率,优化药物治疗方案,保障前列腺疾病患者的用药安全性和有效性。DUE模式运用于泌尿外科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的临床使用管理,较为规范地促进了医院泌尿前列腺外科对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的合理使用,效果显着,为建立专科药学服务模式提供借鉴。
李晓禹[2](2020)在《山西省某三级甲等儿童医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及常见致病菌耐药性的分析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研究山西省某三级甲等儿童医院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和常见致病菌耐药性的变迁,探讨两者之间的相关性,同时分析该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情况,为抗菌药物的规范使用提供参考。方法:第一部分:2016-2018年山西省某三级甲等儿童医院抗菌药物使用与常见致病菌耐药性分析1.使用WHO所推荐的限定日剂量(DDD)方法,按年度分别计算出2016-2018年间每类和每种抗菌药物的用药频率(DDDs),并用Excel2010软件对其进行统计整理。DDDs=某药物总消耗量/该药的DDD值,各抗菌药物的DDD值参照《新编药物学》(第17版)来确定,新药按照说明书中的主要适应症规定的成人平均日剂量来确定。2.用WITEK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生化鉴定仪(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对分离的菌株进行鉴定,药敏试验用Kirby-Bauer法和E-test法。结果按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2017年版的标准判定。数据结果用Whonet5.6软件分析。3.以年度为单位将检出率排名前五位致病菌的耐药率、药敏试验中所包含的全部抗菌药物的DDDs及各类抗菌药物的DDDs导入SPSS24.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当P<0.05时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第二部分: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情况的分析随机抽取该儿童医院2016年1月至2017年5月临床各科室的出院病例共4659份,对其中的850份病例进行监测,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2年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及该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制度》等标准对病例中抗菌药物的临床不合理使用情况进行分析,并用Excel2010软件进行统计整理。结果:第一部分:2016-2018年山西省某三级甲等儿童医院抗菌药物使用与常见致病菌耐药性分析1.该院三年间共使用抗菌药物15大类,且每年各类抗菌药物DDDs排名前六位保持不变。其中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始终排在首位且使用量逐年上升,构成比已从2016年的51.26%上升至2018年的57.58%,该院以二代和三代头孢菌素的使用为主,且这两类药物的DDDs也逐年升高。抗菌药物的总DDDs值逐年上升,2017年和2018年较上一年分别升高1.97%和4.01%。但该院高级别抗菌药物碳青霉烯类和糖肽类的使用量逐年下降。该院抗菌药物DDDs排名前十的药物中头孢菌素类占一半以上,且二代和三代头孢居多,连续三年阿奇霉素和头孢丙烯始终排在前两位。2.该院三年间共收到标本131836份,分离出致病菌共16814株,分离率为12.75%。其中革兰氏阴性菌9256株,占比55.05%;革兰氏阳性菌6591株,占比39.20%;其他菌967株,占比5.75%。该院致病菌检出率排在前五位的分别为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致病菌的药敏试验结果显示: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G耐药最严重,连续三年耐药率均在90%以上;而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利奈唑胺敏感性达100%;对大环内酯类药物的耐药率均>60%。肺炎链球菌对红霉素、克林霉素以及四环素的耐药率均高于90%;对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60%;未发现对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耐药的菌株。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80%;对头孢曲松和头孢呋辛的耐药率>50%。流感嗜血杆菌对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最高,达60%以上;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55%。肺炎克雷伯菌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耐药率较前两种细菌高;对头孢呋辛和头孢曲松的耐药率维持在60%左右;肺炎克雷伯菌与大肠埃希菌对头孢曲松、头孢呋辛、哌拉西林的耐药率基本一致;对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庆大霉素的耐药率差别较大。3.该院致病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与其各自抗菌药物的DDDs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金黄色葡萄球菌对环丙沙星的耐药率与其DDDs呈显着正相关(r=0.99,p<0.05)。肺炎克雷伯菌对美罗培南的耐药率与其DDDs呈显着负相关(r=-0.99,p<0.05);对头孢西丁的耐药率与其DDDs呈显着负相关(r=-0.99,p<0.05)。致病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与各类抗菌药物的DDDs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该院常见致病菌对某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与该类及其他类抗菌药物间均存在相关性(p<0.05)。第二部分: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情况的分析1.在监测的850份病例中,686例使用了抗菌药物,有453例存在用药不合理现象。其中骨科不合理用药病例数有34例,占所有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病例的7.5%,排在首位。其次为内分泌科有32例,占比7.1%。耳鼻喉科30例,占比为6.6%等。2.在686例使用抗菌药物的病例中,不合理用药的病例数有453例,不合理使用率为66.03%。由于一些病例中会同时存在多个不合理用药的类型,故在453个不合理用药病例中有597个不合理用药类型。该院不合理用药类型中以用药频次不合理、用法用量不合理、药物品种选择不合理和预防用药时间长为主,占不合理用药类型总病例数的80%以上。结论:1.该院抗菌药物的总使用量较大且逐年增长,特别是二代和三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使用量最大,但对高级别抗菌药物使用量控制较好,因此须继续加强对该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的动态监测。2.该院分离菌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引起该院患者感染性疾病的主要致病菌为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以及肺炎克雷伯菌。应加强这五种致病菌耐药情况的监测。3.通过对致病菌耐药性的分析研究能及时了解细菌对各种抗菌药物耐药性变化情况,为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4.致病菌对某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不仅受该种及该类抗菌药物使用量的影响而且还受其他类别抗菌药物使用量的影响。5.该院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情况严重,且抗菌药物使用率高,应根据医院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同时应加大病例点评力度,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高懿[3](2019)在《江苏猪源肠球菌的耐药性调查及其酰胺醇类/恶唑烷酮类和磷霉素耐药基因的水平传播机制分析》文中认为肠球菌(Enterococcus)广泛栖居在人和动物的肠道中,是重要的机会致病菌。研究显示菌株的多重耐药现象普遍,因此给临床抗感染治疗带来极大挑战。本研究分析了江苏地区分离的135株猪源屎肠球菌和230株猪源粪肠球菌的耐药表型,对其携带的酰胺醇类/恶唑烷酮类耐药基因fexA、fexB、floR、cfr、optrA和磷霉素耐药基因fosA、fosB、fosC进行检测,并结合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质粒接合试验及耐药基因遗传环境分析,以期了解猪源屎肠球菌和粪肠球菌的耐药现状及其对酰胺醇类/恶唑烷酮类和磷霉素的耐药机制和耐药性水平传播的机制。该研究结果可为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提供参考。主要研究内容如下。一、猪源屎肠球菌和粪肠球菌的耐药性分析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了 2016年至2017年从江苏部分猪场分离到的135株猪源屎肠球菌和230株猪源粪肠球菌对12种药物的耐药性,结果显示135株屎肠球菌对红霉素、四环素和氟苯尼考的耐药率最高,分别为99.26%(134/135)、98.52%(133/135)和82.22%(111/135),对利奈唑胺的耐药率最低,为2.96%(4/135),对其他药物的耐药率由高到低分别为氨苄西林75.56%(102/135)、链霉素74.07%(100/135)、庆大霉素 71.11%(96/135)、麻保沙星 69.63%(94/135)、青霉素 G 45.19%(61/135)、利福平34.07%(46/135)和磷霉素20%(27/135)。230株猪源粪肠球菌对四环素、红霉素、氟苯尼考的耐药率最高,分别为100%(230/230)、98.26%(226/230)、96.96%(223/230),对青霉素G的耐药率最低,为0.43%(1/230),对其他药物的耐药率由高到低分别为庆大霉素78.70%(181/230)、链霉素75.22%(173/230)、麻保沙星70.87%(163/230)、利奈唑胺 54.78%(126/230)、利福平 30.43%(70/230)、磷霉素 12.17%(28/230)、氨苄西林1.74%(4/230)。此次分离的屎肠球菌和粪肠球菌中均未发现万古霉素耐药菌株。结果还显示多数菌株都为多药耐药菌株,屎肠球菌以7耐为主(39株),有3株表现为最高10耐;粪肠球菌以6耐为主(64株),有1株表现为最高10耐。二、猪源屎肠球菌和粪肠球菌的酰胺醇类/恶唑烷酮类和磷霉素耐药基因检测采用PCR方法检测酰胺醇类/恶唑烷酮类耐药基因fexA、fexC、floR、cfr、optrA及磷霉素耐药基因fosA、fosB、fosC在屎肠球菌和粪肠球菌中的分布情况。结果显示,135株屎肠球菌中,酰胺醇类耐药基因fexA、fexB和floR的阳性率分别为22.22%(30)、50.37%(68)和19.26%(26),而在230株粪肠球菌中,上述耐药基因的阳性率分别为89.13%(205)、1.74%(4)和64.35%(148),与菌株表现的氟苯尼考耐药表型基本一致。赋予细菌对酰胺醇类和恶唑烷酮类两类药物耐药表型的耐药基因cfr和optrA,在屎肠球菌中的阳性率分别为0.74%(1)和17.04%(23),在粪肠球菌中的阳性率分别为1.30%(3)和20.87%(48),携带这些基因的菌株主要以对利奈唑胺中介或耐药为主。磷霉素耐药基因fosB在屎肠球菌和粪肠球菌中分别有1株和2株为阳性,磷霉素对这3株菌的MIC均大于或等于1024 μg/mL,但未检测到磷霉素耐药基因fosA和fosC。三、耐药基因cfr、optrA和fosB的水平传播机制分析通过对携带cfr和optr A的氟苯尼考/利奈唑胺耐药菌株及携带fosB的磷霉素耐药菌株进行分子分型、接合试验及测序分析,探究耐药基因cfr、optrA和fosB水平传播的可能性。结果显示optrA 阳性的氟苯尼考和利奈唑胺耐药粪肠球菌分型主要以ST690为主,还有部分为ST32、ST69、ST86、ST22等和新发现的ST910-ST914。两株cfr阳性的氟苯尼考和利奈唑胺耐药粪肠球菌中,一株ST型为已知的ST21,另一株为新发现的ST915。fosB 阳性的磷霉素耐药粪肠球菌均为新发现的ST916,fosB 阳性的磷霉素耐药屎肠球菌则为ST908,属CC17。进一步发现2株fosB 阳性的磷霉素耐药粪肠球菌、2株cfr 阳性的氟苯尼考和利奈唑胺耐药粪肠球菌及18株optrA 阳性的酰胺醇类耐药粪肠球菌均可发生接合,而3株optrA 阳性的氟苯尼考和利奈唑胺耐药粪肠球菌和1株fosB 阳性的磷霉素耐药屎肠球菌均未能发生接合。测序结果显示,fosB阳性的菌株ZKB11还携带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耐药基因ermB、结合性转座子Tn916样结构及相关的编码接合或转移蛋白的基因片段。菌株ZKB11和GM57的optrA和fexA基因也存在于Tn554转座子中。菌株GM57含有携带cfr的ISEnfa5复合元件,该元件已被证实在人和动物分离的多种细菌中广泛存在。综上所述,江苏省内分离的猪源屎肠球菌和粪肠球菌具有很严重的多药耐药性,且对氟苯尼考的耐药率分别为82.22%和96.96%,高于以往研究的数据。多数氟苯尼考耐药菌株均含有酰胺醇类耐药基因fexA、fexB、floR、cfr和optrA中的一种或多种。且在此次分离的菌株中,也发现了对多重耐药革兰阳性菌感染有效的利奈唑胺和磷霉素的耐药株,且部分菌株在质粒上含有恶唑烷酮类耐药基因cfr、optrA或磷霉素耐药基因fosB。MLST分型表明菌株在人和猪之间可能存在克隆传播。fosB基因首次在粪肠球菌中报道,其携带的Tn916样结构有助于fosB基因的转移传播。optrA和cfr阳性菌株中同时检测到可转移的Tn554和ISEnfa5结构,推测其为介导恶唑烷酮类耐药基因广泛传播的主要元件。
谢小云[4](2017)在《某院呼吸内科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控制指标的制定与合理性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以某三级甲等医院呼吸内科病例为研究对象,利用制定的该院《呼吸内科常见疾病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规范》,对该院呼吸内科2015年出院的所有使用了抗菌药物的病例进行逐一分析。制定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和使用强度控制指标,通过分析病例了解呼吸内科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该科室抗菌药物管理策略,为该院呼吸内科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和科学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1、借助Medline、Embase、Pub Med、The Cochrane Library、CNKI、Wan Fang Data等数据库,检索国内外呼吸内科相关疾病的治疗指南、指导原则、专家共识、随机对照试验或meta分析、抗菌药物管理法规文件等资料,结合该院呼吸内科细菌耐药情况,制定该院《呼吸内科常见疾病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规范》。2、通过医院信息管理系统提取2015年01月至2015年12月该院呼吸内科所有住院患者病例,计算出抗菌药物使用率和使用强度的实际值。参照已制定的《呼吸内科常见疾病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规范》计算出抗菌药物使用率和使用强度的理论值。结合患者的病理生理特点、病情严重程度、合并疾病、检验检查指标、抗菌药物在肺组织的分布浓度、病情转归情况等,对病例中抗菌药物的用法用量、疗程等使用不合理的情况进行分析,从而对理论值进行校正得出校正值。再综合考虑抗菌药物使用的其他因素,核定出该院呼吸内科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和使用强度的控制指标。3、根据已制定的《呼吸内科常见疾病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规范》,调研2015年呼吸内科抗菌药物利用的各个环节,进行合理性分析。结果:1、按照呼吸内科各类常见疾病治疗指南、指导原则、法律法规、随机对照试验、参考文献等证据的等级进行筛选、纳入、总结,最终制定了符合该院呼吸内科自身专业特点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规范”、“呼吸内科常见病原菌的目标治疗”以及“肝、肾功能不全等特殊人群的抗菌药物应用规范”。2、通过医院信息管理系统抽取该院呼吸内科2015年01月至2015年12月共计1376例,平均住院时间9.6天。病种涉及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气管-支气管炎、肺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扩张症、支气管哮喘、肺肿瘤等13个病种。其中使用抗菌药物病例数为1121例,有用药指征病例1044例,无指征用药病例77例。抗菌药物使用率的实际值为81.47%,理论值为75.87%,校正值为79.14%。校正值与实际值比较,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使用强度实际值为每百人天161.60 DDDs,理论值为每百人天83.91146.23DDDs,使用强度校正值为每百人天120.60 DDDs,校正值与实际值相比,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考虑抗结核治疗、未成年人、用药合理性评价体系不全面因素,核定后该院呼吸内科抗菌药物使用率为75.18%83..10%,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为114.57126.63 DDDs。3、该院2015年呼吸内科抗菌药物品种共涉及10类37种,其中喹诺酮类药物和β-内酰胺类使用最多。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涉及5类16种,主要集中体现在第三代头孢菌素及复方制剂、碳青霉烯类、糖肽类和四环素类的替加环素。经过对2015年该院呼吸内科住院患者使用抗菌药物的1121例病例进行分析,发现用药频次不合理(18.93%)、用药剂量不合理(15.09%)、药物疗程不合理(13.31%)等十个不合理用药方面。针对这些不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问题,提出从医院管理、临床科室使用和药学部门配合三个层面加强抗菌药物监管力度的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策略。结论:本课题制定的《呼吸内科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规范》是通过对国内外相关资料的整理、总结、归纳得到的,为制定该科抗菌药物控制指标提供了充分的循证依据;本课题制定的某院呼吸内科抗菌药物控制指标是根据该院《呼吸内科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规范》、该科疾病构成情况以及对1376份病例逐一分析得到的,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该院呼吸内科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存在诸多不合理之处,需从医院管理、临床科室使用和药学部门三个层面加强抗菌药物的监管力度的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策略,提高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水平。
曹仲[5](2016)在《老年呼吸道革兰阳性细菌感染70例头孢硫脒治疗效果分析》文中提出目的:探讨老年呼吸道革兰阳性细菌感染患者利用头孢硫脒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老年呼吸道革兰阳性细菌感染患者70例,均给予头孢硫脒治疗,观察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头孢硫脒治疗慢性支气管炎临床有效率100%。金黄色葡萄球菌转阴率100%。结论:头孢硫脒治疗老年呼吸道革兰阳性细菌感染患者临床效果显着,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陈炜[6](2016)在《某三甲医院抗菌药物使用现况多重分析》文中研究表明背景和目的:抗菌药物广泛使用导致全球细菌耐药逐渐上升已经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而我国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问题尤为突出。主要包括无指征用药、品种选用不当,长时间大剂量用药,联合用药不合理等,其原因主要包括我国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职能部门的监管体制不健全、“以药养医”现象的普遍存在、临床医务人员的相关抗菌药物知识水平缺乏以及居民对抗菌药物的依赖等,这些原因导致我国抗菌药物控制情况始终不容乐观。为进一步规范抗菌药物的应用,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遏制细菌耐药的进一步发展,原卫生部2011-2013年期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同时根据在抗菌药物使用工作中不断遇到的新问题,2015年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通过修订,颁布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年版)》。为减少抗菌药物门诊使用率,从2015年起我国多个省市医疗卫生部门出台地方性措施取消门诊输液,以期达到抑制抗菌药物过度使用的目的。同时2016年8月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等14个部门又联合制定了《遏制细菌耐药国家行动计划(2016-2020)》。这些措施充分说明,政府对抗菌药物使用监管的决心和力度。本研究通过对某医院2011-2015年抗菌药物使用现状和存在问题、特点、用药趋势等进行分析,同时通过对该院停止门诊输注抗菌药物措施的效果进行评价,为该院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和规范管理提供现实参考,并为国家制定相关政策法规和指南规范提供现实依据。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收集医院2011-2015年抗菌药物的门诊及住院处方,分析抗菌药物各项指标;收集停止门诊输注抗菌药物措施前后三个月的门诊、急诊、住院数据,进行抗菌药物各项指标统计分析。成果:1.门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2011-2015年门诊抗菌药物使用率为31.2%,高于国家规定的门诊抗菌药物使用率不超过20%的规定,但使用率呈逐年下降趋势;抗菌药物使用剂型构成比改变明显,口服制剂呈逐年上升趋势、注射制剂呈逐年下降趋势;联合用药情况总下降、单联使用和三联使用率逐步下降。2.住院部抗菌药物使用情况2011-2015年住院部抗菌药物总体使用率为47.9%,低于国家规定的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不超过60%的要求,但部分科室抗菌药物使用率偏高,如儿科、ICU、呼吸科等,抗菌药物使用率分别为94.9%、94.83%、92.7%。抗菌药物病原微生物送检率普遍偏低,不合理选择药物普遍存在,在同一抗菌药物中,医生更倾向于选择DDDc值高的药物,加重了患者的负担。3.门诊停止输注抗菌药物前后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政策实施后,门诊就诊人次同比下降了 3.82%,抗菌药物消耗金额占药品总消耗金额比下降8.55%,抗菌药物使用率下降了 4.3%,针剂抗菌药物消耗金额占抗菌药物总金额消耗比降低了 10%,口服制剂头孢克肟消耗金额排序第一,该院周边社区抗菌药物消耗金额无明显变化。结论:某医院抗菌药物共使用了 18类药物,其中门诊抗菌药物使用率为31.2%,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为47.9%。新型、高档抗菌药物使用为主,主要包括碳青霉烯类、β内酰胺类等。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现象广泛存在,无指征用药、预防性用药现象明显,药品使用集中、高价抗菌药物使用量大,病原微生物检测偏低等。政策实施后,门诊针剂抗菌药物使用率下降了 10%,抗菌药物消耗金额达到了近六年同时期的最低点,但总体偏高,该项政策目前执行强度不够,但医生用药习惯正在改变。为改善现有状况,相关管理部门应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监管部门进一步完善监督管理措施,进一步提高医务人员的临床药物知识水平;医院自身建立一套完善的抗菌药物使用规范措施,建立奖惩结合制度,使措施落到实处;药剂科室加强对临床用药的指导和监督;定期开展院内临床医务人员抗菌药物知识培训,加强医德医风建设。
张治然,石焱,牟小帆,那婕[7](2015)在《呼吸科老年患者抗菌药物用药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调查解放军210医院呼吸科老年住院患者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抗菌药物在呼吸科临床应用的合理性。方法随机抽取2011年1月至12月呼吸科>60岁的老年患者病历534份,分析统计抗菌药物的使用率、种类、给药途径等数据,对其结果进行讨论,并提出合理化建议。结果 1抗菌药物使用率为97%;2共使用抗菌药物21种,应用的种类有: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β-内酰胺抑制剂、硝基咪唑类、氨基糖苷类、抗真菌药、大环内酯类和林可霉素,前3类抗菌药物所占比例分别为59.97%、17.30%、7.58%;3抗菌药物的不合理应用问题主要集中在:无指征用药,使用率过高,用药品种、给药途径、用药间隔的选择不当,不合理联合用药(如重复用药)等。结论抗菌药物在呼吸科应用较普遍(达97%),使用中存在不合理的现象。必须重视抗菌药物在老年患者中的合理应用,提高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率。
卓超,钟南山[8](2014)在《抗菌药物与临床合理应用概述》文中研究说明感染是存在于临床各种系统性疾病最常见的症候群。感染性疾病中最常见的病原体为细菌。抗菌药物的使用对治疗和预防各类细菌引起的感染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抗菌药物的使用,耐药性也成为临床上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将从感染的基本概念、抗菌药物的分类、相关政策等方面对抗菌药物进行概述,其中将重点介绍各类抗菌药物的特点和临床合理使用。一、感染与常见致病菌感染病是指能在正常或非正常人群中流行的疾病,包括可传播或非传播疾病,通常系因各种致病的
董刚,宋晓丽[9](2014)在《头孢硫脒与三种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合用对革兰阳性球菌的抑制效果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分析探讨头孢硫脒与三种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合用对革兰阳性球菌的抑制效果。方法以头孢硫脒分别联合诺氟沙星,环丙沙星、氧氟沙星三种喹诺酮类药物,应用棋盘法设计,微量肉汤稀释,分别测定联合抗菌药物对120株临床分离的革兰阳性球菌(SA、SE、Ef)的抑菌效果,测定其MIC值,并计算FIC指数。结果抗菌药物联用后,其最低抑菌浓度减低,均低于各药单独使用的MIC值,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孢硫脒与3种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联合使用后,对革兰阳性球菌基本表现为协同作用和相加作用,抗菌效果较好,未发生拮抗作用。
罗晓珊,雷招宝,雷光远[10](2012)在《头孢硫脒与头孢呋辛的联合用药问题浅析》文中研究说明头孢硫脒属于第一代头孢菌素,是我国自主研究并用于临床治疗感染性疾病的半合成头孢菌素。该药对革兰氏阳性球菌,尤其是葡萄球菌属和肠球菌有很强的抗菌活性。目前,头孢硫脒已广泛用于治疗呼吸道感染、外科感染、急慢性肾盂肾
二、头孢硫脒与三种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合用对革兰阳性球菌的抑制作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头孢硫脒与三种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合用对革兰阳性球菌的抑制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临床药师在泌尿外科疾病治疗中的药学服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临床药学与临床药师 |
1.2 泌尿前列腺疾病概述 |
1.3 泌尿前列腺外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的现状 |
1.4 泌尿前列腺外科围手术期辅助治疗药物应用的现状 |
1.5 药物利用评价体系 |
1.6 课题立项依据 |
第二章 临床药师干预泌尿前列腺外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的研究 |
2.1 引言 |
2.2 资料与方法 |
2.2.1 资料来源 |
2.2.2 入选条件及排除标准 |
2.2.3 建立抗菌药物合理性评价标准 |
2.2.4 药学服务干预措施 |
2.2.5 统计学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围手术期患者基本情况 |
2.3.2 泌尿前列腺外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情况 |
2.3.3 围手术期患者使用抗菌药物的术后情况 |
2.3.4 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合理性应用评价结果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临床药师运用DUE方法对泌尿前列腺外科亚胺培南西司他丁使用管理实践 |
3.1 引言 |
3.2 资料与方法 |
3.2.1 资料来源 |
3.2.2 亚胺培南西司他丁泌尿外科临床使用DUE标准建立 |
3.2.3 基于DUE标准的药学干预措施 |
3.2.4 基于DUE标准的干预结果评价 |
3.2.5 统计学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患者基本信息情况 |
3.3.2 建立泌尿外科亚胺培南西司他丁使用DUE标准表 |
3.3.3 干预前药物利用评价情况 |
3.3.4 药学干预结果验证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临床药师干预泌尿前列腺外科围手术期辅助用保肝药物使用的研究 |
4.1 引言 |
4.2 资料与方法 |
4.2.1 资料来源 |
4.2.2 入选条件和排除标准 |
4.2.3 建立辅助用保肝药合理性评价标准 |
4.2.4 药学服务干预措施 |
4.2.5 统计学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围手术期患者基本情况 |
4.3.2 泌尿前列腺外科围手术期辅助用保肝药物应用情况 |
4.3.3 围手术期患者使用保肝药物的术后情况 |
4.3.4 围手术期辅助用保肝药物合理性应用评价结果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临床药师参与1例围手术期用药发生的严重不良反应的案例分析 |
5.1 引言 |
5.2 病例资料 |
5.3 病例分析 |
5.4 病例讨论 |
5.5 本章小结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1 |
附录2 |
(2)山西省某三级甲等儿童医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及常见致病菌耐药性的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常用缩写词中英文对照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2016-2018年山西省某三级甲等儿童医院抗菌药物使用与常见致病菌耐药性分析 |
1 对象与方法 |
1.1 资料来源 |
1.2 研究方法 |
2 结果 |
2.1 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 |
2.2 主要致病菌的分布及耐药情况 |
2.3 细菌耐药性与抗菌药物的DDDs相关性分析 |
3 讨论 |
4 结论 |
第二部分 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情况的分析 |
1 对象与方法 |
1.1 资料来源 |
1.2 研究方法 |
2 结果 |
2.1 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的科室分布情况 |
2.2 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类型 |
3 讨论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江苏猪源肠球菌的耐药性调查及其酰胺醇类/恶唑烷酮类和磷霉素耐药基因的水平传播机制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肠球菌概述 |
2 肠球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机制 |
2.1 β-内酰胺类抗生素 |
2.2 氨基糖甙类抗生素 |
2.3 MLS_B类 |
2.4 杆菌肽 |
2.5 糖肽类 |
2.6 酰胺醇类/恶唑烷酮类 |
2.7 四环素类 |
2.8 脂肽类 |
2.9 氟喹诺酮类 |
2.10 磷霉素 |
2.11 截短侧耳素类 |
2.12 喹恶啉类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猪源屎肠球菌和粪肠球菌的耐药性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2 结果 |
2.1 样品中屎肠球菌和粪肠球菌的分离情况 |
2.2 屎肠球菌和粪肠球菌的耐药表型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猪源屎肠球菌和粪肠球菌酰胺醇类/恶唑烷酮类和磷霉素耐药基因检测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2 结果 |
2.1 分离菌株的耐药基因检出率 |
2.2 酰胺醇类耐药菌株基因型分析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耐药基因cfr、optrA和fosB的水平传播机制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2 结果 |
2.1 菌株多位点序列分型和接合试验结果 |
2.2 菌株耐药基因环境分析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全文总结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文章 |
参加会议论文 |
待投稿论文 |
致谢 |
(4)某院呼吸内科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控制指标的制定与合理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某院呼吸内科《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规范》的制定 |
1 方法 |
2 结果 |
2.1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规范 |
2.2 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规范 |
2.3 肺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规范 |
2.4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规范 |
2.5 支气管扩张症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规范 |
2.6 肺脓肿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规范 |
2.7 脓胸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规范 |
3 讨论 |
3.1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讨论 |
3.2 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讨论 |
3.3 肺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讨论 |
3.4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讨论 |
3.5 支气管扩张症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讨论 |
3.6 肺脓肿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讨论 |
3.7 脓胸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讨论 |
3.8 特殊人群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讨论 |
3.9 呼吸系统常见耐药及抗菌药物联合用药问题 |
4 小结 |
第二章 呼吸内科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控制指标的制定 |
1 方法 |
1.1 病例抽取 |
1.2 统计呼吸内科抗菌药物控制指标的实际值 |
1.3 核算呼吸内科抗菌药物控制指标的理论值及进行校正 |
1.4 计算公式 |
1.5 统计学分析方法 |
2 结果 |
2.1 基本情况 |
2.2 呼吸内科抗菌药物使用率的理论值、实际值和校正值 |
2.3 呼吸内科抗菌药物使用累计DDD数 |
2.4 呼吸内科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的理论值、实际值和校正值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三章 某院呼吸内科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 |
1 方法 |
2 结果 |
2.1 抗菌药物种类分布情况 |
2.2 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利用现状 |
2.3 呼吸内科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情况 |
3 讨论 |
3.1 使用品种讨论 |
3.2 呼吸内科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情况讨论 |
3.3 促进某院呼吸内科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对策讨论 |
4 小结 |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表1 |
附表2 |
附表3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5)老年呼吸道革兰阳性细菌感染70例头孢硫脒治疗效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6)某三甲医院抗菌药物使用现况多重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序论 |
第一部分 某三甲医院2011-2015年门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 |
1. 前言 |
2. 资料和方法 |
2.1 资料来源 |
2.2 方法 |
3. 结果 |
3.1 2011-2015年各季度门诊抗菌药物使用率 |
3.2 2011-2015年不同途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 |
3.3 抗菌药物联合使用情况 |
3.4 2011-2015年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情况 |
4. 讨论 |
4.1 无指征用药 |
4.2 药物选择不合理 |
4.3 联合用药不当 |
4.4 未对症用药 |
第二部分 某三甲医院2011-2015年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 |
1. 前言 |
2. 资料和方法 |
2.1 资料来源 |
2.2 方法 |
3. 结果 |
3.1 2011-2015年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消耗金额、DDDs排序及构成比统计 |
3.2 2011-2015年使用抗菌药物DDDs排名前15位的药品DDDs、DDDc |
3.3 2011-2015年住院患者抗菌药物消耗金额、DDDs排序分别列为前10位的药品及序号比 |
3.4 2011-2015年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统计分析 |
3.5 2011-2015年各科室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使用情况 |
4. 讨论 |
4.1 抗菌药物的使用种类、消耗金额以及DDDs分析 |
4.2 抗菌药物的DDDs、DDDc及消耗金额与DDDs构成比 |
4.3 2011-2015年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 |
4.4 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 |
第三部分 “门诊停止静脉输注抗菌药物”政策实施后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 |
1. 前言 |
2. 资料和方法 |
3. 结果 |
3.1 门诊、急诊政策实施前后总体情况比较 |
3.2 门诊患者政策实施前后三个月消耗金额排名前10位抗菌药物剂型、DDDs、DDDc值比较 |
3.3 政策实施前后三个月该院及其周边社区抗菌药物消耗情况 |
4. 讨论 |
本文小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 浅谈我国抗菌药物现况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出版或公开发表的论着、论文 |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主持或参与的科研项目 |
缩略词表 |
致谢 |
(7)呼吸科老年患者抗菌药物用药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建议 |
(8)抗菌药物与临床合理应用概述(论文提纲范文)
一、感染与常见致病菌 |
二、抗菌药物的分类和特点 |
(一) β-内酰胺类 |
1. 青霉素类: |
2. 头孢菌素类: |
3. 碳青霉烯和青霉烯类: |
4. β-内酰胺酶抑制剂: |
5. 其他: |
(二) 大环内酯类 |
(三) 氨基糖苷类 |
(四) 喹诺酮类 |
(五) 其他 |
三、外科系统的抗菌药物临床合理使用 |
(9)头孢硫脒与三种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合用对革兰阳性球菌的抑制效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细菌培养及培养基的制备 |
1.2 所用药物 |
1.3 方法 |
1.4 FIC计算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10)头孢硫脒与头孢呋辛的联合用药问题浅析(论文提纲范文)
1 缺乏循证医学的证据支持 |
2 缺乏体外实验结果支持 |
3 用药方案不合理 |
四、头孢硫脒与三种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合用对革兰阳性球菌的抑制作用(论文参考文献)
- [1]临床药师在泌尿外科疾病治疗中的药学服务研究[D]. 戚晨冬. 华东理工大学, 2020(08)
- [2]山西省某三级甲等儿童医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及常见致病菌耐药性的分析研究[D]. 李晓禹. 山西医科大学, 2020(12)
- [3]江苏猪源肠球菌的耐药性调查及其酰胺醇类/恶唑烷酮类和磷霉素耐药基因的水平传播机制分析[D]. 高懿. 南京农业大学, 2019
- [4]某院呼吸内科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控制指标的制定与合理性分析[D]. 谢小云. 福建医科大学, 2017(02)
- [5]老年呼吸道革兰阳性细菌感染70例头孢硫脒治疗效果分析[J]. 曹仲. 中国社区医师, 2016(33)
- [6]某三甲医院抗菌药物使用现况多重分析[D]. 陈炜. 苏州大学, 2016(07)
- [7]呼吸科老年患者抗菌药物用药分析[J]. 张治然,石焱,牟小帆,那婕. 药学实践杂志, 2015(01)
- [8]抗菌药物与临床合理应用概述[J]. 卓超,钟南山. 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4(05)
- [9]头孢硫脒与三种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合用对革兰阳性球菌的抑制效果分析[J]. 董刚,宋晓丽.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4(09)
- [10]头孢硫脒与头孢呋辛的联合用药问题浅析[J]. 罗晓珊,雷招宝,雷光远.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2(11)
标签:头孢硫脒论文; 粪肠球菌论文; 磷霉素论文; 围手术期论文; 抗菌药物使用强度论文;